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从业人员

2022-10-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食品行业从业人员

文博行业一线从业人员作风建设刍议

[摘要]博物馆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宣传展示文明成就和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加强文博行业作风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文博工作者职业道德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文博一线从业人员,必须牢固树立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终身学习的思想和服务观众的理念,保持精神追求,争做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时代主旋律的传播者。

[关键词]文博行业;作风建设;职业道德

[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博物馆馆藏文物从多方面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体现了生生不息、催人奋进、世代传承的民族精神和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社会成就。从这个层面上说,文博单位是了解民族历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振奋民族精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宣传展示文明成就和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随着文物、博物馆单位改革不断深入及各种文化思潮的激荡争鸣,文物、博物馆行业作风建设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有的文物、博物馆单位学习风气不浓,队伍松散;部分单位职工队伍浮躁,服务意识、法制意识淡薄。在此背景下,2012年7月,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博物馆协会联合发布《中国文物博物馆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为进一步加强文博行业作风建设、规范职业道德行为提供了新的契机。作为一名长期从事讲解工作的嘉峪关长城博物馆一线讲解员,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学习贯彻新准则,强化行业自律,加强文博行业一线工作人员的作风和职业操守浅谈一二。

一、忠诚文物事业,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文化是人民创造的,人民是文化遗产的主人,文化遗产保护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的力量,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必须惠及人民群众。文博行业作为向社会提供文化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公共文化机构,忠诚于文博事业,就是要以保护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以奉献社会、服务人民为宗旨。以嘉峪关长城博物馆为例,免费开放后最重要的职能是“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为社会提供教育休闲服务,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而作为处于文博行业最前沿的讲解员、安全保卫等一线从业人员,是文博行业面对社会,发挥社会宣传、教育功能的直接执行者,肩负着为社会公众服务的重任。因此,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忠诚文化遗产事业,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更好地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文化层次的观众服务,无疑是一线从业人员加强自身工作作风建设,最切合实际的落脚点。

博物馆教育功能是立馆之本,游客到博物馆参观,是把博物馆当作高雅的场所,来进行文化熏陶,有很高的期望值。从这个意义上讲,博物馆一线工作人员,尤其是讲解员就是播种机,撒播的种子直接影响着人类文明的传承。这就要求一线工作人员必须从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出发,以忠诚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满足大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己任,恪尽职守、爱岗敬业,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进行自我“充电”。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表现在日常工作中,就是要充分体现博物馆的社会职能,将文物藏品中凝聚的丰富内涵转化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激发起大众的爱国爱乡情怀,使其积极投身到各项建设事业中去。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应整合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自身修养,并通过系统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更好地为观众进行全面的描述和由表及里的剖析,真正做到据物讲史、史论结合,使观众能透物见人、透物见史、透物见精神,深入了解藏品的信息。在日常解说工作中,如果遇到一时解答不出的观众提问,也可以在事后做好详细地记录,坚持边学边用、学用结合、以用促学,增强学习的效果,不断提高自身水平。

二、树立文明新风,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观众为中心开展工作

以人为本就是尊重人、爱护人,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博物馆一线工作人员在与观众的交往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只有做到以人为本,提供周到、热情、主动的服务,才能提高观众的满意度,满足观众对知识的需求,体现出讲解员的自身价值;也只有提高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才能促进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作为最前沿的一线工作人员,不仅要做好讲解员,还要成为观众的服务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还要树立为观众服务的理念,了解观众、熟悉观众、争取观众、组织观众,为观众服务、满足观众需求,尽最大努力使每个观众真正感受到参观的乐趣,在愉悦中得到教育,帮助其提高参观的质量,在互动中有效提升博物馆教育的成效。

作为博物馆与观众的直接接触者,讲解员和保安人员要注意自身形象,以真诚的态度为观众提供优质服务。展厅保安要尽职尽责,遇到观众提问,则耐心作答,对于观众的违规行为,则予以严肃制止;讲解员上岗时要统一着装,佩戴标志,语言文明,举止大方;熟悉馆内陈列文物,精心准备讲解材料,根据观众的具体情况,做有针对性的讲解,并认真、耐心地解答观众的咨询。博物馆行政人员则要经常到展厅或深入社会与受众进行交流,以了解观众的参观需求;同时,要经常性地到其他博物馆进行调研,取其所长,不断提高博物馆的办馆理念和办馆能力。

三、恪尽职业操守,提高从业技能,树立游客至上的服务意识

在文博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博物馆讲解工作已逐渐成为一门艺术和文化。讲解工作绝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而是在充分了解博物馆陈列藏品历史内涵和观众需求的基础上,对所讲内容进行提炼、升华、突破和再创造的过程。

博物馆的讲解工作是以陈列品为依据,由讲解员进行提炼、选择,运用语言艺术、讲解技能和真挚感情,直接向观众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和信息传播。博物馆讲解除了介绍展品本身内容外,更要讲出特色。完善的讲解应包括引导、宣讲、质疑解答、咨询、提示等多方面的内容。讲解作为博物馆服务的主要环节,讲解员是一个博物馆的形象代表,其仪容仪表、讲解水平直接关系到观众对博物馆的影响好坏。鉴于此,博物馆讲解员要具备广泛的学识,了解博物馆的陈列内容,熟练掌握讲解技巧,合理使用讲解语言,在讲解过程中要仪态端正、情绪饱满、手势恰当、语言流畅,富于亲和力,并根据观众的学识和喜好不同,因人施讲;讲解员还要在平时多加积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总结讲解经验,形成特色讲解,使讲解成为博物馆对外服务和宣传的拳头产品。

博物馆一线工作人员应重视细节服务。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服务不分巨细。”在接待工作中,除了满足观众的主要需求外,也不能忽视其他细节服务。像讲解前的迎接问候、行李保管,交谈时的亲切态度,讲解后的道别乃至于馆容馆貌、展厅保洁、便民措施、厕所卫生等,都会影响到观众的参观体验和对博物馆的评价,同样不容忽视。

四、树立全局观念,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追求

博物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牵涉到方方面面。博物馆一线工作人员要加强作风建设,就需要牢固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思想,站在全局高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自觉做到在思想上同心、行动上同步,做到关心集体、相互尊重、克己奉公、甘于奉献;反对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不意气用事。与此同时,一线人员还要强化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做到令行禁止,并相互学习、相互关心、相互支持,不计较个人得失,营造团结向上、同舟共济、和谐融洽的氛围,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增强文博单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推动博物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机构,保存着民族遗产和文化记忆,是了解民族历史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振奋民族精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替代的重要场所。博物馆的免费开放,还原了文化遗产属于人民的属性,是实现和保障老百姓基本文化权益的有效行动。但博物馆的免费开放,并不是有了国家的财政运行经费保障后大门一开,听之任之,而是要以精美的展览、优美的环境和一流的服务,使其真正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因此,作为博物馆一线从业人员,理应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时代主旋律的传播者,同时也应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文明守望者,坚守新颁布的《中国文物博物馆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这是博物馆一线工作人员最基本的职业操守,也是其最基本的精神追求。

作者:李艳芹

第2篇: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现状及对策探析

摘 要:随着国内汽车维修行业不断转型升级,从业人员问题成为制约汽车维修行业科学发展的瓶颈。该文立足泰州地区的维修行业从业人员现状,首先剖析了目前行业内从业人员以及相关人才培养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接着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对策,对汽车维修行业人员的管理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汽车维修 从业人员 管理 对策

1 泰州地区汽车维修行业基本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2012年我市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超过20辆,正式迈入“汽车社会”。汽车后市场的繁荣也是如期而至。至2013年底,全市机动车检测维修业户达685家,从业人员达到1万多人。一类维修企业达106家,其中综合维修企业71家,4S店35家。二类维修企业达165家,其中综合维修企业150家,4S店15家。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7家。一个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一类企业为骨干,二类企业为基础,三类业户为补充,专业化维修和连锁快修等为新型业态,检测站为质量保证,汽车维修网络和市场格局已初步形成[1]。

2013年全市完成汽车维修总量达到100万辆次,同比增长18%,实现维修总产值7.5亿元,同比增长15%。全行业经济运行呈现出快速增长、结构优化的良好态势。

2 泰州地区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现状分析

2.1 从业人员整体文化层次较低

据初步调查,我市汽车维修从业人员文化程度分布大概如下:初中及以下占68%、高中占15%、中职占12%、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5%,如图1所示。

笔者认为造成汽车维修行业整体从业人员文化层次较低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传统汽车维修行业被认为是一个没有发展前景的行业,工作环境差、待遇一般,因此有较高学历或者较好“出路”的年轻人都不愿意从事这个行业;二是目前中小城市职业技术教育定位不准,没有及时跟上汽车维修发展的水平,缺少针对性的教育资源,如优秀的教师和实习基地,因此难以为当地的汽车维修行业输送高层次的维修技术和售后管理人才,间接导致进入维修行业的相当一部分为辍学的待业青年或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三是中小城市的汽车维修行业本身的发展瓶颈导致了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文化层次较低,主要表现在汽车维修业的特点是多、小、散,三类维修和无证经营业户的大量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维修业的准入门槛,拿起扳手就能修汽车的现象还存在,对这类业户的规范化管理成为当前管理者面对的一个相对棘手的问题[2]。

2.2 汽车维修业专业技术管理人才稀缺

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市汽车维修业整体从业人员达到1万多人,其中持证上岗率达到60%~70%,技师以上专业型人才不足5%,高级工以上的人才不足10%,结合2.1节分析的从业人员整体文化层次可见我市维修业整体从业人员基数大,人才稀缺的现状。

笔者认为造成我市汽车维修企业关键岗位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稀缺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汽车维修行业在中小城市“存在早,起步晚”,长久以来形成的低水平、广分布的业态形式严重制约了当地汽车维修向专业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的方向;二是中小城市优质资源欠缺,难以吸引外地高层次的维修人才到当地就业发展;三是受到当地维修培训学校制约,培训周期短,培训水平低下,培训的人员大多都是为了拿到从业资格证而培训,“为培训而培训”导致从业人员没有从根本上提升职业技能,形成了持证低能的现象;四是法律法规标准的制定滞后于行业的发展速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目前《机动车维修业开业条件中》(DB32/T 1692.1-2010)要求的机修工种和电器工种的培训还是分开进行的,而实际上和汽车制造一样,机电液一体化的维修已经相当成熟,再进行机电分开的培训已经不合时宜;五是汽车维修业从业人员整体文化层次不高,再教育和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都不够,难以出现精通技术和管理的专业性人才;六是维修企业只重眼前利益,挖空心思招“成熟型”人才,不愿意花时间培养人才,造成维修企业对人才的恶性竞争,越是不愿意培养就越缺乏人才,越是缺乏人才,竞争就越激烈。

2.3 从业人员流动性大,难于管理

目前维修行业从业人员普遍存在的另一个现象是人员流动性大,难以管理[3]。作为行业管理部门,对行业内从业人员的无序流动没有约束性,管理显得有些无力。其原因是:一是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对企业忠诚度有限;二是相当一部分企业层次较低,人员管理制度不完善,未建立合理的人才引进、提拔制度,待遇、职务晋升制度,导致留不住人;三是外来从业人员占据一定的比例,加剧了人员的流行性;四是技术人员缺口大,加上维修企业的竞争,频繁跳槽成为一种常态,这种现象进一步打击了企业积极培养员工的积极性,对当地维修业发展形成了较大的阻碍。

2.4 从业人员需求缺口大

根据去年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委联合公布的《紧缺人才报告》,目前国内汽修人才的缺口至少达到100万。尤其是随着私家车的迅速普及,再加上绝大部分车主“会开车、不会修车”,造成社会对汽修人才的需求量急剧扩大。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本地区的维修总量达到100万辆次,除去接待员、结算员等管理人员,一线技术人员平均每人每年接修200辆次左右,未来几年我市机动车保有量仍然维持在每年约20%的增长速度,泰州市近年汽车保有量增长如图2所示,维修服务业从业人员仍然存在较大缺口。

除了受近几年机动车保有量井喷式增长带来的从业人员缺口压力之外,专业技术人员流失,社会对汽车维修行业的宣传和认识落后也间接影响了维修行业“新鲜血液”的注入,种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本地微车维修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将会带来巨大的人才缺口。

2.5 从业人员制约行业发展

我市汽车维修行业随着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和迅速转型,行业布局、管理水平、维修技术、人员素质和企业设施设备等条件得到逐步提高。但是与日新月异的维修技术和设备更新相比,与发达国家地区相比,我市从业人员的文化层次、专业技能、服务意识远没有达到相应水准,造成了先进的汽车检测和维修技术难以推广和普及,影响了汽车维修行业的社会形象,其人才结构已经成为制约我市维修行业发展的“瓶颈”。

3 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管理分析

3.1 加强宣传,转变观念

在传统观念中,汽车修理工等同于“农民工”,没地位,没待遇,很少有人愿意从事这项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认同感相当弱。事实上,近年来,汽车维修行业发展迅猛,不断向大规模、高档次、高水平发展。一方面政府媒体等部门应大力宣传维修行业新形象,改变维修行业“散、乱、差”的印象,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汽车维修行业;另一方面,维修企业应不断加强自身品牌建设,做大规模,形成品牌连锁,不断扩大影响力,规范各项制度,做到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通过自身的宣传转变社会大众的认识。

3.2 强化部门联动,提升培训水平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从维修行业人才的成长过程来看,离不开中学、职校的基础理论教育,离不开社会培训机构的针对性技能考培,离不开企业内部的培训和提升,更离不开社会对人才的磨砺。在整个过程中需要人社部门、行管部门、各类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的通力合作。

一方面,职业院校应大力发展汽车维修技术和管理相关专业,努力为社会输送高层次专业人才,可喜的是,据有关报道,汽修专业已经成为今年高考的九大热门专业之一;另一方面,行管部门应首先做好当地维修行业的调研工作,对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工种分布以及需求做到心中有数,然后联合人社部门制定专业培训计划与实施方案,统一拟定培训点及开设培训专业,统筹安排各专业讲授教师,不仅要加强技能培训,也要注重对学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使培训有较强的针对性、专业性,确保培训质量得到保证。

3.3 加强资质审查,督促企业提升管理水平

汽车维修行业管理部门在对企业开业资质审查和日常监管过程中,应进一步强化人员资质管理,严格对照相关开业条件和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从业资格条件(GB/T 21338)要求企业配备相关人员,对不满足条件的企业应加强督促,引导企业积极培训员工。同时,企业在加强“硬实力”提升的同时,应加强企业文化、内部制度等“软实力”的建设,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提升员工的职业认同感和对企业的忠诚度,员工是自然人更是社会人,只有当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时,才能提升员工的积极性,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4 结语

汽车维修行业是集技术与服务于一体的新兴行业,而技术的引进、应用和推广,服务质量的提升无不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维修企业的竞争最终也会落实到人才的竞争上,行业管理部门应和其他职能部门以及高校等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维修市场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立斌.泰州地区汽车维修行业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4(4):72-75.

[2] 廖国栋.2012年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现状及存在问题[J].汽车维修与保养,2012(12):64-65,67.

[3] 张建中.汽车维修从业人员管理对策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1):101-103.

作者:凌锐 荀万元

第3篇: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结果研究

摘要:目的 针对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促使我们通过健康体检的结果评估,能够科学合理推动传染防控工作,确保相应工作的开展效果。方法 筛选本县2019年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结果共计1000人,对其健康体检结果报告进行汇总分析和研究,研究视频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情况,评估健康体检给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传染防控带来的影响。结果 在所有的健康体检人员健康体检结果中,其中相较于男性人员而言,女性人员有更高的健康体检合格率,二者的结果比对存在较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有突出的临床比较价值和意义。结果比对存在P<0.05。结论 强化对食品以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确保所有人员在获取健康资格证后才能上岗从业,对有效进行公共场所传统病的防控有突出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传统病预防

一、一般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筛选本县2019年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结果共计1000人,对其健康体检结果报告进行汇总分析和研究,基于此,评估健康体检给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传染防控带来的影响。在本次实验研究前,为确保实验研究的人文性,要求在实验开始前,告知所有入选人员本次实验的核心目的,让人员能够对实验的内容以及实验目的知情,确保所有人员均为自愿参与本次实验研究。

在本文筛选的1000例人员中,其中男性人员共计是509人,女性人员是491人。所有入选人员的年龄区间是22-51岁,人员的平均年龄是40.17岁。在入选的人员中,其中从事食品行业的人数是480人,从事公共场所行业的是520人。

(二)方法

在具体的检查工作开展上,为确保最终获取的检查结果有较高的精准性,要求所有参与健康体检人员必须要确保在体检前至少保持8小时以上的空腹。在参与健康体检人员空腹情况下,由专业的医护人员为所有刹参与健康体检人员取5ml的外周静脉血。在取得血液样本后,对获取的血液样本进行离心处理,随后从中完成血清的分离,随后在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水平的檢测上,使用的是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于沙门氏菌以及痢疾杆菌水平的检测使用的是国际方法,对于结核分枝杆菌数量的检测工作开展来说,使用的是γ.干扰素释放试验。而后在进行人员健康体检实现上,针对参与健康体检人员是否有皮肤病,由皮肤科的医生按照相应的临床诊断标准给出诊断结果。对于健康体检结果是否合格的界定来说,若是参与健康体检者在上述给出的项目中存在一项不合格,则意味着参与健康体检者的健康体检结果不合格,其无法从事食品公共场所的相应工作。

(三)统计学方法

为确保本文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在进行本文实验分析的过程中,针对实验获取的所有数据结果,均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的汇总分析,在进行计数资料表述上,使用的是%,对于组间比较,采取χ2检验。在完成数据的处理分析后,对最终获取的结果进行比对。若是最终比对结果存在P<0.05,则代表获取的结果比对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二、结果

通过对健康体检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可知,在所有参与试验的人群中,相较于男性而言,女性的体检合格率更高。二者结果比对存在较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相较于食品场所人员健康体检结果,公共场所人员健康体检会有相对较高的合格率,结果比对存在P<0.05,存在较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在所有参与健康体检的人群中,传染病以及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检出分别是42人、35人,对应的占比分别是4.2%、3.5%。相较于其他疾病而言,传染病以及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有相对较高的检出率,结果比对也存在较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结合表1-表2的结果,就本次筛选人员健康体检的结果进行了汇总和分析。通过分析可知,在所有参与健康体检人员中,其中检出了42例传染病,在这些传染病中,又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人群有最高的占比。综合结果分析可知,在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由于年龄、从业类别等的差异,导致在健康体检结果表现上,有不同的合格率。

三、讨论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食品公共场所从业者的人数不断增多。在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管控上,为进一步提升人员管理效益,尽可能确保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健康,减少人员为源头的传染病扩散,重视食品公共场所人员健康管理十分关键且必要。

在本次研究工作开展上,通过研究结果分析可知,在食品公共场所的从业者中,相较于男性从业者而言,女性从业者有更高的健康体检合格率。男性以及女性健康体检结果的合格率分别是93.90%、96.74%。通过结果比对,二者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是源于在当前社会中,相较于女性而言,男性往往会承担更多的生活重担和经济压力。为缓解压力,导致很多男性在日常生活以及饮食过程中,不具备良好的习惯,而且男性相较于女性来说,一般不具备良好的个人生活环境卫生意识,这也是导致很多男性不具备较为出色健康状态的关键原因。另外,很多男性为了缓解生活以及经济压力,平常会有吸烟、喝酒的习惯,或是长期熬夜玩游戏。在这种不良生活环境的影响下,会导致男性相较于女性而言有更高的罹患传染性疾病的概率,这也必然会对男性的健康状况带来负面、消极影响。对于女性群体而言,其没有男性那么大的生活和经济压力,所以很多女性对个人以及生活环境卫生有较高的关注度。而且女性很少有吸烟、喝酒的情况,平常相较于男性来说,男性往往会有较为健康的生活作息。在这种情况下,会导致女性相较于男性来说,有更低的传染病患病概率。所以通过健康体检的结果比对可知,相较于男性而言,女性健康体检结果合格率更高。

四、总结

强化对食品以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确保所有人员在获取健康资格证后才能上岗从业,对有效进行公共场所传统病的防控有突出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滢滢,刘涛.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结果探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2):159-160.

[2]刘伟华.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结果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7,11(08):677.

作者:夏霞英

第4篇:食品行业从业人员薪资调查

食品行业从业人员薪资调查(1)——综述

薪资, 调查

2010年2月11日,食品伙伴网调查栏目结束了为期二周的“食品行业从业人员薪资调查”。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反馈1070份。食品伙伴网十分感谢大家的参与。现将调查结果汇总如下:

总体来看,参与这次调查的多是食品行业的骨干力量,调查显示:收入不高、工时偏长、压力较大是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造成从业人员队伍不稳。这种人员状态本身就是食品安全的极大隐患。人的因素是控制食品质量安全最直接、最根本的核心。希望我们的这次调查能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改善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现有的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等不利因素,从人的方面减少食品不安全因素。

一、人员构成

1、性别、年龄和学历。

参加调查的食品从业人员男性占总数的65%,女性占35%。

年龄主要集中在22-35岁,占86%,其中26-30岁占总数的43%。

学历方面,大学本科占总数的57%,大专以上(含)占读者比例高达96%。

工作时间3-9年所占比重接近半数为47%

而根据CNNIC第23次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民中男性的比例为52%,大专以上学历占27.1%,上网人群平均年龄较小,其中20岁以下占36%,20-29岁占31%。

与中国网民的总体构成相比,参加调查的食品从业人员男性比例偏高,学历水平远高于全国平均,年龄集中于22-35岁的工作年龄。这说明参与本次调查的是食品行业以及与之相关的监管、检测、配套等方面的技术骨干力量。

2、职业、职务。

参加调查的食品从业人员集中在生产企业(90%)。

虽然5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占总数的65%,但在不同规模的生产企业分布较为均衡。 其中,内销企业占78%,外销企业22%。

参加调查的食品从业人员职务相对集中在部门经理、车间主任和班组长,合计占总数的83%。这些中层管理者既是企业的骨干力量也是食品安全和质量稳定的中坚力量。

3、地域。

参加调查的食品从业人员来自29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以及海外。统计数据占前三位的是:广东(21%)、山东(13%)和上海(11%)江苏、浙江、北京和福建也比较靠前。 这些地区也是食品工业相对发达地区,与很多行业类似,技术的先进程度、企业的规模与互联网的利用有一定的关联性。

二、薪资情况

1、收入情况:参加调查的食品从业人员月收入排列前三的分别是1901-2300占14%,1601-1900占11%,1301-1600占10%。其余较为均匀地分布在1000-5000之间。

应该说这个工资水平相对应参与调查人员来源地区、学历、工作年限的平均工资水平是低的。

2、收入变化:49%的过去一年工资没有变化,26%的有10%的增幅,8%的有20%的增幅。

3、工作时间:每周工作时间40-45小时的占39%,值得关注的是超时工作的46-50小时/周的占26%,超过50小时/周的也达到26%。

4、工作压力:大部分人感到工作压力大。压力值达到3的占33%,压力值达到4的占32%,压力值达到上限5的占17%。

同时,多数人感觉今年的压力比去年更大(54%)

三、满意度

对选择食品行业作为职业发展方向满意度分别是基本满意:32%,不满意:21%,很不满意22%。

对于目前职位的满意度也不尽人意,基本满意占31%,不满意和很不满意均占25%。

对当前的工资和金奖福利满意情况更差,很不满意的占43%,不满意的占26%,只有21%的基本满意。

由于对一些因素的不满意,人员流动相对较大,大家在目前公司工作的时间也不是很长。仅一年的占41%,二年的占21%,三年的15%。

同时,有不少参与调查还有继续跳槽的计划,其中暂时维持的占67%,准备换公司的占27%,只有6%的人表示不会跳槽。

四、未来预期

1、对现在工作最看重的主要是:潜在职务和工作的发展(30%)、技术和业务技能提高(20%)和收入(16%)

2、如果你更换单位,其它单位吸引你的最大原因包括:增加工资(38%)、 学习新技术和新技能(19%)和改善工作环境(16%)

3、对现在公司的最大期望(除了收入)分别是:分房(31%)、缩短工作时间(24%)和配股(21%)。

食品行业从业人员薪资调查(2)——忧虑

薪资, 调查

食品行业技术人员工资偏低,或将成为食品安全隐患

近日,食品伙伴网调查栏目组织了一次“食品行业从业人员薪资调查”。调查显示参加调查人员的工资收入普遍偏低,结果不容乐观。

参加调查的1070人中,年龄在22-35岁的占86%,大专以上(含)占读者比例高达96%,工作时间3-9年所占比重接近半数为47%,参加调查的食品从业人员职务相对集中在部门经理、车间主任和班组长,合计占总数的83%。这些食品行业的中层管理者既是企业的生产骨干力量也是维护食品安全和质量稳定的中坚力量。

参与调查者主要来自食品工业相对发达地区,其中来自广东、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北京和福建七省市的占总数的71.67%。在这七省市中,2008年职工月平均工资最高的是北京为3726元/月。最低的山东省2008年为2049元/月,其它分别是广东2759元/月、上海3292元/月、江苏2639元/月、浙江2160元/月、福建2142元/月,如果按山东省2009年全省企业工资指导线,基准线为职工平均工资增长9%,上述七省市2009年估算工资按参加人数加权平均工资为2926元/月(2008年加权平均为2684元/月)。

参与调查者有过半数低于这个加权平均工资(占总数的56.17%),如果再考虑其年龄、工龄、受教育背景以及在企业的职位,加之工作时间偏长(52%的周工作时间超过45小时),这个收入水平难以令人满意。

另据相关资料,2008年全国各行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农副食品加工业17559元,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60.1%。

较低的收入难以满足消费需要,导致食品行业技术人员流动性较大,在现单位工作时间仅一年的占41%,二年的占21%。即使如此仍有27%的人准备马上更换单位,仅6%的表示肯定不换单位(参加调查人员恰好有同样比例的政府及事业单位人员)。

人的因素在食品安全生产和检验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不同食品企业的产品、生产设备和

工艺差异也很大,这就对从业人员的主动性、责任心、行业经验和本企业经验要求较高。较低的工资收入,较大的经济压力,频繁的人员流动,不利于食品行业健康稳健发展,也暗含着食品安全的危机。

延伸思考: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7.9%;农村居民家庭为43.7%。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继续呈下降趋势,不少省份已公布降幅超过1%,全国平均降幅预计在1%左右。

进入小康进入富裕还是“被小康”“被富裕”?如果恩格尔系数的下降里面有过分追求原料低成本,牺牲生产加工者收入而导致食品安全风险加大,我看这样的“富裕”还是晚点进入的好。

食品行业从业人员薪资调查(3)——希望

薪资, 调查

食品行业渐入安全的春天

近日,食品伙伴网调查栏目组织了一次“食品行业从业人员薪资调查”。虽然调查结果显示参加调查人员的工资收入普遍偏低,人员稳定性不佳,但我们还是欣喜地看见许多闪光点。

一、食品行业的技术人员职场前景广阔

参加调查的1070人中,年龄在22-35岁的占86%,职务相对集中在部门经理、车间主任和班组长,合计占总数的83%(当然,学历因素不容忽视,参加调查者中大专以上(含)占比达96%)。而在许多行业,很难给技术人员提供高比例的行政职位。食品行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作为快销品行业中的重要角色,在全球遭逢经济危机之时,在中国可能正逢发展的黄金期。 虽不能说食品制造业在经济寒冬中独善其身,但因为行业的相对地域性特征,食品制造业在这次的经济震荡中,所受到的冲击比其他行业要小得多。

在中国经济面临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人的饮食观念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温饱型向追求营养和安全的时尚化、精细化转变。而中国庞大的市场,是食品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民以食为天,食品行业是一个永远的投资热点,而行业的成熟规范度要求,使得从业者有了更大的职业空间。

二、薪资水平与工作经验有极大关联性

在很多从业人员的观点里,食品开发没有高技术,只有小窍门,一说就通,一教就会,所以不存在核心竞争力,无高薪可能,这显然是个极大的误区。在本次调查中,年薪超10万的朋友有41位,占总数的3.8%。

食品行业人才的关键特点是稀缺但不紧缺,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内食品企业的技术水平还没有达到国际水平,这个差距正是行业高端人才的发展空间。

对于很多食品人才来说,正因为行业监管政策、标准不断变化,经验和学识同步前进的研发人才,尤其是有着综合业务能力、对于未来趋势把握准确、先行一步接近国际化水平的综合高技术人才,会是职场内的宠儿。

其实正是因为食品设备和技术的相对落后,食品技术人员和医生、财务职业非常相似,靠阅历和经验值取胜。统计显示,六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根本对职位的满意度有明显提高。所以要踏踏实实地把基础做好,拿高薪水也很容易。

三、多数人对于行业前景抱有信心

虽然很多参与调查者拿的是相对比较低的收入,承受比较高的压力,但我们高兴地看见,依然有58%的朋友对选择食品行业作为自己的职业无怨无悔。

中国的食品市场价格体系不合理,中国的食品行业技术、设备落后,中国的食品产品安全性令人焦虑,中国的食品人收入偏低,但我们在这职场严酷的冬天看见了春天的温暖,看见了光明。

那就是:食品行业渐入安全的春天!

首先,在行业内大家已有明确的感觉,有54%的被调查者明显感觉今年的压力比去年大,仅有3%的感觉比去年小。

其次,从去年到今年,政府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日趋提高。食品监管部门职责范围的调整、明确,《食品安全法》的及时出台,国务院设食品安全委员会副总理李克强任主任等一系列举措,无不说明了国家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

此外,接连不断食品安全事件的曝光,既说明了食品安全的严峻性,更说明社会各方面对食品安全的关注,说明各级政府各渠道职能部门把食品安全当大事在抓。

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我们每一个食品人,无论你在哪个岗位,只要我们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充实自己丰富社会,我们做出的工作,我们付出的心血必将得到社会的承认,食品行业必将得到社会的尊重!

第5篇:食品从业人员必备知识

2017-02-19食药法苑下面是海口市琼山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印发的《食品从业人员应知应会知识问答》,食药法苑在此予以推送,供食品从业人员学习!

1、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监管,《食品安全法》规定由哪个部门监管?

答: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2、什么是“五病”?

答: “五病”是指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患有“五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3、晨检是指?

答:(1)晨检是指每天上岗前检查员工是否患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疾病。

(2)患有上述有碍食品安全病症的人员,应立即离开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并将有碍食品安全的病症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并做好记录。 (3)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建立每日晨检制度。

4、什么是食品添加剂“五专”管理?

答:专人采购、专人保管、专人领用、专人登记、专柜保存。

5、从业人员“四勤”是指?

答:(1)勤洗手;(2)勤剪指甲;(3)勤换衣服;(4)勤洗澡、理发。

6、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健康体检频率?

答: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7、从业人员个人卫生有哪些要求?

答:(1)应保持良好个人卫生,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头发不得外露,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佩带饰物。专间操作人员应戴口罩。

(2)操作前应洗净手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手部清洁,手部受到污染后应及时洗手。

(3)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操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洗手并消毒:①处理食物前;②使用卫生间后;③接触生食物后;④接触受到污染的工具、设备后;⑤咳嗽、打喷嚏或擤鼻涕后;⑥处理动物或废弃物后;⑦触摸耳朵、鼻子、头发、面部、口腔或身体其他部位后;⑧从事任何可能会污染双手的活动后。

(4)专间操作人员进入专间时,应更换专用工作衣帽并佩戴口罩,操作前应严格进行双手清洗消毒,操作中应适时消毒。不得穿戴专间工作衣帽从事与专间内操作无关的工作。

(5)不得将私人物品带入食品处理区。

(6)不得在食品处理区内吸烟、饮食或从事其他可能污染食品的行为。

(7)进入食品处理区的非操作人员,应符合现场操作人员卫生要求。

8、餐饮服务单位食品留样有哪些要求?

答:(1)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食堂)、建筑工地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重大活动餐饮服务和超过100人的一次性聚餐,每餐次的食品成品应留样。 (2)留样食品应按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闭专用容器内,放置在专用冷藏(0~10℃)设施中存放48小时以上,每个品种留样量不少于100g,并记录留样食品名称、留样量、留样时间、留样人员、审核人员等。

9、餐厨废弃物设施有哪些要求?

答:(1)餐厨垃圾桶应密闭有盖;

(2)专间内的垃圾桶应为非手动开启式;

(3)废弃油桶应用标有“废弃油脂专用”字样。

10、餐饮服务单位餐厨废弃物管理有何要求?

答:(1)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建立餐厨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将餐厨废弃物分类放置,做到日产日清。

(2)餐厨废弃物应由经相关部门许可或备案的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单位或个人处理。餐饮服务提供者应与处置单位或个人签订合同,并索取其经营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

(3)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建立餐厨废弃物处置台账,详细记录餐厨废弃物的种类、数量、去向、用途等情况,定期向监管部门报告。

11、哪些食品是《食品安全法》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

答:(1)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

(2)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

(3)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的食品。

(4)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5)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6)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7)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

(8)未按规定进行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9)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

(10)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11)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

(12)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13)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12、食品生产经营者采购食品,应当履行哪些义务?

答:食品经营者采购食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食品经营企业应当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名称、规格、数量、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13、食品的贮存有哪些要求?

答:(1)食品、原料贮存、运输符合食品安全要求,无过期或霉变食品,与地面、墙壁距离10厘米以上,便于通风。

(2)成品贮存于达到产品要求保存条件的成品库,按品种、批次分类存放。

14、散装食品销售及贮存的要求是?

答:食品经营者销售及贮存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以及生产经营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

15、食品经营者提供的餐饮具有何要求?

答: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应当洗净、消毒,炊具、用具用后应当洗净,保持清洁,并做好消毒记录。

16、食品经营者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对设备设施管理有何要求?

答: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湿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贮存、运输。

17、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具备哪些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答: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具备进货查验记录、生产过程控制、出厂检验记录、食品安全自查、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不安全食品召回、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等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18、食品生产企业出厂检验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具备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检测能力,仪器、设备、试剂能满足需要。检验原始记录齐全,有逐批次出厂检验报告。

19、加工食品的基本工艺布局要求是什么?

答:生产加工场所明确各功能分区,要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加工、半成品加工、成品包装等流程合理布局,处理流程应为生进熟出的单一流向,生熟严格分开,不存在交叉污染。 20、“四害”是指什么?

答:老鼠、苍蝇、蚊子、蟑螂。

21、食品加工经营场所防尘、防鼠、防虫设施有哪些要求?

答:与外界相通处应设易于拆洗且不生锈的防蝇纱网或设置空气幕;门应能自动关闭,下端装有金属防鼠板;排水沟必须安装网眼孔径小于6mm的金属隔或网罩。

22、食品烹饪及熟食品的保存有哪些要求?

答: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烧熟煮透,其加工时食品中心温度应不低于70℃。在烹饪后至食用超过2小时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常温存放超过2小时的熟食品,再次利用前应确认食品未变质并充分加热。

23、从业人员工作服管理有哪些要求?

答:(1)工作服(包括衣、帽、口罩)宜用白色或浅色布料制作,专间工作服宜从颜色或式样上予以区分。

(2)工作服应定期更换,保持清洁。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操作人员的工作服应每天更换。

(3)从业人员上卫生间前应在食品处理区内脱去工作服。

(4)待清洗的工作服应远离食品处理区。

(5)每名从业人员不得少于2套工作服。

24、从业人员培训有哪些要求?

答:(1)从业人员(包括新参加和临时参加工作的人员)应参加食品安全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2)从业人员应按照培训计划和要求参加培训。

(3)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原则上每年应接受不少于40小时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集中培训。

第6篇:食品从业人员考试试题

丽江花花色玫瑰庄园有限公司 食品从业人员培训考试试卷

姓名: 分数: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40分

1、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

2、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与其标签、说明书所载的内容不符的,不得上市销售。( )

3、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根据情况可以对食品实施免检。( )

4、患有活动性肺结核疾病的人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工作。( ) 5 食品广告的内容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 ( )

二、选择题 1—5单项选择 6—7多项选择(60分 ) 1:食品的污染按性质可分为 ( )。

A 生物性污染 B 化学性污染 C 物理性污染 D 以上都是 2:下列哪些选项会造成食品污染 ( )。 A 被人投投放有毒性物质

B 人的生产或生活活动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介质(水体、大气、土壤),受到不同程度或不同状态的污染

C 食物在生产、种植、包装、运输、储存、销售和加工烹饪过程中造成污染 D 第二项和第三项都有可能

3、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进货记录制度,进货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 ( )。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4、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 ( )。

A、增白剂 B、中药材 C、化合剂 D、药品

5、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 )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A、每四年 B、每三年 C、每两年 D、每年

6、下列哪些标准可以作为食品生产的标准?( ) 多项选择

A、国家标准 B、地方标准 C、企业标准 D、严于国家标准的标准

7、国家建立食品召回制度,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当( ):

A、立即停止生产 B、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

C、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 D、记录召回和通知情况。

第7篇:食品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要求

乌海市白嘎力放心早餐有限公司

食品销售人员个人卫生要求;

一、 从业人员应当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二、 从业人员体检合格证明、健康证应随身携带,以备检查

三、 勤洗澡、勤洗手、勤剪指甲。

勤洗衣服,勤换工作服,进入操作间须戴发帽、口罩,头发必须全部戴入帽内。

操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口罩、手套和帽子,使用专用工具取货。

四、 定期理发,不留长胡须。

五、 岗上不戴戒指,手表,手镯等首饰,不染指甲油。

六、 不准穿工作服上厕所,大小便后坚持洗手消毒。

七、 工作时严禁吸烟,不嚼口香糖、进食。

八、 工作时不能随地吐痰。

九、 不准用手直接接触入口食品。 十

一、不准对着食品咳嗽或打喷啑。 十

二、自觉遵守卫生制度。

十三、抹布分类专用,经常搓洗,消毒。

十四、食品用具应定期清洗、消毒检查,不混用不乱用。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要求的用具及时更换

乌海市白嘎力放心早餐有限公司

食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一)食品用具、容器、包装材料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

(二)食品用具要定期清洗、消毒。

(三)食品用具要有专人保管、不混用不乱用。

(四)食品冷藏、冷冻工具应定期保洁、洗刷、消毒,专人负责、专人管理。

(五)食品用具清洗、消毒应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要求的用具及时更换。

乌海市白嘎力放心早餐有限公司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职责

一、制定本单位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卫生责任制管理措施。

二、制定本单位食品经营场所卫生设施改善的规划。

三、按有关发放食品流通许可证管理办法,办理领取或换发食品流通许可证,无食品流通许可证不得从事食品经营。做到亮证、亮照经营。

四、组织本单位食品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有关法规和知识的培训,培训合格者才允许从事食品流通经营。

五、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六、对本单位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总结、推广经验,批评和奖励,制止违法行为。

七、执行食品安全标准。

八、协助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实施食品安全监督、监测。

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一、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二、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三、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职工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

四、。

五、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合格证不得涂改,过期、笔迹不清无效。

六、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

乌海市白嘎力放心早餐有限公司

(一)食品经营人员必须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证明。

(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工作,建立从业人员卫生档案。

(三)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七、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制度

(一)认真制定培训计划,定期组织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知识、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培训以及操作技能培训。

(二)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包括实习工、实习生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三)建立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档案,将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考核结果记录归档,以备查验。

八、食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一)食品用具、容器、包装材料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

(二)食品用具要定期清洗、消毒。

(三)食品用具要有专人保管、不混用不乱用。

(四)食品冷藏、冷冻工具应定期保洁、洗刷、消毒,专人负责、专人管理。

(五)食品用具清洗、消毒应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要求的用具及时更换。

九、卫生检查制度

(一)制定定期或不定期卫生检查计划,将全面检查与抽查、问查相结合,主要检查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

(二)卫生管理人员负责各项卫生管理制度的落实,每天在营业后检查一次卫生,检查各岗是否有违反制度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改进,并做好卫生检查记录备查。每周1-2次全面现场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限期改进意见,做好检查记录。

根据《食品安全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我单位就食品卫生管理工作,制定如下制度:

一、岗位责任制度

1、负责人岗位职责 :对食品的经营负全面责任;负责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业务经营人员的质量教育,保证质量管理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落实和实施。定期开展质量教育和培训工作,每年组织一次全员身体检查。

2、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对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按时做好营业场所和仓库的清洁卫生工作,确保食品的经营条件和存放设施安全、无害、无污染;建立并管理员工健康档案,每年负责安排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监督检查员工保持日常个人卫生;负责监督营业场所和仓库的温湿度在规定的范围内,确保经营食品的质量;发现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问题应立即解决,或向负责人报告。

乌海市白嘎力放心早餐有限公司

3、购销人员岗位职责 :严禁采购法律法规禁止上市销售的食品;严禁从证照不全的企业采购食品;进货时认真查验供货者的《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或《食品流通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等;确保所售出的食品在保质期内,并应定期检查在售食品的外观性状和保质期,发现问题立即下架,同时向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报告。

二、从业人员卫生管理制度

1、凡从事食品经营工作的人员必须经岗前卫生知识方能上岗,从事直接入口食品工作岗位的人员必须取得健康证明,且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定期进行食品卫生和有关卫生法律、法规、业务技能的培训。

2、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3、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做到个人仪表整洁。上岗时必须穿戴统一整洁的工作服,并应经常换洗,保持清洁。在工作岗位上不能嚼口香糖、进食、吸烟,私人物品必须存放在指定的区域或更衣室内,不可放置在工作区内。

三、销售管理制度

1、经营场所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并设置密闭的垃圾容器,及时清除垃圾,搞好防尘、防蝇、防鼠工作,确保环境整洁。

2、《食品流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应悬挂于经营场所内醒目位置。设有食品卫生管理机构和组织结构,配有经专业培训的食品安全专职管理人员。

3、食品陈列设施布局合理,划定食品经营区域,食品与非食品分开存放;不出售有毒有害、“三无”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食品。保证食品外观清洁,如发现食品超过保质期、破损、鼠咬、受潮、生霉、生锈等现象要及时处理。

4、散装食品销售必须按“生熟分离”原则,分类设置散装食品销售区。按销售品种配备足量的容器,并符合卫生条件。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应有防尘材料遮盖。应在盛放食品容器的显着位置或隔离设施上设置“散装食品标识牌”,标识出食品的名称、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食用方法、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做到“一货一牌、货牌对应”。销售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必须由专人负责,为消费者提供分拣和包装服务,提供给消费者符合卫生要求的小包装。操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口罩、手套和帽子,使用专用工具取货。

5、生鲜食品应销售应配备货架、保温柜、冷藏柜和冷冻柜等陈列设施,配备符合要求的检测设备。

6、熟食制品销售间入口处应设预进间,设更衣及洗手、消毒设施,采用非手动式的水龙头。配备有效的空气消毒设施、食品冷藏设施和专用工具,食品要有防尘材料遮盖。

四、仓库管理制度

1、食品仓库必须做到专用,不得存放其他杂物和有毒有害物质。应设专人负责管理并建立健全出入库登记制度。食品及食品原料入库时,库管员应对其质量和数量进行验收,并详细记录入库产品的名称、数量、产地、进货日期、生产日期、保质期、包装情况等,并按入库时间的先后分类存放,感官检查不合格的食品不得入库。设有不安全食品暂存专柜,并有记录本。

乌海市白嘎力放心早餐有限公司

2、食品仓库应有良好通风,保持库房内所需温度和湿度,防止食品霉变、生虫。贮存生鲜食品应配置必要的低温贮存设备,包括冷藏库(柜)和冷冻库(柜)。搞好防尘、防蝇、防鼠、防潮工作,定期对库房周围进行卫生清扫,消除有毒、有害污染源及蚁蝇孳生场所。

3、食品存放设隔离地面的平台和层架,离墙30厘米以上,最底层隔离地面40厘米以上。食品按照先进先出、生熟分开的原则分类贮存,并有明显标识。

五、除虫灭害制度

1、食品销售场所内不得使用鼠药,配备一定数量的灭蝇灯,并保证能正常工作。熟食制品销售间要配有充足有效的空气消毒设施,定期消毒。

2、应定期进行除虫灭害工作,防止害虫孳生。使用杀虫剂进行除虫灭害,应由专人按照规定的使用方法进行。除虫灭害工作不能在营业时间进行,实施时,对各种食品应有保护措施。使用时不得污染食品、食品接触面及包装材料,使用后应将所有设备、工具及容器彻底清洗。

六、卫生检查及奖惩制度

1、卫生管理工作有领导分管和专人管理,制定卫生检查及奖惩制度,并组织有关人员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卫生检查;组织从业人员学习卫生知识和有关法规,并组织培训考核,考核成绩与奖惩挂钩。

2、卫生管理人员负责各项卫生管理制度的落实,做到每天在营业前后有检查,检查记录完备。严格从业人员卫生操作程序,逐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卫生操作习惯。

根据《食品安全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现就我单位食品经营管理工作制定如下制度:

一、进货查验制度

1、对采购的食品按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履行检查义务,检查食品感官质量和标签;查验是否为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禁止销售的食品;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销售进口食品的,查验进口食品的合法证明。

2、对进入商场、超市、食杂店悬挂“总经销”、“总代理”字样牌匾的必须查验是否持有合法有效的授权文书,并将文书复印件留存归档备查。

3、实行统一配送经营方式的食品经营企业,可以由企业总部统一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进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企业总部向所属经营者提供进货查验的证明。统一配送之外自行采购的食品,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二、索证索票制度

1、索证:进货时按规定向生产厂家或上级供货商索取“一照二证一报告”。即索取有效期内的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等证件和质量检验合格报告。对生产厂家或上级批发企业的上述证照及时更新,以保证在有效期内。经营进口食品的,索取进口食品的合法证明。

2、索票:进货时索取载有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的进货票据。即经营预包装食品的应索取按照省工商局统一样式,运用电子台帐软件开具的供货凭证;经营生鲜食品的应索取厦门市生鲜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开具的上市凭证。

3、食品索证索票后,在指定场所显要位置予以公示,供消费者进行查询及有关部门进行检查。

三、进销货台账制度

乌海市白嘎力放心早餐有限公司

1、食品批发商建立食品进销货台帐制度,食品零售商建立食品进货台帐制度。

2、建立食品进销货台帐制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供货商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或者保留载有上述信息的票据。

3、批发商销货时按照福建省工商局统一的供货凭证样式,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销售日期等,运用电子台帐软件开具供货凭证,凭证格式为三联,第一联存根(批发商销货台账),第二联购货单位(零售商记账凭证),第三联随货同行(零售商进货台账)。

4、设立一个存放上一级批发商或厂家相关资质和台账的资料柜,按照供货商、进货时间、商品类别等不同,将供货凭证进行分类整理,定期装订成册,落实台账管理。批发商应将供货者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及时扫描到电子台账软件中并上传许昌工商商品信息备案查询数据库。

5、进货查验记录、批发记录或者票据应当真实,不得伪造,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

四、质量自检制度

1、经营生鲜食品的商场、超市、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建立食品质量检测室(台),为主开展水产、蔬菜等食品的检测工作。

2、设置食品质量检测岗位,配备两人以上专(兼)职食品质量检测人员,购置必要的检测设备,自行开展质量检测。

3、通过检测,及时发现食品质量问题,经检测不合格的食品进行退市处理,防止不合格食品进入流通环节,并将检测结果及时录入到厦门市生鲜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

4、在市场、超市内设立公示牌,对食品质量检测结果进行公示。

五、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

1、发现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立即停止经营,下架单独存放,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将有关情况报告辖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接到有关监管部门关于不合格食品退市通知后,及时按上述规定立即处理,并协助食品生产者执行食品召回制度

2、对贮存、销售的食品定期进行检查,查验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及时清理变质、超过保质期及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主动将其退出市场,并做好相关记录。

六、消费投诉处理制度

1、在经营场所设立相应机构和人员,处理本经营场所发生的消费者食品投诉。提供食品时向消费者提供有关销售凭证(发票、信誉卡),作出特殊承诺的提供书面凭证。

2、确定受理后,对消费者的具体投诉内容和要求进行登记、做好投诉人姓名、住址、邮政编码、联系方式、购买食品的日期、品名、牌号、规格、数量、计量、价格、受损害情况、消费者的要求等相关内容的登记记录,并由投诉人签字盖章,将投诉人提供的凭证和有关材料复印存档。

3、受理消费者食品投诉后,指定具体的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处理,不得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负责调查人员首先将企业自身情况调查清楚,结合投诉人意见,分清责任。经营者责任的,按规定或者与消费者约定应当给消费者退货、换货、赔偿的,及时给消费者解决;经营者没有责任,认真向消费者解释清楚。 乌海市白嘎力放心早餐有限公司

第8篇:食品从业人员实名登记制度

第一条从业人员须身体健康,掌握一定食品安全知识,在经营活动中须公示个人真实身份,自觉接受消费者的监督;

第二条《营业执照》、《食品流通许可证》等主体资格证明齐全有效;

第三条从业人员具有有效的身份证件和《健康证明》;

第四条从业人员讲究个人卫生,穿戴整洁,掌握食品安全基本知识;

第五条从业人员身份公示主要内容包括免冠照片、姓名、编号;

第六条从业人员的姓名、身份证复印件、家庭住址、健康基本情况应到辖区工商所登记备案。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第9篇: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及法律

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及法律、法规培训制度

一、从事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必须在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

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餐饮服务工作。

二、认真执行培训计划,在食品药品监督部门的指导下定期组织管理

人员、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知识、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培训以及食品安全操作技能培训。

三、餐饮服务从业人员的培训包括负责人、管理人员和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初次培训时间分别不得少于20、50、15课时。

四、新参加工作的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包括实习工、实习生必须经过培

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五、培训方式以集中讲授与自学相结合,定期考核,不合格者离岗学

习一周,待考试合格后再上岗。

六、建立餐饮服务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档案,将培训时间、培

训内容、考核结果记录归档,以备查验。

石家庄市新华区光明渔港水上公园店

2012年11月10日

上一篇:夏季养生之衣食住行下一篇:北京地铁八号线三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