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教育微探学科论文

2024-07-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园数学教育微探学科论文(通用12篇)

幼儿园数学教育微探学科论文 篇1

杨娇娇

时间过得真快,一学期工作结束了,本学期我在《纲要》精神的指导下,认真实施了本班的数学教学方案。大班幼儿处于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抽象思维开始萌芽,但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而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活动时应注意为幼儿创设蕴含数量关系的具体情景,提供具有典型意义的操作材料,将物体的数量、形状特征、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鲜明地凸现出来,帮助幼儿在具体情况和材料的支持下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本期我担任幼儿班大班的数学教学。本班孩子们都很活跃、聪明,各有千秋。

数学是一门提高幼儿反应能力,加强思维敏捷的学科。在实施过程中,我认真落实各项实验活动,较好的完成了本期实验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学期的数学主要内容是:认识数字0--10;10以内的分解组合和加减法;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圆形和椭圆形、三角形和梯形;学着根据物品大小、颜色、形状等找到排列规律;复习相邻数、序数、单数和双数;学会区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以及球体;1--50的计数。

在课前我认真分析教材,画好挂图,准备好所需教具。以培养孩子“主动学习、逻辑推理、创造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旨,活动以“游戏式数学”的精神为主轴,增强数学学习的乐趣,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情境下展开与数学的第一类接触,在学习历程中积累足够的操作经验,建构完整的数理概念,让孩子更喜欢数学并养成主动探索,追求知识的兴趣和良好品质。

课程教学过程中我充分抓住孩子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坚持以“做中学、玩中学、学知识、练思维”的方式,以“手、眼、脑并用,教、学、做合一”的方式,让幼儿进行学具教学操作活动。通过对学具的嵌入、翻转、排列、组合,将所需传授的知识展开,螺旋式深化,运用学具操作活动,引导幼儿把零散的感性知识概括化,促进学习的迁移,形成举一反三的认知能力。并且在活动中我注重增强教学的多样性,提高了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主动自学的能力。

针对幼儿的情况,我采用多形式的具体教学指导,其教学步骤适应性,针对性强,能支持幼儿的自主学习和发展。教学活动大多以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和操作活动呈现,体现引领幼儿在动手动脑的快乐情景中主动思考,积极动口,愉快学习。

不过大部分幼儿们思维活跃、回答问题大胆积极、善于动脑,对数学学习兴趣浓,特别是有些幼儿反应特别快。根据所学知识,家长开放日时,我在课堂上发现大多数幼儿复习得比较好,而且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只有个别幼儿反应稍微慢点,注意力不集中,须加强辅导,多做多练。

为了让幼儿们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将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幼儿们教好,将课堂设计得新颖、活跃,让所有的幼儿对数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孩子们对数学活动非常感兴趣,知道数学与自己生活的关系,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并愿意努力克服数学活动中的困难,相信自己的数学能力。他们主动自学的能力提高了,能用多想法、多方法、多模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创造思考的能力、逻辑推理的能力,有探新的强烈愿望。不足之处就是本班幼儿的操作能力还须加强,要学会独立思考,那就应让幼儿多搞些智力游戏,多发散他们的思维。另外还要养成幼儿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幼儿园数学教育微探学科论文 篇2

课堂氛围中绽放。

二、让思维在开放教学中闪光

开放教学是以培养学生思维和能力为出发点的, 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索、去实践、去总结;能更好地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我们的课程内容不是凝固不变的, 我们要创造性地处理教材, 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 捕捉时代信息, 拓展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的思维在开放式教学中熠熠生辉。

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24+9”时, 我鼓励学生用摆学具探索计算方法, 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把自己的算法讲出来。有的学生是一根一根往下数的;有的把9分成6和3, 先算24加6得30, 再算30加3得33;有的把24分成23和1, 先算9加1得10, 在算23加10得33;也有的把24分成20和4, 先算4加9得13, 再算13加20得33……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找到了很多计算的方法, 这些方法是学生自己的学习成果, 完全是他们自己的创造。我一边非常肯定, 一边不时地问:“还有其他算法吗?”鼓励学生求异创新, 肯定这些算法都是好的。然后我又出了一组题:“4+8”、“34+8”、“54+8”、“84+8”, 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让学生说一说、比一比各种算法, 看一看这些题之间的联系。学生很快就发现每道题中都有“4+8”, 所以很自觉地先算“4+8”, 然后分别继续算“30+12”、“50+12”、“80+12”。在这样开放的教学过程中, 我做到“道而勿牵”, 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没有“异想”, 肯定不会有“天开”。学生在多样丰富的学习过程中, 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数学思考与学习能力有所提高, 情感意志得到了发展, 更增强了自信心。

三、让思维在拓展延伸中升华

我们的教材中有很多思路开放、结论开放、极具思考价值的练习题, 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 使学生能在

一、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功能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流行过这样的一句话:数学教学, 讲招不讲理。这样的教学过程,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只是机械地记忆, 虽然很快获得了答案, 但这样的学习过程, 对于学生在数学的理解、自身思维的发展、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上, 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 必须让学生自己先做, 使学生面对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 主动积极地去探究, 等发生错误以后, 再引导学生观察找规律, 达到深化对知识理解的教育目标。如这样一个例子:例1:104吨货物, 用载重为9吨的汽车运送, 已知汽车每次往返用时1小时, 实际上汽车每次多装1吨, 问实际上提前多少小时完成任务?错解:节省时问104/9-104 (9+1) =104/90=1.16 (小时) 。错误分析:上述错误的真正原因是作答者缺乏对问题背景的认识, 没有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 对知识理解不够深入。教学思路:针对这样的错解, 教师要把学生的思路重新引回到原题, 重新对此题的实际背景进行深入分析: (1) 104吨货物中的99吨, 用载重为9吨的汽车运送 (汽车往返一次用1小时) 需几小时? (2) 汽车装9吨和装5吨货物往返一次所需时问是否相同? (3) 还剩104-99=5吨货物用载重为9

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深刻地、系统地体验到数学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韵律性, 使学生的思维向更高、更深的思维层次突破, 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培养创新思维意识。

例如, 在四年级的找规律中有这样一题:一条走廊长24米, 每隔3米放一盆花。要放多少盆花?教学时, 在学生了解题意的基础上, 我组织学生讨论“每隔3米放一盆花”会有哪那些情况?走廊两端放花和不放花一样吗?使学生明白, 如果两端都放花, 花的盆数比间隔的段数多1。而如果两端都不放花, 则又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 离走廊一端不到3米处放一盆花, 以后每隔3米再放一盆花, 则花的盆数和间隔的段数同样多;另一种情况是, 离走廊一端正好3米处放一盆花, 以后每隔3米再放一盆花, 则花的盆数就比间隔的段数少1。由于现实生活问题的多样性, 因此在解决实际问题时, 我们需要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 灵活应用所学的规律。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认真思考找到了不同的答案, 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灵活性。

又如“动物园里大象和猴子共有24只, 其中大象有8只”。看到这句话你能联想到什么?联想是创造的翅膀, 新奇的联想, 可使问题解决得别开生面, 妙趣横生, 并给人以美感。学生通过积极思考, 可以想到“大象占总数的1/3”、“猴子占总数的2/3”、“猴子是大象的2倍”、“大象是猴子的1/2”……教师通过联想把学生的求知欲与思考引向新的领域, 学生便能生成由此及彼的联想这一极其重要的数学能力, 既梳理、巩固了知识, 又开拓了思维的广度。

总之, 数学是一门培养思维能力的体操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能滋润思维的生长点, 开放的教学更能启迪学生的思维, 增加思维的深度、广度。让我们从每一节课做起, 真正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 而不是知识的容器, 使每个学生都真正拥有参与学习的机会。我们相信学生在数学课上一定会更积极、更活跃, 使智慧之花常开不败。

吨的汽车运送需几小时?是5/9小时?还是1小时?综上分析学生会意识到, 此题解错了, 从而找到正确解法。正解: (99/9+1) - (100/10+1) =1 (小时) 。

上述问题虽小, 却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 以往的教学有一个重形式轻实质的问题, 学生对问题本身的理解常常是表面的, 教师对问题的实际背景较少进行深入的分析。教师应该树立一个观念:“算术式子”、“方程”仅仅是解决问题的工具之一, 而不是惟一的工具, 教给学生数学的形式是重要的, 但教会学生加强对问题实质的理解更重要, 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审题能力。

二、对数学兴趣的激发功能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标准》) 。错题作为问题解决中所面对的问题, 不同于简单的练习, 不是简单的经过精加工的、封闭的、条件充分、答案唯一的数学题目。错误资源往往为学生提供一种情境, 这种情境或表现为内容的现实性, 与学生的经验相连;或表现为问题的现实性, 属于开放型、结构不良的、经过简单的数学化了的数学问题, 具有较强的思考价值。当面对这类错题时, 教师需要指导学生, 去掉情境中的非数学的要素, 发现并提炼出问题。同时, 对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 即分析问题存在的范畴、情境中提供的可用的材料、联想以往的问题解决经验、初步制定问题解决的计划, 达到激活学生思维的目的。如:等号两边是不相等的。请你把等号两边的数调换位置, 结果使等号两边相等。0.2×0.07+0.4×0.6+0.5×0.9+0.18+0.3=l。一般情况下, 学生会先把等号左边的算式计算一下, 看一看结果与1相差多少, 然后再根据相差的数值调换某两个数的位置。经计算:0.2×0.07+0.4×0.6+0.5×0.9+0.18+0.3=1.184, 比1多0.184。这样需要对算式中的数, 尤其是0.6, 0.5, 0.9这三个数中的某个数与0.2交换位置, 使最后算式的结果小一点。但经过尝试, 发现了一个问题, 即调整后算式中前三个积的和都是三位小数, 加上0.18与0.3后, 结果不等于1。这样的尝试, 看上去是失败了, 但实际上排除了在三个乘法算式间进行调换的可能。再次尝试, 就需要避开计算中出现三位数的现象, 这样就需要将0.07与0.18和0.3这两个数中的一个对调。如果换成0.18, 0.2×0.18结果又是三位小数。这样, 只能将0.07与0.3对调, 得到新的算式:0.2×0.3+0.4×0.6+0.5×0.9+0.18+0.07, 通过计算进行检验, 结果等于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生正是通过仔细地观察、不断地试误、调整策略、检验, 最终实现了问题的解决, 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活。

三、对发散思维的培养功能

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 其学力不断增强, 问题解决的策略逐渐得到积累与丰富。当再次遇到问题时, 学生逐渐地摆脱了对教师的依赖, 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同学间的合作探究, 找到相对合理的策略, 使问题得到解决;随着问题的解决, 其钻研的精神就越强, 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更加浓烈。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举一些易错、开放性的例子, 放手让学生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 学校要将教室铺上地砖, 测得教室的长8m, 宽6m, 有两种地砖, 其中边长5dm的地砖单价10元, 边长6dm的地砖单价14元, 你们认为购买哪种地砖呢?帮学校设计一个方案好吗?结果学生给出了如下方案: (1) 生1:教室的长8m, 宽6m。面积是8×6=48 (m2) =4800 (dm2) 。 (1) 需要边长5dm的地砖4800÷ (5×5) =192 (块) , 10×192=1920 (元) ; (2) 需要边长6dm的地砖4800÷ (6×6) =134 (块) , 14×134=1876 (元) ; (3) 用边长6dm的地砖, 这样省钱。 (2) 生2:用边长6dm的地砖, 6m刚好铺10块, 8m的边上铺13块还差2dm, 相差部分用边长6dm的地砖裁开去铺, 每块裁成2dm的宽的三块, 中间的一块工人师傅一般是不用的, 这样就要浪费掉2×60=120 (dm2) , 共需0.39× (4800+120) =1919 (元) 。这里还没考虑裁的过程中的破损。而边长是5dm的地砖不需要裁开使用。所以, 我们认为选择边长是5dm的地砖合算。

这样的易错题在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基础上,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使其共享研究成果, 体会成功的快乐。该题设计充分运用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以及面积单位的进率等知识, 既巩固了所学知识, 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了学生联系实际、发散思维的习惯。

四、有利于培养严谨而富于创新的治学态度

由于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等原因, 在学习过程中, 思维不严谨的现象会时常出现, 多数学生不会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分析和整理, 更不会进行评判、提出质疑, 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一方面需突出概念的科学性和完整性, 使学生全面完整地掌握所学知识, 另一方面在解题教学中, 应及时提醒学生进行解后的反思。当讲完一个题目之后, 要引导学生对解题结果的正误作进一步的思考:解题过程是否混淆了概念, 是否以特殊代替了一般, 是否忽视了特例, 逻辑上是否严密, 运算是否正确, 等等。对于迅速解出的问题反思其方法的适用性, 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对于屡次受阻的问题, 要尽量追索错误的原因何在, 顿悟又是怎样产生的?在教学中教师还可运用“错误讨论法”, 有意引入一些错误的理论、方法、观点, 让学生进行判别、分析、思考、讨论, 大胆质疑, 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索精神和富有个性化的创新精神, 培养严谨的学风、科学的态度。比如, 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46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 4小时后两车相距20千米, 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 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 错解: (460-50×4-20) ÷4=60 (千米) ; (2) 错误分析:乍看此题好像没错, 实际上解得不完整, 也就是情况考虑得不周全, 教师可就“4小时两车相距20千米”这句话找两名学生实际演示一下, 学生很容易发现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没有相遇两车相距20千米, 另一种是两车相遇之后相距20千米, 并让学生画出演示图, 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460-50×4+20) ÷4=70 (千米) 。这是一道很好的错题, 能考查学生思维的周密性, 能有效地测出学生思维素质的差别, 同时通过这样类型题的错解剖析, 也能培养学生解题的完整性, 培养其严谨而富于创新的治学态度。

总之, 发现问题后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在反思过程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不断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 以及经验教训, 充分挖掘问题中所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使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思想方法, 把应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转化为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的目的。综上所述, 在教学中进行错解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它可以帮助学生拓宽思路, 有助于培养学生审题仔细、分析缜密、推理细心、思维灵活等能力, 深化小学数学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2]程明喜.小学趣味数学教学研究 (第二版) [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微探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方法;探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德育教育也正在走进我们的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如何抓住数学学科的特点,捕捉好德育的有利时机,运用恰当的方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呢?现将本人在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感受,谈谈肤浅的认识。

一、利用数学教材渗透德育教育

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数学知识学习中。综观数学教学内容,安排了多个阅读材料,涉及数学史料、数学家的故事、实际生活中的数学、数学趣题、知识背景等,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应用意识,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人文精神的教育。 如:在教学圆周长时,学生通过小组实验得出了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还多一些我就告诉学生这里的3倍多一些就是指圆周率,电脑出示有关圆周率的小资料。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二、将德育教育渗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总有老师会说数学课堂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少之又少了,因为数学是跟数字、定律打交道的不向语文、思品课说教性这么强,其实不然。 如:我们现在教材,很多内容是要学生动手操作及合作交流来完成的。开始时个别的孩子不习惯与别的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主要表现在理解能力特别好的孩子自己做自己的,做完后还嘲笑做的慢的同学。做的慢的同学自尊心受到了挫伤同我讲:“老师,我不喜欢同某某同学一个小组。”看到这个情况我就因势力导地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记得我们的教学楼上的那些话吗?”同学位说记得。“第一句是什么呢?”,“学会做人”。“对,我们首先要学会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乐于助人的人。以后我们长大后还要接触更多的人,所以我们还要学会与人交流,尊重别人,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说了这番话之后,同学们在小组合作中融洽了。同学们达到了共识:小组合作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就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又对学生进行了品德教育。

三、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在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和提高的前提下,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可充分利用教材中安排的例题和习题为背景。如,笑笑从每月的零用钱中储存X元捐给希望工程,一年下来,笑笑共捐款多少元?抓住此例,鼓励学生说:“如果我们都去学笑笑,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学生议论开了,举出全班33名学生,每月存5元,一年可存1980元,如果全校整个7个班的同学都行动起来,每年就可存13860,可以为学校做贡献了……我立即又捕捉住此时机,教育道:我们从小就应养成有“爱心”的美德,要有“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实践证明,这样的教育是成功的:在不久学校发动的助学基金会捐款活动中,我们班成为全校捐款最多的一个班!

四、加强国情的认知教育及环保教育

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学习外国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的条件下,如何教育青少年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已成为目前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解决的新的课题。新课标在这方面重点安排了一些例题和习题,以帮助青少年来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 如:在讲六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时我给学生出示了温家宝总理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说过的话:“13亿,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如果你用乘法来算,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如果你用除法的话,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的数目。”出示这句话后我让学生先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生说:“我是这样理解的,全國有13亿人,每人浪费一滴水,乘以13亿都是一个大数字,再比如现在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如果把污染的总面积除以13亿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就是一个小数字就好办了。我对学生的回答给予了肯定又出示了这样一组题目: (1)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位居世界前列,但我国人均水资源大约只有( )立方米,在世界排名中位于100位以后,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2)资助1个失学儿童返校园大约需要500元钱,如果13亿人每人节约1元钱,这13亿元大约可以资助多少个失学儿童?

学生们经过计算更加理解了温家宝总理的这句话的含义。认识到我国的国情,虽然地大物博,但我国人口众多,更加要珍惜现有的资源。同时我国还有很多贫困的地区,支持希望工程是我们公民的责任。

总之,数学课的德育功能远远不止这些,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善于捕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良好品德的形成教育和必需的培养,必然会逐步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一定会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之目的。

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篇4

初三复习课:科学计数法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借助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复习科学计数法表示大数和小数的方法.能力目标: 通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 识和能力以及了解其中的相关法律法规。【重点】: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大数、小数的方法。【难点】:正确选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某些数。

【渗透的法律法规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条 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国家依靠宣传教育、科学技术进步、综合服务、建立健全奖励和社会保障制度,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三条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全面规划,严格管理,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制止非法占用土地的行为。【教学过程】

1、考点分析,聚焦中考

从近三年中考试题来看,科学计数法每年必考。一般是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题型出现,分值是3或4分。

2、知识梳理:科学计数法表示数的方法有

(1)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绝对值大于10的数:a×10n(其中1≤a<10,n为正整数,n=整数位数-1)。

(2)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大于0而小于1的数:a×10p(其中1≤a<10,p为负整数,p=第一个有效数字前的零的个数)

3、典型例题

1、我们伟大的祖国具有悠久的文明史,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为她而骄傲。课前,同学们已经对有关我国的人口、资源等做了一系列的调查,同学们查到了什么资料呢?谁愿意起来展示一下你的调查成果? 学生1:我在图书馆里查到了我国人口大约为1400000000人.学生2:我从地图上查到了我国陆地面积约为9597000千米。学生3:我从电脑上查到了我国石油储量为240亿桶。教师要求:请大家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以上这些数据。

(先由学生们独立解答,然后小组进行讨论展示,最后学生进行点评)解:1400000000=1.4×109;9597000=9.597×106;240亿=24000000000=2.4×1010 教师点评,渗透法律法规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条 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国家依靠宣传教育、科学技术进步、综合服务、建立健全奖励和社会保障制度,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三条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全面规划,严格管理,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制止非法占用土地的行为。

2、随着电子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元件的尺寸大幅度缩小,在芯片上某种电子元件大约只占0.0000007平方毫米,你能用科学计数法表示这个数吗?(先由学生们独立解答,然后小组进行讨论展示,最后学生进行点评)解:0.0000007=7×10-7

3、如果有一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你知道它原来表示什么数吗?(1)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为7.2×105平方米。

(2)2012年遵义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354×107人次。(3)人体中约有2.5×1013个红细胞。

(4)H7N9禽流感病毒的直径大约是8.05×10-8米。解:(1)7.2×105=720000;(2)3.354×107=33540000;(3)2.5×1013=25000000000000;(4)8.05×10-8=0.0000000805

4、课堂练习:练习册上的随堂练习

5、小结:

26、作业:练习册上的对应练习。

小学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论文 篇5

学校教育是一切教育之根本。因此,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对儿童的法制教育,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普法途径,因为,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是你一切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因此儿童的茁壮成长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根本所在。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该如何把握小学教学教学之特征,在实际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准确把握数学课堂教学与法制教育的关系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一定要明确数学知识的传授与法制教育的关系,我认为小学数学课堂一定要以数学知识传授为主。数学课堂的主要任务必须完成,切不可把法制教育当成一堂课来讲,法律涉及范围极广讲起来是没玩没了,如果我们把数学课上成了法制课,那就谈不上在数学课渗透法制教育了。法制教育只是渗透,是点缀。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中,数学知识的传授为主其他的如:法制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安全教育等等都是辅助。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可以有法制教育,也可以无法制教育,教师应该明确关系,灵活安排。

二、巧设数学游戏,进行法制教育

好奇心和探究意思是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它是诱发他们不断观察、体验、发现和创造的动因。而这一切都是在兴趣的驱使下产生的,所以数学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要贯彻有趣性原则。“有趣”的关键是“激趣”。在数学渗透时要做到知识性和兴趣性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对法制渗透的感知、理解、探索而获得成功,进而产生满足感,不断激发他们对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

我们在数学游戏教学时,借助情景教学,结合游戏规则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使学生知道了为什么要守法,这样守法,什么叫犯罪。从而懂得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律常识。例如,在进行口算抢答游戏时常常出现个别同学站起来回答。故意答错等现象,使游戏就无法进行。针对这些现象,我在讲清游戏规则的同时,利用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知道:游戏中的规则就好比我们国家的法律,大家在游戏时不遵守规则,游戏就无法进行。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不遵守法律,我们的国家就不能安宁。所以同学们要从小养成遵规守纪的好习惯,这样才能适应、适合于我们的社会。

三、创设生活情境,培养法制意识。

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学,首先应充分遵循数学课堂的教学规律,根据数学的特点挖掘教材、教法中涉及法制教育的因素;同时还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渗透方法,使数学教学与法制教育两者处在一个相融的统一体中,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学教学中的法制教育收到成效。

1.在生活中渗透。在法制内容渗透时,我们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法制,体现“法制教育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来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在向学生讲授“两辆载重2吨的货车运这些机器,怎样装才能一次将机器运走?”在这里就可以给学生渗透有关货车超载所造成的危害,在教授加法时,联系课本上的情景图和统计表,讲动物保护的知识、环境保护的知识。

2.在情境中渗透。创设优美的教学环境和艺术氛围,使学生一进教师就沉浸在法制教育的氛围中,可以将学生思想和情绪立即转移到课堂教学浓郁的氛围之中,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如数学学科统计初步的学习中,要求学生要有较一个知识面,而学生在书面上接触的知识面较窄,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法律知识方面的信息,如空气污染情况,噪音污染情况,青少年犯罪率,人口出生率等,然后让学生制成一张统计表,使学生即掌握绘制统计的方法,又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如五年级教学“折线统计图”,教师可以设计“城区大气中二氧化硫烟尘监测结果统计情况”的题型,进行环境保护法的渗透。在教完例题后适时讲到本市城区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严重超标,气味让人头晕欲吐,长江水越来越浑浊,快要变成第二条黄河等,并告诉学生,这些都是由于人们破坏环境所造成的,使学生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由此即完成了数学教学目标,又和法制教学有机整合,祈祷事半功倍的作用。

3.在课堂小结中渗透。结课点睛是教师结束部分的处理运用的渗透法。一堂课即将结束之际,教师在对学科教学进行言简意赅的结课时,把课上学生所接触到的法制因素恰到好处地点上一点,使学生的课堂上形成的一些零碎的、不清晰的队法制的感受,通过教师的指点变得明了起来,这种结课时教师的轻轻一点,往往会给学生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课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幼儿园数学教育微探学科论文 篇6

——法制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学校教育是一切教育之根本。因此,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对儿童的法制教育,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普法途径,因为,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是你一切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因此儿童的茁壮成长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根本所在。他们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生长发育的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从小培养小学生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该如何把握小学教学教学之特征,在实际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小学数学教师首先应具备法制素质

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积极性调动不起来。现在的小学没有专门的法律教师,介绍法律知识的多为班主任,其中很多的可能出来都没接触过法律,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教学方法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导致很多教师只能照本宣科,进行填鸭式教学,缺乏案列教学的有趣性和课堂的灵活性,是法律课成了纯粹的只是讲授课,学生没有任何积极性可言。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往往自己都不知道法,怎么向学生讲法?更不要说在课堂中渗透教材中所蕴含的法律知识。所以,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大有必要,只有教师知法懂法,才能自觉的向学生讲法。学生潜移默化中接受法制教育,与老师的接触时间最长,特别是小学生,可塑性非常强,收教师的影响也最大。只有教师具有良好的法律素养,才能培养出具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思的合格人才。每位教师都应把《教育法》,《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列为必学内容,去研读、去领悟并深刻认识到不懂法律,不依法执教就是不合格的教师。此外,教师还应具有多元化的知识,还要不断加强教育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的培训与学习,注重自身的良好素质的形成,从而真正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重任。

二、准确把握数学课堂教学与法制教育的关系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一定要明确数学知识的传授与法制教育的关系,我认为小学数学课堂一定要以数学知识传授为主。数学课堂的主要任务必须完成,切不可把法制教育当成一堂课来讲,法律涉及范围极广讲起来是没玩没了,如果我们把数学课上成了法制课,那就谈不上在数学课渗透法制教育了。法制教育只是渗透,是点缀。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中,数学知识的传授为主其他的如:法制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安全教育等等都是辅助。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可以有法制教育,也可以无法制教育,教师应该明确关系,灵活安排。

三、巧设数学游戏,进行法制教育

好奇心和探究意思是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它是诱发他们不断观察、体验、发现和创造的动因。而这一切都是在兴趣的驱使下产生的,所以数学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要贯彻有趣性原则。“有趣”的关键是“激趣”。在数学渗透时要做到知识性和兴趣性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对法制渗透的感知、理解、探索而获得成功,进而产生满足感,不断激发他们对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我们在数学游戏教学时,借助情景教学,结合游戏规则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使学生知道了为什么要守法,这样守法,什么叫犯罪。从而懂得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律常识。例如,在进行口算抢答游戏时常常出现个别同学站起来回答。故意答错等现象,使游戏就无法进行。针对这些现象,我在讲清游戏规则的同时,利用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知道:游戏中的规则就好比我们国家的法律,大家在游戏时不遵守规则,游戏就无法进行。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不遵守法律,我们的国家就不能安宁。所以同学们要从小养成遵规守纪的好习惯,这样才能适应、适合于我们的社会。

四、创设生活情境,培养法制意识。

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学,首先应充分遵循数学课堂的教学规律,根据数学的特点挖掘教材、教法中涉及法制教育的因素;同时还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渗透方法,使数学教学与法制教育两者处在一个相融的统一体中,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学教学中的法制教育收到成效。

1.在生活中渗透。在法制内容渗透时,我们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法制,体现“法制教育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来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在向学生讲授“两辆载重2吨的货车运这些机器,怎样装才能一次将机器运走?”在这里就可以给学生渗透有关货车超载所造成的危害,在教授加法时,联系课本上的情景图和统计表,讲动物保护的知识、环境保护的知识;在讲到“王叔叔平均每小时能检测230个零件,他每天工作8小时,供能检测多少个零件?”一题,教师可以向学生渗透《产品质量法》的有关知识;在讲授函数知识时,将征收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计算方法设计成作业题,自然融入到所学的知识中,向学生们渗透了税收的教育。进行“平均分”的教学时,在讲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要做诚实的人的教育,培养学生诚实的心灵。

2.在情境中渗透。创设优美的教学环境和艺术氛围,使学生一进教师就沉浸在法制教育的氛围中,可以将学生思想和情绪立即转移到课堂教学浓郁的氛围之中,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如数学学科统计初步的学习中,要求学生要有较一个知识面,而学生在书面上接触的知识面较窄,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法律知识方面的信息,如空气污染情况,噪音污染情况,青少年犯罪率,河南省人口出生率等,然后让学生制成一张统计表,使学生即掌握绘制统计的方法,又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如五年级教学“折线统计图”,教师可以设计“城区大气中二氧化硫烟尘监测结果统计情况”的题型,进行环境保护法的渗透。在教完例题后适时讲到本市城区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严重超标,气味让人头晕欲吐,长江水越来越浑浊,快要变成第二条黄河等,并告诉学生,这些都是由于人们破坏环境所造成的,使学生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由此即完成了数学教学目标,又和法制教学有机整合,祈祷事半功倍的作用。

3.在课堂小结中渗透。结课点睛是教师结束部分的处理运用的渗透法。一堂课即将结束之际,教师在对学科教学进行言简意赅的结课时,把课上学生所接触到的法制因素恰到好处地点上一点,使学生的课堂上形成的一些零碎的、不清晰的队法制的感受,通过教师的指点变得明了起来,这种结课时教师的轻轻一点,往往会给学生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课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七年级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篇7

课题:轴对称现象

德卧教育集团初中部

张俊

教学目标:

1、理解轴对称图形,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概念.

2、了解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对称轴、对应点.

3、了解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4、通过学习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5、法制教育:

在练习中利用国徽是轴对称图形渗透《国徽》法第二条和第三条。教学重点:

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概念. 教学难点:

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探索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笑吗?老师现在就让大家看一张人的脸,大家看完后,可不要笑得大厉害啊!

(出示一张两只眼睛都在左侧的人脸画)

2、大家都笑了,谁能告诉老师你为什么笑呢?

3、那么这张画你看了以后,有什么感觉?(生:画得不漂亮。)

为什么觉得画不漂亮?

4、小结:正是因为这张人脸的两个眼睛都在一侧,所以我们才会觉得这幅画画得不漂亮。

二、讲授新课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只蝴蝶,大家说这只蝴蝶漂亮吗?

大家说这只蝴蝶有几对翅膀。

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两对翅膀在大小上有什么特点?在位置上有什么特点?

小结:正是因为这只蝴蝶的两个翅膀一样大,而且在身体左右两边各一对,所以我们才会感觉到这只蝴蝶很美丽。

2、图片展示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这些图形都具有对称美。谁来说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在几何图形中,我们经常见到的轴对称图形有很多,请同学们看下面这些图形:

三、课堂练习

1、课本的随堂练习

学生讨论,进行交流,展示自己的答案。

2、师展示我国的国徽图案,问:我国的“国徽”是轴对称图形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按照一九五零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办公厅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制作说明》制作。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

一切组织和公民,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徽。

3、欣赏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欣赏“美“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物体,有的是大自然中的对称现象,有的是人们受到这些对称现象的启发,设计出具有对称美的东西!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来看看人类及大自然的伟大的创作,看看你能不能从中体会到对称美呢?(多媒体播放课件)(1)、自然中的对称美(2)、欣赏建筑的对称美

(3)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剪纸艺术在世界上都享有盛名。其中折叠法剪纸,就是利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剪出的美丽的图案,成为民间的一门艺术。同学们欣赏一下这些美丽的剪纸——中国剪纸。

四、课时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回去之后搜集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看谁搜集的多。

教学反思

1本堂课一开始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漫画和电脑动画引入要学习的内容,这样不仅形象生动地向学生展示了要学习的新知识,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教学素材具备激趣引题的兴味。

幼儿园数学教育微探学科论文 篇8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理化初级中学中学:王会

一、基本情况分析:

八年级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学生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尤其面对山里的孩子,为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与课业负担,不提倡学生买教辅参考书,学生自主拓展知识面,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但为了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了造就祖国人才,在对学生完成学科知识教学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这样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还可以使学生善于用法保护自己。因此,有必要在数学学科的教学进行法制因素的开发,在教学中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渗透,唱响课堂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旋律。

二、指导思想

通过八年级数学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法制意识。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六章: 第一章 证明二

1.等腰三角形 2.直角三角形 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4.角平分线 第二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不等关系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3.不等式的解集 4.一元一次不等式 5.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 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1.图形的平移 2.图形的旋转 3.中心对称 4.简单的图案设计 第四章 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 2.提公因式法 3.运用公式法 第五章 分式

1.认识分式 2.分式的乘除法 3.分式的加减法 4.分式方程 第六章平行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平行四边形的判别 3.三角形的中位线 4.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四、浸透法制教育的知识点:

第二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可以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九条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第二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防治土壤污染、土地沙化、盐渍化、贫瘠化、沼泽化、地面沉降和防治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源枯竭、种源灭绝以及其他生态失调现象的发生和发展,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合理利用化肥、农药及植物生长激素。

第二十三条 城乡建设应当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保护植被、水域和自然景观,加强城市园林、绿

区的建

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可以渗透法制教育《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二条

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或者在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横过道路,应当在确认安全后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十九条 在公共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参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处罚规定,由公安机关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

第五章《分式》,可以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七条 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

第十八条 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几个环节:

(1)认真备课。认真研究教材及考纲,明确教学目标,抓住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重视每一章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及其地位,重视课后反思,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师生互动的细节。

(2)抓住课堂45分钟。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争取每节课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增大课堂容量组织学生人人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及时反馈信息提高课堂效益。(3)课后反馈。精选适当的练习题、测试卷,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给学生面对面的指出并指导学生搞懂弄通,不留一个疑难点,让学生学有所获。

六、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2.认真备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3.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4.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

5.积极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平。

21幼儿教育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篇9

幼教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着“明确目的性、突出研究性、强调实效性”的原则,开展幼儿教育研究工作。深化“教研促内涵”,“教研促发展”的意识,聚焦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着眼一日活动中保教质量的提高,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和特色文化建设,提升幼儿园办园品质,体现“研究有主线,研究有实施,研究有突破,研究有成效”的工作思路,在研究中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真正促进全市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工作要点

(一)加强幼儿园一日教育规范研究,努力提高常态教学的有效性。

1、继续做好教育教学常规调研工作。通过与各辖市(区)联合调研,到不同类型幼儿园进班看课和游戏,了解幼儿园课程实施、教研组建设和园本教研等情况,加强过程指导。

2、强化一日活动的规范意识和质量意识,抓游戏促活动。幼儿园要注重各类游戏活动的开展,加强对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有效性和保教工作的评价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常州市幼儿园保教质量监管体系”。

3、引导幼儿园加强“四个一”。即:让每一面墙饰都能与幼儿互动;让每一个区域活动都能促进幼儿的有效学习;让每一个领域的教育活动都能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学习;让每一个生活环节都尽可能成为教育契机,让儿童的学习看得见。

(二)以教育活动为载体,围绕问题,深化教研。

1、继续开展以片区为单位,以解决教育活动中突出问题为切入 1

点的教研活动,深化园本教研,开展同课异构和园际联动教研和区域互动教研。2012上半年,市教研室将选择上学期区域对口专题教研交流中涌现的优秀教研案例,召开专题研讨会,推进我市幼儿园加强“教研活动专题性、实效性”的研究。

2、在前几年常州市教研室重点引导大家开展幼儿语言和科学、数学领域研究的基础上,2012年,我们转向对幼儿音乐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培育学科特色,组织开展常州市级的音乐教学公开课和音乐专题教研活动,使教研工作有张有弛,有点有面,重点突破。

3、重视区域活动、游戏活动和体育活动。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活动环境,重视区域、小组、体育、户外游戏活动的开展。要给予开展以上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务必以幼儿积极体验为中心,注重活动的趣味性、综合性、渗透性、有效性,促进幼儿各项能力的均衡协调发展。

(三)提供平台,精心培养,继续推出一批年轻的业务骨干。

1、各幼儿园要针对本园实际,收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热点、难点问题,加强专题交流研训,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开展各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活动,提高培训活动的质量和效益,促进教师工作能力的提高。

2、要基于园本实际开展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为主题的教师教学能力竞赛活动和幼儿教师基本功练兵活动,磨练青年教师内功。各幼儿园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相关活动,提高教师在一日活动中观察、记录、分析幼儿活动的能力和与家长沟通的能力。

3、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与辐射作用,从多方面锻造骨干教师队伍。市、区、园要依据骨干教师的个人特点,创造机会,结合讲座、展示课等形式开展锤炼活动,要求骨干教师开展微型课题研究。建立由教研员、常州市学科中心成员和基层学科骨干组成的团队,培养幼教学科骨干和学科教研基地。举行优秀教科研成果与先进经验展

示活动,推广教研经验。

(四)培育典型,拓宽教研渠道,形成教研合力。

1、优化发展性评价体系。在实施《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中,要充分挖掘教材要素,并利用合适的手段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创新体验与实践能力,在做好对教学内容安排及教学效果体现评价的的同时,不断优化幼儿发展水平评价体系,以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不断调整和重组教材,改变教育教学策略,促进幼儿全面健康成长。

2、扶植典型,突出办园特色。我市幼儿园在不断探索办园特色的过程中,已形成初步的特色发展思路,但特色文化尚需丰富和积淀。各幼儿园要在特色研究上下功夫,明确特色文化对幼儿园发展的深远影响。在原有开展“一园一特”联校教研的基础上,从2012年始,常州市教研室将牵头建立“常州市特色园教研联盟”,分别成立幼儿语言、科学、美术、音乐、体育五个市级“特色园教研联盟”。形成本地区教研共同体,同伴互助,集优攻坚,合作共赢,推进常州地区幼儿园特色项目和特色文化建设。深入开展专题研究和实践指导活动,培育并拓展基地特色,搭建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优质园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

3、统筹兼顾、均衡发展。根据各园所学前教育发展现状,考虑公办、民办及农村幼儿园不同发展水平,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建议,促进各类幼儿园协调发展。本学期组织城乡联动活动,加强城乡园所之间的学习、交流、合作。根据需要,送教、送训,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民办幼儿园务必依据园本特点制定各项工作计划,尤其是幼儿园整体的工作计划及各年龄阶段幼儿教育教学计划,杜绝小学化倾向教育,要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区域小组作为辅助活动,重视幼儿感性经验的积累,使学前教育真正体现儿童的兴趣和发展需要。

三、大致安排

二月份

1、布置本学期幼儿教育教科研工作。

2、衔接省教科院和学前教育学会有关事宜。

3、布置常州市教育学会关于会员登记工作。

4、召开常州市学科中心组“关于幼儿音乐教学的专题沙龙”。

5、收集幼儿园典型专题教研案例。

三月份

1、召开常州市学前教育学会理事会议,讨论“幼儿园保教质量监管” 事宜。

2、组织召开“常州市幼儿园园本教研专题性、实效性经验交流会”。

3、成立“常州市特色园教研联盟”。

4、有关幼儿园课题研究工作。

5、会同辖市区到有关幼儿园教学和游戏调研。

四月份

1、针对“幼儿园保教质量监管”,对不同类型的幼儿园进行专题调研。

2、有关幼儿园评估工作。

3、“常州市特色园教研联盟”音乐组碰头会。

4、指导幼儿园开展课题开题、中期评估等工作。

5、学科中心组教研活动。

五月份

1、制订常州市“幼儿园保教质量监管”办法

2、举办幼儿园音乐教育市级公开课活动(6节)。

3、关于幼儿园游戏的研究和项目分享活动。

4、开展有关0—3岁幼儿园亲子早教教养方案座谈会。

5、农村幼儿园教育教学调研。

六月份

1、参与幼儿园“庆六一”活动。

2、组织参加2012年江苏省学前教育学会论文选送。

3、出台“常州市幼儿园保教质量监管体体系”。

4、有关幼儿发展性评价专题调研。

幼儿园数学教育微探学科论文 篇10

双树中心学校

蔺会勇

一、指导思想

本着以立足课堂、革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为重点,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强化教师成长为工作核心。查摆自已在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及找出及找出问题的办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提高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效益,促进师生共同提高。

二、目标方向

1.更新教学观念,跟上教改的步伐

2.做好学初的教育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在抓好尖子生培养的同时,做好提高中差生的工作。认真及时地批改作业,对共性的问题要认真及时讲清,对个别问题要进行耐心辅导。

3.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各科要认真专研新课标和教材。遵循知识的规律、循序渐进、稳扎稳打,使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4.用心教育,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

5.采取有效的教育教学措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具体措施

1.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尽可能的挖掘、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潜力。重视“优生”与“差生”的培养,“优生”让他们在课堂上养成善于质疑、勇于否定、独立思考、积极创新的学习态度。抓住他们自身的优势发挥他们各自的特长,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差生”让他们在课堂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参与学习,消除自卑的心理,让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2.在课堂练习与家庭作业设计方面多考虑学生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使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3.针对班级学困生情况做好学困生提升的教学计划,常与“优生”与“差生”谈心,建立“一帮一”的学习互助小组,培养班级浓厚的学习氛围

4.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控制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

5.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孩子们乐学。用真诚平等教学态度赢得孩子们的爱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平等交流、共同研讨的民主气氛,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赢得他们的信赖,把“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

四、活动安排

九月:

1.检查暑假作业,试卷分析,反思上期教学的得与失。

2.制订教学质量提升计划。

3.讲过关课,邀请有经验的教师进指导。并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十月:

1.积极参加数学学科课内比教学活动。

2.多多听听本年级组同科有经验教师的示范课,吸取他人的精华。

十一月份

1.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并进行深刻反思。

2.教学研讨,写心得体会或教学反思

十二月份

1.制定复习计划,迎接期末考试。

幼儿园数学教育微探学科论文 篇11

一、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应克服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充分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概念的抽象过程,公式的推导过程,法则的归纳过程,规律的概括过程,结论的综合过程,思路的分析过程。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应让学生理解为什么“长乘以宽就是长方形的面积”。这就需要在教学中进一步展现出公式推导过程。首先,让学生用某一面积单位的小方块去摆满整个长方形的面积,然后提出问题:谁能用比较少的小方块来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启发学生想到:沿长方形的长摆满一排后,再沿宽摆,就可以知道能摆几排了。经过这样几次操作后,教师再问:“不用面积单位去摆,能不能用测量和计算的方法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引导学生在摆的基础上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的关系。最后归纳总结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参与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中来,通过生动、直观的操作、感知,形成表象,进而抽象、概括,促进知识的内化。

二、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结合教学内容,启发、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进行判断、推理,使学生学会有条理、有根据的思考问题。

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加强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中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训练学生由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思维能力。加强用数学语言表达思维的训练,让学生不但想得清楚,而且说得明白。通过有条理、有逻辑的说,把操作、思维、语言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学时,根据学生情况,可适当设计一些发散性练习题,如一题多叙、一题多解、一题多问,变换条件、问题等形式的训练,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深化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重视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既要重视教法的改革,也要重视学法的指导。例如,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如观察要有一定的顺序。有次序地观察有助于学生思路清晰,有条理的思考,有助于学生言之有序。教给学生观察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掌握事物的本质。再如,在学生学习了“商不变性质”后,可教给学生用类比的方法推出分数、比例的基本性质。还可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介绍有序、对应、变换、转化等思维方法,使学生能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在教学中坚持因材施教

由于先天和后天的因素,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会有所差异。所以,在教学中,应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按不同的层次进行教学指导,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自己努力能够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素质教育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好书本知识的基础上,适当补充、扩大知识面,让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要分析产生困难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差。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练习题的.设计也不能一刀切,应有基础题、变式题、综合题,应根据各类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设计,使每个学生的数学水平在原来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许多差生的“差”并不都是由于智力因素造成的,而是由于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差生由于学得不好而对学习不感兴趣,丧失信心,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结果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在教学时更要注意差生的活动,对他们每一个微小的进步予以及时鼓励,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养成勤奋学习习惯,克服内在的惰性和不良的学习习惯。

幼儿园数学教育微探学科论文 篇12

关键词:运动过程数学现象抽象具体兴趣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必然会引起社会很多方面的深刻变化,对教育的各个方面也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巨大影响。如何迎接这个挑战,用信息技术改进我们的教育工作,是我们面临的任务,开展多媒体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经过多方面的探索,我们感到应用“几何画板”与数学学科进行整合,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几何画板”是教育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研究中心向全国中小学数学、物理教师推荐的优秀教学软件,能在动态变化中保持给定的几何关系,学习、掌握这个软件比较容易,用它制作课件比较简单,既有利于教师制作,也有利于学生进行数学实践与探索,拓宽了创造性学习的渠道。

一、有目的地使用“几何画板”,解决数学教学中的难点

传统的教学方法,经过无数教师的努力,有很多成功的经验,有很好的效果。其中有一些经验在信息时代也可能不会被替代,甚至发扬光大。多媒体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则应当有目的和更有效的解决传统教学中,无法解决或解决不好的一些问题。

1.表现空间图形的不同观察角度

“几何画板”能制作出由操作者控制视角的各种立体几何图形,使学生能从任何方向来观察它们及这些几何体上的线段与截面,在让学生观察实物的基础上,再调用这些课件,学生都能看到这些可动态变化的几何体,不仅看得比较清晰,而且能多角度进行观察,弥补了实物观察时的不足之处,又能在实物与图形之间建立了一个中间环节,更有利于对空间图形的想象,这对逐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极好的教具与学具。

2.表现两个变量之间形象的函数关系

例如:“已知矩形ABCD,AB=4厘米,BC=3厘米,点P为折线BCD上任意一点,设AP与矩形ABCD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是S平方厘米,从点A沿矩形周界且经过点B(或再经过点C),到P的距离是x厘米,试用解析式将S表示成x的函数。”我们能用“几何画板”画出AP与矩形ABCD所围成的三角形,三角形面积会随着P点在矩形周界上运动而变化,在“几何画板”中还能度量出P点的运动距离x与三角形面积S,这些度量值会随着P点的运动而改变,还能显示出S与x函数图象。使“运动”进入数学能生动地表现出来。

3.表现几何图形性质的普遍意义

几何性质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但我们只能从个别、具体的例子入手学习。应用“几何画板”制作课件,较好的解决了这个矛盾。“几何画板”制作的课件能让每个具体的图形运动起来,而且在这个运动的过程中,能保持给定的几何关系。例如:在探究“三角形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这个性质时,我们在一个三角形中作出两条中线之后,再作第三条中线正好经过这两条中线的交点。为了说明这个性质的普遍意义,可再制作一个“动画”按钮,或拖动三角形的顶点,使三角形运动变化,但在变化过程中,这三条中线始终交于一点。这样学生对任何一个三角形都具有这个性质,有很深的印象。

4.表现的事物抽象性,和抽象理论的具体性

广泛的应用性与高度的抽象性是数学的特点,也是学生产生兴趣与学习的难点所在,解决好数学的抽象性问题,是帮助学生克服难点,提高兴趣的关键。在小学“图形的认识”这节课中,用“几何画板”制作的课件,向学生展示的红领巾、手帕等实物,可以移去红色、花纹、布料等非研究对象,从中抽象出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如果讲低年级的学生主要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那么高年级学生主要是用具体的形象来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理论,例如:人们在几何教学中常讲“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但同学不一定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于是我们制作一个课件,来演示一个点运动后变成一条线段,一条线段运动后转化成一个矩形,一个矩形运动转化成一个长方体的过程,使学生对抽象的事物有个感性的认识作为理论的基础。

5.表现各种数学现象的运动过程

物体的运动过程用语言与文字很难表达清楚,但用图形能达到一种新的意境。例如:椭圆是用轨迹来定义的,而轨迹是用运动来表现的,我们用“几何画板”制作了到两个定点距离之和为定值的一个动点,并度量出这个动点到两个定点之间的距离,再计算出这两个距离之和,在这个课件中学生能清晰看到动点的运动轨迹,对椭圆轨迹留下鲜明的印象。

二、在学生中开展学习“几何画板”活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及实践与创新的能力

1.“几何画板”是学生进行数学实验的重要工具

现在的数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计算、演泽等具有根本意义的严格推理的能力,还培养学生预感试验,尝试归纳、“假设——检验”、简化然后复杂化,寻找相似性等非形式推理或似真推理的能力。只有这样,数学课程的创造性气质才算提高。实验方法在数学科学中的作用愈来愈被重视,除了直接观察、假想试验,统计抽样和计算机迭代、数字仿真等方法也日益被采用,成为发现、创造的重要杠杆。而“几何画板”的使用,使学生进行数学实验多了一件有用的工具,使得在课堂上让每个学生进行数学实验成为可能。这种数学实验,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本领的提高,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培养,都将发挥作用。

例如:为了判定垂心在三角形中的位置,我们让学生在一个三角形中作出垂心,然后让三角形任意变换(这在“几何画板”很容易做到),学生观察了无数个三角形与它的垂心,从中发现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的垂心的不同位置,概括出垂心在直角、锐角与钝角三角形中的位置特征。

2.“几何画板”列入校本课程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为了有效地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培养学生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我们学校为学生开设了“几何画板”这门课,作为我们的校本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寓教于乐,学生不仅掌握了“几何画板”的使用,而且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了对一些重要数

学概念的认识——如对函数的认识,提高多方面的能力——如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组织学生用“几何画板”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经过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我感到要有效的开展这项活动,教师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⑴学生对“几何画板”操作要有一定的水平,否则学生会因为“几何画板”操作不熟悉而影响了对问题的探究;⑵教师要认真设计一个探究的过程,即把一个大的目标分解成几个具体的小目标,使学生有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开始的时间可以设计得细一点,学生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各个目标之间的跨度可大一点,并要注意这个过程的创造性成份;⑶教师既要有目标导向,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用“几何画板”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用“几何画板”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大大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创新和实践的能力,产生了师生互动的生动教育局面。

例如对下面一个问题,我们作了这样一个尝试:

已知:P(2,3),Q(4,1)在X轴上求一点M,使|MP|-|QM|最大。

学生由于受函数学习的影响,提出如下解法:设M的坐标为(X,0),则,至此,学生就无法解下去了。

这时我们让学生打开“几何画板”,作出图形,并度量出有关的量(见图一)。

再让学生在X轴上拖动M点,各种度量值(图一)也随着M点的变化而变化,由于在画面上可看|PM|-|QM|的值,因此学生很快发现,当M在PQ延长线上时(见图二),|PM|-|QM|最大。经过这样自主的探究学生很快找到解题的方法。可喜(图二的是经过多次练习,这种探究活动已成为学生学习的自觉行动与有效方法。

又例如:我们经常用“几何画板”解决一些带有参数的函数问题,如“f(x)=ax(a>0,a≠1),g(x)=bx(b>0,b≠1),比较这两个函数值的大小。”“已知y=ax2+bx,当a>0,b<0时,顶点P在第几象限;当b∈(-∞,∞)时,点P的轨迹是什么?”这类问题,虽然题目各不相同,但在“几何画板”中的探究过程却几乎是一致的,做多了,有的学生对用“几何画板”探究这类带有参数的函数问题进行归纳、建模:⑴建立参数;⑵建立带有参数的函数;⑶作出函数图象,⑷改变参数,观察函数图象的变化,探究性质;⑸验证或证明探究所得到的性质,或举例否定这个性质。用“几何画板”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通过学生自身的操作和主动参与,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创新和实践能力提高迅速我始料不及的。

5.开展学习“几何画板”活动,提高了学生应用计算机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几何画板”,不仅有利于数学教学,而且也有利于信息科技的学习。由于“几何画板”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紧密的联系,学生学习了“几何画板”,使计算机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工具而经常使用,这将提高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应用计算机的意识,也将有效的提高学生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三、解决师资培训工作中的问题,提高教师对“几何画板”使用水平,促进多媒体与课程的整合向更广阔、更深入的层次发展。

经过多年努力,我们学校在数学教学中使用“几何画板”取得一定成果。在教师培训工作中,教师向我们提出很多问题,促进我们去思考、学习,并与广大教师一起探究,促进了多媒体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工作向更广阔,更深入的层次发展。

1.解决教师在操作、应用中的困难

在师资培训中广大教师涌跃参加,并努力用于教学实践。教师在学习中也会发生类似于学生学习中的一些操作性困难,这些困难通过讲解、帮助就可以解决。在教师培训中我们发现教师们碰到的与学生的困难有不同之处,新的困难是教师自已根据教学要求,制作课件时碰到的困难,这实际是对课件结构分析的困难,于是我们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增加对课件结构的分析,帮助教师提高自己对课件的设计能力,制作出符合自己教学要求的课件。

2.解决“几何画板”与其它软件综合应用问题

在培训中老师们提出的有些问题,超过了人教社编写的《几何画板用户指南》与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编写的《几何画板参考手册》中包含的内容,例如:“如何在PowerPoint中调用几何画板?”为此我们查阅了一些资料,找到了解决的方法——在PowerPoint的幻灯片中制作调用按钮。虽然这看似一个不大的问题,但这个问题解决,将综合发挥这两个软件的长处,有利于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制作出更好的课件。

3.探究新版软件的应用

上一篇:中医考试试卷下一篇:学习雷锋精神传承中华文明美德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