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学素养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移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课程内容研究

摘要:21世纪,网络技术在稳步发展的同时,移动网络技术应运而生,社会信息化的程度也在不断加深。信息在当前社会的各个领域中显得尤为重要,终身学习逐渐成为人们适应信息化社会的新要求。信息的获取能力和处理能力也成为了人们在信息化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能力,同时也成为了人们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必备素养。大学生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且即将踏入社会的群体,其信息素养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是否能够快速的融入社会。移动网络具有移动性、即时性、精准性、隐私性等特点,信息在移动网络环境下传播和更新速度加快,因此移动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素养作为个人素质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信息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信息素养课程作为信息素养教育目的实现的手段,探究信息素养课程内容是否符合当下社会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要求具有必要性。本研究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国内外学者对信息素养课程开展了一定研究并针对其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但这些对策与建议大多是针对传统网络环境下信息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其能否解决移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中存在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究;并且在以往的研究中缺乏对大学生信息素养课程内容的系统梳理,因此课程的内容能否顺应移动网络时代并不明确。本研究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信息素养的内涵以及相关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通过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了解了移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通过梳理大学生信息素养课程使用教材,了解目前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课程内容。其中,问卷的数据和课程的内容都从心理学、科学、技术学、社会学和伦理学五个维度来分析。最后,将大学生信息素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与大学生信息素养课程内容进行对比,旨在发现目前大学生信息素养课程内容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最终为完善大学生信息素养课程内容提出合理化建议。研究发现,大学生信息素养课程内容中出现如下问题:(1)心理学方面:培养大学生信息意识的内容匮乏;(2)科学方面:缺少信息辨别方面的内容;(3)技术学方面:缺少信息利用相关的内容;(4)社会学方面:信息交流方面的内容匮乏,缺少信息交流创新的内容;(5)伦理学方面:缺少培养大学生自控能力的内容。因此,针对大学生信息素养课程内容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如下建议:(1)增加培养大学生信息意识内容;(2)增加提高大学生信息辨别能力内容;(3)增加提升大学生信息利用水平内容;(4)增加提高大学生信息交流创新能力内容;(5)增加强化大学生自控能力内容。

关键词:移动网络;大学生;信息素养;课程内容

学科专业: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概念界定

1.2.1 信息素养

1.2.2 大学生信息素养

1.2.3 信息素养课程

1.3 相关研究现状

1.3.1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研究

1.3.2 大学生信息素养课程研究

1.3.3 相关研究述评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

1.7 章节结构

第二章 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

2.1 问卷设计

2.1.1 探索性访谈

2.1.2 问题设计

2.1.3 预测试

2.2 问卷发放

2.3 数据分析与结果

2.3.1 数据分析

2.3.2 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学生信息素养课程内容梳理

3.1 数据来源与梳理框架

3.1.1 数据来源

3.1.2 梳理框架

3.2 课程内容梳理结果分析

3.2.1 心理学部分内容

3.2.2 科学部分内容

3.2.3 技术学部分内容

3.2.4 社会学部分内容

3.2.5 伦理学部分内容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学生信息素养课程内容完善研究

4.1 信息素养现状与课程内容对比分析

4.1.1 心理学方面

4.1.2 科学方面

4.1.3 技术学方面

4.1.4 社会学方面

4.1.5 伦理学方面

4.2 信息素养课程内容完善建议

4.2.1 增加培养大学生信息意识内容

4.2.2 增加提高大学生信息辨别能力内容

4.2.3 增加提升大学生信息利用水平内容

4.2.4 增加提高大学生信息交流创新能力内容

4.2.5 增加强化大学生自控能力内容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不足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移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调查问卷

致谢

上一篇:新闻传媒功能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图像处理技术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