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银行

2022-12-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农业发展银行

农业发展银行改革与现代农业金融需求协调发展探讨

摘要: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处于改革的十字路口。笔者认为,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不仅不能脱离政策性银行的性质,而且必须紧特围绕现代农业经济发展需求这一主题,这样才能使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更好更快地进行。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业务发展概况的阐述,分析在现代农业经济金融需求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农业政策性银行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探讨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改革与发展的功能定位和目标趋向。

关键词:农业政策性银行 农村经济 协调发展

一、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一)贷款总量逐年增长,支农力度不断加大

随着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展,农业发展银行信贷总量快速扩大。2004年末,农业发展银行贷款余额为7189.84亿元,2008年末增加到12192.79亿元;同时,农业发展银行贷款增速也在逐年提高,2004年末贷款增长率为4.17%,2008年贷款增长率为19.25%,上升了15.08个百分点。贷款总量的增长和贷款增速的提升,反映了农业发展银行支农力度在不断加大。

(二)经营业绩逐年向好,支农基础逐渐牢固

自2004年信贷业务领域放宽以来,农业发展银行经营业绩实现了重大跨越,营利能力不断提高,经营利润逐年增长。2004年其经营利润为24亿元,2008年达到204.11亿元,年平均增长70.75%。经营业绩的日益提高,说明农业发展银行逐步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自身的向好发展为其在农村金融中发挥骨干和支柱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业务多元趋势明显,支农领域纵深发展

2004年以来,农发行进入业务转轨与扩展阶段,在立足于政策性业务的基础上,准政策性业务及商业性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业务范围在原粮棉油信贷业务的基础上,逐步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小企业等领域拓展,业务范围的多元化拓展使农发行向支农领域不断向纵深发展。目前,农业发展银行仍然在为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地支持“三农”提供可能和打开空间。

二、农业发展银行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存在不协调性

新形势下我国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迅速,农村各融资主体对资金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融资需求日益多元,涵盖农村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对政策性金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农业发展银行的发展滞后于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性。

(一)经营管理模式不够科学,影响了政策性支农作用的发挥

农业发展银行的经营管理是准行政化的,实行自上而下垂直集中的管理体制,各级分支行在总行的授权下开展经营活动,缺乏经营自主性和灵活性,使分支机构很难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需求变化对预期投资领域做出相应的动态调整,使很多急需政策性金融支持的涉农领域得不到支持,降低了农业发展银行的支农效率,也影响了其政策性支农作用的发挥。

(二)信贷资源运用过度集中,政策性支农的作用不够突出

对相关数据的分析显示,尽管农业发展银行信贷总量随着业务领域的拓展快速扩张,但过度集中于政策性粮棉油贷款的特点仍很突出。下表中数据显示,近5年农业发展银行粮棉油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一直维持在70%以上,粮棉油收购、储备和调销等信贷业务在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发展中,仍占据绝对主体地位。虽然农业发展银行定位为“建设新农村”的银行,业务范围也不断扩展,但其“粮食银行”的特征没有根本上改变,与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相比,政策性支农业务的发展仍显不足。

(三)业务经营范围较为狭窄。政策性支农的性质不很显著

在定位为“建设新农村”的银行后,虽然农业发展银行表示要积极拓展支农空间,大力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企业发展等,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农业科技开发也列为支持范围,但除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外,其他领域的信贷拓展都相当有限。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等领域的金融需求具有很强的公共性质,主要体现在对农村交通、通信、供水、教育、生态等公共品和准公共品的提供上,这些需求缺乏产权明晰的经营主体,因而缺乏有效的承贷载体,难以得到商业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政策性金融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是弥补市场缺失,但作为我国政策性支农主体,农发行对此也没有表现出应有的积极态度。

三、建立与农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政策性银行改革趋向

我国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政策性金融的支持,这为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提供了机遇。农发行改革必须坚持政策性银行发展方向,坚定服务“三农”宗旨,紧密围绕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市场定位,尽快从单纯的“粮食银行”转变为支持农业再生产各环节的综合型政策性银行,夯实我国“扩内需,保增长”的农业基础。

(一)加快制度建设,理顺发展基础

一是加快现代银行制度建设,通过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改进经营管理方式、规范信贷管理体制、完善授权授信制度等途径,使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走上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二是合理布局分支机构,为即将承担更大范围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创造组织条件,这是农发行更好发挥支农作用的重要基础;三是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合理调整和整合内部机构,实施定编、定员、定岗,优化劳动组合,提高农发行管理组织化程度和规范化水平;四是不断探索和完善符合实际的监管和考核评价体系,提高政策的激励作用、监督作用和运行效率;五是培养得力的一线业务人员,高素质与有责任感的业务人员是政策性银行信贷安全的重要保证。

(二)明确职能定位,加强风险防控

实现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应该成为农业发展银行改革的立足点,这比较适合我国的国情和农发行的发展方向。农发行的业务职能定位应该以政策性支农业务为主体,在现阶段应主要围绕促进政府支农政策目标的实现,突出政策性金融在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领域的作为。同时,应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完善信贷资产保全措施,努力化解经营风险;建立合理的利率定价体系,有效改善长期低利率政策产生的资金需求的无限扩大和严重依赖,维持适度的利润空间,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建立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相匹配的政策性融资服务体系

一是延伸服务范围。将信贷范围扩大到农、林、牧、副、渔等领域,全方位支持农业领域的产、加、销、贸、工等各个环节,同时全方位支持农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科技进步、机械化发展等各个方面,有效弥补农村金融市场缺失,丰富农发行“建设新农村的银行”的内涵,全面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二是根据需求层次的不同完善差别性信贷政策,通过政策性金融的引导作用,提升经济较发达地区农业经济的科技水平、信息化程度,改善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开发力度,确保不同需求领域都能够得到政策性金融的惠及。

(四)在不同阶段有选择地确立政策性金融支农的重点

一是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农发行应通过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促进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以及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此基础上创造条件,积极推进土地使用权证券化,拓宽农业经济发展的融资渠道。二是有效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通过局部实现农业经济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化发展,来带动整体水平的提高。三是配合农村小城镇建设,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增加各种专业性的农业开发贷款、农田水利建设贷款及大型农用生产设备、农业机械化发展贷款。四是创新贷款抵押、担保方式,扩大政策性支农范围。探索发展农作物收益权、土地经营权、集体山林承包权、水域滩涂使用权等权利质押、动产抵押,扩大信贷业务的抵押物范围;研究开发以中长期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综合开发贷款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产品,分散中长期信贷资产风险,提高信贷资金流动性。

作者:邸胜宝 靳春晓

第2篇:农业发展银行与新疆棉花产业的发展研究

摘 要:近年来新疆棉花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此起到了巨大支持作用。农发行新疆分行积极参与棉花收购价格制定,利用信贷杠杆作用减少市场波动,提供政策性贷款支持,但也存在着棉花信贷资金管理风险大、成本高、经营效益低等众多问题。农发行应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重视对棉花市场波动规律特点的研究,大力扶持龙头企业收购,推进新疆棉花品牌战略,更好地促进新疆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农业发展银行;新疆棉花产业;支持作用

文献标识码:A

粮棉油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性产品,国家历来重视粮棉油等农副产品的收购和储备工作。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发放和管理粮棉油收购贷款,积极参与国家粮食改革和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大力支持粮食、棉花的购销和储备。新疆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的产棉基地,棉花产业是支柱产业,作为我国唯一的服务于“三农”的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新疆分行对本地区棉花产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新疆地区棉花产业发展概况

在国内棉花市场上,新疆棉花一直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其品质、商品量、调出量、单产、人均占有量一直居全国首位(见图1)。过去我国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棉花,现在由于新疆棉花基地迅速崛起,棉纺织企业基本摆脱受制于人的状况。据有关部门测算,新疆每出口1万吨棉花,国际市场价格将下降l美分,可见其产销对国内外市场影响之大。2004年新疆棉花总产量再创新高,棉花产量连续11年蝉联全国第一。2005年,据新疆统计局资料显示,今年新疆棉花播种面积为1733万亩,同比增长4%,占全国棉花播种面积的22.17%,预计产量将达到3600万担以上,可以看出新疆棉花种植在全国的重要地位。

新疆棉花产业是县级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棉花生产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是疆内各族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九五”棉花基地建设项目区棉花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高达59.14%,特别是2003年,棉花价格节节攀升,对农民增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当年新增的农民人均收人中,棉花的贡献份额达到166%以上。南疆农民70%以上的收入来自棉花销售和加工以及棉花副产品利用,所提供的利税占县财政收入的50%以上。棉花产业作为新疆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不仅关系到农民增收,还带动了棉花加工业及纺织业的发展。全区共有棉纺织企业近200家,大规模的有20多家,从业职工占全区工业企业人数的11%左右。2003年,新疆纺织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4,31亿元,其中棉纺织行业完成34.94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4%左右,棉花生产加工的产值和利税在自治区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疆地区已经形成了农民靠棉花致富、工业靠棉花增值、财政靠棉花增收的格局。

二、农业发展银行对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

棉花是大宗农产品,季节性强,经济价值高,占用收购资金量大,除了农发行外,没有一家商业银行愿意一次拿出几十亿元的收购资金。随着棉花经营的放开,棉花收购价格由国家定价变为由市场形成,棉花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更直接、更灵敏。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外棉花市场进一步接轨,市场对棉花价格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加大。目前新疆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尚未与全国同步进行,棉花市场还没有完全放开。由于新疆棉花市场自身发展还不完善,棉花市场的大幅波动对棉农、棉花经营企业和棉纺企业都会有不利的影响。农发行新疆分行通过参与新疆地区棉花收购价格的制定,并且利用信贷杠杆来控制最高棉花收购价格,在稳定新疆棉花收购价格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参与棉花收购价格的制定,降低价格风险

从1999年开始,农发行新疆分行开始参与棉花收购价格的制定,在这个过程中,农发行积极主动向政府反映情况,参照国家权威部门发布的棉花价格信息,并关注区内市场价格来确定棉花收购价格,以尽力确保收购棉花企业“购得进、销得出、有效益”,为政府合理确定收购价格提供依据。从图2中可以看出,从1992年到1998年,棉花收购价格变化起伏较大,1998年棉花的收购价格比1992年棉花收购价格几乎高出一倍,从1999年到2001年,棉花的收购价格起伏相对平稳,基本保持在400元/担以下,2002年到2004年,棉花收购价格也基本稳定在500元/担左右,价格上下浮动在50元/担以内(见图2)。

数据来自《新疆棉花发展问题研究》和农业发展银行新疆分行,经过汇编制表

(二)发挥信贷杠杆调节作用,稳定新疆棉花市场的波动

1.在棉花市场需求旺盛的情况下。首先,农发行新疆分行不参与价格大战,其调销贷款原则是:坚持只对符合条件的主销区棉花企业发放调销贷款,不支持多环节流转,调入棉花要直接供应给用棉企业,棉花市场行情好时,适度从紧,不支持企业“炒作”市场,放大市场信号,为稳定新疆棉花市场,保护棉农及棉花收购企业的利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例如2003年,全国棉花资源紧张,新疆新棉购销价格为10年来最高价,对此,国家提出对棉花购销市场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农发行新疆分行出台了新棉收购贷款投放的“双限”控制政策,减少棉花收购贷款的投放,控制了棉花价格的持续上扬,稳定了市场收购行为,维护了棉花市场秩序,充分发挥了政策性银行的信贷杠杆调节作用。其次,农发行及时提供市场信息利于棉麻公司做出准确的市场判断并监督其销售,以便降低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和损失。另外,还配合质检部门严把质量关,在收购过程中一旦发现棉花收购企业在质量上不严格操作或弄虚作假,特别是以虚假抬高棉花等级来套取贷款行为时,便立即停止贷款,对保证新疆棉花的质量、信誉度及市场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在市场低迷、棉花销售困难的情况下。农发行新疆分行要求棉麻企业不能超过承受能力、超范围收购,并尽量提供全部收购所需资金。

(三)农发行稳定棉花收购价格的积极作用

棉花市场价格的稳定,对增强棉农、棉花收购企业、棉纺织企业的信心,保护三者的利益都有积极的作用。棉花市场价格的稳定使棉农对种植棉花有信心,也会对棉田增加更大的投入,保证了棉花的产量和质量;对棉花市场建设和流通来说,打消了不法分子用哄抬价格、以次充好,掺杂使假的非法方式来赚钱的歪念,棉花质量得到了一定的保障。棉花市场秩序良好,购棉企业对棉花市场有信心,也就会对棉花的收购和一定量的棉花储备有信心,从而更好地调剂棉花的购销,由此棉农和相关的棉纺企业的利益都得到了保护。由于本区的棉花产业链短,纺织产品仍然以棉纱、棉布为主,缺乏精度深度加工,产

品的附加值低,因此纺织行业对棉花价格的反应十分敏感。棉花热销或难销,都会使棉花的价格起伏很大,棉花收购价格的相对稳定使纺织企业对棉花市场放心,可根据发展需要来购买和储备棉花原料,减少了因原料数量短缺及价格暴涨暴跌带来的损失,有利于棉纺企业的长足发展。

三、农业发展银行支持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经营效益分析

(一)发放政策性贷款支持棉花储备收购获得的经营效益

棉花是传统的重要战略物资,棉花储备收购制度建立的目的一方面在于平衡抑制棉花市场价格的波动,另一方面也调节年际间棉花需求和供给的平衡,以保证消费者的利益。国家政策性收购贷款实行优惠利率,从而突出了对粮棉油收购资金的倾斜和政府对政策性业务的保护作用,这样对棉花收购企业来说,减轻了资金压力,有更多的自留自主的资金,有利于今后规模的壮大。收购贷款发放及时到位保护了棉农的利益,收购单位和企业不给农民“打白条”,增强了棉农种植棉花的信心。

从表1可以看到农发行新疆分行近几年在本地区发放棉花纯收购贷款的情况。2005年棉花收购正在顺利进行,截至11月末,全行累计发放棉花收购贷款164.2亿元,同比多投放61.29亿元,支持企业收购皮棉2 445万担,同比多收696万担。特别是9~11月,全行累计发放新棉收购贷款156.12亿元,同比增加53.22亿元,增幅达52%;支持企业收购棉花2 274万担,同比增加530万担,收购均价597元/担,平均每担占用贷款559元。这大大保证了棉购的顺利进行,但同时也增加了农发行收息的负担。2004年截至11月末,累计发放新棉收购贷款102.9亿元,同比增加77。61亿元,支持企业收购皮棉1 744万担,同比增加1 244万担,企业累计销售新棉223万担,销售均价630元/担,新棉购销比为12.78%,全行棉贷应收利息4.95亿元,实收利息1,3亿元,收息率仅为26.20%。棉贷收息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2003年农发行坚持“双限”政策,棉花贷款投放量较小,使得可供销售的棉花库存量有限,棉花贷款收息来源不足;二是2004年新棉销售进度缓慢,也使得棉花贷款收息来源不足;三是棉花财务挂账利息补贴款尚未拨补到位。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农发行新疆分行的经营效益水平并不是完全随着当地农业发展状况的变化而变化的,原因是农发行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其经营方针始终以社会效益为中心,把保证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供应、严格实行收购资金封闭管理放在首位。究其本质,政策性银行仍具有金融企业的共性,实行等级行政管理,讲求核算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其经营资金多是通过借款,再贷款的,具有一般商业性信贷资金的偿还性,同样也强调信贷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作为企业化管理的农业发展银行,经营目标则定位为政策性与效益性的统一,即在完成国家赋予的政策性任务的基础下,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政策范围内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实现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政策性、安全性、流动性和社会效益性的有机统一和良性循环,对保证农业发展银行整体的经营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影响农业发展银行经营效益发挥的因素

农业发展银行在支持新疆棉花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但经营效益低下,存在诸多影响农发行持续健康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为信贷环境差等方面。

1.农业发展银行承受着巨大的信贷风险。目前本区棉花经营企业主要有三种:一是棉麻公司系统,二是民营企业,三是非法个体户,既无执照,也没有资质。棉花畅销时,各渠道资金和企业大量参与棉花收购,如果农发行信贷资金投放量减少,使得在农发行开户的企业因掌握的棉源减少,陈欠贷款本息的消化就无来源;而在棉花滞销、价格低迷时,各渠道资金和企业会退出棉花收购市场,为了保护棉花市场,农发行足额供应棉花收购资金,信贷资金投放量就会大幅增加。在这种恶性循环的双向挤压下,必然给农发行带来极大的信贷风险。

2.政策性信贷资产质量对农业发展银行经营的影响。首先,购销棉花企业财务历史包袱对按时归还贷款有影响。仅以沙湾县为例,从2001到2004年,沙湾县地区的棉花收购企业拖欠棉花收购贷款共达0.9亿元。由于棉花从种植到收获具有周期性,从第一年的9月到来年9月是一个时间周期,购销企业还贷也是分时间段的,严重影响了信贷资金有效安全的流动,还贷不能及时到位给农发行在经营和管理上带来不便。其次,新棉销售直接影响还贷。棉花畅销,农发行不仅收回当年收购贷款本息,还能收回一部分陈欠贷款本息,各项考核指标均能,完成,而如果新棉销售困难,会影响棉花收购企业的现金存量,也直接影响了棉花收购企业的资金链条,不能及时归还农发行的收购贷款,给农发行收购资金需求量的测算和资金调度、头寸管理增加了难度。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国棉花总体上供过于求,造成收购企业顺价销售困难,而企业库存积压严重,普遍效益不好,造成贷款偿还困难,也影响到农发行效益和资产质量的提高:二是棉花管理体制未完全理顺,棉麻企业改革滞后,经营机制不健全,不灵活,另外这些企业还存在着将收购资金挪为他用的动机,使得收购资金的封闭运行存在渗漏的可能;三是棉花购销政策处在不断改革之中,购销价格放开,收购渠道增加,给收购资金封闭管理带来新的变数;四是地方政府没有真正把农发行和其他银行机构同等对待,错误地将政策性贷款等同于财政拨款,地方干预严重,甚至利用各种关系盲目上项目。农发行不能对贷款项目进行科学的评估论证,而是按照行政命令发放资金,往往导致贷款回收困难。五是农发行在具体业务操作上不按市场规律办事,动辄就发布各种各样的规定、条例、通知和要求,这些多如牛毛的指令,对贷款的用途加以具体限定,管得过严,统得太死,缺乏有效灵活性和弹性。

3.利率政策和农发行自身成本费用开支对经营的影响。农发行经营资金来源主渠道是向人民银行借款,这部分借款占85%~90%以上,且全额支付系统内借款利息,资金成本主要的制约因素就是系统内借款利率的高低。政策性银行的特点限制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拓展新业务增加盈利的机会,农发行不能在增加收入上做文章,只能在控制费用支出,降低运行成本上下功夫。因此,在正确核算并按照政策组织好收入的同时,要把重点放在降低资金成本,控制财务费用支出上来,要树立从紧办行的思想,层层核定财务费用支出指标,力求以最小的资金成本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业务管理费用是封闭管理工作稳健运行的财力保证,改善财务状况,首先就要增收节支,降低成本,从而提高费用使用效率。因此,如何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控制人力、财力、物力资源消费水平,使成本支出降到最低限度是农发行财务管理面临的难题。

四、农发行与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关系与促进措施

新疆是我国最重要的棉产区,地区经济发展设立的“一黑一白”战略中的“白”即是指的棉花。新疆虽然在棉花产业发展方面有了一定基础,但限于生产力水平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农民收入低且自身积累差也影响了资金投人;反过来,资金不足又阻碍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先进科学技术的采用,也不能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进行重点产业政策倾斜。为使新疆棉花产业有效支持地方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保证社会安定和良好生态环境,政府通过对棉花生产和贸易等环节的支持与保护,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保护农民利益为落脚点,由此而采取了一系列支持与保护的政策措施。从新疆的实际来看,对棉花产业实施保护的关键是解决发展所需要的资金问题。在棉花生产中,采用先进技术、改良品种、配备农业机械、改善土壤条件、施用化肥、农药、薄膜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购销储备调运等都需要巨额的资金投人。而资金的来源不外乎两个渠道,一是靠农业自身积累。由于农业具有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结合、资金周转期长、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市场风险大等特点,农民收益少且不稳定,农业的生产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造成农业资金的自身积累缓慢。因此,单靠农业部门自身积累不可能使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二是靠外部资金融通。由于农业生产和农业资金的特点决定了外部资金的融通具有高风险、期限长、总额巨大和单笔额小等使得它对外部资金缺乏吸引力,一般的金融机构,经营农业贷款将面临风险大、成本高、收益少、资金周转慢等不利因素,这与它追求利润最大化原则是不相容的。因此一般金融机构都不愿意经营农业贷款。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全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实现农业的经济增长是不可能的,必须有政府的强有力干预。世界上各国政府都普遍把促进和维护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制定扶植政策,并把成立专门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作为解决农业发展资金问题的重要途径。政策性银行是宏观与微观的连接点,通过它就能将宏观调控方针与微观决策行为联系在一起,使信贷活动直接体现产业政策。可见,组建农业政策性银行是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所决定的。所以,农发行的经营在新疆棉花生产的诸多环节(特别是储备收购)都是必需的,并且,农发行在支持棉花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会取得长久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随着粮棉流通改革逐步融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风险与效益共存,为了把农发行打造成功能完善、机制健全、手段先进、管理科学、服务优良的现代化政策性银行,更好地发挥对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和改进:

(一)加强风险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首先,农发行新疆分行既要强化对收购棉花企业的监管,也要强化对棉花市场的研究,确保政策性贷款资金安全,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防范化解经营风险,取得良好社会与自身效益。其次,进一步细化风险管理体系工作。农发行现行风险管理方法,主要以“库贷挂钩”为核心构建的信贷管理体系和以“封闭管理”为出发点采用的信贷资金监管手段对贷款的风险进行防范。应实行“分级授权、决策审批、过程监督和综合稽核”的原则,每年对贷款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定,评定的依据为企业高管人员管理水平、注册资金、经营状况、历年还款情况、市场运作水平等。大力盘活不良贷款,优化存量贷款,应进一步加强资产保全工作。制定棉花财务挂帐消化处理政策。再次,建立起一支具有高素质、高度责任感的信贷管理队伍是政策性贷款效益提高的重要保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抓好现有信贷人员的岗位培训工作,更进一步完善岗位竞争制度。另外,要尽量避免地方政府把农发行当作地方的二级财政,真正做到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的彻底分离。最后,要努力拓宽信贷渠道,在筹资与贷款方面尽量分散风险。

(二)重视对棉花市场波动规律特点的研究

鉴于前几年新疆地区棉花的购销情况,可以看到每年市场对棉花的需求都有变化。虽然农发行在参与收购棉花价格的制定过程中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投入了很多的人力和物力,但是,棉花的收购情况仍然不尽人意。因此,首先,农发行需要积极帮助企业调整销售策略,降低市场预期,主动走向市场,积极寻找客户。要以保本销售价为底线,同时,加强对销售环节的监管,坚持出库报告制度和“钱货两清”的原则,确保销售贷款全额归还,按照“应收尽快”的原则收贷收息;其次,各级信贷部门要从单纯的库存实物监管,转变到企业经营财务活动全过程的监管,要掌握各棉区生产情况,包括各年份种植面积、产量、收购数量、等级、衣分变化等以及社会经济情况数据,分析国际国内棉花生产和市场价格走势,提高对棉花生产和市场变动规律的认识,以便为棉花贷款的发放和企业经营提供更为科学、准确的依据,使农发行信贷管理水平提升到更高层次。

(三)大力扶持龙头企业收购,推进新疆棉花品牌战略

发挥新疆棉花生产的优势,把新疆棉花品牌做强做大,必须要形成促进棉花产业稳定发展的机制,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棉花产业化经营是增加棉花经济效益和提高棉农收入、棉花生产和加工现代化水平的有效途径。新疆棉花产业化经营主要表现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上,一是棉花经营性企业;二是棉花生产性企业。建立产业化经营组织的核心是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机制落到实处。以棉花经营企业为龙头,棉农(棉花专业合作社)联合棉花加工企业,形成棉花生产一收购一加工一销售一体化经营模式符合新疆的实际。在促进新疆棉花产业发展上,首先,农发行应积极发挥政策性贷款引导作用,推进棉农、棉花收购企业和棉纺织企业的联合。2001年,农发行新疆分行已支持重点客户新疆自治区棉麻公司和产地棉麻公司实现强强联合,组建新疆棉花企业集团公司,实行疆内跨地区棉花收购,并及时供应跨地区棉花收购资金,降低了企业收购成本,增强了棉花市场的抗风险能力,使新疆棉花企业集团在收购和经营中得到迅速发展。同时,政策性贷款的回笼途径得到一定规范和统一,有利于信贷质量管理。其次,农发行应督促企业加强棉花质量管理,推进品牌战略。新疆棉花产业的发展需要走晶牌战略,农发行应该通过政策性贷款约束,进一步配合政府部门、配合质量检测部门严把质量关,对优质棉花晶牌企业给予信贷政策的倾斜,实行贷款信誉管理,鼓励其在宽松的资金环境中扩大生产和经营规模,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农发行通过政策性资金供应的约束和引导,可以强化企业的品牌意识,促进棉花采摘、检验、加工等操作程序的规范,全面提高棉花质量,帮助新疆棉花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树立起新疆棉花的良好形象,并且可有效地控制政策性贷款风险。

今后,在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发展银行对其支持作用仍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进一步改革和管理,农发行将更加有效地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对新疆区域经济的发展会起到越来越显著的支持作用。

作者:李景跃 王丹丹 郭 晖

第3篇:农业发展银行支农新战略

农发行业务发展战略选择应坚持立足当前,规划长远;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统筹考虑、分类指导;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及财政的相互配合与协调,形成支农合力。

农发行在农村金融中发挥骨干和支柱作用,要求其能够对农业和农村领域中涉及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其他政府关注的关键行业、薄弱环节实施有效的金融供给和调控,积极带动和影响其他资金流向农村,优化农村金融市场整体功能。

完善支农功能

从生产角度出发,确保粮食等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在农民种粮效益比较低的情况下,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难度仍然不小,加上我国粮食市场波动的放大效应、粮食供求变化的同步效应、粮食生产发展的滞后效应,决定了粮食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当前,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正在发生重要的阶段性变化,主要农产品正在由“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价格持续低迷”的格局向“供求紧平衡、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提高,价格整体攀升”的格局转变。尤其是2006年第四季度以来,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出现近几年少有的较大涨幅。2008年1月CPI上涨7.1%,创1997年以来的新高,而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8.2%,其中,粮食价格上涨5.7%,油脂价格上涨37.1%,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41.2%,猪肉价格上涨58.8%,鲜蛋价格上涨4.6%。农产品供求关系变化的现实,迫切要求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大农业产业发展的投资,通过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大型农机具等农业生产资料等。

从提高农民收入角度出发,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增加农民收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由于农产品具有收入弹性低和价格弹性低的特性,单纯靠增加农业生产容易出现增产不增收的问题,要通过产业、就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高收入。但由于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农业和农村内部增收难度加大,受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体制性障碍还没有消除,迫切需要拓宽就业渠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课题组2006年就新农村建设现状在全国2749个村庄的调查显示,有47.3%的村庄认为当地农民收入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是“缺乏资金”,并且所期望的贷款规模不能获得满足,说明很多农户有很强的资金融入需要。提高农民收入,需要农业政策性金融有力地支持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村中小企业和农业融资保障性业务等。

从农村基础设施来看,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需要金融支持。农村道路、桥梁、港口、水利、能源、通讯、科技、医疗、网络、电视等方面,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尽快改变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落后面貌,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匮乏,居民住房设施配套不完善,室外环境脏乱差现象普遍。目前饮用自来水的农村居民只有28%,水冲式卫生厕所的普及率不到10%,粪便无害化处理不到一半,废物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污染环境。公共财政对基础设施建设负有重要职责,但由于财政资源有限,农业和农村的资源配置在国民收入分配中仍处于不利地位,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领域投入不足,总体覆盖力度不够,农村地区除了城乡结合部和少数发达的地区外,大多数农村基础设施主要由农民自己解决,国家只给予少量补助。1998年以来,农业(不含林业和水利)直接使用国债的资金只占国债总数的1%。2005年和2006年中央政府对农业的支出分别为2975亿元和3397亿元,用来支持农村公共设施的只有293亿元和404亿元。国家发改委产业研究所调查显示,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一池三改”,道路硬化,通信、广播电视等,按照一定标准建设,扣除已建成项目,全国平均每位农民约需投资为5000元,需要金融部门提供财政垫付性贷款予以支持。

从农村社会事业来看,提高农民的身体与文化素质,丰富文化生活,需要加强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事业。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5%,人口素质低,文盲和半文盲人口2.19亿。在农村就业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占35.9%,小学文化程度者占37.2%。农村卫生资源严重短缺,中西部大部分农村卫生机构房屋破旧,乡(镇)卫生院危房率高达33.6%,6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缺乏基本医疗设备。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2749个村庄的调查显示,文化设施普遍较差,有图书室的比例为25%,有养老福利院的比例为4.1%,有文化活动中心的比例为29.4%。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和福利设施尤其比较薄弱。这就需要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宏观调控职能,引导社会资金回流农业和农村,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有效信贷投入。

农发行现有优势

农发行经过十几年发展,已经逐步形成了以粮棉油收购资金贷款业务为主体,以支持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转化为一翼,以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贷款为另一翼,以中间业务为补充的“一体两翼”的业务发展格局,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粮棉市场、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发展、维护农村稳定和推进粮棉流通体制改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农业领域特别是粮棉领域已经具有相当的控制、带动和影响能力。

业务范围拓宽,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目前,农发行可以发放粮棉油购销储贷款,化肥、肉类、食糖、烟叶、羊毛等国家专项储备贷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贷款,农业小企业贷款,农业科技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农业生产资料贷款业务等,形成多方位、宽领域、深介入的信贷支农新格局。在各种贷款业务有效发展的同时,农发行还积极发展存款业务和中间业务,大力开展市场化筹资,负债结构进一步改善,资本成本明显降低。

资金运营模式对农业的支持更加直接有效。农发行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银行再贷款和金融债券,其最终来源是全国范围内的居民储蓄及企事业单位存款,资金用途主要是通过粮棉企业收购将资金支付给农民,或通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基础设施及综合开发贷款等项目,最终作用于农业和农村。农发行的信贷投放,对农业和农村来说是一种净投放、完全投放,有财政转移支付的特征,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更加直接有效。

较为丰富的业务经验和庞大的机构网络。农发行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农业政策性信贷业务经验,形成了一套具有农业政策性银行特色的信贷资金营运、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机制。同时,农发行在大部分县级以上区域设立分支机构,县级区域的营业机构基本能够满足业务需求。同时,具备了一定的人才储备,具备了提供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的有效基础。

发展新战略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农发行要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与发展目标,创新支持模式,加大支持力度,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明确职能定位和近期发展目标。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农发行的职能定位是:忠实体现政府支农意图,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大量筹措归集支农资金,承担国家确定的农业和农村金融业务,按现代银行体制机制运作,专门为“三农”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成为政府支农的有效金融工具、引导社会资金回流农村的主要载体、农村金融的骨干和支柱。衡量农发行在农村金融中发挥骨干和支柱作用的主要指标包括:贷款覆盖面、农业贷款比重、贷款支持行业和项目的影响力、引领作用、可持续性等。

科学谋划发展战略。农发行业务发展战略选择应坚持立足当前,规划长远;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统筹考虑、分类指导;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及财政的相互配合与协调,形成支农合力。

切实履行基本职能,办好粮棉油信贷主体业务。把执行国家政策放在首位,把支持粮棉油购销和储备作为核心业务来抓,促进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保证粮棉油储备和调控贷款供应,满足按最低收购价收购粮食的信贷需求。积极支持多渠道收购,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等经营主体参与粮棉收购提供信贷支持。

立足壮大现有业务,不断创新“两翼”信贷产品。要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促进产业升级。重点支持主业突出、同业领先、管理规范、经营良好,能带动农民增收、加快“非农”转化的农业产业化项目。要支持农村中小企业,包括农林牧副渔领域从事种植、养殖、加工、流通、服务的各类所有制和组织形式的中小企业。要积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综合开发,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办好化肥、农机具等生产资料贷款业务,促进生产资料的流通和销售。要支持农业科技开发应用服务体系建设。

拓宽业务范围,增强服务功能。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实现全方位支农(见表)。

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完善政策性金融支农功能。加强与财政支农资金的结合,通过受理财政委托贷款、财政贴息贷款等,用少量的财政补贴或较少的财政资金投入,引导较大规模的信贷资金投入。加强与商业金融机构合作。牵头组织银团贷款,引导其他金融机构共同参与对大型农业项目的信贷支持;开办批发银行业务,将扶贫开发贷款、农户贷款、中小企业贷款等委托或批发给其他金融机构,扩大对农村的金融服务。用股权投资等方式,实现金融组织形式创新,弥补商业银行改制退出的基层领域,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强化政策性银行行业信息咨询等辅导性功能,增强农发行影响力。创新管理服务手段,提高管理服务效率和质量。

明确支持重点,推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不同区域发挥作用的领域及支持重点有所区别。东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应重点支持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生存环境、小城镇建设、农业劳动力转移、农产品加工转化升级等,这些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好、地方财政收入高,可以采用信用贷款和其他贷款方式相结合的运作模式。中部地区多为粮食主产区,在保证粮食购储销传统业务有效发展的基础上,重点支持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提高农民素质、生活条件相关的行业和领域。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生产落后,在支持粮棉油购储销传统业务的同时,应重点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除了深化内部改革,完善运行机制外,良好的外部配套改革政策,是农发行在农村金融中发挥骨干和支柱作用的必要条件。

在货币政策执行中予以适当倾斜。在资金运用上,由于农发行所有贷款均投向“三农”,应将农发行信贷增量的指令性计划改为指导性计划;在资金来源上,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筹措机制,中央银行对农发行再贷款的合理需求应予积极支持,尤其是政策性收购贷款需求应保证及时足额供应;研究制定相关农村信贷服务政策,明确规定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要按存款余额的一定比例,以适当的利率转存农发行投入农业和农村;在存款准备金政策上,由于农发行不吸收居民存款,应取消对农发行的存款准备金要求,扩大农发行支农资金来源。

进一步完善财税扶持政策。利用财税政策扶持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进而加大对农业的支持是必不可缺的。一是补充资本金。国家应按照农发行业务发展需要,以不低于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补充农发行资本金,补充的渠道可以为财政注资、税收返还、利润转增或发行次级债券等途径。二是对中长期贷款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包括项目贴息和中央财政通过少量补贴,在农发行和商业银行及邮政储蓄银行之间建立稳定的中长期信贷资金筹措机制。三是允许农发行设立专项支农信贷基金,主要用于支持农业和农村的基础性、公益性设施建设等中长期信贷投入。四是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减免农发行营业税和所得税,用于充实资本金。

建立实行有别于商业银行的差异化监管原则和考评模式。对农发行的监管和考评,应主要围绕促进政府支农政策目标的实现、信贷资产安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银行经营业绩等方面,建立有别于商业银行的监管模式和考评体系。将考评结果同农发行的员工收入、费用安排挂钩,建立农发行员工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加快制定实施《中国政策性银行管理条例》。缺乏法律支持是中国政策性金融面临的首要问题。农发行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在办行方向、业务范围、经营机制、管理体制等方面进一步明确。同时,也有可供借鉴的国际经验。因此,制定《中国政策性银行管理条例》的时机已经成熟。通过条例,明确规定农发行的性质、宗旨、业务范围、经营机制、管理体制、外部监管、扶持政策等,确保农发行依法合规经营,监管部门依法监管。

不断完善和优化信用环境。加大社会信用环境整治力度,增强涉农企业的信用意识。各级政府和司法部门要大力协助金融机构依法维护金融债权,加大对逃废债行为的打击力度,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推行农业政策性保险,建立担保中心,解决农村中小企业担保难的问题。建立非国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财政保障政策、经营补偿机制,确保政策性信贷资金的安全。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作者:朱英刚 丁振京 杜晓力

第4篇:农业发展银行简介

银行招聘笔试必过资料

农业发展银行简介

1.1 农业发展银行概况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94年4月19日发出的《关于组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通知》(国发[1994]25号)成立的,总部设于北京。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直属国务院领导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其成立以来,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粮棉购销政策和有关经济、金融政策,为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护广大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搞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新思路,提出“多予、少取、放活”的农村工作方针,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伴随着粮棉流通体制改革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农发行机遇与挑战并存。

1.2 农业发展银行组织机构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机构设置上实行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制;在管理上实行总行一级法人制,总行行长为法定代表人;系统内实行垂直领导的管理体制,各分支机构在总行授权范围内依法依规开展业务经营活动。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总行设在北京。其分支机构按照开展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需要,并经银监会批准设置。截至2006年底,除总行及总行营业部外,设立省级分行30个;地(市)分行(含省级分行营业部)330个,地(市)分行营业部210个,县(市)支行1600个,县级办事处3个。目前暂未在西藏自治区设立分支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系统现有员工约5.9万人。

1.3 农业发展银行

1 银行招聘笔试必过资料

发展历程

为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1994年4月19日发出《关于组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通知》,批准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章程和组建方案。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于1994年6月30日正式接受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划转的农业政策性信贷业务,共接受各项贷款2592亿元。1995年4月底,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完成了省级分行的组建工作。1996年8月至1997年3月末,按照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增设了省以下分支机构,形成了比较健全的机构体系。1998年3月,国务院决定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办的农村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粮棉企业附营业务等项贷款业务划转到有关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主要集中精力加强粮棉油收购资金封闭管理。

2004年以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逐步拓展。一是根据国务院粮食市场化改革的意见,将传统贷款业务的支持对象由国有粮棉油购销企业扩大到各种所有制的粮棉油购销企业。二是2004年9月,银监会批准农发行开办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贷款业务。三是2006年7月,银监会批准农发行扩大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业务范围和开办农业科技贷款业务。四是2007年1月,银监会批准农发行开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和农业生产资料贷款业务。目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已形成了以粮棉油收购信贷为主体,以农业产业化信贷为一翼,以农业和农村中长期信贷为另一翼的“一体两翼” 业务发展格局。1.4

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由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的需要并考虑到农发行的承办能力来界定。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以来,国务院对其业务范围进行过多次调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目前的主要业务是:

(一)办理粮食、棉花、油料收购、储备、调销贷款。

(二)办理肉类、食糖、烟叶、羊毛、化肥等专项储备贷款。

(三)办理粮食、棉花、油料加工企业和农、林、牧、副、渔业的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

(四)办理粮食、棉花、油料种子贷款。

(五)办理粮食仓储设施及棉花企业技术设备改造贷款。

(六)办理农业小企业贷款和农业科技贷款。

(七)办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支持范围限于农村路网、电网、水网(包括饮水工程)、信息网(邮政、电信)建设,农村能源和环境设施建设。

(八)办理农业综合开发贷款。支持范围限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和农村流通体系建设。

(九)办理农业生产资料贷款。支持范围限于农业生产资料的流通和销售环节。

(十)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

(十一)办理业务范围内企事业单位的存款及协议存款、同业存款等业务。

(十二)办理开户企事业单位结算。

(十三)发行金融债券。

(十四)资金交易业务。

(十五)办理代理保险、代理资金结算、代收代付等中间业务。(十六)办理粮棉油政策性贷款企业进出口贸易项下的国际结算业务以及与国际业务相配套的外汇存款、外汇汇款、同

2

银行招聘笔试必过资料

业外汇拆借、代客外汇买卖和结汇、售汇业务。

(十七)办理经国务院或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其他业务。1.5

农业发展银行的对外往来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以来,与国际金融组织和有关国家金融机构建立了广泛联系。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亚太农协和国际农业信贷联合会的正式会员,总行行长出任亚太农协执行委员会的中国执行委员,国际农业信贷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近期成为国际金融协会的联系会员。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先后组团考察了亚太地区和欧美地区多个国家的政策性银行和有关金融机构,与日本农林渔业公库、泰国农业和农业合作社银行等分别签订了双边人员交流协议。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已与26家国外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于1997年7月在北京成功举办了中国农村信贷扶贫国际研讨会;2000年 10月,在北京成功承办了亚太农协第42届执委会会议;2003年9月,在北京成功承办了亚太农协第14届大会暨第46届执委会会议。2007年4月,在昆明成功承办了亚太农协农村金融政策与监管框架高层论坛暨第52届执委会会议。

1.6 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运用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注册资本为200亿元人民币。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运营资金的来源是:

(一)业务范围内开户企事业单位的存款;

(二)发行金融债券;

(三)财政支农资金;

(四)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

(五)同业存款

(六)协议存款

(七)境外筹资。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运营资金来源长期以来主要依靠中国人民银行的再贷款,从2005年开始加大了市场化筹资的力度,目前暂未开展境外筹资业务。截至2006年12月末,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向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余额3870亿元,金融债券余额3131亿元。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运营资金目前主要用于粮棉油收购等流动资金贷款。截至2006年12月末,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各项贷款余额为8844亿元,其中粮油贷款7454亿元,棉花贷款1173亿元。

第5篇:政策性银行之农业发展银行企业文化

银行招聘网: http://gz.jinrongren.net

政策性银行之农业发展银行企业文化

贵州银行招聘网致力于为广大报考银行的同学们提供丰富的银行招聘信息、笔、面试资料。贵州中公金融人官网考试信息应有尽有,笔、面试资料琳琅满目,供各位考生选择,帮助莘莘学子积极备考银行招聘考试,还有更多的备考指导、考试题库在等着你!

上篇,贵州中公金融人小编介绍了关于农业发展银行一些基本概况,这期又为考生们带来农业发展银行的企业文化,了解企业文化对于考生而言,非常重要。一方面让考生了解到企业所特有的价值观与行为习惯,知道一个企业倡导什么摒弃什么,禁止什么鼓励什么,另一方面,了解到企业文化包涵的精神文化(企业价值观、企业愿景、企业规则制度)、行为文化(行为准则、处事方式、语言习惯等)和物资文化(薪酬制度、奖惩措施、工作环境等)三个层面,无形的文化却实实在在的影响到有形的方方面面。所以企业文化不仅关系企业的发展战略部署,也直接影响着个体员工的成长与才能发挥。希望能够帮助到有打算报考农发行的考生们!

农发行宣传语:“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建设新农村的银行” 农发行核心理念

一、至诚服务:金融业是窗口行业,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是对金融企业的基本要求,也是金融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农发行要实现有效发展,必须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快服务产品、手段和方式的创新,千方百计为客户提供安全、优质、高效、便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在不断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三农”,报效国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贡献,服务各类人群。

二、有效发展:有效发展是指有质量、有效益和可持续的发展。有效发展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农发行可持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发展是硬道理,农发行必须加快发展。同时,这种发展必须是有效的。今后一段时期是我行的重大发展机遇期,我行业务领域会不断拓宽,支农功能会逐步完善,发展速度与步伐也会不断加快。在这种新形势下,农发行必须按有效发展的要求,坚持在加快业务发展速度的同时,着力提高资产质量与经营效益,实现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不断增强自身发展能力,更好地发挥支农作用。

考试必备:银行考试专用教材

银行招聘网: http://gz.jinrongren.net

三、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要求。农发行属于高附加价值的金融行业,依托知识为基础的服务是金融业主要的利润源泉,当前又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人是最重要的资源。因此,农发行要打造现代银行,就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本管理,树立企业即人、企业为人、企业靠人的人本理念,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导向、激励和转化等功能,用目标鼓舞人,用精神凝聚人,用机制激励人,用环境培育人。要挖掘员工资质和潜能,提升员工的思想境界、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归属感和自律能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团队精神,实现员工价值升华和农发行蓬勃发展的有机统一。

四、构建和谐:构建和谐就是构建和谐的农发行。首先,构建和谐农发行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银行作为经济活动中的基本经济单位,构建和谐银行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国有政策性银行,农发行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积极建设和谐的农发行。其次,构建和谐农发行也是促进我行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2006年在我行改革全面推进、发展不断加快的形势下,尤其需要创造和谐的环境,形成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绩优的新局面,保障改革发展顺利推进。

银行招聘考试资料

考试必备:银行考试专用教材

第6篇:2019农业发展银行笔试考什么?

山东银行招聘网:

2019农业发展银行笔试考什么?

很多小伙伴们都已经完成了农发行的网申环节了吧,而且很多小伙伴都已经报两次了,这个额,有的考生一出公告没听讲座,就提交了,结果看完小编的网申指导后,就有点后悔了,再改就重复投递了。

因为三大政策性银行都是委托智联招聘三方来进行报名的,所以大家的简历都会投递到农发指定的邮箱。已经投递过一次的话,那么邮箱中就会出现两次你的简历。

那么HR就会认为你还没有准备好就乱投递,可能会认为你不严谨,对你整体的印象不好哦,所以一定要多听多看,小编及我们背后强大的中公金融人团队都是会根据考情给小伙伴们最初最合理的指导哦。

今天山东银行招聘网(jrexam)小编来和大家聊聊农发行笔试方面的知识。

笔试题量分析

山东银行招聘网:

以上为往年农业发展银行校园招聘考试科目、题型、题量,由上表可以看出,农业发展银行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

第一单元能力测试,包括言语理解、数字运算、逻辑推理、思维策略、资料分析,共70题,90分钟,不可提前结束; 第二单元综合知识,包括农发行认知、时政、经济、金融、管理、法律、计算机,共60题,60分钟,不可提前结束; 第三单元职场个性测试,共72题,30分钟,不可提前结束。以上为2017农业发展银行校园招聘笔试内容,考生可做参考,进行笔试准备。

山东银行招聘网(jrexam)祝大家备考顺利哦!

第7篇:山东农业发展银行考试内容

山东农业发展银行

“建设新农村的银行”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要继续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面对新形势,农发行作为以服务“三农”为根本宗旨的国家农业政策性银行,支持建设新农村是我行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行必须承担的义务。《山东农业发展银行考试一本通》

一、2014年山东农业发展银行招聘考试大纲详细介绍与分析。

二、山东农业发展银行招聘考试历年真题试卷参考。

三、山东农业发展银行招聘考试(招商银行相关知识)。

四、山东农业发展银行招聘考试(重点时事政治)。

五、山东农业发展银行招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讲义与习题。

六、山东农业发展银行招聘考试英语讲义与习题。

七、山东农业发展银行招聘考试计算机讲义与习题。

八、山东农业发展银行招聘考试议论文(申论)讲义与习题。

九、山东农业发展银行招聘考试专业知识——经济讲义与习题。

十、山东农业发展银行招聘考试专业知识——金融讲义与习题。

十一、山东农业发展银行招聘考试专业知识——会计讲义与习题。十

二、山东农业发展银行招聘考试专业知识——法律讲义与习题。

十三、农业发展银行招聘考试--视频课程与面试宝典。

十四、2014农业发展银行考试全套在线高清教学视频课程及讲义。 十

五、2014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考试全真模拟题试卷(10套)

下载地址:最需网论坛里面有打包下载。

“建设新农村的银行”是我行对国家、对公众、对未来的庄严承诺,也是对我行定位的清晰描述。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过去15年以来,我们一直遵循以农为本的宗旨,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为“三农”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未来,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守服务“三农”的立行之本,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切实加大对“三农”的支持,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第8篇:农业银行笔试-农业银行笔试题目

中国农业银行(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简称ABC,农行)是中国大型上市银行,中国五大银行之一。最初成立于1951年(辛卯年),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家国有商业银行,也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行设在北京。数年来,中国农行一直位居世界五百强企业之列,在“全球银行1000强”中排名前7位,穆迪信用评级为A1。2016年,中国农行由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整体改制为现代化股份制商业银行,并在2016年完成“A+H”两地上市,总市值位列全球上市银行第五位。

下面给参加笔试的朋友分享一套

完整版的农业银行笔试目,大家敬请练习和收藏!

1.自198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所承担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职能转交至:(C)

A 中国银行 B 交通银行 C 工商银行 D 建设银行

2.下面哪些是属于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范围:( ABCDE)

A.发布与履行其职责相关的命令和规章

B.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

C.监督管理黄金市场

D.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E.从事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

3.下列属于银监会的监管理念的是:( ABDE )

A.管风险 B.提高透明度 C.管机构 D.管法人E、管内控

4.银监会的监管目标是监管者追求的基本目标(B )

A(对)

B(错) 银监会的监管目标是监管者追求的最终效果或最终状态:

1、审慎有效监管,保护存款人和消费者利益;

2、增进市场信心;

3、通过宣传教育工作和相关信息批露,增进公众对现代金融了解;

4、努力减少金融犯罪

5.下列属于市场准入的有:( ABD )

A.机构准入 B.业务准入 C.法人准入 D.高级管理人员准入 E.技术准入

6.下列属于中国银行业协会的会员单位的有:( ABCEF )

A.政策性银行B.商业银行 C.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D.农村资金互助社E.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

F.资产管理公司

G、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联合社(不包括村镇银行与农村资金互助社);准单位包括各省银行业

协会

7.中国银行业协会的执行机构是会员大会(B )

A(对)

B(错) 中国银行业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为会员大会,会员大会的执行机构是理事会,对会员大会负责

8、下列属于银行金融机构的是:(ABEF)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

A、中国进出口银行 B、村镇银行 C、资产管理公司

D、汽车金融公司 E、交通银行 F、农村信用联合社 H、金融租赁公司

9、国家开发银行所承担的任务是:(B)

A、农业政策性贷款 B、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融资 C、支持进出口贸易 D、支持国家开发项目融资

10、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可以办理保

险代理等中间业务(A)

A(对) B(错)

11、按照“一行一策”原则,推进政策性银行改革,首先应该先推进(A)改革

A、国家开发银行 B、中国进出口银行 C、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D、中国银行

12、下面哪家大型商业银行还未在交易所上市(B)

A、工商银行 B、农业银行 C、中国银行 D、建设银行 E、交通银行

13、下面哪家大型商业银行既在上海交易所上市,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A、工商银行 B、农业银行 C、中国银行 D、建设银行(只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E、交通银行

14、新中国第一家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是:(A)

A、交通银行 B、招商银行 C、恒丰银行 D、中信银行

15、城市商业银行是在原城市信用

社的基础上组建并发展的(A)

A(对) B(错)

16、1979年,我国第一家城市信用社在(D)成立。

A、广东——广州B、江苏——淮安C、山东——青岛D、河南——驻马店

17、城市商业银行呈现出的新的发展趋势是:(ABD)

A、引进战略投资者 B、跨区域经营 C、体制创新 D、联合重组 E、扩大业务规模

18、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是(D)年批准设立的

A、xx B、xx C、xx D、xx

19、2001年11月29日,全国第一家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在(C)正式成立

第9篇: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附件2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农业科技贷款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农业科技贷款管理,维护借贷双方合法权益,依据国家有关法律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贷基本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农业科技贷款,是指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称贷款人)按照国家政策规定,为支持农业、林业、畜牧、渔业、水利等领域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等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而发放的贷款。

第三条 农业科技贷款管理遵循以下原则:

(一)政策导向。符合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农业产业政策及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技术先进。农业科研成果应当是行业领先、技术水平和性能较高。

(三)择优扶持。对以高新技术带动农业常规技术升级、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农业产业化水平及农业综合效益全面提高、保障食品及农林生态安全和实行工业化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生产能力的项目优先支持。

(四)控制风险。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严格防范和控制贷款风险,保证贷款按期收回。

第二章 贷款对象、范围、种类、用途和条件

第四条

贷款对象。农业科技贷款对象(以下称借款人)主要是从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或产业化生产的企业法人,以及从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农业科技推广单位和科研院校(所)等事业法人。

第五条

贷款范围。凡属于《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通知》(国发〔2005〕44号)明确提出的农业科技发展优先主题领域的,经国家有关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鉴定或批准的科技成果的转化或产业化项 2 目,均属农业科技贷款的范围。

第六条

贷款种类和用途。农业科技贷款分为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短期贷款用于解决借款人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或产业化的流动资金需要;中长期贷款用于解决借款人承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或产业化的固定资产性质(包括知识产权等)的中长期资金需求。

第七条

贷款条件。借款人申请农业科技贷款除具备《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贷基本制度》规定条件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转化或产业化的农业科技成果必须经国家有关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鉴定(批准),涉及到需要行业执法部门审核的农业科技成果,应当经过主管部门或其指定的法定资质机构审定(认定)或出具有关检测证明;

(二)借款人具备从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或产业化的条件和能力,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借款人申请中长期贷款的,必须有不低于项目总投资额20%的资本金;属于政府承诺为借款人还本付息的项目,资本金比例可适当降低;

(四)借款人为企业法人的,经农发行评定,信用等级应在A级(含)以上;借款人为事业法人的,对其信用等级暂不作规定。

3

第三章 贷款期限、利率和方式

第八条

贷款期限。农业科技贷款原则上根据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周期或生产经营周期,以及借款人的综合还款能力,由借款人与贷款人双方协商确定。短期贷款期限一般为6个月,最长不超过1年。中长期贷款期限一般为1-5年,最长不超过8年。在借款合同约定的贷款期限内,可根据项目建设期限或达产期给予一定的宽限期。

第九条

贷款展期。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贷款的,应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贷基本制度》规定办理展期。

第十条

贷款利率。农业科技贷款原则上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对符合条件的贷款其利率可以在总行政策范围内浮动,具体浮动水平由借贷双方在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内协商确定。贷款展期期限应累计计算。累计期限达到新的利率期限档次时,自展期日起,以展期日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档次利率为基础计息;达不到新的期限档次时,按展期日的原档次利率为基础计息。贷款逾期或未按合同用途使用借款的,按总行规定执行罚息利率。

第十一条

贷款方式。农业科技贷款一般采用担保贷款方式。 4 对于由借款人自行还本付息的贷款,原则上采取担保(包括知识产权权利质押)方式;由市(地)级以上政府财政部门或财力较强的县(市)政府财政部门承诺对项目或借款人还本付息或其他符合农发行低风险贷款规定条件的,可以采取信用贷款方式。

第四章 贷款办理

第十二条

借款人和贷款人应当按照《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基本操作流程》办理贷款的申请、受理、调查或评估、审查、审批、发放贷款和收回等。

第十三条

由市(地)级以上政府财政部门或财力较强的县(市)政府财政部门承诺对项目或借款人还本付息或其他符合农发行低风险贷款规定条件的贷款,可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低风险贷款业务操作规程》办理。

第五章 贷款检查与监督

第十四条 贷款发放后,开户行应当按照《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5 信贷基本制度》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基本操作流程》规定,对农业科技贷款的使用情况和借款人的经营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借款人应当给予配合。贷款检查监督的重点是:

(一)检查监督借款人按照借款合同约定的用途使用农业科技贷款,坚持先使用自有资金后使用贷款的原则,并监督资金支付,防止贷款挪作他用。

(二)开户行应该参与借款人的库存检查,对借款人使用农业科技贷款引致的原材料、在产品和副产品进行核查,及时掌握和了解贷款的物质保证情况。

(三)经常检查监督借款人的经营及财务状况。包括:借款人项目建设情况,产品产销变化情况及现金流量情况,产品结构、市场变化情况及市场应变能力,货款归行和现金收支情况,存货、应收账款及债权债务等变动情况,新增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资金来源情况,或有负债的增减情况等。

(四)监测借款人与关联企业之间的资金往来、原料供应、产品购销等关联交易,严格控制信贷风险。对于跨地区、跨行业经营的集团客户,要注意防范集团内部关联方之间互相担保的风险。集团客户各贷款行的上级行应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针对整个集团客户的

6 检查,掌握其整体经营和财务变化情况,指导所辖贷款行加强贷款管理,防范贷款风险。

(五)对由地方政府或财政等部门负责贴息或偿还贷款本息的,应经常与相关部门保持沟通关系,了解和掌握专项资金安排与到位情况。

第十五条 开户行应该根据贷款管理需要和借款人经营的实际情况,建立必要的贷款管理台账,对贷款的发放、使用和收回情况进行反映和监测。

第六章 附

第十六条 各省级分行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并报总行备案。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农发行总行负责解释、修订。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上一篇:道德与法治课堂方法下一篇:工程进度控制措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