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师生交往

2024-09-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积极心理学师生交往(通用8篇)

积极心理学师生交往 篇1

——荣成市教育讲座《基于积极心理的师生成长与发

展》的心得体会

10月10日,我有幸去实验中学听了温勇主任《基于积极心理的师生成长与发展》的一节讲座,受益匪浅。他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积极心理学及其关注重点;从《中国少年儿童幸福宣言》看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班主任角色定位和基本素质要求;教师及及品质及改善策略。向我们讲解积极心理学的一些相关内容,对我们的工作有提纲挈领的指导作用。下面将我的学习成果汇报如下:

一、理论学习做引领

温主任从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开始引入积极心理学,通过习得性无助的发现这个关键事件,指出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是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而后又分析了习得性无助的三个维度。并解释其风格和特点。

二、幸福成长看品质

《中国少年儿童幸福宣言》中指出:我要成长,成长比成绩更重要;我要乐观,每天发现一件新的美好事情,学会对压力说没关系; 我要自信,相信并发现自己独特的价值。我要超越,只跟自己比,超越自己就是赢;我要感恩,珍惜身边人、身边事,每天想三个值得感恩的理由„„充满满满的正能量。

三、角色定位和要求 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品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成为中小学生的人身导师。所以要做到思想上的引导,学习上的辅导,生活上的指导,心理上的疏导,体现了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使命和精神关怀。

班主任个人魅力的底色首先是拥有师爱,要有思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的知识,有仁爱之心。苏霍姆林斯基的“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亲其师信其道””师爱是师德的核心,是师魂”。就是对师爱的最好诠释。

其次是具有学科教学权威。课堂教学魅力,利于学生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个人威信,能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马卡连科说过“如果教师在工作上、知识上和成就上有辉煌卓越的表现时,那你就自然会看到:所有的学生都会倾向你这一面了。相反地,如果教师表现出无能和平庸,那就不论你如何温存,在说话时如何耐心,如何善良殷勤,不管你如何体贴关心学生,仍然不会博得学生真正的尊敬。越是低年级的教师,越温柔越受学生欢迎,即使业务水平不高也可以。越是高年级的教师,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就提高到业务水平不高不行。再次,懂得学生的心理需求。孩子的幸福宣言是成长、乐观、自信、超越、感恩、分享、宽容、沟通、关爱、赞美、努力。最后还要具有家校沟通能力。家校工作的原则是:多表扬、少批评;实事求是讲问题,真心实意指出路。要过三关:多一句关心的话语,多一些商量的口气,多一点理解的情感。把握三个契机即沟通的时间,沟通的方式,沟通的情境。五多五少真爱沟通模式:少说你字句,多说我字句;少说利我句,多说利他句;少说反对句,多说理解句;少归因于他,多归因于我。

四、品质改善及策略

教师的积极品质是热爱学习,热爱专业,热爱职业,热爱学生;追求新知识、捕捉新信息,倾听不同意见,有高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豁达、容人、幽默、坦诚、随和;深思、慎独、反省、勇于自我批评,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诚实、勤奋、公正、坚持原则、追求平等,具有献身精神,自觉地遵守社会道德规范。

策略是合理规划时间,让工作、生活更从容;善于自我奖励,自我调适,适度宣泄,学会放弃和接纳;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学会面对压力;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积极心理学师生交往 篇2

关键词:师生交往,交互影响功能,相互认同功能,信息交流功能

作为教师, 与学生的交往是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之中的。有的教师可能有这样的困惑:与学生交往过于亲密, 在学生心目中就失去了威信;与学生距离远了, 学生认为教师没有亲切感, 难以接近。如何把握与学生之间的交往?笔者想就此探讨师生交往的心理结构与功能问题。

在教育过程中, 师生之间有各种交流和交往。师生交往的结构包括相互影响、信息交流、相互认识三个主要侧面和个性、角色、群体三个主要层面构成。在交往的每一侧面或层面发生的各种问题, 帮会影响教育过程的进行。

师生交往如同其他心理活动一样, 有其自身特定的心理功能。这些心理功能一方面与其心理结构维度相对应, 另一方面与其心理层面相对应。

一、师生交往的交互影响功能

师生交往的交互影响, 主要指目标、态度和规范等因素的交互作用对交往效果的影响。

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及其方向的协调一致性是教学有效性的条件之一。师生的积极性主要受各自内在动机的驱使, 而内在动机又是相互需要和满足需要的目标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因此, 需要和目标追求一致是师生积极性趋向同一方向的心理条件。在这种情况下, 师生交往顺利, 教学效果好。反之, 如果师生的需要和目标不一致, 则需要和目标相差越悬殊, 双方的心理距离越大, 交互影响的正效应越难以发挥, 以致师生交流流于形式或受阻。因此, 确定师生都能接受的目标, 是师生有效交往的前提。

师生对教与学的态度, 直接影响教学交往的效率。尤其是教师的态度至关重要。在教学交往中, 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通常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权力主义或专制主义的态度;一种是民主的或人道主义的态度。前者表现出地位优越感, 倾向于用分数、惩奖、升留级等措施来制服学生, 对学生施加压力, 以强迫的方式让学生接受影响。后者善于运用教学中师生的情感因素, 对学生怀着真诚的爱和尊重, 乐观地看待学生的成功与失败,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善于把自己的教学目标变为学生自身积极追求的目标, 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向认识世界并完善自我的正确方向。

二、师生教学交往的相互认同功能

相互认同是在相互认知基础上达成的, 是指彼此在相互认知的基础上的相互接纳。相互认同既是人际交往的内容又是人际交往的条件。

师生相互认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认识过程, 这一过程要顺利完成受双方各自客观存在的本来形象、双方通过自省形成的自我形象、对方在自己头脑中的形象以及自己在对方头脑中可能的形象四个方面的影响。一般来说, 如果这四个方面认知比较同一, 双方的关系就比较稳定, 教学交往协调, 成效高。

在教学交往中, 个性因素不可忽视。对方的某些品质可能让一方喜欢或厌恶。比如, 有些学生喜欢衣着时尚、性格开朗、热心负责、教学方法好的教师;而态度拘谨、情绪易怒、要求过高、缺乏知识修养的教师让学生厌恶。师生间相互喜爱的个性品质越多, 彼此关系就越融洽;反之, 则容易发生矛盾。在教学情境中, 也存在学生对教师的客观形象的认知与教师自我感知形象不一致, 究其原因主要有:第一, 教师本身不善于表现或不能正确表现出自己的特点;第二, 学生缺乏解释能力, 对观察到的现象产生推断或归因的错误;第三, 人际知觉效应的影响, 有的学生因对教师的第一印象不好, 形成了偏见或成见。

教师对学生的认识也受其个性的影响。总地来看, 多数教师常常过高估计优生而过低估计养生, 因此与差生冲突多些。对同一问题的处理不同个性的教师采取的方式不同。

角色扮演对师生相互认同的影响。在教学交往中, 师生都在扮演与自己地位和作用相适应的角色, 并根据对方的角色表现去认知对方。教师除扮演知识传播者外, 还扮演着家长的代理人、纪律维护者、团体组织者和领导者等角色。例如, 教师在课堂中发现学生捣乱时, 必须及时制止。如果老师对此听之任之, 他在学生心目中的纪律维护者的形象就会丧失, 学生会认为这个老师不负责任。

所属群体对师生相互认同的影响。学校和班级群体的声誉影响着师生的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 甚至影响着他们的言行表现和个性形成。教师对一个学生群体若已形成印象或成见, 就难以认清这个群体中的个人的真实面貌。同样, 学生群体对某个教师有了评价倾向, 群体中的个人无形中也会如此评价这个教师。此外, 参照群体也会影响人际认知。如教师一般总是对优生产生好印象, 对差生产生坏印象。

三、师生交往的信息交流功能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师生间信息交流来实现的。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交流有三项基本任务:把信息转换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以信息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良好发展。

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 信息在信源、信宿之间必须形成下身输入和反向回流, 才能产生作用, 发挥功能。对教学信息交流而言, 教师即信源, 学生即信宿, 中介即信道信号或共用信号, 其主要形式为语言、板书、模型等。

在教学中信息不足或过多都会影响教学效果。而教学信息交流的流通量不仅取决于教师发送的信息量的大小, 而且受师生个性、角色、群体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从个性层面上看, 学生在教学中接受的信息量受多种个性因素的制约。首先, 信息获得能力与学生的感知能力有关。再次, 与学生个性的成熟度有关。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和智能水平有差异, 因而造成各人的信息接受率不等, 流失量各异。

此外, 群体的气氛、学风、规范等也制约着教学信息的流通量。

师生教学交往对学生理解教学信息内容的意义和抽象水平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 信息内容决定着信息的价值和科学意义, 学生对信息内容的理解及其达到的抽象程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主要方面。

从个性层面上看, 学生不能理解或不能更高水平地掌握信息, 是因为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智力操作系统的问题。师生双方在智力操作过程中的任一误差, 都会影响信息的有效转换。例如, 教师对信息理解不确切, 编出的符号系统缺乏逻辑性, 发送信息时不善于运用交际手段, 缺乏表现力和吸引力;学生在接受信息时发生感知障碍、对信息遗漏、误解、曲解等, 都会损害信息的有效转换。二是文化和知识系统问题。师生有不同的文化习俗背景, 因而有不同的语言和非语言表达系统, 有不同的习惯和偏好态度, 学生接受新信息的动机和知识准备不同, 师生双方在社会观差异和共同语言的多寡都制约着学生对信息的理解。三是性格系统问题。师生双方存在着性格差异。例如, 一方胆小、害羞, 另一方交际主动;双方都过分自尊, 甚至傲慢;凡此种种都会制约信息交流的效果。

通过对师生交往过程中的心理功能的认识, 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过程存在的问题, 改进错误的认知, 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 实现理想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显国:《课堂提问的艺术》, 中国林业出版社。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 《教育研究》, 2001年第9期。

[4]吴也显:《教学论新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

[5]袁振国:《当代教育学》, 教育科学出版社。

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探析 篇3

一、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来源

从教学的静态结构分析,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来源可以分别加以认识。

一是教师交往的心理动力源泉。具体来说,教师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需要构成了他交往的心理动力来源。第一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教师本身获得情感满足、价值肯定的一项事业。教学中教师通过交往了解学生,助其成材,在实现其社会价值的同时使个人价值得以展示。这种需要是教师交往的最根本也是最强大的心理动力。第二是再社会化的需要。教师作为社会人,他的社会化进程是终身存在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教书育人的活动使自身在道德、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发展进一步完善。第三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需要。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通过与学生交往,才能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第五是自我意识完善的需要。教师的自我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教学质量。教学中教师通过学生这面“镜子”来认识“镜中之我”,进行自我调控、自我评价。这些需要在教师身上同时并存,其中的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指向都是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由这些需要所产生的强大的动力促使教师与学生积极地进行交往。

二是学生在教学中交往的心理动力源泉。学生交往的心理动力具体可以从下面几方面来认识。第一是个体知识能力发展的需要。学生交往的实质是为了个体的发展。学生知识能力的发展是在交往中进行的,在交往中学生通过对比发现不足,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增进知识,发展能力。第二是人格发展的需要。学生通过交往获得各种经验,逐步形成个性化的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与此同时,学生在集体的熔炉中形成“去个性化”的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学生的人格也由“依附人格”发展到“独立人格”,并为最终形成“自由人格”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是心理归属的需要。学生为能获得集体的认可,在集体中寻求成功体验,必须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往。第四是人际沟通的需要。学生在交往中,加强与他人的人际沟通,通过利他行为和人际合作产生人际吸引,解决各种人际冲突,从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第五是自我意识形成的需要。学生处于未成年期,交往可以使学生在“人一我”的角色相对存在中认识自我。学生在与教师和学生群体的交往中一方面展现自我,另一方面通过他人的态度来衡量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

从教学的动态结构分析,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主要来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通过交往实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完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的大小。师生双方应共同努力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心理相容关系,教师热爱、理解、尊重学生,学生尊敬、配合教师。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促使师生积极主动地交往,教师应有目的地创设交往情境,激发学生交往的心理动力。

二、影响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的因素分析

1.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格特征方面的因素是影响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对教学的认真负责、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会提高教师的威望,对学生产生人际吸引,易唤起学生与之交往的心理动力。学生常因教师的人格魅力而“亲其师,信其道”,缩近师生之间的心理间距,增加交往频率。

2.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艺术水平。第一是教师的期望效应。教师的期望是学生与之交往的动力之一,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给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程度的期望,让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体验,避免出现在教学中教师按学生的优劣主观地进行知识分配和知识标定的现象。第二是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师渊博的知识永远是吸引学生的重要因素,由知识导致的人际吸引融为教师的个人吸引力。第三是教师的语言艺术。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身体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手段,也是师生交往的主要渠道。准确生动的口头语言、漂亮潇洒的书面语言、恰如其分的身体语言都能有效地促进师生之间的交往。第四是教师的管理水平。教师对学生群体的领导与管理以及教师的教育机智都对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产生巨大的影响。

3.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形成的软环境。民主、平等、团结、互助的师生关系可以增加师生个体及群体之间相互的吸引力,激起师生交往的欲望。反之,不良的师生关系只能造成师生之间的对抗,缺乏交流。另外,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有利于建立凝聚力强的班集体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一致的目标追求和成功的集体活动。

4.人际认知因素。教师对学生的人际认知应避免产生刻板印象、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等认知偏差,各种认知偏差的出现使教师对学生行为的归因具有预先的确定性,不利于正常的师生交往。教师对学生的偏见会极大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消减学生交往的心理动力。因而教师应该公正客观地认识和评价每一个学生,问题解决合理恰当,在这样的民主气氛下,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往。

5.学生的学习心向因素。师生交往的关键在于学生的主动交往,学生交往的心理动力受自身学习心向因素的影响极大,这些因素包括学生学习的动机、态度、兴趣、思维、心理准备状态等。积极的学习心向使学生处于对学习的渴求状态,此时学生交往的心理动力极强。同时学生积极的学习心向也会激发教师交往的心理动力。

三、优化师生交往中心理动力源结构及实现机制的对策

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的激发与维持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教师不仅要主动地与学生交往,更要唤起学生与之交往的心理动力。师生存在着不同的交往的心理动力源结构,优化这一结构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师生交往的积极性。从广义上讲,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源是师生各自发展的心理需要,结构优化实质上是加强师生的这些需求强度,进而增强师生的交往意识和交往能力。教师应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不满足既有现状,积极发挥自身才智,创新进取。只有教师具备了强烈的进取心,他的交往需要才能相应而生。学生的交往动力一方面来自个人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另一方面依赖于教师的引导与激发。所以学生交往的心理动力源结构的优化,一是要树立他们立志成材的决心和信心,二是要培养教师调动学生交往积极性的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尤其是教师,应从五个方面人手,强化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机制,增强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

1.丰富师生的角色构成。师生在教学的不同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教师应通过外部赋权与学生内部自我塑造的方式来丰富学生的社会角色,力求使每个学生都可在某一方面找到自身价值,增强交往的主动性,从而避免出现班集体中以少数学生为核心,形成狭小的交往圈,降低大部分学生交往的心理动力。

2,重视信息反馈。蓝克尔(Runkel.P.J)根据信息反馈原理,将教师课堂行为的决定因素与学生课堂行为的决定因素联系起来,构画了一个‘信息反馈圈”,用以说明师生的互动关系。在这个信息反馈圈中,教师的参照系一方面决定于本人的教学行为,另一方面决定于教师本人行为与学生行为交互作用后而获得的信息反馈。同样道理,学生的参照系一方面决定于本人的学习目标,另一方面决定于学生本人学习行为与教师行为交互作用后而获得的反馈。师生交往是相互依存的,其心理动力依赖于彼此对对方行为结果的强化。因而,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的行为及时地用相应的方式进行反馈性强化,以使学生交往的心理动力得以持续。

3.培养群体交往的心理动力。群体对个体的态度和行为影响巨大,群体通过角色预期来作用个体的交往行为。角色预期的作用有两种方式,其一在不同情境中集体对个体的行为方式的预期,这是集体对个体的反应。其二,集体给个体以地位、任务、期望,个体通常也照此作出反应。群体与个体交往的心理动力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动力强则个体交往动力也随之增强,反之则随之减弱。教师应该多组织成功的群体活动,增加群体之间交往的机会,进而加强学生个体交往的心理动力。

4.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交往的心理动力主要来自学生的学习动机,其表现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以及理想信念等。另外,学生动机系统的激发还包括学校环境、班集体、工作气氛以及调节情境的教师。教师须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转入活动状态,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或意向,从而激发学生内部的学习性交往动力。

6.2 师生交往 导学案 篇4

一、【学习目标】

培养尊重老师,热爱老师的情感,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能够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知道教学相长的含义,懂得师生之间要彼此尊重。

二、【自主预习】 1.教与学的关系

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__________的过程。(1)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________。

(2)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________”。2.教学相长的要求

(1)态度:主动参与、____________。(2)具体做法及意义

①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__________,既是对老师的积极反馈,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____________。

②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____________,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3.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____________,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1)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____________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2)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________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3)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____________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4.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学生乐于学习,老师____________,师生之间____________、相互关心、携手共进。

5.如何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

(1)________,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①做法:要尊重对方的________、个性差异、________等。

②原因: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__,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____________。③表现:尊重老师不仅体现在我们内心的____________,而且表现在与老师日常交往的________中。

(2)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________。

①原因: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________,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________。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

②做法:我们应该主动关心老师、____________。

三、【练习题】

1.在新型师生关系背景下,我们可以()A.在课堂上直接指出老师的错误B.把老师当成良师,又当成真挚的朋友 C.让老师主动迎合我们D.与老师交往不必注意礼节,可以称兄道弟

2.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下列选项体现这一师生关系的做法是()A.甲同学向班主任提出了班级管理的不同意见,班主任很生气 B.乙同学性格开朗,经常与老师开玩笑

C.丙同学在课余时间与老师共同探讨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D.丁同学敬畏老师的尊严,路上遇到老师故意绕道走开 3.《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因,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学相长”告诉我们()A.学生要听从老师的话,才能有所长进B.老师是学生学习榜样,有许多长处 C.师生之间要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共同提高 D.学生与老师各有所长,学生不能超越老师

4.右图是某学校开展的教学实验结果,这不仅提醒老师要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的手段,也在警示学生()

A.不要太在意老师的表扬和批评B.要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C.老师的表扬都能提高学生成绩D.老师的批评会使学生成绩下降

5.在学校生活中,我们偶尔会被老师误解,也会与老师发生矛盾,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找来家长质问老师B.拒绝听课,与老师对抗 C.不分场合与老师顶撞D.主动与老师沟通 6.[2015·聊城] 2015年4月15日,网友“希望小佳”在百度聊城吧发了一篇名为《因为一座“塔”,爱上一座城!》的帖子,回忆了自己在聊城大学的生活片段,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老师的感恩和青春的追忆。下面是网友对“希望小佳”的评价,你认同的是()①“希望小佳”用这种方式表达了对学校和老师的感恩之情 ②只有在离开学校后,才能表达对老师的尊敬

③“希望小佳”想用这种方式引发网友关注,走红网络 ④我们应向“希望小佳”学习,珍爱友情,感恩老师 A.①②④

B.②④C.①②③

D.①④

7.某班班委为了促进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特意在班会上安排了一次“师生谈心会”,在会上同学们和老师敞开心扉,热情交谈

小飞:李老师,感谢您!您给了我无尽的帮助和爱,我不会忘记,是您使我逐渐成长。李老师:小飞,谢谢你!其实,我做得还很不够,我会努力做你们的知心朋友的!小天:夏老师,我想对您说声“对不起”!那次英语课上,我的鲁莽和冲动伤害了您,还扰乱了课堂秩序。

夏老师:小天,说“对不起”的应该是我,我误解了你,错怪了你。

初中政治师生交往知识点 篇5

①主动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化解与老师的误解、矛盾,增进与老师的感情,一切从主动沟通开始。沟通产生理解,理解产生信任。

②掌握与老师沟通的方法:a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b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c原谅老师的错误。

③掌握与老师交往的礼仪:a礼貌待师b注意场合c勿失分寸

教科版:

①客观认识初中时期师生关系的特点,摆正自己的位置,在追求独立自主的同时,自觉接受老师的指导。

②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③了解老师的优点和长处。

④理解和宽容老师的缺点、过失。

陕教版:

①理解老师,理解是建立良好关系的桥梁。理解老师,可以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②让老师了解你,适时地表现自己,相互了解是顺利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条件。

③尊重老师,是消除与老师之间的隔阂和增进师生之间相互了解的基础。

④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建立健康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内容。

学会与老师交流与沟通:

①尊敬老师,虚心向老师学习

②理解老师,帮助老师解决困难

③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

④虚心请教于老师,促进教学相长

陕教版:

①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事情,面对老师都要坦诚地谈出自己的观点,让老师了解一个真实的自己。

②有些问题要把握和老师谈话的时机。比如自己学习之外的私人问题一定要在下课以后找老师面谈或写信。

③不强求老师对自己格外关注。

④学学“冷处理”:以平和的心态面对老师的表扬和批评,不因老师的批评而懊恼,不也必因老师的表扬而沾沾自喜。

⑤每位老师都希望学生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要主动同老师探讨学习的内容与方法。

⑥如果老师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出错,最好以委婉的方式提出来。

在与老师的交往中也难免会遇到摩擦,这就要求我们

1、学会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①当被老师误解或与老师发生矛盾时,要学会冷静思考,通过恰当的方式与老师坦诚交流,用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比如,根据当时的情况,向老师作出解释,说明情况;也可以以书面的形式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不能不分场合与老师顶撞;不能对老师不理不睬,背后议论老师;不能对老师产生嫉恨心理;一不能采取消极态度与老师对抗)

②当发现老师在工作中出现差错时,可以而且应该给老师指出来,这也是爱老师的表现,但态度要诚恳,方式要恰当

2、理性应对师生交往中出现的对立、争执和冲突,

①停止争辩,保持冷静,让情绪降温。

②反省自己,查找自身原因。

③陈述事实,让老师明了情况,取得老师的理解。

④请他人帮助分析,寻找解决办法。

积极心理学师生交往 篇6

一、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涵义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交往的社会,人类社会生活离不开交往,20世纪50年代开始,交往理论开始从 自然 科学 和技术科学领域迅速扩大到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这引起西方 哲学 家对交往理论的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结果使交往理论获得重要的进展,交往理论也因此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的哲学理论。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全球化社会的到来,社会交往的日益扩大使交往实践观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使交往这个哲学主题迅速转变为社会主题,并引起人们思维方式的变化。这种思维方式的变化渗透到教育领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认识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的课堂教学活动不应再是单纯的接受被动活动,而应是师生之间相互关系、相互交往的互动活动。著名的哲学家哈贝马斯对交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交往是建立在主体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的,“只有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称得上相互关系,因为主体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双向的,而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则是被动的、单向的关系,是不能称为相互关系的”。[2]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和学生是相对独立和相互平等的主体,课程教学的有效进行离不开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而课堂教学最终要实现的目的就是期望理解(教师所期望学生获得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实际理解(学生自己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的统一,从而在师生之间形成共识。因此,我们应该把课堂教学看成是一种交往形式。

二、新课程理念下师生交往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形成的以“传道、授业、解惑”为目的而建立的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人际关系,这种特殊关系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发展,在教学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现代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没有师生关系的和谐,就谈不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育教学过程的优化,更谈不上教育教学管理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师生交往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主要通过其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交往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彰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换,由教学中的权威变成合作者,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可以说,创设基于教学。教学不再是教学生学,而是师生的交往。所谓交往,即共在的主体(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会话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基于这一理念,课堂上的“师道尊严”就非要摒弃不可了。教师心目中的学生,首先是与教师具有同样价值的人。师生关系应是平等的,教与学应是民主的,教学氛围应是愉快、和谐的。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教师由传统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所言所行,既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也促进自身的发展。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的凸现,心灵的开放,个性的张扬,潜能的释放。

三、新课程理念下教学中师生交往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前曾有这样的观点,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有这样的共同活动就是师生互动。显然,这种所谓的师生互动是仅仅流于形式的。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师生互动是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维,不仅要让学生“跟着思维”,更要让他们“学会思维”这种形式在交往上较普遍存在于课堂教学中,这种交往无实质性的内容。其表现样式很多。如,在课堂提问中,教师问一些并不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学生齐答,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问“1加3是不是等于4”,学生齐答“等于”,教师问“一百万是不是很大的数”,学生齐答“是很大的数”,教师问“这节课的知识都会了吗?”,学生齐答“会了”。又如,教师向学生提出某一个数学问题,某一学生站起来作出了正确的回答,其他学生明明已经知道是正确的,教师仍然要问“他的回答对不对啊”,学生齐答“对”,教师继续追问“他的回答好不好”,学生齐答“好”。诸如此类的形式上的师生交往在数学课堂教学提问中还可以举出许多。所以,教师必须建立一种能进一步启迪学生的思考的交往方式。有的教育教学研究者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中有80%的问题只需要运用死记硬背的知识就能解决”。[3]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中形式上的交往已经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了。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状态的标志是什么呢?首先是看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学生是否全神贯注地在听课味课。其次是看学生的意志力如何,学生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学习有阻力时是否能继续认真地去思考,去尽力而为,虽然有时会犯错误,但有克服困难,克服阻力这样的意志就能够说明学生已经处于较为旺盛的思维状态了。

四、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交往的教学形式 交往的主要形式是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及教学互动形成学习的共同体。教师、学生、课程、环境相互作用,在交往互动中建构文本信息的意义,建构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在交往活动中主要存在着教师与学生间的交往和学生与学生间的交往两种基本形式。

(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 教师不再是传授知识,而应该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师生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比如在授课《宋金南北对峙》这一节时,向学生提问了一个问题:岳飞既然是一名抗金名将,可以帮助宋高宗消灭金国、甚至可以统一南北、扩大疆土、实现 政治 家的梦想,为何宋高宗最终杀害岳飞呢?经过全班小组积极讨论后,其中只有一个学生回答是这样的:宋高宗害怕皇位受到威胁。这个答案超乎意料。而普遍的答案却是说:受到奸臣秦桧的谄害等等。然后再设问:如果那个朝代没有秦桧,宋高宗会不会杀害岳飞呢?通过与学生的层层交流与讨论,发现学生对于研究或探讨 历史 人物、历史事件兴趣甚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一堂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孩子们在一种和谐、宽和、放松的精神状态下学习,通过他们敢于表现、敢于质疑、敢于争论的情境,使学生的思维、情趣、爱好、特点有了张扬的空间并得以实现。在这个短短的过程中,师生、生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之间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从而得到体现,丰富了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实现了教学相长。这种交往形式,允许学生发问和相互讨论,师生间能进行相互对话,开拓了更多的交流渠道,不仅加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使教与学相互作用,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达到师生关系优化的目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的过程。师生的交往是人与人的交流,它贯穿教学的方方面面。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他们间的交往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合作的关系。教师在学生面前应尽量淡化自身作为教育者的角色的痕迹,取而代之的应是长辈般的严肃和慈祥,朋友般的亲密和关爱。

师生交往要讲求度 篇7

首先, 要依据师生关系的角色定位, 精心调适心理距离, 做到“亲密有间”。美国《优秀教师行为守则二十六条》中的第17条这样写道:“不要与学生过分亲热, 但态度要友好, 记住自己的目的是尊敬, 而不是过分随便。”一名优秀教师, 需要的是学生的热爱和尊敬, 而尊敬则来自于学生心中那一份美好的距离感。生活中, 我们既要严肃、规范地对待学生, 与学生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又要像对待朋友一样和学生真诚地交流, 增加彼此的了解, 拉近彼此的情感, 以推动学习成绩的提高。特别是有些性格内向敏感的学生, 往往十分渴望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 教师就应设法多给他们一些学业和情绪上的关心与支持, 哪怕一个不十分经意的关心和问候, 一个关注的眼神, 一句平常的赞美, 都可能让他们感受到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被拉近。而对于性格比较外向活泼的学生, 教师则不必对他们关注得太多, 只需在必要的时候给予提醒即可。我们常常觉得学生依赖老师是一种很美妙的境界, 但必须要理智地把握好一个度, 一味缩短“距离”就会进入消灭距离的窘境, 不能无原则地和学生不分彼此上下, 不能热情过度, 不能让人们特别是学生产生某种错觉, 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当学生过度依赖老师时, 可以有意对其恰当地疏远, 让他们学会更好地处理自己的事情;当觉察到师生感情变得很淡薄时, 教师应及时揣摩原因, 并适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 以及时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日常学习生活中, 既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也要做一名严明的长者, 让学生信任你, 同时又尊重你。既不强求“零距离”, 也不总是刻意摆出架子, 高高在上。要让师生之间一直保持一种恰当的“美好的距离”, 由此, 师生之间的关系会更融洽!

其次, 要履行好教师的教育职责, 准确地把握好分寸, 做到“宽严有度”。“教育”就如同是调味品中的“味精”, 烹调菜肴时放得过少则淡而无味, 放得过多会苦而难食, 而只有适量, 才能烹饪出美味佳肴, 让人食之享受不已。教育学生不也是如此吗?我们每天接触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一个个不同的世界, 就应该用不同的模式、不同的套路去实施教育, 就应该把握分寸注意火候, “过爱则溺纵, 过严则凶暴”。只有适当、适中才能水到渠成, 事半功倍, 取得理想中的上佳教育效果。我们的一些教师, 往往在操作的层面上容易走极端, 讲改善师生关系, 便认为一定要与学生“打”成一片, 就得“蹲”下身子, 甚至“跪”下身子;讲“情感、态度、价值观”, 就盲目追求师生心灵的零距离, 就不分彼此、不分你我。殊不知, 极端并不等于执着, 同样也不意味着和谐与成功。有些时候, 教师在学生面前表现得严厉一些, 反而会有利于班级良好风气、严明纪律的形成;如果对学生表现得太过于亲密, 或者一味地“宽容”, 就会变成姑息迁就;某种程度上还可能会影响到制度的执行和班级的管理。尊重学生, 宽容学生, 并不是放任自流。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一定要及时作出恰如其分的批评, 让他们知道怎样做对, 怎样做不对, 哪些应该做, 哪些不应该做。

再次, 要注重教师身份的多重性, 时刻加强自身修养, 做到“言行得体”。教师应该首先是学生的老师, 是学生的长辈, 然后才是学生的朋友;首先是师生关系, 然后才是朋友关系。有些时候, 有的教师往往愿意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弟弟、妹妹或者朋友来对待, 当然这也无可厚非, 但一定要有一个分寸。处理得好, 这应该说是一个成功教师的理想追求, 可如果把握得不好, 往往适得其反。所以, 在跟学生交往的过程中, 千万要把握好一个“度”, 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 要适度、要得体, 要讲究语言艺术, 要符合教师的身份特征。既要热情体贴, 又要沉稳庄重;既要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 又要有敬佩感、敬畏感。要多从一个长者的角度将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所思所想、经历经验、情绪感受、观点态度等适度地、自然真实地与学生分享, 给学生以正确的行为导向。要严于律己, 以身作则, 用自己的言行时时处处给学生做榜样、做表率, 让学生感到“我的老师是一个令人尊敬的师长, 是个可以信赖的朋友”, 愿意与老师做心灵的沟通, 实现心灵互动, 时时在心目中把老师当成值得尊敬、学习、效仿的人。

师生交往的基础 篇8

同理心师生交往沟通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说明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教育教学所起的关键作用。近些年常听一些教育专家说:“教育,是心灵沟通的桥梁”,更说明了教育是师生实现相互沟通的过程。人际关系沟通理论指出,同理心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在学校教育中,同理心能帮助老师有效地实现师生沟通。

一、什么是“同理心”

同理心是沟通方暂时放弃自身的主观参照标准,尝试设身处地地从对方的参照标准来看事物,使我们能够从对方的处境来体察他的思想行为,了解他因此而产生的独特感受。

同理心有三个要求:(1)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2)了解导致这种情形的因素。(3)把这种对对方设身处地的了解让对方了解。(引用自《师生沟通的艺术》)

二、案例分析

某班学生陈某,是家里的独生女,娇生惯养,自我意识强。在美术课上,她让同学代其画画,并撒谎、欺骗美术老师。老师发现后,批评了陈某并责令其道歉,陈某非但没有道歉,反而对老师说话时态度不好。美术老师很生气,骂了一句“滚出去”。陈某非常委屈,她觉得从小到大父母都没有骂过自己,老师凭什么骂自己。不管怎样,老师都不应该骂学生。事后她找到了老师,师生先后进行了两次谈话,一次失败,一次成功,具体过程如下:

(一)缺乏“同理心”的师生沟通

生:(叙述事情的经过后)美术老师凭什么骂人?

师:(我当时在想怎样维护老师的权威)这件事情我会去了解的。

生:老师,您不感到气愤吗?作为老师怎么可以这样对待学生?

师:你要想想,这件事情是你先错,才让老师生气而犯错的。老师不是有意骂你,是在极其生气的情况下,没有控制好情绪。

生:我就知道你们老师肯定帮老师说话。这件事不能就这么完了!

师:那你想怎么样?要知道是你先错的。

生:是我先错,可他也不该骂学生,他要向我道歉。

师:那不可能,你犯错老师要管,老师犯错有学校管,不是你说怎样就怎样。

生:那好,我不和您说了,我去找校长。

结果,师生第一次沟通以失败告终。矛盾非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越发尖锐。

(二)富有“同理心”的师生沟通

师:怎么样?现在还那么生气吗?

生:还是很生气。

师:想想,的确很让人生气,我能理解你的感受。

生:就是,从小到大没人这样骂过我……

师:其实我知道你并不想怎么样,只是觉得很委屈。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假如你是美术老师,你能不能容忍一个学生的欺骗行为?

生:……

接下来,我给她分析老师为什么会批评她,老师的这种做法是负责任的表现。当然,老师让学生滚出去是不对的,而她的做法更是错误的。

通过这次谈话,陈某认识到自己在这件事情中的错误,原谅了老师的错误。在后来的美术课上,她基本上能做到认真画画,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且在课外见到美术老师也能主动问好。

案例表明,缺乏同理心的情况下,老师很容易以自己的主观意志为转意来处理学生的问题,从而导致师生关系沟通失败。在师生沟通中,老师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给学生,必然会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伤害。

三、如何用“同理心”实现师生有效沟通

(一)“爱是‘同理’的别名”,爱学生,才能“同理”学生

陶行知先生说: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是除了母爱之外,世界上又一伟大的爱。但师爱不同于母爱,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去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迈出。只有当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向教师敞开内心世界,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收到期待的效果。因此,必须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才会产生动情效应,从而收到较好的“同理”的效果。

(二)“了解学生”是“同理心”运用的基础

要想很好地运用“同理心”原则,使师生间相互接纳、尊重,形成双方良好的沟通,了解学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工作。了解学生的方法很多,如聆听、善问、巧谈、善观等方法。聆听。积极聆听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真实状态,更加了解学生、理解学生,随之带来更好的沟通效果。积极的聆听主要表现为专注的行为、言简意赅的复述等。教师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学生的主要观点和对学生语言的理解、认同复述出来,可以让学生了解教师的态度倾向,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接纳和信任。

善问。在工作中要善问,在接触一个新的班级时,应问问他们有什么新的打算,会不会适应新班级和新环境,学习上是否有困难,他们的兴趣与爱好等。

问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教师从更全面地角度去了解学生,给学生一个自我和内省的启发。

善观。要有一双善于观察有慧眼,不仅要观察学生集体的变化,更需要透过每个学生的细微表现发现其思想本质,真正做到知微见著。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妥善处理,把工作做在前头。

巧谈。和学生谈话可以在正式场合,如课堂、办公室,也可以在非正式场合,如课间、操场、劳动场地,或在宿舍、放学回家的路上等,不管在什么场合谈话,尤其在后二种场合,要谈得好、有收获,关键的是选准交谈的突破口,从学生最熟悉、最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使他们解除顾虑,打开心扉。

(三)以文传情,拉近距离

情感是维系教师与学生关系的纽带,教师一道道真诚的目光,一个个灿烂的微笑,一句句谆谆的教诲,一行行娟秀的隽语,都传递着信任和尊重,给学生以温暖、鼓励和力量,加深了双方的感情。因此,在作业本上、试卷上都不能吝啬一个个的“优”字、一句句衷心的评语。

(四)经常打电话,加深了解

电话互访是校内沟通的一种延伸和互补。可以了解学生在生活上、学习上遇到什么难以解决的困难;了解学生当前的思想状况;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了解学生的交友情况;了解家教情况等。建议学生在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建议在家开展些什么有益的活动;建议读些什么书等。还可以在发现学生有了进步时及时告诉家长,以激励学生继续努力。

同理心这种理解和体验他人内心世界的过程,对教师来说不仅仅是一種心态、一种感觉、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技巧、一种能力、一种修养。

参考文献:

[1]唐思群,屠荣生.师生沟通的艺术.教育科学出版社.

上一篇:我的野蛮朋友下一篇:一场误会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