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2022-11-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时间的流逝过程中,我们不断接触各种事物,这些事物会带给我们一定的启发,对于这些心得体会,我们应当记录下来。如何让自己的心得体会更具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道德规范心得体会》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1篇:教师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研究

【摘要】近年来,少〖HJ1.2mm〗数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下降事件时有发生,因而教师的职业道德引起高校的深度重视,高校体育教师肩负着培育高校新型体育人才的重任,因而要加强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建設。从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研究结论等方面探讨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在现实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体育教师 职业道德规范 学科核心素养

体育教学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直接传播者,肩负着培育学生高体育职业素养能力和高职业道德能力的使命,新时代体育教师师德败坏的案例时有发生,这给高校体育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对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进行研究,是新时代全面提升体育教师综合素养的基础,对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开创性作用。

一、规范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的现实必要性

职业道德是体育教师最重要的素质,体育教师的师德师风关乎学生的健康成长,关乎社会风气,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近些年来,个别体育教师的师德败坏被曝光出来,违背了教育行业的原则性教学指标,严重破坏了良好的体育教学生态环境,这不利于体育行业的建设发展,新时期体育教师肩负着培育新时期体育人才重任,只有规范好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才能起到以身作则、立德垂范、为人师表的重大作用。

二、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敬业精神弱化,工作懈怠

现阶段大多数体育教师仅把体育事业看做是一种职业谋生手段,没有深刻了解该工作的性质,缺乏实际的责任感,个别体育教师甚至为了物质追求,对体育教学工作极其敷衍,因而出现上课停课、随意调课、以及找人代课现象,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工作懈怠,深刻影响了学校的体育教学秩序,也制约了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的发展。这主要原因是因为社会经济压力大,高校体育教师迫于现代生活经济的压力,主要追求的是利益上的得失,能有助于自身利益的才积极,于是一般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只是讲一些基本的上课知识就让学生自由活动了,只当体育教学是一种消遣的娱乐活动,忽视职业道德的崇高性,从而无法真正发挥体育教学的价值所在。

2.缺乏对学生的真正关爱,师德丧失

本来体育课程因其自身的多元化教学形式更容易增进师生间的良好关系,但是在当前体育教学中,部分体育教师缺乏对学生的真正关爱,导致出现对个别体育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讽刺以及惩罚,丧失师德。另外,教师也不愿意为学生真正付出,对学生的心理建设、思想建设完全不关心,没有做好相应的体育教学事故预防措施,很多体育教师一般让学生搬完器材就让他们各自活动,课后及时归还器材就可以了,这是相当不负责的表现,也容易造成相关的安全事故。这主要是因为体育教学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对体育教师的道德评价缺乏规范力度。现代体育教学在评价标准上一般是以体育教师的科研力度和教学业绩为重要衡量标准,对师德这块不太重视,造成了轻道德的狭义评价机制。

3.法律层面现实意志浅薄

当前大多数体育教师缺乏对体育法律现实层面的考量,认为体育教学对学校教育没多大实效性帮助,顶多是训练一下身体而已,因此对体育法律法规培训课程的参与力度不高,即便是参与了也是敷衍了事,没有注意听讲,导致对新出台的体育政策完全不了解,这在之后的体育教学中会产生相关不符合法律规范的道德行为,轻则给整个学校带来严重负面影响,重则深刻危害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另外,个别体育教师完全无视相关的法律,明知故犯,进而造成极其严重的恶劣影响。这主要是因为体育教师因自身自控意志的缺失导致的,在金钱至上的深度影响下,个别教师已经世俗化了,职业道德丧失,完全随波逐流,忘记真正的教学目标。

4.忽视学生体育的综合能力发展

虽然新时期体育教学已得到了高效的改革,但在现实层面上,很多体育教学的评价机制相当粗糙,绝大部分体育教师平时的体育教学都是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课后就拍拍屁股走人的状态,不管学生的训练成果,完全忽视对学生体育的综合发展能力,降低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堂的乐趣,从而无法对体育课程产生真正的热爱,这对学生的体育锻炼、心理发展极为不利,也不符合新时期体育教学的培养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三、规范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举措

1.学校要重视对教师师德工作的建设

学校要高度重视对教师师德工作的建设,相关领导层要深入了解体育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情况,建立相关的教学综合评价机制,把体育教师的师德表现作为工资待遇和晋升的考核依据,对表现优秀的体育教师给予相应激励,激发教师的师德建设,同时学校要进行全方位监督,通过建立师德档案来进行管理,及时记录相关教师的师德行为,保证教师日常行为规范。另外,还可利用互联网搭建师生之间的互动平台,加强师生间沟通,可开启学生评价操作,利用微信、意见箱、网络信息等方式,听取学生对体育教师的评价,然后及时反思,以便做好后期的工作。

2.强化体育教师的师德价值意识,加强师德培养

体育教师的师德价值意识培养对学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学校要强化体育教师的师德价值意识,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师德培养,要培养他们爱岗敬业精神和关爱学生的精神,学校可定期开展体育教师师德培训工作,深化体育教师对职业道德的关注度,提升他们自身的师德修养,另外学校要时刻督促教师要把学生当作主体,体育教师要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关爱他们,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对一些道德规范缺失的学生要及时进行指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强化教师的师德价值意识,从而促进学生成长。

3.增强法律法规建设,健全教师道德规范

近些年来,爆出了各样教师师德败坏的事件,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此要加强对教师师德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从而规范教师的师德行为,健全教师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建设,对严重败坏师德的体育教师要严格处罚,使教师意识到事件的严重性,从而提升自身对职业道德的深刻认知,以此提升整个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

4.增强体育教师的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体育教师的学科核心素养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而学校要高度重视对体育教师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定期开展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的培训,另外教师也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强化自身的自控力,注意自身日常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树立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拓宽自身的境界,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终身学习是增强体育教师的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关键,体育教师可利用网络技术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增强自身的学科综合素养,而且还要加强体育锻炼,另外要对照相关的职业道德原则,了解自身的情况,通过比对来进行修改,才能在学生心中形成典范,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发展。

四、结论

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体育教学中的重大内容,因而在教学中必须加强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建设,可从三个层面规范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层面:要求教师在日常体育教学中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以身作则,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不断增强自身的职业素养,把学生培养成新时期的体育人才。学校层面:进行全方位监督,建立相关的教学综合评价机制。法律层面:增强法律法规建设,健全教师道德规范,高效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从而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汉.体育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研究[J].运动,2018,(8):79.

[2]廖佩文等.现代大学体育素质教育的改革创新与发展[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1):

作者:曹丹 汤铎

第2篇:高校教师学术道德规范教育论析

摘 要:为了防范高校教师的学术不端行为,我们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教育应该结合社会现实和师德教育来进行。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规范(包括基本学术法律规范、学术引文规范、学术成果规范、项目研究规范、学术评价规范等)的教育。同时,应该注意形成有效的教育机制,实现教育的改进创新以及建立教育引导与制度保障相结合的机制。

关键词:高校教师;学术不端;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机制

中国高校有少数教师在学术研究工作中违背学术道德规范,存在学术不端行为。这些学术不端行为,影响了高校学术声誉,其“低投入、高收益”的特点导致了学术上“劣币驱逐良币”和“马太效应”的出现,严重阻碍了学术进步。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我们的学术制度体系不健全有关,也与对高校教师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不足有关。“我们在培养年轻的学术接班人时偏重于他们各自的学术领域,却忽视了那些让他们成为成功的负责任的学术公民所必需的其他知识和技能。”因此,我们必须要在高校教师中进行学术道德规范教育,以在高等学校建设一支具有强烈学术使命感、学术作风严谨、研究功底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学术队伍。

一、高校教师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方式

学术道德规范是学术研究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既包含学术内在伦理要求,也包含基本学术规范要求,是提高学术水平、实现学术积累和创新的根本保障。然而,我们在高校的师德教育中,对于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教育却是个弱点。因此,高校主管机构和各高校应该重视教师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工作。在工作中,应该注意教育的方式,以便取得良好的成效。

1 结合社会现实进行教育的方式。高校教师也具有社会人、经济人的属性,受到社会的影响,因此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进行教育才是一个有说服力的教育。当前实行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是一场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深刻变革,必然给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生活带来多样化。市场经济功利性和工具性的特点,一方面激发了人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也容易引发人们的私欲膨胀,导致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等思想蔓延。应该说,当前高等学校出现的学术泡沫、学术不端愈演愈烈现象,恰恰是社会上浮躁心理和功利思想在高校教师身上的集中映射。因此,教育管理机构和高校要教育教师认识到市场经济特性给学术研究领域带来的影响,学会辩证地看待商品交换法则和功利主义观念,防范信念迷失和道德滑坡;要教育教师淡看获得名利和荣耀的结果,而着重审视获得名利和荣耀的过程;要鼓励教师在学术研究中宁静致远,走内涵开掘、科技创新之路,而不能急于求成,走外延拓展、低水平重复之路。

2 结合师德教育的方式。师德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思想观念、职业精神等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诸多内容。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是师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结合师德教育来进行。教育管理机构和高校要教育教师自觉维护学术界良好的社会形象,努力以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服务于人民群众,回馈社会对高校教师的尊重;要置身于科教兴国的伟业之中,以培养人才、繁荣学术、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要增强献身科教、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正确对待学术研究中的名和利,反对沽名钓誉、急功近利等不良风气;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忠于真理、探求真知,自觉维护学术尊严和学者的声誉;要通过教育,努力使高校教师成为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严谨治学的力行者、优良学术道德的传承者。

二、高校教师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内容

高校教师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规范的教育。

1 学术道德教育。第一,进行学术道德精神的教育。学术道德是学术共同体内形成的为保障其学术活动的有效、有序与健康的社会目的学术研究的基本道德规范。教育管理机构和高校要进行经常性、有组织的学术道德教育活动,使形成高尚的学术道德追求成为教师的一种精神追求。要把国家和社会对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品质的要求内化为教师自身的学术道德诉求,促使严谨学风的回归和科学精神气质的重塑。要通过广泛深入的学术道德教育,使高校教师在致力于学术科研工作时明辨是非,树立以创造性的学术研究为荣、以投机性的学术研究为耻的道德观念;通过道德塑造,形成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努力做学术道德和良好学风的维护者、践行者和弘扬者。第二,进行学术诚信教育。“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信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一直处于核心地位。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看,社会与学术机构、学术人员之间存在的“委托—代理”的契约关系也需要信守和践履承诺。诚信在学术研究活动中既具有认知的意义,又具有社会道德的意义。西方许多大学深刻地认识到学术诚信的重要意义。普林斯顿大学的学术章程《前言》中写到:“普林斯顿大学是一个知识分子的社区,这一社区拥有丰富的知识、技术与信息资源,可供师生们共同追求学术兴趣……从各个方面来讲,诚信是这一知识分子社区的核心道德。”

国内许多大学以前对学术诚信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现在必须要加强。我们应该在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课程中设置有关科研诚信以及科学家和工程师社会责任方面的内容;在青年教师岗位培训中进行诚信品德和“科学研究伦理”的教育。要通过网站、宣传短片和定期出版科研诚信刊物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来培养和督促学术诚信,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诚信氛围。

2 学术规范教育。学术规范教育包括学术法律规范、学术引文规范、学术成果规范、项目研究规范、学术评价规范等方面的教育。

关于学术法律规范:要使教师通过了解《著作权法》、《专利法》等学术研究的相关法律、法规,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增强学术法律意识,承认并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钻法制的空子。同时使教师了解国家有关部委颁布实施的学术规范的文件,如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科学技术部《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等,并在学术研究中严格遵守以上规范的原则、精神和具体规范。

关于学术引文规范:要使教师了解学术论著写作中引文的原则和正确方式。了解引文应以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为原则;凡引用他人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应详加注释;不得将未查阅过的文献转抄人自己的引文目录或参考文献目录中;引证内容不得构成创造性作品的主要部分或核心内容;对已有学术成果的介绍、评论、引用和注释,应力求客观、公允、准确,等等。

关于学术成果规范:要使教师了解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要教育教师在学术研究中充分尊重和借鉴已有的学

术成果,注重调查研究,在全面掌握相关研究资料和学术信息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研究方案;要了解学术成果不应重复发表,另有约定再次发表时,应注明出处;学术成果的署名应实事求是,署名者应对该项成果承担相应的学术责任、道义责任和法律责任。

关于项目研究规范:要使教师了解项目申请时的真实性要求与项目研究规范,认识到申请课题只重视“拿到”而不重视“完成”项目是非常错误的观念;在科研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应该依据包括项目申请书、计划任务书与项目预算书等正式承诺,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约定的义务;在科研项目研究过程中,所有的科学研究活动应该严格遵守目前科技界公认的行为准则。

关于学术评价规范:要使教师了解学术评价的基本运作程序,以及学术评价中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要求;了解对基础研究成果的评价,应以学术积累和学术创新为主要尺度;对应用研究成果的评价,应注重其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了解学术评价中的同行专家评审制、回避制度、民主表决制度、结果公示和意见反馈机制等的内容和实施办法。

三、高校教师学术道德规范教育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努力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有关方面大力支持、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将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纳入学校校风建设的整体工作之中,进行统筹规划和分步实施。教育管理机构和高校要多渠道、分层次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要经常开展以学术道德规范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师轮训,并使其制度化。要充分利用高校各种资源,以多种渠道和途径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力度,营造教师严格自律的良好学术道德氛围。

其次,重视教育创新。应该在学术道德规范教育过程中力求实现观念创新、机制创新、内容创新、手段创新和载体创新。例如,在互联网时代要注意建设学术评论的网站,以提供有关学术道德专题学术讨论会的内容、重要的学术报告和论文等,并在网上广泛讨论不同学科领域在学术伦理道德方面存在的特殊问题,深入分析各种介于不端行为和合理行为之间的案例。

第三,教育引导与制度保障有机结合。只有把教育引导与制度保障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保障贯穿于学术伦理教育与学术规范教育的全过程,才能逐步构建起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长效机制。为此,高校应该组织全体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广泛参与讨论修订相关规章制度;要分学科建设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类(研究方法、工具书介绍、研究规范、研究现状)课程,编发学术规范细则和典型案例;要在教师上岗培训时,进行学术道德规范的教育。高校只有有效形成了教育引导与制度保障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机制,才能真正使教师将学术道德规范自觉地内化为自身科学活动的行为准则及价值取向。

作者:李文珊

第3篇: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刍议

摘 要:幼儿的言语、行为有其特殊性,对幼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从幼儿教育呼唤仁慈之心、仁慈之心的内涵解读、仁慈之心的实践要求三方面入手,深入剖析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构,以促进其良好职业行为习惯的形成。

关键词: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构

作者简介:李莹,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已进入一个相对稳定发展的阶段,各种形式、不同规格的幼儿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目前学前教育质量整体有待提高,学前教育事业面临着从争取入园资格到争取优良教育资源的需求转变,这些都对幼儿教师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中明确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长期以来,幼儿教师职业道德问题饱受非议,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相应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标准亟待出台。

一、幼儿教育呼唤仁慈之心

1. 职业道德规范的缺失。由于幼儿教育领域的特殊性,幼儿认知能力、表达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的特殊性,幼儿教师较容易出现师德问题。2017年教育部颁发的《教育部教师工作司2017年工作要点》中虽已提出要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落实立德树根本任务,但未给幼儿教师的师德建设提供明确标准。目前,我国仅存在中小学教师规范,但尚无明确针对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这也是幼教领域的突出问题之一,无疑成为了制约幼儿教师师德建设的瓶颈。[1]此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发布为广大幼儿教师科学的实施保育、教育提供了借鉴与保障,但幼儿教师是否能真正履行应尽职责,师德建设是否合乎众望,教师队伍是否能真正做到“幼有所育”,尚无从知晓。

2. 仁慈之心的需要。在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建构中,应强调教师的仁慈之心。首先,这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3-6岁幼儿身心发展具有其特殊性,学龄前期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尚不完善,认知仍在发展,心理和行为也都表现出很大的不稳定性,个性特征尚未最终定型。幼儿园是幼儿走出家庭之后第一个认知的世界,是参与除父母之外的社会交往的地方。教师切不可对幼儿随意实施惩戒,对幼儿的需要不管不顾,甚至打骂、虐待幼儿。教师应关心、爱护幼儿,陪伴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并利用适宜的方式帮助幼儿为后继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而这些目标的达成,需要教师以“慈幼”的观念时时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需要仁慈之心的情感对教师进行规范。[2]其次,由于幼儿教师工作性质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个职业并不容易。幼儿教师不但要具备一定的知识道德素养,还要有专业的技能素养;幼儿教师不但要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更要注重幼儿的心理健康。此外,幼儿教师普遍还面临工资待遇低、社会认同感不高、职业倦怠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决定了幼儿教师应以仁慈之心对待工作,以仁慈之心帮助幼儿健康成长。

二、对幼儿教师仁慈之心的内涵解读

1. 尊重理解幼儿。(1)了解幼儿需求。幼儿发展的年龄特点和规律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先读懂幼儿,并以此作为教育的起点和依据。幼儿教师要与幼儿进行平等交流,设计教学活动时,不能只顾着教学目标的实现,还需照顾到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及其真实需求。做到一切活动以幼儿为主体,以幼儿发展为前提,以幼儿需求为目标。其次,教师要学会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真正地了解幼儿需求,而非自我揣测。幼儿不同于成人,他们认知事物、表达情感的方式与成人不同,幼儿教师要对幼儿有耐心,认真倾听幼儿的表达,尊重他们的观点与意见。

(2)尊重理解幼儿言行。首先,教师要承认幼儿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要尊重每个幼儿的人格特征,尊重幼儿的言行。其次,教师还要充分理解和认识到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在教学活动中仔细观察幼儿,注意到每一位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2. 对幼儿关注、宽容。(1)关注并非完全接近。教师不应为避免意外发生就时时刻刻紧跟着幼儿,甚至不惜限制幼儿的活动范围,而是要给幼儿一定的空间,让幼儿充分表现自己。幼儿教师不应包办代替,而是要相信幼儿的能力,给予幼儿充分的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让幼儿逐步实现自我管理。教师不应把幼儿当成发展不完全的人,认为幼儿需要成人单方面的帮助助其成长,而是要鼓励、支持幼儿在活动中进行自我强化。

(2)宽容并非纵容。当幼儿犯错误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正确对待,持以宽容之心,鼓励、引导幼儿承认错误,帮助幼儿总结、提升经验,使其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教师还要意识到,宽容并非纵容,不能以幼儿年龄还小、身心发展处初级阶段等理由纵容幼儿犯错,而不施加教育。幼儿在犯错误时一定要及时指出,使其认识到错误,提升幼儿认知水平。其次,教师一定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幼儿教师不同于其他学段教师,除了在幼儿学习方面要施加教育,在幼儿生活方面还要给予照顾。如园所中,幼儿出现打闹的情况,教师一定要在充分观察,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再对幼儿施加教育,不要因为对个别幼儿的刻板印象就断定其是事件的引发者,避免伤害幼儿的自尊心。再如,当个别幼儿行为出现偏差时,教师应当及时对幼儿进行教育,辅以家庭教育,帮助幼儿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具有慈爱之心。教师需秉承“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对待幼儿,要把每一位幼儿都当成自己的孩子般来关心爱护。教师应从慈爱之心出发,爱护幼儿、关心幼儿的需求,时时处处为幼儿着想,懂得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以及年龄特点,真正做到爱护幼儿。

三、对幼儿教师仁慈之心的实践要求

1. 发源于对幼儿的热爱与了解。幼儿教育本身就是爱的体现,受教师发自内心的良好愿望和职业良心的驱使。“热爱幼儿”是幼儿教师的基本美德,每一位教师都不可缺少对幼儿的爱。教师对幼儿的爱,能在教师和幼儿之间形成一个依恋性的情感体验,使幼儿乐意和教师交往,并在教师那里找到温暖和安慰。幼儿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善良可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幼儿教师这一行业献上自己的微薄之力。

2. 成长于对职业的认同与追求。(1)幼儿教师要增强职业认同感。职业认同源于职业本身的吸引力和对职业的兴趣,职业认同是幼儿教师“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前提。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往往迫于就业压力、薪资待遇而不愿从事幼教职业。[3]虽然近些年来国家一直在努力提升教师的薪资待遇,但幼儿教师的工资水平依旧不太乐观,尤其是聘任制或合同制的幼儿教师,工作辛苦,工资却比其他教师低得多。这就造成很多师范生毕业转而选择其他职业,即使已经从事幼教工作的毕业生,也受到职业认同感降低的影响纷纷转行。即便勉强留在本职工作上,也出现了职业倦怠,甚至打骂、体罚幼儿的情况。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幼儿教师们就越要发现工作中的美,增强职业认同感,乐业敬业,常怀仁慈。

(2)坚定教师信念。初心易守,始终难持,如今的幼儿教师正是在这样坚持着。事实上,幼儿教师能够常怀仁慈之心是一个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教师只有对其从事的职业及道德要求有自己的认识、领悟,并将其坚定为自己的信念,勿忘初心、砥砺前行,才可以达到自我实现。

3. 成熟于对人性的升华与定位。常怀仁慈之心是构建社会和谐的根本要求。幼儿教师的常怀仁慈能使幼儿效仿。幼儿教师需要在教育过程中秉承匠人精神,心怀仁慈,落于实践,不断升华,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使幼儿从小具备仁慈观念,进一步使这种人性升华。常怀仁慈是人性发展的趋势。常怀仁慈最终要促进幼儿良好的性格品质的形成,促进社会的健康和谐,促进人性的升华与定位。

参考文献:

[1] 彭香霞.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师德教育现存问题反思——以地方本科院校为例[J].新课程研究(中旬),2014,(10):31-33.

[2] 童宏亮,亓兰真.专业化视域下的幼儿教师师德建设审思[J].教育科学论坛,2015,(22):10-14.

[3] 方凌雁.論专业化视野下的教师职业道德[J].教育科学研究,2001,(10) :59-62.

责任编辑 郝 婵

作者:李莹

第4篇: 教师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

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

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

一、 坚定信念,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作为一名教师是无尚光荣的,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

重大的作用。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必须首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

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

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

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的道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层内涵,也是一个民族在教育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行为,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民族精神的动力之源。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项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这一工程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

二,不断进取,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现今社会是知识社会,学习的社会,知识更新加快。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以宽广扎实的业务

知识和专业技能,真正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尤其是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教学实

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学生的目标。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是一个空洞的思想外壳,它是教师高尚的人格品质和娴熟的业务技能与

执着的敬业精神的结合点。面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世界,教师不能墨守陈规,固步自封。面对挑战和机遇,

我在教育教学中树立起了“终身学习”“永远探索”的思想,要潜心学习理论,运用理论,为教育事业不停攀登,终生奋斗。在工作实践中,教师应十分注重自身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拓宽知识视野,以此来

作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三、无私奉献,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奉献是世世代代进步人类所尊崇的高尚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道德境界。一名教师应该对学生无私奉献。热

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与自己直接服务对象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 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更困难。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

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教育爱,作为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其内涵极为丰富,既包括要求教师

精心热爱学生,又包括要求教师精心教育学生。总之,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

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

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

第5篇: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心得

经学习了教育部出台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到党和政府对我们教师这行业的职业道德的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对教师职业素质的高度关注。

我们能作为一名教师是无尚光荣的。俗话讲:要干一行爱一行。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要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必须首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我们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我们每一个教师的道德行为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终生献身教育,并用自己智慧的钥匙,打开学生踏入科学知识的大门,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爱心。教师的工作,面对的不是机器,而是千差万别的生命,多少颗敏感的心灵。因此,很多教育专家呼吁,教育的手段千差万别,但唯有爱,才是最永恒的旋律!但是我们平时的工作中经常会把爱丢失,面对各方面表现不尽人意的学生,老师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自己的不满、气愤、呵斥。然而我们不在意的训斥会折断多少正欲起飞的翅膀。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我们:不要把我们的儿童看成是能够顽强克服困难的英雄。深受全国教师尊敬的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是传播爱的楷模。当他把一个平时几乎从未发言、但在老师的关爱下开口说话的孩子轻轻抱起的时候,孩子在一霎那间溢出的幸福的眼泪曾让多少为人师者扪心自问。公开课上,为了让讲台下的孩子看清黑板下面的字,于老师轻轻蹲下身去板书,黑板前,只留给一个白发苍苍的头。一代教育大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如何关爱学生作出了最好的诠释。爱,不是挂在口头上的,要让它流动到指尖,摸一摸那个回答错问题的孩子的头;抱一抱那个犯了错吓哭了得孩子;它将最终内化为一种人格的魅力——学生希望亲近你。

教师职业道德中提出了“终身学习”这个响亮的口号,但是在我们教师的意识中却绝对不能只是口号,而是要踏踏实实,有张有弛的做好计划,付诸行动的。我们的教师个人发展档案上有这样几个小的方面:板书(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多媒体教学等,这就是教师的基本功。试问几句,在黑板上写上几个字,然后自信的对同学们说:看,漂不漂亮,你敢吗?孩子发达的形象思维要求你随手画出一座大山,一匹马、一只猫、一座大房子,你能吗?现代教育方式要求你在教学中自然的融入各种媒体技术,你行吗?„„很惭愧,我还不能,补吧。每天中午练字的时间跟着同学们一块儿练字、课间的时候跟着孩子学个简笔画、最好自己动手多做课件,不要完全依赖于下载„„不管怎样,教师的基本功一定要扎实。 学习了才知道自己有多少不足,思考了才发现其实经验就藏在平时一个个教学活动的细节中。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必须有一杯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当自己真正深入到教育教学工作当中之后,才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功夫在课外”。要不断读书,不断进取。“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 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时常要读书, 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 上课就越轻松。” “学无止境”做了教师,对这句话的理解又深了一层。有一句话说得好,一个人读书的厚度决定他人生的高度。对一名教师来讲,读书更是我们的职业要求。为此,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都值得。

百年大计,教育为根本;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用崇高的师德塑造人。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第6篇: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宁阳第十一中学

张燕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一、坚定信念,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作为一名教师是无尚光荣的,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必须首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的道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层内涵,也是一个民族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行为,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民族精神的动力之源。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项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这一工程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

二,不断进取,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现今社会是知识社会,学习的社会,知识更新加快。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以宽广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真正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尤其是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目标。

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是一个空洞的思想外壳,它是教师高尚的人格品质和娴熟的业务技能与执着的敬业精神的结合点。面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世界,教师不能墨守陈规,固步自封。面对挑战和机遇,我在教育教学中树立起了“终身学习”“永远探索”的思想,要潜心学习理论,运用理论,为教育事业不停攀登,终生奋斗。在工作实践中,教师应十分注重自身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拓宽知识视野,以此来作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三、无私奉献,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奉献是世世代代进步人类所尊崇的高尚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道德境界。一名教师应该对学生无私奉献。

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与自己直接服务对象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更困难。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育爱,作为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其内涵极为丰富,既包括要求教师精心热爱学生,又包括要求教师精心教育学生。

总之,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到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

学习《教师礼仪规范》心得体会

宁阳第十一中学 张燕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人和塑造人的神圣使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是为人师表,是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师作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教师应当成为讲究礼仪的典范。 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的去塑造自身的人格使其由内而外散发出特有的气质,在灵魂深处影响学生,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健康人格。 教师怎样去塑造自身的高尚人格呢?我想教师应注意衣着、言谈举止、思想和涵养。

在衣着方面,教师的衣着整洁、典雅、合群,是具有导向和潜移默化影响的。教师的职业特点,就决定了教师的着装可以时尚,可以新潮,但不能独出心裁,不能奇装异服,应在简洁之中体现端庄,不能以前卫体现个性,不要过分张扬。且在注重外在的衣着打扮之外,更要注重内在德行的修炼,做到自然适度。

在言谈举止方面,要求教师在教育学生做人的道理或对学生提要求时,自己必须也是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效仿,就是孔子曾说过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我们教师要努力规范自己的每一句话语,规范自己的每一个行为,这不仅仅是展现教师良好形象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要使用文明的语言,使学生产生美感、亲切感,从而增进师生感情。在教育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使用文明语言,不仅有助于思维、情绪的完美表达,还能使学生产生美感、亲切感,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在思想及涵养方面,“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更新观念,钻研业务,成为有良知、有新知、有真知的合格教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要使学生潜意识里学会宽容、尊重他人。做为教师,还应加强自身的人格塑造,要做一个高尚的人,有着良好素质的人,这样你的一言一行才能感染你的学生,美化他们的心灵,否则,也可能污染他们纯洁的灵魂。相信合格的教师才能塑造合格的学生。

非常感谢学校给予这次学习《教师礼仪规范》的机会,这使我意识到教师其实就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自己的品德情操、处世态度、一言一行都在影响学生,学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对照。我也从思想上认清了自身肩负的责任,明白了“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的深刻内涵,学习到了如何使自己成为学生最亲近、最信任、最崇敬的人。

第7篇:《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教师:张玉虎

加里宁曾说过:“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夸美纽斯也曾说:“教师是太阳底线最光辉的职业”; 作为一名教师,师德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因此教师这一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艰巨、繁重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是我们的天职。

通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版),规范共有六条: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这六条规范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规范教师的育人行为,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具体表现。体现了教师职业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一、爱国守法。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业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实现爱国守法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

一、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第

二、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之责权利;第

三、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做到这一点。

二、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实现爱岗敬业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

一、对工作高度负责;第

二、认真备课上课;第

三、认真批改作业;第

四、认真辅导学生;第

五、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生活中,教师是朋友,是父母;学习上,教师引导者。教师用爱心与学生进行沟通,用“爱”教育学生。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第

一、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公平公正对待学生;第

二、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第

三、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第

四、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和道德核心。教师工作具有复杂性,不但承担着教书,而且还需要育人。作为教师应当做:第

一、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第

二、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第

三、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

四、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为人师表是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学生具有向师性,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所以作为教师,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第

一、教师要坚守高尚的情操,知荣辱;第

二、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第

三、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第

四、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第

五、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第

六、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第

一、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第

二、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以上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的心得和体会,教育行业只讲奉献,将贡献,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首先应该正确认识新形势下的“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从自身出发,提高自身修养。

第8篇: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盘县第五中学 彭蕾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也就是我们说的职业道德,只有这样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一、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使我更加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作为一名教师是无尚光荣的,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必须首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终生献身教育,并用自己智慧的钥匙,打开学生踏入科学知识的大门,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二、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让我更加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更困难。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这种道德情感,才能产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才能千方百计的去教好学生。

三、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使我明白今后一定要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现今社会是知识社会,学习的社会,知识更新加快。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以宽广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真正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尤其是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目标。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是一个空洞的思想外壳,它是教师高尚的人格品质和娴熟的业务技能与执着的敬业精神的结合点。面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世界,面对挑战和机遇,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树立起“终身学习”“永远探索”的思想,要潜心学习理论,运用理论,为教育事业不停攀登,终生奋斗。在工作实践中,应十分注重自身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拓宽知识视野,以此来作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平常对历史不太感兴趣,因而历史方面的知识也就比较薄弱。每当我上此类的课文前,我总不敢怠慢,总是利用周围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如相关书籍、网络等,学习了相关知识后,才走进课堂,生怕不这样做了,会误人子弟。如前不久,我上了一课是《负荆请罪》,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走进蔺相如、廉颇这两位人物的精神品质及思想言行,我就能过电脑查阅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自己胸有成竹了,上课时对学生介绍时也就有声有色了,学生也就更容易理解文本,走进人物。因而,今后我要更加认真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四、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使我明白了凡事都要以身作则。

教师从事的是培养人的工作,教师劳动最有影响力的就是“言传身教”,也就是说教师是用自己的学识、思想品质和人格魅力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无论哪一层的学生都自觉或不自觉的把教师当成自己的榜样。教师是学生学习做人的参照对象,所以人们常说“教师是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以身作则要求了教师做事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还要求我们仪表端庄,大方得体。否则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

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让我受益非浅,我会用它时刻的鞭策我自己,让它成为我教育事业中的一盏明灯。只有当你不断地致力于自我教育时,你才能教育好别人。而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造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第9篇:《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通过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 学习,作为一名教师,我感到任重道远,有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第

一、要热爱教育事业。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寂寞,甘于辛劳的。 第

二、要热爱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爱将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了“我们”的关系。爱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达到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的烦恼。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 第

三、要学无止境。教书育人是一项重大的严肃的工作,来不第

四、要为人师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视孩子的行为习惯,教授做人的道理,“要立业,先树人。”得半点虚假,敷衍马虎,因此,我会勤奋学习,走在时代和学生发展的前头。 第

四、要为人师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视孩子的行为习惯,教授做人的道理,“要立业,先树人。” 第

五、要乐于合作,善于合作。

上一篇:餐饮服务技能的认识下一篇:创新创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