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的影响

2024-07-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资产证券化的影响(共10篇)

资产证券化的影响 篇1

资产证券化及其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资产证券化作为直接融资的金融工具,具有分散风险、融资成本较低、收益率较高等特点.资产证券化适合于中国筹资、融资及发展资本市场的需要,它在我国的应用必将对中国的`经济建设、资本市场规范化及国有企业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 者:陈汉利 Chen Han-li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铁道学区,湖南,长沙,410004刊 名:湖南行政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ADMINISTRATIVE COLLEGE年,卷(期):“”(2)分类号:F8关键词:资产证券化 破产隔离 信用增级 资本市场

资产证券化的影响 篇2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银行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努力增加本国银行收益、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资产证券化因具有规避风险、提高金融机构自身竞争力等优势, 而深受各国金融机构的青睐。

目前, 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正在加速。2005年我国资产证券化规模为72亿元, 而2012年仅国家开发银行就获批101.7亿元, 这也是我国自2005年开展资产证券化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单。尽管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速度相当快, 但仍处于探索阶段, 分析资产证券化对银行收益及风险的影响对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我国银行间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为样本, 以连接资金来源与去向的资产池为突破点, 采用2008年相关数据分析资产池构成情况, 发掘影响银行收益与风险的内在因素。在此基础上, 对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国际保险监管协会 (IAIS) 认为资产证券可将金融机构自身的风险转移出去, 降低风险集中度, 具有类似于再保险对保险部门所提供的稳定机制, 银行可通过资产证券化将信用风险敞口转移给其他银行进而分散风险, 甚至获得更高收益, 但学术界和银行业对此命题争论不已。

国外资产证券化市场起步较早, 相关研究成果也较多, 所得结论却存在较多分歧。赞成积极影响的学者指出, 资产证券化将信用风险从风险承担能力弱的机构转移到风险承担能力高的机构, 有利于促进信用风险的有效配置;也会增加银行额外资金来源, 降低流动性风险, 从而降低银行资产负债表整体风险。赞成消极影响的学者则指出, 资产证券化虽然提高了银行资产流动性, 但也会促使银行增强风险承担意愿, 过度的风险承担会降低银行稳定性。Mascia和Brunella认为资产证券化对银行的影响不确定, 他们在分析金融危机前后资产证券化对美国商业银行的影响效应后发现, 资产证券化可释放贷款, 增加银行资金来源, 但过度使用也会增加银行倒闭风险。

我国学者就资产证券化对银行影响的研究并不多。彭惠和李勇指出, 银行往往无法正确评估资产证券化效用, 对其再次进入资本市场产生负面影响。赵俊生等以美国信用衍生产品市场面板数据为样本, 考察信用风险转移对银行贷款规模、风险水平与收益水平的影响, 结果表明资产证券化提高了适度型银行承担风险的意愿, 而其对市场主导型银行的影响并不显著。丁东洋、周丽莉通过分析欧洲信用风险转移市场对金融系统风险的影响, 得出资产证券化对金融系统具有双重影响。谭琦、高洁认为商业银行参与信用风险转移能够促进商业银行资产规模扩大。可见, 国内有关资产证券化对银行影响的研究主要是定性分析, 做定量实证分析者也主要使用国外相关市场数据。

综上所述, 目前国内外有关资产证券化与银行收益、风险之间关系的研究都未得出一致结论。本文将利用国内资产证券化市场相关数据来实证分析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收益、风险的影响, 以及产生这种影响的主要原因。

三、资产证券化对我国银行收益和风险的影响分析

1、样本及数据的选取

本文选取目前国内所有资产证券化的8家银行为样本, 分别是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兴业银行、浙商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样本区间为2005—2010年。各数据根据中国债券信息网、中国货币网发布资料整理而成。

2、指标设定

(1) 资产证券化规模。已有文献以已售资产的未偿本金余额、暂未销售的贷款以及服务性资产之和来衡量资产证券化规模。由于服务性资产规模与另外两项相比甚小, 且大部分分析报告未披露, 故本文仅使用已售资产的未偿本金余额、暂未销售的贷款来衡量资产证券化规模。

(2) 收益。本文选取各年份银行的资产收益率 (ROA) 衡量银行收益水平, ROA=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 该指标越高, 表明银行资产利用效果越好。

(3) 风险。学者们常使用核心资本充足率衡量银行风险, 但金融危机中, 该指标却不能充分暴露出各银行资本方面的问题, 普通股权益比率更保守更严谨, 计算公式如下:

上式表示在经济下行时, 有形普通股权益对银行负债和优先股的保护程度。相比而言, 加权风险资产的TEC比率得到更广泛应用, 巴塞尔协议Ⅲ要求使用加权风险资产, 美国花旗银行等一些国外银行的年报中也已经有所使用。考虑到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使用考虑了不同资产风险情况的加权风险资产的TCE比率作为衡量银行风险的指标。

3、资产证券化与我国银行收益、风险之间的关系分析

(1) 资产池特征分析。就发信规模而言, 我国资产证券化以2005年发行的72亿资产支持证券为标志, 2007年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008年底总发行规模达668亿元, 金融危机爆发后, 资产证券化试点停滞。品种方面, 据中国债券信息网披露, 截止到2008年底, 银监会共批准发行资产支持证券56只, 其中2005年7只、2006年7只、2007年16只、2008年26只。

(注:数据来源:根据各期信托受托人报告整理而成。)

可见, 2008年交易规模和交易品种均处于顶峰时期, 而且2008年金融危机已波及全球, 对经济影响更加显著, 各发行机构在资产池构成方面考虑因素更全面。因此, 本文以2008年相关数据分析资产池构成情况, 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 我国资产证券化资产池呈以下特点。

入池资产质量方面。我国入池资产多为优质资产, 很大程度上会降低贷款违约风险。据中国银监会2011年年报显示, 在经历了房地产泡沫破灭及对不良贷款整顿清理后, 美国住房按揭贷款的拖欠率在2011年年末高达7.58%, 而我国仅为0.30%。

资金使用方向。贷款主要集中应用于电力、公共设施管理业、道路运输业、铁路运输业等安全性较好的政府相关项目, 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信用风险, 但政府相关项目贷款利率一般不高, 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收入仍主要依靠存贷款利率差额, 最终将会导致银行盈利空间受限, 挫伤银行推进资产证券化的积极性。

贷款去向方面。借款人涉及的行业和区域都比较多, 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分散性原则的要求。但贷款集中度仍然比较高, 贷款量最多的前三个行业和贷款量最多的前三个区域贷款余额占比分别超过33.08%、34.22%, 均远远超过平均水平15% (3÷20×100%) 、17.6% (3÷17×100%) , 因此, 存在较大潜在风险。贷款的分布区域也主要集中于沿海城市, 如广东、江苏、杭州等地。

(2) 资产证券化与银行收益和风险。表2给出了2007—2010年各银行资产证券化规模与收益和风险的相应数据。资产证券化规模逐年递减, 平均资产收益率逐年递增, 国开行、工行、建行TCE比率逐年递减, 兴业银行TCE比率维持稳定, 浦发银行TCE比率逐年增加。

具体而言, 除工商银行、建设银行2008年数据比较异常, 其他各年份资产证券化规模呈逐年递减趋势。银行间资产证券化总规模差异也比较大, 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资产证券化规模较大, 总额分别达208.17亿元、150.17亿元、227.93亿元;兴业银行规模次之;浦发银行规模最小, 仅为68.87亿元。

平均资产收益率ROA稳定增长, 年增长率基本维持在10%左右, 变动方向与资产证券化规模变动方向相反。Rule、Loutskina、Mengle认为资产证券化会增加银行资产流动性, 扩大银行贷款规模。一般认为影响银行收益的主要因素是贷款规模和利差。由表2可见, 资产证券化规模越大 (即贷款规模越大) , 收益水平反而越小, 表明相同贷款规模下, 贷款利差在减小。表1对2008年资产池特征分析中发现, 银行贷款主要贷向利息率较低的政府相关项目, 正是促使银行利差减小的主要原因, 最终导致银行收益减少。

规模较大的国开行、工行、建行TCE比率逐年递减, 表明这三家银行风险逐渐增加;总规模为99.41的兴业银行TCE比率变化不大 (标准差为0.005<0.01, 统计上认为不显著) , 表明兴业银行各年风险比较稳定;规模最小的浦发银行风险随资产证券化规模的增加而增加。也就是说, 资产证券化规模居中的银行, 风险水平与资产证券化规模之间变动关系不明显, 而资产证券化规模越大或越小的银行, 风险水平与资产证券化规模之间变动关系越明显。可以认为, 资产证券化规模小的银行风险水平几乎不受该项业务的影响, 即各年度风险水平为未开展该业务下的风险水平, 规模较大的银行受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影响比较明显。由于本文所选风险指标主要用于衡量金融衍生产品对银行风险的影响, 因而, 当银行资产证券化规模与银行TCE比率反向变动时, 表明资产证券化会降低银行内部风险水平。

(注:数据来源:根据各银行年报及各期信托受托人报告整理而成。)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 以我国银行间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为样本, 深入研究了2005—2010年间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收益水平和风险的影响, 结果表明:首先, 资产证券化会降低银行内部风险。资产证券化促使银行将自身信用风险转嫁出去, 会降低银行自身风险。其次, 资产证券化对我国银行收益水平影响不明显。导致此种结果出现的原因在于, 我国银行收益主要来源于存贷款利差, 从上述分析结果看出, 目前我国资产证券化所产生贷款主要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等政府相关项目, 贷款利率比较低, 银行收益空间受限。这表明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对政府项目依赖性较明显, 即银行自身竞争力不够强。最后, 潜在风险比较大, 需要提高警惕。入池资产大多为正常资产, 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可预测, 而入池贷款在行业分布及地域分布方面集中度较高, 潜在风险加大。

资产证券化的影响 篇3

摘要:资产证券化通过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影响资产价格波动,进而从不同方面对金融体系产生冲击影响金融稳定。文章在分析这一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提供新的发展机遇。提出利用资产证券化技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同时维护金融稳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资产证券化资产价格波动金融稳定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资产证券化创新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但资产证券化通过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影响资产价格波动,进而从不同方面对金融体系产生冲击影响金融稳定。我们应该科学推进资产证券化,促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金融保障也有效维护金融稳定。

一、资产价格波动与金融稳定的关系

(一)资产价格波动影响金融稳定的银行体系渠道

1资产价格波动通过银行信贷渠道影响金融稳定。信用扩张、资产价格泡沫和金融稳定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内在联系。Allen 和Gale (2000)认为资产价格泡沫形成的重要原因是银行信贷的不确定性,银行信贷扩张就会导致资产价格上涨,而当银行出售其风险资产来解决流动性的时候其信贷供给就会下降,从而造成资产价格不断下跌,金融系统性风险就会加速扩散①。王晓明(2010)研究认为造成资产价格大幅波动主要动因是银行信贷资金过度介入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而有效平抑资产价格波动的关键是保持银行贷款增长率的均衡②。我们研究认为,银行信贷是资产价格影响银行系统稳定的重要渠道。一般来说,金融危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随着经济金融环境逐渐宽松,银行信贷开始扩张、市场利率下降。低利率既促使金融资产价格上涨,也使投资者获取贷款的成本更低,贷款愿望更强烈,当这些借款大部分被用来投资风险资产时,金融资产价格就会进一步上涨,进而又增强投资者借款能力,这样就进入资产价格泡沫形成阶段:

[LL]银行信贷扩张资产价格上涨银行信贷扩张资产价格上涨

其次,由于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冲击,资产泡沫被刺破,资产价格快速下跌。再次,资产价格下降会恶化借款者的资产负债表,银行借贷者开始大面积违约并且借贷的抵押品也会大幅贬值,银行不良资产比率快速上升,银行资本金遭受损失,从而迫使银行紧缩信贷规模甚至抛售抵押资产,这些行为彻底改变了人们预期,甚至会打跨人们信心从而加剧资产价格下跌,银行资本金损失也会进一步扩大。最终银行倒闭,金融危机开始爆发,甚至形成经济危机。

2资产价格波动直接影响银行资本金从而影响金融稳定。首先,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除传统的信贷资产、外汇等金融资产外,还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来筹集资本。资产价格波动就会影响银行的帐面价值从而影响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等。其次,属于表外业务的金融衍生品价格波动会造成银行的损失最终影响到表内平衡,造成银行不稳定。再次,资产价格与银行系统脆弱性之间还存在双向互动机理,资产价格下降与银行危机之间存在一个非线性的、间接的和相互反馈的关系在基本面较好时,资本金紧缩和银行危机是存在自我实现均衡的机制。在基本面变坏时,由于受负面冲击的影响资产价格会开始降低,导致银行违约率的大幅提高,破坏债务结构:资产价格下降减少公司利润,如果公司破产,银行会面临更多贷款损失,银行的资本金和利润会大幅度减少。银行为了冲销贷款损失开始约束银行贷款,造成资本金紧缩。由于银行体系具有信用创造功能,贷款损失造成银行资本金的减少,从而引发多倍的信贷收缩,这会导致资产价格的进一步下跌和更严重的贷款损失,银行体系资本金的约束更加紧缩。从资本金紧缩到金融危机之间非均衡调整过程本身就是金融体系不稳定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资产价格波动加剧信息不对称影响金融稳定

银行与借款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对金融稳定有重要影响。信息经济学表明,信息不对称容易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两种后果都直接增加了銀行风险。在经济实践中加剧信息不对称从而产生金融不稳定最重要的因素是借款者资产负债表的恶化。对借款者来说,资产价格上升,其持有的抵押品和流动资产价值就会增加,从而增加其偿债能力,进而能从银行获得更多的贷款。而资产价格下降时,借款者的资产负债表状况会恶化,还款能力下降,贷款风险越来越大,银行减少贷款,信贷市场紧缩。若借款者的资产负债表大面积恶化,那么在金融市场上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就会加剧,此时作为抑制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公司净资产和抵押品价值下降使得信息不对称越来越严重,金融机构对个人和企业越来越不信任,开始紧缩信贷从而引发经济紧缩。当信息不对称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金融市场的配置资源功能和价格发现功能就会失灵,这时金融不稳定甚至金融危机就开始了。

二、资产证券化影响资产均衡价格波动进而影响金融稳定

(一)资产证券化引发过度投机

资产证券化具有的信用扩张机制能够很好的解决金融机构和市场的流动性问题,促进经济金融稳定发展。但是,资产证券化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市场的非理性行为造成过度投机。

资产证券化的创新发展解放了银行的资本约束,实现货币和信贷扩张机制作用。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在保持资本规模不变的条件下发放更多的贷款。银行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并把相关产品卖给投资者得到资金,然后将获得的资金再贷放出去,这样不断持续循环既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多流动性,也解决银行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问题。资金需求者就获得期限更长、数量更多的贷款,市场流动大为改善,从而不断推动资产价格上涨。这反过来进一步刺激资产证券化的冲动以及对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需求。所以在经济繁荣阶段资产证券化的信用扩张机制会加剧市场的非理性投机行为。

(二)资产证券化的过度投机引发资产价格暴涨暴跌

虚拟资本价格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是资产的过度投机。资产支持证券作为一种创新的虚拟资本具有比其他证券更优良的性质,所以一出现就受到市场热捧并成为金融市场上最重要的投机对象。

1资产证券化信用扩张机制导致资产支持证券价格暴涨暴跌。经济繁荣时期,资产证券化通过其所具有的信用扩张机制促使金融市场投机过热、需求旺盛,打破了资产市场供需均衡,资产支持证券的价格不断大幅上涨,远远超出实体经济实际水平。然而当经济环境或参与者预期发生变化时,人们对资产支持证券价格上涨慢慢失去信心,引起资产支持证券的抛售并会引起“羊群效应”引发证券价格暴跌。

2信用过度扩张导致商品价格波动。信用扩张最终冲击到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投资规模会不断地扩大出现非理性行为,造成过度投机。一旦这些过度投资远超实际消费需求时,形成“生产过剩”,导致商品市场供求失衡,供大于求,商品价格下跌,市场交易萎缩,最终会引发经济危机。

三、科学推进资产证券化创新维护金融稳定

(一)加强对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的监管,规范其发展

加强监管立法对资产证券化监管全覆盖,保证资产证券化在法律允许的框架下规范运行,即防范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创新风险,也防范可能引起的系统性风险。

(二)完善金融市场为资产证券化创造良好市场氛围

大力发展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衍生品市场等,沟通几大市场协同联动机制,形成良好的资产证券化服务环境以及完善的资产均衡价格形成机制,降低资产证券化对资产价格波动的影响,维护金融稳定。

(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为资产证券化应用提供广阔领域

经济转型升级是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经济新常態下,我国要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促进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鞍钢,周绍杰,任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

[2]何晓行金融市场系统风险与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性[J].财经科学,2010(4)

[3]李佳资产证券化的流动性扩张:理论基础、效应及缺陷[J].2014(4)

[4]潘江涛《巴塞尔协议》对资产证券化监管的历史进程及发展[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

资产证券化的简述与分析 篇4

对于企业而言,传统的融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股权融资(增发股票)和债权融资(借入债务)。以上两种融资的方式各有其弊端,增发股票会稀释原有股东的股权;举借外债则会使企业的负债率增加,改变其财务结构。资产证券化正是弥补这两种弊端应运而生的产物。法经济学的理论认为,法律制度制定的目的在于有效地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增加社会财富,也就是以法律手段促进资源的最佳配置、促使有效益的结果的产生。资产证券化的出现,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法律制度的责任在于,如何将这一融资方式纳入法律轨道,使之规范化。因而对其进行法律分析有着重要意义。

资产证券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引人注目的金融创新之一,对世界金融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资产证券化的试点也是被称为中国目前进行的最伟大的金融创新实践。本文主要从法律的视角阐述资产证券化的两大核心技术,希望通过其核心原理的论述,厘清资产证券化的运作原理。

以市场为基础的证券化融资活动包括两种证券化方式,即一级证券化(也称初级证券化)和二级证券化。 一级证券化是指资金需求者通过发行证券的方式直接向资金供给者融资,如发行股票、债券、商业票据等,即传统意义上的直接融资方式。二级证券化是指以一定的存量资产为支持,将这些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重新包装组合或分割后,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以发行证券的方式将这些资产转化成在金融市场上流通的证券的过程。

资产证券化的影响 篇5

实行专利资产证券化的最佳利好就是能够在资金的需求者与资金供给者之间实现资金的直接交易。

减勉了不少中间环节,不仅提高了资金的周转速度,同时也提高了资金的安全性。

中介机构以获得的证券投资者的专利资产作为发行证券的基础,利用增级机构和信用评级和对专利资产支撑的证券进行增级和信用评级,使专利资产支撑证券能够具备正常手续在证券市场上合法地实现合法交易。

专利资产证券化融资结构的核心概念是资产分割从法律上得到保证,准备用作证券化的专利资产实现了从资金的需求者的信用风险中剥离。

特殊目的机构在专利资产证券化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主要表现在:(1)特殊目的机构采取实际销售的的运营形式获得发起人的资产,使交易双方的资产真实分离,依据相关法规就能够实现证券交易双方破产风险相隔离。

(2)特殊目的机构实际经营状态也会对其发行的专利资产支撑证券的考核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3)特殊目的机构因其特殊的功能可以实现从组织实施形式直接探制专利资产证券的发行形式。

在实践中专利资产证券化必定会涉及到许多法律方面的理由,科学地处理好特殊目的机构所涉及到的法律理由极为重要,将直接影响到专利资产的证券化进程。

因此,专利资产证券交易化中介机构的特殊目的机构的法律保障一直都是立法的重要元素。

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分析 篇6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创新的信用体制, 它通过结构性设计和重新组合, 将预期能产生稳定现金流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 转变为可以自由转让的证券在资本市场上进行流通, 一方面实现了担保制度与证券制度的完美结合, 另一方面也有效拓宽了资本的投融资渠道, 提高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分散了金融资产的风险, 成为近40年来金融领域里最重大的变革之一。但是资产证券化在开放的金融体系中的流通, 也会加速风险和危机的传播和扩散, 加大系统性风险和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

(一) 定义

指以特定资产组合或特定现金流为支持, 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 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自由买卖的证券的一种融资形式, 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发行的以资产池为基础的证券就称为证券化产品。

(二) 分类

1. 实体资产证券化:是以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为基础发行证券并上市的过程。

2. 信贷资产证券化:

是指把银行的贷款、企业的应收帐款等欠流动性但有未来现金流的信贷资产经过重组形成资产池, 并以此为基础发行证券。

3. 证券资产证券化:将证券或证券组合作为基础资产, 以其产生的现金流或与现金流相关的变量为基础发行证券。

4. 现金资产证券化:是指现金的持有者通过投资将现金转化成证券的过程。

(三) 作用

1. 对于发行者来讲, 转移和分散贷款风险是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功能之一。

银行通过向证券化产品的投资者发行证券, 将抵押贷款等基础资产的信用风险转移和分散给投资者, 虽然风险在转移的过程中不可能被完全消除掉, 但可以在具有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之间进行分担, 实现最优的分配。同时资产证券化还可以扩大资产的流动性、便于银行进行资产负债管理等。

2. 对于投资者而言, 资产证券化主要是提供了高收益的投资渠道、扩大投资规模、增加了投资品种。

资产证券化一般是以超过一个基准利率的利差来交易的, 满足了投资者对“基于利差的投资工具”的需求, 从而达到投资多样化及高收益的目的。

二、资产证券化风险分析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结构性融资方式, 其过程复杂, 涉及多个环节和主体, 根据风险的传递途径, 资产证券化风险水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风险。

(一) 系统性风险

资产证券化使不同层次的信贷市场更紧密地相互依存, 所以当风险出现时, 也就更容易波及到优质市场。资产证券化的发行者将初始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转移给了共同基金、养老基金以及投资银行等众多投资者, 投资银行通过各种创新手段将初始的证券化资产进行打包和重组, 由此形成了证券化的平方和立方, 这些产品被其他的投资者购买后, 风险就实现了再次转移。随着监管的放松, 这一过程会不断地衍生下去, 风险也就在不断转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被放大和扩散, 积累了系统性风险。政府一旦为了抑制通货膨胀而实行货币政策紧缩政策, 系统性风险就会直接转

(二) 道德风险

资产证券化的过程, 使所有权与控制权发生了分离, 加剧了信息的不对称。一些负责证券打包和发售的公司在购买抵押贷款后又把贷款资产委托给专业公司进行管理, 还有债券评级机构, 这些以收取手续费为目的的激励机制使他们在提供各种专业服务时出现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

(三) 形成资产泡沫

随着以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的发售, 使得抵押贷款机构流动性大增, 使得他们提供贷款的能力大大增强, 大量的信贷资金就会随之流入住房抵押贷款市场, 引起房地产的价格不断攀升, 形成巨大的价格泡沫。

(四) 导致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放大

在次贷危机之前, 由于经济过热, 资产证券化因扩大流动性的功能为房市提供大量的资金, 使房市出现过泡沫。但当经济过热导致通货膨胀抬头时就会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 以此刺破价格泡沫, 导致房价下跌, 市场就会出现争先恐后的抛售现象, 导致主要以房产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的价格和评级下降, 银行持有的证券化产品不断减值, 证券化产品也渐渐地失去了销路, 证券化产品扩大流动性的功能骤停。市场中又因为缺少必要的资金, 爆发流动危机, 引起经济过度下滑, 最终导致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放大。

三、国外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我国的经验启示

中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始于2005年, 此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银行, 发行了多款信贷支持类证券。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 中国内地信贷资产证券化陷入停滞。2012年5月, 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 正式重启信贷资产证券化, 首期信贷资产证券化额度为500亿元。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资产证券化起步较晚, 发展较慢, 但随着金融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和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扩大, 我国大力发展和培育金融市场迫在眉睫。如何利用信贷资产证券化这个金融创新产品, 从上述国家发展历程的成功经验中可以带给我们许多借鉴和启示。

(一) 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 需要建立高度开放的投资市场

高度开放的投资市场是证券化的动因, 便利的交易市场是证券化的前提。只有建立一个能够使证券交易的各方主体能够自由便利的进行证券买卖的投资市场, 才能充分调动各主体的积极性, 在证券市场交易过程中, 在尊重市场交易规律的前提下, 发挥不同功能。所以, 建立高度开放的资本市场是国外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给我国的首要启示。

(二) 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 需要建立成熟的证券市场

证券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 它的成熟程度直接影响着其金融工具的发展程度, 我国证券市场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是也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 如:证券市场规模过小, 投资品种有限, 制度不健全, 系统性和非系统性风险同时存在等。

(三) 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 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

资本市场是高风险的市场, 证券化将各类风险划分得更为细致, 每一项创新的背后都必须有一套完善的监管体系作为保证。

(编辑:唐荣波)

摘要:资产证券化已在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得到广泛应用, 对于金融企业分散风险、增强资产的流动性及盈利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从另一方面, 资产证券化因加剧了信息的不对称, 又累积了新的风险, 特别是美国金融危机影响的爆发, 进一步证实了资产证券化会通过激励机制的扭曲产生一系列潜在的风险。

资产证券化的影响 篇7

ABS发行规模骤增777%

中国的资产证券化正在急剧膨胀。WIND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全市场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已经达到237只,发行总规模达到2003.95亿元,相比之下,2013年全年,全市场也只不过发行了52只产品,发行总规模为228.63亿元。也就是说,今年以来,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规模骤增了777%,呈现爆发增长的态势。

9月19日,广东海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证券化(ABS)产品正式在深交所挂牌交易,本次海印股份的资产管理计划创下业内多项第一,是中国商业物业租金资产证券化的第一单,也是国内登陆深交所的第一只资产证券化产品。根据公告,海印股份在4月17日通过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的《关于核准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海印股份信托受益权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批复》(证监许可【2014】357号)。该批复文件称,核准中信建投设立海印股份信托受益权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并发售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和次级资产支持证券的申请。

9月16日,交银金融租赁正式招标租赁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约为10.1234亿元,成为我国首家试点资产证券化的金融租赁公司,也宣告了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正式破冰。交银租赁副总裁马宾表示,这是银行间市场自资产证券化业务开展以来首次以金融租赁资产作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基础资产尝试范围的扩大,或将给未来信托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带来新的思路。”

交银租赁证券化产品破冰

租赁资产证券化具有发行期限较长、可缓释风险资本、资产风险可控性较高、客户早偿比例低等特点,因此被视为金融租赁公司多元化融资渠道、补充长期资金的一大利器,也得到监管部门的全力支持。

今年3月,银监会新修订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中首次提出允许经营状况良好、符合条件的金融租赁公司,经批准后可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5月,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五部委联合发布的“127号文”再次明确指出将支持金融机构加快推进资产证券化业务常规发展,盘活存量,用好增量。这一系列最新规定为金融租赁公司开展租赁资产证券化尝试提供了基本的政策依据。

“此次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的成功,丰富了公司的融资来源,尤其是拓宽了长期资金的渠道,有利于改变公司及整个金融租赁行业融资过于依赖银行同业融资的状况,” 交银租赁董事长陈敏表示,通过证券结构分层等信用增级技术,使得资产证券化的综合融资成本处于较为合理的区间。为金融租赁行业盘活存量租赁资产探索了新的方式,提高了母行和公司的市场影响力,同时也反应了市场对公司业务水准和创新精神的充分认可。

中国租赁联盟召集人、中国国际商会租赁委员会主席杨海田告诉媒体,交银租赁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成功发行具有里程碑意义。它不仅填补了银监会系统中24家金融租赁公司参与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空白,契合了国务院积极发展融资租赁的相关精神,还为扩大资产证券化试点提供了独特的实践案例。

资产证券化加速前进

资产证券化是以特定资产组合或特定现金流为支持,发行可交易证券的一种融资形式。广义的资产证券化是指某一资产或资产组合采取证券资产这一价值形态的资产运营方式,主要包括实体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证券化等四种形式。

狭义的资产证券化是指信贷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证券化可分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的证券化(MBS)和资产支持的证券化(ABS )。

据报道,在2012年底,美国ABS和MBS规模超9万亿美元,占GDP比重近40%。相比之下,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开展目前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主要经历了几个重要发展阶段。

2004年4月,证监会启动了以证券公司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为载体的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研究论证,并于2005年8月开始了证券公司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的试点。2008年底暂停资产证券化审批。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监管机构出于风险担忧和审慎原则暂停了资产证券化的审批。直到2009年5月证监会下发了《证券公司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指引(试行)》,明确规定由证监会对证券公司进行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的相关政策及监管要求。

2012年5月人民银行、银监会、财政部下发《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正式重启信贷资产证券化。2013年3月,证监会出台《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对该《试点指引》进行了较大程度的规范和修改。

2014年2月,证监会取消了资产证券化业务行政审批,并同时着手完善相关制度衔接和配套措施。在央行和银监会先后于6月中旬放行资产证券化常规化发行机制后,7月证监会在征求意见稿中已明示将对券商专项资产证券化实行“备案制”管理。

银行资产证券化案例 篇8

京东、苏宁、腾讯等电商企业,也已经或者正准备进入小额贷款领域,阿里巴巴的资产证券化无疑为这些企业同样存在的贷款资金来源问题,率先探了一条路。而电商企业的小额贷款,是提供给电商平台上的小微企业和网商个人创业者。因此,资产证券化成了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者融资难的有效手段,是金融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有效方式。

阿里巴巴的三个平台,阿里巴巴(B2B)、淘宝(C2C)、天猫[微博](B2C),商户绝大多数都是小微企业甚至个人,这些客户基本上都得不到传统金融的贷款支持,发展受到资金约束,进而也约束了平台提供商阿里巴巴集团的发展。也正因此,三年前,阿里巴巴掌门人马云[微博]就公开说:“如果银行不改变,阿里将改变银行。”

和,浙江阿里小贷和重庆阿里小贷公司分别成立。这两家小贷公司为阿里平台上的无法在传统金融渠道获得贷款的小微企业和网商个人创业者提供“金额小、期限短、随借随还”的纯信用小额贷款服务。

迎接资产证券化时代的到来 篇9

资产证券化产品在发达国家的债券市场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至于一些教科书将其与普通债券和债券衍生品并列,作为债券市场的三大金融工具之一。以美国为例,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的资产证券化发展速度非常迅速,传统范围涵盖了抵押担保证券、信用卡贷款、助学贷款、房屋净值贷款、汽车贷款等基础资产,根据美国债券协会的统计,到2006年底,抵押贷款证券化市场的规模达到3.9万亿美元,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总规模接近9万亿美元。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其国内很多资产证券化产品层层打包过度增信,结构越来越复杂,投资者也很难真正理解其中的风险,最终成为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可见,过度的资产证券化也有潜在的不稳定性,但适度的证券化对整个金融体系而言肯定是利大于弊。

从我国现阶段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来看,大规模推行资产证券化的市场基础已经越来越趋于成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从基础资产供给方来看,近年来通过信托贷款、委托贷款、银行票据等方式进行的表外融资业务规模已经非常庞大,银监会八号文颁布以后,这些传统的非标准化债券都面临着“标准化”问题,这将给资产证券化业务提供大量可供证券化的基础资产。而2009年以来银行体系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的问题更加严重化,信贷资产证券化有望成为将来银行改善其资产负债结构的一个重要途径;其次,从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需求来看,在当前全民理财和金融工具创新速度很快的背景下,无论是基金、券商等机构投资者还是广大个人投资者都渴望有更多收益率较高、价格和信用风险可控的金融产品可供选择;最后,从资产证券化的经验和资源储备看,经过了前几轮试点,各类参与主体都具备了进一步拓展基础资产的范围,为设计和投资相对更加复杂一些的产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近期一系列新的法规颁布,笔者相信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大门正在逐渐开启,这将成为未来债券市场发展潜力最大的业务之一,而一系列新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陆续出现,也将使债券市场的投资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规范的探讨 篇10

一、企业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确认存在的问题

我国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和金融资产转移准则规定基本与2005年5月颁布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 (以下简称《规定》) 一致, 目前我国披露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主要交易安排及其会计处理主要依据是《规定》和企业会计准则。我国金融资产确认方法具体见图1。

《规定》是目前我国针对信贷资产证券化进行会计处理的最直接的主要依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和《金融资产转移》准则旨在系统、全面地解决包括企业资产证券化在内的金融资产转移会计问题。在一些具体问题上, 会计准则以《规定》为基础进行了补充, 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会计规范的空白, 但仍然存在以下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规定》中对于风险报酬的分析作出了刚性标准, 规定95%的定量指标。这样在实际操作中容易产生操纵行为, 指标的微小差异就会导致会计确认的根本不同。

2.会计准则对于金融资产终止确认问题的规定分散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和《金融资产转移》会计中。

(1)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第四章第25条规定了金融资产应当终止确认的条件。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收取该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该金融资产已经转移且符合《金融资产转移》规定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

(2) 《金融资产转移》准则具体规定了金融资产转移是否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等问题。其中第七条“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作为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规定。值得注意的是, 风险与报酬分析法认为金融工具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但我国会计准则认为金融工具是可分割的。第八条是关于如何判断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是否已经转移。其中“企业面临的风险因金融资产转移发生实质性改变的, 表明该企业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转入方;企业面临的风险没有因金融资产转移发生实质性改变的, 表明该企业仍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反映了会计的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与“金融合成分析法”相似。

3.《金融资产转移》准则第十一条是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问题, 具体说明了在附回购协议情况下、保留次级权益情况下和提供信用担保情况下如何进行终止确认。附回购协议的情况, 会计准则采用是否放弃控制权的标准来进行判断, 与“金融合成分析法”相似。对于发起人采用保留次级权益或提供信用担保的情况与“后续涉入法”相似。同时, 不足的是会计准则中只提到保留次级权益或者提供信用担保形式, 但没有做出具体处理。

二、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国际模式的比较分析

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三种会计方法:美国的金融合成分析法、英国和美国的风险与报酬分析法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后续涉入法。

(一) 金融合成分析法

美国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主要按照FASB 140号《金融资产转让与服务以及债务偿还会计》准则进行规范。继FASB 140后, FASB 156对140号进行了十分有限的补充。FASB 140号沿袭了美国会计准则中以“控制”为核心处理资产确认或终止确认的传统“金融合成分析法”:每一个复杂的资产证券化交易都可以分解成众多的金融实体, 依其控制的不同的金融组成部分, 区分会计确认的初始确认、再确认和终止确认问题。

已初始确认过的证券化资产, 由于转移性交易而需再确认或终止确认时的会计处理, 取决于资产交易是销售行为还是融资行为的标准, 应是其控制权是否已由发起人转移给受让人。即是发起人的销售意图, 而不是其交易形式。发起人保留的风险和报酬, 应按照转移合约, 作为新的金融工具进行确认。

转让人对转让资产终止确认, 即如何判断发起人是否已经放弃了对所转让金融资产的控制权, FASB 140号比较明确地提出了三个标准:第一个标准规定交易在会计上被确认为销售的前提, 应先符合法律上关于真实销售的认定。后两个标准是具体阐述转让者是否直接或间接地保留了对被转让资产的控制权。

(二) 风险与报酬分析法

当发起人仍保留已转让资产的大部分收益和风险时, 证券化交易视同担保融资, 证券化资产仍继续被确认为一项资产, 通过证券化所募集的资金确认为发起人的负债;当发起人转让了相关资产的绝大部分收益和风险时, 证券化交易应作为销售处理, 所转让资产停止确认并转移出资产负债表, 所募资金确认为资产转让收入, 同时确认相关的损益。这种会计处理方法称为风险与报酬分析法。前者属于表内处理, 后者属于表外处理。FAS 77《转让者转让带有追索权的应收款项的报告问题》和技术公告TBNO.85-2所规定的《担保抵押债券会计》都是“形式重于实质”的做法。

(三) 后续涉入法

国际会计准则第三十九条《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IAS 39 (R) , 2002年) 是目前国际财务报告系统中对资产证券化进行会计处理的最主要依据。尽管IAS 39 (R) 受美国GAAP对证券化会计处理方法的影响较深, 但没有直接借用FASB 140 (以及前身FASB 125) 规则为基础的框架, 也没有套用美国的金融合成分析法。IAS 39 (R) 采用的是以没有后续涉入作为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判定标准, 即后续涉入法:根据资产证券化交易中与转让资产联系在一起的风险和报酬被转移的程度, IAS 39 (R) 几乎与FASB 140异曲同工, 对交易本身产生三种不同的会计处理结果:全部销售, 完全表外处理 (终止确认) ;全额债务融资, 资产完全保留在资产负债表内;在继续涉入的前提下, 部分资产实现“真实出售”并终止确认, 继续涉入的资产仍保留在报表中。

三、三种方法的分析比较

金融合成分析法是在合约成立时, 各个参与方所承担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会计确认, 解决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的重点放在判断控制权是否转移, 切实增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金融合成分析法也存在如下不足:第一, 大部分的证券化交易作为销售处理, 使得发起人可以依靠证券化交易粉饰会计报表, 从而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第二, 较难确定控制权标准。使用控制权标准进行判断时, 需辨别证券化业务的整体经济环境、合约条款, 同时需将整体分解成若干相互独立的组成部分, 再按各组成部分的重要性进行判断, 存在着较大的困难。

风险与报酬分析法在资产证券化发展初期十分容易操作, 无需会计师做出太多的职业判断, 有效地减少了利润操纵的空间, 体现了该方法的实用性。但它也存在着诸多的缺陷:第一, 难以定量处理“实质上所有”。大量的主观判断, 对于相似的经济实质的会计活动, 可能导致不同的会计处理, 从而可操作性以及真实公允性值得质疑。第二, 将被转让资产视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会计确认方面只能反映风险和报酬完全转移、完全没有转移这两种极端的情况。当资产证券化交易包含多项分散风险和报酬的合约时, 运用风险与报酬分析法很难确认复杂证券化交易的本质, 出现具有相同性质的情况但采用不同的会计确认方法的现象, 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会计信息。第三, 风险与报酬分析法注重形式, 对证券化交易做了非常简单的反映。实践中, 判断依据常常是相关合约的法律形式, 发起人往往会通过设计复杂合同的方式, 模糊会计确认界限, 达到证券化资产表外处理的目的。

后续涉入法对金融资产的终止确认标准展开了重大修改, 提出“后续涉入”的概念。当发起人不继续涉入证券化资产或其组成部分, 则能终止确认;反之, 则不能终止确认。后续涉入法运用“部分销售”的思想, 即如果转让方存在任何后续涉入, 与此相应的资产作为担保融资处理;如果转让方不涉及后续涉入的资产作为销售处理。被转让资产被视为可以分割的单元, 并对每个细分的单元考察其是否符合终止确认的条件。对每个细分的单元判断标准, 可以是控制权, 也可以是风险和报酬。

总之, 操作难度方面, 风险与报酬分析法操作简单, 后续涉入法次之, 金融合成分析法更需要专业判断, 也更容易受人操纵。会计确认方面, 风险与报酬分析法、后续涉入法倾向于担保融资处理, 而金融合成分析法则更倾向于真实销售处理。

四、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的会计方法的建议

(一) 关于混合性质的确认体制问题的建议

我国在建立相关规范时, 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实践经验, 我国的金融资产转让终止确认标准综合了“风险与报酬”和“控制权”概念, 体现出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但混合标准带来的内部不协调问题还有待在实践中协调解决。根据国内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实际, 在不违背理论基础、国内证券化实际发展的前提下, 适当简化我国证券化终止确认的判断标准, 选取某一方法作为判断标准, 应该会更具可操作性。

金融合成分析法所依托的控制权是指控制资产, 合并报表中的控制强调的是控制实体, 两者本质是一致的, 所以采用控制权转移作为终止确认的判定标准, 理论上是合理的。

(二) 会计准则、《规定》中的具体要求方面的建议

从具体的条款来看, 《规定》中对于风险报酬的分析给出了95%的定量指标, 只是注重形式, 容易被操纵, 笔者建议取消该定量指标。

会计准则中只提到保留次级权益, 还应当对保留次级权益做出具体化处理。次级受益凭证是对优先级受益凭证的一种信用支撑。次级受益凭证, 一般由发起人自行留有或者购买大部分从属债券, 减少一般投资者的投资风险。由担保资产组合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在偿还优先债券固定数额的本息之后, 可能会超过预期数量。一般规定不得转让, 所以可以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会计处理。

(三) 非金融资产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会计处理依据方面的建议

企业资产证券化, 发行专项计划的企业只能模糊地比照上述《办法》和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处理。对于实现了真实出售的债权证券化, 可以比照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

未来收益权的证券化是围绕表外资产展开的。企业资产证券化中的表外资产未来收益权, 基本上是与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联系在一起的。收入过程尚未完成, 依照会计资产的定义, 无法计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收益权作为基础资产实施资产证券化时, 若认定为担保融资, 则会计上无需专门做一笔分录, 而仅需期末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某项资产的收益权, 因发行资产支持受益凭证而实施了质押, 同时在企业收到资金时记录一项长期负债即可。这样处理, 回避了收益权在会计上的初始确认问题;避免了在将收益权作为销售处理时对特定资产减值的问题, 从而减少公司通过操纵减值来操纵利润;更符合交易的经济实质, 并且在目前相关税收法规尚未出台的情况下可以避免许多潜在的税务问题, 使资产证券化运作更为可行。如果基础资产的转让被认定为真实销售, 则按照当前的税法规定, 可能涉及到营业税或增值税等税收问题, 加大公司融资的成本。本文认为, 在我国当前的制度环境下, 允许未来收益权的证券化作为债务融资担保进行会计处理, 或许是一种更为现实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潘宗玲.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与计量浅析[J].财会通讯, 2010, (10) .

上一篇:医学装备管理办法试题答案下一篇:区财政档案管理工作情况的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