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缺失及对策分析论文

2022-04-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文章总结了大学人文精神的具体内容,分析了大学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重构大学人文精神的对策。[关键词]大学人文精神缺失重构[作者简介]宗雪萍(1961-),女,江苏大丰人,宁波工程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综合办公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学、高等教育理论的教学与研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文精神缺失及对策分析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文精神缺失及对策分析论文 篇1:

科技诱发的人文精神缺失及其对策

摘要:科技诱发的负面效应不仅停留在社会物质层面,更逐渐深入到人类的文化系统和精神层面,诱发了人类另一种意义上的生存危机。文章从科学诱发的人文精神缺失的种种表现入手,有针对性地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和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振兴人文科学、弘扬人文精神、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结合的应对举措。

关键词:自然科学;人文精神缺失;对策

科技产生的负效应已成为摆在现代人面前的不争事实,但以往我们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物质层面,如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科技对人类生活无处不在的影响,科技对人文文化和人类精神层面产生的负效应——人文精神的缺失也慢慢显现出来,逐渐成为困扰现代人的又一严重问题。与技术应用对社会物质层面产生的负效应不同,这种负面影响是隐性的、难以为人们所察觉的,但却能够直接危害到人类生存的精神状况,其严重程度远胜于前者,也更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以尊重人的尊严、维护人的权力、实现人的价值为内容和目的人文精神承载了人的本性需要,体征了人类对人的发展、对目的、价值和意义等问题的思考,是人精神生活的核心和灵魂,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和不断推进社会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原动力。广义而言,科技和科学精神都是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科技的发展不仅没有推进现代社会的人文文化的建设和人文精神的传播,反而在人类文化系统和精神状态等不同层面上都诱发了人文精神缺失的状况。

一、科学诱发的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

(一)人文科学的异化,让人们逐渐忽视了人类及其社会所独具的主体性向度,成为“单向度的人”

人文科学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和传播载体,它以人丰富的感性世界、心理活动、以及行为活动的价值追求为研究对象,以研究者发散的感性思维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作为研究方法。但近年来人文科学方法论对自然科学方法论和治学理念的借鉴与改革,使得一种过于强调人的唯理性、忽视人文科学特殊性的研究倾向和思维方式在不断地滋生和蔓延。这种对人和社会的独特性与历史性等人类所独具的主体性向度的忽视,使得人文科学的研究偏离其初衷,也使得社会大众考虑问题的立场和角度也逐渐地从多元化转向单一化,以至于“把世界看作是一个被剥夺任何历史含义的唯理系统,把现象所有可变的以外的非本质的性质一概抹杀掉。”人文科学的这种异化不仅严重危害了人类文化系统的正常运行,更导致了和人文精神的丧失,使得人文科学其解放人的力量逐渐被抹杀,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奴役人的力量倾向。正如有的学者所说:“一旦这些古典科学简化论的、抽象化与数学性的方法运用到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那么人类的幸福将变成为表面有利,骨子里却是大害的事。”

(二)人类生存的精神状态堪忧

科技的高度发达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使得当今社会的物质生活要比以前任何时期都优越。然而,令人不解的是,现代人在精神上出现的问题却层出不穷。世界卫生组织在2003年世界卫生日致辞中说:“当今世界有4亿人患有精神或神经疾患,或与药物滥用等相关的社会心理问题的折磨。”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已成为困扰现代人生存境况的严重威胁。有很大一部分人,他们常常会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茫然感,找不到生活的真正意义,也不确定人生的目标和价值应该是什么,生活时常出于空虚和迷茫的状态。这些都是人文精神缺失的直接表现。

从以上科学对社会文化系统和人们精神层面产生的种种影响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的发展虽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推动了社会的飞速发展,但并没有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给人类的精神生活带来充分的自由和解放,反而造成了一种科学技术变迁与人性变迁二律背反的状况。

二、科学诱发的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自然科学研究理念和方法对人文科学的不当介入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缺失

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是人类文化系统中的两大类别,两者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都有诸多区别。然而,随着自然科学的成功,人们也逐渐相信在人类社会和心理世界中,存在着与自然界一致的规律和机制,并开始了试图运用还原论和简单性的信念,假定—观察、归纳—演绎与验证等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逻辑语言推动人文科学发展的历程。著名科学史家丹皮尔写道:“人类与其周围的世界,一样服从相同的物理定律与过程,不能与世界分开来考虑,而观察、归纳、演绎与实验的科学方法,不但可应用于纯科学原来的题材,而且在人类思想与行动的各种不同领域里差不多都可应用。”的确,人文社会科学能有今天的成就,是与现代科学对其研究视域的拓宽、研究方法的改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但是,在这个吸收借鉴的过程中,一种妄图以理性思维取代感性经验、用自然科学的逻辑和语言统一两种科学的“科学统一运动”也在兴起。这种运动缺乏对人文学科研究对象差异性和丰富性、治学原则特殊性的考虑,简单地主张人文学科也应该保持“价值中立”,将人学、宗教学、文学、艺术等这些无论在研究对象还是研究方法上与自然科学都迥然不同的人文学科僵硬地套用自然科学研究的理念和方法,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文科学的低迷状态,一度本末倒置地成为自然科学的附庸品,造成人文精神的缺失。

(二)科学对人类思想的钳制和由科技造就的生活方式造成的人文精神缺失

当然,科技并非诱发当今人类精神疾病肆虐的必然原因,但科学对人类思想自由的钳制、科学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却与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首先,对科学的顶礼膜拜,钳制了人们的思想自由。科学有着让人信赖的研究依据和现实成就,仅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和人类建制的她得到了超越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的过度膨胀,有一种几乎可以与真理划上等号的倾向。现代社会对科学成果这种缺乏怀疑精神的盲目崇拜,使之变相地成为了现代社会一种新的“宗教”。如果科学规则和某些经验发生争议,那么科学规则将被认为是优先的。敢说不相信自然规律和科学成果的人,一定会被认为是疯子。这种对科技的绝对信赖和盲目崇拜,在很大程度上钳制了人类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思想自由,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缺失,十分不利于人类精神生活的充分展开。其次,科学造就的人类的生存方式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缺失,让现代人的精神生活更加苍白。现代社会的工作方式非常重视劳动者自然科学知识的获得和专业能力的掌握。这让现代教育也更加偏向于对数理化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对人文精神的教导。在新的社会物质产生条件下的生存条件对人的存在的思考、对价值的追求要求被弱化了,理想、自由和精神境界的追求反而成为了生活主旋律的附属品,人文精神开始被忘却、人生的信仰开始模糊。作为个体的人缺少对人的现实“存在”的思考,难以领会到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和生活目标,缺乏真正有力的信念来支撑人生的终极追求,这些都造成了人文精神的衰落,人们对自身生存意义的困惑和怀疑。科学无法借理性的手段提供个人和社会生存的意义,可以说,我们这个无神的社会不知道其生存的理由,亦不知道为何以这种样式生存。

三、应对“人文精神缺失”的措施

(一)正确对待和利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和语言,振兴人文科学

人文科学的振兴是普及人文精神的最佳条件和重要途径。这要求人文科学必须摆脱科学主义对人文科学的种种纠缠,以正确的姿态和独立的地位对待自然科学的理念和方法,重新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新途径。首先,应当充分肯定自然科学使得人文领域的研究走上了“科学”之路。虽然人文现象及其本质具有内涵丰富性、功能复杂性、结构系统性、价值多样性等特点、研究方法多依赖于研究者的感性思维和主体经验,研究结果也不够确凿,但这都不足以否认人文现象的可认识性和人文科学工作的科学性。相反,自然科学在各方面的支持,是人文社会科学能够发展到今天的重要条件。但是,那种抛开人文科学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与自然科学的区别而过分妄图统一所有学科的做法,却会阻碍人文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人文精神的弘扬。因此,人文科学的研究应避免过分崇尚和依赖自然科学的语言逻辑和定量研究方法,根据学科特性和研究对象的情况来变更具体的思路和方法,运用理性思维与感性经验相结合、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接轨等多种研究手段,实现多层次、多方位地得出与对象相符度高的结论。明知人文现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却要按照自然规律的一般性和简单性来对待它,就会取消人文科学的科学性和可能性。只有正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研究方法的特殊性,恰到好处地利用自然科学的理念、方法和言语完善自身地研究体系,防止教条化应用、简单化对待的盲目做法,改善人文科学的现有地位,才能实现人文科学和人文精神的全面复兴。

(二)弘扬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最根本、最主要的标志。以对人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的思考为内核、实现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和平共处、和谐发展为终极目标的人文精神,能够在人们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追求与社会需要等人生的一系列基本思考时,提供一种理性的来源、合理的依据和坚强的后盾,使人们清楚地意识到,什么才是人生真正的价值所在,并以一种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赋予个体以生命意义,帮助其发掘和确立理想的生存态度和人生目标,避免“在毫无价值的状态中生存”,从而实现人的追求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与平衡。审视自然科学对人类文化层面、精神世界的诸多负面效应,无一不是因人文精神的缺失引发的。因此,弘扬人文精神,唤醒人们对生活意义的思考和对生存状态的关注,引导人们发掘人生的精神支柱和真正的乐趣,实现人的真正解放,才是预防和解决现代人精神困惑难题的有效途径。

(三)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单纯科学技术或单纯人文情怀,都不足以解决人类面对的社会内部以及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种种危机。只有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消解与融合,才有可能使人类现在面临的种种困境得到圆满地解决。两者缺一不可、相得益彰。自然科学、科学精神,有助于人文科学更充分、更全面地发现社会世界和人文领域的知识和奥秘,更好地把握和创造符合人类未来发展的文化成果;而人文科學、人文精神,能够使科学技术的发展更符合人类的总体利益,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正如爱因斯坦告诫科技工作者的:“我们只懂得应用科技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以保证我们的科学思想的成果造福于人类而不至造成祸害。”唯有实现科学精神同人文精神的融合统一、相互渗透,以一种具有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和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指导科学的发展和文明的演进,才能为人类的全面发展开拓更广阔的前景。总而言之,正确认识科学活动的性质和作用,在推崇科学精神的同时,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提高,让科学重新回到为人类服务、为人类的长远发展谋利的角色上,把对科学的盲目崇拜转化为对生存意义的反思和对人文精神的弘扬上去,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德]孙志文著,陈永禹译.现代人的焦虑与希望.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

2、丹皮尔.科学史及其哲学和宗教的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3、陈明.论科学主义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影响.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10).

4、贺萍,高娜.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缺失探析.长白学刊,2007(2).

5、丹尼斯·米都斯.增长的极限[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6、张学广.科学主义、人文主义的演进与生存危机.社会科学,2007(1).

7、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C].商务印书馆.1979.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作者:邱海英 革明鸣

人文精神缺失及对策分析论文 篇2:

论大学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

[摘要]文章总结了大学人文精神的具体内容,分析了大学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重构大学人文精神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 人文精神 缺失 重构

[作者简介]宗雪萍(1961- ),女,江苏大丰人,宁波工程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综合办公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学、高等教育理论的教学与研究。(浙江 宁波 315153)

[

江泽民同志曾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同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传统,没有了人文精神,不打自垮。”可见,要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一刻也不能忽视人文精神的教育。而重构大学人文精神,必须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必须以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为前提,教师的人文素质如何,直接关系着大学人文素质的重构。

一、大学人文精神的具体内容

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珍视并关注人的生存意义、人的价值、人的自由、人的发展的思想。张恺之把中华传统的人文精神归纳成:“人文化成——文明之初的创造精神;刚柔相济——究本探源的辩证精神;究天人之际——天人关系的艰苦探索精神;厚德载物——人格养成的道德人文精神;和而不同——博采众家之长的文化会通精神;经世致用——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精神;生生不息——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在当代的丰富与发展。”季羡林则认为中国优秀的人文精神集中起来就是两点,一叫做爱国主义,二叫做有骨气。笔者认为,大学人文精神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广阔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大学是什么?大的校园、大的楼房、大的学问,还有大师和大学生。大学生在拥有“大”的学问之前,必须要树立“大”的理想。这种“大”的理想是与祖国和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的崇高理想,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是“仁者无忧,智者无惑,勇者无惧”的君子之风。

2.良好的道德修养。“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大学人文精神的基本品格,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树立起这种精神理想。如果大学放弃了弘扬高尚道德的责任,放弃了为民谋利的义务,也就放弃了人文精神的修养。

3.广博的知识储备。《大学》有“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具备广博的知识是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的前提。“诚”是道德修养内化的外在表现,《中庸》说“诚”包括“博学之”。可见,“诚”的外在行为就是对知识的追求,“诚”是今天大学人文精神最现实的外在表现。

二、大学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

时下,高校人文精神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因而,围绕着人文精神的重构也成了一段时期以来学术界和教育界所关切的话题。值得一提的是,多数人关注的只是大学人文精神缺失的层面,这些关注局限于“人文素质教育”的领域,焦点也多集中在文学课程与科学课程之间的冲突和协调,我们不能否认这种做法的合理性,然而,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播过程,还是一个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内化”于受教育者身心的过程。在这个内化的过程中,教师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和创造者,往往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是因为教育是以人格塑造人格的事业,教育只有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才能内化为学生自觉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在当前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大学教师的人文精神正呈现着一种弱化的趋向,并直接给育人工作带来不可漠视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职业状态崇高感的缺失。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大潮中,由于一些大学教师放弃了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应该坚守的价值取向,以商业化的规则对自身价值进行衡量和重新定位,从而使大学教师这一具有神圣使命感的职业日趋庸俗化与商业化,导致大学教师缺少对崇高使命的向往和追求,他们的理想信念和品行教养也随之淡化。在学术研究上,教师们普遍热衷于从事能够在短时期内带来较大市场价值的学科和项目,而对深入探索自然和人类奥秘的基础研究缺乏激情。有的人甚至把教师这一职位视为谋财之道,热衷于搞有偿教育及从事校外职业,师德行为缺失严重。

2.教书育人神圣感的缺失。有的教师不求无功,但求无过,认为只要能够完成规定的工作量,就可以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自娱自乐了。他们既不积极,也不消极;既不进步,也不落后;既不“中游击水”,也不“闲庭信步”,至于开拓创新、乐于奉献的精神则早已灰飞烟灭。

3.人文价值观的缺失。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大学教育也出现了形而下的器具化、实用化的倾向。在不少大学,教师对自然科学知识的重视普遍超过了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重视。长期的英才教育和标准化考试也使我们的教师逐渐丧失了个性,缺少人性化的教育手段,缺少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甚至不少教师本身就缺乏人文素养,这也是人文教育最难突破的瓶颈。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教师的精神世界决定了教育的人文内容,人文教育要取得成功,除了教育体制的保证之外,教师人文精神的培养应该是重中之重。所以,我们在通过提升高校教育活动品位而提高大学人文精神水平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大学教师队伍人文精神的建设。

三、大学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

功利主义思想严重和价值观的迷失是大学人文精神缺失的突出表现,这一问题既有社会外部环境的因素,也有教育体制内部的原因。

1.社会环境。从社会大的环境来说,要把中国从原来的中央集权社会改造成一个现代性的国家,适应全球化的竞争,首先需要建立起一个现代的社会认同,这个社会认同是指在物质利益的平衡之外,能够把社会、大家聚集在一起,使大家遵守一个基本的规则,或者基本认同的一种价值观念。毫无疑问,社会认同的建立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由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所带来的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及其相互碰撞使一些大学原有的道德规范体系和行为习惯受到冲击,一些人由于思想准备不足,禁不住这种考验和冲击,从而出现了信仰的危机和价值观的迷失。

2.教育体制。从教育体制内部的原因来讲,大学体制的不健全是大学教师人文精神发展动力缺失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大学的自治自律是大学的希望所在”,大学必须具有一种自律自治的制度安排机制,只有在与自律自治的大学文化精神相匹配的情况下,大学内部管理的机制、学术的机制、激励的机制、评价的机制、学习的机制、研究的机制才能成为大学发展的自主文化的象征。而大学对于自己文化的基本关系的处理,诸如专精与通博、教学与研究、学术独立与自由、知识与德性、书院的文化生活与品性之培养、象牙塔与服务站等等关系的适当处置,则成为大学精神得以健康发展的内缘动力。另一方面,就大学的自我约束来讲,许多大学的自我约束不仅是不够的、甚至是松弛的。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局面,大学的应付能力还较低,在“掘金”机会面前的自我把持能力严重不足。同时,大学的行业自检能力也还有待培养,大学的自我评估、社会评估的合理性、科学性还有待加强,尤其是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的功利性取向也制约着教师人文精神的养成。当众多大学的制度、机制都散发着功利和浮躁的气息,渐渐背离了大学之道时,身处其中的教师也就被迫在功利和浮躁中像陀螺一样旋转,进而疲惫不堪,失去成就感,于是教书只剩下了“饭碗”这一层含义,课堂上哪里还能顾及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此外,长期以来,中国的大学制度供给也始终处于不足的状态。虽然中国大学走过了百余年的现代历程,但是大学的基本制度建构还远未完成,诸如大学的制度定位、管理方式、资源组织、教育研究制度、教师权利安顿、评价指标体系、流动体制、学生与教师的评价机制、层级制度等,许多制度方面的建设都没有落实,从而严重影响了大学人文精神的张扬。

四、大学人文精神的重构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重构大学人文精神的重中之重。具体地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政府必须从国家政策的层面确立学校发展和改革的人文目标。大学人文精神的重构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政府必须从国家政策的层面确立学校发展和改革的人文目标,并为实施这一目标制定整体的发展规划。政府应促使教师把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进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当做自己义不容辞的义务和权利;同时,政府和大学在稳定大学教师的社会地位,保障其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等方面也都应有所作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学教师视学术与培育人才为生命,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

2.营造和谐校园,突出学校机构的人文关怀。营造和谐校园是重构人文精神的关键。学校内部的和谐既包括学校内部人与人的和谐,又包括学校内部各子系统及构成要素的和谐。学校内部人与人的和谐是指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以及个体自身的和谐;学校内部各子系统及构成要素的和谐是指学校教学、管理、科研、服务等子系统与诸要素之间的和谐。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在教师,只有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才能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纽带,才能广开构建和谐校园的活力之源。而作为学校精神和权威的集中代言人,领导者的一言一行也尤为重要,因为领导者对人文精神的重视和关注是一种潜在的力量,它表明了学校行为的倾向。总之,只有在优良的人文环境中,教师和学生才能被感染、被熏陶、被培养、被推动,学校内部的和谐才能构建起来。

3.构建学校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和谐,形成校园的人文风貌。学校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共生共荣,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许多高职院校是在近些年发展起来的,由于面临着时间紧迫、资金缺乏等困难,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很难协调。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不能以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破坏生态为代价来换取眼前利益,要切实构建校园里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和谐,构建校园环境建设与健康人居环境的和谐,努力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温馨、舒适、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以促进全校形成和谐典雅、生机盎然、环境育人的人文风貌。

4.重视人文知识和人文课程的建设。必须将人文知识和人文课程作为大学人文精神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高度重视人文课程的建设,不能将其看做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必须改变人文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边缘地位,将其确定为核心课程之一。同时,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不断促使教师从教育教学改革中获得新的理念和新的思维。

5.加强教师队伍人文精神的建设。人文精神的培养单靠说教是不行的,人文精神的生成需要榜样的力量。卢梭曾说:“在敢于担当培养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典范。”可见,教师不仅仅是在做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工作,而且是在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所以,高校的人文精神重构,要从教师抓起。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师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具有深远的意义。

总之,大学人文精神的缺失与历史有关,它的重构应在当下。我们的大学不仅要有大师、大楼、大学生,还应该有能够表现中国优良文化传统的人文精神,要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一刻也不能忽视人文精神的教育。

[参考文献]

[1]解思忠.国民素质读本[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97.

[2]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作者:宗雪萍

人文精神缺失及对策分析论文 篇3:

竞技体育新闻报道缺失现状与对策分析

摘 要:体育事业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兴行业,也是一项文化事业。而新媒体的出现,则对体育新闻的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体育新闻媒体的快速发展。但体育媒体在发展的同时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虚假新闻时而出现、人文精神缺失等,本文从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正确的舆论方向、媒介素養提升、体育文化自觉培养、强化监督、行业自律、他律及利用新媒体技术增加报道多样性等方面提出解决竞技体育新闻报道缺失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竞技体育;新闻报道;缺失;对策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的体育事业也在不断发展进步,尤其是新媒体出现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蓬勃发展,因此带动了一些相关行业的出现与繁荣,体育专刊专报、体育网站、体育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不断出现,极大地方便了人们观看各种赛事。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关体育的新闻报道也日益增多。体育新闻相对其他新闻来说,是偏向刺激性的,更容易吸引大众眼球[1]。如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精彩表现,就吸引了绝大多数观众的眼球。基于体育新闻特点,体育新闻报道更应该严格审核程序,坚持报道原则和规范,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深化报道内容,探索新的报道方式,以实现体育工作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本文立足新媒体时代,对当前竞技体育新闻报道的缺失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希望对弥补竞技体育新闻报道缺失提供参考。

一、体育新闻报道及其当前现状

(一)体育新闻报道的涵义

体育新闻报道,主要是就体育事业进行的报道。一般都是由专门的体育新闻记者进行专项报道有关体育的新闻,指的是对专业的知识进行的分析,或者是对现场比赛状况的实时分析报道[2]。

(二)当前体育新闻报道现状

新媒体的出现,促使我国竞技体育新闻报道方式灵活,内容真实、新鲜、趣味可读、时效性强,给大众提供了一场又一场的文化盛宴。但往往平台越多、方式越灵活,新闻报道越会出现问题,时而会显现出一些与我国体育精神与体育事业发展不相符合的问题,出现报道不规范和报道不真实等现象,阻碍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二、体育新闻报道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虚假体育新闻报道屡次出现

新闻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维护新闻真实性是我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之一。新闻报道要真实,符合客观事实,否则就会误导大众,同时也会给当事人产生不良影响。由于互联网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一旦假新闻通过互联网传播,往往是影响面广,危害大,严重误导大众,必须采取措施遏制。

1.信源作假现象时而出现

个别媒体人为了吸引观众眼球,获得更多点击率,在信息来源上时而存在作假行为,诸如给捏造的新闻标注了所谓的信息来源地等,这样的行为不但给这些单位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也误导了大众。

2.歪曲事实

体育新闻报道还存在一些主观臆断现象,有些媒体人在未调查清楚事件的本质前就妄下定论,歪曲事实,进行报道。作为一个新闻人,不考虑后果去歪曲事实,带来的杀伤力是巨大的,这样往往容易将运动员推至风口浪尖上[3],受到舆论的不公正对待。或许有时候夹杂一些个人情感,比如说单纯地不喜欢那个运动员,于是就对现有的事实添油加醋,去报道一些不实的新闻,违反了新闻人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

3.凭空编造,恶意诋毁运动员

人们往往是通过新闻工作者的解说来了解竞技现场状况,但有个别的不规范新闻工作者凭空编造一些并不存在的新闻来博眼球[4],甚至对运动员的一些失误进行恶意的批评,夸大实际不存在的情况,随意编造新闻报道,从而使大众误解运动员,导致舆论的矛头都指向运动员,这是不正确的。

4.断章取义,故意夸大其辞

个别体育新闻记者,为了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在进行报道时对其中有些情况没有完全处理好就断章取义,夸大其辞,以偏概全。这些行为往往会导致在对新闻报道时,散播给观众虚假信息,误导观众。

5.报道过于娱乐化,缺乏报道规范

在当今传媒大环境下,大众的需求出现了一些转变,不满足正常的新闻报道,更喜欢一些关于体育明星的私生活和花边新闻。个别新闻记者为了迎合大众多元化需求,从而转变报道方式,添加一些娱乐化因素,导致新闻报道规范缺失。

(二)人文精神的缺失

体育新闻报道人文关怀对树立运动员的比赛自信心、维护身心健康有着必要的作用,当前,我国体育新闻报道中人文精神缺失也是报道存在问题之一,比如对残疾人运动员缺乏关怀和关注,对未获奖的运动员进行言语打击等。

1.唯冠军论,漠视其他体育比赛者

在竞技体育比赛中,很多人只注意了冠军的光环,而忽略了其他奖项或是未获奖的运动员,这种行为是不值得推崇的。我国体育比赛一向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所以有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新闻人,不光只关注冠军,对亚军、季军的成绩及精神也要赞赏、肯定和报道,对未获奖的运动员更应该鼓励,这样才能使我国的体育事业不断强大。

2.窥探隐私,破坏运动员的正常生活

身为一名新闻记者,要有很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首先应尊重别人的隐私。一些新闻记者为了获得更多的东西,不按新闻规范进行报道,窥探别人的隐私,将他们的生活暴露于天下,对他们的名誉造成不良影响。

三、解决我国体育新闻报道缺失的对策

1.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正确的舆论方向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我国新闻人所践行的重要思想,每个人都应该时刻践行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媒体人是引导舆论的向导,他们的言论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会产生巨大的共鸣。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只要有正确的理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宣传方向,报道中能很好体现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一定能做好新闻报道工作。而作

为一名体育新闻记者,应立足行业特点及文化,坚持报道原则和规范,不忘初衷,做好本职工作。

2.不断提高媒介素养,培养体育文化自觉

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修养,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内容。作为一名体育新闻工作者,要注重自身素养的长期培养和不断提高,不去凭空编造,不去恶意诽谤他人[5]。运动员本来就是很辛苦的职业,我们必须现站在客观的角度去评价他们。同时,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要有高度的体育文化自觉,坚持文化自信,要以高度的责任和正确的舆论导向意识做好每一次新闻报道。

3.健全媒体法制体系、监督体系,实行行业自律、他律

除媒体人遵守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外,国家也要针对保护运动员设立一些法律法规,健全良好的法制体系,完善新闻报道的监督机制,加强新闻报道内容的审查,避免个别工作者因为一些個人原因而犯错,通过法律法规来约束他们,同时加强行业自律和他律。

4.树立“大体育”传播理念,不断拓宽报道领域。一个国家的兴盛不仅仅是看经济政治,体育也正在占据着重要地位,新闻人要树立“大体育”的观念,并且对它进行延伸和传播,要在确保遵守行业规范的前提下做好报道工作。同时,将这个思想灌输到更多的领域中,以此来不断拓展报道领域。

5.站在受众角度,抓住观众及读者兴趣点

从事新闻工作,看重的就是所报道信息的受众反应。当报道的有些新闻并不能满足读者、观众的需求时,我们就要学会换位思考,将自己放在观众的角度,思考什么样的内容能够既报道出实际情况,又能够吸引观众、读者兴趣点。

6.加强深度报道,重视体育评论的权威性

在体育新闻报道时,应该进行更深层次的报道,多参考一些体育方面权威人士的意见,不要仅仅依据自己掌握的东西,就去对一个体育报道做出随意的评价。同时在报道的过程中要学会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对于一些权威的意见进行尽可能地吸收,从而完成对于竞技体育的准确报道。

7.运用新媒体技术,增加报道的多样性

新媒体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体育新闻报道中,这是人们进入到体验式经济时代之后体育新闻的一次革命。走出单纯报道的模式,去探索利用新的媒体平台和传媒技术,如开发体育H5产品、运用VR、AR等技术报道体育新闻,使人们得到更多的体验,实现体育爱好者身心感受的联结,增强对赛事的感受力,以实现报道多样化,形成新形势下体育新闻的报道特色。

四、结 语

体育是培养健康体魄、塑造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并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精神的家园”。“体育事业文化也是一种文化事业,新媒体作为当前体育报道的重要平台,是促进当代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主要力量,”所以竞技体育新闻报道在保证舆论方向正确的前提下,更应该尊重新闻真实性原则,结合新媒体时代背景,不断创新报道方式,深化报道内容,将真实、客观的新闻规范地、及时地呈现给大众。希望所有的新闻工作者都能深知规范新闻报道的重要性,作为一名竞技体育记者,要正确认识竞技体育报道的传播价值与文化内涵,牢记新闻记者的担当和使命,才能更好地为促进我国体育新闻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推动我国竞技体育新闻事业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魏金龙.媒体大融合时代里的体育新闻发展之路探索[J].新闻知识,2014(11).

[2] 刘健.体育新闻传播视角与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变[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3] 韩金.中国体育报社会体育新闻报道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沈阳体育学院,2014.

[4] 刘颖.竞技体育新闻报道策略与案例分析[J].新闻传播,2013(1).

[5] 王强.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体育新闻发展的两种驱动力[J].东南传播,2014(7).

[责任编辑:思涵]

作者:李锋

上一篇:上半年度妇女工作总结下一篇:工会系统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