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声乐教学的方法和重要性

2024-09-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析声乐教学的方法和重要性(通用13篇)

浅析声乐教学的方法和重要性 篇1

一 声乐教学法课程在音乐教育专业中开设的必要性

1.对声乐教学法的认识

2.声乐教学法是提高学生高唱教学能力的基础

3.声乐教学法是培养合格中小学音乐老师资格的需要

二 声乐教学法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

1.声乐基础理论知识

2.声乐教学中的个唱技能、技巧训练

3.课堂歌唱教学方法

三 声乐教学法课程教学模式

1.声乐理论集体大课教学模式

2.声乐小组实践课教学模式

3.声乐个别课教学模式

4.声乐艺术实践教学模式

四 声乐整体教学方法

1.演唱技能

2.心理素质

3.文化素养

五 声乐整体教学法的意义

1.声乐整体教学时声乐教学的重要方法

2.声乐整体教学有助于学生个唱水平的提高

3.声乐整体教学是对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

浅析声乐教学的方法和重要性 篇2

声乐艺术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语言与音乐相结合, 不管是哪个国家或任何一个民族都是如此, 声乐语言从创作到演唱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是词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元素或者已经被创作过的具有典型性的文学语言——歌词。第二是曲作者根据歌词内容所呈现情感画面创作的既能体现歌词的内容情感又富有音乐性的语言——旋律。最后是声乐, 演唱者通过对歌词和曲调的独特理解, 用歌声把以上两种语言生动的表演出来。也就是说有“歌必定有词”, 也有无词的歌, 前苏联作曲家列恩戈尔德·莫里采维奇·格里埃尔的《声乐协奏曲》这一首歌就是一首无词歌。列恩戈尔德·莫里采维奇·格里埃尔 (1875—1956) , 前苏联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俄罗斯民族乐派后期的重要代表之一。还有一些歌曲中用大量的衬词和花腔, 就如同歌剧《魔笛》中的夜后咏叹调《复仇的火焰在我心中燃烧》一样, 表现了她的复仇心, 声乐艺术的基本特点是语言和音乐的结合, 所以, 学习声乐和教授声乐就要紧紧围绕着这个基本特点。

演奏音乐肯定要有乐器, 乐器怎样才能发出歌唱的声音, 就要在人声这个乐器中体现出来, 它的独特功能是任何乐器都做不到的, 配合歌声时发出传情达意的诗词歌赋, 我们称为歌唱语言。声乐艺术是音乐和文学的结合, 语言是声乐的组成部分, 歌曲的旋律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 不管歌唱者的技术多么高超, 要是离开了语言, 也完全是空洞的, 没有灵魂的, 构建不了歌唱的艺术, 通过把音乐和语言相结合, 才能塑造出心灵的情感和音乐形象, 这就是声乐艺术的魅力所在。“诗言志, 歌永言, 声依永, 律和声”, 在《尚书》中就明确了声乐艺术的性质。

对歌唱语言准确的掌握与运用, 不管是美声唱法还是民族唱法都是不可改变的原理。歌唱语言准确的掌握与运用, 是歌唱技术最重要的训练课程, 特别是在运用美声发声的时候。中国的语言文字和其它国家的语言文字在结构和发音上有差异, 也导致了在发声技术上的差异, 有的学生在演唱时过分注意发声方法以及声音, 而忽略了语言的准确性, 在演唱的时候听不出歌词, 也就不用了解所演唱歌曲的内涵所在了, 还有一些学生只注重咬字, 忽略字的结构, 把语言分开演唱, 让人听起来吃力也不顺耳, 所以它不仅破坏了音乐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还破坏了歌唱发声的基本原则。在美声唱法中有的人只注意声音而不注意语言, 这是一种错误。美声唱法来原于欧洲, 它的发源地在意大利, 美声唱法的形成与意大利的语言特点是密不可分的。意大利语的语言的发音特点:元音结尾、辅音较纯、热情豪放, 这种特点对美声唱法的发声方法的产生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中国的民族唱法和戏曲演唱中, 对于发声咬字的准确度和清晰度提出了要求。字有喉唇齿舌等不同的发音, 字有声调:阴、阳、上、去;吐字分五音:喉、舌、唇、齿、牙;四呼:开、齐、撮、合;又细分为:字头、字身、字尾, 规定了如何出字如何收音。在我国传统的声乐演唱中, 讲究吐字、行腔, 严格要求“字正腔圆”。

声乐艺术是音乐和文学的结合, 语言是声乐的组成部分, 歌曲的旋律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 语言准确地传递着情感和思想, 声乐的文字语言是其它音乐形式不能比拟的, 所以, 不管我们训练的声音有多响亮多优美, 还是我们的声乐技巧多完美, 离开了语言也毫无意义, 也构建不成歌唱艺术。语言是声乐的精神部分, 声音是表达语言的手段, 艺术化的声音包含了很高的文化意识。通过音乐和语言的结合, 塑造了鲜明的音乐形象, 这是声乐艺术的魅力所在。有了文学的语言, 声乐艺术把所有音乐形式中最容易相对抽象的乐音和情感相结合, 因此, 无论是在声乐演唱还是在声乐教学过程中, 都不应该忽视语言的重要性。

由于声乐教学中语言具有一定的信息传播与反馈的作用, 因此, 精练准确的语言就是声乐教学的基本功, 也是声乐教学中的关键外所在, 所以, 对声乐教学的语言研究和探索, 以及促进声乐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的提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宿迁高等师范学校)

摘要:语言是构建声乐艺术的基础, 也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语言是声乐作品创作的基础, 也是声乐演唱的基础。歌唱是人类用以抒发和交流思想感情的, 也是一种最亲切、直接的艺术形式, 歌唱中以气带声、以声传情是艺术创造的主体。为了突出歌唱语言的重要性, 笔者来谈谈高校声乐演唱和声乐教学的重要环节。

浅析声乐教学的方法和重要性 篇3

关键词:声乐教学 气息 重要性 方法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19-0111-03

“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早在我国的唐代,段安节就在《乐府杂录》中做过如此记载。可见气息是歌唱艺术发声的动力,而歌唱的80%都取决于呼吸。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所有歌唱方法的核心都是呼吸,都是正确的呼吸、用气方法。

呼吸器官包括口鼻等一系列器官,它们共同参与呼吸全过程。我们人类生活中平时的呼吸是一种很正常、很自然的生存本能。但是在唱歌中,学生的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源泉和支持力。这种唱歌时的呼吸,是必须要靠后天的、专门的训练而习得的。而教学中,我们大多数声乐也确实都是把呼吸作为声乐学习的基础。因此,我们首先对气息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一、气息对于声乐教学的重要性

“善歌者,必先调其气”。优美动听的歌声离不开气息的支持,字正腔圆离不开气息的巧妙安排和灵活运用。气息对于声乐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一)优秀的气息运用会让歌者唱功加分,事倍功半

在声乐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感觉到诸如唱歌时旋律的流畅性差、喉头紧、柔韧性差、吊气憋气、长音唱不够时长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都与气息息息相关。只要解决了气息的难题,歌者的声音自然会加分。

有些学生,虽然乐感算不上一流,但他们的技巧却是一流的,这就使他们也可以达到一流的水平。乐感不足的人,只能通过技巧去弥补,而拥有了好的技巧,他们唱歌即使不能“动心”,至少可以“动听”。而气息,则是这众多技巧中的最重要的技巧,只要把这一技巧运用纯熟,只要拥有运用自如的气息和呼吸,便可使学生充满自信,让学生事半功倍,使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

(二)气息对于声乐的重要性已被古今中外学者证明

古今中外,只要有歌声、有声乐、有歌唱存在的地方,呼吸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我们把它称为唱歌的关键。一旦呼吸做好了,气息掌握好了,那么歌唱的所有问题基本上会迎刃而解。

“气为声之本,气乃音之师。”“气催声发,声靠气传,无气不发声,发声必用气。”传统的音乐理论中就有对气息重要性的经典表述。而近现代,沈湘、兰培尔蒂、伊丽莎白·舒曼、梅尔芭、巴葛洛蒂、卡鲁索、帕瓦罗蒂、吉诺·贝基等诸多声乐家都对气息的重要性做出过重要论断。这些都说明了气息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他们的说法都各有道理,我们应当重视气息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三)正确的呼吸方法——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的重要性

根据主要用力部位的不同,可将呼吸分为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联合呼吸三种类型。当前声乐界普遍认为正确并且普遍采用的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它是一种能充分利用横隔肌、肋肌、腹肌控制气息的呼吸方法,讲究多器官、多肌肉群协同作用,能克服学生在实际声乐实践中的诸多弊病。这也正是我国传统声乐中“头顶虚空,两肩轻松,气沉丹田,全凭腰转”的“丹田之气”。吸气时,需要横膈膜下降,同时需要依赖肋肌运动,胸部扩张,气息被深吸入肺。呼气时,横膈膜的上升,同时借用腹腔的压力,将之前肺吸入的气息呼出,十分有利于歌唱的发声。胸腹式联合呼吸法拥有许多优点:这种呼吸方法使胸、腹以及二者间隔肌群一起工作,积极配合,共同完成呼吸,协调作战,利于气息吸入,吸气深,速度快;横膈膜和肋骨同时并用,胸腹腔全面张开,最大限度地吸入气体,容量大;控制能力强,它始终在均匀平稳的情况下进行呼吸,并且善于控制,使歌者可以自如地控制其声音的长短、高低、强弱变化好。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的优势性可概括为:吸气深、速度快、容量大、控制好、弹性强、有明显的呼吸支点。它是最合乎歌唱要求的呼吸方法,同时也是每个声乐专业的学生以及所有爱好唱歌的人们应该学习和掌握的。

二、气息的训练方法

我们相信,生活中,每个正常人在呼吸的时候,绝对不会去想应该怎么吸气和怎么呼气,这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过程,是人类的生存本能,是人类的一种非意识的动作,根本没有必要去考虑如何去控制。而在歌唱中则不然。歌者需要在生活自然呼吸的基础上进行训练,加工提炼并固化出一套特有的呼吸方法和程式。这套方法与生活中的自然呼吸时同时异,需要靠后天的刻苦训练来体会和学习掌握。因此,下面我们就将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介绍几种气息训练方法,以求给读者和歌者提供切实的帮助。

(一)在进行气息训练之前,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心境

唱歌时的状态对于歌者来说非常重要。当然,进行气息练习时,状态也非常重要。这种状态,应该是一种既积极又放松的状态。积极是说兴奋、主动、向上,放松是指叹气、释然、向下。

为了保持这种状态,首先应该有正确的歌唱姿势。抬头挺胸,双肩自然放松下垂,颈部也一定要放松,双目平视前方,气势昂扬,最重要的是要面带微笑,可以在唱歌时想一想你最开心的事,从而露出真心又会心的微笑。一定要保持住这种姿势。

说到心境,则应该怀有轻松愉快的心情。唱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可以使自己忘掉烦恼,进入自己的世界——无比美妙的状态中,自然而然地有了一种欣悦轻松的心境。

(二)歌唱中气息的训练方法

呼吸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连贯完整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告诉我们联系的基本原理,所以离开呼谈吸和离开吸谈呼都是不正确的。因此,我们在这里反对单独谈吸气或者是呼气的训练方法,只是为了分析方便,把矛盾的两方面分开,先分别谈一谈吸气和呼气应该有的状态,然后再统一地提出几种训练呼吸的方法。

nlc202309090115

吸气,原则上气要吸得深。但并不是越深越好。声乐初学者,往往出现气息过浅或过深这两种不正确的状态。气息过浅则到达不了正确部位;气息过深、过多则会产生僵硬生硬的感觉。气息过浅的原因一是耸肩,二是胸腹被动扩张以及喉头肌肉过度紧张。气息过深的原因是小腹部过于放松,气息困在腹部出不去,像一个鼓一样闷在下边,此方法发出的声音低沉、不透亮。

气息过浅和过深都不利于歌唱的进行,因此需要有好的方法来加以训练,以达到在歌唱时能够对气息运用自如的最佳状态。这里我们将着重介绍几种。

1.闻花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训练气息的方法,其主要功能是克服吸气过浅的弊病,以达到深吸气的目的。

我们恰可以用闻花时的深吸气来体验歌唱时的深吸气。生活中,当我们看到公园里的鲜花,、情不自禁的去闻花香时,花香使人的心情特别舒畅愉悦,而辨别花香又需要特别的认真和用心,因此这是一种既轻快放松又兴奋紧张的感觉。闻花时会感到胸部、腰部同时发力并且向四周张开吸气,上身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腰部自然地向外松开,同时胸部也有明显的舒张感,整个体内空间自然增大,气息顺势流进去。可用口鼻同时缓缓地吸入空气到丹田,也可闭口,只用鼻吸。

闻花式吸气方法是训练深吸气的最佳方法,此法吸气时,没有抽气声和多余的附加动作,最重要的是它容易体会和掌握。此种呼吸方法完全合乎歌唱呼吸的要求,用这种气息支持而发出的声音是坚实有力的,用这种吸气的感觉来唱歌,气息通畅,声音饱满。

2.喘气

这种方法也叫作狗喘气或者惊讶式呼吸。威尔逊曾提出:“喘气是加强呼吸活动柔韧性的最好练习”,它是利用人在做各种激烈的运动或者惊讶时,身体做出的本能的快速呼吸的生理反应。此时,人们便张大嘴巴,打开喉咙急促地喘气,所以呼吸器官都共同参与喘气过程,这就加快了呼吸的速度、幅度,增强了肺活量,同时,呼吸肌肉群的弹性和柔韧性也得到锻炼。此时应将注意力放在“吸气上,注意体会吸气瞬间的动作及感觉,随后将气息轻轻放松呼出即可。在这个呼吸过程中,练习者需要身体自然放松,要尽量保持胸廓饱满状态;吸气时,两肋迅速扩张,动作要大、快、狠,这样才能达到练习目的。

为了体会下肋和横膈膜的动作,大家可以坚持跑步,从跑步时急促的呼吸状态中来体会。这样既训练了声乐的呼吸,又锻炼了身体,何乐而不为?这种呼吸速度快、容量大、弹性强,非常合乎唱歌时气息的要求,并且简单易行,非常适合学习者去练习使用。

3.叹气

叹气是日常生活中很普通的现象,叹气时,精神放松,气息向下。它有利于吸气肌肉群的放松,从而利于更好地吸入气息。叹气时,心里一定要想着叹气,而不是吸气。当气息被“叹”出后,呼气肌肉群的工作自然做完,紧接着吸气肌肉群就会立即开始吸气,这是个自动的、自然的过程。切记:叹气跟随身体自然的反应,不要人为地做强迫性的动作。

在歌唱的过程中也要保持叹气的感觉和状态。歌唱中,往往容易出现气息不够用和憋气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吸气状态保持不住有关和气息不放松。歌唱中气息需要被控制,但不能被过份控制。气息要通畅又要有控制感。而达到这种声音效果的最好的训练方法就是放松和叹气。

以上只是目前最普遍适用的三种训练气息的方法。此外,还有很多方法可以运用。比如平躺睡觉时的呼吸、喝烫开水的呼吸感觉、用麦管吸饮料的感觉、呼气时像“吹灰”“吹蜡烛”以及“搬重物” “抬钢琴”的感觉等等,以上种种方法,都是我们逐步地掌握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的可选项。

三、结语

分析了以上种种气息训练方法以后,笔者在此对声乐学习者提出建议:其实最自然的方法就是最合适的,大道至简。你说话的时候从来不会觉得憋气、气短。你通过以上方法进行训练的时候,只要想着能通过它们使自己在唱歌的过程中找到说话时的气息感觉,就对了。

总之,气息是歌唱的基础,呼吸是歌唱的源泉,不能很好地控制和利用气息,歌唱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我们应当充分重视歌唱中的气息,使之自然,使之流程,这样我们就能在训练和学习中唱出气息饱满、悦耳动听的歌声来。

声乐教学中读谱的重要性研究论文 篇4

关键词:声乐教学;读谱;重要性

引言:

读谱是实施教学的基础环节,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读谱,才能正确掌握乐谱的节奏感。读谱在声乐学习中并非一件困难的事情,针对声乐演唱者来说,读谱需要掌握相应的方法。读谱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其声乐的最终演唱表现,而为了体现读谱的重要影响性,务必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并将其加强记忆式的训练,以便能够和唱谱进行有效结合,进而真正实现声乐的教学目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音乐的基础素养。

1读谱在声乐教学中容易忽视的几点

1.1节奏的把握:

对于声乐演唱者来说,读谱最重要的是把握其节奏性。音符是音乐的灵魂,那么、节奏就是是音乐的骨架,没有骨架音乐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两者在音乐中缺一不可。由于节奏是声乐教学中教师经常强调的一部分,也是学生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在声乐的学习过程中,节奏的把握程度直接影响着作品的原本面貌,而这一点正是读谱基础技能在教学中极易忽视点之一。要想在教学中使学生充分、准确的把握节奏,就要先正确认知音乐中节奏的概念及不同变化等,如:切分节奏、附点节奏等等,进而间接强化读谱能力。在读谱过程中,需要手打拍子,口读节奏,速度放慢,分句练习,由易到难,由慢到快,将比较难的乐句分多次练习,待熟练后可恢复乐曲原速。最后可带节奏读歌词,这样可增加节奏练习的灵活性。

1.2力度的变化:

力度的.变化是读谱在声乐教学中容易忽视的问题之一,力度在乐谱中有相应的力度标记。力度的强弱对比就是音乐情绪的变化体现,为了使演唱者准确的扑捉作品思想及意境的体现,作品谱面都有力度提示。可是,在声乐的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对作品只是做到了熟练,而对表达的内容没有思考,音乐的情绪表达欠缺准确性。在音乐中力度的强弱变化会影响整个乐谱的情绪变化。力度的变化不仅体现在乐谱的情感表达上,还体现了作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借助旋律的变化实现了力度上的变化,因此,强弱记号的情绪变化成为力度变化的指示符,根据作品中的力度表情记号来表达作品思想和音乐形象。

1.3速度的准确:

声乐教学的基本方法 篇5

嗓音功能本身是每个人生来固有的,但是唱得动听的能力却主要是训练的结果。歌唱是通过用特殊的方法——多方法的语言来训练嗓音功能而获得的。这是因为人体的各发声器官在歌唱时运动状态和它们间的相互协调作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主要是依靠声乐老师把自己歌唱发声的感受、体验、歌唱的经验和方法,通过通俗的、精炼的、准确的、形象的、生动的教学语言传递给学生并指挥他们的发声器官协调配合,让他们歌唱,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歌声,进行判断、评价、提示,再应用教学语言,引导他们逐步调节、校正发声机体,使之找到正确的歌唱方法。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好语言教好声乐课,下面就我自己的经验体会。

一、精炼准确性声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正确的歌唱方法主要是靠训练获得的,而训练又必须是在有限的课时内进行,这就要求老师的语言要精炼而又准确。老师的教学语言精而准才能抓住教学中的主要矛盾,精而准才能体现教学的重点,精而准才能解决声音中的主要毛病,精而准才能对症下药,精而准才能使学生对复杂的理论理解透彻,如通常可以听到老师在课堂训练中这样提示学生:气息沉、吸气深、吐气稳、下巴掉、笑肌提、牙关开、咽腔张、前胸松、后背紧、气息通、双肩落等。也有些老师在课堂上针对某个问题大讲特讲面面具到,有的则空谈声乐理论,使学生感到漫无边际,无重点,演唱中会感到无所适从。声乐教学语言的精练准确既要合乎逻辑,又要顾及到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容易理解,过于专业化的教学用语,如:“运用头腔共鸣来歌唱”、“运用胸、腹式联合的呼吸方法”、“你要用真假声混合的唱法唱”,以及过分强调教师自我体验的提法,如:我是应用头腔共鸣唱的,就是把声音唱在头上,让头顶来歌唱等等的语言往往会让学生莫明其妙,弄不明白。精练准确的教学是建立在活泼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上的,在声乐教学中教师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丰富发展自己的教学语言,教学中就能达到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化模糊为生动的教学效果,精炼准确的语言来自教师客观敏锐的听觉,它是教学的基本功,也是声乐教学的基矗精练准确的语言来自教师主观努力的教学经验,它是教学实践而成的积累。也是声乐教学的关键。

二、辩证统一性在声乐教学中,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训练的总目标,教师对这一总目标的教学要求,心中是有数的,但在具体的分阶段的教学中,不可能把未来的目标要求拿到现阶段来付诸实施,在对学生进行歌唱技巧训练,音乐处理表现,音乐感受和创造思维的综合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整体要求和局部训练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声乐教学主要是靠教师的听觉和辨力来指导学生的训练,听到了学生演唱中的问题,就要拿出具体的办法去解决,声乐教师责任就是要训练学生有一对客观的耳朵,能听出自己演唱时的对与错,所以教师的分辨能力和教学方法是直接影响学生的演唱水平的,就声音的训练来讲,正确的歌唱方法是整体的歌唱,这就要求声乐教师的思想方法是辨证的,听觉是平衡的,看问题是客观的,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全面的,比如在声音的训练中,当强调声的高位置时,同时要强调气息的低控制,否则就会产生气浅、喉紧,发出的声音效果尖、挤、卡、虚的现象,在提示气息下沉有深度时,同时要保持高的歌唱位置,反之就会破坏歌唱状态的平衡性和完“整性。在训练中让学生把喉咙打开时,又要提示学生把声音唱的集中;提示靠前唱时,又要注意声音的垂直性;提示歌唱发声中要有点感觉时,又要注意整体面的结合;提示笑肌上提时注意下腭向下松的感觉,真声位置假唱,假声位置真唱,闭口音开着唱,开口音关着唱,这一系列的训练方法、观点、语言无一不贯穿在辩证统一的规律之中。

浅析声乐教学的方法和重要性 篇6

[ 作者:谢雯霓 ]来源:本站原创阅读数:259

(汕头大学医学院,广东 汕头 515041)

XieWenni

【摘要】美国和加拿大的医学教育模式受到全世界广泛的认可,本文介绍了美国和加拿大的医学教育情况、教学方法和如何提高教学方法和技巧,希望通过借鉴美国和加拿大的医学教育优势,推动我国医学教育改革与医学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An analysis of the medical education and pedagog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XIE Wen-ni, YANG Mian-hua, Shantou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Shantou, China 515041

【Abstract】The medical education in the US and Canada leads in quality and is a widely accepted model around the world.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features of medical education and pedagogical approaches in the US and Canada, aiming to promote the reform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medical education system in China with the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in the US and Canada.【Key words】 Medical education;Pedagogy;Teaching skills

美国和加拿大的医学教育在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世界各国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虽不尽相同,但都基本认可美国和加拿大的模式。由于美、加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性,及其多年来对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探索和改革取得了成功,因此尽管这两个国家医学的教育成本很高,但仍然受到大家的广泛重视。

1.美国、加拿大的医学教育概况

在美国和加拿大,要想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医生,必须经过以下几个阶段的学习和培训:首先,进入医学院之前需要完成综合性大学的本科学习(以理工科为主);其次,是医学院的教育与

培训;之后进入到医院进行住院医生的培训;最后是专科医生的培训[1]。

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奠定了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在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之前,医学生需要接受一系列的教育培训,并通过严格的考核和考试。各个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医学教育标准和评价标准,使医学生毕业后便能达到社会对医生的基本要求。美国医学院校联合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 AAMC)的第一份报告中提出了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准备好为社会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医生”(1998年),社会对医生的期望使医生必须具有利他性、有渊博的医学知识、有熟练的技能和责任感。针对这些医生职业的特性,该报告还为医学院校提供了医学教育培养指南

[2]。美国医学教育联络委员会(Liaison Committee on Medical Education,LCME)的医学教育认证标准(Standards for Accreditation of Medical Education Programs Leading to the M.D.Degree)提出各个医学院校必须制定各自的教育目标,并应以该目标作为设置课程和教育效果有效性的评价的指南(2008年)【3】。

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教育与培养阶段无疑是医学生成长最为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一般在医学院完成四年的学习,通过考试,便可获得医学博士学位(MD)。医学院主要学习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知识,基础医学课程如:解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等;临床医学课程如: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精神病学等等。除此以外,医学生还要学习家庭医学、营养学、医学伦理学、医疗沟通、卫生政策、临床思维方法等医学实践课程。而大多数的学校已经将各种课程整合起来,尤其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的整合。例如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医学课程中,“人类健康与疾病”模块在第一年和第二年开设,课程按照器官为基础,把组织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和药理学的知识整合起来(/cgi/content/abstract/152/6/1156

[9] J.Johansson, K Skeff and G Stratos,Clinical teaching improvement:

浅析声乐教学的方法和重要性 篇7

关键词:声乐教学,作品风格,意境赏析,教学方法

声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表现形式, 它是国民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通俗音乐的盛行, 声乐教育的重要性也水涨船高。大学声乐教师理应推行互动式教学方法, 将作品风格和意境赏析有机融合在教学实践中。现阶段, 我国相当一部分高等院校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积重难返。传统的声乐教学方法具体表现在一对一教学, 老师通过演示, 成为课堂的主导者, 学生成为被动的参与者。这种教学模式呆板枯燥, 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声乐教学的基本要求

声乐教学的基本宗旨就是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 熟练掌握声乐理论和技巧。在教学过程中, 理应推行互动式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通过演示、赏析、启发式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声乐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培养优秀的声乐人才。声乐课教学是一门注重理论和实践的学科。教学方法的执行是培养声乐人才的关键所在。合理运用互动式教学模式, 也必然成为当代大学声乐教学的重要方法。

二、培养对作品风格的掌握能力

(一) 掌握时代风格。不同时代的声乐作品, 传达的感情方式不同, 时代风格也不一样。通常来讲, 一首声乐作品越能够体现创作时期的时代风格, 它的艺术成就就越高。鉴于此, 我们在创作声乐作品时, 首先要对不同时代的声乐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有鲜明的认识。这就要求声乐教师在教课过程中, 让学生了解音律、音节起伏变化对作品的重要性。演唱过程中, 要名表演唱者传达的情感是否何时代精神相契合, 能否对观众产生共鸣等问题。

我国的声乐作品深受时代影响。比如说, 在抗日战争时期, 声乐作品情绪激昂, 国难当头, 表达当时人民愤懑不满的心情。在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的声乐作品轻快、悠扬居多, 和我国繁荣富强的时代主旋律相协调。这也告诉我们, 在声乐作品创作中, 了解时代特征创作, 才能提高作品的艺术水准, 提高作品的感染力。

(二) 掌握民族风格特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民族不同, 声乐风格也不一样。比如说, 汉族的声乐风格和维吾尔族的不一样。巴西有桑巴舞曲, 内蒙有呼麦。这些声乐作品深受民族文化的影响, 带着浓厚的民族气息。在声乐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声乐表达风格, 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 为自己的声乐作品汲取有益的养分。延长方面, 声音表现形式和作品的民族风格相协调, 声音为展现民族风格服务。

(三) 培养演唱风格。对于声乐作品而言, 演唱风格是最重要的表现方法。一个演唱者的演唱风格辨识度越高, 唱功越好, 有助于提升声乐作品的艺术水准, 否则就会降低。在大学声乐教学中, 教师理应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 选择他们能够学习的声乐演唱作品, 在学习过程中引导他们理解作品的内涵。另外, 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音色风格对声乐作品的演唱也有重要影响。

三、声乐作品的意境赏析

声乐作品倾注着创作者的艺术追求, 创作者营造意境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世界。通常来讲, 教师要通过以下几点来提高学生对声乐作品的意境赏析能力。

(一) 打造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声乐教学课堂中, 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 就是通过相互倾听的交流方式, 传达教学思想。教师在传授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的同时, 能够结合同学们的内心需求, 提高声乐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教师在倾听学生演唱是, 了解错误和难点, 加以指导。当然, 互动式教学需要教师做好充足的准备和筹划。课堂实践过程中, 首先让学生回顾上次课堂内容, 不仅检验教学成果, 而且温故知新。实践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在互动过程中, 鼓励学生以提问的方式进行交流式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开场互动中精心准备, 选取一些和声乐教学相关的故事, 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阐述, 提高他们的兴趣。同时, 教师也可以紧贴时代脉搏, 根据新闻热点, 结合研究文献, 举一反三, 融会贯通, 创造共同话题, 和学生共同探讨。这样才能够成功推行互动式教学方法。

在互动教学中, 舞台实践是检验其教学成果的重要实践方法。在大学声乐教学中, 课堂教学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音乐情感。传统声乐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在演唱能力方面普遍不足, 舞台表现能力差。互动是教学为学生创造舞台场景, 对他们提升声乐技巧和舞台表现力都有很大帮助。在舞台实践中, 学生是表演主角, 老师是观众。学生通过舞台实践能够提升表演能力, 教师也有一扇了解学生声乐能力和不足的窗口。

(二) 了解作品情感。如果说声乐作品是美食, 情感就是它的味道。学生在声乐作品赏析时, 必须要有了解作品情感的能力。在了解声乐作品情感的方法, 查阅声乐作品的相关资料, 明白作者的创作风格和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 在鉴赏过程中, 可以融入自己的情感经历, 进入声乐作品的艺术水准。

(三) 重视声乐作品意境。声乐作品意境包括“情”、“景”两方面。情是情感表达, 景是作品渲染的场景。好的声乐作品情景皆优。声乐作品通过动情的演唱, 才能传达出作品意境。在创作过程中, 要将内心情感融入作品设定的情景, 情和景相互交融, 才能提高声乐作品的艺术境界。

综上所述, 大学声乐教学, 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在作品风格和意境赏析的培养方面, 自然离不开互动式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小丹.大学声乐教学中作品风格与意境赏析[J].北方音乐, 2014, 05.

浅析声乐教学的方法和重要性 篇8

【关键词】书法教育;职业高中;毕业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汉字具有约六千年的文明史,它不仅有实用性,而且还具有艺术性。书法又是中华民族的精华,是国粹。谁都想把自己的字写得工整、正确、美观,这不仅是一个人对外交流的第二面容,也是事业成功和人生进步的一个阶梯。如何让职高学生学好这门课程,把钢笔字写规范,适应高效率、快节奏的工作需求,成为学生学习、工作的有力工具,是摆在我们职教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迅速提高职高生书写规范化水平,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是我们书法教师的责任。

我们职业高中的学生在初中的学习或许有一些断层,他们的书写水平也许只停留在小学水平,甚至连坐姿、执笔都不正确,书写不规范,乱写乱画,随便“造字”,字写得东倒西歪,笔顺颠倒的现象特别严重,马虎潦草的作风相当普遍。一个不认真做事的人,字肯定也是潦草,反之也一样,字的潦草也能反映出做事不认真,这样的人如何走向社会?如何走向自己的工作岗位?如果你的字写得又乱又不美观,对他人就是一种不尊敬、不礼貌的表现,对自己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字写得不规范还会造成误解,给工作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我们绝不能让拿着中专毕业证书,却写出小学生字体的职高毕业生走出校门,必须迅速提高职高生的书写水平,加强书法教育,这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书法教育是一种文字艺术的熏陶,也是美育的一部分,它体现了一个人的气质、心理和文化内涵。郭沫若曾说:“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只要把字写得合乎规律,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普及书法教育并不是培养书法家,而是造就书写规范化的有用人才,这是我们加强职高生书法教育的目的。

从学生入学就应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楷书技能训练。首先,教师应认真示范,严格指导。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名师出高徒,学生书写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当老师在黑板书写出一手漂亮的字时,学生是非常羡慕的,而且还具有很强的感染和诱导作用。当然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书法专业理论知识,才能站在宏观的角度给学生以正确、科学的指导,如书法术语、书写工具性能、名书法家传记知识、正确的书写方法以及审美知识等。这要求我们书法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如词语、章法、字的起源、书写结构、错别字的纠正等,还应具备节奏、韵味,才能显示出书法的整体艺术性,教师自身的艺术修养提高了,才能言传身教,用渊博的知识影响和教育学生。

其次,学习书法教师还应组织学生多欣赏观摩一些书画展览和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水平,这些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文字书写素质,也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做临摹练习,从字形、结构、比例、特征、重心、执笔、运笔、坐姿等基本要求开始,以楷书为基础,以行书为目标,循序渐进的练好字。同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书写能力,训练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想象力,在练字过程中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全面开发。

最后,开展课外活动小组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举办一些小型书画展让学生互相观摩、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根据追踪调查和在岗学生的反映,他们对职高生开展书法教学持肯定的态度,写一手熟练规范的字使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中受益匪浅。有不少在岗就业的学生仍然坚持练字,书法已然成为他们的业余爱好了。

职业高中把书法教育与毕业生和就业直接联系起来,既能促进学生积极努力地学习,又为就业奠定了基础。所以从学校就应该重视书法课的教学,制定出一套更适合职高生的书法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让我们的职高生都能写一手漂亮的字,给他们插上金色的翅膀飞翔在将来各自的工作领域中。

浅析声乐教学的方法和重要性 篇9

教师:熊永杰

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重要工具。在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的情况下,传统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的旧观念“、一支笔一本书一张嘴、填鸭式”教学模式仍然影响着教师、影响着课堂。初中教师把教材当圣经,作为唯一的教学依据,使课堂枯燥无味,学生的思维处于“休眠”状态。教师机械地灌输、学生被动地接受,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扼杀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从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加强数学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几方面论述了初中数学教学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提出了“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所面对的就是以初中生的实际情况为中心,优化教学结构,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要怎么学?我要那些内容,老师在课堂自主学习阶段要给与适当的引导,下面我以《积的乘方》来谈一下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自主学习阶段问题的设置。、(一)从趣味性问题情境中,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学生知道了学习的具体意义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推动他去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可根据教材内容创造性地融入一些生活素材,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创设情景,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

案例1 在教学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时,以百万富翁与 “指数爆炸”的故事作为新课的开端:一个叫韦伯的人打算与百万富翁杰米订一份合同,他将在一个月(30天)中每天给杰米10万元,而杰米第一天只需给他一分钱,第二天给他二分钱,以后每天给他的钱数是前一天的两倍,杰米一听,欣喜若狂,当场签了合同。大家想一想,杰米果能赚到很多钱吗?

同学们一开始凭知觉断定杰米能赚到很多钱,但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们的出了计算杰米所赚到钱的计算具体和式,自然进入新课。而且课后同学们经过计算发现韦伯总共给杰米300万元,而杰米却要给韦伯约10737418.23元。这也让同学们惊奇和兴奋的同时,知道了在对待数学问题时,直觉是不可靠的,只有进行科学的计算才能让自己不吃亏!

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联想、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再注意给学生动手、动脑的空间和时间,学生一定会想学、乐学、主动学。

(二)从开放性问题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案例2 在青岛版教材11.2节中积的乘方中自主问题的设置不应该局限于课本,课本上的问题很简单,如果按课本上设置问题就只有一个定义,积的乘方等于各因数乘方的积。针对这种情况我是这样设置的:(1)(3a)= 52(2)(ab)=()×()×()×()×()=(3)(ab)n=

,(ab)n1=(4)判断(ab)n和anbn有什么关系?

(5)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适用于三个或三个以上因式吗?如果适用的情况下:

(a b c)=

(6)要注意积的乘方的逆运算:

(n25)×

33nn5=

n(7)利用ab =(ab)进行做题:

ay =()

; 81 xy=();

我认为自主学习的开放问题设置的时候应该源于课本,而且要高于课本,这样在自主学习的时候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能力,让自己的脑子动起来。

(三)创设疑惑陷阱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

思考:(-a)=-a(n为正整数)对吗?

设置这道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中,让学习优秀的学生有思考的空间,避免了学生差的吃不了,学习好的学生不够吃的现象。

以上就是我对新课改下的自主学习中如何提高自主学习的一些看法。

nn633410;

(1)牢记不同的运算要使用不同的性质,运算的意义决定了运算的性质.

(2)记清幂的运算与指数运算的关系:

(同底)幂相乘→指数相加(“乘”变“加”,降一级运算);

幂乘方→指数相乘(“乘方”变“乘法”,降一级运算).

(2)(x+y)3=x3+y3.

一、教学目标了解到有关幂的两个重要性质都有“使原运算仅降一级运算”的规律,可使自己更好掌握有关性质.3.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注意启发学生,不仅掌握法则,还要明确为什么.三种运算法则全讲完之后,学生最易产生法则间的混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除叫学生熟记法则之外,在学生回答问题和写作业时,注意解题步骤,或及时发现问题,说明出现问题的原因;要注意防止两个错误:

(1)(-2xy)4=-24x4y4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一)

1.理解幂的乘方性质并能应用它进行有关计算.

2.通过推导性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通过运用性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

5.渗透数学公式的结构美、和谐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尝试指导法.

2.学生学法:关键是准确理解幂的乘方公式的意义,只有准确地判别出其适用的条件,才可以较容易地应用公式解题.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准确掌握幂的乘方法则及其应用.

(二)难点

同底数幂的乘法和幂的乘方的综合应用.

(三)解决办法

在解题的过程中,运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感受、理解公式的联系与区别.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复习同底数幂乘法法则并进行、的计算,从而引入新课,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得出幂的乘方公式,并加以充分的理解.

2.教师举例进行示范,师生共练以熟悉幂的乘方性质.

3.设计错例辨析和练习,通过不同的题型,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公式的理解.

七、教学步骤

(-)明确目标

本节课重点是掌握幂的乘方运算性质并能进行较灵活的应用

(二)整体感知

幂的乘方法则的应用关键是判断准其适用的条件和形式.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1)叙述同底数幂乘法法则并用字母表示.(2)计算:①

2.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1)引入新课:计算和 和

提问学生式子、的意义,启发学生把幂的乘方转化为同底数暴的乘法.计算过程按课本,并注明每步计算的根据.

观察题目和结论:

推测幂的乘方的一般结论:

(2)幂的乘方法则

语言叙述: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字母表示: .(,都是正整数)

推导过程按课本,让学生说出每一步变形的根据.

(3)范例讲解

例1 计算:

解:①

例2 计算:

解:①原式

②原式

练习:①P97 1,2

②错例辨析:下列各式的计算中,正确的是()

A.

B.

C.

D.

(四)总结、扩展

同底数幂的乘法与幂的乘方性质比较:

幂运算种类 指数运算种类

同底幂乘法 乘法 加法

幂的乘方 乘方 乘法

八、布置作业

P101 A组1~3; B组1.

参考答案

声乐艺术教学方法探究 篇10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张玉荣 010051

摘要:传统的声乐教学几乎总是围绕着解决开喉咙、呼吸、喉头等技术问题来进行。本文结合声乐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音乐为中心的声乐教学方法,即通过“有内涵的发声练习”与“以情带声”的歌唱训练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与表现力,从而整体提高歌唱技能。

关键词:声乐艺术;教学方法;教学实践

一、构建以音乐为中心的整体教学理念。

声乐是音乐、诗歌和演唱技巧完美结合的艺术。好的演唱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发声技巧、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基础之上。因此,作为教师必须从“重技轻艺”的误区中走出来,使自己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史学修养、语言修养、美学修养和音乐理论修养,建立以音乐为中心的整体教学观念。作为艺术的一个分支,音乐是声乐艺术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应从培养学生音乐内心听觉与音乐意象入手,在声乐教学实践中,通过长期刻苦的音乐艺术训练,融入练习者的创造性,并依靠练习者的情感、经历、修养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不断促进声乐艺术的表现。技与艺,即声与情,一向是歌唱中血肉相连的两个部分。发声、咬字、吐字和隋感的表达构成歌唱的整体,二者不可分割。歌唱的人声是以人身的整体作为乐器从事歌唱的,绝非只靠嗓子、气息或共鸣就能单独完成。歌唱是全身心都参与的一种表演艺术,歌唱应成为诸种因素融汇于一个整体中的扣人心弦的完美艺术。换言之,只有声情并茂,技艺结合,才能使歌唱达到感人的境界,产生沁人肺腑的艺术效果。声与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不论是专业歌唱者还是业余爱好者,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加强整体歌唱的意识,使歌唱发声与情感表达同时进行,使声、字、情成为一体,养成用心灵歌唱的习惯。由于每个人的生理条件不同,嗓音也有差异,在声乐教学中整体训练尤为重要,它不仅包括歌唱呼吸的整体训练、歌唱语言处理,歌唱心理的训练等,更重要的还是歌唱的魂——音乐的训练。从开始练声起,就要同音乐结合起来,即练声也要有良好的乐感。

二、确立个性化的发声体系。

人的嗓音,就是一件乐器,一件能用不同语言表现音乐的奇妙的乐器。人要做到能正确、科学的发声并利用好嗓音这件乐器表现音乐,了解嗓音生理结构和发声原理是前提。人的发声器大体由声带(含假声带)、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头腔构成。简单的发声原理是:声带在气体的冲击下产生振动,然后声带振动发出声音,经过胸腔、咽腔、喉腔、口腔、鼻腔、头腔的共鸣,便发出响亮和动听的声音。音质、音色和演唱能力,都是由共鸣腔体调节出的不同结果。要做到自如调节共鸣腔体,必须经过严格、正规的训练。自然的歌唱与人的情绪、心理和其他肌肉、器官积极配合、协调有极大的关系,甚至是歌唱活动“生死存亡”的关系。如:喉器的位置在哪,气息怎样运动,路线如何,软腭在不同音高时的状态,舌根、舌头的运动,下巴如何运动,怎样张嘴,人的身体如何配合等都关系到声音的好坏。人的嗓音虽然在发声原理和生理结构上具有共性,但每个人的声音特点是不同的,除有男声、女声、童声,高音、中音、低音之分外,还有音色、发音习惯、语言习惯的不同,另外,还有生理和心理因素的不同,因此,每个人在学习声乐的时候,建立正确科学的符合自己声音特点的发声体系是关键。

三、采取切合实际的训练方法。

声乐教学,难就难在因材施教。要做到对不同的学生,都有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有几条原则是必须遵守的。要做到因材施教,了解学生即“相才”是关键。在开始系统训练之前,老师对学生必须有全面的了解。而要了解一个学生,决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过程。要充分掌握学生的生理结构、特点、习惯、语言、歌唱条件、发声缺限等,然后制定出系统的训练方案。声乐基础训练,就像修高楼打基脚,基础不打牢、不打扎实,是修不起来的。学习声乐往往都有急于求成的毛病,都喜欢和别人比,老师也有拔苗助长的现象。主要原因是看到人家学习进步快,心里便着急,心里一急便急于求成,结果误人子弟。声乐教学一定要循序渐进。在基础训练过程中,一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声乐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的声乐审美观和正确的声音感觉。二是先从学生唱得最好的一个母音开始训练,逐渐过渡到其他母音的演唱,形成正确的、良好的歌唱习惯,即能“张口就来”。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力,在进行基础训练时,千万不可光“练声”不“唱歌”。老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演唱能力,安排丰富的曲目让学生唱,要认真分析作品,教学生充分表现好每一首乐曲,哪怕是很简单、很小的声乐作品,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四是锻炼学生正确的运用歌唱气息。在气息练习中,有的人喜欢专门教学生先找气再发声,这样往往造成学生找到了气息,但气息疆硬、不灵活、唱歌呆板,我们不妨让学生在歌唱中找气。其实,歌唱气息是本能的,情绪有了,状态对了,激情来了,气息自然就有了,千万不可故意深呼吸。

浅析声乐教学的方法和重要性 篇11

【关键词】声乐表演艺术;审美;声乐演唱;地位;作用

1.前言

声乐表演艺术审美主要探究声乐艺术中的审美本质和规律,它事关声乐表演的成功与否。声乐作品的歌词曲谱作为声乐表演艺术展现的载体,所展现出的艺术效果完全经由歌唱家演绎出来,进而对观众产生感染力的作用,使歌唱家与观众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声乐表演艺术以它的大众性,娱乐性,欣赏性,及鼓舞性艺术价值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声乐表演艺术审美对声乐演唱的成功实现具有不可比拟的作用,它不仅提升了人们的审美情趣,还让人感受到艺术的美感,燃起对生活的美好希望。

2. 声乐表演艺术审美的体现

2.1声乐表演艺术统一的客观性和主观创造性

艾伦 科普兰曾经说过:音乐必须具备真实的风格,并结合作品产生的一定历史背景和作曲家的风格范畴,在认真依照表达有作曲家创作真实意图的乐谱前提下,把握好音乐作品多个方面的要求,尽最大可能如实表现出作品本身的真实内涵。对于声乐作品的歌词,更要关注其所包含的情感,因为一幅完整的声乐作品是乐谱和歌词的和谐统一,乐谱和歌词之间所涵盖的内容和思想是互相渗透融合的,作曲家在领会歌词所表现情感的前提下,往歌词里添加上自己的思想感受进行曲子的创作,所以歌唱者要首先理解作词作曲家在作品中的情感思想,保证声乐表演艺术的客观性,确保作品感受本身的优先地位。其后再考虑赋予作品更多的表現活力,诸如李斯特,雨果 沃尔夫,舒伯特,舒曼,他们依托着歌德所作《竖琴师之歌》最本初的想法感受,结合《竖琴师之歌》创作出各不相同的乐谱,诠释了不同涵义的感情,如此保证了作品令人信服的真实性。此外,声乐艺术还讲究主观创造性的个性化表现,这是由表演者的不同表演个性和风格决定的,声乐表演者通过采用独特的手法进行表演的独特创造,展现出表演艺术本身的特殊魅力,从而使得观众在表演欣赏中获得独具个性的艺术审美享受。

2.2 声乐表演艺术统一的历史性和时代性

声乐表演带着极强的历史时代烙印,每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都有其代表性的音乐产品。同时,声乐表演者在诠释历史作品时,应紧随时代的进步,在尊重声乐作品历史意义和个性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历史作品内在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内涵,对作品做出全新独特的演绎,赋予作品新的时代意义,同时结合自身的独特艺术审美情趣和内在情感凸显出音乐作品的历史风格,从而实现历史作品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的有效融合。

2.3声乐表演艺术统一的演唱技巧性和表现性

在声乐表演艺术的演唱技巧上,外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卡拉斯通过使传统美声唱法和富于抒情花腔、戏剧的女高音完美融入到歌剧表演艺术中,实现听众艺术和审美上的双重享受;在声乐表演艺术的表现性上,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马提内利曾经为了表演好歌剧《犹太女》 中犹太人埃利埃卡的内心世界而亲自深入犹太人家中去体验感受他们的文化、宗教信仰、及日常生活这些深刻反映着犹太人思想和灵魂的事物,最终使内心真实的感受生动再现于音乐中,获得观众高度喝彩与称扬;在声乐表演艺术演唱技巧性和表现性的统一上,歌唱家卡拉斯除了在声乐表演艺术的演唱技巧上表现卓越外,她还擅长声乐表演的艺术表现性,带给听众的不仅是高超巧妙的表演技巧,而且还有丰富完美的情感内涵,令人感动不已。在我国的传统唱论中也特别讲究这样重视表演艺术技巧和表演艺术精神内涵的“声情并茂”美学标准,它完美实现了声乐表演艺术的最佳境界,使人们获得更高质量的音乐熏陶。

3. 声乐表演艺术审美的体现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1声乐演唱技巧的运用

声乐表演艺术审美在声乐歌唱技巧的运用方面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歌唱技巧作为声乐表演最基础的条件,它与歌唱者的音声吐字表现息息相关,歌唱的呼吸本身作为声乐表演艺术的一部分,只有包含情感色彩的技巧性呼吸才能使歌唱艺术展现出完整性和艺术美感,从而带给人美的享受。在歌唱音色和音响方面,歌唱者首先要控制好演唱的响度使观众听见听清,通过准确调节和平衡好语调,节奏,音区变化,以及情感表达等的轻重强弱规律,实现声乐艺术美的相得益彰之妙,从而使观众更真实可感地体会到作品的情感内涵,获得声乐艺术上的美享受。

3.2“声情并茂”声乐艺术美学标准的运用

声乐作品内在思想感情的完美诠释除了需要歌唱者具备优秀歌唱技巧和嗓音效果外,还需要歌唱者深刻剖析作品的内涵思想,调动起自己的情感体验,辅以一定的艺术加工理解,从而实现声乐作品艺术内涵和美感的展现,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声乐艺术效果。“声情并茂”作为声乐艺术的美学标准,歌唱者通过运用这一标准,忘我地投入于声乐表演中,充分发挥和利用自身的艺术想像力,不断丰富和酝酿内心的情感,从而实现表演从内而外的真实自然流露。真切动情的声乐作品离不开歌唱者的表演技术要素和艺术情感的和谐统一,声乐艺术表演的“歌中有情,情中带声”的沁人心脾艺术效果能使观众到达回味悠扬的境界,即所谓的声情并茂完美实现了字、声、情体系的有机结合,在一定层次上提升了歌唱技术和艺术的新高度。

4.结语

当前,声乐艺术美学在艺术表演多样化发展的今天对歌唱艺术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一个完整的声乐艺术活动是由创作—作品—表演—欣赏的系统过程组成的,艺术的情感表达在整个过程中显得最为重要,它创造了声乐表演的艺术美,实现了声乐演唱中艺术美的展现。声乐表演艺术审美的体现在声乐演唱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作为歌唱者内在审美意识的直接体现,丰富了作品本身的感染力,增添了作品表演的魅力。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为声乐演唱注入了艺术的灵魂和生命,提升了作品的格调和趣味,给观众带去美好音乐熏陶的同时也提高了观众的审美情操。

参考文献:

[1] 丁超.  初探声乐表演艺术与大众审美取向之融合[D]. 福建师范大学 2013:47-48

[2] 周友爱.  论歌唱艺术的四要素—“字”、“气”、“情”、“声”[D]. 西北民族大学 2013:18

浅析声乐教学的方法和重要性 篇12

一、声乐演唱过程中相关问题探讨

声乐演唱过程中,演唱者音色处于不断的变化中,还需要声乐队伍积极的配合,保证演奏的效果。然而,在具体的声乐演奏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演唱的效果。具体来说:

(一)演唱者方面

演唱者是一场声乐演唱中的核心,也是掌控声乐演唱节奏的掌控者。然而,在目前声乐演唱过程中,由于演唱者本身演唱水平问题,对演唱效果造成严重的影响。如果演唱者不能全面的掌控演奏感,也无法带领整个乐队。同时,发声是演唱者的关键所在,如果不能有效的调节声音的高低,导致发声存在问题,必将会影响整个声乐演唱效果。

(二)声乐队伍方面

声乐演唱需要多种乐器演奏相互配合,不同乐器发出不同的声响,这些声响配合起来组成完整的演唱效果。乐队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体现在相互配合。声乐队伍中包括了各种现代化的乐器,还包括各种弦琴类乐器,如果不能做到之间的有效融合,就会对整体的演唱效果造成影响。例如,在演奏过程中,如果演奏人员步调不够统一,在听觉中就会形成交杂感,也就导致失败的声乐演唱表演。

(三)声乐共鸣方面

共鸣在声乐演唱中可谓至关重要,但是从目前很多声乐演唱中,忽视了声乐共鸣的重要性,导致声乐演唱效果受到严重影响。声乐演唱需要共鸣,而不同乐器、演唱者需要进行相互配合,彼此之间形成共鸣。但是在很多声乐演唱过程中,演唱者往往将重点放在乐器、演唱者方面,忽视了共鸣的重要性,导致演唱会出现缺陷。

二、声乐演唱中共鸣重要性及有效训练方法

在声乐演唱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只有将所有声乐演唱问题有效的解决,才能保证声乐演唱的效果,演奏出动听的声乐。声乐演唱和各种乐队伴奏交替出现,还能够给观众情绪准备的时间和空间,增强观众的艺术现象力,能够在观众的脑海中形成一个统一的音乐形象,能够突出主体、升华情感,帮助观众更好的理解和领会音乐。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演奏共鸣,保证声乐演奏的效果。

(一)控制演唱音色、发声

演唱者作为声乐演唱的具体实施者,也是声乐演唱的关键所在。作为演唱者,必须能够有效的控制演唱音色、发声等,加强与声乐队伍相互配合,为观众演唱出更加优美、动听的声乐演出。声乐演唱者需要能够准确的控制音色,严格的根据声乐演唱的要求,保证声乐发声的精准性。演唱者还需要对乐队充分的了解与熟悉,熟悉每一个乐器,了解乐器的音色,保证演唱者自己的音色能够与每一件的乐器相互配合,产生演奏的共鸣,提升演唱的整体效果。

(二)各种乐器的互相融合

演唱乐队承担着一半以上的演唱内容,在整个声乐演唱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声乐演唱乐队中,不仅包括了现代化的乐器,还有包括古筝、阕、钟等古代乐器,只有保证各种乐器能够相互融合起来,才能保证演奏的效果。乐队默契程度无疑关系到整体的演奏效果,但默契需要经过长期的磨练,在训练过程中注重各种乐器之间的融合,将各种乐器的音色有效的表达出来,把握乐器演奏的核心,保证各种乐器音色能够和演唱者融合起来。伴奏者根据对歌曲的理解,在伴奏中适当的加入大量和弦,给观众不用的情感体验。不同的和弦给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只有包括各种和弦的共鸣,才能给人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乐器本身属于艺术形式,乐队必须在长期的训练中,经过大量的磨合,体会不同乐器发声音色以及音质,保证能够将乐器本身音色表现出来,发挥最大的演奏效果,提高声乐演唱表演的欣赏性。

(三)演奏家和乐队的相互融合

共鸣在声乐演奏过程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保证乐队和演唱者融合,才能保证声乐演唱产生共鸣。共鸣为声乐演唱提供支撑点,只有把握这一支撑点,才能保证各个重要因素相互融合。演奏家和乐队本身存在差异性,在思想情趣、艺术修养、审美标准等方面各不相同,因此,在两者合作过程中,能够为观众塑立更加丰富多彩的音乐形象,还能将观众的艺术审美唤醒,增强观众的情感体验,这正是乐队伴奏的意识价值体现。在具体的共鸣训练中,演唱者、乐队必须不断的进行磨合,这种磨合并不是一种乐器,而是所有的乐器之间的配合问题,只有找到所有演唱因素的共鸣点,才能保证演唱的效果。

三、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声乐演唱中融合了现代乐器以及传统的音乐,能够将优美的声乐演唱展现给观众。在声乐演唱过程中,共鸣是重要的支撑点,演唱者、乐队之间的相互配合,在训练中彼此进行磨合,找到共鸣点,加强对各种乐器的掌握,保证声乐演唱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戴玉山.声乐演唱中共鸣的重要性与训练方法研究[J].通俗歌曲,2015,20(02):144-145.

[2]郭丹.声乐发声训练在卢月演唱中的重要性[J].商品与质量.2014,20(08):99-100.

[3]席国宁.浅谈“微笑”在歌唱技术训练中的重要性[J].北方音乐.2016,14(04):52-53.

儿童声乐学习入门教学方法 篇13

儿童声乐教学一直没有形成一套很完整的理论教学体系,我通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与实践,针对儿童的生理特征初步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6-12岁儿童的声音是标准的童声,这一年龄段的童声特点:声音脆亮、稚嫩、可爱,没有共鸣,音高上不去,没有气息支持,白声,唱歌很随意,存在“挤”、“卡”、“压”、“撑”等很多问题。在这个年龄段如果能够把握时机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声乐训练,就一定会得到美妙的童声。嗓音条件好的孩子可以完成两个八度的音域,嗓音一般的孩子也可以完成一个半八度的音域。而且,声音甜美、干净,高童区声音统一,有气息支持,极富表现力。许多歌者认为发声练习就是开开嗓子,就像运动员赛前活动筋骨一样,其实,发声练习不仅仅是单纯的开嗓子,而是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练声曲进行技巧训练。

童声的训练不同于成人,简单地把成人的训练方法用于训练孩子,是极为不妥的。对于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以前,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为了完成一个合唱比赛,由于时间紧迫,不得不让学生每天练习二、三节课以上,其结果是学生用嗓过多,声带疲劳引发咽喉炎。作为声乐老师,我已经清醒地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注重儿童的生理特征,强调护“嗓”比练“嗓”更重要。处在生长期的儿童,发声器官非常稚嫩,如不注意保护嗓音,平时的喊叫、感冒、不正确的发声方法或用嗓过度等都可能造成儿童声音的嘶哑。因此,应该在儿童学习歌唱前,向家长和学生强调护“嗓”的重要性及护“嗓”比练“嗓”更重要的这一原则。根据自己十几年来演唱的经验,以及翻阅了很多声乐专业方面的资料和儿童生理卫生及儿童声带如何保护等书籍并逐一加以对照,筛选出既有利于声乐训练,又不伤害儿童声带的有关内容,进行整理,总结归纳了一套适合儿童声乐教学的方法。

1.演唱的姿势

1.1站立姿势。不仅是为了台风好,还关系到发声的质量,呼吸的顺畅。所以要求学生保持标准正确的姿态:男生两脚自然分开站立,挺胸、收腹;女生左脚向前跨小半步,保持头顶天花板的感觉,挺胸、收腹。人体重心在前脚,身体前倾,肩膀放松不能耸肩。

1.2面部表情。面部肌肉放松,脸部呈微笑状,两嘴角微微上翘,给人的感觉应该是发自内心甜美的笑容。

2.打开咽喉腔体

2.1无声练习。左右牙关凹下,表面形成两个“酒窝”,嘴巴上下打开扩张,舌尖抵在下齿垠内侧,然后舌体后三分之一向后退,舌尖不动,同时舌中间凹下、两侧隆起,使舌体形成直沟。学生可照镜子反复练习,每次练3分钟。

2.2单元音a、o、e、u、i运用打呵欠的方式按顺序说出来,从高、中、低童连贯不留痕迹地反复练习5分钟,说i时声音是从牙关发出来的。在做这个练习时,要保持嘴角上扬,呈微笑状态并有轻微的扬眉。

3.单元音、复合元音的练习

a、o在打开咽喉腔时位置是一样的,只是口形稍有变化,用a、o音练习能巩固正确的发声位置,而且声音很明亮、悦耳、结实,还能有效克服儿童的奶声和扁嘴歌唱的毛病;用u音练习,很容易打开通道获得高音,主动用上气息。此外,lu在发声时可以避免孩子们用声带喊叫的现象,练习时也很容易获得头声和高位置。对于初学者,我不主张用“咪”和“吗”来训练,很容易造成“咧”和“横”着唱。哼鸣练习也可以较轻松地打开通道获得高音(头声),轻声、假唱、哼鸣三大发声辅助练习缺一不可。

4.呼吸训练

呼吸是歌唱的基础,儿童的肺活量小,相对于成年人呼吸浅得多,所以平常儿童的心跳、呼吸频率比成人快。由于呼吸短促,唱起歌来常常感到气息不够用,特别是唱较长童时更加困难。故此,儿童的呼吸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4.1深呼吸练习法。小嘴自然张开和鼻腔同时慢慢地将气从上往下吸进肺的底部、腰围处,腰围有涨满感,呼气时保持吸气时的状态,读S音把气徐徐地有控制地呼出,反复练习五分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可以逐步解决呼吸问题。

4.2吹纸片的练习。具体做法如下,撕一个稍长一点的纸条,一厘米宽即可,用手捏着上方,放在嘴前约一公分的距离,可逐步把距离拉长。用吸好的气吹纸条的下方,从纸片振动的频率辨别气息是否均匀、集中、有力,从而使孩子们感觉呼吸时腹部的对抗作用。这一练习既锻炼了腹部的力量,又对增强气息控制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5.咬字吐字

咬字吐字练习:唱歌和说话一样,要求咬字吐字清晰,在唱歌时必须运用歌唱语言的方式来咬字吐字。歌唱语言是建立在生活语言的基础之上,通过艺术加工,形成歌唱语言的规律。在演唱歌曲之前,要对歌词进行咬字吐字处理,这样才能把节奏中的字和旋律唱清楚。对于歌曲中的每个字,咬的要准确,这就需要嘴、口腔与意识的功夫了。在咬字、吐词、拖腔、收声的过程中,都不能大意,必须要用“心”念字,在这个基础上演唱歌曲,就能达到“字正腔圆”的目的;在表现抒情类歌曲时,一般曲调慢而有序,咬字时要非常清楚,这就要求熟练咬字吐字技术。

6.节奏训练

节奏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加强平稳节奏和变化节奏的训练能提高学生对节奏变化的灵敏性。

7.跳音、附点音符的练习

跳音的练习使声音变得灵巧、跳跃,赋于华彩。方法是保持低的喉位,用腹肌轻轻弹跳,呼吸保持住。附点音符的练习使孩子的声音有动感,欢快跳跃,适合演唱多种风格的曲目。

8.歌曲的处理

儿童唱歌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揭示歌曲的思想性、艺术性,启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使其有感情地歌唱,受到歌曲艺术形象的感染。由此看来,对歌曲进行恰当的艺术处理,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做到声情并茂地演唱,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歌曲《小机灵的歌》旋律活泼、开朗、热情;内容赞美了聪明机智、胆大心细地一休,爱惜时光、努力学习、同情弱者、助人为乐等高尚品德。歌曲用“格的、格的”象声词配上66556655|660560的旋律,把动画片人物的机械式步伐动作形象地表现出来。这就提示我们在演唱时要掌握住机灵、活泼、富有弹跳性的艺术风格。教师在启发学生的情感时可以通过有感情地范唱、语言的解说、引导、肢体语言的示范等教学方法的运用,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歌曲所营造的意境和情感的氛围中。

9.声音位置

选用不同的声音位置来演唱不同风格的歌曲,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我在训练四年级下册五单元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时要求用清新自然的嗓音、声音位置靠前的方法来训练,孩子们演唱的声音非常甜美亲切,能更完美的表现山东民歌的风格。再比如在训练《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时,我要求孩子的声音位置稍靠后一点,带着深情、委婉的情感来演唱,既不失去可爱的童声音乐,又使声音极富表现力,演唱效果非常理想。

10.“竖”“含”“深”“空”

童声训练一定要从高位置开始,“竖”要求孩子们在打开咽喉腔体时处于打哈欠状态,嘴唇自然放松,用单元童o进行练习;“含”即口腔保持空含感;“深”即气息要吸深至肺底;“空”,微笑上提软腭,空扩口腔等。总之,儿童声乐教学是一门看不见、摸不着的艺术技巧,只能用心、用嗓、用耳朵去感觉。

声乐教学不只是让小学生学会几首歌曲,单纯地解决一些声音技巧问题,而是培养他们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把所学的声乐知识和技巧运用到歌唱艺术中去。经过我系统训练的孩子,演唱基本做到音准、节奏准确,音乐感觉较好,口形正确,喉头稳定,舌位正确,换气及真假声转换自然不留痕迹,初步掌握头腔、口腔、胸腔共鸣的运用;演唱完整、紧凑、较感人,能较好表现歌曲的内涵与情感;演唱姿势正确,朴实大方,能较好与伴奏相结合。有部分孩子可以达到业余歌唱考级七级以上。

回顾多年的声乐教学历程,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因材施教,必须解决只追求音量、音高和过于成人化的教学,而忽视儿童各个年龄段的生理特点等问题。在儿童声乐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上严格把握“度”,而这个“度”不是单一的,应该是在童声训练的时间、音高、音域、音量等诸多方面把握“度”。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知识水平、想象、模仿及理解能力上的欠缺,更加严格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各种唱法(民族、美声)范唱的能力,否则,声乐教学将无法进行。不能示范,学生就很难学习到声乐技巧和演唱风格。

作为音乐老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仅是知识更新的需要,更是学生对老师的需求。现在的儿童大多数很聪明,模仿能力非常强,教师如果没有正确的教学方法、标准的示范和很强的歌唱能力及扎实的基本功,那么就会在声乐教学中起到误导作用。作为音乐教师不但要具备歌唱能力和扎实的基本功,还要精于所教的专业知识,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如此,才不至于造成教学工作的盲目性。所以,在儿童声乐教学中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演唱水平是十分重要的。以上儿童声乐的教学过程和方法是我的初步探索,尚有不完善之处,仅供同行们参考。

声乐的演唱

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动力和基础。发声的准确,音质的优美及歌曲感情的表达,都与呼吸密切相关。我国民间声乐及戏曲传统中有“唱一辈子戏,练一辈子气”的说法。隋朝段安节《乐府杂录》中曾记载:“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氤氲脐间出,至喉乃噫其调,即兮抗坠之间,即得其求。”古代声乐理论还记载:“气动则声发”及“气者,音之师也”等。纵观我国戏曲界之名家和当今民歌演唱家,凡唱得好者无不是气息用得好的。常香玉就曾说过:“气要沉下去,不可憋在胸部,否则就给僵死了。”这些都说明歌唱中气息的重要性。气息训练是一种有意识的强力呼吸,要经过长期刻苦、正确的训练才能掌握。

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学生在气息方面的毛病主要表现在:

一、吸气多,沉不下去;

二、将气憋在胸部,导致喉部肌肉的僵硬;

三、因长期错误发声造成的漏气等。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吸气时,吸气音群支持胸廓的力量不够,吸气肌群与呼气肌群合作不和谐,吸气只停留在胸腔,没有到丹田(这里的丹田是指腹部和隔膜)。解决的方法主要采取以下几种:

1、进行气息训练。每天早晨让学生练习吸气与保持气。吸气时要少而深;气沉至丹田,然后数数目,吐数时要均匀稳健灵活,两肋间要保持气。

2、两臂从两侧高举过头(伸直不要弯曲),掌心相对,同时抬起脚后跟;在保持这种深部位呼吸的同时,两臂无论举起或放下,脚跟抬起或着地,全身心都应是放松自如的。

3、尽可能深地缓缓吸气(像闻花一样柔和),稍停一会儿后,再用同样的速度缓缓呼气,设想你深深地吸进(口鼻同时吸)这沁人心脾的花香时,感觉又是那么柔和、甜美,整个呼吸通道就会张开了。

4、跑步练习。增强体质,增加肺活量。跑步时的呼吸是急促而深入的,这种呼吸近似歌唱时的呼吸部位。当然,气息练习的方法有很多,但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练习,体会歌唱时所需要的呼吸部位,锻炼呼吸肌群的活动能力。

以上几种练习,只能是一种辅助手段。歌唱呼吸必须在歌唱发声中去锻炼。总之,呼气、吸气要自然均匀,积极而富有弹性,只有气息对头了,喉部肌肉不僵了,喉头相对稳定了,声带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歌唱时才会自如,音色就容易达到“水、美”。我认为“脆”是焦点的集中,体现在高声区,头声多只有气息控制得好才能得到;“甜美”是在中声区的自然松软,圆润不要冲,不要用劲才易得到。同时、“水、美”还体现在中、高声区,“水泠泠的声音”往往头声共鸣多。所谓“气为声之本”,就是运用气息得法才能逐步达到有气息支持的声音。反之,气息浅浮就得不到恰如其分的混合共鸣。所以在教学中,必须精心细微地观察学生的呼吸状态,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民族声乐中的正确发声,让学生体会气息控制在每一口气和每个音符所需要呼与吸两群肌肉的密切合作,这是基本功的基础。

一、歌唱发声练习的目的和要求

歌唱发声练习的目的,简要地说,就是将歌曲演唱中对声音所需求的各种技术环节,通过有规律、有步骤的发声练习,逐步提高歌唱发声的生理机能,调节各歌唱器官的协作运动,养成良好的歌唱状态,使歌唱发声的技术成为歌唱表现的有力手段,为达到声情并茂的演唱服务。

我们练声的目的是要调整巩固科学的发声状态,把良好的歌唱状态保持到歌唱中去,改变平时生活中自然的发声习惯,使之成为符合歌唱发声的习惯和状态,所以必须明确我们练声的目的,而不是简单的“开开声”而已。

歌唱发声练习要求每个歌唱者首先要了解和熟记歌唱发声器官的生理部位及其功能,掌握歌唱发声的基本原理,全面理解其精神实质,通过反复的练声及歌唱实践来消化和验证其歌唱规律。因此在发声训练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每位歌唱者一定要充分理解和运用气息发声和气息控制的方法(即横隔膜的呼吸方法),因为在整个声乐功能系列中,歌唱呼吸是最重要的一环,是整个歌唱建筑的基础,因此必须明确呼吸的重要性,重视练好歌唱呼吸的基本功。

2)打开喉咙,稳定喉头,是歌唱基本功训练的核心,这是歌唱者声乐技巧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之一,很多歌唱者声音上的毛病,多是由于歌唱时喉头不找开、不稳定造成的,而正确的喉头位置是协调呼吸器官的运动,获得稳定、流畅声音效果的关键。

3)要恰当地运用好歌唱的共鸣,要使声音传得远,充满剧场,且圆润,优美动听,这是要经过专门训练的,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课题。由于共鸣训练常常与其它发声基础要求分不开,因此要求歌唱者通过母音的转换,稳定喉头打开口腔,调节气息等手段,把声音振响在鼻咽腔以上的高位置头腔共鸣点上,来增大音量,扩展音域,美化音色,统一声区,使高、中、低三个声区的声音协调一致,天衣无缝,走动自如灵活。

4)正确的发声要与正确的咬字、吐字相结合。通过字、声结合的练习来提高唇、齿、舌的灵活运动能力,使之更完美而生动地表现歌曲和情感和内容。

5)在歌唱发声时,还要注意对音准、节奏的训练,通过发声练习,逐步掌握连、顿、强、弱等全面的歌唱发声技巧,丰富歌曲的表现手段,增强歌曲演唱能力。

6)在每次练习时,都要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是进入良好歌唱状态的前提。

7)在练声、唱歌前,一定要摒除一切杂念,稳定情绪,要有非常好的心理状态,要有良好的歌唱欲望,要充满信心、放松自如地进入歌唱状态,否则是唱不好歌的。

8)从开始练声起,就要同音乐结合起来,即练声也要有良好的乐感。音程、音阶一方面是肌肉、音准、气息、共鸣等方面的技术练习,同时它们又都是乐曲的组成部分,要给它们以音乐的活力和生命。因此练声一开始,要求每个歌唱者把音程、音阶、练声乐句也唱得悦耳、动听。以上我们可以领悟到,在歌唱发声的过程中,呼吸、共鸣、吐字、表现缺一不行,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这就是我们所要求的“整体歌唱”的涵义。

二、歌唱发声练习的步骤

歌唱发声基本功的练习,一般按音域进展的规律,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以中声区训练为基础,掌握基本的发声方法,调节和锻炼肌肉以适应歌唱技术的需要。无论哪一个声部,都应该从中声区开始训练。练中声区的音相对巩固后再逐步扩大音域,要知道声乐学习要从基础入手,中声区是歌唱嗓音发展的基础,基础必须打得扎实,要记住“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第二阶段

是中声区的基础上,适当扩展音域,加强气息与共鸣的配合训练,练好过渡声区(即换声区的训练),为进入头声区的训练打好基础。第二阶段的练习是关键的一环,需要花费的时间相对也比较长,但千万要有耐心和信心,不要急于唱高音,要沉得住气,等这段音域巩固后,再进入高声区的练习。

第三阶段

即高声区的练习可以在比较巩固上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加强音量音高的训练,进一步扩大音域,做较复杂的发声练习,使各声种达到理想的音高范围。这了阶级的练习要特别注意高、中、低三个声区的统一,音的过渡不要发生裂痕和疙瘩,重点是加强头声区的训练,获取高位置的头腔共鸣,从而达到统一声区的目标。这样我们歌唱发声的乐器基本制造完毕,可以唱一般难度较大的歌曲了。

三、歌唱发声练习的起音

发声练习开始的时候,必然会遇到如何起第一个音的问题,我们称它为歌唱时的“起音”或“起声”。歌唱的起声可分为激起声、软起声、舒起声。

1、激起声

是当吸气完毕后,胸腔保持不动,声带先自然闭合,然后,再以恰当的气息冲击声带使之振动发声,这样发出来的声音结实有力,我们在发声训练如顿音、跳音的练习中常常使用,也用这种方法纠正声带漏气的毛病。此时与之相应的呼吸方法往往采用急吸急呼。

2、软起声

软起声是声带在开始闭合的动作时,气息也同时往外送,开声门与气息振动声带同时进行。这种方法气息的冲击力比较“激起声”要柔和,发出的声音比较平稳、舒展。我们发声训练中也常常在练连音和长音中采用,同时也用“软起声”的发音方法来纠正喉音的毛病,与之相应的呼吸方法往往采用缓吸缓呼法。

3、舒起声

舒起声是声门先开,然后气息再振动声带,它的特点是先出气而后发声,像叹气一样。在劳动号子中,常常用到这种起声法。在发声训练中,这种方法可用来纠正声音过于僵硬的毛病,在通俗唱法中使用较多,较口语化。总之,歌唱的起音首先要精神饱满,全身协调,根据不同类型的练声曲例来确定起音的方法,注意起音的音量不要过分强,以舒适的mf或mp音量为合适。

四、歌唱发声练习曲

练习曲的练习,是发声歌唱的重要的基础训练。练声曲可以用各个母音或混合母音或子母音混合音,也可以用音阶的音名1234567等等来练唱,也可以在练声曲上安排歌词来练习叫带词练习。发声练习过程中,是以声音效果和发声器官肌肉适度的标准去调整发声器官的机能和状态的,每个人的发声器官的构造、嗓音条件、声音类型、发声习惯各不相同,因此,并不是每一种类型的练习都必须唱,而是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练习,而且不同的学习阶段,选择的发声练习也是不同的,但一般情况下,开始的练习总是选择元音和比较平稳的音阶开始练声。一般来说选择“o”或者“u”之类的比较圆润的元音开始着手练习,因为这些元音容易形成需要的空间,比较容易保持喉咙打开的基本状态,也比较容易形成喉咙空间的状态。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唱歌者应根据自己的感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母音来练习。我们在练习中要多动脑子,善于思考,千万不能一个劲地傻唱。

1、“哼鸣”的基本练习

一般在开始练声时,先练练“M”是有益的,因为发这个音容易达到高位置和靠前、明亮、集中的效果。练习哼鸣时首先上下唇自然地闭上、口腔内部要打开,好象闭口打哈欠的感觉,感到声音向高位、额窦、鼻窦处扩展,但切勿把声音堵塞在鼻腔里,否则会发出鼻音。

2、母音的练习

除进行哼鸣练习外,更多地是进行母音的练习,如a,i,o,u,e等单母音练习,也可用混合母音练习如ma,me,mi,mo,mu等等。

3、连音练习

人们常说:“不会连贯就不会歌唱。”歌唱声音的主要表现力就在于声音的连贯优美,只有连贯的声音才能唱出动人的旋律线来。为了使声音有更多的连贯性,可以将练习的音域相对拉宽些,练习也可以随之难度更大些。

4、顿音练习

顿音唱法又称为断音唱法。要求唱得清晰,短促,灵活,富有弹性,集中感强。练习时要注意一字一音的灵活性和一字一音的连贯性。

5、连音和顿音结合的练习

在基本掌握了连音和顿音唱法的基础上,可以加连音、顿音结合在一起的练习,这样有利于歌唱状态的统一,顿音好象是一个“点”,连音像是一条“线”,这样以点带线,便声音的位置统一,并保持气息均匀流畅。

6、保持共鸣位置不变的练习

在“哼鸣”练习中我们已经讲了找共鸣位置最好的办法就是体会“哼鸣”感觉,如果这个共鸣焦点找准了,那么其它所有的音都应该向这个哼鸣位置靠拢,这样才能达到歌唱的高位置,使声音上下统一。

7、声音灵活性的练习

这种练习主要是为了适应歌曲演唱中快速、流动的要求,以达到更积极的身体、喉咙、气息的配合。

8、结合字声练习(带词练习)

要求根据词意富有想象,有意境,有画面,语气有表现,声音有乐感,有感情地去唱。力求做到字准腔圆,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慢慢地向歌唱歌曲作品过渡。

9、练声注意事项

1)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嗓子,适当地练唱,发声练习的时间,初学时20分钟一次为宜,以后逐渐地加至半小时或一小时,坚持每天练习最重要,绝对避免用全音量来练习。大声地乱唱,容易使歌唱器官受损。

2)在没有能力唱高音之前,切勿作高音练习,经常唱一组你最满意的音,选择曲目更要谨慎,不要唱不适合自己的曲目。

3)每次练习应有新鲜感,精神集中,感兴趣地练习。

4)练习时要多用慢的、短的乐句作为最初的练习。

上一篇:紧急通知3件事下一篇:张爱玲心经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