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标点符号用法

2022-08-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汉语标点符号用法1

汉语标点符号用法

标点符号的用法

逗号的用法

一、用于需要分隔的主语和谓语之间

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不用逗号。但主语和谓语如果比较长,需要加逗号以表示说话时中间有停顿,也便于阅读时分清句法结构。

句子不论长短,在主语需要强调时,其后加逗号同谓语分隔。 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二、用于带语气词的主语之后

主语后边如果带有“啊”“呢”“呐”“么”“嘛”“吧”等语气词,说话时有停顿,用逗号表示。

如 祖国的海洋啊,多少人为你歌唱,多少人为你奔忙

三、用于需要与动词分隔的长宾语之前

动词和宾语的联系比较紧密,中间一般不必加逗号。有一类提示性动词(如:表示、指出、声明、反映、报道、认为、觉得、相信、发现、看到、听说、知道、建议),宾语往往较长,在动词和宾语之间有停顿时加逗号表示。

如有的考古工作者认为,南方古猿是生存在第三纪之末与第四纪之初。

四、用于前置的谓语之后 。

五、用于句首状语之后

常见的句首状语有时间地点状语(当……时、在……前、在……上),评论性状语(当然、果然、真的、可见、据说、严格地说、一般说来),关联性状语(其次、那么、相反、此外、总之)等后面加逗号有助于分出主语。

如果然,雨过天又青。

六、用于后置的状语之前

1

状语通常置于中心语之前,置于中心语之后是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有强调的意思,其前面加逗号。

如……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

七、用于后置定语之前

如海面劈面立起一片从来没有见过的山峦,黑苍苍的 八用于补充解释性的后置同位语之前 如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 分隔重复的词语或说法

九、某个词语或说法为了表示强调而接着加以重复,用逗号分隔,有时为了解释说明,对重复词语的内容略加扩展

如我是看得很清楚,很清楚的呀

还有苹果,那驰名中外的红香蕉苹果,也是那么红,那么鲜艳,那么逗人喜爱。

十、用于后置的外国人名之前

许多外国人的姓名是名在前、姓在后,在辞书条目或人名索引中把外国人的姓作为中心词置于名字之前,后置的名字前加逗号

十一、用于某些序次语之后

“第

一、第二”和“其

一、其二”等序次语后面有停顿时用逗号表示 十

二、用于说话时有停顿的关联词语之后

“但是、可是、然而、不过、结果、因此、后来、否则、不然、那么”之类关联词语如果在结构上有独立性,说时有停顿,其后可以加逗号。

用于“虽然……但是……”“只管……但是……”两种句式中的时候,“但是”之前不能用句号。其他情况下,可以用句号,也可以不用句号,视具体情况而定。例如:

2

(1)文化大革命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阶段,总要总结,但是不必匆忙去做。

十三、在数理化等自然科学中,遇到公式时,如果这个公式可以用语言读出来,我们就可以按照《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使用标点符号,不同的是常常选用小圆点的句号。例如:如果A>B,B>C,那么A>C.

在表格中,如果只有数字、单词,末尾不用标点;如果有句子,就应该和一般文句一样使用标点。

顿号的用法

特别提示:以下八种情况不用顿号

1、 不定数的两个数字间不用顿号。

●【注意】相邻的两个数字而非约数之间要用顿号 如三年级

四、五的学生

2、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3、标题中有并列词语时中间不用顿号,可在并列词语之间空一格。

4、并列的词组比较长、停顿较大的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5、并列成分做补语且需要强调时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6、并列成分做状语,并列成分是介宾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注意】并列成分若都是单个词语或成语则用顿号 如我们应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大国主义。

7、并列成分做谓语时,若并列成分是主谓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她衣服新潮,头发齐耳根长,走起路来风风火火,讲起话来大声大气。

3

●【注意】并列成分做谓语时,若共带一个宾语,并列词间用顿号 如:今年我公司研制、推出了两款新车。

8、并列结构内部又包含并列词语时,为分清层次在不同属类间用逗号。

如: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9多个并列词语之间,习惯前面几处用顿号,后面一处用和(若【和】后需用连词,一般先用【及】,再用【以及】

10并列成分之间已有问号和感叹号,不用任何标点

11并列成分较少时,不用标点也没有歧义且连贯通畅,不用顿号 12合成词(成语、熟语)之间不能顿号

13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连词前面不用顿号,也不用其他标点。

14并列的书名之间也以不用顿号为佳 并列的括号之间也最好不用顿号

分号的用法

1、用在复句中表示并列分句间的停顿,非并列关系(转折、因果等)的多重复句,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

如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犹使我耳不忍闻。

2、句子中有余指代词“等等”代表未说出的并列部分,在“等等”的前面也要用分号。

3、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4、并列关系的复句,分句较短(只有2个)用逗号,不用分号。

5、逗号、分号虽同为句内点号,但停顿的时间有长短之分,一般情况

4

下,应该先用停顿时间短的逗号,再用停顿时间长的分号,不能乱了秩序。

6、句中已用句号不能再用分号

7、总结语前面不能用分号。

例: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括号的用法 括号

括号标明行文中的注释性的文字。从注释的范围看,它有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之分。

只注释和补充说明句中一部分词语的叫句内括号。放在句子标点之前。 补充和注释全句的叫句外括号。它放在正文的句末点号之后。 ● 【特别提醒】句内括号内的文字末尾不能用句号;但可用问号或叹号。

省略号的用法

(1)表示引文的省略;(2)表示列举的省略;(3)表示重复语句的省略;(4)表示说话断断续续的省略;(5)表示意在言外的省略;(6)表示语意难尽的省略;(7)表示语言中断的省略;(8)表示含糊其辞的省略;(9)表示沉默的省略;(10)表示数字延续的省略;(11)表示语音延长的省略;等等

省略号前后标点的使用。省略号前的句子语义表达完整可在句子末尾加句末点号,否则不加。省略号后一般不加标点,如果省略号后还有文字,为表示其不与省略号前的文字相连,可在省略号前加句末点号。

用了“等”、“等等”就不能再用省略号 问号的用法

5

问号

1、用在特指问句后(如时间……那里……(需要特定回答的问题)。如:你今年多大了?

2、用在反问句后。

● 提示:反问句若语气缓和,末尾可用句号;若语气重可用感叹号。

3、用在设问句后。

4、用在选择问句中。如:我们是革命呢,还是要现大洋? ●提示:在选择疑问句中,若该句为复句,一般只在句末用问号 如果要强调每个选择项的独立性,可以在每个选择项后都用问号,这时这几个选择项构成一个句群。例如:

(1)还是历来惯了,不以为非呢?还是丧了良心,明知故犯呢?(鲁迅《狂人日记》)

5、用在表疑问的独词句后。如我?不可能吧。

●提示:若疑问句为倒装句,问号应放在句末。如: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你的车?

6、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析使句,句末也可用问号

7、句子中对某词语有疑问或生卒年月不详时用问号,疑问句构成的标题后面也用问号。

如 曹邺(816--?),桂林人。

8、问号和叹号是两种不同的标点,问号表示疑问,叹号表示感叹,各有各的作用,从原则上说不宜并用。但语言中的疑问和感叹有时有交叉,于是就产生了问号和叹号的并用。疑问和感叹两种语气的交叉主要出现在两种情况中:

带有强烈感情的反问句。例如:

6

(1)“什么?”男人强烈抗议道,“你以为我会随便退出娱乐圈吗?!”(《南方周末》2000年3月17日18版)

带有惊异语气的疑问句。例如:

(1)周朴园: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和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鲁大海:开除了!?(曹禺《雷雨》 超出这两种情况,就不宜并用问号和叹号。

问号和叹号的并用式有人写做“?!”,也有人写做“!?”。从规范化的角度说,最好能统一起来。因为这种并用出现在反问句和疑问句的末尾,问多于叹,所以专家们建议采用“?!”式。这种由两个符号组成的并用式是一个整体,所以在书面上只能占一个字的位置,而不能占两个字的位置。

● 提示:

句号、问号均表示句末停顿。句号用于陈述句末尾,问号用于疑问句末尾。有些句中虽有疑问词,但全句并不是疑问句,句末只能用句号,不能用问号。

书名号的用法

1、 名和篇名同时出现时,只用一个书名。书名写在前面,篇名写在后面,中间用间隔号隔开。如:《朝花夕拾〃藤野先生》。

2、 词牌名和题名同时出现时,要用书名号。前面是词牌名,后面是题名,中间用间隔号隔开。如:《念奴娇〃赤壁怀古》。

3、书名号里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用双书名号里面用单书名号。

4、影视作品的名称应用书名号,但电视栏目、报社及杂志社名称不用书名号。

丛书名称也标书名号,

7

5、草案不用书名号

6、原则名称,活动名称,主题词,电视节目都用引号 7……撰写的(…)---加书名号

8、书报的版本、版别,如书的“英文版”“修订版”“重排本”,报纸的“海外版”等,一般不是书报名称本身而只是一个注释说明,因此应该把它们放在书名号之外。通常的做法是用括号把它们括起来,紧放在书名号之后;也可以不用括号,直接跟在书名号后面,或在书名之前事先说明。例如:

《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

法令、规定、方案、条例等的草案、试用稿等,因与书名结合紧密,往往用括号括起来放在书名号里面。例如: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试用稿)》 破折号的用法

1、 表示注释。

如: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2、 表示意思的转折及转换。

“好香的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说。

3、 表示意思的递进。

如: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4、 用于标明语句间的因果关系,破折号前是果,后是因。

5、 表声音的延长、中断或停顿。

如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的呼唤:周——总——理——

8

6、 表分项列举。

根据研究对象不同,环境物理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7、 用于副标题前。

● 【提示】 破折号与逗号都有强调的作用,前者强于后者,逗号强调前面的内容,破折号强调后面的内容。

如:我,是第一个跑到终点的。那就是我——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

8、破折号表示解释时,不能和表示解释的词同时使用。

如:船上的人告诉他,船所经过的海槽(当时称为“过沟”)——即是“中外之界”。(破折号与“即是”重复,只能留其一)

9、 表示注释性话语的时候,破折号的前面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破折号和括号用法不同:破折号引出的解释说明是正文的一部分,括号里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只是注释。

破折号与冒号的区别:

破折号中表示注释的的用法容易和冒号中总说与分说的用法相混淆,可从两个角度区别:一是分说部分是总说部分的分项叙述,应用冒号,如:“今天晚会上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二重唱、相声和杂技。”如分说部分是对总说部分的注释,则应用破折号,如“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贡献。”二是凡用破折号表示注释的,可以把注释删去,句子的内容与形式仍是完整的;用冒号表

9

示总说分说的句子则不能把分说部分删去,否则句子表意不完整

用冒号表示总结上文,总结的内容必须是单纯的,简单总结,无其他东西。破折号无限制

冒号的用法

1、冒号用于提示下文或小结上文。

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例如”、“如下”等词语的后边,表示提取下文

2、用于书信、讲话稿等称呼的后面。

3、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 【特别提醒】

A、 冒号提示的范围一般要管到句子末尾,不能只管到句子中间。 B、下文内容和提示语的内容不一致时,不能用冒号 如:他喊了一声:“跟我来”就向前冲去。(应该去冒号) C、一个句子中不能有2个冒号

D、【某某说】,【某某想】后不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不能用冒号。放在所说的话中间时,用逗号。放在所说的后面,用句号。

引号的用法

1 、表明引用的部分。

2、着重论述的对象或重要的特定的词语。

如:股市有它的行话:如股票价格上涨叫“牛市”,因牛的眼睛总朝上看;反之叫“熊市”,因熊的眼睛总朝下看。

3、 明是否定、反义或讽刺的词语。

如:这样的“聪明”还是少来一点好。(表否定)

4、 表明是简称。如: 你的这种做法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

10

5、 表明是成语、熟语、术语。

6、 表示特殊的日子,特殊的事件,纪念日 如: “五四”运动

7、 表明是象声词、音译词、绰号、专有名词。 如: 青蛙“呱呱”叫,惊醒了“豆腐西施”杨二嫂。 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适用引号

直接引语是直接引用的话,也就是把别人的话或现成的语句照原样录下来。为了跟作者本人的话区别开来,直接引语要加引号。间接引语是把别人的观点用自己的话转述出来,仍是作者本人的话语,所以不必用引号。当我们引用别人的话,一半是直接引用,一半是间接引用的时候,仍是直接引用的部分用引号,间接引用的部分不用引号。例如:

(1)他指出,科学是没有地区性局限的,“真正具有普遍性的是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以及形成这种科学技术的哲学思想”。

● 【特别提醒】

A、引文中有引文,要分双引和单引,单引中还有引文则用双引,总的原则是双中有单,单中有双。

B、引用的文字独立而又完整,则引文末尾的标点不能改动,并将其写在后引号的里面。

引文不独立,引用的话只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时,不管它是不是完整,后引号前都不能用点号(问号、叹号除外)。

如:

我联想到了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C、 连续引用一篇文章的几个段落,只在每段开始使用前引号,该段

11

末尾不用后引号,直到引文结束时才使用后引号。

D不是照样引述,不用引号 对于历史事件

应该在数词外加引号,数词间加间隔号。例如:“一二.九”运动、“九.一八”事变。加引号是因为这些数词具有特殊含义,它们是某月某日的省略写法,指的是特定的日子。使用间隔号是为了避免误解,如“一二九”,如果不用间隔号,也可以理解为1月29日。如果事件比较有名,不加引号或省略号也不会妨碍理解,也可以不用引号或省略号,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五四运动。

由月日数字命名的事件名称一般要在数字外用引号,以旧历年号和地名命名的历史事件的名称,使用时一般无须加引号,因为它们是历史事件命名的通例,人们并不把它们视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但是,如果前面有“叫作”“称为”“发动了”“制造了”等词语,该事件成为“着重论述的对象”,就要在它们外面加上引号

序次语使用标点符号

“首先”“其次”“最后”“第一”“第二”等的后面,用逗号。

“一”“二”“三”等的后面,用顿号。

“1”“2”“3”等的后面用小圆点。

数字外面如果有括号或圆圈,后面就不再加标点。

拉丁字母的后面用小圆点或空一格。

表示结构层次的序数,可以只用阿拉伯数字,在不同的层次间用小圆点隔开。例如:

1.1 l.1.l.2

1.2 1.2.1 1.2.2 1.2.3

12

在只有两层时,中间也可以是短横。例如: l-1 1-2 1-32-1 用①②③……或

(一)

(二)……或(1)(2)……后面不用标点符号 用ABC或abc作序次,其后只能用小圆点,也可空一字。 用罗马数码“Ⅰ”“Ⅱ”“Ⅲ”……作序次,用底线圆点。 用第×章、第×节时一律空字,如:第一节 根据地建设。 重点句型

1、他眼睛并不看我,只用一种疲乏的调子回答说:“听了您的话,我觉得您简直——天真!”

2、这种独特的美的内涵是什么?是奇?是险?是秀?是兼有之,还是其他?

3、我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种族、民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4、要有意思才有话说。没有意思硬要说,就是瞎说;意思没有想清楚随便说,就是乱说:那都是没有把话说好。

5、图形文字和原始绘画有本质的区别:图形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而原始绘画则不是;绘画要求描绘逼真,而图形文字则要求达意明确。

第2篇:汉语标点符号用法

一、句号 句号是个小圆圈,表示句字意思完,

陈述句末要使用,祈使用它气舒缓。

二、问号问号须加有疑处,不看“谁”“哪”“为什么”,

只有反问是例外,其他一概不照顾。

三、逗号 分句之间表间隔,句内用它意未尽,

主谓、动宾关系明,状语后边作停顿。

四、顿号 句内词语若并列,停顿使用“瓜子点”,

两数相连表约数,中间顿号不能添。

五、分号 各项内容分行列,分句之间表并列,

其他复句用分号,好把第一层次显。

六、冒号 冒号形式两圆点,提起下文与总结,

一个句子用一个,套用来两个应避免。

七、引号 强调、引用、特殊义,引号“关门”作标志,

引文末尾怎标点?独立使用放里边。

八、括号 句内句外分两种,括号位置不相同,

注释词语紧相连,释句放在句后边。

九、破折号 解释、拖音、换话题,事项分承来排列,

解说若在句中间,可以前后都出现。

十、省略号 省略号儿六圆点,句、问、叹号可留前,

“等”或“等等”若使用,“六点”不能再出现。

十一、书名号

书报刊物文章名,使用标点“两头尖”,

会议、节曰、车船号,可用引号莫纠缠。

第3篇:汉语标点符号用法总结

汉语标点符号(部分)用法和相关术语

一、汉语标点的定义

用来表示语句的停顿、语气以及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的符号。

二、标点符号的种类

(一)点号 ⒈句号

⑴用于陈述句末尾,表示陈述语气。 ⑵用于语气缓和的祈使句和感叹句末尾。 注:

当一句话的意思已表达完整时,就可使用句号。 ⒉问号

⑴用于普通疑问句末尾,表示疑问语气。 ⑵用于反问句末尾。 ⑶用于设问句末尾。

⑷当问号作为标号用于句内(一般用于句内括号中),表示存疑或不详。

⑸问号在连问或表达强烈疑问语气时可以叠用,但最多叠用三个问号。

⒊叹号

⑴用于感叹句末尾,表示感叹语气。 ⑵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或反问句末尾。 ⑶用于拟声词后,表示声音短促或突然。 ...注:

a.叹号在表示声音巨大或声音不断加大,以及语气十分强烈时可以叠用,但最多叠用三个叹号。

b.当句子同时包含疑问和感叹两种语气(即惊疑)且都比较强烈时,可以使用“?!”的形式。

⒋逗号

⑴用于句内的一般性停顿。 ⑵用于以下几种语法位置: a.较长的主语之后; b.句首的状语之后; c.较长的宾语之前;

d.较长的主语、谓语或宾语中间(的停顿); e.前置的谓语之后或者后置的状语、定语之前; f.主语同位语或插入语的前后;

g.语气缓和的感叹语、称谓(呼)语或呼唤语之后; h.带有语气词的主语(或其他成分)之后。 ⑶用于“第”字头、“其”字头和“首先”等次序语之后。 ⒌顿号

⑴用于并列的词语之间。

⑵用于需要停顿的重复词语之后。 ⑶用于不带括号的汉字或“天干地支”等次序语之后。 注:

a.并列的词语一般要求词性相同。不同词性的词语一般不能并列使用。

b.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但若有其他附加成分(如括注),应用顿号。

c.相邻或相近两数字连用表示概数时不用顿号。若相邻两数字连用表示缩略形式时,应用顿号。

d.当并列的是句子,用逗号或分号,不用顿号。 .......e.“和”“与”“以及(及)”等连词之前不用顿号,但可以用逗.....号。 .f.当并列的是主语同位语、谓语动词或谓语补足语时,不用................顿号,用逗号。 .....⒍冒号

⑴用于总说性词语之后,引出下文,构成总分关系。 ..⑵用于“问、答、说、想、认为、指出、宣布、证明、发现、透露、表明、例如”等提示性词语之后,引出下文。

⑶表示总结上文。

⑷用于需要说明或注释的词语之后,引出注释或说明。 ⑸用于书信、讲话稿中称谓语或称呼语之后。 注: a. “总之”“总而言之”“综上所述”“一般地说”“简单地说”等表总结或概括的词语之后一般用逗号,不用冒号。冒号本身就有总结或概括上文的作用,用了冒号,就不应再使用总结或概括类词语。若这些词语与前面句子联系紧密,则前面可用逗号;否则用句号。

b. 冒号不与表示解释或说明的词(如“即”“乃”“就是”“也就是说”等)同时使用。这类词之后如有停顿,应用逗号。(此处有...争议,但赞成该观点。) .........c. “在×看来”“依×之见”“据××记载”等词语是前置状语,其后用逗号不用冒号。 .......d. “指出”“认为”“说”等提示性动词,其后的语段如果包含多个句子,宜用冒号;如果只有一个句子,可用逗号。(由于对提示性动词无明确的定义,再者对其后分别是一个或多个句子时,使用逗号或冒号说法不一;但个人认为以上做法较好。)

e.冒号的涵盖范围必须到句子末尾,不能只到句中。可以是一句话、几句话、一段话、几段话甚至整篇文章,但范围必须以句号结束,不能是逗号、分号等。

⒎分号

⒈用于复句内并列关系分句(特别是当分句内部还有逗号时)之间的停顿。(也有使用逗号的。)

⒉表示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最底层)之间的停顿。 ⒊用于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 注:

当分项列举的各项有一项或多项已包含句号时,各项的末尾不可再用分号。

(二)标号 ⒈破折号

⑴用于标示注释或补充说明。 ⑵用于总结上文或引出下文。 ⑶用于标示插入语。 ⑷用于标示话题的转换。 ⑸用于标示声音的延长。 ⑹用于话语的中断或间隔。 ⑺用于引出对话。

⑻用于引出分项列举各项。 注:

a.破折号标示插入语时,和逗号等价。

b.破折号用于引出下文时,下文一般是第三者转述,不用引号,且需另起一行。

c.破折号用于引出对话时,对话不使用提示语和引号。 d.破折号用于引出分项列举各项时,各项前不使用次序语,且每项须单独一行(中间项末用分号,最后一项末用句号)。

⒉括号 ⑴括起注释或补充说明的内容。 ⑵括起订正或补加的文字。 ⑶注明引语的出处。

⑷括起要作注释或说明的词语。 注:

a.括号用于一般性(不重要的)注释,不视作正文的一部分,可不读出;破折号用于重要的注释,视作正文的一部分,要读出。

b.除数学、逻辑公式外,应避免括号(特别是同类型的括号)套用。必须套用时,宜采用不同形式的括号。

⒊引号

⑴用于直接引语两侧。 ⑵用于需要强调的语段两侧。 ⑶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语段两侧。 注:

a.当引号中还需使用引号时,外层用双引号,内层用单引号。当引号需要多层嵌套使用时,最外层用双引号,并按照“双、单、双、单……“的原则嵌套。

b.独立成段的引文如果只有一段时,段的首尾都用引号;不止一段时,每段的开头只用前引号,最后一段的末尾才用后引号。 c.带月、日的事件、节日或其他特定意义的短语(含简称)时,一般只标引其月和日的部分;需要突出和强调整个事件、节日或短语时,可以一起标引。

⒋省略号

⑴用于引文的省略。

⑵用于重复词语或列举项的省略。 ⑶表示对话中的沉默不语。 ⑷表示对话中的断断续续。

⑸用于话未说完或行文未写完造成语意未尽的缺失。 ⑹表示特定成分的虚缺。

⑺用于诗行、段落的省略(此时可连用两个省略号构成“十二连点”)。

注:

a.省略号连用不得超过2个。

b.省略号不得与“等”“等等”“什么的”“之类的”等表省略的词语连用。

⒌书名号

⑴用于各类书籍刊物或文件名。

⑵用于各种以文字、声音、图像表现的作品名。 ⑶用于中文或大部分中文的软件名。 ⑷用于作品名的简称。 注: a.书名后表作品类别的普通名词不放在书名号内。 b.书名、篇名带有括注时,如果括注是书名、篇名的一部分,应放在书名号内;否则放在书名号外。

c.书名、篇名后带有问号或叹号时,放在书名号内。 ⒍连接号

⑴标示相关项目(如时间、地点等)的起止时,用一字线。 ⑵标示数值范围(由阿拉伯数字或汉字数字构成)的起止时,用一字线或波浪线。

⑶其余各种连接均用短横线。 注:

a.由波浪线连接的数值范围,在不引起歧义的情况下,前一项的附加符号或单位可省略。

b.由一字线或波浪线标示的起止范围,是包含端点的闭区间。

三、相关语法知识归纳

(一) 逗号和顿号用法区别

⒈逗号可以表示词、词组或分句之间的停顿,顿号只能表示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

⒉并列的主语(非同位语)、宾语、状语和定语之间用顿号。

⒊并列的谓语或补语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依据1995版《标点符号用法》。) ⒋后置的多个状语、定语以及前置的多个谓语并列时,用逗号。

(二)逗号和分号用法区别

⒈当简单复句(句子内部只有一层递进、转折、并列等关系的复句)的各分句内部没有逗号时,分句间宜用逗号分隔;否则,宜使用分号分隔。

⒉并列关系的各分句间的停顿,若停顿短,前后意思联系紧凑,应用逗号;否则用分号。

⒊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之间的分隔应用分号,不可用逗号。

(三)冒号和破折号用法区别

⒈若把注释或说明部分删去,句子内容和形式依然完整,则使用冒号或破折号均可,根据需要自行选用;若将注释或说明部分删去,句子表意不完整,则须用冒号。 ....⒉解释说明部分是分项列举的形式时,须用冒号;否则可用破折号。

⒊冒号的涵盖范围必须到句末,不能只到句中。若不能涵盖完解释说明或分说部分,或该部分出现用逗号分隔的其他话题时,应用破折号。

(四)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⒈直接引语是指原封不动地引用别人的话语或文字。直接引语需要用引号标示。 ⒉间接引语是指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观点或言论(即非原话转述),不用引号标示。

(五)提示语的位置和相应标点符号的变化 ⒈提示语在句首 公式:

××说、道、讲等:“××××。或?或!或……” ⒉提示语在句中 公式:

“××××,或。或?或!或……”××说、道、讲等,“××××。或?或!或……”

⒊提示语在句末 公式:

“××××。或?或!或……”××说、道、讲等。

(六)表引用的引号内外的标点用法

⒈引文保留句末点号的两种情况:⑴引文完整且独立使用(不作句子成分);⑵引文句末是问号或叹号。其余情况下引文末尾不保留点号。

⒉引文处于句子停顿处(包括句子末尾)且引文末尾无点号,引号外应用点号;否则不用点号。

(七)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内外的标点用法

⒈句内括号:紧跟于被注释说明的词语之后,注释说明该词语。括号内:末尾根据需要可用问号、叹号或省略号,不可用其他标点符号。括号外:若处于句中停顿处,应用点号;否则不用。

⒉句外括号:位于被注释说明的语段句末点号之后,注释说明该句子、句群或段落。括号内:若语段较长、内容复杂,应用句号;否则不用。括号外:一般不用点号。

(八)破折号前后的标点用法

⒈破折号前:一般不用点号,但需要时可用点号。

⒉破折号后:在表示声音延续或中断时,可用问号或叹号;此外不用其他点号。

(九)破折号和省略号用法区别

⒈破折号表示话语中断是因一定因素导致的被迫打断,具有被迫性和突然性;省略号用于语意未尽的缺失,是说话人或作者有意为之,故意不说(或写)完。

⒉破折号用于声音词语(拟声词或叹词)后表示声音的延续(连续不断);省略号用于声音的时断时续,表示声音不连贯。

(十)省略号前后标点符号用法

⒈省略号前:⑴一般不用点号。⑵前面的句子带有强烈的语气,可用问号或叹号;前面的句子不用点号就无法停顿或表明结构关系时,应用点号。 ⒉省略号后:⑴一般不用点号。⑵省略号后还有别的话且不属于缺省范围,或者省略号与后面的话不相关且有停顿,应用点号。⑶省略号用于表特定成分虚缺时,其后可用点号。

(十一)选择问句的三种形式

⒈在最后一个选项末尾用问号,选项间用逗号分隔。 ..⒉当各个选项较短且无需停顿时,选项间可不用逗号。 ⒊当各个选项较长或有意突出每个选项时,可每个选项后都用问号。

附:

复句:由两个或多个在意义上有密切关系的分句组成的语言单位,包括简单复句(内部只有一层语义关系,又叫单重复句).......................和多重复句(内部包含多层语义关系)。 ................分句:复句内两个或多个前后有停顿、表达相对完整意义、不带有句末语气和语调、有的前面可添加关联词语的语言单位。

第4篇:标点符号的用法

一、人物对话的几种方式 说在前用 : 语文老师说:“王鹏鹏是个好孩子。” 说在中间用 ,“语文作业要按时完成,”语文老师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说在结尾用 。 例子“语文作业一定要按时完成,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语文老师说。

二、问号及其用法

A、选择疑问句:选择问中间用逗号,只在句末用问号 示例:你喜欢吃苹果,还是香蕉呢? B连续问,各句后均用问号

你叫什么名字?你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C 注意有疑而无问的的句子的句末标点不用问。

有些句子,形似疑问句,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语气,句末不能用问号。 示例:我不知道她到底姓什么。

d、成分倒装的疑问句,语气词之后不用问号。主谓倒装句,问号应用在全句的末尾,句中表疑问的语气词后应用逗号。 示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三、引号的几种使用方法

A、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使用,末尾的标点放在引号的里边。 示例: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这令我想到一则名言:“所谓的‘大人物’,使每个人觉得自己渺小;真正的大人物,使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伟大。”(埃文•埃萨尔)

B、凡是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标点放在引号外。 1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许多评论家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这就是说,做学问必须要勤奋。

四、顿号与逗号的区别

1顿号用在句子中,表示并列词语间的短暂停顿,逗号使句子内部的停顿。 例子

1这里的山、水、树、草,都是我从小就非常熟悉的。

2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非常熟悉的。 (如果句内并列的各项都带有“啊”、“啦”等语气词的话,由于这些词语的使用延长了停顿的时间,使得这些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加长,因此应用逗号表示停顿,而不能用顿号。)

2同一层次的简单的名词性词语的并列,应用顿号。不同层次的用逗号 示例:董文卿 王鹏 小李是一班的学生,尚金波 郭松 花金阳是二班的学生 ,小王 李六 王二是三班的学生。

改正: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湖北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3表示一个约数两数字之间不用顿号。

示例:那时候,他还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 4表示一个确数两数字之间用顿号 今天三 四组值日。 五)分号的基本用法 分号主要表示复句中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其中一个已经用到逗号,并列分局之间一般用分号。

例子:A 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② 自然美有两种:“骏马秋风冀北”,这是阳刚美;“杏花春雨江南”,这是阴柔美。

分号误用

1.总结语前面误用分号 【例句】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在此句中,“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是总结前文,因此,分号应改为冒号。 2.句中无逗号直接用分号

【例句】成才的关键有三条:一是身体健康;二是作风塌实;三是耐得住寂寞。 分号是在仅用逗号已无法区分层次的情况下使用,因此,本句中的分号应改为逗号。

3.句中有句号再用分号

【例句】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在此句中,句号改为逗号。

(六)冒号用法:提示语的后面,表示提示下文,冒号起提示作用,一管到底。 总括语的前面,表示总括上文。

北京紫荆城有四座城门:午门 神武门 东华门和西华门。 总括语的前面,表示总括上文。

例如: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北京申奥成功;上海也将召开世博会:我们的国家一天比一天昌盛。 注意

1冒号起提示作用,一管到底。

判断对错:画面上的几个人:华盛顿、杰斐逊、富兰克林,都是美国的开国元勋。 2.同一句中不能两个冒号。

会议刚开始,王校长大声宣布:今天有两个好消息告诉大家:一是我校德育工作受到剩里表扬,二是„„(冒号一管到底,一句话只能有一个。本句“大家”后用逗号)

六、叹号的使用

1、倒装句中,叹号只能用在句末,叹词之后只能用逗号。 示例:歌唱吧,为了祖国的胜利!

2、主语后带有语气词之后不用叹号,用逗号。因为主语之后的语气词,只用来强调主语,使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停顿延长而已,并没有强烈的感叹语气。 祖国壮丽的大自然啊,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游子的心。

3、语气很弱的祈使句中,语气词后用句号。

示例:你躺着吧!现在时间还早,你休息一会儿。

七、区别句内括号与句外括号。

括号里的内容如果是解释句中某一部分的,叫句内括号,应紧贴被注释的内容之后,正文此处如有标点应置于括号之后。如果括号里的内容是对全句的注释,叫句外括号,要放在句末 练习:

1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人的力量分两部分:一是生理上的力量,一是心理上的力量。 B.“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C.电影都快开映了,你是去呢?还是不去? D.《美猴王》选自《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2下列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B 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C 我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D “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这本书了“实”“准”“简”三原则,对我们写作应用文很有帮助。

3下列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你现在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的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送人呢?” B你去,还是我去? C“我们用影子,”工程师回答说。 D我想知道他为什么没有来?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美妙的旋律中,大屏幕上一一闪现出世博会159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电灯、磁悬浮列车、航天器„„这一刻,“一切源于世博会”的理念得以彰显。 B、走进语言现场,应该开口说,主动发言、敏捷应对;应该用心听,在倾听中迅速捕捉有效信息、在倾听中准确把握声音内容。

C、文章要做到观点鲜明,必须对所论及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弄清楚问题涉及哪些因素?关键在哪里?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现这个问题的?

D、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陈涉仰天质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诸葛亮“未出茅庐而天下三分”,成为智慧的化身。 5语言运用——在句中横线上加标点符号。 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壮观景象 ① 而对日落,却很少有人去流连观赏 ② 吟咏描绘。原因何在 ③ 怕是一种感情的影响,“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就连我们的古人不也留下 ④ 夕阳无限好 ⑤ 只是近黄昏⑥的诗句吗 ⑦

6(2008•山东)下列句子中各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找出并改正。 ① 古人说:“民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敬我能而敬我公”。短短十几个字,深刻揭示了为官者道德水准的重要性。

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30套)专题七•标点符号 1.(2010•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5,2分)下列句子中依次应填入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听着,朋友,”他说□“你丑得可爱,连我都禁不住喜欢你了。”

②我不知道为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③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④1961年,云南省建成了一座世界上最长的独拱石桥□名叫“长虹大桥”,石拱长达112.5米。

A.①, ②,③—— ④, B. ①: ②?③! ④: C. ①, ②? ③, ④—— D. ①: ②, ③: ④, 【答案】A 2.(2010•浙江省杭州市,5,3分)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古语云:“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几处渗漏,可使巨轮倾覆,一处管涌,能让长堤崩溃。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C、画面上的几个人:华盛顿、杰斐逊、富兰克林,都是美国的开国元勋。 D、人生在世,最高价值的欣赏是什么?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丽?还是出于自己直觉的驱使?

【答案】B 3.(2010•山东省东营市,4,2分)下列句子中各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改正过来。

①书籍好比食品,有的只需浅尝,即浅尝辄止;有的可以吞咽,即囫囵吞枣。只有少数需仔细咀嚼,慢慢品味。

②这令我想到一则名言,“所谓的‘大人物’,使每个人觉得自己渺小;真正的大人物,使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伟大。”(埃文•埃萨尔)

【答案】①将第一个句号改为分号。 ②将“名言”后的逗号改为冒号,或将句号放在“(埃文•埃萨尔)”的后边。 评分:改对一句得1分,共2分。其它改法正确即可。

4.(2010•浙江省宁波市,4,2分)读下面这段话,按要求完成题目。(2分)

读书,是智慧的行为。愚昧的人,一辈子像游走在黑暗之中,随波逐流,浑浑噩噩,最后一事无成□智慧的人,一辈子像行进在光明之中,时时清醒,步步睿智,最终怎么会不谱写出人生的美乐章?

①“□”内应加的标点是

②将划线句改成陈述句。 【答案】①“;”或“分号”。②改成陈述句:最终会谱写出人生的华美乐章。 4.(2010浙江省湖州市,3,2分)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2 分)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于是,欧美发达国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 此举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① 划线句有一处标点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

② 词语的顺序不同,句子的表达效果也不同。请参照示例,根据要求,改变句子。(不增减词语,可适当改动标点) 示例 原句:这种力量是他给我的。

改为突出“他”的句子:是他,给我这种力量的。 原句:此举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改为突出“发展中的中国”的句子:

【答案】①.去掉省略号;②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此举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5.(2010浙江省湖州市,3,2分)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2 分)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于是,欧美发达国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 此举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① 划线句有一处标点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

② 词语的顺序不同,句子的表达效果也不同。请参照示例,根据要求,改变句子。(不增减词语,可适当改动标点) 示例 原句:这种力量是他给我的。

改为突出“他”的句子:是他,给我这种力量的。 原句:此举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改为突出“发展中的中国”的句子:

【答案】①.去掉省略号;②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此举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6.(2010•湖北省黄冈市,9, 2分)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20集电视剧《黄梅戏宗师传奇》正在黄梅邢绣娘影视基地拍摄。你是打算双休日去参观呢?还是等到暑假再去?

B、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C、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成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箴言。

D、近两年,我省经济发展迅猛,不说别的,你看街上的私家车发雨后春笋,一汽大众,长安福特,东风雪铁龙,广州本田,还有一些说不上名儿的,各种品牌应有尽有。 【答案】 B 7. (2010•河北,5,3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C.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D.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 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答案】 B(正确的标点为:“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8. (2010•云南省曲靖市,4,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所谓“以人为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顺应民心,而不是修正民心。 B.别人没想到的事,你想到了;别人想到的事,你做到了。

C.我们今天淡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 D.这所学校的规模不算太大,全校只有

五、六百名学生。

【答案】答案B。A句引用的话是作为句子的一部分,逗号应在引号外;C句中虽然有疑问代词,但整句话是陈述句,句末应用句号;D句中表推测的概数中间不用顿号。 9. (2010•湖北省荆门市,5,2分)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净地,看天、听鸟、读书,倦了时,只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有比这更惬意的消遣吗?

B、18世纪的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说得好:上天赐给人两样东西——希望和梦——来减轻他的苦难遭遇。

C、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出露端。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D、他家对面

二、三十米处有一个网吧,每次放假他都会跑去玩一玩,对此他的父母非常担忧。 【答案】B

10.(2010•广西省桂林市,4, 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和谐、和睦、和顺、和煦„„“和”能构成一系列美好的词语。

B.2009年6月6日的《新闻晚报》上,有一篇介绍“国嘴”罗京的文章。 C.现代汉语的通用语——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 D.“过来。”他对我说:“这边看得清楚些。” 【答案】D 11. (2010•贵州省遵义市,4,3分)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抱着

七、八本书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B.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可以找到什么样的银杏树?他了如指掌。

C.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D.我心中闪过一句诗:“家是一只船,在漂流中有了爱。” 【答案】 D 12. (2010•湖北省随州市,9,3分)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20集电视剧《黄梅戏宗师传奇》正在黄梅邢绣娘影视基地拍摄。你是打算双休日去参观呢?还是等到暑假再去?

B、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C、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成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箴言。

D、近两年,我省经济发展迅猛,不说别的,你看街上的私家车发雨后春笋,一汽大众,长安福特,东风雪铁龙,广州本田,还有一些说不上名儿的,各种品牌应有尽有。

【答案】 B 13. (2010•山东省威海市,5,2分)下列语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举办的又一世界盛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B.上海世博会山东馆的主题为《齐鲁青未了》,寓意是齐鲁文化之树常青、城市发展之树常青、和谐生活之树常青。

C.电脑显示屏上,一个超级斗拱在关注的目光中缓慢旋转,整体与细部、鸟瞰与侧面、个体与环境,无不展现中国文化的内在魅力和哲学思考。

D.东道主人民的文明程度,不仅代表个人素质高低;而且关系到世博会能否圆满成功。

【答案】C 14. (2010•浙江省杭州市,5,3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美妙的旋律中,大屏幕上一一闪现出世博会159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电灯、磁悬浮列车、航天器„„这一刻,“一切源于世博会”的理念得以彰显。 B、走进语言现场,应该开口说,主动发言、敏捷应对;应该用心听,在倾听中迅速捕捉有效信息、在倾听中准确把握声音内容。

C、文章要做到观点鲜明,必须对所论及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弄清楚问题涉及哪些因素?关键在哪里?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现这个问题的?

D、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陈涉仰天质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诸葛亮“未出茅庐而天下三分”,成为智慧的化身。 【答案】A

15.(2010•云南省普洱、西双版纳市,5, 2分)下列文段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确实,他们谁也离不开谁。没有瘦老人 胖老人的丰收何以证明 没有胖老人 瘦

老人固守有何意义 大海中多的是鱼 谁的丰收都不足挂齿 大海有漫长的历史 谁

的固守都是一瞬间

一、, 。 , 。 , , , ? B. , ? , ? , ; , 。 C. , ? , ? 。 , , 。 D. , ; , ; , ? , ?

【答案】B

第5篇:标点符号用法小结

一. 十四个“不用”:

1.表示约数时,数字间不用顿号,表示序数时则用顿号,如:

⑴她看上去有四五十岁。⑵他们俩分别获得短跑

三、四名。

2.并列的词语各项后带有语气词“啊、啦”等,各项之间不用顿号,用逗号。如: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们从小就熟悉的。

3.并列短语作谓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如:我们的祖国,伟大,繁荣富强。

4.顿号不与连词“跟、同、与、和、及、或”等同时用。如:观众长时间的等待,只为一睹他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5.有些并列词语中间不用顿号。如:

⑴工商业⑵公安干警⑶不分青红皂白⑷大中专院校⑸指战员⑹中小学生⑺三六九等⑻积极开发中西部地区⑼她那勤劳简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这些虽并列,但约定俗成不必加顿号。

6 .省略号不与“等”,“等等”同时用。如: 新教材中,先秦诸子散文增加了《论语》、《庄子》、《孟子》、《荀子》……等著作中的文章。 (×)

7.省略号前不用顿号、逗号。如是省略的是一个或几个完整的句子,则其前用句号。如:鲁迅曾说:“联合战线是以有共同目的为必要条件的……我们的战线不能统一,就证明我们的目的不能一致。”

8.破折号不与括号冒号“是”“即”“即是”“就是”等同时用。如:船上的人告诉他,船所经过的地方(海槽)——就是“中外之界”。 ( )

9.选择问句之间,不用问号,而用逗号。如:这本书是她借来的?还是你借来的? ( )

10.表示列举时,“有”“包括”“是”后不用点号。如:

(1)造成先行衰减的主要因素有:本征、弯曲、挤压、杂质、不均匀和对接等。 ( )

(2)将表达载体导入靶细胞的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化学法等多种手段。( )

11.丛书名不用书名号而用双引号如:巴金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新生》、《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和《寒夜》等。 ( )

12.除书报杂志影视歌曲名称等外不用书名号。如:

(1)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2)对《雅思(IELTS)考试》人们已耳熟能详,如今一个全新的同样来自英国的职业外语水平测试——《博思(BULATS)考试》,也已由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推出。

13.间接引语,可以不用引号。如:

日本右翼分子说:“日本鬼子当年来中国不是侵华,而是助华援华。”这简直是一派颠倒黑白以诽为是的妄言。

14.引语中间有:某某说、道、云等后不用冒号,也不用句号,而用逗号。如:

(1)“我们先走一步!”她嚷道。“多可爱的天气!多可爱,可爱的要命!”

(2)“不错,”他放下茶杯说:“可你知道是谁叫她这么做的吗?”

七个“注意”

1.并列层次不同,用法不同的点号。为并列的各项中还有并列,则小并列用顿号,较大的并列间用逗号,再大的并列,则用分号。如:

(1)米、麦、棉花、化肥、煤炭、这些都要加紧生产的。

(2)生长在海边的人,海就是他的家,生长在深山里的人,山就是他的家,生长在高原上的人,高原就是他的家。

(3)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深,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分号不只用在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前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使用分号时,分号前后的句子至少有一处使用了逗号,否则,不能用分号。如:

(1)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3.倒装的成分之间用逗号。如:

(1)怎么了,你?(2)你放着吧,祥林嫂!(3)那两个人走了吗,刚才进来的?(4)山上到处是鲜花,红的,白的,黄的。

4.句内括号(注释句中词语或分句的)紧贴在被注释的词语或分句后,注释语的最后一个点号(问号、叹号除外)不用。

句外括号(注释整个句子的),括号放在句末点号之后,注释语的句末点号可以用。如:

(1)和帝永远十三年,(公元一○三年),皇帝要各地进贡特产。

(2)《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编订者刘向(约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字政,西汉沛人(现在江苏沛县)。

(3)人们阅读应用文时,一般不包括欣赏的因素。(书信、日记有时被当作作文学创作的形式,那时例外,不能当作一般应用。)

5.引文独立成句时,句末点号放在引号内;引文作为引用者话的一部分时,最后一个点号放在引号外或不用。如:

(1)鲁迅先生有两句话:“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为孺子牛。”

(2)鲁迅先生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3)“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至今天有两千多年了。

6.感叹号不只用于感叹句,也可用于感情强烈的反问句、祈使句。如:

(1)有良知的中国人,难道能对台独分子分裂祖国的行经听之任之吗!

(2)不要答应日本进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正义的人们!

7.冒号用于总分关系之间的停顿,而破折号用解说部分等被解说部分之间,有时,表示夹注,相当于括号的作用,只不过,括号里的内容是附文,破折号夹注部分的内容为正文,可朗读出来,而括号内的不随正文读出,若读出,要说“以下为括号内的内容”,且读的声音低于正文。如:

(1)北京紫金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2)为了全国人民——当然也包括自己在内——的幸福,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工作。

(3)雪花飘落在她金黄的头发上——这头发卷曲地散在她肩上——很美。

(4)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的贡献。

(5)今天晚会有如下节目:相声、小品、口技、小合唱、大合唱和武术等。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一考点已经有5年未列入全国高考语文考试范围,高中教师也在有意无意之间淡化了对标点符号的教学,这是功利主义思想在作祟。众所周知,标点符号是建筑文章这座大厦必不可少的材料,它能使书面语言在表达意思上更加准确、鲜明、生动、简洁,甚至起到语言不能起到的作用。不可想象,一篇滥用标点符号的文章会受到阅卷老师和读者的青睐。2004年高考语文标点符号的再次闪亮登场,这对过去淡化标点符号教学的现象是一种纠正,对今后标点符号的教学也将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导向。

标点符号的学习虽说没有捷径,但笔者认为,了解标点符号的常见设错方式将会快速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及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1. 概数中间加顿号。例如1995年全国高考题5题A项:

小河对岸

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解析〕:根据《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领近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其间不能用顿号隔开。此题邻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中间不能加顿号。值得提醒的是这里的数字表示的是概数,如果是数字表示的是确数,则需要加顿号。例如句子:

今天下午

一、二组的同学打扫教室,

三、四组的同学打扫清洁区。

2. 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例如:

小道理,是指站在个人的立场,局部的立场,眼前的立场上看,有道理;而大道理,是指站在大多数人的立场,整体的立场,长远的立场上看有道理。

〔解析〕:从顿号的概念可知,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因此,“个人的立场”“局部的立场”“眼前的立场”这三个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下句中的“大多数人的立场”“整体的立场”“长远的立场”之间也应用顿号。注意区分的是较为复杂的句子中,有的看似词语,实则是独立分句,中间不能用顿号,应用逗号隔开。例如1997年全国高考题3题D项:

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3.非疑问用问号。例如1994年全国高考题6题B项:

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解析〕:从问号的概念可知,整个句子有疑问才用问号,即需要人回答(或反问中)才用问号。有些句子虽含有疑问词,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句末就应该用句号,而不应用问号。该句是陈述语气,因而该句中的前一问号应为逗号,后一问号应为句号。需要注意的是反问句的答案就在问句中,即无疑而问,但常需要表示强调,所以,句末要用问号。例如1995年全国高考题5题D项:

“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4.选择问句用多个问号。例如1993年全国高考6题D项:

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解析〕: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应用逗号。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强调的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果是由相关的几个疑问句组成的选择关系的句群,则各句的句末都要用问号,例如:

站在他们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

5.“某某说(道、讲、问、答)”后标点滥用。其滥用的情形有以下两种类型:

(1)在引用话语间插入动作神态,其后用冒号。例如:

“他说得到做得到,”拿侬嚷道:“先生,你一生一世总得讲一次理吧。”

〔解析〕:在一个人的话语间插入说话人的动作神态,说(道、讲、问、答)后要用逗号,不能用冒号。

(2)在话语的最后用逗号等。例如下面的对话:

他(霍永诚)问:“有事?”

“有事。”高旭初答,这两个字吐得很重,像两块石头,砸得霍永诚有些发蒙。

〔解析〕:在引用的话语结束后,在“说”(道、讲、问、答)之后的标点只能用句号,不能用逗号及其它标点符号。

6.引用的话语结束后,句号位置不对。有两种情形:

(1)全引句,句号放在引号外。例如: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

〔解析〕:这是全引句,句号在引号内部。

(2)部分引用句,句号放在引号内。例如:

抽签的结果,辩题为“儒家思想是‘亚洲四小龙’经济快速成长的主要原因。”

〔解析〕:这是部分引用句,句号应放在引号外部。

还需注意的是:句末是问号或感叹号,都应放在引号内。

7.倒装成分之间用句末点号。例如:

①多美啊!济南的冬天。(主谓倒装)

②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没精打采的。(定语和中心语倒装)

③你到哪儿去了?今天上午。(状语和中心语倒装)

〔解析〕:倒装句虽然有句子成分的倒置,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全句只能用一个句末点号,倒装成分之间应用逗号。所以①中叹号改为逗号, ②中前一个句号改为逗号,③中的问号改为逗号,句号改为问号。

8.标点与同它功能相同的字词并用。有两种情形:

(1)省略号与“等”“等等”并用。例如:

参加这次献爱心活动的有公务员、警察、教师……等社会各界人士。

〔解析〕:有省略号和“等”“等等”都可以表示列举的省略,但两者不能同时使用。

(2)破折号与“即”“就是”等词语并用。例如:

生长在人际罕至的雪线以上的灵花异草,据说是稀世之宝——即一种很难求得的妇科良药。

〔解析〕:破折号和“即”“就是”等词语都可以表示解释说明,但两者不能同时使用。

9.随意加引。常见的有两种情形:

(1)加引范围不清。例如1994年全国高考题6题A项:

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解析〕:此题两处错误:一处是加引范围不清。一般情况下,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一些特定的称谓,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或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从此句来看,加引的应是俗话“礼多人不怪”,因此“嘛”字应放在单引号之后,因为它是说话人的语气词。另一处是“熟话说”后冒号应删去。

(2)滥用加引。例如1997年全国高考题3题 B项:

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普”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现在天宇。

〔解析〕:根据《标点符号引用法》引号的加引范围可知,句中的“海尔—波普”不是要着重论述的对象,也不是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因此加引不当,属于滥用,应去掉。

10.滥用书名号。例如:

①试以《鲜花与鸦片》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②王芳每天都收看《中央电视台》(第一套)主办的《焦点访谈》。

〔解析〕:书名号标示的有书名、篇名、报刊名、图画名、歌曲名等,并且都是已经存在的。报刊中的某个栏目或将要写的文章题目,不能用书名号。因此,①中的书名号去掉,②中的第二个书名号去掉。

这儿的冒号用法对吗

山东枣庄三中西校 时均琪 277100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外国诗四首》里普希金《致大海》一诗有:

“人的命运到处都是一样:

凡是有这幸福的地方,那儿早就有人在守卫:

或许是开明的贤者,或许是暴虐的君王。”

诗中的两个冒号是否能够连用,引起了同学和老师的争论,有人主张按照书中的用法,可以连用;有人不赞同连用。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笔者认为很有必要研究一下,于是多方论证,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本来冒号是不可以连用的,但是在极为特殊的情况下竟然也可以连用,写出来以飨读者。

冒号是不能连用的。这是因为冒号有一个特点,就是控制到一句话的末尾,因而冒号根本谈不上连用。例如:1994年全国高考题6题A项:

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此题两处错误:一处是“俗话说”后冒号应删去。在这里,第一个冒号已经控制到句末了,不允许出现到二个冒号,否则就会统属不定,界限不清。另一处是引号范围不清。此句中,加引号的应是俗话“礼多人不怪”,因此“嘛”字应放在单引号之后,因为它是说话人的语气词。

再如《中国青年报》里:亨得利还是很有风度的样子,只是多少有点沮丧:他并不惊叹丁俊晖的强大,而是埋怨自己发挥得太差:“有些很容易得球都没打进,防守也出现了问题。”这个句子第二个冒号是错误的,应该改为逗号或破折号。因为第一个冒号应该控制到句末,但是它不能控制第二个冒号,故第二个冒号是错误的。

因此我们可以断定,普希金《致大海》诗中的第二个冒号是错误的,应该改为破折号:如:

“人的命运到处都是一样:

凡是有这幸福的地方,那儿早就有人在守卫——

或许是开明的贤者,或许是暴虐的君王。”

但是我在研究中还真地发现了一个可以连用的例子,如:

我们凤凰电视台不存在“阴盛阳衰”现象。“凤凰”这个词本来就是阴阳结合的:“凤”是雄鸟,“凰”是雌鸟;凤凰台台标也是有两只鸟组成:一只公的,一只母的。

这个句子的冒号是正确的,不能认为用错了,因为这两个冒号是并列的,谁也不控制谁,属于并列关系,可以并列使用,但这是极为个别的例子了,使用者要谨慎对待。

第6篇:标点符号的用法

学习目标:

1.明确常用标点符号如顿号、逗号、句号、问号、引号、分号、冒号、叹号、书名号的用法。 2.能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知识点一:明确标点符号的用法(22分钟)

流程一:了解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 并且能够结合相关例句, 小组交流讨论, 理解记忆

(一)人物对话的几种方式: “说” 在前用冒号, 如: 语文老师说: “王鹏鹏是个好孩子。”“说” 在中间用逗号, 如: “语文作业要按时完成,” 语文老师说, “否则, 后果不堪设想。” “说”在结尾用句号, 如 “语文作业一定要按时完成,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语文老师说。

(二)问号及其用法: A. 选择疑问句: 选择问中间用逗号, 只在句末用问号。示例: 你喜欢吃苹果, 还是香蕉呢?B. 连续问, 各句后均用问号。示例: 你叫什么名字?你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C. 注意有疑而无问的的句子的句末标点不用问号。有些句子, 形似疑问句, 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语气, 句末不能用问号。示例: 我不知道她到底姓什么。D. 成分倒装的疑问句, 语气词之后不用问号。主谓倒装句, 问号应用在全句的末尾, 句中表疑问的语气词后应用逗号。示例: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同志们?”

(三)引号的几种使用方法: A. 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使用, 末尾的标点放在引号的里边。示例:陆游诗云: “汝果欲学诗, 工夫在诗外。” B. 凡是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 标点放在引号外。示例: 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 正如许多评论家说的那样, “形神兼备, 充满生机”。“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 , 这就是说, 做学问必须要勤奋。

(四)顿号与逗号的区别: A. 顿号用在句子中, 表示并列词语间的短暂停顿, 逗号使句子内部的停顿。示例: (1) 这里的山、 水、 树、 草, 都是我从小就非常熟悉的。(2) 这里的山啊, 水啊,树啊, 草啊, 都是我从小就非常熟悉的。B. 同一层次的简单的名词性词语的并列, 应用顿号。不同层次的用逗号。示例: 上海的越剧、 沪剧、 淮剧,湖北的黄梅戏, 河南的豫剧, 在这次会演中, 都带来了新剧目。C. 表示一个约数两数字之间不用顿号。示例: 那时候 ,他还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D. 表示一个确数两数字之间用顿号。示例:今天

三、 四组值日。

(五)分号的基本用法: 分号主要表示复句中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 其中一个已经用到逗号, 并列分句之间一般用分号。示例: 做, 要靠想来指导; 想, 要靠做来证明。

(六)冒号用法: A. 提示语的后面, 表示提示下文, 冒号起提示作用, 一管到底。示例: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 午门 神武门 东华门和西华门。B. 总括语的前面, 表示总括上文。示例: 香港、 澳门回归祖国; 北京申奥成功; 上海也将召开世博会: 我们的国家一天比一天昌盛。

(七)书名号的用法: A. 表示书名、 篇名 (文章、 规章制度等) 、 报刊、 文件名、 戏曲名、 歌曲、 电影剧作、 绘画作品等。B. 电视节目、 报刊栏目、 主题等不能滥用书名号。如: 以 《健康秩序、 健康生活》 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 “3.15” 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书名号应改为引号) C. 注意书名号的统管范围。如: 1933年到1934年间, 鲁迅先生经常在 《申报副刊》 的 《自由谈》 上写稿, 攻击时弊。( “《申报副刊》 ” 应改为 “ 《申报》 副刊” ,“ 《自由谈》 ” 应改书名号为双引号) D. 书名号内还有书名时, 外用双书名号, 内用单书名号。如:《读〈石钟山记〉有感》 《〈中国工人〉发刊词》 知识点二:正确运用标点符号(23分钟)

流程二:在了解了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后, 要明确标点符号的作用并且能够正确运用。 平行训练(23分钟)

1.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古语云:“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几处渗漏,可使巨轮倾覆,一处管涌,能让长堤崩溃。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 蜿蜒起伏, 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C.画面上的几个人: 华盛顿、 杰斐逊、 富兰克林, 都是美国的开国元勋。 D.人生在世, 最高价值的欣赏是什么?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丽?还是出于自己直觉的驱使? 2.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 ( )

A.20集电视剧 《黄梅戏宗师传奇》 正在黄梅邢绣娘影视基地拍摄。你是打算双休日去参观呢?还是等到暑假再去?

B.然后他呆在那儿, 头靠着墙壁, 话也不说, 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 “放学了, ——你们走吧。”

C.屈原的诗句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应成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箴言。 D.近两年, 我省经济发展迅猛, 不说别的, 你

看街上的私家车发雨后春笋, 一汽大众, 长安福特, 东风雪铁龙, 广州本田, 还有一些说不上名儿的, 各种品牌应有尽有。

3.下列句子中, 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2 A.“吹面不寒杨柳风” , 不错的,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哎呀, 真是美极了。” 皇帝说: “我十分满意” !

C.福建野生着的芦荟, 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 “龙舌兰” 。

D.请闭上眼睛想: 一个老城, 有山有水, 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 暖和安适地睡着, 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4.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野花遍地是: 杂样的, 有名字的, 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 像眼睛, 像星星, 还眨呀眨的。

B.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共享的, 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 邓稼先。 C.我们在田野散步, 我, 我的母亲, 我的妻子 和儿子。

D.看到卡拉玛姐妹的舞蹈, 使人深深的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 舞蹈、 音乐、 雕刻、 图画„„

5.下列句子中, 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所谓 “以人为本,” 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顺应民心, 而不是修正民心。 B.别人没想到的事, 你想到了; 别人想到的事,你做到了。 C.我们今天淡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 D.这所学校的规模不算太大, 全校只有

五、 六百名学生。 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他抱着

七、 八本书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B.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可以找到什么样的银杏树?他了如指掌。 C.屈原、 李白、 杜甫等„„ , 像一颗颗宝石, 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D.我心中闪过一句诗: “家是一只船, 在漂流中有了爱。” 7.下列文段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确实, 他们谁也离不开谁。没有瘦老人□胖老人的丰收何以证明□没有胖老人□瘦老人固守有何意义□大海中多的是鱼□谁的丰收都不足挂齿□大海有漫长的历史□谁的固守都是一瞬间□

A., 。 , 。 , , , ? B. , ? , ? , ; , 。 C. , ? , ? 。 , , 。 D. , ; , ; , ? , ? 当堂训练

3 1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人的力量分两部分:一是生理上的力量,一是心理上的力量。 B.“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C.电影都快开映了,你是去呢?还是不去?

D.《美猴王》选自《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2下列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B 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C 我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D “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这本书了“实”“准”“简”三原则,对我们写作应用文很有帮助。 3下列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你现在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的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送人呢?” B你去,还是我去? C“我们用影子,”工程师回答说。 D我想知道他为什么没有来?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美妙的旋律中,大屏幕上一一闪现出世博会159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电灯、磁悬浮列车、航天器„„这一刻,“一切源于世博会”的理念得以彰显。

B、走进语言现场,应该开口说,主动发言、敏捷应对;应该用心听,在倾听中迅速捕捉有效信息、在倾听中准确把握声音内容。

C、文章要做到观点鲜明,必须对所论及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弄清楚问题涉及哪些因素?关键在哪里?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现这个问题的?

D、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陈涉仰天质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诸葛亮“未出茅庐而天下三分”,成为智慧的化身。 5语言运用——在句中横线上加标点符号。

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壮观景象 ① 而对日落,却很少有人去流连观赏 ② 吟咏描绘。原因何在 ③ 怕是一种感情的影响,“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就连我们的古人不也留下 ④ 夕阳无限好 ⑤ 只是近黄昏⑥的诗句吗 ⑦ 6(2008·山东)下列句子中各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找出并改正。

① 古人说:“民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敬我能而敬我公”。短短十几个字,深刻揭示了为官者道德水准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 平行训练

4 1.B 2.B 3.B 4.C 5.B 6.D 7.B 当堂检测

1.C 2.D 3.B 4.D 5.; 、 ? “ , ” ? 6. 句号应在引号里面

上一篇:教师的三颗心下一篇:学生工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