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素养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生核心素养构成要素与提升对策研究 ——以大理大学为例

摘要:“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前途与希望。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主力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不仅关系个人的发展与价值的实现,更是关系到社会与国家的发展。本文从立德树人的学术视域,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知识,采用文献研究法与调查研究法,从核心素养的相关基本概念入手,进行界定和辨析,揭示了立德树人与大学生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进而对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生核心素养构成要素进行探究,提出在立德树人视域下提升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对策思考。首先,对基本概念的理论阐述,对立德树人与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关系进行阐述,并以此为基础更好的加强立德树人视域下当代大学生核心素养的理论梳理与研究。其次,是对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建构,主要包括立德树人对大学生核心素养构成要素的要求与原则,以及核心素养要素的主要内容,即道德品质、专业素养、人文素养、政治素养、实践创新等5个一级要素,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思政、专业思政、职业生涯规划、人文沉淀、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国家认同观、社会责任感、法治素养、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13个二级要素。再次,通过对大理大学大学生的核心素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根据研究目的设计调查问卷,以大理大学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分析研究对象现状,关注研究对象现状的不足,提炼出大学生核心素养现状存在的问题,总结思考大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对策。最后,基于立德树人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核心素养构成要素,提出在立德树人视域下提升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对策思考。以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为出发点,结合时代与教育的现状,从德、课、人、文、践五个方面入手,对新时代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提出建设性意见,融入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的具体要求,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关键词:立德树人;大学生;核心素养构成要素;提升

学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之处

第一章 立德树人与大学生核心素养

一、基本概念界定

(一)立德树人的内涵

(二)核心素养的内涵

(三)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

二、大学生核心素养与立德树人的关系

(一)立德树人是大学生核心素养的根本实质

(二)大学生核心素养为落实立德树人提供保障

三、探究大学生核心素养构成要素的意义

(一)创新育人模式,贯彻落实立德树人

(二)课程思政的有力抓手,有效指导教学课程改革

(三)深化大学生品格能力,助力成长成才

第二章 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生核心素养构成要素的界定

一、立德树人对大学生核心素养构成要素的要求

二、界定大学生核心素养构成要素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二)民族性原则

(三)时代性原则

三、大学生核心素养构成要素的主要内容

(一)道德品质

1.理想信念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专业素养

1.课程思政

2.专业思政

3.职业生涯规划

(三)人文素养

1.人文沉淀

2.思维方式

3.审美情趣

(四)政治素养

1.国家认同观

2.社会责任感

3.法治素养

(五)实践创新

1.社会实践

2.创新创业

第三章 大理大学大学生核心素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大理大学大学生核心素养现状调查

(一)问卷设计

(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三)问卷结果统计与描述

1.样本分布情况

2.大学生对于核心素养的认知情况

3.大学生核心素养要素现状情况

二、大理大学大学生核心素养现存问题提炼

(一)核心素养意识基础较为薄弱

(二)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统筹不足

(三)思维方式缺乏开放性拓展

(四)法治知识储备与运用不充分

(五)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不足

第四章 大理大学大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对策

一、进一步打好立德育德基础

(一)强化德育观念,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作用

(二)发挥党团组织作用,实现主体全面发展

(三)以学生为本,创新德育管理工作实践

二、有力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

(一)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打好理论基础

(二)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实现课程思政

(三)构建全课程体系,全方位协同育人

三、协同师生力量全员立德示范

(一)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教育管理工作中自觉自律

(二)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技能,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

(三)发挥学生干部群体带头示范作用,形成同辈群体相互影响

四、加强建设校园精神文明阵地

(一)繁荣校园文化,实现校园文化育人作用

(二)营造心理健康氛围,提升师生心理保健能力

五、有效深化实践的育人功能

(一)整合实践资源,搭建有效实践平台

(二)结合专业实际,创新实践内容与形式

(三)完善支持机制,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大学生核心素养现状的调查问卷

致谢

上一篇: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语文素养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