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手机阅读素养教育论文

2022-04-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为加强学风建设,构建优质校园文化,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解决大学生的手机依赖问题。高校可采取以下策略解决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完善相关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手机使用管理;开展多元化教育活动,营造良好校园文化;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发挥内因作用,主动克服手机依赖。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手机阅读素养教育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手机阅读素养教育论文 篇1:

社会性别视域下女大学生手机依赖调查研究

[摘 要]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可以探讨女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成因及应对措施。项目组采用整群抽样,从长沙地区抽取817名在校女大学生,使用手机依赖量表(MPAI)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女大学生手机依赖综合征的筛查率为54.22%,总均分(42.92±11.58);手机依赖者和非依赖者,无论是总均分还是各因子分,均存在显著差异;女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具有鲜明的女性色彩。女大学生手机依赖情况不容乐观,建议从社会性别角度给予心理疏导和帮助。

[关键词]社会性别;女大学生;手机依赖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6月,中国互联网用户已达到8.02亿,其中7.88亿为移动用户,98.3%的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在互联网用户中,学生群体所占比例最高,为24.8%[1] 。随着手机支付的普及,娱乐短视频的兴起,共享出行的增多,手机在线课程的推广,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机信息获取的高效快捷,在给大学生带来巨大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学生过度使用手机不仅干扰学习、降低睡眠质量、影响现实人际关系,还导致视力下降、颈椎病、拇指腱鞘炎等一系列问题。

手机依赖是指由于过度使用手机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持续的需求感和依赖感的心理和行为[2]。“手机依赖症”导致的时间浪费、学业荒废、亲情淡漠及安全风险等负面效应已成为高校亟待矫正的重要课题[3]。针对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学者们从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角度进行了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笔者发现,尽管对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研究已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仍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缺乏专门针对女大学生的研究样本,二是缺乏社会性别视角。男女大学生在手机依赖行为的形成和表现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别文化烙印,现有研究缺少这一角度的思考,不利于从源头上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本研究试图对此进行积极的探索。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项目组在长沙3所本科院校中,随机整班抽取大学一、二年级女生进行调查,年龄集中在17~20岁,共发放问卷851份,剔除无效问卷后收回有效问卷817份,有效率为96%。随机抽样测试的同时收集每个测试对象的人口学变量等统计特征资料。

(二)方法

本次问卷调查以梁永炽编制的手机依赖量表(MPAI)为测量工具[4]。该量表共有17题。采用1-5级评分,症状从“从不”(1分)到“总是”(5分)。包括失控性、戒断性、逃避性和低效性四个维度。失控性(1-7题)指个体没有办法控制自己在手机上花费大量时间的行为;戒断性(8-11题)是指个体无法适应不能正常使用手机时出现的不良情绪等反应;逃避性(12-14题)指利用手机逃避现实世界,使用者沉浸在手机网络世界中;低效性(15-17题)指过度使用手机导致较低的学习或者工作效率。若被试总分达到40分,即8个项目选“总是”,则可以判定为手机依赖者。总分越高,手机依赖越严重。

(三)数据处理

本次调查采用spss21.0软件对有效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一)女大学生手机使用总体情况

在被调查的女大学生中,日平均使用手机时间超过10小时的占总人数的8.9%,8~10小时占18.1%,6~8小时占26.2%,4~6小时占31.6%。从月手机话费情况看,35.3%的女大学生每月话费低于50元,55.1%每月话费在50~100元之间,9.7%月话费超过100元。在女大学生使用手机目的方面,人际交往需求排第一,占42.7%,娱乐消遣排第二,占27%,学习工作需要占 20.7%,打发无聊时间占7.6%。 微信好友的数量上,100个以上的占34.5%,60~100个的占24.5%,20~60个的占24.5%。在手机网购频率使用最高的平台选择上,淘宝遥遥领先,占90.7%。

多选题方面,关于“最近一年手机功能使用最多的前五項”,在18个备选项中,除了接打电话外,排前五位的分别是QQ微博、追剧看电影等、微信如刷朋友圈、听音乐K歌、网上购物。“手机网购买的最多的商品前三项”,在8个备选项中,排前三位的分别是鞋帽服饰饰品、彩妆护肤品、食品零食。“手机阅读时浏览最多的前五项”,在16个备选项中,排前五位的分别是每日新闻资讯、娱乐八卦、流行时尚、美容护肤瘦身、旅游美食等。

(二)女大学生手机依赖群体与手机非依赖群体比较

按照手机依赖量表(MPAI)评分标准,参与本次调查的817名女大学生 MPAI 总均分为(42.92±11.58)分,其中443 名女大学生(总分超过40分)被判断患有手机依赖综合征,占 54.22%。374名被判断没有手机依赖综合征,占 45.78%。二者无论是总均分还是各因子分,均存在显著差异,具体得分情况如表 1所示。

此外,调查数据显示,与手机非依赖者相比,有手机依赖倾向女大学生常花更多的精力在QQ微博(非—79.7%,有—84.2%)、追剧看电影(非—62.8%,有—64.6%)、网上购物(非—32.1%,有—40%)等事情上,并且表现更高频率的有玩游戏、拍照如自拍摄影、观看或录制视频等;更低频率的有查资料上网课、看电子书等。

手机阅读时,相比非依赖者,手机依赖倾向女大学生常花更多的时间在娱乐八卦(非—49.2%,有—64.3%)、流行时尚(非—49.2%,有—57.1%)、美容护肤瘦身(非—44.4%,有—55.3%)信息的浏览上,并且表现更高频率的有阅读言情类小说、心灵鸡汤类文字;更低频率的有阅读人文历史、健康养生等方面内容。

手机网购时,相比非依赖者,手机依赖倾向女大学生更愿意花钱购买鞋帽服饰饰品(非—90.6%,有—93.0%)、彩妆护肤品(非—60.4%,有—72.5%)、食品零食(非—55.9%,有—64.8%),更少花钱购买学习用品、专业书籍等。

三、讨论

(一)女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主要特征及心理成因分析

笔者认为,女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具有鲜明的女性色彩,集中反映了传统社会性别文化对女大学生社会性别角色、观念和行为的建构,其主要特征有:

1.以“张扬个性,展现自我”为特色的手机工具性依赖

关于女大学生最青睐的手机品牌,30.4%的人选择OPPO,23.3%选择VIVO,20.7%选择华为,12%选择苹果。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女大学生购买手机时考量的重点通常是手机能否带给自己感官上的愉悦,是否符合自己的品位和偏好。手机作为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必需品,也成为她们向他人展示、炫耀自己身份的符号和工具。OPPO和VIVO坚持不断创新手机拍照技术,致力于为年轻一代打造外观出众、拥有愉悦用户体验的智能产品,成为最受“95后”年轻女大学生喜爱的智能手机品牌。可以说,女大学生对OPPO和VIVO手机品牌的选择过程,既是物理的消费过程(如手机的性能和质量),同时也是文化(品牌符号附带的意义)的消费过程。

研究表明,在微博、微信、人人网上,男生比较关注事业发展,爱交流工作学习心得、拓展人脉,女生则更关注生活细节,爱晒心情,喜欢自拍。自拍本质上是一种自我心理强化的过程。绝大多数女生钟情于用手机拍照记录和分享生活(吃饭、逛街、旅游、生病等),随时随地记录不同时段、不断变化的自己,筛选场景,修饰美化拍摄效果,然后一键传到网上。手机自拍照已成为女生表达自我、提升自信和吸引他人关注和肯定的有效方式。调查显示,47.9%的女生经常发布自拍照到朋友圈,47.4%的女生会经常点击好友发布的自拍照。自拍满足了女生分享和交流的愿望,让平凡的普通大众也有机会成为众人瞩目的“明星”。手机网络突破了现实生活中以男性话语为主导的传统对话模式,让女性获得了更多平等展现真实自我的机会。

2.以“宣泄情感、互动交流”为诉求的手机人际依赖

调查数据显示,在女大学生使用手机的目的方面,人际交往需求排第一,占42.7%;娱乐消遣排第二,占27%。身处充满压力、诱惑与挑战的时代,“95后”女大学生很容易被情绪左右,产生焦虑、烦躁与不安情绪。传统的社会性别分工里,女性一直被看作是家庭的看护者和照顾者,被期待和被鼓励“善解人意、细心周到、善于沟通和表达情绪”。女性因此比男性有了更多的机会去练习情绪相关技能,并发展有关情绪敏感性和情绪表达的信念和价值观[5]。情感丰富、心思细腻、抗挫能力较弱的特点,使不少女生面临心理问题时较少“针对问题积极主动应对”,更多采取“情感求助与宣泄”的被动方式解决。手机的及时性和互动性正好为她们随时随地向他人倾诉情感、缓解心理压力、寻求社会支持提供了便利的渠道。以熟人社交为基础的微信朋友圈满足了女生分享、宣泄、纪念、表演等各类愿望,其评论和点赞功能又让其体验到极大的安全感和存在感。以抖音APP为代表的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凭借其优良的观看效果和极具个性化的互动传播体验,让许多年轻的女大学生沉迷其中。

3.以“弱化職业竞争、回归家庭角色”为导向的手机娱乐依赖

4G手机的普及和Wifi网络的应用,使手机下载收看视频成为常态。调查数据显示,“最近一年手机功能使用最多的前五项”中,追剧看电影排第二。女生使用手机追剧看得最多的分别是国产剧(50.2%)、韩剧(16.6%)和美剧(14.2%)。国产剧中最爱看的是青春偶像剧(39.3%),韩剧中最爱看的是浪漫唯美的爱情剧(37.8%)。以大学校园为背景,以“美好爱情”和“真挚友情”为卖点的偶像剧,其情感诉求尤其容易打动女性观众的心。韩剧和中国文化同根同源,其倡导的仁人、孝亲、乐群的儒家精神让人倍感亲切,剧中新鲜养眼的俊男靓女形象、浪漫唯美的爱情元素确实让不少女生着迷。

“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社会分工模式,就业市场上的性别歧视,家庭和事业双重角色的身份认同困惑导致的焦虑,使不少女生把“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视为理所当然。相比男性,女性更浪漫感性,富有想象力,更容易受到他人暗示的影响。影视传媒中传递的 “幸运的灰姑娘、优雅的家庭主妇”等幸福女性形象,扭曲了女生关于“成功”的定义,使得不少女生自动降低职业目标,把回归家庭角色,相夫教子、做贤妻良母视为“本分”。

4.以“时尚、性感美女形象”为风向标的手机购物依赖

调查表明,手机阅读时,女大学生十分关注流行时尚和美容护肤瘦身方面的内容。“手机网购买的最多的商品前三项”中,鞋帽服饰饰品、彩妆护肤品位居前列。20.6%的女生表示看到心仪的东西会控制不住地买买买,是名副其实的“剁手党”。手机网购便捷、高效、实惠、选择余地大,深受女生欢迎。身处重视颜值的“看脸”社会,相比购买学习用品,女生更愿意花钱购买服装、饰品和美容产品来装扮自己。在恋爱对象的选择上,男性更重视外表的倾向导致不少女生对身材长相过度关注。“性感迷人,才艺出众”已成为新时期大学美女的标准。不少大学女生热衷减肥瘦身,学习护肤和化妆知识,一方面是通过对自己身体的印象管理,提升自信,增加在同辈群体中的自我认同感;另一方面也是向主流审美标准靠拢,满足他人注视(大众媒体所代表的男性视野),顺应社会规范的过程。

在不合理的传统社会性别文化、社会规则的影响下,女大学生常常对自身的价值取向、角色定位和人生规划缺乏积极的认识,失去了本来可能更广阔的发展空间[6]。

(二)对策和建议

1.培养大众传媒的社会性别意识。相关主管部门应分层次、分阶段、有重点地对主流媒体从业人员进行社会性别培训,提高其表达性别平等意识的能力。消除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营造有利于女性独立意识发展的社会舆论环境[7]。

2.培养高校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社会性别意识。强化女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女大学生对新媒介的批判、解读和使用能力,弱化媒介的负面影响[8] 。高校可以通过开展诸如“文明使用手机论坛”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倡导学生逐步树立文明使用手机的意识,规范手机使用行为。同时应大力开发手机的学习功能,建设好课程网络教学互动平台,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增强课堂教学的凝聚力,把学生从手机上吸引过来[9-10] 。如充分利用QQ、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打造“网络+课堂+移动终端”的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课堂,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沟通、交流、理解、启发等,彼此共享双方或多方的知识、观念、见解,这样不仅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师生关系,还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培养女大学生的“四自”精神。目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都着眼于男女生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缺乏性别差异的分析和性别教育的引导,部分内容甚至强化传统性别刻板印象。“因性施教”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身的性别特点,发现自身的优势和潜能,“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克服社会化过程中由刻板的性别文化对自身带来的消极影响[11] ,及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增强自律意识和自警意识,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4.借鉴后现代女性主义心理治疗理论,对手机成瘾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按照女性主义心理治疗的观点,性别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女性的心理问题实际上是其背后错综复杂的社会文化传统及权利关系的体现。在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工作中,可以尝试通过赋权,尊重女性经验,在认知和行为矫正的基础上,从个体与社会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角度对手机成瘾学生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尽早摆脱手机分离焦虑。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EB/OL]. http://www.cac.gov.cn/2018-08/20/c_1123296882.htm.

[2] 王小運等.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0-43.

[3] 张玉胜.克服手机依赖症贵在自省[J].长沙晚报, 2015-01-15.

[4] 黄海等.手机依赖指数中文版在大学生中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5):835-838.

[5] 李飞.情绪体验的性别差异及其成因[J].社会心理科学,2014(2):168-172.

[6] 李敏智.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略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9):79-80.

[7] 张朔.大众传媒的性别视角—以中国妇女报《传媒守望》专栏为例[J].新闻战线,2008(10):32-33.

[8] 孙琳琳.媒介素养教育: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出路[J].今传媒,2011(11):132-133.

[9] 董前进 邓乐乐. 大学生课堂玩手机调查及对策初探[J].大学教育,2018(9):225-228.

[10] 欧先交等. 高校学生课堂手机使用调查及应对措施[J].大学教育,2017(3):158-162.

[11] 郑朝琳. 社会性别视角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4 (3):74-77.

[责任编辑:刘凤华]

作者:王红彬

大学生手机阅读素养教育论文 篇2:

手机依赖对民办高校学风建设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摘 要:为加强学风建设,构建优质校园文化,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解决大学生的手机依赖问题。高校可采取以下策略解决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完善相关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手机使用管理;开展多元化教育活动,营造良好校园文化;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发挥内因作用,主动克服手机依赖。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学风建设

优良的学风是大学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是高校长足发展的基础。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发展,手机已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智能手机在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得一些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越来越严重,甚至影响了高校学风的建设和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此,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建设优良学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只有这样,高校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长足发展,为社会培养优质的高素质人才。本文结合实际,分析民办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的策略。

一、民办高校学风建设中手机依赖的原因分析

1.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心理成因

当前,大学生对手机形成依赖的心理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大学生对信息的渴望。智能手机便于携带,上网方便,它的出现极大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体验。大学生每天通过手机可以浏览各种新奇的事物,从而满足他们对社会上各种信息的需求和参与社会生活的需求。其次,人际交往的需求。现在的智能手机不仅具有发短信和通话的功能,而且还能安装各种交际软件,大学生可以通过QQ、微信等随时随地与他人交流、沟通,通过发布自己的生活动态和观看他人的动态等,与他人交往、互动。最后,学习和放松心情的需求。大学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查阅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料,以满足自己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同时,大学生还可以借助手机听音乐、阅读、看视频、玩游戏等,使自己的心情得到放松。基于上述需求,一些大学生自制力有限,每天会在浏览手机上花费很多时间,以致对手机形成严重的心理依赖。

2.高校对大学生手机使用的管理不足

大学生虽然在生理的发展上已经相当于成人,但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往往是表层的、宏观的、抽象的,思想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再加上部分大学生自制力不强,会出现在寝室熬夜玩手机、在课堂上偷偷看手机的现象。对于这种现象,一些高校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也没有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纠正学生对手机不正当使用的行为。有些高校虽然出台了一些關于大学生使用手机的规定,但制度落实和执行得并不到位,无法使大学生意识到自己依赖手机的危害,或者无法对那些有摆脱手机依赖心理但缺少自控力的大学生提供实质性帮助。

二、民办高校学风建设中解决手机依赖的策略

1.完善相关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手机使用管理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由于手机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影响了高校学风建设,所以高校必须完善有关手机使用的规章制度,解决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问题。比如,可以制定相关制度,限制学生将手机带入教室、自习室和图书馆等场所,并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对不遵守规则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处罚,从心理上提高学生重视程度。

2.开展多元化教育活动,营造良好校园文化

(1)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科学引导。为了帮助学生打好基础,从大学生初入校园起,就引导大学生养成合理使用手机的好习惯。对于初入校园的大学新生,学校可以给他们播放合理使用手机的教育宣传片,再配以教师的生动讲解,展开合理使用手机的教育引导,让他们认识到依赖手机的危害,告诉他们如何将手机作为辅助自己学习和成长的有力工具。

(2)开展多样化的校园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为了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摆脱对手机的依赖,学校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营造积极的、乐观的、向上的校园文化。比如,学校可以举办歌唱比赛、演讲比赛和体育比赛等,让学生的注意力被这些有意义的活动所吸引,促使他们在活动中接触新鲜事物,拓展交际圈,展示自我,提高综合素养。这样,学生就能从手机的小圈子中抽出身来,消除对手机的依赖。

(3)将手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载体。高校应将手机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载体,通过学校的微信公众号向学生推送相关文章,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推送文化知识,发布学生需要的专业学习信息和职业规划信息等,营造良好的学风,为学生提供健康优质的教育。

(4)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帮扶,调适学生的不良心理。大学生面对学习、生活和就业,会存在一定的压力,有时会因压力过大而产生不良情绪。这时候,大学生往往会感觉到自己孤独无助,就容易更加依赖手机,从虚幻的世界中寻求慰藉。这些不良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疏解,就会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关注,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必要时,学校可以设置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帮助大学生缓解和释放负面情绪,疏导大学生的心理,帮助他们走出困惑,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

3.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当前,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硬性灌输的教学方式,不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重视课堂互动,导致课堂对学生没有吸引力,这也是学生上课低头看手机的原因之一。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课堂教学中。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教学内容营造相应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到课堂学习氛围中,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教学组织者的组织和引导作用,积极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积极思考,深入探究,从而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这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摆脱手机,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4.引导学生发挥内因作用,主动克服手机依赖

内因所起的作用永远大于外因,因此,在解决学生依赖手机的问题上,学校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从自身下功夫克服对手机的依赖。首先,高校要将合理使用手机的宣传教育作为一种常态,帮助大学生认清手机在自己生活中的正确定位,引导大学生充分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摆脱对手机的依赖心理,形成健康的态度。大学生要注意自律和自我控制,尽量减少对手机不必要的使用,抵制手机的诱惑,摆脱自身对手机的依赖心理。其次,教师要引导大学生培养自身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多参加体育活动、文艺活动或各种社团活动等,尝试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多接触有意义的新鲜事物,培养自己高尚的志趣、高雅的品位,让自己的生活方式更加健康、有活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要想加强学风建设,构建优质校园文化,就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解决学生的手机依赖问题。这样,才能提高高校办学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可采取以下策略解决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完善相关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手机使用管理;开展多元化教育活动,营造良好校园文化;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发挥内因作用,主动克服手机依赖。

参考文献:

[1]钟莉.刘海峰.微时代视野下手机对学风建设的影响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36).

[2]王喜忠.高等教育普及化过程中网络对学风建设的影响及应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11).

[3]刘慰.大学生手机依赖症背景下的高校学风建设研究[J].龙岩学院学报,2018(04).

[4]藏楠.基于大学生手机依赖症背景下高校学风建设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7.

[5]吴芳.大学生手机依赖症与高校学风建设问题研究[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06).

作者:李娜

大学生手机阅读素养教育论文 篇3:

手机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摘要:手机媒体已经渗透到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方面,包括人际关系、专业学习、健康安全和思想状态。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需要积极利用手机媒体,将手机媒体和传统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文明使用手机,增强自律意识。

关键词:手机媒体;辅导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侯雁伶(1982-),女,山西大同人,大同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助教;寇福明(1970-),男,山西大同人,大同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山西?大同?037009)

随着手机媒体的飞速发展和3G时代的到来,手机媒体因其传递信息的即时、交互、虚拟和丰富性等特点迅速走入了大众生活,手机媒体在大学校园已基本普及,正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大学生如何正确认识、对待及使用手机媒体就成为摆在辅导员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手机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和新问题,更需要辅导员突破传统思维,及时了解和掌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状况,特别是要把握住当前大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教育和引导,构建和谐校园。

一、手机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变化

1.大学生人际关系新变化

手机媒体以便携性、成本低、速度快等特点深受大学生的关注和喜爱,成为大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手机媒体打破了地域、时间的限制,手机成了大学生的贴身伙伴,但也因此给大学生人际交往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和谐的人际关系使人心情舒畅,是产生归属感和幸福感的基础;不和谐的人际关系易造成人际关系冲突与关系破裂,容易产生孤独感和焦虑感,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到其身心发展,学习和事业的成败。[1]因此,辅导员在进行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帮助其处理人际关系问题就成为很大一部分工作。

不同年级大学生因手机媒体带来的人际关系冲突,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在不恰当的时间和地点使用手机,影响到他人正常生活。大学新生手机媒体成了其贴身的重要伙伴,他们刚入大学校园人生地不熟,新环境的适应还需要一段时间,手机就成为他们和家人、同学、朋友联系的纽带,也成了他们情感寄托的一部分,从而忽略了身边新同学的存在。于是会经常出现宿舍里的手机矛盾,很多同学在晚上临睡前长时间通话、玩游戏或手机阅读,给同寝室同学的休息造成干扰,导致同学关系紧张。第二种是大一男同学利用手机短信和彩信骚扰女同学,给一些女同学带来恐慌和不安。第三种是手机的网络功能,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广而不深。很多大学生网上认识各种陌生人,交往对象不稳定,经常换。同时网络的虚拟性,导致大学生在与人交往时缺乏真诚和信任。越来越多的学生沉迷于虚拟的环境,参加其他社会活动的时间变少,与家人、朋友、同学间的关系慢慢疏远,有的学生甚至出现真实自我、现实自我和虚拟自我交织与冲突的矛盾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逐渐失去自我和个性,从而导致在现实中人际交往能力的下降。这是辅导员们经常会遇到的新生人际关系冲突问题。

2.手机媒体的娱乐性对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影响

随着智能手机和WIFI无线上网技术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经不起诱惑,出现了在课堂上玩游戏、看小说和QQ聊天等现象。尤其是大一新生从高中紧张的学习环境中一下进入宽松自由的大学环境,他们大多数很难自控,不分场合、随心所欲地使用手机直接影响了课堂秩序和自己的学习状态。大学集体生活具有从众性的特点,个别学生放纵的手机娱乐活动会影响到一大片学生的贪玩。由于沉迷于手机游戏和上网,很多大一新生出现挂科现象。大二和大三学生则是经常在英语和计算机等考试中,利用手机短信作弊,严重影响学风。

3.手机媒体的网络功能对大学生人生态度的影响

手机媒体的环境在影响和削弱大学生道德认知,导致价值自觉失范的同时,也迟滞了大学生的社会行动力。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过多使用手机媒体,容易对它们产生某种程度的依赖,使大学生影响环境的能力,包括影响物体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公民能力等的缺失,致使大学生自我封闭,以自我为中心看待现实社会中的人和事。[6]由于手机媒体缺乏严格地监管,一些不良信息在以手机为媒体的环境中肆意传播,宣扬着种族宗教歧视、反动、色情、暴力、虚假等信息,长此以往,点点滴滴的渗透进大学生的思想,影响了大学生的是非判断力和核心价值观,给大学生的“三观”教育留下隐患。

一些学生将大量时间花在手机上,课内、课余时间常与手机相伴。同时,由于手机的短信收发、上网聊天等具有较强的便捷性与隐秘性,大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意见,包括不负责任的言论,导致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责任意识逐渐下降。[2]手机媒体交往是人机对话,缺乏亲和力,难以形成真实、可靠、安全的人际交往,网络中角色频繁的转换使人的人格统一性受到影响,致使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个性主义膨胀。

手机不论从外形还是功能方面都在进行着快速地革新,因此手机消费成本也越来越高,一部高端手机的价格相当于一个大学生一年的学费,而所持手机的型号、品牌、功能却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一些学生甚至用借钱或拖欠学费的方式购买高端手机,由此引发了大学生的攀比、虚荣、嫉妒等心态。

4.手机媒体给大学生健康和安全带来的影响

随着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大学生已经开始认识到手机辐射的危害性。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辐射信号会被人体所吸收,因此手机辐射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手机辐射的能量通过一种短暂又突然的刺激影响人的中枢神经,一些大学生曾因过度使用手机(通话、网上聊天、阅读小说)导致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甚至引发失眠症状。其中山寨手机的辐射量是一般手机的50倍之多,然而大学生是山寨手机的主要消费群体。[3]过度使用手机不仅对大学生身体产生负面影响,对其心理也产生一定程度的危害,如强迫症和焦虑症。辅导员可通过讲座、海报等形式宣传手机辐射的危害,同时教会学生健康的手机使用方式,相关部门应尽可能为大学生提供辐射小的机型。

随着手机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大学校园中,手机盗窃和诈骗手段越来越高明,更有手机照相和录音窃取隐私现象的出现。大学校园手机丢失已经成为平常事,还有的利用手机信息骗取现金,给大学生财产造成一定损失。大学生涉世不深,识别力较弱,容易被骗。大一新生和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被骗现象居多,这些已引起高校辅导员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二、辅导员借助手机媒体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党、国家及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要求需要通过辅导员来传播与落实,因此大学生在专业学习、日常生活、社会工作与实践、自我认识与发展等方面存在的思想问题就需要辅导员来疏导。[4]在新形势下,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其中手机媒体变成了当今大学生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辅导员如何与时俱进,借助手机媒体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成为一个新突破点。

1.辅导员要主动了解和参与手机媒体的发展

手机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对手机媒体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大学生正处于对新生事物强烈的好奇心和认同感阶段,接受新鲜事物能力极强,他们成了手机媒体的最早使用者和接受者,所以在手机媒体接受方面相对辅导员教师有更优先的地位。这就需要辅导员教师主动积极地使手机媒体,了解和掌握它的各种功能,尤其是聊天软件飞信、微信和qq的使用。这样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扩大并加深大学生感知世界、思考世界、探索世界的广度和深度,通过手机媒体可以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态,从而给予学生恰当的疏导和教育管理。[4]如果辅导员能够成为大学生信赖和喜欢的网友,那将对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2.借助手机媒体与传统教育模式相结合

手机媒体的普及性、便携性、及时性和互动性等特点,可以将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转变为寓教于乐和渗透式教育。生活之中处处是教育,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很适合渗透式教育模式。如在重大节假日和纪念日,辅导员通过发送有意义的短信,教育学生理解重大节日的含义和背后蕴藏的中华传统美德。

手机的这种交互性可以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大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辅导员与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沟通时,往往借助手机短信和即时聊天工具获得成功的几率更大。辅导员在运用课堂及各类主题教育、党团活动、社会实践、心理咨询等传统教育手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新技术,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以多视角思维创新德育工作模式,满足不同形势、不同阶段、不同群体条件下开展德育工作的需要。

3.搭建信息服务平台,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多样化

辅导员应建立信息发布和引导的平台,如短信平台、博客、红色主题网站等及时引导校园舆论,努力规避信息庞杂对教育效果的干扰和弱化,起到“网络引路人”的作用。同时将手机的生活化优势植入传统的思想观念之中,如通过定期发送手机报、手机格言、手机主题视频,及时向学生发布与在校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通过和学生的互动交流,辅导员可以更好地设身处地理解大学生追求时尚、善于接受新事物的行为特征,平等地与学生进行对话和交流,深入了解学生真正的内在精神需求,才能努力解决学生的内在精神困惑,消除师生之间的不信任感,努力打破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缩小师生交往的心理距离,善于用学生的语言和思维与学生进行交往和沟通,减少学生的心理防范,建立大学生方便倾诉、适合倾诉且乐于倾诉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说实话、说真心话。[5]此外,还可以开展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手机文化活动,从而满足大学生发展的多种需求。

4.引导学生文明使用手机媒体,强化自律意识

在手机媒体环境下,高校要重视手机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营造积极文明的手机校园氛围。首先,积极利用高校知识资源的优势,开设专门的手机知识讲座,开展手机使用培训,帮助学生加深对手机文化的认识,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使用观和合理的消费观,增强对于不良信息的辨别力和免疫力。其次,高校辅导员要培养学生健康、文明、积极的手机短信意识,教育学生不阅读、不传播消极的、反动的、黄色的短信,辅导员要经常将有教育意义又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祝愿、励志故事等短信发给学生,用健康向上的短信引导学生。[7]最后,可以利用手机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手机文化活动,如手机文学大赛、手机报编辑大赛、手机DV作品大赛、手机摄影作品比赛等,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到健康的文化活动中来,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使用手机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自觉意识,提高自觉性,不主动传递和制造垃圾信息或不良信息。

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使用手机,树立自律意识,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首先,辅导员可以借助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渗透式教育方式将文明的手机文化传授给学生,指导学生要切实提高独立思考、鉴别能力和道德自律能力,以积极的态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坚强的意志去抵制手机文化所带来的诱惑,客观认识手机媒体,严格规范地使用手机,引导他们以自觉的态度进行自我监督、自我调节和自我批评,真正做到在网络世界里看清真伪,辨出良莠,引导学生文明使用手机。其次,学校要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使学生在制度规范的约束下科学、合理、文明地使用手机,提高手机网络安全和防范意识。最后,辅导员要鼓励大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开拓眼界,努力提高社交能力,尝试将生活重心从手机媒体上转移,重新找到生活的乐趣,逐渐以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人际交往代替依赖手机媒体进行的情感交流,摆脱对手机的依赖,养成健康使用手机媒体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祝阳,王欢.手机短信对大学生维护朋友关系的作用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5).

[2]徐兴,赵芸.手机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9,(4).

[3]马斌,马萧萌.手机过度使用危害影响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

(29).

[4]杨振斌,冯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5]安仲森.手机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困境及超越[J].赤峰学院学报,2011,(5).

[6]安仲森.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的新思维——基于手机媒体环境的分析[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2).

[7]张玉鹏,孟跃.手机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中的路径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5).

(责任编辑:孙晴)

作者:侯雁伶?寇福明

上一篇:企业文员试用期工作总结下一篇:企业车间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