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作文的教学

2024-07-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想象作文的教学(精选8篇)

想象作文的教学 篇1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五单元作文训练

南口中心校

汤小銮

21世纪,是一个快速发展变化的新世纪。面对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知识结构多样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世界,教育的发展程度已成为一个国家强盛与否的决定因素。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作为知识传播的重要基础,作为培养创新精神的摇篮,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四有”新人,是教育事业面临的首要问题。为此,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也相应地改动,增设了一些新的内容。特别对作文提出新的,符合小学生年龄实际的要求。以往的作文要求是: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有条理、语句通顺。现行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作文的要求是: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养成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的好习惯。相比之下,作文要求降低了,学生写起来就更容易了。根据大纲的精神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五单元安排了一次想像作文的训练。题目是这样的:假如我是神笔马良,我分画出坚固的大堤,让洪水不再泛滥;假如我是电脑程序员,我要设计出各种程序,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方便;假如我是一片云,我要把少先队员的问候捎到边防哨卡„„这是多么美好的想像啊!你一定也有很多美好的想像、美好的愿望。请你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想像的内容具体,要有一定的条理。写完 后要认真修改。这次作文训练是在“实施科教兴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方针下增设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想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不拘形式,自由展开想像然后说说写写。

这次作文是一次想像作文,比起写实作文来,想像所受限制少,更自由些,更适于小学生思维活跃,想像力丰富的特点。但由于我们过去较少写这类作文,学生初次写会感到困难不知写什么,怎么写,甚至产生害怕的心理。针对这个问题,我在教学这篇作文时是这样处理的:首先通过谈话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启发学生进行想像;然后出示题目提出写作任务;再通过学习优秀的习作,体会写作规律;最后练笔实践。下面就来谈谈具体的实施。

一、启发谈话激活写作兴趣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了作文的浓厚兴趣和爱好,就能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满腔热情地参加作文训练,从这个意义上说,兴趣和爱好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动力。因此,我在教学这篇作文时,不是急于让学生明确这节课的任务,而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制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学生有了兴趣,又没有作文的思想负担。很轻松、很乐观地参与到课堂上来。我考虑到我们地处农村,学生们的知识面不广这些客观原因素,结合实际设计了以下这段话:“同学们的心中一定装满一个个美好的愿望,当你看到孙悟空会七十二变时,你可能会想,假如我也能七十二变那该多好呀!这样我可以„„;看狂爸爸、妈妈在田里辛勤劳作时你也 许会想,假如我是一名发明家,我要发明„„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愿望和梦想,老师很想听听你们心的愿望”。学生听了这番话后,非常有兴趣,都举手发言,想把心中的愿望一吐为快。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形成一个很好的开端,大家各抒己见。有的想成为发明家;有的想成为宇航员、教师;有的更大胆新奇如:我是国家主席,我是百万富翁等。我对同学们的愿望都给予肯定和评价。紧接着我又问学生:“假如你的愿望现在实现了,你会怎样做?”接下来我就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丰富,新奇大胆地想像。

二、启发想像、丰富内容。

想像作文本身为学生的选材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空间,学生的美好愿望都可以在作文中得以实现。由于小学生的生活阅历不深,对许多事物的认识还未形成定势,所以想像力非常丰富,不管他们有怎样的愿望,怎样做,只要是感情美好的,便可以给予肯定。但为了给这次作文做准备,以及时间关系,我采用了“放中有收,收中有放”的原则进行教学。“收”就是指定学生围绕几个愿望进行小组讨论;“放”就是引导学生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结合我们农村的实际,发挥创造性,围绕本组愿望展开丰富、大胆、新奇的想像。俗语说“集思广益”,经过小组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互相启发,既开拓了思路,也丰富了内容。其中有一个小组的愿望成为发明家,每个同学都谈了自己愿望实现后怎么做,有的要发明环保汽车,有的要发明自动的、轻便的收割机、插秧机,有的要发明神奇眼镜等等。每位同学都还将自己发明的东西做了详细的介绍。听了之后,我不由地被他们的神奇 想像所打动。所以对于好的想像我授予“金点子”奖,以资鼓励,学生们此时兴趣更浓,信心倍增。

三、出示题目,提出任务

正当学生兴趣正浓时,我抓住这个时机出示题目,提出本来节课的任务。以信学生一听到这节课我们来学写一篇作文时,大家都失去了笑容,而今天,当我说:同学们的美好愿望这么多,老师没时间听你们一一说明,那么请同学们写在作文本上,让老师一一了解好吗?大家马上热烈响应,很有兴趣。之后老师再要求学生翻开课本第五单元。认真讲读题目,明确写作要求。

四、分析范文,体会写作规律。

学生有了写作材料,还要考虑如何组织和安排。由于我们的学生较少写这一类作文,直接让学生写比较困难。我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先引导学生学习一些优秀的作文,通过分析范文的写作内容,写作结构、中心、用词造句等,引导学生归纳写作想像作文的一些基本方法或写作规律。同时,也指名个别好生谈谈自己打算怎样写,以个别带动全部。鼓励学生自由作文,把心中的愿望有条理地写下来。

五、练笔实践,自改直改。

教师帮助学生选材、指导写作之后,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实际行动起来。把自己想到的,听到的,有条理地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连贯。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先拟提纲,再作文,这样作文的结构更完整。写完之后要让学生自己修改,互相批改,因为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为了让学生养成修改文章的好习惯,我例举了王安石、叶圣陶、欧阳 修、毛泽东他们是怎样改文的一些小故事。学生们受到了启发。

作文后,教师的批发是必不可少的,作文的批阅包括“批”和“改”两方面,批语应该富于启发性、针对性、鼓励性;改动要尊重学生多就少改。在批改过程中,有的我采用“面批面改”以增强实效,并找出共性、优点、缺点。针对优缺点最后进行讲评。

想象作文的教学 篇2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学生练习写作的重要条件, 学生有了想象力才能在脑海里呈现事物的形象, 才能在记忆的表象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 从而提高写作能力。那么,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一、抓标点, 引发想象

语文教师除了利用平时的作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外, 还可以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特点, 针对课文中的精彩段落或篇章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联想, 增加练笔机会。如, 在教学《我的油布伞》后, 教师可以抓住省略号对学生进行引导, 让学生知道这里的省略号似乎是儿子的点点泪珠, 又似乎是儿子对母亲无言的倾诉, 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 替儿子向母亲倾诉自己的心怀。这样能激发学生潜在的思想, 使他们思如泉涌, 纷纷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学生们畅所欲言, 自然地表达内心的感情, 能够引发无限想象。

二、抓词句, 拓宽想象

作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要对学生进行语言基本功的训练, 也就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想象的能力。抓重点词句进行扎实的语言训练是有效的途径。如, 《黄山奇松》一文在描写三大名松时抓住它们不同的姿态, 运用贴切生动的比喻, 选用了比喻词“如同”, “陪客松正对玉屏楼, 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 在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依照三大名松的写法, 让学生展开想象, 用“如同”的句式将它们的具体形象表达出来。有学生写道:“黑虎松高昂着脖颈趴在临近悬崖的一块岩石上, 如同一位山中大王在向游玩的客人显示自己的威风。”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仿写能力, 又拓宽了他们的想象空间, 长期下去能够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抓续写, 激活想象

续写既能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 又能使他们思维的条理性、灵活性得到发展。续写故事必须根据提供的内容合情合理地展开想象。如, “一天, 小丽到商店买了一瓶醋, 回到家里, 发现售货员多找了两元钱……”针对这一现象, 可以启发学生围绕这一话题展开以下想象:小丽自己发现多找两元钱后的表现;有关人物, 比如, 妈妈、弟、妹等人的反应;送还多找钱款时的情景;多找钱的人员和旁观者的表情等。

四、抓时机, 丰富想象

想象是人脑对记忆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或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创新离不开想象, 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因此, 只有丰富学生的想象, 学生的创造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所以, 教师要抓住时机, 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常规的训练。如, 一次活动时, 一位学生望着一颗山茶树出神, 并说:“老师, 那棵山茶和月季站在一起, 一高一矮, 枝叶摇动, 它们好像在争论什么。”多么奇妙的想法, 笔者赶紧抓住时机, 把周围的学生叫来, 让全体学生展开想象。实践证明, 抓住时机能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五、抓“媒体”, 激发想象

作文教学的着力点在于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将多媒体运用于作文教学, 有助于难点的解决, 因为多媒体有很强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吸引力, 能引发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情景中去。如, 学生写《春到田野》的作文时, 笔者播放了春天田野的录像, 把要写的内容变成画面, 呈现在学生眼前。这种音画交融, 动静结合的直观信息, 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 把学生的兴趣和思维紧紧地凝聚在屏幕上, 使学生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六、抓改写, 充实想象

想象作文教学创作培养的探讨 篇3

【关键词】 想象 作文教学 创作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11-001-01

一、作文教学与想象力的关系

什么是想象?想象是通过原有表象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活动。这种把原有表象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能力就是想象力。所以说,创造性的想象的突出特点。作文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一种活动。作文是思想内容和书面表达形式的统一体。是道德、智力、技能诸方面的综合锻炼和综合反映,是富于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而一切创造性活动都离不开想象。英国诗人雪莱说:“想象是创造力。”想象力是人类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智慧,可以说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可见,想象力在科学发明和艺术创造中起决定性作用。作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想象力。如用“二十年后的我”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有的同学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天文学家,乘坐宇宙飞船,揭开宇宙之谜;有的同学想象自己成为医生,攻克癌症等疑难病症,为人类作贡献等。指导学生运用想象力积累材料。如见到了“水”教师可问:“同学们会联想到什么?同学甲说:“水,汹涌奔泻,如箭飞驰,如马奔腾,如虎下山,威力无比,势不可挡。”同学乙说:“水,如一面明镜,清澈见底,如我们的心灵,洁净无暇。”

运用再造想象去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作文的立意新颖靠想象力去创造。总之,想象力光穿了整个作文教学之中,没有想象力,学生作文思路就会闭塞,内容空洞,立意不新。所以学生的写作欲望靠想象来燃烧,观察力靠想象来培养,立意新颖靠想象去创造,私立靠想象去拓展,人物形象靠想象去塑造,语言的色调靠想象去渲染。由此可见,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然而,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如何进行想象力的培养呢?

二、作文教学中想象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写作能力涉及语言和思维两个方面。在语言习得方面,最基本的是语言的积累;在思维方面,最基本的是联想和想象力的培养。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语言的内容,二者密不可分。教学课标把语言材料的收集和积累,联想和想象力的培养作为作文训练。学生从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到产生感情,产生思想,直至构思文章,写成文章,是一个完整的积极思维活动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无论是审题、立意,还是取材、构思,都要突出一个“新”字。而想象力正是这个“新”字的具体体现。没有想象力,学生的作文也就失去了灵性。

1. 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所谓“感”就是观察、感受;所谓“悟”就是体悟、思考。观察感受是基础,体悟、思考是升华。“感悟”包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对文学、艺术的感悟,也包括对现代科学思想的感悟。感悟是情感的真实体验,也包含着理性的思考。没有情感的文章是苍白的,没有理性的文章是肤浅的。因此,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悟性。感悟自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而且还可以陶冶学生的灵性。小至花鸟虫鱼,大至山川河流,非大自然不能陶其情,非大自然不能冶其性。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感悟的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感悟自然,并且要培养学生去感悟社会,这是开拓学生生活视野的重要途径。让他们了解自己所处的生存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还要培养学生去感悟人生,让他们去认识别人,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写作和阅读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从阅读对写作的作用方面来看,阅读是写作的借鉴,是读者间接认识生活的途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所了解的生活,所产生的情感共鸣,所获得的思想认同等等。这些对于提高读者的写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不仅可以对生活的感性体验,也可以获得对生活的理性认识。创造性读写结合由阅读引发学生的联想、想象,激发创造思维,主要的形式有续写、扩写、改写、读后感、文章评论等。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学生的精神品质和文化素质提高了,才会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想象力也会随之提高。

3. 用原形启发,培养想象力

所谓“原形”就是启发作用的事物。人的创造发明,创立新事物的形象,常常受类似事物或模型的启发。鲁班从茅草割手得到启发,发明了锯子。如何提供“拟想”的原形是想象力训练的关键。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生活或学习中熟知的事物中选择具有启发性的原形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认识到观察事物这种感性形象,通过想象就会成为生活的哲理。

4. 创设情景,引发想象力

创设情景是引发联想和想象的重要手段。情景的创设对表象的浮现起着重要的作用。情景的创设要注意暗示表象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由此及彼地建立起表象之间的联系。根据这一情景,同学们展开合理的想象,从而使文章立意新颖。

想象作文的教学 篇4

小岭学区

肖海发

【内容摘要】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很多教师在作文教学路上困惑着,探索着。其实想象就是让学生进入一个“虚境”,在这个虚幻的世界里展开想象的翅膀,构思、创造,展开故事的表达。加提高想象能力的方式多种多样,本文从教学实际列举了一些相关的方法。

【关键词】情境作文

作文教学

想象能力

语文教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作文时写出具体的情境和氛围呢?教学中,我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 律,并从古典文学理论“意境说”中汲取营养,逐步探索出一条“感知情境——积累表象——启发想象——描 绘情境”的情境作文教学的路子。

一、精心引导学生感知情境,丰富表象积累。

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感知开始的。要让学生作文时能够写出具体的情境和氛围,必须引导他们经历从“ 感知情境”到“描绘情境”这样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这里所言的情境,前一个指的是“实境”,即人、自然 与社会;后一个则是“虚境”,是经过艺术的加工和感情过滤创造出的情形与境界。描绘情境有赖于丰富的想象,而想象又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进行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记忆表 象储备越多,他所展开的想象内容越丰富。由此可见,要描绘情境必须从感知情境、丰富表象积累开始。

(一)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感知情境。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是中学生感知的直接对象。我训练学生感知事物 务求做到两点:

1、感知事物前蓄情于臆,即要求学生在感知事物之前要有一定的情绪准备。无论感知的客体 是日月星晨、风雨雷电,还是山河田野、花木鸟兽,抑或是亭台水榭,在感知前要广泛搜集与之相关的名人诗赋、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以及景点介绍。并在反复阅读中受到感染,生发激情。

2、感知事物中融情于物,即 要求学生能够调动视、听、味、嗅、触等感官去感知客观事物的色彩、声响、芬芳等各种属性,由此而生览物 之情或触景生情等。与此同时,还要学会把自己的情感与意念自然地融入山、水、日、月、花、草、树木之中,让客观事物都染上主观色彩。要善于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创造出情境美。

(二)引导学生注重表象积累。表象是人脑中所保持的关于客观事物的印迹所表现出来的形象(画面)。为了有助于这些“画面”积累,我向学生推荐了几种方法:

1、“画面”描述法。要求学生经常对自己感知或 体验到的印象最深的“画面”进行回忆、记忆,然后将“画面”用文字记下来。这种“记”不是机械地说明,而是描述,是能够融会深层之意的描述。

2、绘画或照相法。要求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最有特色的场景、人物 勾画出来,然后旁注文字说明。“说明”要尽可能的详细,要将当时令人惊呼感叹,让人怦然心动的情景和心 理感受记下来。储备有大量的诸如此类的记忆表象,一旦“在与某种需要有关的强有力的兴奋中心出现时,这 些解体了的暂时神经联系就会按新的体系重新组合,从而形成新的形象”。(注:《职业技术教育》1998年第 12期第18页。)表象积累的内容可以是某次活动最感兴趣的画面,也可以是印象最深的人物的音容笑貌。

二、精心策划“小练笔”,训练想象能力

(一)进行再造性想象训练。这种训练,要求学生调动已有知识和表象积累,对所供材料进行想象,从而 创造出一种源于材料而又不同于原材料的意念形象。训练举例:反复诵读唐诗《送元二使安西》后,驰骋想象,用短文再现当年王维为挚友饯行的情景。学生 受到课文插图启发,又从古装影(视)片上获得了表象积累,因此,基本能够完成。有学生写道:古老的渭城坐落在渭河南岸,有一条驿道穿城而过,大道的两旁客栈与酒馆一间挨着一间。于是这里便成 了由长安西行或自西而来长安的人歇脚的好去处。这是一个微雨蒙蒙的早晨,街上空气湿润、柳枝染绿。诗人 王维正在此为好友元二送行。王维边为元二斟酒边说:“再干一杯吧!过了阳关就没有老朋友陪你饮酒了。” 微醉的元二接过酒一饮而尽,抱拳说了声:“保重!”便拍马而去。王维依依不舍地目送着好友渐渐西去。

(二)进行扩展性想象训练。此举是让学生根据原文的某一段或某一点,在体会原文所创设的情境中展开 想象,从而使不具体变为具体,无声变为有声,形象更具体,更色彩鲜明。

训练举例:赫耳墨斯笑着问明宙斯和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后,看到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 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 个算添头,白送。”要求学生刻画出赫耳墨斯得知自己的雕像一文不值时的尴尬神情。由于受到原材料中“笑着问”和“爱慕虚荣”的启示,学生们大都能够想像出赫耳墨斯的神情。有学生写道:只听赫耳墨斯“啊”了一声,便目瞪口呆,刚才还在矜持地笑,现在他的脸上比哭还难看,脖子和耳根全 红了,他活像一只斗败了的公鸡。这样以原材料中关键情节为基础而生发想象,传神而又准确地勾画出“人物”的外貌、神情。

(三)进行延伸性想象的训练。要求学生根据原文的叙述、情节的发展,展开创造想象,合理推测故事的 发展趋向。训练举例:“卖炭翁”的炭被抢,他悲愤交加,离开“宫市”后将向何处去?请续写结尾。这项训练是以原材料中言犹未尽的情节为起点,要求学生依情定势,合理想象,延伸情节。有的学生接着写:卖炭翁离开“宫市”后,一路上老泪纵横,他原想卖掉这一车炭,让一家人度过年关,可现在只换回半匹 红绡。他不敢再见卧病在床的老母和一群饿得皮包骨头的娃娃。到了村口,他让老牛自个儿拖着空车回家,自 己将半匹红绡系在村头干枯的老槐树上,他含恨上吊自尽了。有的写“卖炭翁”早就恨透了腐朽的朝廷。炭被抢后,他愤然离开宫市,走上了杀富济贫、与朝廷为敌的道路。两种结果截然不同,但从情节定势看都有发生和发展的可能。因而符合延伸性想象的要求。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还可从对比想象、假设想象、逆反想象等方面进行。

三、精心设计“命题”,指导情境作文所谓“情境作文”,就是根据学生生活实际、思想实际以及作文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一种特定的情境和 氛围,要求言、行、情融为一体,同步展开进行的作文。

要让学生能够写出具体的情境与氛围,教师在命题时 应能够为他们创设一个“说话”的氛围和情境;能够触及到他们写作的动情点、兴奋点,使他们很快入情入境 ;能够唤醒他们沉淀的记忆,迅速搜索头脑中储备的相关内容的信息,引出表象,启发想象。

(一)规定情境。进行此种形式的情境作文练习,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画面或暗示一种情境。如看图作文,画面往往是“特写式”的,只是反映事物包孕的某一瞬间,它“含不尽之意于画外”,留有景物和人物的许 多空白点,因此,为学生作文创设了能够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

指导《伞中情》(一位穿红裙的小姑娘给雨中的盲人送伞)情境作文时,我引导学生从“有限想象无限” :

①从静态的画面中想象动态,如小姑娘观察、奔跑、撑伞等; ②从外表想象内心,如从盲人面部表情想象他 内心的感激之情; ③从动作想象语言,如小姑娘和盲人的对话,周围人的称赞; ④从平面的无声处想象立体音 响,如风雨声、脚步声、汽车喇叭声等;

⑤从特写式画面想象全景式的事故,如小姑娘在放学的路上看见盲人 在淋雨,举伞护送盲人回家。这种情境,学生平时有所感知,有着表象积累,一旦入情入境,便会插上想象的翅膀。

(二)虚拟事件。即假设一个事件,让学生成为“事件”中的一个人物,然后按要求进行写作。例如:你 一直想上重点高中,中考成绩公布时,你差了1分。当你得知这个消息时,你感觉如何?你面对同学、老师、家长的目光作何状态?后经查卷,原来分数计算错了,你一下子成为学校前三名。此时你作何情状?现实生活中常有这种极富戏剧性的实例,同学们一旦进入“角色”,便会神思飞扬。

(三)因事造境。这种情境作文要求描述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中的言行和表情。如某中学生经历过下面 这样的境遇。

(1)在全市优秀学生干部表彰会上,他戴上了大红花。(2)在中考体育加试时,他铅球、跳远和200米短跑都不及格。(3)闲暇时,他携一卷书独自在夕阳的余辉里散步。此类情境作文训练旨在让学生将平时观察到的分散的零碎印象(材料)加以归纳,进行思维加工,并逐步 组合集中,形成完整的新形象。

总之,在情境作文教学的具体操作中,想象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感知情境、积累表象需要借助想象;引出表象、描绘情境更需要丰富的想象。正如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同时,我们 还应告诉学生,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进行的,要使想象合理、新颖,首先要做到平时认真、仔细地感知、积累,有了知识与生活,“神思”的翅膀才会飞得高远。

【参考文献】

[1] 吉林大学出版社

徐世贵著《新教师教育教学技能指导》。[2] 2009年、2010年《临夏教育》。[3] 2010年、2011年《甘肃教育》。[4]《小学生作文指导》。

教 学 论 文

学 科: 语 文

题 目:《情境作文教学与想象能力的培养》

姓 名: 肖海发

想象作文教学反思 篇5

想象作文教学反思

作文课上完后,让我最感欣慰的是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习的积极性都较高;学生的回答是那么富有想象力,那么富于创新;学生动笔时兴致盎然,每一个同学都感到有话可说,作文难的苦恼基本看不到了。那些平时一听到写作文就紧皱双眉的学生,这一次也没有感到困难。

同桌互说后,学生迫切地想要与老师分享自己的想象。当学生和我分享他们的想象时,我让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充分肯定他们个性化的语言或表达形式,充分尊重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并引导他们尽可能说得具体些;随后请学生评价,说出最欣赏的地方,让生自悟习作要求。我根据学生的评价随机板书,对学生进行了比较明晰的写作指导,帮助学生归纳出想象应该大胆、新奇、有趣,在想象的过程中适当用上一些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运用拟人、比喻手法,注意神态、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这样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更吸引读者。紧接着让学生给自己的想象内容起题目。在学生拟题目的过程中,我请两个学生说说自己打算重点写什么内容,进而指导学生进一步明确了习作的重点段。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还注意捕捉一切机会进行习作的指导,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些习作的素材,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尽量克服学生作文中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现象,使原来内容空洞、乏味的作文,变得有新意,有个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真期待学生能写出满意的作文!

篇二:贯岭小学四年级想象作文“笔”的教学反思 任远强

想象作文《未来的笔》教学反思 贯岭小学 任远强 今天,本人执教了四年级一篇作文课《未来的笔》,要求同学们打开思维,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的,弄清楚现在的笔有什么缺点,未来要怎么改良这个缺点,所以本次习作自然也就要考察和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教师要上好一节作文课,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要想在作文指导课上使学生获得作文的技巧与方法,教师必须精心地设计作文指导课的上法。因此,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成绩,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及水平,教师必须在作文指导课上下功夫。

想象作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的一种最好的方法。由于小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较差,虽然有时他们经过持续观察后占有的材料十分丰富,且富有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但是在他们的头脑里,这些材料是零乱的、分散的,没有大小轻重之分,尤其处于作文起步阶段的小学四年级,他们不会根据中心思想选取相关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所以大多学生写起来思前不想后,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到哪里,这就难免出现词不达意、详略不当的毛病,比如:未来的笔,他们的素材就很少,可能被现实生活中的笔给禁锢了。因此,教师有必要采用“问题”导向使目标明确。因此本人在进行《未来的笔》作文指导课的时候,问到:“现在的笔有什么缺点?你

想怎么改良成未来的笔呢?”使学生能按照一定的重点和顺序,有意识地边想象边思考,循序渐进。我在作文课上给学生提出的要求:1、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大胆、合理。

2、语句通顺、生动。

3、能把故事写具体,还有自己独特的想法。首先要让学生在互相的讨论中想到自己要变的未来的笔的样子,有点和缺点,这样的前提是要自己喜欢的事物或者感兴趣的事物,从学生的内心入手抓住他们可以发挥的想象,再让学生展开想象大胆地去说变成了该事物之后自己该做哪些对社会和人类有益的事情,这样做就能很好地对学生的“变成后做了什么事”引导比较到位。目前的小学生写作文时最大的难题就是没素材可写,或是不知从何想象。其实呢,不是生活中没有作文素材,而是学生缺少善于捕捉作文素材的能力,缺乏实践活动,还缺少文化知识。所以我用了大量的图片、故事„„等各种设计来启发他们的思维,让学生把目光投向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去,不断发现,捕捉在生活中有趣和值得关注的事物,开阔学生的眼界,增长学生的见识。即使是平常的小事也可写出新意来。老师要选择最佳的观察对象,安排合理的观察顺序,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这样,学生可用一个简单的生活情节来想象一个生动、形象的故事。可见作文来源于生活,学生通过生活开拓思维,想象一个新的境界。

想象性作文凭借儿童的想象展开,但儿童在想象时,情节较为抽象、模糊,可能只是一个大概的过程和结局。所以,在

学生的想象有了大致的轮廓后,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围绕情节想具体。除此之外,由确定材料到下笔成文,中间需要一个说的过程,我口写我心,我心写我口。让学生把自己头脑中想象的情节说出来。在此过程中,语言与思维呈互动状态。说的收获与启发也促成了写的酝酿,将积累材料与化成文字之间的梯度大大缩小。尤其是教师让学生示范说,个别说,同位说,小组说,既是个体一次写的酝酿和尝试,也是不同个体间的一种互相启发,能使学生互相影响,不断补充,取长补短,丰富自己的内容。

我认为“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培养学生想象作文的途径是很多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地挖掘学生的内在创造潜质,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使学生创新能力和作文能力都得到一定的提高。

北川羌族自治县贯岭小学 任远强

2014年11月25日 篇三:关于小学想象作文教学的探讨

关于小学想象作文教学的探讨

摘要:作文教学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可以通过激发兴趣大胆想象;积累素材厚积薄发;打开思路活跃思维;创造机会多方思维等方法,指导小学生创新思维,写好想象作文。

关键词:想象作文;兴趣;素材;思路;机会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107-01 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该如何指导学生写好想象习作呢?《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文教学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北师大刘锡庆教授也认为作文教学目的在于:”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把写作主体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即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都尽怀地释放出来。”我深有同感,我认为在想象作文训练中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造思维,锻炼创造能力,进行个性的语言表达,形成创新人格。因此,我在想象作文教学实践中摸索、探求,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激发兴趣 大胆想象

小学生一提起作文就头痛,认为作文枯燥,对作文提不起兴趣。对此,我每次教学时总是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营造轻松、有趣的习作氛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激起习作的欲望。

如,在教完《鸟的天堂》后,我利用再现情境,让学生在小鸟们发出的美妙声音余味中,用热情召唤的语气说:”榕树上的小鸟们可真好客啊!他们不但为我们举办动听的音乐会,听说还特别为大家准备了一场激烈的运动会,你们想不想瞧瞧呢?”哇!课堂气氛顿时沸腾起来,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想!”这时,我”悄悄”向学生传递学作信息:”可是呀,小鸟们要我们欣赏完,把这场运动会生动具体地写下来,每人寄一份给它们,写得好的,它们还要带你们去鸟的天堂里做客呢!大家有没有兴趣啊?”“有!”接着,教师播放录像(小鸟们在榕树上活动的情景),学生的注意力特别集中,观察得特别仔细,写作时就根据小鸟们的动作、姿势,无拘无束地大胆想象,把这场运动会写得有声有色、活灵活现,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可谓是”教得轻松,学得快乐!”

2.积累素材 厚积薄发

叶圣陶先生说过:”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知识、思想、语言等等方面的积累。”可见,要写好作文,平时一定要注意积累写作的素材。想象作文也需要素材,因为想象作文的前提和基础是想象,而想象是人们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语言的调节下,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和组合,从而形成新形象的思维(心理)过程。要培养学生善于捕捉作文素材的能力,就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著名的雕塑家罗丹也说过:”世界并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怎样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呢?

2.1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留心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日出”、“下雨”这些我们经常看到的自然现象,家里、班级里发生的小事,这些事物很多同学觉得司空见惯,教师应指导学生从这些平常事入手,养成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的习惯。

2.2还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怎样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怎样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如何进行事物的分析、比较;注意事物的不同形态、发展、变化;注意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等。人们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可以在平时鼓励学生坚持写读书笔记,教他们经常用积累本子多积累一些课内、课外读到的书中的好词佳句,这样可以在以后习作中派上用场。3.打开思路 活跃思维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掀起创新热潮的今天,让学生自由翱翔作文创新的天空,应引导学生用童眼看世界,放飞想象的翅膀。

所以,对于同一作文题目,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老师不能把学生的想法当作”胡思乱想”、”异想天开”妄加批评,削弱学生的写作的兴趣,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求异。如学生在学到《去年的树》最后时,我出示这样一个小练笔:”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后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让学生续写故事,竟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有一篇习作

引起我的注意:”小鸟伤心的离开了灯火,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安顿下来,整天伤心地流眼泪,最后死了,土地公公被小鸟的真诚感动了,就想了一个好办法,派人上报天庭,玉皇大帝就把树和小鸟带上了天,穿越时空遂道,把他们送到21世纪的中国的土地上,从此他们再次成为一对很要好的朋友。”这是怎样的习作呀!纯粹是”胡谄”,我叫来这位学生,问他为什么这样写,他非常自豪地回答我:”这样写是我从电视节目中得到的启示,写的话是我对小鸟和树美好的祝愿和对小鸟对树的友情的赞美!”多么天真,异想天开的想法,但这何尝不是作者最真切美丽的幻想,作文的目的不就如此吗?之后,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从不打断学生的思路,干涉学生的想法,控制学生的思维,而是给予学生更广阔、自由的想象空间,让学生们用心灵的自由和天真的情思去描绘自己的想象作文,活跃思维,从而促进学生个性作文的形成。

4.创造机会 多方思维

语言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要掌握这种工具,必须让小学生的作文在尽可能大的范围里,在尽可能丰富的层面上得到实际应用和模拟运用,只有在充分的实践运用过程中,才能激起小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因此,只要有助于学生语言实际应用的一切可能的办法、形式、机会,我们都不能放弃。

结合开展”我们畅想未来”读书会,不失时机地布置学生进行科幻作文,《未来的学校》、《未来的衣服》、《20年后我的家》等,既是对读书的总结,又是学生进行创新作文的好机会;根据自己喜欢

的学习用具,自由扩充拟题,想象故事,写《魔术文具盒》,记《书包旅行记》,介绍《神奇的钢笔》等;习作可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科技小实验,引导学生注意身边的事物和体验生活,说说心里话,写《我为什么会哭》、《我家的多功能沙发》、《小纸人动起来了》等;还结合作文课,出示学生喜欢的动物图片让学生自由选择动物组合起来编童话故事,开《童话故事会》,看谁讲的童话故事最精彩??通过各种渠道,课内外、校内外为学生找寻作文的机会,让学生多方思维,完成作文训练所要达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师大出版社

[2]《小学作文训练艺术》2000年版.中国林业出版社 篇四:想象作文教学反思

想象作文教学反思 学习《草虫的村落》后,单元中有一则习作。习作要求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员,可以是一种植物或一种动物,甚至是一个自然现象,写出它们在大自然中是怎样的生活及变化的,想象它们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并融入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学生最喜欢写想象作文了,天马行空,可以无所顾忌地进行想象和创造,这种创新精神当然值得提倡。但是本次作文的想象还是有限制的,要求或写出动物的生活习性,或写出植物的生长过程,或写出自然现象的变化过程,就有了一定的难度。

我找了一些范文,比如自述或奇异游历一类的习作,感觉不是很贴切。于是我亲自写了一篇《鱼国奇遇记》的下水文,描写了一条鱼儿在水底世界的所见所闻。通过故事语言写出了鱼的吃、穿、住、睡的生活习性,并进行了环保的呼吁。在读完范文后,我在教学中特别强调,在故事的想象中要体现资料现实的元素,让别人读了你的文章,对你写的动物、植物、自然现象有所了解,而不是胡乱瞎编。

在一番教导之后,学生积极动脑,发挥想象,部分学生写出了很优秀的习作,比如:吴丽楠的《蜂巢打工一日游》、梁琼月的《蜜蜂王国奇遇记》、程霁月的《天空的颜色----彩虹》、李孟菲的《一只小鸡的幸福生活》、郭元双的《我是酸雨》等,同学们想象丰富,融知识点于故事中,读来有趣又能受到教育,真是一次快乐的写作。

这次教学,让我体会到老师亲自写下水文进行指导写作文,更加贴近学生的语言和生活,贴近习作的要求。篇五:想象作文:我的奇思妙想

想象作文:我的奇思妙想 如何写奇思妙想

想象作文,顾名思义,就是作者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凭借想象的翅膀,超越实际生活,去构想出见过或根本没有出现过的生活图景,以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文章。一位作家曾说过:“一个会回忆,会联想,会想象的人,才是会构思的人。”由此可见,想象对我们学习、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写好想象作文,会提高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会成为我们一生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的。

那么,怎样写好想象作文呢?

1、构思巧妙

对未来的想象不是写现实的事物,这就要求我们在构思上动些脑筋,写法上新颖,有吸引力。比如可以直接写未来的情景。有个同学在作文的开头写“今天是2024年元旦,我们分别的老同学欢聚一堂??;”也可以采取设问的开头方法,如“祖国未来是什么样子呢?”还有的同学以做了一个梦为开头,以醒来后希望梦境变成现实为结尾??不管用什么方法,都应该努力使自己的文章对别人产生

吸引力,一看到开头,就愿意继续读下去。

2、大胆合理

既然是想象作文,想象是十分重要的。在我们确定了要写的材料后,我们就应紧扣材料(可能是一方面,也可能是几方面)展开丰富的想象。这个想象一定要做到奇,即奇特,富有个性,是属于你自己的大胆而奇特的想象。你想象中的20年后的某一方面是什么样的,你们的聚会是什么样的,你就可以是什么样的。因此,同学们一定要大胆地展开想象,尽量在

想象汇总突出自己的创新。想象要大胆而有新意,具有时代性的同时,要注意合理。想象的合理指想象要基于现实。它是想象而不是狂想、妄想。要基于现实,又要超越现实。写这类作文要注意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将自己平时观察所得,根据表达的需要,合乎情理地展开想象。

3、内容具体

有了大胆而合理的想象,我们应把想象的内容具体而详细地写出来。写时要围绕一个中心内容,把想象的变化、情景,有重点,有层次、具体地

描述出来,不可只写一些简单、空洞的概念。写得具体而详细,这样文章才会有具体内容。

4、感情真实

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篇6

爱因斯坦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对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世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纵观古今,无论是以技术革新推动时代发展的科学家,还是以精神内涵引领社会进步的文学家、艺术家,神奇的想象都为他们提供了创新的契机。

想象力是作文的基石。

想象是创新的基础,写作时,用上想象方能“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才能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和感人的艺术形象。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写的能力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写作能力与想像是分不开的,缺乏想像力的学生很难写出好的文章,学生写作时如果没有想象力,其作文思路就会闭塞,内容就会空洞,立意也将陈旧不新。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写出满意的作品就必须要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作文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一种活动。作文是思想内容和书面表达形式的统一体,是道德、智力、技能诸方面的综合锻炼和综合反映,是富于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而一切创造性活动都离不开想象。在作文教学中,借助想象,可以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自己未曾感知或根本无法直接感知的事物,可以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从而有助于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在作文教学中,进行想象性作文训练,可以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小学生富于想象和幻想,写想象作文符合他们的心理特征。想象作文强调内容独创性,鼓励学生凭借生活经验的积累、大胆想象,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意愿。英国诗人雪莱说:“想象是创造力。”想象力是人类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智慧,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可见,想象力在科学发明和艺术创造中起决定性作用。作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想象力。用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根据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的特点,他们想象逐步从无意想象发展到有意想象,想象的兴趣浓厚。那么,作文与想象是什么关系呢?如果婴儿诞生于母体,成长于襁褓和摇篮,那么,作文就是想象的襁褓和摇篮。

首先,作文为发展想象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天文地理,花木鱼虫,风俗人情,历史未来无不成为作文所涉及的内容。广阔的作文领域为想象提供了驰骋的天地。

第二,文章的根是情,“情动而辞发”,而情是想象力的激素。接触到某一事物,不动情,就不会产生想象。有无情感,是决定想象是否诞生的临界线。那么以“情为本”的作文,岂不是处处有激发想象的最佳机会。世界上的传世之作,都是激情产生的想象的骄子。

第三、教师是想象的火种。把婴儿放在摇篮中,不去精心的哺育,婴儿是不会长大的。同样,只让孩子一味的去写作文,而不给他们的思维以恰当的指导,那么,想象力也无法培养出来。因此,我认为,老师应该是引发学生想象力的火

种。谈到“引发”,是因为儿童的大脑并不是空洞的,儿童是极富想象力的,从他的说话还不利落起,他就告诉周围的人,他想到天上去,坐在月牙上荡秋千;他还想沿着彩虹桥,从这座楼顶走到另一座楼顶上;他还会对着笼中的小鸟不安地说:“你别想妈妈了,跟我说话好吗?”„„在人人皆有想象力的基础上,让我们作为引发学生想象力的火种,去燃亮学生的想象力,去着力开发想象资源,必定会很有收获的。如用“二十年的我”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有的同学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天文学家,乘做宇宙飞船,解开宇宙之迷;有的同学想象自己成为著名的医生,攻克癌症等其它疑难病症,为人类作贡献等等。指导学生运用想象力去观察生活、积累材料。如见到了“水”你会联想到什么?有的同学说:“水,汹涌奔泻,如箭(飞驰),如马(奔腾),如虎(下山),威力无比,势不可挡。”有的同学说:“水如一面明镜,清澈见底,如我们的心灵,洁净无瑕。”运用再造想象去阅读古今中外的名作,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作文的立意新颖靠想象力去创造。例如给一个“×××”命题材料,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力进行立意。经过讨论思考,出现了以下命题:“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我们需要经受磨炼”、“乘风破浪去远航”、“坎坷又何妨”、“坎坷也美丽”。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写作能力涉及语言和思维两个方面。在语言习得方面,最基本的是语言的积累;在思维方面,最基本的是联想和想象力的培养。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语言的内容,二者密不可分。教学大纲把语言材料的收集和积累,联想和想象力的培养作为作文训练的基本要求。

作文教学不仅是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而且是一种严格的思维训练。学生从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到产生感情,产生思想,直至构思文章,写成文章,是一个完整的积极思维活动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无论是审题、立意,还是取材、构思,都要突出一个“新”字。而想象力正是这个“新”字的具体体现。没有想象力,学生的作文也就失去了灵性。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想象力

写作和阅读密切相关,相辅相成。从阅读对写作的作用方面看,阅读是写作的借鉴,是读者间接认识生活的途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所了解的生活,所产生的情感共鸣,所获得的思想认同等等,这些对于提高读者的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不仅可以获得对生活的感性体验,也可以获得对生活的理性认识。

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课外阅读并非遇文便读,要将作文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把阅读材料作为写作的对象,如涉及日常生活方面的、涉及文化生活方面的、涉及国内外重大新闻方面的报刊时文。要求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包括文学,哲学,历史,科学著作等。这对提高学生的精神品质和文化修养是大有益处的。学生的精神品质和文化素质提高了,就会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想象力也会随之提高。

为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阅读时间,我把每天下午的20分钟自习课定为自由阅读时间,并且自己陪学生一起读。在读的时候,我往往很专注,随着书中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而自然地流露出喜怒哀乐的表情,并且有意让学生看到,让他看到你所看的书并对它产生兴趣,有一种想看的欲望。另外,我还争取到家长的支持,在家长中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建议家长每天晚上陪伴孩子读30分钟左

右的书。为给学生有一个交流展示的机会,每周都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在交流会上开展讲故事比赛、师生共读、交流体会等活动,这些活动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令人欣喜的是随着阅读时间的延长,发现学生对童话、神话、寓言这些书渐渐地失去了兴趣,取而代之的是文学性更强一些的儿童文学作品,有些学生读起了《杨红樱系列作品》等,甚至还有些学生读起了中国古典名著和外国文学名著等。而在这日复一日的阅读中,学生在享受着语言文字带给他快乐的同时,那些词汇、段落、结构已潜移默化地进入学生的脑海,出现在他们的作文中,同时文学作品中主人公文明的言行和高尚的品格也在悄无声息地影响着他们。学生的精神品质和文化素养提高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想象力也随之而提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启发想象

是否有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是作文是否生动形象的保证。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细致地观察事物,积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感受事物的各个方面,如用眼去看、用鼻子去闻、用手去摸、用耳去听等等,同时还注重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加入自己的独特情感,否则学生对观察的事物冷冷冰冰,写起文章就必然平平淡淡,毫无生气,没有真情实感。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我经常把学生带进自然,去观察、去感受大千世界的美丽。春天里我会领学生走进公园、走进野外去寻找春的足迹;夏天里我会跟学生一道享受蚂蚁搬食物的快乐、欣赏荷花的美丽;秋天里我会带学生去郊游、去感受秋叶的绚丽多彩„„在引导学生观察的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启发学生的想象。如在一次《校园里的桂花》的写作练习中,我带着学生漫步在校园里,先让他们用心感受桂花的香味,同时边指导学生观察桂花边问:“你们觉得着桂花像什么?”“像米粒,可比米粒要小”“他躲在树叶中间就像顽皮的小孩”。“颜色呢?请大家接着联想。”学生就这样边看边想象,充满了情趣。而在这次作文中出现了许多优美的语句。如:“一阵微风夹着一股香甜而浓郁的花香迎面扑来,直钻人的心脾。抬头望去,一株高大的桂花树如巨人一般挺立在那里,茂密的树冠像撑开的一把绿色大伞。走近一看,一团团、一簇簇碎金般的小花簇拥在一起,正躲在翠绿如玉的叶间顽皮地眨着眼睛,偷偷的打量着这美丽的校园......”“美丽的桂花树,你静静地伫立在这里,默默地倾吐着自己的芬芳,为校园撑起一方美丽的风景,在你的庇护下,我们快乐地成长。老师啊!您不就是校园里的那株桂花树吗?......”看,这就是观察、想象的魅力。由此可见,在引导学生观察的过程中只有启发他们进行合理的想象,才会写出形象生动、情感真挚的文章,才会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1.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所谓“感”就是观察、感受;所谓“悟”就是体悟、思考。观察感受是基础,体悟、思考是升华。“感悟”包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对文学、艺术的感悟,也包括对现代科学思想的感悟。感悟既是情感的体验,也是理性的思考。没有情感的文章是苍白的,没有理性的文章是肤浅的。因此,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悟性。

感悟自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灵性。小至花鸟虫鱼,大至山川河流,非大自然不能陶其情,非大自然不能冶其性。回归自然,感受自然,就是回归人的天性。古人周敦颐从“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种形象中,悟出人之“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伟人毛泽东的“一唱雄鸡天下白”,是通过对鸡鸣的感悟,说明了黑暗必将过去,黎明一定到来的社会发展规律。感悟的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感悟自然,并且要培养学生去

感悟社会,这是开拓学生的生活视野的重要途径。让他们了解自己所处的生存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还要培养学生去感悟人生,让他们去认识别人,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理想。

3.创设情景,引发想象力

创设情景是引发联想和想象的重要手段。情景的创设对表象的浮现起着重要作用。情景的创设要注意暗示表象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由此及彼地建立起表象之间的联系。例如,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作文题:

树上有十只鸟,打死了一只,还有几只?

根据这一情景,同学们展开合理想象,立意新颖即可得满分。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智力题,我要求同学们除掉枪响打死一只,其他的鸟全惊飞了这一答案进行想象。同学们兴趣盎然,各自打开想象的闸门,通过几分钟的思考,便展开讨论,其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收获匪浅,总结如下:

A、树上还有九只鸟。理由是:树上十只鸟中有两只老鸟(一公一母),八只小鸟。公鸟被打死,母鸟用翅膀在窝里保护着八只小鸟。立意:体现出伟大的母爱。

B、树上还有八只鸟。理由:树上十只鸟中母鸟被打死,公鸟逃之夭夭,只剩下八只小鸟。立意:批判贪生怕死之徒。

C、树上还有七只鸟。理由:树上十只鸟中一只小鸟被打死,两只老鸟惊飞,还剩下七只鸟抬头怒视。立意:团结一致,奋力抗争。

培养想象力的方法很多,还可以利用图片创设情景,展开学生的想象。也可以续写未完成的故事情节,改变作品的主人公而重编故事的改写、扩写,如《假如我是„„》或植根于现实,展示生活的愿望,指向未来的创造想像(如联合国曾举办的“外空探索”“空间活动将如何改变我国和世界”的征文)。其实平时注意抓住课本中能触发自己想象的诱导物,进行适当的点拨,使读与写紧密地结合起来,也是培养自己想象力的重要途径。

4.精心设计作文题,培养想象

小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喜欢憧憬和幻想,富有创造力。在作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去引导、刺激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唤醒他们的写作灵感,这对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十有益的。小学生对童话、想象和幻想类的文章情有独钟。在训练学生作文时我也是从童话开始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如《文具盒里的悄悄话》、《小猴逃学》等,这些文题趣味性强而想象力丰富,很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有时还让学生根据某种假设的情况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联想和想象,如《二十年后的我》、《假如我有一双翅膀》等等。另外,进行看图作文写作训练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看图作文所提供的画面往往是生活中的某个特写镜头,里面有许多“空白点”,有“含不尽之意于画外”的特点,为学生创设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想象作文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篇7

一、丰富表象储备

丰富表象是写好想象作文的前提。所谓想象作文, 是以已有的表象材料作基础, 运用心理学的“想象”来写文章, 设想并创造出自己未感知过的新事物、新情节、新形象。一言概之, 想象作文, 就是要使“想”在“象”的基础上创生, “象”在“想”的创新中升级。因此, 要让学生写好想象作文, 就必须从各种途径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 多参加活动, 多体验和感悟。1.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生活是想象之源, 想象是作文的翅膀。教师要积极利用学校周围的资源优势, 带领学生以郊游、野炊、夏令营等方式走进大自然, 以到社会参观成就展, 搞社会调查等方式深入社会, 走进生活, 指导学生留心观察, 真切感受迷人的自然风光, 神奇的动物王国, 精彩的人物事件, 斑斓的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等等。2.课内课外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图形与符号所标志的意义, 通过词汇联想掌握词汇描写的各种形象, 在实验课学习中注重正确观察、使用实物、模型等各种直观教具, 积累新的表象。在课外阅读中, 要指导学生博览群书, 做到“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 并通过组织读书报告会、心得交流会、故事演讲等活动, 提供交流平台, 激发读书兴趣, 使课内外相互渗透, 读写说融会贯通, 积累妙言佳句, 学习表达方法。3.开辟校园活动课程。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课程, 诸如在学校举办各类竞赛, 结合学科特点举行趣味课堂、科技活动等让学生在真切的生活实践中自主体验, 开阔视野, 积累知识, 为习作奠定基础。

二、进行想象指导

想象是作文能力和表达能力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 要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就必须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教师要让学生将想象与现实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 指导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 有目的地去想象, 所想象的内容可以是对人们起启示、教育作用的, 也可以是向人们展示一种前景、一种愿望、一种理想及一种知识。下面笔者将以自身的教学实践为例说明想象作文教学模式中关于想象指导的具体操作过程。

案例:作文教学中的想象指导

1.出示一幅简单的图形 (三角形) , 让学生充分展开联想, 发挥想象。

2.教师出示想象要求:想象合理, 内容要健康, 口头表达要简洁概括。然后例文示范, 例如:由三角形我想到了一座山, 由山我想到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只要我们永不言败, 困难就被我们踩在脚下。

3.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2分钟) :

(1) 由此三角形, 你联想到了什么?

(2) 你如何把你想象到的东西用恰当的语言口头表述出来?

(3) 想象表述, 用以下句型把想象到的东西用口头表达出来:由三角形我想到了……

4.同桌交流, 讨论思考结果。

5.全班交流。

6.学生代表发言, 教师简要点评。

7.教师进行小结, 板书要点。

(1) 想象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 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 想象常常借助于联想才能得以进行, 即由某人或某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

(3) 想象和联想的区分。想象是人脑主观创造出来的, 是从无到有的过程。联想是客观实际的, 是由此及彼的过程。

对学生进行想象指导时, 教师应该把想象的合情合理与尊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统一起来。因为合情合理是写好想象作文的关键, 没有了这个根据, 想象就是空想。由于生活经历、背景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学生大脑中的表象材料不同, 生活感知也就不一样, 他们在想象时, 其内容肯定会各有不同。因此,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让他们大胆想象, 鼓励他们勇于创新, 敢于写与众不同的想象内容。但不管他们如何想象, 也不管想象什么内容, 只要有一定的科学根据, 符合自然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那么, 其想象就是合情合理的。

三、开展想象训练

在指导想象的基础上, 为了进一步开发学生的作文想象力, 教师需要联系生活实际和专业实践为学生提供想象的线索, 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想象力训练。1.原型想象。指从生活中某个具体的人或事物出发, 去构思文章中的人物或事物的想象。展开原型想象时, 关键在于找准原型, 通过各种联想把原有表象结合起来典型化。在写作实践中, 按照选用的不同原型可以分为三种:一是以人物为原型, 即以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人物展开想象, 塑造人物典型;二是以事件为原型, 即以现实生活中发生过的某件真事为原本展开想象, 提炼出典型情节;三是以景物为原型, 即以现实中客观存在的自然景物或社会环境为基础展开想象, 创造典型环境。2.假设想象。根据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 想象未曾经历过的情境或没有出现的结果等。这种想象比较合乎中小学生的好奇心理,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3.情境想象。作文是环境与情感, 生活与思想, 客体与主体相熔铸的产物。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应积极创设各种情境, 把学生带入情境中, 强化学生的感受, 通过情感的诱发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4.图形想象。尽可能多地列举出什么东西与这个图形相像, 以开发想象力。下面笔者将以图形想象为例, 说明作文教学中如何展开想象训练。

案例:作文教学中的想象训练

1.出示训练要求

(1) 训练材料:两幅图, 即圆和三角形。

(2) 训练要求:想象合理, 内容要健康, 表达要简洁概括。

(3) 训练表达的形式:看到甲, 我想到了……;看到乙, 我想到了……;甲与乙合起来……

(4) 教师示范例文, 例:“看到甲, 我想到圆圆的篮球。接着又从篮球想到了在NBA打球的姚明。看到乙, 我想到了一座山峰。甲与乙合起来, 想到了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姚明。他努力拼搏, 一定能登上NBA的最高峰。”

2.学生思考3分钟, 把想象的表达记录在纸上, 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选取1-2位中等程度的学生, 把其想象表达写在幻灯片上, 以备点评)

3.想象表达习作的简要点评。

(1) 出示点评要点

(1) 想象是否合理, 内容是否健康?主要体现在哪里?

(2) 想象的表达是否做到了简洁概括?

(3) 有什么修改建议?理由是什么?

(2) 幻灯片出示学生的习作。

(3) 学生朗读评议。 (由学生围绕评议要点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4) 作者自评。

要点:作者对自己习作有什么看法?同意同学们的哪些评议?不同意哪些?

(5) 教师小结。

要点:指出学生的评议哪些是恰当的, 哪些是不恰当的, 补充学生没有提到的。再次进一步地明确教学目的。

(6) 学生自改。

学生参照评改要点, 修改自己的想象表达习作, 教师四周巡视指导。

教师在进行想象作文教学时, 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相信学生, 把思考的空间交给学生, 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实现“我手写我口, 我口说我心”的目标。但与此同时, 还应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 为学生创造想象的自由, 体现学生是想象的主人。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 应让学生拥有充分的主动权,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 进行个性化的想象和自由表达。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所言:“作文命题及读物选择, 需认定作之者读之者为学生, 即以学生为本位也。”

第二, 注重说和写的训练, 把说与写统一起来。新课标明确指出,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 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因此, 进行想象作文教学, 需要遵循从说到写, 先说后写的路线来展开。通过交流, 既拓宽了学生写作的思路, 又使学生的习作具有个性色彩, 为写作打下基础;通过写作, 锻炼了学生如何把说的内容变为文字, 使语言富有生命力。说写相结合的训练方式, 让学生写出更多内容丰富、想象优美的文章, 使作文教学取得更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梁桂新.“想象作文”的尝试[C].教研文集, 1995.

[2]陶丽春.想象作文:在“想”与“象”中和谐创生[J].小学语文教学, 2012 (1) .

[3]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4]林格.教育是没有用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5]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

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篇8

一、观察现实生活,激发相关想象

无论哪一类想象都离不开现实,离开现实的想象是空洞的。我们只要能时刻注意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积累丰富的学习生活经验,就等于给自己积累了丰富的想象源泉。做起作文就可以得心应手了。

例如,让学生围绕未来—进行想象,写一篇习作,这一类写未来生活的想象作文对学生而言更有难度。未来是什么样的,学生除了接触到一些科幻片,其他的就十分抽象,不知写什么好,其实这些想象都与我们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可以让学生勤观察。例如,现在的房屋一旦完工,它便固定下来,设想一下未来的建筑由一个个组装件构成,格局不同的需要进行组合,这样既适合不同人的需求,又便于搬迁、移动。当看到学校操场只有一处,它的空间过于狭小,能不能想想未来会同时拥有地下和空中操场,用升降级来回启动……这些现实中人们追求的更加便捷、完美的东西,都可以大胆想象它的样子、形状、功能。那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空间该有多大?引导学生观察汽车,想象未来的汽车假如可以不用人来驾驶,自己还可以识别路线,同时用空气还有太阳能作能源,质量很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折叠,你说那该多好啊!通过这样的引导和想象,学生不仅能迅速作文,而且极大程度上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也许把未来变成现实的就是他们这一代。

二、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再造想象

课文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材料,也是学生写作的典型范例。教师可充分利用课文资源,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练习改写、续写、扩写等想象性作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再造想象途径,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例如《凡卡》一文,当凡卡满怀希望的把信寄出去后,爷爷能收到吗?爷爷在乡下会怎样想念凡卡?小凡卡后来的命运又会如何?让学生大胆去想象,续写出符合事情发展的故事,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激发了学生想象的火花。

上一篇:优秀村干部先进事迹下一篇:洽谈会主要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