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素养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大学生心理素养论文(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摘要:对于高中学生来说,高考是十分重要的,学生面对的学习压力也很大。因此,高中生会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这些心理健康问题,对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非常不利。为此,在高中阶段,教师需要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情况多加重视,并且采取可行有效的方法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解决,帮助学生培养出健康的心理,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一篇:大学生心理素养论文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摘要:高校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实施场所,其教育关乎到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在现实生活中,随着竞争压力的增大,许多大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同时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如何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提升路径

引言:当前一些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上注重讲解传统的理论知识,这使得学生学习欲望不强,心理健康素养较低。受多元文化和就业形势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会出现不安、焦虑等情绪。为此,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给予他们正确的心理指导是必要的。

一、加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力度

高校在大一第一学期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同时开设选修课,并鼓励新入学的大学生选修这门课程,这使他们更好地认知自我,引导他们在有不良情绪时调整自身的情绪,更好地度过大学生活[1]。高校可邀请一些心理方面的专家,开展有关大一新生心理疏導、心理自助的讲座,提高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

在课程设置方面,可增加一些实践的课程,让他们对社会有更多的认知。随着教育理念的深入,当前高校教学不应只注重理论知识,还要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目前工学结合的方式得到教育界的认可。这是一种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教学模式为一年分为三学期,工作与学习交替进行,即同学们在一学期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在掌握知识后,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单位实习,这不仅能够让大学生提升自身的理论知识,还能提升实践能力,促进行业的发展,大学生在经历工学结合的教学形式后,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在大学生管理方面,可实行“学长制”即从高年级中选取优秀的学生干部,让他们负责低年级学生的管理。一个学长对应一个班级,给予低年级学生在职业规划、生活、学习等方面的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解答存在的困惑。这有利于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意识,有积极向上的情感,帮助他们确定未来发展的目标,成为素质高、能力强、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开展有特色的心理适应能力训练

高校可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引导他们在协会中互帮互助,开展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不断沟通和交流,以自身的想法去影响他人。这不仅能够让大学生更加关心自身的心理状态,也能提升社团成员的心理健康素养,体现教育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是大学生提升自我的一种重要方式[2]。

营造宽松和谐的宿舍氛围,处理好人际关系也是必不可少的。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在心理咨询中,一些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是他们不擅长人际交往,同时大学课程安排比较随意,上课没有固定场所,这使得班级内的同学没有建立亲密的关系,而宿舍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能反映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和人际交往能力。高校应重视这一点,应优化宿舍的软、硬件设施,引导大学生构建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让他们的幸福感得以提升。

另外,高校还应组织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可由团委、心理中心、学生会等组织,如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大学生文化艺术节、“5.25”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等活动,将他们的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生活结合在一起,内容要丰富,形式要多样,能够引导他们在相互交流中宣泄自身的压力,表达自身的情感,舒缓自身的情绪,全面提升他们的心理适应水平、思想认知水平。

三、完善学校心理危机预警机制

高校要不断完善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预警、干预、追踪。可建立学生心理健康监护机制,减少他们心理问题的发生,也要定期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评测,全面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可在每学期或特定的时间内开展心理健康测试,做好心理健康维护工作[3]。在新生入学时,开展心理健康素质评估,让他们通过不同类型的心理测试,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当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同学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要加强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他们是最了解学生的管理者,要引导辅导员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也要培养他们的管理能力,提升心理危机处理能力。

高校还应设置心理咨询室,可在安静、私密性好的场所进行,方便大学生咨询自身的心理健康及发展问题。也要加强心理咨询的宣传力度,让大学生意识到心理咨询的重要性,消除他们的错误观念,引导他们加强自身的心理健康管理,以便出现心理不适时,主动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建立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平台

当前是互联网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高校培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可利用新媒体的力量,通过广播站、校刊、电视等媒介,还可通过心理健康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让大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到安全、便捷的心理自助服务。高校也可在学校官网、宣传栏、报刊等媒体对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宣传,使心理宣传的文化氛围有所提升,更好地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有更多的了解。

结语:综上所述,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升他们的心理素养,通过不断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和国家培养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太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机制构建路径[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7(02):43-47.

[2]王忠宝.健康管理视角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5):616-619.

[3]王春艳,齐海群,张建交,张红晨,尹志娟.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的实践与成效[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9,33(03):70-72+76.

作者简介:代欣凌(1991-),女,汉族,四川乐山人,文学学士,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代欣凌

第二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摘要】目的: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以积极心理状态、焦虑、抑郁三个指标调查了600名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及其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以期探讨两者的关系及心理健康素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显示:(1)心理健康素养与积极心理呈显著正相关;除心理健康知识维度与焦虑、抑郁不相关外,心理健康素养总分及其他维度与焦虑、抑郁呈显著负相关。(2)心理健康素养中的求助行为与自助技能两维度对积极心理状态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心理健康素养对焦虑和抑郁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心理健康;焦虑;抑郁;

基金项目:贵州医科大学2020年本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雨课堂混合学习模式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效性研究——基于心理健康素养视角”(JG202022)

1前言

个体的何种心理素质使得其能够用应对好心理冲突并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呢?心理健康素养或许能解答部分答案。与我们以往熟悉的“心理健康素质”有所不同,广义的“心理健康素养”可以定义为综合运用心理健康知识、技能和态度, 保持和促进心理健康的能力。涉及到心理健康基本知识与原理、心身健康、危机干预、特定心理疾病的识别、心理急救、情绪调节等技能、减少病耻感和心理求助态度等方面。国家卫健委2019年就曾提出,作为“健康中国行动”心理健康促进专项行动的第一项结果性指标,提升心理健康素养是提高全民心理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那么,拥有好的心理健康素养就能同时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么?这一问题的结论仍有待商榷。有学者在其2018年的研究中发现,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健康意识与自评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相关。由此,本研究以期进一步探索心理健康素养是否确实影响心理健康状况, 影响程度如何, 哪些成分对心理健康影响较大等问题。鉴于学界对心理健康的概念界定众多,本研究参考崔红等人提出的心理健康应包括不存在心身症状,同时存在积极的心理品质的定义,选择积极心理、焦虑、抑郁三个指标反映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

2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在贵州某高校在校生中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41份,有效回收率为90.2%。其中男性246人,女性295人;大一学生274人,大二学生116人,大三学生151人。

2.2 研究工具

2.2.1 心理健康素养问卷(MHLq)成人版

采用Dias等人于2018年编制的心理健康素养问卷(Mental Health Literacy questionnaire, MHLq)成人版,问卷由原作者提供并授权使用。该问卷评估了包括包含心理健康与疾病的相关知识、偏见、求助行为和自助技能4个维度,采用5级计分,分数越高代表个体心理健康素养越好。该量表在本次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69。

2.2.2 簡版心理健康连续体量表(MHC-SF)成人版

采用Keyes编制,尹可丽等人翻译检验的简版心理健康连续体量表(MHC-SF)成人版,该量表共14个题目,考察了个体的积极情感、生活满意度、自我接纳、个人成长、生活目标、与他人的积极关系、自主和掌控环境、社会贡献、社会融合、社会成长、社会接纳等方面内容,采用6级计分,得分越高则积极心理状态水平越高。该量表在本次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54。

2.2.3 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

广泛性焦虑量表由Spizer等人于2006编制,该量表共7题,采用4级计分,0-4分表示个体无焦虑,随后按等级划分,分数越高则焦虑情绪越高;该量表广泛应用于焦虑障碍的筛查与辅助诊断;其在本次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01。

2.2.4 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

该量表共9个题项,4级记分,0-4分表示个体无抑郁,随后按等级划分,分数越高代表抑郁状态越严重,该量表广泛用于抑郁症的筛查与辅助诊断;其在本次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91。

2.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处理,主要应用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

3 结果

3.1 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及心理健康状况描述

由于心理健康素养量表在国内并无大学生或大学生群体的常模,故将数据与量表得分的理论中值2.5分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处于中上水平,积极心理状态同样与量表的理论中值3分进行比较,大学生积极心理状态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详见表1)。对数据频率进行进一步分析,39.6%的个体无焦虑感,48.8%的个体处于轻度焦虑状态,有中重度焦虑感的个体占到了11.6%。无抑郁情绪的个体占比30.8%,51%的个体存在轻度抑郁情绪,另有18.2%的个体存在中重度的抑郁情绪。

3.2 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3.2.1 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与心理健康状态的相关分析

使用Pearson积差相关对心理健康素养与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进行考察,发现心理健康素养及其各维度与积极心理品质呈显著正相关;除心理健康知识外,心理健康素养总体及其余维度与焦虑、抑郁呈显著负相关,详见表2。

3.2.2 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对心理健康状态的回归分析

使用多元回归分析探索心理健康素养对积极心理品质的影响,发现心理健康素养中个体的求助行为和自助技能对个体的积极心理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详见表3);表明遭遇心理问题时的求助意愿与行为及心理自助技能的提升将会一定程度上提高个体诸如自我接纳、生活目标、社会成长、生活满意度等积极心理状态。

使用简单线性回归分析心理健康素养对焦虑、抑郁的影响,发现心理健康素养对焦虑、抑郁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说明个体的心理健康素养越高,焦虑和抑郁的情况越少。详见表4。

4讨论

4.1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素养现状

本次研究中学生的积极心理状态与樊江霞的研究对比略低,焦虑、抑郁与陈江媛等人的研究相比,抑郁的分相差不大,焦虑得分略高。总体来说,本次研究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与以往研究的情况相差不大,同时,结果也有取样的影响。

在本次调查中,由于心理健康素養现在并无全国大学生常模,使用理论中值的比对方式是有缺陷的,不能完整地反映出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情况。仅就得分来看,结果相对乐观,推断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本次样本中有近一半为医学类专业学生,在课程学习内容上大概率会接触到特定心理疾病的识别与诊断的信息,其专业学习背景也更有利于这一类学生降低病耻感,提升求助意愿与行为。

4.2 心理健康素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心理健康知识掌握的水平与焦虑、抑郁不相关,与以往陈祉妍[2]的结果相似,可能是由于知识的掌握和提高相对容易,而调节自身的焦虑感与抑郁情绪则需要一个过程,造成了知晓知识与运用知识的不同步。在本次研究中,心理健康知识对积极心理健康状态有不明显的负向预测作用,在普通大众的意识里,掌握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越多,应当越有利于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这一结果与常识有一定出入。其他学者的研究也发现,心理健康知识总分与自评心理健康状态无显著相关。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究竟如何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其作用机制如何仍需进一步探究。另外,总体来看,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有利于降低焦虑、抑郁的水平。

本研究发现,遭遇心理困扰时的求助意愿与行为对积极心理的促进作用最大,相似的,陈祉妍在研究中发现心理健康行为与自评心理健康有显著正相关,可能是由于个体对心理问题的积极求助行动,运用更多自我关照的技能,更有利于维护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明志君,陈祉妍.心理健康素养:概念、评估、干预与作用[J].心理科学进展,2020,28(01):1-12.

[2]陈祉妍,王雅芯,郭菲,章婕,江兰.(2019).国民心理健康素养调查.见傅小兰,张侃,陈雪峰,陈祉妍(编),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p.220-263).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崔红, 王登峰. (2007)中国人的人格与心理健康.心理科学进展.15(2):234~240

[4] Dias, P., Campos, L., Almeida, H., & Palha, F.(2018).Mental health literacy in young adults: Adaptation and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mental health literacy questionnai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Research & Public Health, 15(7), 1318.

[5]尹可丽,何嘉梅.简版心理健康连续体量表(成人版)的信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5) :388-392.

[6]樊江霞.大学生自我宽恕、集体内疚对心理健康的影响[D].太原:山西大学,2020.

[7]陈江媛,吴冉.大学生的睡眠质量与抑郁、焦虑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1,(第4期).

作者简介:余露茜(1992-)女,满族,贵州贵阳人,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应用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

作者:余露茜

第三篇: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

摘要:对于高中学生来说,高考是十分重要的,学生面对的学习压力也很大。因此,高中生会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这些心理健康问题,对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非常不利。为此,在高中阶段,教师需要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情况多加重视,并且采取可行有效的方法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解决,帮助学生培养出健康的心理,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高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

随着教育制度不断改革,人们更加强调素质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作為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影响着学生的心理状态。高中作为高考前的一个重要阶段,学生常常将大部分时间用在学习方面,忽略了心理健康,导致学生较差的心理状态不能得到有效调节。而通过合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全面提升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本文针对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展开具体分析与讨论。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这种品格和能力,都需要建立在健康的心理素质基础上。高中学生处在基础教育阶段,对于品格和能力的要求虽然比较单一,但也十分重要。学生要在日常课程学习和生活交往中,养成良好的品格,同时提升学习能力。除了课程学习外,还需要提升综合知识、人文底蕴等通识能力。高中课程教学,一方面要加强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各种课余活动,如心理健康教育等,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核心素养的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针对心理健康教育开设有关的课程

在当前的课程改革背景之下,要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进行满足。推动高中教育进行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对高考课程体系之外的特色课程进行开设,争取通过校本课程的建设,对传统的课程计划进行补充和拓展,满足学生的素质培养的要求。为了推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稳定开展,对于高中学校来说,开设有关心理健康的校本课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为了使课程可以顺利展开,首先需要将心理健康教材的编制工作做好,要根据高中生群体的身心特征,进行有意识的结合,要与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联系,然后编制专门的课程教材。并且尽可能在编制的环节征求有关专家的建议,使所编制出的教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和学习中的各种心理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在课程中专心学习,逐渐对自身的心理素质进行培养,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对各种心理问题的防范和应对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和学习环境。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师也需要将自己的专业素质不断提升,要对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技能进行掌握,进而将先进的思想观念和方法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充分应用,保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质量。

(二)家长和父母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家长一般都是孩子的榜样,言传身教更是体现了家长在家庭中的重要性。而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同时兼顾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心理状态,并给予学生更多的爱与关怀,只有家长给予孩子更多的信任和关注,学生才会更愿意倾诉,才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此外,校园也是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环境,而老师就应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确保有效活跃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乐于表达、乐于倾诉,这样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发挥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三)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对于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来说,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高中学生面临升学等众多压力,要科学合理调整学生的学习和休闲时间分配,使学生能够转移注意力,缓解压力。在高中阶段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如校园歌唱比赛、美术展览、文艺演出等,鼓励学生积极踊跃报名参加,展示自身在艺术、音乐等各方面的特长。虽然这些文艺活动会占用部分学习时间,但是这些校园文化活动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使学生能够放松心情,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从总体效果来看,不仅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质量。另外,学生还可以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来展示自我,广泛交友,保持身心愉悦,避免各种不良心理问题的产生。

(四)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进行拓展

在传统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学校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课堂之上。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甚至是唯一的教育渠道,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过于单调和片面。对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能够很好地调动。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高中学校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渠道丰富起来。通过更加多样化的教育渠道和形式,来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需求进行满足,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类教育活动之中,并且还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由此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第一,可以邀请有关的心理教育学专家来对学生进行讲座,或者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进行深入的观摩和指导,然后在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之下,将教师的思路进行拓宽,开阔教师的教学眼界。第二,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野外素质拓展的训练,使学生在实践中将自我意识进行强化,在实践中对学生的潜力进行挖掘,帮助学生构建出适合自身的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生活和学习的乐趣,并且不断的进步,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心理素质。

结束语

在研究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当前高中生经常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并通过师生之间加强沟通、家长和父母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结合三个方面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确保帮助高中生摆脱内心的苦恼,改善高中生的心理状态,以此就能确保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未来的学习中。

参考文献

[1]郭耀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有效性研究[J].新课程,2021(29):15.

[2]周林.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习状态的调整思路[J].黑龙江科学,2021,12(13):112-113.

[3]汪亮.当前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1(16):19-20.

作者:王丽双

第四篇: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改进策略

摘 要:针对当前中学生存在自控能力不强、自信心缺乏、青春期叛逆等心理问题,文章基于核心素养的健康生活素养要求,从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面进行问题归因,并据此提出营造良好氛围、加强心理疏导等改进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心理健康;家庭教育

作者简介:朱友良(1983—),女,湖南长沙人,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中学英语教学、班主任工作。

随着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增多,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得到重视和加强。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它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维度提出了中国学生发展的六大关键素养,即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现代意义上的健康生活是身体、心理和思想三大健康的完美结合。中学生的健康生活素养,是中学生在身体、心理和思想上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层面的综合表现,具体表征有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指标要点。如何针对中学生健康生活素养的要求,培育中学生的健康生活素养,是教育界必须直面的现实难题。

一、中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

(1)自控能力不强。自控能力也称自制力、自控力,是人们能完全自觉地、有意识地控制不符合既定目的的愿望、动机、情绪和行为的能力,也是个人意志力和情商的重要表征。当一个中学生受到某种外界影响和诱惑时,其自控能力就可能会减弱甚至丧失。目前,外界最大的影响来自电子产品。有调查表明,现在70%以上的中学生都拥有手机;47%的中学生有“手机瘾”。在“手机控”看来,手机的通信功能是次要的,娱乐功能才是主要的,本末倒置的结果是干扰他人休息,降低学习效率,甚至在手机上网、视频聊天、网络直播、网络段子的沉迷中,影响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的中学生因为受不健康内容的影响,陷入不良信息污染之中,情绪波动很大,注意力不集中,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缺乏自信心。自信心反映出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是一种积极有效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的心理状态。中学生缺乏自信心的主要原因在于现在繁重的课业负担。学生进入中学后,所学的课程呈阶梯式,越往上越难,所学的科目也比小学阶段多,他们越往后学,就发现自己不会的知识越来越多。有些学生一旦考试失败,就立即表现出灰心丧气、心情失落,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这种现象在即将参加中考和高考的学生身上尤为严重。经询问,大多数学生认为:“复习了那么多,每次考试名次还是倒数,再学还有什么意思”“有时想直接辍学算了”“如果考不上,不仅自己丢脸,父母脸上也无光”等。于是这些学生的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挫败感油然而生,表现出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3)社会交际不当与社会适应不强。现在的中学生活动圈子集中在学校和家庭,加之大多是独生子女,其自我中心意识较强。有的学生整天沉溺于读书学习或电子产品中,他们不愿与人交往,把自己孤立起来,变得冷漠无情;有的学生出现早恋现象,他们不能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使双方都陷入困扰,最终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学习与生活;还有的学生,除了学习,对基本的生活技能一无所知,在学校是“学霸”,在家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这类学生在未来走向社会时就面临着自我适应的问题。

(4)青春期叛逆。人们普遍认为中学阶段是学生叛逆的高峰期,原因在于他们处于心理过渡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特别是父母)的监护。叛逆的心理表征主要为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或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和固有的传统定势唱反调;或顶撞、批评、挖苦老师、家长,拒绝老师或家长提出的合理要求;或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自说自话,遇到困难也不轻易求助他人。叛逆是人成长的必经阶段,但叛逆的程度不同,导致的具体结果也不尽相同。

当然,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很多,如自卑心理、孤独心理、嫉妒心理、厌学心理、早恋问题、考试焦虑等。

二、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缺失是一大原因。核心素养理念下,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成为学校教育的不可缺少的部分,但因种种原因,很多学校缺少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有的学校师资紧张,没能引进专业的心理教师,只好让思想政治教师或其他教师来兼职。有的学校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教师理论讲授、案例实践少,学生学习效果差。大多数中学没有成立专业的心理咨询中心,学生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科学的宣泄。

(2)社会不良现象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社会的民族、文化、社会变迁和事件等,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负面新闻、极端事件等,这些信息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传播,极易导致学生恐惧或盲从等心理现象。

(3)不和谐的家庭氛围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一般来说,高素质的父母往往更重视子女的学习过程而非学习成绩,其教育出来的子女,学习抗挫能力强。如果父母唯分数论英雄,就会忽略子女的素养教育特别是健康素养教育。相比完整和谐的家庭,单亲家庭、离异或丧偶家庭对子女的心理健康会产生负面影响,典型表征就是子女缺少家庭关爱,缺乏归属感。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核心素养指向下的健康中学生,必须具备三个要求:珍爱生命、健全人格和自我管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中学生能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等等。这些方面都能达到的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便不会存在很大的问题了。由此,我们在关注和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时,可以根据要求来采取相应措施。

(1)各级学校要对中学生进行定期的心理健康疏导和教育。学校是教书和育人的地方,不能一味地追求升学率。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成为中小学校的必修课程,学校要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教师负责。教师必须有极强的情绪调控能力,并且要保持积极的心态,才能对某些特别的学生给予特殊关爱和及时沟通与交流。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社会实践,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其在亲身体验中得以成长。

(2)给中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是个“大熔炉”,每个人都会在这个“熔炉”中练就成自己想象和不曾想象的样子。社会各组织和人士,要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身处社会的中学生看到榜样的力量和核心价值观的力量。新闻媒体和法制等部门要惩恶扬善,多宣扬正能量,以便让中学生明白遵守社会规则和法制是克服心理恐惧的有效途径。

(3)父母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要从心理成长和健康素养的高度,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关爱和教育自己的孩子。父母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了解子女的特点、心理规律和适应的状况,运用科学的家庭教育手段,尊重和理解孩子,给孩子适当的权利,实施积极有效的家庭干预,促进子女的心理健康发育。

总之,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们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建立以“学生核心素养”为统领的课程体系和评价标准,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培养出更多适应21世纪诸多变化的合格中学生。

参考文献:

[1]陈 忞.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2]郑希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朱友良

第五篇:探讨教师素养、行为、人格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

摘 要: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和开展,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关键性因素的观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关注教师的成长,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培养与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己成为时代和社会的共同需求。中小学生在心理、生理上均处于发展的高峰期,对他们施加教育影响的教师的素养高低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教师素养;行为;人格;影响学生

教师素养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理念、专业知识、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及内在修养的综合。教师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所培养人才的质量,更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然而令人痛心的是,进入21世纪的今天,某些不和谐的行为已侵入纯洁的校园,个别心态失衡的教师,做出违背师德规范的行为,“师德”成了一个高度曝光的词,如“园丁切莫伤童心”、“没有完成作业,教师针扎学生”,这些不得不引起教育界的深思……当前教育实践中的大量事例说明教师的心理素质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联,但是当下许多教师素养现状却不容乐观,在许多情况下,教师的素养、行为、人格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界定

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接纳自己,喜欢自己,有积极的自我观念;在他真正的自我与所扮演的角色中乃至在自我与外在自我之间是没有矛盾分歧的,也就是说,他对自己是诚实的;他对别人的态度是坦诚而热情的,他热爱别人、接受别人,正如热爱自己一样;他不回避自己的缺点,他知道人生不是尽善尽美、顺心如意的,他力求克服困难,正确对待挫折,努力创造未来;他对自己有坚定的信心,深信自己的直觉,也相信自己的经验;他具有创造精神,不满足已有的成就,不迷恋对过去的回忆,更不沉溺于今天的享受;他是负责的、合群的,充满活力,不推辞所应完成的任务;他对自己是严格的,对别人是宽厚的,乐于与他人相处,不轻视别人,不炫耀自己。以上关于“心理健康”的描述只是众多描述中之一种。我们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衡量心理健康:

(1)和大多数人比较,和同年人的心理状态比较。

(2)用社会的适应程度和社会的评价去分析。

(3)根据个人的经验,也就是用我们每个人已形成的“模式”去判断各种心理行为是否正常。

(4)利用客观检测指标,即利用心理测验工具和实验仪器来检查、判断一个人的心理与行为是否正常。

一般地说,最好综合使用以上四个标准,判断就会比较客观、可靠。正如“心理健康”是一人二分复杂的概念一样,心理健康标准也因为常受社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制约,至今尚无完全统一的规定。对于处于不同的年龄段、文化背景、社会环境中的人,衡量其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不完全一样的。综合各种因素,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可作如下描述:

(1)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充满热情。对教育事业有神圣的追求,并贯彻现代教育理念,身体力行。

(2)热爱教育工作尊重学生,努力与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对待学生,宽容而不纵容,严格而不苛刻,一致而不苛刻,一致而不死板,灵活而有原则;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给学生充分的自由,但会加以合理的限制和引导,让学生在享受自由的同时学会承担责任;经常激励学生,真诚地赞扬学生的长处,不会只盯着学生的弱点;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并真诚地帮助他们进步;努力去理解学生各方面的兴趣和爱好,与之进行良好的沟通。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应该具有良好的认知能力(包括注意力、感知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其次应具有良好的情绪与情感,心胸开阔,乐观向上,善于调节情绪,克服自己常遇到的心理问题(如职业适应不良、职业倦怠、人际交往障碍等);还要具有坚强的意志力,能够抗干扰、抗诱惑,有良好的耐挫力。

(4)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与学识。能够正确地制定教育目标,懂得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使其获取知识的过程;具有渊博的学识,不断学习新知识,优化知识结构;创造良好的条件来让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而不会用填鸭式教学来窒息学生的创造力;不会把教学等同于讲课,也不会用死记硬背来代替理解;精心备课上课,潜心教研教改,开拓创新,勤恳务实。

(5)保持良好的人际交往。除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外,还包括保持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与教育管理者的良好沟通、与家长的协调与合作关系,当然也少不了充满温馨关爱的家庭成员关系与亲朋关系。

二、健康的教师心理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我们以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阶段论与平衡论为基本依据进行课题分析。

学生成长与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即儿童发展分为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这四个阶段具有:

(1)阶段获得次序是连续的、恒定的。年龄只是一个形式划分。每一个个体的发展有快有慢,但他们的发展次序是一致的。这个发展次序的一致性表现为连续和恒定两个特点。即发展阶段是不间断的、次序是固定的。这是一个普遍规律。

(2)阶段的整合性。每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仅具有新的结构,而且还包含着以前的发展成果。旧结构被整合在新阶段中。

(3)阶段的双重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每一个阶段本身都有自身的发展过程,表现为每一阶段都有认知结构的初始准备和完成两种水平。

教书育人是教师人格魅力的体现,离开了教师人格,良好的学生的人格将变成一句空话。新时期肩负着历史重任的教师,要培养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注重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以自己健康的人格去影响和教育学生,从而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不是一个简单的一蹴而就的过程,它需要教师长时期对教育事业无比的忠诚,它需要教师自身能力、道德品质、个性修养、学识才华都修炼到很高的水准。这不仅是教育事业的要求,更是全社会的要求。

作者:叶金文

上一篇:大学项目管理论文下一篇:大一基础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