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化倾向幼儿教育论文

2024-06-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化倾向幼儿教育论文(精选8篇)

小学化倾向幼儿教育论文 篇1

姓名:智联俊

院系:特教幼教系

专业:学前教育

班级:高学教1班

学号:091210046 指导老师:张晓华

【摘要】:幼儿教育“小学化”是一种急功近利的错误教育倾向,产生的原因较复杂,需要采取综合的策略进行纠正和防止。重要是要在幼儿教育中践行素质教育理念,遵循幼儿教育规律,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回归幼儿教育本位,正确衔接小学教育等。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纠正防止

幼儿教育对于人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养成非常重要,它主要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兴趣。然而很多幼儿园按照小学的教育和管理方式实施教育,幼儿教育呈现小学化倾向。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将小学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课程资源、教育规范、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渗透或运用于幼儿教育实践中,使之常规化、教学化、状态化,进而普遍化、趋势化的教育现象。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多年来的教育现象,它随着民办教育的蓬勃兴起,“应试教育”消极影响的强化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广泛性。而幼儿教育“小学化”采取拔苗助长的做法,违反幼儿教育规律,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剥夺幼儿幸福童年,又具有严重的危害性。由于广泛性和严重性,幼儿教育“小学化”成为了一种急功近利的错误教育倾向,对这一倾向我们必须予以纠正,然而更重要的是要防止。(本文由 点梦时刻 倾情奉献,更有详情请访问点梦时刻)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对幼儿有弊无利。幼儿教育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则必须坚持从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出发,因材施教,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将小学教育提前到幼儿阶段,违背教育规律,是在拔苗助长,不利于孩子今后健康发展。

心理学教师认为,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做法从根本上忽视了幼儿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幼儿的身体机能和神经系统都很脆弱,强制性延长幼儿学习知识、技能的时限,会增加儿童神经系统的负担,长此以往,必然会伤害儿童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严重危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还可能诱发幼儿的厌学倾向,“重复型教育”还容易使儿童养成不良学习态度、习惯,危害极大。

幼儿教育小学化危害如此之大,为何仍有不少幼儿园对此趋之若鹜?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位幼儿园教师认为,现在很多家长衡量一个幼儿园的好坏,只看孩子在幼儿园认了多少字、会背多少诗、能做多少算术题等,家长这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急功近利思想,让很多幼儿园很难坚持原有的办园理念。当然,一些幼儿园办园宗旨不端正也是原因之一,有些幼儿园不是真正把培育全面发展的、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作为办园宗旨,而是一味“向钱看”。为了多收幼儿、多赚钱,这些幼儿园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情况,开设一些不该开设的课程,向幼儿提出过高的学习要求,以求幼儿拿出学习成绩来,满足家长的虚荣,并以此作为“办园成绩”向社会炫耀,提高幼儿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本文由 点梦时刻 倾情奉献,更有详情请访问点梦时刻)

幼儿园开设小学课程表面上看是向小学靠拢,让孩子早起步、早领先,实际是一种“近得利”的短视行为,是违背幼儿自身发展规律的拔苗之举。她认为儿童的发展必须在适宜的生理成熟度的基础上,进行适时训练,不能随意逾越其认知发展阶段。儿童最初的学习方式几乎可以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玩,玩童才是健康儿童。幼儿园要教育幼儿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使其能一生持续地学习、有质量地生活。这种“隐形教育”远远比单纯的认几个字、会做几道题的“显性教育”重要得多。

另一方面是小学一年级采用入学前测试的办法招生,测试内容竟是一年级的课程内容,个别甚至是小学奥数竞赛的题目,幼儿园为了本园毕业的孩子能通过测试顺利入小学,也不得不实行小学化教学。

幼儿园是学前教育,是为小学学习做准备的,但它不是小学,更不是中学、大学。

教师业务素质偏低也是原因之一。不懂得幼儿身心特点,不懂得教育规律,错误地认为只要将知识传授给幼儿就是正确的、成功的,他们的做法不但不能真正帮助幼儿学习知识,反而为幼儿健康成长设置了障碍。(本文由 点梦时刻 倾情奉献,更有详情请访问点梦时刻)

目前幼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走进了误区:幼儿教育小学化、拔苗助长式的“填鸭”教育、各种名目繁多的专项技能训练受到家长追捧,家长的一些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要求,驱动一些幼儿园以所谓专项、特长教育,代替幼儿园的全人教育,严重危害幼儿的游戏权、发展权,危害幼儿的身心健康。

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害无益,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孩子还未上学,就已厌学;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如果此时强迫幼儿象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许多功课,他们的智力水平是跟不上的,如果学习过于吃力,幼儿会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情绪,从而会扼杀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2.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幼儿时期孩子因以玩为主,而学习的压力会使孩子少有了天真、烂漫与快乐;孩子原本带有时年特征的认知过程被严重破坏,导致孩子的“知

识消化不良”,甚至许多孩子在疲于学习中抹杀了自己的想像力,长期处在机械读、写、背的学习状态中;甚至有些孩子还出现不同程度的自闭症。

3.不利于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危害了幼儿的身体健康;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并引起心理上变化,如表情呆板等。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能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

4.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过早地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这样,对幼儿的发展危害极大。

5.遏制幼儿智力的全面发展,错过了幼儿教育的“关键期”;在幼儿阶段所进行的小学式教育,其实进行的只是单项智育,由于这种做法只重视单项智育或某种技能的发展,忽视了全面性发展的要求,结果,幼儿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被削弱了,其它各育的发展要求被忽视了,导致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片面性,错过了幼儿教育的“关键期”。

6.忽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幼儿园应该成为孩子们的乐园,“玩”应该是他们在幼儿园的主要活动。在玩中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自理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具备坚韧的品质和良好的心理承受力,是幼教要完成的任务。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真正爱上学习,以后才不会惧怕上学。

7.拔苗助长,对幼儿入小学后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由于一些学前班使用的是小学一年级教材,其教学内容和小学一年级是重复的。在幼儿阶段儿童如果学过了小学课本上的知识,他们刚上小学一年级时,不用花多大力气就可以获得好成绩,由于重复教育,使这些儿童养成了不动脑、不思考、生记硬背的不良习惯。当他们升入二年级以后,面对新的学习内容,一下子不能适应,结果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学习跟不上的情况都得以产生。

8..扰乱小学教学秩序

由于各个幼儿园不同程度地提前进行小学化教育,造成小学入校新生基础参差不齐,让小学一年级老师难以教学。照顾基础低的吧,学过的学生根本就不想学;迁就基础高的吧,没学过的学生又听不懂。这种情况常使小学教师无所适从。让这些小学教师更为苦恼的是,因

为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上的种种不同,造成教学不到位,使一些孩子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如写字姿势不正确、拼音教学不规范等等,而这些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纠正。这可是要影响孩子的一生的。(本文由 点梦时刻 倾情奉献,更有详情请访问点梦时刻)

我们不能把大人的喜好加在孩子身上,不能用小学生的行为模式去要求幼儿园的孩子,更不能在学前阶段就过早地让孩子生活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透支童年”是极不符合教育规律的一种现象,对孩童的身心发展都没有好处。幼儿教育的规律是什么?通俗的讲,就是在幼儿适当的年龄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教育。有一个典型的实验研究说明了这个道理。“哥哥从46周开始,每天接受10分钟的爬梯训练,到52周时,他能熟练爬上5级楼梯。而弟弟到了第53周时,即使有人扶着也不大愿意尝试爬梯,但第54周之后当他再看到楼梯时,却能一直爬到楼梯顶端,并且不用旁人帮助。”这就是闻名世界的双胞胎爬梯实验,其研究表明,对幼儿进行的任何提前教育只会事倍功半,而到适当的年龄进行适当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规律。

既然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如此之大,那么我希望大家都能够引起注意和重视要及时地制止和预防。

一方面,家长和社会要端正对幼儿园的评价标准,家长要了解幼儿教育不同于小学教育,了解幼儿大班并不是小学一年级的延伸,懂得“顺自然,展个性”,了解幼儿,尊重幼儿,以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为依据,遵循教育规律,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成长的道理,纠正家庭错误的幼儿教育观念。幼儿教育,不以教学识字、演算为主,以培养兴趣和学习习惯为主。幼儿园是学前教育,是为小学学习做准备的,但它不是小学,更不是中学、大学。我们不能拿小学生、中学生甚至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幼儿园的孩子。明白了这一点,我想大家对一个幼儿的要求就不会这么高,大家也就明白该不该那样惩罚孩子了。

另一方面,幼儿的好动和“坐不住”是必然的,普遍的,正常的。教师应当根据幼儿的这个特点安排活动。长时间让学生“坐板凳”,肯定不行。应当更多地安排游戏,唱歌,跳舞,跑跑跳跳这样的活动,让孩子过剩的精力得以释放。而游戏又很重要。因为,游戏是幼儿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是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而幼儿期也是游戏期,幼儿爱游戏!游戏不但可以给幼儿带来愉悦,而且是幼儿全面发展的有力教育手段。因此,在幼儿园中,让孩子们开展游戏活动是必不可少的。

幼儿活泼好动喜欢模仿,而游戏一般都有具体情节动作,模仿性强,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能够满足他们的兴趣和愿望。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对孩子来说,游戏是学习,游戏是劳动,游戏是重要的教育形式”,高尔基也曾说过:“游戏是小儿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途径”。因此,游戏是小儿智力发展的动力,它能激发小儿的求知欲与创造力,并且可使小儿掌握一些知识技能,形成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促进小儿全面发展。

游戏理论依据:

A:古代游戏理论

(1)复演说:(霍尔):认为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的的重演,不同年龄的儿童以不同形式重演祖先的本能特质。

(2)精力过剩说:(席勒-斯宾塞)把游戏看作是儿童借以发泄体内过剩精力的一种方式。

(3)机能快乐说:(彪勒)强调游戏是儿童从行动中获得机体愉快的手段。

(4)生活准备说:(格罗斯)把游戏看作是儿童对未来生活的无意识的准备,是一种本能的练习活动。

(5)娱乐-放松说:(拉扎勒斯-帕特瑞克)认为游戏不是源于精力过剩,而是来自于放松的需要。

(6)成熟说:(博伊千介克)反对生活准备说,认为游戏不是本能,而是一般欲望的表现。

B:当代的游戏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游戏也有潜意识成分,游戏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艾里克森:从新精神分析的角度解释游戏,认为游戏是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健康的发泄方式。

(2)认知动力说

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机能的方法,是使思维和行动结合起来的方法。

(3)学习理论

桑代克认为:游戏也是一种学习行为,遵循效果律和练习律,受到社会文化和教育要求的影响。

(4)中国心理学家认为:游戏具有社会性;游戏是想象与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结合,不是社会生活的简单翻版;游戏是儿童主动参与的,伴有愉悦体验的活动。

训练孩子的“坐功”,不但可以,也有必要,但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在这个过程中,奖励和鼓舞非常重要。幼儿是喜欢吃“奖瓜”的,一次表扬,可能使他克服一个缺点。不断的罚站,不但纠正不了缺点,还容易造成孩子对幼儿园、教师的厌恶与恐惧,不利于以后的 学习。

第三,教育部门也要加强对各类幼儿教育机构的管理,规范幼儿园办学行为,组织培养、培训各类幼儿园园长、教师,建立园长、教师的考核和资格审定制度;办好示范园和骨干园;指导幼儿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促进幼儿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从管理上紧缩小学化存在的空间,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得到最适合的教育,能够健康成长。

第四,必须树立正确的办园理念。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正确引导,加强监管。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大胆揭露幼教“小学化”弊端,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对教师、教材、教具等各方面监管,对一些错误宣传及时制止,使幼儿园之间生存竞争的条件不再是以看谁教得知识多,而是以谁的幼儿园办得好、办得正规、更适合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作为竞争的条件。

呼吁有关部门尽快制定相关政策,让学前教育走上规范化轨道,幼儿教育早日纳入到义务教育范畴,幼儿园也有固定的幼儿教师队伍,国家规定的幼儿教材,更多年经教师走上幼教一线。

第五,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引领和研培。定期开展学前教育的理论学习和业务交流探讨,及时更新教学模式与方法。大力开展园本培训、举办各种基本功比赛,提高幼师的舞蹈、绘画、演讲等专业技能。业务部门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走出去”,学习先进的经验和做法,聘请专家对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和业务指导,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研活动,逐步使师资配备走上专业化、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第六,走出幼小衔接的误区。通过培训、讲座、学习等形式,使家长和幼儿教师真正了解幼小衔接的内涵和意义,即不是让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知识,而是幼儿园从大班开始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加一些幼小衔接的教学内容,包括参观小学,了解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培养儿童正确的书写姿势,培养注意力等,从生理、心理上为儿童适应小学做好准备。

幼儿园课堂教学中的小学化倾向的问题亟待解决,即使有再好的园舍、再好的设施、再好的的教师素质„„如果没有正规的课堂教学,孩子很可能就失去了最好的受教育时机。所以,我们还应继续探索研究幼儿教育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采取可行措施,全力遏制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给广大幼儿创设一个舒适、安全、和谐发展的学习环境,还给他们一片自由、快乐成长的天空!

主要参考文献

【1】《幼儿园工作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令

第25令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教基[2001]20号

【3】蔡国英编著

《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8年10月

【4】张丹

“关于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反思”

《幼儿教学研究》 2008年第9期

【5】吴红娟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研究与对策”

《教育科研论坛》

2007年09期

【6】许卓娅

张晖

《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6月第1版

【7】姜勇

庞丽娟

梁玉华《儿童发展指导》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11月第1版

【8】柳茹

《让研究引领每一位教师的提升与发展》

中国教育出版社

2006年8月第1版

【9】张燕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1月第1版

【10】袁爱玲

何秀英

《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策略》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月第1版

【11】 示雨、禾林 《家庭教育读本》(幼儿版)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3年2月第1版

【12】张行涛

郭东岐

《新世纪教师素养》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10月第2版

【13】教育“小学化”弊大于利

【14】余晓红.幼儿教育不能“小学化”

【15】陈维国.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及克服

【16】陈爱萍.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2006-05-02.【17】兰州市城关区保育院.遵循教育规律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甘肃日报.2005-3-9.【18】 国家教育委员会25令.幼儿园工作规程.【19】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教基[2001]20号.【20】刘炎编著.幼儿教育概论.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21】黄人颂主编.学前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2】冯晓霞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施行)》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4 月第一版

【23】李生兰《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24】 李生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25】《幼儿园教育活动教师用书大班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26】陈帼眉,《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2月;《关于幼小衔接的几点思考》,早期教育,1998年1月

【27】庞丽娟、胡娟、洪秀敏,《论学前教育的价值》,《学前教育研究》,2003年1月

【28】赵俊芳,《幼小衔接最佳期的思考》,现代中小学教育,1998年5月

【29】杨风英,《幼小教育衔接之我见》,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9月

小学化倾向幼儿教育论文 篇2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指的是在幼儿教育过程中, 幼儿接受到与他们年龄不符合、偏向小学化教学内容的现象。 幼儿教育小学化中幼儿接受了大量的小学化的知识, 并且幼儿园把成绩作为衡量孩子发展的重要依据, 孩子过早地面对学习产生的压力, 对孩子的心理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有的孩子会因为幼儿园阶段的学习而厌倦学习, 对今后十几年的学习极为不利。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主要有急于求成心态的驱使。 让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是由于急功近利的心态使然, 这之中又包含多方的人为因素, 重点是社会和学校双方的原因造成的。 现行的公立幼儿园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学前教育的需求, 国家大力鼓励建立私立幼儿园。 私立的幼儿园主要以企业的模式运营, 难以避免企业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所要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当今是一个市场经济的时代, 在市场经济中, 企业面对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强, 社会的评价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 幼儿园良好的信誉和评价是幼儿园实现发展和生存的重要条件, 有的幼儿园为了得到社会的认可, 从幼儿接受的内容和测评上下工夫, 从而让孩子接受大量的小学倾向化的教学内容, 目的是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好评。 另外,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也有家长的因素在里边, 很多家长存在这样错误的观点:认为自己交了多少钱到幼儿园, 要让自己的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获, 每天询问孩子学到了什么没有。 家长认为孩子交到幼儿园就要学到什么东西, 面对家长的这种心理, 幼儿园只有加强幼儿的学习强度, 甚至用考试的方式把学生的学习成绩呈现出来给家长, 所以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有学校和社会两方面的因素使然。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应对策略

既然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这个问题是由社会和学校双方共同造成的, 就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通过两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改变这种状况。

(一) 社会要改变评价孩子成功的条件

家长都想给自己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 但是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很多家长不尽得是了解的, 把孩子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孩子成功与否的条件其实是站在家长自己的立场思考的。 孩子内心真正需要的不是打着满分的试卷, 也不是大脑中装满各种各样的知识, 作为幼儿园的孩子, 他们的内心简简单单, 爱玩是他们的天性, 他们天真活泼, 积极好动, 他们的生活应该是无忧无虑、快乐的。 假如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真正的内心需求, 就不会把孩子学习知识的多少和考试的成绩作为衡量自己孩子是否学有所得的标准。 去到幼儿园, 是孩子实现社会化的第一步, 孩子在幼儿园能够和别的小朋友交流、玩耍, 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与他们合作, 学会与他们交流, 在和其他孩子的交流中获得快乐, 在教师的指引下学会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孩子的行为准则也得到了纠正, 懂得了各种基本的礼貌用语。 其实孩子只要学会这些就是最大的进步, 假如家长摆正心态, 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太高, 改变衡量孩子成功的标准, 遵从孩子内心需求思考, 就不会因为学校没能给出打着分数的试卷而不满。 学校少了来自社会的压力, 就能更好地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教育。

(二) 学校要本着维护孩子健康成长的理念办学

虽然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虽然有来自社会的压力, 但是幼儿园要正视自己的存在意义和办学宗旨。 幼儿园是关于幼儿的教育, 幼儿的身心都处于最初的发展时期, 幼儿园办学要维护幼儿的身心健康。 幼儿园办什么样的教育将成就什么样的孩子, 幼儿园的教学模式直接影响幼儿的知识结构, 所以幼儿园要以幼儿的心理需求为根本出发点,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维护幼儿的身心健康, 让幼儿接受适合他们身心规律的教学内容体系。 不要过早地把小学的知识纳入幼儿学习的内容, 让他们接受那个年龄阶段应该接受的教育。 本着让幼儿快乐学习的教育宗旨对幼儿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幼儿参与课堂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多引导、多发问, 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 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实施幼儿的体验式教学, 让幼儿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让幼儿的学习成为快乐的学习过程, 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思维的锻炼、强化幼儿的动手操作的能力、与其他同学交流的能力。 幼儿园就是一个小社会, 让幼儿在幼儿教学中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地发展。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是很多幼儿园都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的管理者和教师都应该意识到这个问题对幼儿身心的负面影响, 注重维护好幼儿的身心健康。 社会和学校对幼儿的教育不能急于求成, 让幼儿在相应的年龄阶段接受符合他们心理规律和年龄特征的教育, 让幼儿在幼儿园的教育中得到综合地发展和提高。 健康快乐的幼儿教育使幼儿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 使他们积极地投入接下来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中。

参考文献

[1]陈玉营.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及对策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 2015 (13) .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之剖析 篇3

幼儿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启蒙,是孩子心智成长的重要时期。纵观现在的幼儿教育,促使其小学化倾向其主要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种:

一、不懂幼儿教育的人在大张旗鼓地做幼儿教育

现在的幼儿教育没有纳入到义务教育之中,这就使社会上单纯以营利为目的的各种类型的民办园日益增多,尤其是县城及其以下的农村。而这样的民办园的师资可想而知,有初中还没有毕业务农的,有曾经外出去一些大型民办园打工自认为有点经验的,更有没考上大学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的孩子等等,这些人只需有足够的场地和一些简单的桌椅,就大张旗鼓地搞起了幼儿教育,没有经过专业的幼教培训,没有研读过幼儿教育学、心理学,更不懂幼教的理念,就扯起了一面面的大旗:“蓓蕾幼儿园”、“XX双语幼儿园”“XX保教中心”等等,一名老师、一只粉笔、一本旧书就开启了所谓幼儿教育的大门。而这些搞所谓“幼儿教育”的人为了扩大其生源还到处鼓吹着,我们幼儿园出去的孩子在上小学时学习可轻松了,在班级都名列前茅。其实质不过是像放羊一样地哄着孩子不哭,给孩子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圈养”场所,对孩子强制灌输一些本不该是他们这个年龄应该接触的所谓的学前教育,甚至是一些错误的知识,比如交给孩子一些错误的执笔姿势、写字姿势、错误的笔顺、错误的发音等等。其不知幼儿在3~5岁时是记忆力最佳时期,这时候交给孩子这些错误的知识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这个时期他所掌握的东西是他们长大后想改却很难改正的。这样的师资、办学目的、办学理念,实则是对孩子们的一种摧残,他们忽视了孩子的自我发展,扼杀了孩子心智的成长。

二、懂点幼儿教育的人在力不从心地做幼儿教育

国家对幼儿教育的日益重视,已使公立幼儿园和政府幼儿园占据主导和领先位置,教育投入的增大,办学经费的增加,促使办学条件很大程度的改善。宽敞明亮的教室,配有专职保健师的卫生室,干净舒适的独立休息室、卫生间,温馨又环保的卧室,独立的小睡床,益智又健身的多功能教室,安全又豪华的室内外游戏场所等等,都给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师资水平也大大高于那些个体的民办幼儿园,但是师资的来源渠道也很纷杂,有来源于基层中小学的在编教师,有面对社会招聘的幼儿教师,有幼师毕业但还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往届毕业生,也有幼教毕业的专职教师,这些人虽然上岗前接受过岗位培训,掌握一些幼教理念和教学方法,但多年的小学教学理念和工作方法不是那么容易就改变的,所以这是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之一。由于教师的水平不在一个尺度上,这也给管理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师资培训就成为每个幼儿园首要的任务。

让管理者力不从心的还有来自个体民办园的压力,这些民办园多数违背幼儿教学的理念,不顾及幼儿年龄特点,不注重养成幼儿的习惯(观察、分析、动手、表达、思维)、开发幼儿的智力等,在孩子入园开始就教给孩子本不是他们这个年龄段应该掌握的小学一年的课本知识,而不去使用规定的幼儿教材。为了解决生源问题一些公立的幼儿园也不得不在幼儿教材以外加入了小学的知识,这也是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之一。

三、懂幼儿教育的人只能呼吁:要做好幼儿教育

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的重视,尤其是对幼儿教育的重视,从上到下的教育机构、教育学者都在呼吁着要做好幼儿教育。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幼教事业之中、研究着幼教发展的步伐,同时也加大了对幼教的培训力度,定期举办各级各类的理念培训、经验交流、实践观摩等等。领导者的观念在转变,幼儿教师的观念在转变,幼教的理念也在逐渐的提升。但是这些呼吁,这些理念上的转变,落实到实际之中、操作起来却是很难。根深蒂固的思想,实际的教学现状等等,很多问题阻碍着幼教前进的步伐,这应该是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改变这种幼儿教育现状更应是从上到下共同努力,首先需要政府及教育机构加大对幼教的投入,同时加强对幼儿教育的監管,尤其是农村的幼儿教育。示范园及中心园要真正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加大对城乡个体园的辅射。对幼儿教师的培训要形成制度化、专业化、长期化、长效化,不能流于形式。更要加强对幼儿家长的培训,这部分群体文化层次、认知水平参差不齐,但是他们共同的想法就是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能够成才。要定期召开家长会,印发传单资料,举行家长开放日等等,让他们了解基本的幼教理念。并亲自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只有家长了解了、参与了、支持了,我们的教育才会越做越好,才会真正的成为社会、家长、学校共同的教育。幼教的前景也会越来越好。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篇4

北京市教委将成立市、区两级巡回检查组,检查全市各类幼儿园中是否存在教授小学内容,提前“抢跑”的情况。

一旦幼儿园内被查出存在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小学内容的情况,院长会受到严肃问责,相应幼儿园也将被降级。

措施

随机推门检查幼儿园

昨日,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从下周起深入全市幼儿园,检查其日常教学中是否存在小学化情况,“成立市、区两级巡回检查组”,检查将持续至4月中旬,涉及全市公办园、部门或单位办园以及民办园。

在检查中,将采取随机推门的形式,检查幼儿园的日常保教管理工作,特别要严查的是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也就是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抢跑”进行各种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

据介绍,在2012年和2013年,市教委就曾专门下发文件,严禁各类幼儿园出现类似问题,“幼儿园应以培育幼儿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该负责人认为,幼儿园的教育应让孩子们在活动和游戏中感知规则,认识周围的世界。

而在本轮检查中,如发现有幼儿园存在“抢跑”问题,将严肃问责幼儿园的主要负责人,相关园也会被降级降类处理。

另据了解,近年来北京市教委多次强调,“幼升小”采取就近入学方式,严禁各小学采用入学面试等方法。

分析

“抢跑”易导致孩子厌学

昨日,一位公立园教师透露,确实存在大班学生家长退课,带着孩子报学前班以适应小学生活的情况出现。

幼儿园“小学化”的表现有哪些?据一业内人士介绍,这包括幼儿园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室布置、评价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小学化,例如,有的幼儿园以课堂教学取代幼儿的游戏,把桌椅占满活动室,让课桌像小学一样摆放,导致幼儿园没有活动室。

接受“小学化”教学后,业内人士说,虽然很多孩子明明已认识许多汉字,会算20以内的加减法,但升入小学后,不到两个月就泄气,甚至有的一入学就厌学。

他认为,儿童认知发展有自身的阶段特点,不能跨越。为此,河南、江苏等地曾为科学保教,出台过针对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现象的“十不准”、“六不准”等文件要求。

但也有一名公办园职工昨日表示,现在有部分家长主动让孩子从幼儿园退园,转到社会上的学前班,以提前适应小学上学需求,“比如孩子在幼儿园会有两个半小时的午休时间,但小学就没有。”

业内人士分析,家长的揠苗助长、小学的转嫁压力、幼儿园不务正业、社会急功近利等方面,都是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幼儿园小学化的十大害处

其一,违背教育规律和孩子成长规律。这些年来,幼儿园孩子开始背书包像小学生一样上学。孩子三岁上幼儿园,还要我抱要我背,却还要背上书包,大字不识的孩子,书包里还有上十本像模像样的所谓幼儿课本,小儿郎缘何背起大书包?

其二,造成孩子从幼儿就开始厌学。家住江西省南昌市师大南路的江女士发现,上幼儿园大班的儿子,每天都会带作业回来,一写就是一两个小时,以前喜欢的玩具都不怎么摸了。“5岁就学会乘除法,比较熟练地掌握两位数以内加减法,每天放学后还要在家抄写一页汉字、两页英语单词„„孩子每天都喊累,最近不想去幼儿园了。”这并非是什么“神童”。事实上,在全国各地,还有很多和他一样的孩子,背起大书包,学着与年龄很不相称的艰涩知识。一位小学生家长非常后悔地告诉记者:“自己的孩子从小就接受超前教育,双语、奥数样样齐全,上小学一年级时确实表现出色,但到三年级后,成绩便很一般了。”特别让他焦心的是,孩子已经出现厌学迹象了!

其三,夺去了幼儿们欢乐幸福的童年。回忆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幼儿园的情景,表情像个孩子:“那会儿阿姨带着我们坐在小凳子上念儿歌,到院子里玩‘丢手绢’,下雨了还能玩泥巴。”可是如今幼儿园的孩子变成了“大人”,不会唱儿歌玩游戏。升学“指挥棒”当头,由不得家长不急。

其四,刮起家长的盲目竞争歪风。为了“赢在起跑线上”,家长争相把孩子送进教学味浓的幼儿园。一些幼儿园为了吸引生源,也投家长所好,走上幼儿教育小学化之路。山东省菏泽市一位幼儿园园长说:“我们也知道小学化教育方式不对,但家长要求必须教识字、学拼音、学数学,否则就转园,我们也是没有办法。”

其五,挫伤孩子自尊心。“儿童如果在幼儿阶段过多地学习了小学知识,上小学一年级时不用花多大力气就可以获得好成绩,会使这些儿童养成不爱动脑、不爱思考、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幼儿园园长郑润华从事学前教育工作30年了,深谙幼儿成长规律。该幼儿园的王玉廷老师说:“提前学习只能使孩子一时领先,让孩子在学习上体会到的是一种由高峰渐渐滑向低谷的感觉,这样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其六,造成小学学生成绩差异悬殊,无法教学。广州市某小学老师“大羽妈妈” 证实了这一点,她在博文《提前教育让小学老师苦不堪言》中说,在刚接手的班级中,全班30个学生能力参差不齐,小学三年级的英语课本孩子在幼儿园大班时便学过了。上课时,“早熟”的学生了无兴趣,不认真听讲,扰乱了上课气氛。“最难教的孩子不是上学前知识准备不足的孩子,而是缺乏学习兴趣的孩子。”济南市公安局幼儿园教师牛箫楠说,孩子在0—6岁期间,并不适合进行系统的知识教育,而只能帮助他们积累感性的经验,同时培养学习兴趣。在学龄前期不断灌输各种知识,很有可能让他对学习失去兴趣。

其七,让孩子失去幸福感。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副总编、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卢勤痛心疾首地说:“我们很多家长和老师把仙女和王子赶出孩子童年的社会,让他们从小就学算术和语文。早教如果没有正确的航向,将摧残孩子的童年。”她说:“如果孩子从小没有幸福感,长大后能创造幸福吗?”

其八,摧毁教育的系统性和循序渐进原则。郑润华引用教育家卢梭的话:“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就是说,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她告诫家长:“孩子每一岁都有每一岁的意义,孩子的成长没有速成法可言,每一项能力的发展都需要时间逐步完成。因此,遵循教育规律成长的马拉松长跑,才是成功的教育。是不是输在起点不重要,重要的是赢在终点。”奶奶咋孩子三岁是教1+2=3,孩子总是等于8,孩子根本无法接受,到一定年龄却自会了。“急功近利式的先行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只能在重复学习中占优势;而在游戏的自发学习中,在对环境探索的自主学习中获得的智慧,具有持久学习的优势。”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华爱华指出。

其九,影响孩子的全面发展。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已引起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教育规划纲要强调,“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浅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篇5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家长逐步意识到知识对于一个人未来生存的重要性。因此,现代社会人们对教育的关注达到了空前的重视。希望孩子快成才,早成才的迫切心理,促使他们将这种希翼转嫁到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甚至是学前教育。在这种心理促使下,他们在选择幼儿园时,有相当多的家长会选择一些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的幼儿园。如4、5岁教授幼儿算加减法,5、6岁写汉字,背九九乘法口诀,入小学前能识上千个字。这样的幼儿园成为家长优先选择的对象。他们认为孩子的潜力大得很,只要教得会,何必要等待?教与不教就是不一样,孩子的的知识和技能大大超过了没有被训练的孩子。在幼儿园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许多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心态,也不得不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更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训练,更注重教育的即时效应。这种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日趋严重,让我们觉得我们的孩子就像被催熟的果子,提前开花,结果。令人担忧的事,这样的发展优势究竟能持续多久?催熟的孩子有多少后劲?

研究表明,急功近利的提前灌输知识和训练技能至少有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违背孩子发展规律的训练,孩子被迫付出的努力太大,使孩子牺牲了个性多方面发展的机会。据教育进展国际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世界第一,但创造力却倒数第五,这世界第一的代价是每周比其他国家孩子多得多的时间在做数学题。二是过于超前的训练所获得的即时效应意义不大,有些知识技能在孩子以后成熟到一定程度是在给予是轻而易举的事,刻意加速地发展,不恰当的拔高使孩子过早成熟,以幼儿的方式来塑造婴儿,以小学生的要求来规范幼儿,使发展的前一个阶段没有获得充实就产生跳跃,这种效应难以长久。因为许多行为只有经过一定的重复和积累,才能稳定在心理结构中。刻意加速发展,势必会导致基础不稳固,这一脆弱的基础对以后长远的发展没有足够的支持力,这种发展是没有后劲的,许多后来者居上的事实已经证明。三只训练者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和所运用的强制性方法对孩子的影响,孩子被压抑的兴趣和紧张焦虑的心情,久而久之将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健康。结果我们的“教”让孩子变得被动,让孩子变得“厌学”。所以当人们为这般教育的成果而欣喜和得意时,我们是否想到:孩子的认知发展是以情感、社会性发展为代价的;孩子的眼前发展是以长远发展的牺牲为代价的。

总之,这样一种以断送以后长远发展为代价的提前发展是不值得的。教育必须“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奠基意味着和未来发展的关系。近几十年来的脑科学、生理学、心理学研究成果,也都揭示了一个共同的事实,那就是早期经验与未来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切告诉我们,幼儿教育的功能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着眼于未来的奠基工程,具有潜在效应和长远效应,为此,必须改变人们对教育急功近利的期望,幼儿园教育应着眼于儿童发展的长远目标,要特别注重那些对儿童一生产生影响的品质,为其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就是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

所以,面对家长的不正确地认识与要求,作为幼儿园不应处于一种被动盲从的地位,而应充分发挥我们在幼儿教育中的专业主导地位。因为作为幼儿园,专业的幼儿教育机构;以及幼儿教师、专业的教育人员,我们的教育目光不能短浅,不能只看到现在,而更应着眼于儿童的未来。

明确了这一教育思路,那么在具体的实施中,怎样与家长达成共识,让家长能主动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而不是盲从于家长不正确的选择?我认为,要想在育儿观念上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家园共识,必须首先找准与家长合作的基点与分歧点。我们合作的基点是:我们与家长的教育初衷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孩子成材,但在具体的教育理念与方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基于此,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充分发挥我们专业教育机构的权威性,带领家长走出教育的误区。我们在此方面主要采取了如下做法:

一、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通过一系列专业教育知识的学习,并辅之以一些实例,让家长看到急功近利的拔苗助长方式并不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在教育孩子时,应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着眼于幼儿的长远发展,同时给予家长一些具体的科学科学育儿方法的指导。让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观点上做到与幼儿园一致,只有这样,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也就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同步。

二、多举行一些诸如家长开放日或其他形式的开放活动,吸引家长参加,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家长真切地感受到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多方面的逐步提高,更坚信幼儿园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权威性,从而能更主动的配合幼儿园以正确的教育观对孩子实施教育。

三、我们会不定期的针对一些家长感兴趣的热门话题,教育难点问题,展开家长论坛、教师论坛等活动,通过大家各抒己见,沟通观点,能更好的达成教育的共识,同时也促使家长更加关注科学的教育观,理智地看待学前幼儿教育,并主动向幼儿园靠拢。

那么,我们不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学习,是否就意味着忽略知识技能的作用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知道,能力是在获取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这里涉及到的是让孩子自己建构知识还是记忆模仿知识,是强调“会学”还是强调“学会”,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对教师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要求教师通过不断学习,重新认识知识技能的内涵,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强调幼儿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体验,强调幼儿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认知结构的变化,这就涉及到获取知识应定位于过程还是结果。如果定位于结果,我们就会预设一大堆有待孩子接受的知识点和有待训练的技能,并作为目标看重其达成与否。定位于过程,我们就会将这些知识仅仅作为载体,看重的是孩子如何思维的,是如何接受这些知识的,目的是启发孩子的智慧。

具体地说,每个领域都会有一个与孩子智慧相关的核心要素,如健康:自我保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科学:思维能力;艺术:创造能力。只有定位于过程体验的“教与学”,才能抓住这一核心要素,点燃起这一智慧的火花。例如,当我们定位于结果时,科学领域的学习,就会让孩子去记住某种现象的特定事或知识点;而定位于过程,就会抓住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一核心要素,让孩子在与客观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实施中,不断探索和反复体验中去发现,至于从哪些实事中发现并不重要——过去我们总以为是我们教会了幼儿,因为幼儿能复述出我们要他记住的名称,可以重复出我们演示给他们的实验,却忽略了孩子根本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的知识迁移。定位于结果,我们就会在艺术领域的学习中教孩子一些特定的技能和技巧(用琴法、画技去模仿现成的作品);而定位于过程,则核心要素是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的热情,这些特定的技能则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表现方法——过去我们很得意我们的孩子能逼真的模仿范画,为孩子画得非常像而高兴,却不曾认识为什么有的孩子一旦离开了范画,却什么也画不出来,他们仅仅眼中有画,而心中无画。定位于结果,社会领域的学习就应当直接训练孩子集体生活的规则(牢记各类常规、用纪律约束、以及能复述与同伴相处的原则);定位于过程,则关键的要素是自我意识的发展,即让幼儿在与他人的自由交往中体验规则的公正,逐步摆脱自我中心——过去我们总是通过规则约束、通过教师的裁判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结果把孩子的口头规则和对权威的惧怕以及听话顺从当作良好品质。定位于结果,语言的学习就会灌输一定量的词汇和给予造句的训练;定位于过程则关键的要素是交流与表达,重要的是“激发表达的热情,创设交流的机会”——过去我们着重在专门的语言教学中重复故事、背诵儿歌、造句练习、却没有想到,实际上由而是在交往中自己获得语言,而不是别人教会他说话。

从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篇6

课程

富锦市实验幼儿园 柏桂华

共同探讨三个问题:

一、教育部全国幼儿园园长2012年第1期园长研修班简介

二、再谈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三、如何建构幼儿园本土课程——迈向发展适宜性实践

要求:

1、双向交流,可随时发问;

2、如时间够用,可互动答疑;

一、教育部全国幼儿园园长2012年第1期园长研修班简介

(一)大势所趋——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的成立

1、国际学前教育发展迅猛

◆ 学前教育的入园率迅速增长,重视学前教育就是重视国家的未来竞争力,法、英、德、荷兰等国的学前三年入园率已达95%以上,美、加、澳、意及捷克、匈牙利等国也已达80%以上。

◆ 学前教育投入大幅增加。巴西教育经费占GDP的5.6%,学前教育占总教育经费的8%,墨西哥学前教育占总教育经费的9.7%,并与2009年实现了全民义务学前教育。

2、我国发展学前教育的春天到了

2010年我国教育经费占GDP的3.66%,而学前教育经费只占整个教育经费的0.03%。市场经济调控模式不适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市场调控或者市场控制不应该成为学前教育服务事业的行动机制,因为它不能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也不能保证教育质量。为此,政府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2011年我国学前教育计划投入500亿元,实际投入700亿元(不包括新疆单独拨款80亿元,新疆、西藏幼儿园收费低廉,月收费50-80元,部分地区甚至实现了共产主义——不收费),用于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教师队伍培训、设备设施的购置等。

3、现阶段两支队伍素质亟待提高。

多年来没有编制,还属于游击队式的散兵游勇,还没有从能歌善舞的技能型向终身学习的研究型转化(中学校长培训结束后能出版培训系列丛书,而幼儿园园长培训期间每天一篇心得都十分吃力:做—100分,说—60分,写—40分是最高的了)园长尚且如此,教师队伍更不堪言,很多地方建好幼儿园,却聘不到园长,教师队伍也极不稳定,幼儿园的数量增加与学前教育的质量提升没有达到同步提升。

◆我国四个教育黄埔培训基地:

A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1980年成立于北京大兴区,教育局长和大学校长培训基地;

B中学校长培训中心——

1989年成立于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中学校长培训基地;

C小学校长培训中心——

2000年成立于北京师范大学,小学校长培训基地;

D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

2011年成立于东北师范大学(筹),幼儿园园长培训基地;

2011年6月教育部批准东北师范大学筹建全国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柳海民任中心主任,同年11月28日第一期全国园长高级研修班开班,我们是中心的第2期、2012年第1期研修班,被称为我国幼儿园园长“黄埔二期”学员。

(二)高山仰止——实力雄厚的专家团队

1、向教育家一样思考和实践

柳海民:东北师大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筹)主任

2、儿童与教育的意蕴

于伟: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体现的现代教育理念

姚伟:东北师大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4、基于课程事件的幼儿园课程开发与设计

严仲连:东北师大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5、关于有效教学的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

王小英:东北师大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筹)副主任

6、幼儿园家长工作与幼儿的发展

王萍:东北师大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院党支部书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7、园长领导艺术的心理学分析

缴润凯:东北师大教育学部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筹)常务副主任

8、幼儿园园本教研的基本方法

吴琼:东北师大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

9、幼儿园课程设计与实施

马云鹏:东北师大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常务副主任

10、学前教育的案例分析

成子娟: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学系幼儿教育硕士课程主任、教授,香港幼儿园课程专家委员会主席

11、幼儿的入学准备

盖笑松:东北师大教育学部副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12、园长在幼儿园核心竞争力形成及发展中的作用

张向葵:东北师大教育学部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筹)副主任

东北师大附属幼儿学园校长

13、健康快乐从“心”开始

刘晓明:东北师大教育学部心理学院党支部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14、为幸福而教育

勇颜:长春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幼教部主任

15、依法治园与幼儿的法律保护

曲正伟:东北师大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院副教授、北师大教育管理学院博士后

16、幼儿园环境建设的进步

东北师大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17、美国幼儿园的保教活动及管理

陈蓉晖:东北师大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8、中国现代教育家的幼儿教育思想

曲铁华:东北师大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19、教育现场与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顾荣芳:南京师大教科院学前教育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如何制订学校发展规划?

邬志辉:东北师大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

21、迈向“发展适宜性实践”

霍力岩:北师大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2、从国际学前教育发展趋势解读我国学前教育政策走向

周兢:华东师大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3、学校(幼儿园)安全管理——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杨颖秀:东北师大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4、中国传统的启发教学思想及现代启示

王凌皓:东北师大教育学部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三)苦中作乐——形式多样的研修方式

成年人长时间的正规学习需要很强的毅力。要保持一种积极思考、互动的状态很难,每天坐在第一排,以强制自己保持最佳状态。

幼儿教师是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我们的工作任务很大一部分是对儿童进行养成习惯的教育,但恰恰我们很多幼教人的行为习惯还有待提高,比如不守时、课堂说话、吃东西、手机上课时叫等等。本次研修全程录像,课堂纪律很严——王教授语:上课说话可以,比如说我的心脏起搏器掉地上了,麻烦你帮我捡起来。在这种严格的管理方式和大容量的学期内容中,我们也从疲倦中慢慢适应了,共记录学习笔记235页,撰写学习心得20篇,管理叙事1篇。

学习内容与研修方式——◆专家讲座24次◆管理经验分享2次(12名园长发言,本人主持)◆主题沙龙4次(一组: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策略、二组:把游戏还给孩子、三组:幼儿园绩效管理考核漫谈、四组:漫谈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教育考察2次(东北师大附属幼儿学园、长春市直机关幼儿园)◆简报4期◆作业:学习心得每天上传1篇,管理叙事1篇,园所风采PPT1个◆每天要如实给专家的讲座打分、提建议,并对培训提出总体评价及建议◆总结

(四)朝阳事业——我国发展不均衡的学前教育

我国地域广阔,虽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学前教育,但各地经济发展差异大,学前教育发展极不均衡——

一是地区差异大:北、上、广、江浙一带的县镇级的幼儿园也堪比像甘肃、青海、西藏、新疆吉林、包括我们黑龙江这些教育欠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二是城乡差异大;三是理念差异大(人的思维模式、行为标准、办园理念、管理模式等)

(五)极具个性——才华横溢的园长们

本期园长研修班的58名学员来自31个直辖市、省、自治区,办学层次差异很大,从地域上看——有来自上海、北京、重庆、天津这样的直辖市,也有来自广东广州、浙江杭州、福建福州这样教育发达省份的省会城市,还有地市级的幼儿园(多属于当地的幼儿园航母-规模大。办有多个分园),也有我这样来自县级幼儿园,南方的乡镇幼儿园的园长们;从办园层次上看——大多是省级示范园。从办园体制上看——大多数是公办园的园长,只有2名园长来自民办园——湖北黄石和宁夏银川,他们都来自幼教集团,办园规模都是在招生千人左右,银川的甚至有幼儿园、小学、初中各1所,在当地非常有影响,看来全国都是这样,幼儿园规模化发展、规范化发展已成总体的发展趋势。从年龄分布上看——最大的56年生人,最小的是88年生人,后生可畏。从工作阅历上看——大多是遵循幼儿教师、保教主任、副园长、园长这样的成长规律,空降的园长很少;从任职年限上看——大多任职达5年以上,当然最长的达20年,最短的西藏日喀则的索朗多吉只有1年多时间,当然他还只有24岁。

共同特点:

1、才华四溢

张春炬——1998年任河北保定青年路幼儿园园长,园舍15500平米,招生千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特级教师、河北省省管专家,河北省国培专家组首席专家,2000年率先在河北省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形成著名的幼儿园六级十八档绩效管理模式,出版专著四本——2006年出版《幼儿园管理决策与实践》、2010年出版《幼儿园管理创新与执行》、2011年出版《孩子入园,你准备好了么?》、2012年出版《幼儿园一日生活指导》,现即将出版的有关幼儿园绩效与管理流程的另一本书。

谭佳颖——广州市开发区第一幼儿园,领办分园,两天将我们的一个月学习制作成微电影——《我们这个班》

赵洁珺——安徽省铜陵使五松新村幼儿园,教育部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30名,以高校专家学者为主,基层园长教师只有5名)

2、进取心强

每次活动进取心强,绝不服输——园长的进取心有多强,幼儿园的发展空间就有多大,反之,如果园长小富即安,不思进取,那么他所领导的幼儿园也不会有好的发展,无论是公办园还是民办园,这种思想在今天学前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不进则退,是非常危险的。

3、有思想

每个园长都是在本地有思想、有号召力的人,管理幼儿园都是行家里手,同时在教育理念上都各具千秋:沙龙上的争论,观点上的对峙——做有思想的园长,行有智慧的管理,办有文化的幼儿园,园长的幼儿园核心竞争力中流动的鲜活的血液,是灵魂,一所幼儿园,如果有资金,一年就可以做大,三年就能做强,但是要是做长,得用文化、十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所以园长作为一园之魂,文化建设的统领者,有思想至关重要。

(六)痛定思痛——我们的短板在哪里?

1、思想僵化,创新意识不强

2、目光不够长远,缺乏忧患意识,安于现状,小富即安

3、不患贫而患不均

4、常常归因到我们力所不能及的问题,而没有想过当下我们能做什么

5、缺乏终身学习的意识

我的感悟:

我们生活在一个学习的时代。

有一种学习叫听讲。这是任何一个接受过学校教育的人终身难以忘怀的学习方式,它给了我们人生的启蒙,世界的认知,发展的基础和工作的能力,这种培训中的听讲,又把我们带回了学生时代,但是不同的是,由于精心的安排,能让大家在听讲中领略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听讲会使我们的专业知识更前沿,专业理论更系统,专业事业更开阔,专业思考更深入。

有一种学习叫读书。人生的不同阶段,读书的目标和价值是不同的。学生时代,读书时为博取功名,因此而有:学而优则仕“之说。工作阶段,读书是为了解决问题,因此而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传说。当你摆脱考试,进入到没有功利追求状态的读书时,那肯定是一种享受,享受读书给你带来的乐趣、拓展、升华和深刻。

有一种学习叫反思。孔子有句话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中所以需要反思,是因为反思可以深化理解,可以明确问题,可以发现差距,可以确证价值。心理学将其称之为“统觉”,教育学将其称之为“内化”,所以说建议大家一定在学习后给自己在安排一个反思的环节,设法在大家接收大量信息的听讲之后,把你们的所思、所得、所获诉诸于笔端,这不仅有利于我们认识自己,有利于我们以后的工作,更是岁月留痕。

学习的过程是建构——重新搭建自己的教育思路

学习的价值是提高——不是姑娘的衣服、鸟儿的羽毛,他不是装饰,也不是为别人学,是为了自己学、为了自己的职业发展、为了你的幼儿园发展而学。

学习的目的是生成——现阶段学前教育虽得到高度重视,但是各种理论思潮一浪高过一浪,很多规则尚在制定中,很多教育思想还没有定论,当然,也就没有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能够解决所有幼儿园问题的傻瓜方案,甚至有关课程,也没有向中小学那样有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为此这就需要我们作为一名幼教人,把我们当成一名教育行业的专业人员(现已出台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而不是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缩小与中小学教师在专业素养上的差别,达到医生、律师那样的行业标准。同时在学习中坚决杜绝拿来主义、照搬思想,自觉抵制课程外包(蒙台梭利教育),努力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生成自己的办园思路、理念、文化和课程。以下我的讲座就是基于学习后的思考和生成,仅供大家参考(所有资料来自于教育部2012年第1期园长研修班)

二、再谈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一)什么是学前教育小学化?

学前教育小学化是指违背学前教育的发展规律、幼儿的学习规律。在教育目标和内容上把应在小学阶段达成的目标要求和学习内容下发和提前安排到幼儿园来,在学习方式上违背幼儿园以游戏、活动、体验学习、密切结合生活的区域、活动学习和学习领域整合的综合学习委主要特征,采取分科、讲授、单纯的知识技能训练和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教育价值和教育重点上,片面追求知识和技能,忽视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情感的发展、行为习惯的养成、身心的发展、创造力和个性培养;在幼儿园活动结构上,漠视保教并重和因材施教、寓教于乐的原则,破坏了儿童学习、休息、生活的均衡以及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导致儿童的身心发育得不到保证。

主要表现:学习方式小学化、教学内容小学化、课程设置小学化、教 学方式小学化、作息时间小学化、管理模式小学化、评价标准小学化。

(二)小学化问题得到全社会空前的关注

学前教育小学化已成为继教育三乱(乱办班乱补课乱订资料)后的第四乱——教育部专门下发通知: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

(三)幼儿园教材是导致小学化倾向的祸首么?

江苏省2009年取消幼儿园教材。《江苏省学前教育条例》2012年3月1日生效,条例明确规定:禁止以集中授课方式实施汉语拼音以及汉字读写训练、数字书写运算训练、外语认读拼写训练等违背幼儿成长规律的教育行为,对违背上述规定的,县级及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予以处理,按照“遵循标准、专业引领”的原则,《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都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行业标准。2012年开始进行专项检查,包括幼儿人数、教学内容安排、教师指导用书、幼儿园活动用书、分班填写幼儿一日活动主要内容和时间安排等。

(四)纠正“小学化”倾向,幼儿园就应该“禁教”吗?

当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受应试教育与高考重心逐步下移的影响,甚至出现了愈演愈烈的倾向。在此形势下,众多专家都在呼吁幼儿园教育去“小学化”,如上,有些地方政府甚至出台了相关条例,严禁幼儿园传授小学内容,这本是针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这一现实顽疾采取的有效措施,值得肯定和推广,但是由此就禁止幼儿园实施任何知识教学,宣扬所谓“禁教”思想,则又过犹不及,也是值得反思的。

有研究者把“家长的愿望、幼小衔接机制的缺乏、民办园的逐利、幼儿教师素质的低下”归结为“小学化”现象存在的现实原因。事实上,若在深究,我国几千年传统的学校教育所秉承的“一教论”思想(即统一思想、统一价值标准的教育教学观)、新中国建立初期模仿前苏联以作业教学为基本组织形式的幼儿园教学模式、我国现行的人才选拔制度都直接间接得到导致了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倾向,这些都与幼儿园的知识教育无关,因此,因为纠正小学化倾向,幼儿园就要禁止进行知识传授是缺乏理论依据的。

(五)专家的观点——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虞永平:

造成小学化的根本原因有三个:

一是观念的原因。在中国百姓的大众意识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对儿童的学习和发展”重成就、重学业、重知识”的倾向,很多人一直期待和支持他们认同的以知识学习甚至是读写算为主的幼儿园教育,这种期待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幼儿园教育。二是资源的原因。幼儿园班级空间过小、幼儿人数过多,教师无法真正对幼儿实施科学的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变成了奢求,班级人数超过国家标准的幼儿园在县及3县以下大量存在,甚至不少班级达到80人以上,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幼儿的安全,端坐静听成了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学前教育师资匮乏也是造成小学化的重要原因:师生比严重超标,合格教师大量缺乏,尤其是近年来为缓解幼儿教师紧缺而出现的小学转岗教师,如不加强培训,则会成为小学化的推手。三是制度的原因。长期以来,对学前教育重视不够,学前教育欠账太多,这也是造成小学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学前教育的投入还没有纳入公共财政投入体制,和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相比,幼儿园教师的编制没有专列,队伍的发展缺乏制度保证,在这种背景下,对于收入完全来自于家长或者大部分来自于家长缴费的幼儿园,政府如何有效控制和管理,如何积极引导就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六)我们的思考

纠正“小学化”倾向的重点在于弄清对于幼儿来说“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些有价值的知识应该怎么教。

幼儿的知识学习不在于他学到了什么,而在于他学习时付出的成本与获取的知识孰重孰轻。

三、如何建构幼儿园本土课程——迈向发展适宜性实践

“掠夺开发”“拔苗助长”——发展主义的误区?

“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的防止与纠正”——科学发展的坦途?

们给孩子什么?童年的苦难换取一生的苦难:竭泽而渔

童年的幸福奠基一生的幸福:内在驱动

“学前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中学化”——“大学教育学前化”:恶性循环何时了?

冰山一角缠足现象

引言:中国人的热点与世界性的话题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大力发展公办园”

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家庭以外的公共场所接受他人照料,特别是在公办园接受幼儿园教师给予的学前教育实践。

这自然地引起一个问题:对于儿童发展而言,什么是最适宜、最有益的学前教育实践?

进一步界定:课程决策与决策依据

课程需要综合决策:最好的教育实践建立对儿童的了解基础上,但仅仅依靠儿童发展理论并不能为实践者提供设计课程所需的全部答案。

教育项目是是各种决策的综合产物,这些决策包括课程内容(儿童将学习什么)、学习过程(儿童如何学习)、指导策略(教师如何教)和评价方法(如何知道儿童已经学会了什么以及如何制定未来的方案)。

情景1、2、3、发展适宜性实践的判断

判断是否是发展适宜性实践需要复杂的思考。因为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它并非“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的处方”,而是“用多种方法在特定背景下为特定的儿童选择适宜的教育方案。

请在心里默念:

“发展适宜性实践取决于……”

1、是否尊重了不同年龄段儿童发展和学习的特点,并提供符合年龄范围的活动、材料和互动。

2、是否尊重了每个孩子的能力特长和兴趣,并对个体差异做出反应和支持。

3、是否尊重了有关儿童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并确保尊重了儿童和他们的家庭

场景1、2、3、请判断:这是发展适宜性的语言环境吗?1、2、3展望未来学前教育发展,可以确信:

中国学前教育必将逐渐超越以模仿西方为主的借鉴之路,进入到自主发展与创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吸取借鉴各国先进经验,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将成为主要特征。

(一)蒙台梭利教学法在我国的应用

已进入我国15年

美国蒙台梭利教师培训:200小时集中强化培训,理论联系实际的30余份作业,720小时的高品质的幼儿园实习——2年的时间最终可获得蒙氏教师资格。我国7天初级证,15天中级证,30天高级证——培训者。

难以回避的现实挑战:

蒙氏教育的精髓是什么?

儿童还是教具?

儿童还是教师?

(二)幼儿园课程外包现象

各种加盟,我们可清楚它的内涵?

如果把这些教育法比作枝繁叶茂的大树,我们很可能漏读、误读、误解和误用了这棵大树最重要的树根部分、树干部分的观点和经验。

走出对这些教育法的漏读、误读、误解和误用,走向对课程真正理解和有效运用,走向对于本园问题的本土解决方案。

(三)什么是幼儿园课程?

从幼儿的角度看一日活动,一切幼儿参与的活动,包括生活、教育、运动等皆为课程,从教师的角度讲所有与幼儿有关的正式教育活动和预备活动皆为课程——计划、活动等

(四)幼儿最近发展区与幼儿园课程的发展适宜性原则

上课还是活动,幼儿园课程的真谛何在?

立场声明:了解儿童+实现发展目标

发展适宜性实践不仅要满足儿童的现有水平,即建立在对儿童的了解基础上(适宜),而且能够促进儿童达到有挑战性且可实现的发展目标(有效)。

(五)本土课程的建构

第一,了解儿童发展和学习的知识,用来尊重年龄特征,并对与年龄有关的各种行为特征做出反应。

第二,了解集体中每个孩子的力量、兴趣和需要的知识,用来适应个体差异,并对不可避免的个体差异做出反应。

第三,了解儿童生活的社会和文化环境的知识,确保儿童的学习经验对儿童来说是有意义和相互联系的,并且尊重了参与其中的儿童和他们的家庭。

不存在绝对适宜或绝对不适宜的教育实践

请在心里默念:

“发展适宜性实践取决于……”

1、是否尊重了不同年龄段儿童发展和学习的 特点,并提供符合年龄范围的活动、材料和互动。

2、是否尊重了每个孩子的能力特长和兴趣,并对个体差异做出反应和支持。

3、是否尊重了有关儿童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并确保尊重了儿童和他们的家庭。

共勉:重塑游戏精神,还给孩子童年!

只是玩玩

让当你问我,今天在学校里做了什么,而我回答:“我在玩。”

请不要误解我。

因为,你看,我正在玩中学习。

我正在学习如何享受工作

并在工作中得到成功。

我正在为明天做好准备。

而今天,我是一个孩子,我的工作就是玩。

当你看见我爬进树丛找虫子,或是把偶然发现的玩意装进口袋。

请别用“只是玩玩”这一句带过。

因为,你看,我正在玩中学习,有一天我会当上科学家。

当你看见我全身陶醉,听着音乐,或是花花绿绿,忙于装扮,请不要感觉时间在“玩玩”中浪费。

因为,你看,我正在玩中学习,感受音乐,释放和宣泄,有一天我会成为有名的音乐人。

当你看见我坐在椅子上,给一位想象中的听众朗读。请别笑我,认为我“只是玩玩”。因为,你看,我正在玩中学习,有一天我会当上老师。

当你看见我在学习跳跃奔跑,和运动我的身体,请不要说我“只是玩玩”。

因为,你看,我正在玩中学习,我在学习我的身体如何运作。

有一天我会当上医生,护士或是运动员。

浅论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 篇7

1.幼 儿教育 “小学化 ”倾向的表现

1.1片 面 追 求 教 育的 难度和 深 度 。

幼儿教育作为我国学制式教育的发展阶段, 由于面对的对象有年龄较小、心智不成熟和好奇心旺盛等诸多特点, 再加上游戏是幼儿生活的主要活动形式, 因此幼儿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游戏式教育模式。但是近年来, 由于人才竞争不断激烈, 父母望子成龙的愿望逐渐凸现出来, 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以获得更多的生源, 幼儿园开始向小学靠拢。主要表现为幼儿像小学生一样坐在教室中听老师授课, 授课内容不仅仅是一些趣味性生活常识, 更多的是拼音、生字和算术, 这对幼儿来说无疑有很大的难度, 很难接受并真正懂得。

1.2过 于 重 视 结 果 的 评 价 。

幼儿是一个人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 为了为今后更高难度的求知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教学应该更好地引导学生增强自主学习意识, 开阔视野。但是由于社会中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 幼儿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 主要考虑并重视的是幼儿学到了什么或者对教师讲解内容了解了多少, 把结果作为评价幼儿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 忽视幼儿学习过程中经验的积累。幼儿教师不应该对幼儿进行系统的知识训练, 而应引导幼儿进行自我学习, 发现学习中的乐趣, 并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帮 助其树立 解决问题 的信心 , 并给予一 定的建议 和意见。

1.3用 小 学 制 度 管 理 幼 儿 行 为 。

由于当今社会的发展特点, 幼儿在幼儿园的时间比较多因此幼儿园安排的学习、运动和游戏等活动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劳逸结合的教育形式将给幼儿的生活和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并且幼儿园游戏和休息时间远远多于小学。但是很多幼儿园的管理模式与小学几乎一模一样, 按照班级规划和管理学生, 制定统一的作息时间制度, 有着严格的教学安排, 其中用于上课和特长活动的时间占幼儿在校时间的绝大比例。在这种管理模式中, 幼儿不能体会到学习和生活的乐趣, 而是在高度紧张的时间衔接中逐渐对学习感到疲惫和厌烦。

2.幼 儿教育 “小学化 ”倾向的应对策略

2.1加 强 宣 传 , 促 进 科学 幼 教 观念 深入人 心 。

幼儿教育之 所以呈现 向“小学化 ”方向靠近 的趋势 , 一个重要原因是科学的幼儿教育观念并没有被大多数人了解并接受, 为了限制幼儿教育“小学化”发展, 国家和相关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幼儿教育观念的宣传, 将科学合理、健康发展的核心思想展现给涉及幼儿教育的人群, 如幼儿的家长和幼儿园的教师等。科学的幼儿教育首先要考虑幼儿的年龄和成长特点, 不能将他们单纯地等同于成人, 要充分尊重他们的好奇心, 为他们营造快乐成长的氛围, 摒弃社会中急于求成的错 误思想 , 从而逐渐 淡化教育 者幼儿教 育“小学化 ”思想。

2.2提 高 幼 儿 教 师 教 学 水 平 。

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除了幼儿教育观念不深入人心外, 幼师队伍的不健全同样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幼儿教育作为其他学制教育的基础, 应该对参加教学活动的教师进行单独特殊化培训, 这是因为其他普通师范类学校培养出来的教师为了更适合学校教学活动的需求, 一般比较重视教学技能的培养。而幼儿教师除了要具有基本教学技能之外, 在舞蹈、绘画和表扬诸多方面也要有所涉猎, 这样才能身体力行地对幼儿进行德智体美全方位的引导和教育。增加对幼儿教师培养资源的投入, 如相关教育部门可以定期举办研讨会和培养班, 使彼此之间的经验得以交流, 进而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

2.3深 化 幼 教 体制 改革 , 完 善 幼 儿 教育 评 价 体 系 。

坚持当前对幼教体制的改革, 丰富幼教活动的开展方式, 加强幼儿教师的职业化发展, 促进幼儿向全方面、立体化的发展模式靠近, 逐步消除“小学化”对幼儿教育的影响。全面构建幼儿教育评价体系, 杜绝将幼儿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单纯知识储备环节, 避免因为升学率而导致的幼儿教育机构之间的恶意竞争, 重视教育过程而不是教育结果, 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最终目的, 以寓教于乐作为指导思想。

3.结 语

幼儿教育不等同于小学教育, 不能揠苗助长, 而将幼儿教育“小学化”, 否则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协调发展, 同时也会扰乱正常的学制教育。

摘要:幼儿教育“小学化”指的是幼儿园在教学过程中将小学教育模式应用在幼儿身上, 这种行为不仅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相违背, 还违反幼儿教育教学规律, 给幼儿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分析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陈小青.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分析及危害[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0 (02) .

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探究 篇8

[关键词]:幼儿教育 小学化 倾向 研究

据调查显示,当前国内幼儿教育教学中的小学化倾向表现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主要有教学内容上的启智培养,教育形式上的手把手教现象非常普遍。对于幼儿而言,他们正处生理和心理萌起阶段,对各种事物的认知能力还比较欠缺,甚至不能明辨是非,因此应当将教育内容的重点放在幼儿智力培养上,而不是过早的将小学基础知识搬入课堂;同时,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形式上多以老师的手把手教为主,严重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此过程中,甚至部分幼儿园还引入了小学教学模式,要求孩子们死记硬背一些知识点,或者干脆以小学课标要求来教学,要求孩子们背手而坐、“认真听讲”,严重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且课后还布置了很多的作业,使孩子们过早的背负“上学累”这一思想压力,造成的这种心理负面影响是不可逆的。基于此,笔者认为要想从根本上打破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准确定位幼儿教育目标

对于幼儿阶段的教育教学而言,应当以保、教结合为目标。这是一个整体概念,即保、教并重原则,不仅要重视教育与保育,二者不可偏废其一;而且还要做到保中有教和教中带保,使二者之间能够相互渗透、互为基础。在此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孩子的成长和认知规律,正确认识幼儿与小学之间的有效衔接。在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全面体现教学内容的启蒙性、多样化,而且还要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适当性、合理性,只有明确教育目标,才能真正做好幼儿与小学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现实情况,采取一系列适合孩子身心发展的教学模式,这有这样才能克服小学化倾向严重这一问题,才能确保幼儿健康成长。

2、以幼儿为中心,以游戏为教学手段

对于幼儿园而言,实践无论选择怎样的课题教学模式和方法,都应当以培养幼儿的积极性为中心,充分体现幼儿对客观世界的主体性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实践中,应当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价值判断标准,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时间,选择一些有趣的游戏,以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挖掘他们的潜力。在日常生活和教学过程中,应当对孩子们的言行举止进行观察,捕捉其中的细节,搜集孩子们比较感兴趣的一些游戏或者话题。比如,孩子们一般对水都比较感兴趣,喜欢在水池玩一些玩具、喜欢荡漾的波纹,或者是水管上的嘀嗒声,这些都是我们应当关注的问题,并结合教学活动,通过游戏的方式,满足他们的心愿,这样他们会非常的开心。再如,洗手时,孩子们总爱在水池边打闹、戏水,而且还经常自发地讨论一些关于水的奇怪现象和故事,像水为什么会产生泡泡等。我们应当抓住这些点点滴滴,从他们的兴趣爱好出发,围绕这些“主题”开展一些关于兴趣爱好的游戏活动,并在此过程中体现幼儿的教育主体性。

3、普及幼儿教育教学知识,强化理念上的宣传

为了避免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我们可以通过开设各种免费讲座、宣传资料发放等形式,面向社区群众及孩子家长,开展广泛的科学育儿教育宣传活动,通过对正确幼儿教育理念的宣传,让广大家长朋友真正认识到过分的期望、施压,会使幼儿教育更加的倾向于小学化,而这对孩子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应当坚决杜绝。同时,还要积极开展育儿帮扶工作,帮助广大家长朋友积累一些正确的育儿经验和教训,以此来提高科学育儿水平。同时,还可通过电视讲座、网络宣传等模式,加大育儿宣传力度,避免小学化倾向。比如,可以免费开设一些网上专家课程,讲授幼儿心理以及生理上的基本规律和现状,以此来丰富社会群众,尤其是广大家长朋友的育儿知识和经验。同时,还可以开通电话、网络咨询平台,欢迎广大家长朋友对生活中遇到了幼儿心理问题进行专业资讯,从而拉近家长、幼儿间的距离,增强他们的互动性。在此过程中,还可还借助多媒体技术,比如QQ、论坛等,专门为幼儿教育开通一些网络交流工具,使教师、家长以及孩子以及心理专家和广大爱好者,都能通过这一交流平台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4、加强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交流与协作

根据幼儿教育理论要求,家长应当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和谐、有爱的家庭教育环境,将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育儿共同体。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提高家长的育儿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丰富幼儿园教学内容,通过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相互协作,才能形成合力。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落后教育理念,减缓或杜绝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在此过程中,家长应当建立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科学育儿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家长应当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观点,不能将孩子作为家长的附属物,可以随意的处理。孩子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行为,应当受到尊重,这是他们人权以及心理健康发展的要求。第二,家长应当全面了解孩子们的个性,多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兴趣,发展他们的潜力。坚决避免盲目跟从、攀比,甚至求功心切,让孩子们接受不切实际的小学教育,最终只会对孩子产生不利影响。

结语:总而言之,幼儿教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决不能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思想,而助长了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要懂得欲速则不达的道理,这样才能确保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吴锦华. 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成因分析与对策[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06).

[2]郭兴莉.还幼儿一片广阔的天空——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一些思考[J].新课程学习:上,2013(04).

[3]李爱婵.改变幼儿教育策略 注重培养全面素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3(07).

[4]张烨琳.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对策探讨[J].考试周刊.2013(61).

[5]蒋浩鑫.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分析[J].北方文学:中.2012(11).

上一篇:二手房接房注意事项下一篇:德育主任一岗双责安全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