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危机成因管理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2008年,我国经济学界对国经济的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本文将从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人民币汇率水平与汇率制度改革、利用外资及外资银行问题、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粮食危机问题等方面对相关研究观点进行综述。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粮食危机成因管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粮食危机成因管理论文 篇1:

从世界粮食危机中重新思考我国粮食安全问题

[摘 要]当前,世界正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粮食在价格一直处于高位并频繁波动。因此,粮食安全问题是我国当前应该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分析了此次粮食危机成因之后,论述了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并对造成的影响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本文认为,我国应该在当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粮食补贴力度;同时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了应对国际粮企的挑战,还应该提高国内粮企的全产业链发展,从而有效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

[关键词]粮食危机 粮食安全 补贴 基础设施 全产业链

世界粮食危机让粮食安全问题重新突显,也让我国在粮食连续9年丰收之后,依然需要采取对策来应对粮价上涨的局面。粮食危机对我国粮食安全在影响是多方面的,在当前粮食价格不断上涨、频繁波动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是一个重要问题。

一、世界粮食危机的成因

自2003年开始,国际粮食价格开始大幅上涨。有些地方的粮食价格在几年内翻番,有些地方甚至在数月内就翻倍。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这次粮食危机上涨的最高峰时期——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全球的粮食价格增长了74%(大部分地区的价格在数月内就大幅增长);而小麦的同期价格更是上涨了130%,翻了一倍还多。另外一些地区的价格更是涨得惊人。一系列长期和短期因素使得粮食的产量在增速缓慢下降的同时,粮食的需求却在增强,供需因素共同影响造成了粮食价格的上涨。

1.能源价格

能源价格的上升对粮食价格的上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主要是石油和化肥价格的上涨导致粮食生产价格上涨。在2007年3月至2008年6月,石油价格和玉米价格都出现了大幅上涨。石油价格上涨了1倍多,玉米价格的涨幅与石油价格的涨幅大体相当。高涨的能源价格也增加了生产、加工、运输粮食的成本,并且刺激生物燃料产业扩大规模。

2.生物燃料产量

由于石油价格的上涨,美国和欧盟开始了生物乙醇的生产。生物燃料产量的扩大增加了对谷物和植物油的需求,这影响到了整个粮食体系。2005年~2008年中期,生物燃料的产量开始急剧扩张,仅美国的乙醇产量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就翻了1倍多,而同期的粮食价格也大幅飙升。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的世界粮食价格指数显示,在2005年9月至2008年6月价格峰值期间,粮食价格上涨了85%。乙醇产量和粮食价格同时提升的现象让很多人相信,乙醇产量的扩张就是粮价上涨的原因。有学者分析表明,生物乙醇的生产和由粮食的低库存及土地大量轮换、投机行为、出口禁止等造成的后果要为粮食价格上涨负担70%~75%的责任。

3.国家政策

当世界粮食价格在2007年开始快速上涨时,许多国家做出政策调整来试图限制国内粮食价格。一些传统的粮食出口国采取手段限制粮食出口,它们选择将更多的粮食留在本地将增加国内粮食供应并降低国内价格。然而,这也意味着其他国家消费者的供应量下降,结果就是粮食价格上涨。

与此同时,一些粮食进口国临时性地降低了关税并对其他政策做出调整来鼓励进口粮食。这有助于抑止这些国家的粮食食品价格的上涨,但也增加了世界整体对于粮食进口的需求,推高了世界市场上的粮食价格。

库存政策也对粮食价格上涨有较大影响。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在2008年底,世界谷物库存已降至40,500万吨,比历史最低水平的1982年还低2000万吨,世界小麦库存将降至14,700万吨,而历史最低水平是在1977年。库存的减少刺激了近些年投机行为的加强,进一步加剧了粮食价格的上涨。

4.气候

2006年~2007年极端的天气导致了一些主要谷物出口国产量的下降。澳大利亚和大部分欧洲地区的干旱严重降低了2006年和2007年的谷物产量,在2004年~2007年间,这些出口地区的合计谷物产量减少了7700万吨。这个数量足以对谷物价格构成强大的上涨压力。在未来,全球变暖或者自然气候变迁导致天气更加多变,粮食价格的波动可能有增无减。

5.经济增长和饮食变迁

收入水平左右着粮食价格。这是因为,对于收入水平很低的消费者而言,当收入增加时,他们可能会增加整体食品花费,并且这意味着即使是对最基本的谷物需求也可能会增加。对另一部分消费者而言,收入的上升会增加对肉类和奶制品的消费,为生产这些动物产品,就需要饲养更多的畜类和禽类,这些动物就需要消耗更多的谷物和油籽饲料。而畜禽饲料对于谷物需求的增长可能超过了人类直接食用谷物量下降的总和。因此,收入提高的净效果可能会增加全球的谷物需求和价格。世界上一些快速发展国家的粮食需求扩张对全世界的粮食形成了上涨压力。由此,有学者指出,我国和印度经济的快速增长推动了粮食价格的上涨。尽管这一因素确实在2005年~2008年间的世界粮食需求和价格增长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2004/2005至2007/2008市场年度之间,世界玉米、小麦和稻米消费总量增长了大约6%,中国和印度对这三种谷物的全部消费量也增长了大约6%。换句话说,中国和印度的谷物消费量增长速度与全球整体的步调几乎一致。一定程度上,美国乙醇产业谷物消耗量增长对世界谷物消费量的拉动作用超过了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的作用。只是在油籽的情况中,中国和印度的需求增长是主导因素。

6.美元价值

汇率影响着每件商品的价格。对于美国出口的货物来说,美元贬值使得以其他国家货币计价的美国产品更加昂贵。大部分粮食品种都在国际市场上交易,因此汇率是影响粮价的一个重要因素。

2005年~2008年中期,美元对许多主要货币贬值,这在减缓其他国家粮食价格上涨的同时,使得以美元计价的粮食价格上涨速度更加惊人。大豆价格和汇率在2005-2009年的变化过程一致。美国的大豆价格在2005年9月至2008年7月期间,上涨了186%。如同谷物和众多其他的粮食产品一样,大豆价格在2008年最后几个月的时间里急剧下跌,其在2008年7月与12月之间的跌幅达到了43%。随后,中大豆价格在2009年年初出现了反弹。欧盟是大豆和大豆制品的主要进口方之一。在2005年9月至2008年7月之间,美元相对欧元下跌了22%,在2008年最后几个月里,美元相对欧元在升值。这种规律同样适用于其他粮食。

事实上,汇率对粮食价格的影响远非如此。汇率会对石油价格产生重大影响,而且汇率的变化来还会对投资者和投机者的决策产生一定影响。

7.市场投机

谷物主产区不利的天气、经济高速增长、美元贬值、生物燃料产能扩张、石油价格上涨以及世界市场上对供应的种种限制政策都在2005年~2008年间助推了粮价的上涨。天气好转、世界经济危机、美元升值、生物燃料产能扩张趋缓、石油价格下跌以及政策调整也都在2008年后期促成了粮价下跌的局面。在粮价不断攀升的时期,针对大宗粮食商品期货的投资规模迅速膨胀,投资规模的扩张推高了粮食价格。

二、粮食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尽管粮食产量逐年上升,但是人均产量依然很低。在我国融入全球一体化、进一步参与国际经济分工的过程中,粮食安全问题也受到了很大的威胁。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及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投机都加深了这一威胁。在我国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参与世界经济的程度越来越深的情况下,中国的粮食市场开始与国际市场接轨,并且深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当前,我国的粮食及其深加工市场如大豆和食用油市场已经被外资企业垄断,使得我国目前的粮食安全形势极为严峻。

1.国内威胁因素

我国现在的粮食生产经营方式缺乏规模效应,再加上国家对粮食补贴的财政支持力度不够,导致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不高。更多的农民愿意种植经济作物,或抛荒土地进城打工,以此增加收入,从而造成种植粮食的耕地减少。此外,近几年天气的极端情况和水资源匮乏的问题也严重影响了粮食产量,使得粮食供需矛盾不断突显。

2.国外威胁因素

随着我国粮食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许多国际资本开始对中国粮食加工企业和流通企业进行渗透,并力图加以主导和控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我国的粮食产业链中,还未形成种产加销一体化的全产业链。而且我国的粮企在粮食储备管理、技术水平、国际竞争力和资本动作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都还有很大差距。我国在进一步实现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国际的粮食市场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将越来越深,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威胁也越来越大。提高我国粮企的全产业链程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任务。

三、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目前我国人口众多,而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人口的增长会同时伴随着粮食需求的增长。而目前,我国耕地、水资源等问题日益突出,极端的气候又加重了粮食增产的难度。因此,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面临极大挑战。目前,我国的大豆、玉米等大宗粮食已经或将面临不能完全自给的情况。然而,粮食安全问题涉及粮食种植、生产、加工、运输和存储等多个方面。要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实行多项投入和建设。

1.提高粮食补贴力度

我国当前的粮食补贴水平较低,相对于不断上涨的粮食生产成本来说,现有的粮食补贴可谓是“杯水车薪”。对于农民而言,面临现今不断上涨的物价,要想保证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现有的粮食补贴水平起到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由于种粮收益不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很多农民选择种植经济作物,还有些地区的农村土地抛荒严重,农民更愿意选择进城打工来增加经济收入。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粮食产量的增长,从而降低了我国粮食的有效供给。因此,我国应该在WTO框架协议内,进一步加大粮食补贴力度,为我国粮食的数量安全提供保障。

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要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应对极端气候天气的破坏。农业是弱质产业,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业生产完全靠天吃饭。近些年,我国很多地区出现了极端不利天气和频繁的天灾,导致粮食生产受到重大影响。要想更好地抵御自然灾害,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强农田水利和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尤其是粮食主产区的农田水利修建,有利于增加粮食作物的灌溉面积及播种面积,减少水资源匮乏对粮食生产造成的影响,从而为中国粮食数量安全提供更可靠保障。

3.支持粮食全产业链发展

目前,发达国家的粮食企业已经充分实现了粮食的种产加销一体化,并且充分重视粮食的质量安全。以美国ADM公司为例,它始终把自己视为连接农场到餐桌的关键纽带。从田间开始,ADM通过对粮食的生产、运输、加工、配送和市场销售等,实现了产业链的延伸,并扩展产品的品种,从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在此基础上,ADM还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和作物的地理覆盖率,并利用自己雄厚的资金实力和遍及全国的发达的运输系统和物流配送体系,扩大自己在市场占有率。此外,ADM公司还运用其不断创新的经营理念和独特良好的企业文化来保证产品价值的最大化和消费者效用最大化。

由于国外大型粮企的垄断地位,在国际粮食供给方面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而粮食话语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一国的粮食安全。而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形势仍旧不容乐观。与国外的跨国企业相比,无论在产业链在发展还是竞争力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国内的大型粮企目前还是以储备为主,而且生产规模化水平不高,同时缺乏相配套的粮食加工企业和自己的物流和销售体系,无法形成种植、生产、加工、仓储、运输和销售一体化的综合性大型粮食全产业链企业。

因此,为实现中国的粮食安全,我们需要从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角度,打造我国的粮食大型企业集团,并实现企业集团的全产业链发展,实行粮食种植、生产、加工、仓储、运输和销售一体化发展。这是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也是我国提高粮食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要求。这种全产业链的发展有利于控制粮食价格,掌握粮食话语权。

要实现粮食全产业链发展,首先需要资金支持。可以主要以农发行信贷资金为主,并综合运用商业银行资金,支持推进全产业链发展,有重点、分批次地支持粮食全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逐步实现种产加销一体化。其次,可通过优先对各地规模较大的批发市场和龙头企业进行支持,在此基础上,促进其向前向后延伸产业链条,从而培养符合具备全产业链条件的粮食企业。再次,要提高农产品流通的标准化程度。产品的标准化有利于对产品的分级、包装和配送。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产品的流通效率,为粮食的高效流通服务。最后,要健全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粮食一体化经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主要包括市场准入、企业管理、产品质量标准和交易的规范性等方面。

参考文献:

[1]徐振伟.世界粮食危机与中国粮食安全.东北亚论坛,2012年第3期

[2]顾国达,方晨靓.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成因研究述评.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3]郭军,郭庭双,聂伟.2012耕地赤字6000万公顷.中国农学通报,2012年第28期

[4]姜大刚.美国ADM公司的运作对农发行支持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全产业链的启示.2012年第6期

[5](美)帕特里克.韦斯特霍夫.《粮价谁决定》.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3月第1版

作者:张洁丽

粮食危机成因管理论文 篇2:

2008年国际经济热点问题研究综述

摘要:2008年,我国经济学界对国经济的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本文将从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人民币汇率水平与汇率制度改革、利用外资及外资银行问题、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粮食危机问题等方面对相关研究观点进行综述。

关键词:金融危机;外资;粮食危机;经济全球化

2008年,我国经济学界对国际经济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人民币汇率水平与汇率制度改革;利用外资、外资银行问题;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粮食危机问题。本文对这些热点问题的研究观点综述如下:

一、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一)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杨圣明认为,美国次贷危机已发展成全面的金融危机,正向实体经济渗透。美国次贷危机主要是由于金融衍生品即“住宅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泛滥造成的。前几年,美国住房市场火爆,不少金融机构把十分畅销的金融衍生品同次级证券甚至垃圾证券“打包”出售,大量金融残次品甚至垃圾涌向了美国及世界金融市场,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严海波认为,美国金融危机是由于弱势美元政策到强势美元政策的转换出现了问题,打破已有的循环,美国只有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转嫁危机。邓翔等认为,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新的金融产品不断涌现,衍生产品多、产业链长、金融风险隐蔽等新情况使金融危机的防范和监管日益困难。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是金融监管未能跟上金融创新的步伐,从而导致监管的缺失。张明认为,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金融机构的会计记账方法和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导致危机从信贷市场传导至资本市场。商业银行被迫为特别投资载体提供信贷支持,受损商业银行为了降低风险资产比重以符合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导致危机从资本市场再度传导至信贷市场。次贷危机造成美国住房投资萎缩,资产价格泡沫破灭,抑制了美国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导致危机从金融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危机将通过贸易和投资渠道,从美国传导至全球。罗熹认为,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在货币政策和金融管制周期性放宽这一历史背景下,两个资金循环链条——围绕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资金循环和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资金循环出现断裂,是这次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多重环节的利益链条断裂是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是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成因;对金融机构放松监管是导致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金融全球化是危机传导的背景条件。

(二)美国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卜伟等认为,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市场动荡继续蔓延,房地产业仍在衰退,消费和投资信心创下新低,美国经济出现大幅减速,这将对欧盟和中美等经贸关系及中国经济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对欧盟经济的冲击和影响主要有:导致一些金融机构损失严重;扰乱了欧盟货币市场的运行;导致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震荡;影响到货币政策走向;导致信贷紧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有:中国的贸易出口受到冲击;流动性过剩可能加剧;宏观调控难度加大。张燕生等认为,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使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增加;国际金融市场不确定性风险加大。肖本华认为,东亚经济体为世界美元本位提供了最重要的支撑,而美元本位也放大了次级债危机对东亚经济的影响。加强东亚区域间货币合作是削弱美元本位、应对美国资产泡沫破灭对东亚经济冲击的根本之策。

(三)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及应汲取的教训。阳建勋认为,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为中国提供了经验教训:一是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完善证券化风险防范法律制度。二是加强市场化监管,完善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三是加强监管成本意识,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四是谨防国际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刘艺欣等认为,中国房贷市场较之美国市场存在的问题更多,应及早采取有力措施防患于未然:规范房地产市场,控制投机行为;建立健全信用等级制度,加速资产证券化的步伐;保持中国经济快速、稳定增长。蒋志芬认为,美国次贷危机警示我们要加强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不断完善金融市场基础建设,循序渐进地推出金融衍生产品。李若谷等认为,对中国来说,尽管美国金融危机带来的直接影响有限,但中国对危机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密切监测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搞好宏观调控;关注国内资产泡沫风险;积极稳妥地推进对外投资和跨国并购。

二、人民币汇率水平与汇率制度改革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和政策目标。徐翀认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应关注以下几个问题:坚持汇率改革市场化方向的同时,要打破市场对人民币单边升值的预期;加大国际沟通力度,不断赢得外部支持;严防投机性资本的冲击;大力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深化商业银行和企业的改革;协调好汇率与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关系。李杰等认为,在总体上支持央行现行汇率制度的条件下,要推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一揽子规划,即中期和长期目标模式:中期目标模式是爬行盯住一揽子汇率制;长期目标模式是更加灵活、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谷宇等认为,我国应控制人民币的升值幅度和速度,密切关注资产价格,并采取利率等多种政策工具收紧流动性。同时,应加强对非法跨境套利资本的打击力度,以避免大规模国际资本流动对人民币汇率变动造成重大冲击。

(二)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刘亚等认为,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以CPI为标准衡量的通货膨胀水平的传递是不完全的,且存在明显的时滞,长期和短期汇率传递效应都很低。唐东波指出,汇率对通胀率呈显著的负相关性。为有效治理通货膨胀,在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国际游资投机行为的同时,存贷款利率均不宜继续上升。与此同时,应以较稳定的人民币汇率作为抑制通货膨胀的重要工具。张纯威认为,短期内人民币汇率与通胀之间既不存在直接关系,也不存在间接关系。也就是说,人民币升值无法起到抑制通胀作用。因此,目前针对汇率杠杆的政策操作思路不应是放任升值,而要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投机性资本大规模流入,稳定有效汇率,弱化升值预期,以免人民币升值过速对出口以至国内经济造成严重的负面冲击。

三、利用外资及外资银行问题

(一)利用外资问题。裴长洪等认为,中国应继续完善投资环境,从法律层面、制度层面、政策层面、管理层面、服务层面为继续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创造良好的条件,通过量的增长和质的提高,使外资在提升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激励自主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李炳炎等认为,随着

外资在华并购案例的增多,并购规模不断扩大,并购投资成为我国利用国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但外资并购所带来的产业安全问题令人担忧。因此,有必要在认清外资并购现状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维护我国的产业安全。邓宗豪等认为,我国应以维护经济安全与主权为外资监管标准,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对外资准入及其经营活动进行监管,协调好投资自由化与外资监管政策,使外资更好地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赵蓓文认为,改革和开放的双轮驱动是中国吸引外部资本要素流入和集聚的主要原因。因此,中国应更多地通过制度优化来创造吸引外部资本要素流人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实施中国与跨国公司的互利共赢。王霞等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权制度变迁有多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了产权交易的进行;提高了产权结构的效率;推动了产权制度的变迁。

(二)外资银行问题。王喜等认为,外资银行进入国内的规模同FDI和出口正相关,同进口负相关。中国的区位优势对外资银行具有一定吸引力,国内银行业竞争水平的提升一定程度上可限制外资银行进入。夏辉等认为,人世以后,外资银行加快了在华开设分支机构的步伐,但从资产总额、存贷款市场份额、盈利水平等指标看,其对我国银行业的竞争结构并没有产生实质影响。实际上,外资银行是通过投资参股国内银行的方式来弥补其在网点分布和客户基础方面的不足,并以此来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孙会国等认为,外资银行进入的增加,导致国内银行管理费用增加;促使国内银行的盈利能力提高;伴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银行业竞争不断加剧,银行业效率也呈现降低的趋势。陈奉先等认为,短期内外资银行进入会导致东道国银行业利润水平下降、风险管理水平上升;外资银行机构数量的增加和持股比重的上升,能刺激中国银行业效率的改进,但不同类型银行对外资银行进入的反应存在差异,国有商业银行反应比较迟钝,而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反应比较迅速。李伟等认为,外资银行带来的实际竞争压力还很有限,只有当外资银行进入程度达到并超过一定水平时,才会对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发挥促进作用。

四、全球经济失衡问题

雷达等提出,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国内经济增长及充分就业,而不是内外均衡同时实现。21世纪以来,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由于没有给予外部失衡足够的权重,导致美国经常账户赤字的持续攀升及全球经济失衡的加剧。李新功认为,近一轮全球经济失衡主要是美国既定经济政策的产物,将持续相当长时期。全球经济失衡虽然能加剧美国同有关国家的经济矛盾,对世界经济带来风险,但也是美国和世界经济中的一个利多因素。刘威认为,当前的全球经济失衡调整可从三个方面重点突破:渐进式的调整外国对美资本流入、缩小中美两国间结构性贸易失衡及为失衡调整建立必要的政策协调机制。中国在参与全球经济失衡调整中,需坚持“以我为主”的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加快实施东亚区域自由化、扩大内需、渐进式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完善外资引入政策等步伐。

五、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对外开放战略

(一)经济全球化的特征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王晓峰认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我国应进一步强化在国际生产链的加工环节中形成的优势,扶持民营资本的发展,增强经济体系的竞争程度。朱炎生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自身存在的诸多不足与局限也日益显现:对人口流动的限制;对知识产权的过度保护;贸易自由化的程度有限;国际直接投资的地域分布过度集中;国际金融体系缺乏稳定性。对此,发展中国家需要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建立有效的发展机制。赵晓明等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应将战略性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结合起来,扶持国内面临外国竞争的产业,保护和促进国内产业的发展;协调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要以竞争政策为基础,通过竞争政策的实施,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和产业发展。关进礼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企业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市场经济体制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经济信息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国际经济组织日益健全。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具有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二重性。张薇等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经济技术优势的压力、发展中国家之间竞争的加剧以及国内经济矛盾的加剧等,都会对我国的经济安全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只有通过持续、健康的经济发展,显著提高综合国力,才能有效消除这些负面影响,保证国家经济安全。颜鹏飞等认为,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是我国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独立自主”是带有中国形态、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概念,而“创新型国家”则涵盖着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理论创新等方面。我们必须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制和发展模式、独立自主的国家发展战略、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体系以及中国形态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二)中国对外开放战略。桑百川认为,在全面融入全球经济主流和国内工业化加速发展中,对外开放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服务,要为深化改革服务,要为谋求又好又快发展服务。为此,在对外开放的政策选择上应进行相应调整:谋求对外开放内容向纵深扩展;调整对外贸易战略;调整利用外资战略;推进涉外经济体制改革,谋求可持续发展。张二震等认为,由于政治稳定、要素集聚能力强,中国的对外开放抓住了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有效地规避了全球化的风险,实现了繁荣富强。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坚持以切合比较优势的方式参与国际分工,实施正确的开放战略,保持正确的开放时序至关重要。王宏森认为,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渐形成了国家干预下的比较系统的以资本控制、出口导向、税收及强制结售汇制为支柱的“新重商主义”开放模式或战略。对中国开放模式或战略进行重新审视,应分析作为这一模式的中国新重商主义的结构特征、绩效机制、政策困境和改进思路,在此基础上要“既有干预,更重市场”、“既要重工,也要重融”、“既要重商,更重富民”。

六、粮食危机问题

贾善和认为,当前的全球粮食危机主要是“价格危机”。全球粮食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有:通过进口直接影响国内粮食市场价格;通过上下游传导作用影响国内粮食价格;通过心理作用强化国内粮食价格涨价预期。所以,面对当前粮食新形势,应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进“开源节流”工作;加强粮食市场调控能力建设;加大政府对粮食流通环节的支持力度。高长武等指出,当前世界粮食危机的主要表现有:世界粮食库存急剧下降;世界粮食价格不断攀升;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了消费者囤粮与零售商限购粮食的现象。世界粮食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发达国家多年来一方面采取高额补贴本国农业的政策,大力加强自身粮食生产;另一方面却诱使发展中国家竞相发展用于出口的工业产品的生产而放松粮食生产;粮食危机中隐含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战略意图;西方农业跨国公司的垄断加剧了世界粮食危机;西方金融投机商对农产品的投机、炒作行为扭曲了粮食价格;一些发达国家大力推广生物燃料的做法也是引发粮食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竺彩华认为,随着粮价的不断攀升,世界正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粮食危机。东亚由于人口比重与可耕地比重严重不成比例,平均农业生产力低下。因此,粮食危机对东亚国家的未来社会安全和经济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为此,东亚国家需要转变观念,既在国内调整相关政策倾向,重新重视农业生产,同时也要加强区域内的农业投资合作及农产品贸易机制,以确保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安全。彭珂珊认为,为应对粮食危机,我国应采取的措施是:加强粮食宏观调控,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加强科技投入,进行集成创新;建立稳固的产粮基地,切实保护粮农利益;坚持依法行政,保证食品卫生安全;必须保持必要的库存量,加快推进粮食物流现代化建设;普及粮食营养知识,倡导科学消费;始终立足国内,保障我国粮食供求平衡。

作者:卫兴华 张福军

粮食危机成因管理论文 篇3:

全球粮价上涨的成因、趋势与影响

近一段时间以来,全球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并引发部分国家粮食危机,成为继次贷危机和能源危机之后全球关注的新焦点。“粮荒”已波及世界许多地方,导致一些国家粮食供求关系紧张,粮食安全对社会政治稳定的波及效应也开始显现。根据多数经济组织和研究机构的预测,今后几年世界将不得不面对粮食长期高位运行的态势。我国是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粮食问题是最大民生问题。面对当前严峻形势,我们要高度重视,防患于未然,同时善加利用,争取化挑战为机遇。

一、本轮国际粮价危机的主要特点

1、全球主要粮食与食品价格交织上涨,屡创新高

国际粮价上涨始于2002年,2006年下半年开始加速,仅2007年即上涨42%,2008年前两个月更是上涨83%。今年3月,大米价格达到19年来最高,小麦价格创下28年来新高。仅今年3月31日一天国际稻米价格就从每吨580美元猛涨到每吨760美元,涨幅超过30%,至今仍在高位运行。

世界食品价格受此影响也不断攀升,日益威胁全球食品供应链安全。世界粮食计划署警告称,2007年全球小麦、大豆、玉米已分别上涨79.9%、95.8%和25%,奶制品、谷物价格上涨幅度达80%和42%,目前这种涨势还在持续,并有可能延续到2010年,前景堪忧。

2、本次粮食价格上涨是在粮食过剩的情况下发生的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2007年,世界粮食产量达到创纪录的21.3亿吨。其中,第一块是被直接用作人类食物的粮食10.1亿吨,全球消除饥饿所需填补的粮食缺口是0.5亿吨,两项合计10.6亿吨,仅占当年世界粮食产量的将近一半。第二块是被用作饲料7.6亿吨。第三块是发展生物燃料所需,约1亿吨。这一部分总量虽然不多,却打破了世界粮食市场维持多年的供需平衡关系。世界银行报告称,给一辆SUV的油箱加满生物燃料所需的粮食大约相当于一个人一年的口粮。剩下的2.2亿吨就是世界人们的粮食储备,有报告显示,这仅仅够全球54天的消费量。

3、粮食危机是区域性分布不均而非全局性的短缺

美、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粮食自给率高,同是粮食价格上涨,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没有超出其承受能力。目前有粮食恐慌的都是亚、非、拉的最不发达国家。2008年2月初,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报告称,全球面临粮食危机的36个国家主要集中在非洲、南亚和中美洲。

二、全球粮食价格大幅上扬的主要原因

导致全球粮价出现大幅上涨的原因很多,如一些大米主产国因天气和灾害因素减产、原油价格高涨、大米种植成本随着肥料以及人工成本而上升、食品加工业对于大米的需求量也在增加,等等,但更主要原因是,愈来愈多国家使用农产品生成生物燃料,以及粮食交易的垄断和投机炒作。

1、直接成因是局部自然灾害等因素引起的粮食供不应求

近几年,自然灾害频发使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大幅减产。澳大利亚遭受百年一遇的酷旱导致严重欠收。粮食出口量居世界第四的欧盟,去年也因大雨不断影响了粮食生产。美国农业则因反常的炎热气候而蒙受损失,牲畜出栏率降低。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全球大米产量在1980-2000年间增长了40%,而自2000年以后只增长了5%。总产量减少、供求紧张,导致价格上涨。

2、全球粮食储备创数十年来新低

全球粮食库存量已经达到了数十年来的最低点。2006年,全球粮食总储备量下降到3.75亿吨,比上年下降16.2%;2007/2008年度粮食库存只占总产量的15.3%,占总消费量(库存消费比)的15.2%,低于FAO确定的世界粮食安全线。2007/2008年度全球粮食库存比10年前下降了43.9%。另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2007年世界小麦库存降到30年来的最低点。

3、粮食能源化趋势助推国际粮食价格暴涨

近年来,国际原油、煤炭和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价格涨势迅猛,纷纷创下历史新高。在此情况下,许多传统能源企业纷纷向新能源转移,特别是以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为原料的生物能源开发尤其受到重视,甚至不惜以减少粮食供应、挤占粮食耕地为代价。据联合国测算,当原油价格超过每桶60至70美元时,生物能源将有利可图。当前国际原油价格已经超过100美元,这对利用粮食生产生物能源具有非常高的吸引力。IMF于今年4月8日发布的《经济展望报告》中称,虽然生物燃料仍然只占全球液态燃料供应的1.5%,但却占了2006/2007年主要粮食作物消费增量的近一半,主要原因是2007年美国生物能源制造业对粮食的需求同比增长50%,所消耗的粮食共1.14亿吨,占全国粮食生产的28%,其中约三分之一的玉米产量用于乙醇汽油生产,是2006年的2倍多。这导致国际玉米价格暴涨,而其使用豆油生成物柴油则直接提升了国际市场豆油的价格。另外,印尼和马来西亚去年开始大量利用棕榈油生物柴油,造成去年棕榈油价格大幅飙升;而墨西哥等国利用甘蔗生产燃料乙醇,则造成国际食糖价格暴涨。

4、世界粮价上涨也与粮食贸易的垄断性有一定关系

当前,世界上四大跨国粮商: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垄断着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在某种程度上拥有定价权。这意味着,任何国家如果粮食不能自给自足,都难逃被这些粮商鱼肉之苦。而且,由于去年粮食价格上涨,许多国家释放储备粮以获取暴利,这是导致全球粮食储备降到历史最低点的根本原因,而粮食库存的降低又进一步加大了人们对粮食供应紧张的担忧,刺激粮价的进一步上涨。

5、投机炒作推高国际粮价

在次贷危机中损失惨重的对冲基金等投机资金,从房地产等领域撤出,粮食等大宗商品成为其追逐的目标。截至2008年初,全球对冲基金资产规模高达2.65万亿美元。其次,次贷危机以来,美欧等国家多次下调利率,这些国家的固定收入投资回报率明显减少。此外,全球股市和债市处于低潮,急于为手头资金寻找出路的投资者自然转向商品期货,导致包括农产品、能源和金属等在内的期货全面涨价。有关研究报告表明,2008年1季度,约有700亿美元新增资金进入大宗商品市场,国际热钱流动成倍放大了供需变化对粮价的影响。

三、全球粮价上涨的主要影响

1、国际粮食价格高涨和石油价格高企加大全球性通胀压力

粮食和能源作为基础性商品,其价格上涨将不可避免地向各生产环节、各行业传导,全球化将使各国都面临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特别是许多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通胀都达到两位数,越南通胀水平已超过20%,俄罗斯超过14%,都达到历史高位。同时,由于美次贷危机加大世界经济下行风险,世界经济深层次结构性问题不断累积,不排除出现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石油危机后出现的经济“滞胀”局面。同时,美国为刺激本国经济采取的高密度、大幅度的降息政策,虽在短期内可以稳定金融体系、刺激出口、促进本国经济增长,但其加速美元贬值、加大通胀压力的副作用也将逐步显现。

2、高粮价可能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使全球消除贫困的努力落空

由于发达国家居民粮食支出占总消费支出仅为10%左右,而许多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高达60%,因此,高粮价对发展中国家的冲击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即使在出口粮食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农业多为小农户经营,规模较小,粮价上涨带来的实际收益有限,并因高粮价推动通胀上升而大打折扣,而更多的居民由于粮价上涨,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粮食价格飙涨,其结果是对全球50%-80%收入用于食品的最贫困人口造成毁灭性打击。亚洲开发银行估算,仅印度、孟加拉和巴基斯坦就将有3亿人因粮价上涨而陷入饥饿的风险。

3、给多哈回合农业谈判带来新的变数

长期以来,美欧通过国际金融机构,如世界银行,不断游说发展中国家开放农产品市场,将原来负责调控粮食供应及价格的部门私有化,但在减少农业补贴方面却一直不肯让步。目前,西方舆论认为,粮价上涨将促进农业生产投资,提高农业生产的盈利空间,减少各国政府对农业的转移支付,有助于扭转当前以补贴为基础的农产品生产和贸易体制,推动世贸组织多哈回合农业谈判取得突破。如联合国开发署署长德尔维什明确表示,高粮价有利于美欧减少农业补贴。美贸易代表施瓦布也再三强调,自由贸易是平衡全球供求的最好方式。发展中国家认为,发达国家粮食补贴打击了自身的粮食生产,仍希望其减少补贴。因此,以粮价高企为契机,推动多哈回合谈判的可能性增加,但美欧要求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开放市场阻力仍比较大。

4、国际粮价大幅上涨可能演变成全球性危机

首先,粮价攀升与市场供应短缺引发了社会动荡。特别是3月中旬以来,受主要生产国实施出口限制等诸多因素影响,国际市场大米价格迅速上扬,一些将大米当作主食的新兴国家,如埃及、柬埔塞、海地、印尼、阿根廷、几内亚、墨西哥等37个国家出现了社会动荡和骚乱,甚至出现了政府派军队监控大米供应的现象。其次,围绕粮食危机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粮食出口国与进口国,援助国与受援国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此外,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实施食品价格控制的发展中国家中,这将推进反全球化思潮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

四、应对全球性粮价上涨的对策建议

(一)未来几年国际粮价仍将维持高位

需要指出的是,这一轮全球粮价上涨不仅仅是短期因素所致,主要还是中长期因素累积并爆发的结果。全球经济高速增长和人口增长继续导致粮食需求的增加,同时全球可用耕地面积的减少、气候及自然灾害导致的农产品减产、生物能源的兴起及美国对发展生物能源的支持、全球粮食储备的持续下降等等因素不会在短期消失。4月份以来,随着主要大米出口国取消了出口禁令,再加上日本等国开始出售储备粮,国际粮食价格指数出现了15个月来的首度下降。但是,我们认为,推动这一轮全球性粮价上涨的长期因素并未消失,因此,近期全球粮价回落只是暂时的现象,预计今后几年全球粮价仍将维持高位运行。

(二)全球性粮价上涨对我国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总体大于挑战

从挑战面看,境外粮价大幅上涨,既通过进口渠道、还通过心理预期渠道影响国内粮价,加剧了我国宏观调控特别是抑制通胀的难度,加重了囤积和抢购心态,增加了稳定粮食库存和供销的压力,同时预示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中长期农业问题的严峻性。此外,西方还出现“中国粮食威胁论”,称全球粮价上涨缘于中、印等新兴大国粮食需求增加,试图转嫁矛盾。

从机遇面看,我国粮食安全有较充分的保障,农业外交基础扎实,在此轮危机中地位相对主动,优势比较明显,主要包括:

首先,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我国已基本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成为发展中国家妥善处理农业和粮食问题的典范;其次,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在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粮食储备和运销管理、农业收入提高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有不少成功经验。特别是杂交水稻等粮食增产技术成效显著,享誉全球;第三,我国是农业外援大国,规模和成效在发展中国家中首屈一指,也丝毫不亚于主要发达国家。农业合作已成为中国与有关国家互利合作与民间友好的纽带。

此外,近期国际社会强烈质疑西方和巴西等国发展生物能源系“乙醇挤占口粮”,而我对此一向持谨慎态度,处境比较超脱。

(三)政策建议

当前世界粮食安全形势给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敲响警钟。对此,要高度重视,加强跟踪,同时善加利用,争取化挑战为机遇。

1、从战略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继续牢固树立靠自己解决13亿人口吃饭问题的指导思想,继续坚持自力更生粮食政策,加强粮食应急储备和战略储备,在加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坚定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当前,宜限制粮食出口、增加粮食进口补贴,确保国内粮食市场稳定。同时,对粮食、石油、橡胶等战略物资宜避免纯粹依靠市场化供给,尤其要避免过分依靠国际市场,受制于人。

2、加大农业国际合作和“走出去”步伐。我国人多地少,又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农业生产潜力有限。因此,解决我国粮食问题需要有国际视角。我国粮食生产一直处于小型化生产模式上,在生产方式传统上比较精细,不似西方国家对化肥和能源比较依赖,基本上“绿色”生产。相对国外的转基因技术,我国的种子生产技术如杂交稻等是一种安全的农业技术,更易为人们所接受;中国的中小规模农垦开发模式也更适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拥有可靠农业生产技术和大量劳动力的国家,通过海外农业开发,为缺粮国家增加粮食生产甚至增加到可出口,是双方共赢甚至是造福全人类的举动。我国未来在海外进行农业合作发展的潜力巨大,东南亚、俄罗斯、中亚、巴西和阿根廷等,都是适合我国海外农业开发的潜在目的地。在非洲,中非农业合作已成功开展,中国农业在非洲取得了良好声誉,并取得了优势地位。农业是安哥拉、赞比亚、莫桑比克等众多非洲国家吸引外资的优先领域,中国资本在非洲农业领域还大有潜力可挖。推进海外农业开发,不仅是保证我国粮食安全,防范和化解粮食市场危机,调节国内粮价过快上涨的有效手段;而且为我国的资本输出提供了一个重要窗口和渠道。抓住当前机遇,加强海外农业合作开发,大有潜力可挖。

3、增加我国在国际粮食市场的话语权和定价权。泰国、印度、越南分别是全球前三大大米出口国,我国也是大米出口大国,可视情况倡议加强大米出口国间的合作。加大介入国际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力度,发展国内农产品期货市场。加强对垄断世界粮食交易80%份额的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四大跨国粮商的研究和跟踪,掌握国际市场的变化与先机,在优先保证国内粮食供给和安全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发展农产品对外贸易,扩大在国际粮食市场上的影响力。

4、加快研究制定新的对外粮食援助政策。在国内粮食供需平衡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粮食储备结构调整,可考虑宣布增加对粮农组织和粮食计划署的资金和粮食承诺。通过双边渠道,向与我友好关系的最不发达国家提供紧急粮食援助,部分资金外援或无偿援助可暂时以粮援替换。可表示将加快落实在“中非合作论坛”上承诺在非建设的10个农业示范区项目。

5、审慎发展生物能源。能源多元化和发展替代能源是大势所趋,但保证13亿人口吃饭问题是首要的民生问题,我国宜积极开发适应国情的非粮食作物生物燃料、核能、太阳能等,以减少对石油等矿物能源的依赖。

作者:盛保富

上一篇:电力调查报告3篇下一篇:畜牧调查报告(通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