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2022-06-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方案具有明确的格式和内容规范,要求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避免抽象和假大空的内容,那么具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学校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学校实施文化管理策略

一、让办学理念深入人心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核心和根本。南武实验小学围绕这一核心和根本,结合百年南武“崇文尚武”的文化传统,系统、全面、科学地提炼出“南武文化立校、创新精神育人”办学理念。如何将办学理念贯彻到每一个师生的心中并得到大家的认可,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学校多次组织不同层次的教师进行学习讨论,要求每一位教师对学校办学理念的丰富内涵进行补充和完善,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最后在全体教师大会上学习通过并付诸于行动。认真解读办学理念,促进良好校风形成。

二、实施人性化的教师管理

1. 完善制度文化,规范教育行为。我校先后制定了《南武实验小学办学理念》、《南武实验小学章程》、《南武实验小学教职工考勤制度》、《南武实验小学校务公开制度》、《南武实验小学教学常规》、《南武实验小学班容班貌评比办法》、《南武实验小学教师值日管理规定》等84条规章制度,最后编制成《南武实验小学制度汇编》。这些规章制度使我校各方面工作都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规范办学。

2. “四维”管理体现人文关怀。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我校采取了四种思维管理模式:一是表率引领管理,要求全体行政做好表率,叫响“向我看齐”。二是情感化管理,工作中、生活中,细心观察,发现情况及时促膝谈心,关心爱护到位,使其心灵深处自然而然受到触动,自觉服从和维护管理。三是集体帮教管理,对个别思想顽固、性格偏激的教师,首先行政领导逐个找其谈心帮助;其次发动骨干教师与其交心谈心,使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再次,行政领导和骨干进行“会诊”,找出其问题的症结所在,研究讨论采取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最后,现身说法,教育全体。四是依规依法管理,对个别特别难转化的教师,采取硬性手段,用制度来强制约束,同时采取不间断的跟踪问效,直至转变为止。四种管理的基础、根本、核心是依法依据管理,就像国家宪法是其它各种法律法规的母法一样。

3. 开展塑师德、铸师魂、正师风活动。根据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学校提出了“乐教、身教、善教”的教风建设。要求全体教师常修为师之德,常思误人子弟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以良好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带着爱心工作,争做学生的精神领袖和生活导师。每月一次的师德教育、每周一次的“大教育家的教育小故事”是我校教师校本培训的一个亮点。教师们精心收集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的教育金点子,以讲故事的形式与大家分享,收效甚好。

4. 用激励机制来激励全体教职工。2010学年年度考核时,发现我校少数教师有拉帮结派的苗头,积极肯干取得好成绩的教师不仅得不到少数人的认可, 而且还受到打击。这种歪风不刹不行,我们及时制订出行政、教师发展性考核评价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以激励全体教职工端心正气认真工作。

三、实施精细化的学生管理

1. 强化全员管理、全程管理、全方位管理。依规管理学校,让学校管理实现科学化、全局化、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全员管理,构建以行政班子为主、值日教师、家长义工队、“礼仪小天使”为辅的校园管理“网络”。学校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整体呈现出良性发展的态势。

2. 重视小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综合实际,学校制定了《南武实验小学课堂规范指引》、《南武实验小学课间休息常规指引》、《南武实验小学午餐午休指引》,修订完善了《南武实验小学文明班评比制度》。充分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细化常规要求,从最基本、最简单、最容易忽视的细节入手,增强学生礼仪意识、节俭意识、卫生意识。

3. 德育工作贴近实际生活和学习,组织形式多样。学校将书香校园建设、体育文化艺术节、科技活动和少先队活动、红领巾社团活动融为一体,以活动为载体,整体优化系列校园文化,促进学生自我服务、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按照“全员参与、以班为点、辐射家长”的思路,认真开展了书香家庭和书香少年评选活动,将优秀作品编印成册,引导家长和孩子手拉手遨游书海,培养爱读书的良好习惯。

4. 多管齐下,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尚武”之风是百年南武所推崇的文化理念。把体育、舞蹈、合唱、科技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开设培训班,定期训练。充分给孩子们锻炼和展示的时间,如:每天一次的大课间活动保证了学生有足够一小时的活动时间,使学生在快乐的体育锻炼中学会健身、增强体质;每月一次的故事演讲或古诗背诵活动,激励学生喜爱阅读;每年一次的艺术节活动和运动会,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责任编辑 潘孟良

作者:王瑜

第2篇:实施文化管理 创建学校品牌

【关键词】 文化管理;学校品牌;学生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

文化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其本质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在系统内部营造一种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使全体成员的身心能够融入到系统中来,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约束,在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学校品牌是公众对学校的一种印象和评价,其实质是一种“文化认同”,学校的“牌子”要想得到公众的认可,就必须有“文化品位”。

一、“三维一体”培育学校文化

1. 文化育人。(1)精神文化。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学校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其表现为系统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校歌等,它是学校的思想和灵魂。我校的办学理念是“给人生最坚实的起步”,学生培养目标是“健康又自信,知书且达理,好奇爱探索,全面有个性”。(2)物质文化。我校每个楼层有一个主题,如美德塑造人生、活动启迪心智、乡土滋养情怀等。(3)班级文化。我校的班级文化建设以“向真、向善、向美、向上”为主题,分为理念文化、静态文化、制度文化三大类,良好的班级环境、文化建设,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使每个班级的师生更加团结上进。(4)赏识教育文化。赏识教育是指努力把爱化作具体有效的言行,让孩子切切实实感受到爱,充分地唤起自信、挖掘潜能、主动发展,快乐成长的教育。赏识教育通过评选金拇指队员评价落实,采用晋级评价、小组成长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让他们真正成为孩子们身边的榜样,让他们心有目标,学有榜样,传递正能量。

2. 习惯育人。我校将养成教育重点确定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因为文明礼仪教育是对学生进行行为道德规范、人际关系准则的传统美德教育,它是德育的基础工程。并制定了《临洮县第一实验小学学生文明礼仪规范》,包含形象礼仪、课堂禮仪、尊长礼仪、交往礼仪、活动礼仪、生活礼仪、旅游礼仪和其他礼仪8个领域,各班根据政教计划每两周学习落实一个领域。

3. 活动育人。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积极组织开展“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让队员们在多彩多姿的活动实践中体验、感悟、成长。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承先锋使命,做优秀动感队员”为主题的建队日活动,让梦想从这里开始;“传最美家风,育向上少年”为主题的家校有约活动,共培良习育美德;“走进军营,致敬军魂”为主题的军校共建,鱼水情谊深。

二、“生本理念”指导课程文化

1. 生本课堂建设。生本课堂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核心”;基本原则是自主性原则、低控制原则、参与性原则和教学相长原则;基本要求是“真实而自然,朴实而灵动,扎实而简约”;评价标准是“学生有无进步与发展”。

2. 校本课程建设。学校坚持开展“经典诵读+海量阅读”为理念的读书工程,“规范双姿+规范书写”的书法工程,“每人拥有一项兴趣爱好、拥有一技之长”的社团活动42个。

3. 特色课程建设。科技教育方面,30多年的坚持,科普教育已经成为学校的“特色品牌”。 通过科学课、科技活动周、“四小一画”、科技社团、科技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艺术教育方面,坚持活动育人,通过艺术节、才艺比赛、社团活动、汉字听写大赛、书画作品展等活动,塑造儿童的美好心灵,提升儿童的艺术素养;体育教育方面,坚持“文明精神,强健体魄”的体育理念, 扎实推进“阳光体育运动”活动,通过体育课、大课间、全员运动会等途径,增强学生体质。

三、“雁阵精神”引领教师文化

“培养领头雁,带动雁阵齐飞”是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导思想。以“名师成长俱乐部”为载体实现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俱乐部共组建了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共10个俱乐部。以教学中的困惑、难点、症结为切入点,确定研究主题。研究过程分为“潜心学习——开讲啦!”“教学实践——开课啦!”和“专题研究——开题啦!”三个阶段。各俱乐部结合研究主题,立足课堂教学,不断反思总结,实施课题研究,形成本俱乐部的研究成果。力争在俱乐部抱团成长中,涌现出一批各级名师。

总之,我们不断致力于文化管理的探索,深入推进“三维一体”培育下的学生文化建设,“生本教育”指导下的课程文化建设,“雁阵精神”引领下的教师文化建设,打造出了属于本校特色的学校品牌。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临洮县第一实验小学实施文化管理、创建学校品牌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8]GHB0868)

编辑:陈富祥

作者:丁月

第3篇:中职学校实施仁孝文化教育浅探

摘 要:中职学校实施仁孝文化教育不仅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需要,还是中职学生现实发展的需要。文章先分析了中职学校实施仁孝文化教育的必要性,随后提出了中职学校实施仁孝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期整体提高中职学生的文化底蕴、思想素养和精神品质,为企业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中职学校;仁孝文化教育;有效途径

孔子认为,“孝”是人生的主要内容,“孝”为“仁”之本。曾国藩曾说:“读尽天下书,无非是一个孝字。”黑格尔在研究中国文化时亦曾说“中国纯粹建筑在这样一种道法结合上,国家的特征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教’,中国人把自己看作是属于他们家庭的,而同时又是国家的儿女”(《历史哲学·东方世界·中国》)。由此可见,仁孝文化在中华民族的传承与发展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依据《论语》《大学》《孟子》《孝经》等儒家经典的论述及后世文人学者对仁孝文化内涵的延伸与发展,笔者认为仁孝文化的内涵着重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表现为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友爱朋友、和睦邻里、善待他人,拥有一颗宽容、感恩、博爱、仁慈之心。仁孝表现为亲情之爱,是人们良好个人品行形成的根源,又是人类生生不息的爱心的源泉。其次表现为善待自己,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工作、学习中,“见人善,即思齐”,努力向思想进步、业务精良的人学习;“见人恶,即内省”,时时警醒自己,忠于职守,发奋工作;“事匆忙,忙多错”,耐心细致地完成各项任务,既不拈轻怕重,又不粗心大意;“过能改,归于无”,勇于正视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失误,想方设法解决问题、改正错误。再次表现为立身报国,忠于民族,忠于祖国,报效祖国。《孟子》中有言:“尧舜之道,仁孝而已。”“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可见仁孝不仅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国事兴盛的基石。

一、实施仁孝文化教育的缘由

(一)是中职学校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许多父母对子女的爱常常表现为满足其吃、喝、穿、玩等物质需要,而忽视了对其个性品质、道德情操的培养,造成了许多青少年不懂规则、自私霸道、不敬师长、不尊长辈,甚至打骂父母。社会上攀比、炫富、享乐思想的泛滥,也导致了许多青少年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至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淡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淡化。而这大部分行为习惯不良、学习成绩不好、个性品质不佳的学生初中毕业后进入了中职学校,因此中职学校经常出现一系列不和谐的现象。主要表现为:

(1)多数学生自由散漫、不思进取,无理想、无目标、无追求,不想也不愿读书。

(2)一些学生常因争风吃醋而打架斗殴,为攀比耍酷而酗酒吸烟。

(3)多数学生玩手机、打电游,沉迷于各种网络游戏。

(4)很多学生平时对父母爷爷奶奶不闻不顾,态度冷淡,只有要钱时才与家人联系。

(5)不少学生无关爱意识,缺乏仁慈之心,对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不愿伸出援助之手,对师长不尊重,无敬仰爱戴之情。

(6)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图索取,不讲奉献。他们无担当意识,无团结协作精神、家国观念,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如何对中职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已成为职业学校急需解决的头等大事。弘扬仁孝文化,净化学生心灵,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是对接企业发展的需要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企业在人才招聘的过程中,不仅看重中职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更看重他们的个性品质、道德情操,如忠诚度、持久力、忍耐力、责任心、协作意识等。这些思想品质对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调和,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个人诚信、感恩、敬业等良好职业道德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形成良好、向上,更具开放性与活力的企业文化,才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学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必须运用仁孝文化对学生进行努力工作、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与人和谐相处等思想行为教育,以培养其高度的责任感,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实施仁孝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把仁孝文化教育纳入学校的常规教育教学工作中,加大仁孝文化宣扬力度

(1)研发校本课程,把仁孝文化教育纳入德育工作体系,并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开展课堂教学。从《大学》《孟子》《弟子规》《孝经》《三字经》等儒家经典中辩证地选取以仁孝教育为主的、符合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内容,再从“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摘取有关爱国、敬业、仁爱、孝道的典型事例合编成校本教材,供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使用。

(2)语文课教学要在注重传授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的同时,渗透仁孝文化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例如,《我的母亲》《卖白菜》等课文的教学可培养学生孝顺父母、和睦邻里、善待朋友的道德情操;《师说》《劝学》等课文的教学可培养学生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善待自己的思想品质;《沁园春·长沙》《雪山上的红盖头》等课文的教学可培养学生忠于民族、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等。

(3)专业课教学要在注重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工作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努力工作、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主人翁意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例如,“旅游与酒店管理”教学,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需教育学生在与客人相处时“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即内省”,培养他们愛岗敬业的主人翁意识;“电子电工”“空调与制冷”等专业课教学更应强调学习、工作中的持久力、忍耐力、团结协作意识,培养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二)将学校德育工作处、学校团委、学生会打造成仁孝文化教育的又一平台

(1)举办仁孝文化教育研讨会。由学校德育工作处、学校团委对接县宣传部、县团委,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开展仁孝文化教育研讨会。

(2)利用学校文化墙、黑板报开辟仁孝文化教育专栏,让无形的仁孝文化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休闲娱乐中,让他们可知、可感、可学、可做。

(3)借助学校广播站诵读仁孝文章,播放仁孝歌曲,讲述仁孝故事,让学生分享自己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友爱朋友、和睦邻里的真实情感。

(4)舉办仁孝故事会及征文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开展互评互议、互比互学活动,弘扬敬老爱幼、善待他人的美德。

(5)开展仁孝文化电影巡演、微电影征集等主题活动。

(6)大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充分运用春节、清明、端午、重阳及敬老月等重要节日节庆,引导学生敬老爱幼、友爱互助,营造“我帮人人,人人帮我”的社会风气。

(三)利用校园网加强宣传,实施仁孝文化教育

(1)借助微信、QQ、微博等软件,利用其信息传播快、覆盖面广等优点,把经典的仁孝故事、学生身边的孝行善举编成快板、相声、歌曲、戏剧、小品等文艺节目,在校园网上循环播放。用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生命观、价值观、诚信观、责任观,引导他们重视传承仁孝文化,并提高责任意识。

(2)运用家校互通、微信、QQ等平台,加强教师与家长、父母与子女、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引导学生自觉关心父母,尊敬长辈,理解教师,友爱同学,表达善意,传递爱心。

(四)依据新二十四仁孝行为标准,让学生在家中践行仁孝

开展以父母长辈满意,彼此相处和谐为主要目标的仁孝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觉为父母长辈办实事、尽孝道。大力实施孝敬父母长辈的"六个一"活动,即每月放假回家给父母爷爷奶奶等长辈扫一次地、盛一次饭、洗一次脚、洗一次衣、捶一次背、谈一次心,让父母长辈开心、欢心、安心、舒心、顺心。让仁孝美德成为立家、立业之本,让学生树立尽孝是本分、不孝丢脸面的荣辱观。

(五)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践行仁孝

(1)组建以团员、班干部、学生会人员为主要群体的志愿者队伍,到敬老院、儿童福利院慰问孤寡,关爱幼小。针对老人、儿童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开展敬老助老、爱幼护幼志愿服务,为老人、儿童办实事、做好事,为孤寡老人和孤儿献爱心、送温暖,践行仁孝,培养学生的博爱情怀。

(2)开展邻里守望志愿者服务活动。倡导学生本着就近、就亲、就友、就熟、就邻原则结对子,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帮扶的形式,为空巢、孤寡老人,困难儿童提供定期探望、情感疏导、代买生活用品等志愿服务,解决其生活困难,解答其精神困惑,营造关心、关爱、关怀的良好风尚。

(六)开展仁孝典型的评选活动,树立学习榜样

把评选仁孝典型作为弘扬仁孝文化、提升学校文明水平的有效抓手,充分发挥典型的引路和示范带头作用。评选、表彰一批敬老爱幼、善待他人的先进典型,不断扩大典型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总之,中职学校开展仁孝文化教育,既是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需要,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百善孝为先”“百行仁为本”,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仁孝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也有利于促进学校的德育与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之间的有效配合。

参考文献:

[1]赵馥洁.论张载“民胞物与”价值观的普适性[J].华夏文化,2013(2):12-16.

[2]赵海燕.中职学校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天津市机电工业学校为例[D].天津:天津大学,2017.

作者:谭小良 李双希

第4篇:学校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如何让一所学校能够长期、协调、可持续发展,搞好学校文化建设是一条有效之路文化的核心是共享价值观的形成,我校“创造生长 幸福三中”的理念,就是把师生的思想统一到创新发展,享受奋斗后的幸福的共识上,并且以“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办学生喜爱的学校,成就师生精彩人生”为共同愿景,其本意就是引导学校的办学方向是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方向是服务和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由此,我们提出四大战略目标,建设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构建平衡且满足个性需要的课程体系,实施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教学,搭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课外活动平台。

在环境建设上,我们以“一切景观和设施都要会说话,要为学生学习提供切实帮助”。我们以“一轴”,即校门我们以国家版图、缶池、国旗台、学校荣誉墙为爱国主义教育主轴,同时这些景观为学生提供各种文化活动场景。在校园四周,以中国传统思想、各国名人名句为主题,构建悟苑和思苑,即激励上进又激发思考,外国的全部为原文,增强国际意识。在一处偏僻处,修建兰亭文化苑,用以感怀中国古代文人情怀和体验书法艺术,成为研习国学的之所。操场上用展板展示各种运动图解,使学生在活动训练之时获得技能提升。高中区、初中区,我们计划大力建设服务学生学习的各种场地和设施,为学生提供网络学习的服务。在教室的内外墙上,要建设学生荣誉榜及及学习感悟交流区,让积极的学习引领班级文化。在行政区以校史为主题,展示学校的历史。办公室要以便于交流为主,构建温馨上进的小环境。

一切的价值观念,要想被师生接受,并成为指导日常行为的力量,必须做到说和做的一致性。所以,学校的制度的合理性、办事程序的简洁性、利益分配的公平性就成了校园文化建设是否有诚意的关键。职评、进档、评先、评骨干,以及奖励,我们本着教师行为与学校的共享价值观的契合度、对学校贡献大小、个人业务能力的强弱来公平操作。教职工评价干部,相关教职工评职员,学生评分在教师考核中起决定作用,真正体现学生的中心地位,让一切涉及教职工利益的活动在阳光下操作,取信于民。

坚持为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服务,合理分配各种课程及活动的时间,在挖掘内涵上下功夫。在教学上,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用积极的正面的肯定,引领学生的发展,淡化消极的批评,鼓励学生学习上冒尖。学生教育上要以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为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最终形成有三中特色的教育思想、规程、资源和课堂文化和活动文化。

从建设学习型学校出发,扩大决策参与的广泛性,发挥教师民主参与热情,鼓励教师中开展教学的研究,外出学习提升专业发展,坚持学校、学生、教师同步发展的理念。

办好一所学校,当然离不开它所处的社会环境,上级部门、家长、社区、校友等社会各界人士,他们都是学校可倚重的资源,也是学校健康发展的监督者,评判者。所有的教育成果、优质学校都是学校发展所需借鉴和学习的资源。这一切构成了学校人际文化的核心,我们认为师生的人际生态(过去的、现在的)是核心的核心。

好的人际文化应是围绕着学生教育在说话,围绕着学校活动在研讨,围绕着个人情趣在活动,围绕着工作在交流。这些东西是可以被传承的,被放大,逐渐成为学校文化的主体。学生在学校的生活痕迹加以保留,生活故事传说加以传承。一方面是形成良好校风的基础,另一方面也是校友和学校联系的纽带,为学校的持久发展积蓄越来越强大的能量。教育系统的专家、优质学校、友好学校,更是实现开放性的要素,理论的引入,经验的学习,差距的查找,让学校师生在交流互动中冲满活力,这一切就构成了学校的人际文化。

总之,广纳社会力量,形成开放、创新、共享的学校文化。其核心就是在创造中改变,在改变中享受成果,建成一所有积极向上的校风,有扎实、肯干、会干的良好作风,有积极学习、主动发展的学风

第5篇:学校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莱西市店埠镇庄头小学

莱西市店埠镇庄头小学学校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学校文化是一个不断建设、反思、提高的整体工程,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为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提高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营造良好育人氛围,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修身 正心 明礼 笃行”的办学理念为核心,以服务全校师生为宗旨,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通过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学校核心价值观和精神文化的建设

学校核心价值观和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校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是全体师生对学校发展方向、人才培养规格、教学方式等重要问题所共有的理解与选择,是指导学校日常运作和组织发展的基石和核心,更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和核心。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也就是学校精神。良好的学校精神文化,能够催人奋进,会使师生逐渐形成一种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追求真理、刻苦学习、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和高尚明达、宁静淡泊的情操及博大庄严、任重道远的使命感。

1、建设积极向上的“一训”“三风”。 校训:修德敬业 自强自律 校风:崇德 求真 和谐 创新

教风:厚德博学 敬业爱生 学风:乐学善学 合作进取

2、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人际环境。校园人际环境是校园精神环境的重要支点,它包括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干群之间的关系。旨在激发原动力,增强凝聚力,形成向心力。包括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好学上进的学习氛围,严谨认真的工作环境,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3、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营造正确健康的舆论氛围。通过会议、办专栏、橱窗、画溪之音、国旗下讲话,设立校务公开栏、校园网站等,以及开展主题班会、主题教育、科技节、艺术节、评先评优、树榜样等活动,树正气,明是非,辨善恶、抨歪风,打造学校团队精神,逐步锻造学校的精神文化。

4、营造氛围,建设书香校园。读书启迪心智,读书滋养心灵,读书涵养人生。守住心灵的净土,走进名家伟人的精神世界,陶冶师生自己情操,丰富校园文化,营造书香校园。不断充实图书资料,提高图书设施的使用率和图书借阅率,为读书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在校园的橱窗和教学楼走道布置师生作品、名人名言;在花园草地布置有人文气息的宣传标语。利用乡村少年宫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通过读书知识竞赛、读后感交流、读书征文、经典篇章诵读、歌咏比赛等活动,建设“书香校园”,进一步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构建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

5、以“写规范汉字,树高尚人格”为主题,开展墨香校园建设。通过规范汉字书写,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提高学生书写水平。

(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也是一种文化,它具有规范性、连续性和导向性。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既是广大师生的行为准则,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通过它可以把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科学的管理机构,务实的管理阶层,严谨规范、实用有效的规章制度,是保证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建设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

1、继续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和民主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以德治校与以法治校密切结合,创新有利于师生、学校健康发展的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总务管理、学校设施管理等各种

管理制度,使各项教学管理活动有章可循,在一个有秩序的氛围下良性发展。

2、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围绕行政、党建、人事、教学、教研、德育活动、安全、卫生、后勤等各方面,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绩效考核制度,使之更加完美、人性化,实现有章可循。制度完善过程中,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取得多数利益相关者认可,同时每一条规定要宽严适度,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兼顾师生正常合理的需求,体现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从而提高制度的可执行率。

3、坚持有尊重的管理,充分体现制度的激励机制。依法管理,科学管理,精细管理,统一管理与分类管理相结合,管理与教育相结合,适度奖励与适度惩罚相结合,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外在管理与自我管理相结合,不断提升管理艺术与管理效率,做到情感管理、人文管理和制度约束的协调统一。

(三)学校行为文化建设

学校行为文化是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它是学校师生员工在教书育人、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做事方式和处事态度,是师生员工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体现在教学、科研、生活、管理、人际交往、社会实践中。

1、进行学校理念文化内涵的提炼。即“修身 正心 明礼 笃行”。

2、学校师德文化的提炼,即“厚德博学 敬业爱生”。学校加强师德文化建设,旨在激励陶中教职员工怀仁爱、和善之心,行正直事,做正派人;坚定品德高尚、服务学生、奉献教育的志向;追求刻苦钻研业务,努力达到专一的境界;促进同事之间团结协作的氛围,努力开创庄头小学更美好的明天。

3、学校管理文化的提炼。学校管理文化是学校管理领域内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倾向,是以学校教育价值观为核心的观念、制度、课程、行为方式和物质建设的集合体,对师生具有正面导向、凝聚激励、约束规范、同化辐射等作用,是学校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是学校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推动力。我校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结合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将管理理念提炼为“制度规范言行 目标激励进取 自警自律自重”。

4、学生行为文化的熏陶和培养:学生行为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培育出符合社会主义道德标准,具有强烈的爱国情趣、崇尚文明的言行习惯,具备健全的人

格和心理品质的优秀学生。由此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体要求为:习惯良好、兴趣广泛、人格健全、基础扎实、身心和谐、学创俱能、全面发展、特长明显。

实践途径:

(1)构建以集体为导向的人文文化,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①加强班级建设,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②全面落实全员德育,推动学校全员育人目标实现。 (2)构建以活动为导向的人文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①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推动学生特长发展。 ②开展广泛深入的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体验感悟。 (3)构建以和谐为导向的人文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①、提出三个主体(教师、班干部、学生)的不同要求,营造和谐育 人环境。

②、提出教师“四留情”(手下留下、嘴上留情、作业留情、处理留情),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通过校园行为文化的建设,使校园文化渗透到行为中,并将校园理念和文化内化为学生行为,建构出教师、学生自立、自主健康人格的行为文化特色,确保“校园文化”之树根深叶茂。

(四)学校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学校文化的载体。是学校视觉识别系统,是学校文化中最外在、最直观的部分,是将学校抽象的深层理念转化为具体的符号概念,通过个性化、规范化、系统化的视觉方案将学校的理念和精神传达出去,塑造学校的视觉新形象,给社会公众以良好的印象,从而吸引优秀师资和生源,激发学校成员的活力,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本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追求品味,重在育人”的宗旨,按照“科学规范,讲究实效”的原则,继续加大学校硬件建设的力度,一着不让抓好学校物质文化的建设:

1、调整学校绿化布局,在美化、生态化上下功夫。学校将对学校已有绿化进行布局调整,并计划将学校绿化进行社会化管理,提高绿化养护水平和管理质

量,构建生态校园。

3、规划设置具有本校文化特色兼备育人功能的校园景点。

4、利用教学楼楼梯道口墙面、教学楼通道间墙面,设立多处校园文化板块,努力创设悦目怡心、充满生机的校园育人环境,彰显学校文化特色。

5、对教学楼进行总体规划。根据学校办学理念,体现时代特征和学校办学特色,彰显学校办学理念,显现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

6、搞好班级文化名片和宣传栏建设。少先队要抓好班级文化的建设,围绕学校文化建设总要求,打造班级文化名片,将本班的班风、目标自行设计于文化名片之中,这样既可以明确奋斗目标,振奋班级精神,又可以表达学生的情感,展示才艺

三.创建过程:

第一阶段(3—4月)

1.起草方案、宣传动员,统筹规划学校文化建设。

2.借鉴经验,全面布置,进一步补充完善墙体文化,使得学校整体文化建设初具规模。

第二阶段(5—6月)

1.全面开展教学楼内文化建设,对楼内外墙体文化及班级文化进行布置。 2.进一步完善学校理念文化,形成完整的学校理念文化体系。

3.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形成适合现代教育的制度文化。 第三阶段(7—8月)反思整改,确定校旗、校徽、校标,重点做好章制完善、环境布置的整合性工作。

第四阶段(9—10月)精心规划,打造品牌,重点做好校园文化长廊的建设与宣传工作。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成立由学校领导班子为主要成员、教代会参加的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机构,全面组织领导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根据目标任务,明确各处室的职责,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庄头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于训成 副组长:于杉成

组员:刘淑娟 李秀玉 沈立勇 程显峰 左道俭 于雪芹 2.聘请专家团队帮助规划设计,提升学校文化建设水平。

聘请专家组成学校文化建设指导团队,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指导性建议,提升学校文化建设水平。

3.积极努力,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学校采取多渠道筹措经费、有重点进行投入、少花钱多办事等措施,切实加强现代化学校建设工作顺利进行。筹措现代化学校建设经费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渠道。

一是设立现代化学校建设专项经费并列入财政预算。每年初,学校拿出计划,向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党委政府申请,安排一定数量的校园文化建设经费,纳入教育经费总盘子,作为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并明确规定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二是学校在制订公用经费使用计划时,合理安排一定的比例,用于校园文化建设,主要用于软件资料建设。

三是学校积极与周边单位、办学村、社区开展文化共建活动,争取适当的经费和物质支持,实现文化资源共享。要主动争取学校周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管理部门无偿支持学校开展文化教育活动。

四是学校加强现代化学校建设专项经费的管理与监督,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逐步改善物质文化条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加强精神文化环境的塑造,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打造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使学校真正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

第6篇:学校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会到班级同学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形成一种良好地自觉地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班级作为学校的基层单位,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对于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本学期我校结合国学教育特色,加强班级文化建设,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启迪学生思想,升华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操,弘扬学生道德,使文明守纪、勤奋读书、乐于助人蔚然成风。

一、主题:诵经读典,儒雅人生

二、目标:让班级充满活力,充满人情味,充满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温馨的家。

三、领导小组

组长:冯建

组员:廖桂彬、梅林果、陶发键、况春、汪世东、吴万秀、先洁、各班主任

四、班级文化建设要求:

1、制定富有特色的班级口号、班风、班训等,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富有成长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2、发挥每一位学生的创造力,积极参与班级布置并定期更换,让每一面墙都“说话 ” ,形成班级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

3、建立健全的班级制度,包括班级公约、奖惩制度、值日生制度等等,以此约束学生的言行。

4、建立班级岗位责任制,实行岗位轮换制度,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鼓励学生发挥主人翁精神。

5、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

6、建立班级图书角,努力扩大班级藏书量,调动每一位学生的读书积极性,鼓励学生制作读书卡片,写好读后感,让全体学生“感激书籍,享受阅读”。

五、具体措施

积极营造浓厚的班级文化,发挥环境育人的熏陶作用。做到让“四壁说话”,让“每一面墙”成为“无声的导师”。

1、制作班级名片,悬挂在教室前门外侧。

班主任绘制草图,提供必要的素材,交对应的负责人协同制作。 制作内容:班级特色名称、班级全家福照片、我们的班主任我们的口号(班主任征集后学校统一制作)。

2、六星评比标志:根据六星评比结果,学校统一制作标志,悬挂在教室前门外侧,与班级名片并排。

3、教室前黑板上方张贴国旗、班风。(学校统一制作)

4、教室前黑板右侧摆放图书柜。

5、教室后黑板上方张贴经典诗词一句。(班主任根据班级情况选择,交对应的负责人制作。)

6、教室后黑板有主题鲜明、色彩丰富的黑板报,并根据学校要求定期更换。

7、教室后黑板左侧设置卫生角。

8、教室后门内侧张贴班级综合评比栏。(学校分年级统一制作)

9、教室前门内侧张贴《规范》《守册》。

10、教室内墙面窗户之间张贴名人名言。

11、各班根据自己班级特色设置其它专栏,如班级生物角、科技园、小眼睛看大世界、美文荟萃、露一手、班级之星、炫我风采、你真棒我也行、成长在线、加油站、知识海洋等等(栏目可以自定)以体现班级的个性化布置和班级特色。

每个版块由班主任和学生共同构思、设计、布置,布置体现“实用美观”,突显文化扭氛围和育人作用。力求简洁明快、生动活泼、符合小学生的特点。

六、班级文化建设的创建主题(供参考)

各班主任根据自已班级同学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管理特点,自选一个主题,也可自已规划创建主题,充分展示学生的作品,做好班级文化的建设工作,体现班级的特色,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学生共同参与班级文化的建设。

1、自我管理特色:创建学生自主、自治特色班。

和谐家庭特色:创建和谐家庭特色班。开展每人为班级建设献一策、做好事活动。

2、卫生免检特色:创建清洁卫生示范班。

3、常规管理特色:创建常规管理示范班

4、自主学习特色:创建自主学习特色班。开展学习方法研讨活动。

5、文明礼仪特色:创建文明礼仪示范班。开展文明行为展示活动

6、心理科学特色: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班。开展心理健康研讨活动。

7、文学特色:创建文学特色班。开展每人读一本好书,每人写一篇好文章活动。举办文章诗歌展览。

8、艺术特色:创建艺术特色班。开展艺术活动,举办艺术作品展、举办艺术特长展示。

9、科学兴趣特色:创建科学兴趣特色班。开展科技知识讲演活动和科技作品展示活动。

10、体育特色:创建体育竞技特色班,开展田径、球类等活动。

11、英语特色:创建英语特色班。开展每日生活英语读、说、写、练活动。开办班级英语沙龙。

七、班级文化建设的进程安排

第一阶段(2009年2月):

1、学校组织召开全校班主任例会,下发班级文化建设指导性意见。

2、各班级根据本班的实际制定班级文化建设方案,确定创建主题,理定实施办法。在班主任研讨会上进行交流。

第二阶段(2009年3-5月):各班级本班的班级文化建设计划开展班级文化建设。

第三阶段(2009年6月):学校组织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对各班级的创建情况进行检查和评比。表彰先进班级,总结创建经验。

关注班级,关注班级文化建设是每一个教育者特别是每一个班主任的重要思考内容。如何让每一个班级充满活力,充满人情味,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温暖的家,这是本方案的初衷,也是我校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一个努力方向。当然,学校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更离不开家长和社会的支持,我们要将这三方面紧密联系,形成教育的合力,共同促进我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发展。

第7篇: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校园文化是一种动力、是一种情怀、是一种希望、是一种生活;校园文化是一个不断建设、更新、提高的整体工程。是学校综合教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为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强化我校教育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提升办学品位,教学质量,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践行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为统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化课程改革,以优良传统和荣辱观为导向,以优化、美化、净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打造“具有活力、实力、魅力的丁楼初中”为发展目标,体现“先育人、后成才”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领导小组 组 长:马继武 副组长:李天利

成 员:赵刚、左臣志、 各班主任

三、实施原则

1、育人性原则:根据学校实际,环境特点和学校布局的需要,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使全体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提高思想觉悟,道德修养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整体素质。

2、整体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围绕校中心工作,体现时代精神,其功能应走一个统一的整体。

3、特色性原则: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丰富校园文化内容的形成,为校园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4、发展性原则:校园文化要坚持继承与发展的原则,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成多样特色显明,做到硬化、净化、美化、文化各项所布置个性鲜明,体现浓厚的校园文化底蕴和办学特色。

四、整体思路

1、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1)教学楼前后活动区,校内各条主路进行硬化、净化。活动区合适位置及路两旁建立花园。

(2)在教学楼前场地,在适当位置设立文化宣传栏。 (3)在宿舍活动区设立花坛。

(4)在墙上书写标语,墙内面书写标语、图标等。

2、校园育人文化建设。

(1)室外环境布置:校门外侧设立安全文化宣传内容,(2)班级环境布置:各班有“三表”(时间表、课程表)正对门口上方书写“讲普通话、写规范字”。 (3)各室文化建设:根据各室工作职能,确立相应标语及规章制度。

(4)厕所文化建设:除了净化、美化,也应注重文化,在相应的地方写上“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贴近方便、贴近文明”“不能随处小便、不能小处随便”等标语。外墙有标志。

3、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1)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机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坚持国旗下的讲话制度,坚持每周班会制度,认真做好节庆活动。 (2)利用班团会,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校情教育。

(3)实施特色大课间活动。安全演练、消防演练、逃生演练、文明礼仪、体质锻炼等活动,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4)积极开展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校园”氛围,发挥图书室作用,让每个学生都能“好读书、读好书、书读好”。

(5)积极开展各项评选活动,激励师生积极进取、勇于奉献的精神。

(6)打造教育团队精神,围绕“科研兴教、质量立校”的宗旨,要求教师做到“六个一”即:一个教育故事、一份教学设计、一节汇报课例、一篇课后反思、一本听课记录、一套学习材料。通过教研合作交流、专家引领等形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让教师“抬起头来走路”。

4、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维持学校正常秩序的保障系统,规范师生的行为,建立良好的校风,保证学校工作顺利开展。制度建设采取“从师生中来、到师生中去”原则,借鉴成功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做到“大家的制度大家定、大家的制度为大家”,形成“人人定制度、制度管人人”的和谐制度建设新局面。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9——10月)起草方案,着手校墙文化建设,做好校舍维修与新建工作。

第二阶段(10——11月)各科室布置,图书室整理工作,学生宿舍封阳台。 第三阶段(11——12月)班级布置、场地硬化。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周期长,见效慢的系统工程,需要反思和思考的地方较多,只有大胆探索,不断实践,时刻心系校园文化建设。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爱岗敬业的教职员工的通力合作,朱家庄联小未来的教育将更加辉煌。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朱家庄联小 2009年9月

第8篇: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宏扬国学精粹,丰厚校园底蕴

——兴化市楚水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优秀的校园特色文化是一种理念,一种气质,一种精神,是一所学校得以发展的灵魂。校园特色文化的建设则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及校园活动等各方面,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更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它是学校最高层面的建设,提升了学校教育的内涵与品质,推进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校园特色文化的建设不仅在于美化环境,陶冶情操,更重要的在于构筑博大的精神家园,积淀底蕴。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此计划书。

一、校情分析

我校坐落于昭阳古城外迷人的沧浪河畔,创建于2004年,前身为楚水实验学校小学部,2010年与邻近的“阳山小学”合并,并更名为“楚水小学”。

办学以来,学校以“人文关怀,和谐共进”的办学理念,以“让每个孩子都能赢在未来”为宗旨,以传承华夏文明为已任,构建“以信为本”“以礼待人”“以孝事亲”的德育品牌特色;以孔子倡导的“六艺”:礼、乐、书、数、射、御等六大主题来统领校园文化,学校以“打造精品,争创一流”为目标,形成了以国学教育、艺术教育齐头并进的特色课程格局。2008年,我校便被确定为中华诗文诵读实验校,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作文名校”“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现代技术学校”“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泰州市红十字示范学校”“泰州市三进工作示范校”等称号。2011年6月经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 1

同意成立“红领巾国学传承教育系列活动基地——东方少年国学院” 。

二、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国学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塑造良好品德,奠定优雅人格;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培育优良学风,形成优良校风;国学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生活,在国学文化的滋养中树立学生儒雅大气之品、感恩孝敬之品、诚信责任之品、仁爱友善之品、勤奋进取之品,用国学文化之光,照耀指引孩子们健康成长。

三、建设目标

国学文化,蕴藏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是民族之魂,文化之根;国学教育,是学生修身、立德、治心的教育。为此,我校确立了以下工作目标:

1.以外部形象文化为切入点,创设国学文化氛围,营造有形的国学文化教育环境,着力打造校园国学特色文化显性外形。

2.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校本研修为重要途径,形成国学文化教育校本特色课程。

3.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内化,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4.提炼主旨,在办学思想、学校管理、学科教学、校园文化等方面形成鲜明的学校国学特色文化,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四、内容与项目措施:

1.融国学文化于环境。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的外显形式,将国学与校园环境有机结合,以国学精神为底色构建学校环境特色,从校 2

园的整体设计到分区建设,再到班级布置,每个区域都体现出它独有的育人意义,真正寓国学文化于极富内涵的校园环境之中,体现“文化治校”主题,处处让人感受到国学经典的视觉冲击和精神陶养。 (1)展示国学名人名言名篇。学校将在走廊、过道、墙壁等处,精选历代国学大师肖像与经典美文,营造浓郁的国学经典氛围。如塑造孔子塑像,张贴孟子、武中奇、郑板桥等名人画像、人物介绍及作品,让学生能够近距离感受国学大师的风采和作品神韵;校园内,《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唐诗·宋词·元曲》随处可见,时时丰盈学生的生命。

(2)开辟国学文化长廊。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国学经典中蕴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的智慧精髓,学校将开辟国学文化主题长廊,如“书法长廊”“清风绿廊”“经典长廊”“科技长廊”等,让师生们感悟华夏文脉,品味中华文化浩瀚的丰富内涵,感受其奔腾不息的宏大气势。

(3)颂唱国学音乐经典。学校将精选师生耳熟能详的“诗乐启蒙”16首,设入校园音乐系统,在晨读前、散学后、课间活动时作为背景音乐播放;教师例会,欣赏一曲大师名曲或经典美文,让国学经典时刻伴随师生左右。

2.融国学文化于课程。让国学走进课堂,是学校进行国学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更是开展国学文化建设的关键。

(1)发挥学科课程主渠道作用。学校将国学教育与各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在不同领域挖掘国学文化因素,传播中华文明成果。例如,将经典诵读融入到语文课堂,将国画、剪纸等传统艺术融入美术课堂, 3

将国学内容变成歌谣,融入音乐课堂,将国球——兵乓球、武术融入大课间活动和体育课堂等。

(2)努力开设校本特色课程。我校将特邀专家指导,并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将积淀了几千年厚重的文化底蕴与人生智慧的国学经典编写成一套符合我校实际的国学校本教材,该教材将以诗文名篇为主,集名言警句、古典诗文、国学小知识于一体,包含国学经典以及书法、绘画、戏曲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各年级的校本课程计划,以校本课程引领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美好情感的生成,行为习惯的养成。

(3)积极开展国学文化课题研究。早在2007年,我校便将文化特色建设列为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结合本校实际,申报了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点课题“学校教育与发展”的子课题《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研究》,我校成为了“全国百家中华经典诵读实验校”。在该课题的基础研究上,我校又申报并立项了“十二五”国家级规划课题《国学经典诵读本土化策略研究》,研究工作正深入开展,并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近期,我校将开展国学“微型课题”研究,以“微型课题”为载体,带动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融国学文化于活动。围绕国学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内外文化活动、实践活动,化枯燥为生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理、益智、修身。

(1)一日五诵国学经典。全校师生做到:早晨自由诵读国学诗文10分钟;语文课前齐声美读古诗文;大课间集体诵读国学名句;中午精心默读经典美文;晚上亲子共读半小时。

(2)每日坚持书法习练:每天安排15分钟的写字时间,练习硬笔、软笔书法,弘扬民族精品,修炼师生文化,陶冶师生情操。

(3)常态举行国学教育活动:为使国学文化在师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校将常规开展国学经典系列活动。一是校园主题活动,举办爱国、礼仪、勤学等内容的主题班队会,举办“好书伴我行”国学诵读节,开设“国学小讲堂”等;二是利用课余时间,开设书法、国画、围棋、乒乓球、武术等多项社团小组活动;三是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寒暑假、传统节日,设立创新性的活动主题,让学生在生活中了解中华传统文明,体验国学内涵。通过这一系列国学活动,引领师生以国学立人,从而培育出具有民族情怀和国际视野的现代小公民。

4.融国学文化于评价。为让国学文化建设成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为,我校将结合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建立一套“国学雏鹰奖章”一至六级评价体系,分别按照不同年级就“学习内容”“学习目标”“效果达成”制定“国学雏鹰奖章”评价表,学生、同伴、家长、老师共同参与评价,学生完成每项内容,即可获得相应等级的“国学雏鹰奖章”;班级制定国学文化建设方案,以国学文化名人命名班级,力求一班一品,并将班级国学文化建设纳入学校班级管理考核之中。

五、实施步骤

1.制定计划阶段(2015年1月-7月)。宣传发动、分析校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充分挖掘校园已有的国学文化资源。

2.全面建设阶段(2015年8月-2017年8月)。全面组织实施校园国学特色文化建设各项工作,打造校园显性文化,开设国学校本特色课程,开展国学特色文化建设系列活动。

3.积淀凝练阶段(2017年9月-2017年12月)。对开展国学特色文化建设的情况进行检查,查找问题,研究应对策略。

4.铸造品牌阶段(2018年1月)。总结经验,铸造品牌,迎接验收。

六、保障机制

1.组织保障。学校全体师生统一思想,明确国学教育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选择,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有效途径。学校建立校园文化建设管理网络,把贯彻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纳入主要议事日程,成立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创建领导小组和实践小组,负责校园国学文化建设活动的规划、协调、管理、实施与考评。

2.师资保障。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学校的主体。学校将充分发掘本校内在资源,建立并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加大培养一批博学、智慧而儒雅的教师的力度,确保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顺利实施。同时,积极开发校外资源,聘请校外国学研究知名人士来校担任指导教师,讲学、指导、顾问。

3.阵地保障。学校将国学教育融入各类课程之中,编制校本教材,开设校本课程,使课堂成为传播国学文化的主阵地;全力打造校园和班级两级国学文化阵地,让校园处处弥散浓浓的国学气息。

4.活动保障。根据国学教育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国学经典系列活动,让国学经典融于活动之中,使国学经典教育成为我校的一项“文化运动”。

5.经费保障。学校设立国学文化建社专项基金,按学期投入一定的经费,以保障建设活动按期深入开展

第9篇: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年实施方案.

汀罗二中2014年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计划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面育人重环节。为了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强化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按照《关于在全县开展学校文化建设创新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利教字〔2012〕3号)总体要求,根据《利津县学校文化建设评估细则(试行)》,结合学习型校园与小班化建设情况,特制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以铸造精神文化、提升办学理念,研发课程文化、提升文化特色,创新制度文化、提升管理水平为重点,丰富文化活动,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提升学校文化内涵,全面提升学校管理层次,促进全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二、领导小组

组 长:韩廷良 副组长:崔建庆、

成 员:王明学、邵克昌、李同远、朱艾叶、李红梅、刘黎明及各班主任

三、实施原则

1、育人性原则: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势需要,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使广大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整体素质。

2、整体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密切联系社会实际,体现时代精神,同时,校园文化建设在功能中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特色性原则: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传统中挖掘新意,通过新事物来领悟传统文化,用融合的手段来为校园文化注入生机与活力。

4、继承与发展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继承与发展的原则,精心设计、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明显,做到硬化、净化、美化、文化,各个场所布置个性鲜明,符合特点,能使用规范字,体现浓厚的学校文化底蕴和办学特色。

四、目标任务

1、提升办学理念。在继承学校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师德建设和文明礼仪教育,形成作风民主、管理科学(领导文化),理念先进、师德高尚(教师文化),团结活泼、积极进取(学生文化)的学校精神文化,促进学校办学理念进一步统一到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上来。

2、提升文化特色。加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文化渗透研究,提升课程实施的文化品位;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拓宽学校课程研发思路,创新学校课程载体,丰富课程内容,实现学校课程与办学理念的有机结合,丰富课程文化活动,彰显学校文化特色。

3、提升文化内涵。立足学校实际,努力挖掘学校地域文化,确立学校文化主题,形成环境、班级、办公等文化既浑然一体又各具特色的文化氛围,打造学校主题文化品牌。

4、提升管理水平。立足学校实际,借鉴先进经验,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落实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修定学校建设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修改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形成各具特色的制度文化,探索文化管理,规范档案管理,实现学校管理的人本化、制度化、精致化和科学化,大幅度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五、主要工作

(一)开展精神文化提升活动,彰显学校办学理念

继续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以“三风”建设为核心,努力锻造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共同的团队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拼搏进取的创新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学校精神文化,打造全新的学校精神风貌。

1、加强学校领导作风建设。结合“学习型校园”创建活动,大力倡导学习风气,学习科学发展观、素质教育理论、新课程理念和先进管理经验,提高学校领导干部的理论修养,提升管理理念;开展学校领导治校方略论坛,研讨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结合的有效途径,推广科学、民主、高效的管理经验,提炼以学校文化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先进校风,引领提升学校精神文化。

2、加强师德建设。以深入开展作风效能建设为主线,以爱心从教,用心施教为主题,创新师德教育方式。广泛开展教师向先模人物学习等活动,大力倡导 “敬业爱岗,求实创新,教书育人”的教风,净化教师灵魂,凝聚团队精神,提升师德修养;深入开展”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优秀教师事迹报

2 告、“师德标兵”评选等活动,引导教师从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用文明语等细节入手,修师德、练师能、干实绩、聚师魂,凝聚学校精神文化。

3、加强学风建设。强化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从守纪律、站好队、做好操、扫好地、讲卫生、会思考、爱学习等基础行为入手,狠抓规范养成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学习和生活习惯;开展文明礼仪教育,通过文明歌曲比赛、学生礼仪知识竞赛和礼仪小品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结合”学生自主学习规范创新年活动”,组织学习规范知识竞赛和学习经验交流,加强学风训练,抓好学法指导,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团结活泼、积极进取的优良学风,彰显学校精神文化。

4、开展学校精神文化内化活动。通过校会、班会、宣传栏、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诠释学校办学理念和”三风一训”等学校精神文化,做到学校精神“入脑”、“入心”;举办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座谈会等活动,将学校精神文化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为,最终在教、学、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使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精神文化达到有机融合、完美统一。

(二)开展课程文化提升活动,打造学校文化特色

1、加强课程文化研究。一是确立“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观。牢固树立新课程理念,转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观,加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三维目标”研究,突出加强各学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育人目标研究;落实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要求,实现学科教学既传授知识、训练能力,又陶冶情操、培养习惯、提升素养的有机结合,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二是开展课程文化研究。开展课程文化渗透研讨活动,举办课堂教学德育渗透专题讲座,推出学科文化育人研讨课、示范课,引领全校教师提高学科课程研究水平,提高实施课程文化育人的能力。三是积极研发学校课程。拓宽学校课程研发思路,围绕学校办学理念,结合办学目标,挖掘学校地域和传统文化素材,创新学校课程载体,丰富学校课程内容,实现学校课程与办学理念的有机结合,凸显学校文化特色;开展学校课程研发评比活动,让课程文化成为学校文化的主导,发挥课程文化的育人作用。

2、开展课程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文化活动隐性课程的作用,让学生在学校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扎实开展好校园“艺术节”、“体育节”和“读书节”活动,制定实施方案,丰富活动内容,提高活动实效。扎实推进乡村少年宫建设,完善有利于乡村少年儿童开展科技、艺术、体育等活动的规章制度,落实场地、器材、师资等相关保障。启动“科技教

3 育进校园”、“学术讲坛进校园”、 “社会名人进校园”活动,聘请知名专家、学者、社会名人走进校园,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知识讲座、科普讲座、成长历程宣讲等活动,浓厚学校学术氛围、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3、丰富环境文化内涵。继续组织3月份”校园绿化美化月”活动,开展学校环境精品”景点”建设;精心培育“校树”、”校歌”,在校一年以上学生必须人人会唱 “校歌”;做到校园干净整洁、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为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创造优良的环境,达到“面面墙壁会说话、一草一木能育人”的效果,实现校园环境精品化。优化学校环境文化的呈现内容和呈现形式,做到楼层之间、功能区之间,墙壁、走廊等文化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注重效果,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做到环境文化主题化。

(三)开展制度文化提升活动,提高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

1、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一是建立学校制度文化体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坚持刚性要求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原则,从关心教师的生活学习、关心教师的专业发展、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出发,修改完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建立起包括学生管理、教师管理、常规管理、校本研训、后勤管理、考核评价等一整套管理体系;修定教育教学工作岗位职责,做到岗位职责与各项制度要求相统一,与学校办学理念相吻合,构建体现学校精神文化、符合学校办学理念、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突出以人为本的学校制度文化体系。二是健全学校制度民主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工会、团队会等群众组织的监督作用,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走访、座谈会、民主生活会、设立监督电话、监督信箱等形式,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实现学校管理制度的人本化、科学化、规范化;开展学校制度学习与落实活动,让广大师生学习、掌握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心行动”教育与实施活动,做到制度与人文的有机结合,实现学校管理由制度管理到人文管理、文化管理的转变,大幅度提升制度管理的效益。

2、加强学校档案管理。进一步提高对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建起规范的档案室,配备专(兼)职档案管理员,重视档案整理工作,分类、分期收集整理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材料,规范装订;高度重视教师档案、学生档案、财务档案及学校发展重要活动档案等长期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要组织好档案管理员培训,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档案管理员培训活动;开展档案管理专项督查,不断提高学校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扎实做好学校文

4 化积淀工作,保证学校档案能够体现学校发展历史,彰显学校文化特色,发挥档案文化的育人作用。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中心校成立由学校一把手苏校长为组长的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全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年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工作,确保学校文化建设长期深入、有序有效开展。

2、强化工作措施。一是确保经费投入。各单位要把学校文化建设经费纳入学校经费预算,保障投入到位、人员到位,促进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年活动扎实开展。二是实施典型带动。通过召开现场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培植先进典型,实施典型带动。镇教体办将适时召开学校文化建设研讨会、现场会,推动学校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3、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建立专家指导机制。邀请县内外学校文化建设专家,成立学校文化建设指导组,对学校的文化建设进行全面指导,提升学校文化建设层次。二是建立成果展示机制。适时组织现场展示交流活动,为各学校展示成果搭建平台;建立学校文化建设专题网站,为学校展示成果,交流经验搭建平台。三是建立检查评估机制。以争创学校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和文化名校为契机,加大对各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年活动情况的检查督导力度,按照各单位建设规划,加强过程督导,促进学校文化建设按照规划有序开展。镇教体办将强化过程督导,做到一月一调度,确保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年活动取得实效。四是打造师生良好精神风貌。培育积极向上、以校为荣、开拓进取的师生精神风貌,制定师生礼仪规范,学校在岗教职工要统一佩戴校徽,在校学生要统一佩戴学生证,要用在校师生的文明行为习惯,影响家庭和周边群众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做到学校与周边环境的良性互动。

杨家坡中心小学 2012年5月30日

上一篇:部编语文教材培训心得下一篇:酒店客房领班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