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瓶颈问题解决论文

2022-05-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一)我国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瓶颈”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微观基础,在拉动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为体制改革和实践提供有益经验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资产证券化瓶颈问题解决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资产证券化瓶颈问题解决论文 篇1:

PPP模式融资在我国的现状及其资产证券化应用问题探析

摘 要:对我国的PPP模式进行分析之后就会发现,这是一种对目前政府的财政压力进行有效环节,对于融资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类瓶颈问题进行突围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并且对其推而广之,运用到其他的建设以及服务之中。在当前运用PPP模式的各种不同的项目之中,无疑银行贷款这种传统融资模式是处于一种主导地位的,当然这也意味着融资方式出现了相对的单一化。由于PPP模式通常在前期的投资都是比较大的,而且回收期也相对较长,这样一来很多私人投资者对其的积极性便极度锐减。从某种角度来说,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模式对于自认快速回收融资资金而言是具有很大的协助作用的,这样就使得二者之间具有了很好的契合性。本文从相关理论概述入手,对资产证券化及PPP融资模式进行探讨,主要针对PPP模式中的资产证券化应用问题来进行相应的探究,进而提出PPP模式中资产证券化的具体应用路径。期冀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于丰富和壮大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合理运用PPP融资模式助力化解资产证券化问题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PPP模式 资产 证券化

PPP模式也被称作是一种公私合营模式,通常指的是对于政府而言,在进行一些基础设置相关项目建设以及提供公共设施服务的时候,在按照政府特许权协议的基础之上,同私人企业来建立相应的合作式关系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之中,作为政府,首先要对诸如特许经营权、财政补贴等进行事先公开收益,然后在这样的一种约定的规则之下,使得加入进来的私人企业所获经济利益是长远并且稳定的。毋庸置疑,这同传统意义上的对于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是具有很大差异的,PPP模式不仅在提高公共产品的攻击效率、降低参政预算方面,还是在有效减轻国家财政负担方面都起到了较好的缓解租用,而且在这个过程之中还将所有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了极为有效的合理分配,这样融资就变得更为方便快捷了。

一、资产证券化概述

1.资产证券化的概念。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演进,并日臻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主流东西。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浪潮下,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进一步提升,资金在全球范围内的利用效率也极大加速。当前,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进一步加速,国际金融市场在迎来重大发展契机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层出不穷的新产品,日新月异的新科技,不仅变革了传统的资金融通方式,更使得跨国金融更加日常化。而资产证券化作为衍生证券技术和金融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可谓是近年来世界金融领域最重大和发展最快的金融创新和金融工具。毋庸置疑,较之于其他金融模式,资产证券化在有着风险转移能力强,流动性大,信用创造高等一系列突出性特征,由此备受瞩目。所谓资产证券化,其值得是发起人将流动性差,但又能够产生稳定可预见未来现金收入的资产亦或是资产组合,出售给特定的发行人,或是将该基础资产信托给特定的受托人,通过创立一种以该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持的一种金融工具或权利凭证(即资产支持证券),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变现该资产支持证券的一种结构性融资手段。

2.资产证券化的特点。

2.1资产收入导向型融资方式。纵观传统的融资方式,其融资的主要依据是资金需求者的资信状况。透过需求者的资产负债利润及其现金流量情况,外部投资者能够对即将出借的资金及收益予以估算,进而决定是否进行融资活动。而资产证券化则打破了传统的融资模式,其依托原始权益人的部分资产的未来收入能力来进行融资,将资产本身的偿付能力和原始权益人的资信状况割裂开来。投资者主要依据这些资产的质量、未来现金收入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及交易结构的严谨性和有效性决定是否购买资产支撑证券,而不是权益人的资信水平。

2.2结构性融资方式。对于资产证券化来说,其核心是设立一个严谨、有效的交易结构。这一交易结构保证破产隔离的实现,把资产池的偿付能力与原始权益人的资信能力分割开来,并确保融资活动能够享受政府提供的税收优惠,还使原始权益人能“租用金融担保公司的信用级别”,改善资产支撑证券的发行条件。

2.3表外融资方式。鉴于被证券化资产已经以真实出售的文件过户给了特设目的载体,原始权益人也己放弃对这些资产的控制权,允许原始权益人将证券化资产从其资产负债表上剔除并确认收益和损失。从法律上确认了实际上早已适用的以表外方式处理资产证券化交易的原则。

2.4低成本的融资方式。虽然资产证券化要支付担保费用、评级费用、托管费用、服务和管理费用等,但与传统融资方式相比成本仍要低得多。这是因为:一是资产证券化运用成熟的交易结构和信用增级手段后,一般都能以高于或等于面值的价格发行,且支付的利率远低于原始权益人发行的类似证券,大幅度降低了原始权益人的融资成本;二是资产证券化支出费用的项目虽然很多,但各项费用与交易总额的比率很低。

二、PPP模式进行资产证券化的必然性及其应遵循的原则

1.PPP模式进行资产证券化的必然性。通过对PPP模式的应用研究,很多专家以及学者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那就是,由于前期的投资相对较大,所以在公用事业中投入的回收期通常都是比较长的,这就使得私人企业无法在较短的时间之内来获取到相应的效益,以便可以将投资的资金来进行回收,这也是导致私人企业投资积极性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作为政府,通常都会对公共事业产品来限定价格,即作为企业可以获取到相应的特许经营权,与此同时也使得汇款的速度得以增加。如果PPP项目能够使得企业能够在较短的时间之内获取到一定的收益,对于众多私人企业的吸引力还是比较大的,这也是其选择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一个非常高效的方法。

2.遵循正确的原则。

2.1商业运行原则。作为市场化的商业行为,资产证券化只有在收益超过成本的情形下,才能使得更多的金融实体发起证券化,并由此吸引更多投資者的注意力,将其纳入其中。因而,在资产证券化发展和运行的过程中,必须以商业运行原则为主导和依据,遵循发展规律,由此规范发展。

2.2政府积极引导原则。毋庸置疑,资产证券化的健康长远发展离不开市场原则的导向,但在推动资产证券化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的指导和引导同样不容小觑。纵观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和兴起脉络,不管是美国还是欧洲等地,政府积极有效的引导都是保障资产证券化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推动其不断向前的有力保证。

2.3谨慎原则。作为细致、严谨而又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资产证券化渗透并涉及到工作生活的点滴。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稍微偏差和失误,都可能造成整体工程的失败。立足发展中国家的实际状况,我国市场化进程刚刚起步,资本市场虽有发展,但仍不完善。因而,在實践操作中,我国应打破盲目性,在汲取和吸纳国外资产证券化的有效经验的同时,从我国实际出发,遵循谨慎原则,由点到面,逐步扩大试点工作。

2.4循序渐进原则。资产证券化在我国起步和发展的时间不久,作为新生事物,其有待经过实践的检验和矫正,盲目和过急都将影响资产证券化的正确发展路径。为此,要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制定合理有效的进度安排,以“商业运行、政府引导、谨慎”为依据,秉持科学的发展视角,稳步推进,不断深化,促使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和谐演进。

三、PPP模式融资在我国的现状分析

1.作为一种单一的融资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从资金需求方面来看,对于PPP模式项目的落实根本无法满足。通常而言,PPP项目所需要的投资都是相对较大的,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大约有两百余个示范项目的投资金额超过十亿,这个数量占到了所有示范项目的50%。另外,PPP模式项目在具体实施过程之中限期都较长,以其合同为例,一般来说就需要30年左右。从过去传统的做法来看,通常都是地方政府通过相应的融资平台来进行公司融资,财政作为兜底,并且以政府的信用为支持,但是现在这样的做法已经被国务院禁止。在目前的PPP模式之下,融资主体开始逐渐成为PPP项目公司,作为银行,当然可以为其来进行贷款,但是这个过程依旧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银行要提供贷款,那么自然需要担保方,而且审批繁冗。这样一来,仅凭这样一种方式融资效率自然是相对较低的,根本无法来解决PPP项目在资金方面的需求。

2.资本流动性存在不足,使资本进入的积极性大打折扣。通常而言,PPP项目的投资金额都是比较大的,而且运营的周期相对于其他的项目也是比较长的,因此对于企业而言,所获取的收益率其实并不太高。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分析,其在进行运营的时候,自身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再加上市场环境所带来的各类风险、政策法规方面的风险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投资的资本假如缺乏了流动性,那么在这些风险的影响之下,加上退出机制的不完善,这些资本投入必定表现出极大的被动性。

3.现行金融体系无法适应当前项目融资的要求。首先,在融资项目的支持方面是比较匮乏的,项目融资在当前国际上是一种同行的PPP融资方式,它同贷款是有着明显的区别的,项目融资通常是以项目资产以及与其收益,亦或是权益来做抵押发放贷款,所以债权人只针对项目发起人具有相应的有限追索权或者是无追索权。从我国目前的总体情况来看,类似提供项目融资贷款的金融机构是不多的,与之相对应的配套支持政策比较匮乏,最终导致融资难度在原有的基础上难度进一步增大,成本也进一步增加。其次,项目融资在手段方面还比较单一。目前我国PPP项目通过股票上市、战略性参股、私募基金等形式进行资金筹集的比例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是相对较低的,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的金融市场发育还不完全,管制较严等因素影响的。再次,项目融资在资金来源方面中长期资金比较缺乏。基础设施建设的周期相对较长、投资回收速度比较慢,所以,对于中长期资本的需求迫切,而最为适合的当属养老和保险资金,但是其受到了相关监管部门对于投资领域严格的控制。最后,投资的退出渠道在畅通性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弊端。目前,我国的PPP项目投资推出审批非常严格,而且在周期方面也比较长,制度既不完整,而且也不够规范。相关的推出平台,例如资产证券化受到了各种不同因素的印象,因此出现了无法来适应社会投资者退出的这种要求,这毋庸置疑在某种程度上对PPP项目参与者的资源合理配置以及可持续性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

四、PPP模式中资产证券化的应用

1.资产支持证券增级。从目前私募市场的情况来看,私人企业作为原始权益所有人对于证券的增级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是微乎其微的,但是在这样的现状下,假如政府可以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参与其中,那么资产支持证券便可以获取到相应较高的信用评级。以此类推,将资产证券化这样的一种模式应用到PPP模式之中,从表面来看,因为政府在支持现金流的底层拥有一定的股份,那么这对于投资者而言无疑是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的。然而也应该看到,在后期的具体落实中,由于政府参与了融资,而无法对其来提供担保,这时候自然就需要增级。

2.特许经营权转让的合法性。对基础资产的构成进行认真分析之后就会发现,特许经营收费收入是不可或缺的。其来源主要是通过私人企业根据自身所拥有的特许经营权来进行最终实现的,以特许经营服务为基础,来收入用户的现金。当然,在进行具体操作的过程中或许也会存在着相应的一些问题。无论是特许经营权还是收入是否可以同时进行转让,如果可以,那么是否合法?这是一个必须要予以重视的问题。所以,对此进行分析后,在PPP模式之中,资产证券化则应该朝着计划持有特许经营权的方向来进行转化,这样就能够为资产证券化的进一步操作提供一定的便利。

3.政府以及自认企业权益的确定问题。在PPP模式之中,对于政府和自然企业来说,他们在项目的股份中都是具有持有权的,那么作为企业,自然需要与政府进行协商之后才能够将现金流量来进行证券化来出售。毋庸置疑,这就导致而且的权益出现了一定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则是在PPP模式的初期便应该在相应的条款之中进行规定,使得而且的利益可以规范化,与此同时对于长远利益的处理也应该进行确立,这样双方最为关心的问题解决了,这种模式自然也能够健康发展,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五、结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PPP模式中资产证券化的应用问题也成为了一个重要任务。伴随着理论以及国家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这种模式在具体实践中的探索,二者相结合的操作模式也必定会进一步趋于完善,使其更好地来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雪飞.PPP模式推广中的产权市场对接与可为之举研究[J].产权导刊. 2015(04).

[2]范文波.PPP模式与互联网金融结合问题探讨[J].新金融.2015(11).

[3]骆李静.金融机构参与PPP模式探析[J].现代商业.2015(33).

[4]陈赤.政信合作谋求转型——信托参与PPP模式的挑战与对策[J].金融博览(财富).2015(08).

[5]支磊.互联网金融与PPP模式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探讨[J].企业导报. 2016(12).

作者简历:林晓春(1983.05—)女。籍贯:浙江省苍南县。职务职称或学历:本科,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世界经济学。

作者:林晓春

资产证券化瓶颈问题解决论文 篇2: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因及解决途径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一)我国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瓶颈”

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微观基础,在拉动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为体制改革和实践提供有益经验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在融资活动中,中小企业却总是被置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即使在市场经济体制灵活完善的发达国家,中小企业也普遍遇到融资困难问题,其融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政府扶持。而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阶段,市场体制与金融体系建设还有许多地方有待完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现象尤为突出。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分析

1、金融产品少,融资渠道少。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狭窄而且成本很高。我國的资本市场发展历史短、规模小,当前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我国现行《证券法》规定,新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公开发行股票时,在公司预计发行的股本总额中发行人认购的部分不得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且在本次发行后,公司股本总额不得少于5000万元人民币。按《公司法》有关公司发行股票债券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额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净资产额不低于人民币6000万元。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发行股票、债券的成本太高。各大国有商业银行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为防范信贷业务中的道德风险,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限制非常严格,中小企业贴现、银行汇票承兑等业务标准设置较高,基本无法对中小企业融资进行支持。

2、社会信用体系没有建立,企业的良好信誉没有办法证明。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良好的社会征信体系。市场经济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信用经济的发展,社会征信体系的缺失带来了两方面问题:一方面企业失信成本极低,造成社会无稳固的诚信基础,加重融资市场的道德风险,另一方面,资金的供给方与需求方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即使企业拥有较好信誉也没有相关机制予以证明。即企业因保证诚信品质付出的成本无法得到回报,这也使得融资的成本无法降低,资金融通效率低下。

3、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着资产匮乏,经营管理的观念与方法不科学,企业科技水平低,财务管理混乱,信用短缺等问题。目前中小企业的资本金比重普遍较低,资产负债率很高,这也反映了中小企业资本充实度较低的问题。同时,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上的混乱增加了融资市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情况,使得各大商业银行普遍不愿接洽中小企业的贷款业务。企业管理的不科学和科技水平较低也使得其竞争力不足,淘汰率较高。企业信用短缺使得社会大环境对中小企业普遍没有信心。此外,中小企业的法人代表通常缺乏充分的融资知识,对在新形势下如何根据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不甚明白,影响企业的融资。

4、担保机构很少,利率偏高。在大型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担保机构作为以第三人信用或者以特定财产权力来保证债权实现的独立经营主体,在融资体系中起到了实现信贷双方信息对称和为中小企业补足信用的作用,因而对中小企业融资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目前我国面向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业务发展滞后,难以满足企业需要。民营担保机构启动资金都偏小,运营形式以合作互保为主,不具市场规模。政府出资设立的信用担保机构缺乏后续的补偿机制,再加上很多担保机构未与协作银行形成共担机制,使担保机构独自承担风险,担保资金的放大作用和担保机构信用能力均受到较大制约。

在上述原因中,银行的“惜贷”行为最为大家所关注。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能上市的公司数量极其有限,资金来源仍主要通过银行贷款渠道。

二、银行信贷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

商业银行作为我国发展时间较长,相对成熟的金融机构,在企业资金融通方面的作用最为重要,存贷款利息差额是其利润的最主要来源。但从各大商业银行实际经营中发现: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作用发挥空间有限,社会不应该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的突破口放在银行信贷方面。

(一)银行作为金融企业,其经营的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

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是成本高,利润薄,风险大的业务。银行作为企业难免会尽量减少这类业务的开展。对于民营中小企业,银行只能向其提供监督贷款。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银行自身依然缺乏监督企业的技术和能力,当前经济状况和企业状况变化亦十分迅速,监督信息的有效时期非常短,需要银行投入大量精力来获取及时有效的信息。

此外,由于中小企业历史短和管理混乱的问题,财务信息披露等各种制度尚未完善,银行只能通过实地考察等来获取信息,而这种信息的获得成本高,可靠性差。因此,国有商业银行从战略发展的角度,更加注重中间业务开发,并将贷款投放方集中于大企业、大城市,放贷政策也更加严格。由城市信用合作社合并改组而成的各地城市商业银行,其市场定位的初衷为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但现在商业银行内部已经淡化了中小企业的概念,实际上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也已经十分有限。

(二)银行贷款的收益不对称和激励制度不对称导致其对中小企业“惜贷”

收益不对称和激励制度不对称成为各大商业银行“惜贷”的根本原因。中小企业向商业银行贷款的频率是大企业的5倍,而户均贷款数量仅仅只有大企业的0.5%。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息成本和管理成本却是大企业的4-7倍。虽然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可以在一定区间内上浮,但是即使是企业可接受的上浮利率,银行对中小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仍然无法得到足够的回报。所以,成本与收益不对称限制了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数量,形成“信贷配给”。同时,各大银行仍普遍存在不良贷款率居高的情况,因而都不断强化信贷管理制度,信贷决策权相对集中,并加强对贷款各个环节的责任追究。信贷人员在贷款方面普遍小心谨慎,很难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给予有力支持。

通过以上两点的分析可知:商业银行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所能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这里既有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原因,也有我国商业银行制度建设和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的原因。但市场经济建设,商业银行完善自身制度建设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所以我们应当认清商业银行在问题解决方面的局限性,在加强和引导商业银行改革的同时更注重开拓多种融资渠道对中小企业进行支持。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途径

(一)建立与完善各项制度以形成良好金融环境

1、加快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的立法进程。目前我国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成文立

法只有200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其他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皆以“指导意见”或“暂行办法”的形式出现。整个中小企业法律政策体系存在宏观指导性强、而微观强制性不足的缺陷。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制订如《中小企业担保法》、《中小企业融资法》等,加强对融资双方的权力保护,尽快形成良好的法制环境,使中小企业的各种融资渠道都有法可依。

2、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制度型金融体系。所谓制度型金融体系即是以国家政策扶持为依托的区域性中小金融机构体系建设。银行作用的局限性前已分析,而区域性中小金融机构由于对本地的中小企业比较了解,可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中小企业融资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其机制灵活,组织成本低,非常适合中小企业批次多、数量小、时间急的融资需求。但在国家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性融资渠道时还应注意如何将财政负担降到最低,并避免政府过度干预。政府也应在吸引富余民间资本进入中小企业中发挥良好的引导、规范、管理监督作用。

3、建立完善社会征信体系与担保机制。现代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植根于有效的信用约束,因而应建立起全面的社会征信体系,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信用约束氛围,降低中小企业融资各利益主体的融资成本。目前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规范且行之有效的担保机制造成的。因而应加强信用担保制度与信用担保机构的创建,在传统担保机制的模式上寻求突破,引入所有权保留、信托收据、浮动抵押等多种新的担保方式以保护债权人利益。同时政府应尽快设立担保机构资本金补偿机制,引导其有效吸收社会资本,并合理运用自身经营活动获取的利润积累,最终形成担保机构发展的良性循环。

4、加强对中小企业自身治理的规范监督制度。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仅仅是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充分条件,而中小企业只有在自身公司治理上有质的飞跃才能彻底摆脱融资“瓶颈”问题。政府应对中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建设给予关注与指导,帮助其形成较好的内控机制,此项工作亦需要由政府组织成立专门机构进行,进而尽量避免直接行政干预市场运作带来的非效率问题。同时还应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外部监督管理机制,以期形成对中小企业改善财务与经营管理状况、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强大外部压力。

(二)坚持金融创新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支持

1、积极发展金融租赁。欧洲金融租赁联合会有如下定义:“金融租赁是出租方和租赁方以书面形式达成的协议,在一个特定的期限内,由出租方购买承租方选定的设备和设施,同时拥有所有权,而承租方拥有使用权。”金融租赁有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出租方将标的物购买后移交承租方使用,另一种则是将购买标的物的资金以类似于委托贷款的方式交给承租方。金融租赁的本质是一种债权,其灵活的融资方式、将一个具体项目的风险和收益进行拆分和重新配置,较低的融资成本尤其适合中小企业融资。金融租赁使得中小企业处于主动地位,可缓解其流动性压力,并有利于其成本核算和规避通货膨胀风险。建立规范化的金融租赁融资渠道无疑将大大缓解中小企业当前所面临的资金困难。

2、推进“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进程。目前我国已开始尝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证券化”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债权”集合起来转换成“证券”卖给投资者。在保证有广泛投资者参与、选取具有一定质量的原有贷款债权,并建立合理的信用增级制度的前提下,开展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业务可以为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将融资这一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双方交易”转化为证券发行者与投资者的“市场交易”,进而充分分散中小企业贷款的潜在风险,加强中小企业财务信息的公开市场披露,并有利于金融产品创新,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更广泛的吸收资本投入中小企业建设。

3、新型金融产品的创新。设计开发专门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各种金融产品是突破融资“瓶颈”的又一有效途径。尝试设计开发诸如证券化产品、附认购权的融资、附特约条款的无担保贷款,有利于信贷资产组合管理的评分型贷款、流动资产担保融资等等金融新产品,并建立标准化条款。这一方面有利于资金供给方更有效识别优良企业,从而促进双方交易的正常化;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进一步努力开发新型产品与新的服务方式,降低担保处理业务中手续办理、审批速度等“业务成本”,可以使借款企业以最低限度的信息披露获得信贷支持,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资金需求方的融资成本。

综上所述,解决我国现阶段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的过程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金融体制改革和中小企业自身实力提高的过程。需要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三个主体共同努力。笔者认为,外部环境与内部治理的改善有待时日,融资难问题仍将在较长时期内困扰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短期内,政府应切实对中小企业发展给予政策扶持。当前,各地市中小企业管理局等对中小企业进行总体领導和协调的政府部门的成立以及中小企业融资群的形成,已经对融资难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各利益主体均需对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突破给予足够重视,并从自身出发积极采用有效的改善措施。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

(责任编辑:文 峰)

作者:姜 阳

资产证券化瓶颈问题解决论文 篇3:

矿业经济在金融角度下的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

【摘 要】矿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保障和基础,而金融是我国现代经济的核心,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金融能为我国矿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信用保证,在本文中,通过论述矿业经济和金融的关系和影响,通过实证分析矿业经济的资本市场功能,将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资金和风险防范等问题通过利用金融及各种金融手段来解决,以期对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矿业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

金融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是否充分有效地运行,对于货币资金的回收和利用有着直接的关系,对是否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也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量也在大幅增长,合理的对矿产供应进行安全的规划和相应的金融政策配合是我国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我国矿业经济必须采取有效系统的金融手段,才能保证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运行。

一、矿业经济和金融之间的内在联系

1.关于现代金融的作用

对于现代金融体系来讲,其作用大致可以分为五种:一是筹集和资源分配,二是交易、清算和支付结算,三是管理和配置风险,四是信息来源,五是激励。现代金融的这五种作用,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们彼此之间是互相联系的,关于这种联系,罗斯.莱文,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已经详细描述过,其具体机理如下图1所示:

产业结构受到金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资本在不同产业部门间的动态配置,投资的收益率能够在金融的发展中体现出来,金融的发展能够将资本回收期缩短,促进投资的增加。受金融的逐利性的影响,一些风险高、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产业会被重点支持,这些产业受到支持后会变得更加强大。伴随产业结构的转化和产业水平的提高,金融模式和金融服务水平及金融作用又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在这种不断的交互作用下,金融体系得到了持续的发展,产业结构相应的也得到了完善和升级。金融最后对矿业经济内在实体的导向机制可以通过下面的资产负债表来体现。

2.矿产资源和产业资本的综合驱动

经济增长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此我们以柯布道格拉斯函数的形式将矿产资源的因素进入到工业增长方程中,将宏观经济理论体系中的IS-LM曲线引入,用该模型来解析矿业市场的供需关系与资本市场的形成过程。IS-LM曲线分析模型在2000年被海耶斯进行了修正,成为了IS-EE模型。在这个模型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宏观调控和宏观经济政策的方式,由此得出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是资本与资源的综合驱动型。如图2所示:

二、资本市场和矿业融资

1.比较矿业融资方式和演化

所谓矿业融资指的是矿业企业为矿产勘查和建设生产而进行的资金筹集和运作的行为过程。对矿业的开发一般分为矿产的勘察、矿石的开发和矿石的经营等不同阶段。在这些不同的阶段中采用的融资渠道是不一样的。融资的方式按照资金的来源可以划分为银行融资、财政融资、证券融资、商业融资和国际融资等不同方式。矿业资本市场的融资方式主要是采用发行债券和股票、风险投资、公司间联合经营或联盟、向银行贷款等,运营资金和偿还债务为资金的主要需求。矿业融资主要采用商业信用融资、银行融资和证券融资三种方式,从商业融资到银行融资再到证券融资,这个渐进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金融行业的发展足迹。在这三种融资方式中,商业融资是货币交易,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银行融资则容易的多,因为其承担着信用担保的角色。在资本市场中,证券化的股份能吸引大量的社会资金,证券市场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能成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

2.分析矿产企业资本市场的特征

现代矿业的基本特征是资本密集性,矿业经济发展要依靠资本市场这个强大的助推器,矿业企业有着投资数额大、风险高、回收期长的特点,这就需要有强大的支持,主要是资本市场等金融资产交易场所。矿业资本市场得到发展的最大优点是能进行直接融资、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企业的经营机制得到促进和转变。上市公司和债券公司构成了资本市场,证券市场中分析市场指标通过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低价、成交量和振幅等来进行,在本文中选取最高价和振幅来反映矿业上市公司在市场中的表现,在本文中我们选取了2006年1月到2011年1月间的相关统计结果,在相关的数据排序中,有几家上市公司,其中最高价的有十二家。在这五十名排序中,矿业上市公司最高价比较的占35%,A股上市公司所占比例为66%,矿业上市公司振幅比较占了22%。由这些数据分析得出,在证券市场上矿业市场所占份额远远高于其他行业,从而使得矿业资本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得到了最有力的证明。保障市场发展质量的关键点是完善矿业资本市场信息的披露,加强对市场的监管机制,市场的透明化必须要增强,上市公司的结构必须进行合理的优化,以此来提高市场的效率,从而使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三、矿业经济中金融策略的应用

1.金融机制对我国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引导和影响

金融机制在矿业开发阶段具有极强的调控主导地位,这是由其阶段的高风险决定的。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合理的金融机制的影响很大,金融机制合理了,才能将产业集中度提高,将企业的竞争力提升,才能将矿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根本上得到促进。采用资产重组和联合并购等形式,发挥金融的作用,将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和整合,将金融的衍生工具充分利用,比如外汇、债券和股票等等,以此促进金融体制的改革,积极将期货证券市场进行发展,将矿产品的价格进行合理引导。对金融资产投资的综合风险进行提前的预测,加强对矿业储备基金的运作机制的监管力度。通过对市场的风险分析,得到市场风险的风险资本和损失准备金,这样才能为企业的风险防范和资金问题提供好的参考策略。

2.在矿业投资决策中实物期权理论的实用分析

在金融领域中最早产生的实物期权理论,其后它的应用范围开始变得广泛起来,在企业的研究开发、项目估价、风险投资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好的应用,它是一种新的实物资产领域的思维方式,这种新思路对投资规模、时机和投资领域等能进行及时地调整,便于随时灵活地进行决策。同时,还能对一些不能正确决断的投资价值的传统方法和思路提供必要的补充和修正。因为来自矿产资源储量的不确定性和矿产价格的不确定性,矿业投资项目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利用实物期权理论能很好地对矿业投资规则进行分析并依靠其构建的矿业投资决策模型对投资时机进行合理的选择,从而为矿业投资者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让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得到最大程度上的避免。

四、小结

1.金融活动对矿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巨大,不仅能减低信息交易成本、将市场摩擦降到最低,还能对资金和生产要素的分配起到直接的作用,使得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矿业经济随着金融程度的深化,其所受到的影响也越来越深。

2.我国的矿业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要选择矿业资本市场,按照行业的特点将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做到严格化和完善化。合理利用实物期权的理论对不确定的情况进行分析,灵活地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决策,将风险投资的风险降到最低。

3.综合利用各种金融手段,坚持政策性金融为主,商业性金融为辅的原则,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将风险保障和资金这两个瓶颈问题解决。加强对我国矿业储备金的筹措和运作,重视矿业企业的金融投资风险,使得我国的矿业综合利用金融支持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崔斌.我国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M] .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2

[2]陈向斌,胡社荣,田健等.我国矿业融资研究与发展策略分析[J] .煤炭经济研究,2013

作者简介:

朱虹(1982-),男,汉族,籍贯:河南洛阳,硕士研究生,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经济与人力资源,从事的工作:工商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

作者:朱虹

上一篇:人物访栏目策划方案下一篇:公路两侧及墓地整顿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