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学幼儿

2024-05-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教育学幼儿(共8篇)

幼儿教育学幼儿 篇1

幼儿智育

幼儿教育学教程

第五章

幼儿智育

本章主要内容:

▲幼儿智育的定义 ▲幼儿智育的任务 ▲正确对待幼儿的问题

第一节

幼儿智育的意义和任务

一、幼儿智育的定义

智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技能,发展智力的教育。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智育是在成人有目的的影响下,促使幼儿学习初浅的知识,发展幼儿智力,培养幼儿技能以及对周围事物的求知兴趣的教育活动。

知识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技能是人们运用知识和经验进行一定活动的行为方式。通过反复练习达到迅速、精确、运用自如的技能叫技巧。

智力是指人认识事物的能力,它是由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五种基本要素构成的综合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

知识和智力是不同的概念,但它们又是紧密联系、相互依赖、彼此促进的。其一,知识的掌握是智力发展的基础。知识丰富的人容易产生联想和想象,可以触类旁通;没有知识,就没有思想材料,也就谈不上智力的发展。其二,智力发展可以促进知识、技能的掌握。一个注意集中、观察敏锐、思维积极的学生比注意涣散、视而不见、思维迟钝的学生更容易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其三,智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能和语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但智力的发展与知识的增长不一定同步。如果传授知识的方法不当,就不能发展智力,甚至还有可能阻碍智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向幼儿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中,要探索如何发展幼儿的智力。

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因为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总量不断增长,知识急剧更新。在这样的形势面前,一个人在学校掌握的知识再多,也是有限的,而智力发达的人,如同拥有了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可以不断地主动地获取新的知识。因此,不少教育家认为发展智力是智育的核心问题。

二、幼儿智育的意义

(一)能启迪幼儿的智慧,为其今后的学习和成才打好基础

现代生理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的大脑发育迅速。从脑的生理机能看,幼儿二三岁时,大脑的各种反射机能已经得到发展;

六、七岁时,大脑半球的神经传导通路几乎都已髓鞘化。这为幼儿智慧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在此基础上,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可促使他们智慧发展。

德国早期教育专家威特坚信:即使普通孩子,只要教育的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他认为,教育应与孩子“智力曙光”的出现同时开始,即孩子一生下来就要对他们进行教育。威特的儿子卡尔.威特小时被周围人认为是白痴,威特自己也认为儿子不理想。但是,他对儿子进行了有第五章

幼儿智育

幼儿教育学教程

计划的早期训练。几年以后,竟然出现了奇迹:卡尔威特八九岁就能自由运用德、法、意、拉丁、希腊等各种语言,通晓动植物学和化学、数学,九岁考入莱比锡大学,十六岁获得哲学、法学博士学位,成为举世属目的天才。

我国科技大少年班的宁铂,自幼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两岁半能背三十余首毛主席诗词,五岁入学;六七岁读医书,八九岁学天文,十一岁获赣州地区围棋比赛第一名,十三岁时,经口试、笔试,被破格录取为大学生。

近年来到王昂、王亚妮、小津津等小朋友的早慧事例层出不穷。这些都说明,早期教育在促进婴幼儿智慧的发展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对早出人才、出好人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幼儿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智育向幼儿传授周围生活中的初浅知识,使幼儿懂得一些文化卫生常识,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和审美知识等,帮助幼儿养成良好文化卫生习惯、文明的道德行为,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基础作用和促进其它各育的作用。

三、幼儿智育的任务

(一)向幼儿传授有关自然和社会的粗浅知识和技能

幼儿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思维具体形象,不可能掌握抽象的知识。因此,教给幼儿的知识,必须是他们周围生活中是能接触到的、具体的、形象的,应带有启蒙性,即不强调完整的体系,只是初步的、浅显的,幼儿能够理解的粗浅知识。通过传授粗浅的知识,激发幼儿对客观事物的兴趣和求知欲,帮助他们形成简单的概念,培养他们对周围事物的正确态度,为今后形成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打下初步的基础。

(二)发展幼儿的智力,培养其初步的智力活动的技能

看一个孩子是否聪明,主要看他的智力水平的高低。具有相同知识的孩子,智力水平不一定相同。例如五六岁的大班的孩子,在认识数字10以及10的组成的基础上,玩计算游戏“看谁数得快”,老师要求幼儿从10根游戏棒中数出8根,看谁数得对、数得快。老师话音刚落,就有一名幼儿举行了8根游戏棒。这第一个举起游戏棒的幼儿与最后数出游戏棒的幼儿的速度相差甚多。老师问幼儿用什么方法数的,有的说是一根一根数的,有的说是两根两根数的。而第一个举起游戏棒的幼儿是留下两根,举起8根,理由是:10可以分成8和2,留下2就是8。显然,他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别人强。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发展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从小学会观察,善于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帮助他们锤炼出可以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为培养学得活、能迁移知识、会举一反三的创造型、开拓型人才打下基础。

(三)发展幼儿的言语能力

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思维的武器,一个人的言语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他的智力水平。

幼儿正处在言语发展的敏感期,言语发展迅速,能基本掌握全部语音和一定数量的词汇。这一时期幼儿如果没有得到正确教育,言语发展就可能缓慢或出现障碍。所以,发展幼儿的言语能力是幼儿智育的任务之一。

发展幼儿的言语能力,主要是使幼儿发音正确、清楚,会说普通话;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发展口头表达能力。幼儿口头言语能力的培养,是幼儿园的主要任务,为幼儿进入小学学习书面言语打基础。第五章

幼儿智育

幼儿教育学教程

(四)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兴趣和求知欲是发展智力、扩大眼界、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动力。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幼儿主动求知时,情绪愉快、态度积极、精神集中、思维敏捷,学习效果好。如果孩子没有求知需要,教师强行灌输,会抑制其求知欲,损伤幼儿的身心健康。

幼儿主动求知的积极性,来源于对知识的兴趣。对知识有了浓厚的兴趣,幼儿就会主动去探索、求知。幼儿年龄小,他们的学习往往同直接兴趣相连。因此,培养幼儿广泛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开发幼儿智力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指学习时注意听、仔细看,会动脑筋,认真思考,积极发问,能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主动完成教师指定的任务。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幼儿获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以及今后学业上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必须从幼儿开始学习,就注意培养。

上述幼儿智育的任务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其中,核心是发展幼儿的智力,智力发展了,可以促进知识、技能的掌握;但智力发展又必须以知识技能的掌握为基础。幼儿在获取知识、技能,发展智力的过程中,可以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浓厚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又可以促进幼儿更好地获取知识,发展智力。

第二节

正确对待幼儿的问题

儿童大约从二岁以后,逐渐出现发问的现象,这是幼儿思维发展的标志,是求知欲的表现。幼儿最初的问题多为“这是什么”,幼儿时常接连地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当成人告知了该物的名称或用途后,幼儿便满足了。再大一些的幼儿会提出“是什么样的?”的问题,如一个三岁的幼儿向老师提出:“蚂蚁是好虫还是坏虫”四五岁的幼儿常常凑在一起热烈地发表着、争论着,如“动物中谁最大?”“动物中谁最厉害?”五六岁的幼儿更对事物间的关系发生了兴趣,最喜欢提问“为什么”的问题,如问“铅笔芯是怎么装进去的?”“山是怎么来的?”“早晨的太阳为什么看起来特别大?到了中午太阳就变小了?”“雪为什么是白色?”等等有无穷无尽的问题,是他们接触周围生活后,表现出更大的求知欲,产生了新的兴趣。能够提出问题,正是幼儿积极活动的结果,问题的深度与广度是幼儿智力水平发展的一个标志。对此,教师与家长应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幼儿的问题,下面具体提出几点对幼儿提问的正确做法。

一、倾听幼儿的提问

要耐心地、认真地听幼儿的提问,要听明白问题,给予鼓励和支持。不应持轻视、敷衍的态度,更不应粗暴地制止幼儿的提问。

二、正确解答幼儿的问题

幼儿提问后,获得满意的回答,可留下长久的、甚至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需要谨慎地、正确地解答幼儿的问题。万万不可随便地应付幼儿的提问,轻率地甚至错误地作答;也不可过低估计幼儿的知识和能力,不予回答。高尔基说过,对小孩的问题回答说等一等,你长大了就会知道的,这就是打消他的求知倾向。明白地回答小孩的问题,是一种非同寻常的艺术,它是需要谨慎的。第五章

幼儿智育

幼儿教育学教程

三、解答幼儿问题须知

当幼儿提问后,成人要善于和幼儿一起思考他的提问,使幼儿感到自己的提问受到了重视,得到了支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充分估计幼儿的知识经验与智力水平,如果经启发后幼儿可能自己解答的,就引导幼儿自己解答,或请幼儿相互解答,成人再给予肯定或者补充。如一个幼儿问:“为什么白天下雨以后有彩虹?夜里下雨后没有彩虹?”由于曾经观察过彩虹的现象,老师便请其他幼儿回答,另一个幼儿回答说:“白天下雨后天晴出太阳了,太阳光照射在还带有水珠的天空上,就出现了彩虹,夜里下雨后没有太阳光,就看不见彩虹了。”老师肯定了幼儿的这一回答,并补充解释了七色光形成的原因,幼儿听后都比较满意,在提问与回答问题的双方,都进行了积极的思考。

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幼儿的知识经验和理解力,浅显易懂地正确回答幼儿的提问。不顾幼儿的理解力,照搬科学原理去回答,将是有害无益的。如有的幼儿喜欢问:“第一个人是从哪里来的?”有一位父亲从生物的进化来讲到人类的进化,这种讲解虽然是符合科学的,但却超出了幼儿的知识经验和思维的具体现象性的特点,反而将幼儿带入了知识的迷惘中,造成了不科学的观念。这个幼儿在听了父亲的解释后说:“我知道了,爷爷原来是猴子,他劳动了就变成了人,后来生了爸爸,爸爸又生了我。”显然,幼儿理解错了。另一位老师在回答幼儿的这一问题时,是将这一复杂的知识作了简化的、概括的解释,“很多很多万年以前的人是由猿猴变成的,但有了人类以后,现在的猿猴是不会变成人了。”幼儿听后没有产生错误的理解。

在回答幼儿问题时,可以伴以实地观察,使幼儿从观察中直接获得答案。如幼儿问:“什么东西在水中会沉下去?”可以让幼儿观察各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然后由幼儿自得答案,有助于幼儿理解和记忆,也是激发幼儿独立解答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

有些幼儿的问题,限于他们的知识和理解力,难以回答清楚的,要善于机敏地处理。既不拒绝回答,打击幼儿提问的积极性,又不宜过细过多地解释,使幼儿难以承受。可围绕问题给幼儿讲述相关的知识,适当转移幼儿的注意中心或引起幼儿新的求知兴趣。如幼儿问:“太阳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回答这一问题要涉及较多的抽象的科学原理,幼儿不懂,于是老师作了这样的解释:“太阳在天空中和地球一样都是星球,都不会掉下来的。太阳很热,发出很亮很亮的光,给人们送来温暖和光明,动植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太阳。”这样回答,采用了扩展知识的手法,巧妙地避开了幼儿难懂的知识,又引起了幼儿对太阳的新的兴趣。

四、幼儿的问题除通过语言发问的方式提出外,往往还表现在玩弄物品和其它的行动上

如幼儿喜欢拆开玩具看看里面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动?为什么会叫?如幼儿用嘴对着花苞吹,想看看花是不是可以快点开?幼儿见到水就想玩,见到雪也要玩,凡此种种行为,表现着幼儿天真、幼稚的探究举动,应该珍惜与爱护,应将幼儿求知探索的行为活动与淘气、捣乱、恶作剧、不爱惜物品等不良行为加以区别,后者是要进行教育和被禁止的。教师与家长要引导幼儿正确地探索,只要不造成误伤身体或者损害有用物品,就不应过多限制幼儿的探索行为,并适当地给幼儿创造一些玩弄、探索的条件,在这类活动中幼儿是带着问题自行解答,是一项十分有益的活动。

五、不断提高幼儿提问的水平第五章

幼儿智育

幼儿教育学教程

幼儿提问的水平不是随年龄的增长而自然提高,而是与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度,思维的灵活性以及学习的兴趣相联系的。教师与家长应该也经常向幼儿提出一些思考问题,请幼儿回答,以此激发幼儿提问。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当创造条件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因为问题提出的本身便是思维活动的结果,问题得到解决,认识便随之提高一步。如老师在教一首新诗歌,示范朗读后,可以让幼儿提出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有哪些不明白的词或句子,幼儿顿时积极性很高,纷纷发问,然后教师再结合幼儿问的问题对诗歌内容作出讲解,幼儿听着非常有兴起,感到亲切,自己的疑问得到了解答。又如组织全班的或者小组的幼儿进行提问题,解答问题的谈话活动,给幼儿提问、发表的充分机会,又可以自由地提出问题,可以互相解答问题,教师与幼儿共同参加。这种活动对提高幼儿提问水平和回答问题的水平都是很好的练习。总之,提高幼儿的问题水平,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通过日常的和专门组织的多样活动进行培养训练。幼儿的提问水平与回答问题的水平是知识与智力水平的重要标志。

我国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对幼儿的好问心提出过教育建议,他说:“我们做父母的不要拒绝小孩子的问题,也不要以‘有问必答’的方法对付他,我们应当利用他的问题来实行我们的理想教育。”

幼儿的问题千奇百怪,有的时候确实令人难以招架。经验丰富的教师可以用以下不同的方式对待幼儿的提问。

⑪直告式。对幼儿提出的一些问题,要直截了当地作出准确回答,使幼儿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如有的幼儿问“鸟长着翅膀,鸡也长着翅膀,为什么鸟能飞,鸡不能飞?”这样的问题,教师或者成人直接给予答案即可“鸡原来也是会飞的,后来它的翅膀退化了,它就不能象鸟一样飞了。”

⑫观察式。不急于告诉幼儿答案,而是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进行仔细观察,教给观察的方法,帮助他们较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事物。如幼儿问“为什么兔子走路是蹦蹦跳跳的?教师请幼儿仔细观察兔子的前腿和后腿,引导幼儿发现原来兔子的前后两条腿不一样长,所以兔子走路是蹦蹦跳跳的”

⑬比较式。观察事物,找出异同点,使幼儿认识它们各自的特点,在比较中正确认识事物。如幼儿问“为什么蜡纸不怕水?”教师请幼儿比较蜡纸和普通纸之间的区别,使幼儿知道蜡纸上面有蜡,不容易吸水,而普通纸容易吸水,纸很快就湿了。

⑭反问式。当幼儿对一些问题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后,当他们提出与知识经验相关的问第五章

幼儿智育

幼儿教育学教程

题时,可以反问他们,以促进他们积极思考。

⑮引发回忆式。对幼儿以前曾经提出的问题,可启发他们回忆,以加强回忆。如“想一想,那天老师是怎么说的?”

⑯激发想象式。在回答幼儿问题的同时,可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促使他们联想更多的事物。老师在回答幼儿“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以后,又向幼儿进一步提出问题“请你想想看,如果没有白天和黑夜的区别,那会怎么样?”

⑰引导推理式。对幼儿提出的带有因果关系的疑问,可引导幼儿自己思考、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以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幼儿早上来幼儿园后,提出疑问“为什么幼儿的院子里到处都是湿的?”教师请幼儿自己动脑筋,幼儿首先提出是不是昨天夜里下雨了?随即他又否定了这个想法:“不对,我们来幼儿园的路上看见马路都是干的,没有下雨。”接着他有了新发现,“对了是工人叔叔浇花把地弄湿了。”

⑱共同查找式。对一些成人回答不了的问题,教师可以副食幼儿共同向书本求教,向实践求教,向他人求教,磁疗幼儿的科学态度和自主精神。教师可以对幼儿说“老师也不知道,让我回去查查书再来告诉你。”或者“咱们一起来看看百科全书,看看书是怎么说的”

⑲存留悬念式。对于一些幼儿难以理解,或成人难以解释的问题,应该采取尊重他们,爱护其好奇心的态度,告诉他们,将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努力的学习一定能回答这些问题。教师可以这样说:“你这个问题问得真好。只不过,你现在还小,很多事情你还不明白。等你篚了,学了很多知识以后就懂了。”

⑳⑴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⑬⑭⑮⑯⑰⑱⑲⑳⑴⑵⑶⒂⒃⒄⒅⒇⒈⒉⒊⒋⒌⒍⒎⒏⒐⒑⒒⒓⒔⒕⒗⒘⒙⒚⒛㈠㈡㈢㈣㈤㈥㈧㈨㈩·ⅠⅡⅢⅤⅥⅦⅧⅨⅩⅪⅫ★☆

思考题:

⒈谈谈进行幼儿智育的必要性。

⒉幼儿智育的任务有哪些?

⒊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提问? 第五章

幼儿智育

幼儿教育学教程



学习是 什 么

作为结果,学习是指由经验或练习引起的个体在能力或倾向方面的变化。作为过程,学习是指个体获得这样变化的过程。与成熟、适应、疲劳、药物等引起的变化不同点是:第一,能相对持久保持,而非短暂保持。第二,由后天的经验或或练习引起,不包含由生理成熟引起的变化。按学习的内容分,可将学习分为认知的、情感的和运动技能的学习。认知学习又可分为言语信息、心智技能和认知策略学习三个亚类。按学习过程特征分可分为试误学习和 顿悟学习。按是否理解所学的内容分,又可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教育家名言 儿童的智力也象肌肉一样,如果不给以适当的负担,加以锻炼,它就会萎缩、退化。

幼儿教育学幼儿 篇2

一、教师对幼儿的教育要有爱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幼儿教育更是如此,他们的生理心理发展处于萌芽阶段,胆小、怕事,在家庭有父母的关爱,在学校如果失去教师的关爱,他们便会感到非常孤独,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因此,教师首先要用爱心温暖学生的心田,感化幼儿脆弱的心理,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教师时刻在关爱他们。比如:当幼儿不小心犯错误时,教师除了应该给他们一定的教育,还需要从心理层面,引导他们以后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用爱去实施教学,就是让教师心里装有学生,时刻想着学生,知道学生冷与暖,关爱幼儿的身体健康,心理发展等。比如,对于部分幼儿不能完成作业,甚至被其他幼儿嘲笑为笨孩子时,教师可以与幼儿进行心理沟通,帮助他们及时完成作业,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多鼓励孩子。连续几周教师的引导,帮助他们完成作业,他的课堂表现立刻自信起来,小孩的自信心增强了,同学们爱和他玩耍了,他的作业完成得越来越好。同学们也不再嘲笑他了。这就是教师用爱心让孩子在学校生活中更加快乐。

二、教师要对幼儿教育要有耐心

幼儿教育的成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需要教师有足够耐心。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幼儿教学更需要教师倾注耐心,因为幼儿教育是启蒙阶段教育,对孩子成长起到关键性作用,加之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有反复,这需要教师意识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还需要有耐心,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允许他们反复出错。当出现这些错误时,我们一定要有耐心,要有一定的包容心,对孩子的态度和蔼可亲,感受到教师的满腔热情。这样可以打消幼儿的顾虑和抗拒心理,用耐心帮助他们及时改正这些错误,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比如在教学“7可以分成3和4”时,对于部分幼儿不能够灵活掌握时,就再来,一遍一遍反反复复的孩子们就能记得很牢靠,接着,我又让孩子们边动手边用嘴巴说,比如先拿7根小棒然后分成两份,一份3根一份4根,学生就会说:“7可以分成3和4”相反的动作把3根小棒和4根小棒合在一起,学生则会说:“3和4合起来就是7”等等,如此反复练习,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建立直观形象思维,孩子在教师的耐心指引下,他们能够大胆发言,主动思考。当然,部分幼儿由于年龄,智力发展等因素,影响他们的学习与活动,这需要教师积极鼓励他们,相信他们,给他们信心,让他们自己相信自己,从一点点进步,一点点改变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师生一起努力,用足够的耐心,一定会取得好的结果。

三、对幼儿的教育教师要有信心

相信每一位幼儿都是一朵花,只是开放的花期快慢而已。因此,教师要有足够的信心,静静等待花的开放。曾经有一位幼儿教师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个班的学生随机分成两组,然后交给新的老师来带,第一组告诉老师说这些学生很优秀,第二组则告诉老师说这些学生比较差。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发现:第一组的学生的确很优秀,而第二组的学生的确较差。这里的原因,也许就是教师对于幼儿教育的自信心问题,这需要每位教师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给自己的教学工作充满自信呢?相信每位幼儿都能充分,给自己的工作一点自信,注意让自己发现学生的优点,深信这些孩子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都很优秀的,很聪明,将来必将成为有用之才。

关爱幼儿,提高幼儿的教育教学质量,让他们在充满爱心的环境中,快乐的学习与生活。这是每位幼儿教师应尽的责任。教学中,教师要对幼儿未来充满信心,充满希望,坚信他们将会是最棒的。关爱幼儿,对他们的教育要有耐心。在与他们交往时,要随时把握自己可能产生的情感和心境,学会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感需要,并设身处地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尊重他们。只有这样,我们的幼儿教育才算成功,才能去感化和教育他们,让他们在教师的关爱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和学会发展,从而为以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摘要:幼儿启蒙教育阶段,教师要有强烈的爱心,用爱心去感化孩子的心灵;用耐心去教育幼儿,不厌其烦的帮他们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对幼儿教育有信心,同时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从而让幼儿在教师的关爱下健康茁壮成长,为他们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一个良好地基础。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肤浅阐述幼儿教育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关键词:幼儿教育,爱心,信心,耐心

参考文献

[1]常晓天.浅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践教学的实效性[J].青年与社会,2013(25):204-204.

[2]康永英.浅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设计[J].现代职业教育,2015(13):116-117.

着眼幼儿发展 关注幼儿教育 篇3

作为一名幼儿园的教学管理者和骨干教师,我要从自身做起,学深学透《指南》精髓,内化《指南》内容。结合本园师资培训工作,我们制定并开展《指南》的全园教师分层培训,带领教师学习分享、研究探索,引导全体教师在聆听中思考、研讨中成长、实践中获得、学习中提升;同时向家长宣传《指南》,做《指南》理念的传播者、推动者和践行者。

一、学习《指南》

以贯彻落实《指南》为契机,把学习《指南》纳入园内师资培训工作中,帮助教师学习和理解《指南》的教育理念、内涵和基本要求,促进教师素质全面提高。

我们将有计划、有步骤地采用领学、领讲的形式,分领域认真学习《指南》。在培训中加强《指南》精神的内化,帮助教师尽快对每个年龄段、每个领域的目标与要求了然于心。要正确理解《指南》中的标准和指标。结合各个幼儿学习发展状态,观察、衡量幼儿的行为。《指南》中的标准和指标只是做为参考数值和衡量教育行为的依据,而不能当成测量幼儿和评价幼儿的标尺。应防止教师走入误区,刻板对照各项指标,用条条框框来评估和定性孩子的发展。为达标而采取训练方式,违背制定《指南》的初衷,不仅不能促进幼儿的发展,还会带给幼儿极大的伤害进而影响今后的发展。

二、运用《指南》

把实践《指南》落实到教研中,与园本教研、课题研究相结合,用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发展观研究探讨教育行为,强化《指南》精神。在案例中让教师明白,遵循幼儿发展的规律,尊重幼儿个体差异,针对每位幼儿制定切实可行的个性化方案,才能帮助他们在原有水平上发展;让教师清楚认识到每个幼儿离目标的距离。掌握幼儿学习发展的规律,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快乐的学习环境,引发幼儿自主创造性学习。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引导教师深入思考和探索运用《指南》,解决日常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三、宣传《指南》

《指南》是用于指导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实践的文件。以《指南》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为指导,重视幼儿园教育对家庭教育观念的引领作用。幼儿园要帮助家长熟悉早期学习标准的内容,引导家长尊重幼儿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尊重幼儿发展的速度和进度。我们利用多种渠道,如家长园地、园宣传栏、家长培训、家园网络、家长会议、家长接待日等广泛向家长宣传《指南》,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理念,掌握育儿常识,进一步增强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协调意识,携手担负教育的责任,抵制一切违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行为。

幼儿教育学幼儿 篇4

一. 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

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是指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性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着眼于培养幼儿素质的教育

二. 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意义

(一)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幼儿的全面发展教育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与民族的兴旺发达

1.重视幼儿体育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 2.重视幼儿智育能为提高社会文化科学水平奠定基础 3.德育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不断发展的保证 4.美育能给人以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动力和保证

(二)对个体发展的意义

1.体育能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全面增强体质。并为幼儿其它方面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2.智育可以满足幼儿的认知需要,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德育可以帮助幼儿适应社会生活,促进个性品质的健康发展 4.美育可以陶冶幼儿的心灵,促进其审美能力与智力的发展

体育

一. 幼儿体育的概念 幼儿体育是指在幼儿园进行的,遵循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以保证幼儿健康为目的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二.幼儿体育的目标

总述:幼儿体育旨在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与技能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1.保护幼儿的生命与健康,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 2.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 卫生习惯

3.锻炼幼儿身体,发展基本动作,增强体质,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三. 什么是体质

体质即人体的质量,是人体在体格,体能,适应能力和心理因素等各方面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征,是身体发展状况的综合表现

四. 什么是健康

健康的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与疾病,还应具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五. 幼儿体育的内容

1.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2.积极开展体育活动

六. 幼儿体育的实施应注意什么问题

1.建立良好的生活环境

2.制订,执行合理的生活制度与卫生保健制度

3.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睡眠,饮食及保持个人身体,服装及环境清洁的习惯等,睡眠一天不少于12-13小时,其中午休2-2.5小时)4.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5.重视幼儿心理健康

七.体育活动包括什么

1.体育游戏 2.基本动作练习3.基本体操

八.幼儿体育的实施应注意什么问题

1.锻炼与保护并重,注重幼儿身体素质的提高

2.重视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态度,为养成幼儿终生锻炼的习惯打下基础 3.专门的体育活动与日常活动相结合

智育

一. 什么是智育

有目的,有计划地使受教育者掌握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受教育者智力的发展的教育过程

二. 什么是幼儿智育

根据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的增进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认识,获得粗浅的知识与技能,发展智力,并培养其认识活动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

三. 什么是知识

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四. 什么是技能

技能是人们运用知识与经验执行一定的活动的方式

五. 什么是智力 智力是指人认识事物的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要素,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

六. 幼儿智育的目标

1.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引导幼儿学习周围生活中的粗浅只是,形成对一些事物的初步概念 3.发展幼儿的智力(幼儿智育的核心)4.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七. 幼儿智育的内容

1.保护和促进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引导幼儿学习周围生活中初步的知识和概念

八. 幼儿智育的实施应注意什么问题

1.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材料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组织多种多样的具体操作和实践活动以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3.利用一日生活中的各种生活情境引导幼儿学习和思考 4.引导幼儿应用语言来表述和归纳自己所获得的经验

九. 如何保护和促进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1.保护和促进幼儿的学习兴趣 2.培养幼儿的学习主动性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十. 引导幼儿学习周围生活中初步的知识和概念包括什么 1.有关自然界的常识 2.有关自然界的常识 3.有关数的初步知识

德育

一. 什么是幼儿德育?

幼儿德育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按照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发展幼儿社会性,培养幼儿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

二. 幼儿德育的目标是什么

萌发幼儿爱家乡 爱祖国 爱集体 爱劳动 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 自信 好问 友爱 勇敢 爱护公物 讲礼貌 守纪律的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三. 幼儿德育的内容是什么

1.萌发爱的情情感

2.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学习必要的社会行为规范 3.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 如何实施幼儿德育

1.日常生活 游戏是实施幼儿德育最基本的途径 2.专门的德育活动是实施幼儿德育的有效手段

五. 幼儿德育的实施应注意什么问题

1.热爱与尊重幼儿 2.遵循德育的规律实施德育

六. 道德行为的形成应注意什么

1.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 2.直观 形象 切忌说教 3.注意个别差异

美育

一. 什么是幼儿美育

幼儿美育就是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利用美的事物,通过组织幼儿审美活动来培育幼儿感受美 欣赏美 表现美 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育活动

二. 幼儿美育的内容是什么

1.培养幼儿对美的事物和艺术活动的兴趣和爱好 2.发展幼儿对美的事物和艺术作品的感知与欣赏能力 3.培养幼儿艺术活动的想象力和初步的表现力

三. 幼儿美育的实施应注意什么

幼儿教育学幼儿 篇5

专题培训心得

《幼儿园幼儿游戏和幼儿阅读教育》专题培训心得

石浮中心幼儿园曾恋捷

2015年5月9日,在澄迈县教科局的组织下,在县委礼堂开展了《幼儿园幼儿游戏和幼儿阅读教育》的专题培训。由吴海虹老师和丁丽园长分别针对幼儿游戏和幼儿自主阅读教育对我们进行了培训。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天培训学习,却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在未来的教学道路指明了方向。下面我来谈谈我的感受。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我常常会发现我们教师像巡警一样,到处观察是否有幼儿做出“出轨”的行为。一旦发现“出轨”行为,马上给予制止。在这样氛围中,孩子们的区域游戏虽然看上去非常有序,非常安全。但实际上就像吴海虹老师说的,孩子是会看大人脸色的,他们只是把老师喜欢看的呈现出来,从而压抑自己的自主性学习的欲望。吴海虹老师提出:儿童从一出生就是主动的、有能力和自信的学习者。如果你把他当成学习者,你会有“哇!这一刻有什么学习产生”。那么,如何创造出“哇!”时刻呢?吴老师通过举例以及出示照片让我深刻明白了,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应尽量少发号施令,多观察,多倾听,多回应的方式引导幼儿的活动,使幼儿的心理处于轻松活跃的状态,激发他们自主性学习的欲望。吴老师还提出了解放幼儿游戏的时间和空间。所以从时间上来看,应给幼儿充足的区域活动时间,为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有充足时间自主学习提供保障。从空间安排来看,幼儿游戏不仅以一个活动区域为主要空间,也不应该局限于一个活动区域,如果幼儿的游戏活动需要一个大的空间,教师应给予支持和帮助。陶行知先生主张要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所以在区域活动中我要“闭上嘴、睁开眼、竖起耳”。当幼儿需要我的肯定与支持时,适时地发挥推波助澜的作用。

幼儿园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篇6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等到充分的功效。”《纲要》也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近年来,在《纲要》的指导下,襄阳市直属机关第一幼儿园努力探索家园合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转变教育观念,正确理解家园合作。

多年来,我园一直都比较重视家园合作共育工作,但是,在家园合作问题上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如有的家长只顾挣钱,对孩子的教育不放在心上;有的家长过分强调知识的学习、包办代替、娇宠溺爱,有的甚至错误的理解为幼儿教育是幼儿园的事情等等。在家园联系的过程中有的老师常常以“命令式”的口吻向家长提出要求,如要求家长收集材料却不说明目的及用途,每周布置一大堆任务让家长完成,常常惹得家长抱怨。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组织教师和家长认真学习新《纲要》,并结合我园教育现状,分析讨论。要实现真正有效的家园合作,其前提是教师要摆正自己的角色定位,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教师和家长是平等的合作者,不存在谁支配谁,谁服从谁。只有在平等、尊重的前提下才能得到家长更多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通过学习,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让家长认识到幼儿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它包含着幼儿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只有树立大教育观,发挥各自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才能促进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通过学习和讨论,使大家统一了思想,明确了家园合作的目的和重要意义,更加坚定了家园合作的信心,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了家园共育工作中,我们开始将家长摆在了合作者的地位,力图通过多种方式去了解家长的需要,了解家长对培养孩子、对家园合作方式等方面的想法,努力地去尊重家长:如通过问卷调查表征求家长参加家园活动的意愿,尽量在家长可能的时间内、以家长能接受的方式和能理解的内容作为家园共育内容;通过家长会真诚地听取家长们的建议„„逐渐形成了有效的家园合作,带来了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幼儿的发展、老师的自我成长及幼儿园的良好效益,通过家长的口碑宣传,使我园的生源源源不断。家园合作的过程是我们理解《纲要》的过程,也是《纲要》精神从幼儿园走向家庭,实现幼儿园与家长共同成长的过程。

二、采取多种方式家园合作,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水平

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育儿知识,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不仅可以改进和优化家庭教育,而且有助于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园取得共识,达到教育上的协调一致。为此,我园不断探索家园合作共育的新途径。

1、办好家长学校,普及家教知识。家长学校是专门为家长开设的课堂,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家长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教水平和家教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2005年,我园被省教育厅、省妇联授予“湖北省示范家长学校”。几年来,我园高度重视家长学校工作,把举办家长学校作为宣传幼儿教育,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技能,争取家长理解和支持的主阵地,并把办好家长学校工作列入园务工作议事日程,纳入园整体工作计划,切实加强领导,健全家长学校管理机构,选聘了一支高素质、懂教育、热爱家庭教育工作又善于开展家庭教育的人员组织成立了家长学校专兼职授课教师队伍,负责家长学校教学计划的实施和对家教科研工作的研究。每学期我们坚持向家长授课两次,每期开课前,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征求家长对讲座内容、形式等意见,以了解家长的需求和热点,使讲座更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主要内容有:如针对大班家长的《家庭中怎样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讲座,由三十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潘玉清老师主讲,得到了家长的欢迎和赞同。还有针对小班刚入园,我们园领导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概况和幼儿园的保教工作目标内容和方法,使家长对幼儿在园的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专家们的讲座,理论结合身边的实例,讲得家长频频点头,以示赞同、接受。通过讲座,家长们感受很多,掌握了平时难以学到的教育方法,家长们普遍提高了认识、转变了观念,又解决了教育孩子操作性的问题。尤其是每学期组织一次家教知识竞赛。在班级家教知识竞赛的基础上,每个班推荐1个家庭参加园级竞赛,经过预赛和决赛,每学期就有八个家庭获奖。这种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家长参加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家长在理、情、趣相结合的活动中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学到科学教子的经验。现在,我园逐步形成“幼儿入园、家长入校”的喜人局面。家长受教育率达到95%,家长测试率达到100%。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2、办好家教园地,指导家长行为。家教园地是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一个纽带,是向家长展示保教工作的一扇窗户,更是进行教育交流的一块园地。设有园级和班级两级家教园地,在园级家教园地中向家长公布办园宗旨、教育目标、幼儿一周食谱、家长在园行为规范等,我园各班都创办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家教园地,在家教园地中教师不仅向家长展示工作计划、幼儿在园表现、育儿知识等,还发动家长写一些育儿经验、心得体会等进行相互交流,从而促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使双方形成合力,对孩子实施协调一致地教育。

3、家长开放日,增进理解与交流。家长开放日是幼儿园向家长展示办园理念、课程特色、教学过程的良好渠道,是教师教育教学的缩影。通过家长开放日活动,如:六一庆祝活动、冬季运动会、保教活动汇报会等活动让家长走进幼儿园,了解幼儿生活、活动情况,参与幼儿教育,使家长和老师彼此加深理解和交流。几年来,我园实行新生家长“陪读”活动,请家长走进幼儿园、走进班级观摩并参与教师组织的幼儿一日生活活动,家长通过三天的“陪读”,具体了解了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内容及方法,了解了幼儿园生活常规及自己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和发展情况。通过此活动,减轻了亲子分离的痛苦,使幼儿很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另外,开展“老师上课怎么样,家长来评判”活动,征询家长对教师的评价意见,将评价结果作为教职工业务考核的重要依据。家长开放日使家长从教师的教育行为中汲取了宝贵经验,更新了教育观念,也促使家长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主动地配合幼儿园和老师,共同完成对孩子的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4、成立家长委员会,参与幼儿园管理。《规程》第五十条明确规定:“幼儿园应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是家长参与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每班推选出1-2名重视子女教育,热心社区工作,有责任心,并有一定组织能力和文化水平的家长组成家长委员会。同时指出家长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工作计划和要求,协助幼儿园工作;反映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协助幼儿园组织交流家庭教育的经验。家长委员会是家园沟通的“立交桥”。通过家长委员会,一方面可以及时听到家长的心声,了解家长的需要和孩子的需要;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及时把幼儿园的要求、计划、决定等通过家长委员传递到每一个家长中,引导家长参与幼儿园与家庭互动教育和促进家园合作。家长委员会为我园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杜道贵委员真诚地为幼儿园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了许多科学、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家长委员会向全园家长发出倡议书,对全园家长进行文明卫生宣传,发出争当文明家长的倡议,收到很好地效果。5做好家访工作,增强沟通的及时性。幼儿园改变传统的守株待兔式的沟通方式,少请家长,多去家访,建立家访和缺勤回访制度,规定每位教师每学期家访不少于10次,幼儿缺勤要问明原因,并有记录。变被动等待为主动沟通,变单项交流为双向互动,尽量减少因等待或捎话而产生的各种矛盾或误解,建立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让家长由事不关己的“旁观者”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

6、评选模范家长,组织家教经验交流。家长们通过幼儿园组织的科学系统的家教理论知识的学习,有效地提高了家长科学育儿的能力和水平,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在家庭教育中能身体力行,严以律已,一言一行都做幼儿的表率和榜样,让幼儿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每年在全园开展“争创学习型家庭,争做模范家长”活动,评选模范家长19名。整理家教论文、经验文章二十多篇在全园范围内交流。组织家教经验交流会,模范家长介绍教子经验,举例说明。它促进了家长引领家长。用家长的亲身经历向家长传播教育理念、教育策略,其影响力有时甚至盖过了教师的引领。它促进了教师的发展。看到家长展现出的先进理念,教师有了危机意识,认识到只有不断地学习,“跑步前进”才能避免滞后。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方式和形式是多种多样,丰富多采的,需要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努力探索,增强家园合作的新途径。

三、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促进家园合作向深层次发展

家园合作的目的是使家庭、社区和幼儿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密切配合,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因此家园合作的形式绝不仅仅是幼儿园学习成果的展示、早晚接送时交谈反映情况等形式。当前,家长资源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被引入幼儿教育,家长不同的职业背景、成功的育儿经验、鲜明的个性特征为幼儿园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1、建立幼儿园家长信息资源库

所谓家长资源库,就是对全园家长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整理。家长资源库以其内容的丰富性、信息的共享性和及时性而体现出独特的优势,是幼儿园开发家长资源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每学期开学初都组织各班教师对本班家长资源进行调查统计,填写《家长资讯表》,将家长的职业、兴趣爱好、专业特长以及可为幼儿园提供帮助的时间、项目均做好登记,形成家长资源库,便于随时调用。

2、发挥家长职业优势,参与教育教学活动

不同职业不同经历的家长均可成为幼儿园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幼儿园提供多种支持和帮助。随着幼儿园主题教育的探索的深入,教师根据并利用家长的职业特点将家长请进幼儿园参与教学活动。如:请医生妈妈为幼儿讲解医生工作,教给幼儿预防疾病的知识;交警爸爸对孩子们进行“识标志讲安全 遵守交通规则”的教育。在我园组织的“节能减排”、“丰收的季节”、“辉煌建党九十年”主题活动中及活动区布置,处处可见家长共同参与的身影。主题活动的开展前,我们发放了“告家长书”,详细介绍了主题活动的环境创设、区域创设、所需物品等,让家长了解我们需要什么?例如《丰收的季节--秋天》主题,家长们送来了麦苗、水稻等农产品,让孩子也亲身感受到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在创设《辉煌建党九十年》这一主题中,家长送来了有关书籍、网上下载的相应资料„„家长的参与很好地丰富了班级的主题内容。在《节能减排》活动中,为了加强幼儿的环保意识,开展了《有趣的废旧材料》这一主题活动。本次活动如果没有家长的参与,活动将无法顺利进行。本次活动分三个环节:首先,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表,让孩子们说一说收集过哪些废旧材料,分一分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哪些是有毒垃圾?用收集的废旧材料你能做哪些小玩具? 并根据调查的结果做了相应的环境布置;接着我们进行了《礼物》的活动教学,这次活动需要许多的不同种类的废旧材料;最后我们开展了亲子活动,孩子与家长合作制作小小玩具,开设了“玩具展览会”。这次活动单靠我们教师是无能为力的,家长的参与,收集提供了许多的材料,丰富了本次活动的所用的材料,并在收集制作的过程中与幼儿园一起加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共同教育了孩子。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认识到只有家长们的勇于参与,我们的主题活动才能开展得有声有色,乐趣融融;只有家园互动,我们的课程改革才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幼儿园在开发、整合、运用社区资源的同时,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家长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起到的推波助澜的作用,让家长充分参与,让他们与幼儿园的教学资源有机地融为一体,淋漓尽致地发挥他们的作用。

3、有效利用家长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幼儿园不是幼儿学习的唯一场所,老师不是幼儿的唯一教育者。我们园的家长来自各个阶层,具有广泛的社会关系及基础,为了开拓孩子们的视野,增强孩子们对大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培养孩子的探索和求知欲望,我们注重充分发挥各行各业家长的作用,为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牵线搭桥,在消防队看到战士们严明的纪律、整洁的宿舍和消防演习,在田野里,孩子们认识了多种农作物,知道了它们的生长周期和规律,领悟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滋味。在银行里,孩子们认识人民币,学会存钱,了解理财知识。„„正是诸如此类的活动,扩大了孩子们的知识面,孩子们的社会经验,更激发了孩子们对周围生活、事物的兴趣和关注。同时也发挥了家长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使家长真正成为幼儿园的合作者。

幼儿教育学幼儿 篇7

关键词:幼儿教育,独生子女,爱的教育

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孩子处于众星捧月般的地位, 家长完全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 家长重智轻德的教育倾向, 使我们的孩子从小便养成“以我为中心、任性、骄蛮、无礼、至高无上、惟我独尊、只知获取, 不懂给予”等不良道德意识和行为。幼儿园作为孩子接受教育的最基础的时期和主要场所, 我们如何将爱的种子播撒到孩子的心中呢?

一、创造有效的教育环境, 营造爱的氛围

我们积极地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并进行德育的隐性渗透。首先, 我们大力创造了幼儿园“爱的教育”整体大环境, 让幼儿园处处体现“爱”。老师以“家”为题亲手自制的体现亲子之情的各种情境主题墙饰, 手绘具有泉州特色的风景名胜让幼儿充分感受家乡之美, 以京剧、青花瓷、皮影戏、风筝等为幼儿带来了一种中国文化之美。其次, 在班级环境文化创设上, 各班都设有“爱的教育”主题活动墙, 有“请你夸夸我”“竖起你的大拇指”“谁是爱心小天使”等, 还创设了“评星”专栏, 评出爱心之星, 把孩子帮助别人、乐于分享、关爱同伴等行为以照片的形式展现出来并贴上闪亮的“爱心星星”。再者, 在班级自然角创设“爱心家园”, 使“爱”的意识在幼儿的头脑中萌芽、扎根。自然角有植物宝宝、动物宝宝, 还有许多的种子宝宝, 一有空, 孩子们总爱跑到它们跟前驻足观看, 或是跟它们讲悄悄话, 或是给它们喂食, 那种溢于言表的怜爱之情真让人动容:“老师, 我妈妈说给小金鱼换水不能用自来水直接换, 它会死掉的!”“我的两条金鱼正在休息呢, 我们轻点说话。”……

二、利用一日活动, 体验爱的温暖

作为老师, 我们非常注重一日活动的教育, 善于观察、捕捉幼儿一日生活中有教育意义的生活片段, 对幼儿随机进行爱心教育。如, 早上孩子入园, 老师在接待时面带着微笑, 站在教室门口一句简单的问候:“小朋友, 早上好!”孩子也会同样高兴地和老师打招呼:“老师, 早上好!”放学时挥挥手说:“老师, 再见!”慢慢地孩子会觉得这是每天上学和放学时很自然的一件事情。孩子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如何用礼貌用语, 与人打招呼。自然而然让孩子养成了文明用语以及待人接物的生活习惯。

三、以文学作品为载体, 激发爱的共鸣

当我们观察孩子在理解故事、儿歌或者阅读绘本时的情绪表现时, 孩子的情感世界竟是那样敏感而丰富。他们既体验着故事中或阅读本身带给他们的快乐, 也感受着故事中人物的各种情感变化。在选择儿童作品时, 我选择能激起幼儿情感共鸣、能丰富幼儿情感体验、能培养幼儿情感能力的儿童文学作品。如, 《不开心小树》, 故事中的不开心小树从厌恶身边的所有事物导致一个朋友都没有, 到它感到孤独想找朋友, 最后发展到不开心小树主动与伙伴接触, 重新赢得了大家的喜爱。随着不开心小树情绪的一波三折, 幼儿能从中体会到与人交往的重要性。

四、结合节日开展系列活动, 学会爱的表达

节日环境所特有的情境性、感染性、实践性、娱乐性能使孩子在自然、宽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实践活动, 激发他们的情感。大家都会对这样的广告记忆犹新:“妈妈, 洗脚。”当看到画面中的孩子吃力地端着一盆水, 稚嫩的小脸被晃动的水溅得有些模糊时, 我们情不自禁地会感动。中秋节之际, 我们组织了“我为亲人献爱心”活动, 每个孩子回家给爸爸妈妈洗洗脚, 给爷爷奶奶捶捶背。有的孩子好奇地问:“奶奶, 你的腰为什么是弯的?”“是干活多了累的。”“那我以后经常给你捶背就会好的。”奶奶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 爸爸妈妈的心中也涌起了层层热浪, “平时, 只有我们大人给孩子洗脚, 付出爱, 从来没有想到过孩子为我们做些什么, 今天看到孩子如此关心我们, 真的好感动!”

五、做好家园共育, 促进爱的发展

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是社会和幼儿园无法比及的。首先, 我们通过家长会, 将定期开展的爱心教育活动介绍给家长, 以此获得家长的配合。其次, 我们在班级中开展家教沙龙, 组织家长们展开讨论, 每个家长分析自己家孩子在家庭爱心方面的具体行为表现和情感道德水平, 并针对家长提出的困惑适时进行指导。最后, 我们通过家园栏以书面交流的形式, 让每位家长畅所欲言, 把自己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的点滴经验、想法介绍给大家, 互相交流经验。通过活动, 使家长更加重视幼儿的爱心教育, 主动在家中强化幼儿的爱心教育。

英国斯宾塞说过, “野蛮产生野蛮, 仁爱产生仁爱……而以应有的友情对待他们就是一个培养他们友情的手段。”让我们携起手来, 用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感染我们的孩子, 把爱的种子播到他们的心中, 让爱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让我们的社会充满爱。

参考文献

幼儿教育学幼儿 篇8

关键词:赏识;幼儿;自信心;鼓励;情境

一、竖向对比,提高幼儿自信

幼儿由于年龄、背景、性格、自身素质等多方面的原因,对教育的表现大为不同,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幼儿各个方面、各个时间点的关注,并进行竖向的对比分析,以加强对幼儿教育成果的控制和对幼儿自信心方面的引导。由于每个孩子的不同,所以教师在进行对比时必须从传统的、习惯性的横向对比中跳跃出来,以免使得其他孩子的自信心受到挫折。在对比中,教师应该进行竖向对比,即每个幼儿不同时间段的对比,如今天和昨天对比、本周和上周对比、本月和上月对比、本学期和上学期对比,这样的对比更能够让孩子们加强自身的认识,感受自身的成长,获得自身的成就,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自信心,体会成长的快乐。

二、情境模仿,提高幼儿自信

幼儿本身在很多方面有着一定的年龄限制,因此,幼儿园的教师在进行情境构建的时候要注重对幼儿心理的把握,适应幼儿的承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并对轻度和难度进行控制,最大程度地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尊重幼儿的自尊心。如当孩子们在学习或者其他方面出现困难时,此时的幼儿教师应该加强对孩子们的引导,不能出现不耐烦或者直接帮忙解决的现象,而是要陪在孩子身边给予引导,协助其攻克难关,解决问题,让他们在探索问题解决途径的过程中逐渐加强自身的自信心。同时,家长和教师才是孩子成长中真正的老师,孩子对待问题的看法及自己处理问题的办法都有家长和教师的影子,尤其是家长的示范。因此,幼儿教师需要加强与幼儿家长的沟通协作,共同在提高幼儿自信心教育这条路上努力。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在孩子的面前都要保持冷静、勇敢、自信的形象,以此来感染孩子,加强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

三、加强鼓励,提高幼儿自信心

幼儿自信心的树立是需要教师与家长不断鼓励和引导的。当然,自信并非自负,而是让孩子能够认清自己的实力,完成与自己相匹配的任务。例如:当有一些问题孩子是没有办法完成的,但是由于孩子的好胜心会抢着去做,而此时,教师就应该给孩子机会,让孩子试着去完成,当然结果可能是完成不了任务。此时,教师就应该告诉孩子,这并不是他的问题,而是时间的问题,他还没有长大,长大了就可以完成了,这样既可以让孩子们认识到自身的实力,也没有让孩子们感到灰心失望,相反会更加充满信心,跃跃欲试。同时,当孩子们承诺了某件事情的时候,教师要加强对孩子的鼓励,让孩子们认识到责任的问题,并逐渐实现自己的诺言,达到正确树立自信心的教育目的。

四、加强赏识,提高幼儿自信心

1.教师用语言赏识孩子

人类最大的灾难并非能力不足而是自己认为自己能力不足,因此,幼儿教师在对孩子进行信心教育的时候,要重视对孩子的肯定作用,并用语言表达出来,让孩子感受到自身的优点。教师对孩子的肯定会提高孩子对事物的兴趣,提高孩子的满足感,进而感到信心百倍。

2.教师用目光赏识孩子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能够传达人们心里的想法,因此,幼儿教师要善于利用自己的眼睛,将其作为一种教育工具感染孩子,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例如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孩子回答问题或者要求孩子进行自我表达的时候,孩子难免会因为紧张或者其他原因而无法进行回答,而这个时候,教师不应该表现的过于不耐烦,甚至对孩子提出批评,或者说出“你真笨”等不恰当的言语,而是应该用鼓励的、宽容的、关切的眼神望着他,并用亲切的话语鼓励他,循循善诱,让孩子拥有自信,而不是让孩子因为担心被罚而失去回答的勇气,协助孩子找到问题的答案。当孩子答出问题的时候,教师要对孩子说“很好,不错,真聪明”之类鼓励的话,并让其他同学给予掌声和鼓励;而如果孩子还是不能够回答出来,也没有关系,教师也要对孩子说一句:“没关系,让老师帮助你好不好?”这样,幼儿在进行问题回答和自我表达的时候就会更加自信,不会担心被罚和被骂。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实验数据显示,受过鼓励和激励的人,在进行任务处理的时候能够有效发挥出自身60%~120%的能力,而未经过鼓励的人则仅能发挥20%~30%的能力。由此可见,肯定的评价和一定的赏识是多么的重要,因此,在幼儿园中,教师要更加关注孩子,肯定他们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

总而言之,自信是人才成长的必备要求,因此,幼儿教师要加强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并注重个体差异,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树立正确的自信心,创造美好的未来。当然,这些建议仅仅是九牛一毛,希望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加入其中,提出更多更有效的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方法。

参考文献:

上一篇:机床刀具管理模版下一篇:浅谈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