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知识

2024-05-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会计基础知识(精选8篇)

会计基础知识 篇1

(一)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在确认材料费用时,应根据领料凭证区分车间、部门和不同用途后,按照发出材料的成本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原材料”等科目。

对于直接用于某种产品生产的材料费用,应直接计入该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中的直接材料费用项目;对于由多种产品共同耗用、应由这些产品共同负担的材料费用,应选择适当的标准在这些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按分担的金额计入相应的成本计算对象(生产产品的品种、类别等);对于为提供生产条件等间接消耗的各种材料费用,应先通过“制造费用”科目进行归集,期末再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有关产品成本;对于行政管理部门领用的材料费用,应记入“管理费用”科目。

(二)职工薪酬的归集与分配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具体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受赡养人、已故员工遗属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也属于职工薪酬。

对于短期职工薪酬,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按实际发生额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企业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1.应由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负担的短期职工薪酬,计入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其中,生产工人的短期职工薪酬应借记“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短期职工薪酬属于间接费用,应借记“制造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当企业采用计件工资制时,生产工人的短期职工薪酬属于直接费用,应直接计入有关产品的成本。当企业采用计时工资制时,对于只生产一种产品的生产工人的短期职工薪酬也属于直接费用,应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对于同时生产多种产品的生产工人的短期职工薪酬,则需采用一定的分配标准(实际生产工时或定额生产工时等)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2.应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短期职工薪酬,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成本。

3.除上述两种情况之外的其他短期职工薪酬应计入当期损益。如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和专设销售机构销售人员的短期职工薪酬均属于期间费用,应分别借记“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三)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企业发生的制造费用,应当按照合理的分配标准按月分配计入各成本核算对象的生产成本。企业可以采取的分配标准包括机器工时、人工工时、计划分配率等。

企业发生制造费用时,借记“制造费用”科目,贷记“累计折旧”“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结转或分摊时,借记“生产成本”等科目,贷记“制造费用”科目。

(四)完工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与结转

产品生产成本计算是指将企业生产过程中为制造产品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按照成本计算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以便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有关产品成本信息是进行库存商品计价和确定销售成本的依据,产品生产成本计算是会计核算的一项重要内容。

企业应设置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用来归集应计入各种产品的生产费用。通过对材料费用、职工薪酬和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企业各月生产产品所发生的生产费用已记入“生产成本”科目中。

如果月末某种产品全部完工,该种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费用总额,就是该种完工产品的总成本,用完工产品总成本除以该种产品的完工总产量即可计算出该种产品的单位成本。如果月末某种产品全部未完工,该种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费用总额就是该种产品在产品的总成本。

如果月末某种产品一部分完工,一部分未完工,这时归集在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费用总额还要采取适当的分配方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然后才能计算出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完工产品成本的基本计算公式为:

完工产品生产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期末在产品成本

当产品生产完成并验收入库时,借记“库存商品”科目,贷记“生产成本”科目。

1.会计从业会计基础章节练习题

2.会计从业《会计基础》单选题

3.会计从业会计基础章节试题及答案

4.会计基础知识大纲整理

5.陕西会计从业《会计基础》易错题及答案

6.会计从业会计基础章节练习题精选

7.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章节试题

8.会计从业会计基础章节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9.新疆会计从业会计基础易错题及答案

会计基础知识 篇2

1. 专业教学目标定位不明

目前,会计专业与非会计专业对《基础会计》课程在教学目标上定位并不十分清晰,通常任课教师沿用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介绍会计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三基”内容,包括从会计核算方法的科目、账户设置与复式记账,到会计凭证填制与审核、会计账簿的登记直至会计报表编制。但由于非会计专业教学课时数少于会计专业,于是任课教师只是将教学内容进行了删减,不论是工商管理专业,还是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一律采用相同的教材,相同的教学时间,相同的教学方法,忽视非会计专业的学生专业特点。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我们培养的目标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非会计专业开设《基础会计》课程的目的,不是要求学生懂会计,会做账,而是注重培养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时,学会利用会计知识,读懂会计信息,并利用会计信息,服务于相关专业,从管理角度认识会计、理解会计。因此,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与会计专业加以区分,明确教学的目标和教学的重点,确定学生学习的知识范围和能力目标。

2. 教材内容选择不科学

对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材的选择,虽然明确为非会计专业适用教材,但目前市场上已有的教材,基本上是在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材内容上的浓缩,并没有针对是某个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教材。从教材的内容和体系来看,与会计专业教材基本一致,讲述的仍是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内容,教学的重点还是在会计核算这一部分,并且基本上是以制造业的经济业务核算为例举例说明,缺乏非会计专业特色的业务内容的针对性,比如旅游管理专业,是否应该有旅游企业的业务核算,酒店管理专业是否应该有酒店企业的业务核算等等。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会计课程涉及大量的专有名词,理论性太强,那些原理、概念似乎离他们很远,加上该课程又不是自己的专业课程,再加上所涉及的案例与本专业又无直接关系,也不知道学来有什么作用,因此缺乏学习的兴趣去了解会计方法体系。在情绪和态度的影响下,学习难度逐渐增大,甚至有学到最后对该课程放弃学习的想法。而到了教材内容最有用的财务报表部分,又因为时间关系,往往是来不及详细介绍,更是谈不上对报表分析的作用方法,会计教学有虎头蛇尾现象,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3. 教学形式单一,忽视实践教学环节应用

在教学内容固定的教学环境下,为了配合教学进度,教学形式基本上沿用与会计专业统一的教学模式,教师课堂上讲授概念、原理,学生课后习题练习。但相比较会计专业来说,由于教学时间比非会计专业要多,在教学过程中,除课堂讲授外,还安排了其他的教学形式,如案例教学法、模拟实训法,教、学做一体化等教学形式,非会计专业因受教学时间的限制,在这一方面明显不足。

二、提高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效果的建议

1. 准确进行非会计专业教学目标定位

市场营销、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物流管理等这些非会计专业,但是各专业的教学目标也不能完全相同。要求对每一位担任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老师应当熟悉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专业特点,与该专业的教学目标制定者进行相互沟通,明确非会计专业学生,通过《基础会计》课程的学习,应该能够达到的具体教学目标,既要懂核算,更要懂应用。即首先要熟悉该专业的业务流程和简单的业务核算知识,如旅游企业的业务流程与业务核算,酒店企业的业务流程与业务核算;其次是要非会计专业的学生站在未来一个经营管理者的视角来掌握会计知识,读懂会计信息,服务于相关企业,更好地从一个管理角度为企业做出预测和决策。

2. 优选教材,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在教材的选择上,由于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材只是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材的浓缩,结构与内容基本一致,缺乏非会计专业的针对性,无法体现非会计专业的特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我们的教学重点是在于掌握基础的会计知识,理解、分析、运用各类会计信息。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要打破原有教材内容的格局,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生各有偏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会计专业教师和非会计专业的专业课的老师一起起,自编校本教材,适合各类不同的非会计专业学习需要。要体现非专业课的特点,在会计核算部分,应该体现与该专业的业务流程相关的会计核算,如旅游管理专业,要体现旅游业的主要经济业务特点及其会计核算方法;酒店管理专业,要体现酒店的主要经济业务特点及其会计核算方法等。除必要的会计核算知识之外,在《基础会计》自编教材中,可以增加财务报表分析这一部分内容,让同学们了解并掌握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解读财务报表数据的意义。通过对会计知识应用部分内容的介绍,特别是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和内容的掌握之后,学会利用报表中的有关数据进行财务分析,学会利用报表数据对企业进行预测和决策。争做一个合格的企业管理者。因此,当非会计专业的教材内容与自身的专业特色能够相结合时,就能够激发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让授课老师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3. 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

根据会计课程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尽量避免教师课堂上讲,学生课堂上记,课后再去背理论,背公式,被表格,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同时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由于会计行业的特殊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采用模拟教学的方法。如采用案例教学法,引出案例,让学生去做讨论、分析,最后有任课教师进行总结;又比如,目前我们提倡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完成理论教学内容后,布置学生如何学,如何做;其次,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等展现在课件中,讲解时既有图像,又有理论,图文并茂,学生易于接受;再次,要让学生感到所学有所用,还可以结合专业特点,以该专业的某一个企业的报表数据为例,要求同学们根据报表资料,利用所学的会计知识,对报表数据进行分析,提出问题,作出预测和决策等等。总之,这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应用,都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 端正学习态度,提高非会计专业学生对会计课程的认识

虽然《基础会计》课程是非会计专业的必修课,但是很多学生并不以为然,并且认为基础会计知识对自己的未来的工作帮助不大,不是专业的课程,一开始有可能只是抱着考式服格的心态去学习,学习态度相对较差,没有求知的欲望,课堂上学习气氛不浓,与任课教师之间互动性较差,课堂上听课精力不够集中,加上课程本身的特点,往往是跟不上学习的节奏,慢慢地当他们发现想学习而又感到该课程的学习难度时,甚至有放弃对该课程的学习的想法。在此,显然是我们的任课教师在一开始对学生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性阐述不够,“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企业的预测和决策。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如果不懂会计,对会计知识一无所知将很难成为出色的管理者,掌握一定的会计学知识对于从事管理的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课堂第一课,任课教师必须让同学们明确学习会计课程的意义和重要性,要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对会计课程的认识,以掌握必要的基础会计知识。

参考文献

[1]刘昌胜,程静.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研究[J].财会通讯.2013年24期.

会计基础知识 篇3

关键词:会计基础工作 现状 成因 会计信息质量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1-159-01

会计作为一项以提供会计信息为基本职能的专业管理行为,其根本目的在于满足国家宏 观调控、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企业外部相关决策三方面的需要。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必须满足 真实、相关、及时等要求,其中真实性是最根本的要求。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真实的会计 事项记录,才能出具真实的会计信息,才能使信息使用者做出合理有效的经济决策,会计信 息真实与否,同时也对会计职业形象产生巨大的影响。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以及近年 来外部审计和内部会计基础工作检查的情况,谈谈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想法。

一、会计基础工作现状和成因

1.内控制度不健全,相互脱节,不够精细化,缺乏可行性,未能实现约束作用;授权 审批制度执行不彻底,不能做到层层把关、各行其职;缺乏严格的业务流程,处理会计业务 随意性大。

2.内部监督体系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内部审计和财务内部审核、稽核构成了对会计业 务的再监督体系,充分的监督是查错防弊、杜绝“跑冒滴漏”的最佳途径。财务内部审核、 稽核是内部监督的基本职能,必须有效发挥,若审查不严,就会出现非正规票据或非有效资 料入账现象,导致会计确认资料不完备,记账凭证没有相对应的有效业务票据支撑等等,诸 如此类现象,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完整性。同时,会计人员不到位,一人身兼数职, 审核人员精力分散,也是影响内部审核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单位内部审计的力度,往往从 本单位的利益考虑,当单位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其职能就变为“一致对外”,很大 程度上影响了会计监督的力度。

3.利益驱动,只考虑本单位的利益,为了完成年度经济目标,人为调整报告期会计利 润,来年再进行追溯调整。

4.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理解和把握处理经济业务的能力低下,造成账务处理混乱。会 计制度的不断变化,对传统的会计做法带来较大影响,不能及时更新知识,造成不能准确处 理会计事项。

5.审计、检查的问题整改不彻底,即使整改,也是就事论事,不能从整改问题中吸取 教训,同类问题以后照样会出现。

6.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会计档案的保管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会计档案是财务工作 的重要史料。有些单位对会计档案保管不重视,会计资料保存不完整,随便堆放,为日后查 阅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因此而带来经济纠纷。

二、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1.健全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内部会计控制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保 护资产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 法、措施和程序。因为会计并不是单纯的技术性信息系统,而是含有经济后果的,牵涉到各 方经济利益关系,国家统一会计核算制度、会计人员管理制度及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也就是 对含有经济后果的“公共产品”产生过程的强制性制度规范,会计制度、准则、规范的制定 ,不仅是为了寻求一个更好的会计程序,更是寻求一个平衡有关各方经济利益关系的政治程 序,一个企业要有长足的发展,必须建立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规范和监督会计活动行为,使 会计活动始终处于有序状态。

(1)统一领导,全员参与。会计内控是一项系统的综合工程,是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 部分,不仅需要单位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协同协作,更需要组织上强有力的领导,单位负责人 要亲自出马,对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制定实行组织上的统一领导策划,建立“自上而下、自下 而上”的沟通渠道,变少数部门的行为为单位管理部门的一致行为,变临时行为为持之以恒 的长期行为,变管理者行为为全员参加行为,让内部会计控制约束单位内部涉及会计事项的 所有人员,使任何个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会计控制的权力,这样的会计控制体系,才能持 之以恒地有效实施。

(2)建立会计工作标准,明确职责划分。会计工作标准就是对重复性的会计实务所制 定的统一的会计处理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包括质量标准、行为标准、时间标准,使会计管 理经验不断的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也就是将会计活动的各个环节、要素之间的衔接关 系、各自的责任、工作程序等用标准的形式加以确定,同时建立岗位标准考评体系,从而实 现会计管理的科学化。;二是制定细致的业务处理流程,对会计凭证制作、会计账簿的登记 和财务报告编制等处理的全过程,要有详细的处理和流转步骤,明确各个环节所需要的会 计资料,确定业务控制的关键点,方便其他人员和部门的配合,使得会计工作依据充分,保 证了财务工作公开透明,有利于内外部监督,从而提高工作质量,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

职责划分是内部控制的一个基本原则,主要解决不相容职务分离的问题。不相容职务相 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对会计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 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权限,使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形成有效的制衡机 制,最大限度防止差错和舞弊行为的发生。

(3)建立会计基础工作检查评价制度,加强财务风险控制。会计基础工作过程的检查 、评价制度,是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采取边查边纠的手段, 才能将错误扼制在萌芽状态;评价的目的是提高,明确检查考核的标准和内容,将检查结果 反馈并整改,全面提升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同时将检查结果作为财务工作评选先进的前提条 件;应建立检查结果整改考核制度,确保对检查意见的贯彻落实,以后杜绝同类现象的发生 。

2.加强内部审计,充分利用外部审计成果。常态化的内部审计机制,可以有力促进企 业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执行。审计是以改进经营管理、服务经济发展为最终目的,通过对 问题的分析、评价,出具合理可行的改进建议,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出现,所以加强企业会 计活动全过程的内部审计,可以从源头保证会计工作的真实和完整,推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化。近年来,外部审计不断进入,从“外人”的角度为企业提出了建设性改进建议,利用外 部审计成果,更能促进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和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提高。

3.加强会计档案管理,提高利用效果。会计档案是会计工作的重要历史资料。会计档 案的保管必须齐全,不仅包括会计凭证类、会计账簿类和财务报告类,还应包括银行存款余 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等其他重要的会计专业资料。规范化的会计档案管理,不仅外观美观 ,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其利用效果。企业应当对每年形成的会计档案按类别统一格式和规格装 订,达到整齐划一,有序存放、方便查阅、严防毁损、散失和泄密。

4.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会计队伍,是保 证做好会计工作、充分发挥会计职能的前提。会计工作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要求有较高的 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管理能力。会计人员爱岗敬业,这是做好会计工作的 基本出发点,后续的培训学习必须加强。企业应建立常规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加大培训 力度,提升财务人员业务素质。财政部于2006年2月正式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这将成为 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企业财务人员和财务系统的适应能力将是一次巨大考验,全 体财务人员面临极大不适应,所以加强会计人员培训,提高会计知识理论水平,是当前会计 人员工作中的一件大事。与此同时,也要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不做假账”是最 基本的要求。

(作者单位:陕西省电力公司 陕西西安 710048)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 篇4

1、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2、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3、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

4、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5、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第二章 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第三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2、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3、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

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4、账户的基本结构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记录业务的日期、凭证号数、经济业务摘要、增减金额、余额等。

5、会计科目和账户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开设依据;账户是会计科

目载体和具体运用。无科目,账户无依据,无自由式户,科目无作用;科目无结构,账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实际工作中,科目和账户不加以严格区分,相互通用。

第四章 复式记账

1、资产、成本、损益(费用)增加为借,减少为贷,负债、所有都权益、损益(收入)增加为贷,减少为借。

2、会计分录指对某项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三要素:账户<科目>名称、金额、借贷方向)

第五章 会计凭证

2、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之一,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

3、会计凭证按照编制的程序和用途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4、原始凭证按照来源不同分为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发料凭证汇总表)。按照填制手续及内容不同分为一次凭证(收料

单,领料单都是一式三联)、累计凭证(限额领料单,一式两联)、汇总凭证。

按照格式不同分为通用凭证和专用凭证

5、原始凭证的审核内容主要包括:原始凭证的真实性(日期 业务 数据 签章)、合法性、合理性(符合经营活动需要,符合有关计划和预算)、完整性、正确性和及时性

6、记账凭证按照使用范围分为通用凭证和专用凭证 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按照填列方式分为单式凭证和复式凭证

7、除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

8、记账凭证已过账当年错误用红字注销再用蓝字写正确的,以前错误蓝字正确的。

第六章 会计账簿

1、会计账簿按照格式的不同分为两栏式、三栏式(现金、银行日记账、总账与大部分明细账)、数量金额式(原材料、库存商品)、多栏式(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和利润分配明细账)

按照用途的不同分为序时账(日记账<现金、银行日记账>)、分类账(总账、明细账)、备查账(租入固定资产登记簿、委托加工材料登记簿、住房基金登记簿)。

按照外形的不同分为订本账(现金、银行日记账、总账)、活页账(明细账)、卡片账(固定资产卡片)

2、账户和科目的联系: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

3、区别:会计科目仅仅只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

4、账簿是账户的形式与载体,账户是账簿的具体内容。

共3页第1页

5、过次页与承前页(1、不需结计发生额,页末余额转次页

2、需结计本月发生额自月初至页末

3、需结计本年发生额,自年初至

页末)

6、登账:总账三栏式(常用)、多栏式

明细账三栏式(实收资本、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资本、债权、债务)、多栏式(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和利润分配)、数量金额式。固定资产、债权、债务应逐日逐笔登记,库存商品、原材料、产成品收发、收入、费用 可以逐日逐笔登记也可以定期汇总登记。

7、账实核对(现金日记账与库存现金、银行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财产物资明细账与财产物资的实有数额、债权债务明细账与对方单位的账面记录)

8、结账的程序:(1)将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全部登记入账(2)根据权责发生制,调整有关账项,合理确定本期应计的收入和应计的费用(3)将损益类科目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平所有损益类科目(4)结算出资产、负债和所有权益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和余额,并结转下期。

9、不需要按月结,月末结账在最后一笔记录下划单红线,按月结“本月合计”字样,下面通栏划单红线;“本年合计”字样,下面通栏划双红线。

10、总账、日记账和大部分明细账应每年更换一次,债权债务明细账、财产物资明细账、固定资产明细账不需每年更换新账。

11、新旧账簿有关账户之间的接记金额,无须编制记账凭证。

第七章 账务处理程序

1、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特点:详细记录经济业务、能反映科目对应关系、便于查账、程序简单明了,易于理解、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较大、该账务处理程序适用于规模较小、经济业务量较少凭证不多的单位。

2、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特点:能反映科目对应关系、了解业务来龙去脉,便于查对科目、不便于分工、减轻了登记总账的工作量、当转账凭证较多时,编制汇总转账凭证(每一贷方科目分别设置)的工作量较大、该财务处理程序适用于规模较大、经济业务较多的单位。

3、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特点:减轻了登记总账的工作量、可做到试算平衡(本期借、贷发生额合计)、简明易懂,方便易学、不能反映账户对应关系、不便于查对账目、适用于规模较大、业务量较多、记账凭证较多的单位。

第八章 财产清查

1、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来款项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盘点或核对,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方

法。

2、银行:每月核对

3、存货:每月重点抽查

5、往来款:一年1至2次

3、现金采用实地盘点法,编制现金盘点报告表(盘点人与出纳共同签章)

4、银行存款通过与开户银行转来的对账单进行核对,核对后发现的未达账项,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但不能作为记账凭证,不可调账。

5、实物清查:盘点结果登记在“盘存单”(盘点人员与实物保管人员共同签章),根据“盘存单”和有关账簿记录编制“实存账存对比表”是用以调整账簿记录的重要原始凭证。

6、往来款项的清查一般采用发函询证(查询核实)的方法进行核对。不相符编制“往来款项清查报告表”只能对账,不能调账。

7、财产清查经批准处理后的账务处理(待处理财产损溢)

第九章 财务会计报告

1、、半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

2、月度、季度财务会计报告通常仅指会计报表,会计报表至少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3、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

4、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5、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6、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7、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第十章 会计档案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 1 篇5

第一章:本章主要讲述了六部分内容:

1.会计的概念;2.会计的基本职能;3.会计的对象;4.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5.会计要素;6.会计等式。

一、会计的概念

(一)定义(属于新大纲中修改的内容,重点掌握):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要点: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会计的主要职能是反映和监督;

3.会计的对象是特定的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而不是多个单位的经济活动;

4.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而不是一般的管理活动。

〔例1〕下列关于会计的概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会计是以货币为惟一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B.会计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C.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D.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管理工作

答案:ABCD

解析: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货币是会计计量的主要单位,但并不是惟一单位。例如:对于库存商品的核算,既要反映价值又要反映数

量。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重点掌握)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

(一)进行会计核算

1.定义: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环节,对特定对象(或称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会计核算职能也称反映职能,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也是其它会计工作的基础。

具体说明如下:

(1)会计核算的环节:

会计核算包括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环节。其中:

确认:是指通过一定的标准或者方法来确定所发生的经济活动是否应该或能够进行会计处理。

计量:是指以货币为单位对已确认为可以进行会计处理的经济活动确定其应记录的金额。

记录:通过一定会计专业方法按上述确定的金额将发生的经济活动在会计特有的载体上进行登记的工作。报告:是指以通过编制会计报表的形式向有关方面和人员提供会计信息,它是会计工作的最终环节。

(2)会计核算的工作:

会计核算的工作始终离不开账簿,包括记账、算账、报账共计三项工作。

〔例2〕会计的职能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基本职能)两个方面。

()

答案:×

解析: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除上述基本职能外,会计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济业绩等功能。〔例3〕下列属于会计核算的环节的是()。

A.记账 B.记录 C.报告 D.报账

答案:BC

解析:会计核算包括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环节,记账和报账属于会计核算的工作。

(二)实施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对象的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会计监督职能也被称为控制职能。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

2(三)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

会计核算职能和会计监督职能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只有核算、没有监督,就难以保证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例4〕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核算是监督的保障,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的基础。()

答案:×

三、会计的对象

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凡是特定单位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运动都是会计的对象,企业会计的对象就是企业的资金运动。

对于工业企业而言,资金指的是企业所拥有的各项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的存在形态不断地发生变化,构成了企业的资金运动,表现为资金投入、资金运用(也称为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和资金退出三个过程,既有一定时期内的显著运动状态(表现为收入、费用、利润等),又有一定日期的相对静止状态(表现为资产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关系)。

资金的投入指的是资金的取得,是资金运动的起点,投入企业的资金包括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提供资金,前者形成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后者属于债权人权益(形成企业的负债)。投入企业的资金在形成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和负债的同时形成企业的资产,一部分形成流动资产,另一部分构成非流动资产。

资金的循环与周转是资金运动的主要组成部分,企业将资金运用于生产经营过程就形成了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分为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三个阶段。供应过程是生产的准备过程,在供应过程中,随着采购活动的进行,企业的资金从货币资金形态转化为储备资金形态。生产过程既是产品的制造过程,又是资产的耗费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在产品完工之前,企业的资金从储备资金形态转化为生产资金形态,在产品完工后又由生产资金形态转化为成品资金形态。销售过程是产品价值的实现过程,在销售过程中,销售产品取得收入,企业的资金从成品资金形态又转化为货币资金形态。由此可见,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企业的资金从货币资金形态开始,依次经过供应过程、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三个阶段,分别表现为储备资金、生产资金、产品资金等不同的存在形态,最后又回到货币资金形态,这种运动过程称为资金的循环。资金周而复始地不断循环,称为资金的周转。资金循环说明:资金的退出指的是资金离开本企业退出资金的循环与周转,主要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金以及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

上述资金运动的三部分内容是相互支撑、相互制约的统一体,具体而言:没有资金的投入,就不会有资金的循环与周转;没有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就不会有债务的偿还、税金的上交和利润的分配等;没有这类资金的退出,就不会有新一轮资金的投入,也就不会有企业进一步的发展。

〔例5〕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包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全部内容。()答案:×

解析:只有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才是会计核算的内容,不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全部内容都是会计核算的对象。

〔例6〕资金的退出指的是资金离开本企业退出资金的循环与周转,主要包括提取盈余公积、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金以及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答案:×

解析:提取盈余公积并不会导致资金离开本企业,不属于资金的退出。

〔例7〕下列关于会计的对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A.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B.凡是特定单位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运动都是会计的对象

C.企业会计的对象就是企业的资金运动

D.企业的资金运动,表现为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三个过程

答案:ABCD

解析: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凡是特定单位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运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企业会计的对象就是企业的资金运动;企业的资金运动,表现为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三个过程。

四、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重点掌握)

基础会计知识 篇6

(一)进行会计核算

定义: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也称反映职能,它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有关各方面提供会计信息

会计核算的内容具体表现为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经济业务,包括: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2、财物的收付、增减和使用;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4、资本的增减;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及其他;

7、其他需要输出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

确认:是运用特定会计方法,以文字和金额同时描述某一交易或事项,使其金额所映在特定主体财务报表的合计数中的会计程序,确认分为初始确认和后续确认。

计量:是确定会计确认中用以描述某一交易或事项的金额的会计程序。

记录:是指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采用一定的记账方法,在账簿中进行登记的会计程序。

报告:是指在确认,计量和记录的基础上,对特定主体的账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行政,事业单位是对其经费收入,经费支出,经费结余及其财务状况),以财务报表的形式向有关方面报告

(二)实施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职能也称控制职能,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即以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利用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控制和调节,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监督的内容包括:

1、监督经济业务的真实性;

2、监督财务收支的合法性;

3、监督公共财产的完整性。

会计监督是一个过程,它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会计基础知识 篇7

一、高校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详细的业务流程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表明, 任何单位进行会计核算时都要有统一、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详细的业务流程, 要有专业的会计处理方法, 从而保证财务人员处理业务有据可依, 会计指标才能具有一致性。然而在高校实际的会计工作中, 很多高校由于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详细的业务流程, 使得会计人员对账务的处理方法比较随意, 没有按照会计可比性、一致性的原则进行会计工作, 给会计核算和会计统计处理工作带来不便和麻烦。

(二) 没有足够重视对账环节

会计法明确规定各单位要对会计账薄和实物款项进行定期的核对, 保证会计账薄的数据记录和实物款项的数据相符合、会计账薄的数据记录和有关的会计凭证相符合、会计账薄的数据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内容相符合。然而一些高校, 财务不太重视对账环节, 没有定期核对各往来款项, 对款项的数额来源去向根本没有把握, 造成了人为的坏账损失;资产管理部门没有对固定资产定期核对, 很容易造成财产的损坏和丢失。

(三) 会计核算不规范财务报告数据不真实

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规定各单位在编制会计报表时, 必须要根据核对无误、记录完整的会计账簿数据和一些相关的资料进行编制, 要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说明清楚和内容完整。然而一些高校为了掩盖财务状况、科研经费和专项资金违规使用的情况, 通常会制作假的会计报表、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 造成财务报告的数据严重失真, 不仅不能如实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 而且使校领导由于不能正确了解财务现状而做出错误的财务决策。

(四) 内、外监督不到位

关于财务方面, 有利益就要有监督, 但是有的高校在会计方面的内、外监督不到位, 有的高校财务系统的运作比较落后滞缓, 不能及时的对各项财务活动记账, 造成很多财务人员把收缴的款项挪为私有, 长此以往挪用的公款数额越来越多, 最后造成了犯罪行为。因而近年来高校会计人员的职务犯罪现象比较频繁, 严重影响了高校的财务运作和学校名声。

(五) 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会计人员在填制记账凭证时, 必须要按照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进行操作。然而一些高校的会计人员, 没有严格执行财务制度, 不认真审核原始凭证, 随意填制记账凭证, 从而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甚至还有将科研经费进行造假的情况。在一些高校中, 科研人员使用科研经费时, 存在虚假会计事项, 主要目的就是套取经费。比如使用假的发票来套取资金, 让商家开列与发票内容不一致的经济事项等。

二、加强会计人员管理, 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一) 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详细的业务流程

1、提高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

会计人员缺乏会计法规意识, 是造成会计信息不准确和会计人员犯罪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要加强会计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 经常性的对他们进行教育培训, 定期组织会计人员学习法律知识。

2、用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指导工作

高校要根据最新的高校及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内控规范制定完善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根据自身实际制定详细的业务流程, 确保会计人员在处理业务时候有据可依, 规范操作。再定期召开财务部门内部反馈会议, 让会计人员及时汇报处理业务时发现的新问题和原有制度、流程不符合实际的情况, 部门领导要及时从这些反馈意见中汇总出制度和流程需要修订的地方, 上报校党委会, 促进财务制度完善和流程优化。

3、重视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

会计人员要严格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 认真对待每一项会计任务, 让每一个环节都达到规范标准, 如审核原始凭证的支出标准和运用科目、摘要的规范化。还要实行岗位责任制, 把责任落实到具体的某个会计人员, 使其具有相应的财务责任。为了提高会计人员的服务水平, 要制定相容职务会计人员的AB角制度, 即某岗位第一责任人因故不在岗, 也有第二责任人员把工作完成, 这样能使会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 也能更好地服务学生和教职工。

(二) 逐步完善和规范会计工作的各项制度, 追求财务报告数据的真实性

1、健全内部牵制机制

内部牵制主要内容就是账目间的核对, 通过岗位的分离, 可以保证账目的准确无误。作为会计控制制度的重要内容, 主要包括内部牵制制度的原则、对岗位的限制性规定、对限制性岗位的检查办法。高校的所有会计人员必须要遵守学校批准授权的程序、范围和权限, 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进行会计工作。

2、建立健全稽核制度

在高校的会计机构内实行的稽核制度, 主要是对会计人员、会计机构和会计业务工作质量的监督和稽查。通过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稽查和监督, 可以加强会计机构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要想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提高会计质量, 在高校会计机构设置稽查岗位是很好的选择措施, 会计稽核人员可以定期的检查会计账薄、会计凭证和会计报表, 还可以对会计人员进行日常的监督检查, 帮助和指导会计人员处理业务。所有这些工作都提高了会计工作的质量, 加强了会计的内部控制工作。

(三) 对会计人员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完善奖惩制度

上面提到, 部分高校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有待提高, 无论是在专业知识素养方面, 还是在职业道德方面, 从业人员都应该遵循最基本的工作规范, 坚守岗位职责。高校相关部门可以对具备良好素养的人员进行一定的奖励, 反之则要进行惩罚, 不论是在精神方面还是在物质方面, 都要为所有的从业人员树立良好的行为准则。

(四)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教育, 加大内外监督力度

做好对会计人员的管理, 必须要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想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必须对他们进行定期的教育培训, 使他们树立起诚信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财务部门内部定期开展会计基础工作的检查, 组织会计人员通过自查、抽查和互查的办法, 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整改。另外还要强化内部外部的监督, 在主观和客观方面建立良好的监督平台。内部审计主要是指财务系统内组织专门人员, 对高校的财务收支状况进行独立的审查, 从而加强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维护财经纪律和提高经济效益。高校的内部审计部门要想进行监督检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 要定期审计学校的财务收支, 加强对财产物资和学校资金的管理, 提高各项资金物资的使用效率;第二, 审计学校国有资产变动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效益性, 保障国有资产的完整和安全;第三, 审计学校招投标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对设备、物资的管理使用进行审计;第四, 对校办企业进行审计, 促进校办企业的规范运作和内部管理;第五, 对学校的修缮工程和基建工程进行审计, 保障修缮和基建资金的合理使用, 节约学校的成本。

三、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高校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的高素质人才, 对社会做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高校的会计工作在高校财务系统中占据着核心的作用, 然而在很多高校, 会计人员素质比较低, 会计基础工作质量差, 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影响高校财务系统的正常运作。因此要想规范高效会计基础工作, 提高高校会计工作效率和水平, 必须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加强高校会计人员的管理, 不仅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减少职务犯罪, 还可以规范会计基础, 从而能能够保证会计机构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为高校的正常运作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葛彩虹.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11 (06)

[2]吴爱春.对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和工作组织的探讨[J].财经界, 2013 (5)

[3]岳建斌.对我国企业会计监督现状的思考.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12 (04)

[4]左瑞忠.当前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 2012 (16)

[5]朱晓霞.试论推动会计集中核算制标准化的有效使用[J].中国经贸, 2012 (20)

会计基础知识 篇8

[关键词]基础会计 ;教学方法;能力 ;教学效率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一门入门知识,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障碍,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整合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运用科学教学考核评价,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提高教学效率。

一、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现状

1.教学定位存在偏差,中职教材基本上是高职教材的压缩板。

2.过分强调学科理论系统性、连续性、严密性,忽视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培养,不关注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风格。

3.教学中普遍存在重借贷记账法,重会计分录而知识逻辑性,表现为课型和课时分配不合理。

4.教学方式单一。 教学重知识、轻能力,重教、轻学;片面强调教学以课和书本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5.教学评价体系重理论轻技能和综合能力的评价。

二、 改进《基础会计》教学策略

1.对《基础会计》教学重新定位,多角度整合教学内容、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建构 。明确教学对象及目标,强调有的放矢。以培养学生掌握会计实际操作能力为目标,以激发学习会计的兴趣为目的,对《基础会计》内容的教学顺序进行调整。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教学中运用“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增强学习信心。

2.多角度整合与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础会计》教学方法很多,传统的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新兴的项目法、案例法等。在教学中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学生学习起点能力和学习风格,多角度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整合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1)将多种传统方法融入讲授法,以科学作为内核,以艺术作为表象,实现科学与艺术的统一,实现最佳课堂效果。例如在给学生讲授会计基本的概念时,用打比喻、举例子、画图示的方法讲授,则属于灵活、多样与巧妙的方法讲授,则能达到最佳效果。

(2)运用案例教学法,在案例中恰巧创设问题,应用讨论法和谈话法,提高学生的交流技巧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是一种启发学生研究实际问题,注重学生智力开发及能力培养的现代教学方法,它有着传统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尤其适宜在理論阐述后举出案例佐证。即在讲解完有关的知识以后,结合课本的理论知识,先给学生相关的案例,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自由思考的机会和自由支配的时间,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师安排等一系列活动中来,师生在教学中共同研究、讨论和解决各种理论或实践问题。

(3)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入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法结合演示法真正体现了“教学合一”的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中,每一个项目分四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是项目认知学习,让学生了解本项目涉及的知识及操作要求(主要以学生自学、讨论为主);第二步是项目操作示范,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本项目按照会计工作的操作要求及操作过程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进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本项目的操作步骤和操作方法;第三步是项目操作练习,针对本项目的内容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操作练习,教师在现场进行指导,让学生掌握本项目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第四步是项目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讲评,教师针对学生课堂操作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与讲评,让学生对项目操作中的错误加以重视。这样学生对教学内容不再是“雾里看花”,而是变成了真实的感性认识。这样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法与演示法等多种方法完美结合,既可丰富课堂形式,让学生获得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也可节约教学课时,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三、强化学生练习,让学生学会对知识运用

《基础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如果仅仅让学生记住一些理论,不会应用,那可真违背我们教学初衷。根据认知的规律,《基础会计》知识的学习与教学必须很好完成从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从理性知识到实际应用两次质的飞跃,既是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很好的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平时课堂和课后平常作业和练习目的是用来巩固、加强所学知识点记忆、理解和运用,并检测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学生作用设计一般选择开放性专用知识点练习题目,综合性不是很强进行强化,通过练习强化起到巩固知识,让学生学会对知识运用。

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潜能发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比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更为重要。首先教育学生自学包括自定自学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自学方法、选择或组织自学环境等。其次重点指导学生掌握独立阅读教科书和课外书报的方法、收集有关信息资料的方法、做读书笔记的方法、独立观察思考与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学习的自我评价和修正的方法。还要指导学生注意如何选择学习环境,有助于不同学科知识更好地吸收,提高学习效率;再次组织学生开展学习互助活动,学会交流分享,善于探索知识的精神,为终身学习提供了条件。

五、创新教学评价方式,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

对《基础会计》课程的考核,应努力做到使学生在考核中能尽量发挥创造性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拘于考核的形式。采取理论考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即理论部分实行“考教分离”制度,实训部分实行“操作验收”制。期末考核分值比重为:(1)平时成绩占10% :出勤+作业成绩+课堂发言。(2)理论占50%,闭卷笔试方式(在期中考试采用)。(3)实训操作占40% :①单项实训考核占20%: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单项操作考核验收。②综合操作考核占20% :综合操作考核在期末进行,考核内容包括会计数码书写(20%)-会计凭证填制(40%)-会计账簿登记(20%)-会计报表编制(10%)-错账的更正(10%)。这样既符合中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又能够减轻学生考试压力,使考核评价伴随学习的全过程。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

总之,教学是一种艺术的创造活动,把教学化作艺术,用心灵去体验,这样我们也许就会找到一条更新的职教之路。

参考文献:

[1]王洪举.中职《基础会计》校外实践教学策略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11(6):132-133.

[2]钟国平.中职《基础会计》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考试周刊, 2011(42):223-224.

上一篇:采购部会议总结下一篇:绿化土采购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