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学思想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马克思人学思想是科学的人学理论。回顾新中国发展历程,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在对马克思人学思想不断承续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国情创新与发展了一套内容丰富的,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人学思想,实现了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马克思人学思想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马克思人学思想论文 篇1:

论马克思人学思想对近代西方人学思想的超越

[摘要]以古典人学为根基成长起来的近代西方哲学中的人学,大致沿感性主义和理性主义两条路向展开,二者都高扬人的主体性但却偏执于人的本性的不同侧面,因而未能真正揭示人的本质。立基于前人研究基础上的马克思人学思想,实现了对近代西方人学的扬弃,揭示出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以此为基础建构了“全面的人”的思想体系,成为科学的人学观念。

[关键词]近代西方哲学;人学;感性主义;理性主义;马克思

人是哲学永恒的主题,一部哲学史就是一部人类自我认识的历史。近代西方哲学对“人是什么”的问题同样进行了不懈的探求,在形成较为丰富的人学思想的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西方哲学中璀璨的智慧之光。关注人的发展是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而建构人学离不开对西方人学思想的批判吸收。马克思就是在对西方哲学中人学思想批判吸收的基础上建构了自己的人学理论。

一、近代人学思想的文化根基——古典人学思想

近代人学思想是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背景下出现的。古希腊文化演生于一种包括人的问题在内的自然哲学,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从自然中产生并由自然物质所构成。随着古希腊城邦奴隶制经济发展到鼎盛阶段并开始进入危机时期,古希腊哲学便由自然哲学发展到了人学阶段,人开始成为哲学关注的中心。普罗泰戈拉最早提出了人本主义的著名宣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在他看来,事物对于你就是它向你显现的那样,对于我就是它向我显现的那样,而你和我都是人,一切都以人为本位。这一命题虽然受到后来许多思想家的批评,但其无疑开创了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新的哲学思维方式。相比来说,在西方哲学史上真正开辟人学研究哲学历程的,是被誉为西方人本主义始祖的苏格拉底。他提出了“认识你自己”这一重要命题,要求人们把认识活动从外在对象转向人自身、从客体转向主体、从外在自然转向人类社会,从而“把哲学从天上带到了人间”,以唤醒人们认识自己,对自己达到本质的理解。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人学的集大成者,被马克思称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在考察人和社会政治生活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的著名论断,被视为人类自我认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在他看来,人的幸福就在于过一种团体生活,所谓团体就是指国家,但国家不是出于某种外力或强制,而是出于合目的的自然。

总的来看,西方古典人学思想以个人主义为基础,认为人是具有理性、理智、情感和意志的独立个体;并以知识为中心,张扬个人理性,鼓励人们追求知识。尽管这些思想朴素甚至粗糙,但作为西方文化的摇篮,它却为后世的人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尤其为文艺复兴时期张扬人的个性解放、发展个人自由意志打下了理论基础。正是从古典个人主义思想出发在政治实践上产生了古希腊民主制度。其后继之而起的中世纪哲学,虽然也谈到了人,但完全是从否定的意义上来讲的,宣称人的思维、意志、价值与尊严并不取决于人本身或人的社会,而是取决于上帝。人成了上帝的罪人,哲学成了神学的婢女,哲学人本主义变为宗教神本主义。西方人学思想从此开始了中世纪神的千年禁锢,直至近代文艺复兴时理性的人才被重新发掘。

二、近代人学思想发展的两大路向

14—16世纪,随着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在哲学、文艺、艺术和自然科学等方面均掀起了一场以反封建反教会为主要内容的声势浩大的“复兴古典文化”热潮。他们以恢复人的本来面目为最高宗旨,主张用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抗击神权,用人道取代神道,把人的自由与平等、尊严与价值、权利与幸福置于首位,表明这个时代,人重新成为文化特别是哲学关注的中心,历史的主宰由神再次变成了人。之后,伴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出现了一大批宣扬人学的思想家,主要包括16—17世纪英国、荷兰的唯物主义者,18世纪法国的启蒙主义者和唯物主义者,以及19世纪德国的哲学家。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这些人学思想的发展大致沿两条路径展开:一条是以培根、霍布斯、洛克、卢梭和费尔巴哈等人为代表的感性主义的人学理论;另外一条则是以笛卡儿、斯宾诺莎、康德和黑格尔等为代表的理性主义的人学理论。两条路径相得益彰,共同推进了西方人学思想的发展。

(一)感性主义人学理论

感性主义人学思想的主要倾向是以人的感性欲望、自然生理要求等自然属性来说明人的本质。

英国唯物主义者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培根继承了文艺复兴以来关于人的价值的观念。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培根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是构成自然界的一部分。但人在自然面前并非无所作为,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智慧获得关于自然的知识,以增强自我力量进而征服、驾驭自然,让自然为人类谋福利。他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人就是上帝”、“建立人对万物统治的帝国”等著名论断,对以后感性人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沿着培根开创的认识道路,霍布斯进一步研究了人的本性和人与人的关系。他认为人和自然并无本质区别,人的本性就是自我保存、自私自利,不惜采取一切手段去追求个人利益和权利。“人对人像狼一样”,这就是处于自然状态下的人的本性。他的这种公开利己主义的观点,在洛克那里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洛克认为人的本性就是趋利避害、保全自己。

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者和唯物主义者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人本主义的口号,但他们的思想也是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思潮的延续,使感性主义人学从理论发展到实践阶段。其中卢梭的人学思想最具特色,他明确地把人作为自己哲学研究的中心和着重解决的问题,认为如果我们不从认识人类本身开始,就不能认识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源,也就不能找到消灭这种不平等的方法和建立理想的政治制度的道路。他所提出的研究人的方法论原则——“通过人去研究社会,通过社会去研究人”以及“人生来自由,却到处被枷锁”的论断,代表了当时入学思想的最高水平。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人把人当作物质性的实体,从人的肉体感受性出发,把“自爱”、“自保”、“自由”看作是“人人共有”的基本天性。由这种基本天性所决定的,一切人应当享有的生命、财产、自由、平等等“天赋人权”,神圣不可侵犯。

将感性主义的人学理论推向最高峰的是19世纪德国的费尔巴哈。他认为人产生于自然界,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不是导源于天,而是导源于地,不是导源于神,而是导源于自然界”,自然以及人的感性欲望等都是人的本质。“我所吃的喝的东西是我的第二个自我,是我的另一半,我的本质”,“在我之外的水是在我之内的我的本质的组成部分”。

费尔巴哈的人学思想,不仅对当时德国反抗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哲学将人看成是上帝的创造物的观点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它为马克思包括人学思想在内的唯物史观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成为马克思由绝对观念转向现实的人的中介和纽带。但是,由于过分地强调人的自然属性,把人主要看成是生物学上的实体,费尔巴哈脱离了具体的历史、具体的社会来看待人,导致把人的本质抽象化、直观化,这一缺陷遭到后来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深刻批判。

(二)理性主义人学理论

在近代西方人学思想的探索当中,与感性主义人学理论遥相呼应、并在影响力上后来居上的,是高扬理性的理性主义人学理论。欧洲近代哲学的一个基础特征就是尊重理性,这一点反映到哲学家们对人的认识上,便是用人的理性、精神属性来说明人的本质,这也成为理性主义人学的主要思想特征。

法国哲学家笛卡儿是近代西方哲学中理性主义人学理论的创始人。他采用理性主义的哲学原则和普遍怀疑的方法,提出“我思故我在”的著名命题,成为近代对人的存在的一种崭新的本体论规定。他指出:“我在这里发现了思想是属于我的一种属性,只有它与我不能分开。有我,我存在,这是确实的;可是我存在多久;因为甚至于很可能是:如果我完全停止思想,我也就同时停止存在。我现在不承认任何并非必然真实的东西,所以严格地说,我只是一个在思想的东西,也就是说,我只是一个心灵,一个理智或一个理性。”在笛卡儿看来,人是一个思维、怀疑着的精神实体,理性是人生而具有的,是人的本性、自我的本质。他的这一思想不仅开创了理性人性论的先河,而且也为近代的“个性解放”和“唯我主义”奠定了哲学基础。

康德把人的理性本质推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认为人的本质在于人有理性,由于人有理性,理性为自己立法,自己遵守,所以“人是目的”,不是手段;由于人有理性,所以人可以“意志自律”。“人是目的”和“意志自律”这两条道德律令都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人的主体性思想。不可否认,康德哲学的人本主义精神,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但他始终局限在主观范围和道德领域内,无法在现实中找到解决目的与手段、理性世界与感性自然的矛盾,最终把人的自由本质的实现推到了可望不可及的彼岸世界。

黑格尔是西方近代理性主义人学理论的集大成者。他赞同康德关于自由是人的本质的看法,认为“精神——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是自由的”,即人的本质是精神,精神是自由的。但他不同意把人的本质的实现推到可望而不可及的彼岸世界,而是把人的本质的实现拉回到现实中来。黑格尔思想的闪光点在于,他以唯心主义的方式猜测到人在本质上不是抽象的孤立的个体,而是各种关系的总和,并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更为重要的是,“黑格尔的《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这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及人学思想的创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前提,为马克思“劳动是人的本质”观点的提出起到了思想诱导的作用。

三、马克思人学思想对近代西方人学思想的超越

马克思的人学理论以人的社会性为重心,提供了把握“完整的人”及其本质的立场和方法,从而克服了感性主义、理性主义在人的问题研究上的局限。实现了对近代西方人学思想的超越。

马克思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并在哲学思想上超越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是以对人的本质的研究为起点的。在马克思看来,对人的问题的认识,首要取决于对人的存在和本质的认识,而人的本质就是人之所以成其为人,并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据或最根本的属性。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在亲身革命实践中,对德国古典哲学和资本主义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从社会经济政治关系和人的实践活动出发,真正科学、彻底地揭示了人的本质属性。

首先,马克思认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这表明马克思认可“自然人”的存在,认为人不是神或上帝创造的,而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要依赖于自然界才能够生活,这种看法与费尔巴哈一致。但不同的是,费尔巴哈的人是“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而马克思的人是以社会为基础的现实的人。马克思进一步提出要把人作为活动的主体来把握,作为“现实的人”、“主体的人”不能完全归结为“自然的人”,“费尔巴哈从上帝进到‘人’,……我们必须从‘我’,从经验的、肉体的个人出发,……从这里上升到‘人’”,“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人的本质属性正在于其社会性。

其次,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马克思不仅像费尔巴哈那样强调人是自然存在物,还进一步强调,人是能思维的存在物。“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跟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这种对人的理性的肯定无疑与黑格尔的认识一致,但与后者不同的是,马克思反对把人只是看作某种精神,或把理性夸大为人的本质属性,认为人的意识性是人区别于一般动物和人之为人的重要特征之一。更重要的是,他将人的意识性提升到人的类特性的高度。“人是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为——这只是同一件事情的另一种说法——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也就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可见,马克思肯定具体的个人的存在,但并不是局限在对具体的个人作孤立的、抽象的研究,而是从人自身的存在和现实活动来考察人的生命本质和现实关系。

最后,也是马克思人学思想中最重要的闪光点在于,他对人的社会性给予了突出和强调。马克思认为,人的类特性,不仅是指人和动物相比有哪些类特性,而且是指在这类特性中,包含着对人性或人的价值的反思和肯定。人作为一个类在本质上是区别于各类动物的,而确定人之为人的真正本质不是别的,正是劳动。“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里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就是指劳动,劳动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区别”,“这些个人使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行动并不是在于他们有思想,而是在于他们开始生产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同时也就间接地生产着他们的物质生活本身”。马克思所说的

劳动不同于黑格尔的劳动,“黑格尔唯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劳动”,而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是物质生产实践,马克思正是用“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扬弃了先前哲学家们对人的抽象直观的解读,诉诸一种实践的思维方式。人的劳动实践是人的生命活动方式,也是人的生命存在方式,人的本质即是“劳动”或实践。马克思进一步指出,物质生产劳动固然能把人和动物从类上区别开来,使人成其为人,但人最重要的是社会中的现实的人,现实社会中的人是有社会差别的,只用自由自觉的生产劳动并不能把不同社会群体中的人区别开来,也不能作为使人成为社会的人(现实的人)的根据;同时劳动也是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够进行。所以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关于抽象的人的观点,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是说,人的特殊的社会本质或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的物质生产劳动的现实性或社会性。马克思人学超越近代人学思想的关键就在于其对人的现实生活的关怀,从而使得抽象的人回归到现实的人。马克思主义产生前的哲学家们由于不懂得人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所以他们最多只能用不同方式解释人,而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根本的问题不在于解释人,而在于改造人,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实际上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通过人的改造自身的革命实践活动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既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价值取向和历史使命,也是马克思人学超越近代人学的根本特色所在。这一超越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人学是我们改造社会、改造自身、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的科学理论指南。此外,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揭示或确定人的本质的方法,即通过对人的物质生产劳动的分析,从现实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出发去确定人的真正本质。正是由马克思形成并运用的人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被视为其人学思想中最为精髓和具有普遍意义的部分,为我们正确地认识人和对待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在对人的存在与本质进行科学揭示的基础上,马克思科学解释了人在社会运动中的位置。在人和历史的关系中,人是剧作者,也是剧中人,社会历史规律也是人的活动规律;在群众与个人的关系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个人的意志产生的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融合为一个总的合力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然而,发挥无数个人的意志与能力必须以有生命的个人存在为思想起点,以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为人的本性,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价值目标。马克思对人的本质及其发展作出了科学的揭示,是人学研究历史上的重大变革,对我们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四、余论

近代人学思想冲破了中世纪教会统治下以神为中心的思想束缚,高扬人的主体性,要求突出人的价值,并进一步把关于人的学说与唯物主义自然观以及对人的理性认识能力的肯定结合起来,从而真正开始了对人在认识中的重要地位的注重。然而,真正的人学精神,应该既具有科技理性与人文德性(人的精神属性),又要在社会道德规范之下宣泄原欲(自然属性),且上述属性的实现显然只能在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中实现并受制于这些具体的、现实的关系(社会性)。近代感性主义人学是一种从中世纪的极端到与其对立的放纵的狂野反拨,它虽带来了人的自觉与解放,但由于遏止原欲的理性内涵不足,因此导致了对个性自由的片面追求而造成人的道德水准的下降和社会的混乱。而康德式绝对威严的、外在的“道德律令”,由于过分强调一种无中生有的和外来的纪律,却恰恰证明“高标准的道德往往是不道德的”辩证定律。近代人学思想感性与理性的片面发展在现代社会中均遭致了一系列问题——无论是科技理性的绝对控制和物欲横流,还是感性泛滥所带来的无视理性和道德放纵,均造成社会与人的双重异化和单向度发展,以致引起了当下后现代主义对近代人学的反思与解构。人类解放的必要前提是物质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完善,如果不能从社会、历史的角度考虑人的社会性与现实性,而仅仅张扬自身的主体性并大肆妄为,必将带来毁灭性罪恶。因此,马克思对近代人学思想的批判超越具有极强的科学合理性。

“一切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最高诉求,为人类发展树立了一个终极理想,也为当下中国和谐社会目标的构建指明了方向。作为“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社会结构的合理布局、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更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自身的和谐发展。这既蕴涵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追求与价值,也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现实条件和可能,从而也以发展着的实践不断验证着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科学与伟大。

[责任编辑:陈 墨]

作者:李 岩

马克思人学思想论文 篇2:

刍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摘 要:马克思人学思想是科学的人学理论。回顾新中国发展历程,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在对马克思人学思想不断承续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国情创新与发展了一套内容丰富的,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人学思想,实现了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关键词:中共领导核心;马克思人学思想;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批判地吸取以往优秀人学思想并加以改造,形成了具有原创性和开放性理论品格的意蕴深刻的马克思人学思想,其核心观点人是“现实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等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革命性影响。马克思人学思想是科学的人学理论,它从理论和实践深深地启迪和指导中国社会革命、建设和改革。回顾新中国发展历程,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在对马克思人学思想不断承续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不断创新与发展,实现了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一、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承续

1.毛泽东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人学思想并自觉运用其指导实践,实现了真正意义上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中国化。他在延续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观点的基础上,提倡革命人道主义,倡导把人当人看待。毛泽东提倡的人道主义是区分不同层次并提出不同的要求,他倡导以兄弟般的亲情来对待人民群众;强调“‘尊重别人’,着重讲‘尊重’两字,并解释了尊重别人是个原则问题,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团结多数”;[2]注重尊贤敬老,民族大义;提出“批评应该是严正的尖锐的,但又应该是诚恳的、坦白的,与人为善的”,[3]主张“施仁政”。

毛泽东也十分注重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问题。他说:“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4]“自觉的能动性,说的是自觉的活动和努力,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5]477他强调人与物比较而表现出来的人类共同具有的社会特性,是每一个人作为人类一员所应有的决定性价值。他也强调人与人比较而表现出个人的社会价值。毛泽东还强调人的最高价值。他指出:人类获得彻底解放,获得自由就是最终的目的,具有最高价值。

毛泽东特别尊崇人的智慧,并强调其缘由是因为实现人的价值,尤其是最高价值,只能靠人的智慧、创造力和才能。他说:“我们中华民族原有伟大的能力”,[6]“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7]此外,毛泽东还重视造就人才,带头探索成材之路。他强调:“大批能干人材的创造,也只有在民主生活中才有可能”,[5]517他还从群众之中出人才、民主生活出人才、年轻人中出人才、卑贱者受压者中出人才四方面精辟论述了造就人才的社会条件。

毛泽东非常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他全面阐述了德智体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缺一不可,认为,“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8]

毛泽东人学思想的特点是“改造人”,让人全面发展且都具有崇高的境界。

2.邓小平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创新和发展。邓小平秉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并赋予崭新的时代内容,体现了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创新与发展。邓小平人学思想的第一个层次是人的需求。邓小平认为,人的需要是综合体,“物质是基础,人民的物质生活好起来,文化水平提高了,精神面貌会有大变化。”他时刻关注中国人民的现实状况,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他与极左思想坚决抗争,力图走出“十年浩劫”给中华民族造成的重重灾难。邓小平曾深切地讲: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正是怀着这种理念,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改革开放并取得了伟大胜利。

邓小平人学思想中,呼唤人的主体意识和现代观念是其时代特色。否定“两个凡是”,支持真理大讨论,这与他深刻而富有时代特色的人学理念有内在的联系。现代人具有主体意识,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中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9]改革开放中,邓小平不仅指明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方向,而且鼓励大家勇于探索、善于创新、敢闯敢试。正是邓小平的英明指引,人们的思想从守旧落后的羁绊中彻底解放出来,主体意识和现代观念与日俱增。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追求思想解放和自由是人的解放的核心内容和终极目标,这不仅是理性思考的过程,更是实践活动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邓小平曾明确提出:“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10]141面对“左”倾思想禁锢的阻力,邓小平鲜明地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他就不能前进,他的生机就停止了。”[10]143实践表明,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可能至今仍难走出“左”的思想束缚,以至徘徊不前。

邓小平人学思想总的特点是:解放人、开发人、发展人。

3.江泽民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深化和发展。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人学思想、邓小平人学理念的创造性发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的新境界,深化和推进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思路。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社会是一个统一体。社会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必须创造条件促使人全面发展。江泽民紧扣时代主题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兼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和谐进步的事业。因此,离开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发展就成空谈;同样的,人的全面发展也离不开全面发展的社会。江泽民明确论述了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处于相对独立的“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关系。

环境保护是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重要元素和全党重要的历史任务。他强调:“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協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11]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环境保护领域的集中体现。江泽民卓有远见地把生态文明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为新世纪的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他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人与自然协调、和谐,是更高层次和更高境界上的协调,也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江泽民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能偏颇。他说:“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11]只有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人民物质的富裕和精神的满足以及文化生活的改善,也才能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他同时指出,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所有这些观点,完全符合唯物辨证法和唯物史观基本观点,是建设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二、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人学思想是一脉相传的思想体系

1.从属共同的思想渊源:马克思人学思想。回顾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而作为毛泽东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毛泽东人学思想,虽然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但其本质上却不是中国传统人学的分支,而是从属于马克思人学思想体系,准确来讲,是马克思人学思想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的产物。而其特点是基于中国传统人学与西方人文主义思潮中的合理要素。毛泽东人学思想是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当中,运用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理论,围绕中国人民翻身做主人问题付诸中国新民主革命实践之创造,找到了当时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中国人民从政治上得到解放的道路。

邓小平人学思想产生于和平与发展的新时期,其在传承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基础上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内容。而且正如邓小平所言,“我是个马克思主义者,我一直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12]173邓小平坚持唯物史观,从“现实的人”出发,重新思考中国的建设和改革问题,审时度势,慎察国情和民意,制定了一系列维护和发展人民利益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特别是围绕理解中国人的地位、人的需要、人的解放、人的主体性和人权等问题提出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战略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人学思想从革命性向建设性的飞跃。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建立在毛泽东人学思想与邓小平人学思想基础上的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和推进的科学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把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提到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高度并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环境相并论,从而把马克思人学推向新的高度和新的境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新的政策、观点不断地被人民付诸实践,不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铺平了道路,而且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至此,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完整体系日渐形成,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已切实可行。

2.蕴涵共同的思想主题: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关注现实人的生存,是马克思人学的主题,也是中共三代领导核心人学思想共同蕴涵的思想主题。毛泽东人学思想特别关注人的生存现状,尤其对劳苦大众、社会底层命运显得格外关注。在毛泽东的经典著作中,主体与客体贯穿于经济活动中,人类社会欲发展进步,必须建立符合生产规律与现状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改善生产活动中人的关系,调动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必须大力发展生产,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邓小平人学思想坚持用具体的、历史的观点认识人的本质,对中国人民的实际生活热切关注。他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视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他说:“我们的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还不高,这也不能靠谈论人的价值和人道主义来解决,主要地只能靠积极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来解决。”[12]41回顾历史,邓小平引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切实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之路,这充分体现了他关心中国人民实际生活、注重人的生存发展的人学思想。

江泽民高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人的生存现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進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其注重从人的自身出发,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强调当前尤其要重视解决弱势群体的生活问题和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倡导的理念,充分体现了江泽民人学思想的科学主题。

3.彰显共同的思想特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既是促进人学发展的强大动力,也彰显了中共领导核心人学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共同思想特征。毛泽东人学思想主要形成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中,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的特色尤为突出。他不仅注重理论的实践性,而且期待提升理论新高度,因此极其重视改造世界的活动并付诸实践。毛泽东根据近代中国的具体国情是农民超过百分之八十的比例,将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定为农民,并坚持革命利益与农民利益保持一致,而且以此视为是否革命的标准,主张共产党员在民众运动中是民众的朋友,而不是民众的上司,从而最终成功地发动了广大农民群众,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造了坚实的基础。邓小平人学思想产生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形态,它来自实践又高于实践,并在指导实践中经受检验。邓小平人学思想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实践的经验总结,它从人学的角度进行社会审视,对实现人的发展迈出重要一步,促进了生产力与人的思想的巨大解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定为其根本目的,其基本内容始终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围绕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彰显了鲜明的实践性特征。

三、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人学思想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特色

1.时代变迁,其人学思想特色各异。毛泽东所处的特殊时代,革命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动内容,因此,毛泽东对革命的特殊情感贯穿了他对人学认识过程的始终。他认为,只有革命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获得生存的权力。革命需要人民,为此他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依靠人民群众来创造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他领导民主革命,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解放生产力,使人民群众踊跃地参与到革命过程中,并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毛泽东的人学思想符合时代需要,侧重和特色卓然可见。邓小平的人学思想根据中国正处于工作重心转移和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时代,注重将马克思人学思想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侧重发展生产力,解决人们的物质需求,兼顾精神文明,强调思想解放。这种依据现实情况和时代特色满足人的需求的人学思想,既是客观的,又是科学的,体现了理论对实践的科学指导价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的社情民意和当今世界正处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征。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同在的全新的历史年代,江泽民在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的道路上,确立了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的价值目标,显然,这顺应了人民对社会与历史的时代诉求,又突显着时代特色。

2.认识深化,其人学思想不断丰富。纵观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中共领导核心在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道路上,对人的主观能动性和阶级性、人的个性和物质利益及人的才能等问题,认识不断深化,其人学思想的内涵不断丰富。毛泽东在继承马克思关于人的类特征和个性的思想上,强调在阶级社会里要从人的阶级性上了解人的特性和人的本质。同时,在人的个性与物质利益关系方面,毛泽东将无产阶级、绝大多数人、人民以及全人类作为他所处的革命年代的人学理论的出发点。所有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内涵。邓小平则在注重整体、集体利益的基础上对人的利益的多样性予以关注和肯定,他更加注重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与能动性,并合理地加以鼓励,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从而在创造社会财富的过程中,使人们精神上得到慰藉和思想上获得解放,极大地调动人们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积极性,从而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解决“继承”和“创新”这两个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满足人民需求、实现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价值取向上是相同的,在内容上涵盖则更为广泛和丰富。

3.社会发展,其人学思想日益开放。毛泽东的人学思想受中国传统的人学思想的影响颇深。而邓小平、江泽民的人学思想,与之相比就显得更为开放。随着社会多元化及经济全球化,西方思想与东方思想的碰撞交汇,发达国家的优秀历史经验以及先进理念被广泛的借鉴,如邓小平借鉴资本主义先进管理经验形成了关于用制度保障人们权利不受侵犯这一思想。再如,江泽民总结别国治国经验并借鉴其中现代法治理念中的积极成分提出“依法执政”的核心理念。很显然,总结我国建设和发展实践,并借鉴国外发展经验,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这是中共三代领导核心人学理论日益开放的鲜明特征。

总之,中共三代领导核心人学思想承续着马克思人学思想,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其在我国不同发展阶段实现着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它为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演进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当前,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前沿阵地,我们应深刻领会老一辈革命家人学思想对于指导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所具有的深远理论价值和重大现实意义:一方面,促进独具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人学思想理论的丰富与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另一方面,在深化改革的当今中国,其对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亦具有极其重大而宝贵的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56.

[2]解放軍报[N].1978-12-28.

[3]解放日报[N].1942-04-02.

[4]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6.

[5]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萧三.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M].人民出版社,1951:136.

[7]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36.

[8]毛泽东.体育之研究[J].新青年,1917,(4).

[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2.

[10]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1]江泽民.“七一”重要讲话[R].2001-07-01.

[1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黎 峰]

作者:郑丽玲

马克思人学思想论文 篇3:

马克思人学思想对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摘 要:马克思人学思想是从哲学的角度对人所进行的高层次的、比较深入的思考与探索。本文从马克思人学思想这一角度,考察和分析了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人学教育缺失,以马克思人学思想为指导,在工作中实践该思想,以增强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艺术类;思想政治教育

陈志尚指出:“人学是21世纪的新兴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的重要的生长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艺术类大学生这一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从马克思人学这一视角来研究,这不仅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规律,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迫切需要。

在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人学思想教育的必要性,在促进其成长成才、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过程有着重要意义。只有充分调动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一、马克思人学思想是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人学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从“从现实的人”出发,“实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韩庆祥教授指出,马克思人学研究的主题是批判德国哲学远离现实生活而醉心于抽象地设定人和抽象的哲学批判之倾向,关注现实人的生存境遇和发展命运,揭露人的异化和实现人的解放,探寻人的解放和发展的实现方式。

从艺术类大学生自身特点出发,在日常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采取相应而不同的教育方法,进而达到教育、管理、服务的目的。针对艺术类大学生人学思想教育缺失的现状,适当的进行马克思人学思想教育能够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能有效的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从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正确认识马克思人学思想教育的重要性,使之成为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需要高等学校管理者、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者以及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一线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果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在贯彻落实的基础上,必须结合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育工作。对于艺术类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教育,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显得更尤为重要和紧迫。例如,制定高校进行马克思人学思想教育的实施意见,在艺术类大学生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引入马克思人学思想,这样才能充分凸现马克思人学思想在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体现马克思人学思想教育在培养艺术类大学生成为德艺双馨、全面发展人才方面的积极影响和突出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应加强马克思人学思想与理论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者只有不断深化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人学思想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发展艺术类大学生“人学”理论,这样才能使艺术类大学生“人学”思想教育不断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需要。应根据理论研究及实践工作需要,进一步研究艺术类大学生进行人学思想教育的概念、原则、路径等,不断探讨艺术类大学生进行人学思想教育的发展思路与策略,充实和丰富科学思想内容,逐步形成与完善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并理论应用于实际中指导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增强高等学校管理者、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人员及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对艺术类大学生马克思人学思想教育的正确认识和全面理解。

二、以马克思人学思想为指导塑造艺术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大学时代,是大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关键时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艺术类大学生必须坚持德艺双馨、综合发展为目标与原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提升自身化修养、道德情操,始终坚定艺术创新之路,努力创造时代需要、社会需要的艺术作品,不断实现自身艺术价值、人生价值。

由于艺术专业学习的特点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艺术类大学生注重专业基础的学习与提高,对于政治理论、英语等公共课的学习,认为作用不大,根本不太愿意投入过多的精力,能过就过,不过就算,甚至“铤而走险”作弊、不及格。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也是重实践轻理论,认为动手能力才是最重要、最实际的,认为只要手头功夫好,找兼职没问题,找工作也不难,甚至有部分艺术生热衷于自我选择、自我设计、自我发展和“因为艺术所以艺术”,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实用主义。

面对不良社会风气、不正之风,艺术类大学生也强烈表现出不满,并予以抵触,希望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但由于接触社会机会较多,加上心智未成熟,慢慢地就默认、不反感,甚至耳濡目染的接受了某些不良风气、习气,滋生个人名利思想、拜金主义思想。艺术类大学生更容易受到社会上以及影视歌坛大腕明星的影响,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只是为了个人出名,注重物质享受,不能很好的把个人的艺术学习、艺术追求与社会发展、时代需要相结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往往缺乏不畏艰难、努力探索、积极创新的精神。

在平时的生活中,大多数艺术类大学生家庭经济基础较好,社会兼职容易,追求高消费、超前消费也成为时尚,甚至互相攀比,比较重视物质层面的享受与满足,甚至强调高消费、超前消费是自我价值的体现,从而忽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缺乏道德责任感,导致了艺术类大学生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功利主义,并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艺术类大学生必须克服享乐主义、功利主义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必须要有正确的、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论指导,马克思人学思想对于艺术类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以马克思人学思想为指导是艺术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思想保障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对该工作进行考察和评析。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以马克思人学思想为指导,才能为其存在和发展提供根本的理论基础及指导,从而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对于正处人生关键时期的大学生,特别是有其特殊性的艺术类大学生来说,加强马克思人学思想教育,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指明方向、提供思想保障,这不仅全面科学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魅力,也是实现马克思理论引领人学思潮的客观需要。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新月异,当代文化的多样化和多元化也对艺术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及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广大人民群众也逐渐接受丰富多样的艺术生活形式,艺术人才作用在社会发展、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凸显。高校尤其是艺术类高校是培养艺术人才的主要阵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艺术高等教育也在不断进步和变化,目前也逐步形成从追求精英化走向大众化、普及化的趋势,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也在寻求变化与更新以适应时代需要,逐步从单一化向多层次、全面化发展。因此,如何培养高水平的艺术专业人才,是高校对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和任务。

以马克思人学思想为指导为艺术类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依据。马克思人学思想关注人的生存、需求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马克思人学思想为理论基础,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突出“人”的核心地位,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根据人的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而不断地创新,以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在艺术类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针对学生的独特个性和艺术专业的特殊要求,以马克思人学思想为指导,强化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艺术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扬努力拼搏、艰苦奋斗、求实创新、诚实守信精神,不断在实践中完善自己、在奋斗中提高自己。

以马克思人学思想为指导为艺术类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实践与发展动力。胡锦涛同志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1]作为高校艺术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社会实践和尊重学生实际出发,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中“以人为本”,从艺术类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正确的引导与帮助,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促进艺术类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艺术类大学生由于自身专业特点,感受经济发展、社会思潮渠道明显较多,思想活动的不稳定性明显增强,并呈现价值观、道德观念多元化、多样化的特征,滋生一些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为此,加强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重视马克思人学思想为指导,立足于学生成长成才、培养德艺双馨、全面发展的艺术人才的理念,坚持理性引导、融情于教,为艺术类大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实践空间和动力支撑。

参考文献:

[1]陈志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论[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

[2]韩庆祥.马克思人学的总体图像(上)[J].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07,3.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

作者:张春

上一篇:办公室工作要点(精选2篇)下一篇:纪检工作意见(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