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专利技术市场分析

2024-06-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专利技术市场分析(推荐8篇)

新专利技术市场分析 篇1

广播新媒体系统技术分析与建议

中国报告网

出版时间:2013年

中国报告网—中国领先行业市场调研机构http:///

正文现有系统分析

传统广播播出系统以音频为基本业务元素,实现广播节目从制作、播出、传输和发射的完整业务流程,而广播制播网则主要贯穿于其中的制作与播出环节。中国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新媒体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13-2017)》 指出,目前传统广播制播网系统运行已有 10 年,其设计理念与功能定位仅满足多年前传统广播业务的制播需求。现有制播网各系统采用封闭式的系统构架,缺乏统一的系统接入规范,各系统当前的“孤岛”模 式使系统之间资源的调度与共享困难,因此无法针对不同业务形态、不同风格、不同需求的内容生产提供差异化支持。未来广播的发展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互动 性,体现在节目与听众、听众与听众、听众与线下活动等多个层面。而目前制播网系统缺乏对点对点、双向互动型分发模式的支持,这已成为阻碍广播新媒体业务发 展的瓶颈。2 发展建议

从架构、流程、管理等方面来进行全面规划,建立全新的广播制播体系,以实现对下一代广播应用与发展的全面支持。下一代广播制播网将实现一个完整的全媒体制播流程,主要需实现以下目标 :010-86825716400-007-6266

1.实现全媒体支持,可对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全媒体素材进行采集与加工。2.实现软件工作流的制作方式,让广播节目的生产人员便捷地完成节目内容的制、编、审。010-86825716400-007-6266

3.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业务逻辑调度组合,输出多种不同类型、不同形式、不同质量的节目内容。

4.实现多媒介支持,可将节目内容通过传统广播、网站、移动媒体、数字广播等立体化渠道播发出去。010-86825716400-007-6266

5.实现双向互动,可采集与处理用户的查询与反馈信息。

广播新媒体行业市场调研报告相关问题解答

1、什么是广播新媒体行业调研

广播新媒体行业调研是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通过对特定广播新媒体行业的长期跟踪监测,分析市场需求、供给、经营特性、获取能力、产业链和价值链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广播新媒体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广播新媒体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以专业的研究方法帮助客户深入的了解广播新媒体行业,发现投资价值和投资机会,规避经营风险,提高管理和运营能力。

广播新媒体行业研究是对一个行业整体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包括行业生命周期、行业的市场容量、行业成长空间和盈利空间、行业演变趋势、行业的成功关键因素、进入退出壁垒、上下游关系等。

关于广播新媒体行业市场调研中主要包含以下几点核心内容

调研企业通过自身营销及庞大互联网市场,掌握市场宏观微观经济,为国内外的企业单位、研究机构和社会团体提供专业可靠的市场情报、商业信息、投资咨询、市场战略咨询等服务。

2、研究报告使用人群

我公司报告使用者范围较广,包括企事业单位,个人或团体。

3、广播新媒体行业市场调研报告内容

观研天下(Insight&InfoConsultingLtd)发行的广播新媒体行业市场调研报告书主要研究广播新媒体行业市场经济特性(产能、产量、供需),投资分析(市场现状、市场结构、市场特点等以及区域市场分析)、竞争分析(行业集中度、竞争格局、竞争对手、竞争因素等)、工艺技术发展状况、进出口分析、渠道分析、产业链分析、替代品和互补品分析、行业的主导驱动因素、政策环境、重点企业分析(经营特色、财务分析、竞争力分析)、商业投资风险分析、市场定位及机会分析、以及相关的策略和建议等。

4、调研方式和数据来源

观研天下有自己独立研发部门。部门成员分别擅长在中国宏观经济、食品、医药、机械、IT通讯、能源化工等领域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定期不定期采访各行业资深人士,并进行约稿。各行业公开信息:业内企业及上、下游企业的季报、年报和其它公开信息;各类中英文期刊数据库、图书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文献资料;

数据部分来自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关于报告调研机构

关于我们(Intoduction)

观研天下(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简称观研天下)

Insight & Info Consulting Ltd(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Insight & Info)

公司主要针对企业单位、政府组织和金融机构,在产业研究、投资分析、市场调研等方面提供专业、权威的研究报告、数据产品和解决方案。

The company mainly provides enterprises,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with professional, authoritative research report, data product and solution on industrial research, investment analysis, market survey, etc.核心理念(Core Values)

持续创新>>企业的发展之源。只有创新才能生存、才能发展

精益求精>>企业生存之基。只有精品才能得到市场的最终认可,发展才可持续和谐发展>>企业的文化核心。只有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员工在发展上形成一致,企业才能展现出生命力。

Continuous innovation>> Development resource of the Corporation:Onlyinnovation enables the Corporation to survive and develop.Refinement>> Existence foundation of the Corporation:Only fine productscan achieve ultimate acceptance of the market and facilitate sustainable evelopment of the Corporation.Harmonious development>> Core of the corporate culture:Developmentconsistency between the Corporation and society, as well as between the Corporation and employees is required to fully exhibit the Corporation’s vitality.业务领域(Scope of Business)

新专利技术市场分析 篇2

关键词:学习任务,学习过程,探究过程,实践学习,探究学习,讨论学习

对比新旧教材, 我发现新教材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 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新教材把每一节的内容分为这样三个部分:学习任务、学习过程、探究过程。

一、理解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不仅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也是教学的核心内容, 对学习任务进行分析是教学设计中最为关键的教学资源分析阶段, 它的分析是以学习理论为依据而展开的。每次教学活动之前, 我都会带着学生预先对教学目标中规定的, 需要学生学习的能力或倾向的构成成分及其层次关系进行分析, 帮助学生理解学习任务。

二、实践学习过程

与旧教材相比, 新教材改变最多的就是学习过程部分, 更多的是体现新课标精神。学习过程多了这样几个环节:实践学习、探究学习、讨论学习。

首先, 实践学习。每个实践学习都是完成一个作品 (或任务) 的详细操作过程, 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 一般我都是让学生先看完操作步骤, 然后找出里面的新名词、新内容, 并鼓励学生大胆说出来。然后师生一起理解这些新知识、新名词, 接着鼓励学生根据操作步骤独自完成这个作品。教师不用做过多讲解演示, 只需要对学生的操作演示做补充即可。例如, 课本上第八单元中“制作动画———移动的太阳”, 就是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掌握理解了“动画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事实证明, 这种方法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 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新课标中倡导的学习方式。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 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 应用知识, 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其实质是让学生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 促进学生掌握学习技能。探究学习成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实践好这一环节。

最后, 讨论学习。讨论学习是小组合作学习中运用最多, 也是比较实用的学习形式, 它打破了课堂学生个体之间的隔阂, 给予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 组织好小组讨论学习, 对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能力大有好处。小组讨论学习组织得好差关键还是教师本身, 教师观念的转变, 特别是适应新课程角色的定位, 课堂的调控能力等都有可能影响讨论学习的组织实施。当然小组讨论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 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能力的重要形式。但是小组讨论学习方式并不是否定其他方式, 替代其他方式, 而是让小组讨论学习与其他学习方式共同运用。我们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 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三、重视探究过程

“探究学习”是理解学习过程中某个知识点, 而“探究过程”则是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完成一个作品的学习过程。在探究过程中, 教师要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寻找答案;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探索中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 摸索适合自己的获取新知识和能力的途径, 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 课本第六单元第二节“图片的羽化、合成”, 教学内容是图像的简单合成、合成图像的修饰, 以及一个新的概念———图层。在课堂教学时, 我先展示了一个有创意的图像合成作品, 进行简单的演示、讲解 (羽化过程、图层的概念等) 。接下来我给学生若干参考主题 (如2008奥运、奥运福娃、“神七”飞天等) 和相应的素材, 要求学生选择一个, 通过自主探究, 经历创作主题作品的实践活动, 逐步掌握所学知识。

初中信息技术新教材分析 篇3

【摘 要】 通过对初中信息技术新教材的分析,理解教材中的三个部分:学习任务、学习过程、探究过程。掌握新课标,重视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学习任务 学习过程 探究过程 实践学习 探究学习 讨论学习

对比新旧教材,我发现新教材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新教材把每一节的内容分为这样三个部分:学习任务、学习过程、探究过程。

一、理解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不仅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也是教学的核心内容,对学习任务进行分析是教学设计中最为关键的教学资源分析阶段,它的分析是以学习理论为依据而展开的。每次教学活动之前,我都会带着学生预先对教学目标中规定的,需要学生学习的能力或倾向的构成成分及其层次关系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学习任务。

二、实践学习过程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改变最多的就是学习过程部分,更多的是体现新课标精神。学习过程多了这样几个环节:实践学习、探究学习、讨论学习。

首先,实践学习。每个实践学习都是完成一个作品(或任务)的详细操作过程,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一般我都是让学生先看完操作步骤,然后找出里面的新名词、新内容,并鼓励学生大胆说出来。然后师生一起理解这些新知识、新名词,接着鼓励学生根据操作步骤独自完成这个作品。教师不用做过多讲解演示,只需要对学生的操作演示做补充即可。例如,课本上第八单元中“制作动画——移动的太阳”,就是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掌握理解了“动画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新课标中倡导的学习方式。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其实质是让学生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促进学生掌握学习技能。探究学习成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实践好这一环节。

最后,讨论学习。讨论学习是小组合作学习中运用最多,也是比较实用的学习形式,它打破了课堂学生个体之间的隔阂,给予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好小组讨论学习,对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能力大有好处。小组讨论学习组织得好差关键还是教师本身,教师观念的转变,特别是适应新课程角色的定位,课堂的调控能力等都有可能影响讨论学习的组织实施。当然小组讨论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能力的重要形式。但是小组讨论学习方式并不是否定其他方式,替代其他方式,而是让小组讨论学习与其他学习方式共同运用。我们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三、重视探究过程

“探究学习”是理解学习过程中某个知识点,而“探究过程”则是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完成一个作品的学习过程。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探索中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自己的获取新知识和能力的途径,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课本第六单元第二节“图片的羽化、合成”,教学内容是图像的简单合成、合成图像的修饰,以及一个新的概念——图层。在课堂教学时,我先展示了一个有创意的图像合成作品,进行简单的演示、讲解(羽化过程、图层的概念等)。接下来我给学生若干参考主题(如2008奥运、奥运福娃、“神七”飞天等)和相应的素材,要求学生选择一个,通过自主探究,经历创作主题作品的实践活动,逐步掌握所学知识。

在探究过程中,首先要确定探究课题,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研究问题,根据需要选用恰当的探究方式,选择合理的探究方法。最后要展示学生探究成果,可以选择小组代表到前台演示,通过交流,同学们可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新专利技术市场分析 篇4

作者:栾庆芳

发布时间:2006-1-4 已经阅读2次

为了迎接21世纪信息社会的挑战,“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已成为我国基础数学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对数学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学与教的方式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了寻找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有效结合点。正确把握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方向,我们必须要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教学模式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本文在数学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内涵进行分析,尝试提出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以及整合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内涵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已从单纯要求纸笔运算、解题,转变到能有效地、恰当地使用技术,数学化地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深入思考问题,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应用意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出现正好为新时代数学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是以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最终目的,要让他们通过信息技术提供的平台更好地理解信息带来的数学知识,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重组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拓展思维,在提高数学素养的同时,他们的信息素养,协作意识等多方面能力得以发展.具体到实践中,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关键在于如何高效地将信息技术的优势和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有机的结合,在于信息技术如何融入到数学课程的各个方面去,将数学课程内容信息化、教学过程信息化、数学课程评价信息化,使得学生更好地完成数学课程的学习.

需强调的是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并不是指技术与知识的简单“叠加”,也不是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简单应用,而是将信息技术看成是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学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在新课程改革下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 合有利于营造新型的学习型社会、营造全方位的学习环境,有力地促进数学课程改革的进程.

所以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实质上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学课程的开发,是指在数学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高度和谐自然的有机部分。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从而对数学课程的各个组成部分产生变革性影响和作用,进而促进数学课程整体的变革.

2.构建新型数学教与学模式 2.1基于多媒体的情境化整合模式

由于数学知识自身的抽象性与严谨性,数学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一门枯燥、乏味、难教、难学的科目.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由于传统教学手段等方面的限制,教师不能提供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使学习者对数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多媒体计算机网络进入了课堂,为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便利条件.

夸美纽斯说过: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情境教学就是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学习情境的创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基于多媒体网络的情境化教学模式是利用多媒体网络形式灵活、资源共享、超媒体、交互性等特点,将有时难以表达甚至根本不能用语义完整而准确地表达的图形图象的运动信息以及一些抽象的理论、复杂的空间结构,通过文字、图形、三维动画、视频图像、声音等各种教学信息,使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创设生动、形象的、接近实际的情境,给学习者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和认知方式.比如,学习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平移、旋转及其组合等变换关系。学习圆锥曲线定义以及结合图象对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时都可利用多媒体创设数学情境,使之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体验,获得较为深刻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的作用.

2.2基于资源的自主——合作式整合模式

新课改提倡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提供学生学习资源以及各种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信息技术纳入数学课程正好为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学习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且这些资源从量与质两方面来说都与传统学习资源不可同日而语.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电子化学习资源,包括数字化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网上报刊和数据库、多媒体电子书等.学习者只要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就可以通过各种网络方便快捷的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进行高效学习. 基于资源的自主——合作整合模式是指教师提供一些资源索引,如一些资源库的网址、网页和相关链接,引导学生获取与所学内容相关的参考信息,并合理地将资源重新组合为已所用.这种资源也包括教师课前设计的虚拟学社(虚拟学社是指利用网上群体虚拟现实工具支持异步式学习交流的形式.它本来是为支持网上虚拟社会中的交际活动而设计的,但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教育当中,也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新颖而有效的手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难易适度的内容,开展数学学习,并且同时与老师、同学开展合作学习,适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以实现数学学习的最优化.但是要想真正意义上达到预设教学目标,虚拟学社的构建是中心环节.它一般是由老师或其他专业人员设计,满足不同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资源和学习导航,包含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学习要求,提供可供选择的学习步骤,并给出不同的学习建议,以便对学生的 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调控.此外,我们必须指出“自主”并不等同于“独立”,学生在虚拟学社获得有关数学知识时,可以同步向社区里的教师及同学提出问题、进行同伴互教、小组讨论、小组练习等合作性学习活动.

总之,在基于教学目标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优质资源环境下,开展自主与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兴趣以及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获取、分析、重组信息的能力,使得学生数学素养和信息素养一并得以发 展.

2.3基于网络的主题探究整合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对学生探索性、研究性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成为一种教学观念.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学会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和研究中体验作为探索者的快乐,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研究探索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基于网络的主题探究整合模式就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索的空间,教师提供有关数学知识的探究主题或者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对某个数学主题进行探究,并依据这一主题设定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借助技术平台和网络资源,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对一些未知的知识进行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整合方式.其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观察、推理、论证等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意义构建 的目的.基于主题探究整合模式实质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整合方式,它是以上几种整合方式的综合体.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探究的主题任务必须是明确的、开放的、而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真实性.利用信息系统,以多媒体网络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各种开放的学习资源,包括课程材料、相关知识库,原始数据库等内容,并根据任务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一定的组织方式.学生组建研究小组,通过研究相关教材,明确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制定个性化的研究方案.在探索过程中由教师向学生提供相关资料的网址、网页及搜集数据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最大限度地获取 有效信息,并对所得的信息进行筛选、处理,组织学生小组之间竞争、辩论,最后整理、完善研究成果篡写研究报告、展示成果.教师可采取开展小组自评和互评的方式,组织学生对研究成果进行讨论、整理、反思,并可将他们的研究成果通过校园网进行发布,以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

3.思考

3.1完善信患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前期准备工作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是信息社会下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整合的成功与否与教师、学生双方都有很大的关系.在课程整合中,要给教师充分的时间适应新的教法和教育观念,认识到教科书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加强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技术方面的培训,学习和研究网络环境下新的数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掌握网络环境下数学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利用一切手段去组织、去开发学习资源,创造性地利用一切数学资源为教学服务,并且能够在教学中设计真实生动的数学情境,让学生参与到开放互动的学习活动中,真正使信息技术成为理解和探索数学的平台.

对于学生来说,整合课大部分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强调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他们可能在以往的学习中没有这种学习的经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观念往往不能很快适应这种由信息的单一化到多元化,由被动接受到自由选择、自主探索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在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的课堂中不能急于求成,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适应这种新型课堂,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现有信息技术水平和自我控制、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总之,只有师生备了整合课必需的知识和能力,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3.2教师主导地位不容改变

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但并不是说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应包含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整合课堂中,学生的自由度相当大,部分学生极易在信息的世界里迷失,很可能难于把握课堂重点,将时间浪费在非课堂教学内容中,致使学习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事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针对性地设计有关的课题学习任务和活动,引导学生找到学习目标,使学生按照目标学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对学生进行辅导,帮助他们更高效的学习.此外,由于网络资源的开放,学生面临众多的信息无法选择,甚至会产生网络迷航现象,还有的学生自控能力较弱,易受不相关内容干扰,因而这时教师应该通过网络资源技术来实时监控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对学生的 学习内容、学习行为、学习时间加以引导控制,及时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促使其完成学习任务.因而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保证整合课堂能有序高效地运转,保证开放的学习目标能全面顺利的落实.

3.3注重整合的实效,把握现代技术与传统手段的平衡

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方式中,多媒体演示的网络走进数学课堂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最优化地实现教学目标.如果多媒体网络技术仅仅是投影、幻灯、录像等媒体的简单代替,或者作为课堂的点缀,其使用就会变得毫无意义.事实上,在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承担了多重角色,既是学习者获取信息的工具、协作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学习者的学习工具、探索工具,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他们的探索和实践能力都会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必须指出,信息技术的使用也存在“度”的问题.信息技术不能使用过量,不能什么情况都依靠多媒体网络.学生基本的数学活动如基本运算、直观想象、画表作图、逻辑推理、数学证明等,学生自己能够从事的实践活动等都可以依赖自身来完成,不提倡采用信息技术代替完成.此外,由于信息技术纳入数学课堂,教学的信息量较之以前有很大的增加,但过量的信息无助于教学重点的突出,学生无法把握,反而会影响教学效率.因此,在新课改中我们需要信息技术,但我们不可过度依赖,教师要在实践中逐步学会把握新型教学与传统教学之间的一种平衡,以达到最好的整合效果.

技术顾问聘用协议(新) 篇5

甲方:(单位)

地址: 法定代表人:

电话:

乙方:

身份证号码:

电话:

EMAIL(邮箱):

为了更好的开展工程设计技术服务工作,甲方需聘用。乙方持有(注册证书号:,执业资格证号:),具备职位任职资格。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甲方愿聘用乙方为技术顾问,乙方亦愿接受甲方的聘用,达成如下聘用协议:

一、聘用期限

甲方聘用乙方的期限为3年,即从年月日至年月日止,乙方不负责具体项目和日常上班工作,仅为甲方提供技术顾问服务。

二、乙方工资待遇

甲方聘用乙方期间,3年工资总额为(税后):人民币(大写)(¥元)。

工资费用支付方式:按 年 度支付;

在湖南省注册中心提交注册所需证件资料申请,网上公布后付清第1金额给乙方计人民币(大写)(¥元)自注册证书上签发日起计算(以注

册中心受理注册资料为准)。

聘用时间满一年后,甲方即支付乙方下年工资。

乙方开户行:;账号:

三、甲、乙双方职责

1、在本协议签订时,乙方应向甲方提供以下证书及文件(未注明复印件的为原件): 1)执业资格证书。

2)注册证书,执业印章。

3)职称证

4)大学毕业证书。

5)身份证(验证时配合提供身份证原件)。

6)一寸彩色免冠近照6张(并提供电子版)。

7)与原单位的解聘证明、不影响原聘用单位资质证明、无违反职业道德证明。

8)个人业绩证明。

9)继续教育证明材料。

10)人才交流中心有关档案托管合同及证明。

2、聘用期间,乙方有义务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相关报名手续可由甲方代为办理。乙方每年必需的继续教育和注册地业务培训报名费、资料费、交通费、住宿费均由甲方承担,乙方凭相关票据向甲方报销。若当地主管部门要求乙方参加社会保险,甲方应按当地公司同等工龄资历的建筑专业技术人员社保标准为乙方交纳,其费用全部由甲方支付,不得在乙方报酬中扣减。

3、注册手续及申报资质完成后,乙方的执业资格证、注册证、职称证注册证交甲方保管,注册章、大学毕业证书等其它证书原件由甲方在注册中心受理注册资料后返还乙方。

4、未经甲、乙双方同意,均不得在相关文件上使用乙方的签名及执业注册章。

5、在甲方办理资质增项、升级或年检以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检查需要时,乙方须积极配合甲方及时提供有关证书、证件等。

四、违约责任

1、如果甲方不慎将乙方提供的有关证书、证件等丢失,甲方应承担补办费用。

2、对于非乙方原因造成的注册失败,甲方预先支付乙方的工资,乙方不予退还作为

甲方对乙方的补偿,甲方归还乙方在协议中留存甲方保管的注册材料。

3、对于因乙方原因造成的注册失败,乙方应予退还所有已收到的工资费用(包括交通费、住宿费等),甲方归还乙方在协议中留存甲方保管的注册材料。

4、乙方应在本协议期满后才可以变更注册或注销,不得提前终止协议,如要提前终止协议,需征得甲方同意,且应协商对甲方的相应赔偿。

5、在本协议有效期内,对于非乙方原因造成协议终止,乙方不予退还所有收到的费用,甲方须归还乙方在协议中留存于甲方保管的注册材料,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延迟归还乙方在协议中留存甲方保管的注册材料。

6、乙方必须向甲方提供真实合法的资料,若乙方提供的资料是虚假伪造的,给甲方造成损失的责任由乙方承担,乙方应予退还所有已收到的工资费用。

7、如甲方无法在注册期满前完成转注册的证明材料,造成乙方无法转注,甲方应承担相应赔偿。

五、其它

1、本协议一式二份,甲、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效力。

2、如本协议与上报的劳务合同发生冲突时,以本协议为准。本协议自双方签定之日起生效,聘用期满自动失效。聘用期满,双方有意签订续聘协议,应在本协议期满前三个月内甲、双方共同协商确定。

甲方:(盖章)乙方签字:

法人代表: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改体会 篇6

周 娣 面对新教材、新课改的大气候,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该如何作出相应的改变呢?我对“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进行了反思。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信息技术教师来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对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给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的创新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也为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注入了新的动力。推进课程改革,教师是关键,教师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新课改的成效。因此,在新课改下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显得尤为重要,下面谈谈我校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专业成长方面的一些做法和思考,与广大同行交流、分享。

一、信息技术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的几个途径

由于信息技术新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多、知识广、理念新,为了尽快调整我们的教育观、课程观和学生观,以及提高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的途径。

1、从教师培训中获得专业成长

参加教师培训是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我们除了积极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信息技术教师培训之外,我们还定期组织信息技术教师科组内部互相培训。做法是:先通过科组教师的集体讨论,确定需要进行内部培训的内容,并根据给每位教师的特长布置相应的学习和研究任务,然后我们再利用晚上或节假日的时间进行科组内部教师培训,有时我们还邀请了其他兄弟学校的老师来参加我们的培训活动。

2、从互动交流中获得专业成长

互动交流是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的捷径。我校一直很重视外出交流学习活动,新课改之后,我校要求每个学科组每学期必须到市内外的一些兄弟学校交流学习。在学习交流过程中,我们重点对新课程教学情况进行探讨。通过与同行们开展平等、坦诚的专业切磋、交流、探究,互相学习,彼此借鉴,共同分享经验。每次的交流活动都让我们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3、从集体备课中获得专业成长

集体备课是实现经验共享,优势互补,开发潜能,生成智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我校集体备课以年级学科组为单位,全体任课教师参加,备课组长组织落实,并做好集体备课情况记录。同时,要求每位教师在集体备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备课时积极发言,集思广益,以达到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集体备课时要求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以及做到“四个统一”:教学进度、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综合练习。教学内容和课后作业基本保持一致,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上则要根据学生的情况体现预设性和生成性的统一。

我们现在还在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的多校之间的集体备课模式,更大范围实现经验共享和优势互补,让更多的教师从中获得专业成长。

4、从课堂教学中获得专业成长

课堂是课改的主阵地,也是教师成长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成长。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感觉到教师最大的变化是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问题推动教学。努力实践“用智慧打造充满活力的新课堂”。

同时,我们每堂课下来都要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通过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行为,教学过程及其结果作深入的反思,反思该堂课的成功之处,巧妙之举或失误、疏漏的地方。通过反思去吸取精华,直面缺点,使之成为今后教学过程中改进、借鉴的资源。

5、从案例剖析中获得专业成长

为了更好地让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活动,我们信息技术学科老师经常互相听课,年轻教师每学期要上两节汇报课,老教师每学期要上两节示范课,课后必须进行评课,在平等的交流和相互学习中取长补短,相互提高。实践了一种“以教学案例为载体的行动研究”的教师成长模式。

另外,在到兄弟学校交流学习时,我们会要求兄弟学校尽量给我们安排听课的机会。同时,兄弟学校来我校交流时,我们也尽量安排课给他们听,课后我们都要进行评课,总结其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从中领悟其教法、学法之精华所在。

6、从课题研究中获得专业成长

课题研究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面对新课程,我们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实践证明,通过课题研究促进了我们教师之间的合作,增强了教师的凝聚力;通过课题研究开发教师潜能,激发了教师的创造力;通过课题研究提高了课堂教

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也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

7、帮助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青年教师是实施新课程、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生力军,是未来办好教育的希望。青年教师有着精力充沛、勤奋好学、工作认真、事业心强等优点,但也因教学时间短而存在着教学经验不足的问题。为了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我们要求让青年教师多听课、多学习、多交流,同时,我们还对青年教师实施拜师制,要求有经验的老师多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

二、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我们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以及在和同行们的讨论和交谈中,发现了一些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来说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1、放下怨言,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我们在参加一些信息技术工作会议时,发现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信息技术教师之间多数在发牢骚、吐苦衷、抱怨言,说来说去还是地位低、待遇差、领导不重视等话题,最后会议不了了之。我们认为,能改变信息技术教师命运的只能靠自己,放下怨言,通过主动的学习、交流、研究、反思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实现自我价值。

2、专业成长应该是教学能力和专业技术两个方面并重

信息技术教师中不少这样的教师,专业技术很不错但教学能力不强,这种情况的男教师比较多;还有一种就是教学能力不错,但是专业技术方面比较差,这情况的女教师比较多。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还是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注重了其中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另一个方面,我们认为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既要掌握好专业技术更要精通教学技艺和与人沟通的能力。

3、教师集体学习效果好于个人独立学习

现在多数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还是靠自己的自觉和兴趣去学习和研究,以此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但这样教师花的时间多,也容易使教师的专业知识不全面、不系统,更会造成教师之间的差异悬殊过大。我们的做法是:科组统一安排教师培训,系统性地学习,有针对性的研究。我们这样做学习效率高,学习内容多,大家都很有收获。

4、建议教育部门多组织一些实质性的教师交流活动,少做一些报告

在信息技术教师培训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种现象:培训者利用讲授的方式,把所谓的新思想、新观念传递给教师,教师接受培训的过程是忠实的听和记,然

而真正认真认的教师却不多,这种培训不但失去了培训的意义,还增长了教师的疑惑。其实,每个教师在具体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形成了具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的实践知识。教师培训应当是,让教师之间多些互动交流,通过交流互相取长补短;通过交流增强教师的力量,给教师以智慧和信心;通过交流来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同时,培训者就要从传授者、教导者、训话者的角色中脱离出来,让自己成为一个与教师平等对话者,教师内在思想的激发者、培训活动的组织者,教师讨论的协调者和引导者。

新时期加快技术市场发展的思考 篇7

关键词:技术市场,存在问题,发展思考

当前, 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正在加快,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技术在社会商品价值创造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技术市场作为技术展示与交易的平台, 和疏通技术成果流向生产领域的渠道, 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与地位日益重要。

1 黑龙江省技术市场发展概况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东北的省份,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化和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 我省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在全省经济保持较高增速的形势下, 我省技术市场呈现出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

黑龙江省技术市场起步较早。1985年在国务院做出开放技术市场决定的大好形势下, 我省成立了“黑龙江省技术市场协调指导小组”, 负责组织和领导全省的技术市场工作。1988年黑龙江省科委组建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 (简称省技术市场办) , 统一管理全省技术市场工作, 按照“放开、搞活、扶植、引导”的方针, 致力于全省技术市场体系的培育与发展, 这是国内首家以省政府名义管理技术市场的专设机构。同年, 由黑龙江省人大立法出台了《黑龙江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 (简称“条例”) , 标志着技术市场管理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的开端。随后, 依据《条例》规定, 在全省13个市 (地) 设立了技术市场管理工作机构。

作为生产要素市场之一的技术市场, 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省技术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工作模式, 搭建了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平台, 技术交易规模和水平不断提高。实践证明, 技术市场作为连接科技与经济的纽带, 成为先进技术源源不断流向生产领域的桥梁, 有效地推动了技术创新、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进程, 切实推进了我省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2 黑龙江省技术市场主要工作及存在的问题

2.1 加强技术市场立法工作, 逐步形成健全的技术市场法律法规体系, 推动全省技术市场走上法制化轨道

1988年, 由省人大立法, 制定出台了《黑龙江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 是我省第一部技术市场地方性科技法规。我省技术市场管理工作从此有了执法依据。根据形势变化, 和工作发展需要, 1995年、2002年和2005年对《条例》进行了三次修改和补充。《条例》的修订和实施, 有利于建立我省统一有序的技术市场法规政策和技术交易行为规范秩序;有利于明确各级技术市场管理机构的工作职能, 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丰富技术市场工作内涵;有利于确定技术市场成果转化的优惠政策, 营造全省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政策环境。除《条例》外, 根据实际工作需要, 以省政府令的形式出台了《黑龙江省技术合同管理办法》和《黑龙江省技术经营机构管理办法》。这些地方性法规、规章把技术市场工作职责以法规的形式加以确定, 具有较强的务实性和操作性, 有力地推进了技术交易行为的规范化、法制化, 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进程, 保障了对全省技术市场的依法有效监管。

2.2 规范技术交易行为, 建立了技术合同认定登记许可证制度和专家论证制度

为了规范管理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 有效落实国家技术市场优惠政策, 依据科技部印发的《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办法》和《技术合同认定登记规则》, 省技术市场办会同省法制办、财政厅、地税局联合确立了技术合同认定登记许可证制度和专家论证制度。这一创新制度的实施, 使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更加科学规范, 防范了登记工作中的不严格执法和违法违纪行为, 使国家技术市场优惠政策得以依法落实。

2.3 广泛宣传落实技术市场优惠政策, 开展技术合同跟踪问效活动, 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服务

自1995年起, 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技术合同跟踪问效及优惠政策落实情况调查, 并已形成了长效机制。这一制度有利于我们准确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 为日后工作指明方向。根据全省技术合同交易数据, 每年提交年度技术交易情况的统计分析报告, 转发给有关部门, 为各级领导提供参考。我们针对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交易纠纷等问题, 及时引导、督促和服务, 帮助技术交易各方提高履约意识, 保证技术合同依法履行, 并协调有关部门将技术市场优惠政策落实到位。我们着重开展《条例》的宣传、贯彻和落实工作, 通过各种媒体、多种形式, 广泛宣传、讲解《条例》内容, 深入基层开展《条例》及技术市场法规政策的宣传培训工作。使更多的企业, 更多的公民了解法规内容, 遵守技术交易秩序, 依法享受技术市场优惠政策。

总体上看, 我省技术市场中介服务体系环节比较薄弱、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手段相对落后、技术市场成果转化的资源配置机制尚未真正形成。特别是技术市场经费不足, 已经严重影响了体系的稳定, 制约了工作的深入开展。

3 技术市场职能定位与发展思考

新时期, 技术市场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推动地方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技术市场政策应按照时代发展要求, 重点从进一步放活科技人员、优化资源配置、加大服务力度和拓展职能外延等方面考虑制订。同时应注重研究如何从规范、引导、扶持、服务的角度, 向科技中介机构实施政策倾斜。对于今后技术市场的发展目标与规划, 应将职能定位在科技管理部门的职能外延服务上, 要进一步扩充内涵, 将技术市场建设成一个集技术、信息、人才、资本流动和法律援助、技术评估等专项服务于一体的科技资源配置与技术商品流通中枢。

技术市场发展的主要任务, 就是将科技成果最大限度的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技术市场发育状况是科技管理工作成效的具体体现;科技中介机构是技术市场经营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得到政策的引导和扶持;各类科技计划管理, 从立项、实施到验收, 首先要经过市场的检验与认可, 因此, 立项前的论证和评估及立项后的验收等程序应由有条件的科技中介机构承担;科技成果作为资源应纳入到技术市场领域, 开拓畅通的技术向生产转移的渠道, 规范技术交易行为, 提高技术市场服务功能和水平十分必要。

技术市场与劳动力市场、产权市场、金融市场等要素市场的结合和互动是各级政府应考虑的方向。各个要素市场不是孤立存在的, 相互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 互动发展是必然趋势。今后技术市场的规范与管理应向其他要素市场进行渗透, 例如:科技人员的流动配置可以和劳动力市场建立沟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并进入技术市场的科技成果可以和产权市场建立沟通;技术市场与金融市场建立业务联动等。从技术市场秩序角度来讲, 放开、搞活不等于完全不管, 不加以规范。各级技术市场管理机构承担着组织、指导、协调技术交易活动及技术评估、营销工作;考核技术市场经营管理人员及技术经纪人;监督、检查技术交易活动, 对违法行为依法提出处罚意见等职责。在落实技术市场各项优惠政策时, 技术市场的从业人员不仅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还应具备严格执法的职业操守。

新形势下计算机网络技术分析 篇8

关键词 全球化 计算机 网络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身为现代科学发展的产物,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更是首当其冲,逐渐成为推动社会文明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可以看到的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已经推广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进驻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我们办公、学习和娱乐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要想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就要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缺点,以保证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更全面的应用。

1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概述

网络技术早期用于美国的军事通讯,后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被广泛运用。如果把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计算机称为躯体的话,那么网络技术的发展则是让这些各个孤立的工作站或者主机用物理链路连接在了一起,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使它们赋予了灵魂。简言之,计算机网络技术就是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联合了网络技术的发展,利用计算机的硬件软件系统,通过通信介质互联,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的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包含多种学科内容,例如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现代电子技术,学科交叉性强。新时代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更是体现了发展速度快,应用范围广的特点,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同时,社会的快速发展也要求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需要紧跟步伐,不断实现新的跨越。

2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早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模式主要是“终端—通信线路—面向终端的计算机”。而后,这种简单的模式逐渐让人们感到使用不便,人们便开始研究局域网LAN模式和广域网模式,网络连接材料也开始由双绞线升级到光纤,甚至出现了现在的无线网络模式。不仅如此,计算机的功能也在不断完善,文本、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相继被扩展开来。

到如今,网络的应用已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中,如远程教学、视频会议、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的发展。网络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方式,各个行业领域都需要最新的信息来配合工作,利用网络技术来实现和解决生活与工作中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文明与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手段。

3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3.1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计算及网络技术的支持,即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出现不仅对信息系统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信息系统建设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依靠。一方面,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更新为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例如信息系统中的传输协议的不断更新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完成的,从而促使信息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不断提升;另一方面,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质量保证,在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信息系统的传输性能,也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信息存储空间和性能,从而保证信息系统建设质量得以不断提升。

3.2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育及科研中的应用

如今,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应用空间和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从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领域来看,其在教育和科研领域的应用是相对普遍和重要的。在教育和科研领域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保证教育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具体应用中主要体现在一下两个方面:

第一,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教育需求的多样化,为了进一步扩展教育范围和提升教学水平,教育科研工作者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成功构建了远程教育网络。远程教育网络的创新和实现,不仅丰富了教育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有效性的提高。

第二,从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育科研领域中的应用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引用到课堂教学中去,由此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计算机辅助技术在教学领域中得到了有效应用。例如,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CAD技术和CAI技术都在实际教学中得到了合理而科学的应用,并为教育科研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促进了教学科研整体水平的提高。

3.3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可以说是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为了提高公共服务体系的工作效率和管理能力,计算机网络技术得以在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推进了公共服务体系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一方面,公共服务体系依靠计算机网络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人工操作方式和传统的公共服务管理模式,并以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促使公共服务管理体系得到全面而快速的发展,从而提高了公共服务体系的管理效率;另一方面,从公共服务管理体系内部运行情况来说,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管理质量和服务质量,公共服务体系内实现的办公系统网络化,使其在信息传输和调用、咨询、服务等多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从而促使公共服务体系满足了当前社会需求。

4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和应用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充分了解到,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该技术已经在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参考文献

[1] 蒋天宏.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的原因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8(34).

[2] 王艾青.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关系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5(08).

上一篇:户外广告牌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下一篇:元宵节商场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