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与周边安全防控体系建设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自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起, 我国高校便开始了大规模扩招, 民办高校如雨后春笋般的成立, 公办高校也纷纷扩建、设立分校区等。由于新成立的学校及分校区多处在城乡接合部, 周边的配套设施很不完善, 大多处于正在开发状态, 民居、工厂等混杂其间, 流动摊贩乱摆摊、设点, 交通环境不容乐观, 人员成分复杂导致刑事治安案件时常发生……诸多此类问题使校园的周边环境越来越复杂, 给大学生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也使高校周边的环境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给广大学生创造一个安全、整洁的校园及周边环境, 建立一个校园与周边安全防控体系, 是高校扩张后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校园及周边环境的安全现状

(一) 校内的安全状况

1. 学生宿舍的安全状况

随着学校的扩招和社会改革发展, 学生宿舍的安全管理工作也暴露出了诸多新问题, 安全隐患明显增多, 火灾事故也频繁发生。

2. 校园网络的安全状况

在现代社会中互联网的巨大功能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益处, 然而也给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网络游戏成瘾;利用网络进行违法犯罪行为;大学生网络上当受骗等。如果网络管理和教育引导不到位, 学生极易被网络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甚至影响他们的道德品质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 校内交通安全状况

学校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 学校的交通安全是关乎学生人身安全的大事。而随着高校的扩建, 生活区与教学区产生一定的距离, 为了方便, 学生会利用各种交通工具进行外出。在人车混杂的情况下, 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也随之增大, 交通事故隐患突出。

4. 校内食品、卫生安全状况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人民健康与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越来越引起全社会关注, 而校园食品安全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各大高校内除了学生食堂外, 还有其他的商铺、小卖部及超市等, 都由承包商经营, 而很多经营者盲目追求利益, 对食品安全不够重视, 使校园食品安全也成了安全隐患之一。

5. 学生心理安全状况

大学生作为我国文化层次较高的年轻群体, 他们富于理性、创造性、挑战性, 但是在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 他们又有着来自学习、就业、经济等各方面的问题与压力, 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近年来, 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呈现下降趋势, 在校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调节和疏导, 将会影响人的健康及人的全面发展, 有的甚至已经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心理障碍。

(二) 校园周边的安全状况

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促进了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 也对学校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问题, 如何消除学校周边安全隐患就是问题之一。学校周边虽非学校范围, 属于“校外”, 但同样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之一。敏锐的商家们就是看到了这个潜在的无限的商机, 都不失时机地来赚取师生员工的利润。但在商家给师生员工带来便利的同时, 我们也不得不看到周边环境给师生员工所带来的另一面:周边环境的各项安全隐患。

1. 饮食安全卫生

无论你经过哪所高校, 在其周边到处都能看到各类小商小贩, 更是无证无照, 无固定营业场所, 他们出售的饮食质量更是无任何保证, 在过往车辆飞扬的灰尘中, 在缺乏卫生消毒的条件下, 以低廉的价格吸引着众多的大学生走出校园。校园周边的饭店、餐馆的环境都比较差, 厨房、餐具、食品卫生、员工健康等都难以得到保证。这些都给学生的健康带来了危险, 存在了安全隐患。

根据调查显示, 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学校周边食品安全存在工作人员食品卫生意识差及食品生产环境差等安全隐患, 但学生明知不卫生、不安全还依旧“偏向虎山行”。

2. 交通安全

我国多数高校处于城乡接合部, 大部分高校门口的马路并未设置减速带、车辆的警示标志及斑马线。而在节假日放假时, 出租车更是在校门口排成长成等待客人。在这些设置不全, 人车混杂的环境下, 学生被过往车辆擦伤、碾伤等时有发生, 学生外出便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

3. 营业性网吧对学生的危害

大多数地区在学校周围200米内都有营业性网吧和游戏机室, 很多学生利用双休及节假日等一切可利用的时间, 泡进营业性网吧, 废寝忘食, 甚至有的学生沉迷网吧乃至通宵达旦, 影响了学习, 也影响了身心健康。其次, 网吧是一个品流复杂的地方, 汇集了社会上一些失业青年, 更有一些专打青少年主意的不法分子, 诱使青少年误入歧途, 不少青少年在网吧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再者, 一些网吧的基础硬件设施不达标, 存在着众多的安全隐患。

4. 盗窃、诈骗案件增多

随着各大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 学校也逐步对外开放。而社会不法青年正是凭借年龄的优势, 轻易混进校园实施作案。更有一些则是利用学生到校外的小摊小贩购物时, 趁着拥挤与碰擦, 利用专业的手法, 将学生口袋中或包中的手机及贵重物品随手牵走, 再以此为契机向学生家长进行敲诈。

二、导致学校及周边环境安全现状的原因

(一) 社会原因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的转轨, 社会上的经济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泥沙俱下的大众传媒内容, 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 都给大学生的心灵带来了强烈的冲击, 暗中潜滋着学生不健康的心灵。而社会中的一些犯罪分子更是看到了学校安全保护措施的薄弱, 盗窃、诈骗案件时有发生, 甚至还危及学生的人身安全。

(二) 学校方面的原因

1. 学校领导不重视

学校领导层重教学管理轻后勤建设的现象突出, 大多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质量和升学率上, 对关系到学生的人身安全重视不够。

2. 制度不完善, 安全管理不到位

在各项安全管理中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完善, 不落实, 管理力度不够和管理效率低等现象, 导致安全工作存在走过场, 走形式。

3. 安全教育不到位

学校没有把安全工作置于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缺乏对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教育措施, 尤其是缺乏经常性的安全教育措施, 缺乏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

(三) 学生自身原因

1.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由于环境、学习、经济和情感等各方面的问题与压力, 一部分身体健康状况较差、心理比较脆弱的同学, 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和精神障碍。一些大学生由于自身不能很好调适, 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2. 学生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薄弱

绝大多数大学生都因自身安全防范意识淡薄, 思想麻痹, 而导致一些案件的发生。有的学生因交友不慎, 轻信他人而误入歧途;有的在宿舍内违章使用电器、焚烧杂物、乱扔烟头等, 毫无消防安全意识。

三、解决高校安全问题的对策

(一) 建立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责任制, 明确责任

安全高于一切, 责任重于泰山。高校要把安全保卫工作列为头等大事来抓, 决不能只重教学, 轻安全防范。要把安全防范与高校建设和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落实安全防范责任制, 建立考核和奖惩制度, 并与经济利益挂钩;建立倒查机制, 对发生重大事故、案件的部门门领导和责任人实行倒查机制, 追究责任;对安全管理实行一票否决制, 与评优、提干挂钩。

(二) 建立安全法制教育机制,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高校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固然有其社会因素, 但由于疏忽大意, 安全防范意识薄弱, 防范能力不强等, 都成了引发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安全法制教育,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是防范安全事故的有效手段。

一要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校报、讲座等多种途径和措施, 广泛宣传安全防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加强安全防范的知识, 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二要建立学生健康档案, 加强对师生心理健康的指导与服务。由学校医务室对学生进行体检, 建立学生的身体健康档案;由心理辅导室对全校心理危机学生进行摸排、新生心理健康普查与档案的建设, 并进行宣传、咨询与辅导等。三要加强网络的教育作用。强化网络安全责任感, 引导学生提高网络信息辨别能力;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的绝对优势, 尽可能地将安全知识在网上公开宣传和教育, 普及安全知识, 提高学生自我防范能力。

(三)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健全防控体系, 加强综合治理

为了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 高校应创建相应的工作体系, 建立全校范围内的安全管理、治安防控、安全保卫系统、教学后勤系统和学生工作系统的联动机制。 (1) 健全校园日常安全防控工作, 包括治安、消防、交通等管理及卫生防疫工作。 (2) 健全校园教学科研安全管理防控工作, 加强教学活动及实验室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 (3) 健全学生安全管理防控工作。加强对学生大型活动以及校园网络的安全管理。

(四) 开展应急预案演练, 提高师生的应急处置能力

根据学校的发展形势, 制定各类应急预案, 并按照“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注重实效、不走过场”的要求, 由学校领导带队, 定期组织演练。以最直观、最具实效的方式, 来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五) 建立排查预测机制, 提高校园预警能力

一是扎实做好安全稳定隐患排查工作。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 坚持经常性排查与集中排查、全面排查与专项排查、隐患排查与安全检查相结合。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与不稳定因素, 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二是建立师生思想动态研判制度。每月召开安全工作例会, 听取有关教学、后勤服务、学生管理等各方面的情况, 针对各类问题提出具体的工作对策, 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三是建立有效的帮扶体系。根据学校五类生的具体情况, 建立有效的帮扶体系, 落实帮扶措施。

(六) 建立校园安全防范机制, 保障校园正常治安秩序

高校应增加科技防范设施的必要经费投入, 配置必要的现代化设备, 建立完善以校园110指挥服务中心为枢纽, 集人防、物防、技防于一体的防控体系。

(七) 建立高效的保卫队伍, 提高队伍整体效能

高校保卫队伍是高校治安综合治理的主力军, 保卫工作是具有思想性强、政策性 (法律性) 强、业务性强和斗争性强的特点。如何培养一支精强能干的高校安全保卫队伍?首先, 建立一支高效的校卫队伍。我国高校校卫队一般由保卫处直接领导, 校卫队人员构成主要以临时工为主, 文化层次和业务素质偏低, 出问题的较多。所以, 校卫队员要严格招聘, 加强培训, 提高政治文化素质、道德品质及业务素质。在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 实行“考核制”, 将校卫队员的工作总量按各项指标 (考勤、记录、完成工作质量好坏等) 对其进行奖惩。其次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学生保卫队伍。作为高校治安保卫群防群治组织的一方面, 建立学生保卫队伍, 充分有效地调动、发挥学生自身保卫力量的作用。

(八) 建立警校、校地联合机制, 维护校园安全

建立健全公安机关与高校、政府与高校、高校与高校之间的“重大信息联通、周边治安联防、突发事件联处、大型活动联动”的工作机制。

校园安全问题包括很多方面, 涉及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等, 如交通事故、火灾、盗窃、诈骗等。要做好每一方面的安全管理与监控工作, 都需要具备相当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 甚至需要配备相应的监控仪器或设备。单靠各大高校本身的力量根本无法实现, 安全工作无法做到防患于未然, 遇到突发事件也做不到专业应对。

再则, 学校保卫部门只是一个职能部门, 并没有执法权, 难以处理校内发生的治安问题和适应高校日益严峻的治安形势, 建立一个校园安全长效机制, 将学校安全工作进行社会化, 必须与公安机关、政府进行联动。 (1) 警校双方共同协作, 搭建校园警务室, 开设校园110, 公安机关派出专门警力进驻, 协同学校保卫部门参与矛盾调解, 案件处理, 为师生服务。 (2) 积极与交通、城管、工商等职能部门取得联系, 联合开展各类专项行动, 综合治理校园周边环境, 做到周边治理联防。 (3) 各大高校进行联网, 做到信息联通, 使高校之间及时获得各类相关的治安、盗窃、诈骗等信息, 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在确保本校安全的同时, 更为其他高校提供有利线索。安全稳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高校稳定既是高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更是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要树立“以人为本, 安全第一”的思想, 切实做好各项安全稳定工作。通过校园安全防控体系, 树立校园安全防线, 维护校园秩序, 同时强化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提高对安全工作的认识, 齐心协力, 共创和谐校园。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的大规模扩招, 民办高校的成立及公办高校的扩建, 使高校校园治安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校园及周边存在的安全现状, 探讨其中深层原因, 并总结相关的经验和教训, 提出构建一个完整有效、切实可行的校园与周边安全防控体系。

关键词:高校,周边环境,原因,安全防控体系

参考文献

[1] 于越, 王艳.高校校园安全防控体系综述[J].经济师, 2009 (10) :90-91.

[2] 胡超.浅析校园安全防控体系的构建[J].商场现代化, 2010 (16) :179-181.

[3] 周忠建.浅谈当前高校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湘潮 (下半月) (理论) , 2009 (2) :16+22.

[4] 辛永赟.高校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现状与治理对策[J].辽宁警专学报, 2003 (3) :30-32.

上一篇:《洞穴奇案》随想下一篇:铁路隧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方法初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