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想象力表演艺术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声乐是一种表演艺术,是在作曲家一度创作基础上进行的艺术再创作活动。声乐艺术的属性,决定了声乐表演的基本特征,即声乐表演不单是声音的技巧,更重要的是一种艺术思维活动,它除了以乐谱为形式的第一创作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归宿点,同时还要体现出歌唱者本人的艺术创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声乐想象力表演艺术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声乐想象力表演艺术论文 篇1:

声乐表演艺术中的想象力培养研究

摘 要:声乐表演不仅是一种音乐表演艺术形式,里面还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力是艺术的灵魂。声乐表演艺术的创新离不开想象力,声乐表演艺术的发展也离不开想象力。因此,声乐表演者应该天马行空,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想象,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演绎出更好的声乐表演艺术作品,促进声乐表演艺术的发展,文章将探讨声乐表演艺术中想象力的重要性及培养。

关键词:声乐表演;艺术;想象力

声乐表演是一门充满想象力的艺术,想象力是其腾飞的翅膀,让它在世界音乐舞台上翱翔。想象力可以引导我们使用正确的歌唱方法,除此之外,还可以丰富声乐表演艺术的内涵,促进声乐表演艺术的发展。如果缺少想象力,那么声乐表演艺术就像一只没有灵魂的美丽躯壳,只能吸引人们短暂的注目,难以长久发展。因此,在聲乐表演艺术中,要重视想象力的作用,使其与歌唱技巧相结合,从而促进声乐表演艺术的蓬勃发展。

一、声乐表演艺术中想象力的重要性

第一,想象力可以帮助初学者入门。因为声乐表演中的理论知识具有专业性的特点,内容晦涩难懂,对于初学者来说,读懂相关的内容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想象力就在这中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帮助学生突破初学的障碍,促进声乐表演的学习,所以想象力在声乐表演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第二,想象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科学发音。通过老师对歌曲的演绎,学生可以靠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表达自己对这首歌独有的情感,形成自己的个性。在声乐学习交流中,学生主要靠自己的想象力演绎出老师所教授的音乐作品。声乐表演有其独特的发音方式,在其中加入丰富的想象力之后,学生可以融入具体的作品,运用正确的发音方式,从而促进声乐表演艺术的发展。

第三,想象力为乐谱注入活力。读谱是声乐表演的基础,声乐的书面形式是各样的音符,各种各样的音符组成了乐谱,通过演唱者的演绎,从而形成了舞台上的声乐表演。声乐的乐谱给人一种呆板的印象,只是一个个音符静静地躺在书上。是人,是想象,赋予了乐谱新的活力,使其展现出新的生机。除此之外,乐谱具有模糊性,正因为其具有模糊性,所以它才更有多样发展的可能。是想象力使乐谱演绎形式千变万化,每个人的想象力都有所不同,所呈现出来的声乐表演也是不一样的,由此推动了声乐表演艺术的发展。

第四,声乐演绎离不开想象力。想象力对于声乐的演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富含想象力的表演者可以使声乐带有感情,使观众进入到歌曲的情境之中。简而言之,歌唱者在掌握声乐基本发音和对演唱的歌曲熟悉的基础上,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歌曲所表演的情境、时代,饱含情感、富含想象力地去表演,把“声音的传递”转换成“画面的传递”,让观众心中产生一幅关于这首歌的画卷,身临其境之感油然而生,有利于声乐表演艺术更好地被演绎出来,促进声乐表演艺术的发展。

第五,想象力可以促进声乐表演艺术的创新。在各行各业,创新都是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话题。在声乐表演艺术的创新中,想象力发挥着重要作用,想象力是美好的,我们幻想着我们梦中的一切,天马行空,是一个小小的属于我们的世界。我们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可以促进声乐表演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想象力可以创造出更多有文化内涵、紧跟时代潮流的声乐歌曲,使它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

二、声乐表演艺术中想象力的培养

第一,博览群书,积累知识,丰富情感。声乐艺术的表演者受自己的见识和知识的影响,对不同的歌曲的想象力是不一样的。当表演者的经历达到一定程度时,对各种各样的情感都有所了解,可以尽可能准确地把握作词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将歌曲演绎得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所以见多识广有利于促进想象力的发展。比如,在演唱《黄河大合唱》时,需要演唱者有足够多的文化积累,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历史文化,甚至去过黄河周边旅游。由于对黄河和这首歌的历史文化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在对这首歌曲进行演唱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情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这首歌进行声情并茂的演绎,情感真切地表现作品,形成一个完美的表演。一个优秀的声乐表演者,需要具备各种各样的文化知识,比如心理、艺术等,这些都需要在日常过程中慢慢积累。只有了解得全面深入,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贴近人物的形象,对相关的歌曲进行完美的演绎。

第二,勤学好问,促进想象力的发展。“勤学”指的是在声乐的学习过程中要积极学习,熟练地掌握声乐的基础知识。“好问”是鼓励声乐表演者要在声乐的学习或者表演中,具备求知精神。如果一直只知道学习,没有提出问题,并不能证明其学得很好,而只能证明他没有深入地学习。在学习中,会遇见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并不鼓励见而避之,而是要迎难而上,只有对自己有困难的方面提问,加以改正,才更加有利于促进想象力的发展。提问有利于促进思维的发散,使自己思考更多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脑海中会有各种各样的东西,这有利于促进想象力的发展,从而促使想象力被充分运用在声乐表演中。

第三,培养正确的唱歌观念。正确的唱歌观念在声乐表演艺术中是非常重要的,受个人意识的影响,每个人的唱歌观念是不一样的。比如在舞台表演上,演唱者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感到紧张,不能完整或者流畅地表演歌曲,这就是一种心理障碍,即我们通常说的“怯场”。“怯场”是一种心理障碍,但是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勤加练习,是可以被克服的。所以表演者应该在平时练习的过程中,对可能在舞台中出现的状况进行针对性的克服,让自己形成良好的唱歌观念,用一个正常的状态去唱歌,更有利于促进其想象力的发展。

第四,情感积极想象。声乐表演是一门艺术,是在传统诗歌之上进行夸张性表演的一门艺术。所以对于声乐表演者来说,想象力是重要的。艺术形态是将情感放大化,换句话说,声乐表演中的情感在真情流露的基础上,要进行一个夸张性演绎,通过音乐进行积极表达,这才是其中的情感积极想象。这种想象就是把音乐通过一个夸张性的手法来表达感情,进而感动观众。用流行音乐的视角来看,如梁静茹的《勇气》中的“无畏人海的拥挤,用尽余生的勇气”,其中的“人海”和“余生”都用了夸张的手法,所以演唱者在表达情感的时候,也需要在了解其所要表达的情感之后,进行夸张性的演绎。“是我落下的险棋,不惧岁月的更替”通过歌词中的“险棋”和“岁月”两个词,也同样可以体会到夸张的手法运用其中,演绎者也要夸张性地表现其情感,在人们心中留下感动,这就是声乐作品情感积极想象的展现。

第五,技巧放松,培养想象力。演唱者在进行声乐表演时,要“忘记”技巧,这个“忘记”指的并不是完全忘记演唱的技巧,而是在演唱时不要一直集中注意力去思考演唱技巧,而是要放松下来,自然而然地进行演唱。在舞台上技巧的放松,一定是要台下十年功,所以,演唱者在台下应该尽可能多地练习,十分熟悉歌曲,这样才可以让其在舞台留有更多的余地充分发挥想象力在歌曲演唱中的作用。通过这种方式更有利于促进演唱者的良好发挥,使其充分发挥想象力,更好地演绎歌曲。

第六,实践和生活相结合,培养想象力。艺术来源于实践,是生活的一部分,实践促进了艺术的发展。在培养想象力的过程中,表演者应该留心观察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好风光。表演者在对抽象的生活有一个感性的了解之后,可以更好地演绎出其所表演的歌曲。

总之,对于声乐表演艺术中想象力的培养,要从多个方面出发。一个人的见识、见闻和知识积累有利于促进想象力的发展;勤学好问,有利于促进思维的发散,从而促进想象力的发展;正确的唱歌观念,可以减少一些表演中的障碍,更有利于促进想象力的发展;细心观察生活,从实际出发,有利于促进想象力的发展;情感积极想象是重要的,其在歌曲演唱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歌手充分理解歌曲的情感,有利于想象力的培养;唱歌技巧是声乐表演的基础,但并不是声乐表演的全部,在对歌曲熟练之后进行一个“自由发挥”,技巧放松有利于培养想象力。想象力的培养是值得重视的,本文提出一系列方法培养声乐表演中的想象力,使声乐表演具有多样性,富有感情色彩。

参考文献:

[1]李瑞娇.提升合唱指挥的艺术表现力:评《合唱指挥艺术概述》[J].新闻战线,2018(23):159.

[2]李余健.合唱指挥的理性与激情[J].大众文艺,2018(5):145.

[3]杨丽.简析合唱指挥中的感情表现[J].北方音乐,2018(4):70.

[4]孙志福.合唱指挥中理性与激情的调控措施探究[J].北方音乐,2017(11):247-248.

作者单位: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王一帆

声乐想象力表演艺术论文 篇2:

开放思维下的声乐表演艺术再创作

摘要声乐是一种表演艺术,是在作曲家一度创作基础上进行的艺术再创作活动。声乐艺术的属性,决定了声乐表演的基本特征,即声乐表演不单是声音的技巧,更重要的是一种艺术思维活动,它除了以乐谱为形式的第一创作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归宿点,同时还要体现出歌唱者本人的艺术创造。

关键词:声乐表演 艺术再创作 思维 艺术个性

一 前言

声乐表演是赋予声乐作品以鲜活生命的创造行为,是歌唱家通过自己的创作活动,将作曲家留下的“没有生命的符号体系”——乐谱,转化为有血有肉的音乐,是声乐表演艺术的再创作,是声乐表演的终极价值的体现,也是音乐表演艺术最为本质的特征。本文试从开放性思维与声乐表演艺术的关系进行论述。期望通过这些论述,取得对声乐表演本质及实现本质途径的更为深入的认识。

二 尊重原作与扎实基本功是声乐表演艺术再创作的前提

音乐家以敏锐的眼光捕捉现实生活的一切素材,通过作品展示作者内心世界,因此,声乐表演艺术的再创作必须忠于原作的内容和基调,在一度创作规定的内容主题的范围内活动,必须具备扎实的歌唱技术技巧,只有充分理解了原作的精髓,掌握了卓越的声音技巧,才能驾驭声乐历史宝库中闪烁着诱人光辉的经典艺术歌曲。

1 尊重原作,体现声乐作品的真实性

美国作曲家乔治·克拉姆说:“任何时期、任何风格的优秀音乐,都呈现出了灵感和思想的完美平衡。”声乐作品的产生往往具有鲜明而深刻的现实意义。因此,准确地分析、理解和把握声乐作品所体现的词、曲作者的创作意图、创作方法、音乐风格及作品的历史背景,是演唱者的首要任务。歌词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轻重缓急,段意的句逗分明,音乐节奏的快慢徐迟,旋律的高低起伏,装饰音的丰富多彩,情绪情感的哀乐忧伤以及高潮的布局,词曲结合巧妙构思的整体性,都是演唱者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其目的在于通过这些分析和研究,使演唱者本人掌握创作的第一手资料,从内心建立起准确而完整的声音听觉表象,从而为声乐表演艺术的再创作奠定可靠的基础。

2 要扎实、熟练地掌握演唱技术基本功

演唱者在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熟练的演唱技术、科学的发声方法,将无法把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完美、生动地表现出来,也很难获得理想的演唱和艺术效果。著名的钢琴家霍夫曼曾说过:“艺术上的自由需要有充分地运用技巧的能力”。所以,演唱技术掌握得越扎实、越熟练,表现手法越丰富,在艺术再创造中就会越自由。演唱技术和方法是声乐表演艺术再创造的基础,其内容包括音色调控、气息控制、咬字清晰、声区统一以及表现各种风格特点,如倚音、波音、滑音、直音等各种润腔技术等。方法同时也包括受心理支配和调控而达到歌唱技术所要求的、能使歌唱的音响运动能高能低、能弱能强、能长能短、能快能慢、能放能收的内在之法。演唱技法的有效利用,要求歌唱者必须具备适应各种品位、各种风格的声乐作品表现需要的发声技术和极好的音乐素养。

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文学等其它姊妹艺术的修习,也是声乐表演在二度创作时应具备的基本功素质。生活经验经常在舞台表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老一辈的声乐表演艺术家中有很多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表演得很生动,就是生活经验、艺术经验及艺术修养起的作用。各个艺术种类之间都是相通的,声乐就是文学和音乐的结合。俄罗斯有一首歌曲《伏尔加船夫曲》,又有一幅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后者可说是前者固化的歌唱,前者也可说是后者流动的音响。这说明知识和修养的面越宽,基础越厚,在自己专业上的创造性就会越强。

三 情感思维和理性思维是声乐表演艺术再创作的灵魂

声乐表演艺术属于舞台艺术,只有当歌者将声乐作品的精神内涵用声情并茂的歌声完全呈现给听众时,声乐作品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声乐表演者在进行艺术再创作时,就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思维和理性思维,发挥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力和艺术想象力,塑造出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

1 声乐表演中的情感思维

音乐是情感艺术,世间一切的情感体验,都可成为音乐表达的对象,都可以在音乐艺术中找到自身的归宿。声乐表演作为音乐艺术的重要门类,同样需要通过演唱来实现情感的表达,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作品内涵。我国传统艺术历来坚持“声情并茂”的创造原则。古代音乐家已充分重视声与情的辩证关系,尤其重视歌唱中发挥以情为主导的作用。感情是歌唱的灵魂。清代徐大椿的《乐府传声》即鲜明地指出“唱曲之法,声之宜讲,而得曲之情尤重……情者一曲之所独异……唱曲不得其情,则邪正不分,悲喜无别,即声音绝妙,而与词曲相背,不但不动人,反会听者索然无味矣。”古代《唱论》尤其强调歌唱表演中的“声者发乎情、情动而辞发”,音乐中强调“未成曲调先有情,歌欢则声与乐谐,歌戚则音与泣共”。这些都说明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相谐对声乐表演艺术的重要性。

在声乐表演艺术中,情感的表达是对歌唱者的一个重要美学要求,是对歌唱水平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没有情感的歌唱,即使有很好的声音条件和高超的发声技巧,也不会令听者感动。声乐教育家沈湘先生认为,声乐表演中的情感体验,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1、对音乐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及人物的思想感情、神态和事物的内涵有观察、分析、理解能力;2、对音乐语言、音乐表现手段所表现的情感有感受、体验和认识能力;3、善于运用歌唱的技能技巧,把所理解的内容、感受的情感用歌声表现出来的能力。这几点可视作感性思维在声乐表演艺术再创作方面的精辟论述。因为杰出的歌唱家,必然是情感丰富的人。他们的情感体认更为丰富、细腻,演唱也因此更为真挚、富于感染力。因此,演唱者努力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深化自己的情感思维,对塑造音乐形象、表现音乐作品、展示自己的创造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声乐表演中的理性思维

作为艺术再创作的声乐表演,要想在实践中完美地完成艺术形象的塑造,除了具备感性思维外,还要求歌唱者在表演时充分调动自己的精神状态,协调处理歌者“自我”与音乐“他者”之间的关系,关注主观与客观之间的身份转换,反思自己的发声、形象及情感思维过程,从理性角度对自己的表演做出美学层面的观照。理性思维在以感性展现为特征的声乐演唱的再创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声乐表演是一种情感表达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情感表现十分重要,但是声乐表演中的情感表现并非没有理性的控制,这无论在技巧学习还是情感表现等方面,都有着明确的体现。声乐表演中的理性思维,要求演唱者在歌唱时要善于用脑,对自己的演唱时刻存在一种反观意识,也就是说自己在投入作品、表现音乐的同时,又能够以“局外人”意识来反观自己的歌唱行为,不仅对自己的发声技法、音乐表现做到“心中有数”,更要对自己的音乐行为有深切的“自知之明”。

德国美学家玛克思·德索认为:“在艺术家的创作中活跃着一种无意识的东西——或者恰当地说,是潜意识的东西,那些意念仿佛是独立地、并在不断加重意识负担地进行着工作。但艺术家必须不时地查看这些意念发展的程度,以便在它们正当成熟的那一时刻抓住它们。”德索所谓的“不时地查看这些意念发展的程度”,实际就是一种有意识的理性思维活动。理性思维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之一,人类在实践行为自身所设定的有意识行为的同时,对自己的行为若能够多一份反思的精神,便可更为有效地从事实践活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歌唱家在进行声乐表演的二度创作中,要善于运用理性思维调整、纠正自己的行为,培养善于用脑的习惯和敏锐的观察力,能够以理性的眼光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对于歌唱艺术而言非常重要,对于演唱者更好地演绎声乐作品更是起着关键作用。

四 艺术个性是声乐表演艺术再创作的特征

崇尚个性、崇尚艺术风格,尊重原作与表演者创作个性的辩证统一,已成为当代歌唱家表演的最高审美标准。声乐表演艺术的再创作集中体现于表演者个性的发挥。演唱的风格建立在历史文化传统和个性表演的基础上。艺术是拒绝雷同的,富有个性的表演,是歌唱家在艺术上走向成熟的标志,它是表演者依据自身的嗓音条件和技巧能力,根据对原作的理解、分析和思维,从而寻找到的最适合自己的表演方式。包括声音色彩的调节、语言润腔技巧的处理、感情渲染的浓淡和层次起伏的幅度,以及对声乐作品表演方式的表达,这一切构成表演艺术家的独特个性风格。

人声如面,是千姿百态的,歌者的心理、气质各有差异,对生活的感受也各有不同。同样,对艺术的见解和表演也就有所不同。有的歌者以刚为主,行腔波澜壮阔、气势磅礴;有的则以柔为主,转换灵活,细腻精致;有的则刚柔相济,表现得体。不同的嗓音特质、音乐禀赋个性鲜明,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演唱发展的技术和方法,扬其所长,避其所短,走自己的声乐道路,才是保持声乐表演艺术个性的正确观念。正如有人在评论当代世界著名三大男高音演唱时所说,多明戈的演唱热情而奔放,声音华丽而富有戏剧性;帕瓦罗蒂的演唱以浓郁的抒情风格和极具穿透力的高音征服听众;而卡雷拉斯却以内在含蓄的表现赋予声音无限的魅力……同样演唱《我的太阳》,却体现出不同的演唱风格和特点,展示出对心中太阳各自的不同感受和表现,而征服了不同国度、不同民族听众的心。这不仅仅在于他们的演唱技法一流,同时也体现出他们高深的艺术造诣和对声乐作品独特的个性风格处理。

声乐表演再创作的艺术个性还表现在创新上,只有创新才能让作品永远充满勃勃生机。艺术再创作一定是出自表演者内在的、自然的要求,从作品内容出发的欲望才是有生命力的。因此,就要求声乐表演者的个性创造除了要与“作曲家的个性”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关系外,还要在纵向和横向上注意与其它演唱者的区别。在纵向上,我们不能成为历史上一些固定的演唱模式和传统的俘虏;在横向上,同样不能让同时代演唱者的演唱模式成为自己创造个性风格的桎梏。应该认清自身的再创造使命,摆脱束缚,从传统和同时代的演唱模式中走出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开创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赋予演唱独特的魅力。

比如在演唱《教我如何不想他》(刘半农词,赵元任曲)这首艺术歌曲时,不同时期以及不同歌唱家对于作品的艺术处理和演唱风格是不同的:男低音歌唱家吴天球在演唱速度上比较慢,特别讲求每个字的韵味,情感表现有张有弛;男中音歌唱家黎信昌则唱得比较精致规整,情感表现较为含蓄,速度上较前者要快一些;而当代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在演绎时感情充沛,在用声力度上变化较大,就连最后一句“叫我如何不想他”也唱得雄浑激昂,这一点在艺术处理上与前两者迥然不同,为我们塑造出又一新的“五四青年”形象。同一首作品,三位歌唱家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声乐艺术享受,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他们各自演唱的艺术特色。通过这些分析研究,那些想唱《教我如何不想他》的歌者在演唱上就不会轻易落入前人俗套,而会从新的视角出发,更深入广泛地挖掘作品的内涵,寻找适合自己的最佳演绎方式,创作出充满个性特色的声乐艺术形象,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声乐表演艺术风格。

五 结语

综上所述,演唱者的艺术思维越高,就越能准确地理解作品、传达作品。因此,以思维模式来探索声乐表演艺术的内在涵义,可以使演唱者的思维开阔,使声乐表演的艺术再创作在实践过程中不是简单的“再现”和“复印”,而是充分发挥创造性的音乐思维想象力,体现鲜明的艺术创造个性,更好地实现声乐表演的本质目的。

参考文献:

[1] 彭晓玲:《声乐基础理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 石惟正:《声乐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

[3] 邹本初:《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

[4] 陕西省音乐家协会主办:《音乐天地》,2006年10月刊。

[5] 《音乐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10月刊。

[6] 中国音乐学院主办:《中国音乐》,2005年3月刊。

作者简介:赵海春,女,1968—,广西桂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声乐,工作单位: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作者:赵海春

声乐想象力表演艺术论文 篇3:

浅谈声乐表演教学与训练中的艺术手段分析

【摘要】声乐是一门表演艺术,是多方面知识综合的集中体现。在声乐表演的教学和训练中,教师不仅要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找到歌声之美,还要处理好声乐表演时的声、情、表演技巧之间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上课与上台之间的辩证关系。只有运用好的手段来解决这些矛盾,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声乐教学和声乐表演艺术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声乐表演;教学与训练;艺术手段

声乐表演艺术中,表演者是要运用自己的身体(含身上的乐器)作为创作的材料和工具,并通过自己的意识或直觉来认识声乐作品的;通过身心的有机结合,在当众的情形下,把原先谱面上的艺术作品变为可听可视的音乐形象(艺术形象),并实现其艺术功能。因此,声乐表演者除了努力提高歌唱发声技能技巧外,应对自己的身体和心理进行有机和有效的训练,实现对声乐表演者的身体、心理的控制,从而完成声乐表演的艺术创作。

一、声乐表演教学中学生情感的训练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声乐表演教学与训练中的环节里,对学生歌唱情感的培养是极其重要和关键的。声樂艺术的魅力在于声乐本身的情感表现,在声乐表演中,能做到声情并茂、以声传情,正是以情作为声的基础体现。

在声乐教学与训练的过程中,只有训练有素的演唱者,登台表演时才能自如地表达歌曲的意境,才能以情带声,真正达到声情并茂的高度,唱人人心。而那种只认为有好嗓子,以声带情,依照词曲就能唱出动人心弦、感人肺腑的歌唱方法是不切合实际的。歌唱者的舞台动作和表演的协调与声乐表演艺术是无法分割的整体。歌唱者的舞台形象就是依靠歌唱者自己的嗓音、控制和使用构成的,所以用训练有素的歌喉,出色地表达歌曲的音乐词汇,调动自身表现自如的机体有力地辅以表演动作,是声乐演员肩负的双重任务。

二、声乐表演训练中的艺术手段

(一)潜台词和内心独白

潜台词表达的是戏剧台词中更深层的意识,也是潜于心腹的语言,它不显露在纸上,也不需要说出口来。它一般不易被人发觉,必须通过对作者、作品、写作背景的有机结合,并对表层台词进行理解、联想和设身处地地体会,才能挖掘出作者创作意图的真情实感,充分感悟隐含于文字深处的人物内心活动和台词所要赋予的真正含义。

内心独白是作家未写出的角色的思维活动过程。它是在戏剧中、在规定的情境下或与同台角色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下所产生的感受和心理活动。角色独白是角色一个人独自抒发思想感情的语言,是可以用听觉感受到的;而角色的内心独白与角色的独白不一样,角色的内心独自指的是内心的思维活动过程。准确的内心独白有利于把握角色的情感,使表演和表演中的台词趋于合理。

在歌唱中寻找到准确的内心独白有助于歌唱者把自身融入角色,使演唱及表演真切动人。

(二)停顿

停顿就是人们说话时生理上的要求,同时也是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人们在生活中的说话不可能一口气不作停顿从头说到尾,在说话中,总会有长短不同的停顿。书面语言用标点符号来标出停顿,但标点符号包括不了生活语言的全部停顿。特别在艺术语言中,停顿是表演者根据作品和角色的需要,在深刻理解体验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有意识地精心推敲设计处理形成的。

停顿不是突然把语言切断,也不是思维活动和表情神态的停息,而是声音的休止。停顿是上下义所蕴藏的思想感情的延续和将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过渡,有时甚至是更激烈的思维和更复杂的情感的结果。停顿在歌曲作品中,由于音乐的参与,停顿在原先歌词(诗歌)中的表达形式已被音乐以另一种方式表现,这时,停顿就是“体止符”“间奏”或是一个“换气口”。

停顿按其作用可分为:逻辑停顿、语法停顿、情感停顿。

(三)语调

语言因语调的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而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它包括声音技巧的各种变化。口头语言既有情感色彩,又具有声音色彩,它把人的心理情感通过生理的发音活动展现出具有丰富情感作用的色彩声调,语调正是这种声音色调的集中体现。因此声乐表演者必须用自己的想象力,把作者提供的人物的生活情境在自己的头脑和心灵中再现出来,使它成为有形有色的生活画面。把台词变成自己由衷要说的话,仿佛是从自己的思想中产生的一样。

对声乐表演者来说,歌曲创作和语调有着极其重要的内在联系。作曲家在歌曲创作中必须反复地朗诵和琢磨歌词的内容和语调,从语调的变化来寻找合适的音符,用能表达歌词内容(含即定的语调)的速度、节奏等一系列音乐手段进行歌曲创作。

然而由于歌曲对歌词表达速度快慢、节奏强弱,语调高低等进行了相对细致的处理,再加上各类音乐表情记号的进一步限定,从形式上看似乎已没有多少余地留给声乐表演者再创造了。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声乐表演者在演唱时应把歌曲中的歌词变为自己话语来表现,这就需要进行二度创作。要求声乐表演应学会运用声乐表演的诸艺术手段来揭示作品内容,其中包括“语调”的真实和合理。

第一,在总体的情绪基调上小声朗诵歌词,把握歌词在艺术语言中的真正内在含意,进而确定能表达歌词内容的语调。第二,要通过对作品的揣摩找准歌曲作品的情绪基调。第三,要带着艺术语言的语调感觉,哼唱歌曲,从歌曲的旋律变化中寻找艺术语言的合理默契。这样,艺术语言中语调的内容就可能与歌曲中的旋律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被声乐表演者把握。

总之,声乐表演教学与训练中的艺术手段是多种多样,声乐教师必须按照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定性分析,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指导,才能帮助和培养我们的学生,使他们学到真正的声乐表演艺术的知识和精髓。

作者:张舒

上一篇:德育工作思路三篇下一篇:安全培训工作要点(3篇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