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论巩固练习

2022-06-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化学教学论巩固练习

《化学教学论》练习题

一、填空

1、《化学教学论》具有较强的思想性、 、 (简称“三性”)。

2、新一轮化学课程改革改革的重点:以提高学生的 为主旨;重视 的联系;倡导以 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 功能。

3、一本化学教科书是否好教好学,主要取决于“三序”,即知识的逻辑顺序、_ _ ___顺序和_____ _顺序结合的合理化程度。

4、教学方法的十六字方针是“教学有法、 、教亦多法和 。”

5、2003颁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高中化学要设置多样化的课程模块,使学生在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这里高中化学新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指 ____ 、____ _、____ 。

6、说课内容大致包括五部分即___ _ 、说教法、说学法、____ _和说板书设计。

7、教师专业知识的内容主要有: 、条件性知识、 和文化知识。

8、1988年11月用“ ”替代“化学教学法”、“中学化学教学法”。“中学化学教材教法”等名称。 年1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 主编的《化学教学论》。

9、化学教学论是一门研究化学课程和__________________ 及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化学科学与教育科学相结合的综合学科。

10、按时间顺序把课堂教学结构简单地划分为: 、 、 。

11、课堂教学评价主要作用是: 、诊断作用 、 。

12、高中化学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个课程模块组成,其中必修包括化学1和化学2,选修包括6个模块分别是____ _、化学与技术、_ _ ___ 、化学反应原理、 ___ __ 和实验化学。

13、建构主义教学把____ _ 、协作、会话和 ____ _作为学习环境的四要素。

14、导课的针对性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考虑 的需要,又要顾及 。

15、我国教育部于 年7月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16、课堂提问的程序包括:引入阶段、 、提名阶段、 、 。

17、板书常见的类型主要有:提纲式、 、图表式 、 。

18、《化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 ;课程目标可细为知识、 、 、课堂教学能力、终身自我教育导向五个部分。

19、我国教育部于 年4月颁布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1 20、板书常见的类型 、 、图表式 、 。

21、影响化学学习的非智力因素有: 、兴趣、 、意志、 。

22、高中化学教材中的化学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_________ 、物质的量、_________ _ 、 _____ _____。

23、化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类型是:绪言课、 、理论知识课、 、 、复习课、 测验课、考试课 。

24、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主要有:自主学习、 和 。

25、从人们对评价结果做出解释和价值判断所依照的标准来看可把化学教学评价分为: 和 。

26、终身教育理念是 (人名)于 年提出。

27、制约化学课程设计的三大因素是: 、 、 。

28、化学学习中的逻辑方法主要分类有: 、 、、 、归纳和演绎、证明和反驳。

29、化学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具有 、 、 、序列性。

30、常用的现代化学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谈话法、 、实验法、 。

31、化学教学系统由 、 两个子系统构成。

32、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常见教学方法有:支架式教学、 和随机进入教学三种。

33、、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主要有:自主学习、 和 。

34、教师专业知识的内容主要有: 、条件性知识、 和文化知识。

35、一本化学教科书是否好教好学,主要取决于“三序”,即知识的逻辑顺序、_ ____ 顺序

和 顺序结合的合理化程度。

36、化学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是: 、 、 和化学教学信息源。

37、根据学习任务分类可把化学学习分为:知识学习、____ _、____ 和 。

38、化学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类型主要有:实验研究类、读书报告类、____ 、 和 。

39、常用的现代化学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谈话法、 、实验法、 。 40、低层次的教学策略是具体的教学策略,又称为 。

2

41、课堂提问的基本类型是:回忆提问、 、应用提问、 。

42、高效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要成为“第四者”: 、学习者、 、幸福者。

43、.高效课堂模式可设计为以下环节------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 、通过点拨实现 、通过开放实现 。

44、高效课堂评价中针对学生应衡量学生 的程度、 的效度和 的深度。

二、单项选择题

1、化学课程中的“课程”是指( )

A.教学科目 B.教学进程 C.教学目的、内容和范围 D. 前三项都包括

2、教学目标是指( )

A.预期的教学效果 B.教学目的 C.培养目标 D.课程目标

3、化学教学的特征是( )

A.老师讲,学生听 B.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C.以实验为基础 D.运用启发式

4、下列化学课中,属于以训练技能为主的课是( )

A.化学基础理论课 B.化学习题课 C.绪言课 D.元素化合物知识课

5、下列表示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是( )

A.标准差 B.标准分 C.算术平均数 D.区分度

6、从化学教学过程看,可以把化学教学评价可分为( )。

A.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 B.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

C.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 D.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7、化学教学过程的实质是( )

A. 特殊的认识过程 B. 实践过程 C. 科学认识过程 D. 知识的发现过程

8、皮亚杰认为适应就是主体与环境取得平衡,而这种平衡依赖于有机体的两种机能的协调,这两种机能是指( )

A. 图式与同化 B. 同化与顺应 C. 图式与顺应 D. 同化与平衡

9、下列化学课中,属于以巩固知识、技能为主的课是( )

A. 化学基础理论课 B. 化学复习课 C. 化学实验课 D. 元素化合物知识课

10、下列说法中叙述正确的是( ) A. 高信度必有高效度 B. 高效度必有高信度 C. 高信度不一定有高效度 D. 高效度不一定有高信度

11、下列属性不属于研究性学习特点的是( )

A. 探究性 B. 随意性 C. 实践性 D. 过程性

3

12、下列化学课中,属于以巩固知识、技能为主的课是( )

A. 化学基础理论课 B. 化学复习课 C. 化学实验课 D. 元素化合物知识课

13、用于指考试的可靠性、一般性指标是( )

A. 信度 B. 效度 C. 区分度 D. 难度

14、下列化学课中,属于以训练技能为主的课是( )

A. 化学基础理论课 B. 化学用语课 C. 化学绪言课 D. 元素化合物知识课

15、下列表示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是( )

A. 标准差 B. 标准分 C. 算术平均数 D. 区分度

16、建议把“化学教学法”更名为“化学教学论”的人是( )

A. 刘知新 B. 顾明远 C. 刘佳音 D. 郑长龙 17 从课程内容组织形式来看,可把化学课程分为( )

A. 分可化学课程和综合理科课程 B.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C. 学科课程与化学活动课程 D. 化学课程与化学活动课程

18、下列属性不属于研究性学习特点的是( )

A. 探究性 B. 实践性 C. 随意性 D. 过程性

19、下列化学课中,属于以巩固技能为主的课是( )

A. 化学基础理论课 B. 化学复习课 C. 化学绪言课 D. 元素化合物知识课 20、下列有关基础理论教学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要采用启发式教学 B 注重各种直观手段的应用 ••C要突出理论的论证性,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D 化学实验只起验证理论的作用

21、化学教学最基本的特征的是„„„„„„„„„„„„„„„„„( )

A 以教师为主导 B 以学生为主体 C 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 D 以实验为基础

三、简述题

1、简述如何处理好化学教学系统设计中教法与学法的关系。

2、简述化学教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3、简述现代化学教学方法的优选原则

4、简述化学程序启发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

5、简述化学教科书编排体系的有关问题。

6、简述我国新世纪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的内容标准。

7、简述中学化学教学的特征。

8、简述现代化学教学方法的特征。

9、简述化学教学评价理念的内涵。

10、简述化学科学素养三维目标之“过程方法与能力领域的科学素养”。

11、简述我国新世纪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内容标准。

12、简述课堂提问的基本程序。

13、简述化学教学原则的构成体系中一般层次的原则的主要内容。

14、简述课堂教学评价的特征。

15、简述“引导-发现”教学模式一般程序。

16、简述化学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17、简述限制型供答试题的设计策略。

18、简述现代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19、简述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

20、简述化学科学素养三维目标之“知识与技能领域的科学素养”。

22、简述刘知新教授启发式教学模式的程序。

四、论述题

1、联系中学化学教学实际,试论“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这一化学教学原则。(要求不少于300字)

2、联系中学化学教学实际,举例说明化学教学中讲解技能的基本要点。(要求不少于300字)

3、联系中学化学教学实际,举例说明化学教学导课的方法。(要求不少于300字)

4、联系中学化学教学实际,试论“归纳共性与分析特性相结合”这一化学教学原则。(要求不少于300字)

5、联系中学化学教学实际,举例说明化学教学中板书技能的基本要点。(要求不少于300字)

6、采用三序结合的原则编写化学教材时,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编写在“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理论部分前后采用了不同的方式,请结合化学教学实践给予论述。

7、联系中学化学教学实际,试论运用演示技能的基本要求(要求不少于300字)

五、设计案例题

化学探究教学的一种模式为: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实验事实 验证假设 得出结论 整合应用。需要探究的问题是: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探究(氯气与硫氧化性强弱的探究、钠与水反应实验的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金属与盐溶液反应规律的探究)。试设计能体现上述模式过程的微型教案(10分钟之内)。

第2篇:化学教学论

化学教学论(复习)

一、名词解释:

1、科学教育:可简要的表述为传授科学、技术及人文伦理的教育。其目的在于增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变成有同情心的人,使他们能够独立考虑怎样面对人生。换言之,可将科学教育简括为培养全体国民的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及科学精神的过程。

2、课程:是为学生有目的地学习而设计的内容,它与教学的起点(课程目标)、教学过程(课程观念、课程内容、教科书)和教学结果(课程评价)密切相连,课程实施就是将预期的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

3、化学课程目标:是人们赋予化学课程教育功能时所规定的最底教育要求是为实现化学课程一定的教育目的而预设的结果,反映了一定时期的教育价值取向。

4、教学设计:就是预先构思并表达关于教学活动目标、过程和结果的意象的观念结构和活动方案的过程;狭义的教学设计仅仅指构思、表达教学活动方案的工作。

5、教学模式:是在某种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实现特定教学目标所建立的关于教学实践的一种规范化的运作方式及体系。

6、化学教学策略:所谓化学教学策略,是为了解决教学问题、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确定师生活动成分及其相互联系与组织方式的谋划和方略;是根据化学教学目标和教学条件选择、组织各种基本活动方法,调节、控制主体的内部注意、感知、思维和操作活动,对教学活动进行内部定向指导、监控和调节的准绳。

7、教学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它往往既含有操作的成分,有含有心智的成分,能影响教学活动的效率。教学技能是联系有关认识和教学能力的桥梁。

8、教学情境:是指在其中得以存在和应用的环境背景或活动背景,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不但存在于其中,而且得以在其中应用;此外,教学情境中也可能含有社会性的人际交往。

9、化学教学实验:所谓化学教学实验是指在化学教学中教师或学生根据一定的化学实验目的,运用一定的化学实验仪器、设备和装置等物质手段,在人为的实验条件下,改变实验对象的状态和性质,从而获得各种化学实验事实,达到化学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

10、化学实验教学:教师将化学实验置于一定的化学教学情景下,为实现一定的化学教学目的,而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我们称之为“化学实验教学”。

11、化学实验设计:是指实验者在实施化学实验之前,依据一定的化学实验目的和要求,运用有关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对实验的仪器、装置、步骤和方法等在头脑中进行的一种规划。

12、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13、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它既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又是外显的程序与步骤。

14、概念图策略:是指学习者按照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用结构网络的形式表示出概念的意义以及其他概念之间联系的一种策略。

15、教师素质:所谓教师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

16、教师反思:是指教师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以及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作为对象,对其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修正自己的决策、行为,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理念,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养的过程。

17、行动研究:即指教师对具体教学情景所作的一种反思性研究,它旨在解决日常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改进教师的教育实践,改进实践得以进行的情境,促进对教育教学活动的理解以及提高教育实践活动的质量。

二、填空

1、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化学教学系统,即研究化学教学中教与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

2、化学课程基本组织形式: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基础性课程、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分析课程与综合课程。

3、高中化学课程由2个必修课程模块(化学

1、化学2)和6个选修课程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映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组成。

4、化学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化学学科的特征。

5、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新课程三种评价方式:纸笔测验评价、学习档案评价和活动表现评价。以书面作答方式进行纸笔测验将重点放在考核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学习档案评价是学生自主进行的一种学习和反思过程,学生可以从多方面收集档案的内容;活动表现评价是学生完成一系列任务(如实验、调查、设计等)的过程中进行的,它通过观察、记录来分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后两种评价是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值得大力提倡的。

7、影响教材质量的因素:目的;目标;内容;教、学与交流的方法、测试。

8、布卢姆把教育目标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

9、教学情境设计和情境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情境作用的全面性

2、情境作用的全程性

3、情境作用的发展性

4、情境的真实性5情境的可接受性。

10、教师语言的基本特点和要求?

1、遵守语言逻辑规律

2、适应教育教学要求

3、符合化学学科特点

11、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导向性问题;形成性问题;评价性问题。

12、依据实验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化学实验设计分成以下三种类型?

1、物质的制备(或合成)实验设计

2、物质分离与提纯实验设计

3、物质的表征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应遵循的5种原则:科学性原则;绿化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安全性原则;简约性原则。

13、化学实验设计(方案)优选标准:效果明显;绿色化,操作安全;装置简单;易操作、用药少;步骤少、时间短。

14、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特点:具有驱动性、具有诱发性、具有易参与性、具有可生成性、具有多重教育功能。

15、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学习方法是学习策略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具体的学习技巧或规则,如做笔注、画线等都是具体方法。

16、化学学习的三大领域:宏观的、微观的、分子的。“可观察现象的宏观世界,分子、原子和离子微粒构成的微观世界,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和元素符号构成的符号世界”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影响学生化学学习的重要因素。

17、教师职业的基本能力:一般能力(即智力)、职业特殊能力和使用现代化教学媒体的能力三个方面。

18、化学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化学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化学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

19、教师反思的具体方法:写教学日志;观察与交流;专题研究;再现反省;行动研究。

20、建构主义学问系理论的四要素:情景、协作、会话与意义建构。

三、问答

1、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的方向和要求?

答: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底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2、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特点?

答:

1、构建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目标

2、确立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结构

3、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基础性、时代性、人文性

4、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5、倡导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7、采用学分管理模式,兼顾各类学生的需要。

3、教学方法的选择、组合和优化?

答:

1、适合课题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2、与教学内容相匹配

3、与学生实际情况相适应

4、学校的设备条件

5、适合教师自身水平和风格。按时完成教学进度或任务。

4、化学教学情境设计的常见途径有那些?

答:

1、从学科与生活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情境

2、从学科与社会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情境

3、利用问题探究创设情境

4、利用认知矛盾创设情境

5、探究性学习与启发式教学有什么关系?

答: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是由自我驱动,而在启发式教学中是被教师驱动的,其实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就是学生可以进入自我驱动的探究性学习。在探究式教学中经常需要来自教师的启发、示范、指导、讲解、精致等。

6、反思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答:

1、反思有利于丰富教师的实践知识

2、反思有助于教师的自知和自我理解

3、反思能有效促进教师决策能力的发展。

7、教师反思的过程?

答:

1、确定所要关注的内容

2、观察与分析

3、建立理论假设,解释情境

4、实际验证。

第3篇:化学教学论

以德为主

1在任何一种有组织的教育中,四种“知识支柱”是 学会认知 学会做事 学会共同生活 学会生存. 2 课程是为学生有目的的学习而设计的内容,他与教学的起点(课程目标)教学的过程(课程观念 课程内容 教科书)和教学结果(课程评价)密切相连,课程实施就是将预期的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化学课程是为实现化学教育目标所设计的全部内容。

3 公众的科学素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科学术语和概念的基本了解;二是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基本了解;三是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了解。公众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一是理解科学本身;二是理解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4课程结构是指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要素以及要素之间形成的关系,是国家教育意志,教育目的和课程目标的载体,课程结构的革新与实践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基础和前提。

5新的高中化学课程由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构成。必修课程模块有2个,化学1,化学2;选修课程模块有6个。每个模块2学分,学生高中阶段最低必须修满6学分。

6 高中化学课程总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7 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特点

·构建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

·确立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结构。

·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人文性

·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倡导多样性的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积极开展和利用课程资源,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采用学分管理模式,兼顾各类学生的需要

建议理工类修至8个学分,化学类修至12个学分。 8 教材概念和形式(什么是教材呈现的形式)

在传统观念中,化学教材就是学生学习的化学课本,即教科书,教科书是唯一的教材。是教学内容的源泉和主宰。现代观念认为,电子的,纸质的,视听的学习材料均可称为教材。 9 栏目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名实相副 整体自洽 数量适当 便与运用 10 化学教学设计的逻辑发展

教学设计经历了设计意识由朦胧到清晰,理念由自发到自觉,操作由经验到规范的发展过程。根据其不同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可以把教学设计划分为四种不同的水平。

1直感设计——设计者通常是教师,主要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或者直观感觉来进行的教学设计。(设计质量较差,实践效果没有保证)

2经验设计——设计者通常是教师,以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为主要依据,以过去教学的经历为模板进行的设计。(设计效果受设计者已有经验和概括水平的影响,教学效果难以稳步发展)

3试验(辅助)设计——设计者先根据某些理论或假说进行验证性教学试验,然后在总结试验情况,形成实践规范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设计。(设计质量有所保证,加快了经验的积累过程,也对理性认识起到了检验,修正,完善,发展的作用,能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成熟)

4系统设计——依据比较完备的教育理论,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进行的教学设计。(系统教学设计使教学设计提升到行的层次,代表了当今教学设计的最高水平)

试验(辅助)设计的系统设计都属于现代教学设计。

11 在当前的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中,首先需要树立的新理念

1 化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人为主旨

2化学教育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2 化学教学活动是化学教学系统运用过程中,施教主体,学习主体分别作用于其他要素,以及两主体双向互动所采取的有意识行为的总称。化学教学活动包括教师的施教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及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和构建人际关系的发展,变化。

13 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层次

设计准备

1 学习,研究各种教学理论和教学主张,结合化学教学实际进行选择,整合,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

2调查,研究学习主体。

3了解,研究教学任务。

4研究并掌握教学内容。

5 调查,研究教学条件和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

设计教学目标

1 制定的教学目标应该是重要的和必要的

2制定教学目标是, 还要注意教学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各教学要点的教学目标不一定都要达到最高层次。

3 要注意各类教学目标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把它们组织成协调,和谐,自然的教学目标体系。

设计教学策略和方法

教学策略的形成需要逻辑思维参与,但它不只是逻辑思维的结果,常常还需要进行创造性思维。

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包括认知,情感,行为等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及教学活动的情境设计。

设计教学媒体

化学教学媒体是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用于负载化学教育信息,传递化学教育信息的手段和工具,通常分为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两大类。

设计整合,运用和反馈环节

设计总成与编制方案

14 教学语言的基本提点和要求

1遵守语言,逻辑规律

化学教学语言应该准确,鲜明,生动。 书面语言规范,严谨,详略得当。口头语言简短

2 适应教育教学要求。 讲课语言声音清晰洪亮,流利,发音标准,语速适当, 善于运用实验,板书, 声情并茂,有感染力。

3符合化学学科特点。正确地应用化学术语,确切的表达化学概念和命题。 15 板书的内容,要求,注意事项

内容:课题名称

授课提纲,

教学要点和难点

补充材料和其他内容

要求:要有计划,准确,简洁,富有启发性,示范性和艺术性,能对学生有较大的帮助。

考虑板书的形式的版面设计

16 化学教学媒体

17探究式教学的构成要素

18 学习方法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基本行为和认识取向。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 19 化学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策略

多种感官协同记忆策略

联系—预测策略

20 教师的素质有哪些结合经验谈谈

21化学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

1化学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

化学教师必须具备系统,扎实,广博二有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并实施注意知识的更新和发展,只有如此才能胜任化学教学工作。

2化学教师的试验教学能力

化学教学能力包括进行演示实验教学,设计和改进化学试验的能力及指导学生实验的能力。

22教师进行反思的意义(理解)

第4篇: 化学教学论试卷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化学实验设计的首要原则(A) A、科学性原则 B、绿色化原则 C、安全性原则 D、可行性原则

2.化学教学设计的逻辑发展的四种水平由低到高的顺序正确的是(C) A.直感设计---经验设计---系统设计---辅助设计 B经验设计---辅助设计---系统设计---.直感设计 C.直感设计---经验设计---辅助设计---系统设计 D系统设计---直感设计---经验设计---辅助设计

3、以下哪项不属于化学实验的教学论功能(B) A、化学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B、化学实验是提出化学教学认识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C、化学实验能够创设生动活泼的化学教学情境

D、实验探究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4、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化学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策略(C) A、多种感官协同记忆策略 B、联系—预测策略 C、理论联系实际策略 D、知识结构化策略

5、科学探究的步骤正确顺序为(C)

a提出问题 b制定计划 c做出假设 d搜集证据 e进行实验 f解释与结论 g反思与评价h表达与交流 A、abcdefgg B、cabdefgh C、acbedfgh D、cabedfgh

6、教学目标是指( A )

A.预期的教学效果 B.教学目的 C.培养目标 D.课程目标

7、在化学教学中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各种景物指的是( C ) A 教学情境 B 情境 C 教学情景 D 情景

8、探究法是常用的化学教学方法,它属于( D ) A 第一层级 B 第二层级 C 第三层级 D 新的综合的方法

9、化学基本技能指的是( D )

A 化学实验技能 B 化学用于技能 C 化学计算技能 D 前三项都包括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 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过程的一门科学 B 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现象的一门科学 C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的一门科学 D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方法的一门科学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 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过程的一门科学 B 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现象的一门科学 C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的一门科学 D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方法的一门科学

12、高层次和低层次的教学策略分别是( B ) A、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 B、教学思想和教学思路 C、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 D、教学思路和教学风格

13、下列哪一个不属于探究式教学的五个基本要素之一( B )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形成解释 D交流发表

14、下列哪一个是化学理论性知识的学习策略( D ) A、多种感官协同记忆策略 B、联系预测策略 C、知识结构化策略 D、概念同化策略

15、化学的绿色化是指( D )

A、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设计 B、微型化学实验 C、化学实验的清洁化 D、以上都有

二、简答题(25分)

1、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10分) 答:整体设计与要素设计统一原则 静态设计与动态设计相结合的原则 理性与可操作性 、可行性统一的原则 规范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 最优化与阶段性统一的原则

2.化学教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9分) 答:启发学生动机,培养情感意志因素

循序渐进的学好双基与智能发展相结合

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多渠道传递与接收化学教学信息;

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相结合,使学生形成结构化知识;

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

3、促进学生有效探究的基本条件?(6分)

答:(1)必须将学生置于有意义的情境中,并引导到他们提出问题,或者向他们提出恰当的探究任务;

(2)必须为学生开展探究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并在资料、材料、设备和指导方面提供恰当的支持;

(3)必须组织有效的表达与交流,帮助学生在自己探究的基础上加深认识,达到教学目标。

三、案例分析(15分) 教师甲:

【教师讲授】已知乙醇的分子式是C2H6O,可以看作是乙烷C2H6分子中的一个H原子被羟基(-OH)取代后的产物。【教师展示】乙醇的分子结构模型。【教师讲授】请大家写出乙醇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教师板书】乙醇的分子结构简式。 教师乙:

【教师讲授】已知乙醇的分子式是C2H6O,可以看作是乙烷C2H6分子中多了个O原子。【教师展示】乙醇的分子结构模型。【教师提问】请大家设想在乙烷分子中插入一个氧原子会是什么情况?有几种可能?【学生活动】学生分别在纸上画出可能的结构。【学生回答】将氧原子插入乙烷分子,有两种可能的情况。教师展示模型分析,并画出可能的结构。【教师提问】怎样证明乙醇的分子结构式(1)式还是(2)式?我们通过实验来证明。【实验演示】金属与钠与乙醇的反应。【教师讲授】实验证明金属钠可以与乙醇反应,生成的气体是氢气。【教师提问】大家思考一些问题:分析(1)(2)式中的氢原子的位置,有几种可能?已知1mol乙醇和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只需0.5mol氢气,则乙醇的结构式(1)(2)式?请指出反应中共价键的断裂位置。【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反应中1mol乙醇只有1mol氢原子被取代,说明有一个氢原子与其他不同,这说明乙醇结构只能是(2)式。【教师展示】乙醇的分子结构模型。【教师板书】乙醇的分子结构简式。 对于案例中的两位教师的教学方法你有何评价?从中能否反映出甲乙两位教师拥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 答:教师甲的教学方法:讲授法,结构模型展示。只是告诉学生:乙醇的分子式是C2H6O。可以看作是乙烷C2H6分子中的一个H原子被羟基(-OH)取代后的产物,而后展示乙醇的分子结构模型,学生写,老师板书。教师甲的教学理念:以教师为中心,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与新课标提倡的科学探究相背离。

教师乙的教学方法:讲授法,结构模型展示,探究式教学(提出猜想,学生活动与回答,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教师乙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学生是学习的主题,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亲密伙伴;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过程体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要素,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进行实验、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四、教学设计(30分)

阅读教材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回答下列问题:

(1) 分析本节的教学目标(10分); (2) 确定本节教学的重难点(5分); (3) 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5分); (4) 设计教学过程(10分)(写出氯气的化学性质中氯气与水的反应,要求设计为探究式教学模式)

答:

一、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

2、初步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并从氯的原子结构特点和氯气跟金属、非金属的反应。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现象,探究事物本质,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强化科学探究意识,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认真仔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努力探究的优良品质,认识化学实验在化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二、

(一)重点: 1.氯气的化学性质;

2.运用科学的方法,专业的语言,规范的操作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难点

1.氯气与水的反应;

2.培养通过现象挖掘本质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即: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实验→解决问题→提出新问题……。变传统的“授----受”教学模式为主动探究学习模式。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经过对问题的探究,感受和体验知识的发展和发生过程,更好的掌握知识,进一步培养其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

四、教学过程:

【展示】一瓶氯水溶液。

【学生活动】闻氯水味道后回答:有时打开水龙头也会闻到这种气味,难道我们喝的自来水就是氯水?

【讲解】因为很多自来水厂用氯气来杀菌消毒,我们所闻到的刺激性气味就是余氯的气味。

【提出问题】氯水呈什么颜色?说明有什么微粒?

【学生回答】淡黄绿色,说明有氯气分子的存在。

【学生讨论】(1)假设氯气不和水反应,只是溶于水,那么溶液中只存在氯气分子和水分子,这时溶液应该是中性的。

(2)假设氯气和水反应,那么溶液中除存在氯气子,水分子外,还可能存在氯离子,溶液不一定是中性。 【实验验证】

(1)加紫色石蕊试液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 加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验氯离子。 (3)加锌粒或碳酸钠粉末检验氢离子。 【实验现象】

实验1: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实验2: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氯离子存在。 实验3:有气体生成 ,说明了生成酸性较强的含氯物质。 【结论】氯水中有氯气分子,水,氢离子,氯离子。 【板书】与水反应 氯气与水反应方程式 【小结】氯水的成分:

【讲解】次氯酸是很弱的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 【动画演示】氯水见光分解。

【引申】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故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第5篇:化学教学论试卷

化学教学论试题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讲到的四种“知识支柱”是指( C

) A 学会认知、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 B学会认知、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 C 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 D 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独立、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2.中学化学教材是以( D )为主线编排的。

A 基本概念

B 元素化合物知识

C 原子序数

D 物质结构理论 3.1987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能力不包括( C )

A 观察能力

B 思维能力

C 创新能力

D 自学能力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 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过程的一门科学 B 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现象的一门科学 C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的一门科学 D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方法的一门科学

5 教育部在2001年6月8日正式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课程改革核心理念是( B ) A 学生的全面发展

B 以学生发展为本

C 研究性学习

D 素质教育

6、高中化学新课本特点正确的是(B) A 立足基础要求

B 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基础性、时代性与人文性 C 将基础知识和技能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背景中去考查

D 在实验考查中注意引入科学探究,侧重考查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实际表现

7、以下哪个主题属于化学课程内容的二级主题(D) A 物质构成的奥秘 B 身边的化学物质 C 化学与社会发展 D 质量守恒定律

8、美国学者布鲁姆早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著名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认为教育目标应从哪些领域进行分类(A) A 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B 认知、过程、动作技能 C 行为、情感、动作技能 D 行为、过程、动作技能

9、以下不属于化学课程目标确立依据的是(D) A 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B 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特点 C 化学学科的特征 D 地域发展的特点

10、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与学科课程对立的课程类型。它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课程,能弥补传统学科课程的缺点,以下哪个不属于活动课程范畴(C) A 社会调查 B 家庭实验 C 角色扮演 D 化学小制作

11. 化学教学中的“双基”指的是( A )

A 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

B 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

C 基本技能和基础理论

D 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12. 新课程中,选取化学教学内容的原则是(C)。

A.十分强调知识的逻辑顺序

B.教材的内容要具有弹性 C.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

D.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掌握 13.下列哪个不是化学课程标准的内容(C) A前言 B内容标准

C教学大纲

D课程目标 14各层次教育目标的制定顺序应为( A ) A.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B.教育目的→教学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 C.培养目标→教育目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D.教学目标→教育目的→课程目标→培养目标 15.“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这句话说明了教师劳动的特点具有(C)。 A.复杂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重复性

二、简答题(25分) 1.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特点?

a构建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

b确定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结构

c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基础性,时代性与人文性

d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e倡导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f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g采取学分管理模式,兼顾各类学生的需要 2.初中阶段化学课程内容的一级主题有哪些?

答: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

3.化学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什么?

答: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

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三、案例分析(15分) 根据下面的教学案例回答问题

【化学学习任务】 认识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化学教学活动1】 教师讲授,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液中,溶液变红。

【化学教学活动2】 教师演示,“向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化学教学活动3】 学生进行“向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的实验,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化学教学活动4】 学生进行如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1】 取少量固体石蕊于试管中,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

【实验2】 取少量固体石蕊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水,充分震荡,待溶解后,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

(1)分析该教学片断,教师采取的教学行为的异同。

答:同样是完成“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的化学学习任务,四位老师所设计的化学教学活动和所采用的化学教学行为却不同;

【化学教学活动1】是通过讲授实验的方式,【化学教学活动2.3.4】是通过做实验的方式。

从学生对化学实验现象的感知,对化学实验过程和方法的体验来看,活动1和活动2.3.4相比,教学效果可定大不一样。

活动2与活动3.4不同,前者是通过教师演示实验的形式,后者是通过学生亲自做实验的形式

从学生对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对实验过程和方法的体验来看,活动3.4比活动2好。

活动3与活动4又不同,前者是照方抓药式地做,后者是探究式地做,因此后者对学生体验科学过程,掌握科学方法,形成“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具有更大的作用。

(3)结合案例,谈谈为什么说“在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它学的优势是一个整体的优势”

答: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引导学生完成统一化学学习任务,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化学教学活动来实施。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主动全面发展着一化学教学目标出发,科学素养作为人的整体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主要有科学兴趣、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5大要素组成。现代教育认为化学教学不仅要学生掌握概念、定律、定理的内容及应用。还要掌握其建立过程及研究方法做到既重视知识传授又重视过程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

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达到自主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1.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充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达到化学教学各项目标的前提。化学的现象级规律源于生活,应从生活实际出发。要求创设由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引用生活中的实例制造学生在认知上的冲突一引起他们反省级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重视自主协助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

科学能力的重要远远超过具体科学概念的掌握。科学能力影视获取科学知识和探索科学新知识的能力 3.运用探究教学模式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是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要素

4.发挥化学实验的功能树立学生良好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类科学文化的灵魂,他不仅可以激励人们学习掌握和应用科学,鼓舞人们不断在科学的道路上攀登前进,而且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掌握科学的工作方式和方法 陪样“怀疑 求实 进取 创新 严谨 合作 奉献”的精神

四、教学设计。(30分)

阅读教材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教材分析和学情并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10分); (2)确定本节教学的重难点(5分);

(3)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5分);

(4)简述教学设计思路(10分)

第6篇:化学教学论作业

实践活动在新课标中的作用

我认为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是很有意义、很有必要性的。它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势;是培养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另外,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上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和知识。特别是如今在父母百般娇惯下成长的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加深他们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与社会的距离,同时,也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既培养了学生的爱心,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劲头。 实践活动课是指学校统一安排,每学期有一定时间保证,按照不同年级年龄段开展的不同形式的远足、军训、访问、参观、社会公益服务、专题冬令营、夏令营等活动。

实践活动课有三个方面意义:

第一是体现了活动课开放性的特点。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使学生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第二是体现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精神。社会实践活动课把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身体心理素质教育融为一体,有助于增强课程育人的整体功能,有利于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

第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有助于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实践活动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等提供了有效途径。其次要重视做好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培训工作。点面结合,突出重点。

至于实践活动怎么在教学中开展,我认为:社会实践活动课可以每学期安排一次,课时量应由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而定。可以把军训课和军校的活动结合起来,开展定期轮训,按军训课程安排。远足活动课可以和参观、访问、建立“手拉手”友谊校等活动结合起来。可以开展“走向大自然的怀抱”采集动植物标本等活动。冬令营、夏令营活动一定要设立专题,具有教育性和目的性。如科技营、文艺营、传统教育主题营、和大自然交朋友主题营、冰雪节主题营等等。还可以开展篝火晚会,让学生尽展才能。特别强调的是实践活动课的安全问题,在课程计划安排上要特别考虑到不安全隐患和因素,采取对应的准备措施,并且设立安全责任人,确保社会实践活动课的安全。

上一篇:写给的信下一篇:纪检委员表态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