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叛逆

2024-06-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教育 叛逆(精选15篇)

幼儿教育 叛逆 篇1

在放清明假前,我做了一次家访,这位学生的家长很有个性,对教育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我们在交谈中提到了叛逆期,她对叛逆期的解读是让我感到吃惊的。她愤愤然地说:“不要跟我说什么叛逆期,在我的字典里就没有叛逆这个词。”

说实话,对于已经从教二十几年的我来说,还真的是第一次听到这样观点。回家后,我反复思考了这句话的含义,并认认真真地反省了自己之前对叛逆的不重视。叛逆期到底是什么时期?它到底有什么特征?叛逆期是不是会出现在每一个人的身上?相信这应该是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今天,我就来为大家解读一下。

“叛逆期”,这个词并不陈旧,也就是说它出现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八零后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叛逆期,八零后之前的人就更加不知道了。我是七零后,我压根就不知道什么是叛逆期,压根就没有听说过这个词。九十年代开始,这个词出现了,而且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时期,人们所面对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不一样,所接受的教育形式、教育厚度不一样。这些不一样,势必就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家庭环境差,吃不饱,穿不暖,整天都在为生存发愁,整天都在为自己的前途命运担忧,这种状况下,你如何叛逆?你拿什么叛逆?你有什么资格叛逆?你叛逆谁?你叛逆给谁看?谁有时间去理睬你?生活都没有保障,活下去都艰难的时候,没有叛逆。

社会进步了,科技发达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总的一句话就是日子过得好了,各种各样的新生事物出现了。这个时候,叛逆出现了。叛逆最显著的表现是什么呢?要么是不听话,要么是不说话。不听家长的话,不听老师的话,不听所有人的话,心中只有自己,只有自己的喜好,只有自己的世界,其余一切都不在考虑之列。问他什么都不言不语,封闭自己,压抑自己,拒绝交流,拒绝沟通,拒绝一切来自外界的干扰,把自己置身在一个铁盒子里,把自己置身于叛逆期所给予的独特定义里。

为什么会这样呢?回答说:我到了叛逆期。为什么不能够改变呢?回答说:叛逆期的人都是这样的。叛逆期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抵挡的发展趋势,叛逆期似乎已经成了众多家长难以逾越的鸿沟,叛逆期似乎已经成为了众多青少年吊儿郎当无所事事的有力屏障,叛逆期似乎已经成为了那些不思进取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无可厚非的理由了。

是不是每个人都会出现叛逆期呢?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我可以很认真、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叛逆期肯定是存在的,肯定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但是,没有人说叛逆期就一定要不听话,也没有人说叛逆期就是要拒绝沟通。叛逆期的出现主要三个因素有关:一是身体的生长发育;二是身边人群的影响;三是社会大环境的辐射。一个人的童年和老年时期,是一生中最为单纯的时期,没有物欲的追求,没有名利的束缚,就是那么的简简单单,那个时候是没有叛逆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所见所闻的增多,随着接触人群的复杂多变,随着社会现象的耳濡目染,单纯发生了变化,简单发生了变化,心态发生了变化。诸多的变化综合在一起,给了叛逆以理由,给了叛逆以台阶,给了叛逆以土壤。

要解决叛逆带来的问题其实并不难,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首先是家长的高度重视。你要承认叛逆期的存在,你要理解叛逆期会出现的种种迹象。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疏导,我说的是疏导,而不是打压。怎样进行疏导呢?你可以从正面进行引导,充分肯定孩子的与众不同,坚信孩子能够通过自身的调整平稳度过叛逆期。不要拿孩子跟身边的同龄人作比较,千万不要比较,一点都不要比较,因为比较会让人反感,比较会让孩子更加无所适从。你就从孩子自身入手,就从他自我调控、自我抵御、自我完善等等方面进行正面鼓励。

它有很强的故意性,还有很强的模仿性。因此,适当干预孩子的交往人群,适当干预孩子的模仿欲望,适当改变孩子的生活环境都是非常有效的措施。请你记住,千万不要打压,不要挖苦讽刺,不要轻言放弃。因为越压越糟糕,越放弃越麻烦。另外,不要总是唠叨,不要总是揪住不放,要做到适可而止,要做到收放有度。

请你记住:叛逆,很多时候是由模仿开始的。有时候是由环境和身边的人群直接影响到的。如果没这些诱发的因素存在,叛逆期根本就不会叛逆。所谓的叛逆,其根本就是“作”和“装”,如果能够正确认识它,那么一点焦虑都不需要有。

幼儿教育 叛逆 篇2

关键词:叛逆,初中生,教育

叛逆心理是初中生的一个心理特点。怎样教育叛逆的学生?初中生叛逆怎么教育?初中生存在叛逆心理怎么办?如何应对初中生叛逆?下面, 笔者整理了一系列相关信息, 供大家参考。

1 产生叛逆心理的原因

一是, 传统思想影响着一些家长。中国长期的家长专制思想在一些家长中仍然存在, 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缺乏民主意识, 总认为子女还不成熟, 要绝对服从自己, 不能有自己的看法, 否则就是“忤逆”“对着干”, 因此, 学生不会或很少会把父母当成自己的倾诉对象, 怕自己做错事后, 受到家长责备。许多中学生认为自己做错事后, 最反感家长的指责, 而对他们反感的原因是因为家长们盛气凌人, 态度生硬。

二是, 家长认识上的错误, 造成教育方式不当。一些家长缺乏普通的心理学常识, 对子女教育急于求成, 方法简单粗暴, 经常无视子女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 特别是学生们有了过失时, 不是与学生们一起分析错误, 商量补救办法, 而是责骂甚至殴打学生, 使学生在犯错误时感到孤立无援, 产生叛逆心理。还有, 认为只要是主观上对学生好, 就可以不讲究教育方法。

三是, 父母与子女缺乏双向交流, 产生思想矛盾。随着学生的成长, 独立意识渐强, 要求有自己的处事方式, 不希望受到过多的管束。而某些家长出于对子女的保护, 什么事情都替学生包办, 这样子女的渴望独立与家长不恰当的好意关心, 就会产生思想上的冲突、矛盾。学校老师的教育方式也是导致学生叛逆心理的原因之一。有些老师不了解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居高临下, 指示学生必须怎样想, 必须怎样做, 根本不与学生交流思想, 共同探究, 这容易激起学生叛逆心理。

另外, 大众媒体一些不恰当的渲染也是导致叛逆心理一个因素。比如一些影视作品, 极力美化叛逆者的个人行为, 夸大叛逆者的能力, 鼓吹个人主义。

2 主要表现

在家不听父母话, 在校不听老师话;扰乱课堂纪律, 不完成作业, 时有逃课现象;对学校倡导的事往往对着干, 甚至不时搞点恶作剧或破坏公物。他们对老师或父母的教育常会表现为很不服从, 告诉他不能这么做, 他偏要那么做, 甚至公开顶撞。

3 教师对策

3.1 确立适合青少年实际的教育目标和要求

过高的教育教学目标、过重的学习负担, 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对学生进行品德行为指导时, 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要求, 准确把握学生品德发展阶段和水平, 在教育策略上要循序渐进, 切忌急躁冒进, 尽可能避免师生对抗情绪的产生。对这些同学须真诚相待, 并主动与他们沟通思想, 通过交谈, 统一认识, 达成协调感情以取得学生信任之目的。为此, 我主动与之谈心交朋友, 尊重其人格, 发现闪光点, 给予信任和激励, 用其所长, 启迪其自爱自强, 确立适合学生实际的教育目标和要求。

3.2 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

首先是创造良好的班集体, 充分发挥集体规范和正确舆论的教育作用, 培养健康向上的班风学风。其次是积极推进教育方式的民主化,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再次是针对青少年特点,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展示才华, 修正品德, 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3.3 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和教育艺术水平

青少年学生叛逆心理的形成, 很多都与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有关。为此, 教育者首先要着力于提高自身素养, 包括心理素质、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等。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教育心态, 要把关心、尊重、爱护学生放在首位, 把学生置于与自己平等的地位。在学生出现过激行为时, 教师要学会制怒, 善于运用教育机智和教育策略, 巧妙化解师生冲突。

3.4 合理利用学生叛逆心理的正效应

教师要大胆利用青少年学生叛逆心理的积极因素, 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能力。在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 教师切忌偏颇, 讲道理既要讲有利或好的一面, 也要讲有害或坏的一面, 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在学科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发挥青少年学生逆向思维的特点,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3.5 注重对产生负向叛逆心理的学生的疏导工作

对学生中已经或即将产生的负向叛逆心理, 教师切不可采用压制和强制服从的办法, 要认真做好疏导工作。学生产生负向叛逆心理, 内在的原因是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和识别是非、善恶的能力, 看问题容易简单、片面, 但他们思想开放, 单纯耿直, 敢想敢说, 只要道理明白了, 转变态度也就指日可待。

4 父母与初中生关系协调注意事项

(1) 理解、信任、尊重初中生的独立性和成人感是父母与少年子女关系协调的基础。学生进入初中后与父母的关系疏远了, 这正是初中生走向成熟的开始。作为父母应理解、信任、尊重初中生的独立性和成人感, 不要以自己的想法强迫少年子女改变兴趣。只有这样, 才能使初中生感到鼓舞, 缩小父母与少年子女的心理距离。

(2) 与初中生平等、民主相处是父母与少年子女关系协调的根本保证。如果父母真正能以平等的姿态, 以同志和大朋友的身份与初中生交往, 就能缩短初中生与自己的距离, 缓和、解除初中生对自己的反抗情绪, 使他们乐意接受父母的合理要求, 甚至打开他们闭锁的心理。初中生所要求的平等与民主实际是反对父母的家长式作风、过分的父母尊严。他们要求父母与自己平等, 如果这种愿望得以实现, 初中生就会报之以信赖和热情, 这样, 父母的指导教育才能转化为自我发展的内容。

(3) 父母要善于和乐于使少年子女接受自己的意见。

要使少年子女乐于接受父母的指导, 有两个条件:认识的一致和情感的沟通。要达到认识的一致因素很多, 作为父母, 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 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理解学生的内心矛盾。主要的是父母采取耐心说服的教育方法。父母与学生有互爱的基础, 但父母与少年子女不一定感情沟通。作为父母要帮助他们摆脱烦恼并指出发展的方向, 满足他们正当的兴趣爱好, 让他们有更多与朋友独处的机会。

(4) 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初中生的“自立”生活。

满足少年子女独立性的需要, 让他们自立生活这是与少年子女搞好关系的手段之一。譬如, 培养初中生的社交能力, 让他们代表父母与亲朋好友交往, 使他们产生独立交际的勇气和长大成人自豪感;学习方面, 父母要指导他们自己安排学习计划、写好日记, 帮助他们总结学习经验。但是初中生由于是从幼稚向成熟过渡, 父母放手让他们独立, 却不能撒手不管, 而要时刻注意他们在独立自主生活中遇到的挫折, 特别是在挫折困难面前产生苦恼时更要给予鼓励, 教给他们处理困难、克服苦恼的方法。

(5) 父母要采取耐心、说服、疏导的方法对待初中生的反抗性。

初中生反抗是为了独立的反抗, 这是初中生发展中正常而必要的行为。初中生表露出反抗行为正是进行指导教育的好机会, 父母应该认真分析其反抗的性质及原因。如果是对自己家长式作风的反抗或不合理的教导方法的反抗等, 父母应该予以肯定和保护, 不应该一听到他们有意见就不问青红皂白、一概视为缺点加以否定;应该在承认自己错误的同时, 指出他们反抗的消极面, 引导他们与父母交心谈心。

5 结语

叛逆期的孩子该如何教育 篇3

我问她:“现在妞妞是不是越来越喜欢照镜子了?”表姐连忙说:“是啊。不仅喜欢照镜子,而且还喜欢经常换衣服。”我说:“她是不是还喜欢总是顶撞你。”表姐说:“对呀,气得我真想打她。”

我笑着说:“你啊,既不要打她,也不要骂她,只管让她去。”表姐听到这里大声叫道:“你这是什么逻辑啊?让她这样下去,那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大乱子。”

我说:“你只管听我一回,回去后,不要总是问她一些事情,她的所作所为,你只当没看见。你所要做的就是将家里打理好,做些她喜欢吃的东西。记住,一定要少说话,忙你自己的事情,几个月后,她准保会有改变。”

表姐将信将疑地看着我,而后说:“那我就听你一回,看能不能有所改变。”望着表姐离去的背影,不禁让我想到了自己曾经历的那段时光。那时,我和表姐家的妞妞一样,到了那个年龄,便喜欢臭美,不仅如此,我还暗恋上了一个男孩,每天都想着能够见到他。

母亲发现了我的这些情况后,起先也总是问我,而我除了顶撞母亲外,什么都不愿意和她说。再后来,我大着胆子去约那个男孩,谁知居然被班主任发现了,将我在班上批评之后,便把母亲也请来了。

我不知道班主任是怎样对母亲说这件事情的,我只知道,那天母亲却什么都没说,不仅那天没说,在那之后的日子里,母亲居然很少说我,只是在生活上尽量满足我的要求。

渐渐地,我与母亲间的隔阂慢慢消除了,而我也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母亲了。再后来,我已从心底里将母亲当成了朋友。我的青春期便这样平稳地度过了,多年后,每当我想起这一切时,总是会为母亲曾经为我做过的而感到骄傲。

几个月后,表姐见到了我。她说:“现在妞妞比以前听话了,有时她居然还会把心里的一些话告诉我。”她又问:“你怎么知道用这一招对付她呢?”我说:“青春期我也曾经历过,那个阶段,哪个孩子愿意听母亲唠叨呢?”

孩子在叛逆期怎样教育 篇4

孩子在叛逆期怎样教育?

八九岁的小孩了,不管你怎样安排他,怎样教导他,来软来硬的都不行,头痛呀!都是说‘不 不 不’。好难过了,就对他发脾气了,’干脆不用叫我妈了’。有啥办法??

不知道您说的叛逆期是几岁的叛逆期?因为青春期的叛逆期和婴儿期的叛逆期很不一样哦!如果说的是孩子学龄前的叛逆期,这和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如果家长平时很武断专制,对孩子管束和限制过多,孩子就更容易叛逆。如果家长养成尊重孩子,凡事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充分理解孩子的习惯,孩子的叛逆行为就会减少很多。同时,榜样的力量也很重要,如果宝宝喜欢的偶像能够通情达理、懂事,宝宝一定也愿意学着做。亲可以自己去米卡的网站看看,

家长必读:孩子叛逆期如何教育 篇5

不少家长感觉到,孩子看上去不再像从前那样乖巧可爱了,做什么事情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其实这一切是孩子青春叛逆期到来的表现。

处于叛逆期的孩子甚至于干什么都要和家长反着来!做家长的在困扰之余应该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呢?下面的几条建议为您排忧解难。

家长要正确认识叛逆

一说起孩子叛逆,很多家长都是非常头疼的,总是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

其实家长可以先了解孩子为什么叛逆,再想办法来应对。要知道叛逆是孩子构建自我、寻求独立的途径。

家长在教育叛逆期的孩子的时候,不要急于去纠正和批评孩子,要意识到这是孩子寻求独立的开始。

如果家长能意识到这一点的后,相信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情绪就不会那么激动了,能心平气和的和孩子交谈。

做好亲子之间的沟通

世界上没有不爱孩子的家长,可是并不是每个家长都知道该怎样爱自己的孩子。孩子处于叛逆期,做好沟通是最基本的。

在如今这个社会,由于家长都忙着工作,与孩子的相处时间越来越少,导致家长与孩子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代沟,总是捉摸不透孩子到底在想些什么。

其实家长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是需要一些技巧的.。不要总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较,也不是总是拿家长的身份来压孩子,要把孩子放在朋友的地位上和他们沟通。

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觉得家长是尊重他们的,这样就愿意和家长沟通了,在沟通的时候,也可以逐渐打破孩子的心理防线,减少孩子对家长的抗拒心理。

让孩子做选择题

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往往是家长要他做什么,他老是反着来。

其实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做选择题,就是用你自己所能接受的选择方式,给出他两个选择!

比如说,你是想要打游戏还是看卡通片呢?给孩子选择的机会。

如果孩子两样都不选的话,要其他额外的东西,那你就明确地告诉他,这不是选择范围之内的,然后很严肃地再重复一遍自己的命题。

这样可以很快的引导孩子!

耐心倾听孩子

孩子叛逆的时候,相信很多家长都是心浮气躁的,通常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直接就是破口大骂。其实这样只能加重孩子的叛逆心理。

如果家长能够在这过程中好好理解孩子,好好倾听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我们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某些行为是情有可原的。

其实,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尊重孩子,不要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不要老是对孩子说“不”。

跟孩子讲道理

不要认为孩子不懂道理,其实只要家长跟孩子好好讲道理,有时候孩子还是懂的。

比如,孩子因为不能打游戏而跟家长大吵大闹,这时家长就要跟孩子讲道理,跟孩子好好说话,让孩子意识到他这样做是不对的,即使孩子一次不懂,多次过后就知道错误了。

至于如何讲道理,其实家长可以通过讲一些孩子听得懂的故事来教育孩子。

结束语:

家庭教育讲稿 孩子叛逆怎么办 篇6

孩子叛逆,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时常让父母感到“头疼”。许多父母也常常抱怨,孩子越长大越不听话。那么,孩子叛逆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吗?作为家长应该怎样和叛逆期孩子相处?

叛逆现象在孩子成长中

是普遍存在的吗

根据有关专家研究,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反抗期:

第一个反抗期在2-4岁,主要指向身体方面的反抗,即反对父母对他们身体活动的约束;

第二个反抗期在青春期,在初中阶段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时的反抗由逆反心理引发,主要是为了获得独立和尊重。

一项调查显示,中学生中经常存在叛逆心理的占32.6%,偶尔存在叛逆心理的达89.4%。由此可见,叛逆是普遍存在的,是多数孩子成长的规律性反应,尽管让父母们烦恼甚至愤怒,却自有其合理性。

因此,父母不用太焦虑,更不宜与叛逆的孩子针尖对麦芒。只要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正确的方式,就可以从容应对。

了解孩子叛逆的4种类型

这些相处建议给家长

01

溺爱型逆反

有的父母特别宠爱孩子,即使孩子犯了错,也会无原则地迁就。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无论做了什么,别人都会顺从,从而变得自私、蛮横。当孩子的错误越来越严重,父母想管教时,孩子已经养成不良习惯,自然会出现不服管和与父母对抗的状况。

▍建议

首先,对孩子要关爱,但不能溺爱,父母不可以无限制地纵容孩子。其次,适当延迟满足孩子的某些需求,让孩子学会珍惜和尊重。最后,学会对孩子说“不”,对于不合理的要求要明确地拒绝并说明原因。

02

受挫型逆反

青春期的孩子脆弱而敏感。学习上的困难,父母、老师的批评,同学之间的摩擦,都可能影响孩子的情绪,让他们感到难过,甚至觉得自尊心受到伤害。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安慰和开导,孩子就容易恐慌,或者敌视周围的一切,也容易和父母发生争执。

▍建议

首先,关注孩子的情绪,温馨、宽松的家庭氛围能有效帮助孩子缓解压力。其次,让孩子尽情倾诉,当发现孩子情绪反常时,父母要找适当的时机和孩子谈心并引导孩子。最后,永远不要称孩子为“坏孩子”,父母不能给孩子下彻底否定性的评价,要看到孩子的优点。

03

压抑型逆反

许多父母怕孩子反抗,最常对孩子说的就是“听话”,可是,太听话的儿童,往往可能成为问题儿童。有些孩子从不违抗父母的意愿,但是不反抗,并不意味着没有矛盾,他们只是把矛盾埋藏在心里。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会越来越渴望自己做主,不顾一切地反抗父母,从而产生激烈的冲突。

▍建议

首先,选择是孩子的权利。遇到与孩子相关的事情时要和孩子商量,千万不要代替孩子做决定。其次,父母应给孩子宽松、自由的发展空间。要经常和孩子讨论对各种事情的看法,肯定孩子的努力。最后,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扮演全能角色。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教育的首要原则就是理解和尊重。

04

叛逆型逆反

青春期的孩子容易情绪不稳定甚至叛逆。他们希望通过另类的言行,引起周围人的关注。为了显示自己的独立,他们喜欢批判和否定所有事情,尤其是父母管教时,他们可能会尖锐刻薄地反驳,从而证明自己与众不同。如果父母在同伴或异性面前管教他们,他们的逆反心理会更加强烈。

▍建议

在叛逆中开拓 篇7

或间接, 或直接, 学习中有师承。师比生先有经验, 经验得失是后学者的借鉴, 后学者避免了前人的歧途。跑得更快, 青出于蓝。

我亦从过不少教师, 从老师学技, 学艺, 当然也感谢授技的老师。但艺术中的“技”无定规, 技永远随着感受之异而变异。若师只以定规之技授徒, 层层相应, 易流于宗派与程式, 束缚了后学者的发展;我更铭感启发我在艺海中识别航向的老师。青年时代, 我曾对某些局限于传技的老师感到不满, 崇敬善于启发艺术感受的吴大羽老师, 吴老师却说:“贼 (害) 人者常是师, 信人亦足以自误。”我想, 学艺中的叛逆性格确是难能可贵的积极因素。洪华就是在这种叛逆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记得1982年第一次在学院见到洪华时, 他在素描、色彩艺术情趣上都非常强, 在我指导他学习期间, 他在学习和创作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还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了一次成功的画展, 受到学者的好评。最近几年洪华已有相当的知名度, 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 并获奖。2006年他和著名书法家李力生先生在北京和云南成功地举办了书画展, 他正处于已用大火煮开, 再用文火慢慢炖透的阶段。愿他向质的深度进展, 取得更大的成就。

幼儿教育 叛逆 篇8

叛逆是几乎每个青少年都会有的一种心理特征。叛逆期的出现,反映了孩子已经逐渐长大,对人对事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年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成年人把自己当“孩子”,而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自己的存在,才产生了叛逆心理,从而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

青少年产生叛逆心理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父母不恰当的教育方法是导致学生叛逆心理的主要原因。

一是传统思想影响着一些家长。中国长期的家长专制思想在一些家长中仍然存在,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缺乏民主意识,总以为孩子还不成熟,要绝对服从自己,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否则就是“忤逆”“对着干”,因此,孩子不会或很少会把父母当成自己的倾诉对象,怕自己做错事后,受到家长责备。许多中学生认为自己做错事后,最反感家长指责,而对他们反感的原因是因为家长们盛气凌人,态度生硬。

二是家长认识上的错误,造成教育方式不当。一些家长缺乏普通的心理学常识,对子女教育急于求成,方法简单粗暴,经常无视子女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特别是孩子们有了过失时,不是与孩子们一起分析错误,商量补救方法,而是责骂甚至殴打孩子使孩子在犯错时孤立无援,产生叛逆心理。

三是父母与子女缺乏双向交流,产生思想矛盾。有些家长出于对子女的保护,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包办,这样子女的渴望独立与家长不恰当的好意关心,就会产生思想上的冲突、矛盾。或有些家长因工作繁忙,很少与子女谈心,与父母缺乏交流,就容易产生叛逆心理和叛逆行为。

学校老师的教育方式也是导致学生叛逆心理的原因之一。有些老师不了解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居高临下,指示学生必须怎样想,必须怎样做,根本不与学生交流思想,共同探究,这容易激起学生叛逆心理。

第一,不要因为工作忙、应酬多而忽视孩子的对话需求,家长要勤于与这一特定生理时期的孩子对话。指导他们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父母的罗嗦、老师的批评,这些教诲都是善意的,是为了帮助自己健康成长。当子女向你谈他感兴趣的话题时,要集中注意力听,不要心不在焉或不理睬,如果正在做十分紧急的事,不妨跟子女打个招呼,以便子女谅解。

第二,多陪孩子参加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如:看足球赛、欣赏演唱会等,鼓励其多参加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展现自我价值,用知心朋友的态度与他们交流感受,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正确的待人接物观念。

最后,家里的大事也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如果他的意见合理或和大人的意见一致,就以他的意见来决策,这样可以增加他的”参政(家政)感”和责任感。

对青少年来说,要认清自身叛逆期心理的特点,不要“盲目”地逆反,“愚蠢”地逆反,以免做出一些冲动、幼稚的事情来。青少年要积极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处事的能力,但同时一定要学会“多思”,要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和认识问题;不盲从、不迷信成年人的观点,这也是对的,但反对一定要有反对的理由,而且这种理由一定要符合道德的准则、符合社会公认的标准,而不应是自以为是的“自我标准”或“自我准则”。

幼儿教育 叛逆 篇9

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他们会遇到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会被做家长的忽略,但是这些问题不被发现,不被解决的话,对孩子会产生很大影响,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一.步入青春期以后的孩子,他们的成人会意识越来越强烈: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大人了,什么事都可以自己处理,不需要别人帮助。但事实往往相反,他们经常无法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再加上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宠惯了,一点小小的挫折可能就会令他们无法接受,具体表现为情绪波动比较大,控制情绪能力不强。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受挫后情绪不稳定,使得这些孩子不自觉地去寻找一个能充分满足自己的世界,网络恰好为他们提供了这一条件。在网络世界里,他可以解决任何问题,他可以完全逃避现实,他的情绪可以得到充分的宣泄,所以越来越多的孩子走进了网络世界里。

二.有问题时无法与父母进行很好的沟通。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在确立人生观、世界观最关键的时期尤其需要来自父母的正确指导。很多父母更习惯于那种“家长命令式”的教育方法,总觉得父母怎么说,孩子就得怎么做,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感受,忽视了青少年存在的叛逆心理。造成了青少年偏要和父母对着干的局面,你们不让我打游戏,我偏要这么做,总觉得自己没有错,对于父母的批评也只是左耳进右耳出。

青春故事(叛逆) 篇10

高三那一年,是疯狂的一年,相信所有经历过那一年的同学,记忆肯定都非常深刻。那一年,阿飞十八岁,蒙蒙憧憧的年龄。在那个年龄段,自己的所作所为对父造了多大的伤害,也许,要到你真正懂事之后,或者你有了自己的子女之后,才能深刻体会。

忘子龙之心,皆有之,阿飞的父同样也不例外,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考好的大学,在以后的社会中,能够搏的一席之地,尤其是农村的孩子,鲤鱼跃龙门,能够通过大学这条路子,跳出他们认为的苦难的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劳耕土作。

可是,这个年龄段的少年,因为学校的教育和社会风的况,总的来说,还是非常要面子的,谁愿意在同学面前丢面子呢?阿飞就曾经很难为过,因为父亲怕他在学校里的伙食不好,特意请他亲做了几个好菜,为了保证菜不冷掉,父亲衣服也没来的及换,直接穿着在农田里干活的一衣服,满尘土,风尘仆仆的赶到学校,那时正当中午放学,所有的同学都非常诧异的看着阿飞,阿飞的脸涨的通红,看着满脸挂着关怀的父亲,赶紧拖到一边,嘟哝着“爸,您怎么来之前也不先跟我说一声,您看您,衣服都没换。”父亲感觉象做错事的孩子一样,“没想那么多,我是怕菜凉了。”“以后您还是别来学校了,搞的我在同学面前都抬不起来。”父亲以后再也没有踏入学校一步,每次都把我送到离学校百米左右,然后推着他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回家,现在回想那段往事,父亲的背影及当时的表,懊悔不已。

阿飞的眼睛不好,读一的时候,因为经常躲在被子里点蜡烛看小说的关系,近视了。到高三的时候,已经到了三百度,取下眼镜的时候,基本看什么东西都是模糊的。阿飞当时的学习绩,如果想一类大学,他心里很清楚,肯定没谱,每次模拟考试才500过一点,最多能个三类就不错了,也许还要看运。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在高三这一年,开设了艺术班和特班,艺术班以学美术为主,特班以小语种班为主,比如语,法语等。这两类班,对主科绩分数的要求相对来说,就要低很多。在老师的鼓吹和同学们的唆使下,阿飞选择了先去试试看的想法,因为两年时间基本将课程学完,第三年完全是做题和复习了,就阿飞目前的况,只要专业课能过,考大学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第一天去课,阿飞就沉其中了,教授只是了阿飞一些铅笔的基本用法,然后就让阿飞自己找东西画了起来,柱体,锥体,球,大卫,画室里的东西多的不得了,阿飞选择了最简单的锥体画了起来,经过一下午的功课,阿飞画的东西受到了教授的好评。功的感觉冲击着阿飞的大脑,他觉的自己天生就是画画的,自己一直没发现自己原来还有这方面的天才,自己就是毕加索重生。

一个星期后,阿飞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自己就是天生的画家,自己一定要画画。可是,这是需要钱的,而且数目不菲,要三千多块,在当时的农村来说,对靠种地为生的父来说,压力是显而易见的,可是,那个时候,阿飞是意识不到的,不知道钱来的是多么的辛苦,因为从小到大,父就从来没让他受过一丁点农村的苦,他们也一直相信,自己的阿飞以后是要考大学的,是要过的生活的。

听到这个消息后的父,显然是惊颚了,了解自己孩子的父亲,当时没有急着表态,只是说,你先画几幅让我们看看嘛?经过一个星期的训练,阿飞已经能够开始画大卫了,当着父的面,拿着教授画给他的稿纸,照着画了起来,经过一午的努力,阿飞将自己的作品得意的给了父亲。父亲很是随便的瞟了一眼,没有说话,也许,他在考虑怎么说话,才能不伤害到自己的孩子。

“阿飞啊!学习画画是很费眼睛的,需要敏锐的观察力,你的眼睛又不好,这对你以后的学习会不会打折扣哦?”“不会的,我们班好多同学都戴眼镜。”“你的学习绩不是很差,还有一年时间,说不定可以赶六七十分,考重点大学还有戏呢!”“我已经很烦那个复习了,天天都是做不完了考卷,我不想再做了。”“那你考艺术类,这么短短的时间,你能确定你的艺术课能过吗?”听着父亲不停的叨叨,阿飞终于不耐烦了:“你们到底支不支持我嘛?”“不是不支持,只是这么大的事,我们觉的你应该多考虑考虑,毕竟,这是关系到你今后一生的事,而且,三千多块的学费也不是个小数目。”阿飞终于控制不住自己,大声的喊了起来,受到绪的感染,眼泪止不住的就流了下来,“我就知道,你们就是舍不得钱,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又不能带到棺材里去?”亲听着儿子的哭喊,也忍不住的哭了起来,“我们要钱干什么啊,以后还不都是你的,我们是为你着想啊!”“为我着想,就给我钱。”

阿飞声音都喊嘶哑了,父亲不为所动,冷冷的看着他,显然,父亲被他着了,体直哆嗦。

阿飞看着父亲没有表示,扭就走,后传来亲的喊声:“你去哪里啊?”父亲的声音也跟在了后面:“别管他,去哪就去哪,就当没养这个儿子。”听到父亲的话语,阿飞恨的咬牙切齿,我就当没你这个父亲,我再也不回来了,再也不回这个家了。

阿飞在道一路疾走,脑海里一直在盘旋,我就不回家了,我就没有家,走着走着,觉的走累了,看着一棵棵孤寂的大树,看不到的道,阿飞绝望了,我该走向哪里呢?难道自己真的做错了吗?回忆父刚才说的哪些话,阿飞慢慢的感觉到后悔了。

回到家里的时候,父亲躺在,显然还在为先前的事忧心生,看到阿飞回来,父亲一言不语。“扑通!”阿飞直接跪在了边,对着父亲,满眼含泪:“爸爸,我错了。”

一滴浊泪从父亲的眼睛里浸了出来。二 女儿这年头青春期叛逆厉害,我大概也是更年期的火急火燎,再者没有一个男人在中间平衡,缓和尴尬的气氛,平息尖锐的情绪,于是阴阳失衡,两个女人经常就这样干上了,斗智斗勇的。

去女儿的房间,恩?房门上贴了张纸条:学习重地,闲人免进!旁边还有一些色彩醒目的卡通图画。算什么狗屁创意啊,我脑子闪现的就是:仓库重地,闲人免进。庸俗的copy!

“你怎么进来啦?” 不耐烦的口气。

“怎么啦,老妈不可以进你的房间吗?”顶撞的口气。

“没看见我房门上的警示吗?”

“看见啦,怎么啦,闲人免进?我觉得我不是闲人,所以我进来了。”奶奶的,女儿竟然将我这个重要的老妈当成“闲人”啦,我还没老呢,我还没退休呢,听见我内心深处在呐喊了吧。

“我怎么可能是闲人呢,我是你的银行,你的司机,你的保姆,你的......”算算我的职位和功能还蛮多的呢,怎么就变成“闲人”了呢。

“如果你真要把妈妈当成闲人,可以,明天开始:银行关闭,司机罢工,保姆炒你鱿鱼......”一边恐吓,一边唠叨。

女儿眨巴眨巴眼睛,一句话也不说,低头做功课去了。

这个创意在我面前失败!

...........“你怎么进来啦?” 不耐烦的口气。

“怎么啦,打扫卫生,怎么啦?今天怎么这么怪的。”顶撞的口气。

“没看见我房门上的警示吗?”

“外婆不识字的,有话直接跟我说。”

“乖乖,都不得了啦,把你们一个一个培养成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就开始欺侮我不识字啦。”外婆用朱家角的方言唠叨。

女儿眨巴眨巴眼睛,一句话也不说,低头做功课去了。

这个创意在外婆面前等于一张白纸!

...........大厨师外公是一个高级知识份子,在家里,我们将他封为“老教授”,以满足他的虚荣心,因为他的气质很棒,确实!“老教授”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洗涤,一生经历坎坷,胆子变得很小很小,什么事情也循规蹈矩的,什么事情也都是书上怎么说。他负责每天的早餐,我的早餐简单,就是一碗粥,一个鸡蛋之类的,而女儿在长身体,她的早餐经常需要变化的,那也成为了外公的一个追求,似乎是一个快乐的追求。

外公看了看门上的警示,站在门外,嘟嘟地敲门:“初初啊,你明天早饭想吃什么?”

“明天吃面条吧,要一点肉酱的,如果有骨头汤更好了。”房间里传出的声音。

“好的!”外公兴高采烈地去准备了。

啊?外公还真的将自己列为“闲人”啦?

这个创意在外公面前成功!

...........没过几天,门上的纸条变成了“学习重地,请勿打扰”。嘿嘿,“闲人”,这个词,不是随便能用的,尤其在家里,女儿已经意识这点了,所以改变了策略。

我依然推门而入,不过呢,稍微敲敲门,意思意思,然后推门的力度轻柔些,表示尽量不打扰。

“没看见我房门上的警示吗?”口气有点挑逗的。

我就装傻笑:“嘿嘿,看见了,这不,我也是来学习的。”我举了举我的手提电脑,抬了抬我的书,将大垫子扔在地上,将电脑的电源线扔给女儿。

女儿眨巴眨巴眼睛,一句话也不说,帮我插上电源,低头做功课去了。

这个创意,被我利用了,成功进入女儿的房间,并安静陪伴她读书。

我的妈呀,与青春期叛逆的孩子一起,有时候真的是斗智斗勇啊。经过这几年的锤炼,我现在基本能做到在我脾气要爆发的时候,自己跟自己念经般地说话:不要光火,不要光火,我要“升华”,我要“升华”。升华得没有脾气,用幽默去解决,或者用语重心长的谈话来解决,实在不行,就对着女儿哭,伤心地哭。有时候,她还真的会心疼我,眼泪吧嗒吧嗒地看着我。

有经验的朋友都劝我,上高中就会好的,上大学就好了。she will be back。那我就耐心等待吧。

还有很多故事,以后写续篇,省得哪一天初初做妈妈了,她自己碰到和自己的孩子干上了,在她难过的时候,我就有东西去说服她了。

一代一代都是这样的,我也曾经让我妈妈咆哮过,抓狂过,泼妇过,母亲的那种泄愤的状态我还记得,可是故事我已经忘了。

优雅的叛逆 篇11

这就是法国式情调。对于企业而言,只要巴黎的文化能够给企业添上高贵、优雅、浪漫的感召力,那么他们将不遗余力地去向其他国家的人们“作秀”。

当然,在保持文化的独立性上,法国独一无二地举起了国际贸易规则中“文化除外”的大旗,可谓用心良苦。在全球化大行其道的今天,法国人顽强地捍卫着法语的地位和纯洁。

但是当法国人在全球化的道路上稍有迟疑时,美国人已经把法国人难以忍受的麦当劳似的快餐文化、好莱坞似的庸俗娱乐开进了巴黎。是认同也好,反对也罢,法国除了应对以外,别无选择。当然,在这一点上,欧莱雅、阿尔卡特、皮尔卡丹、法国航空公司依然表现出我行我素的态势。

从这些企业在中国的运营状况不难看出,法国人引以为荣的文化开放性和包容性正在静悄悄地发挥作用。他们一方面高举法兰西文化的独特气质,一方面贪婪地汲取着当地的文化精华,或许这就是法国企业全球化生存的定律。

法国配料

笑话一则

日本游客去巴黎旅游,法国导游一路介绍名胜建筑。

导游:这是巴黎圣母院。

日本:用了多少年建成的?

导游:前后经历100多年!

日本:在我们日本,只要一年就可以建好了!

导游:这是凯旋门。

日本:建了多少年啊?

导游:用了31年的时间!

日本:我们三个月就可以完成!

日本:这不是著名的埃菲尔铁塔吗?

如何面对“叛逆”的学生 篇12

一、“叛逆”是人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有一段“叛逆”的经历, 它与教师和家长对他的评价有直接的关系。因此, 对于学生的“叛逆”行为, 教师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地统统“一棍打死”, 而是要找出“叛逆”的原因, 对症下药, 有时甚至还需要鼓励学生的“叛逆”。

二、“叛逆”有时是学生走向成熟的标志

“叛逆”有时意味着学生有其独立自主的想法。青春期正是学生发展判断力的良好时机, 如果一味地要求学生服从, 学生的判断力自然就难以发展。未来的人才需要有创造力、有想象力、有主见、有胆识、具有坚韧不拔的创新精神, 而不是在教师的指挥棒下过于循规蹈矩, 不敢发表自己见解的保守思想。因此, 当教师发现学生产生了“叛逆”情绪的时候, 甚至不应该本能地批评, 而应该感到欣慰“学生长大了、成熟了”, 进而, 应该帮助学生过好人生成长过程中最关键的一关。

三、“叛逆”有时是一种表达的方式

青春期的不少学生还没有学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 也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 当遇到了和教师不同看法, 又不好意思向教师说明时, 怎么办呢?他们通常的办法是, 做一点过分的事情, 用这种方式告诉教师:我不同意你的看法, 需要请你理解和支持。因此, 当学生出现“叛逆”行为时, 教师一定要静下心来, 耐心和学生沟通, 分析学生的心理需求, 理解学生的感受, 尊重学生的选择。

四、端正态度、找出不足

当学生出现一些问题时, 以往我们总是要问:“这学生怎么了?”习惯从学生身上找原因。其实, 有许多问题的产生根源是教师。仔细想一想, 教师喜欢“乖学生”的真实理由是什么?有时候可能是为了自己省心、省力。但是, 以这样的态度对待自我意识萌发, 独立性、自主性蓬勃发展的学生, 是否有点太自私, 也太短视了呢?一般人都承认孩子的“叛逆”是人生必经的过程, 就好像毛毛虫不经过破茧而出, 就无法变成美丽的蝴蝶一样。然而, 对待自己学生的“叛逆”, 教师大多不能像对待毛毛虫那样宽容, 能够同情他的挣扎, 期待他的成长。

每一代人与每一代人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 他们对社会的认识观念也不同。学生进入青春期后, 逐渐形成适合当代社会的认识观念。他们要张扬自己的个性, 展现他们的时代特征, 在我们看来已经表现得“不乖了”, 并且学生越大, 表现得越不乖。而我们教师缺乏与时俱进的思想, 缺乏与学生沟通, 不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 思想又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往往用我们那个年代的思想观念去教育、评判学生, 难免会出现问题。

五、教师要学会聆听学生感受

当我们遇到烦心事时, 我们总希望能找一个人说说话, 倒倒苦水, 也并不需要别人给自己多大帮助, 那个人只要能认真倾听, 并能表达出同情和理解就足够了。但是假如那个人不停地说, 你这个对、哪个不对, 你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 不管他的建议多么好, 你和他的关系如何好, 我们都会感觉到失落、孤独, 甚至还有受到伤害的感觉, 双方之间的谈话也会不欢而散。当学生出现“叛逆”思想和行为时, 教师要坦诚地去询问原因, 倾听学生的心声, 给予关爱、同情和理解, 同时体会学生的感受, 利用恰当的时机, 趁学生自然地想倾诉时才给他们讲道理。假如教师能耐心聆听学生的心声, 设身处地体会学生的感受, 那么学生常常就没有必要做过分的举动。

六、给学生更多空间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 事事关心, 总怕学生受到伤害, 或总怕学生出什么乱子, 总希望学生在自己的呵护之下, 听自己的话, 服从自己的管理, 对学生指指点点, 把自己的理想、信念和生活方式强加给学生, 希望学生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教师对学生的过度关心可能会造成学生的反感, 反之, 给学生一定的空间, 却可以让学生成长得更好。事实上, 温室里长不出有生命力的花朵, 教师不必在学生学习的时候, 在旁边指指点点、喋喋不休。教师应善于让学生在失败、挫折和痛苦中得到教训, 在成功、喜悦和快乐中得到经验, 使学生体会到人生的酸甜苦辣。

七、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

教师要善于和学生交往, 尽量安排一些时间和学生在一起聊聊。既要引导学生谈学习, 又要引导学生谈生活, 还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 在自然亲切的交谈中, 教师很容易发现学生的缺点和优势, 也会发现学生性格上所存在的问题, 并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和帮助, 这样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开发潜能都大有好处。教师在和学生一起交谈的时候,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 剖析“叛逆”行为原因, 并有针对性地批评教育, 不能一味迁就。有“叛逆”行为的学生也明白, 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辩解, 一意孤行, 会失去别人谅解自己的机会, 会使自己更加孤独, 人缘变差。

八、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

和西方不同, 我国多数教师认为顶嘴、倔强是不听话的表现, 解决问题的办法简单粗暴, 训斥学生最为常见, 有的甚至错误地采取体罚方式, 而这些教育方式却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造成教师粗暴教育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不了解“叛逆期”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

随着年龄的增长, “叛逆”似乎是一颗等待萌生的种子, 在学生的身体深处蠢蠢欲动, 这时候教师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 做好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鼓励他们自由发展, 给他们足够的权利和活动空间, 让他们快乐地成长。

摘要:“叛逆”是学生青春期最大的特点, 进入青春期的学生为了争取独立自主的权利, 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活动空间, 往往做出一些“叛逆”行为。为此, 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 尊重他们的选择, 给他们足够的权利和活动空间, 减少他们的“叛逆”行为。

叛逆爱情诗歌 篇13

独自

把黄昏注满酒杯

含着泪水

一饮而尽

任那两轮如梭的日月

滚动着嫣红的火轮

碾碎我斑驳的梦想

在无人的地方

我聆听着自己的心跳

是什么时候?我渴望的手忽然被你紧紧抓牢:

“来吧女妖

我们一起去看

洁白的鸽子花

鲜艳的红石榴

来吧不要怕

压力和阻扰

纯洁的爱情里

没有极限

也没有鸿沟”

终于伏在你的手掌里哭了

你把我的眼泪掬了一手

那年春天

我答应

一定朝着你的方向走

懦弱

却在冬季

再一次挫伤了勇气

“不能够

亲爱的我不能够……”

转过身去

让背影推开你的凝眸

也推开我第一次对爱的回忆

就这样认命了吗?

爱着你的时候

眼睁睁地看着你走……

就这样认命了吗?

不?

叛逆 篇14

“都快中考了还有时间搞这些!”这不,去拿一下东西QQ就被偷看了。或许正应了“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这句老话,我一过来看见妈妈坐在电脑前看我的聊天记录就慌了。刚刚才和朋友聊了关于LOVE的事,现在他们还在不停地跟我发信息呢!“怪不得成绩下降得这么快,你看你一天到晚在想些什么?※※是谁,男生?哼!我看你考不起高中怎么办!”说完妈妈起身出去了,我没有哭,我不能哭,是的,快中考了,我不该想这些,但是我就是做不到,我恨我自己为什么做不到,我恨妈妈偷看我的聊天记录。每次她都这样,为了知道我所有没有跟她说的一切事情,“不择手段”,日记、短信、QQ……哼,什么东西她都翻完了,好像不到黄河心不死一样,好像希望知道我做了什么“坏事”一样,这样对她以后对我的教育似乎很有利,就象律师打赢官司需要足够的证据一样……

青春期的我有太多的忧恋,每一天对于我都非常胆颤,我提心又吊胆,有最独特的想法!

叛逆是一个好的开始 篇15

叛逆期是孩子发展的必经阶段

叛逆是青春期的标签。每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几乎都有过叛逆——如果父母再三叮嘱同一件事就会感到厌烦;佩服与老师对着干的同学;认为父母、老师的话很多都有漏洞;喜欢与众不同, 爱做令人大吃一惊的事情, 喜欢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违反某些规定的时候会感到一种快乐;别人的批评常常引起反感和愤怒;认为父母和老师不应该为一些事小题大做……

叛逆期是孩子发展的必经阶段。要正确面对孩子的叛逆问题, 就要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发展特点。

一要了解青春期孩子生理发育成熟导致的成人感需要。

青春期是除婴儿期之外身高增长最快的时期, 孩子身高、体重迅速增加, 性生理逐渐成熟, 体型上越来越接近成年人。生理上的成熟使青春期孩子产生一种“成人感”, 不愿再像小孩子一样对父母、老师事事听从, 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 于是便对家长、老师的要求产生叛逆情绪。

二要了解孩子认知能力迅速发展导致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

根据近代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青春期孩子开始进入形式运算阶段, 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显著提高, 使得他们开始对事情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开始对家长的言行举止加以审视, 对家长不当的要求和表现开始反抗。

三要了解孩子自我意识增强导致的自我探索。

青春期孩子有强烈的探索自我的欲望, 他们希望知道“我是谁”、“我跟别人有什么不同”、“我的优势与不足”、“我将来想做什么”等一系列涉及自身及未来发展问题的答案。这些探索和尝试对自己原有的价值体系加以批判, 作为旧价值体系代表的父母、老师就成了他们的主要反抗对象。

四要了解孩子脑发育不平衡导致的情绪多变、敏感。

脑科学研究发现, 控制情绪冲动的大脑前额叶从2岁到3岁开始发育, 6岁达到高峰, 之后在整个青春期都发育趋缓;而负责产生情绪、识别情绪的大脑杏仁核, 则在青春期开始迅速发育。前额叶发育不足使得情绪控制能力较弱, 杏仁核发育迅速使得情绪体验增强, 脑发育的不均衡使得青春期孩子情绪多变而敏感, 情绪常常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 可能这一刻心情还“阳光明媚”, 下一刻就“暴雨倾盆”;情绪反应剧烈, 往往遇到一点儿小事就会产生很大的情绪反应;情绪体验非常丰富、细腻、敏感, 跟家长意见不合时, 很容易产生很大的情绪反应, 跟家长发生矛盾冲突。

五要了解孩子与师长关系疏离而与同伴更亲密的特点。

在青春期之前, 孩子一般与父母的关系较为亲密, 父母是孩子情感和心理支持的主要来源, 孩子与同伴之间更多的是一种玩伴关系, 不存在稳定的依赖关系。而到了青春期, 随着与同伴相处时间的增多及青春期生理心理的变化, 孩子与父母关系出现疏离, 同伴逐渐成为孩子情感和思想交流的主要对象, 同伴关系代替亲子关系成为青春期孩子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叛逆对孩子未来发展很重要

叛逆是由青春期孩子的成长规律决定的, 是青春期的正常表现, 不叛逆反而是不正常的。从孩子一生的发展来看, 叛逆其实是一个好的开始。

第一好, 叛逆是生理成熟、思维能力提高的表现。

青春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生理发育成熟、认知能力提高, 叛逆的产生需要以上二者为基础。叛逆说明孩子生理上成熟了, 变得更聪明了, 才有跟家长反抗的资本。叛逆是孩子生理成熟和思维水平提高的结果, 是孩子成长的表现。所以说, 叛逆不是一件坏事, 而是一种成长和进步。

第二好, 叛逆是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需要。

建立自我同一性是青春期最重要的发展任务, 同一性的建立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非常重要。叛逆是孩子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需要, 是他们探索自我、建立自我同一性的一种途径。如果孩子一直很乖、不叛逆、不惹事,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作“同一性早闭”。这样的孩子未来往往缺乏主见, 容易盲从, 不喜欢改变, 无法应对挑战。他们会回避变化和压力来获取安全感, 当遇到挫折时, 容易丧失目标和信心。

第三好, 叛逆是不良情绪的发泄途径。

脑发育的不均衡使得青春期孩子容易产生情绪问题。此外, 青春期孩子面对更大的成长压力, 他们在自我同一性的探索过程中会经历自我怀疑、混乱、矛盾与冲突, 对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感到困惑、怀疑, 这加剧了青春期的情绪问题。

叛逆成为青春期孩子发泄不良情绪的一个途径。青春期的孩子如此敏感、情绪多变, 如果他们把这些不良情绪全都掩饰起来, 不叛逆、不发泄、不吐露, 那么孩子的内心必然会堆积起大量的负能量。所以, 叛逆是孩子疏导不良情绪、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种重要方式。

第四好, 叛逆是对人际关系调整的一种适应。

叛逆其实是孩子适应人际关系调整、成长为独立个体的一种方式。进入青春期, 孩子开始疏离父母, 更多地与同伴相处。这种人际关系的调整对孩子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

在青春期之前, 依恋是亲子关系的重要特征。而进入青春期之后, 亲子关系发生变化, 自主取代依恋成为亲子关系的突出特征。在青春期顺利完成依恋到自主的转变, 对孩子未来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十分重要, 叛逆则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 同伴交往对孩子的社会化发展有重要影响。在与同伴的相处中, 孩子学会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学会怎样理解他人, 这都是社会化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素质。心理学研究还发现, 同伴关系对孩子成年后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中学阶段拥有充足的朋友、与朋友保持稳定而较亲密的友谊的孩子, 到了成年期, 往往人际交往比较顺利, 且心理健康水平较高。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这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很重要。

顺利度过叛逆期的三个关键

叛逆是一个好的开始, 但好的开始并不意味着好的结束。叛逆对孩子的发展有利, 不意味着家长可以对孩子的叛逆放任自流。只有家长处理得当, 孩子才能顺利度过青春叛逆期, 才能在叛逆中成长。面对青春期叛逆的孩子, 家长应该学会一些应对方式, 抓住肯定、调整和对症下药这三个关键词。

要肯定叛逆是孩子成长的表现。

当家长遇到孩子叛逆、不听话、不配合、不沟通时, 一定不要认为孩子叛逆是对自己威严的挑战, 而要承认叛逆是孩子生理成熟、认知能力提高、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结果, 是他们成长的表现, 是一件好事情, 至少是好的开始。家长不要盲目否定孩子的不守规矩, 对孩子勇于自我探索的表现要加以肯定。得到父母的认可之后, 孩子可能就不会那么叛逆了, 起码程度不会更深。

要以叛逆为契机, 及时调整教养角色和教养方式。

叛逆意味着孩子长大了, 家长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养角色, 应该从起主导作用的教育者转变成陪伴孩子成长的陪伴者。陪伴, 就意味着以孩子为主, 父母处于非主导地位;就意味着一种无言的支持和认同, 意味着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

青春期的孩子出现叛逆问题, 既提醒家长要及时转变教养角色, 也提示家长前期家庭教育的失误所在, 是家长改变教养方式的重要契机。心理学研究表明, 权威型教养方式最有利于青春期问题的解决及孩子人格的塑造。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特点是对孩子的行为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但在制定规则和做决定时会考虑孩子的需要和想法, 听取并接受孩子的意见, 会对制定的要求作出解释, 说明希望孩子服从的原因。

要了解孩子的叛逆类型, 对症下药。

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行为, 主要有三种类型:暴躁型——对父母、老师的要求剧烈反抗, 经常跟父母吵架或发脾气, 有时跟父母冷战;沉默型——不愿跟大人沟通, 对事情漠不关心, 对父母的话没有反应, 不喜欢跟老师接触;阳奉阴违型——当着大人的面赞成大人的要求, 但是自己的行为表现却相反, 父母说什么都表面答应, 但是依旧我行我素。对不同类型的叛逆行为, 父母可以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对暴躁型叛逆的孩子, 不要硬碰硬;对沉默型叛逆的孩子, 耐心等待慢慢沟通;对阳奉阴违型叛逆的孩子, 让孩子感受到真诚。

叛逆的背后是孩子特定阶段的发展特点和个体不同的内心需求, 希望青春期孩子的家长都做一个有心的家长, 多去观察孩子的特点、了解孩子的需求。只要努力做一个有心的家长, 对孩子的叛逆行为做到心中有数, 不往外推自己的孩子, 接纳孩子, 相信孩子的叛逆问题只是成长过程的问题。但如果家长不及时调整自己的家教方式, 不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助力, 孩子也可能在叛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链接

不叛逆反而不正常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将人的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都有其主要的发展任务, 青春期最重要的发展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

所谓自我同一性, 是指个体尝试把与自己有关的各方面综合起来, 形成一个自己决定的、协调一致的、不同于他人的自我, 是对“我是谁”、“我将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我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的主观感受和意识。同一性的建立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非常重要。

达成自我同一性的人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 能够坦然接受自己的不足和缺点, 实现了自我悦纳, 对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热情的投入, 心理安全感较高, 社会适应能力较好。而无法达成自我同一性的孩子, 将来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适应问题, 对未来的发展非常不利。

自我同一性的构建过程, 包含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 (如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等) 的思考和选择, 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的答案, 孩子开始进行自我探索。叛逆是孩子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需要, 是他们探索自我、建立自我同一性的一种途径。

上一篇:浅谈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下一篇:歌曲接龙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