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

2022-04-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人格是最稳定、最富有文化内涵、适用范围最广泛、最容易自我约束自我习得的文化修养,正确的“三观”是健全人格的重要保障,爱国主义教育内涵于健全的人格教育中。立足于通过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教育文化,探究适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染积理论是以人格修养为核心的教育观念,为我们的教育实践提供了方法借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 篇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 要: 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必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的领导。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引导大学生做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优秀青年,使他们融会贯通,理解其内涵、历史地位和实践要求,深入学习,真懂真通,领会我国踏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融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进入中国后,又一个中国化的新理论新成果,彰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随时代共同发展,与时俱进。高校要在教育大学生的过程中,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要把握精神内涵,又要领会其核心要义。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使他们深入学习,真懂真通,武装头脑,指导学习和生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背景下面临的新课题。

一、准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

1.从与时俱进特质的角度理解。

党和国家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够切实解决我国实际问题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适应中国发展、时代进步、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丰富内涵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使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境界,是当代我国社会具有时代性和发展性的马克思主义。坚持了这一思想,就是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2.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的角度理解。

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我国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次历史飞跃。从1840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艰难困苦中坚持不懈地努力,直到1949年,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继续奋斗。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为开端,党和国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实践基础上,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继承近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是历史、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思想体系。新时代标志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进程的开启,习近平同志指出,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1]。

3.从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角度理解。

面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的一系列重大挑战,以及急剧变化的当今时代和国内外局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标志着党和国家的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开启了新局面、谱写了新篇章。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新的思想观点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强化大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提高其政治素养,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大学思政课程中,让学生在生活学习实践过程中,树立坚定不移的马克思主义观念、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意义

1.有利于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

习近平同志强调:“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2]我国高等教育肩负重要的使命,为建设社会主义培养优秀的青年建设者,同时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宣传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阵地之一。当今,全球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高校作为意识融入的前沿阵地,在多元文化交融的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政治信仰、思维方式等受到一定影响。因此,高校必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将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思想理论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使其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

事实证明,“办好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3]。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多渠道、全方位地增强广大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有利于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四个自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地服务。

2.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重要作用不可替代,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彰显中国特色社会精神、体现社会特色、讲好党的故事,宣教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思政课程的话语体系,创新思政课程的教学模式。

高校思政课程具有重要的作用,肩负着立德树人的任务,深刻阐释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当今世界发展格局纷繁复杂,高校要不断创新理论教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个强有力的理论思维和价值体系,对于高校思政工作具有强大的引领作用。每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和价值体系,都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不断发展的方向标,引导无数中华儿女不断向前奋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一系列理论成果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将其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丰富了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内涵,还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3.有利于用党的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培养新时代社会接班人。

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的优秀人才资源,他们有着文化底蕴和知识远见,有着光明的未来,是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的重要群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中国几十年的建设和改革,将一理论成果融入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从中汲取理论智慧,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还关系到推进教育现代化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筑牢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参天大树,深化教育的全面改革,坚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增强其认同感,牢固树立起共产主义信仰。

三、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推进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发展,要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进步的优秀人才,顺应我国教育改革的潮流,创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丰富的科学内涵和充实的理论力量,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不仅为教育教学提供理论指导,而且为教育教学注入活力元素。因此,高校要做好学生思政、教师思政、课程思政、环境思政的建设。

第一,推动建设好学生思政。习近平同志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如何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学习好和宣传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涉及的方面很多。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尊重大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找准与大学生情感的共鸣点,找寻与大学生人生发展规划相符合的定位[4]。真正做到能够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接受规律。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育的主动性及宣传的感染性,使大学生乐于学和真正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二,推动建设好教师思政。教师是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重要人才支撑。在推进融入和贯穿的过程中,教师要具备鲜明的政治态度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始终保持政治清醒和信仰坚定;必须自觉提高理论素养,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崇高的精神实质和深刻的理论内涵,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价值取向[5]。同时,教师在带领学生的过程中要创新教学方法和实践模式,让学生明白我国在进入新时代所面临的全球现状是怎样的,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真正做到入脑入心。

第三,推动建设好课程思政。习近平同志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6]提到课程思政,我们要理解其建设的重点在于“思政”。课程思政强调是教师在學生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不仅肩负着传授知识的使命,而且承担着育人的职责,不仅仅是思政课具有引导教育的功能,任何一门课程也都具有培养“四有”青年的功能。建设课程思政,就是以课程本身建设规律为前提,以实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等基本功能为基础,探索课程的价值引领功能,实现各类课程于思政课程中共进步同发展。因此,课程思政的建设要明确进入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将学生发展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结合,帮助学生解答问题,激发其学习热情和动力,帮助大学生在创造社会价值过程中明确自身价值和社会定位。

第四,推动建设好环境思政。建设环境思政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和保障。高校要结合新时代学生发展特点,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创建文明校园,打造优质校园,建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建设环境思政的过程中。同时,要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懂党的全新理论,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融入学生心中,善于与同学对身边发生的公共事件、热点话题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理解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体会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键所在,更好地实现理想和价值。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习近平.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工作[N].人民日报,2014-12-30(1).

[3]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4]韦洪发,张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5).

[5]李艳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9(4).

[6]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 http: //www. 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 2577.htm.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省属本科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思想政治课专项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35409807;黑龙江省省属本科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思想政治课专项项目《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评价标准研究》项目编号:135509603及齐齐哈尔大学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张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 篇2:

以健全人格为目标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 要] 人格是最稳定、最富有文化内涵、适用范围最广泛、最容易自我约束自我习得的文化修养,正确的“三观”是健全人格的重要保障,爱国主义教育内涵于健全的人格教育中。立足于通过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教育文化,探究适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染积理论是以人格修养为核心的教育观念,为我们的教育实践提供了方法借鉴。通过探讨染积理论下的原则性教学方法,对教师作为学生的灵魂导师提出了更高的学识要求和人格要求。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人格是否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終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 健全人格;染积;“三观”;爱国主义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教育文化,重视道德培养,把良好的道德品质作为人的立身之本。在道德思想教育中,任何思想的渐变都会对人格产生影响,可以说人格是一切道德的基础,也是一切道德培养的归宿。说它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是因为人之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在于他的社会化,人不仅能够建立社会文化而且能够发展文化。因为人的社会化成就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础人格,我们的教育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说它是一切道德的归宿,是因为我们人类是有理想的,是追求向高向上发展的,而这一切发展都在提高着我们的人格,道德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客观地提高了我们的道德人格。也正因如此,我们提倡“双成”(成人成才)教育,提倡“德艺”(品德技艺)兼修,有了良好的品德,其学识技艺才会具有不断增益服务社会的内动力,其学识技艺之于社会才会向上向善,优秀人格基础上的学问是不厌其高的。所谓人格是指个人的道德品质,是人的气质、能力、性格等特征的总和,是个体在对人、对事、对己等方面的社会适应中行为上的内部倾向性和心理特征。关于人格的论述不一而足,但概括来说,就是人的品格,多指道德人格。其实,人格是包含道德品质、学识能力、气质性格等多元特征的,因此,我们把健全人格作为我们的育人目标,同时也作为我们个人修养的理想目标。健全人格的理想标准就是人格的生理、心理、道德、社会各要素完美地统一、平衡、协调,而健全的人格可以使人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可以使一个人的道德、才能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客观地说,追求和培养健全人格是我们的一个目标和一种理想,而这个目标和理想是相对的,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的人格是绝对健全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人格欠缺,这是由我们的认知能力和践行能力局限性所决定的[1]。

一个人的整体素质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人格是否健全。人格对于成长个体而言,其基本特征主要包括正视现实,积极客观地认知自我,客观公正且以己推人地认知他人,对社会具有客观理性认知的觉悟和能力,有健康的体魄、愉快乐观的情绪体验和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有良好、稳定、协调的人际关系,有独立的自我意识,有责任感和创造力,努力为自己的理想和未来而奋斗等。对于教育者来说,成长个体所追求的健全人格就是要帮助他们成长树立的人格。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人格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本文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目标探讨大学生人格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方法。

一、人格形成文化与我国古代人格教育思想

一个几千年文化积淀的民族,其教育思想必有其深厚的渊源。虽然作为一门系统的学术(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并不早发于西方,但在我国的文化血脉孕育了中华文化的思想特质,这些特质与现代教育思想融合一体,区别于西方教育思想,显示着中华文化的独特内涵,这就是我国思想文化教育的国情。任何教育都有其历史渊源,不同历史渊源的教育思想塑造了不同的民族人格,不同的民族人格选择了不同的民主政治,形成了不同的政治体系。中华民族的人格是建立在民族文化血脉基础上的,彰显着强烈的民族个性和文化自尊,它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本能地抵御着强权政治割裂它、肢解它。这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强自信的精神支撑,文化连续则精神连续,文化不灭则精神不灭。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结合本国、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必须传承优秀的民族精神。我国历来重视人格教育且形成了丰富的人格教育思想和人格培养模式,在我国古代的思想教育中人格教育是处于核心地位。爱国主义教育内涵于健全的人格教育中,爱国思想和民族家国情怀内涵于健全的人格中。

中国古代关于人格形成的思想主要有染积说、差异说、阶段说等三种观点。虽然说是三种观点,但它们并不是平行的,染积是指人格形成过程中的个体获得文化滋养的形式,差异是指个体之间的个性区别,阶段是指人格成长过程中的时间段落。染积并不排斥差异和阶段,因此,染积是人格形成过程中自始至终的根本形式,差异和阶段是人格形成过程中表现出的特征。

染积说强调了人格是在习染中着色,在蓄积中养成的,是在“熏渍陶染”“潜移默化”①的作用下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最早提出“染”的概念的是墨子,他说:“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这里的“染”指由外向内由表及里的渗透,强调了环境对人格养成的影响,告诫后人,育人大事不可不慎。后来,荀子又提出一个与“染”相同的概念“渐”,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同样强调了环境对人格的影响,再美好的本质也禁不起长期的污浊环境熏染和浸泡。到了东汉的王充将两个概念合用,称“渐染”,王充说:“夫人之性犹蓬纱也,在所渐染而善恶变矣。”“善渐于恶,恶化于善,成为性行。”强调了由于环境的不同,所受的熏染不同,人的心性人格会发生变化。但外界的“渐染”只是一个外因,还不足以完全决定一个人的人格形成。荀子又提出了“积”的概念:“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真积力久则入”强调了人格主体的能动接受和完善,强调了内因的自我选择在人格成长中的作用,同时强调了渐变,只有通过一定的量的积累才会发生质变。究竟哪些外在因素对人格的形成发生“渐染”作用呢?古人讲居必择邻,交必良友,讲良师益友,把居住环境、师从和交友都看得很重,可见我们祖先的教育见识。家庭、师友、邻里、社区、民族、教育(教学)、圣人之言等都会对人格的形成产生影响。这在我们今天看来,仍具有现实意义。

孔子认为,人格的形成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且呈现阶段性特征,强调人的一生是一个人格变化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人格”的完善是人一生的目标,故“朝闻道,夕死可矣。”他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和其后荀子所言“生而同声,长而异俗”等,都道出了人格发展的客观差异性,这种差异既有人与人的差异,也有人格个体不同阶段的差异。古代思想家刘劭还认识到由于发展速度的快慢而造成的人格天成的早晚差异,“夫人材不同,成有早晚,有早智而速成者,有晚智而晚成者,有少無智而终无所成者,有少有令材遂为隽器者。……早智者浅惠而见速,晚成者奇识而舒迟,终暗者并困于不足,遂务者周达而有余。”对人格的差异性培养提出了要求。值得强调的是,孔子不仅强调人格发展的差异性还强调要根据个体人格的差异实施教育——因材施教,并且身体力行。孔子对人格个性的尊重既使他自身的教育实践获得了圣人的成就,也为后来的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因此,我们在追求人格教育通识目标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教育对象的人格个性,达成目标等高个性鲜明的人格教育理想。

二、“三观”教育与人格培养

健全的人格需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思想作支撑,需要有科学的、正确的人生态度,需要有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及道德评判能力。简言之就是健全的人格离不开健康的“三观”。当代大学生要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要冷静判断复杂的国际政治,要理智清醒地分析和取舍外来文化,要客观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要巩固“四个坚持”,要强化“四个自信”,而这些都需要健全的人格作保障。健全的人格需要健康的“三观”,科学人格、道德人格、政治人格、文化人格都是人格的重要属性,都是健全人格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人格教育和“三观”教育是紧密相关的,是谐调统一的。

(一)科学人格与世界观

科学人格强调一个人看世界的态度、观察问题的角度以及看世界和观察问题的维度,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从世界观的理论表现形式哲学的意义上说,一个人的世界观要么是唯心的,要么是唯物的。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观。面对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健康的科学人格要求我们要客观地、全面地、发展地、辩证地看世界和观察问题,而这正是我们要坚持的马克思主义观。坚持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观,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就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就要坚持科学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民民主专政有力而有效地支持了科学发展的社会主义,我们就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中国共产党科学地发展了社会主义、坚持完善了人民民主专政,我们就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可见,人格的健全离不开科学,科学的人格需要正确的世界观,正确的世界观能坚定我们的信念。因此,科学人格的培养离不开正确世界观的培养。

(二)文化(政治)人格与人生观

文化(政治)人格强调人格个体所拥有的文化积淀对人生的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定位和意志取向所产生的影响和决定性。换句话说,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外化出什么样的人格,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就会显现出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也是人生观的底蕴。不同的阶级拥有的文化不同,他们的人生观也不相同,政治品质和政治倾向也会不同。虽然人生观在每个人的不同时期会发生变化,有时可能面临危险和迷茫,但不甘堕落的文化人格会及时有效地干预,防止颠覆正确的人生观。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生观还不能等同于文化人格。文化人格是内化于心、融于血液的,体现着个体人格的文化自尊,比人生观更具稳定性。

正确的人生观可以内化为优秀的文化人格,优秀的文化人格也可以稳定正确的人生观。

(三)道德人格与价值观

道德人格强调个体人格的道德水准及评价道德行为和事件的标准。价值观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及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是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原则、标准,是个性心理结构的核心因素之一。道德人格决定一个人价值观的高下和价值倾向,价值倾向直接影响一个人对客观事物是非利害、轻重缓急的判断和取舍。正确的价值观有助于道德人格的提升,提升的道德人格也会反过来支持和稳定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一旦形成,虽然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会因为认知的局限、理想受挫和重大的变故产生怀疑和动摇,而道德人格则会为自己的人格荣誉而坚守。因此,当价值观升华为道德人格的时候就会表现出超乎价值观的稳定性。价值观在实践中体现为一个个的个体,不同的个体可以适用不同的标准,而道德人格则体现为一个整体原则和道德水平,不会因为价值目标的改变而改变。如果说价值观帮助我们确定了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道德人格就会为把握这个方向和实现这个目标提供意志保障。

“三观”不是三个没有联系的孤立存在,人生观会受到世界观的制约,价值观也会受到人生观的制约,“三观”是一个联系的整体。科学人格、道德人格、政治人格、文化人格也不是互不相干的属性概念,是相辅相成的,都是人格的有机组成部分。“三观”教育是人格养成教育过程中不可替代,亦不可或缺的。

三、爱国主义教育与人格培养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五千年的文明积淀了优秀的中华文化,这种文化渗透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人格的三原色,也成为我们爱国情怀的血小板。生理基因延续了我们的人种,文化基因保障了我们的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涵养了我们伟大而深邃的民族人格,民族人格创造了更为丰富的民族文化。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深厚、最璀璨的明珠。因此,爱国主义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需要,是民族人格自信和发展的需要,是大学生人格培养的必修课和人格健全的必要条件。

强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国梦”的基石,体现的就是对中华五千年的文化自信。对中华五千年的发展历程来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像预言和民族训诫一样昭示着华夏子孙。就是这样的文化滋养了华夏儿女,成就了顺其自然、刚毅坚韧、发愤图强、不屈不挠、不骄不躁、永不停息的奋斗精神和厚实和顺、诚信友善、尚礼重德、容载万物、善于学习的宽广胸怀;发展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文化人格志趣;养成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品格。这些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文化盛宴,也是人格培养的文化基石。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在于唤醒和激发被教育者的民族责任感,激发他们的家国情怀,提高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力,形成他们伟大的文化人格。

笔者之所以强调文化和文化人格,是因为爱国主义本来就是爱国思想和爱国实践中形成的文化积淀,在民族生命体中最坚韧、最顽强、最容易达成通识记忆的是文化,文化是最具绵延性、最有生命力、最富于凝聚力、最能够唤醒民族精神,并使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灵魂。爱国主义精神是理想人格所不可或缺的素质,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也就成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手段。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三观”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强化爱国主义与“三观”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大学生接受正确的主流文化思想,提高对文化的辨别能力,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力,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冷静地看待外来文化,辩证地看待文化现象,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与“三观”教育内容上是相通的,目的上是一致的,都在于培养拥有“四个自信”的“四有”青年,进而使青年学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品行,成就他们健全的人格。使他们成为民族文化的维护者、民族精神的传承者、两个文明的建设者、改革开放的创新者、伟大“中国梦”的圆梦者。

四、人格教育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施

从人格养成的角度上说,受教育者对染积比注入更具有主动性,从教育者的角度上说,适应受众心理的方法总是会事半功倍。缘此,本文重点探讨染积理论下的教育方法。

(一)率先垂范

《荀子·劝学篇》中说,“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从学者的角度说,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方便的了。接近和喜欢教师,在和谐默契中学习他们的学问,染积教师的德行,接受他们的思想,是他们学而有成的捷径,必能学其道,师其术,从其人格;从教者的角度说,能自然流畅地让学生接纳和喜欢自己,能平和持久地让自己成为学生学问上的仰慕者和德行上的崇拜者,也必能教而有道,育而有术,率先垂范,教而有进。孔子是我们的宗圣先师,他“贤人七十,弟子三千”的成就就是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和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及“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下取得的。他的成就不仅诠释了他的伟大思想与实践,也诠释了他的伟大人格。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德为人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师队伍,弘其师道,正其学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二)典型案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的形象总是能以最直观、最真实、最生动、最亲切、最具可学习性的特点与世人见面的,因此,作为教学案例比理论概念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典型案例从存在形式上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历史典范:历史伟人、民族英雄、革命前辈、思想家、科学家和其他各方面的杰出、励志人物。另一类是当世的英雄模范及各界精英。应用到教学中,对历史人物案例可以通过影像、故事会、主题演讲、纪念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对现实人物案例可以通过英雄模范报告会、现场交流会和社会实践等形式进行。榜样是学者心的向往,榜样是信仰坚定的力量,榜样是人格成长的目标。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别人以任何东西”;英国著名教育学家、文学家弗兰西斯·培根也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礼物送给一代又一代的孩子,造就他们完美的人格”。

(三)读书恳谈

恳谈引导学生读书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和教学的重要手段。孔子认为,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不懂得礼就不能够立身。他强调知书才能通情,通情才能达理。知书达礼、通情达理都是强调读书“增益其所不能”。那么孔子是怎样引导学生学习的呢?

孔子就是这样循循善诱的引导学生读书的:读书恳谈,一是说要读书,二是说要恳谈。读书需要教师进行有目的的引导,引导则需要教师有渊博的学识;恳谈强调学生能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自己的心得和困惑。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读物,科学合理地引导学生阅读,然后可以通过读书报告会、文化恳谈会、心得交流会、写读后感等形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学习收获,通过习得染积内化为品质,外现于人格。

(四)导师谈话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是说与有识之人谈话的收获比读书还要简捷丰厚,谈话者切中要点使人茅塞顿开,多用于对谈话者学问思想的褒奖。谈论法或称谈话法亦称问答法,在教师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一般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论法对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是行之有效的。这里称导师谈话,强调的是导师。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具有渊博的学识,具备解决问题的思想逻辑能力;其人格修养要具有示范性,是学生可以信赖和敬仰的;能够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具有引导学生的方法能力。这种方法的宗祖可以追溯到孔子,他从理论到实践都给我们留下了全方位的模板。导师,尤其是灵魂导师,他的学识思想对学生来说应该是可积的,他的道德人格应该是可染的。

(五)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是一个人成熟的重要标志。自我教育能力应该包含自我结构性知识的获取能力和既得知识的更新能力,而在心理人格层面上要具备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且能够设身处地客观对待他人;具有对事物的敏感性和创造能力,但絕不因过敏而急功近利;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且能够身体力行,追求远大理想,且百折不挠;独立思考,但不独断专行;忍受孤独和寂寞,但不孤僻消沉;能看清事物的本质,但不孤傲冷漠。但最为重要的是对自我道德的自觉修养和对道德破损的自觉修复,对自我人格缺陷的认知和人格的自我完善。我们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激发、促进他们心理上的成熟。当学生具备自我教育能力的时候,他们就可以自觉地完善自我人格了。人格的健全和完善是一个人成人成才的根本标志。

建立以人格修养为目标的教育观念,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也是学生要求成长的需要,更是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的要求,因为每个拥有基础人格的人都不会拒绝人格的成长,人格是自身的名片和荣誉。

参考文献

[1]杨春晓.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J].心理学动态,1997(3):70-75+63.

Research on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iming at Improving Personality

LIU Yu-ling, JIANG Yong-fa

(College of Information and Intelligent Engineering, Hebei Tourism Vocational College, Chengde, Hebei 067000, China)

Key words: sound personality; dye accumulation; three views; patriotism

[作者简介] 刘玉玲(1968—),女,河北承德人,學士,河北旅游职业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主要从事教育理论、教育教学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姜永法(1970—),男,河北沧州人,学士,河北旅游职业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讲师,主要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作者:刘玉玲 姜永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 篇3:

“四史”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在现阶段,四史教育仍是非常关键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四史教育合理地整合于大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既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主要目标,又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本文将通过把四史教育理论深入到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加以系统有效地研究,从而得出了把四史教学理论深入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重大实用价值。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四史教育

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是继承和拓展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主要核心动力,也同时是实现伟大中华民族奋斗目标的主体动力,但大学生在自身思想独立自强、政治思维丰富、个性突出同时由于社会经历单薄,身体锻炼不足而非常容易接受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忽视了我国历史的重大作用。四史教育是国家十分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它不但有着丰富多彩的政治思想内容,还对大学生以后的学业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价值,因此大学生们应该借助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巨大价值,在新时代背景下,将四史教育纳入到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中,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与创新提供了保障。

一、四史教育的概念

四史教育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教育教学资源,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把创新观点运用在历史教育之中,也需要把我们的发展史和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史和改革开放历史和新国家史充分地融汇到一起。我国历史教育的主要内容代表了我国人民由弱小发展到强盛的历史,也证明了我国人民曾经足够的强盛,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教育代表了全国人民已经从无到有的奋斗史,社会主义改革教育开放式内容代表了我国人民开始慢慢地进入了小康社会,新社会主义历史代表了我国经济发展历史的突飞猛进。新四史教育作为党带领人民的事业的主要武装力量,为建立新社会主义制度而努力,给国家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政治财富和精神力量。

1.“四史”教育的发展脉络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深入推进了对历史的重视与学习。早在二零一三年三月,习近平主席同志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党校建校八十周年时的演讲中就对全国各类干部明确提出了要求,要精心掌握"党史""新国家史"。二零一九年10月,习近平主席同志中央委员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集体第一次会议上又明确提出要认真学习"改革开放史",并将"改革开放史"与"党史""新国家史"并行开来。二零二零年一月,习近平同志中央主席在"不忘初心、牢记宗旨"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明确提出要认真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由此,"四史"学习教育的完整体系正式成形。从"四史"层面上做好历史学习教育,就事关保持和发扬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把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不断地往前推动。

2.“四史”的内涵

"四史"的涵盖时期久、内涵多、覆盖面广,既包含了共产党从一九二一年创建至今,带领中华民族取得民族独立自主和实行中国民众大翻身、开展社会主义革命斗争、建立和革新,党的领导下不断走向完善的革命斗争发展史;也包含了我国从一九四九年建立至今,在党的领导下持续开展社会主义建立、蓬勃发展的革命实践发展史;包括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中共对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对外实行改革开放,积极促进社会主义体制自我完善与蓬勃发展的社会党发展史;包括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探索社会党建立道路,以及在新时期怎样更好地保持和发扬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史等。这不但体现了一个党政治斗争的发展演变历史,而且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政治选择发展史。

二、“四史”教育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内在联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非一种封闭的教育体系,是处在一种复杂性、多元、善变的社会和国家发展环境条件中的教育实践。"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教育对象的时代性特点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带来严峻挑战。大学生通过“四史”学习,可以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历经艰难险阻建设新中国的历程,以及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进行的艰苦奋斗和取得的卓越成就,以史为鉴,明白身上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重担。辅导员通过“四史”教育,引导学生自觉把个人志向和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把实现个人成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精神境界和实践水平,增强其服务社会的本领。

1.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

大学生的"三观"教育在高校育人体系的地位是无法替代和改变的。而中国历史观则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理念的主要基石。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被赋予新的时代使命。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离不开历史思维和战略定力。所谓的史学思考,正是"透过回溯史学根源、回望史学流程、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来判明大势、定位现在、开拓未来的反省性思维。""四史"教育就是大学生提高历史思维能力最好的资料库。透过"四史"教育,大学生不仅要学会用全面、联系、发展的目光审视历史、分析问题,弄清事件间的关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历史、事实、未来都是一致的。历史是过去的真实,而现实是未来的歷史",也要学会注重事物本身的前因后果,铭记来时的路,未来的路才能走得更加坚定。要以史为鉴,知古鉴今,从而坚定战略定力。

学习“四史”是为了借鉴成功经验,服务当下。但是历史不是循环往复,万事万物瞬息万变,今天世界发生的许多事情历史中未曾发生过,也就无从借鉴经验可谈。因此,开展“四史”教育,更重要的是拓宽学生观察的视野与思考的维度,从中得到历史的启示,提高历史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以更好地把握当下、规划未来。

2.加强理论学习,有利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进学生头脑”

"四史"是指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带领下,在实现人民翻身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探索和巨大奋斗中用血、汗和泪书写就的历史故事,不但体现了我党、中华民族一路努力奋斗的光荣发展史,更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同我国实际情况紧密结合的发展过程。3.引导大学生身体力行,践行使命担当

"一辈人有一辈人的长征,一辈人有一辈人的责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已步入崭新时期,在"四史"教学中,坚持用党的伟人成功精神鼓舞人,用党的爱国教育优良传统教化人,用经验启发人,用历史发展教训警醒人,就是要广大学生认识到自身的历史使命。身为中国筑梦新时期的接力奋斗者、开拓者、奉献者,中国大学生要身体力行,养成高度的社会责任自觉和坚强的大国责任意识,积极性主动性地将自身的前程与我国中华民族的未来前途发展命运联系在一块,做到个性梦想与大国梦的有机融入,为保持和健全发展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服务。同时,学生不仅要志存高远,还要过好当下、行循自然。要在日积月累的实践中,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锤炼足以担当时代使命的"硬脊梁""宽肩膀"。

4.坚定文化自信,引导大学生厚植爱国情怀

提升中国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是提高其民族认同感、归属感、尊严感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但在思想自由和文明之间的矛盾加剧的当下,在部分互联网上大V、公知和水军等,主要针对高校大学生这种人群,针对大学生们的社会价值观还处在形成期,尤其是对社会媒体越来越依赖的大背景下,利用时政热点事件来攻击党和国家的政府,抹黑各级政府的形象,削弱了大学生们对国家认同的信心,并由此使文化自信遭遇了巨大挑战。因此,必须通过"四史"教育,让主流文化常驻学生心里,坚定文化自信。

三、基于辅导员视角开展大学生“四史”教育的具体路径

1. 利用好“互联网+”手段,拓宽“四史”教育的载体

随着新媒体、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开展“四史”教育应该也充分利用好“互联网+ ”手段,拓宽“四史”教育的载体,将“四史”教育与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例如:充分发挥QQ、微信等社交软件的作用,加强老师、辅导员与学生的联系,在日常交流中开展“四史”教育。

2. 发挥好学生组织的作用,为“四史”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团支部、党支部、学生会等学生组织,作为学生中的骨干力量,是信息传递与开展活动的媒介,也是开展“四史”教育的重要抓手和主力军。辅导员作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在开展“四史”教育中应对所带班级做好统筹安排,发挥好第一、第二、第三课堂及学生组织的协同育人作用,以高校团支部、党支部、学生会等学生组织为载体,发挥好它们的先锋作用和示范效应。

结论:因此,高校“四史”教育工作开展的思路应该从讲解历史知识作为出发点,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作为关键点,促进学生提升政治理论素养为着力点,最后落脚到让学生增强使命担当,不负时代嘱托。

参考文献:

[1]靳诺.围绕立德树人 加强"四史"教育[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0,(5).22~24.

[2]邱再辉,周治华.新时代青年“四史”学习教育的价值、目标及实施路径[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21,19(1):56-60.

[3]陈永刚.网络空间历史虚无主义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影响及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20(4):116-120.

作者:赵琦

上一篇:人力资源管理主管竞聘演讲稿下一篇:信用社主任竞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