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生存危机

2024-05-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类生存危机(精选8篇)

人类生存危机 篇1

土地荒漠化、水资源枯竭、能源危机、温室效应、白色污染----五大危机,正在唤起人们的惊醒!

现在人们只顾眼前的利益,有谁想过人类的未来?谁能够断言那些被人类破坏了的环境不会是人类自掘的坟墓呢?

听啊!罗布泊的痛哭,青海湖的呼救,不要再浪费水资源了!青海湖正以每年12.1厘米的速度急剧下降,平均每年减少4.36亿立方米水,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正在不停地告诫人们:你们很快就没有水喝了!4月22日—第40个世界地球日,有这样一组画面发人深省:6个大学生组成水资源雕塑,中间的蓝色人代表“水之女神”,肤色各异代表五大洲的众人或坐或卧或跪,向中间手捧半杯水的“水神”伸出手臂,作出渴求的姿态,令人惊愕的是水呈现的不是无色,而是红色!它预示着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可能是人类的血液,难道这不是一种嘲讽吗?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我们的家园在渐渐变暖--冬天越来越暖和,夏天越来越炎热,如果我们不能善待地球,“温室效应”将一天天加剧,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气温会升到50℃以上。

由于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目前已经极大地威胁到地球上人类的生存,世界自然基金会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这项活动被称为“地球一小时”,目的是让人们意识到一个小小的动作将会给他们所居住的环境带来怎样巨大的影响。

无知贪婪的人类啊!不要再只顾自己享受,不要再无度的浪费、无度地开采、无度地狩猎,多少矿产、多少珍奇都毁在了人类之手!谁敢说下一个消失的不会是我们人类自己!

人类生存危机 篇2

即森林提供负离子、吸收污染物和滞尘的作用。随着工矿企业的迅猛发展和人类生活用矿物燃料的剧增, 受污染的空气中混杂着一定含量的有害气体, 威胁着人类, 其中二氧化硫就是分布广、危害大的有害气体。凡生物都有吸收二氧化硫的本领, 但吸收速度和能力是不同的。植物叶面积巨大, 吸收二氧化硫要比其他物种大的多。据测定, 森林中空气的二氧化硫要比空旷地少15%~50%。若是在高温高湿的夏季, 随着林木旺盛的生理活动功能, 森林吸收二氧化硫的速度还会加快。相对湿度在85%以上, 森林吸收二氧化硫的速度是相对湿度15%的5~10倍。中国森林年吸收大气污染物量达0.32亿吨, 年滞尘量达到50.01亿吨, 相当于数以亿计的空气净化设备。

2 森林有自然防疫作用

树木能分泌出杀伤力很强的杀菌素, 杀死空气中的病菌和微生物, 对人类有一定保健作用。有人曾对不同环境, 立方米空气中含菌量作过测定:在人群流动的公园为1000个, 街道闹市区为3~4万个, 而在林区仅有55个。另外, 树木分泌出的杀菌素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例如, 一公顷桧柏林每天能分泌出30公斤杀菌素, 可杀死白喉、结核、痢疾等病菌。

3 森林是天然制氧厂

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 人体每时每刻都要呼吸氧气, 排出二氧化碳。一个健康的人三两天不吃不喝不会致命, 而短暂的几分钟缺氧就会死亡, 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森林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一个人要生存, 每天需要吸进0.8公斤氧气, 排出0.9公斤二氧化碳。森林在生长过程中要吸收大量二氧化碳, 放出氧气。据研究测定, 树木每吸收44克的二氧化碳, 就能排放出32克氧气;树木的叶子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一克葡萄糖, 就能消耗2500升空气中所含有的全部二氧化碳。照理论计算, 森林每生长一立方米木材, 可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约850公斤。若是树木生长旺季, 一公顷的阔叶林, 每天能吸收一吨二氧化碳, 制造生产出750公斤氧气, 1公顷森林放出的氧气可供1000人呼吸用。资料介绍, 10平方米的森林或25平方米的草地就能把一个人呼吸出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 供给所需氧气。诚然, 林木在夜间也有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特性, 但因白天吸进二氧化碳量很大, 差不多是夜晚的20倍, 相比之下夜间的副作用就很小了。就全球来说, 森林绿地每年为人类处理近千亿吨二氧化碳, 为空气提供60%的净洁氧气。

4 森林是天然的消声器

噪声对人类的危害随着公元、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越来越严重, 特别是城镇尤为突出。据研究结果, 噪声在50分贝以下, 对人没有什么影响;当噪声达到70分贝, 对人就会有明显危害;如果噪声超出90分贝, 人就无法持久工作了。森林作为天然的消声器有着很好的防噪声效果。实验测得, 公园或片林可降低噪声5~40分贝, 比离声源同距离的空旷地自然衰减效果多5~25分贝;汽车高音喇叭在穿过40米宽的草坪、灌木、乔木组成的多层次林带, 噪声可以消减10~20分贝, 比空旷地的自然衰减效果多4~8分贝。城市街道上种树, 也可消减噪声7~10分贝。要使消声有好的效果, 在城里, 最少要有宽6米 (林冠) 、高10米半的林带, 林带不应离声源太远, 一般以6~15米间为宜。

5 森林对气候有调节作用

森林浓密的树冠在夏季能吸收和散射、反射掉一部分太阳辐射能, 减少地面增温。冬季森林叶子虽大都凋零, 但密集的枝干仍能削减吹过地面的风速, 使空气流量减少, 起到保温保湿作用。据测定, 夏季森林里气温比城市空阔地低2~4℃, 相对湿度则高15%~25%, 比柏油混凝土的水泥路面气温要低10~20℃。由于林木根系深入地下, 源源不断的吸取深层土壤里的水分供树木蒸腾, 使林木正常形成雾气, 增加了降水。通过分析对比, 林区比无林区年降水量多10%~30%。中国有句老话:“山上没有树, 水土保不住。山上有了树, 等于修水库, 水多它能吞, 水少它能吐。”这句话充分说明森林对人类的重要性。国外报导, 要使森林发挥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 其绿化覆盖率要占总面积的25%以上。

6 森林改变低空气流, 有防止风沙和减轻洪灾、涵养水源的作用

水土流失是一种自然灾害, 给工农业生产、水利事业和人民生活带来不良的影响。森林防止地表水土流失, 起到蓄水降水作用。据研究, 林地土地只有一厘米的枯枝落叶层, 就可以使泥沙流失量减少94%。森林是天然的蓄水库。树木在土壤中根系达到1米深时, 每公顷森林可贮水500~2000立方米, 每平方公里森林每小时可吸纳雨水20~40吨, 大约为无林地的20多倍。雨水多时, 森林可贮水, 雨水少时森林可慢释放水分, 简直就是一座巨大的天然水库。出于森林树干、枝叶的阻挡和摩擦消耗, 进入林区风速会明显减弱。据资料介绍, 夏季浓密树冠可减弱风速, 最多可减少50%。风在入林前200米以外, 风速变化不大;过林之后, 大约要经过500~1000米才能恢复过林前的速度。人类便利用森林的这一功能造林治沙, 防止沙尘暴。森林地表枯枝落叶腐烂层不断增多, 形成较厚的腐质层, 具有很强的吸水、延缓径流、削弱洪峰的功能。另外, 树冠对雨水有截流作用, 能减少雨水对地面的冲击力, 保持水土, 减少了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据计算, 林冠能阻载10%~20%的降水, 其中大部分蒸发到大气中, 余下的降落到地面或沿树干渗透到土壤中成为地下水。

7 森林有除尘和对污水的过滤作用

工业发展、排放的烟灰、粉尘、废气严重污染着空气, 威胁人类健康。林木树冠茂密, 具有减低风速的作用, 当含尘量很大的气流通过树林时, 随着风速的降低, 空气中携带的颗粒较大的粉尘迅速下降。另外有些树的树叶表面粗糙, 有绒毛或者能够分泌油脂或黏液, 能粘截到大量微尘, 有明显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经过树林的气流含量会大大降低。1公顷森林可年吸收各种灰尘3.3×105~9×105千克。森林可以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据资料记载, 每平方米的云杉, 每天可吸滞粉尘8.14克, 松林为9.86克, 榆树林为3.39克。一般说, 林区大气中飘尘浓度比非森林地区低10%~25%。另外, 森林对污水净化能力也极强, 据国外研究介绍, 污水穿过40米左右的林地, 水中细菌含量大致可减少一半, 而后随着流经林地距离的增大, 污水中的细菌数量最多时可减至90%以上。

8 森林对人类生存及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如果没有了森林, 天气燃热时, 土壤将极度干旱, 地下水位下降, 人类由于缺乏饮用水而危及生命。农业由于缺水, 农作物不能生长。由于森林有涵养水源的作用, 人类的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就能从森林保持的水分中及时得到解决。

人类生存极限在哪里 篇3

人类其实很脆弱

人们经常听说各种各样神奇的生还经历:比如子弹射进脑部还能活下来;从十层楼的高处摔下奇迹生还;或者是在海上漂泊几个月依然存活的例子等。可是,一旦把人类放到海平面上方几千米或者下方几千米的地方,人类都会在几分钟之内失去知觉。人类的身体在很多情况下看似非常强壮,但是把整个宇宙环境考虑进去的话,人类其实是非常脆弱的。

一个普通人的基本生存边界很早之前就被界定了:著名的“三”原则已经告诉过我们,在没有空气的情况下人仅能存活3分钟;在没有水的情况下人仅能活3天;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人仅能存活3周。

在过去几十年所进行的试验中,有许多是刻意的,当然也有许多意外发生的试验,已经帮助人们摸清了人类能够生存的“领域”。

人类能多久不睡觉?

人类最长不睡觉的记录是264个小时,这个记录由一个高中生在1965年创造,在11天之后他将要睡着时,基本上已经进入了无意识状态。空军飞行员在被剥夺睡眠3到4天之后会进入一种精神错乱的状态,而且会因为突然进入睡眠而导致飞机坠机。即使只有一个通宵没有睡觉,也会晕晕乎乎的像喝醉了一样。

那么,人在停止睡眠多久后会因此而丧命呢?据报道,在今年6月,一名男子为了看欧洲杯的所有比赛连续熬夜11天后最终丧命。但是,他在熬夜的同时也大量地饮酒和吸烟,因而他的死亡原因无法单纯地去界定为缺少睡眠。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因为睡眠被剥夺最终丧命的,而且科学家们也无法在实验室找到这个问题的准确答案。

不过,科学家已经在小白鼠身上做了类似实验。1999年,芝加哥大学的睡眠专家将小白鼠放在十分吵杂的环境中,并不断记录小白鼠发射出的脑电波以确认小白鼠没有睡着。当小白鼠快要睡着的时候,音乐就会突然响起,并且把它推向墙边让其保持醒着的状态。小白鼠在这个环境里待了两周后死亡了,并且在其死亡的前夕发现了代谢亢进症状。在这个症状中,生物体即使在完全静止的状态下也会燃烧大量的卡路里;而这个症状也正是因为缺乏睡眠而引起的。

人类最多能承受多少放射物?

放射物会对生物体造成长期的伤害,因为其可以扭曲DNA,改变基因密码,从而改变细胞的成长;但人在吸收多少放射物才会因此毙命呢?核工程师及放射性安全专家彼得-卡拉卡帕认为,吸收5到6西韦特单位的辐射,会让你身体的细胞被破坏的速度超过身体自身修复细胞的速度。在辐射中呆的时间越长,细胞被破坏的速度越快。如福岛核电站的一些工人在处理去年3月核事故现场时,每小时吸收了0.4到1西韦特的辐射。虽然他们依然存活,但是他们患癌症的几率已经大大增加了。

即使人们没有面对核辐射或者核爆炸的危险,由于自然环境中本身就存在放射性物质,因此我们患癌症的几率也在以每年0.025%的速度增加。这也让人类寿命的延长受到阻碍。卡拉卡帕认为,“一个人在杜绝其他辐射的情况下,仅仅只在地球环境自身存在放射物辐射环境中存在4000年所接受的辐射量,也足以让人患上因放射性引起的癌症;但是在短期内我们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因为没人会活到4000岁。”

人类能承受多大的加速度?

人体的胸腔保护着心脏免受撞击的伤害,但是它的保护功能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下却略显脆弱。或许,在达到一定程度的加速度时,胸腔也根本起不到保护的作用。

美国宇航局和军方研究人员为了制造安全的飞行器和航天器需要了解这个数据。横向加速会因为对人体施加不对称力而对人体造成伤害。根据美国《大众科学》最近刊载的一项研究表明,14个g的加速度可以让人的器官分离,而4到8个g的加速度可以让人昏迷。

向前或者向后的加速度对身体来说更容易承受一些。美国军方在20世纪40、50年代的试验表明,人体可以承受45个g的减速。在这个速率下,人从1000千米/小时的速度减速到停止只用1秒钟。但是,根据研究结果,在50个g的减速情况下,人体还是会被撕裂。

人类能承受怎样的环境突变?

人类是一种很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动物,不论是气压的变化,温度的变化或者氧气浓度的变化。不过,人类能否适应这些变化依然取决于环境变化的速率,因为人体只能较慢地去改变对氧气的使用率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那么,临界点在哪里呢?

大部分人在60℃并且湿度极大的环境下,会产生体温过高的症状。因为低温而死亡的情形却很难测量。当人体体温降低至21度的时候会断气,不过这也取决于一个人有多耐寒。

根据美国宇航局1958年的报告,人可以在4到35℃的环境中生存,而且35℃的环境下相对湿度不到50%的时候,人可以通过流汗来保持体温不至于过高。在地球大气层中,空气中含有21%的氧气,当氧气浓度降低到11%的时候我们会窒息。不过,太高的氧气浓度也会要人命,长期在高氧气浓度环境中生存会让人肺部发炎。

当气压突然降低至地面大气压的57%的时候人们会毙命,这个气压差不多等同于在4572米高空的气压值。登山运动员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是因为他们的身体慢慢在适应了低氧环境中生存;不过,没有任何人能不借助氧气瓶在7925米的高空长时间存活。(来源:环球科学)

?链接?

人类的注意力能坚持久?对于那些需要全神贯注从事某项工作的人,如卡车司机、发电厂操作人员、航班驾驶员等,12小时是极限;但对于医生而言,复杂的外科手术有时会超过12小时。

人类究竟能记住多少东西?世界记忆冠军、中国的吕超2005年能背诵圆周率67890位。在贝尔通信研究公司工作的托马斯?兰德尔经过研究估计,成年人一生中可储存约125M这种信息,相当于100本《白鲸记》。

人类可以登上多高?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麦克?格洛科特的研究显示,“人类能够承受的最高海拔可能是9000米”,登得越高,呆的时间就应越短。1999年,巴布?奇里?夏尔巴在珠穆朗玛峰缺氧环境下生活21小时,打破了世界纪录。

人类生存危机 篇4

土地荒漠化、水资源枯竭、能源危机、温室效应、白色污染----五大危机,正在唤起人们的惊醒!

现在人们只顾眼前的利益,有谁想过人类的未来?谁能够断言那些被人类破坏了的环境不会是人类自掘的坟墓呢?

听啊!罗布泊的痛哭,青海湖的呼救,不要再浪费水资源了!青海湖正以每年12.1厘米的速度急剧下降,平均每年减少4.36亿立方米水,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正在不停地告诫人们:你们很快就没有水喝了!4月22日—第40个世界地球日,有这样一组画面发人深省:6个大学生组成水资源雕塑,中间的蓝色人代表“水之女神”,肤色各异代表五大洲的众人或坐或卧或跪,向中间手捧半杯水的“水神”伸出手臂,作出渴求的姿态,令人惊愕的是水呈现的不是无色,而是红色!它预示着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可能是人类的血液,难道这不是一种嘲讽吗?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我们的家园在渐渐变暖--冬天越来越暖和,夏天越来越炎热,如果我们不能善待地球,“温室效应”将一天天加剧,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气温会升到50℃以上。

由于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目前已经极大地威胁到地球上人类的生存,世界自然基金会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这项活动被称为“地球一小时”,目的是让人们意识到一个小小的动作将会给他们所居住的环境带来怎样巨大的影响。

无知贪婪的人类啊!不要再只顾自己享受,不要再无度的浪费、无度地开采、无度地狩猎,多少矿产、多少珍奇都毁在了人类之手!谁敢说下一个消失的不会是我们人类自己!

请关注人类的生存情况作文 篇5

朋友,当你看见一堆堆垃圾高如小山,一条条溪河恶臭难闻,一股股有害气体毒害人体时,你的感想如何?我那时是气愤得想大声呼叫:“请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

谁都知道,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如果地球被毁。人类将栖身何处?那时就真正是世界末日的到来!而造成这世界末日的是谁?正是妄以“地球主人”自居的人类!

谁都知道,20世纪60年代时,天空碧蓝如洗,山岭青葱翠绿,河水清澈见底。尔后溪中鱼虾绝迹,河水黑臭难闻。而造成这一恶劣情况的是谁?是那些掠夺资源的目光短浅的利己主义者。

不是吗?进入工业社会后,经济迅速发展,而这些发展正是建立在环境恶劣的前提下。这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妙计良策”一直延续到今天!山顶光秃秃的一片,白色污染遍及城乡。看吧,一个个烟囱喷出的滚滚黑眼,铺天盖地的.沙尘暴``````

是啊,经济发展,商业繁荣!但谁能看到背后的悲剧和辛酸?当你看到一块块良田被冲毁时,当你喝着被污染的水时,当你呼吸着有害气体时,你能否更远一点也想到我们的将来,想到我们的子孙后代?当你做出破坏环境的举动时。你难道不更远一点地想到自己的“暴行”将带来的后果——地球的毁灭。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篇6

一、我国现阶段环境保护政策的政策背景

环境问题不是一个单一的社会问题,它是与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那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的必然产物。西方国家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社会,他们已在偿还工业化起步阶段以来对环境欠下的债务。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经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我们决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应该提前把环境保护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这既是历史的教训,也是我们面临的必然选择,在环境危机日益深化的情况下一种被动选择。因为环境问题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1、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污染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它也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必然产物。虽然经过多年的治理,我国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但是,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相当严重。据统计,2004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2254.9万吨,比2000年增长了15%。在全国七大水系中,根据413个水质监测断面记录,只有41.6%的断面满足国家地表水三类标准,比2000年下降16.1%,长江、珠江的水质较好,海河、黄河、淮河、辽河、松花江的水质较差,各大淡水湖泊和城市湖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004年城市空气质量41.4%达到二级标准,比2000年的63.5%下降22.1%,*酸雨污染问题严重。城市噪声扰民较为普遍,7.3%的城市处于严重或中度污染水平。重大污染事故时有发生,我国进入了一个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

2、生态恶化趋势加剧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与之发生联系的自然因素的总和,人类的活动必然对这些因素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土地退化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并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全国森林面积17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8.21%,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积列世界第134位,占国土面积32.19%的西北五省(自治区)森林覆盖率仅为5.86%,乱砍滥伐现象仍屡禁不止。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达1.35亿公顷,约占草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并且每年还在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水生态系统失衡,2004年,全国有79个城市缺水,有2340万人口,1300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生物多样性锐减,野生动植物丰富区面积不断减少,乱捕滥猎和乱挖滥采现象屡禁不止。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

3、入世给我国环境保护带了新挑战

我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通常所谓的入世。入世后,我们在享受权利的同时,还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发达国家会要求我们执行与之同样的高环境标准。[1]因此,WTO的一些绿色条款,有可能对我国商品出口造成影响,限制了国内那些不符合环境标准商品的出口贸易。这就要求国内企业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大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持续改善环境行为,以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但是,高环境标准又会导致产品成本增加,降低产品竞争力,阻碍其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因此,如何协调高质量环境保护标准与产品成本之间的关系,成为入世后我国环境保护政策面临的新挑战。

4、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举措

二、我国当前环境保护政策的主要内容与分析

建国后相当一个时期里,我们没有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但是环境问题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忽视环境保护,人类社会必将为自身的发展而付出代价。随着环境问题的凸现,国务院于1973年成立了环保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在全国开始“三废”治理和环保教育,这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始。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它具体包括三大政策八项制度,[2]即“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这三项政策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收费”,“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排污申请登记与许可证”,“限期治理”,“集中控制”等八项制度。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

环境保护政策是把环境污染控制在一定范围,通过各种方式达到有效率的污染水平。[3]因此,预先采取措施,避免或者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最有效率的办法。中国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防止环境污染的产生和蔓延。其主要措施是:把环境保护纳入国家和地方的中长期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开发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

2、谁污染,谁治理政策

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看,环境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又是一种共有资源,为了避免“共有地悲剧”,必须由环境破坏者承担治理成本。这也是国际上通用的污染者付费原则的体现,即由污染者承担其污染的责任和费用。其主要措施有:对超过排放标准向大气、水体等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征收超标排污费,专门用于防治污染;对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实行限期治理;结合企业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

3、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外部性无法通过私人市场进行协调而得以解决。[4]解决外部性问题需要依靠政府的作用。污染是一种典型的外部行为,因此,政府必须介入环境保护中来,担当管制者和监督者的角色,与企业一起进行环境治理。强化环境管理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强化政府和企业的环境治理责任,控制和减少因管理不善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其主要措施有: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与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机构及国家和地方监测网络;实行地方各级政府环境目标责任制;对重要城市实行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三、政策科学视角下的 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分析

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不是一项具体的政策,而是形成的一个完善的政策体系。下面笔者将从政策科学的角度对现阶段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做出具体分析。

1、在政策目标取向上,重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政策目标是政策所希望取得的结果或完成的任务。政策的目标取向决定了在制定政策方案过程中的价值抉择。环境保护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具体要求,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不仅考虑环境保护目标的需要,同时也注重环境对经济系统可能造成的负担。一般来说,我国环境政策的总体战略是“环境与经济协调型”的,而不是“环境优先型”的。这一特征与我国环境政策的政策背景相一致,我国正处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人们生活水平不高的国情下,追求“环境优先”的政策取向是不现实的。

2、在政策主体上,政府是政策的制定主体和执行主体。政策主体是指那些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的个人或组织。由于各国的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状况、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各国的政策制定主体也有所差异。我国在以政府为本位的现实状况下,政府是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主体。我国政府担当着环境治理的重任,一些社会团体和企业虽然也参与环境保护事业,但由于环境保护政策已把权力基本上都授予政府,他们所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缺乏多元参与的治理体系,是我国环境保护政策执行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因为政府理性是有限的,政府在制定和执行环境保护政策方面都有局限性,会面临决策失误和执行不力的困境。正是这些局限性为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环境保护事业提供了空间。

3、在政策作用点上,注重同时从根源上预防和从后果上治理。我国“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政策表明环境保护政策既要处理已经出现的后果,更要采取措施预防新的环境问题。预防新的污染源出现,可以把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而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则是一种补救式措施。所以,在具体的环境保护工作中要坚持把预防与治理二者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环境保护政策的作用,追求理想的政策效果。

4、在政策的实施机制上,管制性手段和诱导性手段相结合。管制性手段是政府直接利用政策干预环境保护,而诱导性手段是政府借助市场机制诱使企业因符合自身利益而保护环境。目前,管制性手段仍在我国占主导地位,价格、税收等一些起到诱导性作用的经济手段使用得较少。而管制性手段因政府部门和官员的自利行为会呈现“软化”现象,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所以,从长远来看,运用经济手段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是一种必然趋势。

四、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实施中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我国的各项环境保护政策在实际工作中得以落实,取得了巨大成绩。目前,我国环境污染已基本得到控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也得到一定遏制。这与各项政策的作用是分不开的,这些政策成为国家环境保护部门进行监督管理的有效工具。以2004年为例,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全年共实施环境行政处罚案件数80079件,确定交纳排污费单位73.3万个,共征收排污费94.2亿元,当年办理环境设立项目323264个,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99.3%,“三同时”制度实际执行项目78907个,合格项目76038个,执行合格率95.7%,当年完成限期治理项目数22649项,关停并转企业13338个。*进入2005年以来,又先后有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河南冶金研究所焦作东方金铝公司电解铝技术改造项目等一批项目因不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法被叫停,并责令限期整改。近期,因松花江污染事故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引咎辞职,掀起了新的“环保风暴”。

由上可以看出,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的执行力度是较大的。其中,这与党和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各界环保意识的提高密切相关。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现行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如何认识这些问题,并对政策做出相应调整,是环境保护政策作用得以发挥的关键。

首先,有些政策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已经不能解决现实问题。任何公共政策都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生成和发生作用的。如果政策的环境变化,政策也要随之改变。我国正在经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而这个转变就是我国公共政策的客观政策环境,所有的公共政策都要与这一转变相适应,环境保护也是如此。我国从开始实行环境保护以来,制定了大量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它们为我国的环境保护提供了客观法理依据,在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社会经济的运行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原有的环境保护政策已经不能适应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如“三同时”制度原本是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的重要措施。但这些管制性措施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硬的预算约束机制使企业投资于治理污染设施缺乏利益上的激励,加上政府企业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企业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着眼于短期效益最大化,而尽可能减少环境方面的投资,从而使“三同时”制度逐步失去应有的效力。

其次,有些政策未能充分体现价值规律的要求,在执行过程中偏离了原有的目的。如排污收费标准应根据污染物的治理费用和社会损失费用确定,至少不能低于污染治理成本。但目前的排污收费标准偏低,仅为治理设施运转成本的50%左右,某些项目甚至不到污染治理成本的10%,致使许多企业宁愿交纳排污费而不愿进行治理。

最后,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角色定位不合理,弱化了其他治理主体的责任。在我国目前的环境保护工作中,政府仍承担着主要治理者的角色。据统计,70%以上的环境保护投资是政府或公共投入,而一些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近60%的污染物消减和控制投资是由私人部门直接支付的。单一的投资主体造成我国环境治理经费严重不足,环境保护政策资源不足,影响了环境保护政策的落实。

可持续发展战略”已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认同。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从社会观角度,可持续发展主张公平分配,包括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资源的公平分配,当代人和后代人资源的公平分配;从经济观角度,可持续发展主张在保护地球上自然系统的基础上经济持续增长;从自然观角度,可持续发展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综合体。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挑战,它谋求建立新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这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进程要从现在运行的传统模式转变到一个新的模式,它涉及方方面面,各行各业,并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彻底摆脱贫穷、人口、资源和环境困难的唯一选择。在1992年世界环发大会以后,国务院组织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和行动方案,并已经开始了具体的行动,这表现出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决心。

一、我国水环境的现状当前,我国水环境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其中之一就是水污染。尽管近二、三十年来,我国在水污染防治出台了一系列水质标准和法律法规,但水污染的发展趋势仍未得到有效控制。2002年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数字表明,地表水流经城市的河段有机污染较重,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排放的污水和很多工业废水都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有的工业废水还含有有毒有害的人工合成有机物,如合成农药和染料等,使我国大多数城市河流都存在严重的有机污染,导致城市水源水质下降和处理成本增加,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不仅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也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后果非常严重。

二、水污染防治的手段1.法律和行政手段由于经济和法制的滞后,我国的水污染防治工作一直以健全法制和加强环境道德教育为主,经济处罚为辅。1996年,全国人大对《水污染防治法》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水污染防治法》集中体现了我国水污染防治由分散治理为主转向集中控制与分散治理相结合,由末端治理为主转向全过程控制、清洁生产,由单一的浓度控制转向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相结合,由区域管理为主转向区域管理与流域管理相结合的指导思想的转变。国务院也规定全国所有工业污染源都要做到达标排放,对新建企业实行三同时制度,这为进一步加强水污染的防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今后工作的重点应是加强监督管理和强化执法,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最终实现水体变清,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转变观念,实现污水处理市场化受传统思维定式的影响,人们觉得用水掏钱是理所当然,但对排污也要掏钱则觉得难以接受。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城市排水设施及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营管理都是以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为主,这不利于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也是造成我国水体普遍受到污染的最主要原因。一般完善的排水工程,每立方米污染投资大概在1500-2000元,经常性费用一般在0.1-0.3元/立方米污水。2002年,我国城市污水排放总量大约为400亿立方米,预计到2010年,全国城市污水排放总量将增加到640亿立方米。从保护城市水源水质并逐渐步完善水环境的角度考虑,到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至少要达到50%(目前不足15%)。要达到上述处理程度,年投资至少需要800亿元人民币,污水处理的成本太高。而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转变观念,走市场化的路子,即谁污染谁治理,在收取水费的同时收取水污染治理费,污水处理厂实行企业化运营,国家只负责相关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工作。

3.技术手段为了消除污染对环境的危害,从根本上说有两个途径:一是推广应用清洁生产和清洁产品,将污染消除在生产过程中,消除它们对水环境的污染,从而把水污染防治的重点由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控制;二是采用适当的技术,消除污染物或将其转化为无毒无害的、稳定的物质。由于受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我们还不可能要求所有的领域都应用清洁生产工艺和清洁产品,所以,采取合适手段,将污染物去除或将其转化为无毒无害的物质是消除环境污染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建立完善的污水收集与输送系统污水处理理应包括污水收集和输送,只建污水处理厂而没有相应的管理网收集系统,不是完整的污水处理系统。有的地方厂建好了,却由于管渠建设不善,只能半负荷运行,一方面造成浪费,另一方面,由于未经处理的污水任意排放,造成了受纳水体的严重污染。所以建立完善的污水收集与输送系统是污水处理系统的关键。

②确定合理的规模对污水处理厂究竟建多大规模要有长远考虑和统筹安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现在和将来的污水处理量,以此指导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规模。

③选择适当的处理工艺不同的地方,由于水量、水质不同,排放标准也不一定一样,应因地制宜地选择处理工艺。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大多采用一级处理及一级加强处理工艺,其基建费用一般在500-700元/立方米,经常性费用在0.1-0.2元/立方米范围内,比较适合于污水排放量不大或环境容量较大,经济不是很发达的地区;相反,二级处理及二级加强处理工艺比较理想,这类污水处理工艺通常以活性污泥法居多。氧化沟因其处理效果好、性能稳定,便于管理,在二级处理中被广为采用。

水体一旦受到污染,其危害是严重的和长期的,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水污染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水环境,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简单爱爱爱爱 2009-05-03 22:38:25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环境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作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提上了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对于我们国家,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解决全国突出的环境问题,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政府面临的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一、我国现阶段环境保护政策的政策背景

环境问题不是一个单一的社会问题,它是与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那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的必然产物。西方国家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社会,他们已在偿还工业化起步阶段以来对环境欠下的债务。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经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我们决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应该提前把环境保护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这既是历史的教训,也是我们面临的必然选择,在环境危机日益深化的情况下一种被动选择。因为环境问题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1、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污染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它也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必然产物。虽然经过多年的治理,我国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但是,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相当严重。据统计,2004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2254.9万吨,比2000年增长了15%。在全国七大水系中,根据413个水质监测断面记录,只有41.6%的断面满足国家地表水三类标准,比2000年下降16.1%,长江、珠江的水质较好,海河、黄河、淮河、辽河、松花江的水质较差,各大淡水湖泊和城市湖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004年城市空气质量41.4%达到二级标准,比2000年的63.5%下降22.1%,*酸雨污染问题严重。城市噪声扰民较为普遍,7.3%的城市处于严重或中度污染水平。重大污染事故时有发生,我国进入了一个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

2、生态恶化趋势加剧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与之发生联系的自然因素的总和,人类的活动必然对这些因素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土地退化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并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全国森林面积17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8.21%,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积列世界第134位,占国土面积32.19%的西北五省(自治区)森林覆盖率仅为5.86%,乱砍滥伐现象仍屡禁不止。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达1.35亿公顷,约占草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并且每年还在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水生态系统失衡,2004年,全国有79个城市缺水,有2340万人口,1300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生物多样性锐减,野生动植物丰富区面积不断减少,乱捕滥猎和乱挖滥采现象屡禁不止。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

3、入世给我国环境保护带了新挑战

我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通常所谓的入世。入世后,我们在享受权利的同时,还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发达国家会要求我们执行与之同样的高环境标准。[1]因此,WTO的一些绿色条款,有可能对我国商品出口造成影响,限制了国内那些不符合环境标准商品的出口贸易。这就要求国内企业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大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持续改善环境行为,以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但是,高环境标准又会导致产品成本增加,降低产品竞争力,阻碍其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因此,如何协调高质量环境保护标准与产品成本之间的关系,成为入世后我国环境保护政策面临的新挑战。

4、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举措

二、我国当前环境保护政策的主要内容与分析

建国后相当一个时期里,我们没有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但是环境问题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忽视环境保护,人类社会必将为自身的发展而付出代价。随着环境问题的凸现,国务院于1973年成立了环保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在全国开始“三废”治理和环保教育,这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始。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它具体包括三大政策八项制度,[2]即“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这三项政策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收费”,“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排污申请登记与许可证”,“限期治理”,“集中控制”等八项制度。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

环境保护政策是把环境污染控制在一定范围,通过各种方式达到有效率的污染水平。[3]因此,预先采取措施,避免或者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最有效率的办法。中国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防止环境污染的产生和蔓延。其主要措施是:把环境保护纳入国家和地方的中长期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开发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

2、谁污染,谁治理政策

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看,环境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又是一种共有资源,为了避免“共有地悲剧”,必须由环境破坏者承担治理成本。这也是国际上通用的污染者付费原则的体现,即由污染者承担其污染的责任和费用。其主要措施有:对超过排放标准向大气、水体等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征收超标排污费,专门用于防治污染;对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实行限期治理;结合企业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

3、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外部性无法通过私人市场进行协调而得以解决。[4]解决外部性问题需要依靠政府的作用。污染是一种典型的外部行为,因此,政府必须介入环境保护中来,担当管制者和监督者的角色,与企业一起进行环境治理。强化环境管理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强化政府和企业的环境治理责任,控制和减少因管理不善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其主要措施有: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与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机构及国家和地方监测网络;实行地方各级政府环境目标责任制;对重要城市实行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三、政策科学视角下的 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分析

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不是一项具体的政策,而是形成的一个完善的政策体系。下面笔者将从政策科学的角度对现阶段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做出具体分析。

1、在政策目标取向上,重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政策目标是政策所希望取得的结果或完成的任务。政策的目标取向决定了在制定政策方案过程中的价值抉择。环境保护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具体要求,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不仅考虑环境保护目标的需要,同时也注重环境对经济系统可能造成的负担。一般来说,我国环境政策的总体战略是“环境与经济协调型”的,而不是“环境优先型”的。这一特征与我国环境政策的政策背景相一致,我国正处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人们生活水平不高的国情下,追求“环境优先”的政策取向是不现实的。

2、在政策主体上,政府是政策的制定主体和执行主体。政策主体是指那些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的个人或组织。由于各国的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状况、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各国的政策制定主体也有所差异。我国在以政府为本位的现实状况下,政府是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主体。我国政府担当着环境治理的重任,一些社会团体和企业虽然也参与环境保护事业,但由于环境保护政策已把权力基本上都授予政府,他们所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缺乏多元参与的治理体系,是我国环境保护政策执行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因为政府理性是有限的,政府在制定和执行环境保护政策方面都有局限性,会面临决策失误和执行不力的困境。正是这些局限性为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环境保护事业提供了空间。

3、在政策作用点上,注重同时从根源上预防和从后果上治理。我国“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政策表明环境保护政策既要处理已经出现的后果,更要采取措施预防新的环境问题。预防新的污染源出现,可以把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而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则是一种补救式措施。所以,在具体的环境保护工作中要坚持把预防与治理二者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环境保护政策的作用,追求理想的政策效果。

4、在政策的实施机制上,管制性手段和诱导性手段相结合。管制性手段是政府直接利用政策干预环境保护,而诱导性手段是政府借助市场机制诱使企业因符合自身利益而保护环境。目前,管制性手段仍在我国占主导地位,价格、税收等一些起到诱导性作用的经济手段使用得较少。而管制性手段因政府部门和官员的自利行为会呈现“软化”现象,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所以,从长远来看,运用经济手段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是一种必然趋势。

四、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实施中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我国的各项环境保护政策在实际工作中得以落实,取得了巨大成绩。目前,我国环境污染已基本得到控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也得到一定遏制。这与各项政策的作用是分不开的,这些政策成为国家环境保护部门进行监督管理的有效工具。以2004年为例,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全年共实施环境行政处罚案件数80079件,确定交纳排污费单位73.3万个,共征收排污费94.2亿元,当年办理环境设立项目323264个,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99.3%,“三同时”制度实际执行项目78907个,合格项目76038个,执行合格率95.7%,当年完成限期治理项目数22649项,关停并转企业13338个。*进入2005年以来,又先后有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河南冶金研究所焦作东方金铝公司电解铝技术改造项目等一批项目因不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法被叫停,并责令限期整改。近期,因松花江污染事故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引咎辞职,掀起了新的“环保风暴”。

由上可以看出,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的执行力度是较大的。其中,这与党和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各界环保意识的提高密切相关。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现行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如何认识这些问题,并对政策做出相应调整,是环境保护政策作用得以发挥的关键。

首先,有些政策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已经不能解决现实问题。任何公共政策都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生成和发生作用的。如果政策的环境变化,政策也要随之改变。我国正在经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而这个转变就是我国公共政策的客观政策环境,所有的公共政策都要与这一转变相适应,环境保护也是如此。我国从开始实行环境保护以来,制定了大量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它们为我国的环境保护提供了客观法理依据,在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社会经济的运行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原有的环境保护政策已经不能适应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如“三同时”制度原本是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的重要措施。但这些管制性措施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硬的预算约束机制使企业投资于治理污染设施缺乏利益上的激励,加上政府企业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企业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着眼于短期效益最大化,而尽可能减少环境方面的投资,从而使“三同时”制度逐步失去应有的效力。

其次,有些政策未能充分体现价值规律的要求,在执行过程中偏离了原有的目的。如排污收费标准应根据污染物的治理费用和社会损失费用确定,至少不能低于污染治理成本。但目前的排污收费标准偏低,仅为治理设施运转成本的50%左右,某些项目甚至不到污染治理成本的10%,致使许多企业宁愿交纳排污费而不愿进行治理。

最后,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角色定位不合理,弱化了其他治理主体的责任。在我国目前的环境保护工作中,政府仍承担着主要治理者的角色。据统计,70%以上的环境保护投资是政府或公共投入,而一些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近60%的污染物消减和控制投资是由私人部门直接支付的。单一的投资主体造成我国环境治理经费严重不足,环境保护政策资源不足,影响了环境保护政策的落实。

可持续发展战略”已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认同。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从社会观角度,可持续发展主张公平分配,包括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资源的公平分配,当代人和后代人资源的公平分配;从经济观角度,可持续发展主张在保护地球上自然系统的基础上经济持续增长;从自然观角度,可持续发展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综合体。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挑战,它谋求建立新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这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进程要从现在运行的传统模式转变到一个新的模式,它涉及方方面面,各行各业,并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彻底摆脱贫穷、人口、资源和环境困难的唯一选择。在1992年世界环发大会以后,国务院组织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和行动方案,并已经开始了具体的行动,这表现出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决心。

一、我国水环境的现状当前,我国水环境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其中之一就是水污染。尽管近二、三十年来,我国在水污染防治出台了一系列水质标准和法律法规,但水污染的发展趋势仍未得到有效控制。2002年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数字表明,地表水流经城市的河段有机污染较重,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排放的污水和很多工业废水都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有的工业废水还含有有毒有害的人工合成有机物,如合成农药和染料等,使我国大多数城市河流都存在严重的有机污染,导致城市水源水质下降和处理成本增加,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不仅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也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后果非常严重。

二、水污染防治的手段1.法律和行政手段由于经济和法制的滞后,我国的水污染防治工作一直以健全法制和加强环境道德教育为主,经济处罚为辅。1996年,全国人大对《水污染防治法》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水污染防治法》集中体现了我国水污染防治由分散治理为主转向集中控制与分散治理相结合,由末端治理为主转向全过程控制、清洁生产,由单一的浓度控制转向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相结合,由区域管理为主转向区域管理与流域管理相结合的指导思想的转变。国务院也规定全国所有工业污染源都要做到达标排放,对新建企业实行三同时制度,这为进一步加强水污染的防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今后工作的重点应是加强监督管理和强化执法,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最终实现水体变清,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转变观念,实现污水处理市场化受传统思维定式的影响,人们觉得用水掏钱是理所当然,但对排污也要掏钱则觉得难以接受。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城市排水设施及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营管理都是以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为主,这不利于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也是造成我国水体普遍受到污染的最主要原因。一般完善的排水工程,每立方米污染投资大概在1500-2000元,经常性费用一般在0.1-0.3元/立方米污水。2002年,我国城市污水排放总量大约为400亿立方米,预计到2010年,全国城市污水排放总量将增加到640亿立方米。从保护城市水源水质并逐渐步完善水环境的角度考虑,到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至少要达到50%(目前不足15%)。要达到上述处理程度,年投资至少需要800亿元人民币,污水处理的成本太高。而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转变观念,走市场化的路子,即谁污染谁治理,在收取水费的同时收取水污染治理费,污水处理厂实行企业化运营,国家只负责相关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工作。

3.技术手段为了消除污染对环境的危害,从根本上说有两个途径:一是推广应用清洁生产和清洁产品,将污染消除在生产过程中,消除它们对水环境的污染,从而把水污染防治的重点由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控制;二是采用适当的技术,消除污染物或将其转化为无毒无害的、稳定的物质。由于受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我们还不可能要求所有的领域都应用清洁生产工艺和清洁产品,所以,采取合适手段,将污染物去除或将其转化为无毒无害的物质是消除环境污染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建立完善的污水收集与输送系统污水处理理应包括污水收集和输送,只建污水处理厂而没有相应的管理网收集系统,不是完整的污水处理系统。有的地方厂建好了,却由于管渠建设不善,只能半负荷运行,一方面造成浪费,另一方面,由于未经处理的污水任意排放,造成了受纳水体的严重污染。所以建立完善的污水收集与输送系统是污水处理系统的关键。

②确定合理的规模对污水处理厂究竟建多大规模要有长远考虑和统筹安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现在和将来的污水处理量,以此指导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规模。

③选择适当的处理工艺不同的地方,由于水量、水质不同,排放标准也不一定一样,应因地制宜地选择处理工艺。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大多采用一级处理及一级加强处理工艺,其基建费用一般在500-700元/立方米,经常性费用在0.1-0.2元/立方米范围内,比较适合于污水排放量不大或环境容量较大,经济不是很发达的地区;相反,二级处理及二级加强处理工艺比较理想,这类污水处理工艺通常以活性污泥法居多。氧化沟因其处理效果好、性能稳定,便于管理,在二级处理中被广为采用。

资本逻辑与生存危机 篇7

一、“资本逻辑”

“资本”是现代社会最为盛行的话语。“资本逻辑”是现代社会的主导逻辑。

(一) 何为“资本”

一是从技术层面上, 资本是一种生产要素;另一是从社会层面上, 资本是一定组合的社会关系。古典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人把资本看成是物质实体, “资本是一切社会发展阶段都普遍存在的生产工具和劳动材料, 是一切社会生产都必须使用的, 因而资本是一个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都存在的超历史的永恒现象和范畴。”[1]马克思从人之社会关系存在的层面上, 对资本的核心本质作了最为深刻的阐释。“单纯从资本的物质方面来理解资本, 把资本看成生产工具, 完全抛开使生产工具变为资本的经济形式, 这就使经济学家们纠缠在种种困难之中”。[2]事实上, “资本不是一种物, 而是一种以物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因为“生产资料和社会资料, 作为直接生产者的财产, 不是资本。他们只有在同时还充当剥削和统治工人的手段的条件下, 才成为资本”。[3]资本的外在表现是生产要素, 内在本质是社会关系。资本作为市场中追求价值增值的社会关系, 通过支配和使用自然力来实现自身的扩张, 进而支配人类社会全面的生产和消费。[4]

(二) “资本逻辑”的内涵

资本不仅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 更重要的是它凭借这种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为自己建构起自我增值的社会建制和运行逻辑, 从而形成了“资本—增值—再增值”的演绎逻辑。因此, 所谓“资本逻辑”, 是指资本自身追求利润最大化、让自身增值和不断扩张的自由本性, 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运行机制。最大化的利润是资本逻辑的核心要义及其神圣使命, “并以此作为衡量万物存在合法性根据的世界观和社会运行模式。”[5]追逐利润是资本之存在方式, 实现增值是资本之存在目的, 技术理性是资本之存在手段, 利润至上是资本之存在哲学。现实性、现世性是资本的内在精神, 资本在本性上不追求超越性的生活, 不追求超越性的意义与价值。[6]

二、“资本逻辑”与生存危机

在资本逻辑主导下, 人与自然, 人与人的关系, 一切必须放弃自己的本质规定和存在尊严, 接受“资本天平”的掂量。资本把社会一切存在通约化、数字化。自然和人、生产和消费都是为了利润而存在。资本的逻辑“把包括人格在内的一切东西都贬低为追求利润的手段”。[7]资本逻辑已经成为一种客观强制力量支配着现实中的人, 成为现代人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的塑造者, 决定着人类的生存和实践。人类对资本的盲目追逐, 对自然和人的掠夺性使用, 导致了自然濒临崩溃的生态冬天和人类普遍异化的人性冬天, 威胁整个人类的生存。

(一) “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与生态危机

在资本逻辑下, 而形成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生产、生活方式。当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超过生态阈限, 就会导致生态危机。

①“大量生产—大量消费”与自然资源的消耗

资本的扩张是无限制的, 对利润的需求也是无限制的, 由此对于自然的需求也是无限制的。一切资源都被资本化、市场化。首先, 对于所有的“有形”产业部门, 由于“大量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 必须有源源不断的来自于自然的资源支撑。第二, 资源的消耗分为两种形式, 一种是使用性消耗, 即资源在使用过程中, 由于科技、程序、工艺等方面的缺陷而导致资源利用的不充分而形成的损耗;第二种是扩张性消耗, 这是在第一种消耗基础上形成的。[8]新的资源不断被开发、利用, 由此形成了资源的外在性扩张。资源多样化的用途, 对资源的需求增加, 资源开发的力度加大, 而新的资源的出现加速了这一趋势, 又会引起资源更深层次、更大规模的使用性消耗。第三, “杰文斯悖论”, 即某种特定资源的消耗和枯竭速度, 会随着利用这种资源技术的改进而加快, 因为技术改进会使以这种资源为原料的产品价格大幅度降低, 而价格降低会进一步刺激人们对这种产品的需求和使用。

②“大量废弃”与环境自净能力

“大量废弃”包括大量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作为生产的废弃物和作为大量消费的直接结果而产生出来的废弃物。“大量废弃”的规模排放超过自然环境的净化能力, 会污染环境和导致生态危机。基于环境问题的“市场失灵”, 当个人作出决策时, 为了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 在资本逻辑的支配下, 把生产成本社会化。“对资本的逻辑来说, 如果没有法律的限制, 无偿地接受来自环境、大气、水等方面的自然资源, 又在生产过程中把污染的大气、水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去, 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至于环境被破坏的结果, 资本的逻辑是毫不关心的。”[9]

③资本逻辑下科学技术的生态风险

科技创新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 也带来大量的潜在生态风险。乌尔里希贝克对环境下的风险做了如下界定:“首先是指完全逃脱人类感知能力的放射性、空气、水和食物中的毒素和污染物, 以及相伴随的短期和长期的对植物、动物和人的影响。它们引致系统的、常常是不可逆转的伤害, 而且这些伤害一般是不可见的。”[10]虽然今天的科学技术已经很发达, 但在宇宙的全部奥秘中, 人类目前掌握的科学知识只是沧海一粟, 而且这些科学知识里, 或许有很多偏离“真实”的知识。21世纪影响力极强的新技术中就隐藏着尚未发现的重大风险。“我们用基因技术、纳米技术和机器人技术打开了潘多拉之盒, 但是显而易见, 我们几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11]

(二) “资本逻辑”与人的危机

资本逻辑产生了使人片面发展的社会分工体系与相应的社会文化系统, 使人失去了自由自觉的生存品性, 成为一种工具性存在, 沦为“单面人”。物与物的关系赢得了对人与人的关系的主宰地位, 那个抽象的“看不见的手”完全把人的逻辑淹没在资本逻辑的总体发展之中了。[12]造成了现代人极端异化的生命样式。

①劳动分工与“局部人”

人的劳动本来是人实现自身发展的手段, 但是由于资本逻辑的作用而将其程序化了。历经科技革命和管理革命的改造加强, 生产过程已经发育成一个以严密等级制、精细分工制为特征的自律体系。在这个日趋非人化的体系中, 人的丰满个性被压榨成单薄无情的分工角色, 变成了“局部人”, 人的感性生命被遮蔽。

②消费主义与精神世界的失落

资本逻辑下的大量生产必然要求大量消费的模式。资本持有者不断激励人们大量消费, 奢侈消费和“符号消费”, 塑造出一个消费主义社会。“所谓消费主义, 是指不是为了实际生存需要的满足, 而是追求被文化形式所不断制造出来的欲望的满足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13]在消费社会中, 消费的不再只是物本身, 而是消费者社会心理实现和标示其社会地位、文化品味、生活水准高下等等, 消费具有了符号意义。消费主义掩饰了人的基本物质需要和意义追求之间的界限, 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 人被贬低为经济动物, 人们以拥有物质财富的数量来标识自身生命的价值, 把诗意的价值理性光辉从生命世界中抖落, 导致了人们精神世界的失落。“资本逻辑”所支配的社会则是个物质文明如肿瘤般膨胀, 而精神文明极度萎缩的文明。[14]

三、限制“资本逻辑”, 进行一场深刻的生态革命

美国学者保罗霍肯说得好:“必须把生态思想结合到我们的道德观念、生活模式, 特别是我们的经济制度的方方面面中去”。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警示我们:必须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生活方式。我们和自然和谐共生, 就要限制“资本逻辑”, 进行一场深刻的生态革命, 以谦逊的品质学习并模仿生态系统的特征和智慧, 对自然和存在其中的生命重新追寻, 逐步以生态为最高原则取代以资本为最高原则。

(一) 生态系统的特征

①整体性: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 其各组成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依赖、制约、渗透的有机整体。但现代技术是支离分散的, 是对物质世界的分割性处理, 然后再根据人的目的把碎片组装起来形成产品。当人们把统一的自然界“割碎”的时候, 自然界整体的性质就被破坏了。②循环性:生态系统本身就是一种生产、消费和分解过程的完美结合。自然界通过植物、动物、微生物和非生物成分, 一方面不断地合成新物质, 一方面又随时分解为原来的简单物质, 重新被植物所吸收, 不停地进行着循环性新陈代谢作用。但现代人类是超级生产者、超级消费者, 却不是超级分解者, 现代工业世界的这一关键性的功能欠缺。③高效性:在自然状态下, 生态系统对资源利用效率很高。资源利用效率高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物尽其用, 没有多余的物质或没有我们经济系统中所谓的“废物”。但是在人类生产生活中, 浪费比比皆是。

(二) 限制“资本逻辑”, 进行一场深刻的生态革命

如何限制“资本的逻辑”?只能进行一场深刻的生态革命! 生态革命“……表现为一场由价值观的逐渐改变所引发的社会制度和生产生活方式的逐渐改变, 它将会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这次革命有望在民主法治的基本框架中逐步地得以实现。”

①生态价值观的确立

在形而上层面, 生态价值观的普及和广为接受, 是生态革命的关键。现代生态价值观的两个重要特征是整体思维和尊重自然。首先, 整体思维是从生态整体的角度来思考人们的行为, 理解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 所有生命都有其存在的生态合理性。既把生命理解为一种自然现象, 又把生命当作一种道德现象。把人类的道德视野扩展到了自然的领域, 从而能够用宽广的视角重新确认人类生活的价值与意义。

②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化

在实践层面, 必须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生活方式, 要对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进行改造, 使之成为生态化的生产方式。这种新的生产方式不仅是低碳的、循环的生产和仿生态的技术, “重要的是生产实践本身所代表的价值, 也就是从特定的价值理念审视生产行为的合理性。”

人类和他的生存环境 篇8

案头摆着这样一组数字:全世界的人口目前正以每年八千万人的速度增加,而与此同时,地球上的森林正以每年二千万公顷的速度减少,近三十年来已经减少了一半;全世界平均每年沙漠化的土地面积正以每年五至七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地球上的野生物(动植物)正以每天灭绝一种的速度消失,目前已灭绝了二百八十种哺乳类动物,三百五十种鸟类和二万种植物;地下的能源正以每年八十亿吨标准煤的速度被开采出来,消费掉;而由于缺少干净的饮用水,每天都有二万五千人死于同饮用水有关的各种疾病……

今天,全世界的生态学家、人口学家、未来学家每时每刻都在通过论文、调查报告、报刊杂志以及各种广播向人们滔滔不绝地讲述这些数字,这是危言耸听吗?不是的。当然,说人类已经陷入困境,是有些悲观,可是人类的的确确正面临着这些问题,而且是严重的、迫在眉睫的问题。这些问题归纳成一句话,就是人口的增长同人类有限的生存环境的矛盾问题。这个问题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早在大约四十年前,就有人搜集了全世界的资料,从人类和他的生存环境的角度进行了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并且提出了人类面临的问题。这个人就是美国学者威廉·福格特。

最近,国内翻译出版了福格特的《生存之路》。作者在书中以大量生动的统计数字和实例,以及作者亲自进行的调查,向我们展现了人类有史以来,特别是近代资本主义发展以来,人类生存环境所受到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将会给人类生存造成什么后果。我们觉得虽然作者本人在社会问题,特别是人口问题上的观点是新马尔萨斯主义的,是我们不赞成的,但是,正如为本书撰写《导言》的B·M·巴鲁克所指出的,作者所进行的工作却是“首创性的尝试”。读了这本书,几乎每一个读者都会感到人类必须与他的总的生态环境建立一种合理的、健康的关系,这大约也就是本书的价值所在。

《生存之路》的中心命题就是:人类的存在,具体到每一个人的存在,都完完全全取决于它的生存环境,同时又或多或少地影响这一环境。有一个公分母在控制着人们的生活,即人口和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例如土壤、水、植物和动物的供应量之间的比率。为了使问题能一目了然,作者提出了一个基本关系式:

C=B:E

这里,B是指生物潜力,即地球上的生物为人类提供住所、衣着和食物的能力;E是指环境阻力,即任何环境因素,包括物理的、生物的、以至人为的社会经济因素对生物潜力(或生产能力)所加的限制。B和E二者互相作用的结果决定着土地的负载能力C,即决定着一定的生态环境可以容纳多少人口。

显然,上述关系式表明,如果B不变,那么C和E成反比变化,即环境阻力越大,负载能力越小,反之,环境阻力越小,负载能力越大。如果E不变,那么C和B成正比变化,即生物潜力越大,负载能力越大,反之,生物潜力越小,负载能力越小。

全书的分析就是顺着C=B:E的关系展开的。在作者看来,生物潜力是不会增大的,问题只是在于如何减少环境阻力以使实际的生物潜力接近理论上的生物潜力。作者的主要注意力是在环境阻力上。那么人类面临的是哪些环境阻力呢?作者认为主要有三:

其一是物理性的环境阻力。它包括某一地区乃至全球的气候条件、地形特点、海流的流向和温度,土壤的酸碱成份等等因素对实际可耕地和可利用的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的限制。

其二是生物性的环境阻力。这是指土壤腐殖质和固氮菌的减少与丧失;各种农作物病虫害的蔓延;啮齿动物的猖獗以及过度的放牧等等。

其三是人为的环境阻力。它包括火的发明和工具的使用(使人们得以毁林开荒);奢侈与浪费的“美国式的生活标准”;企业主对利润的拼命追逐。

在作者看来,物理性的环境阻力是难以改变的,而生物性的环境阻力如果人们加以注意是可以降低的,例如,要是人们适当地放牧和种植,从而使土壤和草地在自身的生态循环之中不至于“入”不敷“出”,是可以保持较高的生产能力的;再如,要是人们注意保护啮齿动物的天敌(猫头鹰等),也是可以减少它们(如田鼠)对庄稼的损害的。

但是,人为的环境阻力最大,也最难克服。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它甚至是造成过度放牧、滥捕滥猎、掠夺性种植的原因。作者以相当的篇幅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生态造成的不良影响。他激烈抨击了“美国式的生活标准”,认为这是一种用纸币糊起来的、奢侈和浪费的生活方式。他指出,对生态环境来说,“利润就是损失”!“最富毁灭性的限制因素之一就是资本主义制度”。在举了大量的例子之后,他颇有见地地写道,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是在用所谓经济规律来管理土地,完全忘了土地还要受物理规律和生物规律的限制。以为在工业上行得通的事在土地上也必然行得通,这可能将成为历史上付出最高代价的一个错误。”当然,今天看来,工业生产仍然有一个尊重生态规律的问题。但就是抛开工业生产不说,作者能在人们津津乐道资本主义征服自然的胜利时,指出它的掠夺性和必然造成的生态后果,希望人们不要只看利润和经济利益,应当为子孙后代着想,有计划地使土地的使用能“应得其宜”,这是难能可贵的。

作者随后带领我们考察了地球上各个大陆的生态环境,分析了它们各自的负担能力。他指出,人口在增加,资源将枯竭,“由于长期而严重地违反某些自然规律,人类已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于是他大声向人们疾呼:不要相信人类可以以自己为中心而独立存在的神话了,人类只是他所处的生态系统中的一环,一旦破坏了这个生态因果链,那么人类将无法生存。

作者给人们的警告,今天看来不是一点也不过分吗?本文一开始提到的那些数字还只是目前的数字。但是,人口学家告诉我们说,由于人口年龄结构轻,所以即使各国都在采取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自然增长率还在上升,本世纪末的最后二十多年中,人口增长将达到历史的最高峰。预计,二○○○年后,才会逐步下降,而要使世界人口实现零增长(出生率与死亡率相抵),至少需要一百三十年,届时,全世界人口将达到一百○五亿人。这样,至少在这段时间内,各种自然资源的消耗将以更快的速度进行。例如,据科学家们估计,当人口达到八十亿人时(大约在二○三○年),对能源的需求将是现在每年八十亿吨标准煤水平的三至四倍,即每年二百四十亿至三百二十亿吨。另据美国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推算,一九八五年以后如果人口增长速度不能降下来,那么每年将短缺一亿吨粮食和五千万吨蛋白质。

当然,人们可能会说,到了地球已经无法养活过多的人口的时候,人类就会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移居天外了。但不那么令人乐观的是,自从一九六七年七月二十日两个美国宇航员第一次登上月球,人们终于相信了三百年前天文学家的科学结论:月亮是一个没有空气、没有水、没有生命,只有荒山和沙砾的死寂世界。而以后来自火星、金星和水星的信息又使人们关于太阳系几个近邻上可能找到生命的梦想破灭了。那么太阳系之外呢?离我们最近的另一颗“太阳”是半人马座比邻星,它离地球大约四十万亿公里。乘坐以每秒三十公里的速度飞行的飞船需要四万年才能到达。至于它周围是否有行星?这行星上是否有人类可以生存的条件?现有的科学水平还不能回答。

所以,看来人类还是要立足于地球的生态环境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生存之路》的现实意义也就在于此。

当然,福格特作为一个资产阶级学者,特别是一个新马尔萨斯主义者,也有他的错误观点,这也是阅读本书时应当注意的。

作者认为人口过度增长和由此而来的贫困是战争乃至社会革命的原因。基于这种看法,他认为医疗技术和防治手段的进步(从而导致死亡率降低,人口增加)都是不道德的,而新的避孕器具的发明却是对世界和平的贡献。福格特的这一观点是我们无法首肯的。人口问题,归根结底是社会问题,只有通过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并进一步发展科学和文化,改革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才能使其得到根本的解决。就拿计划生育来说吧,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人类数量增多到必须为其增长规定一个限度的这种抽象可能性当然是存在的。但是,如果说共产主义社会在将来某个时候不得不象已经对物的生产进行调整那样,同时也对人的生产进行调整,那末正是那个社会,而且只有那个社会才能毫无困难地作到这点。”(《马恩全集》第三十五卷第145页)

其次是福格特的静止的技术观点。在分析中作者几乎完全忽略了技术进步的因素在提高生物潜力和克服环境阻力上的巨大作用。作者过分强调了人要适应自然,而忽略了人更要改造自然,当然是要在尊重生态规律的前提下去改造自然。他虽然注意到农业技术进步减少了环境阻力,从而提高了土地的负载能力。但是他马上从一方面指出这实际上等于更接近了理论上的生物潜力的极限,生物潜力更有了耗尽的危险;另一方面他又指出,农业技术进步对环境阻力减少的程度远远赶不上它对整个生态破坏的程度,所以还是不进行技术改革为好。造成作者错误的原因,就是他认为生物潜力是静止不变的。既然如此,他就觉得对生物潜力越保护越好,不但从汽车到抽水马桶都是不必要的,就连人类懂得使用火和斧头,在一定的意义上也成了罪过。这种观点简直成了保守的自然主义的观点了。我们知道,人是通过工具,也就是通过一定的技术同自然发生关系的。人取得生存资料的方法不是简单的搜集,而是生产。当然,是生产就有一个经济问题。但是,既然生产在一方面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就又有一个人如何尊重自然生态规律的问题。人类能用现代技术使土地产量倍增,使树木造福于日常生活当然是好事,但是如果只求经济效益不管生态后果,那就等于竭泽而渔、杀鸡取蛋了。这里的问题不是人类是不是还应当利用现代技术向自然索取生活资料的问题,而是如何在使生态不断恢复平衡的基础上让自然更多地为人类服务的问题。使用得其宜,效果才是最经济的。我们相信人类走向文明和进步是必然的趋势,人类对其生存环境,对资源的认识肯定会不断的深化,生物潜力一定会扩大。但是我们又要认识到技术变革并不是每时都在发生的,人类现有的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科学技术水平又是一个定量,人类必须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上解决眼前的问题。作者只看到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破坏生态环境的一面,从而走到了因噎废食的地步,这是不足取的。当然,我们也不能因为相信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利用会不断提高的,从而盲目乐观。

最后应当一提的是,作者对人类的未来并不是完全悲观的,他认为如果人们能按下面的措施去做,是会摆脱困境的。这些措施是:第一,动员科学研究力量研究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同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而采取措施来降低环境阻力;第二,在全体人民中普及人类生存和其生态环境的有关知识;第三,利用一切宣传教育手段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有效地控制生育,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作者还呼吁人们应当克服自私自利和民族主义,各国应当联合起来对自然资源实行有计划的开采和开发,这的确是作者的良好愿望。但是他不知道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利润而不是人和人类的生存,它的这个本性是不会改变的,虽然很多资产阶级政府也在大力保持本国的生态平衡,但那只是为了他们本国资产阶级的长远利益,与此同时,他们对第三世界的掠夺是根本不顾生态问题的。所以,我们说人类面临的不仅是人口和生态问题,更重要的是,还有一个社会经济制度的问题。

上一篇:品味李白高中作文下一篇:年检汇报材料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