探究式PAD小学科学论文

2022-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PAD的课堂教学已成为不可阻挡趋势,对传统教学模式产生冲击。本研究通过农村小学科学课的实验,对PAD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初步的探索,主要通过学生及学科的分析,以Webquest为主,学生为主,以期改变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探究式PAD小学科学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探究式PAD小学科学论文 篇1:

基于PAD的小学科学探究式学习策略研究

摘要:基于PAD的探究式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个重要策略。本文在基于PAD的探究式学习中运用了三个策略:细化小组协作设计、完善探究任务设计和多样化评价方式,对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策略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的数据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有了一定的提高。

关键词:学习主动性 PAD课堂 探究式学习

国外将平板电脑引入教育领域最早开始于2009年,主要集中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在国内,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开展了NEC平板电脑教育应用研究项目。现在PAD已经应用到很多的课堂教学中,本试验是在PAD课堂中进行小学科学教学,小学科学课具有自身的学科特点,而PAD的引入能使其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化。试验主要遵循WebQuset网络探究学习原则,按照任务导言、任务说明、实施过程、支持资源、评价原则及作品展示等环节进行设计、实施和评价,在探究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试验的对象和学科内容

本次试验的对象是文山广南县八品小学四年级的29名学生,教学试验的内容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章《新生命》,具体的情况如下。

(一)试验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的试验对象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八品小学四年级的29名学生。学生的年龄在9岁到16岁,其中10到12岁的人数比较多,16岁的有一名学生,年龄的差距比较大,适龄入学的儿童比例占69%。学生的民族主要是汉族、苗族和壮族,其中少数民族占51.7%。学生的性别情况是女生有8名,其余21名都是男生。

(二)学科内容

本次试验选择的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章《新生命》,主要的内容包括:对新生命的感悟,认识植物各部分的结构,认识花的结构,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单性花和双性花。

二、策略

(一)细化小组协作设计

在小组协作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不是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不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作用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教师尽可能地细化小组协作设计,发挥小组中每一位成员的作用。

比如在教学“花的结构”时,教师课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先让学生自己通过网络来查找油菜花的结构特点,然后进行实物解剖验证,让学生观察自己解剖的结果和网上查找的是否一致。要求学生分组完成任务,每五名学生为一组,让各个小组成员协作完成。在分组的时候,依据学生的性别、口语表达及PAD操作能力等因素进行差异组合,并由各个小组自主推选一名学生为小组长。接着进行协作的细化分工,每名学生都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喜好进行角色选择,本次研究中根据实际情况把角色设定为了计时员、记录员、汇报员、资料搜集员、资料整理员和监督员,工作内容较少的学生可以承担多个角色,最后由组长填写分工表。分工细致、具体,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这就给评价提供了依据。

(二)完善探究任务设计

如果任务布置得空泛,学生无法理解要做什么,这样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盲目地进行;二是无法全部完成任务;三是不做任务。所以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要细化、饱满。

任务要贴近生活并且细化。在布置任务时,教师要考虑到当地的一些特产和少数民族文化,贴近生活,激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可把一个大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每一个小组发放一张任务表格,任务表中的每一条信息和资源均要注明信息的贡献者,鼓励学生多做贡献,增加学生成就感,同时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任务的完成总结方式并不是单一的,学生可以用画画或者是文字的形式,利用PAD,甚至可以用拍照和电子展示的形式呈现任务成果。这样,学生就不会因为信息技术能力的差异而受到限制,从而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和汇报任务。

(三)多样化评价方式

试验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访谈,我发现:评价指标学生难以认可;评价的指标太过笼统,没有针对性;评价的过程中师生不能很好地进行沟通。所以,评价方式要多样化,不应只是教师点评,更要把学生放在主人翁的位置,让学生做评价的主导。而在本次的试验中,我主要用了三种评价方式:个人评价、组内评价、组间评价。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得到更多的表现和锻炼机会,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都有所提高。

1.个人评价

制作一张类似Webquest中的评价量表,根据任务的内容从多个方面进行设计。学生根据自己的表现,客观地评价自己,不仅让学生对自已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还让他们养成了客观对待自己的习惯。本次研究中根据实际情况评价表主要从参与讨论、分工合作完成任务、搜集资料的丰富准确、信息陈述、表格填写、绘画展示、提出见解和分享展示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2.组内评价

本次试验中采取了三个方面的评价:参与讨论、贡献信息、倾听思考。在协作设计的时候,设置了一名监督员,组内的评价主要由监督员组织开展,同时组内的其他成员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经过同意之后由监督员进行打分评价。

3.组间评价

组间评价主要由教师来完成,根据每个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三、试验结果

在此次试验中,对学生的科学态度进行了前后测(注:学生科学态度的测试量表采用台湾师范大学龙麟如论文《国小学生对科学的态度与相关变项关系之研究》中设计的科学态度问卷,在定稿前,根据广南小学生的具体情况,做了细微的调整)。科学态度问卷包括四个维度,分别是科学生涯、科学探究、科学学习和科学价值。

科学生涯:学生在今后的生活、择业等方面对科学的态度。

科学探究:学生对科学学习中动手和自主探究活动的态度。

科学学习:学生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的方式方法的态度。

科学价值:学生对科学能创造出的价值的态度。

运用PAD的科学课堂的探究式学习试验,通过采用上述三种策略,从学生的科学态度来看,发生了一些变化(见文末表1:科学态度前后测均值统计)。

从表1中可以看出,科学态度的前后测对比,相对来说变化大的是科学价值(前后两次测试的均值差为:1.172),其次是科学学习增加了0.421,其他两项均值的变化都不大,但总体来说学生科学态度后测的分数比前测增加,学生对科学的态度变得更好。这就说明在此次的试验中所采用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和提高学生学

习主动性的策略起了一定的作用。

此外,我还对数据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在独立样本t检验的数据中科学学习和科学价值的sig<0.05,说明在科学学习和科学价值两个维度,学生的前后测试显示具有显著差异,而科学学习和科学生涯则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其中,科学学习维度中包括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所提高,这一点在表1中也可以看出。

四、小结

在基于PAD的小学科学探究式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决定着学习的效果。在本次试验中采用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三个策略:细化小组协作设计、完善探究任务设计和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从科学态度的前后测的数据对比分析得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了一定的提高,这对以后运用PAD开展小学科学探究教学,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赵琪.基于平板电脑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研究[D].上海:华中师范大学,2012.

[2]虞潘琴.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教学有效开展[J].小学教学参考,2014(3).

作者简介:

郭晓英,女,(1990.2-),汉族,硕士学历,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教育、网络教育。

注:白凤翔 朱云东 (通讯作者)

作者:郭晓英 林芸

探究式PAD小学科学论文 篇2:

农村小学PAD课堂教学模式理论探究

【摘要】PAD的课堂教学已成为不可阻挡趋势,对传统教学模式产生冲击。本研究通过农村小学科学课的实验,对PAD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初步的探索,主要通过学生及学科的分析,以Webquest为主,学生为主,以期改变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农村小学 ; pad课堂 ; 教学模式

目前,世界各地的教育部门争先恐后的将各式各样的PAD带入课堂。但是在我国,无论是上海卢湾第一中心小学,还是后面的其他学校,PAD多数用来作为做习题的工具。因而,PAD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

一、研究现状

移动学习一般认为是卡耐基——梅隆大学于1994年的无线电基础设施(Wireless Andress)项目,之后移动学习慢慢在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等各个教育领域全面铺开。国外更多的是研究移动学习的项目,例如新加坡Mobisk oolz项目及欧洲Learning2GO項目,研究中小学教育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沟通的增强,把课堂学习延伸到户外;在高等教育方面,英国大学的移动学习有效性研究等。

PAD作为移动学习的一部分,最初是我国的北京师范大学在2011年的NEC平板电脑教育应用研究项目。关于PAD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更多的是以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为主。北师大黄荣怀教授提出的学习活动设计模型的六个基本环节:需求分析、聚焦学习者、学习场景设计、提供必要的技术环境、约束条件分析、学习服务支持设计。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国家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浪潮,相关研究逐渐升温。

二、教学模式理论设计

在本研究中,以云南省广南县的八品小学,一个四年级的班级为实验对象,全班共29人,人手一台PAD。教师通过电子白板和同学们交互。

作者通过对学生和学科特点的分析,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在文山州广南县的八品小学对其科学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设计,如图。

(一)学生的特点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直观为主,注意力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只有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他们才能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多媒体网络技术具有的超媒体功能正是通过多彩的画面、动听的音乐等感官刺激,使学生进入到创设的情境中来,产生积极、持久的探究学习动力。

(二)学科特点

科学课的特殊性——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接近、由现象到知识的展示。“以实验为基础”是科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即使在由经验科学向理论科学发展的今天,科学实验仍然是科学学科发展的最现实、最生动、最有效的物质载体。学科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学科的学习特点,在实验中学习科学无疑是最有效而又最重要的科学学习方法之一。(小学科学教学模式探究 陈磊)在小学科学知识课程中,包含有一些抽象的概念、规律、不可见的事物变化过程、微观结构以及受条件限制而难以直接展现的不同时空发生的事物现象,这些内容往往形成了学习过程中的难点。

(三)教学模式步骤

我们以Webquest模式为主,基于WebQuest的教学模式是通过组织网上相关信息,以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习者,通过网页获得学习信息。

(1)教学内容选择

我们的实验以教育科学出版社 四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新生命为课堂内容。

(2)设计特色情景,开展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途径,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提出科学探究的问题。考虑到科学这个学科的特殊性,我们根据广南县的特产——三七作为知识点的引入,这样学生既能进一步认识自己家乡特产,又能使学生将知识点和生活联系起来,而不是空泛的知识。

(3)设计任务和问题

第二个单元我们根据课标设计为五个大任务,每个任务有2—3个小问题。在设计这些任务和问题时,一是与知识点相照应;,二、有一定的挑战性,激发学生兴趣;三、还必须是学生通过网络和现有资料能找到答案,提交出作品的。如在任务二的任务(认识花的一般结构并画出你喜欢的一种花)设计中,通过问题1的查找答案,我们在问题2中要求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油菜花,并结合所查找的知识,填写表格,通过自己的观察、查找、记录,学生自己总结出知识点。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学习者习得客观实体及其特性,是外界客观事物(知识及其结构) 内化为其内部的结构。

(4)合作探究,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在交流研讨中,不仅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而且展示自己所研究的成果,会产生一种喜悦感和成就感,同时感受到与他人讨论、探究的乐趣,渗透科学研究成果与他人共享的思想,培养了他们的科学志趣。学生还可以自由选取、自我评价探究的成效,也达到弥补探究疏漏或探究面狭窄的作用,最终达到把所学知识具体化、条理化、系统化。

教师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积极营造民主的学习、交流氛围。

(5)多样评价

在评价方面,教师要尽可能地组织各小组进行展示,展示的方法可各种各样,小组选派代表讲演,不足的地方还应让其他小组补充评点,教师也可补充自己的意见,最后形成归纳性的材料。

在最后一天的实验课堂中,任课教师让学生将这一周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做一个手工作品。教师将可能用到的彩纸和剪刀、胶水等用具分发给每组学生,让每组学生用两堂课的时间自由发挥。学生最后交上的作品中有用三七花作为祝贺新年的贺卡,有用整株三七作为知识点卡片的等,最后由老师将每组学生的作品做一个客观的评价。这个活动技能让学生将学习的知识学以致用,对其知识做一个梳理和加深印象。

参考文献

[1]李泉.《PAD要进课堂,云技术要先学》.鹿泉市第一中学,

[2]郭绍青,黄建军,袁庆飞.《国外移动和学习应用发展综述》. 2011,5

[3]张智聪,张扬吉.《基于PAD的新课堂教学模式探讨》.中国电力教育,2012,31 37-38

作者:吴尹

探究式PAD小学科学论文 篇3:

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科普资源使用现状调查研究

小学科学课程涉及的科学技术内容广泛,而每位小学科学教师熟悉的科技领域不可能非常全面,因此他们对科普内容资源的需求很大,尤其是精准的科普信息服务。科学资源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的使用情况是怎样的?面向小学科学课程的科普资源开发应该朝哪些方向努力?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科普资源使用情况分析

笔者面向全国小学科学教师作了科学课程教学使用科普资源情况的问卷调查,收到来自20个省、4个直辖市、3个自治区的有效问卷共2605份。参加调查的教师在过去1年里,专职教科学课程的仅有32.21%,51.21%兼职教科学,少量教师偶尔教科学。

教师对科普资源的使用态度

教师对科普资源的使用有着积极的态度。据调查,58.35%的教师认为在科学课程教学中要适当使用科普资源,39.92%的教师认为应广泛使用科普资源。事实上,在参与调查的教师中,94.59%的教师曾在科学课堂中或多或少地使用科普资源,49.37%的教师在科普日和科技周时使用,44.91%的教师在科技竞赛时使用,21.57%的教师将科普资源用于在线教学。

绝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将科普资源用于介绍科学知识(90.56%)、科学观察与实验方法(84.64%)和科学探索(72.32%),33.28%的教师用于科学测评。教师在各教学环节中使用科普资源情况如图1所示。

不同科普资源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的使用情况

对于在科学课程教学中使用的科普资源来源,问卷给了科普图书、科普报刊、科普场馆等10个选项,并追问了1个问题:使用最多的3项是什么。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可喜的是,12.28%的教师选择了“研究单位的科学实验室”。

在使用科普资源的表现形式中,92.02%的教师选择了“新媒体”,一半以上的教师选择了“活动材料和器材”和“纸质媒体”。对于教师们经常使用的新媒体(含自媒体)的表现形式,最多的为电脑科普网页(63.45%)(图3)。

参与调查问卷的教师还为同行推荐了很多科普资源,如科普图书(含电子书)、科普期刊、CCTV科技頻道的多个节目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科技场馆等,还有教师提到备课交流群。可见,小学科学教师们平时订购和查阅了很多科普资料,同时也有力地说明小学科学课程教学需要大量科普资源的支撑。

科普资源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使用范围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4个领域包含18个主要概念。教师在1学年中使用科普资源比较好的课一共有960节次,涵盖了所有18个主要概念。物质科学领域有331节次,其中出现较多的内容有“风的形成”21节次,“沉与浮”18节次,“声音”37节次,“光”31节次,“热”35节次,“电”24节次,“磁”41节次。生命科学领域198节次,各内容出现比较均衡。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281节次,其中出现最多的是“太阳系”38节次和“宇宙”49节次。技术与工程领域有150节次,其中“简单机械”58节次,而简单机械中出现最多的内容是“杠杆”,有29节次。从上述数据可以了解到,小学科学课程涉及的各个领域、各个主要概念,相关的科普资源都是教学中非常需要的,太阳系、宇宙等学生不易观察的难点内容更需要科普资源的支撑。

小学科学教师对科普资源的希望

从范围看,教师广泛需要与教材配套的、充实的、不过时的相关资料。有的是教材编写、教学具开发需要提供的,如课件、教案、实验视频、电子版课本、优质课展示、复习资料与测试卷、配套教具学具器材等。教师还需要教材相关的拓展资源,如每课内容的延伸、拓展实验、科普诗、科普剧、科普讲座、科技活动设计方案等。

从知识角度看,教师希望能够获得全面的内容资源。有教师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希望,如科学概念解析,天文、微生物等宏观或微观的、不易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和实验现象,动植物、天气、机械等图片资料,技术类、科技发展史、科技前沿介绍,科学防灾减灾,健康、环保等方面的知识。

从媒介平台看,教师希望有丰富的数字资源、实验教具、操作材料、科普场馆、科普图书、科普刊物等。数字资源如做模拟实验的操作软件、视频等;实验教具如标本、显微镜等;操作材料如动植物实物、泥土等。

小学科普资源研发的努力方向

着力研发新媒体科普资源

新媒体有别于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涵盖了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因此应称之为数字化新媒体,包括自媒体。对于承载科普内容的媒介,从前面的调查看,教师的需求是丰富多彩的。其中,对直观、动态的数字资源的需求是非常多的,这些都需要新媒体承载。

教育界在探索如何与信息技术进一步高度融合,利用网络资源,改变课堂教学的局限性。科普界也在探索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科普资源的研发:一方面继续完善科普网站,增加合作伙伴,将科研资源汇集到网站平台;另一方面利用移动互联网,将科普资源供给移动终端。科普界还在尝试开放科学研究的过程,吸引公众参与其中。过程性活动使师生有机会参与科学研究,体验真实的科学实践,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科普内容资源也应该考虑加入与学习者互动的元素,使之具有AI的特质。

科普资源研发还应该注重树立科普品牌,因为科学很重要的指标就是公信力和权威性。目前网络科普的权威性亟待树立,需要更多的科学家和科学传播专家参与进来。

整合科普资源数据库,打造科普信息平台

当前,网络上的科普内容资源增长很快,但分散凌乱,往往形成“信息孤岛”。教师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查找、下载、编辑和整合。有时候由于网络不畅在课堂上调用资源并不顺利。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很需要一个能够达到中国知网效果的百科全书式的科普信息平台,这样才能使教师方便、快捷地找到满足教学需要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的科普资源,从而极大地提高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水平。大数据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共享,科普平台应该具有资源共享理念,自觉整合资源,自觉与民众共享,加大辐射强度。这样的平台要能实现受众的参与和互动,使科学教师在教学中的个性化需求得到重视,使平台的受众体验感越来越好。

建设科学课堂不同的功能区

从信息生态观的角度看,未来学生的学习要能实现自我适应和自我组织。自我适应即智慧的适应,表现为学习者获取、过滤、存储、交换和创造信息的学习过程;自我组织表现为在智能化技术作用下,学生学习自觉性的提高和根据自定学习目标进行学习。为了实现自我适应和自我组织,未来小学科学课堂的学习环境可以包括基本功能区、扩展功能区和分析功能区,分别储备不同的科普资源。

基本功能区是小学科学课程日常教学的主要区域,有黑板、投影设备,可使用PAD等无线终端进行教学。数字技术的实验数据采集系统,如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安装于移动终端的控制软件等,也将会越来越广泛地在功能区使用。

扩展功能区能够与基本功能区互联,实现信息交互。扩展功能区应该储备大量的科普资源,供师生随时查找和调取,包括科普图书、科普报刊、依托于计算机设备的科普资源数据库,以及能实现VR、AR、SI(体感交互)等的设备平台和丰富的相关资源,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实现模拟真实场景的沉浸式学习;要有远程视频会议系统,使不同班级、不同年级、不同地区的师生可以利用云平台进行互动式交流;还可以有3D打印、可编程积木等技术设备和相应教学材料,供学生进行一些拓展性的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分析功能区用于采集、存储、分析教学信息数据,起到教学评价的作用。除了传统测试题的电子形式外,需要开发大量的情境化、直观化、动态化、互动性的测试模块,分析学生测试结果,以便及时为师生提供反馈。

我国的科普事业正在迅速发展,希望科技界、科普界与小学科学教育界加强合作,围绕小学科学课程,着眼未来课堂,开发出丰富多样的有利于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使用的科普资源。

作者:张军霞

上一篇:收银员工作总结下一篇:农粮局种子站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