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师生成为自己

2024-06-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让师生成为自己(共8篇)

让师生成为自己 篇1

——对话洛阳市西工区西下池小学校长李艳丽

好学校是一方池塘。这句话在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西下池小学得到了完美的呈现。也许是一种巧合,洛阳西下池这个地方相传是当年武则天沐浴的地方,因此得名。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记者结识了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教体局副局长兼西下池小学校长李艳丽。当记者走进西下池小学,被“这方池塘”的一草一木所感动,因为它们和这里的老师和孩子们的生命都发生着关联。

满怀教育理想的人很多,但有条件且能够把教育的理想变为理想的教育的人却少之又少。李艳丽说,她所追求的理想教育是一种生态,因为教育唯一能做的事就是让师生成为他自己。

记者和李艳丽的对话,包括和她的几次面对面的交流,也包括邮件的往来,其实一直在探寻西下池小学“这方池塘”里到底蕴藏着什么奥秘?

李艳丽:我们这里大多是外来务工子女,90%是附近郊县的孩子,教师大部分是80后的年轻人,全校29名教师,50岁以上老教师3名,30岁到45岁教师8名,其余18名都是25岁左右的新教师,目前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在这29名教师中还有13名是代课教师。但就是这样一群年轻的、缺乏人生乃至教学经验的人,在短短几年内,无论是专业化水平还是人文心理素养水准都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令知道、接触到他们的每一个业内人士也好,普通的家长也好都会由衷地说:“这些老师很优秀”。

记者:能得到这样的评价,非常不容易,因为这个学校的基础非常差,听说你刚来的时候,学校的状况非常糟糕?

李艳丽:当时西下池小学是西工区最差的学校。据当时在校工作的一位教师讲,上课时间,教师把学生关到教室后,就去忙自己的私活去了。去种菜、摘菜、织毛衣、打扑克,甚至让学生到教师家里去打扫卫生。学校的人际关系也糟糕透顶,老师们常常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当着学生的面吵架、打架。学生更是里历害,除了学生打学生之外,还敢和老师们打架,不仅在校内打,而且打到校外,他们成群结队时,周围学校的学生们都怕西下池的学生。▼做教师,最重要的是他是否有一颗宽厚善良的心

记者:让一个基础很差的学校走上规范化管理,似乎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教师的真正成长。西下池小学的老师是怎样成长起来的?

李艳丽:回顾他们的成长的历程,其实也是回顾我自己成长的历程。这些年,每到暑假开学,都是我工作上的一道坎。因为学校的严重缺编,每到这个时候,由于参加市里、区里的招教考试,学校原有的代课教师就会有大量变动,需要招入新的代课教师,就像2010年9月份,学校一下进来了6名,加上区里新分来的3名新教师,一共就是9名。面对这一张张年轻热情而又对教育充满茫然的面庞,我的心里很清楚,又一场旷日持久的硬战来了!记者:从哪里着手呢?

李艳丽:一切从谈话开始。我首先需要知道的是这个年轻人是否适合干教育。判断在初步的谈话中完成。这么多年的从教经验告诉我:一个人是否适合做教师,跟他的学历、讲课的水平等外在技术层面的关系不大,重要的是他是否有一颗宽厚的、善良的心。有了这颗心,就具备了当教师的根本条件。在谈话中,还需要完成的是,要让他(她)对自我有初步的觉察和认知,建立对所从事工作的信心与责任心。所以我通常会要求他们写出一份“个人成长规划”。规划从两方面来写:一是专业化成长,根据自身专业的欠缺提出成长的计划,从基本功、备课、上课、作业、教案、辅导、学生管理等方面,选取自己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来制定方案;二是人文、心理素养的提升,这是根据自我内在的欠缺来制定方案,这个内在的成长更多是情绪、感觉、心理、认知方面的内容。如果注意观察,我们会发现,现在的人们很

多时候是活在情绪之中,纠缠在关系里面,一切烦恼、无明由此而生。一个人,一个教师如果他(她)不能把自己的内在建设好,很难想象他能把学生带好,更不用提到教育了。

教育其实是精神层面的事情,学校应该是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是师生心灵自由的栖息地。这就要求教师的内在要提升到精神层面来,而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和哲学家,天然地理解、懂得并且活在精神中,所以,教师有了这样的素养,才可能与孩子对话,建立真正的连结,这样的关系、互动才有意义,才有了人性的价值,也就是教育的价值。个人成长规划的意义就在于此。

▼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敬畏的记者:从老师们的个人成长档案里,可以看出老师们读了很多书,对读书有要求吗,读哪些书?读书的收获是什么?

李艳丽:教师个人成长规划中重要的量化指标是读书和学习。我们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最少要读两本书,一本是专业书,一本是自己喜欢的人文心理书籍。然后是每周固定一次的集体学习,这个集体学习的内容选择标准是:有打动心灵、让人心有所悟的感觉。下面我就来谈谈这些年来我们共同读过、学过的内容。这也是我们共同陪伴、共同成长的过程。很清楚地记得,读的、学的第一个人、第一本书是魏书生。他让我们懂得了在人生的长河中,人是多么地渺小,又是多么地有价值,所以要宽容、珍惜教育人生中的人和事。他开阔的胸襟和对教育的赤诚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也让我们在面对工作的时候,少了很多计较和抱怨,开始理解教育。随后教育界的周弘、金正昆、李镇西、王淞洲、张祖庆、朱永新、苏霍姆林斯基,《百家讲坛》的于丹、康震、王立群、钱文忠、曾仕强,心理界的毕淑敏、武志红、张德芬、艾克哈特·托利、罗杰斯以及兼顾教育与心理的大师林清玄、蒙特梭利、皮亚杰、孙瑞雪开始逐渐地步入我们的视野,在与大师们悉心的交流对话中,我们不断在解决着自身关于焦虑、恐惧、愤怒、内疚、忧伤、嫉妒等等情绪问题,不断地觉察着自己的内心,不断地发现着自己真实的感觉。这是一个向内寻找,反求诸己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自己、懂得自己、接纳自己乃至实现自己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像在一个了不可知的黑洞中探险,有喜悦,有恐惧,有迷茫,有顿悟,但正是这些最真实、独特的体验,造就了每一个真实、独特、有价值的教师个体。最终大家共同来到这个充满魅力的精神世界,彼此懂得,彼此接纳:自己有价值、有尊严地活着,也容许别人有尊严、有价值地活着,相互不是纠缠,而是尊重。这个过程,也让每一位教师都明白了教育的真谛,那就是:每一个孩子都是有价值的,都是值得爱的;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敬畏的,都有着无限地可能——只要教育者能给予他们真正的爱和自由。

记者:校长的作用是什么呢?

李艳丽:每学期末,我都会单独和每一位教师做一次交流,主要是根据个人成长规划谈本学期的成长。这样的谈话更多的是心灵的沟通,以内在建设为主,以技术性的专业学识为辅。其目的还是要大家谈出相互间的感受,建立真我的连结,获得相互的鼓励和促进。其实更像是一次次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通过谈话,给教师减压,让她把注意力更多放在自我内在的觉察上。在平时有时候,我也会同时和三五个教师聊天,一杯咖啡,或一壶清茶,坐在校园里,办公室,抑或是公园中,谈论的话题就是学生、自我、感受、爱,那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层面的享受。

记者:校长在引领教师成长,教师和教师之间共同成长,是这样吗?那么,教师共同成长的生态如何构建?

李艳丽:分享,是我们在共同陪伴、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要求读完书,每学期要写5000-10000字的读书笔记此外,每学期末,学校里一定会组织一次由全体教师参与的读书报告会。主要是针对本学期的读书、成长谈个人的感悟。三十五岁以下的老师作报告,三十五岁以上的老师全程跟听。读书报告会要求三十分钟以内,PPT课件,脱稿。每一次的读书报告会都是学校期末工作的一件重要的大事件:每一个作报告的老师全力以赴,每一个听报告的老师翘首以待,每一个分享和交流都是一次心灵的震撼!去年年底的读书报告会中,这些年轻人以《爱在成长的路上》、《走在成长的路上》、《在自由中体验爱》、《不要用爱控制我》、《对自己说是》、《爱和自由》等不同的话题使在场的所有人对教育的感悟又得到了一次升华。

读书报告会真正的意义在于,它带给大家更多的是对教育和他人的接纳与认同。我们会发现,其实每一个人的内在都是一幅巨大的风景,都有一段不同寻常的故事,只是在平常的工作中,大家都太忙了,忙地没有功夫去驻足欣赏他人的美妙;大家都太累了,累的不愿意去觉察倾听他人的表达。而读书报告会恰恰提供了这么一个时间和空间,能让大家都坐下来,自由表达,彼此看看,相互会惊奇地发现:哦,原来每一个生命状态都是如此地相似又如此地不同。这时候,慈悲心会起,真正的尊重会起,而倾听就是当下送给对方最好的礼物。这一刻,真我会相遇,心灵会相通,能量会流动,幸福会到来。这就是我所能理解教育的职业幸福感。▼无条件地接纳与关注

记者:教师论坛给你最大的启发是什么?

李艳丽:,我们来到这个学校背后有个家庭,有个社会,但是进到校园里,没有人关心你,你背后的故事是什么?我们只看你今天教学怎么样,学生怎么样,他好像在人与人之间隔了一堵墙,在这墙之外,你很安全,但是住到这堵墙之内,你很累,很孤独,你没有推到这堵墙的机会,没有人问你发生了什么,你背后的故事是什么,各自都很忙,但是当我们坐下来,给你一个平台,交流的时候能量流动了,我们就知道了,眼来他的背后有这样一个东西,原来他有这样一个认识,同时一本书,每个人认识的都不同,就像有的人缺钙,有的人缺维生素,书比较有营养,你可以从里面找到你需要的,谈出不同的感觉然后,我们就克服了一个问题,我们学校没有文人相倾,大家都相互对生命的那种敬畏,你会觉得生命不同,跟我不同,但是他值得我尊敬他,教师关系发生改变,这次他谈到不同的感觉,下次你看到他,他跟上次就不一样了,换了一个人,你发自内心的跟他有一种平等的、尊重的感觉,我们是一个相互的陪伴共同往前走,论坛真正的意义在这。次要的是老师水平提高了,口才变好了,会表达真实感受了,我会很快打开自己,跟你有了链接关系,能量流通,爱、喜悦和接纳,是我们论坛是经常提到的,如何接纳自己不完美,当你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时,你就能接纳这个自己,像孔子说的反求知己,向内用心。现在老师在一起非常好,没有等级之分,你会发现这些老师不简单,水准太高了。

这么多年的教师培训,带给我的最大感悟是,只有给予教师真正的爱,即深深地理解和接受,即无条件地接纳与关注,即准许他(她)创造一个自我,让教师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成为自我,也就是把自己的内心建设好,真正的教育才有可能。因为你怎么可能让一个不懂得真爱的人去付出爱,让一个一辈子住在监牢中的人去明白什么是自由。而教育是爱和自由的事业。

记者:你对老师们的期望是什么?

李艳丽:我们老师在一起聊天,都是聊精神层面的东西,你的心要足够的纯净,宁静,单纯。我希望我的每一位老师都成为教育家。我们相信每个人的内在都有一个真我,他更多的时候被孩子唤醒了,他的觉察力更好了。

记者:这就是让每一位老师和学生都成为自己。

李艳丽:爱和自由——让老师和学生成为自己,我现在在讲课的课题。如何成为自己,先懂得自己,懂人生,我们再讲内在的关系模式如何投射在外部,你把你的领导当成你内在的父母,把你的学生当成你内在的孩子,教育过程中,可以内心得到修复和治疗,懂得孩子,懂得教育,0-18岁孩子的认知规律特点,你才能真正懂得教育是怎么回事,有没有为孩子提供空间。我们提出的口号就是让每一位老师都是独立的、完整的、内在有力量的人,这才是教育。他们内心都有一个信念,我是值得爱的,我是有价值的。因此,我们老师都说,我爱这个孩子,不因他考100分,不因他漂亮,就是爱,因为他是一个孩子,他们都是有价值的。

▼觉察力与平等心

记者:老师这样自发的爱孩子,是你把每个人潜力激发了出来,他们从你身上吸收了什么?

李艳丽:心理学提出来,人的成长有两方面,一点是遇到一个人,这个人给你无条件的爱、接纳、关注,第二,是自我察觉。当我知道这,我就给我的老师无条件的爱和接纳。现在很大问题出在爱不够,我们所有人都是在有条件的爱中长大。我一直在学心理学,在对人进行研究,我一直在想我们的老师到底需要什么,我们都在有条件的爱中长大,感觉只有我足够的好我才值得被爱,所有我现在需要让我们老师知道,我不需要任何条件爱你,你这个

人拥有了人的全部的价值,你只要站在我面前,就值得我爱你,就着一个信念,然后他知道自己内在的父母、小孩出现什么问题了,他有觉察,就去解决问题。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有一种人,他会察言观色,他的内在觉得我这样是好的,他的父母肯定是很挑剔的,他用这种方式去取得父母的爱,如果得不到他就会伤心,觉得这个人不好,所以我们让老师体会自己内心的模式是什么,他了解自己的思维模式就好了,这个世界没有好与坏,他只是基于我们小时候内在的思维模式告诉我们怎么办。如何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就是核心内容,我们一直在做人文与心理素养的培养,把这个做好了,任何技术上的都没有问题。

记者:是你在引领老师成长,那么,你呢?有没有特别困惑的时候?和谁对话,你的成长动力来自哪里?

李艳丽:我们真的没有遇到不可跨越的困难。这个学校有困惑的时候就会有人出现,我们就会解决暂时的问题。如果说,有障碍的话,那就是我自己的心理问题。我一直在建构心理。我一直在讲接纳自己,有时看到一个人,我们不接纳他,那是因为他身上有种特质是我身上有的,其实你是不喜欢你自己,如果你是一个文雅的人不喜欢轻浮,为什么不喜欢,其实你身上有这种东西在,当你知道了,你就接纳他了。举一个例子,一个人被蛇咬过,看到一根绳子就害怕,如果你没被蛇咬过,见到它你也就不会害怕。所以当你不接纳别人,其实是讨厌自己,我以前非常讨厌女孩子去喝酒,喝的什么都不顾了,现在不讨厌了,我身上也有,我觉得不好,没让他出来,所以我接纳了自己,就接纳了别人,接纳了自己就接纳了孩子,很多时候,我们是有条件的爱长大的,我们缺爱,我们缺无条件的爱,当一个人在我面前毫无保留的表现自己,那我对他来说是安全的,我们老师要给学生一个安全的陪伴,我们老师老说,这不是我教的,是他们自己成长的。

所以说,我和老师们之间是相互陪伴。我这么多年的学习,关键是两个词:觉察力和平等心。平等心让你发现一切跟自己是一个整体,当你在矛头攻击别人时其实就是在攻击你自己。接纳别人其实是接纳自己。当你站在一个高度去指责别人,那就太自恋了,我一直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其实你看似在做教育,其实是在让自己成长,你可以毫无畏惧的面对外面任何的评价体系。世界没有对于错,只有选择,你要对你的选择负责任,我这一辈子要做教育,我这一生的追求是得到自己人生的真悟,在这个过程中,名利会来,来就来,不来就不来,不强求。其实很多都是相通的。

▼规则可以厘清界限

记者:教育的本质是给人的成长提供外在的自由,从而达到内在的自由。但是有一句话很有道理,“界限不清难有自由和尊重”。那么,在西下池小学,哪些是老师应该放手的,哪些是老师要管的,“界限”在哪里?

李艳丽:爱和自由的后面还应该有一句话,就是规则与平等。对基本规则的共同遵守,于人类社会来说,意味着对每个个体自由的最大保障,而对教育来说,帮助孩子建立界限,是让儿童自由、独立成长的最大保障,建构儿童完全自律的品质和智能。规则可以用来厘清界限。人性的界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和别人的界限,一种是过去和现在的界限。学校中教育的界限既有人性的界限(教育的根本),也有课堂、各类活动的界限。不仅体现在教师个体和学生个体间的界限,也体现在学校生活的每一个层面。这些界限有一些可操作的规则来体现,这里有几条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规则:学生该做的、能做的教师不要干涉,粗俗、粗野的行为不可以,别人的东西不能动,不打扰别人,做错事要道歉,学会说“不”等。另外还有专门针对课堂、劳动等的具体规则。这些规则基本上可以把教师该放手的、该管的界限说清楚。

记者:相关联的一个问题是:自由意味着放手,但仅仅有自由还不够,还必须有责任。在西下池,你和老师的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一定都能充分地体现这一点。不知是否赞同这个观点。如果赞同,那么,西下池的自由我们已经很清楚了,责任呢?老师的责任、学生的责任,如何体现、如何落实?如何监督实施?

李艳丽:至于教师、学生的责任体现、落实、监督实施问题,我们把它称之为学校文化之生态管理。生态管理的形成也历经了一个过程。我们2003年做的是行为教育,2005年做了普及与特长。2007年做课改,我们当时就有几个老师做,我们天天下课堂去听,怎样评价,一开始一些老师有情绪,也跟着走,几个月下来,课堂就出来了,我们有环节,有导语,我们后来就做文化,我们后来就知道了学生要做自己的主人,老师不要用爱的名义去控制他。后来形式就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老师对待孩子的态度、方式、方法已经没有问题了。▼孩子才是真正的老师

记者:其实,只有老师给予孩子们爱和自由的时候,自己才能真正地成长。

李艳丽:稍微懂点心理学常识的人都会知道:一个人外在关系的投射都来自于内在的关系模式,而一个人内在的关系模式又来自于童年与最重要人的关系,即父母的关系。所以,要想解决自己的问题就必须回到童年。学校恰恰给我们教育人提供了这么一个场所。在和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在教育学、心理学大师的指引下,教师们在慢慢懂得孩子的过程中,也好像回到了自己的童年,在解决孩子的问题时,其实也是在解决自己的问题。孩子们在唤醒教师深埋内心的真爱,也在疗愈成人内心的创伤,就像在去年年终的读书报告会中,史会景老师在分享自己的成长,谈起自己的学生时,流下了喜悦的泪水,她历数着那些曾经的问题孩子,欣悦的表达着她在这每一个孩子身上看到的闪光的价值,充满了欣赏和深爱,深深打动了我们每一个在场的听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其实,她所看到的、接纳的更多的是自己内心的那个小孩,是自己。她流下的喜悦的泪水是对自我和他人接纳的喜悦。教育到了这一刻,充满了动人的价值和魅力。

记者:因此可以说教师这个职业是比较容易找到职业幸福的人。

李艳丽:跟孩子在一起,就跟爱在一起。比如我们在学习爱的语言,像一个愤怒的孩子来找你,你要说:“你看起来很愤怒,他就明白自己现在的感觉是愤怒,允许他的情绪发生,你拥抱着他,说想哭就哭吧,我陪着你,我爱你,这样孩子会体会到,事件本身跟自己是区分开的,这样他就能建立自己的人生观,他长大了,就不会否定自己,人的价值和事情是分开的。长大以后的问题解决都要回归童年,代价太大,不如现在小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成长我们就给他什么样的成长。

我们现在四年级以上把杜郎口的教学模式小学化了,我们的学生很优秀,到初中以后都是班干部。我一次坐出租车,司机师傅说他的孩子原来就是在我们学校,当时来的时候数学成绩不足20分,来的时候是四年级,现在初一,全年级第一。这不是最重要的。他说他孩子跟我们学校的郭老师,比跟他妈妈还亲。我们的毕业生说到,我想最后再看一眼这个学校,我太爱这个学校了,我们老师看到都感动了。每个孩子都有学习能力,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现在没有傻瓜孩子,我们老师给他空间让他自由发挥。

▼孩子的感觉超越一切

记者:如果用一句话怎样概括你的核心办学理念?

李艳丽:我们核心的理念就是让学生成为他自己。我们有校园文化生态,有20道人文景观、教师生态培训、学生生态课堂,我们的老师都是独特的自己,学生也是。要像对待学生一样对待老师,如果学生、老师都自主了,就算校长走了也没问题。

记者:对于学生的成长,你最看重的是什么?

让师生成为自己 篇2

一、作业的精选

1. 在多种作业本中精选

(1) 《课堂作业本》与书本、练习本的精选。一、二年级的作业一般就是抄写生字词语, 完成课堂作业本, 这样的作业枯燥单一, 而且课堂作业本上的题目都是比较基础的, 且缺乏灵活性。因此, 《课堂作业本》上的作业并非题题都得做, 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加以精选。比如抄写生字, 学生已经在生字抄写本上抄写过了, 那么作业本上的这一题就可以省略不做。有的训练题已经结合在课堂教学中了, 或者书本上、作业中已经进行了练习, 那就没必要再重复去做了。

(2) 《课堂作业本》先后作业的精选。比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秋天, 而第一单元的作业中有两题关于秋天写话的作业。《秋天的图画》第5题用“秋天来了”为开头写一两句话, 语文园地一第6题“我会写”, 要求用提供的一些词语来写秋天的大自然真美, 这两个练习先后出现, 写作要求有了提高, 但最终都是为了达到一个学习目标。所以在操作时, 我们可以把两个题目进行整合, 以“秋天来了”为开头, 用上提供的一些词语写一段话。这样一来, 既避免了重复练习, 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又达到了教学目标。

(3) 多种作业本相似作业的精选。有很多作业本上的题目是类似的, 这时需要教师精选作业内容, 做到难度适宜、数量适当, 避免重复练习太多。比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葡萄沟》一课, 很多作业本中都出现了“比一比, 选一选:密、蜜;够、沟;留、流”和“多音字组词:分、钉、干”, 说明这两个知识点比较重要。教学时, 可把这两个知识点穿插其中, 再让学生去完成相应练习题, 效果会比较好。

2. 在作业资源中精选

(1) 精选查阅性作业。教师在设计作业时, 要重视学生获取信息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可布置一些“查阅信息”类的作业, 让学生自己查查资料, 看看电视, 听听新闻, 并定期进行反馈、交流。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 你在哪里》一课前, 可让学生自己通过网络或别的途径先了解雷锋的生平, 搜集关于雷锋的故事。教学时就不会因为时代差距而使学生体会不了雷锋精神的伟大。

(2) 精选想象性作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善于捕捉课文中可延伸、可拓展, 又能升华和突出主题的地方, 鼓励学生发散、变通,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比如学习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笋芽儿》一课时, 我让学生想象笋芽儿钻出地面的情景, 她看到了什么?可以写一写, 也可以画一画。在一、二年级的语文教材中, 有很多内容可以给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 应该好好利用。

(3) 精选观察性作业。为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要求学生勤于观察生活。如学习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影子》一课前, 可先让学生在课间观察太阳和自己的影子的方向。学习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星星的孩子》时, 可让学生在晚上观察一下北斗星和北极星, 把看到的画下来。这样的观察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也更有利于课文的学习。

此外, 还可以让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做读书笔记、举办讲故事比赛、背诵经典古诗文等。这样形式丰富多彩、充满趣味性的作业形式, 既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又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活动, 让学生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充分展示潜能, 在完成作业中体验喜悦和快乐, 从而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作业的面批

1. 课堂作业的面批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作业都比较简单, 作业量也较小, 所以可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作业的批改采用面批的形式。学生在课堂上做完作业, 经过检查后就可以拿到讲台上让老师批改。在批改的过程中, 要求学生看着老师批自己的作业。看到自己做错的题目, 想想自己为什么会做错, 刚才检查时为什么会发现不了自己的错误。

面批是进行个别化教学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它不仅注重作业的结果, 更注重思维的过程。学生作业中有错误就可以当面指出并即时改正。很多时候教师拿到学生的作业本发现里面有错误, 不要急着批改, 而是让学生回座位上再仔细检查检查;要是学生检查不出, 可以让学生缩小检查范围。长期坚持下来, 很多学生学会了怎样检查作业, 作业中的错误率也渐渐降低了。另外,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面批是一个即时辅导的机会。课堂上的小练习, 学生不懂做错了, 面批时教师再耐心地教一遍, 并放慢节奏, 帮助学生弄懂。

2. 课后作业的面批

课后作业主要是指回家作业。回家作业的批改一般都在教室里进行, 利用学生早读的时间或课间进行批改。在批改完毕后, 教师可以立刻对回家作业的情况进行整体的反馈, 然后再进行个别的指导。特别是班里的后进生, 作业批改好后让他们自行改错, 再请教师复批, 师生共同分析错误原因。对于学生不会改正的题目, 教师即时给予辅导, 让学生养成不懂就问、自觉修改的习惯。

虽然作业仅仅是个媒介, 通过作业面批, 达到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才是本质。因此, 作业面批不能仅仅满足于给学生一个判断, 更要通过作业这个媒介, 真切地了解学生, 深刻地认识学生, 了解他的知识结构, 理解他的心理结构, 发现他在课堂中未曾显现的东西。

三、作业的即时反馈

1. 课堂上即时反馈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通过学生的作业练习, 能了解到该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作业练习, 多留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 教师要不断巡视, 将捕捉到的信息及时梳理, 加以即时反馈。个性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共性的问题则作集体的讲解。

比如低段的语文课上一般都会有生字书写的练习, 在学生写好之后, 教师选取几个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 并集体评价。好的地方大家一起学习, 不够好的地方帮助对方修改, 再看看自己有没有犯同样的错误, 最后同桌相互评价并修改, 这样可以使师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得失, 及时调整教与学的方法策略, 互为补充, 教学相长, 共同提高。

2. 面批时即时反馈

面批时即时反馈, 学生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 在最短的时间内改正错误。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及时地发现教学中的问题, 及时改进教学计划。于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讲, 面批时即时反馈要以鼓励为主。

(1) 星级示范。在平时的生字抄写本和词语抄写本上, 可以用五角星来评价学生的作业, 五角星越多, 说明作业做得越好。作业做得一般就给三颗星, 好一些的就给四颗星, 非常好的就给五颗星, 而且五角星得的多的学生可以适当减少作业量。在这样的激励与“诱惑”下, 孩子们做作业的积极性增高了, 而且字也写得越来越漂亮了。

(2) 等第示范。作业本上一般用“优 +”“优”“良”等第形式来评价, 凡是作业中没有错误且字写得端正的就可以得到“优 +”, 还可以加一个“小苹果”, 等攒到10个“小苹果”, 就可以来老师这里领取奖品。物质的奖励, 哪怕只是一块橡皮、一支铅笔,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是很有效的, 得到这些奖励都是莫大的荣耀。因此, 为了能得到老师的奖励, 学生们在做作业时比以前更加细心了, 还慢慢养成了做好作业进行检查的习惯。

3. 课后即时反馈

批好的作业一定要让学生及时订正, 一般要求上午批改好的作业, 在中午一定要全部订正好;下午批改好的作业, 放学前必须要订正好, 不能拖到第二天。

(1) 组组盯。当然,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 每个班级总有几个孩子做作业和订正作业的速度比较慢。除去智力因素, 大部分作业慢的学生是由于在做的过程中三心二意, 总是无法静下心来做。因此, 可以采取小组捆绑的方式, 好的盯牢差的, 快的盯牢慢的。作业做得又好又快的小组相应加星, 累计得星多的小组可以得到老师的奖励。这样一来, 很多学生都会积极地订正作业, 那些平时动作比较慢的学生由于顶不住来自同组同学的压力, 也会跟着及时做好作业或订正好作业, 有问题也会及时请教老师或同学。

(2) 日日清。在教学中如能及时给学生提供纠正和弥补的机会, 对作业进行即时反馈, 那么学习中的很多困难就可以解决在萌芽状态, 对于落实教学目标, 提高教学效率,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都有一定的作用。因此, 当天的作业, 学生必须当天完成, 教师必须当天批改, 这无疑会形成教师与学生的双赢局面。

让课堂成为师生的乐园 篇3

还记得自己的第一节课。我惶恐的站在教室门口,望着大家,我怯怯的问了一句“大家的座位是随便坐的吗?”“是”面对大家的回答,我竟放弃重新排座的计划了。接着教室里乱哄哄的,不知道大家在说些什么。我喊了几声“别说话了!”然后接眼巴巴的等着大家五六分钟安静下来。在这五六分钟的时间里,我纠结着,我该怎么办,领导看见了怎么办,如果我再吼一声,他们会不会烦我呢……忘了那几天我是怎么过的了。直到教师节那天,师父的一个学生又如期而至,十几年来始终不变。说实话,我嫉妒了,我在想,若干年之后我的学生回来看我吗?还记得我吗?那天,我什么都没有收到,甚至是一句问候、一条短信也没有。伤心之余我开始思考:学生凭什么问候我,他们凭什么理会我,我教给了他们什么,我失落极了,随手翻着学生交上来的周记。“老师,不知道您是不是一位新老师,看着您很年轻,说话特别甜,脾气也特别好,但是就是对我们太好了,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您对我们要求太松,课堂纪律不好,导致学习效率低,而且久而久之我们也会轻视您的,不写语文作业,上课不认真听讲……”又看了几本,发现这竟然是大家的共识。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其实,作为老师,我不必担心对他们太严会引起他们的反感,重要的如何真正的走进他的心里,让他从情感上认同你,信任你,把你当自己人看,尤其是对于A层次的学生,男生居多,只有和他们拉近距离,才能够使他们面对严厉的批评、说教,也坦然快乐的接受。于是,我精心准备了一节课,从我自身开始谈,谈到了理想,现实,社会。看到大家流下的眼泪,我知道我成功了一半,而接下来的一半就需要我从每一节课做起了。“老师,我真佩服你,在今天那样的情况下能承受住这份委屈,加油,老师,我挺你!”当看到刘紫超写给我的纸条时,我特别感动,因为他的理解和支持。也正是从那一节课开始,我们的心才真正开始靠近,他们依旧有很多坏习惯,依旧说话,而我也可以没有后顾之忧的批评他们,因为他们明白一切都是为他们好。就这样,在一个月的磨合后,几番斗智斗勇后,我们班的课堂纪律开始变好,但问题依然不少,比如上课没人回答问题,回答问题声音小,转笔,说话。我知道什么事都不会这么简单的,和学生相处更是如此,尤其是那些习惯不好的问题学生。

有老师说,学生就得严管,严管的结果只有两个:不是你不高兴就是他不高兴。非得搞得如此对立吗?就不能两全其美吗?我就不能是他们的良师益友吗?面对新的问题,我又陷入了深思。解铃还须系铃人,我决定从学生自身寻找答案。于是我找到一个全C的学生,所有老师都把他安排在最后一位,不管不问。“你不写作业不学习,你妈不管吗?”我随意的问着。他笑了笑说:“当然管了,可是管不了我。”他笑着说道,似乎很得意的样子。“那你软硬不吃?”我试探着问,“当然不是,吃软不吃硬。”通过几个周的观察,我发现,除了学习,贪玩外,他其他方面做得都还不错,尤其是班级工作特别认真负责,集体荣誉感很强。于是我决定好好利用这个条件,开始放手一些工作,让科代表去做。一次下课,我故意把他叫到跟前说:“下午要批卷子,还要备课做课件,这么多的默写可什么时候批改啊,明天就要发下去了?”“我帮你批,你放心吗?”他试探性的问了问。“你是我的课代表,做事我当然放心了。”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在办公室等我。一看见我来,就兴奋地告诉我,他批完了,而且把检测的内容全都背下来了。我细细的看了他批改的卷子,竟然比我批得还认真。“你太棒了!”我立刻表扬了他。并且在上课的时候,利用课前的五分钟,借此事对他再次大加赞扬。他第一次害羞的脸红了。从那以后,我就会经常找他“帮忙”。慢慢的他开始和我说几句话,或是昨天的默写情况太差,或是某个问题大家没太听懂。就这样,我间接的了解到了班级里很多隐性的最新动态。而他也开始试着完成作业,上课回答个问题。直到有一天,他要求“老师,以后下课我帮你送电脑吧。”“为什么,不耽误你下节课上课吗?”我随口问道。“不耽误不耽误,我想多和您聊聊,我觉得你就像个大姐姐,特别懂我,我保证认真听课,好好学习,你就答应我吧。”从那以后,我后面就多了个“跟屁虫”,班里多了一个“小管家”。现在,他上课不转笔了,考试不画画了,认真答卷了,成绩从第一次测试的61分到第二次测试的108分。更重要的是他不再是所谓的问题学生,他认真、负责、有灵气、懂得感恩。无论什么时候,在校内还是校外,只要看到我,都会特别热情的问声“老师好!”。

慢慢的,课堂已经成为我们师生的乐园,每天在同学们嘹亮的“老师好”中开始一节课,在“老师再见”中结束。从学生的身上学习优点,从学生的问题中反思自己,提高自己。不断学习进步,用学识去征服他们,用纪律去规范他们,用真心去爱他们,做一个学生极爱又怕又敬的老师。快乐的工作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愿意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欣赏,用一颗善于思考的心去探索。

让作文批改成为师生交流的阵地 篇4

吕雪峰(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百灵庙第二中学 014500)

随着语文教学及评价方式的改革,作文能力的考核占据了小学语文中的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重要地位。它的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的好坏。但毋庸置疑的是作文也是最令师生头疼的问题。对老师来说——作文难教难改;对学生来说——作文难写。长期以来,在此种情绪的困扰下,作文成了夹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第三者,一直阻碍了作文成绩的提高。经过长期的探讨,我认为师生不应把作文当成孤立的个体,而应把它作为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促成师生交流的阵地,唯有实现“教师——作文——学生”一体化,才能实现作文水平的提高。

一、让作文批改成为写法交流的阵地

四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写作,对于写作的素材缺乏积累,对于写作的基本方法缺乏认识,经常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情况。就是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虽然已经在大体意识上知道了该如何写,但当涉及到具体的内容时却把握不来,没有具体的内容,虽然明知这样写不妥,却又不知该如何修改,此时教师就应给予适当的点拨,引导其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比如在四年级第八册上有一篇写植物的作文,在写作之前我便布置学生认真观察周围的植物,为写作做好准备。然而,在作文草稿交上来之后,我发现很多同学的作文千篇一律,内容空洞。如写青松的同学只知道“青松四季常青”,“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青松像一位战士,在时刻保卫着祖国的边疆”,简短的几句话之后就再没有具体的内容了。他的同桌在互批中写到:“观察的很仔细,能够展开合理的想象,只是内容太少,不够具体。”

从学生的作文以及同桌的批改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此类作文写作认识有误差,表面上看,其中写到了青松的特点,有引用,有比喻就一定是经过仔细观察的一篇好作文了,其实并非如此,从作文上看,他也进行了一定的观察,而且看了有关的作文,但观察的并不仔细,或者说还不知道该如何仔细地观察,而作文起步时,观察是最为重要的。于是我在他的作文后面的批语中写道:“你进行了认真的观察,而且还展开了合理的想象,非常好,但是你除了从整体上观察青松,你仔细去观察它的枝、它的叶、它的干了吗?如果你能用同样的方法写出它的枝、叶和干,那么你的这篇文章就更美了。”如此一来,既纠正了学生在写作与批改中的失误,指导了写作方法,而又不打击他们写作的积极性,正是一举数得的好方法。

二、让作文批改成为情感交流的阵地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但由于年龄与知识的限制,对周围的很多现象认识的还不够深刻,经常出现思想上的困惑。有时遇到困难不知道如何解决;有时有了苦恼不知该向谁诉说;有时犯了错误却一点不知。有时自以为自己长大了,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了,但实际上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却不免流于肤浅或片面。这些现象在作文中都很大程度的体现出来。

一位同学在写“我的同桌”时写到“我很讨厌我的同桌,她老是自以为是,在班中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真的令人讨厌,我恨她„„”刚看到前几页,我并没有引起重视,我想可能是两人之间有一点矛盾吧,可当我看到“恨”字的时候,我知道事情不会是那么简单了,因为她所写的那位同桌其实是我班的班长,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她们两人同时参加了学校的跳绳训练队,而且成绩都相当优秀。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她用到了这样的字眼,这是极端危险的。为了了解真相我暗中向几位同学作了调查。原来这位同学在以前一直是一位活泼、开朗,成绩优秀的同学,可是在二年级的时候她的父亲因车祸而突然去世,这给她们全家以沉重的打击,对她更是如此,从此她变的沉默了,学习成绩也直线下降。我明白了,这是对“爱”的嫉妒。于是在她的批语中我写到:“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很多事都是我们不愿意见到但又是无法回避的,我们要学会勇敢地去面对。我知道你很勇敢,也很坚强,你的跳绳就向大家证实了这一点。你的身边还有许多关心爱护你的人,只是你没有感受到,用你自己的真心去感受别人的真心,我相信处在班级这样一个大家庭中,你会感受到真正的温暖和爱。相信不久的以后我又可以看到一个活泼、开朗而又快乐的女孩。”那次作文之后,我曾做过追踪调查,我发现那个学生的思想认识已逐渐改变,待人接物也较缓和了,一次贴心的评语交流,使其免去了思想上的重负,心理重新回到健康的轨道,我很感欣慰。如此以来,既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又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何乐而不为?

让自己成为看客 篇5

生活不是永远的绚丽多彩,航程也不是永远的一帆风顺。因此,很多时候,我们活得很苦,很累,很无奈,也很彷徨,这就需要我们有必要退出主演舞台,让自己成为看客的.时候。

当我们怀着一颗从容淡定的心,把自己变成一名看客,去审视那个在舞台上流泪,流汗,辛勤演绎的自己时,我们的心中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喜悦和安静,

资料

看到自己的努力,我们会欣慰;看到自己的弱点和失败,我们也更会高兴。因为,在很多时候,我们只顾忙碌和奋斗,自己是看不到自己的弱点的。但是,只有知道了自己的弱点,才会有机会改变,才能使自己逐渐的走向完美。让自己成为看客,看自己的弱点,比别人看得仔细,也比别人看的准确。因为,谁也没有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况且,在很多时候,别人都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我们的,给我们提意见的同时,也会不由自主的加上他们并不标准的看法。这会令我们伤心,失望,也会对自己不满。所谓,当事者迷,旁观者清。那么,为了看得更清,就让我们自己成为旁观者吧!

让自己成为风景作文 篇6

一直是喜欢雨天的,特别是黄昏的细雨中,丢掉伞,慢慢的让淅淅沥沥的雨丝轻柔的划过脸庞,浸润到衣襟,然后再慢慢的沁到心底,让心慢慢柔软。即使有很多时候明知道会着凉会感冒,仍摆脱不了那份诱惑,义无反顾的投入到雨帘中。

但今天走在雨中的心境,已全然没有了诱惑和享受。似乎类似于一种自虐,让自己清醒的自虐。

原以为我已经能波谷不惊的来对待每一件事情了,却发现修行还差得很远。当听到那个人不能自圆其说的不绝于耳的谎言,看到荒诞不经的表演,竟然不能心平气和的笑一笑。虽说最终采取了沉默的态度,但是他又怎会理解,沉默其实是我最竭斯底里的呐喊呢?!曾以为只要付出真心就可以让天涯变成咫尺,却未料最近的距离内,面对那张日渐陌生的脸时,已咫尺天涯。任凭怎么努力,也是回不去的了。站在他的世界之外,曾经共渡的时光恰如黄昏的雨,黯淡,模糊,遥远。折磨了我很久的痛,此刻发作。蓦然感知,没有原则的善良,实际上是加倍的对自己的残忍。我只是一个人,是一个需要爱护的女人,而不是任何人的救世主。

多元解读让师生成为文本的知音 篇7

一、寻文本语言的精彩片段, “千树万树梨花开”

一篇课文中写得最为精彩的地方, 读来定会酣畅淋漓, 回味无穷。抓住这精彩语言反复诵读乃至背诵, 不但能快速感悟文本的人文内涵, 陶冶学生的思想素养和审美情趣, 而且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能力的培养无疑是捷径一条。同时, 还能突出重点, 节约有限的教学时间, 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比如《赶海》一课我是这样指导学生解读课文中捉螃蟹的精彩片段的:

师:老师发现, 刚才同学们读得可专注啦!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读书成果?你觉得哪儿有趣就读哪儿!

生:我觉得“突然, 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了他的手。”很有趣。

师:哎, 那边的小伙伴, 他在找什么呢?

生:找螃蟹。 (七嘴八舌)

师:嘘, (做手势) 别出声, 否则会把螃蟹吓跑的。

师:读了这段话, 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螃蟹?

生:“这是一只厉害的螃蟹”“机灵的螃蟹”“狡猾的螃蟹。”……

师:假如你就是这只螃蟹, 此时此刻, 你一边躲藏一边又会在想些什么, 说些什么呢?

生:“想抓我, 没门”“我机灵着了, 还是去抓别的吧。”“你再过来, 我可就不客气了!”“我要用大螯夹你了, 快走开!”……

师:好一只不甘束手就擒, 东逃西窜的小螃蟹。把你的不甘心读出来呢!

师:机灵、可爱、有趣的小螃蟹们, 一起来读一读吧!

在这一想象品读精彩片段的过程中, 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这一重要教学资源, 以想象架桥梁, 以朗读为突破, 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小螃蟹去想象、去多元解读。通过这样的角色转换, 引领学生走进充满童趣的赶海世界, 从而把静止的语言文字读“活”, 读出了语言文字背后隐藏的无穷童趣, 让学生真正体验了赶海无拘无束、兴奋激动的乐趣。

二、觅文本语言的空白之处, “柳暗花明又一村”

现代接受理论认为, 文学作品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具有审美功能的表现性语言, 包含着许多“不确定”与“空白”, 即文本语言的“空白处”。这些空白不是作者行文意会的弦外之音、布局谋篇的匠心独运。入乎其内, 徜徉其中, 必有“柳暗花明”之豁然开朗。

薛法根老师执教《我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的教学片段时, 薛老师引导学生对课文主旨把握极富艺术性, 他采用了师生表演的形式, 巧用文本语言的空白处, 既源于课文, 又是对课文的一次再创造。引导学生操想象之舟神游于文本之海, 或喜, 或悲, 或怒, 或爱……感受生命, 倾吐性情, 升华了孩子们的人文感悟, 丰富了他们的语言表达, 个性化解读表达地淋漓尽致。

三、抓文本语言的重点词句, “山外青山楼外楼”

请看《美丽的丹顶鹤》一课我对“高雅”这一重点词的教学:

师:你看, 丹顶鹤引吭高歌的气质多高贵呀。现在, 你来读这句话, 对于这句话还有不明白的吗?

生:高雅是什么意思?

师:哦, 高雅是什么意思?谁知道? (师有意问学生, 故意显出疑感的表情。)

生:高雅就是高贵的意思。

师:那高贵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是宝贵的意思。

师:看来, 高雅这个词还真是难理解。有些词就是这样, 一时半会儿是很难用语言描述得清楚的, 只能用心去感受。老师相信, 咱通过录像一定能感受到丹顶鹤的高雅的气质。

师播放录像并朗诵:身材高挑的丹顶鹤悠闲地踱着步, 多像温文尔雅的公主呀。它轻拍翅膀, 像芭蕾舞演员在翩翩起舞。丹顶鹤引吭高歌气质高贵, 展翅飞翔动作潇洒。

师:瞧你们的小眼睛, 瞪得圆圆的, 丹顶鹤的高雅相信你们一定感受到了。

那就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

“高雅”是个抽象的词语, 学生必须通过对丹顶鹤引吭高歌、展翅飞翔等情态的体验来感悟。教师恰如其分地运用动作演示、多媒体等手段, 再现丹顶鹤动态的美, 以唤起儿童相似的生活体验, 调动学生的情感, 从而悟出“高雅”一词的丰富内涵。这一过程让学生通过感悟品味而激活思维、抒发感情、展示个性, 让学生进入到了一个奇妙绝伦的美丽境界。

让作文评语成为师生沟通的心桥 篇8

一、平等交流,鼓励为主

只要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劳动成果,改变居高临下的面孔,以平等的身份坦率地与学生交流,把一片真诚浓缩在评语中,就能得到学生的信任,他们也会在作文中真实地记录下自己的喜怒哀乐,愿意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从而写出一篇篇内容丰富、情感真实的好作文。如写考试压力、成长烦恼、心里秘密、上网经历,喜欢异性……在批改时,我们应民主沟通,努力深入学生内心,参与他们的心灵漫游。

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强,引导他们写作应循循善诱,与之平等交流,而不是以权威面孔对立否定或乱棒打死,这样只会挫伤学生的自觉性,直接影响学生下次的创作欲望。如:“这是你自己写的吗?”“表达不清,内容简单。”“不符合要求,重写!”“文章写得很平淡,像一杯白开水,无味!”等不堪入目的字眼。对于学生作文,我们要善于“无中取有”,找出其闪光点,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对于缺点,我们应具体指出而不失委婉。下评语时要满怀深情,以充满爱的评语,用饱蘸感情的红笔,抒写对学生的期望、关怀和抚爱,让学生从中取得进步的信心与力量。

二、有的放矢,评点到位

写作文评语是一件颇费脑筋的事。写些什么能够恰如其分?怎样写学生更能接受?怎样说更能调动学生作文的热情?面对不同学生不同特点的作文,怎样的评语才能避免千篇一律、大同小异?这些都需要教师绞尽脑汁,用心琢磨。绝大部分学生相当重视老师的评语,愿意按照老师的指点去做。这就要求教师在评语的撰写上要格外用心,看准问题,抓住关键,点明要害,指出方法。

由于工作繁忙,我们在下评语时往往求简、求省工,不痛不痒,语义不明,甚至妄下断语。更有甚者,在桌旁放几页“作文评语集锦”,读完就“拈”几句放在作文本上敷衍了事。比如“本文结构完整,但层次不清”“应写得再具体些”“还可以”……层次有何混乱之处?怎么写才具体?“可以”是个什么程度?对学生来说,这都是需要指明的问题。那样的评语学生要么看不懂,要么看懂了不知如何修改,此外还会让学生失望,伴随而来的还有对教师责任心的怀疑。具体而有针对性的评语能让学生警醒,给他们指点迷津,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而产生思索的冲击,并从中悟出修改之道,逐渐提高其写作水平。

三、语言幽默,富有文采

幽默的语言,不仅可以愉悦身心,激发爽朗的笑声,同时也可以在笑声中让学生心领神会,明白自己的不足,促使自己改正,不再重犯。我班有位学生写字总喜欢写特长的撇、捺、竖,很不整洁。我评道:“看你的字还真累人,长枪短棒,刀光剑影,弄得人心惊肉跳,你能饶过你忠实的读者吗?”这样在幽默中见师情,学生在笑声中接受了意见。有时我们还可以引用一些古诗文名句代批语,如发现有抄袭之嫌的作文,可用上“似曾相识燕归来”;语言质朴自然的就用上“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好的评语本身就应该是一篇富有文采的美文,妙笔生花,点石成金,能让学生模仿、借鉴和欣赏,让学生满怀敬仰,又深觉知心,既给学生以美感,让学生带着欣赏的心态去阅读体会,又培养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爱好。

四、批改规范,做好表率

作文评语虽是寥寥数语,但遣词造句却要讲究,因为它是学生学习语言的直接楷模。评语要仔细推敲后才写上去,并检查评语中有无笔误和病句。评语的书写,也应一丝不苟,工工整整,一字一格,标点占格,给学生做好榜样。

评改作文是一件耗时费力的苦差事,常常一坐下来就是几个小时,精批细改有时忙不过来,我也做了不少改革,教会学生互批、自批、写作文后记等。学生评起作文来也比较内行,不少同学写的评语很中肯,有较强的鉴赏和写作能力。

作文批改本无定法,在这方寸之地理应“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只要我们用心去评改,就能通过这座心桥沟通师生心灵。

上一篇:铸造实习总结下一篇:2019年园长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