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教学反思

2024-05-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教学反思

《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教学反思 篇1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已经不仅是传授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其提高。因此,教师在观念上必须真正转变,找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在教学设计上,要切实以“学生发展”为本,利用一切条件创设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断建构和丰富自己的知识。让学生敢于和善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新方法,让学生初步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思维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创新精神。

重视激发学生质疑的技能,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质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设疑,其另一作用在于让学生学会质疑。“给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耐心予以解答,并应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并鼓励学生质疑,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因为学生是否具有适宜的充分的自信,是影响其活动积极性和效果的必要条件。教师应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应引导学生特别注意对关键词的理解。具体来说,就是在讲解新课时要鼓励学生敢于追问;在知识的上下联系比较中要敢于反应;在总结知识时还要不断追问,在探究中我遇到的问题或探究后我还想解决的问题有哪些?诱发学生通过你问我答,相互交流、相互讨论。在实验交流讨论中同学就会自然提问:为何同种金属和不同的金属化合物的溶液(此处“盐”的概念未出现)反应现象不同;有为何与同桌完成的实验相比存在着异同?从而产生思维上的碰撞。

主要的缺陷是时间较为紧张,课堂上学生极为兴奋,控制探究的进程较难。课堂各种活动亦应作好更充分的准备,多媒体应用尽可能贴切,实验探究安排亦应更合理(如金属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将学生分为两部分分别进行以节约时间)

《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教学反思 篇2

一、做好高中和初中课程的衔接

回顾初中化学中金属铝、铁的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与酸或盐溶液反应的规律。教师可以设计并用投影仪进行演示:金属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比例各是多少;金属有哪些物理共性;画出Na、Mg、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它们的原子结构以及与金属的化学性质的联系;展示教材中金属发生化学反应的照片,分析这些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总结金属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然后让学生思考、回答,画出Na、Mg、A1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后在老师引导下得出结论:金属最外层电子数较少容易失去,单质常表现出还原性。

为了更好地巩固知识,教师可进行小结:金属有导热性、导电性和延展性。金属单质往往具有还原性,可以与非金属、酸及某些盐反应。通过总结金属的通性,使初中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再从高中的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及物质的分类的角度,对金属的性质进行重新认识,做到初中与高中化学的有机衔接,为学生学习新内容奠定基础。

二、在实验中学习化学

以往学生对“金属的化学性质”的认识主要通过实验、视频和讨论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而获得。现在则要更加注重实验,“实验探究法”是学习化学最常用的方法。

1. 让学生操作“钠的缓慢氧化、钠的燃烧”实验。

教师可让学生细心观察金属钠:银白色、金属光泽、固体、质软,放置一段时间后钠表面变暗。再观察钠的燃烧现象:钠先熔化成小球,然后燃烧,发出黄色火焰并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

让学生思考:金属钠除了能与氧气反应外,能否跟其他非金属单质反应?学生思考、讨论、发言后,老师指导学生写出钠与氯气、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最后教师小结: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较少,电子容易失去;单质往往表现出还原性;遇到氧化剂时,就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除了能被氧气氧化外,金属还能被氯气、硫等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所氧化,生成相应的氯化物、硫化物;反应条件不同,产物就不同,钠在缓慢氧化后生成白色固体Na20,加热后生成淡黄色固体Na202。

2. 透过现象看本质。

让学生通过观察“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分析总结钠的性质。①钠浮在水面,说明钠的密度小于水;②钠熔化表示该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③钠在水面游动,说明该反应有气体产生;④启发学生思考:溶液中加入酚酞变红,证明Na与H20反应生成了NaOH,但生成的气体是什么呢?⑤用多媒体播放对该反应的产物H2的检验。让学生领会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总结物质性质即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

3. 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

“铝箔燃烧”的实验:首先提出铝与氧气能否反应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将打磨后的铝箔和未打磨的铝箔分别放在火焰上加热。学生发现铝箔发红蜷缩,失去光泽,熔化后不往下落(原因:铝箔打磨后很快形成氧化膜从而阻止燃烧)。这时教师应提示,充分燃烧需要有足够的接触面积;将铝粉撒到火焰上,有耀眼白光,证明铝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

4. 体验实验的科学探究过程。

在做“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时,需要解决的问题:①制水蒸气;②反应条件;③分析产物;④检验产物。

教师首先分析课本上的做法:用湿棉花放在加热的试管中产生水蒸气;在酒精灯火焰上罩铁罩以提高加热温度。用肥皂液检验生成的气体,将气体通入盛肥皂水的蒸发皿中,将肥皂泡点燃并观察现象。分析完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后,给学生三支试管,让学生改进实验装置,然后在课本的方框中画出实验装置图。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确定了三支试管的用途,一支用作反应容器.一支用于制备水蒸气,一支用于收集氢气。通过对实验装置的设计改进,让学生建立“实验原理正确,实验操作简单,实验现象明显”的实验设计思想。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案例 篇3

新课程标准要求“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学生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主要通过实验、图片和讨论等途径获得。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探究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加深体验的重要途径。鉴于此,我在授课时应以实验探究的方式突出化学学科的特色,以此激发、培养和维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前期分析

1.教材分析

金属的化学性质为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的内容,从教材的设置看,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开始,既是学生在初中所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的知识基础上的深化,又为前面两章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材料;同时本课时要介绍的金属性质研究获取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归纳法等也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方法,将是学生在后续章节里认识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的重要基础,因此本课时乃至本章的内容将起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有关金属的性质,在知识目标实现方面没有障碍;在学习钠、铝学习过程中,学生已具备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等基本理论,如何通过实验验证,设计实验以及如何提取重要信息,避免学生只顾看实验现象而忽视了思考的情况出现,需要教师适时且适当地点拨。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钠的氧化和钠与水的反应

2.教学难点

化学学习方法的养成

四、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北京奥运烟花营造出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美景,引出本节内容。

学习新课

1.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金属有许多共同的物理性质,如良好的导电、导热性,不透明,有金属光泽,延展性,金属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现在请同学们结合图片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

【师生评价并出示化学方程式】

【思考与交流】这些反应表现了金属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小结】略。

【深入探究】金属这些化学性质是由什么决定的?请同学们完成教材46页思考交流3。

【释疑】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较少,易失去电子,因而性质活泼。也就是结构决定性质,Mg的性质初中已经学过,下面重点学习Na、Al两种金属的化学性质。

【过渡】在大家的桌上有一种新的金属——钠,看一看它是如何保存的?

【观察回答】闻、看后答出是煤油。

【设疑】钠为什么存放在煤油中呢?钠有什么样的性质?

【实验探究1】指导学生分组做实验3-1。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观察实验现象。

【设问】同学观察钠的切面的颜色发生了变化,为什么?

【追问】钠常温下尚能与氧气反应,如果是加热呢?你估计反应现象如何?

【实验探究2】演示实验3-2。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说明:钠的燃烧实验在坩埚中进行比较规范,但不易观察,改在石棉网上进行。操作时注意:钠开始燃烧后立即撤掉酒精灯),加热,观察有什么现象? 现象:钠先熔化成白色小球后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小结】 以上两个反应中还原剂都是Na,氧化剂都是O2 。Na与O2反应条件的不同,产物不同。

【过渡】相当多的金属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与氧气反应,比如铁和镁,回忆镁带燃烧有什么现象?也有些金属的性质我们不是非常熟悉,比如铝,铝能否在酒精灯焰上点燃呢?请同学们通过实验探讨这个问题。

【科学探究1】加热铝箔。

现象:铝箔熔化并失去光泽,熔化的铝并不滴落,好像有一层膜兜着。

原因:Al2O3的熔点(2050℃)远高于铝的熔点,所以熔化的液态铝不会低落。

【科学探究2】先用砂纸打磨铝箔后加热。

现象:熔化的铝仍不滴落。

原因:铝很活泼,在空气中很快又生成一层新的氧化膜。

【视野拓展】阅读资料卡片,了解铝的氧化膜。

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较少,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单质都表现出还原性。当遇到氧化剂时,就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除了能被氧气氧化外,还能被Cl2、S等其他非金属所氧化。

【过渡】铁、铝或铜制水壶可用来烧水,说明这几种金属与热水不反应,是不是所有金属都不与水发生反应呢?

【板书】2.金属与水的反应

【师生小结】略。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思考、交流、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通过奇妙的化学实验的操作和精彩的化学实验现象感受化学世界的美妙变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本节课最大特点是充分利用实验探究,在演示实验、对比实验、分组实验探究中,以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指导,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帮助学生完善了自身科学素养,达到授生以“渔”的目的。

《金属钠的性质》的教学反思 篇4

高中化学教材中《金属钠的化学性质》的第一节,这一节课内容不难理解,主要是记忆,增强活泼金属还原性的理解,对金属镁和金属铝的学习打下铺垫,处理好此课的内容,对整个《元素及化合物》的教学有着深远影响。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是:①知识与技能:知道钠的物理性质,自然界里的存在、保存方法和主要用途;会描述钠与氧气、水反应的实验现象,会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②过程与方法: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思考、交流、实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进一步提升到培养学生能自己进行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这节课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理念。以学生进行课堂实验探究为主,并结合现象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合作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协助归纳总结为辅。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训练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归纳总结能力。促进了学生团体协作。并让学生体会探索科学的乐趣。突出新课标的理念,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

在教学中,是通过钠的氧气反应、钠与水的反应的观察归纳出金属钠的性质,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归纳,从而达到能力的提升,通过演示实验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注重基础,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较为轻松,课后反馈良好。以新闻报道的分析和实验展示等多种形式来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身处于带有悬念和疑问的情境中,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探究实验得出结论,最后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还能了解以科学探究为手段的研究问题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通过预习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去搜集和整理资料,既能锻炼学生的能力又能在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架设一座桥梁,更直接的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间的密切联系。

需要改进的地方及今后的努力方向。(1)由于授课过程中对教学环节的时间控制不好,导致后半节内容仓促,导致本节课不能尽善尽美。(2)提问太多,减少了学生的互动讨论的时间,从而影响了课程向前推进(3)师生互动的质量有待提高,尽量要做到精讲、精问。

《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教学反思 篇5

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学习的内容为:

1、复习初中学习的金属的化学反应总结金属的化学共性。

2、学习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本节课的课堂步骤为:

1、了解本章课本编写思路,知道代表性金属钠、镁、铝、铁、铜及其所代表的金属类别。

2、自学《思考与交流》并班内交流,得到金属反应的共性即(1)金属可以和氧气化合(2)金属可以与酸生成氢气(3)金属可以把比他不活泼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在复习的基础上扩大概念可得共性,引出本节课学习对象。

4、学生自学课文,交流在课文中所学关于钠和氧气、铝和氧气反应的知识,结合初中所学,完成代表性金属钠、镁、铝、铁、铜分别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

5、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完成实验现象的描述。

6、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分析金属与非金属反应的反应类别以及金属表现的性质,完成代表金属分别与非金属硫、氯气反应的方程式,使学习内容充实而具体、既有共性又认识到物质的差异性。

课后反思如下:

1、教学生全盘把握本章编排思路,明确学习对象,学习更有针对性。

2、明确学习对象所代表物质的类别,学会用归类法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3、新旧知识联系,降低新知识的陌生度,低起点,小步子,学生接受快,课堂活跃,效果好。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篇6

九年级的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时期,实验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因此,在本课题中,我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采用实验探究──讨论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大量实验事实的观察、分析,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去探究、交流和思考,在教师的层层诱导下,归纳总结出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的特点。再通过练习,使学生学以致用,能应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从而完成对金属化学性质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会”。

虽然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见过几个置换反应,但是并不熟悉,运用也不熟练,因此我改变了教材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填写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要求,重点要求学生对反应能否进行,反应进行的剧烈程度等情况进行认真观察、比较即可。而将对置换反应特点和规律的总结放在最后,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和运用置换反应。

二、教案

课题 金属的化学性质

授课人 李秀波

学校 河南大学附属中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酸、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反应能否发生进行简单的判断。

2、能力目标: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的培养和结果分析的训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能力。能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情感目标:

①通过学生亲自做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②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分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③使学生在实验探究、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重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1、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2、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某些与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讨论。

仪器、药品

试管、镊子、镁条、铝丝、锌粒、铜片、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硫酸铝溶液等。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题引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使用和见到各种金属,这些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是有差别的,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以前学习过的有金属参加的化学反应有哪些呢?它们反应的现象是什么?化学方程式怎样写?【过渡】观察上述化学反应可知:通常金属能与氧气反应,能和酸反应,还能与金属的化合物如硫酸铜溶液反应。现在我们先来探究金属与氧气反应的规律。回忆相关反应的现象、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

3fe+2o2 fe3o4

2mg+o22mgo

4al+3o22al2o3

zn+h2so4=znso4+h2↑

《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教学反思 篇7

●利用拍摄仪, 提高课堂教学直观性与实效性

化学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但由于有些实验的药品贵重、操作性不强等特点, 导致大部分实验还是要靠教师来进行演示, 学生没有机会亲自做实验。

笔者教授《金属的化学性质》时, 在第一个教学环节“金属与氧气反应”实验中, 以自己手上的金戒指在酒精灯上加热引入新课, 创设“真金不怕火炼”的真实场景, 使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得出“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的结论。但是一枚小小的金戒指在火上加热, 现象并不明显, 位于教室后排的学生根本观察不到。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观察清楚, 在第一个班上课时, 笔者一手举着酒精灯另一手夹着坩埚钳, 绕着教室走了一圈, 显然这样的效果不太好, 浪费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同时还因走动而使火焰摇曳, 增加了实验的危险性和随意性, 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在第二个班级上课的时候, 笔者作了调整, 改用高清拍摄仪来辅助完成实验。通过高清拍摄仪的摄像头将实验演示视频投放在大屏幕上, 全班学生都能很清晰地看到火焰在燃烧, 戒指却“面不改色”, 收到了较好的预期效果, 学生通过观察很自然得出了结论。

从情境激趣引入课堂教学之后, 下一步研究其他金属的化学性质, 对铝片、铜片、铝粉等金属进行灼烧, 这时, 笔者同样将实验用高清拍摄仪投影到屏幕上, 全班的学生都能观察得清清楚楚。在这个环节中, 笔者借助高清拍摄仪一连做了四个实验, 整个过程不过8分钟, 还让学生总结出了金属的化学性质, 并分析了各种金属各自与氧气反应呈现出不同现象的原因。

在随后的当堂反馈中, 高清拍摄仪也是大显身手。在最后的几分钟时间里, 笔者指导学生进行当堂训练。当大部分学生完成之后, 随机抽查若干, 并用高清拍摄仪将他们的练习展示在大屏幕上, 师生共同点评。这样一方面调动了全体学生做练习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较多学生的练习得到展示和讲评, 做得好的学生很有成就感, 有错误的, 经过学生与教师的点评, 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见, 高清拍摄仪的使用使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中, 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利用摄像机,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与科学素养

化学实验不仅是中学化学的基础, 也是引发学习兴趣, 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发展能力, 提高科学素质的基本途径。

在组织学生做实验时, 往往需要进行分组实验, 教师来不及对每个组进行指导或观察其操作的全过程, 很难发现所有小组存在的具体问题。而摄像头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利用摄像头拍摄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的图像或视频, 自动传输到计算机中, 教师按教学目标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 适时进行点拨和指导, 在学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形成结论, 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学分“找茬”的学生, 也显得格外地兴奋, 睁大眼睛找错误操作、失误操作等, 并且让这些学生说出原因, 课堂显得非常地活跃, 发现问题就定格, 让学生说出改正的方法。这样, 学生既在笑声中规范了实验操作, 又在轻松愉快中将知识和能力升华。生个体的、零散的资源转变成了集体化的、结构化的资源。这种资源采集灵活有效, 能让教学的充分预设和学生的多元生成相得益彰, 有利于教学真正转变为师生积极参与、交流互动、共同提高的过程。这些资源适时保存, 随时可以调出来观看, 甚至在复习时都可以来再现一下学习的过程、实验现象等。

在《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课的第三个环节, 研究金属的第二条化学性质——金属与酸、与盐溶液的反应时, 笔者将学生分成了七组, 每组六个人。这组实验操作性较强, 考查学生液体的倾倒、固体放入试管的操作、镊子的使用、胶头滴管的使用等多种操作技能, 每一种仪器的操作都有规范。笔者重点拍摄一组学生的实验过程, 学生的操作全程录像, 然后在分析时播放, 学生看到自己在“电影”中的精彩“表演”, 那份热切的程度可想而知;而另外一部

●利用PPT, 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 对一些较复杂抽象的概念和理论, 从具体到抽象, 再从抽象到具体的反复认识过程中, 形象思维始终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中一些知识难以表达, 笔者常利用PPT制作一些简单的动画让抽象知识形象化, 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 在讲解置换反应概念时, 如果以讲授的方式单方面灌输给学生, 绝大多数学生由于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而难于理解。笔者先让学生对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 寻找金属与酸反应式中的共同点, 找到的同类型物质用动画的形式将其框出, 使学生对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一目了然:反应物是单质与化合物, 生成物也是单质与化合物, 自然就轻松得出了置换反应的定义 (如图1) 。多媒体具有较强的形象表现力, 从而为学生提供生动有效的教学情境,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学习兴趣。例如, 在进行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归纳时, 笔者就制作了一个小小的动画, 将A置换出了B, 生成了AC与B, 运用动画生动形象地演示了置换反应的特点。

有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反应的剧烈程度, 将这些反应卡通化, 学生比较喜爱这些可爱的小图形, 然后再拟人化, 更能引起学生感观的愉悦, 从而引起高度注意, 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例如, 笔者让学生带着感情读一读这些卡通画发出的感叹声 (如图2) , 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爱心, 对四种金属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有了深刻的印象。多媒体因其逼真的图形、鲜艳的色彩、动态的画面, 为教师提供了有效的教学手段, 使教学效果大不一样。

笔者教授的《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课包括了五个板块, 容量非常大。在利用了多媒体之后, 在短短45分钟里, 完成了原来至少要两节课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 而且整堂课学生动手实验, 交流讨论, 教学反馈, 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学习热情高涨, 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教学反思 篇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地壳中一些重要元素(氧、硅、铝、铁)的相对含量

(2)掌握Na、Al的重要性质,认识Na是一种活泼的金属

(3)知道铝的氧化膜对内层金属的保护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增强学生思考、交流、实验、观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的能力

3、通过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钠的性质

教学难点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用具

实验用品:钠、玻璃片、小刀、镊子、滤纸、铝箔、酒精灯、火柴、坩埚、三角架、泥三角、坩埚钳、砂纸。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讨论——归纳

教学过程

【引入】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的金属制品,大到飞机、坦克、航母,小到缝衣服的针,说明金属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这一章,我们来研究几种重要的金属和它们的化合物的性质。

【板书】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回忆初中所学有关金属的性质,回答下列思考题:

【思考】

1、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分别为: 氧、硅、铝、铁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铝

2、地球上金属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什么? 化合态

为什么? 金属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3、写出下图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思考金属在反应中的性质(氧化性还是还原性)

(1)铝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2Al + 3CuSO4 == Al2(SO4)3 + 3Cu

金属的性质 还原性

(2)镁条燃烧 2Mg + O2 ======= 2MgO

金属的性质 还原性

(3)铜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Cu + 2AgNO3 ==Cu(NO3)2+ 2Ag

金属的性质 还原性

(4)镁条与稀盐酸反应 Mg + 2HCl = MgCl2 + H2↑

金属的性质 还原性

4、上面四幅图基本概括了初中关于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有哪些化学性质?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 金属与酸的反应

金属的上述性质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还原剂

为什么? 金属的最外层电子数较少,容易失去电子

【过渡】金属的这些性质将是我们今后研究某一金属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认识一种活泼金属Na的性质

【板书】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展示金属Na,Na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相信大家都听过“真金不怕火炼”,说明有些金属(如:Au)即使在很高的温度下也不与O2发生反应,而有些金属(如:Fe)在常温下就能与O2发生反应,金属Na又如何呢?

【实验探究一】——常温下Na在空气中的变化

取一小块金属Na,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观察Na的颜色、光泽、感受Na的硬度,新切开的Na表面在空气中发生什么变化?(注意:凡是接触Na的用具都必须是干燥的,取用Na后剩余的应放回原瓶)

小结:1、Na的物理性质: 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质地柔软、密度比煤油大、熔点低、易导电、易导热

2、新切开Na的表面: 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但很快变暗,生成白色固体

(这说明Na与空气中的O2发生了反应)

3、反应方程式:4Na + O2 === 2Na2O

标出各元素化合价,判断该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如果是,请找出氧化剂与还原剂。

【过渡】Na在常温下就可以和O2发生反应,如果我们改变反应条件,对Na进行加热,又会是什么情况呢?

【实验探究二】——加热条件下Na在空气中的变化

把一小块金属Na放在坩埚里,加热,有什么现象?

现象:Na先熔化成小球,后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最后生成淡黄色固体

反应方程式:2Na + O2 ======== Na2O2

标出各元素化合价,判断该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如果是,请找出氧化剂与还原剂。

【总结】Na与O2反应,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过渡】Al与Na都是活泼金属,那么Al与O2的反应有什么不同呢?

【实验探究三】——铝箔与O2的反应

1、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铝箔熔化,失去光泽,但熔化的铝箔并不滴落。

结论:在常温下,Al的表面生成一层Al2O3薄膜,保护了内层金属

2、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铝箔熔化,失去光泽,但熔化的铝箔并不滴落。

结论:在加热条件下,Al的表面会很快生成一层Al2O3薄膜,从而保护内层金属

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讨论其化学性质

反应方程式:4Al + 3O2 ======= 2Al2O3

【思考】若要观察Al的燃烧,可采取哪些措施?

(1)增大Al的接觸面积,将铝箔换成Al粉

(2)增大O2的浓度,在纯氧中反应

【思维拓展】其余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2Fe + 3Cl2 ===== 2FeCl3

Fe + S ===== FeS

氧化性:Cl2 > S

《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教学反思 篇9

2015四川教师招聘面试备考: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

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地壳中一些重要元素的含量,如:O、Si、Al、Fe、Ca、Na等;掌握Na、Al与O2反应的产物及其用途。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实验现象,初步学会从实验的角度探索和认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本领。发现化学问题,探索金属的性质和金属的原子结构的关系、由化学反应的现象推导物质性质的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钠的切割、钠的燃烧等奇妙的化学实验操作和精彩的化学现象,感受化学世界的美妙变化,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钠在不同条件下和氧气的反应,如何从实验的角度揭示这些反应的过程。【难点】

钠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及产物的比较分析,金属的性质与金属的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用具

钠、镁、铝等实验材料;小刀、砂纸、燃烧匙等实验器材。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联系生活,引入课堂

四川中公教育

师:同学们能说出自己身边的物质都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吗?可以从中总结出我们身边最常见的几种元素吗?下面请大家和身边的同学讨论一下。

学生交流讨论后作答。

生1:最常见的物质有水、水中含氢和氧;生2:建筑材料中用到很多砂石,砂石主要是二氧化硅、碳酸钙等。师:同学们很善于发现身边的物质,总结的都很好,那我们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到底是哪些呢?现在大家阅读一下教材第46页图3-1,看看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什么?

生1:含量最多的几种元素,按由多到少排依次为O、Si、Al、Fe、Ca、Na、K、Mg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 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师:我们可以看到,含量最多的这些元素中,金属元素占了大多数,这些元素在我们身边经常接触到,我们了解它们才能更好的利用它们。大家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金属吗?它们有哪些性质?

生:学习过铝、铁、铜,它们一般为固体、有金属光泽、不透明,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师:同学们说的都不错,这些性质都是常见的金属所具有的性质,而且这些是金属的物理性质,那这些金属都有哪些化学性质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2015四川教师招聘考试备考指导

板书:金属的化学性质

师:同学们,你们能举出哪些例子,说明金属能发生化学反应?

生:铁与氧气反应、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一些盐溶液的转换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

四川中公教育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全面,下面大家观察并分析下课本第32页图3-2,讨论一下都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写出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生:观察图片,从实验现象讨论,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教师巡回指导。

师:从同学们写出的化学方程式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金属都有共同的化学性质:它们可以与氧气反应,与酸反应,与一些盐溶液反应,我们一个一个来研究,先从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板书:

一、金属与O2的反应 1.钠与O2反应

师生互动,边讲边实验,探究钠的相关性质。

师:给学生展示保存在煤油中的钠,提供小刀、滤纸等实验用品。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动手实验。

学生实验1:取出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煤油,用刀切开,观察新切面的颜色及变化。

师:同学们,你们切割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 生:切开后,银白色的光泽渐渐变暗。

师:除了这个现象,你能从钠身上发现什么性质?

生:保存在煤油中是为了隔绝空气,也说明钠的密度比煤油小,可以用小刀切开说明柔软。

师:很好,这样,我们就得出了钠的物理性质:有银白色的光泽、密度比煤油小、柔软,那银白色的光泽变暗是为什么呢?性质发生了变化是不是生成了新的物质?那我们可以写出它的化学方程式吗?

学生归纳:有白色物质生成。(4Na+O2=2Na2O)学生实验2:钠放在玻璃燃烧匙上,加热。

四川中公教育

师:同学们,大家观察到什么现象?与加热前有何不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能不能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生:在实验中,钠先熔化成银白色小球后燃烧,火焰呈黄色,最后生成淡黄色的固体。

师:那这种淡黄色的物质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一个实验。

师演示:在盛有少量酚酞试液的试管中加入淡黄色的粉末,搅拌。师: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师:实验说明了淡黄色的物质的什么性质? 生: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具有漂白性。

师:非常正确,实际上,我们常用它来漂白织物、麦秆、羽毛等。它是一种新的物质,叫做过氧化钠,具有氧化性,化学式为

板书:Na2O2 师:下面大家可以写出钠加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了吗? 学生归纳:有浅黄色物质生成。

师:这两个反应说明,钠是一种活泼金属,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条件不同时,生成的物质不同。

比较着做实验,认识铝和氧气的反应。

师:钠与氧气可以很容易发生反应,那铝与氧气能否反应?家庭常用的一些炊具如铝锅是铝制品,在使用过程中是否与氧气发生反应呢?

师:现在大家分别加热未打磨和已打磨的铝箔,观察有何现象? 板书:2.铝与O2反应

四川中公教育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师:现象是什么?如何解释?

学生讨论后归纳:加热未打磨的铝箔,铝箔发红卷缩,变暗失去光泽,熔化不落下。加热已打磨的铝箔,铝箔也发红卷缩,变暗失去光泽,熔化不落下。这是因为打磨后的铝箔表面也很快形成氧化膜,因此与未打磨过的铝箔现象一致。

师:同学们说的不错,表面的氧化膜比较致密,阻止了铝的燃烧,我们平时用的铝制品就是因为形成了致密的氧化膜,才得以广泛的应用,下面大家可以写出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吗?

生:第三环节:巩固提高

小明家中有一只20世纪50年代初的铝锅,至今仍保存完好。该铝锅未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 B.铝不易被氧化

C.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

D.铝易被氧化,但生成的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 并完成钠、镁、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生:练习作答。师:评价。

第四环节:小结作业

师:我们先来回忆下钠、镁、铝与氧气的反应,看看这些金属化学性质的相似性。

生:很多金属可以和非金属氧气发生反应。

四川中公教育

师:我们再从化合价的变化分析得出什么? 生:这些反应中金属都体现出还原性。师:反应的进行的难易程度又说明了什么呢? 生:不同金属还原性的强弱不同。

师:很好,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收获的知识。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并让学生课下认真阅读教材或其它关于铝的氧化膜的资料,加深对铝的氧化膜的认识,提高学生能动的学习和收集材料并加工整理的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本着简介、直观、清晰的原则,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1.钠与O2反应

钠的物理性质: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固体、硬度小、密度比煤油小 白色 浅黄色 2.铝与O2反应(致密)

六、教学反思

《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教学反思 篇10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金属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3)认识合金及其特性,知道几种重要的常见合金

2、过程与方法

(1)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实物性质的讨论导入,让学生了解金属常见的物理性质(2)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金属制品材料选择的讨论及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验比较铝合金和铝片的硬度,焊锡和铅、锡的熔点,认识加入其它金属可以改良金属特性,以及合金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4)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让学生认识到金属材料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密切关系。(2)利用考虑金属的用途除了要了解金属性质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如价格、资源、是否美观、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因素,让学生形成多方位、多角度考虑问题的观念。(3)进一步培养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1、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合金的特性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投影仪、金属制品的图片、铁片、钢片、铝片、铝合金、铜片、黄铜片、焊锡、铅、锡、砂布、烧杯、酒精灯、镊子、火柴等。教学方法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阅读材料、学生实验等多种形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根据生活经验你所知道的金属制品有哪些?你见过那些金属制品?说出他们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学生活动:写出金属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知学习的对象,激发学习的兴趣。小结:其实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很多,例如:展示金属标本。

展示幻灯片,和学生一起讨论,注意引导学生观察金属的颜色和状态。教师提问:你知道我们在什么地方使用了金属吗?想一想,你会发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金属。学生回答完以后,展示幻灯片,提问:图片中的生活日用品都是用哪些金属制成的? 交流与讨论;性质决定了用途,反过来用途也可以反映性质,请分析屏幕上的金属制品图片,体现了该金属哪些物理性质?

教师活动:展示幻灯片,让学生总结。板书: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1、大多数的金属是银白色的固体(铜是紫红色,金是黄色)

2、金属的熔点一般较高(汞常温是液态)

3、金属的密度硬度一般较大

4、有导电性和导热性

5、有延展性

教师活动:金属不仅具有以上共性还有各自的特点。

展示幻灯片,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学生讨论交流并提问,投影展示:

1、为什么菜刀、镰刀、剪刀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交流,请学生起来回答。

教师总结投影展示:物质的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容易回收利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练习:以下铁的用途中,涉及了铁的哪些性质?

1、铁锭可以轧成铁板或拉成铁丝。

2、油罐车行驶时罐内石油震荡产生静电,易发生火险,因此车尾有一条拖地的铁链。

讨论:投影展示:用来铸造硬币的金属材料需要具有什么性质?

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出发回答:资源丰富,无毒轻便,耐磨耐腐蚀,美观易加工。提问:一毛钱硬币是用铝合金制成的,为什么不用纯铝制造呢? 设疑:那么,什么是合金?合金的性质与其组分金属有何不同?合金的应用范围怎样?我们常用的合金有哪些?哪些合金最有前途? 阅读:课本P8的内容

归纳:合金是指由一种金属与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比较:合金与组成他们的金属性质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6-2 结论:填入课本

过渡:合金的熔点与其组分金属相比,又有何特点呢?下面我们以焊锡为例,进行研究。老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回答现象。

老师总结:合金和组成成分金属相比较:硬度增大,熔点降低。讲解: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幻灯片展示:几种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

过渡:合金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尤其是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新的金属和合金一直在被不断的发展和应用。例如,钛和钛合金就是近30年来引起人们普遍重视和关注的一种新型金属材料。

幻灯片展示:钛合金以及新型金属材料。

总结本节课内容,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做一个趣味活动,抢答“金属之最”,本活动目的是引起学生兴趣,巩固之前学习的内容。板书设计:第六章第一节奇妙的金属性质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多数是固体(汞是液体)

2、都有金属光泽

3、具有导电性和导热性

4、具有延展性(可以拉成细丝,可以展成薄片)

5、金属的硬度、密度一般较大,熔点较高。

二、合金

1、合金:由一种金属与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篇11

一、直接引入新课,一上课就课件呈现课本中例1的图片,并要求学生用分数表示出涂色部分,这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然后要求学生把大小相等的分数填入等式。学生也很快回答出来了,就是==然后我就接着问,为什么它们是相等的,这个答案学生是从图中获得的,因为它们在图中所占的面积是一样的,所以,它们是相等的。然后我又接着追问,既然這几个分数是相等的,为什么它们的分子、分母不一样呢?这个问题把学生难住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把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一下子激发出来。

二、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事先为每个学生准备一张正方形的纸,让学生对折,并涂色表示其,要求学生继续对折,每次找出一个和相等的分数,并用等式表示出来。学生通过例1的思考与学习,通过折纸,对找一个和相等的分数已经有了一定的感知。很多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找到了几个和相等的分数。这为本节课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做好铺垫。

三、课堂练习力求紧扣重点,做到新颖、多样、层次分明,有坡度,加深了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认识,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这样不仅能照顾到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而且有效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如,=(a、b为非零的自然数)

(1)当a=1、2、3、4、5…时,b分别等于几?

(2)a与b的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

同时,在这节课中也存在几个方面的不足:

1.在形成性质的过程中,对分数基本性质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了整合,只有部分学生了解,没有深入到全班。而且在学生表述自己的发现时,没有说0除外,我本意是想再进行追问,可有部分学生书本已打开,他们很快就说0除外。对该性质没有一个深入的理解,我想在后期的教学中,应多关注细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应学会思考,而不是依靠书本现成的答案。

2.在巩固练习阶段,如练一练的第2题,我只是指名让几个学生说说他们填某个数的依据,而没有在黑板上把过程再板演一遍,这对于学困生来说是很困难的,所以,在后来的练习中,有部分学生还不是很理解。

《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教学反思 篇12

关键词:金属有机化学,导论,兴趣,效率

金属有机化学是研究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反应性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它是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两大化学基础学科的交叉点,并与药物化学、材料化学、超分子化学、环境和生命科学等领域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图1)[1,2]。

但金属有机化合物通常较不稳定,这极大地局限了对其后续反应性的研究,所以早期关于此方面的研究进展的较慢。但自20世纪起随着科技及实验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无水无氧Schlenk操作系统被使用以来,金属有机化学开始以它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为了适应该领域的发展,1963年第一本专门发表金属有机化学研究论文的期刊Journal of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创刊了。美国化学会也于1982年创刊了另一本专门刊载金属有机化学研究论文的期刊Organometallics ( 现为金属有机化学专业领域最权威的期刊) 。此外,自1963年起至今已有20多位金属有机化学家荣获诺贝尔奖。金属有机化学之所以获得如此快的发展,不仅在于它所具有的重要的科学意义, 更在于它对推动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普通高等院校中金属有机化学课程通常是高年级本科生的选修课程以及无机和有机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程。该课程的理论较强,需要学生本身具有较为扎实的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 如对有机化学中各类常见有机反应要十分熟悉,对无机化学中一些理论如配位场理论、晶体场理论、十八电子规则等要牢固掌握。而首次导论课程的讲授对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导论课程中所包含的两个大方面: 金属有机化学发展史和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和分类。

1金属有机化学发展史

发展史是从金属有机化学发展的历史角度,阐述该学科产生、发展和繁荣的过程,提到的均是该学科发展过程中标志性的事件,是导论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自己在研究生时期上该课程时也被发展史部分的内容激起了很大的兴趣[5]。下面就金属有机化学发展史作相应简述。

最早报道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大约为1760年。这一年巴黎军用药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意外地发现当把含砷和钴的矿石和醋酸钾一起加热时可产生一种有恶臭气味的发烟液体,这一液体当时被称作cacadyl,后来人们通过研究确定了该化合物是有机砷化合物[3,4]。1827年丹麦化学家Zeise制备了第一个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K[( C2H4) Pt Cl3]水合物,因此该化合物也被称为Zeise盐,它是通过乙烯气体和金属铂相互反应而形成的。 1849年Frankland为验证有机自由基的存在而意外地合成了二乙基锌,尽管二乙基锌由于在空气中的高度可燃性使它的合成及应用在当时的条件下变得十分困难,但二乙基锌在格式试剂发现之前就是人们常用的烷基化试剂。伴随着二乙基锌的发现,首例有机汞化合物Me Hg I也在1852年被报道,四乙基铅在1853年被报道,烷基碘化铝在1859年被报道,烷基氯化硅在1863年被报道。而1868年首例金属羰基化合物[Pt( CO) Cl2]2也被合成出来,1890年羰基镍的Ni( CO)4的合成更是为高纯度镍的制备提供了基础。

随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Grignard发现了以他名字命名的格式试剂,并且以这项成就获得了191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Pope于1909年通过甲基碘化镁与氯化铂反应合成了首例过渡金属和碳以 σ 键相结合的金属有机化合物Me3Pt I,而Hein于1919年使用苯基溴化镁和三氯化铬制备了结构不明的多苯基铬化合物,其结构直到它被合成35年之后才被揭晓,该化合物是含苯环和芳烃的铬夹心类化合物。1922年Midgley发现了四乙基铅可以作为汽油防爆剂,这一发现使得四乙基铅成为当时汽车时代最大规模生产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当然近年来由于发现这种化合物造成了严重的铅污染,这类化合物已基本不再使用。1925年发现的费托合成法可用于合成汽油,但它的工业化被当时廉价的石油所抑制,但随着石油资源的枯竭,人们重新对这一方法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 1940年美国化学家Rochow利用硅铜合金和氯甲烷直接合成了二甲基二氯硅烷,为大规模工业生产有机硅化合物奠定了基础。

20世纪50年代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二茂铁和Ziegler - Natta催化剂的发现。二茂铁的发现在金属有机化学中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是由两个平行的环戊二烯基将铁原子夹在中间形成了一类夹心式化合物,关于该化合物的结构的争论延续了多年, 直到X射线单晶衍射的出现才真正确定下来。而Ziegler - Natta催化剂的发现使得大规模的生产聚烯烃成为现实,极大地推动了高分子化学的发展。因此Ziegler和Natta共享了1963年诺贝尔化学奖。

金属有机化学从20世纪80年代起至今一直在高速发展。 它在这一时期不仅解决了金属有机化学所遗留下的某些科学问题,而且开辟了它与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以及能源化学等相互交叉的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如首例硅硅双键和三键化合物的合成、首例富勒烯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等。在21世纪的前十年里,2001、2005以及2010年三次诺贝尔化学奖均授予金属有机化学家。

2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和分类

2. 1定义

讲授完金属有机化学的发展史后,将内容回到金属有机化合物这一具体问题上。金属有机化合物是指含有金属碳键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因此按照这一定义,金属烷氧基化合物、烷硫基化合物、金属胺化物、磷化物以及羧酸盐类化合物均不能称作是金属有机化合物。因为这些化合物中并不含金属碳键,金属中心与N,P,S,O等杂原子成键。这类化合物均称之为配合物。这里可以向学生扩展相关概念: 即金属有机化合物一定是配合物; 但配合物不一定是金属有机化合物。不含金属碳键的配合物我们通常称之为Werner型配合物。按照长期形成的传统,类金属如硼、硅、砷与碳直接成键的化合物也成为金属有机化合物。因为它们的化学与含直接金属碳键的金属有机化合物有许多类似之处。近年来,研究人员在金属有机化学的研究中特别关注那些含氮磷硫等配体的金属有机化合物,以及含分子氮、分子氧、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氢气等小分子配体的金属有机化合物,这是因为这类化合物与进一步发展金属有机化学的原理和应用密切相关。

2. 2分类

金属有机化合物可以按照它们所含的金属碳键所具有的性质和特点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包括除锂铍镁以外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它们是以离子型的金属碳键存在; 第二类是包括除第一类以外的其他主族金属和类金属有机化合物,它们是以极性共价的金属碳键存在的,其中锂铍镁硼氢易形成多中心共价键; 第三类是包括稀土和锕系在内的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这类化合物中有金属的d轨道和f轨道参与,其金属碳键具有很强的形成 α 授予键和 π 反馈键的能力。除了按照金属碳键的性质和特点分类之外,它也可以按照所含金属以及金属相连的配体分类。在按金属分类的情况下可分为主族金属有机化合物和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所以在后续的分章节讲授当中,便可以按照这个规律来进行。如我们在讲授主族金属有机化合物时首先按金属所在的族分章节,然后再按照配体分类加以介绍。

3结语

本文主要对金属有机化学导论课的内容作了简要介绍,尽管每位老师的授课方法和习惯均有不同,但只要把握住内容这一核心,加上对学生的爱心和自己的耐心,一定都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宋礼成,王佰全.金属有机化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7.

[2]Mingos D M P,Crabtree R H.Comprehensive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III[M].Oxford,Elsvier,2007:1-13.

[3]Seyferth D.Cadet's Fuming Arsenical Liquid and the Cacodyl Compounds of Bunsen[J].Organometallics,2001,20(8):1488-1498.

[4]Seyferth D.[(C2H4)Pt Cl3]-,the Anion of Zeise's Salt,K[(C2H4)Pt Cl3]·H2O[J].Organometallics,2001,20(1):2-6.

《金属》教学反思 篇1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了解铁制品生锈的条件,知道生活中怎样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防止铁制品生锈。通过介绍我国资源存在的情况,让学生认识到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性和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的必要性,同时树立起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

课题的知识内容学生比较熟悉,用丰富的素材引导学生感知熟悉学习的对象,让学生用科学家的身份来研究铁为什么生锈、在什么条件下易生锈、如何防止铁生锈等,从而感受到“身边处处有化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学生“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更可贵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了主体的作用,自从实验、自体探究,无疑使学生自信心更强,学习兴趣更浓。

金属活动性教学反思 篇14

(2)从一种金属能否把另一种金属从它的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可以比较出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能置换出来的,则这种金属比另一种金属活泼。

(3)最后打出科学家们经过了很多类似实验的探究过程,而总结出来的结论——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在教学中,我是一边学知识,一边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在总结得出结论后,插入生活实践问题,让学生边学边用,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连。

化学教学的反思 篇15

一、反思对象

1、学生探究的内容要视教学内容的价值性。

哪些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探究, 哪些内容要教师给出相关信息或启发讲授, 我的体会是:分析和挖掘教材知识的价值, 选择具有核心地位和基础地位的、规律性的内容让学生探究。因为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真正理解了这样的知识, 就等于掌握了知识的主干, 形成了扩充和扩展自己知识结构的能力。

2、帮助学生建立进行探究的条件。

在学生刚开始学习时, 尽量利用传统的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究, 并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探究学习的方法, 让学生具备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的思维能力, 帮助指导学生用家里的废弃物、儿时玩的玩具和少量药品建立小实验室, 以便为开展完全的科学探究学习做好准备。

3、教师应当做探究“向导”。

在学生探究阶段, 教师要融入学生的探究活动中, 要巡视各小组的表现情况, 及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辅导, 如有的小组只是在盲目地做实验, 没有一定的目的性, 融入学生的探究活动中, 更为后面的整合、精致及今后的教学安排提供具体的学生情况。

二、有待反思的问题

“初中化学探究学习”在现行初中化学教材这棵“老树”中“开出了新花”,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但在实施过程中, 同时发现了一些其它问题有待解决:

1、如何让学生在开始学习化学时, 尽快具备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的思维能力。

2、学生学习的日益深入, 想探究的实验越来越多, 非课堂内做探究实验, 在没有教师在场的情况下, 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何控制。

《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教学反思 篇16

化学教学中我们通常采用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模式,教师习惯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并将学生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学生往往会产生厌倦情绪。面对新教材,我们的化学教师再也不是昔日知识的主宰者了,因为新教材绝不是让教师唱独角戏的剧本。围绕新教材我们必须更新我们的观念,尝试符合新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从一节课的某一教学片断中对新教材的“新”、学生的“活”有了很大的体会,可谓收获颇丰。

二、教学片断回顾

一上课我先按课本要求投影演示实验内容:

(1)(会变色的钠)用镊子取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去一端的表皮,观察钠的表面现象。

(2)(会冒烟的钠)将一小块表面擦干煤油的钠放在燃烧匙中,加热后伸近氯气集气瓶中,观察到钠燃烧的现象。

(3)(會燃烧的钠)将一小块四周切去表皮且擦干煤油的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

(4)(会游泳的钠)向一只盛有水的小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将一小块绿豆大小的钠吸干表面的煤油,投入小烧杯中,用玻璃片盖住烧杯,观察现象。

(5)(会跳舞的钠)在小烧杯中加入10 mL煤油和10 mL水,将表面吸干煤油的钠投入小烧杯中,用玻璃片盖住烧杯,观察现象。

通过鼓励学生进行演示实验,并提示学生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然后师生共同讨论,最终概括钠的性质。

生1:用小刀切去一端的表皮,观察到钠的表面呈现银白色,将其放置在空气中,观察到端面迅速变暗。

生2:观察到钠继续燃烧,白烟生成。

生1:为什么呀?(学生情绪高涨)

生2:这是生成氯化钠固体小颗粒的缘故。

师:回答非常好!那将氯气改成氧气呢?

生3:黄光且有淡黄色固体,这是一种新物质。

师:其实,我们班的同学都很聪明。只要我们每个人肯去分析思考,答案就在你身边。(学生露出灿烂的笑容)

生4:钠熔成小球、浮游液面、嗤嗤作响、加酚酞的水变红。这是因为钠的密度比水小,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反应生成的氢气对其产生了推动作用,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使酚酞变红。对于硫酸铜溶液会出现蓝色沉淀。

生5:由于钠的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因此介于两者之间,在与水反应生成气体后被气体带离水层,进入煤油层后停止反应又下沉,如此往复,直至钠反应完全。

师:大家回答得非常好,这是我们认真观察现象并思考得到的结果。

讨论过程,学生兴致高涨,思维活跃。回答问题时不少学生的答题几乎是一气呵成,一扫平时回答问题的畏惧,对新知识的接受效果非常好。此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概括出钠的化学性质也就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三、教学片段反思

这堂新授课按照新课程教材的要求去执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课后我作了认真分析,觉得这一教学片断充分利用了五大效应,那就是:

1.实验效应

戴安邦教授认为:“实验室应该是学生学习化学最有效和收获最丰富的场所。”著名化学家傅鹰教授说:“实验是最高法庭。”化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了问题情境,学生在自我思考、相互讨论、教师引导下逐步解决一系列问题,从而获得“真知”并由此激发研究的兴趣。

2.椰壳效应

一位小孩吃饭总是吃不多,家长哄着孩子多吃点,总不见效。一次,家长出差带回一只别致的椰壳碗,家长用椰壳碗盛饭,那天孩子饭量大增,家长喜出望外。这就是椰壳效应,其本质就是改换一种新颖的方式,满足人类求新、求异的思维需求,以获取较好的效益。如果这节课里的内容采用“填鸭式”教学,恐怕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但学生的接受效果将大受影响。为何会有两种不同的效果出现呢?究其原因,就是这节课的讲解,运用了“椰壳原理”,对教学方式进行大胆的创新,进行了适度包装,用喜闻乐见的授课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自然会兴趣盎然。

3.赏识效应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告诉我们,人都有被认同、被赏识的心理需求,学生普遍具有渴望被同伴和老师肯定、表扬的强烈愿望。这节课教师时常穿插以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为载体,很好地顺应了学生的这一心理趋向。

4.参与效应

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从引出问题到呈现现象,从理解问题到解决问题,学生亲身经历,感受颇深,说出的答案也就有血有肉起来。这节新授课由于引导得法,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了,讨论起来了,做起来了。总而言之,今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活动同问题解决结合起来,通过参与来探索结论,既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5.探究效应

学生最感兴趣的是那些有所了解却又非完全已知的、能够引起思考的东西,而过去教材中的实验大多具有已知操作过程、已知实验结果等特点。新课程设立一些教学内容对学生,充满着探究的元素,教师可以充分组织和发挥课本实验,让学生通过自由探究来观察和分析实验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我想到了“跳舞的钠”,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探究,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调动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热情,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的状况,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促使学生通过实验主动探索是新课程教学的主旨。在今后的化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运用五大效应进行课堂教学,以便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当然这也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刘国荣.解读新课程,2004.

[2]王祖浩,吴星.高中化学教学参考书:化学必修1,2004.

(作者单位 江苏省大港中学)

《酸的化学性质》教学反思 篇17

1、刚开始音乐循环播放,幻灯片展示了我们学校开展的一些活动以及今年我们科学组开展分组实验时的照片,目的是对我们学校做一个正面的宣传,增强我校的知名度。

2、目标制定,本节课是在学习了酸的性质以后,对酸的性质进一步验证,所以目标认定为验证酸的化学性质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小组合作的团队意识。

3、教学流程的设计

①演示实验(一个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装置做了改进;一个是演示浓硫酸的脱水性,把浓硫酸加入到白糖中,制作黑面包)的设计,目的是激发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其中第一个实验远距离观察不很清楚,不算很成功,但是考虑到弄成分组的话虽然装置经过了改进,但也存在危险性。第二个实验现象很明显,但可能是浓硫酸浓度的问题,现象好像迟了一点。

②分组实验设计,让学生稀盐酸和稀硫酸同时做实验,然后让学生对比实验现象,从而得出二者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进而给学生从化学式分子构成的角度进一步讲明不完全相同的原因。

③达标拓展的设计,一道关于醋酸的中考题,目的是让学生从盐酸和硫酸的性质拓展到醋酸,更清楚的认识到酸的.性质就是H+的性质。

④课件的设计,一共有五张幻灯片,没有一味的重复导学案上的东西,最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旨在提示学生亲手实践的重要性,在音乐中结束本节课。

二、一点反思

成功之处:

1、顺利完成了本节课酸的性质的教学,并通过分组实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2、学生实验做的都很成功,能从中体会到学习科学的乐趣,为以后的科学学习做了铺垫。

不足之处:

1、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酸的性质,对酸的知识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所以在实验时放手让学生去做。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采用抢答的形式,成了学习好的同学表演的舞台,没有面向全体学生。这种现象导致了课堂生成太少,好不容易回答一个错误,也随即被改过来了,不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深层次理解和掌握。

2、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学生在实验时兴高采烈,但回答时却成为个别学生的表演,从这点来说,看似热闹的课堂,实则没有调动起所有孩子的积极性,如何利用实验这个平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显然没有做好。

3、所作的两个演示实验,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第一个不够明显,学生距离较远;第二个反应慢了点,一点没有想象的学生的惊诧和惊呼的表情。

4、学生操作不够规范,老师只是做到了巡回指导,没有集中强调,仅仅在课件上要求学生要规范。

5、在课堂上酸的性质的实验时一个一个的做,还是一块放手让学生去做,课前也进行了思考。前者教师指导学生方便,学生实验可能更规范,但浪费时间,40分钟内能不能完成是问题。后者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也注重了学生实验的连贯性,但学生操作不够规范,这是在以后课堂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篇18

请一位同学上黑板书写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本组的实验方案或生活实例。听讲,进一步理解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板书】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题引入】确切地说应该是空气中的氧气在偷偷在起作用。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以前学习过的金属和氧气的化学反应有哪些呢?它们反应的现象是什么?化学方程式怎样写?

【展示】镁、铁燃烧的图片

【演示】将一根铜丝和金戒指分别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燃烧。

【补充】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由此说明,金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发生反应,金最不活泼。 【板书】活动性:Mg、Al>Fe>Cu>Au 【解说】这就解答了一开始提出的问题。铁的活动性比较强,因此铁制品被腐蚀地比较严重。铜活动性较弱,被腐蚀的程度比较轻。而金的活动性弱,基本上不被腐蚀。

【思考】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为什么我们通常看见铁生锈而没有看到铝生锈?在清洗铝制品时应注意些什么?

学生讨论并回答:铝制品耐腐蚀是由于铝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之故;若用钢刷、沙等来擦洗铝制品,容易把氧化铝薄膜除掉,从而起不到保护作用。

【小结】镁、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如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Al2O3)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这也是铝的产量在短短一百多年里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并被广泛的运用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过渡】很多金属不仅能与氧气反应,而且还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金属与盐酸或稀硫酸是否反应以及反应的剧烈程度,也可反映出金属的活泼程度。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比较镁、锌、铁、铜的活动性。

三庄中学

夏小荣

研讨课

【活动与探究】将学生分成A、B两组。

A组:在四支试管中分别放入两小块打磨光洁的镁条、锌粒、铁片、铜片,各加入约5 mL稀盐酸,观察现象,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用燃着的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B组: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实验,并比较发生的现象。分组实验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并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和展示探究结果】引导对信息进行处理,并获取结论。

A组:Mg+2HCl==MgCl2+H2↑ Zn+2HCl == ZnCl2+H2↑ Fe+2HCl==FeCl2+ H2↑

B组:Mg+H2SO4==MgSO4+H2↑ Zn +H2SO4== ZnSO4+ H2↑ Fe+ H2SO4==FeSO4 + H2↑

【交流】

(1)镁、锌、铁可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不与盐酸或者稀硫酸反应。

(2)镁、锌、铁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时的剧烈程度不同。镁反应最剧烈,其次是锌,然后是铁。

(3)与酸反应时,能生成氢气的金属活动性强;否则,就较弱。

(4)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

【导思】同学们,你们的观察真实可靠吗?

【投影】 “金属与盐酸反应的比较”

【过渡】一些金属不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如铜和银,如何确定它们之间活动性顺序呢?

要求:对铝、铜、银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1、设计探究方案

2、预测实验现象

《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教学反思 篇19

一、有效教学的涵义

什么才叫“有效教学呢?”所谓“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 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 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1]。换句话说, “有效教学”的目标不是老师教授与否, 而是学到与否, 如果学生没学到, 那么老师再怎么的辛苦、费力都是无效教学或者低效教学。

二、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终体现的是在学生层面, 只有学生在认知方面从不懂到懂, 从不知到知, 从不会到会, 更上升一个层面就是学生的情感, 要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不喜欢到喜欢, 从不热爱到热爱。其中影响因素很多:

( 一) 教师方面

一是教师的教学观念。随着社会负面宣传读书无用论, 或者某学科学了没有作用等观念, 作为老师也人云亦云, 这是肯定不能实现“有效教学”的。

二是教师的教学能力。一名优秀的教师, 交给的学生的不是知识本身, 而是学习知识的能力、方法。作为教师, 必须具备相应的创造性。著名华人经济学家陈志武教授说过: “国内培养出了很多杰出的高材生, 他们在专业上是多么的突出, 但思维方式是那么的僵化、偏执, 社交能力又那么差, 除了自己狭窄的专业就不知道怎么跟人打交道、怎么表达自己, 让我很痛心”。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要想自己的教学达到“有效教学”, 必须懂得和掌握教学的基本原理和技能。

三是教师的心理品质。心理品质, 简单的说就是教师的兴趣爱好, 情绪控制能力、坚强的意志力, 以及课堂合作意识、自我教育能力的表现。这反映出的是教师的本身个人素质, 包括心理、身体、言行、举止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 一个性格孤僻、内向的老师 ( 特别是班主任) 很难培养出具有博大胸怀、大爱、宽容的学生, 这只能让本来呆板的课堂更加沉闷, 这就导致学生无心向学、开小差、打瞌睡频频出现, 这使得我们的课题教学效率及其低下, 何谈有效教学。

( 二) 学生方面

一是学生个体的差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这些差异表现在动机与兴趣、智力与认知方式、性格与气质等方面[2]。在课堂教学中, 对于老师抛出的话题, 有的学生能快速的反应, 而有的不知云里雾里, 由于初中教学是一对多的关系, 如果老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特殊性, 而是一位的进行宣贯, 笔者相信, 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肯定一般。

二是学习策略与方法。俗话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经常听见学生们说: “课堂上我听懂了啊, 感觉做这样的题就只需要套一个公式就行了, 但真在做的时候, 什么都不懂了”, 究其原因, 是因为学生没有学到运用公式的方法, 更缺乏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思考, 题型稍微一变, 就变成丈二和尚了。

三是课堂参与度。学生既是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也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一个知识点的掌握, 一种新方法的运用, 这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探讨, 这就要求学生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对于初中化学而言, 由于九年级才开设这么课程, 加之要中考, 教师在讲台上讲的天花乱坠, 很多学生却眼神飘忽不定, 甚至低着头干自己的事情, 这只能说他们没有主动的参与到课堂, 他们的思维没有持续在课堂教学上, 这直接影响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针对上面分析的种种原因, 笔者认为, 以上随是普遍现象, 但也有它的特殊性,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 需要从这些普遍性中去寻找特殊点去改进,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

( 一) 烂熟教材, 融会贯通

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获取有效教学, 首要的就是专业基础必须过关, 对教材的把握和理解是体现高效性的先决条件。例如, 在讲授“化学与能源”一节时, 我们可以通过《物理》课程中“有电流通过灯泡, 灯泡会发亮”的现象, 让学生对“化学反应发生时, 要消耗反应物, 并生成新物质”等知识得以理解, 如果还是按照教案一板一眼的去教学, 学生肯定没有兴趣。

( 二) 互相尊重, 掌握个性

笔者始终认为: 学生喜欢某一门课程, 不是因为课程本身让他着迷, 而是因为他喜欢这位老师, 只要学生能从心理上接受这位老师, 那他所教授的这门课程的有效教学就不会很低。要实现有效教学, 教师就必须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 并能因势利导,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 这是保证有效教学不可或缺的基础要素。

( 三) 随机应变, 因势利导

开放式的课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随时都会有学生向教师抛出疑问, 如何解答? 例如: 学生在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实验时, 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略小于1 /5, 这与课本是不一致的。学生认知能力有限, 无法解答。此时,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做一些分析: 是不是红磷量不足? 是不是装置漏气? 是不是未等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是不是导管中没有预先装满水。一层一层的解析, 让学生从中学会这样去思考、验证和收获。

摘要:本文通过对“有效教学”涵义的阐述, 分析目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并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进行策略应对。

关键词: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3.

上一篇:提升自己职场口才的技巧下一篇:医助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