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原理

2024-07-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次贷危机原理(推荐8篇)

次贷危机原理 篇1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源

2、量质变

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析当前的金融危机就是:经济发展速度下降---政府下调利率刺激经济增长----市场利率下降---信贷扩张-----银行为谋求高额利润-----贷款给信用差的客户-----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积累------经济发展高涨发生通货膨胀----政府为抑制通货膨胀提高利率-----次级贷款者还不起贷款------次贷危机-----金融危机。当今的世界金融、经济运行情况,及其发生的问题,是一个典型的由量的积累到质变的过程。

3、内外因

在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次贷危机也将从美国金融市场传导至全球金融市场,从美国实体经济传导至全球实体经济。

内因是根本: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次贷危机原理 篇2

1.1 金融创新工具概述

MBS:MBS (Mortage-Backed Security, 住房抵押支持债券) 是最早的资产证券化品种。最早产生于60年代美国。它主要由美国住房专业银行及储蓄机构利用其贷出的住房抵押贷款, 发行的一种资产证券化商品。就是指将一系列用途、期限、质量、抵押范畴类型等方面具备共性的、可以产生大规模稳定现金流的住房抵押贷款进行组合和包装, 作为标的资产发行证券销售给投资者的融资行为。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现金流、原先不易被投资者接受的证券, 转换为可以在市场上流通、容易被投资者接受的证券。

CDO:结构性金融技术就是在证券化的过程中将资产池进行结构重组。最具有代表性的结构性金融产品是所谓的CDO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 债务抵押证券) 。CDO是将基于次级按揭的MBS再打包发现的证券化产品, 这一过程因此又被称为二次证券化。在这次证券化过程中, 资产池中MBS所产生的现金流被进行了偿付顺序的优先/次级结构安排, 因而相应发行的CDO债券也具有了优先/次级的偿付性质, 基础资产池中的信用风险因此不同程度地转移到不同档次的CDO投资者, 以满足风险胃口不同的投资者需求。

CDS:CDS (Credit Default Swap, 信用违约互换) 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摩根大通首创的, 相当于一种金融资产的违约保险合约。债权人通过该合约将债务风险出售, 合约价格可以视作保费。购买信用违约互换的一方被称为买家, 承担风险的一方被称为卖家。双方约定如果标的金融资产没有出现违约情况, 则买家向卖家定期支付“保险费”, 而一旦发生违约, 则卖方承担买方的资产损失。在经济良好时, CDS的风险很低, 能够为贷款和债券避险, 是一种良好的投资手段。但在危机发生后, 它却因保证金杠杆交易放大了虚拟需求, 成为众矢之的。

1.2 欧美国家金融创新特点

(1) 模糊性。

金融衍生品是基于基础金融资产而派生的产品, 可是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 不少衍生品自身也逐渐变成“基础资产”, 又由于“风险异化”的实际状况, 基础资产越来越求助于设计包装。随着现代数学和计算机手段的发展及运用, 以至于根本看不清基础资产是什么, 金融衍生品的复杂程度日益加深。

(2) 自由性。

各种金融衍生品和证券化产品在美国数不胜数, 金融机构马不停蹄地花样翻新, 不需要论证也没有监管, 只要有买方能成交就行。事实证明, 衍生工具的超规模创设提高了全球金融系统的风险水平。

(3) 投机性。

欧美金融创新日益远离实体经济而异化为投机赢利的工具。衍生产品普遍采用保证金方式, 获取以小博大的投资收益。杠杆比率轻率设定且不断加大, 投资银行在激进参与的同时难以对风险进行足够控制。

(4) 场外交易为绕开监管束缚, 金融创新竞相发展场外交易。

据国际清算银行 (BIS) 、各国监管部门及国际掉期和衍生品协会 (ISDA) 等对场外交易参与者的调查统计, 衍生品场外交易增长迅猛, 同时, 衍生品场外交易未清偿合约的价值是场内交易的5倍以上, 其速度和规模远远超出场内交易, 有些国家场外交易规模甚至占整个衍生品市场份额的80%以上。

(5) 法规配套不足。

现在, 众多投资银行实际上变相成为对冲基金, 但缺乏相应的风控法规。美国的金融和资本市场要求自由发展、抵制政府监管和干预的力量非常强, 且衍生工具大量表现为表外业务, 现有的信息披露制度和监管措施根本无法有效应对。

2 创新金融工具何以引发次贷危机

2.1 生成机制及传导链条

2001年, 受互联网泡沫破裂和911空难的冲击, 美联储连续大幅降息刺激经济增长。低利率和充足的流动性引致大量购房需求, 房地产市场一片繁荣, 潜在的利益大大刺激了投机性需求和金融机构的放贷心理。房地产市场和消费市场的繁荣也不断地拉动了美国经济增长。在这个过程中, 美国贷款机构为了盘活资金, 分散风险和拓展业务, 实现利益最大化, 把住房按揭贷款打包成MBS即住房抵押支持债券进行出售回笼资金。投资银行购买MBS后, 把基础资产的现金流进行重组, 设计出风险和收益不同档次的新债券, 也就是债务抵押证券CDO, 然后再推出能够对冲低质量档次CDO风险的信用违约互换CDS, 以及二者的结构化产品——合成CDO。这些结构化的组合产品形成了我们所谓的次贷价值链SB-MBS-CDO-CDS-合成CDO。

这些产品的潜藏风险很大, 因而收益率也高。由于具有风险对冲工具CDS, CDO被评级公司冠为AAA级债券, 获得了全球对冲基金和各大金融机构的青睐。房价不断上升, 以住房按揭贷款为基础的CDO的高回报率也自然得到保障。CDO和CDS被出售给来自全球的对冲基金和各大金融机构。持有CDO的基金组织和金融机构见获利如此丰厚, 纷纷通过杠杆融资, 反复向大银行抵押CDO, 将获得的资金再度投入CDO市场。著名的凯雷基金破产时杠杆倍数高达32倍。而CDS衍生品又是杠杆交易, 这样就将CDO和CDS的虚拟需求放大了几十倍。这一系列创新产品的活跃, 进一步刺激了贷款公司继续发放次贷和房地产泡沫。可以看到两个泡沫循环, 一是“住房贷款-MBS-CDO-CDS”的金融产品链条内部循环膨胀, 这个虚拟经济的膨胀同时和房地产市场以及消费信贷市场在外部形成了一个循环膨胀。只要这两个循环链条中有一个出了问题, 那么全部链条都会受到冲击。

2.2 次贷危机中的“蝴蝶效应”

当市场陶醉在“金融创新改变了经济发展的周期性规律”美梦中时, 危机便悄悄降临。美联储连续15次降息于2003年6月见底至1%, 然后因油价推动全面通胀等系列因素而被迫加息, 从2004年6月起连续17次加息至5.25%。这时, 基金的“分散风险”失灵了, 保险公司连自己也不保险了, 利率变化的“蝴蝶翅膀”扇动出金融风暴的“路线图”:越来越多的低端客户无法正常支付按揭贷款——房贷违约率上升, 市场开始拒绝次贷抵押债券——房市泡沫破裂, 作为抵押品的期房价格急剧缩水——次贷衍生品MBS、CDO、CDS风险“敞露”——涉足次贷的金融机构平均30倍的杠杆效应将风险急剧放大, 负债和资本金比例严重失调, 被迫快速出售资产来平衡其债务——“恐慌性杀价”与“负债和资本金比例失调”恶性互动, 导致资产价格循环式下跌——流动性骤然收紧, 资金严重短缺——银行惜贷, 殃及正常经营的无辜企业——政府紧急救市措施被解读为危机深不见底, 股市大跌, 投资信心严重受挫——行业多米诺骨牌效应令金融巨头纷纷倒地——失业率急剧上升, 消费明显萎缩——资金从资本市场恐慌性撤离——债务链将次贷危机向持有次贷等美国债权、美元资本的国家和地区快速延伸。

3 由次贷危机得到的启示

深入认识金融创新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及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产生与传导同金融创新有着密切的关系。包括信贷市场基础产品创新 (次级按揭) 和资本市场衍生品创新 (MBS、CDO和CDS等) , 前者导致了金融体系信用风险承担总量的增加, 后者导致了信用风险由信贷领域转移到资本市场, 进而传导到更加广泛的投资者。由此可见, 风险承担和转移成为现代金融创新的核心内容, 而这显然有可能加大系统性风险和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

金融机构现代风险管理技术发展的局限性。美国次级按揭危机表明, 风险定价不仅增加了系统性风险, 而且还导致了商业道德和法律纠纷问题, 而资产证券化、结构性金融和信用衍生品等风险转移技术也导致了风险的集中和浓缩, 进一步加大了风险交易的杠杆性, 使得危机更易于“传染”。

银行放贷应以审慎的信用分析为基础, 不能过度依赖抵押品。近几年美国次级按揭的大量发放, 反映出放款者在房价高涨的宏观背景下, 过度依赖抵押品放贷的经营模式。这种模式具有内在的缺陷, 尤其是抵押品的价值随市场波动较大, 一旦市场走向滑坡, 抵押品的价值也就大大贬值, 而导致贷款人的违约发生。

现代金融体系风险配置功能建设的重要性和挑战性。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于经济体系中的风险通过金融市场可以合理有效地配置到愿意且有能力承担风险的经济主体, 从而保证经济体系在发展和创新中的风险能够得到合理分担, 并保持系统的稳定性。显然, 此次危机是对美国金融体系风险配置功能的一次考验, 但是具有双刃剑性质的风险定价和转移技术既可以优化风险配置, 增强系统的稳定性, 也可以完全相反。

参考文献

[1]陶冶.次贷风波之于中国:警示作用大于实质影响[N].金融时报, 2007-8-16.

[2]茹璧婷.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J].理论前沿, 2008, (18) .

[3]于莹.次贷危机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J].中国金融, 2007, (18) .

次贷危机新契机 篇3

次贷危机对美国的影响

如果历史可以为镜,我们可以看到历次金融危机给美国带来的后果不尽相同。

当经济萧条尾随金融危机,投资者看到的是漫漫熊市,如1990日本地产泡沫和2000年美国科技股崩溃。与此相反,当金融危机没有经济萧条相伴,股民们面临的往往则是投资的良机,如1987年股灾、1995墨西哥危机和1998年俄国国债违约/LTCM垮台。

对于当前的次贷危机,美国希望的当然是后一种情形。

然而,目前大局还未明朗。美国经济萧条的风险仍在上升。美国正在走软的房产业与其信用萎缩相结合,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造成了财富的损失。同时,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也在下降,房产市场上的每一点新动向似乎都在加速这一下降趋势。

如果美国个人和企业消费者对经济前途变得愈加悲观因而继续削减消费,其汽车行业可能将成为进入萧条的第二个大行业。2000年底科技股崩溃后,正是由于消费者信心突然下降,加上制造业萎缩和汽车销量回落至低谷,经济才从2001年3月正式步入萧条。

美联储曾经在历次经济危机中起到关键作用。这一次,人们又一次把眼光甚至筹码压在了美联储上——利率和证券期货市场目前的价位都已隐含假设联储将再次降息。

美国经济出现萧条,也必将从基础上冲击以出口为主的中国经济。因此,次贷危机的最终危害有多大,不仅取

决于金融市场已经遭受的损失,更重要的还需看美国经济是否被拖入萧条。

中国新契机

中国的对外投资还基本上处于封闭状态,有能力直接投资于美国次贷的机构主要是国有大商业银行、投资实体和外汇储备。据公布的数据,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三大国有商业银行截至2007年6月底共持有约112亿美元的美国次贷。相对于他们的证券投资总额,这是一个很低的百分数比例。其他国有投资实体(如投资黑石的中国汇投公司)和QDII可以通过购买外企间接拥有美国次贷。这类投资总额难以估算,但好在这类投资目前在中国并不是主流。

中国13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可能含有美国次贷,华尔街也曾估计其总投资额在100亿美元左右。但是国家外汇管理局官员已经于9月4日澄清,中国外储不拥有任何此类债券。

由于市场的封闭而躲过危害,可以说中国是消极地抵御了次贷危机的直接冲击波。次贷危机的长期余波是否会对中国产生影响?回答是肯定的。但可喜的是,次贷危机的长期影响有很大几率对中国有利,这是因为,中国自身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增长格局有可能在危机结束后,促成国际资本在流向上的改变。

美国经济萧条进而中国经济受牵连萎缩是可能情形中最坏的一种。当次贷危机尘埃落定,更有可能出现的则是美国经济持续低迷,中国经济保持强劲。

从国际整体环境看,在过去的几年里,全球经济增长总格局已经改观。目前全球经济增长的75%来自于新兴市场国家,美国已经不再是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在这种氛围中,除非美国步入严重的经济萧条,否则美国单方的经济变化不能改观这个新格局。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将继续领跑世界经济。

从中国内部看,国内消费已经持续增长几年,势头不减。重要的是,中国的消费增长和美国有着本质的不同。首先,中国的国内消费是来源于积蓄而不是依赖过剩的信贷。其次,中国的金融衍生工具创新几乎还不存在,杠杆运用远远小于美国。

另外,国内A股市场和楼市虽有泡沫的危险,但是它们从客观上已经提高了国民财富。这部分增加了的财富意味着新的消费增长。

从央行的政策看,次贷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的央行们在联手准备放宽货币政策,中国央行上月却逆流而行继续紧缩。这进一步反映了中国面临的问题是高增长高通胀而不是经济衰退。

以上这些客观事实显示,在美国经济可以避免萧条的前提下,国际增长格局将保持稳定,中国经济也将有能力延续其已经独立走出的轨迹。

在日趋全球化的金融市场上,国际资本总是自然地从低增长低收益地区移向高增长高收益地区,这是资本市场的规律。本次次贷危机过后,伴随美国经济走软和货币政策放宽,同样的规律将促使国际资本离开美国涌向中国等高增长国家。如此的资本逆转将直接有利于中国的经济以及中国的货币和资产市场。■

[编辑 赵代波]

美国次贷危机分析q 篇4

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

这次信用危机的源头是产生于美国金融和信用机构系统的次贷危机事件。回顾这次危机发生的原因,除了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不当和房地产市场失衡,以及金融炒作以外,更重要的是金融和信用机构系统高层管理的失误和对危机管理的重视程度的不足。可以说是美国金融和信用机构系统高层管理的失误造成了本次危机。而这些失误也是现代很多企业和组织共有的管理缺陷和漏洞。

从信用管理的角度看,产生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主要原因是盲目发放大量的贷款,对金融创新产品的利用不合理。通过金融产品创新,使信贷风险转移,将放贷机构的个体风险向金融市场和投资市场转移,风险被扩大,使单个放贷机构可控的风险变得不可控。放贷机构没有控制好信贷风险,特别是信用风险。导致产生了大量放贷效应,对信贷流动性失控,主要表现在信贷回收困难。发放贷款,首先应全面了解他的信息,如果对那些信用状况不是很好的人发放贷款,这些贷款本身的信用风险就会比较大。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方面,都应该从经济、生活背景、信誉度等方面综合考虑,对他的信用状况进行如实的评估,并让投资者进行分析和判断,做出正确的决策。但是,这些信息都没有被客观地披露出来。而信用评级机构对证券化基础资产的信用评级,也不是真正根据借款人的违约可能性,而是凭着对房价上涨的盲目估计,高估资产的信用等级,把次级贷款当做优质贷款,把由次贷证券化产品的信用等级评得与正常贷款证券化产品一样,严重误导投资人。直到次贷危机爆发,才急忙下调次贷证券化产品的信用等级,但为时已晚。

次贷危机的防范措施

引发次贷危机的美国金融机构大要做好危机管理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高应对金融危机的监控水平。

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让我们看到,即使在美国这样市场机制相对发达的国家也会有危机的发生,而我们正在进入深化市场体制改革的历史新时期,资产价格大幅上涨,面对自由市场机制下的持续发展,风险的调控和监管是很重要的。

2.加强原始的金融产品的风险管理。

对无论是原始的金融产品,还是包装过的金融产品,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和完善对原始产品和客户的持续管理。无论金融产品包装多少次,多么复杂,但对原始产品的风险管理要规范是非常重要的,对原始的客户和风险的跟踪要及时。

3.防患于未然,预防第一。预防危机必须建立高度灵敏、准确的预警系统。

4.准确定位,快速反应。通过危机的预测,出现大量危机前兆的时候,应当准确的定位。

5.妥善处理,化危机为商机。在准确定位危机之后,应在危机处理方案的指导下妥善处理相关问题,尽可能的将危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应当积极寻找新的商机,危机给企业或组织制造了另外一种环境,管理者要善于利用危机过后的全新环境探索经营的新路子,进行相应改革。

美国次贷危机看资产证券化 篇5

美国次贷危机看资产证券化

【摘要】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从资产证券化的角度全面解析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全过程及其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总结本次次贷危机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并探究次贷危机对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 美国次贷危机 资本市场爆发的美国次级债危机是继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危机以来,全球发达国家金融系统爆发的规模最大和程度最深的危机。迄今为止,次级债危机已经造成美国和欧洲数十家次级抵押贷款供应商破产,多家对冲基金宣布解散或停止赎回,多家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发布预警。虽然美国及世界多国央行迅速反应,纷纷向金融市场注入巨资以求救市,但收效并不明显。继209月18日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后,又多次下调了银行利率,但降息究竟对救市作用有多大,还需市场的进一步验证。

一、美国次债危机之前世今生

1.次级债券的大规模发放

美国自IT产业泡沫破灭后,房地产信贷的扩张成为金融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低利率政策便利了美国中低收入家庭的房产贷款,与此同时衍生金融产品的创新为放贷的发放提供了便利性,并增加了房地产等中长期贷款的流动性。20世纪90年代中期,源于估价风险的技术创新,减少了进行信用评估与风险管理的成本,从而使贷款机构将目光由优质的抵押贷款转向信用记录交叉的次优抵押贷款人群,次级房贷迅速发展。

2.次贷危机的爆发

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造成的第一波冲击,针对的是提供次级债的房地产金融机构。房地产金融机构不可能将所有抵押贷款证券化,它们必须承受违约成本,因为债权停留在自己资产负债表上而未实施证券化。以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债供应商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为代表,大量的次级债供应商纷纷倒闭或申请破产保护。

第二波冲击,针对的是购买信用评级较低的MBS、CDO的对冲基金和投资银行。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导致中间级或股权级MBS、CDO的持有者不能按时获得本息偿付,造成这些产品的市场价值缩水,恶化了对冲基金和投资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对冲基金面对投资人赎回、商业银行提前回收贷款的压力,以及中介机构追加保证金的要求,被迫抛售优质资产,甚至破产解散。

第三波冲击,针对的是购买信用评级较高的MBS、CDO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共同基金和养老基金等。当较低级别的MBS、CDO发生违约,评级机构也会对优先级产品进行重新评估,调低其信用级别。尤其对商业银行而言,不仅所持优先级产品市场价值缩水,对冲基金用于申请贷款而作为抵押品的中间级和股权级MBS、CDO也发生更大程度的缩水,造成银行不良贷款比重上升。

次级房贷的迅速发展,得益于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的升温,而也正是这一时期房价的持续升温和房地产的一时繁荣,让这些房贷机构忘乎所以,忽略了次级房贷的潜在的巨大风险。在这种“一派大好”的形势下,金融机构视次级房贷为优质资产而不遗余力的大肆扩张,致使许多本来无意购房的弱势群体成为次级房贷的消费者,同时也成为这次次债危机最严重的受害者。

宽松的贷款资格审核成为房地产交易市场空前活跃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为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而这一隐患随着美联储近两年的17次加息,美国经济的降温和房地产价格的急剧下跌最终爆发出来。原因是在次级房贷债券的销售过程中,次级房贷机构为了转移风险,把次级抵押贷款打包成债券销售给投资者,而由于在债券发行过程中信息不够透明,或者由于发行债券的金融机构故意隐瞒一些对发行不利的信息,导致债券投资者无法确切了解次级放贷申请人的真实还贷能力,一旦债券投资者发现借款者无力还款,自己持有的以房屋抵押贷款为证券化标的债券可能贬值,必然因为恐慌而急于抛售赎回。这样势必导致次级房贷这一金融衍生链条的断裂,而构成这一链条的德金融机构众多,特别是购买次级房贷债券的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遍及世界各地。那么,因为链条的断裂而形成世界性的危机就不足为奇了。

二、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

1.贷款机构风险控制不到位

――,美联储实施低利率政策刺激了房地产业的发展,美国人的购房热情不断升温,次级抵押贷款成了信用条件达不到优惠级贷款要求的购房者的选择。

放贷机构间竞争的加剧催生了多种多样的高风险次级抵押贷款产品。如只付利息抵押贷款,它与传统的固定利率抵押贷款不同,允许借款人在借款的前几年中只付利息不付本金,借款人的还贷负担远低于固定利率贷款,这使得一些中低收入者纷纷入市购房。但在几年之后,借款人的每月还款负担不断加重,从而留下了借款人日后可能无力还款的隐患。

一些贷款机构甚至推出了“零首付”、“零文件”的贷款方式,即借款人可以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购房,且仅需申报其收入情况而无需提供任何有关偿还能力的证明,如工资条、完税证明等。宽松的贷款资格审核成为房地产交易市场空前活跃的重要推动力,但也埋下了危机的种子。

总的来说,在美国,许多放贷机构认为,住房价格会持续上涨,于是在贷款条件上要求不严甚至大大放宽,降低信贷门槛、忽视风险管理,如不要求次级贷款借款人提供包括税收表格在内的财务资质证明,做房屋价值评估时,放贷机构也更多依赖机械的计算机程序而不是评估师的结论等。最终导致需求方过度借贷,多年来累积下了巨大风险。

2.预期之外的加息

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到5.25%,是次贷危机爆发的直接导火索,利率大幅攀升不仅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还使美国住房市场开始大幅降温,房价持续走低,这些都出乎贷款公司的意料之外。

在进行次级抵押贷款时,放款机构和借款者都认为,如果出现还贷困难,借款人只需出售房屋或者进行抵押再融资就可以了。但事实上,由于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住房市场持续降温,借款人很难将自己的房屋卖出,即使能卖出,房屋的价值也可能下跌到不足以偿还剩余贷款的程度。这时,很自然地会出现逾期还款和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的案例。案例一旦大幅增加,必然引起对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悲观预期,次级市场就可能发生严重震荡,这就会冲击贷款市场的资金链,进而波及整个抵押贷款市场。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价格也会因为房屋所有者止损的心理而继续下降。两重因素的叠加形成马太效应,出现恶性循环,加剧了次级市场危机的发生。

连续的降息使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险立即暴露出来,而美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程度又很高,风险很快就传递到整个债券市场以及欧美、日本市场。

三、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及其流程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资产中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并以这些资产为担保发行可在二级市场上交易的固定收益证券,据以融通资金的技术和过程。其主要特点是将原来不具有流动性的融资形式变成流动性的市场性融资。

根据产生现金流的资产类型不同,资产证券化可以划分为资产支持证券(简称ABS)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 (简称MBS)。MBS在美国次级房贷市场上大量发行,其流程可以划分为以下八个部分:

1.商业银行发起次级抵押贷款,并根据证券化目标形成贷款组合

2.组建特殊目的载体(special purpose vehicle),实现资产组合的“真实出售”并建立“风险隔离”机制。

3.进行信用增级,提高证券化之资产的信用等级,从而改善发行条件,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4.由信用评级机构对未来资产能够产生的现金流进行评级以及对经过信用增级后的拟发行证券进行评级,为投资者提供证券选择的依据

5.安排证券销售,向发起人支付购买价格

6.证券挂牌上市交易

7.发起人要指定一个资产池管理公司或亲自对资产池进行管理,负责收取、记录由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收入,并将这些收款全部存入托管行的`收款专户。

8.支付证券

按照证券发行时的约定,待资产支持证券到期后,由资产池产生的收入在还本付息、支付各项服务费之后,若有剩余,按协议规定在发起人和SPV之间进行分配,整个资产证券化过程即告结束。

四、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证券化进程的启示

我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资产证券化的实践探索。比如,1992年海南三亚地产投资券、珠海高速公路证券化、20中集集团应收款证券化,1月信达资产管理公司聘请德意志银行为其25亿元的债券进行离岸操作,203月华融资产管理公司通过信托方式将132.5亿元的不良资产转移给中信信托通过“信托分层”进行处置等。这些产品都贯穿了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理念,但这些实践大多是通过离岸的方式运作的,而且还仅是具有资产证券化的某些特征,远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资产证券化交易实践是从20正式开始的,其标志是2005年8月中国联通CDMA网络租赁费收益计划的发行以及2005年12月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建元2005-1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以及国家开发银行发行的国开元2005-1信贷资产证券化。

1.在证券化过程中加强对信用风险的管理

仔细分析一下美国抵押贷款和次级抵押贷款债券市场的问题后就会发现,证券化本身并非“罪魁祸首”,祸根为在房地产市场持续繁荣的背景下,放贷机构为了追求高收益向那些风险很高、还款能力比较差的人发放了高利率的“次级抵押贷款”.因此,银行要关注贷款的资质和信用风险,信用评级机构要在评级过程中严格审查,有关部门也应通过法律或者规章制度对证券化的流程进行严格约束。

2.中国的资产证券化进程不能因次级债**停止和缓行

次贷危机的产生是因为风险的控制不当,资产证券化不仅不是风险源,恰恰相反的是银行资产证券化有利于分散银行信贷风险,防止房地产市场风险向金融体系高度聚积。因此,资产证券化应当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建议在完善市场监管的基础上,建立金融风险的转移、转嫁、分担、分散机制,从而使资产证券化正常地运转,与此同时国民也可以分享房地产行业高成长性带来的收益。

参考文献:

[1]曹S。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现状的悲观分析和前景的乐观展望[J].当代经济,2007(7)。

[2]李子白。投资银行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郑向居。探究次级债背后的根源[J].现代商业银行,2007.

次贷危机原理 篇6

[摘要]美国次贷危机作为进入21世纪后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它给世人留下的教训极为深刻。危机爆发后,各个学科都开始从各自角度研究此次危机,期望发现此次危机对本学科的启示。本文从反思次贷危机的角度阐述经济法在应对危机中应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及推动经济法干预措施不断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次贷危机 经济法 政府干预 正当性 启示

次贷危机自2007年初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爆发后,先是蔓延至整个金融行业,而后波及到实体经济,成为真正意义的经济危机。作为进入21世纪后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它给世人留下的教训极为深刻。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是应对次贷危机,避免危机影响扩大的有力武器。本文是在经济法的语境下论述次贷危机中的众多干预措施,经济法语境下的国家干预应该包括国家立法干预,行政干预或政府干预,司法干预,其中经济法中的国家干预核心是行政机关的干预,本文也将以行政干预为重点进行分析。

一、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对于次贷危机的原因,经济学界内部百家争鸣,其中主流观点认为本次危机产生的原因是:政府监管的缺失、金融机构过度的金融创新以及次贷市场的不规范,上述的观点如果从经济法角度去总结,那么导致本次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就是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

1、次贷危机的爆发是典型的市场失灵的表现

在市场经济产生以来的几百年里,个体本位和社会本位这对范畴之间的矛盾与对立逐步尖锐。本次次贷危机就是市场经济中个人主义极度膨胀的结果,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有金融贷款机构、借款人、中介机构和评级机构,通过对这些市场参与者的分析,我们发现这些参与者都存在着忽视社会利益的极端个人主义行为。首先金融机构的高管作为具备金融专业知识的专家,在进行每次金融创新时都会很清楚开发出的金融创新产品的风险。面对次级抵押贷款带来的高额利润,贪婪使华尔街金融机构的高管们毫无顾忌地大肆进行金融创新和转嫁风险,同时为了掩盖风险,创新出越来越复杂的金融产品。其次次级抵押贷款创设的初衷是为了实现广大低收入人群住房梦,但是面对房价持续上涨,经济形势良好的大背景,有人看到了炒房能够带来的暴利,同时由于级抵押贷款门槛低,并且审查松懈,所以期望通过炒房牟利的人涌入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使次贷规模持续扩大。最后,次贷市场中的中介人和评级机构的道德风险行为也是导致次贷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中介商为了帮助借款人通过贷款审查,顺利拿到贷款,采取各种非正当手段蒙骗借款机构,例如使用虚假的收入证明和纳税证明以及贿赂贷款审查员等,这些不正当行为导致贷款机构将钱贷给不符合标准的借款人,增加了贷款机构的不良资产和坏账死账,提升了贷款机构的运营风险;评级机构作为谋利的法人,为了得到报酬也采取迎合需要评级的客户的做法,擅自提升贷款的信用等级。通过对本次次贷危机原因的分析,极端的个人主义倾向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面对利益,金融机构的高管、中介入,评级机构,借款人都把社会公共利益,经济安全抛到九霄云外。

此外次贷市场参与者面对利益的种种盲目参与行为、盲目投资以及盲目投机行为无疑是市场经济盲目性的表现。

2、政府失灵是导致次贷危机爆发的又一主因

不仅市场存在失灵,政府在干预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往往也存在着失灵,并且政府失灵通常出现在政府试图矫正市场失灵的过程中。政府失灵的影响与市场失灵的影响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詹姆斯·布坎南在《自由、市场与国家》中就指出:政府的缺陷至少与市场一样严重。政府失灵包括政府干预不到位,政府干预错位以及政府干预不起作用,其中政府干预不到位和政府干预错位在本次危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次贷危机中政府干预不到位是导致次贷市场陷入混乱的主要原因。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号经济强国,现代经济发展已有几百年历史,经济法律法规比较完善,但是为什么还会爆发如此严重的金融信贷危机?比较有力的解释就是政府在市场恶化的过程中放任市场自身调节,政府干预没有到位。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使坚持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美国遭受重创,从此各国开始注重强调政府干预。直至上世纪70年代“父爱”般的政府干预使美国出现滞胀,此时与凯恩斯主义对立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得以席卷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可以说,新自由主义的泛滥是美国政府干预不到位的最根本原因之一。坚持新自由主义思想的政府相信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放任市场自由发展,对于市场中的种种过度冒险行为坐视不管,放任金融机构大肆进行金融创新。同时对于一些金融机构过高的杠杆率也置之不理。

二、次贷危机中经济法干预的正当性分析

1、导致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折射出经济法干预的正当性

前文已经论述过,导致次贷危机爆发的两大主因是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经济法的产生即是为了克服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一种方式。因为经济法作为规范政府干预经济的法律,对于帮助市场平稳发展有着别的政府干预措施不能替代的作用。经济法的这种作用在此次危机中得到了突出反映,只不过是一种反面折射。上述的种种导致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经济法都能通过制定具体的规则予以限制。首先政府为了控制金融领域的风险,不仅持续监控本国金融企业的经营运作,而且还制定一定的金融法律法规,为金融企业划定经营运作方面的底线。其次法律作为统治阶级的意识表现,通过颁布法律可以向民众传达一定的社会理念,针对市场中的投机行为和个人主义,政府可以通过经济法律宣传社会本位的理念,同时通过对极端个人主义和存在严重影响的投机行为的惩罚,使民众间接被灌输社会本位理念。

2、从次贷危机中经济法干预的成效看经济法干预的正当性

次贷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都对本国的经济运行模式进行过反思,认为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不能保证经济长期健康平稳发展,而是需要一定的政府干预,怎样才能在经济不出现大动荡的情况下实现市场和政府干预的均衡?经济法干预措施则是一剂良药,利用经济法律不仅可以扩大政府干预经济的权利,也可以为市场经济的自由运行划定一定范围,规定市场经济基础地位的同时,也赋予政府一定的干预经济的权力。总之,无论是专注于长远发展的经济法还是力图减小损失的经济法,在帮助各国走出危机阴影的过程中都起到了一定作用。各国经济开始回暖,提前复苏的迹象的出现,就是这些经济法干预措施有效性的最有力的证明。

三、应对危机的经济法干预措施建议

1、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的监管

审慎经营是使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降低因为企业自身因素而产生的风险的重要经营准则。审慎经营规则侧重于通过金融企业自身的行为去降低企业营运所面临的风险。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头号经济强国,金融领域的规则相当完善,政府和金融企业的风险控制机制完备,但最终还是因为金融企业没有很好地执行审慎经营规则而导致危机的发生,这说明要使审慎经营规则得到彻底地执行就需要实行内外联合。不仅需要各个金融企业有着完备的风险控制机制、系统的审慎经营执行框架,还需要政府对金融企业的审慎经营进行有力监管,对金融企业的业绩、各项指标进行定期检查。对发现有违背审慎经营规则行为的企业,责令其整改,或者进行罚款,严重者追究企业法定代理人及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我国政府历来对审慎经营规则给与高度重视,但也不排除会存在少数金融机构面对当前类似于美国危机爆发前的经济形势而采取冒险行动,发放规模过大的房屋贷款,降低贷款审查标准等。所以,在当前的形势下,我国政府应该提高警惕,积极吸取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进一步加强贯彻执行审慎经营规则,引导我国金融企业走上合理合法经营的道路。

2、弘扬“社会利益本位”理念,建立相应机制抑制“个人主义”的膨胀

市场经济奉行“自由放任”的理念,因而西方政府很少干预个人市场行为,但是发展到极端就是个人为了一己利益去损害社会利益。次贷危机的爆发使我们不得不提高对个人主义膨胀的警惕。个人主义膨胀涉及到道德、人性等深层次领域,要想从这些角度出发去根治个人主义膨胀,一是时间周期长,二是很难针对问题选择正确的措施,而且如果措施不恰当,影响的范围会相当广泛。所以针对这个问题,政府首先应当通过法律法规为个人主义行为规定一条底线,划清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界限。其次,笔者认为应该继续弘扬“社会本位”理念,加大“社会本位”理念的宣传力度,加强民众有关“社会本位”理念的教育,使民众真正领会“社会本位”理念的含义,最后政府应当建立遏制个人主义膨胀的有效机制,对实施损害社会利益行为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厉打击。在这方面,我国还落后于美国,美国在危机爆发后,先是全力挽救经济,待经济发展逐渐平稳以后便开始了大规模的问责行动,调查部门陆续对一些在危机中存在违规行为的金融业者和政府官员进行质询,并且在认定有罪后,对他们实施罚款,甚至监禁,中国在维护社会利益方面做得还不够。“公益诉讼”制度作为能够维护社会利益的有效武器之一,已经引起了我国越来越多的学者的注意。公益诉讼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检察机关)、社会组织(或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根据法律的授权,对违反法律法规,侵犯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或者不特定的他人利益行为,向法院起诉,由法院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活动。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将会为维护社会利益提供诉讼程序的制度保障,使社会利益的维护逐渐成为一种公民权利,一种政府责任。通过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向民众宣传“公益诉讼”理念的同时,可以将市场中的众多企业和参与者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使他们变得谨真,不再轻易冒险。

3、次贷危机再次证明经济运行模式不能走极端

历史已经对经济运行应该采取市场运行与政府干预均衡的模式有过多次证明:苏联的计划经济致苏联经济发展严重失衡,人民生活陷入窘境;美国长期的自由放任市场经济传统使美国历经多次经济危机,其中以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最为严重;2007年初爆发的次贷危机也是美国政府在新自由主义浪潮的影响下重拾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结果,因为危机爆发前,政府过于相信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导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中违规违约行为不断,市场秩序持续混乱,市场风险不断累积,进而因为外部经济的小小波动使得市场问题暴露,整个市场崩溃,所以此次次贷危机是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的极端性、错误性的又一次证明。

[参考文献]

[1]李昌麒: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2]董成惠:探析金融危机下经济法国家干预的本质[J],经济法年会资料,2009

[3]李昌麒:经济法学[M],法律出版社,2007

[4]谢玲玲:美国政府救助金融危机的措施及对我国的启示[J],海南金融,2009(7)

次贷危机根源再探 篇7

一、次贷危机爆发的宏观背景

长久以来, 美国经济一直是世界经济的火车头, 作为全球经济的“最后需求者”, 美国吸纳的贸易顺差约占全球的3/4。美国的强劲需求在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 也形成了不平衡的世界经济格局。这种不平衡的格局造就了美国包括次贷及其衍生品在内的资本市场的过度繁荣;这种格局同时又破坏了美国的实体经济, 腐蚀资本市场繁荣的基础, 使资本市场从繁荣走向萧条, 资本市场的萧条又使实体经济陷入更大的困境, 形成恶性循环, 经济危机就此在美国形成并迅速波及全球经济体。

1、美国经济结构失衡。

自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 美国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 由于其国内劳动力水平的提高和国际分工逐渐深化, 其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 但是这期间美国国内需求的结构并没有与供给结构对应的变化, 从而造成了服务类产品供应过剩而产品类产出供应不足。国内的经济结构失衡需要通过国际贸易来调节, 进口国内供应相对不足的产品, 出口国内供应相对过剩的产品。而国际贸易存在天然的壁垒, 某些行业的产品无法通过国际贸易在不同国家之间流通, 例如建筑业、房地产服务、批发零售、娱乐、教育服务、卫生保健和社会救助等非贸易品行业;另外, 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和对高新技术的保护, 某些行业的出口受到限制, 也成为非贸易品行业。制造业和初级产业等贸易品行业大量进口, 非贸易品行业出口受到限制, 从而形成了日渐庞大的贸易逆差。由于非贸易品行业的出口受到限制, 美国国内的供给超出国内需求。非贸易行业在美国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且从历史的进程来看这些行业的GDP贡献率逐步提高, 这种产业结构源于美国国内劳动力知识水平的提高和国际分工的深化, 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也已经成为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 美国不可能通过逆转自身经济结构的方式实现这些产业的供求平衡, 只能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刺激国内总需求;而贸易品行业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 贸易逆差仍然会继续增大, 因此美国不得不不断地推出宽松的刺激政策。

宽松的财政政策产生了大量的政府债券, 企业融资需求产生了大量企业债券和股票, 个人消费也依赖于赤字融资。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兴起正是得益于互联网泡沫后为了维持经济增长而推出的低利率政策。低利率政策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使得个人通过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成为可能。随着放贷机构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优质客户开发殆尽, 低收入人群也成为其目标客户, 次级住房抵押贷款随之大幅增长;随后, 这些住房抵押贷款又进入债券市场形成次级债。

宽松的经济政策产生了大量的债务融资需求, 而长期的贸易逆差限制了债券市场的资金供给, 这一供求矛盾必须通过资本的国际流动来解决。

2、世界经济结构失衡。

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亚洲国家。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 在美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 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亚洲地区。正是亚洲“世界工厂”的贸易顺差满足了美国等国家的产品需求。日本、亚洲四小龙、中国、东南亚地区依次繁荣的过程正是国际分工的调整过程, 这种国际分工体现了不同国家的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的发挥还要依赖于国际贸易的充分进行, 但由于非贸易品行业的存在, 导致国际贸易中存在天然的壁垒, 亚洲国家在长期的国际贸易中形成了巨额的贸易顺差, 而美国等国家则形成了巨额贸易逆差。贸易应该是商品的双向流动, 巨额贸易顺差、逆差的长期存在表明世界经济结构已经失衡。

美国财政和贸易双赤字, 国际收支状况不断恶化, 而亚洲国家则贸易和资本项目双顺差。自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美国日益扩大的经常项目逆差和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巨大的经常项目盈余同不断积累的高额外汇储备, 成为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标志。美国自1992年开始新一轮的经常账户逆差以来, 逆差从1992年的501亿美元大幅增长至2006年的8, 567.55亿美元, 这意味着美国吸收了世界75%左右的贸易顺差。而处于另一极端的中国, 经常项目顺差由1992年的64.01亿美元增至2006年的2, 498.66亿美元, 尤其是2001~2006年间增长了20多倍。中国作为美国贸易逆差的第一大来源地, 占其贸易逆差总额的25%以上。

3、美元回流。

亚洲地区国家在受益于参与国际分工实现经济繁荣的同时, 也形成了外向型经济模式。而迫于国内就业压力和劳动力知识水平的限制, 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同样困难重重, 短期内很难摆脱对出口的依赖。为了保证出口必须避免本币升值, 因此长期贸易顺差形成的巨额外汇不得不购买美元资产, 这些国家通过贸易顺差获得的美元回流到美国资本市场, 为美国的政府、企业乃至个人提供债务融资。正是在充足的资金供应下, 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这样的高风险资产也被大量证券化, 形成规模庞大的次级债, 这是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繁荣的拉动力量。

另外, 亚洲国家的低成本劳动力通过国际贸易对美国的底层劳动力构成竞争威胁, 而这些底层劳动力正是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发放对象。长期的贸易逆差使底层劳动力的盈利能力每况愈下, 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违约率不可避免地逐渐上升, 以其为基础的债券随之崩溃。在美国国内经济结构长期失衡、世界经济结构长期失衡的背景下, 美国经济的繁荣是建立在世界对美国的透支型经济模式盲目乐观的基础上的, 自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 这种经济模式已经运转了三十多年, 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这一高风险领域也最终成为金融机构争夺得资源, 表明这种经济模式的潜力已经开发殆尽。次级债风险的暴露也就成为整个经济系统崩溃的导火索。随着美国需求的萎缩, 长期依赖对美出口的经济体首先受到冲击, 经济危机从美国蔓延至全球。

二、次贷危机的具体原因

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本身是一种高风险的金融产品, 而这种高风险产品能够大量发行并通过证券化延伸到整个全球的金融市场, 是整个金融体系忽视风险乃至放纵、鼓励高风险业务扩张的结果。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兴起很大程度上源自再融资需求, 而非真实住房需求。因此, 低利率政策、持续走高的房价是掩盖风险的必要条件;而房价持续走高的主要动力恰恰又是住房抵押贷款的大量发放, 形成正向的循环拉动机制。显然没有真实需求作为支撑的房价是不可能持续上涨的, 并且无法实现回调。当美国金融当局开始调高利率, 房地产市场开始降温的时候, 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完全暴露出来, 房价与次贷开始逆向地循环拉动, 形成次贷危机。

1、次贷业务盲目扩张。

在宽松、乐观的金融市场形势下, 放贷机构能够方便地将抵押贷款出售给投资银行, 转移风险, 这种证券化引起了银行中介职能分解, 风险与收益相分离。抵押贷款公司既可以赚取贷款手续费, 又能把违约风险转嫁到债券最终的买家身上, 因此放贷机构在利益的驱使下, 不负责任地放松了信贷审查。许多放贷机构甚至不要求次级贷款人提供包括税收表格在内的财务资质证明;在做房屋价值评估时, 放贷机构也更多地依赖机械的计算机程序而不是评估师的结论。

除了疏忽、失察之外, 更有放贷机构对购房者采用欺诈性手段, 主动进行猎杀性放贷。放贷机构没有按照要求向消费者真实、详尽地披露有关贷款条款与利率风险的复杂信息, 而通过包括故意隐瞒信息、提供虚假信息、怂恿甚至代替消费者虚报收入等欺诈手段, 实现放贷。发放贷款时, 贷款机构依据的是房产价值, 而非借款人的偿债能力。次级房贷多为混合型可调整利率房贷 (ARM) , 通常头两年为固定利率, 此后每半年上调一次, 上调幅度通常很大。猎杀性放贷的对象多为贫穷、教育程度低下、高龄、单身母亲、少数族裔、新移民等弱势群体, 无力负担月供, 只得以更高成本再融资, 卖掉住房, 或停止还款, 形成大量不良贷款。

2、过度证券化。

抵押贷款证券化市场的迅速发展, 吸引了众多的新市场参与者, 其中不乏以追求高额利润为目的的投机者, 使得抵押贷款及其证券化市场本身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操作。证券市场的强大需求引发了高风险住房抵押贷款的泛滥。

2003年以前, 美国的抵押贷款市场是由政府支持的政府国民抵押协会和联邦国民抵押协会这两家公司主宰。他们将贷款打包成证券, 承诺投资者能够获得本金和利率。通常, 他们会制定明确的放贷标准, 严格规定哪些类型的贷款可以发放。随着两大公司财务丑闻的爆发, 高风险偏好的对冲基金、养老金基金以及其他基金进入这一市场, 抢夺原本可能由这两大公司购得的贷款, 这两家政府公司在美国抵押贷款市场中的份额从2003年的70%降到了2006年底的40%。原有的放贷标准在高额利率面前早已成为一纸空文, 新的市场参与者不断鼓励放贷机构尝试各种各样的贷款类型。与此同时, 2005~2006年投资者对于高收益证券的浓厚兴趣也是承销标准放松的重要原因。证券化过程中每个阶段的报酬都是费用驱动型的, 再加上分散化的信用风险降低了监督动力, 这些都削弱了对审慎性放贷的保障。因为中介机构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所发放贷款的数量而不是质量, 使证券化产品的信用质量在恶化。为了分散风险, CDO、CDS等越来越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应运而生。这些金融衍生品在分散次贷风险的同时, 吸纳了更多的资金, 极大地放大了次贷的影响力。而次贷本身的风险只是被分散而非消除, 当次贷出现大规模违约的时候, 这些旨在分散风险的衍生品反而放大了风险, 使次贷危机演变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

而在证券化过程中, 信用评级机构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美国三大评级机构未能向投资者及时提供公正的评级信息, 不仅没有解决信息不对称, 反而加重了信息扭曲。危机中出问题的次贷产品均获得了评级机构的支持。

次贷问题在2006年下半年就已经有所显现, 尽管当时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三大评级公司也发出了一些警示, 但直到2007年7月, 三大评级公司才开始调低部分次贷支持证券的评级。穆迪调低了399只约52亿美元的次贷支持债券评级;标准普尔调低了612只约120亿美元次贷支持证券的评级;惠誉调低了200只约23亿美元的次贷支持债券评级。这成了引发全球投资者恐慌的直接导火索。

信用评级机构之所以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 评级机构与次级债发行方有共同利益, 债券评级行业采取发行方付费的业务模式, 评级机构90%的收入来自发行方支付的评级费用, 在这种模式下, 评级公司难以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其次, 评级机构对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次贷支持的结构性融资产品评级能力、经验不足, 缺乏相关数据, 难以胜任评级工作;再次, 评级机构对债券的跟踪评级不到位, 对市场变化反应迟缓, 未能及时提出风险预警。

3、金融监管当局事前监管不力, 应急反应迟钝。

次贷危机就是在放贷机构、投资银行、投资者等市场参与者追逐利润的动力下逐步放大、扩散风险并最终走向崩溃的过程。市场参与者的逐利行为是无可厚非的, 这是资本的本性, 也是向来就存在的。因此, 尽管市场参与者过分贪婪为这次危机提供了动力, 但是这并不是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资本的逐利本性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这种逐利行为本应该在规范的市场中、金融当局的监管之下进行, 但金融监管缺位, 此次危机也就成为必然结果。

从创设过程来看, 次贷产品面临的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是非常明显的, 2003年底惠誉评级机构早已将一家主要次级房贷机构列入“信用观察”名单, 表示对该机构次级房贷业务的担忧。2005年5月媒体开始报道, 经济学家对新增房贷的风险发出警告。但种种预警信号并没有引起美国金融当局的重视, 美联储对这些最终导致次贷危机的贷款模式没有及时进行管制, 而是放任各金融机构的冒险行为, 使次贷市场风险不断积聚。直到2005年12月, 金融监管部门才开始拟议推出监管指引, 旨在遏制不负责任的放贷行为。直到9个月后的2006年9月, 这份姗姗来迟的指引才最终定稿。美国金融监管当局未能对危机的种种预警信号及时做出反应, 为金融危机的酝酿、发展、爆发、蔓延提供了温床。

三、应对危机的思路

危机爆发以来, 世界各国推出了大量刺激经济的政策, 出口优惠政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而美国则表现出一定的贸易保护倾向, 贸易摩擦随之频频出现。鼓励出口的政策仍在寄希望于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模式的复苏, 而事实上此次危机已经证明了这种模式将引发世界经济的失衡, 旧的世界经济模式面临转型。长期的外向型经济模式对外加剧贸易失衡, 对内则削弱了本国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 因此经济刺激政策应该重点着眼于国内。当然, 这种政策原则并不是放弃国际贸易, 相反, 国际贸易应该深化, 世界各国需要尽量降低非贸易品行业形成的壁垒, 改善贸易结构, 充分利用各国的比较优势, 实现国际贸易的长期平衡和共同发展。

在微观层面, 应该吸取次贷危机的教训, 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金融业都是受政府监管最严的经济部门之一。因为金融体系对整个国民经济具有核心的重要性。正如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1997年9月正式公布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第一节就开宗明义地指出的那样:“虽然有效的银行监管成本很高, 但监管不力的成本则更高。”次贷危机悲剧性地将监管不力的高成本全部展现了出来。

参考文献

[1]Alven、曹力鸥.美国政府在住房抵押市场中的角色:促进流动性和风险担保、国外城市规划, 2004.6.

[2]John Kiff & Paul Mill.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危机的启示. (节选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工作报告07/188, Money for Nothing and Checks for Free:Recent Development sin U.S.Subprime Mortgage Markets) .新金融, 2007.10.

[3]巴曙松.次贷危机会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吗?国际金融报, 2007.8.24.

[4]曹远征.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次级债风波的分析与启示.国际金融研究, 2007.11.

[5]杜厚文, 初春莉.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根源、走势、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8.1.

遭遇美国次贷危机 篇8

说起美国楼市,人们可能更多地会想起由于房地产泡沫破灭引起的房价下跌,以及投资者的血本无归。本文的主人公于振也在这场风暴中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不过还没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虽然于振也与众多购置过物业的美国民众一样,希望华尔街能够平稳度过这次金融危机,以便使楼市逐步走出低谷,但他并未为此而忧心忡忡,反而从中看到了投资的机会,他想在合适的时候再购置一套住宅。在美国当房东

因为生意上的缘故,于振经常往来于美国纽约与中国上海之间,由于往来非常频繁,他萌生了在美国置业的念头。 2000年夏天,于振在纽约花了22万美元购置了一套小型别墅,距离纽约市中心约半个多小时的车程。“其实,估计纽约市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居住在市中心,而是居住在皇后区、布鲁克林区和布朗克斯区。”他说,“有多条城际轨道通往这些区域,往返大约只需1个小时的时间。”

纽约人之所以选择远离市中心的区域作为自己的居住地,于振分析是房价过于昂贵所致。在曼哈顿,新建的公寓在150万美元至200万美元之间,这样的价格即便是对于年收入在10万美元左右的高收入阶层来说,仍然难以承受。“可能美国人认为房价收入比超过6之后,便已负担不起了吧。”于振笑着表示。

于振最初购房是想自己居住,但后来生意的重心转移到了国内,因此美国的房产也就变成了投资项目。由于美国房地产市场不同于中国内地,因此在美国当房东有些不一样。尽可能增加租金收益,尽量减少空置期显得尤为重要。

于振告诉记者,在美国养房成本很高,养房费用中除了物业管理费之外,还有另外一项每年必须支付的税费,即房地产税。一般情况下,总价低于50万美元的房产税率为1%,如果超过50万美元,税率则达到1.45%。此外,由于美国的人工费非常高,请工人维修是一件不太划算的事情,因此简单的维修活得自己干。“在美国,如请工人装修一个厨房,估计得花费5万美元左右”。目前美国人工费已经高达50~100美元/天,因此于振也跟绝大多数美国本土人一样,平常的房屋维修都是自己动手。

遭遇次贷危机

因为次贷危机,于振的投资经历犹如坐了一趟过山车。原本一路向上的房价,突然掉头向下,并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账面资产损失了十几万美元。

去年秋天,于振借出国的机会去看了一下自己的房子,并像往常一样,前往自己所熟悉的房产中介公司了解一下市场行情。房产经纪人告诉他,最近一段时间市场出现了观望气氛。虽然早些时候于振从新闻里面已经了解到,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破产,但他当时还没有把此事与楼市联系在一起。他以为,当时市场出现观望态势,只是美国楼市周期性地歇歇脚。

于振显然低估了次贷危机的破坏力,如今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当各国政府都在绞尽脑汁为将这场金融危机的危害尽量降到最低程度的时候,他购买的房子价格从最高点下跌了近三成左右之后,他才意识到次贷危机的严重性。

于振知道,美国在房价上涨时期,有不少收入并不高的人也加入到购房大军中来,大家都是冲着“零首付”以及不断上涨的房价而来的。但一旦房地产市场降温,而房价不再上涨、同时利率又升至较高水平时,这些还款能力原本不高的人肯定只能选择“断供”。

于振看到有新闻报道说,美国将有220万人会因为炒房而血本无归,而且会因为申请破产而丧失居所。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他也面临了资产缩水。在市场最火爆的时候,这套别墅曾一度涨到了50多万美元,而现在还值多少钱呢?于振自己估计可能也就是30多万美元了。不过让他聊以自慰的是,房价总算没有跌穿买入价。

准备再次抄底

“你会选择在现在抛出吗?”记者问他。于振摇摇手表示不会。相反他表示,如果时机成熟,遇到价钱合适的房产,他还会再购买几套。“如果美国的房价还往下跌一点,我认为就可以抄底了。”他说。

不过,他也没法判断出美国的房价何时会探底?只是他认为,美国的房价回落幅度越大,那么投资机会也就越多。在他看来,在这场金融风暴中,有不少物业会因为业主的恐慌性抛售而使得价钱格外低廉。

虽然美国大多数地区的房价都在下跌,但是曼哈顿岛的公寓价格却一直表现得很坚挺,这是不是意味着这里的公寓就值得投资呢?于振认为不一定。他分析说,曼哈顿的公寓价格非常高,面积约80平方米的公寓售价在150万美元到200万美元不等,而且其养房成本也很高,每月的物业管理费、房地产税等约1500~2000美元不等。虽然这样的公寓月租金目前能够达到3500~4000美元,但是,扣掉税费以及支付给房产经纪人的佣金等,估计每月纯收入只有2000美元左右,由此看来,投资回报率非常低。

同时,由于纽约政府采取租金稳定和控制政策,租房的价格相对便宜。租金每年的上调不能超过一定的幅度,大约在5%左右,而且除了电话和宽带费用自付外,租金包括了水、电、煤气、取暖、中央空调在内的一切日常开支,这明显会进一步压低公寓的投资回报率。

至于一些处于经济相对不是很发达的地区,虽然目前房价水平不是很高,于振认为也没有投资价值,因为这些区域的房产租赁市场很不活跃,置业之后很有可能是长时间的空关,这明显不适合投资。

上一篇:关于疫情的激励语言下一篇:部门经理年会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