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食品概念(共10篇)
一:绿色食品定义
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中种植及全过程标准化生产或加工的农产品,严格 控制其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使之符合国家健康安全食品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
只要符合1.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标准;4.产品的包装、贮运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的食品都可以称作绿色食品。如蔬菜水果为其中一部分,还有豆类,其中以颜色最深为佳
二:有机食品定义
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 产加工的,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如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FOAM)认证的食品。像:有机蔬菜、有机水果、有机大米、有机绿豆。
三:无公害食品
所谓无公害食品,指的是无污染、无毒害、安全优质的食品,在国外称无污染食品或有机食品、生态食品、自然食品,中国又称绿色食品。
四:保健品定义
“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 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如:纽崔莱,21金维他,黄金搭档
五:药品定义
发展有机农业是保护生态环境、节约稀缺资源、发展农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障人体健康的需要, 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效防治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是发展生态环保型经济、构筑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跨越式发展、打破国际“绿色壁垒”的重要举措。
人们通常将不使用农药、化肥的农业理解为有机农业, 但这只是有机农业的必要条件, 并不能体现出有机农业的实际内涵和有机农业的精华。世界上不同的国家, 根据本国的国情和有机农业的侧重点不同, 对有机农业概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我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5年4月实施的《有机产品》标准 (GB/T19630.1-19630.1) 对有机农业的定义是: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 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 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 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 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 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2 辽宁省有机农业、有机食品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 辽宁省有机农业、有机食品产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 总量规模不断扩大, 2009年底辽宁省有机农产品认证企业达55家, 产品总数312个, 生产认证面积5.5万hm2, 实物产量7.7万t, 销售额3.8亿元, 出口创汇1 597万美元, 品牌影响不断提升, 为满足国内外市场对安全优质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以“绿色芳山”为代表的有机食品生产企业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生产安全优质健康有机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道路被辽宁省政府评为首批“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其基地被授予“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在看到成果的同时, 还要意识到辽宁省有机农业、有机食品发展面临的问题。辽宁省有机农业以生产有机豆类为主, 加上一些花生、大米、野生天然产品如松蘑等。有机生产基地面积很大, 总产量高, 但是产品相对单一。作为日常消费量很大的果蔬类有机产品的发展则跟不上国内外的需求。有机食品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如商品性有机肥、生物农药等供应不足或缺乏专门的供应部门。
3 辽宁省有机农业、有机食品发展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3.1 利用自然环境优势, 发展优势有机产业
辽宁省位于东北地区的南部, 是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 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优越, 是发展有机农业、有机食品的最佳地区之一。辽宁省东部农业生态环境条件良好,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环境洁净、交通便利, 特色农业优势明显, 没有工业“三废”污染源, 产地环境符合有机农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是辽宁省得天独厚的生产优质、安全农产品的后花园。在东部地区建设有机农业示范基地, 因地制宜发展有机农业生产, 不但有利于保持东部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 而且对推动东部地区优良环境优势向农业生产优势转化, 增强辽宁省农业市场竞争力、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3.2 以标准化生产为基础, 建立严格质量管理体系
有机农业的突出特点是, 不以评价安全为最终取向, 而是重在生产过程, 通过生产加工过程的一系列准则标准, 约束和规范生产者的操作, 保证产品的质量。在发展有机农业过程中, 不仅要继承传统农业优良的种植习惯, 同时要按有机农业原理和标准的要求进行科学的作物轮作安排施用堆肥恢复和培肥地力;运用物理的和生物的综合措施控制和防治作物的病虫害。有机食品生产企业可以安排专人负责每个基地, 建立种植户档案, 统一印制, 发放田间管理记录卡, 内部检查员随时根据技术准则对生产过程进行检查, 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逆向追踪体系等等。
3.3 以“公司+农户”为运作模式, 发挥规模生产效益
采用龙头企业、“公司+农户”订单运作模式, 即公司与农户签订种植合同, 由龙头企业提供技术指导, 统一管理、统一种植、统一收获、统一加工和销售。所谓“龙头企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是以农产品加工、储藏、运销企业为龙头, 围绕一项产业或一种产品, 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的一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龙头企业外接国内外市场, 内接农产品生产基地与农户, 形成一种“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组织格局, 在这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下, 经济利益主体是龙头企业和农户两方。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方式主要是合同契约, 利益分配主要是保护价让利, 纯收益分成等。使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这种模式下的有机生产组织规模大, 专业性较强, 组织严密, 运作规范, 管理层次较高。
3.4 发挥政府的行政推动作用
在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下, 发展有机农业、有机食品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推动, 各级地方政府应因地制宜, 出台相关政策, 引导鼓励企业利用地方资源环境优势加快发展有机农业。对于有较好基础条件且具有有机先进理念的企业, 政府应给予政策上、技术上乃至资金项目方面的支持, 以鼓励其带动当地循环经济的发展, 促进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3.5 建立和完善有机农业、有机食品质量可追溯体系
追溯是指从供应链的下游至上游, 以一个或多个标准为基础, 鉴别供应链中特定产品的来源与特性的能力。作为国家政策性文件,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最早在2007年中央1号文件中提出。按照农业部《种植业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建设方案》的总体目标, 依托《全国种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管理平台, 按照生产可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溯的基本要求, 通过规范产地和产品编码、档案记录、包装标识、产品召回、责任追溯等一系列管理, 在示范成功的基础上, 稳步推进质量追溯实施进程。
(1) 建设辽宁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可以利用农委辽宁金农网管理平台, 建立与农业部管理平台接口对接的, 省级网络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系统, 逐步扩大到市、县, 建设市县管理子平台。完善市、县管理机构设备配置。建立省、市、县三级数据管理中心 (包括编码数据库生产档案数据库产品检测数据库和认证信息数据库) , 通过互联网, 实现本区域和全国范围的产品质量可追溯。
(2) 完善全省质量追溯管理体系。协调各市、县质量安全管理系统, 围绕追溯系统建设和运行情况需要, 制定《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维护与管理制度》、《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编码管理办法》、《可追溯农产品质量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管理规范。利用政府推动力量和市场引导作用, 立足强制性规范与调动生产者积极性相结合, 逐步扩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体系的覆盖范围。
(3) 推动实施产品和产地编码制度, 完善产品身份识别手段。建立企业基础信息数据库, 以农户和产地为基础编码信息, 指导企业建立编码制度, 使之成为追溯信息的有效载体, 建立生产者质量安全责任制度, 从源头做到地块、生产责任人和农产品身份的可识别、可追溯。
(4) 按照良好农业规范 (GAP) 组织生产, 建立农产品生产电子档案。良好农业规范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标准体系, 其核心是可追溯, 强调全过程档案记录。电子档案是实现产品质量“数字化”管理的基础, 记录内容包括地块、面积、生产者、种植品种、播种期、施用肥、药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使用停用日期、农残检测情况以及采收、清洗、包装、贮藏和运输等信息。将这些内容通过网络系统传输到信息中心, 就可形成产品的田间电子档案, 同时产生追溯编码, 管理部门可通过信息系统对企业生产情况进行跟踪监督。
(5) 建立标识管理制度, 规范包装标识。结合产品包装标识加贴和管理的需要, 设计制作统一的“辽宁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标签”, 与农产品追溯编码相对应, 实现产品包装标识和追溯编码的同步加贴。追溯标签内容包括品名、产地、生产者、包装日期、生产标准、电话、产品追溯码、查询网站、查询电话等基本信息。消费者可以通过查询系统查询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信息。
(6) 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公众查询系统。消费者和监管者可以通过拨打电话或在网上查询产品的产地、生产过程等相关信息, 如购买产品出现质量问题, 就可据此查到货源, 实现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查询和追踪。
(7) 相关知识和业务操作培训。组织技术力量, 对各市、县农业管理部门以及各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内容包括质量追溯、良好农业操作、软件操作和管理制度等相关知识, 对编码设立和田间生产档案的填写进行现场演示和指导。
(8) 舆论宣传, 树立追溯产品形象。利用各种新闻媒体、互联网等渠道, 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建设的宣传活动, 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追溯制度建设的进展情况扩大追溯产品的知名度和对同类产品的示范带动作用, 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和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建设, 提高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4 结语
辽宁省虽不是农业大省, 但近几年的有机农业、有机食品发展经验证明, 只要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和健康意识, 在任何具备条件的地区, 有机食品都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不仅可以做到有限资源的持续利用, 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有效地结合起来而且能够将农业产业化与市场国际化统一起来, 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既可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又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志平, 乔玉辉.有机农业[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2]中国农学会.有机农业110[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
[3]马卓.中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 2006 (11) :81~82.
据媒体引述威龙工作人员透露,其有机产品的利润普遍在30%-40%,最高的能达到60%-70%。但有机葡萄酒并没有变成拯救其业绩的“法宝”
近期,以“有机葡萄酒”为卖点的威龙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威龙葡萄酒”)披露了招股书,早在2012年6月,威龙葡萄酒策划深圳上市,此番转战上交所主板,拟发行不超过5020万股,募集资金约7.05亿元,与首次冲击上市募集7亿资金并没有太大变化。
在招股书和官网中,威龙葡萄酒将“有机”作为其产品的最主要宣传点,然而在去年8月,媒体曾曝出威龙有机葡萄酒原料种植期间大规模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有机”实为“无机”之说,公司一直并未彻底释疑。除此之外,威龙葡萄酒存货高企、负债率居高不下也引发市场对于其业绩的担忧。
滥用农药 “有机葡萄酒”名不副实?
在威龙葡萄酒公布的招股书中,本次上市拟募集7.05亿元,其超过一半的资金将用于其1.8万亩有机酿酒葡萄种植以及4万吨有机葡萄酒生产项目。
自2009年以来,威龙葡萄酒就提出“有机葡萄酒”战略,在官网上,“开启中国葡萄酒有机时代”的宣传字样十分醒目。“不用农药、不施化肥、没有污染、原生态环境”这是威龙葡萄酒定义的“有机”标准。
据其官网介绍,威龙葡萄酒号称拥有三大有机庄园:威龙新疆冰川雪山葡萄庄园、威龙甘肃沙漠绿洲有机葡萄庄园和山东龙湖威龙国际酒庄。
然而在2013年8月,就有媒体曝出,在实地采访其在甘肃和山东的有机葡萄酒庄园后发现,原料酿酒葡萄在种植期间大规模使用农药和化肥。另外甘肃有机葡萄庄园与当地农户合作,收购不做检测,种植期间无严格监控,每公斤成本仅1块钱左右的采购价格更是让农业专家不解,专家表示,真正的有机产品的成本价格应该是普通产品的8倍以上。
另外在中国食品农产品认证信息网站上查询发现,威龙葡萄酒“有机产品认证”的执行认证机构是一家注资300万的企业——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
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获得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颁发的、编号为1000P1200162的《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将于今年9月2日到期,获有机产品认证的干红、干白葡萄酒产量分别为12740吨和3724吨。另外,甘肃威龙获得中绿华夏颁发的两张编号为1000P1300768、1000P1300769的有机产品认证证书也将于今年12月22日到期。
按照《有机产品》国家标准,有机酿酒葡萄种植基地、有机酿酒葡萄、有机葡萄原酒、有机葡萄酒在通过初次有机认证后,每年还须通过有机产品的保持认证。威龙葡萄酒在招股书中也表示,若种植基地周边生产环境变化,可能导致公司不能持续取得有机产品认证,将对公司未来生产经营造成重大影响。
有机概念难成法宝
在提出有机葡萄酒概念后,威龙葡萄酒的销量上升明显。招股书显示,2011年到2013年,传统葡萄酒的产量分别为23293.58千升、17198.32千升、12892.56千升,呈现逐年下滑趋势。而有机葡萄酒的产量则从2011年的3882.51千升,上升到5164.88千升。
此外据媒体引述威龙工作人员透露,其有机产品的利润普遍在30%-40%,最高的能达到60%-70%。但有机葡萄酒并没有变成拯救其业绩的“法宝”。
根据其招股说明书,2011-201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8.36亿元、7.98亿元和7.1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1.17亿元、8497.54万元和3541.07万元。营业收入分别下滑4.58%和10.86%,而净利润更是大幅下滑27.08%和58.33%。
除此之外,其资产负债率分别高达77.12%、72.69%和71.47%。同时公司存货金额分别为5.26亿元、6.52亿元和7.16亿元,存货占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36.25%、42.71%和45.13%,存货占总资产比例较大,在行业内处于较高水平。
2001-11-12
有机产品生产的基本要求
1、生产基地在最近三年内未使用过农药、化肥等违禁物质;
2、种子或种苗来自于自然界,未经基因工程技术改造过;
3、生产基地应建立长期的土地培肥、植物保护、作物轮作和畜禽养殖计划;
4、生产基地无水土流失、风蚀及其他环境问题;
5、作物在收获、清洁、干燥、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污染;
6、从常规生产系统向有机生产转换通常需要两年以上的时间,新开荒地、撂荒地需至少经12个月的转换期才有可能获得颁证;
7、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必须有完善的质量控制和跟踪审查体系,并有完整的生产和销售记录档案。
有机产品加工/贸易的基本要求
1、原料必需是来自已获得有机认证的产品和野生(天然)产品;
2、已获得有机认证的原料在最终产品中所占的比例不得少于95%;
3、只允许使用天然的调料、色素和香料等辅助原料和《OFDC有机认证标准中允许使用的物质》,不允许使用人工合成的添加剂;
4、有机产品在生产、加工、贮存和运输的过程中应避免污染;
5、加工/贸易全过程必需有完整的档案记录,包括相应的票据。
认证程序:
(1)申请者向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简称中心或OFDC)索取申请表。
(2)申请人将填好的申请表传回中心,中心根据申请表所反映的情况决定是否受理。若同意受理,则书面通知申请人。申请人向中心交纳申请费后,中心将全套调查表及有关资料寄给申请人。
(3)申请人将填好的调查表寄回中心,中心将对返回的调查表进行审查,若未发现有明显违反有机食品颁证标准的行为,将与申请人签订审查协议。一旦协议生效,中心将派出检查员,对申请人的生产基地、加工厂及贸易情况等进行现场审查(包括采集样品)。
(4)检查员将现场检查情况写成正式报告报送OFDC颁证委员会。
(5)颁证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对检查员提交的检查报告及相关材料依照有关程序和规范进行评审,并写出评审意见,通常有以下几种不同的颁证结果:
a.同意颁证。申请者的产品若全部符合有机食品认证要求,可以分别发给“OFDC有机(生态)食品原料生产证书”或“OFDC有机(生态)食品加工证书”以及“OFDC有机食品贸易证书”,在此情况下,申请者申请认证的产品可以作为有机产品销售。
b.有条件颁证。在此情况下,申请者的某些生产条件或管理措施需要改进,只有在申请者的这些生产条件或管理措施满足认证要求,并经OFDC确认后,才能获得颁证。
c.不能获得颁证。生产者的某些生产环节/管理措施不符合有机生产标准,不能通过OFDC认证。在此情况下,颁证委员会将书面通知申请人不能颁证的原因。
d.如果申请人的生产基地是因为在一年前使用了禁用物质或生产管理措施尚未完全建立等原因而不能获得颁证,其他方面基本符合要求,并且打算以后完全按照有机农业方式进行生产和管理,则可颁发“有机转换基地证书”,从该基地收获的产品也可作为有机转换产品销售。
近来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国民收入的增加,百姓对健康和食品安全的关注也与日俱增。有机食品需求在这几年节节攀升。
有机食品也叫生态或生物食品,是目前国标上对无污染天然食品比较统一的提法。有机食品通常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是一种有机的耕作和加工方式。有机食品是指按照这种方式生产和加工的;产品符合国际或国家有机食品要求和标准;并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
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中,甚至出现了一些城市白领,他们周一到周五在水泥森林里埋头工作,周末去郊区租一小块地,用最原始的农耕方式种植自己吃的蔬菜水果,这些蔬菜水果在生长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农药和化学品。
北京的华堂商场,周末熙熙攘攘,不少顾客会走到有机或者绿色蔬菜的专门柜台前仔细挑选他们需要的食品。华堂的销售店员王小姐介绍说,近几年,商场的有机食品销售增长很快,尤其在周末,所以进货量也一直在增加。
美国农业贸易办公室的咨询师UrsulaChen说,基本现在所有的中国超市对有机食品的采购量都增加了一倍,部分高端超市里还会有进口有机食品出售。
统计显示中国人现在对有机食品的消费量是一贯注重健康的日本人的两倍多。中国大概有100亿元的有机食品市场,这个数字比五年前翻了两番。需求和消费的巨大增长,自然带动了下游生产企业的繁荣。
在北京通州区永乐店一片繁茂的杨树林里,生产有机蘑菇的绿源永乐(北京)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就坐落在里面。公司董事长李大疆介绍说,公司占地130亩,投资1.15亿元,大概平均每天生产15吨食用菌。
“现在公司的年产量1000万斤,年销售额能达到1亿元,”李大疆说。李先生说他们公司的成立和发展响应了北京市通州区政府号召,即:积极探索和提升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高效都市农业,引进大型工厂企业,生产有机绿色高端农业食品。
绿源永乐公司现在生产的杏鲍菇和香菇主要供应北京,沈阳,天津,石家庄附近的超市,餐饮配套和二级市场。但是公司负责人说如果有机食品的市场持续升温,公司当然也会考虑出口到海外市场
根据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的数据,中国在2006年出口了3亿5千万美元的有机食品,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攀升。中国市场现在占全世界有机食品市场的5%,中国的有机食品种植地在澳大利亚和阿根廷之后排名全世界第三,但在2000年中国的排名是第20位。中国现在大约有1400个拥有有机认证的公司和种植园以及两百万公顷现在正在使用的有机食品耕地。
中绿华夏的数据表明,在中国大部分种植的有机食品都是出口到邻近国家和地区,比如香港,日本,台湾。其中,有机大豆,大米和一些其他的有机粮食蔬菜水果也会出口到欧洲和美国市场。
【一】新闻发布会涉及到的事情大同小异,一般来说,包括这几大部分:
1、活动策划与主题确定
2、节目策划与议程安排
3、资料准备
4、与会人员邀请、沟通与确定
5、时间、场地落实与场景布置
6、产品展示、演示与信息发布
7、现场气氛控制
【二】新闻通稿及相关资料准备
提供给媒体的资料,一般以广告手提袋或文件袋的形式,整理妥当,按顺序摆放,再在新闻发布会前发放给新闻媒体,顺序依次为:
1、会议议程
2、新闻通稿
3、演讲发言稿
4、公司宣传册
5、有关图片
6、纪念品(或纪念品领用券)
7、企业新闻负责人名片(新闻发布后进一步采访、新闻发表后寄达联络)
本届绿博会室内展览面积为28500平方米,设940个国际标准展位,将按照产品类别及品牌进行分类布展。B厅设科技支撑展区、金融及其他服务展区、畜牧业展区;C厅设绿色食品展区;E厅绿色食品交易中心展示区、F厅绿色食品交易中心现场交易区。全省13个市、地及农垦、森工、供销社等企业参展;邀请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国饭店协会、中国教育后勤协会、高校伙食专业委员会的会员单位及专业采购商参会;展会同期举办###绿色食品产业高峰论坛、2014###金秋粮食交易合作洽谈会、农业合作社与采购商产销对接会、金融服务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对接会、绿色食品品牌推广体验活动、冷链物流推介会及绿色生活馆开馆仪式等对接、洽谈及推介、推广活动。
展览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突出专业深度和品牌集中度。本届绿博会以我省绿色食品全产业链为依托,按照产品类别及品牌进行专业布展,设立绿色食品展区,科技支撑展区、金融及其他服务展区、畜牧业展区等专业展区,在绿博会产品和企业最多的绿色食品展区,又按商品类别细分为粮油食品、山特产品、畜产品、酒类饮品四大类,基本囊括我省绿色食品行业主要品牌,专业程度之高、覆盖面之全,是我省绿色食品类展会之最。
(二)突出展示推介和现场看样订货交易功能。在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省最大的常年绿色食品展览交易平台—###省绿色食品交易中心作为本届绿博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将闪亮登场,正式向公众开放。###省绿色食品交易中心是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纲要中的重点工作,也是我省绿色食品市场推广计划中的重要节点,设在会展中心E、F厅,分为绿色食品展示中心和绿色食品现场交易区(绿色食品生活馆)两个区域。绿色食品交易中心坚持整体、高端、权威、科普、展示龙江绿色食品形象,按照“全覆盖、多品种、可追溯、名品名标”的原则,通过我省绿色食品全产业链的展览展示,优质品牌产品的展销交易,努力成为我省最大、最权威的龙江绿色食品产业展示销售中心,品牌推广中心、检验检测中心、质量追溯中心、电子商务交易中心、外埠游客在哈旅游纪念品采购中心,成为永不落幕的绿博会。
(三)突出现场洽谈和采购。本届绿博会在专业采购商邀请上下大力气,在产销对接上做文章,着力为我省绿色食品找市场、找买家,促进绿色食品的销售。省粮食局组织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2500多名专业采购商,在展会粮食金秋交易平台上现场洽谈交易;省商务厅邀请了中国饭店协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国城市农副产品联合会等国家级协会,百胜集团等大企业参会洽谈采购,与省农委组织的我省100多家农民合作联社、专业社代表现场洽谈,实现产销交易的无缝对接。展会现场还将有我省绿色食品主要产区、品牌企业的现场推介,物流、加工、科技支撑等上下游企业的现场对接,通过有针对性的对接洽谈,促成交易,使本届绿博会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1.1 包装的作用
包装在商品的运输、储存等流通环节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保护产品在运送时免受碰撞或压力,减低损坏的机会,因此,就商品在流通环节而言,包装已成为商品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包装的合理应用,能起到延长产品保质期的作用,如采用聚乙稀复合尼龙的大米包装袋,阻隔性强,可以对大米进行真空处理,大大地提高了大米的保质期,保质期最长可以达到1年以上;也可用该材料对大米、榨菜、腌菜等商品进行小包装真空处理。由于分量适中,避免了开封后剩余部分的变质,因而广受消费者的欢迎。同时,延长保质期也给企业、超市带来方便,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存放时间过长而造成企业的损失与浪费。包装的发展还带来了科技的进步。现代印刷业因为包装工艺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包装材料的创新发展,以及培养了大批的包装设计大师等。因此,包装的合理应用,无论对于提高商品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还是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保护消费者的权益,都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给商品的生产者创造了丰厚的利润,同样也给消费者带来了众多的实惠,也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及人才的培养。
1.2 过度包装存在的问题
在合理应用包装的同时,也存在过度包装的问题。虽对过度包装没有严格的定义,但从其本身的含义来看,一些重复、过分装璜及无必要的浪费物料的包装手法,便属于过度包装。如果本身已有良好包装的产品,根本不必要再另加包装。例如胶管装牙膏、罐装的润肤品,实际上不必要使用外层的纸盒来再包装。再如多重式包装,这是指产品先以个别包装,再用盒装或袋装出售。过度包装虽不能说是“败絮其中”,但有“金玉其外”之嫌。同时,滥用包装物料带来的问题很多,如使用大量的纸张作为包装,则非常破坏环境,非常“不绿色”——制造纸张是要砍伐大量林木的,直接损害带森林和造成水土流失,破坏大自然。而且制造包装的物料所用的能源并非用之不竭,其副产品更会污染空气,形成气候变化现象等。包装的过度使用,最终造成垃圾的增多,其处理成本也随之增多。如香港特区目前在新界利用空地设置堆填区来处理垃圾,其操作成本由每吨30港元至60港元不等,香港特区每天支出垃圾处理费高达90万港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城市规模也在不断变大,每天也需要处理越来越多的垃圾。不可否认,过度包装也是垃圾增多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全社会普遍认为,过度包装有四大危害:一是浪费资源,加剧了资源能源供需矛盾;二是污染环境,危害人类的生存;三是增加了产品成本,损害消费者利益;四是助长奢侈浪费,毒化社会风气。
2 有机食品应避免步入绿色包装的误区
2.1 有机食品倡导绿色包装
白色污染、温室效应、城乡垃圾越来越多,人们环保意识越来越高,也越来反对过度包装。国家也开始关注食品的过度包装,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9年03月31日共同发布的GB 23350-2009《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开始规范食品的包装,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食品的过度包装。
有机农业是基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等环保理念应运而生的,有机食品是这种环保理念的有形产品,因此,有机食品的包装应该符合环保、节约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过度包装,倡导使用绿色包装,引领包装风尚。
2.2 绿色包装的误区
然而,我们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绿色包装。很多有机食品生产商非常用心地选用外观非常生态自然的包装,如牛皮纸包装等,认为从中可以反映有机食品的特性,认为这就是绿色包装;有的有机食品生产商认为有机食品不能使用塑料制品,认为塑料制品是“白色污染”,不符合环保理念,不是绿色包装。
其实,以上的观点均存在误区。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出现了塑料包装废弃物对环境严重危害的“白色污染”问题,因此有人提出“以纸代塑、以木代塑”,禁止使用塑料包装材料等主张,其实这些观点是极其片面的。塑料作为20世纪初期问世的一种新型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已深入到各行各业以及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在包装方面的应用效果尤为突出。上面提过,只要合理应用,是可以创造双赢局面的,而用纸质包装,肯定砍伐大量的森林,因此“以纸代塑、以木代塑”难免存在误区。
2.3 正确认识绿色包装
那么什么才是绿色包装呢?笔者认为,凡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且符合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要求的包装,可称之为绿色包装。有机食品生产商均应正确认识绿色包装,避免步入误区,事与愿违。只有正确认识绿色包装,有机食品才能在使用绿色包装上,勇当排头兵,引领包装风尚,为节约资源、人类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造福子孙后代。
3 有机食品正确应用绿色包装
3.1 将治理“白色污染”作为行业倡导绿色包装的一个重要内容
从相对数字来看,我国对塑料包装的应用远远低于国外,因此,“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不是我们的塑料包装太多造成的。我们必须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逐渐改变随便乱扔垃圾的坏习惯,呼吁健全废物回收利用网络,控制使用塑料包装,才是治理白色污染的有效途径。
有机食品行业必须形成共识,将治理“白色污染”也列入行业的发展目标之一,成为倡导绿色包装的一个重要内容。
3.2 合理选用材料及遵循的原则
有机食品必须根据需要合理地选用包装材料,同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3.2.1 控制性原则。
控制使用塑料及纸质包装,尽最大的努力减少白色污染及森林资源遭破坏。如有机蔬菜等,尽量不使用包装或简易的捆绑包装,就能达到流通的目的;再如一层包装就可以解决物品的流通及储存问题的,尽可能不使用一层以上的包装,尤其反对类似中秋月饼等不环保且夸大事实的包装;尽可能使用可以重复利用包装,如大米可以使用一些专用的布质外包装米袋,鼓励消费者在家里重复利用,如有机食品生产商可以推出消费者购买大米时不用外包装米袋可以便宜更多的优惠等。
3.2.2 适应性原则
包装材料是包装产品的,产品必须通过流通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有机食品与普通食品相比,由于基本不添加食品添加剂,若采用与普通食品相同的包装,在相同的流通条件下,保质期会更短,因此包装材料的选用应与流通条件相适应。如有机稻谷在储存时由于不使用农业熏蒸的办法来保粮,而大多采用控制仓库仓温的办法,造成害虫及虫卵无法完全杀灭,导致大米长虫的现象。虽然大米在蒸煮后完全可以食用,但是却影响产品形象,不利于有机食品的推广,因此,可选用使用真空包装或充氮的材料,将产品处于无氧环境,使虫卵无法孵化,不但大大减少大米长虫的现象,同时也延长了大米的保质期。
产品的包装一般又分单体包装、中包装和外包装,它们功能各不相同。单体包装一般是只与产品直接接触的包装,中包装是把小包装组合起来的包装,外包装一般指运输包装,有机食品选用以上包装材料时,必须本着“绿色”的原则,选择适合食品包装的小包装及中包装,同时选择合适的运输包装,避免污染食品,违反有机原则,本末倒置。
3.2.3 美学性原则
众所周知,产品的包装是否符合美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产品的命运,因此销售包装必须符合大众审美要求,有机生产商更希望自己的产品包装尽显生态、环保的感觉念来吸引消费者,这就要求有机食品包装也必须在设计上下功夫,将包装设计成既能表达生态、环保的有机理念,又符合审美要求,关键是又能少用印刷油墨、印刷材料、印刷工序,来减少因印刷给环境造成的污染与影响,达到“绿色”要求。
4 结语
4月中旬北京有机食品博览会,人们对食品的关注力度就再现了以上的画面。然而,热的是“绿色”,冷的是“有机”。在德国色瑞斯(上海)认证有限公司的展位前,通过公司客户服务经理王义的介绍,同样是食品行业流行趋势的冷热差距有了答案。
绿色食品的概念极易理解,绿色就意味着环保、健康、安全,这种理念已普及到大众生活中。但谈及“有机”食品,人们总会不自觉地与化学、加工处理划上等号。其实,有机食品是目前国标上对无污染天然食品比较统一的提法。所谓“有机”是指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由于绿色食品的提法来源于我国,而有机食品是国外引进来的概念,2006年才进入我国市场,所以人们自然青睐绿色,对有机缺乏了解而远离。”王义分析了原因。其实,绿色食品是普通耕作方式生产的农产品向有机食品过渡的一种食品形式。有机食品是食品行业的最高标准。
在采访展商的过程中,记者听到了许多人对于有机食品展会的热忱。“我就是冲着这个展会的‘有机食品’的字眼来参展的。”弘阳食品有限公司业务经理王秋男说。怪不得他可以从台湾不远万里来到北京,在许多标准展位的包围下,他们公司的三个展位彰显了其开拓北京市场的信心,记者看到关注的观众还确实不少。韩国DY PACK公司也来参展,展位上摆着大个的带着塑料膜的黄瓜、胡萝卜,展品的主角其实不是食品,而是为原生态的食品提供塑料包膜栽培技术。在有机食品渐渐走入市场走向百姓生活的同时,相关的技术和服务也是不可缺少的。
在绿色有机食品展区,最热闹的莫过于有“水果压榨机”现场表演的两个展位,工作人员流利的倡议健康的“说书”,加之惟妙惟肖的现场示范,吸引了很多的人围观。只见他快速地切好水果装进水杯大小的压榨机,在压榨机运作的过程中将其扔进水桶,压榨机仍然“欢快”的工作着。眼见为实的效果吧,不少观众纷纷询价意欲购买。这种与食品相关的产品虽然与有机不相关,但究其意识形态仍旧是契合“健康”的大方向。
客观来说,相对上海、广州食品展,任北京举办的这个食品展还不够专业化、国际化,展会上仍有着销售和买卖的现象。虽然也有一些参展商对展会的展览功能没有得到全部发挥而感到不足,但也不能质疑这个展会的影响力,市场包容力强、发展空间大,让更多的中小企业有了对产品和企业宣传推广的平台。
“作为一个认证机构参加食品展,我们没有产品,只有思想,为的就是将有机食品深入到社会各界和老姓的生活中。”王义告诉记者,目前国内经过认证的企业已有五六千家,但消费群体还没有培养起来,食品展会是一个很好的渠道。
由于有机食品具有诸多优点,全球有机食品的生产和消费呈快速增长的态势。但有机食品的消费仅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和地区,瑞士的人均消费额被认为是欧洲甚至世界第一,其人均年有机食品消费支出达到103欧元。而我国也是有机食品的生产大国,随着健康营养理念的日渐深入,人们对有机食品将不再陌生,需求量的增大定将让食品展会上的有机食品备显其主角风采。
2、湘莲美食客,人生粒粒珍。
3、真情“实”意,湘亲湘恋。
4、粒粒珍湘莲,粒粒皆珍品。
5、粒粒皆珍贵,品品是健康。
6、心中珍品,口中美味。
7、最爱粒粒珍,最美香湘莲。
8、粒粒珍选,湘之莲露,源自天域。
9、真情情湘莲,最爱粒粒珍。
10、绿色粒粒珍,健康咏湘莲。
11、休闲美味新选择——湘莲粒粒珍。
12、粒粒珍湘莲,颗颗皆天然。
13、粒粒珍品,相思连连。
14、湘莲粒粒珍,绿色好食品。
15、湘莲粒粒珍,绿衣俏佳人。
16、粒粒珍湘莲,颗颗有机源。
17、粒粒献真心——粒粒珍湘莲。
18、惊喜莲莲,回味不断。
19、粒粒珍湘莲,人人爱天然。
20、粒粒真香,来自粒粒珍湘。
21、粒粒好湘莲,颗颗传真情。
22、真情永不变,粒粒珍湘莲。
23、清新莲,连心间——湘莲粒粒珍。
24、粒粒珍湘莲,珍爱你一生的.缘。
25、粒粒珍湘莲,颗颗真香甜。
26、粒粒绿意,自然莲韵。
27、玩好是乐,吃好是福。
28、心心相连,真爱不变。
29、粒粒珍,情湘莲——粒粒珍湘莲。
30、粒粒珍湘莲,自然更健康。
31、湘莲粒粒珍,绿色好心情。
32、粒粒珍生态,健康心湘莲。
33、粒粒香莲,家家香圆。
34、粒粒珍惜,湘莲有缘。
35、粒粒珍湘莲,相伴每一天。
36、粒粒在目,真情在心。
37、绿色湘莲,健康相连。
38、快乐时刻,幸福分享。
39、真享健康,珍出美——粒粒珍湘莲。
40、粒粒珍选,健康有爱。
41、精彩莲莲,粒粒传情。
42、吃湘莲?当然粒粒珍。
43、健康美味延,粒粒珍湘莲。
44、我们心中的阿莲——粒粒珍湘莲。
45、香入舌尖,花开心田。
46、美味香莲,健康相连。
47、粒粒珍湘莲,不吃就得馋。
48、湘莲出秀水,天然粒粒珍。
49、天然粒粒珍香,健康颗颗乐享。
50、粒粒珍心,份份真情。
51、粒粒珍湘莲,清香又保健。
52、心相莲,情相莲——粒粒珍湘莲。
53、浓浓湘莲情,粒粒真香莲。
54、湘滋湘味,最忆湘莲。
55、粒粒珍天下,湘莲香四海。
56、粒粒珍湘莲,口口味香传。
57、珍情珍意——粒粒珍。
58、粒粒珍湘莲,美味入心甜。
59、爱相伴,心相随——湘莲粒粒珍。
60、粒粒珍湘莲,粒粒香无限。
1.欧洲市场及进口状况
欧洲有机食品的生产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有机食品消费市场之一。据ITC报告,2001年欧洲有机食品和饮料销售值为120亿美元。德国则是欧洲最大的有机食品消费市场,占欧洲有机食品销售值的三分之一以上,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除德国外,欧洲有机食品消费较多的国家还包括法国、英国、荷兰、瑞士、丹麦和意大利。在大部分市场,有机食品销售值在食品销售总值中所占比重约为1%左右,预计今后几年各主要市场有机食品在食品销售总值中所占比重将从1%增至5%~10%。
在欧洲,按照产品类别分,有机谷物制品占有机食品市场的37%、奶制品占11%、肉类占11%、其他产品占41%。上述数字在各个欧洲国家间各不相同。如法国有机食品市场谷物占42%、水果/蔬菜占25%、酒占2%、肉禽类占3%;而英国水果/蔬菜占54%、谷物占14%、奶制品占7%;在丹麦奶制品占45%、水果/蔬菜占17%。
欧洲国家大面积进行有机农业生产为有机贸易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欧洲国家国内市场的主要供货者为国内生产商,特别是奶制品、蔬菜、水果和肉类。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和荷兰有机食品的出口大于进口,而德国、英国和丹麦都有较大的贸易逆差,进口需求很大,其中英国有机食品销售值中60%~70%依赖进口,德国约为50%。有很多种食品,特别是干燥食品往往是欧洲国家不生产或不加工的,只能从世界各地进口,包括从发展中国家进口。阿根廷是欧洲有机食品的主要进口国,其进口量占欧洲进口总量的70%以上。欧洲有机贸易商正与若干北美和非洲国家的公司密切合作,帮助其转化为有机农业种植方式。有机产品的需求如此之大,欧洲贸易商在不断寻求潜在的有机产品货源,主要包括咖啡、茶叶、谷物、坚果、干果、油籽、香料和食糖。对中国需求较多的产品主要包括豆类产品、籽类产品、谷物产品、茶叶、速冻水果和蔬菜、蜂蜜、茶叶、香料、核桃、其他坚果、姜、芝麻、南瓜籽、调味料等。
2.美国有机食品市场
在美国,有机食品是发展速度最快的农业产业之一。在过去的6年中,有机食品的销售量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2001年销售值接近100亿美元。
美国有机食品市场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有机食品的种类增加,销售有机食品的途径也变得多种多样。现在,从非有机食品销售渠道也能买到几乎所有种类的有机食品。有机谷物、水果、蔬菜、坚果和香料市场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其他还有有机葡萄酒、糖浆等。有机番茄酱、油、麦片、冷冻蔬菜和速冻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也是发展相对快的产品种类。在有机农业领域,发展速度最快的产品可能是有机鸡蛋和有机奶、酸奶、奶酪及其他系列奶制品。有机中草药,无论是野生的还是人工种植的,因为维生素生产和食品配料对有机中草药的需求日益增长,其市场增加速度也很快。同时,因为公众对有机棉加工的衣服、被褥和其他制品需求看涨,有机棉花的市场也在扩大。与此类似的,用有机方法生产的花卉及其他非食品类产品的市场也有潜力可挖。
美国有机农业迅速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欧洲和日本市场对有机产品的强劲需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国家2000年底有机产品市场为100~120亿美元,需求增长率为20%~25%。美国也是有机产品的主要进口国,其消费的所有蔬菜和水果中,25%~40%来源于进口。进口的产品中有半数以上是来自墨西哥。根据研究报告,为有机生产者提供的最好领域是面向出口的国家当地没有或不能生产的产品,比如咖啡、茶叶、可可、香精、热带和柑橘属水果、蔬菜等。除了供应这些国家反季节市场的水果和蔬菜,也可供应当地时令季节供不应求的有机水果、蔬菜及其它食品。所有这些因素都作用于美国市场,激励着产品消费。事实上,在不久的将来,可以设想美国有机市场仍能以每年20%甚至更高的比例扩张。对有机食品的进口需求会持续增长,美国有机市场也将由微不足道的地位逐步上升为贸易的主流。
3.日本有机食品市场
在日本,有机农业发展十分迅速。有机农业协会在1993年就推出了有关有机农业生产的标准,并在地方自治体和农业协会等团体兴起有机农业生产和消费活动,促进了有机农业的发展。目前,日本从事有机农业生产的农户占全国农产总数的30%以上,提供的有机食品增加到130多种,其中有40多种出口到欧美国家。
从日本市场规模上来看,1995年以后,日本的有机食品市场急剧扩大,2000年达3500亿日元。有机食品的销售增长很快,年增长率达10%以上。专家预测,在不久的将来,日本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有机食品销售市场。主要销售的有机食品有大豆加工品(酱、酱油、纳豆)、冷冻蔬菜、果汁制品、植物油(食用)、茶、咖啡类、调料、大米等。
4.发展中国家的有机食品出口贸易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有机产品消费量大大超过其国内的生产量,因此将寻求有机食品的进口,以填补这个市场缺口。由于有机食品一般较常规食品价格高20%~30%,有的高出50%或更高,有机食品的国际贸易也日趋活跃,向这些国家出口有机食品已成为具有较高效益的新领域。以色列有机食品的出口量已占农产品出口总量的2%~3%,主要出口新鲜水果如柑橘、瓜类和早季蔬菜。其它如土耳其的无花果、坚果和干果,摩洛哥的橘子,西印度和加勒比群岛的香蕉和印度的茶叶。
尽管发展中国家的有机食品生产和开发都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发展势头很猛。比如南美洲的巴西、智利、秘鲁,南亚的印度、印度尼西亚、尼泊尔,非洲的肯尼亚、毛里球斯等国家,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的优势、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以及传统农业技术,生产了大量绿色农产品,为其创造了许多外汇,成为消除贫困的一项很有效的措施。
二、有机食品贸易发展趋势
众多现象表明,有机食品贸易和普通食品贸易一样出现全球性、集中化以及初级生产者利润减少等发展趋势。全球性是指世界各地都在大力发展有机农业,而有机食品贸易趋向集中于几个主要贸易商和大型贸易公司。在有机食品市场初期,由小公司进行有机食品贸易,随着有机食品贸易的开展,小公司逐渐被几个主要的大公司兼并,比如美国最大的奶牛场
Horizon已经收购了英国第一号有机奶牛场。另外,在有机食品贸易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收入是付给初级生产者的,特别是从发展中国家出口到发达国家的有机食品更是如此。另外,有关专家对全球有机食品市场需求发展趋势也进行了分析:
(1)对高质量的有机食品的需求将稳步增长。特别是市场份额较高的有机食品如水果和蔬菜、婴幼儿食品、加工产品的原料(粮食类)、奶制品等,这种增长是由追求高质量和健康食品的中产阶级和中上层人士带动的。
(2)具有较高发展潜力的有机食品如方便食品、冷冻食品、糖果类、饮食服务等需求将增长。目前处于二、三十岁年龄段的下一代消费者,将是购买有机冷冻食品的主力军。单身人群是这个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些人大都受过高等教育、收入不菲,喜欢口味好的健康食品。
(3)大型折扣店也将成为新的市场。一些连锁折扣店现已开始销售部分有机食品。
(4)对经过权威认证机构认证的有机食品的需求将增长。消费者希望他们所购买的有机食品是真正的有机食品,他们不愿意购买未经权威机构认证的有机食品。
三、有机食品贸易发展前景
世界贸易组织最近发布的调研结果表明,由于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转基因、饮食结构和健康问题日益关注、政府加大对有机农业的支持力度、有机标识日趋统一并易于识别、有机生产的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大型超市和大公司介入有机食品的营销等原因,有机食品市场的预测比较乐观,具有极佳的发展前景。预计今后若干年内,有机食品的销售值占世界食品销售总值的10%。美国、欧洲和日本是世界范围内最大的有机市场。FAO预计亚洲有机食品市场将迅速发展,日本和新加坡的年增长率将达20%。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发展其国内市场,但进展缓慢。据专家预测,到2005年,在全球上市的主要农产品中将有1/3的农产品是用有机耕作方式生产出来的。
一项跨国民意测验表明,85%的工业化国家公民在选择食品时首选有机食品。因此有机食品将成为世界食品市场的宠儿。尽管有机食品在国家市场上的价格比传统的食品高出20%以上,但市场销售额将会不断上升。专家预测在今后10年内,全球有机食品市场销售额将从目前的100亿美元增加到1000亿美元。目前欧美国家每年进口有机食品的总额约80亿美元。美国农业部官员预测,今后10年内,美国有机食品的销售额将增加3倍。预计欧洲有机食品销售值的年增长率将为20%,在有些国家的主要市场,增长率会更高些,而某些类别的产品,如肉类和加工产品增长幅度会更大些。
四、发展有机食品,开拓国际市场
由于国际市场绿色环境的形成和完善,使我国现行相关产品的对外贸易受到重大影响。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正处在经济发展时期。一方面粮食还不能完全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但还不能完全将市场拱手让给外国另一方面,我们的很多名优特农产品具有质量和价格优势,可以占领一部分国际市场,特别是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因此,对于农产品的生产
者,应在充分考虑其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尽可能吸收现代科学技术,发挥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提高我国粮食和其它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目前,在农产品国际贸易领域,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出口比重日益增长。有机食品的价格比普通农产品要高30%,有的甚至高出60%,农民可以从较高的农产品价格和较低的资金投入两方面获得收益。具有地区特色的产品,如果没有质量优势,就没有竞争力,如果附加值低,就难以获得丰厚的利润。因此要在新的国际形势下进一步加快有机食品的发展步伐,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全球有机食品市场正在以20%~30%的速度增长。几年内将达到1000亿美元。如果我们能在其中占到1%~2%的话,就可以每年增加10亿美元的外汇收入,相当于2000年上半年我国的农产品出口的13%。有机食品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这首先在于,世界的绿色潮流为中国提供了市场机遇。从国际需求市场看,有机食品目前已成为发达国家的消费主流,他们的有机食品基本上靠进口,德国、荷兰、英国、美国每年进口的有机食品分别占有机食品消费总量的60%、60%、70%、80%。有机食品正成为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国际上对我国有机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有机食品的发展在国际市场有十分巨大的潜力,大豆、稻米、花生、蔬菜、茶叶、干果类、蜂蜜,以及绿色药品如中草药、生物药品,绿色纺织品如丝绸、棉花等颇受外商欢迎。现阶段我国有机农产品的生产还远远不能满足国外市场的需求。其次是我们自身具备条件。一是我国有着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业,在精耕细作、用养结合、地力常新、农牧结合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也是有机农业的精髓。有机农业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依靠现代科学知识,在生物学、生态学、土壤学科学原理指导下对传统农业反思后的新的运用。二是中国有其地域优势,农业生态景观多样,生产条件各不相同,尽管中国农业主体仍是常规农业依赖于大量化学品,但仍有许多地方,多集中在偏远山区,或贫困地区,农民很少或完全不用化肥农药,这也为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基础。第三,有机农业的生产是劳动力集约型的一种产业,我国农村劳动力众多,这有利于有机食品发展,同时也可以解决大批农村劳动力。第四,10多年来的生态农业、绿色食品发展,提供了技术积累,并作了广泛的宣传,使绿色食品的概念深入人心。再加上常规农产品生产方式已引起人们广泛的思考和深思,只关注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效益已远远不够,而必须考虑食物的生产方式对资源、环境和消费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