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法律素养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大学生法律素养论文(精选5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教育对大学生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更对整个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一篇:大学生法律素养论文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

摘 要:民众的法律信仰和法律理念是依法治国的内在动力,是法治中国的精神支撑。大学生是社会群体的重要部分,其法律素养将直接影响法治国家建设和中国梦的实现。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汲取“养分”,礼法相融,自然和合,对当今大学生进行“教化”,加强教育教学改革,营造良好法治氛围,使大学生知法、守法、信仰法律,培育其良好法律素养,提高其综合素质,使其能够担负起实现中国梦的时代大任。

关键词:法律文化;法律素养;大学生;法治中国

一、导言

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应该包括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本身制订得良好的法律,他还提出:立法者要将主要精力放在教育青年上。

法律素养是指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通常认为包括三个层次:一为法律知识,即了解相关法律规定;二为法律意识,即对法律有敬畏,有守法意识;三是法律信仰,即从内心确信法律应当被全社会尊为至上行为规则。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法律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正如德国法学家萨维尼所说:法律同语言一样,是民族精神最重要的表达形式之一。法律同民族精神相关联,就像空气一样弥漫在人们周围,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传统法律文化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它不是静止不动的,现在依然有意无意地被人们重复和认可。在构建法治中国这一大背景下,大学生群体的法律素养体现了一个社会、民族和国家的文明程度,更涉及到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和中国梦的实现。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中有着丰富的“给养”,一些法律理念、法律思想不仅在当时就影响着周边国家和地区,有些经过几千年的沿革一直延用至今,如“天人合一”、“德主刑辅”等理论无不闪烁着耀眼的思想光芒,我们应有这种文化自信,善于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汲取“养分”,并用它来对当今大学生进行“教化”,提高其综合素质,使其能够担当起实现中国梦的时代大任。

二、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现状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法律素养状况不容乐观:法律知识欠缺,法治观念淡漠,规则意识缺失,人际交往缺乏诚信,违法犯罪现象呈上升趋势。复旦大学投毒案以及之前发生在高校的多起刑事案件让人至今难以忘怀,手段之残忍,影响之恶劣,触目惊心。一项针对全国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有42.97%的人认为能够钻法律空子的人是有本事的人,有80.96%的人认为当法律和亲情发生冲突时则表现出非常难选择。如此结果表明大學生在进行法律活动时,很难完全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在遇到非法犯罪行为时也不一定能挺身而出,自觉站出来维护法律尊严。一个国家的未来是掌握在青年一代手中的,这个群体素质如何对社会的影响很大。面向依法治国方略的新要求,面向法治未来,强化大学生法律素养已刻不容缓。

(二)大学生法律素养缺失的原因分析

为什么经过这么多年的普法教育而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依然贫瘠呢?这严峻形势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1. 教育模式的不合理

严格说我国大学生的真正法律教育是缺失的。上大学前,由于升学压力大,同学们较少接触、正式地学习法律知识,常常将法律课当做“副课”,从教学内容看,多年来忽视对法律知识,尤其是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宣传,学校和家长都是以升学率和高考为中心,从未真正重视法律素养的培育。进入大学后,法律知识是放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里一起学习,且全国统一教材,课程的针对性和目的性都不强,学生学的积极性和老师教的积极性都不高,导致实际操作起来的效果非常不理想。据调查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觉得这门课作用不大,而且大学生从年龄上看已基本成年,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已经养成,使得老师教育起来常感力不从心,收效甚微。

2. 法律信仰的缺失

美国著名的法学家伯尔曼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现在不少大学生对法律知识都是一知半解,抑或不重视,抑或不相信,导致即便碰到问题也较少寻求法律途径解决,反而倾向于通过旁门左道去解决。据调查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同学在碰到问题时会考虑寻求法律帮助,更无从谈法律信仰了。

3. 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

培根说“一次不公的司法判决比多次不公的其他举动为祸尤烈。不法行为弄脏的是水流,而不公的判决则将水源污染了。”目前社会上存在的如腐败、不公正、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现象,加上一些没有善恶标准纯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不良媒体的推波助澜,对我国的法治进程和社会环境尤其对青年大学生的成长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对法律的信任,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观。

三、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可用一个字概括:“和”,因此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也深深刻上了“和”的烙印。老子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争两丑,一让两有”,“礼”与“法”并重。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也是道德文化,礼即为法,法即是礼,礼法相融,互为表里。

(一)德法相依

传统中国极为注重道德和法律,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评述:中国人最深刻了解、最精心培育、最致力完善的就是道德与法律。从西周的“周公制礼”,到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到唐代《唐律疏议》,历经上千年的演化,道德与法律实现了完美统一,即所谓的“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出礼则入刑”,从个人自律到国家治理,道德力量无处不在,而法律常常作为道德的补充和实现方式,即所谓“德治为主、法治为辅”。

(二)礼治秩序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他的《乡土中国》一书中认为,传统中国社会是“礼俗社会”,在缺少变动的乡土社会中,以民间习俗为基础,以礼治为主导进行社会管理,而此时法律内涵则更多地被理解为“刑”,是为保障实现“礼”而采取的一种刑罚措施,凡事更多强调的是社会道德的事前预防,而非国家法律的事后惩罚。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按照自己的“名分”(即社会角色)享有一定的权利和承担一定的义务,各安本分。“分”由伦理道德和法律来确定,道德即是法律,法律也即道德。我国西周时期的“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思想,给全社会带来了一种和谐安定的“礼治秩序”,也推动了当时经济的发展。

(三)自然和合

以“天人合一”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所要追求的是一种和谐的社会秩序。《论语.学而》的“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社会各方面都遵循“礼”制,进而达到和谐状态。在社会交往中,更是要讲信修睦,调处息讼,至今我国司法实践中在处理民事案件时仍会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愿,以调解作为主要解决问题的方式,注重矛盾的化解。

四、探索培育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新途径

中国人善于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获得解决当下问题的思路。我们要学习先人礼法并用,以礼为先的理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法律是成文的道德,是道德的底线,而道德又是存在于个人内心的法律。针对目前我国大学生法律素养贫瘠的现状,依托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精华,采取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方法,努力使法律知识和法律理念“润物细无声”地植入学生的心中,形成其牢不可破的法律信仰。须知:建设法治中国,目标恢弘,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我们必须着眼当下,从培育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素养着手,提高其规矩意识、法律意识,培养其对法律的敬畏之心,方能促使其当担起时代大任。没有切切实实的落实,建设法治中国只能是一句空话。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着手:

(一)注重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掌握

1. 法律教育和专业教育并重、相融

大学生法律知识的学习应当与专业学习相融合,且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应打破公共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割裂的现状,借助专业教育提升法律意识,将法律教育融入各专业课程的学习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培养起了对自然法则的信仰,同样法律教育也须注重社会科学规则和法律素质的培养,如老师在进行专业知识讲授的时候融入对知识来源及相关权利的介绍,并在专业学习及后期的考核中加入法律意识的培育,将道德教育、法律知识的传播及如若触犯法律所应受到的惩罚融入课堂教学中,法律知识的学习不是靠死记硬背的,不是仅仅停留在试卷的高分上,而是在潜移默化之中。当学生知晓抄袭不仅违反道德还触犯法律、认识到考试作弊不仅丧失诚信还破坏了公共规则的时候,法律意识于无形中就植入学生心中。同时应将如《弟子規》等传统文化中关于“礼”的学习渗透至专业学习中,使同学们自然地将“礼”化为其自觉行动,如针对个别同学不尊重老师、不尊重长辈的行为采用“礼”对其进行教化,使其懂得“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勿见能”的道理,有了这些基本认知后,其道德水准就会提高,其守法意识自然就会提高,就会将一些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中,社会犯罪率就会下降。

2. 营造校园法治氛围

在校园中积极营造法治氛围,首先学校做到依法治校,高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否真正合法,是大学生建立法律信仰的最直接感受,在与同学们切身利益密切相连的事务上,如评优评先、奖助学金、发展党员、勤工助学、纪律处分等方面完善程序、健全内容,依据相应的条件和程序公示公开,发挥积极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日常学生活动向学生传递法治理念,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学校还应该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提高大学生依法治校的热情与参与度,如让学生参与一些校纪校规的制定,理解校纪校规的意义,从而真心接受它、遵守它,而非只是被动的被管理者和校纪校规的接受者。

学校还应为大学生法治教育提供实践和锻炼机会,如借助于每年的12月4日“国家宪法日”开展辩论赛、热点案例讨论、模拟法庭,参与法院旁听等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让学生感受法律氛围,从而敬畏法律、信仰法律,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作用,鼓励学生实行自我管理,并按照规定接受监督,在这些小集体中,那些违背规则的行为受到怎样的对待,是默认、嘉许还是受到鄙视,对同学们的影响很大,因此在高校众多的学生社团中,须着力营造弘扬正气祛除歪风邪气的舆论氛围,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同时从充分发挥图书馆“第二课堂”的影响力,尽可能多地订阅法律类和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报纸、杂志、书籍,引导学生阅读。继续加强“礼”的教育,定期开展关于“礼”的演讲、辩论赛等系列活动,让“礼”深入同学们心中,礼法相融,这些对培育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培育大学生对法律的认同感

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不仅学校要营造法治氛围,家庭、社会、政府更要同步,有了整体的法治氛围和社会思想基础,大学生才会从内心对法律有认同感,才会自觉培育内在的法律素养。良好的社会法治氛围形成的内在原因就来源于民众对法律自觉的认同和推崇,法律的权威来源自人们内心的真诚拥护和信仰,利用好网络和平面媒体的力量,利用新媒体,创建专门宣传法律知识的网站、制作优秀的法制节目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可以让大学生感受到“法治”就在我们身边,当同学们碰到问题时,首先会想到通过法律手段去解决。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还应当加强精神层面的法律意识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学习先人的礼法相融,提倡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和谐共处。正确理解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及权利的相对性,明白行使权利以不损害他人为底线,才能现在较好地处理和室友、同学及老师的关系,明天处理好和同事及领导的关系,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和工作氛围,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只有正确地行使权利,积极地履行义务,才能获得法律的保护、维护社会的稳定。使学生知道:知其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同时加大社会舆论的正面引导,多宣传具有正能量的典型事例,少一些会对同学们产生负面影响的报道,如此方能对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减少犯罪、稳定社会,促其更好地健康成长。

(三)培育大学生法律信仰的新理念

大学生法治教育最终应当以树立法律信仰为核心,使法律素养上升为其内在需要。在这种境界下,使外在规则内化为人的基本素质,形成其内在的自觉行为,这其实是一种道德修养,仅靠法制教育显然是不够的,须存有对法律的信仰和敬畏之心,这种敬畏的源动力来自于理性及人文精神,要具备这些素质,离不开传统法律文化中“礼”的教育,此点也正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旨要义,以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为背景,优化法治教育内容和形式,使大学生成为具有独立的“公民人格”和法律素养,成为有学识、敢批判、明义利、存良知的人,使诚实守信、追求公平正义、服从法律的精神深人人心,成为其灵魂的一部分。儒家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一个人先要做好自己,在家守孝道、爱家人,在社会忠于职责、诚信对人,方有资格、有能力去治理国家。通过接受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深深浸润”,使今天的大学生能够在宿舍里、教室里、食堂里、图书馆里、运动场馆等任何公共场合,真正做到“自治”,守好本分,那么相信明天的教师、医生、公务员、法官、工程师等也一定能守好自己的本分,做到人和人、人和自然、人和自己的和谐相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五、结语

一个国家或民族若丢失了自己的文化,其本质是消亡的。保留自己的文化精髓,学习他人的文化才会发展得更好。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生的使命。当代中国一个相对健全的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且绝大部分法律、法规均取得了全社会一体遵循的效果,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各行各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而我们软实力的提升远远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目前中国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时期,大学生群体是当今社会最年轻、思维最活跃的群体,其法律素养的高低是全民法律素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大学生群体法律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法治中国的建设和中国梦的实现进程。让我们个人、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各方联动,重拾经典,建立起我们的文化自信,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汲取“养分”,内化为我们的行动自觉,“礼”“法”相融,尊重法律、敬畏法律,让法律成为我们的语言,使法治成为全体人民的真实信仰和忠实践行。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4-10/28/c_1113015330.htm.2014-10-28.

[2] 水晶.中国传统法文化与大学生法制教育内容的优化[J].教育教学论坛,2016,(6):58-60.

[3] 张攀.对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几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5):45-47.

[4] 姜波,陈焘.基于法治中国建设的大学生法律素养培育[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2015,(11):121-123.

[5] 張康.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法制教育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141-142.

[6] 张大方.大学生法律信仰培育体系的构建[J].法制博览,2014,(2):64-65.

[7] 郭巧云.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大学生法制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4,(20):59-60.

[8] 彭美,张莉.我国高校法制教育实效性欠缺的原因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38-40.

[9] 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决定(全文)[EB/OL].http://news.sina.com.cn/c/2014-10-28/180131058286.shtml,2014-12-30.

作者:朱宜娟

第二篇:大学生法律素养提升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

摘要: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文化层次较高的人群,是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主力军,自身的法律素养对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实现我国法制化进程有重要影响。自从党的十八大开始,我国的各级政府就开启了依法治国的战略,同时各个高校也将法治教育纳入了教育体系,从青年开始抓起法治教育,当代大学生作为下一代法治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更将刻不容缓的提升自身法律素养。本文从当代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现实出发,完善大学法律基础课程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大学生;法治社会建设;法律素养;课程建设

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建设,不仅需要党和国家的支持,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通力合作,为当代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实现大学生法律素养培养向良性方向发展,使其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担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i]。

一、法律素养的内涵

法律素养是指人们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他主要有三层含义[ii]。是指法律知识,二是法律观念,三是法律信仰;法律素养的三层内涵通俗的讲就是,首先要知道法律的相关规定,其次要尊敬、敬畏法律和有守法的意识,依法做事,最后在社会上要有法律至上的意识。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只有具备法律知识和法律观念才能说是具有法律素养。

二、大学生法律素养提升的意义

在党的十八大中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对于当今社会来说,提高全民的法治教育观念是刻不容缓的,建设法治社会是我们为了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值得我们重视的一件事。对于当代青年大学生来说,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是十分必要的,进入了大学生活其实就相当于进入了小型的社会,大学生不仅仅是需要成为一名为建设祖国发展而添砖加瓦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更多的是要明白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我们必须要遵循“法律”这杆秤,因为法律不单单可以赋予我们各种权利,也可以约束我们,让我们不仅要拥有享受的权利还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单从法制教育来说,从小我们就开展了相应的法治教育课堂,思想品德教育课更是教育阶段必不可少的一堂课,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更是需要开展思政教育课,让法治教育进入课堂,让全民拥有法治意识,知法、懂法、普法、用法。大学生提升法律素养,不只是提高法律素养水平发展,这不是一个数量的变化,更多的是一个质的的飞跃。和马克思主义提倡的“量变引起质变”的观念是完全一致的,只有更好的践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建设,从思想上丰裕大学生的头脑,孕育头脑的完整性和理性,学会辩证地看待每一件事情,才会更多的全面全角度的分析问题,从而有助于个人的发展。

三、当代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

在新时代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中,大学生作为下一阶段的高学历社会人才,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因此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对推进我国依法治国的社会进程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但在现实中大多数大学生对依法治国的关注程度较低[iii]。我国的法制教育起步比较晚,基础比较薄弱,很多法制教育课堂还没有完全成型,这导致了很多大学生法律意识薄弱,特别是在当今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网络犯罪的概率不断上升。

虽然当代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法律课程教育学习了解了部分法律知识,但总体上对法律的学习了解还有很大的欠缺。当代社会大学生存在的法律素养主要有法律知识匮乏、法律意识淡薄、法律能力欠缺三方面的问题。法律知识包括法律、法规的原理性理论知识和具体知识[iv]。很多大学生对于法律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感性的初级阶段,对法律法规常识缺乏系统的学习。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对大学生的法律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压力,很多大学生用带有功利性的态度去摄取法律知识以通过司法考试,这样在法律学习上就缺少了主动性和自觉性,导致大家的法律意识淡薄。法律意识不高导致大家守法的自觉性也不高,通过网络数据分析我们会发现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事时有发生,校园违法犯罪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很多人在面对违法犯罪的事件和活动时大多选择明哲保身、态度漠然,这使得校园违法犯罪越来越猖獗,这是大学生法律能力欠缺的表现。

四、如何建设大学生法律课堂

前文有说到,大学生是我国法治建设的主力军,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普及法律建设,使其充分融入到大学生的课堂里,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探讨的问题。可能有许多人认为大学生通过学习不同的专业应该学会在自己的专业里去深造和发展,而对于法治教育来说只需要让政法学院的学生去学习就好,根本没有必要去浪费教育资源来普及法律知识的学习,实际上,这一观点是极其错误的,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来说,处在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中,为了更好的培养青年大学生,我们国家的建设是需要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所以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学好自己专业知识外,成为创新发展独立的个体。

那么,在这样的大趋势大环境中,法律素养的提升是必不可少的,值得我们学习的,玩转大学生课堂,在大学生课堂生活中普及法治教育,是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教学手段,就按前段时间来说,“大学生同上一堂思政课”这个活动普及性强,接受度广,深受广大学生们的喜爱,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推广法制教育活动。对于日常大学生的课堂建设来说,高校可以多次开展普法教育,例如开展法治教育讲座,举行法治教育宣讲活动,也可以多举行法治教育知识竞赛等等,诸如此类的活动可以实施执行下去,但是要注意的是,各大高校要根据自己的现有教学设施和教学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因地制宜,也可以吸取其他好的高校的方法,集思广益。

结语:

高等教育是社会输送高级人才最直接的地方,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高校有着重要责任。先有依法治校,采用先进、科学、法制的校园管理制度,培养具有较高法律素养的新型人才,将大学生打造成知法、用法、守法、护法的主力军,之后才能为国家实施依法治国策略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綦玮.浅析大学生法律素养提升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J].现代企业教育,2014(02):149-150.

[2]鲁玉婷.高校学生法律素养提升策略研究[J].科技資讯,2020,18(15):227+229.

[3]赵明龙. 依法治国背景下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

[4]李小成.当代大学生法律素养提升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A].现代企业教育,1009-0592(2015)11-236-02.

作者:杨永

第三篇:高校大学生的法律素养问题

摘 要: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教育对大学生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更对整个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现阶段,由于高校课程设置单一、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校园内法律氛围不浓厚,因此要在高校内将课堂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结合,加强法律实践环节,提高高校教师的法律修养,着力从本质上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

关键词: 大学生 法律素养 法治教育

公民的法律素养直接影响到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我国人口众多,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每年有近八百万的高校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我国法律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需要每个人的付出,大学生作为社会高级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法律制度建设占有重要地位,其法律素养必须受到重视。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不但能使大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权利,而且能推动校园及社会和谐稳定地发展。

一、培养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意义

大学生是未来祖国发展的主力军,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不仅是大学生自身的内在需求,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与外在原动力。

1.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内在需求。

高等教育不仅要学生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法律素养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要依靠法律维持社会的良好秩序。一个高素质的公民,需要具备较高的法律素养及道德修养,良好的社会秩序需要大家共同维护。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理应是合格的公民。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不仅是高校的责任,而且是社会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2.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市场经济走法制化道路,本质上是法制经济。法律要求市场主体严格遵循法律法规的要求,依法办事。一方面,法律保护市场主体,在平等、自愿、诚信的基础上公平竞争,并调节市场主体中的矛盾。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段,制定经济法规,通过税收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信贷政策等调节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作为未来市场主体力量的大学生,法律素养直接影响未来经济建设。因此,培养大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3.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外在原动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物质有着越来越高的需求,对人文社科领域的知识有不同的看法,随之也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一是生态环境问题,大学生是未来祖国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可以强化大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社会领域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口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就业问题及教育等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依法治国可以缓解社会矛盾,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三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如克隆技术、航天航空技术的应用,为人类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存在弊端。大学生是掌握高科技的人群,如何协调好科学发展与法律的内在联系至关重要。

二、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现状以及成因分析

通过对非法学专业学生的走访调查,可以发现非法学专业的学生了解的法律知识甚少,培养高校大学生知法、守法、用法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一是由于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关注度不够,二是由于大学生在高校内生活,需要运用法律的机会很少。

1.高校法律类课程设置单一。

现阶段各高校的思政类课程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其中涉及法律知识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门课中的法律知识仅为基本的法律常识,如“选举权”、“财产权”、“中国公民要履行的义务有哪些”等。该课程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为指导思想,以“道德教育”为主要目的,没有涉及法律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无法从书本中了解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该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

另外,高校内关于专业知识的讲座较多,涉及法律类的讲座较少。各类学生组织的活动中,法律类的公益性活动较少,校园内法制氛围不浓厚。由于高校大学生获得法律专业知识的途径有限,导致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水平不高。

2.高校的“封闭式”管理,降低了高校学生的法律意识。

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高校多对学生实施半“封闭式”的管理,即学生除了按时到课以外,如无特殊情况,工作日也要住在校内,以便于高校统一化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生活的能力。高校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学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但同时间接性地限制了大学生对外交往的范围。高校学生对社会的复杂性认识不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遇到危险时不懂得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权利,导致学生认为法律知识与自己的日常生活联系不大,法律意识不强。

3.旧有思想阻碍了法制化进程的发展。

在中国几千年的旧有思想中,一直是“人治”占主体地位,法律占辅助地位。受旧有思想的影响,一些人希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通过对一些高校学生的访谈可以了解到,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不愿意通过法律诉讼维护自身的权益。有的学生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知识,不知道如何聘请律师,有的学生担心走法律途径会造成不好的影响,不能顺利拿到毕业证,还有的学生觉得这是“小题大做”,只有非常重大的事情才会依靠法律解决。如此不仅给学生造成了心理的负担,当学生走向社会后也不会主动采取法律措施保护自己的权益。

三、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对策分析

大学生是法制社会的中流砥柱,市场经济离不开依法治国,应全面客观分析大学生在法律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强课堂教育、开展法制实践环节、习得法律知识等手段,解决大学生存在的问题。

1.課堂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结合。

高校对于非法律类的学生开设的课程中,与法律相关的课程较少,主要有《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此课程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因此,高校应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增加基础的法律知识及专业类相关的法律知识。以经济管理类的专业为例,可以学习《合同法》、《劳动法》、《拍卖法》等相关法律知识。与此同时,加强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当自身的权益受到侵害时该如何获取法律援助。高校应定期组织法律知识讲座,通过各类激励措施,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外知识的学习,如学生通过参加讲座可以获得一定的学分等。

“隐形教育”是指除课本知识以外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教学方式。要积极培育高校校园文化,增加校园内的普法专栏,充分利用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合理正确的引导学生。可以组织法律类的辩论会、文艺活动等,再例如以小品的形式,生动形象的给大家传播法律知识,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节,弥补课堂的不足。

2.加强校园法律师资建设。

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是一所高校综合能力的体现,加强高校教师的队伍建设,是创造良好校园环境的基本保证。首先高校在选聘教师时、考核教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教师综合素质的考查。同时,高校也要积极对教师进行后期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鼓励高校教师走出课堂,多参与校外的实践锻炼活动,可以走进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等机构,了解企业的工作状态,增长课外知识,从而更好地为学生传道授业。其次,高校应多聘请校外专家为学生的成长导师,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校外的专家往往有充足的实践经验,通过他们,学生可以接触第一手的法律资料,学习最新的法律案件,了解如何运用法律、获取法律的相关帮助,从而弥补理论知识的不足。通过举办法律沙龙、座谈会等形式,让校外导师、高校教师和学生们齐聚一堂,多交流、多参与、多学习,用轻松的方式学习身边的法律知识,营造知法、懂法、守法的学习氛围。

3.开展校园内法律知识实践环节。

法律知识的实践环节是指带领高校学生走进看守所、监狱、律师事务所、法院等单位观摩体验,开展犯罪人员以身说法、法律工作者依法讲法等活动,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什么是“违法必究”,什么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对违法产生畏惧的情感。高校在教育实践环节中应多选取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例,更易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跨越法律的边界。高校教师在学生参观学习后,可利用犯罪人员的典型经历,从理论到实践,进一步引导学生当出现此类事件时该如何处理。教师在引导学生时要注意层层深入式讲解,对案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引入学生的思考,要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此问题,培养法律思维,增强守法能力,强化法律意识。与此同时,教师应多利用现有的法律教学资源,如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节目,选取切合学生实际的法律案件,与学生一同学习讨论。

综上所述,高校是培养大学生的主要阵地,但是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提升大学生的人文内涵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社会、高校、各类学生组织等共同努力,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满足法治国家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庆材,陈建伟,齐宪磊,张会,张晓文,胡春龙,聂鑫.高校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路径规划研究[J].学理论,2017(05):251-252.

[2]宋彬.大学生法律素养教育现状与优化对策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6(18):152-153.

[3]王业松.当代大学生法律素养状况的实证分析——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2):220-221.

[4]李阳,李庆瑞.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法律素养提升路径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11):129-130+132.

[5]李子涛.美丽中国视野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武汉:华中師范大学,2015.

作者:魏君 李佩

第四篇:当代大学生党员法律素养自觉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党员法律素养的现状,引出对法律素养自觉必要性的阐述,在对法律素养自觉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提出应当对大学生党员法治教育进行重新认知,并给予正确的定位。本文还介绍了通过系列法律主题实践活动,唤醒大学生党员法律素养自觉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法律素养自觉

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加快,“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对未来的公民法律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象牙塔中的精英,高校学生党员是党在高校领导的中坚力量,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才第一资源和重要力量源泉。“历史发展的趋势表明,未来世界的竞争主要是文化的竞争,其焦点又主要地集中在法律文化上。”法律素养是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素质中极其关键的一种素质,大学生党员法律素养如何,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战略的兴废、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程度、法治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成败。

1 大学生党员法律素养的现状

1.1 高校学生党员法律素养培育存在盲区

进入大学后,各高校对于学生党员的素养培育存在盲区。依据《广西大生党员主题社会实践状况调查问卷》(以下简称《问卷》)数据统计,在1526名大学生党员调查对象中,分别有1110名和1190名学生党员认为基层党组织开展最多的思想政治教育类型为科学发展观和党员先进性教育,而遵纪守法和反腐倡廉教育的选择人数只有627人和473人,在各选项中比例最小(具体见图1)。另外根据我国官方的有关文件精神及实践做法,学校的“法治教育”一向从属于“德育”,并没有自身独立的地位,这不仅难以达到法治教育的目的,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学生党员的综合素养尤其是法律素养的提升(如图1)。

1.2 消极社会文化现象一定程度侵蚀学生党员思想防线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这些均为大学生接受新生事物提供了便捷条件,然而,随之而来的还有西方社会自由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我们不能否认,社会上频繁出现的许多腐败现象给党的建设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反腐倡廉的工作在党内开展数年,也颇具成效,但对当代在校学生党员的教育作用却收效甚微。在《问卷》中,关于您认为“我党反腐败斗争的成效如何”,只有极少数同学认为“效果显著”(具体见图2);而基层党组织对学生的反腐倡廉教育,也主要依靠学生党员的自省和自律,较少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活动(具体见图3)。

1.3 学生党员法律“知”、“行”严重脱节

大学生党员作为未来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应熟知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包括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这些常识对于在校以及走出校门后的个人发展都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可以时时警戒不良思想的抬头。而现状是绝大多数学生党员所具备的法律知识目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专业领域,这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学生党员的发展“潜力”和“后劲”。“知”、“行”脱节的另一种表现是“知”易“行”难,不少大学生知道法律条文的规定,但真正面对实际问题时却无从下手。这与学生党建工作的过程设置单一化和教育方法程式化关系密切,法治教育的相关内容与社会实际相脱节。

2 大学生党员法律素养自觉的重要意义

自觉即内在自我发现,是人一切实践行为的本质规律,表现为对于人自我存在的必然维持、发展。大学生法律素养自觉是一个法律文化过程,它从接受、认同法律基础知识开始,通过渐进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并通过外部需求和内在驱动的交互作用转化为法律素养的自觉,这是一项复杂、缓慢的内化和外化过程,具体表现为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的良性互动循环。

2.1 法律素养自觉是大学生党员法治教育的长效机制

必备的法律素养,已成为现代市民特别是青年学生党员立足社会的不可或缺的基本要件。“在法治化的过程中,那物质的、技术性的法律制度,即法治的‘硬件’系统,相对而言是比较容易构建或引进的,但它们若要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则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意识和观念,即法治的‘软件’系统予以奠基和支撑。”高校学生党员法律素养自觉恰恰就是这种软件支撑。大学生党员在校期间有法律基础课程、经常性的党员培训、教育等外部教育和要求,强化他们的学习和认识,但在校时间毕竟短暂,毕业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能否继续保持法律素养,有赖于其自觉的价值认同。如果大学生党员在校期间能形成良好的法律素养自觉,就能对今后社会的不良影响产生较强的免疫力和自律能力。

2.2 法律素养自觉是大学生党员成长的内在要求

从教育规律看,法律素养自觉以学生为主体来开展法律素养培育活动,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学生党员自己组织、参与实践活动,既把理论学习渗透在实践活动中,又充分体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在身体力行中提高思想认识,并产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力量。从实践效果看,大学党员法律素养自觉的形成,党性修养的提高等等,只是外部教育和要求,这些要求如何内化为党员自身的需要并体现在实际行动中,只有通过党员个体主观上的认识,即法律素养自觉。这强调了学生党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及个性的发展,从根本上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2.3 法律素养自觉是大学生党员法治教育的最终归宿

大学生党员只有在校期间形成法律素养的自觉认同,在其毕业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才能使自己的守法行为由国家力量的外在强制转化为对法律的权威以及法律所内含的价值要素的认同,从而就会严格依照法律行使自己享有的权利和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就会充分尊重他人合法、合理的权利和自由;就会积极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和争议;就会主动抵制破坏法律和秩序的行为。换言之,大学生党员法律素养自觉的群体趋同,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人们乃至国家或民族的行为,其群体性的法治导引功能意义重大。

3 大学生党员法律素养自觉的培育途径

大学生党员法律素养自觉的培育就是为高校学生党员法律素质的形成提供更加丰富多彩、深刻广泛的知识养分,帮助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理论知识的积累,以完成由书本上的法律基础理论知识向法律素质再到法律素养的内化;同时被塑造的群体在这种与社会心理趋同的法律素养自觉定势下,又不断创造优化着该群体的法律行为,从而达到二者之间的互相推动和良性循环。大学生党员的法律素养自觉培育应以法律自觉行为教育为重点,以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以外部环境优化为前提,从而保持自我教育的长效作用。

3.1 强化法律实践,进行多种形式的校内外法律宣传与教育

法治教育是“认同”规范、“接受”规范和“消化”规范的教育,依靠传统的枯燥无味的“课堂说教”事实上很难奏效,较适宜的是让学生党员在生动直观的实践活动中感受为什么要遵守及如何遵守这些规范。高校学生党建要强化学生法律实践环节,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主题实践活动,进行多渠道的法律宣传与教育,使学生在一种良好的法治育人环境下接受熏陶,以此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待人接物的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进而养成法律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同时,要在校园内成立当地人民法院的特设法庭、组织学生党员旁听有关案件的审判活动,组织学生党员参观监狱、模拟审判,并充分利用校内广播校园网等媒体进行法治宣传,利用图片展览、以案说法、法律知识竞赛等方式对学生党员进行法治宣传;在校外,通过组织学生党员参与法治教育基地活动、法律专访、法律社会问题调查、去法院旁听等,以提升学生党员依法保护自身权利以及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能力。

3.2 加强法律文明对行为习惯起的培育作用,将知识内化为素养

知识内化为素养要经历一个不断积累、逐渐形成行为习惯,由自在转变为自觉的过程。因此,提高法律素养要重视法律文明建设,要注意借鉴世界先进的法治文明成果和优良的法的传统,努力营造有益的法治文明氛围,促进法律知识与法治文明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促使当代大学生党员养成包含法律素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同时,要更加注重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规律的层面来解读法治文明和法的精神,将法律至上等法的原则融化在大学生党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中。法治教育的内容选择上,在不同类别的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党员开展不同层次的党员法治教育活动,除进行宪法、刑法、民法等大法的一般性普及外,还开展一些与各校专业(行业)相关、与各类学生受体相通的法律教育活动或法制教育课程,使法治教育贴近学生党员的生活,融入大学生党员的内在性需要。

3.3 强调法律环境无所不在的外部约束作用,以警示促防范

法律素养自觉的形成并不是封闭的、单向的,而是开放的、交互式的。学生党员法律素养的形成与整个社会的法律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关联。为此,要努力优化法律环境,切实维护法律尊严,努力消除司法腐败,让大学生党员通过形式多样的法律主题实践活动,真正体会到现实生活中法律权限内的自由自在,同时感受到超越法律必受制裁的外部约束,以警示作用防范违法违规行为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李交发.论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制定战略[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3).

[2] 姚建宗.法治的生态环境[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3] 钟文化.大学生法律素养培养及法制教育改革浅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8(1).

[4] 钟佩霖.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7(5).

[5] 杨碧珍.自我教育: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归宿[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3(4).

[6] 雷培梁.以科学发展观知道高校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

[7] 张利华,袁建勤.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法律素养失缺问题探析[J].南昌高专学报,2008(5).

作者:罗国斌

第五篇:基于高校大学生法律素养提升的法律课程教学改革

【摘 要】通过对当代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的分析,通过课内深化法律课程教学改革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机制,课外拓展法律教育途径构建法律教育联动式机制两种方法,丰富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培育和提升法律素养。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素养;法律课程教学改革

在党的十八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需要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素养,作为国之未来的大学生的法律素养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的法律素养的内涵

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是指大学生群体掌握法律知识,并通过思考融会贯通后内化的法律情感、法律信仰和法律意志并以此为基础形成的运用法律的能力。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包括基础法律知识和专业法律知识;②良好的法律意识。是指大学生应该对现行法律和法律现象的具有认识、评价和情感体验等各种意识现象。③法律能力的运用。是指大学生在法律知识储备和实践中形成的,运用法律规范和指导自己的行为,遵纪守法、依法维权的能力。

二、高校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

当前,法律知识的掌握是大学生法律素养培养的基本前提,大学生除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以外,还应当掌握与自己专业、学科相关的法律知识。但当前大学生学生学习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法律知识仍然比较缺乏。

1.大部分学生对法律的学习缺乏系统性

对与自己密切相关的或实用性较强的法律知识比较感兴趣,如《民法通则》、《劳动合同法》,而对认为与自己不相关的法律知识则采取“学亦可,不学亦可”的态度,如《宪法》、《行政法》。

2.缺乏学习与大学生专业、学科领域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

目前我国高校开设的专业均有相关的法律规范存在,如《会计法》、《企业所得税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但学生对与专业、学科相关的业务课程更具有学习积极性,而对与专业、学科相关的法律课程学习积极性则较为缺乏。

3.缺乏积极主动的法律意识

受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重义务、轻权利的影响,大部分大学生缺乏尊重和保护权利、以及相应的维权意识。例如在大学生实习过程中,针对用人单位不签订合同、不按法律规定支付加班费等违法行为缺乏相应的维权意识;在涉及到法律赋予的检举、控告权利时,很多学生要不采取“息事宁人”的心态,要不采取极端的暴力报复手段讨回“公道”,这都是法律意识缺失的体现。

4.法律信仰尚未建立

法律信仰就是当人们需要法律帮助时得到了法律公平、正义的保护,或从社会他人中感受到,由此产生的对法律的认同、信任、崇尚乃至信仰。由于受社会上一些不公的司法现象的影响,他们表现出对司法信心的不足,法律参与度热情不高,对法律持有冷漠、疏远的甚至是抵触的态度,缺乏对民主、法治、自由、平等等法律价值足够的认识与坚定的信念,制约着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建立,进而影响着他们对法律法规的自觉遵守和维护。

5.学生法律能力偏弱

法律能力是大学生法律素养高低的重要衡量标准,包括他们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能力。目前学生遇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守法的自觉性仍然不够。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犯罪率呈逐年递增趋势,盗窃、诈骗、人身伤害等案件屡屡发生。以笔者所在的城市为例,仅2008-2011年长沙市岳麓区在校大学生偶然犯罪数就高达150余件。二是用法能力较弱,不善于将法律运用于日常生活中,缺乏与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的勇气和决心。例如:在消费时不向商家索要发票,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时自认倒霉不去维权或暴力维权,在实习或勤工助学时,缺乏“契约意识”。而在数以万计的法律案例中,大学生以原告作为诉讼当事人的案件屈指可数。

三、发挥法律课程教学功能,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

当前高校里进行法律教育的主要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第四章到第七章了内容,内容涉及社会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家庭婚姻的法律规范、社会主义法律法治精神以及我国基本法律制度规范等方面。

1.课内深化法律课程教学改革,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机制

第一,加强法律教育的师资建设。一方面对现有的老师进行培训,安排教师到法院、律所等实践教学基地挂职锻炼,提升其专业素养和实践素质;另一方面,聘用高素质法学人才,引进具有丰富法律实践经验的法律工作者如律师、法官、检察官进课堂,开展法学教育。

第二,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不断创新与完善法律教育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例如通过庄严肃穆的模拟法庭教学、生动形象的案情再现教学、案例讨论启发式教学等形式,采用PPT、视频播放(如今日说法、以案说法)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增强法律课程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帮助大学生将法律知识内化为法律素养,增强法律教学的实效性。

第三,合理创设教学内容。由于《法律基础》课时有限,教师应当在把握好教学大纲的前提下,采取系统讲解、重点分析的方式,突出重难点,针对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如对于会计系的学生,除了讲授最基本的法律常识外,应当侧重《公司法》、《会计法》、《经济法》等,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生,应当侧重《劳动合同法》等。

第四,可以开设一些公共法律课程(如《法律与生活》、《女性法律知识》等)和与学生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法律课程(如《合同法》、《公司法》等)供学生选修,并开设法律知识系列讲座,通过《法律基础》之外的课堂教学补充法律知识、强化法律意识。

2.课外拓展法律教育途径,构建法律教育联动式机制

第一,开拓法律资源,加强大学生的法律实践活动。大学生将法律知识转为法律意识与能力离不开经验的支持,这就需要大学生在实践活动当中去感悟和体会,因此高校应当拓展法律素质教育实践,积极鼓励引导大学生参与到法律实践活动中。首先,高校要建立大学生法律实践活动的保障和激励机制;其次,高校应当拓展稳定的法律实习基地,与当地的法院、检察院、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等法律机构以及社区、街道等基层组织建立联系,合适的可以签订合作协议,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旁听庭审、参观考察、法律宣传等实践活动,确保实践活动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第二,培养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教育除了课堂教育之外,还应7当将法律教育真正融入到高校大学生日常生活中,通过在课外的生活中开展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法律活动”;学校还可以组织法律老师设立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为学生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解答其生活中的法律疑惑等,既可促进大学生学习法律理论知识,又可以帮助他们培养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能力。

第三,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的功能,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

高校应当充分利用网络工具宣传法律知识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同时降低其负面影响,引导大学生抵制网络恶俗、非法文化的侵蚀。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QQ、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即时通讯技术更是以其传播的便捷性、自主性、及时性等备受大学生群体的青睐,为其提供了沟通思想、交流观点的渠道,成为了现代大学生生活中的必需品。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微信群、QQ群、微博、微视等这些即时通讯技术对大学生进行法律素质教育,使他们形成自律、自控的法律行为习惯,提高自身判断力,增强抵御网络不良信息的免疫力。

参考文献:

[1]张蕊.关于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法治视点,2012(8)

[2]王永坚.大思政背景下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高[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8)

[3]李晶、杨霞.大学生法律素养教育现状及改进建议[J].法制与社会,2013(4)

作者简介:

龚勋,女,湖南长沙人,硕士研究生,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法律、思政教育。

基金项目:长沙商贸旅游职院院级课题“法治湖南建设中地方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研究”(KF1407)。

作者:龚勋

上一篇:大学生学校安全教育论文下一篇:大专法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