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与基础工程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水平掏土纠偏不规则建筑的有限元分析

摘要:由于地基、建筑物本身、外界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建筑物倾斜事故时有发生。针对建筑物的倾斜,常用的纠偏方法有:顶升或抬升法、阻沉法、迫降法、调整上部结构法和综合纠偏法,其中属于迫降法中的掏土纠偏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国内外学者对掏土法做了一些研究,主要针对某具体工程在纠偏过程中的处理措施,并没有针对关键控制参数,给出相应的沉降变化规律,也没有给出特殊地基下的修正沉降公式。因此,研究湿陷性黄土地基在均布力作用下的修正沉降公式与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作用下的沉降变化规律,为后续掏土法纠偏理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湿陷性地基在均布力作用下的有限元模型;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掏土纠偏法关键控制参数的相关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均布力作用下的湿陷性黄土地基有限元模型,针对不同孔径(0.1m、0.15m、0.2m、0.25m)、孔间距(1.2m、1.5m、2m、3m)及进深(4m、6m、8m)关键控制参数,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得出了关键控制参数影响下的测点沉降量,分析了纠偏过程中的沉降变化规律;在理论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引入修正系数,给出了修正沉降计算公式的修正系数。(2)利用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使用阶段的建筑物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得到了建筑物各层的第一主应力、等效应力以及在X和Z方向上的剪应力,同时也得出了地基与基础的第一主应力、等效应力以及测点位移变化量。通过分析地基与基础分别在X、Y、Z方向上的位移变化量,阐述了建筑物在不均匀受力情况下的倾斜;通过各部分第一主应力、等效应力及剪应力分析了建筑物倾斜后对结构内力的影响。(3)针对掏土法纠偏使用阶段的建筑物,模拟分析了掏土法纠偏过程中不同孔径(0.1m、0.15m、0.2m、0.25m)、孔间距(1m、2m、3m、4m)、进深(21m、23m、25m、27m)及埋深(2.5m、3m、3.5m、4m)关键控制参数影响下的沉降变化规律。通过绘制关键控制参数下的沉降变化曲线,得出了各轴的沉降线性回归方程,提出了掏土孔超过中性轴以及裙楼与主楼交界处所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掏土纠偏法;沉降公式;有限元;共同工作

学科专业: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倾斜控制及纠偏方法

1.2.1 建筑物倾斜原因

1.2.2 纠偏方法概述

1.3 国内外纠偏技术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现有研究的不足及问题分析

1.5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1.5.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湿陷性黄土地基在均布力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

2.1 土体自重作用沉降量

2.2 不同孔径影响因素下的沉降分析

2.3 不同孔间距影响因素下的沉降分析

2.4 不同进深影响因素下的沉降分析

2.5 掏土成孔后地基沉降计算

2.5.1 计算△S_1

2.5.2 计算△S_2

2.6 修正理论公式中修正系数β的确定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纠偏前建筑物有限元分析

3.1 模型建立

3.2 土体自重作用沉降

3.3 纠偏前建筑物模拟分析

3.3.1 沉降分析

3.3.2 内力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掏土纠偏有限元分析

4.1 不同孔径影响因素下的沉降分析

4.1.1 孔径为 0.10m时的沉降分析

4.1.2 孔径为 0.15m时的沉降分析

4.1.3 孔径为 0.20m时的沉降分析

4.1.4 孔径为 0.25m时的沉降分析

4.1.5 孔径影响因素下的综合分析

4.2 不同孔间距影响因素下的沉降分析

4.2.1 孔间距为 1m时的沉降分析

4.2.2 孔间距为 2m时的沉降分析

4.2.3 孔间距为 3m时的沉降分析

4.2.4 孔间距为 4m时的沉降分析

4.2.5 孔间距影响因素下的综合分析

4.3 不同埋深影响因素下的沉降分析

4.3.1 埋深为 2.5m时的沉降分析

4.3.2 埋深为 3.0m时的沉降分析

4.3.3 埋深为 3.5m时的沉降分析

4.3.4 埋深为 4.0m时的沉降分析

4.3.5 埋深影响因素下的综合分析

4.4 不同进深影响因素下的沉降分析

4.4.1 进深为 21m时的沉降分析

4.4.2 进深为 23m时的沉降分析

4.4.3 进深为 25m时的沉降分析

4.4.4 进深为 27m时的沉降分析

4.4.5 进深影响因素下的综合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上一篇:效益审计应用研究论文提纲下一篇:人寿保险行业应用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