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至圣”的道德理想境界——由《中庸》的一句话想到的

2023-01-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庸》的第十三章开头就说:“为天下至圣, 为能聪明睿智, 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 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 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 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 足以有别也。”子思讲了做人的最高境界, 讲了只有天下达到极顶智慧和道德的人, 才能有的境界。由开头贯下五个分句, 也可谓字字珠玑, 耐人寻味。

第一分句说了:能够聪无不闻, 明无不见, 睿无不通, 知无不达, 自然足以君临天下。

这自然是常人难以达到的, 唯如孔子、周公之大贤或英明之君主等或可达到的智慧的至境。虽然如此, 但我想:既然人类追求共产主义之类的崇高理想或信仰, 也曾经或还能激励人们为之奋斗。那么, 我们为什么不能追求这至圣的境界而自我激励呢?

正如我们小时候读武侠小说就想当剑客, 读历史书籍就想当英雄豪杰乃至帝王一样, 读孔孟之书, 为什么就偏不想做圣人呢?我们应该树立崇高理想。当今的学生, 由于理想信念缺失出现的问题, 已经引起有识之士的注意了。而崇高信念的缺失更值得我们关注。

子思的话, 固然有与生俱来的上智的意味, 但也有激励人们向往追求之意, 否则, 言之何益!其实, 就是激励我们通过努力而广见博闻、睿智达理。即便是君临天下的上智, 不也是要人去达到的吗?

况且, 任哪一个圣贤, 也要靠后天的努力乃至苦难的历练, 才能达到目的。否则, 孟子又何必说什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之类的话呢?毛泽东以天下兴亡为己任, 历尽磨难, 处世能叫万物感应, 决断曾使天下归心, 应该是君临天下了。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 男儿当自强。”《神童诗》讲得痛快。正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志者事竟成。我们当有凌云之气, 长风破浪之志。

因此, 我们在引导学生建立近期目标的同时, 更当激励学生树立远大、崇高理想。这对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都同样适合, 倘以为不能达而作罢, 那么当世乃至后世, 就不指望有圣人出现了吗?正如没有发明创造的热望难当发明家, 连班长都不想当的士兵甭指望当元帅一样。就是我们自己, 也应当而且可以追求一种至高境界, 即使不为圣贤, 也可有所修为吧。

第二分句, 其实在讲“仁”:即有了仁, 自然宽宏舒裕, 温和柔顺, 足以包容天下。

这也在“至圣”的涵盖之内。然而, 这里的宽宏大度与温和等, 确是我们可以达到的。教师热爱学生, 对之宽和仁厚, 有长者之风, 学生自然会亲师重道;重友情, 彼此悦纳、容让、温良、厚道……这也无疑是传统美德的范畴。包容共济、团队精神, 也是现在和将来都需要的合作精神。而胸襟豁达乃至包容天下的胸怀, 也同样是我们可以向往的道德境界。

第三分句是讲“义”:即有了义, 自然奋扬强壮, 刚健严毅, 足以执守道理。

其实就是坚持真理、秉持正义的品质。奋发、强勇、刚毅, 不是少数圣贤、英雄豪杰、领导干部的专利, 我们教师的发愤研修, 面对困难表现出的执守道义而不移的意志, 也是在言传身教;学生担当道义、意气风发、激扬进取、刚健坚忍、执着勇毅, 难道不是我们所期待的吗?尤其是现在的有些孩子, 养尊处优, 有无厌之贪;娇惯乖戾, 无感恩之意;没有责任之心而不通情理……已十足令人堪忧了。因此, 就更需要道义了。

第四分句是讲“礼”:有了礼, 自然齐肃庄严, 执守中正, 足以恭敬做事。

这更贴近今日之礼仪规范之类。行为严整端庄、笃学敬业、守礼不偏、折中和谐, 也是正常的学习、工作秩序的保证, 这是最好的秩序状态, 也是较高的理想的追求。

第五分句是讲“智”:有了智, 自然文章条理精密祥察, 足以辨别事理。

做事有条理, 为人精明, 明辨是非, 乃至洞察秋毫, 可谓智。倘有此智慧, 我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会是怎样的境界?这种智慧, 正是要靠学习来汲取, 靠勤奋习得, 靠实践历练与积累。

“世间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智慧不仅在书本里, 也在生活中。我们教师只要有终生学习和实践的理念, 不断积累智慧, 就能处世练达、明察、理智, 教育教学也会得心应手。教师才识兼具, 就可能左右逢源, 开蒙启智。否则, 就可能“以其昏昏, 使人昭昭”。

《四书白话注解》中的这句话, 最后面的译注说:“既经能够独禀聪明睿智之资, 又能够兼备仁义理智的德, 做天下的至圣, 还有惭愧么?”

是啊, 天资独具, 学养修为兼备:仁厚、秉持道义、有礼节而又睿智, 亦即较全面发展到极高境界, 那么, 就能厚德载物, 进而达至圣之境, 高山景行, 谁不向往呢?我们也应激励学生追求此至高境界———为“王侯将相, 为天子, 为至圣”。我们不应心高气傲, 但为何不能志存高远?即使不能达, 但只要努力了, 就会充实, 就会少些遗憾;我们渴望理想的结果, 但更要重视努力的过程。

《中庸》篇的这句话, 相信会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而且, 中庸之道与为师育人之道相通, 其折射的理性光辉, 也必将烛照千秋、泽被后世。作为一种道德思想, 倘用其精华, 更加入现代精神而丰富其内涵, 则也必能发扬光大。

上一篇:浅议基层单位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下一篇:关于企业会计管理面临的风险与防范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