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创业理论与全面创业模型的构建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创业的本质

创业一词在英文中有多种表述方式,比如,…start…your…business、start-up、create…new…venture等等,这一类的解释主要表述了开公司、办企业的含义。一些更为专业的解释,指出创业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对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然而,不论是学术界还是企业界,对创业一词最为专业的表述方式则是“entrepreneurship”,这一点在国外的学术界已经达成基本的共识(林强、姜彦福和张健,2001)。enterprise和entrepreneur两个单词较为简单,一个是“企业”,一个是“企业家”。而entrepreneurship对大多数人来说则较为生了。我国学术界以前通常将entrepreneurship…翻译成“企业家精神”,目前则翻译为“创业精神”“创业”。

我国的商业理论大多来自于西方,因此,要较好的理解创业这一概念,则需要从entrepreneurship着手。而要理解entrepreneurship…这个词的内涵,则需要先从entrepreneur入手;则是由于在英语系国家也较少有能把entrepreneurship解释清楚的;他们很少直接对entrepreneurship下定义,而是较多的来解释清楚entrepreneur。

entrepreneur最多译作“企业家”,也有人译作创业者,起源于法语entreprendre,意指“承担(undertake)”,最早可以在法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Richard…Cantillon,…1680-1734)的著作《商业概论》中找到对它的论述(林强、姜彦福和张健,2001)。而真正将entrepreneur推广使用的是法国另一个经济学家、作家让·巴蒂斯特·萨伊(Jean…-Baptise…Say,1767-1832),…这主要是由于萨伊不满“承办者”(undertaker)和“促进者”(promoter)这样的粗浅的词语(吴振阳,2005)。现在我们可以将entrepreneur解释为“敢于承担一切风险和责任而开创并领导一项事业的人”,带有冒险家的意思。

在萨伊的基础上,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得(Joseph…A.…Schumpeter,…1883-1950)可以说是在企业家的研究上最具影响力。在他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指出,企业家就是“经济发展的带头人”。熊彼得在《经济发展理论》这本书中还首次提出了“创新”这一概念,他将其定义为“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乔梁等,2014)。他认为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的创新者就是企业家。熊彼得将企业家视为创新的主体,甚至可以说创新是判断企业家的唯一标准;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企业家需要不断创新。

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便对熊彼得的理论进行了发展。德鲁克(2009)指出entrepreneur总是寻找变化,对其做出反应,并将其视为机遇而加以利用。他认为entrepreneur和entrepreneurship的本质就是有目的、有组织的系统创新,而对entrepreneurship(企业家精神)则有如下阐述:

“企业家精神既非科学又非艺术,而是一种实践。”

“任何有勇气面对决策的人,都能够通过学习成为一名企业家,并表现出企业家精神。因此,企业家精神是一种行动,而不是人格特征。它的基础在于观念和理论,而非直觉。”

因此,我们可以将entrepreneurship简单理解为:拥有创新精神,开创某项事业的实践和行动,也即是创业;而实施这一行动的人便是创业者,也就可以将其称之为企业家。

对创业概念的梳理可以帮助我们重新体会到e n t r e p r e n e u r s h i p的精髓所在,并能够区分创业(entrepreneurship)与开公司的区别了;还可借此来区分一些人和一些行动是否分别属于创业者(或企业家,entrepreneur)和创业(或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

二、全面创业理论

从前文的分析不难看出精神对于创业来说有着某种极为重要的意义。有人说“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能成就某种事业”。精神之于创业的作用可见一斑。英国Exeter大学的John…Bessant(约翰·贝赞特)和英国Sussex大学的Joe…Tidd(乔·蒂德)的书籍《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中认为这种精神是“有激情、有远见的计划,睿智地运用工具,精力充沛地执行战略和有冒险倾向性的判断力相结合的一种人类特性”(2013)。

苹果公司“思不同”宣传活动的广告词写道:致那些疯狂的人、那些反叛分子、那些麻烦制造者、那些异想天开的人。当有些人把他们视作是疯子时,我们把他们看作天才。因为只有那些妄想改变世界的人,他们才正在改变着世界。我们常听人说:“天才和疯子只有一线之隔”,英特尔的创始人之一安迪·格鲁夫(Andy…Grove)也说过:“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些话的意思与苹果公司的广告词大抵相同。做一个拥有企业家精神的特立独行的人,让身边的事物“保持高度的灵活性与自我更新能力”。正如德鲁克(2009)在书中所构想的“企业家社会”的那样,创新与创业将“成为我们的社会、经济和组织维持生命活力的主要活动。”而企业家社会的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参与,甚至需要每个人的参与,我们需要开启一个“全面创业”的时代。

那么,“全面创业”的概念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民创业”又有什么异同呢?

首先说相同点,这两者的出发点是一致的。这源于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待“创业”,熊彼得(1990)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中主张由创新的企业家所引发的动态失衡才是健康经济的“常态”。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国政府试图通过创业经济来重新带动我国经济技术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自然导致了“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全民创业”等的提出。…

三、全面创业模型的构建

基于全面创业理论,本文构建了一个全面创业模型(Total…Entrepreneurship,TEM;见下图),用以认清和践行“全面创业”的理念。

在这个金字塔形的全面创业模型中,自下而上将创业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基础创业、一般创业和进阶创业(学术创业)。

基础创业层的英文名使用的是Venture和New…journey,意指任何“有意义的冒险”和“新的旅程”都应纳入创业。

一般创业层的英文名使用的是Start-up,意指创建新企业或新机构。

进阶创业层的英文名则直接使用了Entrepreneurship;该层所取的另一个名字叫“学术创业”,这是因为学术界对创业(Entrepreneurship)一词具有极为深刻的理解,我们对Entrepreneurship理想的认识应该是极具企业家精神的创业行为,并为社会创造有极大价值,甚至带动经济发展或社会发展。因此,我将Entrepreneurship这个分量极重的词放入金字塔顶层,这一层人数不多,但却应该是每一个创业者向往的目标。

四、全面创业模型的进一步探讨

在全面创业模型的每一层里还使用了商业创业(BE)、社会创业(SE)和其他创业(OE)的划分来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

商业创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创业,而社会创业则通常是非营利的;不过需要说明的是“社会创业不仅仅是慈善活动或者做美好的事情,而且还要在追寻不同目标的基础上借鉴商业创业的方法”。此外,社会创业正在成为重大商业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可以使用“社会责任”或“公共关系”来解释。

而基础创业中的商业创业和社会创业则更加关注盈利和公益;比如,某人发现在商场门口进行小提琴演奏可以获得路人的物质奖赏而乐此不疲;比如,某人总是利用周末的时间去养老院做义工;等等。

在金字塔模型中,基础创业作为最底层,是所占面积是最大的一层。核心竞争力理论创始人之一的普拉哈拉德(Prahalad)曾在其《金字塔底层的财务》(The…Fortune…at…the…Bottom…of…the…Pyramid)一书中指出社会底层具有巨大的商业潜力。其实,许多领域或事物都存在“金字塔底层的潜力”,创业也不例外。底层创业(基础创业)同样具有巨大的力量,以及底层创业是一般创业和进阶创业的基石。金字塔结构除了展现出事物的一般规律外,还告诉我们如果想增大上层的面积,最好的办法就是加长三角形底边,也即是增大底层面积。

所以,全面创业的着手点不是从“开公司和创办企业”这样的中间层开始的,而是关注更为底层的创业。将“企业家精神”全面引入全社会,重视精神的作用。当我们鼓励全社会进行不同层面、不同程度的创新、改变、尝试与实践,我们相信目前我们正在直接推动的企业兴办现状会自己随之而来,而且其质量更高、生命力更强;当然,进阶创业同样也将不断增多。有诗云:“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底层创业便如这苔藓般,其花虽然无法与牡丹争奇斗艳,但只要能够开放,结出种子,繁衍后代,便是生命的胜利;而“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却展现出苔藓拥有着牡丹等花难以企及的旺盛的生命力。

五、结语

本文在梳理创业概念及创业本质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创业”这一理论,该理论旨在从企业家精神出发,以实现“企业家社会”为目的。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完成了“全面创业模型”的构建,该模型更多的是为了对目前的创业本质进行更清晰和系统地梳理,关注“底层创业”,同时为全社会创业和中国的企业家社会构建提供实施路径。

摘要:在当今的中国乃至全世界,创业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中的强劲推动力,创业型经济逐渐成为许多国家的主要经济形态。深刻的理解创业的概念与其本质将有助于我们较好地实现这一重要任务。本文通过梳理创业概念与其本质,提出并阐释了“全面创业”这一新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全面创业模型”,通过对全面创业模型的分析以期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创业,并进行创业实践。

关键词:创业的本质,全面创业理论,全面创业模型

参考文献

[1] 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 林强,姜彦福,张健.创业理论及其架构分析[J].经济研究,2001(9):85-96.

[3] 乔梁,邓璐,阳运清.管理2.0时代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路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9):2-3.

[4] 乔梁,张海波.区域因素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影响研究[C].电子商务专业办学特色的探索与实践.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8:112-117.

上一篇:论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下一篇:井下工具试验装置的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