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视角专业教育论文

2022-04-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創新能力已成为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是国家和区域经济增长的长效动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更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高校提出的目标要求,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近年来国内各大高校的重点工作之一。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区域经济视角专业教育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区域经济视角专业教育论文 篇1:

区域经济视角下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路径

摘 要 区域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迫切,对个人发展具有较高定位,学校自身发展与外部环境均要求学校不仅要重视创业教育,而且要从更高起点发展创业教育。基于区域经济视角,对创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外部力量介入不充分、创业活动缺少与区域经济联系、服务保障不足等问题,明确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目标与原则,提出建立与区域经济相协同的多层次模块化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以及服务保障条件,为高校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区域经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高等院校

在当前新经济常态下,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专业特点鲜明、高素质、复合型的创业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责所在。课程体系建设是高校创业教育的核心环节,是解决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两张皮”问题的重要载体,也是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一、区域经济视角下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目标

要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必须建设机会导向型多层次模块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因此,在创业教育开展过程中,向学生传递知识的同时应与地方进行深度产学研合作,创造具有专业内涵与文化环境内涵的创业教育交互机制,构建知识资源转换体系和服务保障体系,有效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创业知识与创业能力,区域经济与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交互框架具体如图1所示。

(一)结合区域商业文化培养学生创业素质

创业素质主要包含了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和创业协作等方面[1]。要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和创新的意识、创业心理品质,激发学生创业精神,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企业家思维和创业能力。高校创业课程的设置应融合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传统,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创业素质课程,突出地方的创业精神,让学生结合区域特点了解创业一般规律,从技能和方法上开发其企业家潜能,并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从心理层面解决学生创业意愿薄弱的问题,为区域经济培养有创业和创新精神的青年人才,实现区域经济与学生个体的协同发展。

(二)结合区域产业结构培养学生创业知识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产业结构,每一个成功的创业一般都要在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经历“孕育阶段—萌芽阶段—创建阶段—新企业生成与成长阶段—扩张阶段—维持阶段”,这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在这个创业过程中,涉及新创企业的盈利模式、需求搜集、资源整合、团队管理、业务协同、商业模式设计、成长过程、企业文化、财务安排等内容。因此,高校应结合区域产业结构,总结出创业教育的基本规律,开发出符合区域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具有特色的创业课程。同时,构建基于区域经济特点的创业过程情景,通过理论的教学和实践的反复训练,让学生在“做中学”和“学中做”,使其主动构建起基于创业过程和活动事件的知识体系,获取创业所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

(三)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迫切,创业能力是学生构建创新创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重要媒介。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应侧重于培养学生对具有区域特点新创企业的管理能力及解决创业面临各种问题的能力。具体创业能力包括:团队建设与管理、识别和评估商业机会、资源整合、市场选择、企业经营管理、知识整合等,并以创业课程为载体使学生尝试将所学创业知识运用于创业管理实践中,探索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创业过程内在规律,能够在不确定性环境中通过创新性活动整合区域资源创造价值并实现快速发展,从而成功跨越创业的“最后一公里”。

二、区域经济视角下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原则

(一)遵循本土化与实用化相结合原则

创业实践和研究均已证明,资源、机会与团队是决定创业的三个关键因素。高校应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引进企业合作,弥合教学与创业实践的距离,并且与企业合作能直接带来学生创业的商机,与区域创业孵化机构共同开发大学生创业教育服务项目,为学生创业提供较完备的辅导与孵化服务,降低学生创业学习过程中的风险与成本。高校通过改变单纯以知识传递为主的课程模式,借助园区建设,搭建课堂与实训地点合一、教学与生产合一、人才培养与技术开发服务合一的“三合一”创业项目预孵化平台[2],将教研成果与学生创业活动联系起来,将创业机会因素纳入人才培养体系,让学生接触与参与具有专业内涵的创新创业项目,让课程教学改革获得使其落地实施的载体,并将其作为激发学生创业动机的着力点,实现知行合一。

(二)遵循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创新是创业的核心要素。传统的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内容繁杂、知识重复、课程安排缺少时间与空间的整体性,诸如此类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创业的热情和能动性。在个别高校创业教育开展中出现了一个怪现象,那就是学生热情而来,踌躇而去。深究其原因,主要是创业课程的开设基本都是教师闭门造车,没有很好地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课程内容往往过于偏重理论,呈现空、散、软等特点。因此,高校在建设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过程中,应改变课程体系单向沟通的问题,通过提高实践课时比例、课程协作、创业定向、进程调整等方式,使教学计划围绕学生创业行为规律科学推进,使课程成为学生创业的动力而不是压力。

(三)遵循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原则

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两种不同的教育形式,其发展背景与培养目标虽有区别,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决定着两者是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对于高校而言,专业教育和学科渗透是形成创业教育复合型课堂的基础[3]。高校应根据行业的发展动态与人才需求标准设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成立以分管教学校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创业教育协调机构,统筹协调全校创业教育发展格局,专门负责从专业的角度推动课程建设、师资培养、园区建设、科研等工作。通过创业教育观念强化、创业政策扶持、项目课程开发、教学内容融合、师资队伍培养以及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提升,保证专业型创业教育模式的有效实施,真正实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目标。

(四)遵循课堂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原则

建立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行校企联合培养,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践训练使学生懂得并掌握创业规律,满足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在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中,实践课时比例应超过70%,主要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从而避免创业教育流于形式。在课程选择上,贴近学生创业实际需求,围绕与初创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项目选择、客户开发、商业模式构建、新创企业市场营销等业务需求开设课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授课过程中,尽可能让学生将关注点聚焦创业,教师间通过集体备课,不断完善协作式教学,减少重复性的讲授与活动项目,在每门课程完成特定知识的学习后,作业、实践及实训环节通过共同的项目来实现,让教学资源互通,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创业教育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服务的能力。

三、与区域经济相协同的多层次模块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协同区域经济发展,围绕学生创业行为规律来科学确定。高校可以借鉴美国百森学院创业课程开发的理念,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充分考虑到学生创业培养需求,明确学生所需的知识与能力,将学生创新创业发展所需要的条件与机会因素纳入课程体系,分阶段推进创业教育,构建包括通识课程、技能课程、实践课程三个层次课程体系,多层次模块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具体如图2所示。

第一层次是创业通识课程,旨在唤醒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业品质,激发学生的创业梦想,加深学生对企业家应有素质的理解。这类课程模块包括:“创业认知”模块,该模块主要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开设,由创业专家担任主讲,提高新生创业认知、普及创业知识。“大学生KAB创业基础”模块,该课程以全校公共选修课形式开展,目的是通过讲授创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点燃学生的创业梦想,侧重于学科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创业管理”模块,该课程以全校公共必修课形式开展,主要立足创业与专业相结合,围绕创业要求,系统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基本的创业技能。“企业家精神”模块,该课程以全校公共选修课形式开展,主要通过聘请专家或知名企业家用自身实践经历来使学生了解创业的流程、艰辛并且从中吸取经验,加深学生对企业家应有素质的理解。

第二层次是创业技能课程,旨在提升学生创业技能,使学生具有开展特定创业管理活动所需要具备的工作能力。这类课程围绕创业过程中所需相关知识和技能,着力培养学生的企业家才能,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对学生技术、创业企业组建与管理、资源整合与创业融资、新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具体课程包括:创新思维与决策工具、团队建设与管理、创业机会识别与评估、创业投资与风险管理、商业模式、新创企业市场营销及创业项目实施等。这些课程主要通过在全校开设辅修专业,针对有坚定的创业信念、较为清晰的创业计划以及在启动资金、市场调研、团队组建等方面具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开展。

第三层次是创业教育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价值实现能力,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接触和体验创业过程,积累创业经验,通过真实项目的操作,将创新成果产品化与社会化,并实现项目增值的能力,使学生在将来的创业活动中获取成功。这类课程包括:“跳蚤市场实训”,该课程以全校公共选修课形式开展,主要让学生进行创业体验,提升自我的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并能够在经营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反思,把这种反思作为经验积累下来,使其更好的服务于今后的创业需要。“模拟创业实训”,该课程以专业必修课形式开展,主要在学校创办仿真市场,让学生通过“创办各类企业、经营各种商品”这个真实的项目完成创办企业的15项任务,培养创业能力、商品经营和企业管理能力,同时用学生具有商业价值的经营理念、投资方案和创业设想,进一步提高学生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SYB创业培训”,该课程主要面向大三的学生开展,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第五学期职业能力选修课,目的是提高毕业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且能够正确对市场进行评估,减少创业盲目性,降低创业风险,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得到知识,而且获得机会,获得争取创业政策优惠的资格。

四、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保障条件

(一)师资是关键:建设具有“双师”素质的创业师资队伍

创业教育的开展,需要一支既具备较深的理论功底又具备创业经历,实践教学能力强,热爱创业教育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因此,高校通过创新师资培养模式,以创业教育师资培养为重点,实施多渠道师资培养途径。具体培养途径:建立以专业创业师资为主体,以普及型创业教研活动为支撑的师资培养模式;集合校内外创业导师资源组建全校性多元化的创业教学团队,聘请相关行业企业专业人士开展创业师资专项培训,对校内外创业兼职教师实行多层次、全方位培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校内外创业师资教学、实践水平;坚持以教师的专业研究和社会服务提升创业教育质量,从而构建以创业领域带头人、创业教学骨干为核心,以校内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教学团队。

(二)教学资源是保证: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运用教育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课程教学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是高校提高创业教育课程覆盖面,破解教学资源瓶颈的有效手段。因此,高校可以引入“微课程”设计理念,对创业课程进行“微课”开发与设计,让学生通过移动终端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依托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将创业课程建成精品资源共享课,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提供条件。结合创新创业活动特点,构建向学生、教师、企业、院校、创业者的开放式创业教育教学资源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化,便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取创业所需的学习资源,自主高效地学习创业知识和开展创业实践。

(三)实践基地是依托:建设校内外创业实践基地

高校校内外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应根据校内实训与校外创业孵化相结合的原则,以区域经济的需求为牵引,以“实战型”创业人才培养定位为核心,以配合创业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建设校内外创业实践基地。高校可以协同各专业发展,将创业实训室与专业实训室相结合,建成免费开放式创业服务平台;对学生自发的项目提供一批低成本办公场所,配套创业导师、实践课程、资金支持;在校园内建立大学创业产业园,打造创业者聚集的圈子和创业项目资源集合地,使之成为创业种子培育平台、创业机会开发平台、创业团队组建平台、创业资源交互平台、创业信息共享平台、创业项目展示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机会资源和较完备的辅导与孵化服务,最终为实现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条件。

参 考 文 献

[1]李昆益.基于创业过程的高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7):30-39.

[2]黄雪薇.高职院校创业教育青年教师培养机制探索[J].科技创业月刊,2014(8):20-21.

[3]王红雨,闫广芬.师生认知视野下的高校创业课程体系:问题描述与改进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4(5):72-79.

作者:占挺

区域经济视角专业教育论文 篇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及优化措施研究

摘 要:創新能力已成为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是国家和区域经济增长的长效动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更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高校提出的目标要求,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近年来国内各大高校的重点工作之一。在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影响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内高校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现状,探讨区域经济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若干优化措施。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区域经济;人才培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为到本世纪中叶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明确了指导方针和路径选择,即通过“双一流”建设,推动内涵式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高校作为提供高等教育的场所,承担着厚重的社会期望,服务于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目标,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中坚力量之一。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为国家和地区贡献和培育素质全面、结构科学、优势突出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是高校使命感和办学定位的彰显,更是把握地方特色,引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促进区域经济优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区域经济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近年来,在各地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各高校致力于服务国家战略、区域重大需求,推进高校内涵建设,加速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突破口,推出了创新创业系列课程、学院、导师、实践基地等,主动策应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创新创业教育进入新阶段,但理念认识仍存在不足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时间不长。2010年之前,创新创业教育基本上植根于各种形式的比赛和活动中,仅有部分高校开设了少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理论课程。2010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首次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将创新创业教育定义为“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模式”。2011—2016年,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大量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7年,随着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定位,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成为“十三五”期间高校的重要任务,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实践领域的高频词汇以及学术研讨的重要课题,截至2018年底,在知网搜索“创新创业教育”检索数据超过3万条。然而,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理念认识,各界仍存在一定的分歧和模糊。很多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及模式不够清晰,虽然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成立了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等企业孵化场所,设立了孵化基金,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比赛等,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短期内一味追求数量、规模快速提升的现象,工作存在一定的程序化和形式化。部分政府、学校、学生、家长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依然存在一定的误区和片面性,在他们看来,创新创业只不过是国家、地区、高校为了提升就业率百分比而采取的权宜之计。

(二)创新创业教育初见成效,但区域性导向仍不明显

为推进高等教育全面改革,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各大高校近年均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及保障机制,如学分认定、项目申报、竞赛支持、资金扶持等,并已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效。然而,在具体工作推进中,各大高校不约而同地仍然存在一些困惑。目前许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仅停留在政策驱动阶段,高校缺乏充足的自主性和决定性[1],而仅以执行者的角色出现,创新创业教育缺乏统筹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设计,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培养方案的设定、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缺乏统筹规划。许多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仅仅作为一项独立的教学改革,割裂了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未能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地域发展优势相结合,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发展脱节,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就创业资源缺乏对接,造成培养的创业型人才社会匹配度较差,无法真正满足区域发展对高校人才的需求。

(三)创新创业课程形式多样,但易忽视个性需求

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已将创新创业课程列入通识教育。截至2018年6月,全国已有100多所高校成立了独立的创新创业学院,结合专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目前国内大学的创新创业课程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创新创业政策宣传和意识激发、创新创业基本知识和技能技巧,以及以项目、活动、比赛等为主要形式的实践课程。除了常规的面授形式教育之外,不少高校还开设了网络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源以供选择。

同时我们也看到,许多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内容及形式设计依然处在相对零散的状态,基础与实践课程的结合性不强,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各高校课程往往采用统一教材,甚至照搬照抄重点院校的专业与课程设置,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段的学生没有区分度,只是简单的泛式教育;对于学生创新创业的需求缺乏前期调研和认证,对于教学内容、课程安排在实施过程中未能及时解决学生实际需要,课程内容更新缓慢,重理论轻实践,课堂上教授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岗位需要相脱节,导致人才的岗位适配度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集中在理论及创新能力教学,对于学生真正就业或创业后至关重要的行业素养、社会交往等方面并没有涉及,不仅无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理念,还可能导致创新创业人才技能生存性差,到社会上容易无所适从。

(四)高校与区域合作发展模式日益丰富,但深度与成效有待强化

近年来,高校通过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人才培养的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同时,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共建,高校与区域在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日益密切,合作模式也趋于多样化。然而,双方协同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高校与区域作为独立的创新主体,在决策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导致深度融合存在困难,协同发展的稳定性及成效并不明显,合作机制体制有待完善。目前高校与区域的合作主要以联合共建科研和实践基地、订单式人才培养等短期分散合作为主,深层次合作、全面战略合作较少,合作深度及内涵有待提升。部分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依然比较弱,专业课程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发展脱节,一些课题研究不能及时把握市场需求,造成科技成果市场认可度低、转化率低、转化周期长,科技成果无法真正进入市场,科技成果转化成的经济效益还有待提升。

二、高校創新创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一)创新创业教育为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供人力保障

当今社会发展已步入创新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人力资本已经成为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和最具竞争力的战略资源[2]。具有开拓精神、冒险精神、创业技巧、独立工作能力和管理才能的创新型创业人才,不仅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更是传播科学知识,开拓创新,提升劳动生产力,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现实和重要课题。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将传统教育的数量导向、封闭化培养模式转向结构优化的多元培养模式,不断提升高校人才素质,有助于适应和满足社会对人才层次和结构的需求,为社会输送兼具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学识与创造力、高适应度的人才资源,有助于更好地发挥优秀人才在区域经济中的助推作用,传播适应新时代的创新价值观和理念,进而提升劳动生产率,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持续增加的人力资本能带动其他创新资源的不断注入,推动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聚集,产生良性互动,从而缩小因自然、历史、文化、政策等因素导致的区域经济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长效互动以及高质量均衡发展。

(二)创新创业教育为促进区域经济结构优化转型提供智力支持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资源的不均衡导致了各地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经过三十年的高速发展,经济增长方式已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重视规模及速度向追求质量与效率转变,由要素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更加注重结构形态以及可持续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转型,即是从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方面对区域范围内的经济要素以及与之对应的经济发展实体进行转变,通过调整优化发展模式、要素与路径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通过系统开展的教育及孵化,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观念,对于学生的行业认知、创新创业、求职就业等过程都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从而对区域范围内的人才资源结构产生重要影响。高技能人才结构动态优化、规模持续壮大以及素质不断提升,对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竞争力,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对提升经济要素的生产效率和优化升级区域经济产业结构都会产生积极性的影响,有利于促进区域内的生产的智能和技术含量不断提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生产技术调整和创新,聚集产业人才,用人才引领产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三)创新创业教育为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拓宽平台

科技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驱动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已经成为各国发展政策的新趋势,高校作为科技成果的供给主体,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现高等教育、科技创新及新兴产业的高度融合和可持续发展,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高校通过开设相关专业技术课程,以及开展政策及项目对接、创业竞赛、第二课堂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使科技成果创新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将成果创新转化与学生创新创业行为紧密结合,不断激发师生的创新创业活力。高校出台相应的技术成果转化实施方案及政策,如允许一定年限内授权无偿使用知识产权等方式,有利于充分释放高校的具有创新性的科技成果,加速技术成果的应用,使之能够顺利地转移到企业和生产部门,在区域政府产业技术政策及产业结构政策的引导下,促进产品的工艺改进和效益提升,加快科技创新,形成区域经济新常态发展的新动力。

(四)区域经济发展为高校创新创业提供发展方向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区域经济的影响不是单方面的。区域经济的发展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同样具有反作用。区域经济能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多方面支持。在区域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以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大量涌现,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带来了大量的合作和研发机遇,也带来了政策与资金支持、创新创业平台的发展、创业生态环境的优化、创业项目孵化场地、创业导师等多项扶持,引导扶持高校的创新创业项目付诸实践,最终转化为生产力[4]。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引导着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转型发展。区域范围内的产业升级、创新产业的兴起、生产技术的革新等变革都会导致人才及岗位需求产生根本性变化,从而引导高校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及时应对市场需求做出反应,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长效机制。

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双方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在区域经济视角下,应当探讨两者协同发展的“双赢”模式,从而达到既能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服务社会,又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的良好效果。

三、区域经济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化措施

(一)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宗旨,多方协同

秉持科学理念,做好顶层设计创新创业教育应当于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要求,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结合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进行设计,建立科学、合理、指导性强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秉持“以人为本”,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终身长远利益与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加速推进供给侧改革,为区域经济发展转型提供高层次人才支持。服务区域经济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高校的工作,更需要区域环境中各方利益相关者协同发展,营造逐步融合与协作的社会大环境。

政府部门应当转变观念,立足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做好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引领和服务工作,充分尊重高校的办学自主性,给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一定的政策倾斜,引导社会资源投入大学生创新创业,在工商、税收、金融、产学研合作方面适当给予流程简化,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高校应做好创新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根据区域范围内的人才需求,结合自身办学特色设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地方政府、企业及其他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积极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应用和推广;校内外各级创新创业组织,如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孵化器、创业联盟等应整合协调各方资源,打造全方位的综合保障体系,共同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生态系统。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强化课程设计,精准服务区域需求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当以区域产业机构发展布局、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及需求为先导,结合高校自身特色及优势学科,设计出满足区域化、特色化、市场化及产业化的模式及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将专业知识教学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地方经济发展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将专业、技术优势转化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5]。

在教学设计上,应对接区域发展需求,立足高校和学生实际,建立多元融合的动态课程体系。主动适应区域产业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开展专业论证及行业评估,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设置,打造特色品牌专业,保障专业设置、专业特色与产业链延伸发展相协调。

在评价体系上,完善动态化的创新创业教育需求调整机制和评价监测体系。深入挖掘学生的创新创业需求及痛点,对学生提出的集中问题及时在教学中予以反馈和解决,同时适当增设一些创业心理、人际交往、管理技巧方面的课程。建立健全创新创业课程评价考核标准体系,收集地方政府、主管部门、高校、企业、学生等各方评价和意见,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后形成常态化的信息反馈,改进为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内涵建设提供数据支持。

在师资建设方面,应加大创新创业教育软硬件设施投入,强化师资与导师队伍建设,明确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职责,将创新创业教育的考核结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及职务职称评定,完善和推进科技成果收益分配机制,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创新创业,以激励措施促导师推进课程建设的良性发展。

(三)多维共进,统筹区域资源,打造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实践平台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建设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充分利用区域产业资源和文化背景优势,集聚创新资源、培育创新主体、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努力成为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科技支撑。

以高校现有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立足点,不断强化功能設计与整合,将其定位和设计成集公共服务、实验检测、创业实训、创新孵化、导师指导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大型综合体,并为学生创业活动提供办公空间,形成创新创业的积聚、示范和辐射效应。广泛搭建学生实习实训平台,如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研究生工作站等,开展实践教学、教师培训和课程改革等工作,实现企业、高校、教师、学生等各主体间良性互动,将区域经济发展要求贯彻到人才培养过程始终。

以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为抓手,强化大赛的创新创业项目遴选、项目展示、合作交流、研讨提升、资源对接等各多方功能实现,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技能与社会热点相结合,并运用到社会实践的各个领域,为区域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以区域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为契机,共享区域创新资源。高校应积极加入区域创新创业教育联盟,进一步发挥行业特点及高校特色优势,包括高校的专业课程、实践平台、孵化空间资源等,通过联盟成员之间交流协作和高效协同,构建区域性创新创业实践大平台,形成创新创业教育信息共享、协同互动的机制。

(四)推进产学研协同育人,增强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多方发展

依托区域产业优势,推进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建设服务区域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发展的多层次、多样化素养培养实践体系。

发挥大学科技园、校企联合研发中心、行业组织等产学研合作载体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统筹区域内人才、技术、信息、资本等创新资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孵化、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提供新动力、新空间,推动创新资源向本地集聚[6];发挥高校、政府、行业企业联动作用,共享科研资源,共建协同创新平台。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邀请各行业专家开展科学严谨的专业论证,根据社会需求及论证结果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及方案,主动适应并服务于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以创新为导向的协同育人评价体系,包括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行业主体的评价机制、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综合评价机制等,并将培养质量评价工作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评价结果促进工作方法的持续改进,保障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持续健康发展。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握行业需求,利用地方资源,强化办学特色,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技术创新为己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强化培养适应地方特点、富有就业创业精神、具有深厚行业背景和突出的实践技能的应用型双创人才,助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贤鹏.教育生态理论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6,(7):67-69.

[2] 张佩云.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35.

[3] 王琴.我国当前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教育学院,2014.

[4] 薛苏明.区域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共轨发展中的耦合要素解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12):36-37.

[5] 张蓉.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7,(23):38.

[6] 林刚,李响.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要素解析与转型路向——基于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分析视角[J].江苏高教,2018,(6):73-74.

作者:方伟

区域经济视角专业教育论文 篇3:

高职院校汽车工程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究

摘 要: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我国汽车职业教育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工程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有着更密切的互动关系,校企合作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合作过程中充分体现了院校互动,需求引导、共享共赢、以人为本的理念,为高职院校深化教学创新与改革提供了经验,因此,有必要探索高职院校汽车工程专业校企模式及合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汽车工程类专业;校企合作

0 引言

汽车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为我国汽车行业培养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但目前校与企业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相对分离。校企合作将以课堂知识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得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的生产、科研有机结合,培养适应社会和企业的应用型人才。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汽车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并未实现内部机制的衔接,学校对实际生产和人才需求缺乏深入了解,企业不参与和投资学校人才培养过程。因此,有必要对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进行探索,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反思,从而提出有效的对策。

1 我国校企合作模式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校企合作模式较多,为我国汽车产业培养了大批汽车行业人才。各种职业培训模式在实践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受教育者在职业学校学习文化和基本技术理论,并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从而将两者结合起来完成职业教育任务。这种教育模式,学校与企业既分工又合作,突出企业为主体,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进一步突出现实为主体,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共同组织课程教学[1]。学校根据选修课的要求组织学生报名和安排课程,企业派专家负责课堂教学。企业在参与招生的过程中并不占主导地位,往往是学校为了保证生源的数量,而忽视了生源的质量,很多生源根本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这就导致企业在后续教育过程中加大了成本投入,不能有效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企业与学校的相对分离问题,还能给高校与企业深层次的社会需求带来价值,实现高校与企业共同的经营目标。

2 汽车工程类专业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的意义

校企合作拉近了企业与高校的距离,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零距离接触。在学科建设和培养目标上,将高职院校的课程设计转向以专业能力为标准,弱化了理论与实践的界限,强调学习环境与企业环境的结合,让学生毕业后更适应企业环境和岗位需求。根据实际情况,优化和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对高职院校和企业具有重要意义[2]。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各专业的教学,特别是一些实践性强的专业和一些科研实驗的教学,与社会时代的脱节还很严重。除了掌握相应专业的理论知识外,高职院校的硬件和软件都相对薄弱,在学生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存在着不足。因此,优化和创新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校企合作模式,充分发挥企业在行业、区域、领域的优势,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促进高职院校未来的发展与进步。在高职院校,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建立一支完善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尤其是汽车工程等专业更需要这样的师资队伍。因此,要求高职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

3 高职院校汽车工程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

3.1 高职院校汽车工程院校方面

虽然许多学校在形式上实施了所谓的校企合作模式,但这与实质性内涵的构建背道而驰。一方面,大力提倡校企合作。另一方面,对汽车工程企业没有扎实深入的研究,对汽车工程企业也不了解。专业设置不适应社会需求,课程开发与岗位要求不匹配,实践条件有待改善,实训基地和设备不能随实践而进行更新,双师型教师队伍不合理,这已成为校企合作发展的瓶颈。目前高职汽车工程专业教学仍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学内容与实际情况严重脱节。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改革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汽车相关行业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新技术逐渐应用到汽车行业。高职汽车专业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虽然高职院校汽车工程专业与企业的合作项目逐年增加,但总体上项目较少,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不足[3]。最后,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实习经费非常有限。企业的本质追求是经济利益。在当前校企合作中,企业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无法获得直接的经济利益,导致很多企业将学生实习视为一种负担,使得企业与校企合作产生冲突。

3.2 高职学院汽车工程类专业师生方面

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汽车工程专业在学生和教师方面存在很多问题,首先,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是校企合作的主体,校企合作的最终目标是培养更多汽车行业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率。实习期间,公司应按照员工要求对学生进行管理,学生必须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自觉以主人翁、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态度工作。但现实是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很难进入实际工作状态,他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员工,不服从公司管理的情况屡见不鲜,增加了汽车工程企业管理的难度,影响了汽车工程企业促进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一些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方面很少,实习过程中一旦遇到问题就会不知所措,更不会主动自行解决问题,大大影响校企合作的效果。从目前高职院校教师方面来看,大部分教师都是高校毕业的青年教师,教师往往经历了学士、硕士甚至博士的学习,但基本上以理论学习为主,这就导致了青年教师极度缺乏教学经验和校企合作的经验。

3.3 汽车企业与政府扶持方面

汽车企业考虑自身利益是客观事实,部分学生也对汽车企业的信任度不高。如何在保护双方利益的基础上调动双方的积极性,是校企合作高效实施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汽车企业为发展职业教育而接受学生的在职实习,但是对于如何操作以及汽车企业可以享受哪些优惠并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积极促进和鼓励校企合作的机制体系需要重新建立,相关政策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在校企合作中,企业的根本目的就是从合作中获得相应的利益。然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缺乏相应的利益保护机制,导致大多数企业在这种合作中往往收效甚微,特别是与高职院校汽车工程专业合作的企业,因为该专业对专业技能和经验要求较高,因此企业需要付出更多的财力、人力和物力来合作培养这些学生。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利益保障,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可能亏损,最终导致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断下降。

4 高职院校汽车工程类专业企业合作模式路径建议

(1)无论是高职院校哪个专业与企业合作,只有当企业认为校企合作能够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时才能促进校企合作的发展,高职院校要实现校企合作,学生可以感受到校企合作可以使自己得到提升,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判断能力[4]。校企双方应将专业与实际需求对接,使高职院校汽车工程专业的学习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实际。要明确行业组织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和责任,优化校企合作模式,以增强行业组织在优化校企合作中的作用,从法律层面赋予行业组织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标准、课程体系建设、实践体系完善等方面的权力和责任,从而使行业组织成为真正的校企合作主体,真正参与校企合作,优化校企合作模式,使学校与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与进步。

(2)教育行为与汽车企业行为的动机和目的并不完全相同。在市场体制环境下,有必要建立一种长期、可持续的校企合作关系,关键在于使校企双方都能获取彼此的有效资源,调动合作的积极性,实现互利共赢。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工作中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将产业链的发展与学校专业群体的建设联系起来,从而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建立起多方共赢的人才合作教育和长期合作机制[5]。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要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为主导,形成三方合作的动力机制和高效共赢的运行机制,全面推进汽车工程专业建设,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创新课程,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实现过程协同管理。基于校企合作机制,学校在办學水平、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共享资源,共同建设师资队伍。

(3)创新校企合作组织实施机制,创新校企合作模式,进一步加强对校企合作工作的领导,树立正确的人才素质,从制度上强化校企合作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保证教学质量在第一位。参照西方教育发达国家的管理体制,可以探索建立由政府部门、汽车工程类行业协会、知名汽车企业、知名校友和教师代表组成的团队。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行业主管部门领导组成的专家指导委员会,还可以成立校外职业教育专家和行业、企业高管,为学校专业建设提供咨询和指导。我们甚至可以依托专业教育资源,运用市场机制,整合社会资源,建立教学与生产双重功能的公司。无论采取何种形式,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更好地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真正实现双赢。

5 总结

我国汽车工业正处于发展战略的转型时期,这就需要大量适合国家和企业汽车专业的人才。开展校企合作并依托企业发展是汽车职业教育最理想的办学模式。学校与企业通过专家兼职、专业共建、教师交流、资源共享等多种方式进行合作,企合作具有独特优势。校企合作创新模式让学生和企业零距离接触,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地位也给学校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受到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一致欢迎。我相信校企合作将会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周吴浪.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管理模式探讨——以汽车工程学院为例[J].长江丛刊,2015(34):124-125.

[2]丁晓丽.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如何应对新型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24):262.

[3]颜伟华.国际视野下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内燃机与配件,2019(16):288-289.

[4]孙国君,张旭燕,张维军.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J].经济视角,2015(1):76-77.

[5]段卫洁,缑庆伟,陈俊杰.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校企合作“四阶段”模式探究[J].科教导刊,2020(3):78-79.

作者:徐凤娇

上一篇:线路民警一月工作总结下一篇:生物化学教学模式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