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师生家庭教育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受各种各样思想文化的影响,高中生后进生的思想日益复杂叛逆,以致在教学管理中师生冲突时有发生。为避免师生冲突,高中后进生管理必须坚持人性化管理,切忌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中师生家庭教育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师生家庭教育论文 篇1:

专递课堂中师生互动对课堂学习效果的影响

[摘 要] 专递课堂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为检验专递课堂中师生互动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文章构建了由师生互动、课堂氛围、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班级人数等变量组成的有调节效应的链式中介模型,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法,以崇阳县小学美术专递课堂为研究对象,围绕师生互动、课堂氛围、学习态度、班级人数和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与面对面课堂类似,在专递课堂中师生互动对于学习效果具有正向显著影响;课堂氛围和学习态度在师生互动和学习效果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班级人数在师生互动和课堂氛围之间起到调节作用。

[关键词] 专递课堂; 师生互动; 学习效果; 小学美术; 课堂氛围; 学习态度

[

[作者简介] 张伟平(1976—),男,湖北鄂州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信息技术与教育公平研究。E-mail:441329552

@qq.com。

一、引 言

以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育公平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以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方式”“实现‘互联网+’条件下的区域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1]。专递课堂也称双师课堂、异地互动课堂,是一种实现优质教师资源共享的新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如湖北省咸安区、崇阳县为解决音乐、美术等课程开不齐、开不好的问题,分别从2014年和2015年开始,采用专递课堂的方式,让中心校教师通过网络给教学点学生上课[2]。

已有研究表明,面对面课堂中良好的师生互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3]。专递课堂中主讲教师和学生不在同一个空间,师生之间的交流隔着电脑屏幕,这种条件下,师生互动是否也能像面对面课堂中那样有效促进学习效果?为了更好地了解专递课堂中师生互动对课堂学习效果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模型,探索专递课堂中师生互动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以及师生互动通过哪些因素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

二、文献研究与假设

(一)师生互动的界定

从师生互动的研究论文看,学术界对师生互动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师生互动指的是师生之间发生的一切交互和影响,包括师生日常及课堂上的交流、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3]。狭义的师生互动则主要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语言的交流[4]。目前对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进行研究的论文中,大部分对师生互动的界定属于后者,认为师生互动在形式上表现为师生之间语言的交流[5],也被称为师生课堂互动。如被广泛应用的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中的互动,即指教师和学生课堂上的言语交互。

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样态,其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行为,对课堂成效至关重要;第二,课堂互动让具有不同文化和家庭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和沟通,是个体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社会化过程[6]。考虑到专递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不在同一空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主要通过屏幕,又借鉴学术界对师生互动的狭义定义,本研究将专递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界定为:师生在专递课堂中的语言交流,主要有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提问—教师回应兩种形式。

(二)专递课堂研究现状

对专递课堂的研究,学术界更多地集中在检验或者评价其在帮助农村薄弱学校提升教育质量的效果方面,尚未关注专递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如陈文竹对湖北省咸安区开展教育信息化的教学点学生进行了测量,从学业成绩、心理状况和行为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受干预教学点学生的部分发展变量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变化[7]。黄涛对湖北省专递课堂实施的机制、组织形式和实施效果进行了研究[8]。朱万侠从技术接受度的角度对专递课堂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专递课堂模式接受度与传统多媒体课堂模式接受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9]。

(三)研究假设的提出

目前学术界对于师生互动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面对面课堂的研究中,一般认为师生互动可以正向预测学生学习结果[6],对学生在知识获得与能力发展方面产生积极影响。有效的师生互动不仅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而且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过程[5]。师生情感交流对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积极作用,而师生关系对学习态度具有正向影响[10]。学习态度对学习成效具有直接效应[11],有助于产生正向的影响作用[12]。有研究发现,师生互动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而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13],对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具有促进作用,而且与学习效果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14]。而班级人数的多少,会对师生互动的效果及班级氛围产生一定的影响。人数较少的班级中,每个学生更有机会受到教师的关注,师生互动会更加频繁,学习活动的参与率会更高[15]。可见,师生互动影响课堂氛围、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而课堂氛围、学习态度对学习效果具有影响,班级人数会影响课堂氛围。基于此,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1:师生互动通过课堂氛围影响学习效果;

H2:师生互动通过学习态度影响学习效果;

H3:师生互动通过课堂氛围—学习态度中介链影响学习效果;

H4:班级人数在师生互动和课堂氛围之间起到调节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如图1所示的研究框架。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湖北省崇阳县参加“联校网教”项目的教学点学生为对象,通过发放问卷和访谈的方式收集数据。崇阳县于2015年起,分三期在县实验小学建立了14间“联校网教”教室,在全县范围内选调音乐和美术学科教师,在“联校网教”教室中,通过网络给全县47个教学点上课,即专递课堂。在“联校网教”教室中,主讲教师端无本地学生,1个教室连接2~3个教学点。在教学点,本地教师负责组织学生学习,辅助主讲教师教学。在调研中,研究者了解到,与音乐课相比,美术课的网络授课效果相对较好,因为音乐课对音响设备和网络速度的要求更高。鉴于此,本研究以美术课为例,对参与“联校网教”美术课的教学点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考虑到学生年龄比较小,采用现场辅导和教师帮助答卷的方式完成数据的收集。同时,随机选择若干名学生进行访谈,收集质性材料,作为量化研究的参考。

(二)研究工具

1. 问卷维度的操作型定义和题项的设置

结合文献及专递课堂的特点,修改师生互动、课堂氛围、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的操作型定义,以符合小学美术专递课堂的特征。基于各变量的定义,在参考多个权威量表的基础上,编制了调查问卷各维度的题项。

第一,汇总叶子等对师生互动的观点[3],将师生互动定义为师生在教学中发生的语言上的交流,主要表现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和学生提问—教师回应两种形式。基于此,将师生互动题项设置为互动次数、互动时长、教师互动的主动性、学生互动的主动性、互动效果5道题。第二,汇总陶德清对学习态度的观点[16],将学习态度定义为学习者对学习较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行为倾向或内部反应的准备状态,通常从学生对待学习的注意状况、情绪状况和意志状态等方面加以判定和说明。基于此,将学习态度量表题项设置为认知、情感和行动三个维度,每个维度3个题项,共9道题。第三,汇总温轶群的观点[17],将课堂氛围定义为课堂学习中的环境气氛和情调。根据张引介绍的课堂氛围量表(Learning Environment Index)[18],课堂氛围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课堂氛围表现为内聚性、满意、困难、规则、目标指导、民主、环境和竞争,消极的课堂氛围表现为摩擦、小群体、速度、冷淡、偏袒、无组织和多样性。基于此,将课堂氛围题项设置为敏感性、秩序性和参与性三个维度,每个维度2道题,共6道题。第四,王建军认为,小学美术学习效果评价包括审美需要、美术知识、美术技能和审美创造力四个方面[19]。考虑到审美需要和审美创造力是长期的效果,短期内难以见效,因此,将学习效果题项设置为美术技能和美术知识两个维度,每个维度3道题,共6道题。

2. 问卷预测与修订

吴明隆建议对问卷题项进行专家效度分析和项目分析,根据检验和分析的结果,对量表题项进行修订,确定最终的问卷[20]。第一,请2名专家对问卷进行检验,得出Kappa系数为0.854(p<0.001),表明专家对于问卷题目的看法一致。第二,根据奥森伯格(OKSENBERG)的观点,预测问卷一般需要25~75个样本[21],在崇阳县选择部分参加“联校网教”项目的教学点,发放52份问卷进行预测。第三,对问卷进行项目分析,包括鉴别度分析和同质性检验。鉴别度分析采用临界比值法,结果显示:高分组和低分组所有题项T值均大于3,且显著性小于0.001。同质性检验使用“题项与总分相关性分析”方法,删除“修正后项目总体相关性”值小于0.4的题项。最终将问卷修正为基本信息7个题项、师生互动5个题项、学习态度9个题项、课堂学习氛围6个题项、学习效果6个题项,共33个题项。

3. 正式问卷和样本特征

对崇阳县20多个教学点的三、四年级学生发放问卷354份,回收有效问卷329份,问卷回收率92.94%。样本中有男生197人,女生132人。班级人数在3~25人之间,父母受教育程度绝大多数是高中(父46.5%,母38.6%)和初中(父51.4%,母57.1%),家庭经济情况以贫困(44.4%)和非常贫困居多(31.9%),参加过课外美术辅导班的学生比例为17%。

4. 访谈提纲

访谈提纲主要针对主讲教师、辅助教师、学生三类对象设计,涉及师生互动的题项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专递课堂互动情况的题项,如师生课堂互动频率、效果、干扰因素等;另一类是面对面课堂互动效果和专遞课堂互动效果对比的题项。

(三)统计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22.0、Amos和Mplus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第一,使用结构方程模型中的潜变量路径分析法考察各潜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第二,使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法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第三,使用科隆巴赫系数法对量表的信度进行检验,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量表结构效度进行检验。第四,使用方杰推荐的结构方程模型方法[22]对模型的多重中介效应进行检验,使用泰勒推荐的联合性显著检验方法[23]检验中介效应。第五,使用Amos的多群组分析对调节效应进行检验。

四、研究结果

(一)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由表1可知,师生互动、课堂氛围、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各变量之间均呈现显著正相关。

(二)模型和量表检验

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本研究采用了量表和自我报告的方式收集数据,为减少共同方法偏差的影响,发放问卷时强调问卷匿名填写,数据用于学术研究,并使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法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量表提取了8个公共因子,第一个公共因子的方差解释百分比为14.532%,小于40%,可认为量表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2. 信效度检验

使用科隆巴赫(Cronbach)α系数估计问卷内部一致性,结果表明问卷整体系数为0.780,各维度系数均大于0.6,符合内部信度一致性的标准,表明测量工具的一致性较好。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正交方差最大法做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KMO=0.816,Bartlett球形检验达到显著水平(p=0.000<0.001),累计解释方差超过70%,表明问卷题项设计合理,效度良好。

(三)研究假设检验

1.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度检验

为检验模型与数据的拟合程度,在Amos软件中绘制图形化界面,对模型进行拟合度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CIF、TLI、GFI、NFI和AGFI等指标均大于0.9,RMSEA<0.08,达到结构方程模型拟合要求。

2. 变量间的链式中介效应分析

使用Mplus7.0对多重中介效应进行检验。首先在Mplus中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得到模型中每条路径的系数和显著性结果,如图2所示。结果表明:师生互动能够正向影响课堂氛围(β=0.449,t=8.344,p<0.001)、正向影响学习效果(β=0.270,t=2.216,p=0.027<0.05)、正向影响学习态度(β=0.251,t=2.367,p=0.018<0.05);课堂氛围能够正向影响学习态度(β=0.310,t=2.008,p=0.014<0.05)、正向影响学习效果(β=0.618,t=4.936,p<0.001);学习态度能够正向影响学习效果(β=0.293,t=2.228,p=0.034<0.05)。中介模型中的路径系数均显著,根据联合显著性检验方法,可以判定师生互动—课堂氛围—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

进一步使用偏差矫正非参数百分比Bootstrap法检验中介效应显著性,使用Mplus7.0软件,将抽样重复次数设置为2000,将置信区间设置为95%后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条路径系数的区间不包含0,表明课堂氛围和学习态度在师生互动和学习效果之间起到多重中介作用。师生互动经课堂氛围、学习态度、课堂氛围—学习态度中介链对学习效果产生的间接效应均显著,置信区间均不包含0,各中介效应成立。具体见表3。

3. 班级人数对师生互动和课堂氛围的调节效应分析

班级人数对师生互动和课堂氛围的调节效应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法,将班级人数转化为二分类变量,在Amos中使用多群组分析检验其对师生互动和课堂氛围的调节作用。福克斯(FOX)研究发现,当班级学生数量超过20人时,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和缺勤现象便会频繁出现[24],将班级人数以20人为界由离散型变量转化为二分类变量,20人以上(含20人)設置为1,20人以下设置为0。在Amos中,使用多群组分析,对班级人数的调节效应进行检验。具体操作是:在Amos中建立无约束模型和限制性模型,限制性模型中限定“班级人数大于20人”模型和“班级人数小于20人模型”路径系数相等,在Excel中调用CHIDIST()函数对两个模型的拟合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无约束模型的卡方值为684.614、自由度为551,限制性模型的卡方值为692.515,自由度为557,CHIDIST(692.515-684.614,557-551)=0.245>0.05,表明两个模型拟合度不存在显著差异,班级人数无法整体上调节师生互动对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再调用差分临界比(Critical Ratios for Differences between Parameters)的运行结果,“班级人数大于20人模型”和“班级人数小于20人模型”在“师生互动—课堂氛围”这一路径上的差分临界比为-2.205<-1.96,达到显著;其他各路径系数上的差分临界比均未达到显著。这表明班级人数在师生互动和课堂氛围之间起到了调节作用,但对其他各变量的影响不显著。班级人数超过20人和小于20人时,师生互动对调动课堂氛围在两种情况下的作用存在显著差异,且人数较多时的师生交互效果不如人数较少时的效果。

(四)访谈结果

围绕专递课堂的师生互动,针对主讲教师、辅助教师和学生的访谈显示:第一,主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师生互动。按照崇阳“联校网教”的做法,主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有两种形式:专递课堂中的教学和每学期1~2次下乡现场教学。与面对面课堂环境不同,专递课堂师生之间的交互相对较少,课堂互动因为隔着屏幕,可使用的交互方式也比较少。情感交流、身体语言交流等方式的互动效果不如提问—回答直接和有效,因此,提问—回答成为主讲教师使用的主要互动方式。第二,专递课堂互动效果不如面对面课堂,主要表现为教师提问频率和学生对教师提问回应的积极性不如面对面课堂。这与多方面的因素相关,包括技术因素(网络延迟、设备故障)、师生之间的生疏感等。另外,部分主讲教师认为农村学生一般比较害羞,在回应教师提问方面不如城市学生积极。

五、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根据数据验证的结果,假设1、2、3、4都得到验证,由此得出结论:在专递课堂中,师生互动通过课堂氛围影响学习效果;师生互动通过学习态度影响学习效果;师生互动通过课堂氛围—学习态度中介链影响学习效果;班级人数在师生互动和课堂氛围之间起到调节作用。

第一,师生互动对课堂氛围、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具有直接的显著影响。这一结论中,师生互动对学习课堂氛围和学习效果具有直接影响的结论与学术界对面对面课堂的研究结论一致。赵嫚莉的研究表明:良好的师生互动对于活跃课堂氛围具有重要作用[5]。赵必华的研究显示:课堂教学中“生师互动可以正向预测大学生学习结果”[6]。师生互动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和指导的策略与方法,使教学和指导更具针对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

师生互动对学习态度的影响这一结论与学术界目前的研究基本一致。学术界已有研究表明,师生互动主要通过师生关系对课堂氛围产生作用。良性的师生互动有利于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维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端正的学习态度[25]。作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方式,有效提问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具有重要作用。有效提问是指能够达到一定要求的提问,包括提问时机、问题类型(高认知性问题或低认知性问题)、提问方式(表述是否清晰、提问等待时间、一次提问问题数)等。且针对不同对象,问题类型应有所不同,如针对小学生的提问应以低认知性问题为主[26]。

第二,课堂氛围和学习态度在师生互动和学习效果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且师生互动通过课堂氛围—学习态度的链式中介对学习效果产生作用。这一结论间接验证了学术界在此方面的研究,一般认为师生互动对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具有积极作用[27],而良好的课堂氛围则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14]。这表明师生互动在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的同时,还通过课堂氛围和学习态度对学习效果产生间接影响。通过师生互动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营造安全、和谐的心理环境,让学生在愉悦的心理状态下开展学习。

第三,班级人数在师生互动和课堂氛围之间起到调节作用。班级人数少,每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受到教师的关注,与教师有更多的交流,在情感上和心理上得到更多来自教师的支持,更容易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这与国内外多项关于人数影响教学效果的研究结论一致。巴克和甘普(BARKER & GUMP)对美国堪萨斯州13所不同规模的学校进行调查,发现“学校规模与学生参与的数量和质量呈负相关”[28]。艾克曼(AIKMAN)的研究表明,小规模学校中,班级人数少,学生相互之间更容易形成良好的氛围,有利于扩大教育机会、提升学生认知水平[29]。

第四,专递课堂师生互动效果不如传统面对面课堂。这一结论主要来自访谈获取的信息,如前文所述,效果不理想主要表现为教师提问频率少,学生对教师提问的反应不如面对面课堂积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相对于面对面课堂,专递课堂中教师的教学临场感和学生的认知临场感不强。根据加里森(GARRISON)等人的观点,只有当教学中的社会临场感、教学临场感和认知临场感达到较高水平时,有效的学习才会发生[30]。与面对面课堂相比,专递课堂环境下,师生分处不同的空间,网络延迟等现实困难客观存在,这些因素导致教师教学临场感和学生认知临场感不强,教师提问意愿和学生回应教师意愿下降,互动效果不如传统面对面课堂。

(二)讨论

第一,专递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是教师了解学生的重要途径。专递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不在同一个空间,教师和学生的交往也不同于面对面课堂。面对面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可以通過多种途径,如课堂和课后辅导、课外交往。在研究者调研的崇阳县,接收专递课堂端都是教学点等农村小规模学校,这些学校教师和学生数量少,本地教师基本是包班上课,师生交往比较频繁,教师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但专递课堂远端的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主要是两种途径:一是每个学期1~2次“送教下乡”,主讲教师现场给平时只能通过网络上课的教学点学生授课;二是专递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在提问和回答以及对学生作业进行指导的过程中了解学生。可见,在专递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是教师了解学生的重要途径。

第二,师生互动对于调动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形成端正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 对于身处网络远端的主讲教师而言,通过互动的方式,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机具有重要作用。师生互动不仅对学习效果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作用,而且通过课堂氛围和学习态度间接影响学习效果。专递课堂中师生隔着屏幕,日常也很少有机会接触,课堂上的互动是师生沟通的重要途径。通过互动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情感上的交流,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安全、信任的心理氛围中开展学习。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对于学习态度会产生积极影响,进而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

第三,恰当控制班级人数,尽量避免大班额现象。课堂人数的多少影响师生互动的效果,人数较多时(大于20人)互动的效果不如人数较少时的效果。与其他课程相比,美术课程的操作性比较强,在技能上更需要教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因此,控制班级人数,尽量避免大班额现象,对于改善师生互动效果、保证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2018-04-18].http://www.zjedu.gov.cn/news/153363064001075442.html.

[2] 王继新,吴秀圆,翟亚娟. 共同体视域下的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3):12-17.

[3] 叶子,庞丽娟.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J].教育研究,2001(4):30-34.

[4] 叶冬连,万昆,曾婷,等. 基于翻转课堂的参与式教学模式师生互动效果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12):77-83.

[5] 赵嫚莉.试析师生互动的形式化——对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观察与反思[J].教育学报,2004(9):1-6.

[6] 赵必华. 生师互动何以影响大学生学习结果——学业挑战性与学校归属感的中介效应[J].中国高教研究,2018(3):61-67.

[7] 陈文竹. 技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8] 黄涛,田俊,吴璐璐.信息技术助力农村教学点课堂教学结构创新与均衡发展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5):47-52.

[9] 朱万侠,王萱,王继新.农村薄弱校教师“创新教学模式”接受度比较研究——基于“技术—任务”拟合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10):117-122,128.

[10] 詹秀雯,张芳全. 影响“国中生”学习成就因素之研究[J].台中教育大学学报(教育类),2014,28(1):49-76.

[11] 萧佳纯,董旭英,饶梦霞. 以结构方程式探讨家庭教育资源、学习态度、班级互动在学习成效的作用[J].教育科学研究期刊, 2009,54(2):135-162.

[12] 安秋玲,王小慧,倪梦迪.流动儿童的学校生活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学习态度和学习目标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8 (6):66-70.

[13] 苏春景, 赵翠兰.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对问题学生产生的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07(10):62-65.

[14] 丁秋瑗.小学语文课堂氛围与学生学习效果的相关研究[J].亚太教育,2016(13):18.

[15] LITTLE A.Education for all and multigrade teaching: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arner diversity,2006, 81(5-6):133-135.

[16] 陶德清.学习态度的理论与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17] 温轶群.学习氛围对学习能力培养的作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3(7):4-5.

[18] 张引. 西方课堂气氛研究评述[J].外国教育研究,1989(1):1-7.

作者:张伟平 陈梦婷 赵晓娜 白雪

中师生家庭教育论文 篇2:

高中后进生管理对策探究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受各种各样思想文化的影响,高中生后进生的思想日益复杂叛逆,以致在教学管理中师生冲突时有发生。为避免师生冲突,高中后进生管理必须坚持人性化管理,切忌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后进生 班主任 人性化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受各种各样思想文化的影响,高中生后进生的思想日益复杂叛逆,以致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师生冲突时有发生。为避免师生冲突,高中后进生管理必须坚持人性化管理,切忌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

后进生的管理与一个班的班风、学风、成绩和学生的人身安全密切相关,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班主任必须面对的工作。高中后进生大多思想复杂叛逆,身体壮实高大,社会关系盘根错节,管理方法不当,可能会出现师生冲突尴尬局面甚至酿成悲剧。高中班主任工作者要牢记育人宗旨,对后进生进行人性化管理,不可简单粗暴。

1 提高人格魅力,树立个人威信

威信是人格魅力的集中表现,在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威信管理归根到底是人格魅力管理。人格魅力管理是人性化管理的重要形式。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具有隐形教育的效果,是避免师生冲突的重要法宝,但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塑造是多方面的。

1.1丰厚的素养,渊博的学识

素养学识是人格魅力的一面旗帜。素养丰厚,学识渊博的班主任是富有亲和力的,让人肃然起敬,后进生也不例外。班主任的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要求班主任要有比科任教师更高的素养,更渊博的学识。班主任首先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同时要掌握相应的管理方面知识。这是教学、管理的客观需要,是作为班主任得到学生认可的起码要求。此外,班主任要扩大知识面,学习其他科学知识,提高文化修养,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

1.2身正为范,以身立教

行为习惯是人格魅力的重要反映。班主任的行为习惯对学生起着示范性的作用,对后进生的影响尤为明显。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要管理好学生,必须做到身正,以身立教,要求学生去做的,自己要先做到,例如班主任要求学生不能在教室玩手机,上课时关闭手机或将手机调为振动,则班主任进教室必须关闭手机,在教室不可通电话,玩手机。班主任如果都存在与学生同样的不良行为习惯而不能将它改掉,却要求学生将它改掉,不免让学生感觉是在为难他们。

1.3态度和蔼,幽默风趣

态度和蔼,言谈幽默是一种涵养,能使班主任的魅力无穷。高中后进生的管理需要师生的有效沟通。班主任和蔼可亲,幽默风趣,可以为师生沟通创造良好的轻松氛围。据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对严肃,不幽默的班主任表示不欢迎,有些后进生表示强烈抗拒。古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亲近班主任才会聆听班主任的教导并认同接受。班主任太严肃,不懂幽默,只会给师生之间的交流设置障碍物。当然,和蔼、幽默有别于嬉皮笑脸,班主任作为管理者不能整天与学生嬉皮笑脸,否则学生是不听使唤的。

2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高中后进生的管理要以情、理为主导,简单粗暴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小学生做错事对其吆喝几下,即使不服还会按照要求去做的。高中生思想丰富,体格高大,方法简单粗暴,是很容易产生师生冲突的。这种现象在教学实践中屡见不鲜。

晓之以理。管教高中后进生,必须坚持以理服人。高中后进生思想叛逆,做事过于情绪化,在教育过程中操之过急,是达不到理想效果的。其实不管多难管教的后进生,只要沟通时以理引导,一般都会接受班主任的观点的。班主任要以理服人,首先要转变观念,做到师生平等交流。师道观念过重的班主任,是难以和学生平等交流的,所谓教育往往变成数落、辱骂,毒打,这是现代教育不允许的。其次,要耐心。理是慢慢道出来的,说服某个高中后进生需要一个时间过程。性子急的班主任教育学生时必须心平气和,克制好自己的情绪。再次,贴近实际,不空洞说教。学生不想听大道理,教育学生的话要贴近实际。例如学生根本不想读书,基础很差,如果班主任谈高考,谈名牌大学,那就等于没谈。对无心向学,大量旷课,家长不重视其教育的后进生,我们能使他们按时到教室,不无故旷课以发生安全事故便达到了管理的目的。

动之以情。管理不是硬巴巴,容不得情感的工作,相反管理是需要贯注十足情感的。人本关怀,人性化管理,是管理好班级的重要途径。现在的高中后进生大多是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或者虽然父母在身边,但忙于工作而对他们疏于管教。可见高中后进生最缺乏的是关注和关爱,班主任要把“情”作为后进生管理的切入点。第一,发掘亮点,鼓励奋发。任何人都喜欢别人的赞美,学生更喜欢班主任的夸赞、鼓励。任何人都有优点,再差的后进生也有亮点,只要班主任善于去发掘亮点,多鼓励他们,他们会心存感激的。第二,嘘寒问暖,贴心关爱。班主任在学生有困难时能嘘寒问暖,适时提供帮助,是让学生最感动的。虽然后进生的心理有偏差,但班主任能给予他们关心和帮助,即使他们对班主任有成见,也会慢慢改变的。第三,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批评表扬学生要一视同仁,这是管理好班级的重要前提。很多后进生原本就认为班主任对他们有偏见的,如果班主任在管理上表现得确实有失公允,要使他们服从管理是很难的。

3 先礼后兵,规章办事

经验丰富的班主任知道,不是所有的后进生都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由于家庭教育的不良影响、学校教育的缺失等多方面因素,个别后进生是不讲情理的。班主任与他们谈话,有的对班主任的说话虽然点头称是,但从没改正自己错误;有的对班主任的说话充耳不闻,站在那里一副不可一世的模样,没等班主任说上两句,便索性离开。思想行为偏激,大量旷课,屡教不改,严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后进生是有必要退学的,一方面有利于学校、班级的教学教育管理,以免对其他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另一方面防止这些学生因大量旷课而在校外发生安全事故。

一般情况下,这些无心向学的后进生开始是不会自愿退学的,但班主任不能因此采取强硬的做法,例如没经过做思想工作,便通过学校按规定强制其退学,这种做法要不导致师生冲突,引发家长与班主任和学校的冲突是几乎不可能的。对有必要退学的后进生,我们的前期工作是除了谈心还是谈心,他们听不进去,没有丝毫的改正是不碍事的。我们做这步工作主要目的是让他们知道班主任已经为他们做了大量工作,让他们意识到如果再不改正错误,退学是顺理成章的。

加强与家长联系。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与学生家长联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退学,必须得到学生家长的配合,要得到家长的配合必须让他们知道其中的来龙去脉。但联系家长不是学生需要退学时才做的工作,班主任平时要多与家长联系,一来班主任可以通过家长掌握学生的情况,二来家长可以了解其子女在校的情况。这样如果某些学生确实严重违反了校纪,班主任告知家长情况就不至于造成学生和家长的误解

加强与学校沟通。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部分,班主任的工作离不开学校的作用。高中后进生的管理需要学校相关部门的介入,单靠班主任的力量是不够的。对有必要退学的后进生,班主任对学生和家长做了大量工作后,接下来的工作是定期向学校报告其情况,让学校介入按规章解决问题。这是班主任保护好自己的重要途径,否则学生出了安全事故,班主任将要付出沉重代价。

高中后进生的管理是讲究方法的,方法不当,小则学生对班主任有看法,大则造成命案对簿公堂,引发家长、学校、班主任“大混战”。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修养,对后进生坚持人性化管理,从而提高管理成效,保护好自己的权益。

【参考文献】

[1]陈世宝.“诊断、关爱、严格、耐心、赏识、激励”——浅谈普通高中后进生的转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4).

[2]谷木荣,明庆华.师生冲突与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现实思考[J]. 当代教育科学,2013(22).

[3]阮露婷.师生冲突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2).

作者:黄冠宇

中师生家庭教育论文 篇3: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师生关系现状及对策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的改革上,我们最终还是要回到最初的关系上,那就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如果在新课程背景下去研究高中师生时间的关系就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本文是结合新疆本土教育环境来进行阐述的。对现在的师生关系的现状进行深度的研究,然后提出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师生关系;现状;措施

记得曾经有位先生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如果老师对学生没有爱那就不存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了,但是如果学生对老师没有尊重那就没有了建立关系的基础。对于新课改下的高中师生间关系的研究,从新疆实际背景出发,笔者发现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正视和解决的。

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师生关系的現状

师生关系一直被社会各个领域所关注,不仅是因为老师在学生的成长路上扮演的角色,更是因为近几年来频繁出现的师生关系恶化的新闻。

1.由于老师和学生在人生阅历和接受知识程度上的差异,师生逐渐成为两个不同的群体。师生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第一,师生和谐相处、相互交融,两种状态下的师生一般是互相理解、互相学习的,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找到共同点,有利于双方对于新知识的吸收和接受,不断接受新文化,因此这种关系基本比较稳定,不存在出现很大的分歧。第二,师生关系很冷淡,仿佛这两个人从来都不认识,属于那种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陌生关系,这种情况下的师生关系基本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但是由于长时间缺乏沟通,使得师生关系过分疏离。对学生的成长也是一种不利的状态,不能很好地发挥老师在学生成长路上的作用。第三,师生关系处于一种极端的情况,老师看不惯学生的行为习惯,而学生同样不赞成老师的教学形式,由此形成一种对立的形式,一旦矛盾激化就可能产生比较严重的后果。这类学生和教师通常因为家庭环境、教育理念的不同而导致两者之间的意见分歧。

2.传统教师往往喜欢在学生面前树立一种权威的形象,他们本身有自己一套固定的教育模式,有的甚至强迫学生去接受他的教育方式,这就很容易让学生产生一种抵触的心理。在如今的教育工作中,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发现很多学生真的很难教育,他们或者强行要求学生按照他的意愿行事,或者已经身心疲惫、精疲力竭,往往也只是轻叹无奈。这两种处理方式导致的后果就是师生关系的进一步恶化,情况严重的就会出现暴力现象。表面上师生关系的恶化是因为师生观念的不合,但是从本质上看待这件事,还是可以找到很多诱导因素的。比如有部分教师与学生进行“商品交易”,所谓的商品交易是指很多老师私自开设辅导班,导致学生厌恶老师的这种行为,还有的老师就公然要求学生送礼什么的,这就拉低了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都说教师是一种神圣的职业,怎么能这样玷污师德。

社会中当然也存在许多很好地师生关系,只是我们需要反思这种局面究竟该如何改变,让纯洁的师生关系伴随学生成长。

二、关于改变师生关系的策略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是古人对于自己老师最大的尊重,孔子的学生都是立于老师身边听取教育的。再看看如今的学习环境,每一位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课桌,而唯独老师是站在黑板前上课的,可是偏偏还是会出现不和谐的现象,这就需要广大的师生共同努力,积极改变目前这样的局面。

1.追本溯源,培养学生尊重老师的意识

很多老师对自己是没有认同感的,因此有些学生对于老师的存在就不那么重视,我们要明白老师是知识的载体,是知识的传播者,就如同蜜蜂采集花朵一样,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可以学到知识。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的工作不仅要做到传业,更需要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课堂之上与学生多进行互动,让学生更多的了解老师的魅力,从内心深处产生尊重的意识。

2.家庭、学校结合教育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的素质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人生观的建立。很多家长在高考制度下已经顾不上孩子的素质教育,他们在高考的压力之下,有的甚至比孩子还要紧张,这是需要改变的一种观念,因为现如今的社会要求的人才是德才兼备,成绩已经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所以家庭的教育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人生路上很重要的一步,学校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是需要来自家庭的大力支持的。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待在学校的,所以作为学生的另一个监护人,老师必须承担保证他们健康成长的责任。只有将学校的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塑造人格。

3.密切交往,建立朋友关系

很多年长的教师可能无法理解新一代学生的想法,那就可以跟自己身边的朋友或者自己的家人多沟通,尝试接受学生的那些新颖的想法,在生活中也多学习新生代的文化,将这种所谓的代沟消除。学生也要学会换位思考,大家一起互相信任,将和谐的关系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对于大家不同的观点,我们可以保持自己的观点,不必非要强求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我们在一起是为了变得更美好,老师可以在学生身上学到自己没有的品性,学生可以从老师那里得到无穷无尽的知识。课堂之上,老师是老师,但是也可以是朋友,我们之间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的关系,我们可以一起探讨新的解题思路。

总结: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他们知道什么是对他们有益的。他们不再是盲目的去做事情,当然更不会对老师产生盲目的崇拜,对于老师的言行都有自己的看法。老师在与学生的相处之中更要注意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对他们就像自己的孩子或者是朋友一样,我相信未来的师生关系必将越来越和谐。

参考文献:

[1]吕雅敏.关于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思考[J].新课程(中学版),2009,12:59.

[2]陈凯林.对高中师生关系的探讨[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07:142-144.

[3]李哲.关于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思考[J].赤子(上中旬),2015,06:266.

[4]陶琴.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师生关系现状调查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1,35:99-100.

作者:白玛拉姆

上一篇:个人总结工作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实习生个人月工作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