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旅游营销策略研究论文

2022-05-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以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均丰富的涪陵武陵山旅游度假区为个案,在探讨基本现状基础上,提出了政府主导、分类发展的创建模式,二级管理、共同推进的管理模式,需求导向、智慧营销的营销模式。为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就必须推进涪陵武陵山旅游度假区建设。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区域性旅游营销策略研究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区域性旅游营销策略研究论文 篇1:

温州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研究

[摘要]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各旅游目的地争夺游客的竞争态势日趋激烈。温州作为我国旅游温点城市之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提高其旅游目的地营销能力。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温州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提出一些粗浅的设想。

[关键词] 旅游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

一、前言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各地政府纷纷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发展地方经济或服务业的支柱。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被广泛运用的前提下,旅游市场竞争越演越烈。如何将旅游目的地作为一个整体,整合各种要素资源,提高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和竞争能力,吸引更多的旅游消费者成为各地区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温州旅游业起步较晚,市场还处于“小、散、乱”的状态,但近十几年发展迅速,尤其是近三年,温州市政府将旅游业作为温州服务业的支柱,从体制和机制上给予积极地支持,使得温州旅游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因此研究温州旅游目的地的营销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研究可行的解决对策,对温州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温州旅游目的地营销的SWOT分析

1.温州旅游目的地营销的优势

(1)旅游资源优势。温州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特色鲜明,既有独特的山水文化,又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旅游资源的密度、质量和品质在全省都处于前列。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6处,省级风景名胜区8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1处,4A级旅游景区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5处,省级森林公园11个,还有7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世界地质公园及众多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景区面积占全市陆地面积的24.2%,旅游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在全省都处于前列。

(2)经济优势。温州地处浙江省的东南部,为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短短的三十年,温州经济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其主要经济指标翻了5~7番,温州经济也因其惊人的发展速度一度处于浙江省乃至全国市场经济“领头羊”的位置,温州也因此而享誉国内外。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温州地区人均生产总值达3730美元,城市居民人均可自由支配收入为3157美元,远远高于全国人均生产总值(2460美元)和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自由支配收入水平(1813美元)。强大的经济实力为温州的旅游目的地营销提供资金保障。

(3)区位优势。温州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闽粤经济区过渡地带,也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与长三角地区的关系看,温州虽然不属于传统的长三角地区,目前也未纳入国家长三角区域规划范围,但与长三角地区特别是上海一直有着紧密的经济社会联系,伴随着区位环境和交通条件的改善,温州将进入上海“四小时”经济圈辐射范围,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是大势所趋。从与珠三角的关系看,温州虽然与珠三角地区的空间距离较远,但技术、资本、信息等生产要素在两地间的流动很频繁,特别是随着“9+2”的泛珠三角区域发展新框架的建立,温州与珠三角地区的空间距离进一步拉近。温州作为浙江省南部中心城市和以深水港为纽带间接辐射闽、赣、皖、湘四省内陆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将发展成为连接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重要结点和战略要地。从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关系看,温州与福建地域相连、人文相近、合作关系紧密,尤其是福建宁德地区长期接受温州辐射。随着两岸全面、双向、直接“三通”的实现和温福铁路、同三高速公路复线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温州的区位和港口资源优势将进一步显现。

(4)温州人网络资源优势。自上个世纪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人凭借敢为天下先、特别能创业的精神创造出一个个经济神话,温州人因此而闻名全球。“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被用来形容温州人,如今每年有200多万温州人在世界各地经商、创业,庞大的在外温州人资源已成为新时期温州发展经济的优势。温州人外出经商、创业,回乡投资、探亲,不仅增强了温州的区域开放度,促进了温州与世界各地的交流与合作,而且提高了温州在全球的知名度,形成了潜力巨大的温州人网络资源,为温州开展国际、国内旅游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2.温州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弱势

(1)区位与交通劣势。温州位于浙江省的东南部,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圈的过渡地带,目前尚未纳入两个经济圈的规划范围,又远离两个经济圈的核心城市,受到的经济辐射强度有限,不利于温州商务、会展旅游的发展。周边的台州、宁波、宁德、厦门等地区的旅游资源与温州有较多的相似之处,近几年这些地区的旅游业得到了大力发展,剥夺一部分市场,加剧了与温州的竞争。

温州的交通仍然是制约发展的一个瓶颈。尽管这些年温州的交通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温州地处浙南闽东一角,居于铁路、高速公路终端,而且目前大港口的优势尚未显现,温州机场也已满负荷运转。从城市到景点的距离,景点到景点之间的距离较远,影响了游客在区域内的流动。交通不便,一方面制约了游客的选择,尤其不方便作为市场主体的散客旅游。同时,这种交通状况制约了区域内旅游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2)旅游要素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温州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市场开发、营销力度不断加强,城市知名度不断提升,旅游经济占GDP的比重不断加大。但其他旅游要素建设还不够完善,如:在温州的旅游产品中,休闲观光旅游仍占主导地位;全市有星级饭店99家,其中四星级18家,五星级只有1家;有旅行社142家,其中只有5家国际社;旅游购物发展缓慢,旅游商品开发滞后,大量体现地方特色的商品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开发和推广,没有专业的购物街区或商店;景区建设落后,软硬件设施不完善,旅游产品内容单一,开发层次低,游客可消费的旅游项目少,在温州的停留时间短,影响了综合效益。

(3)客源结构有待调整。温州的客源市场以国内市场为主,占客源市场总额的近80%,入境游客中绝大部分为温籍回国华侨和来温商务人员。国内游客中省内游客所占比重偏大,占总量的50%以上,特别是温州本地人,约占总数的40%,其次是上海(12.1%)、江苏4.7%和福建(3.2%)等邻近经济发达省区。这样的客源结构反映出,温州现有的市场层次基本是大众消费层,主要的旅游产品是观光型旅游产品。产品与市场缺乏层次,知名度较低,影响有限,不利于温州旅游市场的长远发展。

(4)营销理念有待调整。现代区域旅游的竞争是一种整体竞争力的较量,而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进行旅游目的地营销。旅游目的地营销是一种整合营销,要求由政府牵头,企业和全社会参与,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但目前,温州相关旅游政府部门仍缺乏市场意识、目的地整体营销观念,工作效率低,温州旅游目的地营销还主要由各个利益相关者自行进行,传播的目的盲目, 采取的手段单一, 还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营销系统,因此向旅游目标市场传递的信息杂乱无章,影响力和知名度都不高。

21世纪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旅游营销领域,并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影响力。但温州旅游营销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显得非常滞后。据调查,目前温州有95%以上的旅游企业已经使用了电子计算机,并有自己独立的网站,但旅游电子商务的运用并不乐观,旅行社、酒店和景区均未达到50%。一些旅游企业运用计算机或建设独立网站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形同虚设,根本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用。另外,各县(市)、各企业各自为政,纷纷建立自己的网站,结果因力量薄弱,既没有能力又没有实力将网站建好,鱼龙混杂,访问率极低,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

3.温州旅游目的地营销的机遇

(1)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发展。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温州的经济主要以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产业为主。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指导下,温州市政府积极加强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将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知识型、技术性和环保型产业转变,努力打造温州总部经济和产业研发中心,改善生态和人文环境,加强温州各项软实力的建设,改善温州城市形象,这为温州旅游目的地营销和形象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

(2)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旅游目的地营销发展带来契机。目前我国已经加入WTO,国内旅游业及其相关行业已逐步与国际接轨,我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间的交流、往来更加频繁。温州作为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城市,其市场规则、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机制、管理模式、产业规划等都取得了有利进步,并且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自2004年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旅游经济强省的宏伟目标后,温州市政府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建设力度。目前温州市政府将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支柱,在体制和机制上给予积极扶持。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圈区域合作进一步深入的大环境下,温州政府牵头积极促进温州与周边地区的旅游经济合作,促进温州旅游业的发展。

(3)国内旅游成为新的消费热点。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旅游快速发展。国际旅游收入高速增长,国内旅游急剧扩张,休暇时间增多,带薪假期的普遍实行,旅游条件的改观,小康社会对旅游消费的需求,都将有力地拉动温州旅游业的发展。

4.温州旅游目的地营销的挑战

(1)旅游竞争格局发生变化。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与日渐成熟,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正在经历从比拼价格到比拼服务、再到比拼经营模式的过程。目的地之间的竞争由自然资源竞争走向综合实力的竞争和专业营销的竞争。越来越多的地区认识到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纷纷将旅游业作为地方经济的支柱或重要产业来发展,在制定其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将旅游资源进行专业整合,形成有特色有层次的产品结构,以适应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并通过一体化的营销系统来扩大目的地的影响力,争取更多的客源。这种竞争格局的转变必然对温州传统的目的地营销模式提出挑战,要求温州旅游目的地营销模式向信息化、整体性、协同性方向转变。

温州的旅游资源主要是山、江海和民营经济,与省内的宁波、台州、丽水,福建的宁德、厦门等地有较多的相似之处,具有一定的相互替代性。随着这些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必将与温州产生激烈的市场竞争,并且会缓冲长三角与珠三角经济圈对温州旅游的辐射作用。

(2)旅游需求结构趋于高级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旅游消费经验的日趋丰富,旅游需求结构不断升级。那种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走尽可能多的景点的旅游消费心里正被越来越多的比较成熟的消费者所摒弃,取而代之的是旅游需求的日趋个性化和多样化。旅游者愿意并且有能力花更多的钱,享受更好的旅游服务。然而目前,温州比较成熟的旅游产品主要为休闲观光产品,休闲度假和专项旅游产品明显不足,相关旅游要素发展滞后导致总体供需结构面临失衡的危险,旅游者在温州的平均消费水平不高,停留时间较短,如果不尽快调整产品结构,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以满足多层次旅游消费需求,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将影响温州旅游业的综合产出效益,甚至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温州可能成为邻近旅游目的地的“旅游飞地”。

三、温州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

1.树立整体营销观念

整体营销是整合基础上的全新思维方式和系统化的营销方法,其核心和出发点都是消费者,目的地组织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着消费者进行。在面对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和快速变化的营销环境时,目的地营销组织必须树立整体营销理念。组织者必须借助信息社会的一切手段知晓什么样的旅游者到旅游目的地来,为什么来,有怎样的消费行为,建立完整的消费者资料库,从而建立和消费者之间的牢固关系。旅游消费活动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方面,旅游消费者对旅游消费产品的评价依赖于对旅游活动过程的心理感知,旅游目的地营销组织必须跳出旅游看旅游,调动一切社会资源,整合一切旅游要素,为旅游消费者提供和谐的消费环境,满足消费者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树立良好的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

2.构建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

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与其他旅游电子化服务模式的区别在于,它是以目的地整体形象来参与全球旅游营销竞争。在这一模式下受益的不是某一类企业或者某个企业,而是区域的所有旅游企业及旅游相关机构,系统成员也主要为目的地区域内的旅游企业和机构。所以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与措施,宣传整体营销的意识,组织各职能部门、利益主体建立健全合作体系,鼓励支持旅游发展的行为,营造安全、和谐的旅游接待环境,整合各种资源,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旅游目的地电子信息系统,扩大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率,提高旅游目的地形象宣传率,扩大旅游目的地营销的时空范围。其次,要制定详细的旅游要素完善计划,特别是旅游购物、娱乐和区间交通,全方位打造温州的旅游目的地形象,这也是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构建的基础环节,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

3.强化旅游区域合作,建立大旅游市场

随着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进一步深入,各城市旅游业都在快速发展,温州位于两个经济区域的过渡地带,距离中心城市上海和广州较远,处于不利的地位,还面临着宁波、杭州、厦门等城市的激烈竞争。但与温州相邻的丽水、台州、宁德、福州等城市的经济水平和旅游业发展逊于温州,且温州拥有一些有特色的、高品质的旅游资源,如被誉为世界地质博物馆的雁荡山,有“碧海仙山”之称的南麂岛,素有“小香港”之称的温州人文生活等,温州可以抓住机遇,充分利用目前的有利地位,加强区域合作,延长产品链,努力将温州打造成浙南旅游中心城市和集散中心。

4.改善目的地服务功能,树立良好的目的地形象

具有全方位、多层次旅游服务功能的目的地能让旅游者获得最大的效益,从而给旅游者留下良好的印象,所以提升旅游服务功能是旅游目的地营销必须关注的问题。目的地服务功能的提升要将旅游基础设施、目的地旅游功能、旅游服务等各个环节整合协调利用,努力实现产业综合效益的最大化。首先,应完善和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包括交通、住宿、餐饮、娱乐、购物、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根据旅游产品的多元化发展,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功能体系,满足不同旅游者的不同需求;其次,要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整合旅游资源,实行区域旅游产业布局一体化,在功能上实现大突破,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观光功能,要通过产品形式创新和配套设施完善形成以文化体验为主导,观光、休闲、商贸、餐饮、娱乐等为一体的旅游功能体系,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需求。再次,要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管理。一方面应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管理,另一方面应采取有利措施,提高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

5.与国际接轨,充分利用温州人网络资源

旅游目的地营销的直接结果是本地接待量的增加,进而落实到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国际化趋势促进旅游企业的国际合作。温州旅行社的业务以组团外出为主,本地接待为辅,因此,温州旅游企业习惯于与国内旅游企业(特别是华东地区)的合作,缺乏与国际旅游企业合作的准备。为了把旅游目的地推向充满“柔性”的国际市场,必须了解国际市场,调整自己的经营管理体制,建立起应对体系。充分利用温州人网络资源,加强对在外温州人的宣传教育,通过口碑效应扩大温州旅游的知名度。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在外温州人回乡探亲、旅游,吸引在外温州人回乡投资,参加各种会议、展览活动,促进温州旅游业发展。

四、结束语

21世纪的旅游目的地应该时刻关注市场供求和环境的变化,在与其他旅游目的地竞争、合作和动态博弈中谋求发展。温州位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的过渡地带,具有丰富而独特的资源,但与其他旅游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温州旅游市场营销力度不够,观念陈旧,客源结构不合理,相关组织对目的地营销认识不够。如果能立足于自身实际,灵活运用营销策略,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目的形象,温州的旅游业必将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张圣: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初探[J].商业现代化,2006,(11)

[2]旅游目的地营销的成功因素[J].中国旅游报

[3]任春:旅游目的地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营销策略,2007,6

[4]曹步霄:沙润.国际化背景下的镇江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研究[J].商业研究,2008,08

[5]孙乃娟:黑龙江省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研究[D].硕士论文.黑龙江:黑龙江大学,2007

作者:柯厅敏

区域性旅游营销策略研究论文 篇2:

武陵山旅游度假区发展模式及政策建议

摘 要:以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均丰富的涪陵武陵山旅游度假区为个案,在探讨基本现状基础上,提出了政府主导、分类发展的创建模式,二级管理、共同推进的管理模式,需求导向、智慧营销的营销模式。为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就必须推进涪陵武陵山旅游度假区建设。即,捋顺旅游度假区管理体制机制,推动景区高标准建设;构建“一核两区”旅游发展格局,提升“互联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坚持打造旅游目的地要素体系,提升游客主导性需求契合度。

关键词:武陵山旅游度假区;发展模式;政策建议;涪陵区

Key words: Wuling Mountain tourist resort; development model; policy suggestions; Fuling District

中國旅游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黄金期”,旅游产业地位的提升,为其转型升级指明了发展方向。旅游度假区是一个综合性旅游发展区,其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主要适用于建设在旅游资源相对丰富、客源量相对较大、交通基础条件相对较好、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旅游区域。因此,打造旅游度假区发展模式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推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涪陵武陵山旅游区位于重庆市中部、涪陵区东南端、乌江下游东岸,距涪陵区城区38 km,距重庆市主城区105 km,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生态资源,是一个市级旅游度假区,涵盖了武陵山大裂谷、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武陵山大木花谷三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1]。其幅员面积达213 km2,地域主要涵盖了武陵山乡、大木乡、白涛街道乐道村,东北方向与丰都“鬼城”相连、东南方向与武隆仙女山旅游景区紧密相连,正处在重庆着手打造“大仙女山旅游区”范畴;从地质地貌来看,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不仅拥有丰富的“喀斯特”地貌、森林、花卉等自然资源景观外,还有制作涪陵榨菜工艺活动中的“踩池子”民俗文化资源及“816”军工洞为代表的“三线”建设遗址等人文景观等等。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而这一矛盾在涪陵乃至全国旅游消费常态化的“大众旅游时代”则突出表现在:旅游产品供给单一化与游客消费需求多元化不匹配;旅游管理和服务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匹配;文化旅游产业链条不发达,难于满足游客的主导性需求等方面,迫切需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基于旅游资源富集、客源基础较好、交通基础设施便捷等优势,涪陵武陵山旅游区更适合以度假区打造模式来推进涪陵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因此,开展涪陵武陵山旅游度假区研究,旨在为相似背景的区域开展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一定决策参考。

1 基本概况

1.1 旅游资源

涪陵区生态资源、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为旅游度假区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优势。涪陵武陵山旅游度假区主要以峡谷、地缝、森林、花海等生态旅游资源为主,辅助于民俗、宗教等人文旅游资源,已建成有武陵山大裂谷、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武陵山大木花谷3个景区,其中涉及武陵山金山寺、武陵山角邦寨两个景区正在建设中。2016年,武陵山旅游区大裂谷景区荣获“2016中国最佳文化旅游景区”称号。

1.2 空间布局

涪陵武陵山“一轴、二核、三板块”的空间布局,为旅游度假区提供了差异化协调发展模式。“一轴”主要指武陵山乡至大木乡沿线,构建以草地、花卉为主的旅游生态休闲产业轴;“二核”主要指武陵山乡传统巴渝民居风格的旅游服务集散主核,基于构建产业配套、基本公共服务为主体功能,形成区域性的大型综合接待、集散中心及户外运动产业基地。“三板块”:一是将大木花谷打造成“浪漫花谷”为主题的梦幻花谷板块;二是将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打造“武陵仙境”为主题的森林氧吧板块;三是将巴文化打造成“民俗体验、宗教朝圣”为主题的巴语秘境板块,这种功能定位则推动了差异化协调发展。

1.3 运行效果

景区景点升级改造,为旅游度假区提高了承载能力。涪陵区委、区政府及武陵山旅游管委会制定相关政策举措,对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武陵山大裂谷、大木花谷等景区、景点全面升级改造并已完成对外开放。从接待游客数量和创收来看,2017年涪陵武陵山旅游区实现接待游客279.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9.98亿元,同比增长37.6%和40.8%。从市场知晓率来看,重庆旅游市场知晓度由37%提升到80%。根据《武陵山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指出,预计到2020年实现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12年基础上翻两番。

1.4 管理模式

涪陵武陵山旅游度假区成立武陵山旅游区管理委员会,负责旅游度假区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然而,实际管理中存在旅游资源多头管理、部门分割等“碎片化”机制现象。如涪陵交旅集团着重打造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却无暇顾及旅游业的招商引资,管理上除了受武陵山旅游区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外,仍然受区旅游局统筹管辖,且存有意见不一致的状况;同时,旅游景区相关景点的招商又主要依靠区招商局来开展,一定程度上致使优质旅游资源开发进程缓慢,难以形成整体效益[2]。

2 模式构建

一项旅游度假区的创建主要涉及的利益主体有政府、企业、居民和游客。为推进涪陵武陵山旅游度假区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从创建模式、管理模式和营销模式来探讨。

2.1 创建模式

涪陵武陵山旅游度假区的创建模式应坚持政府主导,在整体规划、招商、政策等方面统一部署。根据涪陵武陵山旅游度假区的资源条件、区位条件等综合资源要素,将涪陵武陵山旅游度假区创建模式分为整合型、完善型、新建型三种旅游发展模式。根据区域创建条件、制约因素、发展重点等三个方面来探讨创建旅游度假区模式类型(表1)。

2.2 管理模式

涪陵武陵山旅游度假区的管理模式需要构建“区——旅游度假区”自上而下的二级管理机构。机构内部实行各司其职、运行有效、分工明确的垂直管理体系,协同推进涪陵武陵山旅游度假区的健康、持续发展。

2.2.1 涪陵区旅游局 涪陵区旅游局作为决策机构层,要着重建立健全武陵山旅游度假区相关条规、政策、总体规划,以及等级创建申报、监管等系列工作。同时,收集旅游度假区基础设施、资源条件、市场条件、游客流量、餐饮服务等相关信息,从而加强度假区的数据采集、监测和管理的数据化功能;加强区内区外合作化发展,推动区域间联动、协调发展,奠定信息平台建设;负责旅游度假区的招商引资与整体形象的营销策划工作。

2.2.2 涪陵区武陵山旅游区管理委员会 涪陵区武陵山旅游区管理委员代表政府行使管理职能,主要负责旅游区的招商引资和旅游营销,承担区级有关部门涉及武陵山旅游区开发建设的日常工作,统筹协调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森林、水资源、土地、矿藏等自然资源的有序开发,负责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同时,坚持把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在充分尊重自然和人文的前提下,依托“高山、森林、田园、花乡”特色风情,按照“国民共进、乡村共建、全民共享”实施策略,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围绕一个目标(“5552”奋斗目标),紧扣两条主线(创建5A级和国家级),落实四化要求(建筑景观化、配套人性化、设施智能化和服务标准化),实现旅游区差异化发展和高标准建设。

2.3 营销模式

涪陵武陵山旅游度假区可采用以游客需求为导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智慧营销的模式。即依托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来细化旅游目标群体,开发满足游客群体主导性需求的旅游产品[3]。

2.3.1 需求导向 它主要是基于游客主导性需求为导向的营销策略,在开发旅游产品项目时应注重从游客需求的视角出发,如开发项目前应做好相关居民和游客的问卷调查,以便在设计旅游产品时把握游客的主导性需求。对旅游度假区进行宣传推介时,注重做好交通状况、休闲娱乐项目、游客安全须知等信息方面的介绍。旅游度假区应加强与游客的互动,收集游客游玩中提出的相关建议,重视他们的个性化需求,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旅游度假产品,实施产品拉动战略,从而建立旅游度假区与游客双方的良好关系。

2.3.2 智慧营销 它是基于“整合共生”理念,做大旅游市场需求、做强旅游营销方式的一种策略。而“整合共生”理念对涪陵区旅游业的转型升级至关重要。因此,在推进涪陵武陵山旅游度假区转型升级中,应扎实开展“三大行动”,即统一区域主打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增强游客认知度。首先,涪陵区旅游局可建立“旅游度假区资讯网”,设置信息公开、公共服务、度假指南,开发手机客户端,从而提高公众影响力。其次,旅游局需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与游客搭建互动联结机制,通过互动交流获取游客反馈信息,从而为游客提供在线预订等服务。最后,旅游度假区可着手构建游客信息数据库,增加旅游产品营销的针对性,逐步实现个性化服务,提高游客的重游率。

3 对策建议

为推进涪陵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模式创建的落地生根,就必须推进涪陵武陵山旅游度假区建设,具体的对策建议如下。

3.1 捋顺旅游度假区管理体制机制,推动景区高标准建设

3.1.1 打造高水平旅游度假区 以高标准、高质量来推动旅游度假区道路、旅游观景平台等建设,启动武陵山牌坊建设;强化要素保障,建成投用纸厂沟水库,拉通大裂谷景区10 kW电力专线,贯通两乡天然气管道建设,搭建通信基站,开工建设龙塘坝加油站。逐步完善接待设施,游客接待中心、田坝副中心主体建成投用。加快开通涪陵城区直通专线,启动智慧旅游一期、内循环专线、套票制前期工作,建设度假区内旅游公厕、职业培训中心、民防酒店等工程项目。

3.1.2 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 紧扣“林边有院、院中有花草、院旁有瓜果蔬菜”的田园风情,努力开径拓路,会同两乡、国土、林业等部门实施乡村旅游发展政策,坚持“政府主导、尊重农民首创、积极吸引民资、示范项目领路”的乡村旅游发展思路,区府、区旅游局加快出台《关于规范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加快乡村旅游总体规划编制;强化示范引领,精心指导和严格审查乡村旅游发展重点项目规划方案,分别在两乡选定2~3个村推进乡村旅游提档升級试点项目建设。

3.2 构建“一核两区”旅游发展格局,提升“互联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3.2.1 构建“一核两区”旅游发展格局 突出“历史文化探秘、自然心灵回归和生态田园休闲”三大主线,积极构建“一核两区”旅游发展格局。“一核”指以涪陵城区为核心的区域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和集散中心,打造以城市历史文化为主的旅游功能区;“两区”指打造坪上和后山旅游发展区,重点发展避暑度假、养生度假和乡村生态旅游。通过优化整合旅游资源,培育旅游精品线路和特色旅游线路。丰富休闲度假产品,创新发展度假避暑、温泉康疗、养生养老、自驾露营、文化体育、购物娱乐等新兴旅游业态;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培育坪上乡村旅游示范片和乡村旅游示范工程。

3.2.2 积极发展“旅游业+” 做好“旅游业+”创建工作,也就是要做好旅游業与农业、工业、城市、文化、大数据等行业全面融合发展,同时提升旅行社、宾馆饭店、景区景点服务质量,强化旅游宣传推广和营销,培育壮大旅游市场主体,加快将涪陵建设成为具有浓郁巴国特色的游览度假胜地和长江知名旅游目的地。提质打造红色旅游线路,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推进旅游重点项目和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加大涪陵旅游宣传推介力度,全力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努力建成全国知名旅游度假胜地。

3.3 坚持打造旅游目的地要素体系,提升游客主导性需求契合度

3.3.1 强化协同创新,坚持打造旅游目的地要素体系 推进涪陵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关键在于打造旅游目的地体系。为充分发挥城市旅游服务、城区娱乐设施与涪陵武陵山旅游度假区同步发展步伐,首先,需要统筹构建“大仙女山旅游区”与涪陵武陵山旅游度假区之间的旅游要素连接机制。其次,注重城区与景区之间外部道路交通系统改造、景区内部交通系统改造、大型游览交通工具设置,并进行游道改造升级、水景提升改造、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升级。同时,通过景点与旅游目的的设置,核心游览区内形成包括景台、休憩节点、玻璃走廊、空中浮岛等特色观赏在内的完善的游赏系统,结合核心景区内项目设置,建设住宿、餐饮、文化娱乐、休憩服务节点及旅游商铺、公厕等旅游基础设施服务,适应游客排浪式进出与游客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此外,加强旅游整体形象宣传推介。可建立多语种景区宣传网站,并与地方旅游网、知名网站的旅游频道建立连接,并通过“武陵山大裂谷生态旅游节”等旅游节事活动创造景区影响力;加强与旅行社的合作,推出假日、团体、特殊群体的专项优惠措施,吸引中间商介入等举措来抢占旅游市场;通过电视台的旅游、生活、科技频道摄制专题节目并做好外景拍摄,塑造旅游景区品质。

3.3.2 提升契合度,实施游客满意度提升工程 旅游产业契合度主要指旅游产业开发与游客主导性需求的一致性程度。提升旅游产业契合度关键在于完善涪陵武陵山旅游度假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首先,根据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要求,将涪陵武陵山旅游度假区游客接待、配套基础设施等方面均按照A级旅游景区标准设计和建设,特别是涉及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标识牌、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要达到高标准。其次,将智慧旅游网络化建设纳入旅游企业建设的重点工作,从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并达到互联互通。再者,做好旅游企业服务的标准化管理,即按照A级景区建设相配套的服务人员标准化管理,并做好定期旅游员工考核和培训,对于受到游客投诉的旅游服务人员或旅游企业公司等,区旅游局等政府部门需要对其进行整顿,从而强化旅游度假区管理和服务,满足游客的主导性需求 [4]。

参考文献:

[1]谭舒月. 武陵山旅游度假区资源开发与提升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11):105.

[2]何侍昌. 当前涪陵武陵山旅游区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7(2):99-102.

[3]李静. 河南省旅游度假区发展模式及策略研究[D]. 郑州: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3.

[4]重庆市涪陵区旅游局. 关于印发《重庆市涪陵区旅游局2016年工作要点》的通知[EB/OL].(2016-03-04)[2017-12-11]. http://www.fl.gov.cn/Cn/Gwfb/gw_view.asp?lmdm=008006&id=1329292.

作者:洪业应

区域性旅游营销策略研究论文 篇3:

白酒工业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提 要]随着深度体验旅游需求的扩大,白酒工业旅游作为产业融合型特色旅游项目,成为颇受市场欢迎的主题式旅游产品。在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以江西李渡酒业为例,指出白酒工业旅游在跨区域合作、文旅品牌推介、沉浸式体验项目设计等方面的问题,提出跨区域资源整合、创新口碑、圈层营销、推出“酒魂cosplay”等对策建议,为探索白酒工业旅游发展路径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白酒工业旅游;发展模式;李渡酒业

[作者简介]龚志强(1976—),男,南昌大学旅游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旅游资源、红色旅游、世界遗产;唐雨帆(1999—),女,南昌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研究方向为旅游资源;別思琦(2000—),女,南昌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研究方向为旅游资源。(江西南昌 330031)

工业旅游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法国雪铁龙汽车公司通过组织客人参观生产线以获取经济效益,引起一些企业的效仿。随着旅游消费需求的不断扩大和多元化发展,工业旅游在我国方兴未艾。2001年,原国家旅游局正式提出大力发展工业旅游,次年发布实施《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直接推动了工业旅游项目在我国普遍兴起。工业旅游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从首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来看,有酿造类、制造类、发电类等不同类型企业,其中酿造类企业数量占据首位[1]。目前,国内较早开展工业旅游的白酒酿造企业有贵州茅台、宜宾五粮液、山西汾酒等。

江西省进贤县李渡镇有着1500余年酿酒历史,孕育了传承元代酿造技艺的李渡酒。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是我国重要考古发现,2002年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发现”,2006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11月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8年,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李渡酒业大力发展工业旅游,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助力酿酒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本文以李渡酒业为个案,探讨白酒工业旅游发展路径,并为创新工业旅游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我国白酒工业旅游发展现状

(一)发展基础

白酒工业旅游是依托白酒酿造工业独特的蒸馏工序、香型特质与酿造文化,将工业旅游目的地具化到白酒工业区,吸引旅游者前往参与的旅游活动。旅游要素的渗入有利于酿酒企业探索新的利润点与发展方向,进一步焕发企业经济与文化活力。与白酒相关的遗址遗迹、工艺技法、器具陈设、名家名作、酒俗仪节等酒文化旅游资源逐渐被挖掘与利用,可以形成以产业园、酒博会、交互体验区为主要表現形式的工业旅游产品。

白酒工业旅游因其科普性、交互性等特点,对研学者、商务人士与白酒爱好者等人群具有较强的旅游吸引力。因此,游客对白酒工业旅游产品的特色性、旅游体验的代入感有着较高期望与要求。但一些白酒企业往往未能平衡“产品销售商”与“旅游供应方”之间的角色权重,多以“产品销售商”角色面对市场,更加重视工业发展效益,忽视了工业旅游潜力的激发和牵引作用,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者需求不匹配,未能完整构建白酒工业旅游体系,导致效益往往差强人意。

(二)典型发展模式

1.贵州茅台特色小镇模式

茅台镇以代表性酒业牵头,将白酒工业及其文化开发为小镇特色因子,整合区域古盐、长征等特色文化资源,打造“茅台小镇”的特色发展模式[2]。小镇以“国酒”茅台的品牌效益、“酱香工艺”独特性唯一性为切入点[3],建设白酒产业配套的产业园区、国酒文化城、国酒文化博物馆等景点,增设美食商铺、特产购物点,开发体验型项目,加深酒镇体验感,形成产业闭环,大力推进“中国酒文化之都”建设。同时,横向联动区域特色文化资源,提升小镇历史文化内涵,使特色酒镇的可持续发展与竞争力得到稳步提升。

2.山西汾酒文旅融合模式

山西汾酒文化景区是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同时,汾酒酿造技艺已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汾酒品牌扩张通过原生产品、价格战略、营销推广等多角度推进,无形渗透汾酒的文化营销。山西汾酒对景区内的景观打造采用田园怀旧风格,利用“酒香”进行气味营销,呼应“牧童遥指杏花村”烘托的幽深意境,同时注重直营店、专卖店、生产线等多处地点的装修风格,以杏花村文化资源为重要载体,营造浓厚的历史文化韵味,贯彻酿造工业的文化旅游综合发展战略[4]。汾酒工业旅游极富诗意,精准把控田园与工厂、古代与现代、传统与时尚之间的平衡点,文旅融合对旅游者的感官体验、情感共鸣有着引导激发的作用。

二、李渡白酒工业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一)李渡酒业基本情况

李渡酒属传统蒸馏酒,是江西四大名酒之一,有深厚的酒文化与源远流长的酿酒历史。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的发现印证了李渡镇有着悠久的白酒酿造历史,因此被誉为“中国白酒祖庭”。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的发现和发掘在中国酿酒历史上具有三大意义:第一,它是中国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蒸馏酒作坊遗址;第二,在工艺、布局配套上,遗址并没有缺项;第三,它是一个一直沿用至今的酿酒作坊。李渡酒酒色清透、芳香浓郁、味正醇甜,早在1962年就被评为江西省名酒。李渡高粱1955、李渡高粱1308分别于2015年、2019年荣获比利时布鲁塞尔烈性酒大奖赛大金牌奖章,成为中国唯一拥有2枚大金牌奖的白酒品牌。

(二)李渡酒业工业旅游发展现状

近年来,李渡酒业依托元代烧酒作坊遗址文物和酒厂生产区、展示区,大力发展工业旅游,其核心旅游资源是元代烧酒作坊遗址及相关文物、李渡酒厂生产与销售区。李渡酒业持续深入挖掘李渡镇1500余年酿酒历史,着力打造国宝李渡品牌形象。李渡酒业通过李渡元代古窖开窖暨私藏封坛发布会、邀请国粹大师品鉴“国宝”、古窖开窖新年会、“千年老窖万年糟”起源首证暨十年百位古窖主国宝私享会等活动将酒厂与遗址、文化与品牌、自身与外界串联。同时,大胆为传统酒厂导入“五感酒厂”“智慧酒厂”“友好型酒厂”等设计理念,尝试打造“小而美”的社区商务型开放酒厂,从而提升李渡白酒工业旅游的趣味性。

李渡酒业工业旅游推出了特色沉浸式体验项目(Immersive Program),包括“七个一”与“三个一”的文化体验项目。“七个一”,即一个酒糟冰棒、一只酒糟鸡蛋、一场酒艺表演、一瓶自调定制酒、一场酒王争霸赛、一次著名白酒专家专业品酒师培训课、一次绿色国宝全酒宴共七个醉美酒庄沉浸式体验项目;“三个一”,即一个烧酒祖庭文化、一个国宝品质文化与一个沉浸式体验文化三个“醉精”文化。沉浸体验项目结合深厚酒文化,精确细分全国重点市场,建立由浅入深、覆盖全国的三级体验模式,给游客带来丰富的体验价值。

三、李渡酒业工业旅游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项目开发深度有待提升

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文化底蕴十分深厚,但目前企业对酒文化的挖掘不够深入,旅游项目开发与线路设计较为单一,基本上还停留在观光游为主的阶段,导致游客游览与滞留时间较短。虽有酒量测验屋、封坛仪式、酒王争霸赛等互动体验性项目,但项目的沉浸式体验深度与多样性设计同现代游客个性化消费需求仍不完全匹配,未能充分激发旅游消费潜力。

(二)旅游接待方式无差异化

由于游客群体的文化层次、兴趣爱好、需求侧重等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景区接待能力与旅游服务质量则直接影响游客满意度。目前,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景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与专业化能力仍然有待提升,个性化、特色化旅游服务内容还有待加强。显然,千篇一律的旅游服务方式不能有力支撑李渡酒业的品牌形象,导致旅游口碑传播受限。

(三)旅游品牌营销能力待强化

近年来,李渡酒业通过古窖开窖暨私藏封坛发布会、古窖开窖新年会等节事进行营销推广,但主要还局限在李渡酒业、地方新闻网站进行报道,且宣传手段主要以静态展示、媒体报道为主,存在着推广意识传统、渠道单一等问题,其市场反响度与影响力难以突破地域限制,无法充分发挥国宝李渡的品牌效应。同时,景区针对旅游市场的营销宣传还明显不足,亟待加强投入。

(四)区域旅游联动发展不足

区域联动是通过整合资源,实现产品互补、合作营销,从而提升区域旅游吸引力,做强做大区域旅游产业。目前,区域联动不足一方面体现在李渡酒业同本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并未充分利用本地李渡烟花、医疗器械等优势产业开发深度工业体验旅游产品;另一方面,李渡酒业对外合作度不高,未从根本突破遗址或酒厂开发的狭窄概念,缺乏与南昌红色文化、文港镇毛笔等周边地区优质旅游项目的联动,综合性旅游线路尚未开发。

四、李渡白酒工业旅游提升发展路径

(一)建立“双核”空间开发模式

“双核”是指遗址与酒厂两个核心要素与旅游空间。李渡酒业应有效利用遗址与酒厂两个空间,针对游客个性化需求打造“遗址+酒厂”双核一体化的旅游体验项目,并从文化、体验、产品、营销四个维度提升开发效能[5]。通过深度挖掘烧酒祖庭文化,在文化维度上串联遗址与酒厂同源同质的共性,让旅游者感知两个空间的一体性与不可分割性。在体验维度上则强调两个空间的古今差异。从不同的时代特色出发,规划遗址景区与酒厂景区两个参观体验点的不同体验项目,打造趣味性强的古法再现型遗址与社区商务型酒厂。产品维度上,加强研学旅游项目的开发,打造白酒工业研学旅游基地,针对遗址和酒厂分别进行古法酿造技艺学习和现代工业流程观摩学习项目,赋予其更高的文化教育意义。营销维度上,则突出双核模式面对市场的唯一性,让旅游者产生穿越感、新鲜感等积极情绪,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二)借力“酒心”理念升级基础设施

“酒心”是指融合李渡“古窖‘酿’心梦”的酒文化而形成的用以完善园区建设、提升景区形象的指导理念。针对景区安全问题,通过在景区入口处强化安检装置、寄存柜与易物换购点等设施,张贴安全常识,打造一个“酒心”空间。通过“酒心”文化的宣传,引导游客寄存危险品,或用其换取酒糟冰棒、酒糟鸡蛋等特色产品,以排除火灾等事故隐患,并达到开展企业文化宣傳、遗址保护等目的。同时,设置安保、引流等专门职能的人员并随时通过讲解或广播、张贴相关提示牌提醒游客注意安全问题。此外,景区旅游公厕严格按照AAA标准进行建设,设置第三卫生间等爱心空间,并大力提升景区停车场建设,以人性化的设施与服务提高景区美誉度。

(三)推广“五感酒韵”个性化服务

适当增加景区内旅游服务工作人员,细分工作职能,以灵活应对不同类型的游客群体。依据游客年龄层次、消费偏好细分定位提供个性化旅游服务。在景区内重要节点设置小商铺,售卖酒糟鸡蛋、酒糟冰棒、酿酒饮酒器具、酒文化折扇书签、文化衫等文化创意品,及时满足游客需求,展现李渡酒衍生产品的丰富性与强大生命力。在现有“酒窖私享”活动基础上,开发酒文化系列衍生产品,如承办主题酒会,科普传统酒礼仪、酒文化,定期开展酒知识讲座等。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将工作人员培养成为讲好故事的诉说者,使其深度理解酒文化内涵,关注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满足游客的求知欲。适时推出针对性特色服务,如穿着定制特色服装、哼唱行酒令、分发自制酒香包等。

(四)创意科技拓展酒厂体验空间

将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的文化底蕴通过现代科技进行立体式呈现,利用AR、VR技术高精度还原元明清时代的烧酒、制酒、酿酒的全过程,增强游客感官刺激。通过手机、平板等智能设备远程感知酒香、酿酒声等以刺激味觉、听觉多重感官。同时,整合“共享经济”思维模式,为传统的酒厂遗址注入互联互通型理念,打造“智慧酒厂”“趣味酒厂”等富有互动性、趣味性、科技感的酒厂空间。创新国宝李渡圈子营销模式,通过体验式、口碑式营销建立起共同鉴赏分享、宣传消费的群体,从而吸引更多的潜在旅游者。充分运用互联网及多媒体平台,制作热门微视频、H5秀、直播带货等方式展现李渡酒的品牌形象。针对李渡酒的酿造、品鉴等环节举办相关的文化节,采取线上与线下营销并重的形式,从而增加产品的曝光度。

(五)升级沉浸式体验项目

将遗址、酒厂企业等室内资源与诸如酒文化艺术节等户外展会型资源整合起来,贴合当下旅游者个性化、体验化、创新化需求,打造全方位多角度互动式体验活动。如建设主题酒馆、DIY创意酒容器、酒碗刻名、小型封坛仪式、酒魂cosplay环节等体验式游玩项目,拉近与游客之间的心理距离。灵活利用遗址的考古科研价值,建立体验馆、科考馆、艺术馆等不同主题类别的分区,开发研学旅游产品。通过开办节庆酒席、传统婚礼等节事活动直销性推广李渡定制酒,升级品酒仪式感,将之融入到宴會情境中,让游客深刻感悟酒的魅力。

(六)创新实施区域联动战略

以李渡工业旅游区位为中心,结合区域发展规划,将需求、投资、旅游资源、居民与政府相结合。一方面,联动当地“三个一”支柱产业——一盆花(烟花产业)、一根针(医疗器械产业)与一瓶酒(李渡酒),打造一条生命力强、游览体验价值极高的工业旅游线路;另一方面,加强跨区域的旅游资源整合与产品连线。与以红色革命文化为代表的南昌和以墨色文港毛笔文化为代表的进贤县进行区域联动合作,推出“红白黑”精品三色旅游线路。南昌英雄城红色文化+李渡古法酒文化+文港华夏笔都文化,使红色、白酒、毛笔三个“国宝级”文化底蕴交融,催生区域性的旅游经济增长新亮点。

综上所述,白酒工业旅游作为新兴的产业融合型特色主题旅游产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江西李渡酒业白酒工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开发条件良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度分析市场竞合环境,探索白酒工业旅游产业发展升级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建立“遗址+酒厂”的双核开发模式,在进一步细分目标市场的基础上,推出“五感酒韵”个性化服务,创意营销科技感酒厂空间,升级沉浸式体验项目,同时创新实施区域联动战略,打造本地工业旅游线路与“红白黑”区域精品旅游线路,从而走出一条特色白酒工业旅游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首批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全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

[2]刘姗,吴红梅.白酒企业工业旅游开发研究——以贵州茅台酒厂为例[J].酿酒科技,2013,(10).

[3]段成柱.茅台镇开展工业旅游的模式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7).

[4]杨慧,殷为华.钻石模型分析视角下山西杏花村酒业集群转型对策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5,(2).

[5]杨丽斌,曹诗图.基于深度旅游理念的白酒工业旅游开发策略研究——以白云边酒业集团为例[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6,(11).

[责任编辑:黄贝如]

作者:龚志强 唐雨帆 別思琦

上一篇:介入科实习心得体会精编下一篇:建筑电气设计中节能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