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质量成本核算模式的探究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质量与企业的总体经济效益的联系日益密切, 如何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 以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 达到产品的质量性与经济性的统一, 日益受到企业决策层的关注。因此, 对全面质量成本核算模式的探究成为质量问题的关键。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与特点

全面质量管理是指导和控制某组织与质量有关的彼此协调的活动。全面质量管理, 简称TQM是基于组织全员参与的一种质量管理形式。具体地说, 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以质量为中心, 全体职工以及有关部门积极参与, 把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数理统计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 建立起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与传统的质量管理相比较, 全面质量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1) 从过去的以事后检验和把关转变为以预防为主, 即从管结果转变为管因素。

(2) 从过去的就事论事、分散管理, 转变为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进行全面的综合治理。

(3) 突出以质量为中心, 围绕质量开展全员的工作。

(4) 由单纯符合标准转变为满足顾客需要, 满足顾客要求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出发点。

二、全面质量成本与全面质量管理的关系

首先, 全面质量成本是为了适应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而产生的。传统的质量成本概念只能与质量管理的概念相适应, 而现今已将质量管理提高到全面质量管理水平的认识上, 就必须提出全面质量成本的概念与其相适应。因为从质量管理到全面质量管理, 内涵扩大了, 如果质量成本仍旧停留在质量管理成本的水平上, 就无法研究不同质量水平下的全面质量成本。

其次, 全面质量管理是企业降低全面质量成本的保障。企业在质量方面追求的目标是力求以尽可能低的成本, 达到确保质量的要求;尽可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并尽力缩小故障成本的支出, 而要实现这个目标, 就必须坚决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再次, 全面质量成本能够为全面质量管理更好地服务。全面质量成本对全面质量管理的有效运行进行成本效益的分析, 并在分析的基础上, 从全面质量成本的角度进行评价和监督。同时, 它也考虑了全面质量管理的系统性、全面性的要求, 为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奠定了基础。因此, 全面质量成本对完善质量体系, 服务于全面质量管理有重要的意义。

最后, 全面质量成本与全面质量管理都是将企业文化的因素融入进去, 并成为其基础要素之一。二者之间的侧重点不同,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的是质量文化;而全面质量成本强调的是全面质量成本文化。但是, 两者之间又都是以质量为出发点, 从而达到相对的统一。

三、全面质量成本的核算模式探究

全面质量成本核算是根据全面质量成本的分类, 运用专门的方法, 为达到顾客接受的合理质量水平, 在产品形成的各个阶段与环节所花费的一切费用及损失进行归集、汇总、计算的过程。

(一) 全面质量成本科目设置的原则

在理解全面质量成本的概念及构成的基础上, 还要科学、合理的设置成本科目, 这样才有利于对其分析与核算, 科目设置主要遵循以下两条原则:

(1) 符合国家现行的成本核算制度, 即要根据国家的会计核算制度来建立企业的质量成本核算制度, 以便核算与考核, 加速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进程。

(2) 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即根据企业的规模、产品特点、设备、技术的复杂性、检测能力和现有的管理体制来识别和确定质量成本科目和细目。

(二) 全面质量成本核算方法

全面质量成本既有现行财务会计上成本的一些特征, 也是一种管理上的成本, 其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为全面质量管理服务的。因此对全面质量成本核算方法的理想选择是以会计核算方法为主, 统计核算方法为辅。对于以会计方法获取的成本资料要力求准确, 但可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处理, 不需要都进行复式记账;对那些在会计上无法获得的信息, 则要借助统计上的方法获取, 只要求相对的准确即可。

(三) 全面质量成本的具体核算模式探究

根据前述全面质量成本的要求和对全面质量成本核算方法的总结分析, 可以看出全面质量成本的核算必须自成体系, 独立核算, 不应与现在的企业财务会计账户混淆在一起, 交叉核算。建议企业设置“全面质量成本”总账, 借方汇集本期发生的全面质量成本, 贷方反映全面质量成本的转出;下设“质量设计成本”、“质量实体成本”、“质量管理成本”、“质量服务成本”、“间接质量损失成本”五个二级账户, 根据全面质量成本的构成, 在二级帐户下再设若干明细账户进行具体核算。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 会计人员从业水平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因此, 在会计电算化的条件下可以更好地对全面质量成本进行日常核算, 随时登记入账, 便于对其分析与控制。这样核算省去了在非独立核算模式下质量成本还原的过程, 把会计人员从繁杂的数字中解脱出来, 同时又不影响现行会计核算体系。对全面质量成本组成要素的核算模式与方法具体说明如下:

(1) 质量设计成本的核算。质量设计成本是指产品开发设计时所耗费的成本, 包括开发、设计人员的成本、咨询费用以及一些其他的手续费。若企业发生的成本符合质量设计成本要求的, 就用“质量设计成本”来反映, 借方汇集本期发生的质量设计成本, 贷方反映质量设计成本的转出。

(2) 质量实体成本的核算。质量实体成本主要是指产品的生产成本。它在金额上等于直接材料消耗、直接人工消耗与机器设备折旧之和。其中, 直接材料消耗不包括因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而消耗的材料费用;直接人工消耗不包括因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而消耗的检验试验等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用;机器设备折旧不包括因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而消耗的检验试验设备等的折旧。因此上述几项内容与全面质量管理的活动直接相关, 应归属于质量管理成本核算。质量实体成本归集的内容与现行会计核算中“生产成本”核算的内容基本相同, 所以, 可以借鉴“生产成本”中成本发生的金额登记入账, 计入“质量实体成本”中。

(3) 质量管理成本的核算。质量管理成本就是传统质量成本的内容, 主要包括两部分:质量保证成本和直接质量损失成本。

(1) 质量保证成本: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所支付的费用, 它包括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

(2) 直接质量损失成本:因产品质量为达到标准而产生的损失费用, 包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

(4) 质量服务成本的核算。销售阶段发生的支出同样属于全面质量成本的范畴。它包括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两个阶段, 但不包括产品的索赔、修理等费用。主要核算的内容:销售人员的工资、差旅费、产品的运输费用、包装费、保险费等。若企业发生的成本符合质量服务成本要求的, 就用“质量服务成本”来反映, 借方汇集本期发生的质量服务成本, 贷方反映质量服务成本的转出。

(5) 间接质量损失成本的核算。间接质量损失成本与直接质量损失成本不同, 它无法直接从账面反映出来, 即不在会计核算的范围之内。

间接质量损失成本主要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1) 企业生产劣质产品或因服务质量差而给企业自身形象、信誉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从而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2) 企业为了满足顾客的要求, 往往容易使产品的质量过剩, 即超过了消费者的真正需要, 超过的这部分损失也无法从账面上用货币形式表示出来, 形成了一部分的间接质量损失成本。

因此, 要计量隐性质量成本的大小, 只能采用统计、数学等其他的方法, 可能得到的数据会很粗略, 但是对企业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控制成本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6) 形成了全面质量成本文化。全面质量成本文化的形成, 贯穿于产品形成的各个环节与阶段, 对全面质量成本的核算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良好的成本文化可以培养员工的成本意识, 明确经济责任, 积极推动全面质量成本工作的开展与落实。但是, 全面质量成本文化不能做定量分析, 只可做定性分析。所以, 没有设置相应的二级账户。

利用全面质量成本核算模式, 按照产品形成的过程, 从产品的设计、生产制造到销售及售后服务进行过程的成本核算, 在差异中分析质量改进的过程, 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时它用货币形态反映产品质量情况, 为全面质量管理提供依据。

摘要: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质量与企业的总体经济效益的联系日益密切, 如何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 以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 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完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健全全面质量管理制度, 明确各责任部门的质量成本职责, 降低质量总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对全面质量成本核算模式的探究成为质量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传统的质量管理,全面质量成本核算

参考文献

[1] 林万祥.质量成本管理论[M].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 2002.

[2] 郭强, 吴君民.全面质量成本概念的再思考[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 2004 (09) :39-41.

[3] 北京中企联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ISO9000标准与质量成本管理[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4.

[4] 解洪成, 吴君民等.试论全面质量成本[J].华东经济管理, 1999 (04) :23-24.

上一篇:探讨化工工艺设计中安全危险问题及控制对策下一篇:公路桥梁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及控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