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词 古代汉语

2024-09-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副词 古代汉语(精选8篇)

副词 古代汉语 篇1

副詞是對動作行爲或者某種性質狀態進行修飾限制的一類詞。它可以限制修飾動詞、形容詞,表示程度、範圍、時間等意義。

一、副詞的來源

副詞絕大部分是從動詞、形容詞、名詞、代詞等演化而來的。由於副詞表示的意義比動詞、形容詞、名詞等要虛一些,所以從動詞、形容詞、名詞等向副詞演化的過程是一種虛化過程。如:

“向”,作動詞時有接近的意義,後面可以接表示時間的賓語。例: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李商隱《登樂遊原》)向夕長風起,寒雲沒西山。(陶潛《歲暮和張常侍》)

當表示接近意義的動詞“向”出現在動詞或者形容詞等謂語前時,便虛化爲副詞,表示將近的意思。例:

清明前夜炊飯,雞向鳴下熟飯於甕中,以向滿爲限。(賈思勰《齊民要術》)又表示將要的意思,例:

木欣欣以向榮,泉水涓涓而始流。(陶潛《歸去來兮辭》)再如:信,作爲形容詞,是言語真實的意思。例:

子以爲我爲不信,我爲子先行,子隨我後,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戰國策·楚策》)

後來虛化爲副詞,是確實、的確的意思。例: 大王信行臣之言。(《戰國策·秦策》)

二、副詞的語法功能

副詞的基本語法功能是作句子的狀語,但有些謂語性的副詞有時也可以作謂語或者補語。作謂語的情況有兩種,一種是在一般的陳述句或者疑問句中作謂語,例: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湯問》)

另一種是在對話中或者複句中單獨成句,例: 公聞其期,曰“可矣。”(《左傳·隱公元年》)副詞作補語的情況例如: 可謂富貴極矣!(《史記·李斯列傳》)

三、副詞的分類

有關副詞的分類各家說法不一,本書採取常見的分法,將副詞按照其用法分爲程度副詞、範圍副詞、時間副詞、情態副詞、否定副詞和謙敬副詞六類。下面我們分別予以介紹:

(一)程度副詞

程度副詞主要表示行爲動作、性質狀態、數量多少的程度,按照其所表達的意義可以分爲三類:

1、表示程度之高、之深

這一類的副詞主要有:最、至、極、絕(表示最高度)∕大(十分、很)∕太(表示超過一定限度)∕殊、特、尤(特別、非常)∕甚∕良 “最、至、極、絕”等幾個副詞可以表示最高度。例: 老臣賤息舒祺,最少,不肖。(《戰國策·趙策》)

卓王孫大怒曰:“女至不才,我不忍殺,不分一錢也。”(《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爲神速。(沈括《夢溪筆談》)

秦女絕美,王可自取,而更爲太子取婦。(《史記·伍子胥列傳》)“大”表示程度深,可以翻譯爲“很、十分、大大地”等意思,例: 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諸子弱,大封同姓。(晁錯《削藩傳》)太,表示超過一定限度,即“過分”的意思。例: 暮婚晨告別,無乃太匆匆。(杜甫《新婚別》)

“殊、特、尤”可以理解爲“特別、非常”的意思。例: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戰國策·趙策》)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曹操《求賢令》)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歐陽修《醉翁亭記》)

“良”作爲副詞,在漢代主要與“久”連用,“良久”就是“很久”的意思。例: 廣數自請行,天子以爲老,弗許,良久乃許之。(《史記·李將軍列傳》)六朝以後,良可以修是其他詞語,有“的確”的意思。例: 清榮俊茂,良多趣味。(酈道元《水經注》)諸將以爲趙氏孤兒良已死,皆喜。(《史記·趙世家》)

“甚”在六朝以前,既可以作狀語,又可以作謂語、主語,是一個形容詞。例: 甚於婦人。(《戰國策·趙策》)

涉於魚齒之下,甚雨及之,楚師多凍。(《左傳·襄公十八年》)苛政暴吏,甚於虎也。(王充《論衡》)

六朝以後,“甚”在接近於口語的文獻中,才專作狀語。例: 好讀書,不求甚解。(陶潛《五柳先生傳》)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蘇軾《留侯論》)

2、表示程度低或輕微

這一類的副詞主要有“少、略、微、稍、頗”等,他們都有“稍微、略微”的意思。先秦表示這類意義一般用“少”,漢代以後才用“略、微、頗”,唐宋以後“稍”才由表示“逐漸”意義的時間副詞分化出程度副詞的用法。例: 太后之色少解。(《戰國策·趙策》)戰少利,陳餘複請兵。(《史記·項羽本紀》)請略陳固陋。(司馬遷《報任安書》)

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史記·項羽本紀》)莽色厲而言方,欲有所爲,微見風采,黨與承其指意而顯奏之。(《漢書·王莽傳》)“稍”起初多爲“逐漸”意思,爲情態副詞。例: 項羽乃疑範增與漢有私,稍奪其權。(《史記·項羽本紀》 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柳宗元《黔之驢》)後來才由“稍微”的意思。例: 今將就試,宜稍溫習也。(魏泰《東軒筆錄》)余稍爲修葺,使不上漏。(歸有光《項脊軒志》)

“頗”在古代有兩種意思:一是程度高,略近於今天的“很、甚、相當地”等。例: 多奇物,土著,頗與中國同俗。(《漢書·張騫傳》)李翰以文章自名,爲此傳頗詳密。(韓愈《張中丞傳後敘》)一是程度低,爲“稍微、略微”等意思,例:

涉淺水者見蝦,其頗深者察魚鼈,其尤深者觀蛟龍。(王充《論衡》)余雖不合於俗,亦頗以文墨自慰。(柳宗元《愚溪詩序》)

3、表示程度在原有的基礎上加深、加重

這類副詞一般用在形容詞或者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前而起修飾作用。有“更、加、愈、益、彌、滋”等詞,意思相當於“更加、越”等。例: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荀子《勸學》)

鄰國之民不加少,而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梁惠王上》)仰之彌高,鑽之彌堅。(《論語·先進》)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王安石《孤桐》)以虧人逾多,其不仁茲甚,罪益厚。(《墨子·非攻》)日思高其位,大其祿,而貪取滋甚。(柳宗元《蝜蝂傳》)

(二)範圍副詞

範圍副詞用來表示動作行爲施加者的範圍、動作行爲所涉及的範圍或者事物的數量範圍。按照其意義可分爲兩類:

1、表示總括,包括無遺(全部)或很少例外

這一類副詞主要由“皆、盡、畢、悉、舉、咸、具、凡、都、共、率”等。例: 是故有天下七十二聖,其法皆不同。(《呂氏春秋·察今》)失期,法皆斬。(《史記·陳涉世家》)其妻子問所與飲食者,則盡富貴也。(《孟子·離婁下》)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孟子·梁惠王下》)群賢畢至,少長咸集。(王羲之《蘭亭集序》)使吏召諸民當償者,悉來合券。(《戰國策·齊策》)其人一一爲具言所聞。(陶潛《桃花源記》)於是天月明淨,都無纖翳。(《世說新語·言語》)“率”表示總括,意思相當於“大都、大致”。例: 至於梁陳間,率不過嘲風月、弄花草而已。(白居易《與元九書》)率簡二十五字者,脫亦二十五字。(《漢書·藝文志序》)“凡”意義有二,一是用在整個句子前面表示規律性的歸納,意思是“凡是、大凡”。例:

固凡同類者,舉相似也。(《孟子·告子上》)凡將立國,制度不可不察也。(《商君書·壹言》)

二是用在數詞前面表示總括事物的數量或動作的數量,相當於“總共、共”例: 上計軒轅,下至於茲,爲十表,本紀十二,書八章,世家二十,列傳七十,凡百三十篇。(司馬遷《報任安書》)陳勝王,凡六月。(《史記·陳涉世家》)

2、表示範圍小或有限制或有例外

這類副詞有“但、特、只、直、止、第、獨、徒、僅、唯、裁”等,都有“只有、僅僅”等意思。尤其是“但、特、只、直、止、第、獨、徒”等詞古音相近,意義也相近。例:

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名濺濺。(《木蘭辭》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陸遊《示兒》)

然則人之所以爲人者,非特以二足而無毛也,以其有辨也。(《荀子·非相》)此特匹夫之勇也。(《史記·淮陰侯列傳》)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梁惠王上》)君第重射,吾能令君勝。(《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欲與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爾有母遺,繄我獨無。(《左傳·隱公元年》)

不唯許國之為亦聊以固吾圉也。(《左傳·隱公十一年》)寡人蠻夷僻處,雖大男子,裁如嬰兒。(《史記·張儀列傳》)

“僅”在古漢語中有兩種意思,一言其多,讀jŒn,意思是“接近、幾乎、差不多”。例:

凡枉贈答詩僅百篇。(白居易《與元九書》)後居南海,僅四十年。(李朝威《柳毅傳》)

二言其少,讀j‹n,意思是“只、才、剛剛”等。例: 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戰國策·齊策》)齊王遁而走莒,僅以身免。(《史記·樂毅列傳》)

(三)時間副詞

時間副詞用在動詞性的詞語前,表示情況出現和動作進行的時間。按照其時態可以分爲五類:

1、表示已然(行爲動作發生在過去的時間裏)

這一類副詞主要表示行爲動作發生在過去的時間裏,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已然語氣。主要有“鄉、向、既、已、業、嘗、曾”等。

“鄉、向”主要表示過去較早的時間,即先前、從前。例: 向吾見若眉睫之間,吾固以得汝矣。(《莊子·庚桑楚》)也可以表示過去較近的時間,即剛才。例: 鄉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論語·顔淵》)

“既、已、業”等主要表示行爲動作已經完成,相當於已經。往往表示兩事並列,前事完結以後,又出現另一事實或情況。例: 即克,公問其故。(《左傳·莊公十年》)良業爲取履,因長跪履之。(《史記·留侯列傳》)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記·陳涉世家》)“嘗、曾”主要表示過去作過某事,先秦只用“嘗”,例: 良嘗間從容步遊下邳杞上。(《史記·留侯列傳》)

“曾”在先秦漢語中主要表示加強不相信的語氣,例: 誰謂河廣?曾不容刀。(《詩經·衛風·河廣》)

以君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列子·湯問》)老臣病族,曾不能疾走。(《戰國策·趙策》)“曾”表示“曾經”主要出現在漢代以後,例: 孟嘗君曾待客夜食。(《史記·孟嘗君列傳》)梁王由是怨盎,曾使人刺盎。(《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2、表示正然(行爲動作正在進行或正在實現)

這一類副詞主要表示行爲動作正在進行或正在實現,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正然語氣。主要有“方、正、適、會”等。“方”一般只用在動詞性的詞語前。例: 如今人方爲刀俎,我爲魚肉,何辭爲?(《史記·項羽本紀》)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戰國策·燕策》)“適、會”可以用於動詞性詞語前,也可以用在主語前。例: 此時魯仲連適遊趙。(《戰國策·趙策》)會痤病,魏惠王親往問病。(《史記·商君列傳》)“正”的用法語現代漢語一致。例: 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辛棄疾《摸魚兒》)

3、表示將然(行爲動作將要進行或將要實現)

這一類副詞主要表示行爲動作將要進行或將要實現,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將然語氣。可以翻譯爲將要、快要、就要等意思,主要有“行、且、將、垂”等。例: 其爲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論語·述而》)三人還射傷中貴人,殺其騎且盡。(《史記·李將軍列傳》)南方老人用龜支床足,行二十餘歲。(《史記·龜策列傳》)田園將蕪胡不歸?(陶潛《歸去來兮辭》)乘累捷之勢,擊垂亡之國,何患不克?(《資治通鑒·肥水之戰》)巨是凡人,偏在遠方,行將爲人所並。(《資治通鑒·漢紀五十七》)

4、表示行爲動作持續時間的久暫

這一類副詞主要表示行爲動作持續時間的久暫、長短。表示持續時間長的有“長、久、永、素、常”等,有“平素、永遠”等意義;例: 李廣素愛人,士卒多爲用者。(《史記·陳涉世家》)鄴三老、廷掾,常歲暮賦斂百姓。(《史記·滑稽列傳》)吾亦欲東耳,安能鬱鬱久居於此乎?(《漢書·韓信傳》)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巾。(杜甫《蜀相》)匪報也,永以爲好也。(《詩經·衛風·木瓜》)

表示持續時間短的有“俄、暫、姑、尋、旋”等,有“不久、立即、暫且”等意義。例:

俄見一門洞開,生降車而入。(李公佐《南柯太守傳》 駕鶴上漢,參鸞騰天;暫遊萬里,少別千年。(江淹《別賦》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歸往,未果,尋病終。(陶潛《桃花源記》)淄川王美人懷子而不乳,來召臣意。臣意往,飲以莨蕩藥一撮,以酒飲之,旋乳。(《史記·扁鵲蒼公列傳》)余姑翦滅此而朝食。(《左傳·成公二年》)

5、表示行爲動作的開始與結尾

這一類副詞主要表示行爲動作開始與最末階段。表示開始的主要有“始、甫”等,例:

其始播百穀。(《詩經·豳風·七月》)虹始見,萍始生。(《淮南子·時則》 遙襟甫暢,逸興遄飛。(王勃《滕王閣序》)表示結尾的主要有“竟、卒、終”等,例: 陳涉雖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將相竟亡秦。(《史記·陳涉世家》)卒成帝業。(《史記·李斯列傳》)騰蛇乘霧,終爲土灰。(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

6、表示頻率(行爲動作重復出現)

這一類副詞主要表示行爲動作的頻數或行爲動作重復出現。表示頻數的主要有“數、屢、累、亟、驟”等,意義相當於現在的“多次、屢次”。例: 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史記·陳涉世家》)官兵加討,屢爲所敗。(《舊唐書·黃巢傳》)太祖累書呼,又敕郡縣發遣。(《三國志·華佗傳》)亟請于武公,公弗許。(《左傳·隱公元年》)宣子驟諫,公患之。(《左傳·宣公二年》)

表示重復出現的主要有“重、複、又、再”等,例:

乃重修岳陽樓。(范仲淹《岳陽樓記》)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劉禹錫《再遊玄都觀》)“複”多用於行爲動作再次進行。例: 晉侯複假道于虞以伐虢。(《左傳·僖公五年》)“再”古代漢語中表示“第二次”的意思。例: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左傳·莊公十年》)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論語·公冶長》)

(四)情態副詞

表示動作行爲進行的方式、速度或者表示一定的情態、語氣。根據情況可分爲三類:

1、表示行爲動作進行的方式

這一類副詞常見的有“俱、並”(表示幾個施動者一起做某市)、“間、微、竊”(表示秘密的、暗中做某事)、“故”(表示故意做某事)、“固”(表示堅決做某事)。例:

欲呼張良與俱去,曰:“毋從俱死也。”(《史記·項羽本紀》)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孟子·滕文公上》)良亡,間行歸漢王。(《史記·留侯世家》)齊使以爲奇,竊載與之齊。(《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侯生下見客朱亥,俾倪,故久立與客語。(《史記·信陵君列傳》)梁使三反,孟嘗君固辭不往也。(《戰國策·齊策》)

2、表示行爲動作的速度

這類副詞主要有“趣、亟、疾、速、遽、遄”(表示快速)、“漸、浸、稍”(表示逐漸進行)、“卒、猝、忽、溘、乍、暴、頓”(表示倉促、突兀)。(按:有的教材把這類副詞看成時間副詞,也有的教材把“暫、旋”等副詞視爲情態副詞,表示動作行爲的速度。)例: 若不趣降漢,漢今虜若。(《史記·項羽本紀》)五萬兵難卒合。(《資治通鑒·赤壁之戰》)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蒲松齡《狼》)人而無止,胡不遄死。(《詩經·衛風·相鼠》)

我問忠善以損怨,不聞作威以防怨,豈不遽止?(《左傳·襄公三十三年》)

3、表示一定的語氣(按:有的教材將這類副詞稱作語氣副詞。)按照所表達的語氣可分爲五類: A、表確認語氣

主要用於判斷句或表示說理的敍述句,表示確認語氣。主要有“乃、即、必、定、誠、信、果”等。例: 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戰國策·齊策》)梁父即楚將項燕。(《史記·項羽本紀》)

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孟子·梁惠王上》)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史記·項羽本紀》)子皙信美矣。(《左傳·昭公元年》)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也,雖愚必明,雖柔必強。(《禮記·中庸》)

B、表推測、商榷或議論語氣

主要有“其、蓋、殆”等,意思相當於“大概、恐怕”。例:

“我之懷矣,自詒伊戚。”其我之謂矣?(《左傳·宣公二年》 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殆有甚矣。(《孟子·梁惠王上》)C、表示不相信的語氣 主要有“曾”,多與“不”連用,表示不相信或出自意外或加強否定的疑問語氣。例: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其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湯問》)D、表示祈使語氣

主要是“其”,本來是表示委婉、測度語氣的詞,測度即含有不確定的成分,用於祈使句,就帶有了希望、請求、勸勉的語氣。例: 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左傳·僖公四年》)吾子其無廢先王之功。(《左傳·隱公三年》)E、表示反詰語氣

這類副詞主要表示反問語氣,有“其、豈、庸、巨(詎)、寧”等詞,意義相當於“難道、哪里、怎麽”。例:

豈不穀是爲?先君之好是繼。(《左傳·僖公四年》)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左傳·隱公元年》)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史記·陳涉世家》)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韓愈《師說》)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詎能入乎?(《漢書·高帝紀》)

(五)否定副詞

表示對情況、行爲或性質狀態的否定。按照否定的情況可分爲兩類:

1、一般性的否定

這類副詞主要有“不、弗、未、莫、罔、亡(無)、無、微、非、匪、否”等。下面我們分別予以介紹。

“不、弗”都表示一般性的否定。“不”的用法比較寬,既可以否定動作行爲,也可以否定事物的性質狀態,作用同現代漢語一樣。例: 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莊子·逍遙遊》)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國語·句踐滅吳》)段不弟,故不言弟。(《左傳·隱公元年》)晉靈公不君。(《左傳·宣公二年》)

“弗”漢代以前,使用範圍較窄,一般用在及物動詞前,並且該動詞後一般不接賓語。例:

欲與太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左傳·隱公元年》)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孟子·告子上》)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禮記·中庸》)只有少數例外,例: 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孟子·告子上》)請看下面“不”和“弗”對比的句子: 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禮記·學記》)漢代以後,“弗”後面的動詞跟賓語的情況就逐漸多了起來。例: 長安諸公莫弗稱之。(《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王即弗用鞅,當殺之。(《史記·商君列傳》)

“非”可以用在動詞、名詞、形容詞等詞語前,或表示否定判斷,或表示去除、除非等意思。例: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戰國策·秦策》)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荀子·勸學》)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莊子·秋水》)非蛇蟮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荀子·勸學》)

“未”表示事情沒有完成或沒有實現,可譯爲“沒有、不”。例: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濟。(《左傳·僖公二十二年》)讀其書未畢,齊軍萬弩齊發。(《史記·孫子吳起列傳》)還可以表示一種委婉的語氣,可以翻譯成“不”。例: 君未知戰。(《左傳·僖公二十二年》)“罔、亡(無)、無、微”等詞都有“沒有”的意思。例: 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論語·憲問》)河曲智叟亡以應。(《列子·湯問》)子無敢食我也。(《戰國策·楚策》)

“否”一般用在整個句子的後面,表示對前面情況的否定。例: 晉人侵鄭,以觀其可攻與否。(《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2、禁阻性的否定

這類副詞常用於祈使句中,相當於“別、不要”的意思。主要有“無、勿、毋、莫、休”等,例:

不如早爲之所,無使滋蔓。(《左傳·隱公元年》)無友不如己者。(《論語·學而》)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史記·項羽本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顔淵》)

秦惠王車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史記·商君列傳》 楚人重魚不重鳥,汝休枉殺南飛鴻。(杜甫《歲晏行》)

(六)謙敬副詞

表示對別人的尊敬和自謙,多由動詞、形容詞虛化而來。可分爲兩類:

1、表示自謙

通過對自己的謙卑來表示對對方的尊敬。主要有“敢、竊、忝、猥”等。例: 敢問何謂也?(《左傳·隱公元年》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爲過矣。(李斯《諫逐客疏》)臣伏計之,大王奉高祖廟最宜稱。(《漢書·文帝紀》)

2、表示尊敬

這類副詞主要是表示對別人的尊敬。有“請、敬、謹、幸、惠、辱”等。例: 王好戰,請以戰喻。(《孟子·梁惠王上》)太后曰:“敬諾。年幾何矣?”(《戰國策·趙策》)謹使臣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大王足下。(《史記·項羽本紀》)先生何以幸教寡人?(《戰國策·秦策》)

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願也。(《左傳·僖公四年》)

除以上所述的副詞之外,還有兩個副詞的用法比較特殊,我們稱之爲指示性的副詞。他們是“相”和“見”,都可以用在及物動詞前作狀語,並且其後不跟賓語。下面簡單予以說明:

相,本位相互之意,爲互指,其主語往往不是單一的,表示雙方施行同一動作行爲,又同時受到對方的支配或影響。後來由雙方的行爲變成其中一方發出行爲,另外一方只是接受。“相”指動作行爲的受事者,而不含施事者。例: 今梁趙相攻,輕兵銳卒必竭於外。(《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始吾與公爲刎頸交,今王與耳旦暮且死,而公擁兵數萬,不肯相救。(《史記·張耳陳餘列傳》)

時時爲安慰,久久莫相忘。(《孔雀東南飛》)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孔雀東南飛》)

“見”原來爲助動詞,用於動詞前,表示主語是動作行爲的受事者,爲晉南北朝時又演變爲副詞,用於及物動詞前,表示對他人所發動作的接受,有指代賓語的作用,可譯爲“我”或“自己”。例:

凡舉事,無爲親厚者所痛,而爲見仇者所快。(朱浮《爲幽州牧與彭寵書》 家屬以余貧苦,遂見用於小邑。(陶潛《歸去來兮辭序》 非獨見病,亦以病吾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實或見恕也。(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附:古代漢語常用副詞簡表

類 別

意 義 例 詞

程度 副詞

1、表示程度之高、之深

最、至、極、絕∕大、太∕殊、特、尤∕甚∕良

2、表示程度低或輕微

少、略、微、稍、頗

3、表示程度在原有的基礎上加深、加重

更、加、愈、益、彌、滋

範圍 副詞

1、表示總括,包括無遺(全部)或很少例外 皆、盡、畢、悉、舉、咸、具、凡、都、共、率

2、表示範圍小或有限制或有例外

但、特、只、直、止、第、獨、徒、僅、唯

時間 副詞

1、表示已然(行爲動作發生在過去的時間裏)鄉、向、既、已、業、嘗、曾

2、表示正然(行爲動作正在進行或正在實現)

方、正、適、會

3、表示將然(行爲動作將要進行或將要實現)

行、且、將、垂

4、表示行爲動作持續時間的久暫

長、久、永、素、常∕俄、暫、姑、尋、旋

5、表示行爲動作的開始與結尾

始、甫∕竟、卒、終

6、表示頻率(行爲動作重復出現)

數、屢、累、亟、驟∕重、複、又、亦、再

情態 副詞

1、表示行爲動作進行的方式 俱、並∕間、微、竊∕故∕固

2、表示行爲動作的速度

趣、亟、疾、速、遽、遄∕漸、浸、稍∕卒、猝、忽、溘、乍、暴、頓

3、表示一定的語氣

A、表示確認語氣

乃、即、必、定、誠、信、果

B、表示推測、商榷或議論語氣

其、蓋、殆

C、表示不相信的語氣 曾

D、表示祈使語氣

其E、表示反詰語氣

其、豈、庸、巨、寧

否定 副詞

1、表示一般性的否定

不、弗、未、莫、罔、亡(無)、無、微、非、匪、否

2、表示禁阻性的否定

無、勿、毋、莫、休

謙敬 副詞

1、表示自謙 敢、竊、忝、猥

2、表示尊敬

請、敬、謹、幸、惠、辱

指示性副詞

表示一方對另一方的行爲 相

表示動作行爲的承受

副词 古代汉语 篇2

时间副词是表示行为发生的时间及行为、状态与时间的关系的一类副词, 是副词系统中比重较大的一个次类。目前, 现代汉语时间副词的研究成果斐然。早在1924年, 黎锦熙先生的《新著国语文法》[1], 就把时间副词分为过去时、现在时、未来时和不定时四大类;稍后, 1943年, 王力先生的《中国现代语法》[2]就将时间副词分成八小类, 并逐一举例;较具探索性的是陆俭明、马真两位先生在《关于时间副词》[3]的专论中, 对现代汉语的130多个时间副词进行了全面地分类研究, 将其划分为定时和不定时两大类, 然后分成若干小类说明其语义特征;近些年来, 研究愈加深入, 张谊生的《现代汉语虚词》[4]中的时间副词部分, 从总体上论述了现代汉语时间副词的分类系统和内部对立, 时间副词与时间名词的区别, 时间副词的位序限制与配合制约等问题;另外, 王红斌的《时间副词对动词持续义和非持续义的影响》[5]和徐国玉的《时间副词状语与述补短语的语义关系略论》[6]等把时间副词放在与其它句法成分的关系中进行考察, 都是进一步研究的成果。

综合以上研究成果, 可以看出现代汉语副词研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起步早, 历时长, 成果多。

2.宏观地综述与微观地具体分析相结合。分类明确而具体, 内部单个成员的功能、意义和用法的分析比较深入。

3.单个时间副词之间的比较分析。

4.把时间副词放在与其它句法成分的关系中进行考察。

只是对时间副词缺乏一个严格的界定标准, 以致于各家所收的时间副词数量不等。

相比之下, 近代汉语时间副词的研究逊色得多。据笔者视野所能触及到的资料, 关于近代汉语时间副词方面的成果屈指可数。最早的该是 (日) 太田辰夫先生的《中国语历史文法》[7], 初版于1958年, 在书中太田辰夫先生将时间副词分成七个小类, 对各小类的单个成员都举例简述, 可惜的是, 直到1987年, 我们才有幸见到此书, 在这期间, 近代汉语时间副词的研究无人问津;目前, 较有影响力的几部语法理论专著中, 赵克诚先生的《近代汉语语法》[8]提到了时间副词, 先生对近代汉语中主要时间副词进行了分类举例分析, 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近代汉语时间副词的一些情况, 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冯春田先生的《近代汉语语法研究》[9]和袁宾先生的《近代汉语概论》[10]没有提到副词问题;刘坚先生等的《近代汉语虚词研究》[11]虽谈及副词, 但只是疑问副词和禁止副词两类;俞光中、植田均两位先生的《近代汉语语法研究》[12]仅着重分析了“就、正、早、看看、还”等各家有争议的几个副词;专书研究方面, (日) 香坂顺一先生的《<水浒>词汇研究 (虚词部分) 》[13]专门谈到了时间副词, 将其分为过去、现在、将来三大类, 并按照词义相同相近的原则, 又分成若干小类, 分别举例分析。虽说是词条式的简述, 可能已经是能见到的代表近汉语时间副词研究最高水平的成果了;近些年来, 冯春田先生的《<聊斋俚曲>语法研究》[14]以及许仰民先生的《论<金瓶梅词话>中的口语副词》[15]都给予时间副词以一定的重视, 遗憾的是仍只局限于分类、举例和描写, 尚未深入;另外, 向熹先生的《简明汉语史》[16]和孙锡信先生的《汉语历史语法要略》[17]从史的角度阐述了时间副词的发展历程, 并且都对近代汉语的时间副词择要介绍, 但毕竟是史, 不是专论, 自然不是很充分了。

由此可知, 与现代汉语相比, 近代汉语时间副词研究起步晚, 研究成果不多, 尚无专论;仅仅是单纯地描写或词条式地举例分析, 语义、功能和用法的研究很少介入;更不用说其它方面的深入研究了。从中我们最多只能了解到近代汉语时间副词的一些面貌。 (由于古代汉语时间副词不多, 研究也较为充分, 此处暂不提及)

然而, 近代汉语时期是汉语发展史的重要时期。近代汉语语法的总体特征是新旧语法的交替。新语法形式表现为质的新生和质的变化, 其中不少是现代汉语的源头。近代汉语副词极其丰富, 整个阶段大约有600个以上[18]。现代汉语的副词系统基本上是承袭近代汉语的, 大部分副词在近代汉语中已经产生并广泛使用, 时间副词自然如此。因此, 对近代汉语时间副词的研究, 不仅可以廓清近代汉语时间副词的面貌, 而且有利于理清时间副词发展的脉络, 深入研究现代汉语副词。孙锡信先生说“我们拿现代汉语中常使用的时间副词跟中古使用的时间副词两相对比, 可以看出副词的使用又经历了一次较大的更迭。这更迭是从唐代开始, 明清完成的。”[19]可见, 近代汉语时间副词的深入探索, 对汉语史的研究也是很有帮助的。

汉语韵律对副词的句法制约 篇3

关键词:汉语 韵律 副词 前置

一.引言

到目前为止,学界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理论对汉语中此类语法结构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可谓洋洋大观。但是无论从什么角度、运用什么理论来解释副词与动词的关系,都是把二者的语义关系作为研究的突破口,鲜少从句子内在韵律规则进行分析为什么英语中副词就可以置于句子末尾,而汉语中此类句子却是“违法”的。若从语义角度出发,无论副词修饰动词还是整个句子,英语中动词可以毫无顾忌的置于句末,而汉语中此类结构为何却受到“排斥”?我们认为,只有从汉语韵律规则角度出发,才能回答此类现象的“所以然”。

汉语的韵律跟英语韵律有所不同,英语句子可以从句子的最后一个单位开始往右以此组成韵律单位。但是汉语不同,汉语只能以句子的最后一个动词为中心与它所支配的对象形成最后一个“重音范域”。这里的句子重音指的是“普通重音”,由于特殊语境造成的不同成分的重音不在此文讨论之列。汉语的普通重音规则可以用如下形式确定:

【……X Y】S

“X”和“Y”必须是以动词为中心的最后一个短语结构中的两个成分。最重要的是,“X”必须是该句的最后一个主要动词。在此短语中,“Y”强于“X”。举例来说:“老李想吃火锅”,最后一个动词是“吃”,所以“吃”就是“X”,“火锅”就是“Y”,所以“吃火锅”就是此句的最后一个VP。根据上述规律,重音就会落在“Y”上。

二.关于“Vt+N+Adv”结构

在汉语语法结构中,有这样一类句子是不能说的,就是Vt+N+Adv。比如:

(1)他买了房子已经。

小王喜欢他仍然。

他去图书馆常常。

我打篮球偶尔。

王老师帮助学生经常。

这里的限定条件是:后置的副词不能出现在句子末尾,要想在句子中与动词共现,那么就必须放在动词前面,只有这样才符合汉语的“语感”,才是“合法”的:

(2)他已经买了房子。

小王仍然喜欢他。

他经常去图书馆。

我偶尔打篮球。

王老师经常帮助学生。

当然,有些副词在句子中是可以放在句首的。但是无论这些副词放在句首还是放在动词前,有一点我们是必须承认的,那就是这些副词都不可以出现在句末。根据此类副词置于句首或动词前的不同,尹洪波将它们分为饰句副词和饰谓副词,并从语义角度给出了解释:“造成饰谓副词和饰句副词句法分布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两类副词的语义特征不同。”这里有两个问题是无法绕开的:第一,对于此类副词为什么不能放在句末没有进行回答;第二,为什么所谓的“饰句副词“既可以放在句首也可以放在动词前,却为什么唯独不能放在句尾呢?如果从语义角度来解释,既然是“饰句副词”,那么就是作为整个句子的副词而存在的,那么为什么却只能在句首修饰整个句子而不能在句尾修饰整个句子呢?例如(带*的表示不合法):

(3)也许一切男人都喜欢在陌生的女人前面浪费时间。

一切男人也许都喜欢在陌生的女人面前浪费时间。

*一切男人都喜欢在陌生的女人面前浪费时间也许。

显然,从语义层面很难解释这种语法现象:为什么作为“饰句副词“的”也许“只能放在句首或者动词前,却不能出现在句末。我们的解释是:在这类句子里副词之所以不能放在句末是汉语韵律的要求,“是由重音的指派造成的”。如前所述,在汉语里,句子的普通重音在最后,而且是以最后一个动词为中心来建立句末重音的韵律单位的。因此,句子重音的“指派”在类似(1)的句子中有如下实现途径:

汉语句子的普通重音“指派”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指派到句子最后一个由动词和它支配的论元成分上的。这里NP是动词的论元成分,因此跟动词一起构成句子的普通重音范域。所以该句子中的最后一个韵律单位就是“VP”, 即“V+NP”,那么(1)中句子的重音就分别落在了“房子”、“小李”、“图书馆”、“球”、“学生”。那么,按照汉语韵律规则,最后一个韵律单位“VP”后的成分便是“不合法”的存在,理应被删去。

反之,我们知道,“任何一种SVO型语言的普通重音都要落在句子最末一个韵律范域内。”那么,按照此规则,(1)中的句子最后一个重音范域就会变成“N+Adv”(且不说这样的句法单位在汉语句子中并不成立)。换言之,句子的重音要在下面的结构中实现:

然而,这里句子的重音若落在“Adv”上,就意味着“N”获得了最后一个重音范域的支配权来指派重音。如果是这样,也就意味着重音的指派与动词无关了,但是,汉语句子的普通重音必须要由动词来指派。因此,这种结构是汉语韵律结构所不能允许的,是“不合法”的。

三.关于“Vi+Adv”结构

如果说(5)中的句法结构不能在汉语中的普通韵律结构中实现,那么同理,下面的结构(6)也不能被汉语的普通重音结构所接受:

(7)他儿子出生了刚刚。

他爷爷去世了可能。

那个贼逃跑了也许。

他走了大概。

老师来了已经。

因为这里的VP已经构成了句子的最后一个重音范域,所以句子的重音就要落在NP上。而由于这里的V是不及物动词,那么NP便形成了一个空位,所以重音就自然落在动词V上。这样一来,当重音指派完成后,句子的整个重音运作也就完成,那么这个重音范域之后的成分就只有两种命运:被删去或者改变位置。也许有人会说,既然在这个结构中NP是一个空位,那么重音就应该后移,落在Adv上才是,这样,句子末尾的副词就可以接受重音指派,句子不就“合法”了吗?但事实是,汉语句子最后一个韵律单位必须是“由动词和它支配的成分组成最后一个韵律范域”。这里的副词显然不能作为动词的支配成分存在,所以它没有资格来接受句子的重音指派。当句子的最后一个重音范域中只有V而没有NP时,句子的普通重音只能落在动词上。因此句末副词必须被删去。例如:

在这类句子中,句末副词除了被删去或改变位置这两种命运之外,其实还有第三种命运,那就是改变它们本来的音重进而轻读,这样一来,它们虽然占据了句末重音的位置,但是由于读音非常轻,就把句子普通重音让给了前面的VP,通过这种方式“加工”后的句子,读起来就顺口多了:

(8)他儿子出生了刚刚。

他爷爷去世了可能。

那个贼逃跑了也许。

他走了大概。

老师来了已经。

这里,句末的副词读得非常轻,和前面的句子形成明显的轻重差异。其实这种轻读就保证了句子的普通重音结构没有被打破,最后的轻读成分就变成了句子最后一个重音范域以外的成分,不影响其前面的成分重读。所以,在轻读句末副词的条件下,(8)中的句子是可以被接受的。类似的句子还有:

(9)食堂开饭了已经。

他去打球了刚刚。

这种本该置于动词前的成分必须以轻读的形式出现在最后的VP之外。此外如:

(10)我得买瓶水喝。

这个句子中,最后的动词是“买”而不是“喝”,句子的普通重音范域是“买瓶水”,重音在“水”上。所以,句末的“喝”必须以轻读的形式存在,因为它是重音范域以外的成分,否则,它就取代了“买”作为句子的中心词,居于重音范域的地位。句子重音结构就会是:

(10)*我得买瓶水喝。

显然,这样的重音是非常“拗口”的,是“不合法”的。

四.结语

前文我们曾说,【Vi+Adv】式句子结构中副词不能出现在句末,并以此来说明汉语句子普通重音对动词的依赖。但是我们又发现,在【Vi+Adv】结构中,副词不是不能出现在句末,它们可以出现在句末,但是必须要以轻读的形式出现,非轻读而不能现于句末。这其实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汉语普通重音结构对动词的依赖,因为这种绝对的轻读形式正说明它不能占据句子普通重音范域的位置,必须将重音范域让给前面的VP,最终,它们只能以重音范域以外成分(轻读)的“身份”现于句末。因此,一般情况下,副词放在句末是不被汉语韵律所允许的。所以,我们认为,汉语中此类句子不能说的原因是在汉语本身韵律结构驱使下所形成的句法结构。

参考文献

1.冯胜利.汉语韵律句法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2.冯胜利.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冯胜利.从韵律看汉语“词”“语”分流之大界[J].中国语文,2001,(1).

4.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增订本),2001

6.杨德峰.时间副词作状语位置的全方位考察[J].语言文字应用,2006,(2).

7.尹洪波.饰句副词和饰谓副词[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3,(6)

副词 古代汉语 篇4

本文把频率副词从语义和形式上分为五级频率值.从句外否定观察,一般随频率值的减小,句外否定式的.义域逐渐减小,否则相反,但极低值与极高值频率副词的句外否定正好完全相反;从句内否定观察,高、中、低值频率副词肯定和否定的义值交叉相等.

作 者:吴春相 丁淑娟 WU Chun-xiang DING Shu-juan 作者单位:吴春相,WU Chun-xiang(上海师范大学,上海,34)

丁淑娟,DING Shu-juan(临沂师范学院,临沂,276005)

古代汉语教案 代词 篇5

代词

代替名词、动、形或数量词的词

古汉语的代词可以分为三类: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除此之外,还有两类比较特殊的代词,一类无定代词“或”和“莫”,一种是辅助代词“者”和“所”。

(一)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又可分为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代词,又叫自称、对称、他称。

1、第一人称,常见的有“吾”、“我”、“予”、“余”等。

(现代汉语,“我”、“咱”可作主、宾、定、状)古的代词,意义相同,但用法不全同。“我”、“予”、“余”都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吾”的用法在上古只作主语,很少作宾语。

今者吾丧我。《庄子·齐物论》 晋,我吾亲也,岂信我哉?《左传》

如果作宾语,也只限于用在否定句中作前置宾语。我胜若,若不吾胜。《庄子·齐物论》

但到了汉代以后,“吾”作宾语的用法就比较常见,如: 吾度足下之,智不如吾,勇又不如吾。《史记》

上古第一人称还有朕,台(yì),卬(áng)朕可作定,也可作主。朕皇考曰伯庸。《离骚》 我的先父叫伯庸。

朕:在先秦时期用于一般人的自称,到秦始皇时便专用作皇帝的自称。台恐德弗类。《尚书》 我恐怕自己的品德不善。

朝夕纳诲,以辅(台)德。《尚书》每天进善言,帮助提高我的品德。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诗经》 别人过河了我还没,我要等我的朋友。

2、第二人称,对称。(现代“你”,可作主定、宾、状)古常见:尔、汝(女)、若、乃、而。尔、汝、若,可作主、宾、定。

尔无我诈(欺骗),我无尔虞(防备)《左传》(尔)翁归,自与汝覆算耳《促论》

若毒(痛苦,以之为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苦赋,则何如?《捕》

五侯九伯,女实证之,以夹捕周室《左传》 “而”“乃”常作定语,不能作宾语,一般也不作主语。吾翁即若翁,如欲烹乃翁,幸分一杯羹。《汉书|·项羽传》 „„而„„欠幸„„《史记》 希望

肉羹

“而”有时也可作主语,“乃”也有,很少。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太传》 乃能从我乎?《汉书》

先秦时,还有一个第二人称代词“戎” 戎虽小子,而式弘(天)大。《诗》 你虽是年轻人,但作用很大。

3、第三人称代词

现代汉语有一个“他”,古汉语本无他称代词,遇到要说第三人称时,不是重复一遍名词,便是省去不说。但有时也借用“之”、“其”、“彼”等来表示,久而久之,这些指示代词也可以看作人称代词。

“之”和“其”不能作独立句子的主语,这和现代汉语“他”是不同的。同时,“之”和“其”本身的作法也有差异。

一般说来“之”的主要作用是作动、介词的宾语,有时也作兼语句的兼语。爱共叔段,欲立之。《左传》

令女居其中,浮之河中。《石让豹治鄴》 吾属令为之虏矣。《项羽本记》 成,将以之攻宋。《公》 云梯造成

虽有稿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劝学》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左传》

“其”主要作定语,主谓词组的主语,极个别有作宾语的。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语板》

(冯谖)于是,乘(其)车,指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喂马的人

到汉魏以后,才可作主语。

第三人称没有用作主语的,现代汉事用第三人称作主语的地方。古代有两种表示,一是重复前面出现名词。宋人或得天,献诸子罕,子罕弗受《左传》另一种省略。

使子路反见之,(子路),中(大人)行矣。“彼”有时作主语,但实质上,它是指示代词。彼谒我盈,故克之。《左传》

真正第三人称代词到元朝时出现。最早是“伊”“梁”。伊女能克蜀。女婿昨日来,要是渠所窃。《三国志》

“他”字的意义在上古是“其他”“别的”。从唐代开始他才发展为第三人称代词,但只出现在接近口语的诗词和其他作品中,一般文言文很少用。

世人欲得知姓名,良久问他不开口。(《高适》论文词)人称代词,除了一、二、三人称外,还有已身称和旁称两类。

4、已身称

表“已身”称公认的有“自”和“己”两个词,有人称他们为“己”称,有人称“己身称”。还有人叫它“反身代词”或“复称代词”。现代汉语“自己”是一个词。

不患人之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敢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左传》

宁信度,无自信也。《韩非子》自有人认为是付词,在动词前作状语。A、凡属动作由自己发出又及于自身的(反身),可以分析为状语。(知不足然后能自事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自己反求于自己)。B、只是自指,可看作代词。自吹自擂,自食其果,吹喇叭,打鼓。

5、旁称

和自己相对的人称代词,现代汉语的口语里,有“别人”、“人家”古汉语里有俩有用“人”字的。

对人是马克思主义,对己是自由主义,《反对自由主义》。有的泛指,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赤壁。《苏轼》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项》

现代汉事人称代词的复数加“们”字,我们、你们、他们,古代人称代词没有单复数的分别,要根据上下文才能决定。

如:齐师伐我。《左传》 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从上下文来看,上面例我,汝都是复数。

第一、二人称代词后,可以加“侪”“属”“曹”等字,表示复数,不只一人,例如:

吾侪何知焉?《左传》 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 欲使汝曹不忘之耳。《后汉书》 “侪”“属”“曹”意义比较具体。“吾侪”“若属”“汝曹”大致相当现代汉语的“我匀这班人”“你们这些人”和“我们”“你们”结构不同,意义也有差异。

古代汉语还常用谦称和尊称代替人称代词。谦称和尊称都是名词,不是代词,所以它不受词规律的制约。(在否定句中不放在动词前边)但是,从意义上说它们却代表我和你。

谦称代第一人称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 臣从其计。《史记》

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史记》 仆非敢如此也。《报任安书》 愚谓大计不如迎之。《三国志》 寡人只了限于国君用。

尊称第二人称子将若何?《左传》 足下事皆成。《史记》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左传》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战国策》

例句“子”“足下”“君”“大王”都是名词。用来尊称对方,起第二人称代词的作用。

古人的名字不只一个,名和字是分开的,自称其名也是一种谦称,称呼别人的字也是一种尊称。孟尝君顾谓冯谖早:“先生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占国策》

六月二十六日,愈白。少卿报不测之罪。

(二)指示代词

指示人或物的代词叫指示代词,或“用来区别人或物的代词叫指示代词。古指示代词有“是”“此”“斯”“彼”“夫”“兹”“之”“其”等指示代词按所指代的人或事物的距离远近、时间的远近以对象的不同情况,分成远指和近指两类,把“之”叫作科学家指,与特指“其”相对应。

1、近指。

常见的有“是”“此”“斯”“兹”,相当现代汉词的“这”“这个”“这样”“这里”。

是,指人、事、时间、处所等情况,可作主语、定语、还可作宾语。是要射雕者也。《李将军传》(是)年,谢庄办团。《冯婉贞》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

此,指代人、事、是、时、处,及行为的状态,可作主、宾、定、状,此壮士也。《史记》 贤者亦示此乎?《孟子》 天何为而[此]醉?《哀江南赋》

斯,指代人晤、情况、处所、可作宾(主要介言)是: 子非三闾大夫乎?何至于斯?《屈原列传》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没有这样的人,我与谁一送呢。

兹,指代人事、方式、时间、处所,可译为这(此、种类)等兹可作主宾定状。

不教而诛,兹谓虐。《汉书》 不教育一犯罪就杀掉,这叫做虐政。父王既没,父不在兹乎? 死后,(周代)文化不在这里吗。登(兹)泰山,周览东极《史记》。另外“若”“尔”也可作近指代词。君子哉若人,《论语》这人是君子啊。(尔)夜,风恬月朗。《世说新语》

2、远指

古汉语远指代词有两个“彼”“夫”。

彼,的指示性很强,与近指代词“此”相对可代人、事、处时,可译即(此、个、儿)等,作主宾、定。

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孟子》(那是一个时候,这又是一个时候)(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 不是白白地吃饭吗。故去彼而取比。《老子》

“夫”指示性比“彼”轻得多,译成现代汉时往往可以不译出来,它带有修饰的性质。

王知夫苗乎?《孟子》

王知道(即)禾苗(生长的情形)吗?

由于“夫”的指示性轻,固此用在句首时,往往虚化成句首语气词,表示下面要发议论。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遊褒禅山记》

3、之、其

“之”字是一个泛指代词,“其”是一个特指代词,例如:之作定语,之作宾语

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众多,民亦如之。《左传》 其作指代词,主要作定语。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核舟记》 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西门豹治》

然,也用指示代词,各相当现代汉语如此,是这样,“然”字多用作谓词。河内凶,移民河东,移粟河内。河东凶亦然。《孟子》

焉:“焉”字是一个特殊的是示代词,它既是指示代词,同时,又具有语气词的性质,这就是说,它不仅指示某一范围或方面,常与人物或处所有关,还经常用在叙述句的末尾,表示停顿和提示语气。

焉,兼词,指示代词兼语气词。

“焉”常用于叙述句的句尾,既指代某一范围或方面,又用于句尾表示停顿,在一般情况下,它的后面不再加别的语气词。

制,严邑也,虢叔死焉。(表处行)《左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表范围)《论语》 非曰能之,愿学焉。(表方面)《论语·先进》

“焉”指代,常用在不及物动词后面。例:存在、表存在后边是名词。例三,古代“能”是及物动词。“学”是不及物动词。“焉”字的前面如果是形音词,就指代比较对象。例如:晋国天下莫强焉(比它强)。《孟子》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比它大)。

“焉”字用在疑问句中,它仍保持着原来的语法意义。既指示代某一方面或范围,又兼有语气词的作用,因在疑问句中,行以它有了帮助表示疑问的语气。

君何患焉?《左传·隐公元年》 既高矣,又何加焉?《论语·子路》

“焉”字虽是一个指示代词,但由于位置经常是在句尾,所以它逐渐取得语气词的性质,有时,它和“于”字的介宾词组同时出现,它的代词性就冲淡了。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联。《孟子·梁》 有时虽没有“于”的介宾结构,“焉”字也失去了代词词性。作纯粹的语气词。

击之,必大捷焉。《左传》

此外,古书中还有些“焉”字用于句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公输子自言南游楚,焉始为舟战之器。《墨子·

问》 有人认为连词,王力先生认为仍是暂代取待某种关联词的作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苟子》

例句中的“焉”字相当于“于是”有明显的指示作用,又因为在句尾,兼有表示停顿和指示语气作用。“焉”字一般是用在不及物动词的后面作宾语。

“焉”字由于经常用在句尾,表示语气的作用逐渐加强,而表示指代词作用逐渐减弱,因而在有些句子中就变成了纯粹表示停顿和提示语气的句尾语气词。

三、疑问代词

1、代人的有:谁、孰、畴 谁,代人作主、宾、定 谁无父母?《诗小雅》 子为谁?《论语》

子为元帅,师不用命,(谁)之罪也?《左传》 谁作定语,也有在名词前不加“之”的,较少见。

孰,主要代人,虽然也有代事,一般作主语,个别也有作定语。熟知赋敛之毒有甚足蛇者乎?《捕蛇者说》 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左》 这事什么

畴,见于《尚书》,指代人,作主语。畴资若时登庸,《尚书尧典》

采光:“唉!谁(谁代羲和担任司授时职务)顺应时的变化,再获得功得呢?”

2、代事物、处所的有:何、胡、奚、曷、安、恶、乌、焉。

何,文言中使用最多的疑问代词,一般用以问事物和处所,问事物相当“为什么”,问原因、情况、相当“为什么”,“怎么”,问处所相当“哪里”经常作宾、状,也可作谓、定,偶而也可作主语。

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战国策》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传》 诸将云何?《汉书》何谓四维?《管子》 吾[何]爱一牛?《孟子》 单佰者何?《公平》

(用法与何其本相同),主要状语、宾语,偶而作定语。一般不作主、谓语。

主要代事,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诗》 其得竟若此,则(胡)禁[不]止?(曷)令不行?

(看近间处)得象这样称心如意,那么什么该禁止的不能禁止,什么样的政令不能施行。

其险也如此,嗟午远道之人,胡为午来哉!《蜀道难》

奚作疑代词,一般代事,也可代处所,主要作宾语,也作状语、定语偶而作主语,没有何用的普遍。

许子奚为不自织?《许行》

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孟子》 子[奚]不为政?《论语》 你为什么不做官。彼且奚适也?《庄子》 奚谓轻法?《商君书》

一般作状语,個而作定语。“为什么”“怎么” 人之耳目[曷]能久熏劳而不息乎?《淮南子》 长久操劳

亲轼看者赵穿,„„则曷为加之赵盾?《公平传》 而王人,„„蹈死不顾,亦[曷]故哉《王人墓碑记》

以上四个主要代事,何,奚也可代处所,安;恶;焉,主要代处所。安,主要代处所(也可代人)作宾语,也可作状语。皮之不存,毛之安傅?《左》 沛公安在。《史记》

安忠?忠王,安信?信赏,安敢?敢去不善,嗟呼,燕燕雀[安]知鸿鸪之志哉。《陈》

恶,恶常代处所,有时也代人或事,主要作宾语,有时也作状语。(常和“乎”连用,代事物或处所)

学恶午始,恶乎终。《劝学》 学习从那里开始,一来。天下[恶]乎定《孟子》 天下靠什么安定? 居恶在?《孟子》

先生饮一年易醉,[恶]能饮一石哉?《史记》 齐楚之事,又[乌]足道午?

齐国楚国的事情,又哪里值得再谈呢?

焉,作代词用法很多,可代物(它属人称代词,有时也作指示),代词,但更多的是作疑问代词。

谨食之,时而献焉。《捕》

美女玉帛,则若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左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

父老都归附国王,他们的子女还会住那里去呢?

四、无定代词“或”“莫”

现代汉语里没有这一类词,所以值得注意。

“或”字是肯定性无定代词,一般指人,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人”“某人”只用作主语。

指人或事其中的一部分,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史记》 宋人或得玉《左传》

几种情况同时存在,不能看作选择连词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极安书》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孟止》

“莫”是否定性无定代词,含有“没有那一个人(那一样东西或事情)的意思,无定代词除“莫”外,还有靡,无”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齐》 吾盾之坚,物莫能咨也。《韩非子》 四海之内,靡不受获《史》 没有谁不得到好处。有怀于卫,靡日不思。《诗》

我怀念的人在卫国,没有一天不思念(他)。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项》

五、“辅助代词”“者”“所”

在古汉语里“者”和“所”一样都是很特殊的词,它们有指代作用,但又不能单独使用,“所”通常都是用在动词的前面,组成一个名词性质的词组。“者”通常用在动词(包括动宾词组,或形宾词后面。组成一个名词性质的词组。可以大多数语法书都声称“者”“所”为特殊的代词。(也有人认为把它归划到法构助词,但却要强调他们有指代作用),者,所组的“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这种特定结构所指代的内容,都是与“者”“所”相结合的那些词语有关的人或事物,因此,也只有正组成的“者”字结构和“所”字的结构中所指代的意义才能明确的表示出来,如果单独与“者”“所”是无法表示指代什么,正因如此,就在它们头上加上“辅助”二字。

者:放在动词(词组)形容词后,代人代事,整个结构具有名词性,相当现代汉语某某的。

1、同动词或助词词组(动宾、主谓)结合,代人代事中作主语、宾语、定语、谓语。

几死者,数矣。《捕蛇者说》 吾未冗(力不足)者。

不为者与不能乾之形何以异?《孟子》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报任》 《齐谐》者,志怪者也《逍》 《齐谐》是记载志怪事性的书。

名词语用作动词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则四月花。《采草药》 功者自功,祸者自祸《无论》

立功的人是他们自己建立功,是遭祸的人是他们自己招来灾祸。

2、同形容词或形容词词组法云 峣峣者易缺,皎皎者易污。《后汉书》 很高的东西容易折断,很白的东西易玷污 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论语》

贤德的人懂得大道理,„只懂得小道理(只抓了些末节)。

3、放在数词或时间名词之后表示一定的范围或种类 种类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礼记》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的而取熊掌者也。《孟子》 向者陛下问关海道。《戊午上高宗封事》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是食也。《封建论》 “所”后面多是及物动词。

所,所只能放在动词(动词词组)之前,组成所字结构,使整个结构具有各词性。所字结构比较复杂,分别有以下几种情况。

1、指代的具体对象不出现的。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左传》 郦元所见闻,殆与余同。《石钟山记》 郦元见到和听到的,大半跟我一样。

2、“所”字结构前可用主动者作定语来修饰它。粟者,民之所种《汉书》 粮食,是老百姓种植的。

追之所称的(流俗)之所不讲。(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其北陵,(妇)之所避风雨也,《左传》 臣之所好者,道也,《庄子》

3、所„„者格式,它的作用和“所„„”相同,仍是指代行为的对象,所食者,等于“所食”(指吃的东西)不等于食者(吃东西的人)。

所爱者,挠法而语之,所憎者,曲法而诛之。《史记》 孟尝君曰:“视吾家之所寡有者。”《战国策》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求之。《察今》

4、所字结构做所指代人或事的定语,所字结构不能具体表示什么人或事物,因此还可在“所”字这后再加上名词,举出人或事物的名称,“所”字结构放在前面作定词修饰它。

秦王谓轲曰:取舞阳(所持)地图。《史记》 夜,则以吾围(所寓)舍。

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史记》 此(韩非)之所著书也。《史》

5、所后边加介词

所加“自”“从”“由”“与” 抚军不忘所自,《促织》 巡抚没有忘记这好运造的来由。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花园记》 孔某不问肉这所由来而食《墨子》

孔子被困在陈蔡之间,无采下锅,十多天后,子路给他烧了头小猪,孔子不问肉是从儿来的就吃了。

不在所与居,而在所与谋。《韩非子》

问题,不在于跟谁住在一起,而在于跟什么人去商量。所以,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凝固结构,它有以下两种用法 ①表示动作,行为,依赖借助的事物,工具,手段,方法等。聿笔,所以书也。《说文》

彼吾者,所以禁暴除害也。《苟子议兵》 师者,所以传送,解授业惑也。《师说》 臣以为此所以安民也。《战守策》

②表示事情发生的原因或目的,介词“以”当“因为”讲。由于„„原因 此其怕以败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臣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史记》 “所”是所以,所由的意思所不再作为代词

指代

古代汉语 篇6

一字: =吝

二虚词:1、“因以为号焉”:“因”,连词,于是、就:“焉”,句尾语气词,表提示语气。1、“或置酒而招之”:有时候(肯定性无定代词)2、“曾不吝情去留”:语气副词,与否定副词“不”连用,以加强否定语气。3、“造饮辄尽”:每每、总是。

三实词: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地方(名词)。2、“不详其姓字”:清楚。3、“或置酒而招之”:邀请。4、“造饮辄尽”:到、往。5 “曾不吝情去留”:偏义复词,重在“去”,离开。6、“环堵萧然”:墙。7、不戚戚于贫贱:愁苦的样子。8、不汲汲于富贵:急切追求的样子。

四常用字:1、造:形声字,从辵,告声(1)本义:到、往,如本课“造饮辄尽”。(2)引申义:造访、拜访——达到某一境界。(3)、今义:制作、做。(此义与古义同)。、去:(1)古义:离开,如《掣肘》“辞而去也”。——距离(空间、时间)——除去、废除—死亡的委婉语。(2)今义:往。(与古义相反)。、解:会意字,从刀从牛从角。(1)本义:分解动物的骨肉肢体(2)引申义:A 把纠结的东西解开,解脱—特指解脱对犯人的囚禁,解除罪罚—特指解除军事包围、战争B 打开、开放C 破碎、离散——松弛、懈怠(这个意义读xie,后来写作“懈”)-D对事理的分析、解释—理解、知晓。如本课“不求甚解”。、读:(1)本义:解释、阐发文字语句。(2)引申义:阅读、诵读。如本课:“好读书,不求甚解”。——句读(dou)。

第六课 送董邵南序

一、字:彊= 强,邪—耶,二、虚词:1 郁郁适兹土:这(指示代词)。2、董生勉乎哉:语气词连用,语气重点落在感叹语气的“哉”上。3、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苟”,如果、只要是。(假设连词)“焉”:语气词。4、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恶”:疑问代词,哪里、怎么。“邪”:句末疑问语气词。5、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姑且(副词)。6、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矧”,何况(转折连词)“乎”,介词,同“于”。

三、实词:1、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怀有任侠激情,以义气为重。2、郁郁适兹土:往。3、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谓,说。4、董生勉乎哉:努力。5、为我弔望诸君之墓:凭吊。6、为我谢曰:恳切相告,殷勤致辞。

四、常用词:1、适:(1)本义:到(某地)去。如本课“郁郁适兹土”。(2)与“之”“如”是同义词,可能只是方言的不同。与“往”的意义较接近,但用法却不相同,“往”在上古不带宾语,而其他三个字都可带宾语。(3)与“嫡”“敌”“谪”等字的声符都是“啻”,上古读音相同相近,常互相通假。(4)古书中“適”与“适”不是一个字,“适”读,主要用于人名。、举:是形声字,从手与声。(1)本义:用两手把东西举起来(2)A 捧着、提起—特指鸟抬起翅膀起飞,飞动—抽象意义,举出、提出—特指把优秀人才提拔出来,即推举。如本课“董生举进士”—特指把坏人坏事揭发出来,即纠举、检举B 做、举动、发动—拔取,即占领。C 整个拿出、全部发动—包举、穷尽—整个(形)。、利:(1)本义:刀剑锐利,刀口快。(2)引申义:迅速、敏捷—顺利、方便—利益、好处—特指财利—特指功名利禄,如“不慕荣利”—重要的、贵重的、要害的(形)。、谢:形声字,从言射声。(1)本义:向人认错道歉。(2)引申义:A 用言辞委婉地推辞拒绝—告辞—告诉,如本课“为我谢曰„明天在上,可以出而仕矣。‟”—以言辞相问候B 对别人的赠予或帮助表示感谢。C 衰退、消亡—草木凋谢。

第七课 祭十二郎文

一字:羞→馐,彊= 强,歛→殓,已—以。

二虚词:1、乃能衔哀致诚:才,(副)。2、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孰”,谁。“遽”,突然、很快地。(副)3、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诚”,如果确实如此,(副)。“其”,代词,它。“虽”,即使(假设连词)。“以”,表时间(介)。4、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然而,(转折连词)。5、其能久存乎:难道,(副词,表反诘语气)。“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真邪?”用法同。6、虽然,吾自今年来:两个词,虽然如此。7、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有的、有些(肯定性无定代词)。8、几何不从汝而死也:多少,这里指多少时间。9、其无知:如果(假设连词)。

10、比得软脚病:最近、近来。

11、抑别有疾而至斯乎:或是、还是(选择连词)。

12、其然乎?其不然乎?:相当于“是…还是…”(用于并列的选择问句,表示推测语气)。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同上用法。

13、然后惟其所愿:他们(代词)。其又何尤:难道(表反诘的语气副词)。

14、吾其无意于人世也:大概(表拟测语气副词)。

15、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介词,引进动作行为对象,译“和”“跟”。

三、实词:1、乃能衔哀致诚:内心的感情。2、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孤”,幼年丧父。“及”,等到。“省”,明白。“怙”,依靠。“所怙”:依靠的人,指父亲。3、请归取其孥:妻室子女的统称。4、而汝抱无涯之戚也:悲痛、悲伤。5、强者夭而病者全乎:保全,与上句“存”义近。6、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能。7、未可以为信也:诚信、真实。8、弔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向死者亲属致以慰问。8、窆不临其穴:“窆”把灵柩放入墓穴。“灵”,哭悼死者。9、曷其有极:穷尽。

10、其又何尤:责怪、怨恨。

11、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孩提者”,本指婴儿和尚须牵抱的幼儿,这里泛指小孩。“冀”:希望、指望。

四、词类活用:1、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动→名,祭奠用的供品。2、就成家而致汝:使动,使…来到。3、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名→动,继承家业。

五、句:1、惟兄嫂是依。2、何为而在吾侧也?3、其又何尤?

六、常用字:1、信:会意字,从人从言,(1)本义:言语真实,不虚伪。(2)引申义:忠诚、诚实—真实、确凿可信,如本课:“信也,”—表确凿的情态语气,含有果真、的确之意。(副词)。——实践诺言、守信用—相信、信任、信奉,如《黎丘丈人》“其父信之”—信约、盟约—可作凭信的物件、符信—持有信物的外交使臣或是传送信讯书信的人—书信(名词)(这已是晚起的意思了)(3)假借为“伸”。、实:(1)本义:财物粮食充足、富有(2)引申义:财货、物资—实利-充实、充满—果实及谷物—实际内容、实际情况—实心实意、忠实—实在、确实(副)如本课“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3、诚:(1)本义:心意诚挚由衷恳挚,如本课“乃能衔哀致诚”(2)引申义:真实可信—实在、的确(副词)如本课“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保:象形字,象大人抱(背)孩子的形状。(1)本义:护养幼儿(2)引申义:保护、保全—恃、依靠—固守、防守—保有、据有—安、安定—保育幼儿的妇女,后来写作“媬”—保护婴儿的包裹衣,后来写作“褓”—护卫用的城堡,后写作“堡”。、旅:(1)古指军队的编制,五百人为旅(2)引申义:军队—同、俱—在外的人—野生的(这一意义的专用字是“穞”)。

第八课《送薛存义序》

一字:直→值,蚤—早

二虚词:1、若知其职乎:你,(第二人称代词)。2、受若直,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同上)3、盖民之役:大概,(语气副词)4、出其十一佣乎吏:“于”(介词)5、使司平于我也:我们,这里是以民的口气说话。6、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我们,此处是以“吏”的口气说话。7、如吾民何:对…怎么办8、得不恐而畏乎:能不…呢。9、吾贱且辱:又(连)

10、于其往也,故赏以酒肉而重之以辞:“于”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以”介词,译为“用、拿”,介宾结构作补语。

11、向使佣夫于家:假使(假设连词)

三、实词:1 柳子载肉于俎:古代祭祀或设宴用的一种木制礼器。2、有达于理者:明白、通达。3、其为不虚取直也的矣:“为”,动词,做、干。“的”的确、真实。4、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前一“役”是名词,仆役;后“役”是动词,役使、驱使。

四、词类活用:1、饮食之:使动用法“使…饮食”,即给(他)吃喝。2、凡吏于土者:名→动,为吏,做官。

五、常用字:1 理:形声字,从玉里声。(1)本义:治玉。(2)引申义:对国家对事物的治理、管理,与“治”同义。——治理狱讼的法官——纹理—条理、情理、道理、规律—治理得好,井井有条,天下太平(形),与“乱”对。、达:(1)基本意义:到达、通达(2)引申义:通达事理,如本课“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胸襟宽广、豁达—特指仕途通达,政治上得志,与“穷”相对。——通行的、共同的。与“通”意义相近。

3、直;(1)基本意义:不弯曲,与“曲”“枉”相对。(2)引申义:道德品质的正直、忠直—径直、直接—简直(副词)——当着、迎对,此意后写为“值—价值、工值”。如本课“今受其直怠其事者”—仅仅、只不过(副)——特意、故意。、受:形声字,从舟省声。(1)本义:给予、接纳。如本课“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2)引申义:遭受(是接纳义的引申。)(3)给予义后起分化了,写成“授”。

第九课 《始得西山宴游记》

一字:隟= 隙,游—遊,谿= 溪,遯= 遁,志→誌.二、虚词:1、居是州,恒惴慄:“是”,这(指示代词)。恒,常常、经常。2、其隙也:那(指示代词)3、日与其徒上高山:同上。4、醉则更相枕以卧:又(副)5、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凡”,所有、全部(副)。“是”,这,指示代词。5、因坐法华西亭:因为、由于。6、莫得遯隐:没有什么,(否定性无定代词)。7、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乎”形容词尾,相当于“然”。“俱”一起,(副)。“莫”,没有什么,无定代词。8、游于是乎始:句中语气词。

三、实词:1、恒惴慄:恐惧不安。2、施施而行:慢步缓行的样子。3、漫漫而游:随心所欲,不受拘束的样子。4、日与其徒上高山:门徒。5、意有所极:至、向往。6、觉而起:睡醒。7、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奇异非常。8、箕踞而遨:两腿伸直岔开坐在地上,形同簸箕状,这是古人不讲礼貌或清单自得、无拘无束的一种坐姿。9、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袵席之下:“土壤”土地、地域。“袵席”,坐垫、席子。

10、不与培塿为类:小土丘。

11、心凝形释:散。

四、词类活用:1、日与其徒上高山:名→状,每日。2、入深林,穷回溪:形→动,走完。3、始指异之:形→意动,认为…奇异。4、外与天际:名→动,交接、相连。

五、句:1、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分承修辞方法。“岈然”承“高”而言。“洼然”承“下”而言。“若垤”又承“岈然”而言,“若穴”又承“洼然”而言。2、萦青绕白:指代修辞方法。“青”指代青山,“白”指代河流山川。3、故为之文以志:双宾语。

六、常用字:1、特:形声字,从牛寺声。(1)本义:雄性的马。(2)引申义:突出、特别如本文“然后知山之特立”—单独、单单—仅仅、只不过(副)。、徒:形声字,从辵土声,(1)本义:徒步而行。(2)引申义:步兵—同一学派同一主张的或同一集团、同一类的人—门徒、弟子—同伴、手下人,如本课“日与其徒上高山”—服劳役的人—空、白白地。、趣:(1)本义:疾迅地朝着某一方向奔去。(2)引申义:泛指一切动作行为的疾速、紧迫,即赶快、立即—催促、督促,这种意义写作“促”—归向于某一方面,倾向于某种情况—旨趣、意向、情趣、兴趣,如本课“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坐:(1)古义:两膝接触于铺在地上的席子、臀部压在脚跟上的姿势,和现在的“坐”有所不同。引申为所坐的位置。此义后来写作“座”(2)在古代还用作法律术语,指因…犯罪、触犯法律—判罪、定…罪,如“广汉竟坐要斩”(3)在中古时还用为介词,表示原因。

第十课 郑伯克段于鄢

一字:寤—牾,佗-他,辟→避,厌→餍,暱= 昵,阙—掘,锡—赐,无—毋。

二、虚词:1、亟请于武公:屡次(副)2、无使滋蔓:不要。3、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表敬副词,请允许我。4、公伐诸鄢:“之于”的合音。5、请以遗之:同3.6、其谁曰不然:语气副词,难道。7、焉辟害:哪里、怎么(疑问代词)。8、尔有母遗,繄我独无:“尔”,你。“繄”,句首语气词,与“唯”相近。“独”,偏偏、唯独(副)。

三实词:1、亟请于武公:请求(动)2、及庄公即位:等到。3、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都”,大夫或王侯子弟的封邑。“城”,城墙。“雉”,量词。长约合古尺三丈。“国”,指诸侯国家。4、先王之制:制度。5、君将不堪:能忍受,能支持。6、况君之宠弟乎:处于尊荣地位。7、多行不义必自毙:倒下去。8、既而大叔命北鄙西鄙贰于己:“鄙”,边境上的城邑。“贰”分为两下(动)。9、无庸,将自及:“庸”,用。“及”,到达,这里指招致。

10、不义不昵,厚将崩:领土广大。

11、大叔完聚:修葺城郭。

12、具卒乘:“具”,准备(动)。“乘”,战车,“卒乘”泛指军队。

13、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到达。

14、食舍肉:放置、搁置在一边。

15、爱其母,施及庄公:“施”,延伸。“及”,到。

16、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尽。

四、活用:1、惊姜氏:使动,使…惊。2、今京不度:名→动,合限度。3、无生民心:使动,使…生(二心)。

五句:1、谓之京城大叔。(双宾语)2、姜氏何厌之有?(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3、不如早为之所。(双宾语)4、敢问何谓也?(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5、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双宾语)6、君何患焉?(疑代)7、其是之谓乎?(代词复指宾语前置)

六、常用字:、都:从邑者声,(1)本义:人民聚居的城邑(2)引申义:泛指邦国的都城—城市—建都(动)——聚集、汇总—总是、完全(副)此义成了现代汉语的常用义。、所:(1)处所,如本课“不如早为之所”。——抽象的处所、场所,即地方—虚化为特殊的代词(2)表示约数,后来写成“许”。(3)用于表示被动。、毙:(1)本义:向前倒下。如本课“多行不义必自毙”(是比喻用法),《鞍之战》“射其右,毙于车中”。(2)引申义:死。也是今义。、羹:(1)本义:煮熟的带汁的肉。如本课“未尝君之羹”。(2)引申义:煮熟带汁的蔬菜—汤(后起义)。、舍:(1)本义:放置、安放。(2)引申义:放下—留置待用或弃置不用,如本课“食舍肉”表留置义—留着生命不杀—安身止息—特指军队住下来—住宿的处所—军队每住宿一天所行的路程(约二十里)。、完:(1)基本意义:完整、完善、没有损坏,如本课“大叔完聚”。(2)引申义:使之完整(动)——修缮、修整。(注意:古时没有今天所讲的“完了”的意思,“完了”是用“毕”“竟”“尽”来表示。)

第十一课 公孙无知之乱

一字:期= 期,適→嫡,绌—黜,女→汝,队→坠,御→籞,见→现,反→返,辟→避,税—脱。

二虚词:1、二人因之以作乱:“因”,依、靠。“以”连词,而。2、吾以女为夫人:介词。3、我奚御哉:何,(疑代)。4、师及齐师战于乾时:与(介)。5、管夷吾治于高傒:比(介)

三、实词:1、期戍,公问不至:“期”,一周年。“问”,音讯。2、衣服礼秩如适:“衣”,衣冠礼服。“服”,服饰,如佩玉之类。“礼秩”,礼遇级别。3、使间公:伺其间隙探听消息。4、捷,吾以女为夫人:“捷”,事成。“夫人”,诸侯正妻。5、遂田于贝丘:田猎。6、伤足,丧屦:鞋子。7、诛屦于徒人费:责求。8、君使民慢:“使”,役使。“慢”,轻忽,对人对事态度轻浮傲慢。9、乱将作矣:起,发生。

10、是以皆止:住、走不脱,指被俘。

11、管夷吾治于高傒:治国的才干。

12、召忽死之:为之而死。

四、活用:1、豕人立而啼:名→状,像人一样。

五、常用字:、问:从口门声。(1)本义:询问。如“敢问何为谓也?”(2)访问—责问—慰问、问候—问讯、音讯,如本课“公问不至”。、田:象形字,(1)本义:农田。(2)又表示打猎,如本课“宣子田于首山”。(3)耕作田地也叫“田”,后写作“佃”。、队:(1)本义:坠落。如本课“公惧,队于车。”(2)又表示队列—军队编制单位。

4、慢:(1)本义:轻慢。如本课“君使民慢”—怠慢(3)不及时、迟了—缓慢。、示;象形字,象神主牌位。(1)本义:代表祖先神灵的神主。(2)引申义:让人看、显示。如“袒而示之背”。与“视”音同意近。、故:(1)古义:事、事情。特指不幸的或意外的事、事故、事变。(2)引申义:A 旧的、原来的—旧的、原有的事物—旧交、老朋友。B 原因、缘故—因此、所以(3)副词:常用义有原先、从前—本来—故意。

第十二课 鞍之战

一字:道→導,无—毋,禽→擒,桀—揭,陈→阵,介→,俛= 俯

二、虚词:1、克于先大夫:比(引进行为比较对象)2、卻子使速以徇:用(介),引进行为动作的工具,宾语省略。3、若其不许,亦将见也:如果,表假设。4、桀石以投人:连词,连动宾,表示手段、目的。5、系桑本焉,以徇齐垒:“焉”代词。„以‟连前后两分句,表顺承。6、卻克伤于矢:被(介)引进行为主动者。7、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苟”,如果,(假设连词)“岂”,难道,哪里。8、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若之何”奈何、哪能,“其”,语气副词,加强反问语气。“以”,因(介)。9、固即死也:本来。

10、射其左,越于车下:他的,代词。

11、射其御者:那个(代词)。

12、再拜稽首:两次。

三、实词:1、臧宣叔逆晋师:迎接。2、及卫地:到达。3、卻子使速以徇:遍行。4、师从齐师于莘:跟踪。5、无令舆师淹于君地:留。6、桀石以投人:揭,举起。7、系桑本焉:树木的主根。8、欲勇者贾余余勇:买。9、不介马而驰之:“介”,编结马尾。“驰”驱马奔驰。

10、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险”,地势不平,难行的路。“识”,知道。

11、病未及死,吾子勉之:“病”,古代凡病重、伤重、饥饿、劳累过度等造成体力难以支持,都叫病。“及”,至、到达。“勉”,努力。

12、毙于车中:倒下去。

13、将及华泉:到达。

14、故不能推车而及:追上。

15、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承担。

16、以劝事君者:“劝”,鼓励。“事君者”,事奉君主的人。

17、有一于此,将为戮乎:被杀。

四、活用:1、皆主卻献子:名→动,以()为主人。2、君无所辱命:使()受辱。3、三周华不注:名→动,绕着走了三圈。4、故中御而从齐侯:名→状,在中间。5、皆肘之:名→动,用肘撞。6、人不难以死免其君:“难”,形→动,把()看作是难事。“免”,使动,使()免。7、乃免之:使()免死。

五、句:1、此城濮之赋也,(判断句)2、晋与鲁卫,兄弟也。(同上)3、丈夫之许,寡人之愿也。(同上)

六、常用字:、险:从阜声。(1)本义:地势高低悬殊。如本课“苟有险”(2)引申义:地势险峻危险—抽象道路—情势倾危,抽象意义的危险—防御工事—险恶。、识:(1)本义:记录下来作为标志。(2)引申义:用心记住—知道、认识,如本课“子岂识之”。

3、败:(1)本义:毁坏。(2)引申义:用于抽象的意义。如本课“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军队被摧毁击破,如本课“齐师败矣”—使动,摧毁敌军—事情没办成—鱼肉腐坏。、如:从口女声,(1)本义:随从、顺从。(2)引申义:A 照…办理—像…一样—比得上。B往…去,如本课“如华泉取饮”。(3)如果,连词,表假设。(4)或者,选择连词。、病:(1)本义:重病。(2)引申义:动词,有重病—毛病、弊端—困难、不利(形)——忧虑、担心。、陈:(1)常用义:陈列、排列,如“陈力就列”—战阵、行列。(2)引申义:向上陈述、陈说—久、陈旧。、定:(1)本义:安定。(2)引申义:A 固定,如“韩厥伏,定其右”—平定—确定、决定。B 止息、停止。

第十三课 子产说范宣子轻币

一字:说→悦,二虚词:1、侨也惑之:句中语气词。2、夫令名,德之舆也;发语词。3、无亦是务乎:为什么不…呢。4、有令德也夫:“也”句末语气词,表肯定。“夫”句末语气词,表感叹。5、毋宁使人谓子“子实生我”,而谓子“浚我以生”乎?“毋宁”常用于反问句首,对后面所表达的内容进行否定。“实”,副词,确实。“而”,连词,表转折。

三、实词:1、诸侯之币重:此处指礼物。2、且晋国贰:怀有二心。3、诸侯贰,则晋国坏:“贰”同上,“坏”,此处指国或家的损害。3、晋国贰,则子之家坏:与晋国相对,指范氏私家。春秋时诸侯称国,卿大夫称家,指宗族而言,与今义很不相同。4、夫令名,德之舆也:好的(形)。5、德,国家之基也:根基。6、无亦是务乎:致力(动)。7、恕思以明德:在古代有特定的含义,表示“以心揆心”,“恕思”,用“恕”的思想。

四、活用:1、郑人病之:名→意动,把…当作忧患。2、侨闻君子长国家者:形→动,作…长,即掌管3、恕思以明德:使动,使…显明昭彰。4、宣子说,乃轻币:形→使动,使(币)轻。5、无令名之难:形→动,忧虑、畏惧。6、是以远至迩安:“远”,形→名,远方的诸侯。“迩”,形→名,近邻的诸侯。

五、句:1、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复指前置宾语)2、无亦是务乎?(疑代作前置宾语)。3、有令德也夫:判断句。4、夫令名,德之舆也。(判断句)5、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两个动词共用一个宾语。

六、常用词:、币:(1)本义:用于馈赠或献神的缯帛。(2)上申义:用作礼物(包括敬神)的皮、帛、玉、禽等也统称为“币”—礼物—诸侯之间贡纳的财物,也叫“币,如”诸侯以币轻“—泛指财物—汉代后,才主要用于指钱币。、贿(1)本义:财物。如本课“夫讲侯之贿,聚于公室。”(2)引申义:赠送财物—贿赂(后起义)。“贿”、“赂”义近,但通常“贿”为动词,“赂”为名词。、贰:(1)本义:一分为二。如“西鄙北鄙贰于己”、“国不堪贰”。(2)常用义:分开、离心离德。如本课“诸侯贰”—原物的仿制品、复制品也叫贰—事物不统一。、坏:(1)本义:建筑物之类毁坏。(2)引申义:使动,破坏,如本课“有基无坏”—事物的毁坏败坏,如本课“诸侯贰则晋国坏”—生物受到损伤—军队溃败。(注意:古代汉语中“坏”没有不好的意思。

5、务:(1)本义:致力从事。(2)引申义:所致力的事情,事务—一定、务必(副)

6、临:(1)本义:俯视。如“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2)引申义:从上往下,如本课“上帝临女,无贰尔心”—上级面对下级、高贵的面对卑贱的—靠近、逼近,多用于上对下,强对弱—遇到、碰见(3)哭,多指哭悼死者,读。如“窆不临其穴”。

第十四课 邵公谏厉王弭谤

一字:尽—进

二虚词:1、以告:介词,把。宾语省略。2、道路以目:介词“用”3、国人莫敢言:否定性无定代词,没有谁。4、乃不敢言:就。5、是障之也:这,指示代词。6、防民之口:助词,连定中词组。7、为川者、为民者:特殊代词,用于动词性词组后,形成名词性词组,译为“……的人”。8、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用在主谓间,取消独立性,使之成为偏正词组。9、财用于是乎出:“于”,介词,从。“是”,代词,指山川。“乎”,句中语气词。

10、犹其有原隰衍沃也:第三人称代词,它。

11、胡可壅也:怎么(疑代)

12、若壅其口:如果。(假设连词)。

13、于是国人莫敢出言:没有谁(否定性无定代词)

14、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语气副词,表示推测。大概。

三、实词:1、国人谤王:“国人”住在国都内的人。“谤”,公开批评指责。2、民不堪命矣:经得起,受得住。3、吾能弥谤:消除,制止。4、是障之也:阻挡,堵塞。5、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增多。6、其与能几何:参与,赞同,此处指帮助。

四、活用:1、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本义堤坝,名→动,堵塞意。2、师箴:名→动,本是一种用于规诫的韵文,这里指献上韵文。

五、常用字:、谤:形声兼会意,从言旁声。(1)本义:在背后公开地议论或批评某人的短处,如本课“国人谤王”。(2)引申义:毁谤,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言:(1)本义:说、说话。本课“国人莫敢言。”(2)引申义:谈论、议论—说出的话,即言语如本课“口之宣言也”—一句话或一个字也称为一言。、听:(1)本义:用耳听取声音(2)引申义:听从,如本课“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听凭、任凭—治理、处理,如君王听政。、成:(1)本义:完成、成就。如本课“成而行之,胡可壅也”(2)引申义:成功—成为—特指成盟、讲和。

第十五课 苏秦连横约从

一字:肴—殽,庭—廷,禽→擒,伯→霸,從→緃,餝= 饰,章→彰,——冲,羸—累,蹻—屩,犁—黧,归—愧,受→授,溢—鎰,熿==煌,掘—窟,伉—抗,虵==蛇,盖—盍。

二、虚词:1、以大王之贤:凭借(介)。2、愿大王少留意:稍稍(副)。3、愿以异日:在(介)。4、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固”本来。“之”,取独用法。5、昔者:从前。6、恶有不战者乎:哪里(疑代)。7、虽古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贤君:即使。8、以此论之,王固不能行也:一定,必。9、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哪里(疑代)。

10、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且夫”,再说。“特”,只是,不过是。“耳”,罢了(语气词)。

11、天下莫之能伉:否定性无定代词,没有谁。

12、盍可忽乎哉:怎么(疑代)。

三实词:1、战车万乘:量词,一车四马为一乘。2、臣请奏其效:“请”,请求(动),奏,下对上的陈述、说明。3、田肥美,民殷富:富足。4、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庄严郑重的样子。5、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惩罚。6、科条既备:法律。7、民无所聊:赖,依靠。8、舌弊耳聋:坏。9、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主张、言论(名)。前一“说”是动词。

10、去秦而归:离开。

11、羸縢履蹻:羸,缠绕。縢:绑腿布。履,踩,穿着。蹻,草鞋。

12、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睡”,坐着打瞌睡,用的是本义。“引”拿起。“股”,大腿。

13、期年:一周年。

14、式于政,不式于勇:用。(动)

15、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宫”,房屋。“除”修整。

16、张乐设饮:陈设,设置。

17、四拜自跪而谢:道歉。

18、子元元:百姓。

四活用:1、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远”,形→意动,以…为远。“庭”,名→状,在朝廷上。2、辩言伟服:形→使动:使…雄辩,使…华美。3、繁称文辞:名→使动,使用权华丽。4、安坐而广地:形→使动,使…广(扩大)。5、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诎”,使动,使…屈服。“子”,名→使动,使…成为子女。“臣”,名→使动,使…成为臣子。6、约从散横:使动,使…离散。7、嫂蛇行匍匐:名→状,象蛇一样。8、贫穷则父母不子:名→意动,以…为子。

五句:天下莫之能伉(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六常用字:、禽:象形字,象捕捉鸟兽的狩猎工具。(1)本义:捕获鸟兽。(2)引申义:捕获别的也叫“禽”。后来写成“擒”。如本课“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词义转移为:鸟兽。、履:(1)本义:踩,践踏。如本课“羸縢履蹻”(2)引申义:鞋子。、张:(1)本义:给弓安上弦。(2)引申义:开弓,拉弓—A 紧张—把网、纬帐展开挂起来也叫“张”。——设置,陈放,如本课“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B 扩展、张大、振奋。C 帏帐,后来写成“帐”。

现代汉语方式副词的句法语义研究 篇7

1.方式副词的句法功能比较单一, 只能用在动词前作状语, 但是能够作状语的词类又不仅仅限于副词。状语的句法位置是开放性的, 名词、动词、形容词和非谓形容词都可以进入这个位置修饰动词, 描述动作行为进行的状态和方式;有些词经常出现在状语位置, 趋向定位化、凝固化, 其名词、动词、形容词和非谓形容词的语法特征逐渐丧失, 虚化为方式副词。有些方式副词的唯一句法功能是作状语, 这部分词是方式副词中的典型成员;有的方式副词的主要句法特征是作状语, 同时还兼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用法, 如“舍身、全力”等, 这部分词是方式副词中的非典型成员。

2.方式副词意义实在, 具有比较具体的词汇意义, 而其他副词语义比较虚灵, 主要体现出语法意义。本文对双音节方式副词的语义特征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考察, 并结合方式副词的构词方式, 把方式副词分为七大类十个小类。方式副词几乎覆盖了现代汉语所有的构词方式, 最主要的构词方式是动宾式和偏正式, 它们的构词中心成分主要是意义比较实在的名词, 因此方式副词整体看上去意义比较实在, 但其内部成员的虚实程度不是整齐划一的, 而是有虚有实。

3.方式副词的语法特征受其语义特征的制约, 不同类别的方式副词在句法特征上也有所不同。方式副词在修饰动词时带“地”或不带“地”的情况比较复杂。一般来说, 方式副词与动词关系越密切, 二者在句法关系上就越紧密, 越倾向于不带“地”。反之, 方式副词与动词关系越疏远, 二者在句法关系上就越松散, 就越需要带“地”来标识其句法关系。

副词 古代汉语 篇8

关键词:频率副词 偏误

一、引言

频率副词如“还、再、又、也”在汉语里是高频词,又是词汇等级大纲里规定掌握的甲级词,而外国学生在使用时却常常出错。本文首先从意义、用法两个角度对汉语和越南语中频率副词作简单的对比,观察其意义、用法、搭配及入句条件等方面有何异同,为考察越南学习者的习得偏误提供依据。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总结出越南学习者对汉语频率副词习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对学习者及对外汉语教学者有所帮助。

二、频率副词的汉越对比

在汉越语中的频率副词都用来表示重复、频率。但一部分频率副词涵盖的语义范围不同,如“再”和“nua”。

表1 汉越频率副词对比(再、nua)

意义及用法例句

汉语

“再”①表示重复或继续

②表示一个动作将在某一情况下出现

③再+形,表程度增加

④和否定词合用①我还要再去一次长城。

②等天晴了再爬山吧。

③他们两好得不能再好了。

④我再也不回家了。

越语

“nua”①表示重复、继续,可译为“再”

②表示另有所补充,可译为“还”

③加强反问语气①再唱一次。再吃一碗。

②你还买什么吗?

③你既然已经知道了,还问什么呀?

越语中“nua”的语义包括两方面,可分别译为汉语的“再”和“还”。

另外在句法方面,越语频率副词nua(再)在句子中的位置比汉语更自由。除了和汉语一样可以放在中心词之前以外,还可以放在中心词之后,这一点在汉语中很少见。有些越语副词放在中心词前后都可以,而汉语只能放在中心语之前。

三、常见频率副词的偏误分析

【还】

“还”的基本语义是“持续”,多表示从过去持续到现在(或到将来)。有“仍然”的意思。

(1)这件衬衣穿了一年还有很新。

(2)我要还去一次长城。

(3)他的爱人是老师,还他是警察。

例(1)要表达“衬衣持续穿了一年,仍然很新”的意思,格式为“还+很+形容词”,应把“有”去掉。例(2),“还”有时也表示重复,但句中一般要有能愿动词,并且要出现在能愿动词前。例(3),越语中的“还”在这里是个连词,表连接。而汉语中不需要这个连接。

【再】

“再”的基本语义是“重复”,多用于未实现的或经常性的动作。一般要出现在能愿动词后。

(4)你可以读再一次吗?

(5)我还给售货员和再看(别的东西)。

(6)我想再来一年用学汉语。

例(4),要表示“重复一次某个动作”时,“再”要放在动词前面。“再一次”这个格式,表示“另外、又”,多用于书面语,如“我国政府就台湾问题再一次发表声明。”例(5),“再”可以表示“动作将在另一动作结束后出现”,但基本语义是“重复”,而在本句中,并不是重复看“这件东西”,而是看“别的东西”,因此应该用表示“添加”的“又”。另外还应把“和”删去。例(6),该句的问题在于作者把两个句子杂糅在一起,他想表达“再多花一年的时间来这里学汉语”,应该把它拆开。

【又】

(7)我记得每次过冬你的风湿病又发作。

(8)我喜欢看电视、打网球,什么时候有空了我又喜欢看书。

例(7)中“每次过冬”限定了这个动作是经常发生的,而“又”只是表示动作第二次出现,应该换成表示总括的“都”。例(8)想表达的是,在前面两个活动的基础上项目增加、范围扩大,因此应该把“又”换成“还”。

【也】

(9)在这里我们有什么问题也来问老师。

(10)不管什么时候老师也关心我们。

(11)我生病的时候,谁也来看我。

(12)谁也想介绍自己的国家,为了人们都知道。

(13)我妈回家我也不知道,我们也都睡觉了。

(14)终于我们到了圆通山,那也是樱花开的地方。

(15)终于放假的时候也到了。

(16)因为任何人也不喜欢家庭有陌生人。

例句(9)—(12)中都有表示任指的“什么、谁”等词,句中必须要用“都”,而不用“也”。在越语中“也”还可以表示总括,相当于“都”的意思,而汉语中“也”只能表示类同、并列的意思。因此越南学习者受到母语的影响,经常出现这样的偏误。例句(13)中第二个“也”不该用,因为在这个句子并没有“类同”的意思,应该删去。例句(14)、(15)中都没有表示“类同”的语境,因此不该用“也”,应该删去。例(16)中的主语“任何人”是一个复数概念,表示总括时应该使用“都”;在越南语里,“也”和“都”可以共用一个词“cung”。

四、偏误类型统计

目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副词的偏误类型大致分为误加、遗漏、误用、错序四种,本文对语料中的偏误用例进行了统计,得出下表:(注:有些例句中包含两种以上的偏误;或是难以归入上述四种类型,放入“其他”留待将来再作进一步考察。)

类型

副词误加遗漏误用错序其他合计

还4 42212

再 2226

又 4 4

也6210 18

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越南学习者在习得频率副词时,偏误率较高的是误加和误用。

五、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得出越南学习者在学习汉语频率副词时,产生偏误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目的语本身的难度。

汉语的特性决定了汉语副词特别丰富,它功能的多样性及模糊性为学生学习造成了困难。汉语副词可以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性质的时间、范围、程度、语气等等,副词内部各类之间的界限也不是很明显,有些副词身兼数职,同音同形词、一词多义、一词多用,在不同语境中表达不同的意思,必须要根据具体的句子和语境才能准确判断一个副词的词汇和语法意义。

另外汉语词类划分的问题到现在都没有统一的说法,而且还存在较大分歧,就连汉语教材中词类的标注也未能达成一致意见,《HSK词汇等级大纲》中的词类标注也是众口不一,这给教学带来了困难,对于留学生更是无所适从了,因此他们对副词词性判断错误,不能正确区分副词和其他詞性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造成偏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的泛化、学习者个人因素、教材教法、环境、文化等方面,但具体是哪方面的原因影响最大,还需要将来更广泛的数据支持及更深入的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周小兵,赵新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副词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齐沪扬.对外汉语教学语法[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9).

[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商务印书馆,1999(1).

[4]黄敏中,傅成劼.实用越南语语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

上一篇:单身中年人低保申请书下一篇:举办培训学校的可行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