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钢琴教学教育心理学论文

2022-05-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家庭对儿童接受幼儿钢琴教育成为可能。但是在实际的幼儿钢琴教学中,趋于小龄化、长时化、考级化、功利化的错误的教育定位,让幼儿在学习实践中枯燥、乏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钢琴学习的兴趣培养尤为重要,唯有兴趣才能让学琴之路走得更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钢琴教学教育心理学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钢琴教学教育心理学论文 篇1:

4—5岁幼儿钢琴游戏教学理论初探

摘 要: 游戏教学是指运用游戏性语言和游戏活动进行的教学。本文从幼儿钢琴教育现状入手,重点探讨4~5岁幼儿的心理特点和钢琴教学的基本规律,从而引出幼儿钢琴游戏教学的理论依据,为游戏教学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游戏教学 钢琴教育 幼儿教育

法国大文豪雨果曾说: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随着幼儿早期教育事业的发展,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作为“乐器之王”的钢琴自然成为有一定经济基础家庭的首选学习对象。一般说来,4~5岁是孩子开始学琴的最佳年龄(部分孩子因生理、心理发育不同,可依据情况或早或晚)。这一时期孩子的小肌肉群已发展好,练琴不会影响手的发育,并且年幼时手的关节和腱膜很柔软,从演奏技术来看,手指间的伸张力、手指关节的弹性都能得到有效训练;除生理条件适宜外,这一时期孩子的心理发展也进步不少,比如,能够接受一些任务,完成每节课的钢琴作业;在听觉方面,这一时期孩子的听觉器官比其他器官更活跃,他们的好奇心、模仿力、记忆力都较好,加之没有作业负担和升学压力,时间比较宽裕,易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探讨适合4~5岁幼儿钢琴教学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研究缘起

1.1钢琴教育的普及

钢琴传入我国大约一百来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不少家长开始让孩子学弹钢琴,尤其近十多年来,全国琴童数每天都在飞速增长,钢琴在我国得以普及。琴童数量增加,对钢琴教师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质量却有所下降。理想的钢琴教师应既有较好的专业演奏技能,又有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

1.2普及后钢琴教育出现的问题

现今幼儿钢琴教育出现了很多问题,总的说来是教师队伍鱼龙混杂,好的教师稀少,这样的队伍很难保证教学质量。面对4~5岁幼儿这样一个特殊群体,钢琴教育出现了教育成人化、与幼儿认知脱节、填鸭式教学、不注重基本功与音乐性、只为考级、家长教师功利化等问题,造成孩子对钢琴产生抵触情绪或硬着头皮弹出毫无音乐性的曲子。这都亟待老师提高职业素质和专业素质,尤其在幼儿初学钢琴时下工夫。

1.3个人实践经验及兴趣

笔者从五岁开始学习钢琴,最初也是抵触钢琴的孩子之一,深知孩子心中渴望什么样的钢琴课、渴望拥有什么样的音乐回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游戏教学的魔力——能让孩子,尤其是开始比较抵触钢琴的孩子在面对枯燥的技术、抽象的音符及每天固定的练琴时体会到快乐并获得一定的音乐成果。

2.4~5岁幼儿钢琴游戏教学的理论初探

2.1游戏用于幼儿钢琴教学的心理学依据

钢琴是一门需要严谨、自觉、刻苦学习态度的技艺,怎样才能让儿童对这门技艺产生兴趣呢?首先要了解儿童的心理特征。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和试验认为4~5岁幼儿的心理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

2.1.1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儿童思维的真正形成期是在2岁左右,幼儿期(3~6、7岁)是思维开始发展的时期,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4~5岁最典型),这一时期幼儿主要通过感知、依靠表象认识世界。他们能够掌握代表实际东西的概念,不易掌握抽象概念。比如:乐理教学比较抽象,若用成人化的教法,则孩子不仅无法掌握,还会因艰涩难懂失去兴趣。运用游戏教学法,能使抽象变得具体,更易让幼儿学习钢琴。

2.1.2注意的不稳定性

这一时期的幼儿有意注意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水平低,稳定性差,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与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有密切关系的刺激物,成为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在幼儿注意的这种特点下,游戏显得格外重要,因为游戏可以引起幼儿的兴趣,将有意注意转为无意注意,延长其注意时间,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2.1.3幼儿期是形成最初个性的关键期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3~6岁)是最初个性形成的关键期。对于4~5岁的幼儿(属于幼儿期)来说,教师应运用幼儿最喜欢的教学方式——游戏,使幼儿形成有利于钢琴学习的个性倾向,比如,端正幼儿学习钢琴的态度,培养幼儿学习钢琴的兴趣,养成练习钢琴的习惯等,这些能使幼儿在最初学习时就进入良性循环。

2.2幼儿钢琴教学的价值取向

幼儿钢琴教育属于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范畴,因此它的目标与艺术教育的终极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即促进儿童人格整体和谐地发展。

2.2.1幼儿音乐感的培养

国内幼儿钢琴教育多以技术训练为主,这是因为钢琴的确是一门难以掌握的技艺,很多人苦练十多年也未必成才。这种偏向容易导致孩子成为一个机械娃娃——只会钢琴动作,毫无音乐表情,不懂得技巧,只是表现音乐而已,不知道这些技术该怎样表现音乐,为音乐服务。这样的钢琴教育会使孩子陷入匠人式的危险。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幼儿钢琴教育的目标和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基本功和音乐感同样重要。大多数家庭不是抱着培养钢琴演奏家的目标,更重视孩子音乐感的培养。虽说天赋是音乐感的主要来源,但后天的熏陶非常重要。基本功、音乐感不仅不相矛盾,反而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音乐感的培养更能激起孩子学习基本功的劲头,基本功学习的好坏决定音乐感表现效果的优劣。学琴初期就要重视培养音乐感。

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才能更好地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呢?

游戏教学符合孩子心理特点。如以上下台阶的方式学音阶比乐理课式地讲解要生动得多,有效得多;在弹《麻雀》、《小天鹅舞曲》等动物形象鲜明的音乐时让幼儿做游戏,老师弹奏,孩子模仿麻雀蹦跳和小天鹅轻巧的舞步。通过玩这样的游戏,孩子在弹奏以上乐曲时就能把握好音乐形象,并从中得到乐趣。

2.2.2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音乐感的表达需要儿童动用联想、想象和创造力,将抽象的纸上音符转化为心中流淌的“歌唱”,再用一定的手指技术将其呈现在琴键上。只有充分启发创造性思维,幼儿才能通过丰富的想象充分理解音乐内涵,增强音乐感。孩子学习音乐可以开发智力。通过音乐学习,记忆、协调和集中力得到发展,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教育心理学认为,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发展智力的核心。在钢琴教学中有意识地启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不仅可以提高孩子对音乐的理解力,而且对幼儿智力的发展十分有益。

怎样在幼儿钢琴教学中启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呢?

游戏教学能启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如模仿游戏,用音乐模仿雷声、小溪流水、鸟叫等大自然美妙音响;听音想象游戏,老师可以弹奏或播放形象鲜明的音乐让幼儿闭上眼睛想象,甚至可以画下来等。

总之,游戏应用于钢琴教学是基于儿童心理特点和钢琴教学价值取向的。能让幼儿愉悦主动地学习钢琴是每个老师和家长的最大心愿,但对于很多4~5岁的孩子来说,学琴有时候是抱着玩一玩的心态的,自发性、随意性都很强,因此需要适度的压力,毕竟钢琴本身是一项复杂的心智活动,技术和技巧要求高,哪怕音乐天分再高的人,也不会在绝对的轻松愉快中习得,非持久的日日磨炼,难以掌握。对于4~5的初学者来说,游戏教学确实益处良多。“万事开头难”,希望孩子不仅不会绊倒在初学钢琴的道路上,反而会在游戏教学的引导下,一步步迈向美妙的钢琴世界。

参考文献:

[1]黄瑾编著.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

[2]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

[3]司徒璧春,陈朗秋.钢琴教学法[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

[4]凌紫根据周广仁先生的现场之一记录整理.沃特曼女士谈钢琴教育的方法[J].

[5]许卓娅.艺术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J].幼儿教育,2001(11):4-5.

作者:周媛

幼儿钢琴教学教育心理学论文 篇2:

幼儿钢琴学习兴趣培养的途径与思考

【摘要】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家庭对儿童接受幼儿钢琴教育成为可能。但是在实际的幼儿钢琴教学中,趋于小龄化、长时化、考级化、功利化的错误的教育定位,让幼儿在学习实践中枯燥、乏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钢琴学习的兴趣培养尤为重要,唯有兴趣才能让学琴之路走得更远。

【关键词】幼儿 钢琴 培养 兴趣

近年来,艺术教育的锣鼓越敲越响。“从娃娃抓起”的观念走进千家万户,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不惜砸重金在自家的“潜力股”身上,为孩子报了各式各样的补习班,钢琴学习班也是其中。然而,钢琴是一种技能性、技巧性学习,学习时间长,学习过程重复枯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钢琴学习失去了兴趣,在幼儿自制力尚未发展完善之时,很难高效地学习,更容易产生排斥、厌恶的情绪,使幼儿钢琴学习带来困惑与困难。本人尝试和思考幼儿钢琴学习兴趣培养的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钢琴初期的正确引导来激发幼儿钢琴学习兴趣

幼儿钢琴教师要对幼儿教育方案和教学细节进行备课和预设,充分体现对幼儿思想和情绪的正确引导。

教师引导要做到“三心”。

一是要有“耐心”。钢琴教师要给予每个孩子足够的耐心,时刻观察幼儿的想法,引导幼儿正确的学习观,正确面对困难,克服和解決幼儿钢琴学习初期的肢体紧张、畏难情绪等各种学习中的问题。

二是要有“信心”。钢琴教师要调动幼儿学习钢琴的信心,使幼儿平稳度过钢琴学习的入门期,让幼儿带着开心和自信自觉地学习下去。

三是要有“爱心”。钢琴学习对于幼儿来说,不仅仅是对幼儿体力的挑战,而且也是对幼儿身心的煎熬。钢琴教师要多关心幼儿的身体,要带着爱心来教学,从人性的角度多为幼儿考虑,不要让幼儿怕钢琴,怕学习。

二、根据幼儿年龄的认知特点来培养钢琴学习的兴趣

不同孩子有不同性格,教师应当适当了解幼儿心理学,根据每个孩子年龄特点,性格特征因材施教,有助于培养兴趣。

曾带过一个5岁幼儿学生,活泼开朗热情,但十分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5岁的孩子不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在他们还未体会到音乐带给人的快乐的时候,坐在琴凳上着实是一种煎熬,作为教师应该深知这一点,切忌肆意责骂孩子,若是无意中给他们种下“上钢琴课就是挨批评”的潜意识种子,那接下来的教学恐怕就很难进行了。一个高效的课堂必须建立在集中的注意力之上,从认知的角度来讲,5岁的孩子是以直观表象的形式来认识事物的即通过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来联想的,根据他的认知特点,我拿出一首新曲子的时候会先给他讲故事。例如《玛丽有只小羊羔》给他讲诉其故事,告诉他整首曲子为什么是欢乐的情感。可以把与小朋友一起玩耍的快乐感觉带入曲子,然后可以进一步培养他“听”的能力,用缓慢哀伤和快乐两种感觉来演奏曲子,让他分辨哪一种是正确的演奏风格。像这样,抓住他的注意力之后的教学进展就会顺利很多,孩子也不容易打岔跑神导致一句话要重复很多遍的低效率学习过程。

三、游戏式学习来激励幼儿钢琴学习兴趣

在幼儿钢琴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认谱能力是一个很吃力的过程,有些心理学家曾警告说:让幼儿在庞大的钢琴面前,看着暗号般的豆芽菜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识谱是学习钢琴兴趣的拦路虎,稍有不慎就会让学生对学习钢琴产生枯燥乏味的情绪。

刚开始培养认谱能力时,建议从游戏入手,比如,你问我答的方式,在五线谱上任意指一个位置,让学生尽快说出音名,锻炼其反应能力。切忌一开始就照着谱子挨个念音名,那样枯燥的做法只会把兴趣扼杀在摇篮里。等学生能够较快地反应出音名时,可以适度挑选一些节奏缓慢,旋律优美,耳熟能详的小曲子让学生哼唱音名。

培养能力与兴趣需要循序渐进,没有人能“一口吃成大胖子”。年幼的学生难免会丢三落四。认为很多时候学生并不是故意要弹错惹老师动怒。在认谱学习过程中磕磕碰碰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激励法带来的动力远远大于责骂。比如可以告诉他:“比之前进步多了,努力一下我相信你一定可以流畅无误地弹好的。”经常受到激励的孩子的心理能够更健康得发展。

四、体验成功的快乐学习来诱发幼儿钢琴学习兴趣

钢琴学习兴趣的培养,需要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只有在幼儿心理愉悦的状态下才能更加高效的学习。

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在他的“效果率”中认为:人们对工作或学习如果得到满意的结果,能增强自我效能感,树立自信心,从而会增强动机,激发兴趣。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由此可见,成就感对于一个人的学习的重要性非同小可。培养幼儿对钢琴的兴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要守护一个学生顺利地感受到对钢琴的兴趣,需要更多方面的支持和努力。

例如,在学习音阶的时候,很多学生会记不清哪里要开始换指,长长的音阶常常会让年幼的初学者头疼不已。这时教学者千万不能急躁,可以让学生先练习两个八度,分手练习,让其数数 比如C自然大调:123(换指)1234(换指)123(换指)12345.用这样的方法帮助记忆指法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错误率大大减少,效率大大提升。有成就感了,学习兴趣自然就上去了。

此外,家长的配合也很重要。作为家长更应该重视孩子的点地成长,若发现孩子对学习钢琴出现厌倦的心理,应该及时疏导,调动情绪,比如搜寻所弹的曲目的音频,播放给孩子听,这样先声夺人,使孩子精神为之一振,起到学习暗示的作用。或者让钢琴与孩子兴趣的事情“捆绑一起“比如练完一小时允许出去玩一会,这样使练琴与愉快的感受联系在一起,激发练琴的欲望。

总之,培养一个孩子的学习兴趣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但它会带来的回报是无可估量的。孩子有了学习钢琴的兴趣,便能愉快高效地学习。

【参考文献】

[1]章颖.浅谈幼儿钢琴兴趣的培养[EB/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526/15/1528149_29619417.shtml,2009-3-3

[2]马红利.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与自信心,激发兴趣[EB/OL].http://jy.hner.cn/u/mhl1189/Blog.aspx/t-52724

[3]李荣辉.运用心理学理论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浅谈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作用[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9(01)

[4]苏宝静.钢琴学习中兴趣培养的重要性[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4)

作者:陈浚婷

幼儿钢琴教学教育心理学论文 篇3:

幼儿钢琴教学的几点心得

摘要:本文着重从幼儿钢琴教学中;幼儿的生理,心理等发展过程出发,来阐述幼儿钢琴教学的一些特质,从而使人们认识到培养孩子兴趣和接受正规钢琴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心理倾向 三位一体

钢琴乐器之王,被人们誉为音乐皇冠上的明珠。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钢琴也开始走进寻常百姓之家了。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家长望子成龙,为培养孩子不辞辛苦的带着他们上课,从而在社会兴起“钢琴热”,钢琴教育在普通中学和幼儿教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也已成为少儿塑造美好心灵进行美学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钢琴教学是一项十分专业的学问,尤其是幼儿钢琴教学更有其特殊性。因为孩子在幼儿时期有特殊的心理表现,所以幼儿钢琴教师必须熟悉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这样才能配合做好幼兒钢琴教学。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进行钢琴教学的前提和保证

钢琴教师首先应努力成为孩子的“朋友”——可以无话不说的知心朋友,然后才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因为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都相当稚嫩,教师要主动的和孩子进行交流对话,所谓“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孩子对教师的个性、风格等有一定的了解后,再进入教学主题,当师生之间产生了一定默契之后再过度到实质性的钢琴教学,通过教师亲切友好的谈话、讲解和富有表现力的钢琴弹奏等教学活动,在不知不觉中,使孩子对老师产生由衷的爱戴和敬佩之情,由此孩子便会心甘情愿的听从老师的教诲并学习钢琴弹奏知识。

二、培养幼儿钢琴兴趣的重要性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且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幼儿时期,心理发育尚不完全,缺乏意志。虽然他们的好奇心很强,但如果不能及时的把好奇心转化为对钢琴的浓厚兴趣,久而久之必然会对枯燥的指法及音节等产生厌烦情趣,有些家长和教师不注意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只是一味的逼迫孩子硬学,结果有的孩子不堪忍受就会放弃。儿童最容易接受生动活泼有感染力和富有情趣的事物。为了开启幼儿学习兴趣的大门,教学中应采取启发、诱导、激励的方法培养和加深对钢琴的兴趣。

三、适当启发幼儿思维的创造性

培养创造性思维,不仅可以提高儿童对音乐的理解力,同时对儿童的智力发展也十分有益。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所创立的奥尔夫教学法,应用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原理来培养人的创造性,充分调动了一个人的感觉器官来接触音乐,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表达。比如相同的一个节奏型或一段旋律,可以根据个人的不同感受演化成各种不同的动作表现,强调并鼓励哪怕是细微的与众不同之处。在幼儿钢琴教学中也是如此,如果只是死板的让学生按乐谱的要求去弹奏,必然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四、斟酌教学语言,化解学习困惑

开始进入钢琴教学阶段了,你会发现由于幼儿的生理、心理尚处于初级阶段,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还很低,这时教师可以大胆的引用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及动作游戏来比拟。例如:高低音谱号,我会让孩子们自己去想象它像你在哪儿见过的东西?这时他们会说,高音谱号像棒棒糖和小蜗牛,低音谱号像耳朵。

很多小孩在学到《玛丽有只小羔羊》的时候会特别的兴奋与激动,似乎在这首曲目里面找到了与他们共鸣的地方,这时教师可以根据这个标题给孩子讲解一个生动好玩的故事,彻底的燃烧起孩子想学的欲望。

五、规范教学行为,提升教学理念

1、边弹边唱,提高视奏和读谱能力

我们教师每次指导孩子学习一首新曲时,先让学生认识五线谱,感受音乐的节拍特点、旋律走向及音乐情绪之后就开始尽可能的先让孩子大声反复地唱一段旋律,包括里面的休止符。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读谱、视奏能力,还可以让孩子较快地理解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综合感觉。

2、耐心的示范

教师应当成为幼儿最直接和最好的榜样,示范法是钢琴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因此老师应该认真耐心地进行弹奏示范,突出重点,并明确讲解弹奏要领及练习方法等。当教师进行示范演奏时,幼儿受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并通过不断模仿老师的弹奏动作、触键方法、音乐呼吸及表情处理等,获得钢琴表演的最直观和感性的经验。

六、老师、家长、孩子三维一体

家长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学生从教师那里学习到了知识,如果回到家中就扔了只顾玩,那样也是起不到一个好的效果的。家长也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督促幼儿的钢琴学习。

1、培养良好的习惯

给幼儿养成一个良好的练琴习惯,不但为目前所用,对于以后的成长向更高一层迈进都有很大的益处。首先要让幼儿有练琴的意识,幼儿的练琴时间不宜过长,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主,刚学时可能二十分钟,渐渐熟悉后,就只能十几分钟,脾气来的时候甚至是五六分钟就要出去玩,所以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练琴习惯。

2、家长也要和孩子一起学习

在教和学的过程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纽带是家长。家长应熟知孩子的每次汇课情况,因此孩子在汇课时家长一定要在场,全面了解孩子的进度和所存在的问题,并了解教师所布置练习要求,才能在练习辅导中做到心中有数,因此教师和家长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中应正确引导和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激发孩子对钢琴学习的主动性,克服对教师和家长的依赖性,创造和谐、温馨的环境做到有理智有耐心,宽严并济,张弛有度。

七、重视手指练习的教学

1、规范音阶琶音的指法

音阶和琶音是钢琴基础教学中的基本内容,从一开始就要建立合理的指法习惯,是手指练习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讲解时,可以先从乐理知识入手,配合上听觉,让学生自己找,虽然开始可能慢些,但记忆深刻,不会弹一个忘一个,最后老师可以和孩子一起找出他们其中的一些指法规律。

2、“预备”的重要性

在触键发音前手先到位“预备”好,是准确演奏的前提条件。具体的说,远距离的大跳要抽出来单独练习,从慢练开始,在手指触键发音前,手臂和手指先行到位。有的学生会在某个段落总是弹错音或碰错键,我会把发音前手指先预备到位的要求提出来,让他在错音前停下来,先把手指放到正确的位置。可以先用较慢的练习,手指找到正确的位置再弹下去,几个来回后,在发音正确的基础上加速练习,使学生建立正确的键盘感觉和肌肉习惯。

3、两手独立性的练习

培养两手的独立性是钢琴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即使在一些很短小的乐曲中,也常常会有左手伴奏右手弹奏主旋律的段落,或是左手跳右手连、右手跳左手连的部分,学生常常会跟着一只手走。这时首先要告诉孩子两手分别做的不同的动作,分手慢速练习,然后才逐渐把两手放在一起弹奏,加强两手的机体协调性。最难的是要求学生左手轻一些或右手主旋律响一些,我的方法是弹旋律的手在钢琴上正常弹奏,而弹伴奏的手则只动手指不出声音的“无声法”来进行练习,使两手在用力和触键上拉开距离,便于体会两手的独立性,然后再逐渐缩小两手在音量上的差距,直到耳朵听到的音色令自己满意为止。

八、养成聆听的习惯,培养综合性的音乐感觉

耳朵是钢琴演奏者的监视器,也是学生独立练琴时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要教会孩子们正确的弹奏方法,更要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声音概念,让孩子们知道自己在弹奏中的不足与差距,培养他们自我修行的技巧和能力,他们才会在练琴时进行弹奏动作的自我调整,向正确的方向靠拢。

1、培养学生多声部的听觉

在钢琴作品中除了旋律外,还有丰富的和声、复调、织体。多声部层次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必须具备“立体化”的多声部听觉。所以在钢琴教学的初级阶段,要指导学生学会听长音,听声部等,比如右手要保持四拍,而左手还在弹,可以要求孩子试试看是否还能听见上面的那个音,这时学生的听觉器官会进入一种准备状态。教师的任务就是不断地向学生发出信号,让他们注意聆听,并告诉他们听什么、怎么听,使他们的耳朵能够在整个弹奏过程中保持积极的状态,起到监督和指导弹奏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和声听觉

学生在弹奏中同时也要注意聆听和声的变化。因为音乐中和声的序进、色彩、紧张和松弛、游移与肯定,都对音乐的表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在一段明亮的和声段落后,紧接着一个柔和色彩的和弦或者出现变化音和转调时,问问学生“这个音写成这样你觉得好不好听呀”,也可以在他弹奏新的和弦和段落前以感叹“真好听啊”来提醒学生注意和声的变化,学生就会逐渐有意识地体会到音乐色彩的变化,感受到音乐表情的细腻转换。

九、了解乐谱的意义有助于提高音乐表现力

1、乐谱所蕴藏的音乐密码

乐谱是体现作曲加乐思的载体。演奏者要理解并遵循乐谱上的音符、休止、强弱、快慢等音乐标记,并通过这些标记去领会和表现音乐,我把这些音乐标记称为音乐密码。我们教师的责任就是帮助学生在学琴的初级阶段就培养他们科学、立体、全面的了解乐谱的意义,引导他们发现“音乐密码”,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2、表现音乐从乐句做起

音乐的旋律总是在流动着的,乐句经过起句推动后走向高点,然后渐渐转入结尾,这是音乐的基本方式。把这些乐句的结构表达清楚,像平时说话一样有语调、语气和呼吸,就能赋予音乐自然的生动性,使之“像说话一樣”。

在幼儿钢琴教育中,教师只有遵循他们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注重兴趣的培养,选择灵活、有趣的教学方法,才能使钢琴教学顺利进行,从而为日后的音乐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薛良.音乐知识手册(第2册)[M].中国文联出版社,1991年7月

[2]李嘉禄.钢琴表演艺术[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9月

[3]顾于菲.钢琴教学指导[M].S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

作者:骆云飞

上一篇:班主任的梦想演讲稿下一篇:工作室主任竞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