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手机信息素养教育论文

2022-04-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厦门大学于2011年对本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大学生手机上网的情况、原因、影响、评价等方面考察大学生手机上网的现状。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手机上网行为较为理性,但部分学生具有手机上网依赖倾向。对大学生手机上网进行引导,应当注重个性化辅导,将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并对“手机上网成瘾”等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手机信息素养教育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生手机信息素养教育论文 篇1: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研究

【摘 要】本文分析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对策与建议:增强信息素养教育意识、建立信息素养教育教学体系、建立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提升教师信息能力、完善信息教学软硬件资源建设等。

【关键词】互联网+ 高职院校 信息素养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社会呈现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迅猛发展新常态。《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指出,要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水平。《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强调,要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高职院校要面向教育和各行业信息化变革发展需求,将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和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不断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加强课内外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的培育,为社会培养具备较高信息素养和专业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一、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信息素养教育意识不强

当前,高职院校对信息素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充分认识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对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意义,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素养培养教育体制机制。对比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其信息素养教育推进速度快、覆盖面广、成效显著,首要原因是从国家层面就给予足够的重视,如美国大学和研究型图书馆协会(ACRL)、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TC)等权威机构对信息素养教育进行顶层设计和统筹管理,制定相应的标准和框架,指导信息素养教育的开展,而国内尚未建立相关机构,也没有制定适用于高职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的指导政策。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部门也未制定信息素养相关的教学制度,高职教师的信息素养教育意识亟待转变。

(二)信息素养教学体系不完善

高职院校没有将信息素养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没有根据行业、岗位对人才的信息素养要求和高职学生的特点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没有建立信息素养课程体系,课程结构较为单一。如许多学校仅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图书馆检索讲座等通识教育,没有开设信息应用拓展课程。课程内容不够丰富,没有将信息素养教育内容融入专业课程和顶岗实习等环节,没有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时动态更新课程内容、教学资源、应用软件等。教学方法创新不足,大多以传统讲授为主,能够将混合式教学、Big6教学法等方法有机结合应用于信息教学实践创新中的较少。

(三)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

信息素养培养是人文、技术和道德的综合体系,大多数高职院校未结合自身教育发展和学生专业发展实际制订相应的信息素养的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目前,国内北京市图书馆学会制订了“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吉林农业大学图书馆陈文勇等提出“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十大标准”,上海商学院吴晓伟等人制订了“应用型本科学生信息素养能力量表”,这些指标案例虽然有一定的启示和参考意义,但标准出自某些机构或个人,适用于本科院校且地域性、权威性和普遍性不足,部分指标实践评价可操作性不够强。

(四)学生信息素养不高

高职院校学生的信息意识还较薄弱,没有将信息能力视为提高学习质量和自我终身发展的重要能力,信息敏感度不高,对专业相关的信息动态关注不足。信息知识有限,对信息资源渠道、信息技术知识、信息获取方式、信息价值判断等了解不多。信息能力较弱,信息技术水平较低,信息获取分析、应用共享、创新创造能力不足。信息道德和安全意识不高,对网络活动中的不安全因素判断和防范不足。

(五)教师信息能力有待提高

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是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关键,但现阶段高职院校高素质信息素养教师队伍还较为缺乏。教师信息素养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引导学生主动获取信息为学习服务,不能将信息技术与专业知识整合,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的信息资源和途径、指导学生运用信息思维和信息技能完成实训任务,不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数字资源、网络平台开展教学。

(六)信息化建设基础不足

信息化软硬件设施和教学资源建设是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基础保障和先决条件。目前高职院校网络基础建设不够完善,未能根据网络发展及时补充更新设备,信息化教学场所、设施设备缺乏,智慧教室、教学管理系统、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资源库、教学实训软件、云存储空间等建设不足,图书馆数字资源规模较小,资源组织、整合、推送不足,资源利用率低,不能满足信息教学需要。

二、培养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的对策

(一)增强信息素养教育意识

一是管理层面,要建立信息素养培养体制机制。政府、教育部门、图书馆等主管部门要将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高到一个更重要的层次,协同建立信息素养管理权威机构,对信息素养教育做顶层设计和专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等联合成立信息素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信息素养教育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总体规划。

二是教师层面,要强化信息素养教育意识,充分认识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将信息素养教育视为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把握教师角色。要适应教育环境和教学课程信息化变革,积极开展研究型、协作型教学,成为信息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协作者和評价者。

三是学生层面,要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念,树立终身学习、勇于创新的观念,在学习过程中善思考、勤实践,提高信息素养自我培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不断积累信息知识,掌握信息技能。

(二)建立信息素养教育教学体系

一是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信息素养教育是一项整体性、综合性和层次性的系统工程,要将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信息素养教育的课程体系。例如,根据高职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及专业能力素质要求,制订分层次教学培养目标,构建“分阶段三个课堂”课程体系。“三个课堂”指第一课堂开设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办公自动化等;第二课堂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多媒体和信息技术、教学软件、专业应用软件、实训平台等资源,开展嵌入专业课教学全过程的信息素养教学;第三课堂开设信息素养选修课、培训和讲座,如信息检索应用、信息素养基础、图书馆资源检索、网络数据库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基础等,以及开展学生信息素养比赛、信息技术技能比赛和职业能力竞赛等。“分阶段”指第一阶段面向大一学生,是基本信息素养的引导和普及阶段,开设第一课堂、第三课堂课程;第二阶段为大二学生专业信息素养的提升和内化阶段,进行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教学;第三阶段是大三学生综合信息素养的实践和创新阶段,开展第三课堂学习活动,学生将信息知识和操作技能熟练运用于技能竞赛、顶岗实习和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

二是改革信息素养教学内容。将信息素养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到信息技术课程和专业教学课程和实训实践中,注重更新和出版相关教材和实训指导材料。以广西水电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在“酒店信息管理”课程中,在“酒店计算机信息管理概述”章节设计“撰写现代酒店信息管理调研报告”工作任务,指导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引擎、酒店企业网站、酒店软件开发企业网站、旅游电商网站和手机App、实地调研等多种途径把握国内外酒店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分析信息的知识和能力;“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章节“处理酒店客房预订”和“完成前台入住登记”工作任务中,学生获取客户身份证、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后,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酒店管理制度规定,注意保护客户隐私,增强学生的信息道德感。

三是创新信息素养教学模式和方法。灵活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BOPPPS教学模式、项目任务教学法、PBL问题导向教学法、BIG6信息探究法、TBL小组合作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模式方法,围绕信息素养和专业能力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探索、合作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充分应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完成学习任务,潜移默化地提高信息应用能力。如在财务管理专业“涉税会计实务”课程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PBL、TBL等教学方法,设计以“如何完成企业网上报税”为关键问题的工作任务,学生课前借助超星网络教学平台、税局税务网站、课程微信公众号等多种信息途径自主学习基础知识,通过在线题库自测并记录重难点;课上,学生针对难点问题分小组展开讨论,分角色使用税友软件完成税费计算和网上报税;课后,应用多媒体、直播和即时通讯等平台,对任务成果进行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企业专家指导等多方评价。

(三)建立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一是信息意识指标。从学生对信息客观认识、信息敏感度、信息需求反应、信息应用意识四个二级指标进行评价,主要考查学生是否能够认识到精准和完善的信息是作出合理决策的基础,对信息价值有正确的认知并进行批判性思考,是否能够敏锐地感知信息,是否有借助信息解决学习生活问题的意识,是否能够确定对信息的需求并描述信息需求关键词,是否有主动学习和应用信息知识、信息技术的意愿。

二是信息知识指标。从学生对信息基础理论知识、信息技术知识掌握情况两个二级指标进行评价,主要考查学生是否了解或熟悉信息種类、信息载体、信息源、信息技术等知识,是否能够掌握信息设备、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要点等知识,是否能将信息知识与原有知识体系融合、迁移和拓展。

三是信息能力指标。从学生信息的获取、识别、接受、应用、交流、评价等六个二级指标进行评价,考查学生是否了解信息获取的途径并能从各种信息源中快速挖掘和收集所需信息,是否能分析甄别有效信息,是否能够对信息充分理解、吸收并进行归纳、存储、管理,是否能为实现特定目标灵活应用信息,是否能够利用信息媒介准确地向他人表达和分享信息,是否能评估评价信息。

四是信息创新指标。从学生智慧学习、数字资源和智能技术应用、信息创造和创新创业情况三个二级指标进行评价,主要考查学生是否掌握图书馆资源、网络开放课程资源、专业数据库等数字资源开展学习活动,是否能够使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智能终端等智能技术服务学习生活,是否能够通过迁移、组织、联想和创造对已有信息综合处理,产生新信息。

五是信息道德指标。从学生信息法律、信息道德规范和准则、信息安全和防护掌握情况三个二级指标进行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在信息活动过程中,是否能自觉遵守信息伦理规范,是否能对信息有理性判断和负责的行动,是否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是否掌握信息安全防护技术。如表1所示。

(四)提升教师信息能力

一是加强教师信息素养培训。开展教师信息素养调研,根据教师信息技术掌握程度、学科专业等情况制订培训方案,对教师进行分层次、分小组的理实结合的系统培训,切实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二是建立信息化教学评价与激励机制。将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指标纳入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从教学管理职能部门、教学系部、听评课教师、教学督导员和学生等层面进行综合评价,促使教师将压力转化为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比赛,促进教师交流学习,提升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实施水平,对在高级别赛事中获奖的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设置专项项目和配套资金,实施专业教学资源库、网络课程、精品课程等建设项目,鼓励专业教师、公共课教师、图书馆员,以及教学管理、信息技术和信息建设教辅部门教职工等申报研究项目,促进学校信息化全面发展。

三是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实践。教师要及时把握行业发展前沿和教育信息化动态,积极投身信息化教育研究和创新实践,改革信息化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

(五)完善信息教学软硬件资源建设

一是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完善计算机硬件和网络设备建设,实现有线和无线网络校园全覆盖。利用云计算、云空间、虚拟化和物联网等新技术建设信息一体化平台,整合学校教学、管理各类应用系统和资源,促进教、学、研、管的互动,提高学校信息资源交互利用效率、综合数据分析效率和科学管理决策水平。建设数字化学生学习中心和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场所和条件。

二是强化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建设网络课程平台,创造移动互联课堂,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智慧化教学。建设云桌面系统,实现教师教学活动跨平台、跨时空资源共享。建设虚拟演播室和智慧教室,完善音视频录制系统、虚拟渲染等后期系统等,满足教师“互联网+”课程、精品课程、交互慕课、虚拟创客、教学直播录播、双师课堂、自媒体网络授课室等录制需求。建设“一网双模”校企远程网络实训教学系统,搭建学校与合作企业专线网络,以“在线”“在位”相结合的模式,实现企业导师、学校教师、学生远程教学,以广西水电学院为例,教师在“发电厂运行”课程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参与“双师”远程互动,课堂疑难问题由企业导师带到生产车间进行实际设备展示和答疑,此外,电厂的生产过程实时视频、电网运行实时状态数据,学校的高压输电线路实训场、风电互补发电实训场等场所的实验实训数据,都可以通过互联专线引入数据中心,校企双方对数据资源进行编辑深加工,建立学习实践共享资源库,教师可随时向学生展示电网各环节可视化的运行状态数据,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三是完善数字资源建设。建设校内课程教学资源库,根据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要求和相关比赛标准,完善混合式教学资源、在线课程资源和微课教学资源等。建设网络学习资源中心,根据学生专业需求,对相关行业企业、公开慕课等网络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推送。完善图书馆数据库,除提供知网、维普、万方、读秀等期刊文献外,加入融教育研究、学科专业、产业技术、素质培养等内容及實训学习所需的微课视频、竞赛试题、专业软件等优质资源。

【参考文献】

[1]吴慧华.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2]高岩.高校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4.

[3]黄霞春,文立.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高职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8).

[4]覃曼丽.基于嵌入式教育的高职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广西教育,2020(12).

[5]于苗.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师信息素质研究:以湖北A大学为例[D].荆州:长江大学,2013.

[6]莫年发,邓海鹰,梁红.工科类专业产教融合教学云平台的构建与应用: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教学云平台为例[J].装备制造技术,2017(8).

注: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基金项目“‘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GXHZJG2017B01)

【作者简介】覃曼丽(1983— ),女,硕士,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

(责编 苏 林)

作者:覃曼丽

大学生手机信息素养教育论文 篇2:

大学生手机上网现状及引导策略研究

[摘 要] 厦门大学于2011年对本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大学生手机上网的情况、原因、影响、评价等方面考察大学生手机上网的现状。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手机上网行为较为理性,但部分学生具有手机上网依赖倾向。对大学生手机上网进行引导,应当注重个性化辅导,将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并对“手机上网成瘾”等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 大学生 手机上网 现状 引导策略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相关报告,当前,手机已成为青少年第一位的上网工具。为进一步了解当代大学生手机上网的情况,2011年,厦门大学“新媒体技术背景下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组以大学生手机上网为切入口,面向本校人文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医药科学4个一级学科、10个学院学生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850份,回收率为85%,抽取样本的可信度为95%,置信区间小于0.05。受调查者中,性别分布上,男生494人,占58.2%;女生356人,占41.8%。学历水平分布上,本科生694人,占81.6%(其中一二年级本科生占总抽样人数的42.8%,三四年级占38.8%);硕士生132人,占15.5%;博士生24人,占2.9%。学科分布上,工程与技术科学类学生410人,占48.2%;人文与社会科学类311人,占36.6%;自然科学类96人,占11.3%;医药科学类33人,占3.9%。学生干部222人,占26.1%;非学生干部628人,占73.9%。独生子女346人,占40.7%;非独生子女504人,占59.3%。地域分布上,来自中小城市的学生322人,占34.3%;来自农村的学生258人,占30.4%;来自城镇的学生212人,占24.9%;来自大城市的学生88人,占10.4%。月消费情况上,每月生活费用在400—700元的学生378人,占44.5%;700—1000元的学生299人,占35.2%;1000元以上的学生125人,占14.7%;生活费在400元以下的学生48人,占5.6%。学习成绩上,排名在可比人群中位于20%-80%(即中等)的学生530人,占62.4%;前20%的学生197人,占23.1%;后20%的学生123人,占14.5%。总的看来,本调研所涉及的学生群体在性别、学科结构、学历、家庭地区、个人消费能力、学生干部、独生子女比例等方面的分布呈正态分布,这说明样本具一定的代表性,符合本次研究的要求。

在问卷设计上,课题组参考手机使用、电脑上网、手机依赖、电脑网络成瘾等调研问卷项目并加以改进,内容涵盖大学生手机上网的情况(频率、时间、地点、用途等)、影响(对学习、人际交往、心理等的影响)、价值判断(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大学生对思政工作的建议等方面。本调研组经过深入调研、访谈,较为全面地掌握了大学生手机上网的情况。

一、大学生手机上网总体情况

1.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具有普遍性,上网频率较高,且手机上网人数具增长性。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2%的学生表示从未使用过手机上网,88%的学生表示自己会使用手机上网。58.8%的学生每天都用手机上网,16.1%的学生表示自己大约每两三天使用手机上网一次,13%的学生则大约每周使用手机上网一次。在上网时间上,32%的学生表示每天上网超过一小时,8%的学生上网时间则超过3小时。在还未使用手机上网的学生当中,超过72%的学生表示将来会使用手机上网。

2.即时通信、收看新闻及娱乐资讯、信息检索等为大学生手机上网的主要内容。当代大学生手机上网选择多元化,但大部分集中在聊天、搜索信息等方面,手机网络游戏、手机电视、手机炒股、手机商务尚未普及,但手机上网看小说的大学生占相当比例。

表1:受调查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的目的

说明:本题为多选复合表格题,选项为“经常”、“偶尔”及“没有”。为保证原调查结果的真实可靠性,我们统计时将未做任何标识的记为“0”(未选择)。需说明的是:这部分“未选择”的数据,现实中大多倾向于“没有”,有扩大相应选项“没有”数值比例的可能存在。下同。

3. 大学生手机上网主要场所为宿舍,其次为课堂。上课时间大学生手机上网情况不容忽视。49.2%的学生主要在宿舍休息时使用手机上网; 27.8%的学生表示自己平时主要在教室上网(上课时);另有10.2%的学生经常在其他与学习有关的场所使用手机上网:在自习室上网者占8.1%,在实验室上网者占0.7%,在图书馆上网者占1.4%。

4.大部分学生能合理安排手机上网时间,但仍有部分大学生自制力不足。在“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是否超过预期”“是否尝试减少手机上网时间而失败”“是否会因手机上网忽略自己要做的事情”三个问题上,虽然表示“经常”的学生比例并不高(分别为24.1%、5.9%和14.2%),但表示“偶尔”的学生比例却很高,分别占39.9%、19.4%与42.7%。与此同时,25%的家人朋友曾抱怨过受访者手机上网状况,且14%的受访者尝试过隐瞒上网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部分大学生的自制力有待加强。

表2:受调查学生手机上网的时间

5.目前尚未出现大规模的手机上网成瘾情况,但近1/3 学生对手机上网产生一定程度的依赖。在“如果无法手机上网是否会觉得生活空虚无聊”“是否会因别人打搅自己手机上网而发脾气”这二个问题上,大部分受调查的学生选择了“没有”(分别占58.9%、79.8%),但仍有超1/3的学生明确表示“经常”和“偶尔”会觉得无法手机上网而空虚无聊,且近1/6的受访者会因为别人打搅而发脾气,显示出对手机上网一定程度的依赖。

图1:受调查学生手机上网的感受1

二、大学生手机上网的影响

1.学习上,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使用手机上网对学习没有造成什么影响,而认为会对学习产生影响的学生中,又有过半的学生认为积极影响与负面影响同时存在。调查显示,55.8%的学生认为使用手机上网并未对学习产生影响;44.2%的学生则认为使用手机上网会对学习产生影响,其中22.4%的学生认为这种影响功过参半:11.6%的学生认为是消极影响,10.8%的学生则认为是积极影响。可见,大学生在“手机上网是否会对学习产生影响”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分歧。

2.个人情绪上,近70%受访者认为手机上网对自己的情绪没有造成什么不同的影响,超过20%的大学生认为手机上网给自己带来了较为积极的影响。67.3%的受访者表示使用手机上网未对自己的情绪造成影响,24.7%的学生表示手机上网会给自己带来不同程度的正面影响,这主要来自于通过手机上网找到乐趣(13.5%)、难过的时候能够通过手机上网宣泄(11.2%)。认为手机上网会带来不同程度负面影响的学生则仅占8%,这主要是因为通过手机上网中看到的某些信息(5.1%)、使用手机上网的行为而使自己感到内疚、焦虑、孤独或抑郁(2.9%)。

3.人际交往上,手机上网目前对大多数学生的人际交往未造成太大负面影响,但仍有少部分学生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近3/4的学生在手机上网时、手机上网后与朋友的关系未变化,且有近13%的学生表示手机上网使得自己与朋友的交流更为深入融洽。但25%的受访者出现更愿意手机上网而不是和亲密朋友相处的情况,近14%的受访者使用手机上网后与亲友的朋友变得更加淡漠。

图3:受调查学生的人际交往情况:1

4.价值判断方面,大部分学生对“手机上网成瘾”持理性客观态度,希望能够一分为二看待问题。在对“你对手机上网持何种看法”的回答中,只有12%的学生认为“手机上网成瘾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应当加以抵制”,46.3%的学生认为“手机上网成瘾有其具体原因,应当加以分析,不应一刀切”,15.4%的学生认为“手机上网不可能成瘾,是某些人夸大了的说法”,同时,9.6%的学生认为“手机上网成瘾很正常,我觉得没什么”。

三、调研总结

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对手机上网持乐观态度,普遍接受并能灵活运用手机上网。在上网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自制力较强、能合理安排手机上网的时间、有选择地接受信息;手机上网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总体良好。大部分学生对于外界热议的“手机上网成瘾”问题持理性分析态度。然而仍有部分学生存在自制力不足,上网时间超预期,因依赖手机上网情绪受影响、人际交往受阻、学习成绩下滑等情况。

为对部分易受手机上网影响的学生进行进一步了解,我们将手机上网的情况、影响等项目与年级、性别等项目进行了交叉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性别、年级、家庭情况(来自何地区、月生活费)、是否为独生子女、学习成绩的差异等因素对手机上网状况的影响最大。总的说来,男生、低年级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一般(月生活费较低、来自城镇、农村)、非独生子女、成绩靠后的学生更容易被手机网络世界吸引,情绪较易受影响,也较难控制自己的行为。

1.低年级的学生手机上网依赖倾向较为突出。这部分学生可能因年龄较小、交流愿望迫切、对新媒体充满期待、性格尚未完全成熟,较之高年级学生花费在手机上网上的时间更多、更难以自制,手机上网对学习、情绪等的影响也更大。较之本科生,博士、硕士的表现则较为理性。

2.家庭经济较差的学生依赖手机上网比例较大。交叉分析显示,月生活费低于400元的学生较易对手机上网产生依赖。这部分学生往往受制于经济压力,有时候难以支付上网费用,但他们却更容易被手机上网所吸引。原因可能在于:部分学生电脑上网不便从而转向使用手机上网,对于新媒体的好奇与需求比来自大城市的学生更加强烈,试图通过手机上网来证明自己的经济实力与自我价值,渴望通过手机上网获取更多的信息、结交更多的朋友。

3.非独生子女对于手机上网的时间、精力、情感投入相对较大,自制力较差。这与课题组预设的“独生子女更容易对手机上网产生依赖”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与个别学生座谈后,我们分析原因可能在于:非独生子女对于情感交流的需求更为迫切,更渴望得到关注,且更容易因缺乏外界干预而依赖于手机上网。

四、大学生手机上网引导策略

1.对大学生手机上网进行引导,应当有的放矢,施行个性化指导。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年龄、性别、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直接影响学生手机上网的行为及态度。能不能切实关注到不同学生不同时期成长成才的具体需要,更富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败。对低年级、家庭相对困难、学习落后的学生,思政工作者必须给予更多的关注与交流,才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手机上网,不至于过度依赖手机上网;男生较之女生更容易依赖于手机上网,值得我们多加关注。在关心独生子女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对非独生子女进行积极的引导,从而更加有效地开展工作。

2.对大学生手机上网进行引导,应当以媒介素养教育为依托,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应当以媒体素养教育为依托,切实提升学生处理信息、辨别是非、合理表达情感的能力。我们发现,国外的媒介素养运动方兴未艾:英国于20世纪70年代发起“媒介素养教育运动”,到了2000年,媒介素养课程已成为全英国中小学生必须参与的课程。美国则在1989年成立“媒体素养研究中心”媒介素养教育已融入到中小学生的日常教育中。但是,国内目前对于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素养教育仍显空白。许多学生只会使用媒体、更新软件、下载资料,却未能正确处理使用者与媒体的关系,过度依赖媒体而忽略现实生活。部分学生掌握了技术,却遗失了应有的态度。高校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各类讲座、组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新媒体带来的便利及不足,指导学生更加科学、理性地看待新媒体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3.对大学生手机上网进行引导,应当加强心理辅导,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部分大学生的手机上网依赖倾向,既是外在的行为表现,同时也是内在的心理隐疾。唯有将行为矫正与心理辅导结合起来,才能找到手机上网依赖倾向的原因,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与帮助。对大学生心理辅导而言,手机上网依赖倾向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依赖程度界定、纠正方法等方面都还没有相对明确的标准,这为心理辅导工作增加了难度。高校思政工作者、心理辅导工作者应当尽早重视这一问题,加强对手机上网的前期引导与干预。

4.对大学生手机上网进行引导,应当结合手机使用情况、电脑网络成瘾问题加以分析。如前所述,我们发现大学生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手机上网依赖倾向,这部分学生是否构成手机网络成瘾,值得我们进一步分析。我们应当科学分析大学生在电脑、手机这两种新媒体之间的选择、转换、依赖之间的关系,从而才能对手机上网依赖倾向做出更深入的判断。由此可见,电脑上网、手机使用、手机上网三者之间的关系,值得研究者做进一步的研究。○

责任编辑 潘 瑀

作者:林晶 郑晖阁 肖盈

大学生手机信息素养教育论文 篇3: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调查及协同治理策略

[摘 要] 为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选取江西省某高校1483名大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手机依赖检出率为13.28%;女生在戒断症状、突显行为和手机依赖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农村学生在社交抚慰上显著高于城镇学生;文科、理科及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在戒断症状上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生得分最高,理科生最低;不同年级在手机依赖及4个因子上均有显著差异,大一得分最低,大三得分最高。依据协同治理理论,探讨由政府、通信行业、家庭、学校、社会、个人等联合体协同发挥功效,相互协作,实现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有效防治。

[关键词] 手机依赖;现状调查;协同治理;大学生

[

近年来,手机依赖作为成瘾相关种类中的新成员而备受关注,国外学者大多称之为“问题性手机使用”,国内学者大多称之为“手机成瘾倾向”或“手机依赖”。手机依赖是个体因为使用手机的行为失控,而导致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方面明显受损的痴迷状态。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较2018年底增加了2984万人,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率是99.1%。iiMedia Research的调查数据显示,44.9%的大学生每日手机上网时间为3-6小时,12.5%的大学生上网时间达到了6小时以上,超半数大学生上网时间较多,均超过3小时。在大学生群体能接受多长时间脱离手机上网的调查中,仅有2.0%的大学生能接受24小时以上不使用手机上网,超六成大学生能接受6小时内不使用手机上网,有8.1%的大学生完全无法接受不使用手机上网。和烟草依赖者用吸烟来缓解焦虑一样,依赖手机的现代人总是用手机来慰藉内心的无聊。当手指滑动或点击屏幕时,似乎所有的孤独、不安全感以及烦恼都可以减轻甚至消失。当手机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它的功能就变得更为强大,通过一个号码就可以找一个人,不管这个人身处何处;通过一个个手机app就能掌握天下资讯,手机仿佛可以连通整个世界。简言之,一部手机可以连接一个人所有的社会关系,手机已然完全渗入人们的生活,并逐渐成为人们身体的一部分、人格的一部分,手机正在成为个人身份和个性的象征。

目前,大学生的手机使用率基本达到100%,手机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很多受访大学生明确表示“忘记带手机会坐立不安”“经常害怕手机会自动关机”“经常有手机铃声响了或手机在震动的幻觉”等,表明大学生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手机依赖现象,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出现了相应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大学生在返校复学前均采用线上教学方式进行学习,手机因其便利性、快捷性和工具性成了首选的学习工具,大学生在手机上可以完成课堂签到、课程学习、提问、讨论、作业提交及成绩查询等诸多功能,一方面充分开发了手机的强大和实用的功能,另一方面也给手机依赖带来了更高的风险。签于此,有必要对疫情期的大学生手机依赖情况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的协同治理策略,以期能为大学生复学后的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实证参考与应对方案。

一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在江西某高校大一至大四的148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对象年龄17~26岁,平均(19.35±1.39)岁,男生583人,女生900人;文科生284人,理科生567人,艺术生632人;大一583人,大二345人,大三339人,大四216人。调查由辅导员、心理健康教师向所在班级的学生发放,受试者自愿、匿名、使用手机填写,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

(二)研究工具

采用由熊婕、周宗奎等人编制的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该问卷有16个项目,采用1“非常不符合”~5“非常符合”5 级计分,总分越高表明手机成瘾倾向的程度越严重,包括戒断症状(指没有参与手机活动时生理或心理上的负面反应)、突显行为(指手机的使用占据了思维和行为活动的中心)、社交抚慰(指手机的使用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和心境改变(指手机造成的情绪变化)4 个因素。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3,4个维度的α系数介于0.55~0.80之间。

(三)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对实测数据进行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检验、方差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 结果

(一)手机成瘾检出率

根据熊婕等人( 2012) 编制的《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中的标准,MPATS总分≥48 分的被试被界定为手机成瘾者,本研究筛选出手机成瘾者197 人( 19.49 岁,SD = 1. 39) ,占调查总人数的13.28%。其中,男生80人,占检出率40.6%,女生117人,占检出率59.4%。

(二)手机成瘾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结果表明,手机依赖均分为(36.86±10.36)。对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对年级、学科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在手机依赖及4个因子上的得分均无显著差异。女生在戒断症状(p=0.004)、突显行为(p=0.001)和手机依赖(p=0.021)上与男生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农村和城镇学生在社交抚慰(p=0.008)上存在显著差异,农村学生得分高于城镇学生。文科、理科及藝术类专业的学生在戒断症状(p=0.031)上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生得分最高,理科生最低。不同年级在手机依赖及4个因子上均有显著差异(p<0.05),大一得分最低,大三得分最高。而且,大一学生在手机依赖及其4个因子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其他年级学生(P<0.05),大三学生在手机依赖及其4个因子的得分上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学生(P<0.05)。这与笔者在2017年所做的调查结果相符。

三 讨论

首先,手机成瘾检出率为13.28%,低于叶宝娟2017年的调查结果33.51%,朱玲玲、刘志强2017年的调查研究29.8%,说明手机成瘾者的数量有所下降。可能是因为随着手机工具性的不断开发和提升,大学生虽然把手机作为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人格伙伴,尽管还是会“机不离身”,但因为社会对手机依赖的关注和科普越来越多,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普及,使大学生对手机依赖有了一定的认识、反思和警惕,虽然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学生只能接受线上教学,但并未引起大学生更多的手机依赖,反而因成天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而对该类工具开始滋生了厌倦情绪,并对自己的低效率行为产生了反思和担忧,所以他们沉迷于手机的程度有所下降。

其次,男生各项得分均低于女生,表明女生的手机依赖程度高于男生,这与以往研究一致。可能是因为女生相对于男生更喜欢网购和情感表达,会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网络购物和微信、微博等网络工具上,导致使用手机的时间更长,手机依赖的程度更高。农村和城镇学生在社交抚慰(p=0.008)上存在显著差异,农村学生得分高于城镇学生,这与李立康等的研究结果一致。农村学生相对城镇学生而言,经济条件可能较差,容易自卑而产生社交焦虑,更容易利用手机进行交流,寻找社交抚慰而排遣焦虑和压力,有更高的手机依赖程度。文科生在戒断症状上得分最高,理科生得分最低,表明文科生对手机使用有更高的渴望,对离开手机有更高的不适体验。这也与荣婷的研究结果一致。文科学生的学业任务相比理科较轻松,拥有大量的闲暇时间玩手机,再者文科生思想活跃,热衷于各种参与性较强的活动,增加了他们使用手机的时间,容易使他们对手机使用产生成瘾行为。大一学生在手机依赖及4个因子上得分最低,大三学生最高,这也与以往的研究结题一致。大一学生学习任务较重,要花费很多的时间进行生活和学习适应,花在手机上的时间相应会少得多。美好的大学生活已过“中点”且向“终点”迈进,他们必须直面许多人生的大选择和大挑战,为步入毕业班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些因素导致了大三学生有了更多的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手机便成了成本最低的情感依赖与宣泄工具。

四 协同治理策略

大学生手机依赖是个复杂的系统。首先,手机依赖的成因复杂,涉及人格特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其次,手机依赖的治理主体多样,政府、通信企业、服务供应商、家庭、社会和高校等,任何一个主体都难以有效地承担手机依赖症的治理工作。再者,手机依赖的防治难度大,手机无处不在,手机服务无孔不入,仅仅依靠外部的监控、限制或个人的自我控制等,都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只有通过多主体的积极参与、相互协作,建立一种联合体协同发挥功效,才能实现有效防治。鉴于此,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协同治理成为一种应然选择。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协同治理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政府、通信行业、学校、家庭、社会、个人都应该在防治手机依赖问题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一,发挥政府的主导和协调作用。尽管政府不再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但是仍然可以发挥主导和协调的功能,强化政府法律法规的作用。首先,政府应牵头制定相关制度,通过法律授权专门管理部门对手机媒体进行长效管理,通过立法明确手机网络运营商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为青少年健康使用手机提供保障。其次,建立专门的网络管理平台,建立和完善手机依赖的协同联动、预警、反馈的联合机制,让通信行业、社区、学校、家庭、个人等各方在明确责任与权利的基础上,确立多元主体共同作用的工作机制。

第二,发挥通信行业及网络供应商的行业引领作用。通讯企业及网络供应商决定了手机的工具性、娱乐性、社交性和未来的发展趋势,通信行业需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主动配合学校的网络管理,开发和普及绿色健康的手机网络和应用软件,履行自身职责,在促进健康使用手机的基础上拓展自身业务。

第三,发挥学校的支持性环境的营造和教育功能。营造理性手机使用支持性环境要从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和活动导向等方面开展工作。首先,倡导学生主动控制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行为。有些学校实行上课时手机统一放入手机袋或教室屏蔽手机信号的方式,限制大学生的课堂手机使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题讲座、培训、学校微信公众号、校园论坛等方式和途径引导学生建立理性使用手机意识和认知,降低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其次,利用宿舍、班级、学生会、社团组织等开展群体监督和促进机制,相互督促,相互鼓励,降低大学生手机依赖程度。此外,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帮助大学生释放负性情绪、找到兴趣点和交到志趣相投的朋友,消除大学生的孤独感和社交焦虑,提高心理需求在现实生活中满足的程度,降低通过手机获取心理满足的习惯行为,从改变心理需求获取角度,减轻大学生手机依赖。

第四,发挥家庭的干预作用,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家庭是大学生的各种支持的主要来源,也是促成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家庭经济状况、泛化的教养方式、父母对子女使用手机的支持态度提高了大学生长时间手机使用行为意向,导致手机依赖。亲子关系是大学生最亲密的社会关系,家庭在预防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中起重要作用。家庭治疗是问题行为预防和干预重要手段,可以从家庭教育、教养方式和亲子关系等方面,对大学生手机依赖进行干预和预防。如家长应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给予孩子克服困难的信心,帮助他们改掉不良习惯;约束自身手机使用行为,为孩子理性使用手机做表率;以改善孩子使用手机状况为目标,建立互动交流氛围、和谐的相处模式,提升亲子关系,关注改善问题行为。

第五,加大非营利性组织的社会支持作用。社会支持是大学生心理问题协同治理网络中的重要一环,尤其是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发挥他们的民间性、自由性、非营利性和志愿性等优势,成为承接政府职能的重要力量。非营利组织与社会接触广泛,能够真实地反映各阶层的典型性问题,在处理社会事务中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可以以各级健康教育所、心理協会和青少年成长协会为载体,以社会工作者为依托,拓宽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社会支持途径。同时还要着力构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以社区为基本单位,进行心理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特别是心理素养与行为习惯的关联、影响和调适,强调网络成瘾、手机依赖等问题的危害性,配备专、兼职的心理健康专员,对心理问题引发的认知、情绪和行为问题进行科学干预,使大学生在社区成长环境中对手机依赖等心理问题耳濡目染,有效预防和应对。

第六,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及自我管理能力。不可否认,新媒介近年来呈现出商业化、娱乐化和低俗化的倾向,而大学生是新媒体的主要用户群体,最容易受到新媒体的负面影响,形成网络依赖、手机依赖等问题。因此,大学生要加强网络媒介素养,加强对新媒体的认识,提高对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和批判能力,能有效地识别信息真伪、判读信息内容、不被信息误导和沉迷于网络媒介不能自拔。其次,大学生要不断提升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有效控制自己接触媒介的时间、方式和情绪,把媒介当成自己学习、生活和社交的辅助工具而不是主要工具,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真实的生活中来,更多地体验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不断地在大学里锻炼自己、提高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远离手机依赖。

总之,手机依赖俨然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而大学生手机依赖又成为危害年轻一代生力军健康成长的难点问题。大学生群体的平均年龄基本已达成人标准,随着身体、心理和社会化的发展,形成了较稳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倾向,不能用管理中小学生的强制性原则去限制其社会性行为,手机依赖的治理工作范围更广、难度更大,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协同治理理论的指导下,强调各方力量的统一性和协同性,多管齐下、统一协调,将多种社会协同力量拧成一根绳,形成一股劲,共同参与到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协同治理中来,更有效地干预并帮助大学生远离手机依赖,实现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善治。

参考文献:

[1]师建国.手机依赖综合征[J].临床精神医学,2009(2).

[2]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http://www.cac.gov.cn/2019-08/30/c_1124938750.htm,2019-08-30

[3]2018中国大学生在线休闲娱乐行为分析[DB/OL].https://www.iimedia.cn/c400/62969.html,2018-11-16

[4]黄海,周春燕,余莉.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3(9).

[5]熊婕,周宗奎,陈武,等.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的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3).

[6]韦莺.大学生手机依赖的调查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9).

[7]叶宝娟,方小婷,杨强,等.情绪调节困难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影响:相貌负面身体自我和社交回避与苦恼的链式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7(2).

[8]朱玲玲,刘志强.高职院校大学生手机成癮的现状及特征[J].中国卫生统计,2017(5).

[9]李立康.海南大学生人际关系和手机网络依赖性的现状调查[J].海南医学,2018(23).

[10]荣婷.手机依赖强度对大学生身心健康、人际关系、学习状态的影响研究——基于全国2240所高校调查的实证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6).

[11]王继元.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协同治理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6).

[12]柴晶鑫.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意向及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7.

[13]黄讷敏.协同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

(责任编辑: 王义祥)

作者:韦莺

上一篇: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演讲稿下一篇:小学教师建党90周年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