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分析论文

2022-04-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通过对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各种因素进行整合,认为企业对技术创新收益的预期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最根本的动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需求和所拥有的实现创新的能力资源是影响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内部因素,而市场环境、科技水平和政策环境等外部因素则通过作用于内部影响因素来实现其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分析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分析论文 篇1:

出口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个案分析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历来已久。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依据熊彼得的创新理论,学者们总结出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动力机制的技术推动模式;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施穆克勒提出市场增长和市场潜力是决定发明活动的速度与方向的主要因素;到了20世纪80年代,莫厄里和罗森堡提出了技术推动一市场拉动双重模式,该模式国际影响深远。本文重点对出口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结合案例作进一步分析。

一、出口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及其构成要素

出口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与其他企业一样,包括内部和外部两种机制:

1.内部动力机制及构成要素。作为一种微观激励系统,激励的对象是企业的人力资本,是通过运用组织激励原理,设计具有强推动力或激励力的组织和制度安排。海尔、联想、华为等都是通过制度创新带动科技创新,从中小型企业快速成长为世界知名的大型企业。该机制的构成要素有产权激励、企业治理结构、企业家创新精神、企业经营机制和组织设计和创新文化等。其中企业家创新精神是关键,因为企业经营者是拥有实现经济资源运筹和管理能力的人力资本所有者。对照国际著名管理信息技术咨询公司埃森哲(Accenture)2001年在22个国家和地区对880位董事级高级企业管理进行的调查发现,认为保持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敢于冒险、敢于创造、锐意进取等创新精神是企业发展关键的占到了98%。

2.外部动力机制及构成要素。作为一种宏观激励系统,包括市场力量、科教发展、政府力量和集群力量等,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国际市场力量和国家科技与教育发展。出口型中小企业在“国际细分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是因为国际市场竞争压力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开发独有的、具有市场潜力的核心技术,并通过获得专利或技术诀窍保护而不被模仿,形成专利竞争优势,进而改变市场竞争结构,产生不同性质的租金的结果。科技与教育发展是构筑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持续竞争力的源泉。因为科技发展带来的知识性发明或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对企业技术创新起着基础性和前期性作用,具有强大的推动力。比如美国大学在电子科学研究和分子生物学具有最强的研究实力和水平,为相关产业技术创新提供基础研究成果。国家对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同样在企业技术创新中起决定性作用,因为不论技术知识掌握还是对使用和改进技术的可能方式的了解,都体现在开发这些技术并促成技术应用的人手中。19世纪后期德国化工产业技术开发和产业兴起与当时国家拥有一大批受过大学训练的化学家和化学工程师是分不开的。

二、天水星火机床公司技术创新的个案分析

天水星火机床公司是落后地区的出口型中型企业,1995年以来,实现了依靠技术创新向价值链高端跃进,成为精密数控机床技术研发和制造的强势企业,以及我国名牌机床制造企业和出口企业。企业研制的新产品已经连续5次荣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0年以来,公司出口量和出口额年均增长率均在10%以上;从2001年到2006年,该企业实现了销售收入5年增长10倍、工业增加值5年增长15倍;2000年到2007年来销售收入年增幅均以超过行业水平2倍以上的速度发展: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从1999年的31%迅速增长到了2007的66%。2006年,公司被确定为国家创新型企业试点单位。公司依靠技术创新创建名牌方面也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绩,2007年公司生产的SPARK数控车床(普及型以上)荣获了2007年度中国名牌产品,公司自主研制的CKW61100/22M超长型特种无缝钢管加工设备产品执行Q/TXJ0247-2004#《数控芯棒车床精度检验》标准,荣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这是目前甘肃省唯一荣获的国家标准化最高荣誉。

值得一提的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影响,2008年我国机床工具销售额和进出口呈现先增后降的局面,尤其是金属加工机床出口从2008年8月开始连续4个月环比下降,至12月才略有增长。品牌和技术创新均处于弱势,成果转化的资金链条不完整,资本和技术的构成低,经营业务处于产业链低端,赢利基础薄弱的一些出口型中小企业,纷纷陷入困境。一些大企业纷纷采用“收缩战略”,而天水星火机床有限公司反其道而行,实施“扩张战略”,2008年在省外组建了分公司,在国外收购了法国索玛公司,参股德国亨利安公司,实现了单纯的出口贸易到全球经营实质性的转变,逐步向国际型大中企业发展。2008年,虽然企业的增长速度都有所减缓,但行业排名比2007年有了进步。2009年前4个月,虽然产量有所下降了,但产值并没有下降,反而有了环比增长6%左右的成绩。2009年3月,公司研制的承重150吨、加工直径3.5米、加工长度12米的CC61350×120×150S重型卧式车床和CCK61350×120×150S数控重型卧式车床两种产品同时通过甘肃省科技成果暨新产品鉴定,并分别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该产品迅速成为国际市场上紧俏产品,也成为公司以后利润增长点。

(一)从外部动力机制看。

1.抓住了有利的市场时机。企业作为金属切削机床和成型机床制造企业,其快速发展期正是我国大力发展制造业的“十五”期间和机械工业最好的发展期,尤其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了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数控机床及其加工中心由于加工效率、柔性化制造、环保节能等优越性受到市场的追捧,企业依靠自身技术实力和敏锐的眼光,采用大力适合中小企业的原创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创新“三位一体”的技术创新模式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数控机床和精密机床,产品打向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制造的中档次车床由于较高的性价比颇受国际市场客户青睐,一直供不应求。

2.得到了政府支持。企业顺应省地政府提出的依靠自主创新大力发展设备制造业的战略要求,制定了以创新提升企业核心能力,以扩张经营实现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效应的发展战略,抓住了政策机遇,得到了政府部门在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扶持,以及政府的贷款担保支持和金融支持,并多次获得了政府奖励,比如自主创新节能降耗奖、创建国家名牌奖、新产品通过省级新产品暨科技成果鉴定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董事长李维谦荣获甘肃省科技功臣奖,被授予全国质量先进个人称号等。这些支持和奖励为企业持续创新提供强大的政治力量和精神力量。为了使技术创新成果取得规模效益,在政府

部门支持和协调下,企业整合兼并了兰州机床厂、天水红山实验机厂等资源。

3.争取合作创新力量。企业主动与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大学在不同层次建立了不同程度的产学研合作关系。通过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一大型数控超精密菲涅尔透镜加工设备研发,与清华大学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关系;与兰州理工大学合作先后在深孔钻、专用镗床、车削中心、数控轧辊磨床等项目中取得了成功,并共同建立了联合技术中心;与西安理工大学合作研制车铣复合加工中心:与西安大学进行了坐标联动数控机床的研制:与华中理工大学共同研制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数控系统器等,共同开展了多项前瞻性科研开发工作,以增加技术储备。企业还先后同法国索米亚公司、瑞典SMT公司、美国S&S公司等多家国外公司广泛合作,在国际上寻求合作力量,引进当今国际先进技术,研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属切削机床产品,为企业跨国经营奠定了基础。

(二)从内部动力机制看。

其一,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和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及组织体系,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制度和组织保障。20世纪90年代末期,企业由原来的工厂制改制为有限公司制,建立了激励企业家创新能力和创新动力的治理结构。20世纪80年代企业就成立了技术中心,现在已在西安、兰州、上海建立了4个联合技术中心和分中心的组建,中心吸引了大量优秀的专职技术人才,还聘请了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机床专家来星火机床技术中心从事开发工作,高级的科技创新带头人脱颖而出。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实行扁平化团队组织和网络组织,并建立了相应的项目负责制。

其二,企业家精神的体现。以董事长李维谦为代表的经营者具有企业家精神和作用,在20世纪90年代企业技术创新中发挥了核心力量,他们一直都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组织者和带头人。

其三,建立了完善的创新机制。企业参考大学及科研院所计量考核科研人员绩效和核算工资奖金的方式,建立了激发技术人员创新热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机制;建立R&D费用增长机制,R&D费用逐年增长,从2000年到2007年7年间增长了14倍多,1995年到2006年R&D费用占企业销售收入比例10%以上,2007年该比例也高达7.67%。R&D费用总额为历年来最高,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保证。

其四,不断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企业不仅拥有杰出的技术创新人才队伍,更为重要的拥有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及中间试验设施等,成为国家级自动低压铸造工业性试验基地,拥有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技术设施和技术保障制度与措施,这是企业这也是吸引清华大学等国内外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创新的资本。

三、几点启示

面临当前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星火机床有限公司的销售业绩依然呈现出增长趋势,不仅应证了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理论学说,而且给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可借鉴的启示。

第一,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既有内部的又有外部的,但从外因通过内因发挥作用原理和天水星火机床有限公司的技术创新成功经验看,企业家创新精神、治理结构、技术创新能力等内部动力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借此主动出击,抢抓市场机会和政策机遇,得到政府扶持,合作者的青睐,可以进行多种技术创新。与此同时,内外部动力机制及要素的协同作用也不可忽视。首先,发挥了技术创新的内部要素的协同性,围绕企业经济利益和竞争优势,形成了有利于创新、激励创新的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最大限度调动了企业内部创新资源的能量:其次,我国各级政府一贯坚持鼓励创新原则,提供了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条件和服务,该公司依此为平台,定位为创新型中型企业,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支持,包括争取科技和产业化专项资、金税收优惠、贷款担保等,无形中增强了企业创新的利益驱动力;再次,积极主动抓市场先机,有效耦合了市场的创新需求与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及其机制,二者产生了共振效应,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不断聚集内生力量,自我发展。

第二,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方式和创新战略重在“可行”和“集中”。中小企业虽然技术实力、资金与资源条件、经营规模等客观条件以及抗风险能力有限,但只要具有技术创新的主观能动性,选择科学可行的技术创新方式,逐渐实现技术创新模式的转变和升级。创新资金的筹措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首要因素,该公司拓展融资渠道,多方筹措技术创新资金,2007年企业争取到了银行专用技术开发贷款1500万元,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技术创新方面,实行聚集战略,选择机床设备制造业的细分市场一精密数控金属切削机床研制。该企业从过去的引进消化创新和合作创新模式为主,到随自主创新实力不断提高采用原创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创新“三位一体”的技术创新模式,是企业从借助外力为主转为以自己技术创新实力为主的技术创新方式,成功地完成了技术创新模式的转换。

第三,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技术选择要“先进适用”,要综合考虑技术的市场需求、企业的技术经济目标和物质技术力量、主流技术发展、合作者技术优势、政府政策要求和社会效益等。不能一味强调技术的先进性。重要的是要将技术先进性与技术利用上的适用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很好的结合起来。随技术进步不断加快,技术寿命不断缩短,一项技术的无形损耗及机会成本相当大,中小企业从适用的角度考虑技术创新活动是理智的选择。星火机床有限公司从实际出发,在国际市场上定位为“中档数控金属切削机床”,技术选择重在“适用”,稳扎稳打,通过严格的控制成本,以高性价比带增进顾客福利,跑赢国际市场。

作者:赵爱英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分析论文 篇2:

浅析区域创新体系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

[摘要]通过对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各种因素进行整合,认为企业对技术创新收益的预期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最根本的动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需求和所拥有的实现创新的能力资源是影响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内部因素,而市场环境、科技水平和政策环境等外部因素则通过作用于内部影响因素来实现其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区域创新体系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市场环境、技术扩散、政策环境等方面。

[关键词]区域创新体系;技术创新动力;动力因素整合

一、引言

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技术过程,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及完善,可以更有效地整合经济、技术、政治资源,从而对企业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区域创新体系在世界各国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企业是区域创新的主体,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知识到商品的转化过程,主要依靠制造产品的企业来完成。正是由于一大批企业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把发明或其他科技成果引入生产过程,增强技术和生产能力,制造出市场需要的商品,形成规模产业,把知识、技术转变为了物质财富。同时,也正是由于企业的发展和自身财富的积累,才能够形成新的研发投入。促进知识的更新和技术的突破,又将知识和技术转变为更大的物质财富,从而实现经济与科技发展的良性循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直接联系市场,最了解市场和消费者需求,最能发现与把握技术创新的方向。如果没有企业的运用,任何科技成果都难以成为现实生产力。

因此,从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因素出发,建立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丰富和合理配置区域资源,营造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环境,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动力的提升,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二、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因素

(一)关于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理论的研究

综观国外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研究,大致经过了从单一因素影响到双因素影响直到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发展过程。例如熊彼特提出了技术推动模式,施穆克勒提出了市场需求拉动模式,弗鲁姆提出了期望理论。到20世纪80年代,弗里曼等学者提出了双重推动模式,认为技术推力和需求拉力是综合作用于技术创新的,技术创新是在科学技术研究可能得到的成果和市场对其需求的平衡基础上产生的。此后,学者们又陆续提出了三元论、四元论、五元论,即在双因素模式的基础上相继增加了政府行为(包括宏观的经济政策、法律措施及相应的政府机构、行为)、企业家创新偏好以及对社会、技术和经济系统的自组织作用的研究。由此不难看出,随着对技术创新动力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外学者们逐渐意识到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是各种力量的集合,而不是某个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

国内学者对技术创新动力的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根据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大体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注重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不确定性及风险进行研究。

比较成功的有项保华的分析模式,这是一个基于创新对主体需要满足的及时性和合意性、主体内在需要集合、技术创新活动集合以及源于内外部环境的刺激与压力所构成的外在激励集合等因素而构成的创新动力分析模式,其特点是关注内在需要的测度,并注意到创新的风险性特点。

万君康教授以组织行为学中的激励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技术创新的期望理论,指出技术创新动力=技术创新产生的效益×成功的概率。其中成功的概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技术的复杂性、相关技术的水平、技术创新人员的智力优势和激励水平以及拥有的物质条件等。

许小东提出的技术创新期望一风险动力论,涵盖了经典期望理论中的要素与风险性要素,是对创新动力期望理论与创新风险理论的一个整合模式。该理论所提出的创新动力公式为:创新动力=(创新所产生的效益×创新成功期望)/(创新投入×创新失败可能)。

覃浩高、崔剑研究指出,技术创新与风险共存。由于企业的技术创新本身具有实验性质,这个实验过程中的各种关系、技术创新所需要的各种要素的取得、市场竞争、产品实现等对企业来说都是陌生的,甚至其投入产出关系还是不确定的,不确定性是技术创新本身的内在性质。与经营风险相比,技术创新的风险具有战略性、风险损失的巨大性、可变性和复杂性等特征。提出,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风险要素有国家政策风险因素、技术创新要素市场供给的风险因素、技术创新商业化风险因素、组织风险因素和技术风险因素五种。

第二类注重对技术创新的动力进行综合研究。

部分学者倾向于将技术创新的动力分为企业内部动力与企业外部动力,但对于内、外动力所应包括的具体因素却有各自不同的见解,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

张钢认为来自企业内部的动力包括:企业成长的内在需要、企业家精神或企业战略所形成的一种企业长远目标的吸引力,以及来自科学家、技术专家、工程师或个体发明者的一种事业心、好奇心的驱动。来自外部环境的动力包括:来自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动力、来自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以及工艺方面的压力,来自市场竞争的压力、产业集中或发展的推动、政府的产业政策导向。

安立仁及张建申认为。技术创新的动力由内力和外力共同构成。按照内力的作用方向,可以将内力进一步细分为内动力和内阻力。内动力主要包括利润驱动力、成就驱动力和社会价值驱动力,内阻力主要包括风险阻力、惯性阻力、目标阻力和要素阻力。同理,也可以将外力进一步细分为外动力和外阻力。外动力主要包括市场环境动力、金融环境动力、政策环境动力以及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动力;外阻力主要包括市场需求阻力、体制和产权关系不明确阻力、金融市场不发育阻力、人才与技术市场不健全阻力和劳动力过剩阻力。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取决于内力和外力的合力,即内力和外力的大小和方向共同决定着企业技术创新的行为。

王海山提出了技术创新动力的EPNR综合模型。该模型把技术创新活动放在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中来考察,把决定和影响技术创新活动的各种因素区分为内源动力因素和外源动力因素。其中,主要的内源动力因素包括创新主体的创新意识、企业或创新机构对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形成并利用企业技术传统提高企业技术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内在要求等,主要的外源动力因素有科学技术进步、社会需要或市场需求、市场竞争和政府政策等。该模型认为,企业在外部环境的压力和追求最大效益的内在驱动力的双重作用下,意识到资源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或不适时,会产生强烈的技术创新愿望,从而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李垣等人认为,内在动力的形成及变化来源于创新主体的创新意识、创新利益、创新能力和所拥有的组织管理权力。其中,创新意识的形成与增强是技术创新得以开展的前

提条件,创新利益是技术创新追求的目标,创新能力是从事技术创新的基础,创新权力的合理配置是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保障。企业技术创新的外在动力则主要包括需求拉引力和技术推动力。这两种外部动力通常是同时从外部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产生作用的。

另一部分学者,则从其他的角度出发,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进行综合研究。例如:

厉怒江从技术创新主体的角度出发,认为技术创新动力理论研究的归结点是企业。企业主体的动力由四个方面内容构成,即企业主体追求自身利益的自我动力、政府的激励动力、市场(竞争)压力转化动力(简称压转动力)和个人主体动力。

谢薇提出了技术创新动力的E—E模式,认为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的推动、市场的拉引、创新环境的影响以及作为“中介”的企业家,是推动技术创新进行的动力。

(二)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因素的整合

尽管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已经在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因素确定、形成原因的分析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技术创新动力系统,但仍缺乏对各种动力因素相互之间作用关系和传导机制的研究。

本文认为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行为主体,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不外乎是为了追求新的产品和新的生产过程,也是为了发展和保持其吸收和利用外部信息的能力,从而保证其在市场上的强者地位,保证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最终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因此,企业对技术创新收益的预期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最根本的动力。

要想形成对技术创新收益的预期,首先要有进行技术创新的需求。这种需求是企业家和企业员工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追求,这种追求是基于他们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一种主观价值判断,表现为技术创新精神和技术创新偏好。但有了主观愿望也不一定能形成技术创新动力。企业还必须拥有能够实现这种创新的能力资源,如资金、人才、信息和技术等等,才可能做出技术创新的最后决策。这两者都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内部因素。

同时,包括市场环境、科技水平、政策环境等在内的外部因素则通过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内部因素来实现其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其中市场环境涉及市场结构和市场需求等,科技水平涉及科技资源、信息资源等,政策环境涉及法律政策、科技政策、财税政策、产业政策等。

此外,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企业生存的环境瞬息万变,因此技术创新本身所具有的风险及各种外部环境给技术创新动力的各影响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使企业对技术创新的利益预期产生影响。

三、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及其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

(一)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

区域创新系统(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RIS)概念最早出现于1992年,是国际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它以系统的、动态演化的观点将新区域科学中的制度、文化、组织等因素和新熊彼特主义,即创新研究在市场机制中起主导作用结合起来,以解释区域进行系统化创新的能力和潜力以及对制度、组织等环境条件的要求,从而组成了一个分析区域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理论框架。

一般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指一个区域内参加新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以及政府组成的,为创造、储备、使用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相互作用的网络系统;是区域内各创新行为参与者在一定的创新环境下相互合作所形成的促进创新的系统;该体系通常是由创新主体、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构成。区域创新体系的高效运转需要不断衍生和壮大的经营机制、灵活的新型企业、面向市场经济的科技资源、新的经济政策与政府管理办法。

(二)区域创新体系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

区域创新理论认为,区域是企业的“群”,由既合作又竞争的企业网络构成,该网络中各行为主体相互作用、相互激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以达到“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效果,它们不是潜在利益现象的简单集合而是系统整合。

首先,一个运转良好的区域创新体系应该是一个高效率适应当地实际的区域性创新动力源,是一个以创新应用为核心,以促进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提高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的,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企业为主体、政府为引导的高效率的开放型系统。

在构成区域创新体系的执行主体之中,科研机构和大学是技术创新的源泉,企业的创新活动主要依赖于他们生产的知识和知识的教育培训来提高人的素质。而人的素质及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正是形成企业创新需求所需的前提条件。同时,企业通过网络被链接到更广泛的创新系统中,对区域内各行为主体来讲,该网络提供了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渠道,从而加速了区域内人员、资金、信息、技术等创新资源的流动,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供了现实基础。

此外,区域内各主体之间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产生了一些具有进一步价值和作用的事物和行为,如新思想、新成果等,而这种交流又促进了新观念的传播,从而促进新知识和技术的创造、引进和扩散,不断推动知识创新的增值,推动整个区域内的科技水平的提高。

其次,企业所处的区域不同,面对的市场也会存在差异,市场在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市场是企业生存的基本环境,会对企业行为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会在充分了解市场的基础上,详细研究市场需求状况,不断地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培育相应的市场体系,探索市场竞争机制和做好市场预测和决策,由市场决定创新体系的资源配置、决定产业结构的调整,充分发挥市场的创新导向性以及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和能动性。

最后,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执行主体之一的政府,应不断通过改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来营造创新硬环境和制定适宜的政策、计划、规划和法规等创新软环境以影响或引导企业和科研部门进行创新活动,从而间接地参与技术创新活动。一个高效运转的区域创新体系会适应当地的区域经济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的自身特点,有的放矢地制定区域创新政策,使政府由直接的干预者转变为良好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科技环境等软环境的建设者,有意识地发展多种知识产业,建立良好的创新激励机制和多层次的网络交流机制,减少区域内各行为主体创新的不确定性,使各主体更好地控制环境,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对技术创新收益的预期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最根本的动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需求和所拥有的实现创新的能力资源是影响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内部因素。而市场环境、科技水平政策环境等外部因素则通过作用于内部影响因素来实现其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另外,技术创新本身所具有的风险及各影响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也会影响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收益预期,进而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

区域创新体系作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环境和平台,它的完善在市场环境、技术扩散、政策环境(包括专利保护、科技政策、财税政策、产业政策)等方面对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动力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反过来,企业作为区域内技术创新投入的重要主体,它的创新行为又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完善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达到一种良性循环。

[责任编辑 王艳芳]

作者:柴丽俊 孔翔燕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分析论文 篇3: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研究综述

摘要:文章分别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创新动力理论、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并分析了理论研究中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动力;综述

本文针对现有研究,对技术创新动力的研究文献进行回顾,以揭示技术创新动力研究的演进趋势,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理清思路。

一、 技术创新动力理论的初步研究

熊彼特是创新理论的创立者。他首先提出了经济学中的创新概念,并对技术创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熊彼特在其1912年发表的《经济发展理论》与1942年发表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两书中均对技术创新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但他自己并没有明确提出创新模型。

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科学政策研究所的沃尔什等人在进行SAPPHO项目时,根据熊彼特有关于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理论提炼出来了一个技术创新模型即企业家创新模型,又被称之为熊彼特创新模型I。但是,熊彼特企业家创新模型把技术看作是一个经济系统的外生变量,企业家的活动主要是对新技术进行创新投资。因此,将技术和发明置于经济系统之外,是熊彼特企业家创新模型的一个主要缺陷。

1942年,熊彼特又进一步发展了技术创新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核心作用的观点,认为大企业在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和创新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熊彼特的上述见解,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在其1971年所著的《技术与市场结构》一书中将其概括为熊彼特的大企业创新模型即熊彼特创新模型Ⅱ。在这个模式中,大企业取代了企业家的位置,研究开发活动主要由企业内部的研发机构承担。这种模型反映了大企业在20世纪越来越多的利用内部研究开发的力量这一重要趋势。弗里曼(1982)和莫厄里对于这种趋势进行了更为详细的研究。弗里曼将技术研究的作用不断增加描述为“与科学相联系的技术的兴起”。

尽管如此,熊彼特创新的两个模型都强调技术创新是企业内生的,受企业内生的或外生技术因素的推动,是技术进步推动经济的长期增长。正是因为二者都特别强调技术因素的推动作用,后来的学者将这两个模型合称为“技术推动模型”。大约从20世纪50年代起,到20世纪60年代下半期,居于支配地位的技术创新模型一直就是这种简单的线性技术推动模型。

二、 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综述

1.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1)技术推动模式。技术推动模式强调科学技术是技术创新的推动力。该理论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发明创造的出现,使得企业家能够利用技术发明而创造商业利润,从而也推动了技术创新。技术推动模式的主要提出者为熊彼特,即为前文所述的两个“技术推动模型”。技术推动模式主要强调科学技术自身发展是技术创新的首要推动力,而否认市场需求对技术创新的推动力。

(2)需求拉动模式。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大都认为技术创新过程遵从熊彼特式的技术推动线性模型。然而美国经济学家J·施穆克勒在1966年发表的《发明与经济增长》一书打破了技术推动说的核心地位。他得出了市场成长和市场潜力是发明活动速度和方向的主要决定因素的结论。施穆克勒更强调经济因素对发明与技术创新的影响,认为市场需求推动对技术创新,而不是相反。美国学者厄特巴克对1974年的一项工作结论也认为60%~80%的重要创新是由于需求拉动的。

(3)综合作用模式。综合作用模式包括双重动力模式和多原动力模式。

双重动力模式认为技术创新是技术进步推动和市场需求拉动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应该夸大任何一方的作用,技术创新应该是二者互相作用推动下的结果。弗里曼、莫厄里和罗森堡等人都提出了技术创新的“双重推动模式”。加拿大学者摩罗和诺雷对加拿大的900多个企业的技术创新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中技术推动的技术创新占18%,需求推动的技术创新占26%,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综合作用的技术创新占56%。综合作用模式往往是在市场潜在需求的指导下,寻求现有技术的新应用和多种技术的综合作用,这种模式的技术创新往往开发出全新的产品,从而激活了市场的潜在需求,市场和技术共同推动所形成的产品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成为企业追求的竞争优势,使得综合作用模式当代技术创新中占有了重要的地位。多原动力模式认为除了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是主要的推动要素以外,还包括其他因素,比如政府行为、企业家精神和社会、技术、经济的自组织作用。

(4)技术规范——技术轨道模式。20世纪70年代末纳尔逊和温特首先提了“自然轨道”和“选择环境”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初,多西发展了自然轨道的思想,提出了技术范式的概念。多西认为技术范式是“解决技术问题的一种模式或模型”,它决定研究的领域、问题、程序和任务,具有强烈的排他性。

(5)社会需要——资源模式。“社会需要—资源”(N-R)关系作用模式是日本学者斋藤优提出的。他认为,技术创新的动因在与社会需求(Need)和社会资源(Resource)间的矛盾或瓶颈即当社会提出某种技术要求或某种产品需求,而现有的社会资源又不能完全满足这种需求时就产生了需求与资源之间不适应的所谓“瓶颈”现象。这种模式一方面重视了资源对创新的推动作用,但在另一方面,却忽视了资源制约的作用。即资源对创新的作用是双向的。一方面,资源可以促进创新;另一方面却制约了创新的开展。

2.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1)对企业技术创新内在动力的分析。国内有些学者注重对企业技术创新内在动力的分析,注重从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对技术创新的内在推动力进行研究。浙江大学项保华(1994)提出了一个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分析模式,从及时性、合意性、内在需要、外在刺激等方面,分析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情况。万君康、王开明(1997)提出了技术创新的期望理论,从创新主体角度出发,分析影响技术创新效益和影响技术创新成功概率的各种因素。许小东(2002)在对技术创新内驱动力机制进行研究中,引入技术创新风险因素,提出技术创新动力创新收入、创新投入、创新成功预期与创新失败可能性四个影响因素,由此构造了技术创新的“期望——风险内驱动力机制”理论模式。

(2)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综合研究。这类学者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研究,不局限于内驱力的研究,还包括外因或者其他因素。主要代表学者有厉怒江(1993)、谢薇(1997)、安立仁和张建申(1995)、杜伟(2005)等。

(3)对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研究。还有些学者比较注重激励机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清华大学教授傅家骥在《技术创新学》一书中比较详细地论述了技术创新的激励,他建立了创新激励的基本框架,其中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国家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宏观激励;二是企业内部对创新活动的激励。激励的方式又可分为四种:产权激励、市场激励、企业激励和政府激励,这四种激励机制互相作用,构成一个创新的激励系统。

三、 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的综述

国内学者对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主要对技术创新系统内构成要素的研究。比如徐维祥(2002)分析了技术创新系统的要素,提出市场需求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外在拉力,市场竞争是外在压力,主体性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前提条件,创新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核心保障力,创新持续性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持久力,政府政策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外在诱导力。王彬彬(2006)分析了自主创新中政府、企业以及研究机构的功能定位,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协同动力模型。

第二类是对技术创新系统的综合研究,包括要素构成,动力机制、创新动力的评价等方面。如孙冰(2003)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由企业外部创新子系统和企业内部创新子系统构成,同时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论的主要观点,分析了使技术创新动力系统实现进化和发展的重要途径。高道才(2007)对自主创新的主体动力系统进行研究,提出该系统是由外围动力、周围动力和内驱动力三个子系统构成,在运作过程中,外围动力影响周围动力,周围动力直接作用于内驱动力,从而推动主体创新活动的展开。

四、 简单述评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外学者比较偏重从创新的外部环境角度出发,研究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问题,而对这些外部因素如何与内部创新需求相结合,共同作用于创新主体并产生现实的力量未作深入研究。国内学者比较偏重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内在动力的研究,并着重于各个要素的具体研究,而较少从系统论出发从整体上对技术创新动力系统进行研究,特别是技术创新动力系统中各个要素的相互作用和共同作用,以及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传导机制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较少。

参考文献:

1. 傅家骥.技术创新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 万君康,王开明.论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与期望理论.科研管理,1997,(2).

3. 许小东.技术创新内驱动力机制模式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3).

4. 谢薇.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E-E模式.软科学,1997,(1).

5. 项保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科研管理1994,(1).

6. 徐维祥.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l).

7. 孙冰.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8.王彬彬.自主创新的动力系统研究.当代经济,2006,(10).

9. 刘明霞,袁靖波.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探析.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7).

10. 杜伟.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基本构成分析及现实启示.软科学,2005,(19-4).

11. 甘雪波.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系统框架分析.商业研究,2002,(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873026);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课题(20080217 000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08JC6300 20)。

作者简介:陈晶莹,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讲师。

收稿日期:2009-12-20。

作者:陈晶莹

上一篇:学生自主学习高中政治论文下一篇:重大文化设施运营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