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书(精选8篇)
食品添加剂岗位管理责任书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国办发〔2011〕20号)和国务院食安办等九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严格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的公告》的要求,为进一步落实责任,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特制定食品安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书。
一、责任主体
企业是食品质量安全法律责任的主体,企业主要负责人为防止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原材料采购和生产配料的人员为直接责任人。
二、责任内容
1、企业主要负责人对该单位发生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食品安全问题负有第一责任。
2、负责原材料采购人员对原料采购入厂把关,落实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制度负直接责任,不得购入标识不规范、来源不明的食品添加剂。
3、负责生产配料人员应加强食品生产过程控制,建立食品添加剂使用量和使用时间记录,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的范
围和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加强食品标识标签管理,依法标注食品成份及含量,对食品中添加剂成份及用量等负有直接责任。
三、责任追究
第一责任人所在单位发生违法添加行为、直接责任人发现单位购入或使用非法添加物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未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必须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本责任书一式两份,企业一份,责任人员一份。
企业名称(盖章):责任人员签名:
关键词:食品级磷酸,熔磷,脱砷关键控制点,职业病危害
我国磷化工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 食品级磷酸生产企业的生产环境和生产过程中存在较严重的职业病危害隐患, 笔者受该企业委托于2011年12月对其食品级磷酸生产工艺过程职业病危害进行关键控制点调查分析。现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0年8月投产的年产8万t食品级磷酸生产企业作为研究对象, 主要包括磷酸生产装置、脱砷装置、储罐区和公用工程设施等。
1.2 方法
通过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检测及实验室分析, 对该装置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进行判定。采样仪器为多功能电子定时采样器、个体空气采样器、倍频程噪声分析仪 (HS6288B) 。
1.3 依据
空气采样按《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 159-2004) [1];噪声测定按GBZ/T 189.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2]。
2 结果
2.1 生产工艺流程
将熔融岗位的液态黄磷放入黄磷储槽保温备用, 温度保持在60~90℃之间, 供磷装置将液态黄磷通过输磷管送至燃磷塔下部的喷磷枪。压缩空气将供磷装置送来的液态磷在磷喷枪处充分雾化后喷入特种燃烧炉内氧化燃烧, 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再通过导气管进入水化塔与塔内喷洒的稀磷酸发生水化反应, 生成磷酸。
水化塔中产生的含磷酸雾的气体经文丘里除雾器除雾降温, 复挡除沫器分离酸沫, 纤维除雾器捕集剩余酸雾, 使尾气中的五氧化二磷含量低于50 mg/nm3, 由烟囱排放。稀酸槽内捕集的稀磷酸 (浓度约30%) 连续喷入水化塔和文丘除雾器循环使用, 工艺水自动补充至稀酸槽, 成品酸从热浓循环中连续取出, 经过滤后得到工业磷酸。
用工业磷酸加工食品磷酸主要是脱砷的过程, 首先化验工业磷酸中砷的含量, 确定五硫化二磷的加入量, 然后将五硫化二磷加入稀酸中, 酸温保持在70℃左右, 产生三硫化二砷沉淀。
反应完成后用真空过滤盘进行过滤, 将酸和砷渣分开, 并且在吹出槽中将产生的硫化氢利用压缩空气吹出, 砷渣作为危险废物处置。
生产工艺流程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应为:
2.2 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存在的关键部位
生产企业按作业岗位可划分为黄磷熔融岗位、磷酸生产巡检岗位、砷渣处理岗位、装卸岗位、公用工程岗位。各生产岗位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见表1。
选择黄磷、五氧化二磷、磷酸、硫化氢、砷及其化合物、噪声作为关键控制因子。各关键控制因子分布的主要环节见表2。
2.3 检测结果
毒物检测浓度结果见表3。根据生产岗位对5个接毒作业岗位进行了检测, 获得样品75个, 结果显示, 样品合格率为85%。超标岗位集中在熔磷、巡检和砷渣处理岗位[3], 超标危害因素为黄磷、砷及其化合物、磷酸。噪声强度检测结果见表4。除个别巡检岗位噪声短时间接触浓度超标外, 其余所检数据基本合格。各岗位检测结果见表3、表4。
3 讨论
3.1 职业危害因素超标原因分析
该企业以使用散装黄磷为主, 而散装黄磷由槽车转入储磷槽后再通过管道系统进入熔磷槽, 在熔磷槽位置未设置任何通风除尘设施, 可能是导致作业岗位工人对黄磷和五氧化二磷的暴露水平超过职业卫生接触限值。磷酸生产装置区生产设备较多, 主要有特种燃烧炉、水化塔、文丘里除雾器、纤维除雾器、磷酸冷却器、真空罐、磷酸循环泵等约40台设备及机泵类, 各类介质在反应器及其他主要设备中物料以气体或气液混溶的状态存在, 并带有一定的正压, 如设备、管线、泵的连接阀门法兰密闭不严, 易产生跑、冒、滴、漏。工人在巡检过程中进行开关泵阀、取样、简单维修等操作时接触磷酸而使暴露水平超过职业卫生接触限值的要求。砷渣处理岗位砷及其无机化合物超标可能原因为从过滤盘出来的滤渣直接堆放, 无任何通风除尘设施, 工人无个体防护有关。
3.2 控制措施
3.2.1 防毒
增加熔磷岗位的强制通风设施和局部排风装置及除尘设施。磷酸生产装置采取密闭、隔离、通风、正压等方式严格控制有害物质通过跑冒滴漏的方式逸散入装置[4], 有效降低和控制毒物逸散和暴露。对砷渣处理岗位的滤渣进行密闭并增加除尘设施。需进入装置内进行检修时, 应先检测装置内有害气体的浓度, 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时, 方可进入。现场应当有专人监护, 并设置警示标志。
3.2.2 减噪
选用低噪声设备, 在噪声较大的压缩机等设备上进行消声处理;车间内操作室采用隔音门、窗, 墙壁内贴隔音材料。
3.2.3 个人防护措施
依照劳动防护用品发放管理办法及发放标准, 为熔磷岗位、巡检岗位、砷渣处理岗位工人配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定期对个体防护进行检查、维护或更换, 确保正常使用[5]。
3.2.4 应急救援措施
该项目涉及的高毒物品有黄磷、硫化氢、砷及其化合物, 应对从事高毒物品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岗位轮换。对有可能发生高毒物品逸散从而导致急性中毒的场所, 应设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 配备现场急救用品;高毒作业场所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T 189.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 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美国食品安全管理监管力强
为应对新问题与新技术所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100多年来,美国政府通过制定法律与完善监管体系,持续改进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效果。2011年1月6日,奥巴马总统还签署食品安全现代化法,使原法案能够升级为法律,全面加强了美国食品安全管理系统。
在此基础上,针对2010年8月美国发生因沙门氏菌污染而召回5.5亿枚鸡蛋的事件,国会法律委员会一致同意,必须加大处罚力度,特别是对明知故犯者的惩罚。
新法中将加强对食品强制性检验,强调对问题食品召回的力度和速度,提高政府部门对违反食品安全法厂家的整顿力度,以及对因食品引发疾病案例的及时观察和长期追踪等。对犯罪者的指控将包括对生产者、上一级母公司和销售商的全面执法,无论哪一个环节导致食品、宠物食品和添加剂的污染、掺假和恶意误用,都将在惩罚之列。新法的具体细则目前正在美国国会研讨,经过国会通过后,将在全美实施。
一旦该法获得通过,对在食品、宠物食品和添加剂中造假的所有人员,将从法律上轻罪判罚,升级为重罪处罚。明知故犯的企业主管和个人,将被判处最高十年监禁和不封顶数量的罚款。
这项法律的重要之处在于,要求各级企业和管理者在所有食品的生产和流通环节里,都加强监督和管理,从进料、制作到能否进入流通领域,都必须负起责任。如果对自家生产的产品有疑问,但是仍然放任其进入商业渠道,那么该企业不能逃避问责。
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可追查
发达国家均在食品生产、销售等诸多环节上,建立和完善了产品信息资料库和责任的可追查制度,一旦出事,能够通过完善的管理体系追查到生产企业的责任。
第一,明确管理部门。
发达国家食品安全最具代表性的监管模式有三种:一是政府部门按不同职能分别监管的模式(以美国、日本为代表);二是以一个部门为主协调监管的模式(以欧盟、加拿大、丹麦、爱尔兰、澳大利亚为代表);三是独立机构负责监管的模式(以英国为代表)。
所谓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的“三种模式”,实则都在相互吸收与借鉴,显示出全球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设置由分散到统一、最终实现“一体化监管”的发展趋势。如美国成立了“总统食品安全委员会”,强化了各个食品安全机构的协调与联络,实现了对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纠偏,日本设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实现了食品安全一元化领导的体制。
第二,全过程监管。
从食品的种植、生产、流通、贸易和消费全过程进行统一监管,并对食品从原料到成品储存、运输以及销售等环节都提出了具体和明确的要求,明确了食品生产、加工与销售者在保证食品安全过程中的法律责任,目标是全面防止食品生产和流转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任何污染,实现了食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
第三,完善法律体系建设。
一是法律体系较为完备,欧盟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已有20余部,同时还有13类170余个有关食品安全的法规标准,组成了一个非常严格的法律法规体系;二是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犯罪的惩戒力度,美国在35部联邦法律食品卫生安全法律的基础上,将食品安全由轻罪判罚升级为重罪处罚;三是以消费者为中心,日本的《消费者保护基本法》把消费者利益放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上,明确规定消费者有权要求国家和地方政府,建立有助于保护消费者权利的司法和行政系统的权利。
第四,食品安全可追溯。
发达国家均在食品生产、销售等诸多环节上,建立和完善产品信息资料库和责任的可追查制度,目的是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能够通过完善的管理体系追查到生产企业的责任。如比利时联邦食品安全署从最初的养殖场到最终的屠宰场实施信息化档案管理,家畜家禽一出生就要向食品安全署申报,食品安全署为猪、牛按头编码,为羊按20只一组编码,为鸡鸭鹅按100只一组编码,同时建立成长档案,即养殖时实行身份登记,屠宰时实行身份鉴定。
第五,维护消费者权益。
食品安全重在预防,可食品安全问题一旦发生后,发达国家管理体制是以消费者为核心,确保消费者的利益不再被侵害或得到相应补偿。保护消费者权益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强制召回制度,奥巴马食品监管改革要点之一就是强制召回权,可以直接下令召回而无需生产厂家自愿。二是法律维权索赔,美国许多州都有私人的律师事务所,专门从事因为食品安全而导致人身受到伤害的索赔业务,这些律师事务所的承诺是,“不打赢,不收费”,因为这种官司赢面很大。
国内企业如何履行社会责任
建立食品安全为第一风险的意识
中国食品企业由于在食品安全法制与监管尚不完全规范的社会环境中,存在很大程度的侥幸心理,将利润与成本放置在第一要素,忽略了伴随着监管的进一步严格规范,一旦出现重大食品安全风险企业将面临不可承受的风险中。在邻国日本的食品企业将“食品安全是企业生存之本”作为企业宗旨,而不敢越雷池半步。
树立安全绿色产品的竞争定位
食品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有很多定位选项,如质量、绿色、口味、价格、包装、品牌、产地等,尚未见企业将食品安全作为首选定位,如果加以绿色,安全绿色牌必将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获取仅存的那一点点利润,而忽略的产品差异化竞争将给企业带来的巨大规模效应,也将支持企业更为长久的发展。
履行社会责任做百年老店
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第一要务就是为公众提供安全的食品,为了更好地履行食品安全责任,必须将产业链管理能力向工业企业学习,如工业企业对供应企业进行实地监管,并派出质量监督员进行检查。食品企业也应向产品链的最前端的前移,对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加强监管,农间地头的宣传策略,企业通过控制农户、收购、战略联盟等方式,使农间地头的食品安全处于可控状态。在日本,米面、果蔬、肉制品和乳制品等农产品的生产者、农田所在地、使用的农药和肥料、使用次数、收获和出售日期等信息都要记录在案,农协收集这些信息,为每种农产品分配一个“身份证”号码,供消费者查询,而中国企业则可以将这个标准直接记录下来,依托本企业内部的信息查询系统,使消费者能够及时查询,这可以是很多中国绿色产品可以借鉴的安全健康策略。
建立企业可以追查的机制
食品安全监管的关键在于法律惩处,加上可以追根溯源的倒查机制。目前国外这套机制已经建立,中国由于各种原因尚未建立,但是个别有能力的企业可以先行建立。如在德国的鸡蛋企业,企业为了表示不同鸡蛋的价值信息,每一枚鸡蛋上都有一行红色的数字,比如2-DE-0356352,第一位数字用来表示产蛋母鸡的饲养方式(放养、圈养和笼养等),DE表示德国,第三部分的数字则代表着产蛋母鸡所在的养鸡场、鸡笼的编号,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与监管机关即可将相关企业给予惩处。
(作者系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合伙人)
乙方: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做好公司XX年度安全生产工作,强化企业内部安全管理,落实部门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保证完成上级下达的安全控制目标,确保公司及全体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及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特签定XX年部门负责人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目标责任如下:
一、控制目标
人身伤亡事故为零;急性中毒事故为零;火灾、爆炸事故为零;生产事故为零;设备事故为零;职工工作、生活环境符合国家法律规定。
二、工作任务
1、代表甲方对项目经理部的安全生产进行日常管理,经理部各部门、各协作单位必须无条件服从乙方代表项目经理部进行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班组,对不服从管理导致现场混乱的部门和协作单位,有权责令整改、暂停专业、罚款、直至责令停工。
2、建立、健全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3、建立、健全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责任制;
4、建立、完善项目经理部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安全资金保障制度,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安全检查和应急救援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
5、建立、完善项目经理部安全操作规程系统;
6、制定、完善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管理措施;督促、检查项目经理部各部门、各协作单位作业现场的安全生产;层层签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现安全目标:“杜绝死亡事故,杜绝重大交通事故,杜绝重大机械事故,杜绝锅炉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杜绝责任死亡事故,责任事故重伤率控制在0.4%以内,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及持证上岗率100%,特种设备使用检验合格率100%。”
7、督促项目经理部各部门、协作单位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实现项目经理部劳动防护用品发放率100%。
8、组织项目经理部安全教育和培训,组织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安全学习、安全检查。
9、贯彻项目经理部职业健康和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的各项管理要求,使各协作单位严格执行。
10、督促经理部各部门、协作单位严格履行各项劳务用工手续,做到证件齐全,特种作业持证上岗,岗位安全培训教育工作,经常组织学习安全操作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安全纪律,做到不违章指挥,禁止违章作业。
11、发生因工伤亡或重大未遂事故,应组织保护好事故现场,做好伤者抢救工作和防范措施,并立即上报项目经理和上级主管部门,不准隐瞒、拖延不报。
三、奖惩制度
控制目标没有完成、工作目标没有落实到位的,甲方按规定给予乙方处罚;完成控制目标和落实工作目标的,甲方按规定给予乙方奖励。
上述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中规定的各项要求,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责任书签字人如工作变动,接任人为自然签字人。
本责任书经甲、乙双方签字生效,责任书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存一份,其中甲方一份留存公司备案。
甲方签字:XX
乙方签字:XX
XX年XX月XX日
一、甲方应履行如下职责:
1、及时传达公司、部门有关指示精神,并结合实际提出实施意见,搞好组织协调工作。
2、对乙方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指导,帮助乙方及时发现和整改隐患,总结推广典型经验。
3、汇同主管部门帮助乙方查处突发性事件,在业务方面给予一定的指导。
4、加强对乙方的安全生产知识指导和培训,参加公司组织的专业培训学习等活动。
5、依据“公司奖惩条例”对乙方履行情况进行实时考核,并提报公司。
二、乙方应履行如下职责:
1、乙方负责本岗位的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发挥其应有作用。
2、认真学习法制和安全法规知识,提高自己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安全防范意识。
3、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抓好工作。
4、经常性进行安全自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认真落实公司、车间提出的整改意见。
5、积极参加公司、车间组织的有关工作会议。
6、不发生工伤事故、设备事故、火灾事故;无刑事盗窃案件、重大治安事件及群体闹事事件和影响恶劣的职工纠纷。
7、加强对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的管理,剧毒物品要实行“双监制”。
8、做好文件、档案、内部资料的保管工作,不发生泄密事件。
9、保持岗位生产现场整齐、整洁,无吸烟等现象,无违章野蛮操作。
三、本责任书有效期限:年月日至年月日。
四、本责任书一式两份,甲乙方各执一份。
甲方(班组):乙方(岗位):
为顺利完成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劳动保护法》、《安全生产法》以及公司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提倡安全文明生产,保证生产过程中员工人身和财产的安全,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树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观念,同时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个人,特订立2017安全生产责任书。
1、部门各岗位负责人为安全生产责任人,无条件落实公司和部门安全生产制度,定期自纠自查,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全年安全生产零事故,如发生事故的实行一票否决制,取消各项先进、绩效等同时按照公司安全生产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2、设立专(兼)职安全生产检查员,负责本部门各岗位日常安全生产督促检查工作,发现问题下发整改通知书,各岗位必须按照整改通知书落实整改,如不按时整改的按照安全生产制度处罚。
3、各岗位负责人要坚决贯彻执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定岗定人做到事事有人管,在安全生产工作中不留空白。
4、员工承诺在公司工作期间必须服从公司的安全管理,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对特种作业人员按相关规定进行专业安全培训,做到执证上岗率100%。
5、员工不得携带易燃易爆或其他危险品进入工作场所,在公司内部发现不安全隐患时,须及时进行控制,并迅速上报本部门负责人。
6、员工在下班时,须认真检查工作区域的照明、门窗、办公设备、车辆等其他设备,以确保用电设备断电关好,办公室的门窗关好锁好。如员工违反上述要求或其他个人原因,引起火灾、偷窃或设备损坏等安全事故或损失,公司将追究员工相应责任。
7、员工在工作期间因不正确操作设备用具或不按规定流程进行作业等造成不安全隐患、事故或人身伤亡事故,公司将追究员工相应责任。
8、员工在休假或未在工作岗位期间(包括上下班途中、因私在工作时间外出)须注意人身安全,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交通法规以及公共场所行为准则或其他社会全体应共同遵守的准则,乘座具备营运资格的交通工具。
9、员工不得在公司场所内(宿舍、办公、生产经营场所)私自使用大功率电器,未经许可不得私自动火,不得有其他用水、用电、用气的不安全行为,如引起电击、火灾等人身伤亡事故,除追查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外,员工须承担全部责任。
10、员工应爱护公司的财产,并妥善保管自己的财物,不得将贵重物品或现金存放于办公场所、宿舍内。如违反以上规定,发生财物丢失的,由员工自行承担责任。
11、熟知应知应会并掌握“四不伤害”具体内容,积极参与公司和部门组织的应急预案演练和安全教育。积极参公司和本部门组安全教育活动,学习本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在工作中严格按章操作。
12、必须接受公司安全管理人员的监督检查,对于公司和本部门下达的隐患整改通知书必须无条件执行,并按期整改完成,报公司复查,如不能如期整改的按照相关规定处罚。
13、在生产过程中,做到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生产设备、安防设备等,并在使用过程中加强维修、保养。
14、若发生安全事故或发现安全隐患,员工必须立即按照安全生产管理流程报告公司,并积极配合公司及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15、本责任书一式二份,部门与各岗位负责人各执一份。考核期从2017年1月1日到2017年12月31日。
****年**月**日
****年**月**日 部门责任人(签字):
1 食品供应链
食品供应链是从食品的初级生产者到消费者各环节的经济利益主体 (包括其前端的生产资料供应者和后端的作为规制者的政府) 所组成的整体。
结合图1, 食品供应链各环节对应的经济主体依次为:种子、饲料供应商—农户或生产企业—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加工企业—物流企业—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可见, 食品是否能安全地从农田到餐桌, 气候、土地 (或养殖环境) 、加工技术、贮藏与流通方式等, 以及供应链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动机, 任何一方面的负面作用都会对食品供应体系产生影响, 从而影响食品质量安全。
2 供应链环境下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来源
2.1 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是微生物污染和化学污染
通过调研发现, 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是微生物污染和化学污染分别占到89%和82%, 物理性污染占到44%。微生物污染主要是真菌、细菌, 以及病毒等通过食品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根据国内外统计, 在各种食物中毒中, 以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多。化学性污染因素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主要表现在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的过量添加、违法添加。物理性污染主要是食品加工、包装、储存过程中的化学和生物污染。
2.2 食品供应链各环节均存在食品质量安全隐患
食品是否能安全地从农田到餐桌, 整个食品供应链包括原料采购、食品生产加工、食品包装、食品储存、食品的配送和运输、食品的销售、食品的安全食用和信息反馈, 任何一方面的负面作用都会对食品供应体系产生影响, 危害食品质量安全。
3 供应链视角下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关键点分析
3.1 原料供应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影响
食品原料是食品供应链的源头, 这不仅影响产品的食用价值, 还影响着食品供应链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 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起着决定性作用, 同时, 对使用原料的各生产企业信誉和声望也将有重要影响。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化肥、农药施用量最大的国家, 氮肥单位面积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倍, 农药单位面积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 随着新技术和化学品的广泛使用, 造成种植环节杀虫剂、除草剂等农药的滥用, 以及养殖环节兽药、激素的滥用, 这些农、畜产品中对人体有害物质超标严重, 2012年仅蔬菜的农药残留超标率约8%。当这些农、畜产品用作食品加工原料时, 就成为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源头。其次, 我国环境中的污染物如重金属和水污染日益严重, 它们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然而, 当前我国缺乏或尚未制定相关强制性标准, 这给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和控制都带来了难题。
3.2 生产加工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影响
食品的生产加工环节, 是对所采购的原材料进行初级加工、深加工。这一过程, 食品可能会发生物理、化学, 以及生物性质的变化, 食品质量安全控制难度大。目前, 我国食品加工企业多、小、散、乱, 现有食品行业员工整体素质较低, 手工及家庭作坊式加工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卫生保证能力差。少数食品加工企业无视国家法律和法规, 无证生产经营, 由于设备简陋, 生产流程控制不严, 造成残留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 且不进行必要检验就直接流向市场, 对消费者形成危害。另外,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可使产品保质期更长, 色、香、味更佳。但是长期 (或超量) 使用会致癌, 或者破坏新陈代谢, 产生遗传毒素滞留体内等。部分企业在食品加工过程中, 滥用、超范围、超量使用各种食品添加剂, 用非食品加工原料加工食品, 掺假制假, 更有甚者, 违法添加对人体有严重危害的化学品, 影响十分恶劣。
3.3 包装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影响
食品包装是现代食品生产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 传统的食品包装是保证食品在流通过程中的完整性。随着科技的进步, 食品包装材料日新月异, 在包装材料的选用上, 不仅要考虑方便运输, 促进销售, 提高商品价值, 还要考虑食品包装能够保持食品原始成分和营养, 尤其要考虑食品材料本身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我国允许使用的包装材料有:纸、布、木、竹、玻璃、陶瓷、搪瓷、金属、橡胶、塑料等, 但各种包装材料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以包装内膜为例, 与食品直接接触的包装内膜大多数采用复合膜, 因为它能使包装内含物具有保湿、保香、美观、保鲜、避光、防渗透、延长货架期等特点, 得到迅猛发展。但在复合膜加工制膜时, 往往加入不少抗氧化剂、增塑剂、热稳定剂、爽滑剂等, 导致有害物质严重超标。另有一些生产企业使用回收的大量废旧塑料生产有毒包装, 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专用食品包装袋 (膜) 不合格率高达15%, 更何况实际生活中, 我们用来包装食品的不少塑料袋并不是食品包装袋, 它们的重金属迁移量、降解产物、微生物等都严重超标。而我国现行标准没有精确的规定, 工业制品也能达到食品级指标, 新材料、新产品根本没有约束力, 同时也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 这对食品安全、卫生、环保, 以及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
3.4 食品储存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影响
食品卫生法定义食品为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 这决定了食品不宜长期存放, 属于特殊的商品。在存储过程中应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和必要的营养, 其中食品无毒、无害, 符合食品卫生质量要求是最基本的要求。食品在储存期间对环境条件有较高要求, 储存场所周围不得有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扩散性污染源, 不得有昆虫大量孳生的潜在场所;生产车间、库房等各项设施应根据生产工艺卫生要求和原材料储存等特点, 设置相应的防鼠、防蚊蝇、防昆虫侵入、隐藏和孳生的有效措施, 避免危及食品质量安全。在储存期间应保证通风, 对温、湿度敏感的食品, 还要注意温湿度的控制, 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另外, 食品在储存过程中, 还需根据相关食品的保质期限, 定期清查过期食品, 防止对其它食品质量安全造成影响, 确保出库食品的安全。
3.5 输配送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影响
食品在输配送环节, 装运前食品包装的安全检查、装车前运输工具的灭菌消毒、装载时与其他货物是否适合混装、以及装卸过程中的安全等, 任何一环节都可能对食品质量安全造成影响。一般来说, 食品运输必须用专车。尤其是长途运输的粮食、蔬菜和鱼类必须有严格的管理措施, 容易腐烂的生鲜食品 (肉、蛋鱼) 必须用专用的密封冷藏车装运, 在运输过程中要满足较为苛刻的保管条件和保鲜要求。但我国食品冷藏运输体系尚未形成, 目前大约90%肉类、80%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藏运输保证的情况下运销。与发达国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即便有的冷冻食品在生产和运输过程能够得到有效的冷藏, 但有部分产品在流入农贸市场时, 出现冷藏运输中断, 同样对食品质量安全造成安全隐患。
3.6 销售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影响
销售处于食品供应链的末端, 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由于我国食品销售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有相当部分食品生产经营者缺乏食品卫生知识, 更谈不上食品的安全保障, 这是造成食物中毒事件的主要根源之一。严格来说, 任何一项没有入市许可的食品都不能进入市场。但在我国, 对于违法、违规经营和操作的企业往往是罚款、停业整顿或吊销营业执照, 触及不到其痛处, 这些违法生产或经营者换个地点继续重操旧业。可见, 食品质量安全的监控力度不够, 处罚力度不强, 也是导致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 一般的食品在购买后食用前仍需要再次加工, 这一过程同样存在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对于家庭, 从购买到使用这一时间过程, 食品中的微生物对温度和酸碱度都有很大的敏感度, 易发生霉变、虫害等, 并且加工不当也会影响食用, 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危害。
在对消费者调研中发现, 有部分消费者愿意将所购买食品的相关信息反馈给企业, 此时企业若能记录并追查食品供应链中的漏洞, 调整关键点的偏离, 将为改善后续的生产加工过程创造良好条件, 但极少数食品企业能够对消费者反馈信息进行积极处理。
4 供应链视角下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措施
4.1 积极推行安全食品供应链国际标准ISO22000
针对以上供应链视角下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关键点分析, 我们发现食品通过食物链到达消费者手中, 经过众多环节, 食品安全危害可以在任何阶段进入食物链。它不仅直接威胁到消费者;而且还直接或间接影响到食品生产、运输和销售组织或其他相关组织的商誉;甚至还影响到食品主管机构或政府的公信度。鉴于此, 食品供应链全过程的所有参与者应该共同参与食品质量安全控制, 标准是基础。而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最新国际标准-ISO22000, 目的是让食物链中的各类组织执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其范围从饲料生产者、初级生产者、食品制造商、运输和仓储工作者、转包商到零售商和食品服务环节以及相关的组织, 如设备、包装材料生产者、清洗行、添加剂和配料生产者。这使得执行关于食品卫生的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HACCP) 系统更加容易, 为保障食品供应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供了安全性, 从而达到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的目的。
4.2 强化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督与管理
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屡禁不止与政府监管无力密不可分, 政府首先要健全省地县三级监管机构, 保障执法经费, 配备必要的执法装备和先进的检验设备, 进行专题培训, 以提高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能力和水平;其次是落实监管责任, 创新监管机制, 对失职、渎职行为, 要严肃问责, 将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措施落到实处, 将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纳入政府绩效考核重点;再者要开展食品质量安全的科普宣传教育, 增强食品生产或经营者质量安全法制意识和诚信意识, 提高消费者食品质量安全科学认知能力。
4.3 构建以条码技术为核心的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要想能够对食品供应链涉及的众多环节进行有效监管, 构建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是十分必要的。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应能提取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食品供应链环节消费者关心的公共追溯要素, 并建立食品质量安全信息数据库, 一旦出现食品质量安全危害, 能及时找到问题的源头, 从而达到及时消除危害, 预防危害进一步扩散的可能。随着时代的进步, RFID技术作为新兴的自动识别技术, 本身具有的非接触识读、抗恶劣环境以及保密性强, 以及成本廉价等突出特点, 使其成为在物流过程中实施食品跟踪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 并随着食品安全追溯活动的推广而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这项技术实施的好, 企业可以通过追溯系统做到信息化管理, 更准确的把握市场反馈, 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社会可以获得安全的食物, 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政府可以做到良性监管, 安全预警, 而不是事后整改。
摘要:文中借助食品供应链相关理论, 通过对食品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包装、储存、输配送、销售等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各环节关键点进行分析;提出积极推行安全食品供应链国际标准ISO22000, 强化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督与管理, 以及构建以条码技术为核心的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等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的措施。为食品供应链各经济利益主体进行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及政府进行食品安全监管指明方向。
关键词:食品供应链,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控制
参考文献
[1]游军, 郑锦荣.基于供应链的食品安全控制研究[J].科技与经济, 2009, (5) :64-67.
[2]李敏, 李宪华, 奚星林, 潘丙珍, 庞世琦.无损检测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J].检验检疫科学, 2008, (6) :60-62.
[3]汤天曙等.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和对策[J].食品工业科技, 2002, (2) :4-8.
[4]夏英等.食品安全保障:从质量标准体系到供应链综合管理[J].农业经济问题, 2001, (11) :59-62.
[5]周应恒, 霍丽玥.食品安全问题的经济学思考[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3, (3) :91-95.
[6]曾佑新, 刘海燕.食品物流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
[7]陈宗道, 赵国华.食品物流安全的管理与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
[8]刘永胜.供应链风险预警机制[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7.
[9]刘艳, 黄慕艺, 刘红.食品供应链中食品安全的控制[J].中国市场, 2009, (19) :80-82.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最早于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的谢尔顿在其所著《管理的哲学》一书中提出,但时至今日,学者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表述差异很大。我国法学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论著虽然不多,但学者们也试图给企业社会责任下个较为准确的定义。如刘俊海老师认为:“所谓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们营利或赚钱作为自己唯一存在目的,而应该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社会利益。卢代富指出:“所谓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由此可见,“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含义模糊、范围不很确定的概念。其实,这也无可厚非,因为企业社会责任最初是被当做企业的道德义务加以认识的,是否恪守社会责任取决于企业的道德良知,对企业并无强制性要求。但是,随着企业所引起的社会、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以及20世纪以来法哲学、经济学理念从政府无为向政府积极干预经济社会转变,各国和各地区加强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化活动。在这种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在很大程度上演变为了法律义务。而由原有的道德义务过渡到法律义务需要一段“适应期”,因而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定义的众说纷纭也就理所当然了。尽管如此,学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内涵和外延却普遍认同,就是要求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对社会应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学术界的这一普遍认同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后续研究是有重大意义的。
企业承担食品安全社会责任的立法现状
对食品生产企业而言,确保食品安全是其首要责任。为了促使企业更好地承担这一责任,我国2009年2月28日出台的《食品安全法》更是加强了企业在食品安全链条中的责任。该法既从中国国情出发,既强调企业社会责任,又注重保护消费者权益;既强化事后问责机制,又强调源头治理;既具有明确的法律政策导向,又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该法建立了信息共享、快捷高效、无缝对接的全程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如该法第4条第2款和第3款的规定以及该法第5条第2款的规定分别厘清了中央和地方监管部门的法定职责。该法弘扬了源头治理理念,建立了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制度。如该法第25条既允许企业在其生产的食品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情况下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也鼓励食品生产企业追求卓越,见贤思齐,制定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这项规定鼓励企业慎独自律,有助于强化企业责任意识。该法弘扬了勤勉行政理念,废除了食品免检制度。如《食品安全法》第60条第1款明文禁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实施免检,并在第2款和第3款要求加大食品检验力度,这样也就杜绝了企业以次充好的投机行为。此次《食品安全法》的出台以及相关的制度创新不得不说其先进,缘何企业如此大胆,屡试不爽地触碰食品安全防线,频频制造食品安全事件,全然不顾其应有的社会责任,几令食品安全防线沦陷。企业在食品安全方面究竟应当承担哪些义务与责任,以及对谁承担责任,这都是本文值得探讨的问题。
企业承担食品安全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
企业对劳动者的责任
从法律层面强化对劳动者的社会责任的理论依据在于,公司利益是股东利益以及其他利害关系人利益的有机结合体。在市场经济社会,资本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劳动者与股东共同被视为现代企业的主人,因此,企业劳动者是众多利益相关人中最主要的利益相关人,自然与劳动者权益相关的内容也就是企业社会责任中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内容。劳动者是所谓公司人力资本所有者,在现代公司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之所以要从法律上要求企业承担对劳动者的强制性义务,主要在于,现代公司的竞争最终都归结为人力资源的竞争,拥有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是对企业竞争制胜的决定性因素。可以说,作为企业直接的利益相关者,他们的利益应该得到优先保护。
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
“企”无人则“止”,消费者权益保护是永恒的主题。企业是否善待消费者是衡量一家公司是否尊重消费者的“试金石”,也是衡量一家公司是否尊重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是否具有诚信度的重要指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者与广大消费者之间因为消费行为而产生矛盾。鉴于前者较后者拥有强大的经济优势,处于劣势地位的后者难以在冲突发生时与之抗衡,因此在自由交易的基础上,由国家通过立法对消费者进行特别保护,对其不利地位进行补救,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经营者的义务和消费者的权利,以期达到平衡生产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实现维护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的目的。
企业对环境的责任
从广义上讲,环境问题是由于自然力或人为引起的环境破坏、环境质量变化和生态系统失衡,最后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20世纪以来兴起的环境保护运动使我们清醒地看到,对自然的利用是区分不同群体的,而不是全人类都平等地享受了利用自然带来的好处;同样,破坏自然带来的环境恶化也不是平等地由每个人来承受,种族不平等、经济地位的悬殊、工业活动的数量、城市结构等都在影响着环境义务平等的实现。所以,基于环境公平观,本文认为,作为环境破坏最大制造者的企业,应当履行相当的义务,承担更多的法律社会责任。这在国际上已经形成了共识,比如《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上承担更多的义务。
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必要条件
如前文所述,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是一种趋势和过程,这种趋势和过程必然要依照一定的路径发展。要进一步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目前尚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优化企业治理结构,非股东利益相关者进入企业决策层。传统观点认为企业的所有权、控制权属于股东,治理权也就是对经理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权力属于董事会,经营权属于经理。企业的治理结构就是治理权的安排,用以制衡经理,保证经理的行为符合股东的最大利益。在当今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纳入到公司治理的考量中的趋势下,企业的治理结构被赋予了与维护股东利益并列的另一层目的,那就是维护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实现这种企业治理结构的目的,最便捷的途径就是非股东利益相关者介入到企业治理权的行使中,也就是非股东利益相关者进入掌握企业治理权的机构——董事会中去。笔者认为,将劳动者、社会人士、社区代表等纳入到董事会监事会中来,只是优化企业治理结构的第一步,还应该确定相关的比例,并且通过企业章程和立法来确立非股东利益相关者在董事会和监事会中的地位,让他们的意见具有真正的分量。可行方案是董事会的决议必须经过一定比例的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同意方能通过。
2、通过立法要求企业将部分收益投入到公益事业。这种途径是对《公益事业捐赠法》的相关补充。法律对企业进行公益事业的捐赠的规定只是号召性的,没有强制约束效力和可操作性,不属于法律义务层面。而一旦通过立法将企业的捐赠义务加以明确,企业捐赠行为将会为公益发展提供强大的助力。
3、激励和保护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积极履行其社会责任,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按最低限度消极履行社会责任,这就导致企业之间发展的负担不均衡。我们有必要通过法律制度的构建,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的企业平衡各方利益给予激励和保护,为其生存和运营提供优惠的条件,使其在市场竞争中不至于被淘汰。法律应当对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给予特殊保护。这主要体现在政策优惠和政府采购上。法律通过规定对负责任企业的优惠措施,有力地扶持其发展。比如权威部门定期发布负责任企业名录,提高其知名度和消费者认知度,能够有力地促进其发展;通过税收优惠、政府扶持等手段减少企业发展成本;通过政府采购订单的定点投放,扶持企业的发展。这并不是否定市场经济中的市场作用,重新回到国家干预经济的时代。而是通过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適当进行调控,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4、政府通过与企业签订契约,约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这种观点即是通过立法让政府可以通过与企业订立契约的形式将公共服务领域的许多工作“外包”出去,让企业参与到追求社会公益的活动中去,使企业在公益活动中扮演积极角色。但是,这样同样存在着适得其反,矫枉过正之虞。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认为,企业在其逐利性本质作用下,很有可能会在低收益甚至无收益的公益事业的运营中敷衍行事,这将导致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趋缓甚至倒退。同时,企业在部分领域替代政府行使服务职能,容易导致政府不作为以及企业的权力侵入到公共领域,而企业集权的后果是很可怕的。因此,还应配套通过严格明确的立法限制企业活动的范围,规定企业应当善意、积极地运营事业单位,并且规定相应的考核标准以及违约责任。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书】推荐阅读:
食品生产工人岗位职责07-09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09-20
01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06-30
焊工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07-26
企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10-28
《矿山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05-26
5、办公文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状06-28
15、测量工岗位安全生产责任状07-22
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