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当好一名大学老师

2022-09-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如何当好一名大学老师

如何当好一名小学校长

摘 要:小学校长要面对频繁的考评、强大的管理与教学负担以及应对外部复杂的环境,要做好一名小学校长并非容易的事情,同时在学校管理中还存在多种的不足与问题,要针对现在进行有效的改善调整。

关键词:小学校长;管理问题;管理对策

时代不断变化发展,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行的当下,作为小学校长肩负着基础教育的重任,其管理直接关系得到小学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与学生个人的发展命运。小学校长要做好相关职责管理,需要运用强烈的责任心与科学的管理方式相结合,从而达到校园管理工作的最大化。

一、小学校长的工作压力

1、频繁的工作考评压力

为了对小学校长的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教育部门对其工作成绩进行大量的考评来进行有效监督。在实际工作中,繁重的考评让小学校长会感到增加了工作压力,同时其考评的内容和模式较为僵化导致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管理。在一定程度下,小学校长难以把控考评制度,无法很好的完成相关考评工作的进行,从而导致现有的正常校园管理工作受到影响。

2、管理与教学的双重负荷压力

在部分小学教学管理中,由于学校师资力量的配备不足,由此产生大量的小学校长也肩负者教学任务,同时还要兼顾学校行政管理事物,两重工作压力在一起,让小学校长肩负着比普通教师更重的工作负担。同时由于新课改的推广,对小学教育有了更新更多的要求,让小学校长又要对教学有重新的调整改善,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在教学任务上。而作为小学校长,由于需要有表率作用,因此在教学上也不能马虎大意,否则就无法在其他教师心目中树立专业精神,从而也会影响其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小学校长在工作上存在更高要求的工作压力。特别是西藏小学教育中,存在一定双语教学的问题,小学校长应一方面懂得藏语文化,另一方面还需要汉语文化的底蕴,以及妥善的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校长的能力要求更高。

3、复杂的外部工作环境

小学校长因为工作上接触的范围更广,因此要应对更多的人际关系处理。学生家长的态度意见、教师的工作情绪、外部监督管理人员等都是人际关系中的各方面。其中要赢得学生家长对工作的支持理解很重要,同时还要调动好教师团队的工作积极性和正面情绪,此外还要应对外在的合作与交流。因此,要处理好复杂的工作人际环境并不轻松。

二、小学校长学校管理对策

1、引入先进的学校管理经验

任何管理工作,包括小学校长的管理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用最适合当下学校情况的科学管理方法来改善行政和教学事务的管理才能有效的提升管理效率,提升管理质量,同时也为校长自身的管理工作减负。首先要围绕了学生和学校未来发展为中心,对于教学模式和思路进行有效的更新改善。只有让工作目标清晰化、实际化才能让执行工作有效的开展。校长的工作中心在于管理为核心,而不是以执行为中心,要有效地调动学校人力资源进行工作的具体落实实施,而不是凡事皆亲力亲为,主要是调动团队合作的工作效率。

2、提升教学水平,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

小学教学管理的核心是培养出具有优秀教学能力的教师团队,其教学水平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因此要多给予教师队伍学习交流的机会,学习优秀的教学经验,同时要加大教师队伍的考评制度,让教师有积极进取的意识,避免教学工作的懒惰思想出现。对于考评制度还要附带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这样才能提升教师能力水平的速度和质量,提高教师自身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尽可能给予教师更多的教学设备、物质的支持,让教学逐步的现代化、科学化,扩展教师教学能力的发挥空间。特别是西藏地处我国边境地区,与发达的东部区域较远,要积极的通过科技设备的引入让师资队伍有能力接触到最优质的教学方法,与国家教育发展目标相配合,而不是闭门造车。同时强化教师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发散性,培养学生健康的内心世界。教书育人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内涵,同样要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心灵和正确的人生态度。

3、营造和谐的小学文化氛围

西藏地区的民众具有浓重的宗教文化氛围和地域本土氛围,小学教育中要将地区的文化氛围进行和谐性保护,尊重西藏本地文化,同时也积极的吸纳不同的汉文化,让西藏地区的学生未来具有更强的生存能力,而不仅仅是局限在西藏地区的生活空间,让西藏地区的民众有更开阔的视野,将视野扩散到全国、乃至全世界。

要加强学习的物质文明建设,提升教學物质配备,注重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例如体育设施配备、先进教学设备的配置、良好的课堂教室环境建设等。

要加强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让学校的管理制度具有权威性,避免学生、教师对规定的破坏,从而影响学校正常秩序的进行。充分的在制度中做好对学生的爱护,维护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学生更好的学校氛围。

要加强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让精神文明建设逐步的融入到教学中去,从而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目标,建立其积极乐观的精神文明家园。

三、结束语

小学校长的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更多的工作需要长期的执行落实,只有坚持才能让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更长久。小学校长虽然身负各种的压力,但是需要懂得科学有效的管理来将其压力进行疏导、分解,最重要的是管理出一批高效执行的教师和学校职业化团队力量,从而让学校发展有强有力的支持力,在任何问题面前都有最好的处理方法和执行力量。而小学校长的责任就是做好相关工作的安排和管理,将整个学校人员管理工作形成有效的流程、规范,让工作顺利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顾宗贤.农村小学校长管理素质琐议[J].甘肃教育,2014(21)

[2] 刘承宗.小学校长领导艺术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作者:平措达娃

第2篇:如何当好一名老师

教师在人们心目中一向都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因为教师教授学生知识,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有老师的伴随。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但是,并不是所有以教师为职业的人都能成为优秀的教师并且得到众人的认可,同样有人站在受人尊敬的职位上却不尽职尽责,没有以身作则去正确的引导学生,没有负到应尽的责任。优秀的教师不仅能教授给学生丰富的知识,也能够让学生学会怎样去做人,做事,怎样为了自己的梦想去奋斗,怎样正确经营自己的人生。

对于教师这个职业我并不陌生,所以很快地适应从学生到老师身份的变更,但我也知道,因为年轻,所以熟悉某项工作之后极容易产生厌倦感,如果想要持久的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渡过这个厌倦期,把最初带着新鲜感去学习,去摸索的心情慢慢转化为对工作的一种责任,一种坚持。当然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如此。

谨言慎行,是我对自己定下的行为准则。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认为在具备基本专业知识能力的基础上,首先应该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意识,为人师表,必须时刻有职业观念,清楚自己是站在什么样的位置上,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样的状态,对学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将这一切考虑清楚之后再去做,必定能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让学生产生信赖感。其次应该言行一致,以身作则,教导学生去做的事情自己必须首先做到,率先树立一个良好的典范,对学生才有说服力,学生才会认同老师的教导,按照老师的教导去做。具体到我们学校而言,对于学校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必须要清楚,而且老师首先要按照规章管理制度去做,做好学生的榜样。

在专业知识的教授上,必须做到正确无误的教给学生,在上课之前必须把课堂上要讲的内容明明白白熟练于心,做好备课笔记,并且要思考如何把知识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教授给学生。教学方法极为重要,这一点需要在学习的基础上自己摸索总结出适合学生的教授方法,所以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极其重要,在课堂上不能只是单方面的传授而不考虑学生的接受和掌握能力,课堂是以学生为主的,教师只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中介,不能占据学生的主要地位。同时也要积极地多学习其他老师的好的教学方法,加以借鉴吸收,不断地改进改善。其次,老师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还要注意因材施教,才能使学生学到最好。 老师不是一个单纯的简单的工作,对于老师来说,要负责的是所有学生的所有的方方面面,所以工作上必须全面谨慎,为了避免遗漏,工作前必须要做好工作计划,依次进行。老师不但要在学习上关心学生,在生活上,思想上更要时刻观察注意,多关心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对老

师产生亲切感,信赖感,更专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对于学生思想上的波动更要密切注意,有问题要及时的询问关心解决。比如学生在课堂上不积极,无精打采,课后一定要查明原因,不能将问题遗留搁置,影响到学习的进行,更不能影响到其他的学生,必要时候请其他老师协助解决。作为老师,要恩威并重,对学生学习和行为规范上一定要严格要求,绝对不能放纵学生懒散,同时也要适当的散发温柔的力量,用真诚去打动学生,让学生觉得老师不是站在学生的对立面,而是在同一条战线上共同作战的伙伴,领头军。这样从感情上接受认可了老师之后,其他的各项工作才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

想要做一个好老师,优秀的老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也并不是知道了怎样做就能够轻易地去做到。有人说从口到手的距离是最远的,也就是说从思想到行动的实施并不简单,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应该做的付诸行动,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最好的效果。我清清楚楚的明白这不是一条平坦的康庄大道,但我相信,带着爱心,信心,专心,虚心,恒心,决心一起上路的话,我一定能够在这坎坷的路上和学生们一起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成熟,不断收获更多的硕果。

报告人:胡芳

2010年2月8日星期一

第3篇: 如何当好一名语文老师?

怎么上好一节语文课?如何当好一名语文老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的经验很值得借鉴。首先要好学,作为语文教师要有文史哲的底子,其次要深思,一个不会思考的人是成不了优秀教师的,最后要力行,身体力行,才能获得真知。

很多语文老师上不好课,是因为被他信力所左右

这些年走下来,我们很多教师,包括一些优秀的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自信力都很少,往往是不知道课怎么上。我想这样一种心态,会影响我们语文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国学大师、文史泰斗陈寅恪先生教课有四个“我不讲”。他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今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自己过去讲过的我不讲。”他这种自信力,使他每堂课都有新的见解,从不人云亦云,令人崇敬。而我们语文教学的现状,相当程度是被他信力所左右。

第一,相当数量的教师信教参。实际上编教学参考资料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我们要保证教学质量的底线。可对有思想的教师来讲,对有抱负的教师来讲,这往往是一种束缚。我审过教材也审过教参,每次审的时候,心里真的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什么时候我们的教学能不要教参呢? 第二,信教学时尚。比如说,我们用多媒体,把语文教学和先进技术整合起来,这无可非议;但不该用的时候用就多此一举,甚至成为赘疣。

我曾经看过一个录像,教杜牧的《山行》。那个多媒体做得漂亮极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石径”顶端是白墙黑瓦的房子。整个一堂课,就是对着这幅画来讲。因此我就想,这首诗如果用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那多好啊!“白云生处有人家”,这“白云生处”是多少米呀?这完全可以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可我们的教学把这无限的想象定格在那么狭小的画面里,你们说这个多媒体起的是正面作用还是负面作用?

还有信什么呢,信评价标准。教师上课就是怕评价,评价就好像是孙悟空脑袋上的紧箍咒。我参加过一些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论文答辩,有时我看那论文中评价一节课有三十几个指标。三十几个指标,多少项目?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教师微笑几次,学生微笑几次……我想这叫什么课?我也听过一些评课教师的高见,如:这节课如果让我来上会怎么怎么上,我想这大概不叫评课,这是评课人自己的亮相、自己的诉说。任何一种手段都不是万能的钥匙,所以在这些方面我们自己要有清醒的头脑。

还有,信一课一练。如果说,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可以靠题海题库这样来一课一练的话,那还要语文教师做什么呢?诸如此类的东西,影响了我们的教师,导致教学自信力消解,被他信力左右:到底什么是语文搞不清楚了,到底怎么教语文、教什么也不知道了。初中高中的语文教学,几乎是差不多的模式,差不多的样式。

第4篇:如何当好一名小学语文老师

一、追求内在于心灵的财富——专业成长。我们参加骨干班培训、新秀班培训、校本教研,以及外出听课学习等等,应该追求的是自身的专业成长,并非为了外在的荣誉证书,或者外在的功与名。我们应该追求生命本质的东西,专业成长正是内在于我们心灵的财富,专业智慧,专业能力,专业经验,如金一般的宝贵。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有智慧的教师,比任何荣誉证书都更有人生价值。

第5篇:如何当好一名大学生村官

请允许我在即将完成二年建设扶贫工作收队之前,向你们谈几点我个人经历建议和工作体会。首先,让我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目前的工作。我是省委、省政府于2007年3月派到某县某乡某村来进行建设扶贫整村推进工作的,虽然在县里任了个县级领导职务,也只是有名无实,实际上我和你们一样,成为了一名实实在在的“村官”。在不知不觉中二年的建设扶贫工作即将完成。回顾近两年的建设扶贫工作,让我感慨颇多,受益终生。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向你们提几点不成熟的工作建议及谈点个人的工作体会。主题是如何当好一名大学生“村官”。我以三个方面来谈吧:“要树立信心,要转变角色,积极开展工作。”

一、要树立信心

从年龄上来说,我可能要比你们年长近二十岁,算得上长辈人。因此,我不想和你们讲那些大话套话。第一要有信心,有信心才有决心,才有实实在在的行动。在农村工作,条件很艰苦,工作难度很大。如果对自己的事业没有信心,你们就不会全身心投入工作中,更不可能取得成绩。我正在扶贫的某村属省定贫困村,2006年绝大部分村民人均年收入不到600元。我是去年3月份进村的,那里道路不通,下了车还要走1个多小时才能进村;人平耕地不到0.4亩,人多地少。当时有人说,条件这么落后,地这么少,搞产业都没有地方,投再多钱也没用。但是,我们工作组并不这么认为,路不通可以想办法搞通,田少了还有山,可以搞山地开发。结果在近两年的时间内,我们修了十多公里的水泥路,新建了9口水井、一座连心桥、一栋300平方米的村级组织活动中心,开发了300多亩楠竹林,种植了200亩马铃薯等。这其中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现状,积极创造条件去改变现状。如果一开始就垂头丧气,肯定会一事无成。你们立志于当“村官”,这就体现了你们年轻人的朝气。这是人生一段崭新的历程,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是人生一次重大的转折。应当充满信心,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其中。你们的信心,我认为来自下面两个方面。

首先,信心来自组织的关注。这次中央选派10万名学生到农村基层工作,是下了很大决心的。胡锦涛总书记亲自作出批示指出“此事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我理解,中央的考虑主要有二:一是为了加强农村工作。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重中之中。当前,农村迫切需要有现代知识、现代思想、现代眼光的新农村建设者。选派大学生到农村去工作,对于加强农村农业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二是为了培育党的后备力量。我个人看来,这一点意义尤为重大。技术人才的缺乏可以通过市场进行调节,而党政人才的缺乏只能采取组织措施进行培养。从基层和生产一线培养锻炼干部,是党的干部工作的一贯方针和优良传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很多同志都在基层甚至是非常艰苦的环境下工作过。现任正省级以上干部,有近70%在农村工作过。但目前情况不容乐观。据中组部对山东、江苏、河南、湖北、四川、陕西6省1386个单位进行的抽样调查,在8580名35岁以下的公务员中,直接从高校毕业生中招考的3821名、占44.53%。就湖南省直机关而言,这一现象也非常严重。机关层次越高,来自基层和生产一线的就越少。同时,在县乡基层,由于受编制等因素制约,进入机关的大学生越来越少。就全省而言,除长沙外,大部分县市每年还不到10名大学生能进入机关,而且大部分是选调生。由于没有编制,很多县乡机关不能拿出职位进行公务员招考,而事业编制往往又被退伍军人等政策性安置占据。很多县乡基层公务员已经出现断层现象。有的县甚至连下一次乡镇党委政府换届都找不出足够的后备人选了。这种情况发展下去,会严重影响党政干部队伍结构,损害党的事业。中央把大学生选派到农村工作,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作为党政干部的接班人来培养的。合同期满后,考公务员有优惠政策,还可以通过选举担任政府副职直接进入乡镇公务员队伍。可以这么说,到农村工作的大学生,你们都是省、市、县、乡急需的人才。省、市、县、三级组织部门是密切关注你们的,会定期进行考核,了解动态,掌握情况,随时准备为你们提供更大的平台,你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其次,信心来自事业的召唤。学过经济学的同学都知道,物品的价值取决于它的边际效用。同样的一滴水,在沙漠和在海边,价值是完全不同的。对于人才来说,其价值也是取决于社会对他的需要程度。越是稀缺,越有价值。同样一个大学生,到了沿海地区可能算不了什么,最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后的大学生相继毕业,企业为大学生开出的待遇已经越来越低;而到了一些暂时落后的地方则大不一样,虽然生活条件暂时差一点,但会得到组织和人们的重视,施展才华就有了平台。而且,就目前的农村而言,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时期,大学生进入农村,应该是大有可为的。据我的观察,有四点理由,

1、集约农业正在形成。我国长期以来是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之间的生产效率是不等的,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二元到一元的过程。随着城乡劳动力生产效率趋于相同,会出现越来越少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的现象。这一点已经在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得到了验证。

2、农村产权制度正在改革。去年以来,全省推进了林权体制改革,将山村的产权进一步明确到农民。同时,针对一些地方劳动力大量外出带来的抛荒现象,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土地流转的政策措施,明确农民对土地的责权利。这些政策的出台,进一步降低了土地产权流转的交易成本,鼓励土地向能人集中。过去,之所以不允许土地转,是担心一些农民失去土地后会带来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中国历代王朝末期的农民起义,都是由于土地集中使大批农民失去生活保证,从而带来社会动荡引起的。但是,这种条件在当代中国已不存在。去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已经达到50150万吨,人平1400多斤。2亿农民离开土地,中国完全可以承受,完全可以养活中国人。因此,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已是势在必行。

3、新农村建设急需人才。新农村建设需要有现代知识、现代思想、现代眼光的新农村建设者。但现在一方面新农村建设骨干人才匮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向城镇和非农产业大量转移,农村党员和村级干部队伍总体上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据农业部调查,当前全国共有5799.1万农村实用人才,仅占全国农业人口总数的0.6%,而且近六成农村人才集中在农业生产领域,能够带领农民群众获得农业以外收入的技能型、经营型人才比重却很小很少。由于人才缺乏,一些地方搞产业开发、种植、养殖都无法实施,一些农民通过打工有了积蓄却不敢投资,担心没有技术失败可能性大。我所在的扶贫村,过去农民也有养猪的传统,可前几年很多农民在养殖的过程中,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传染病,由于缺乏技术,等到请县里畜牧站的专家来时为时已晚,造成生猪一批批死亡。因此,他们一直不敢扩大规模。我们到村后,请县畜牧局的专家定期到村传受技术和解决凝难问题,群众吃了定心丸,二年时间就出现了养殖二元杂交母猪和肉猪总数500头的一户、200头的二户、100头到点50头的有十多户。养殖过程中也出现过蓝耳病等传染病,由于处理及时,避免了的损失,目前在我们村看来养殖业已走向成功。

总之,现在农村的现状是,一方面是农业发展急需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的带头人,一方面是人才紧缺的现状,这就为你们这些大学生“村官”施展抱负提供了最佳的平台。

二、要转变角色

人总是生活在特定的社会中,社会赋于人不同阶段、不同场合以不同的社会角色,只有根据不同的场合调整好自己的意识,才能更好地实现与他人和社会的融合。比如一个人既是丈夫又是领导者,如果他把领导者的身份带入家庭,在妻子面前以领导自居,就会带来大问题;而在下属面前,当然更不能以丈夫自居了。大学生到村任职,从学校到农村,面临新的环境和工作任务,首先要转变角色,真正从大学生转变为一个农村工作者,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结合我的体会,我认为主要要实现五个转变:

1、社会角色:从大学生到“村官”。 进入农村工作,首先就要进入村官的角色。我去年刚到村里时,虽然自己是农村出来的,但没有任何农村工作经验,对如何开展工作一片空白。可是,时间已不允许我慢慢地适应。刚进村不久,村干部就来找我们商量如何开展春耕,一些群众生活贫困,买稻种的钱都没有。春耕在即,时间不等人,逼得我们马上得进入角色,硬着头皮当起了村干部,迅速开展工作,多方联系终于把问题一个个解决好。对你们来说,在大学时期,你们是朝气蓬勃的青年、意气风发的学生,学习是每个人的主要任务;现在是农村干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就是你们的头等大事了。首先,从现在开始,不再是一个靠社会供养的学生,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了。工作是一份责任,不能由着自己的兴趣,想干就干,不想干就不干,而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因此,就要学会去做不愿做的事。现在大学生参加工作,一般都会从基层做起,比如有的到了省直机关,搞数据统计、资料整理甚至收发文件的多的是。你们入村后,可能有的从事计划生育,合作医疗,植树造林,以及民用水改扩建工程等等一些琐碎事务。那么,你们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是很重要。要学会做细小的事,做吃亏的事,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到农村去,一些群众本来就对大学生有偏见,认为他们高高在上。如果不能从小事做起,就会更加让群众觉得有距离。其次,对群众而言,村官是一个“官”,就得有个“官”的样子。这个“官”样,不是颐使气指,指手画脚,而是要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要求群众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比如打牌赌博,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坚决做到。要不然,在群众中就没有发言权。作为一个“官”,还要时刻准备忍受群众的误解。大学生村官是新鲜事物,群众难免有各式各样的不理解。一个女大学生村官在博客中说:“为什么别人可以那么的自由自在?而我就不行。我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群众还不知足呢?”当你们面对这些的时,你们怎么办?我认为你们绝不能发牢骚,更不能跟群众发火,只能默默承受,应通过辛苦的工作去取得群众的理解。

2、学习方式:从知识分子到“知道分子”。学习是人生永恒的课题。过去,在学校、在课堂向书本学习;现在,你们在农村基层有了一个向实践、向群众学习的好机会,应好珍惜。就我的经历而言,自己在单位工作多年,没有在农村工作过,更没有带班子带队伍开展工作过。通过在农村工作近二年来的实践,看问题更切合实际了,与人共事更宽容了,开展工作更有耐心了。我对曾来检查工作的领导说过这么一句心理话,这两年学到的东西,比我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来学到的还要多,我向领导汇报:“实践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高明的先生”。过去你们在学校向书本学习知识,称得上是一个知识分子;现在到了农村,你们就要向群众学习,学真正能够开展工作、创造财富的真本事,做一个洞察社会的“知道分子”。“书上得到终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亲身经历胜过读万卷书。现代人力资源理论也认为,“干中学”是最有效率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你们在农村扎扎实实的干工作,带队伍,相信你们做实际工作的能力会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提高。

3、思考问题:从简单到复杂。你们都是素质很高的大学生。但过去在校园,跟社会接触少,难免想问题比较简单一点。而村官虽小,毕竟也管着一个村。一个村就是一个小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精神文明等工作一件不少,各种利益关系、矛盾冲突一件不少。而且,作为一个村官,要去发动群众、带领群众,协调利益,处理纠纷。因此,思考问题一定要更加深刻,更加全面。在工作过程中,要做到多调查,多观察,少表态,少讲话,切忌意气用事,偏听偏信;要尽可能听取多方意见,兼听则明。更要注意公道待人,公正处事,决不能偏袒一方、打击一方。比如做群众工作,这是大家进入农村后会经常遇到的。过去很多主旋律作品,把群众的觉悟提得很高,干部一呼百应;而现在网上很多人把农民扁得很低,说他们唯利是图,麻木不仁。究竟是怎样的呢?只有身处其中才知道,每一个现实问题,群众的利益诉求都是不一样的,群众既不是网上蔑称的所谓“刁民”,也不是过去听任摆布、言听计从的木偶。做群众工作一定要因地制宜,把握群众复杂的诉求,协调好其中的利益关系。我们村有两家人为一块田地归属争执不休,积怨十多年,还上了法庭,但也没有解决。扶贫开发建设要修建一条通组公路,得从这块地里过。一开始两家人寸土不让。我们经过耐心细致地调查,发现他们真正的目的:都要“面子”,都不想在村民面前显得自已窝囊,又都想得到一点补偿。于是我们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首先发动全村群众上门做工作,给他们形成巨大的舆论压力,然后针对他们所提的合理要求给予满足,)使他们两家人尽释前嫌,主动把这块地让出来用于村里修筑通组公路,全村村民都为之高兴,还将这条路取名为“和谐路”。

4、生活习惯:从城里人到乡下人。大学生村官前面带着大学生三个字,实际上生活、工作都与大学生无关。你们在农村生活,就得把自己当作一个农民。在农村艰苦的条件下,要正确面对。虽然乡镇可能为你们准备了住处,但大部分时间还是要住在村里的。在选点的时候,组织上就考虑到了你们的难处,尽可能地选择了一些有村部的地方,但条件仍然是很艰苦的,没有电风扇,更没有空调;没有自来水,更没有娱乐场所,业余活动更是单一。总之,在生活上和一个普通农民是没有区别。在农村工作,很可能会遇到来自于社会上朋友和父母兄弟及亲戚的误解。北京有位大学生村官王彩虹,因为农村工作繁忙,没有经常与去城里的“男友”相聚,导致她与他在爱情的道路上分道扬镳。当然,道不同不足与谋,这本是没有什么好惋惜的。但你们在村里工作,一定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要有朴实无华的生活作风。古人说得好:“澹泊明志,宁静致远”。艰苦的环境,更能磨练我们的意志,强健我们的体魄。今年12月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和我单位全体领导来看望我时问我苦不苦,我笑着向他们汇报:“在村里近二年来,吃的是无公害绿色蔬菜,喝的是健康矿泉水,每天翻山越岭,锻炼了身体,原来的肩周炎也没痛过了。自己的业务时间多了,也就有更多的时间看书学习,知识也长进了。人生中能当这么两年农民,也算是一笔难得的收获。

5、人际交往:从谈笑有鸿儒到往来有白丁。

你们成为了大学生“村官”,那么你们的交往对象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你们在学生时期,交往的主要对象是老师和同学,共同的语言,同样的年华,容易交流,也容易结下深厚的友谊。在农村,交往的对象是农民群众,相互之间的了解与磨合不仅要费很多的时间,还要你们填补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差异。作为村官,你们一定要融入群众当中去,做群众的自家人,才能得到群众的理解,才能去指挥群众干事。千万不能自命清高,处处瞧不起农民,这样只会让你们处处树敌。贵州县水城县纸厂乡的大学生“村官”何世春深有体会地说,“在农村不能嫌老百姓脏,不能嫌老百姓土。要不然是不能和他们打成一片的。”曾国藩曾以两个字要求自己“敬恕”,即自己严格,对别人宽容。一个人能容得下多少人,就能成得了多大的事。如果对别人老是横看竖看不顺眼,就会失去很多人。作为一名干部,就不会有人支持你了。

三、积极开展工作

农村工作是门大学问。应该说,我现在还是一个学生。如果要谈经验,有很多同志要比我多得多。我只能结合我近二年来的建设扶贫经历,给你们谈我的体会。你们都是高素质的人才,我相信能力和天资都比我要高,只要态度端正,认真做事,一定会迅速提高本领,成为农村工作的行家里手。据我的体会,当好大学生村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来开展工作。

1、当好领路人。大学生村官是村官,又不同于一般的村官。作为一名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村官,虽然一开始只担任助理等职务,但应当充分利用自身知识、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努力促进村里的经济发展。能够做到这一点,群众就会信服你;组织也会对你高看一眼。如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我认为,第一,要有一条好路子。发展农村经济,一定要做到三个符合:一要符合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支农惠农政策,不能做违背法律政策的事,比如有的地方要私自开矿挖煤,就要坚决制止;二要符合群众种养习惯和地质条件,你们入村后,我想你们已经开展了调查研究,深入走访了群众,了解了村里的地质条件和资源优势,掌握了群众的种养习惯,知道了村里适合搞什么,群众能够干什么;三要符合市场需要,生产出来的产品一定要卖得出去。第二,你们要想方设想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要从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实际问题入手,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几件实事,让群众觉得大学生村官是能做事、干大事的人,他们办不了的事你们能办到,他们就会服你们。在这方面,你们可以大显神通。也可以利用自己各种社会资源,发动亲朋好友;也可以发动当地群众投工投劳,把群众关注的通路、通水、通电等“瓶颈”问题解决好。第三,要千方百计形成主导产业。农业结构调整需要有规模效应。如种植水果、蔬菜,成林成片了就会有商人开着车进村来拉;不成规模,挑到城里都找不到人来卖。就目前而言,一个村搞一两个主导产业是比较可行的。就我扶贫的村来说,按照“三个符合”的原则,在实地考察、走访村民、熟悉村情的基础上,我们选择了种植以楠竹、马铃薯为主,养殖以二元杂交母猪和肉猪为主,“两翼齐飞”的产业发展格局。目前300亩楠竹已经成林,200亩马铃薯的规模种植,村里也出现了养殖二元杂交母猪和肉猪50头以上规模的大户近20户。搞产业开发有个过程,你们只有短短三年的合同,不可能三年就有很大的成效。但可以形成格局,打好基础。虽然你们不带一分钱到村里去,但钱不是成功的唯一要素,关键是你们自己想办法。农村的资源还是很丰富的,需要的是有人牵头,带领大家一起干。

2、当好贴心人。大学生村官要在村里立足,一定要取得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这就要求你们时刻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认认真真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你们把群众放在了心上,群众才会拥护你们。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还得端正认识。把群众当作自己的衣食父母来对待,发自内心地去关心他们,为他们排忧解难,才能形成真正的鱼水关系。一方面,要扶贫。在村里当村官,要千方百计开展扶贫帮困,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村里哪家人有重病恶疾,哪家人劳动力缺乏,要做到了然于胸,经常上门嘘寒问暖。群众哪里有困难,就要出现在哪里为群众排忧解难。就如我所在的村,由于长期贫困,一些群众身生疾病,出行不便,我们就联系县中心医院下村搞义诊,群众很高兴,看病吃药不要钱,几十年没有过。县电视台搞了报道,医院也很高兴,他们参与了社会公益事业,提高了知名度。扶贫济困并不都要花钱,要善于开动脑筋,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另一方面,还要帮富。农村经济要发展,一定要有带头人。把带头人扶持好了,就会发挥很大的带动作用。就如我们扶贫搞养殖,首先就扶持了一名养殖500头规模的大户,帮助他建猪场、搞防治。他搞好了,马上就有

二、三个人跟着搞,更多的群众跟在他们周围,近二年时间已初具规模。古人讲“攻心为上”,作为一个村官,身为一名领导者,这一点具有特别的启示意义。只有让人们从内心的感激你们,佩服你们,才会追随你们,跟着你们去干事创业。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帮助想致富、能致富的人致富,帮助生活困难的人渡难关,成为他们真正的贴心人。

3、当好带班人。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指出,先派大学生到村任职,就是要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作为带头人,首先要把村班子带好。大学生村官既是村官,又不是一般的村官,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组织派来的干部,上级是支持的;作为大学生,群众是尊重的;作为外地人,可以置身于利益冲突之外。因此,完全有能力当好班子带头人。我认为,第一,要虚心当好学生。刚进入农村,情况不明,人员不熟,切不可盛气凌人,一定要虚心当好学生。在工作中,要充分尊重现有班子成员,尊重他们的意见,尊重班子原有的运作规则。多调查,少决策;多听取,少发言。第二,要从思想上带动。现在,一些地方贫困落后,很大程度上和村干部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有关。事实上,他们大多数还是想干一番事情的,只是认为村子条件差,做不了事。大学子村官要比他们看得更远,想得更深,就要引导他们树立信心,看到优势,重新焕发干事创业的热情。第三,要从团结上促进。你们在村里,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还得靠他们去发动群众,开展工作,必须把村班子团结好。我去年刚入村时,村班子情况比较复杂,村主任曾担任过多年书记,秘书和2名村骨干分别担任过村主任,各种关系比较复杂,个别成员之间曾有过隔阂。解决班子问题成为一切工作的当务之急。为此,我们找每个村干部交心谈心,引导他们认清形势,顾全大局。经过耐心努力,班子消除了矛盾,就能有效开展工作了。第四,要从制度上规范。很多村班子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照章办事,随意性大。大学生当村官、带班子,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依法办事,维护政策法律的严肃性,这是带班子的前提,也是我们大学生的优势。就如我们在扶贫工作中,构建了以村支部指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为重点,建立健全了十多项规章制度,村里大小事务一切按规矩办,用制度管人管事,大家都心平气顺了。总之,虽是个小助理等,也是带班人。事实上,通过工作实践,也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村官陆续当选为市、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还有不少大学生村官被推上村级组织主要负责岗位,有的担任了支书,有的当了村主任。

大学生“村官”们,以上就是我与你们提的建议和谈的体会,建议的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你们都是有文化、有见识、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一定会在新农村建设中建功立业,衷心祝愿你们走向成功。

第6篇:浅谈如何当好一名大学生村官

回顾半年多的大学生村官工作,让我感慨颇多,受益终生。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谈点个人的工作体会。

一、要树立信心

第一要有信心,有信心才有决心,才有实实在在的行动。信心,首先,来自组织的关注;其次,信心来自事业的召唤。

二、要转变角色

大学生到村任职,从学校到农村,面临新的环境和工作任务,首先要转变角色,真正从大学生转变为一个农村工作者,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结合我的体会,我认为主要要实现五个转变:

1、社会角色:从大学生到“村官”。要学会做不愿做的事;做细小的事,做吃亏的事,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其次,村官要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要求群众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比如打牌赌博,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坚决做到。

2、学习方式:通过在农村工作半年多的实践,使我看问题更切合实际了,与人共事更宽容了,开展工作更有耐心了。 “实践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高明的先生”。 “书上得到终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思考问题:作为一个村官,思考问题一定要更加深刻,更加全面。在工作过程中,要做到多调查,多观察,少表态,少讲话,切忌意气用事,偏听偏信;要尽可能听取多方意见,兼听则明。更要注意公道待人,公正处事,决不能偏袒一方、打击一方。做群众工作一定要因地制宜,把握群众复杂的诉求,协调好其中的利益关系。

4、生活习惯:大学生村官前面带着大学生三个字,实际上生活、工作都与大学生无关。在农村生活,就得把自己当作一个农民。在农村艰苦的条件下,要正确面对。在村里工作,一定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要有朴实无华的生活作风。古人说得好:“澹泊明志,宁静致远”。艰苦的环境,更能磨练我们的意志,强健我们的体魄。

5、人际交往:作为村官,一定要融入群众当中去,做群众的自家人,才能得到群众的理解,才能去指挥群众干事。“在农村不能嫌老百姓脏,不能嫌老百姓土。要不然是不能和他们打成一片的。”

三、积极开展工作

农村工作是门大学问。要端正态度,认真做事,提高本领,成为农村工作的行家里手。

1、当好领路人。作为一名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村官,应当充分利用自身知识、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努力促进村里的经济发展。

2、当好贴心人。大学生村官一定要取得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这就要求我们时刻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认认真真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3、当好带班人。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指出,先派大学生到村任职,就是要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作为组织派来的干部,上级是支持的;作为大学生,群众是尊重的;作为外地人,可以置身于利益冲突之外。

第7篇:如何当好一名干部

以项目化管理方式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必须处理好三种关系

中共萍乡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舒仁庆

以项目化管理方法,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是近年来各地构建惩防体系的有效举措。从我市推行“项目化管理、责任制落实”工作模式情况看,要进一步提高项目化管理水平,增强惩防体系构建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认为,必须着力处理好“统与分、点与面、虚与实”三种关系。

一、注意统筹兼顾,处理好统与分的关系

项目化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在于通过实施不同层面、不同个性、不同内涵的项目,来构建惩防体系。因此,在项目构建惩防体系过程中,应在系统谋划、项目择选、项目落实三个方面,处理好统与分的关系。一是抓好系统谋划,处理好工作模式上的统与分。以什么模式来抓,是项目化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的前提。各地、各部门应在准确把握惩防体系建设总体思路、总体模式的基础上,针对惩防体系建设差异性、复杂性、开放性和多样化的特点,有机融合上级部署,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要求,各自反腐倡廉实践需要,突出重点,进行系统谋划,解决好照抄照搬,上面怎么说,下面怎么做的问题,形成不同层面的工作模式,做到上下贯通,统分结合,才能更加有效地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二是突出项目个性,处理好项目择选上的统与分。抓什么项目,是项目化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的关键。惩防体系是由不同的项目构建而成,科学设计、择选好项目尤其重要。而设计、择选什么样的项目是由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反腐倡廉的实际需要所决定的,这必须把握不同项目的适用范围、层次和效果。从目前的工作实践上看,各地各级根据惩防体系构建的需要和反腐倡廉工作重点,都统一安排部署了一些重点工作项目,但有的地方和单位仅仅满足于这些规定项目,而疏于结合自身实际设计择选自选项目。因此,在按照上级统一部署落实规定项目的同时,应根据各自不同的实际情况,突出项目个性,择选好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自选项目,提升项目化推进水平,构建不同层面的惩防体系。三是加强组织协调,处理好项目落实上的统与分。我们在实施工作项目时,必须增强系统观念,强化统筹意识,加强组织协调,确保各项重点工作项目统得起来、分得下去、抓的上来、落得到实处。各单位对下达的项目任务,要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制定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把项目进一步细化,分解成若干子项目,明确项目具体内容、目标要求和时间起始节点。要将细化后的项目任务,再具体落实到部门和个人。在机关内部搞好“内分”,加强与班子成员之间的沟通,促使班子成员按照分工抓好职责范围内的惩防体系建设工作;在协办单位之间搞好“外分”,加强与协办单位的协调,做到责任明确、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在下属单位中搞好“下分”,加强工作指导,督促下属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落实。同时,建立信息反馈、台账管理、工作协调、检查考核等配套性推进机制,确保各个项目落实到位、取得实效。

二、注意突出重点,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

实践证明,以点带面是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在项目构建惩防体系过程中,也要注意运用这种方法,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打造亮点,通过以点带面,推动惩防体系建设全面协调发展。一是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牵涉面广,如果分不清工作的主与次,抓不住工作的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势必会顾此失彼,影响整体成效。因此,工作中,既要把支撑惩防体系的各个重点项目作为一个整体来抓,将其放到本地本单位大局中去谋划、去推动、去落实;又要注意突出制权、管钱、用人三个重点,围绕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制订落实措施,合理分布力量,整体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二是要破解难点,平衡推进。在项目实施中,各地、各单位对各自的项目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去抓好抓实,但有少数地方和单位,对涉及改革方面的内容、推进难度较大,关联性较大、涉及面较广,工作需要投入不少资金等项目,措施落实不硬,实际行动不够,对工作中出现的难点与“瓶颈”,不能积极地攻坚破难,导致惩防体系建设整体工作开展不平衡。因此,对于这些难点项目,各地各单位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拿出有效办法,按领域、分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突破,以重点领域的成效、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整体建设的推进,达到解决一个难点问题,改变一方局面的目的,共同推进工作任务落实。三是要打造亮点,示范推进。利用特色、亮点等典型进行示范引导,是促进工作落实的重要方法。近年来,不少地方和单位都探索总结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打造了不少亮点“品牌”,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有少数地方和单位对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工作思路不宽、工作方法不多,实践中真正叫得响、有推广价值的特色亮点极少,工作很难深化和延伸,以致工作层次和水平较低。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各地各单位部署工作开始就要注意培育好的亮点,树立好的样板,对符合发展方向的,积极开展试点探索;对条件成熟的,全面加以推进延伸;对已经取得成效的,进一步巩固深化,通过发挥先进典型的正面影响和带动作用,切切实实地把典型的号召力、榜样的吸引力转化为促进工作的动力。

三、注意虚实结合,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

虚与实的关系,实际上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两个轮子,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正确处理好惩防体系建设中虚与实的关系,就是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虚功实做”、“实功虚驭”、“虚实相融”,通过虚的指导和实的手段,将任务细化、使载体完善、促水平提升,最终达到体系构建的整体目标。一是虚功实做,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惩防体系建设工作任务繁重,如果整天忙于日常事务,不从大量繁琐的具体事务中“跳”出来思考问题、研究工作,对项目实施抓什么、如何抓、抓到什么程度思考不深、督促不力,必将影响工作项目的最终成效,惩防体系建设五年规划的蓝图也将变成“一纸空文”。为此,工作中,要善于虚功实做,立足实际,抓住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作前瞻性、战略性的研究,确定好既高度体现惩防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又要不脱离当前的工作实际和本地、本单位具体情况的工作目标;制定出清晰明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提出措施具体、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确保高标准、严要求落实好项目任务,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二是实功虚驭,选准抓手,丰富载体。完成任何工作都需要一定的载体和抓手,抓手是否有力,载体是否丰富,直接决定着工作的成效和水平。因此,各地各单位在推进惩防体系建设过程中,应紧密结合各自实际,设计好载体,选准好抓手,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思路清、方法明;运用好现有的被实践证明是行使有效的载体和抓手,将它们固定下来,精心组织,提高实效;积极创新载体和抓

手,把惩防体系建设的各项内容与制度建设、廉政建设、效能建设和单位的其他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贯穿于每个环节之中;不断完善和丰富载体和抓手,根据工作的实践和形势的发展,认真研究项目的规律和特点,对工作进行总结思考、整合提炼,该摒弃的要摒弃,该继承的要研究深化措施,不断赋予新内容,为惩防体系建设提供理论上的科学指导。三是虚实相融,善于总结,提升水平。惩防体系建设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每一次理论上的创新突破、每一个政策制度的出台等,都来源于大量实践的积累、试点的探索和基层生动实践的创造。但现实工作中,有的地方和单位在思想认识上、工作指导上存在着滞后性,对实践的总结、反思、提炼不及时、不深入,做了就丢,丢了就忘,不能发现问题,不会获取经验,形不成规律性的认识,不仅影响了具体工作的效果,甚至影响了惩防体系建设的进程和水平的提升。这就要求我们在落实过程中做到既要善操作,又要勤总结,善于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并加以完善提高;对偏差和失误要找准症结、弄清原由并纠正和改进,从实践中理出带全局性、根本性的工作路子,再用来有效指导工作,通过虚与实的有机相融和互相渗透,促进惩防体系建设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上一篇:教师技能大赛活动总结下一篇:苏州市住房补贴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