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当前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变化,想要不断地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就要做好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而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变化以来,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一些不足之处就逐渐的暴露出来,这就对我国的统计数据的质量有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当前情况下,要做好我国统计基层技基础的规范化建设,从而使我国的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工作水平,进而保证我国的统计数据的质量。本文是针对我国的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的研究与分析,并且也对当前我国统计基础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作了一系列的分析,并以此作为提高我国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依据。
关键词:统计基层基础 规范化建设 分析
统计数据能够反映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随着当前经济的不断发展,统计数据工作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逐渐占据着重要的作用。而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全面性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人民的个人利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统计数据的质量又是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所决定的,所以只有我们不断提高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工作水平,才能够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全面性,才能夠将我国的社会经济情况准确全面的反映出来。
1 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的必要性
统计工作就是对某一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特定的社会现象以及实物的发展方向,通过一些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的一个工作。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使我们把握当下经济发展的趋势,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统计数据不断能够反应我国当前的经济的发展情况,还能够帮助人们对自然、社会等现象进行分析和收集。
2 当前我国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问题
2.1 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随着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工作中心主要都放在了经济发展上,这就导致了部分基层统计人员在利益的驱动下,会忽视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导致统据经常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出现,使得统计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出现很大的影响。此外,基层的统计相关工作人员在报表送审的工作上也没有较强的及时性,这就使得统计基础资料难以获得,同时也会造成大量时间的消耗。
2.2 基层统计人员队伍比较薄弱
当前情况下,我国的基层统计相关的工作比较繁重,但是在县、乡两级基层的相关统计部门中,负责统计工作的人员相对较少,统计人员队伍力量薄弱,这就导致了相关的统计人员在面对大量的统计工作,就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工作失误,这也会导致统计数据各种问题的发生。
2.3 统计工作人员的水平不足
由于基层统计工作作为第一手的数据信息的原因,所以基层统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这就对我们的基层统计工作相关人员的工作能力有了一定的要求,然而当下我国的基层统计工作人员的能力尚有不足,不能够完全的做好我国的基层统计工作。而我国的基础统计工作有比较繁重,这就增加了基层统计工作的难度。
2.4 基层统计机构经费不足
机构经费是基层统计机构统计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制约着统计工作水平的提高,而经费的来源主要是由业务经费和财务拨款两部分。现阶段下,相关的部门并不太重视基层统计工作,所以就导致了财政部分也只是保证了相关的统计工作人员的工资而已。所以这就导致了我国基层统计机构没有足够的启动资金去完善自身相应的基层统计设施。
3 推动我国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的有效方法
推动我国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对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充分发挥基层职能以及推动政府改革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当前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国统计基础工作逐渐的满足不了当前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以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我国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从而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3.1 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确保统计数据的质量
统计数据的质量问题是我国基层统计工作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要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就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统计数据的质量提升。
首先是要保证相关的统计工作人员在进行统计信息的时,所采集的内容以及采集的范围要足够的完整。其次就是要做好统计报表的审核工作,要对统计报表进行比较严格的审核,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客观性以及准确性。再次就是我们相关的统计工作人员应该尽可能地缩短数据采集时间和数据发布时间的间隔,保证统计数据的能够及时有效,避免时间过长,导致统计数据与现实不符。最后就是相应的统计工作人员,再将统计数据整理成报表的时候,应该注意确保统计数据能够简单明了,方便数据的浏览。
3.2 做好基层统计机构的建设
想要加强我国统计基层基础的规范化建设,就要做好我国基层统计机构的建设水平。要提高我国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同时还应该确立一系列的奖惩制度,同时还要不断的完善我国基层统计工作人员队伍的建设,增加相应的工作人数,从而减轻我国现阶段下基层统计相关人员的工作压力。还有就是应该要做好提高基层统计机构同各个部门的相互协调、交流,从而能够保证统计数据能够高效的上报以及公布。此外还应该做好对于基础统计工作的相关的管理,优化我国基层统计工作的工作流程以及秩序。
3.3 注意统计人员的能力培训
我国基层统计工作人员是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执行者,所以我国的基层统计人员的素质对于我国的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相关人员应该做好我国的基层统计人员的能力培训工作。
3.4 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统计人员的综合能力
要不断提高统计经费标准,结合基层统计工作,列出专项支出预算,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确保专项经费专款专用。同时,要加大培训投入,通过引进更多高素质的专业统计人员,同时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的系统化专业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更加系统化、专业化的统计理论知识。还有必要加强对如何开展统计研究、统计分析等方面的创新探索。积极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借助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提高数据挖掘能力和分析水平,更好地提高统计分析结果的转化水平,充分发挥统计数据的应有价值。随时关注数据变化,及时纠正可疑问题,完善立法机制,加大处罚力度,不断提高统计数据的权威性。
4 结语
随着当前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而我国当前的统计数据工作则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基层统计工作是影响我国统计数据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应该要做好基层统计机构基础建设,提高基层统计相关工作人员的能力使用相关的统计设备,此外还应该对基层统计人员进行一系列的统计工作的培训,不断提高基层统计工作的工作水平,同时还要做好基层统计工作的优化管理,从而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推动我国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聂晓丽.浅论县级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加强工作[J].纳税,2019,13(4):254-255.
[2] 杨慧丽.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几点看法[J].纳税,2019,13(4):194,196.
[3] 户风华.如何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18(11):74.
作者:宋平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腾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步入小康社会的市民们闲暇时间又有了新的去处——休闲农庄。近几年来,休闲农庄、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崭新亮点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目前,吴江市的休闲农庄、休闲农家乐、采摘园等发展已成一定规模,更有不断壮大之势。随着休闲农庄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趋凸出,人们对休闲农庄的认识亦进一步深刻,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休闲农庄的发展中来。
简要来说,休闲农庄休闲农庄是乡村旅游的一种类型。它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乡村民俗文化为灵魂,城市居民为目标的一种休闲旅游形式。与旅游景点不同的是,它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农业,是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以充分开发具有休闲、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加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供游客领略大自然浓厚意趣和现代化新兴农业艺术的一种农业旅游活动。
发展观光农业有如下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1 休闲农庄的兴起有利于农业由传统的单一功能向集生产、生态、旅游、文化教育等综合功能方向发展
以往人们只是注意农业的生产功能,而忽视了农业在保持和改善生态平衡、净化空气、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方面的作用,也忽视了农业在社区生活环境、人文生活方面调节身心、教化人民、协调人与自然体系的功能。观光农业具备游憩、休闲、教化、医疗、美化环境等综合功能,代表了人类对300年工业化、城市化历程的一种反思和觉醒, 反映了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高度发展以后人类对新时代农业的一种探索。
休闲农庄的兴起,展示了生态旅游农业之路,突破了传统农业的掠夺式生产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吴江有震泽镇金星村“农家乐”和新申农庄、平望镇山友农庄、同里肖甸湖、横扇镇、八坼苗圃等乡镇的农业即是一个典型。它们是三高农业的生产基地。园中有种养的优质蔬菜、水果、花卉、禽畜、水产品等的品种达数百个。休闲农庄开设了科研基地,通过组织培育,繁育出芦荟、蝴蝶兰、巴西蕉、龙牙蕉等优稀花卉、水果品种,既吸引了农业专业户前来学科技购良种,又吸引了游客到此观奇览胜。
2 开发旅游农业资源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旅游农业与其它旅游活动一样,是一种服务性极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旅游农业,需要一整套服务设施,不仅需要导游、管理人员、服务人员,还需要有住宿、饮食、商场、交通、文化行业等,能带动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能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观光农业区的度假村、饭店、餐饮、商店、游乐设施等,需要大量的服务员、厨师、售货员、保安人员、后勤人员、维修人员等。无论固定工或旺季的季节工,都可优先在区内农民中招聘,降低经营成本。旅游农业投入不大,就业成本低。而旅游农业的发展又与其它行业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根据乘数效应估算,一般认为,旅游业每创造一个直接就业岗位,就将产生另外三个关联就业机会。这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3 发展观光休闲农庄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结构中,农村第三产业比例太小,农业经济效益低下。观光休闲农庄必然带动农村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建筑、加工业等相应产业的发展,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观光休闲农庄的发展必然引起区域农业产品的特色化。
观光休闲农庄的发展可带动与之有关的食品、日用品、工艺品,特别是当地的农副产品、土特产品的产销活动,从而促进商品交换,繁荣市场,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达到开拓一处景观,致富一方乡亲。如观光区的度假村、饭店、商店、广场、游乐设施等公共场所,需要大量花卉,可由农民种植和供应。旅游者餐饮所需的蔬菜、瓜果、家禽、畜肉、水产等,都可由农民分工生产。观光区的农民,原有不少在农业之外从事各种手工艺品的副业生产、销售,旅游者可以参观这些农户,观赏或参与研习手工艺制作技艺,购买旅游纪念品。
4 发展观光休闲农庄还有利于农业比较利益的提高
传统农业是天然的弱质产业,其比较利益低是人们所公认的。我国农业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十字路口,旅游农业为这种转变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它不仅可提高农产品的商品量,而且把农业的生态效益、民俗文化等无形产品转化成合理的经济收入,从而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益。观光休闲农庄具有吸纳、接收和传播科学技术的动力机制。
休闲农庄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然要在选育良种、栽培、管理及加工、贮藏、运输等各个环节,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事实证明,凡实施产业化的地方,任何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普及。
休闲农庄经济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高科技农业不断应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使生产要素的配置日益得到改善。在现代农业中,技术变革已成为生产要素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由技术变革所产生的新的生产要素已成为农业增产增收的主要源泉。庄园农业广泛地采用各种高新技术,可以超越常规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大幅度增加产品的附加值。震泽新申农庄既是一个现代化的大农场,又是一个著名的农业观光农庄,是上述技术创新的一个典型。多年来,该农庄建起了以鲜活畜禽、林果花卉等高技术产品为支柱的集约经营体系。
现代农业观光庄园技术创新示范功能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庄园引进或创造的许多新技术和新成果一旦在市场上获得成功,就会引起区域性模仿浪潮。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农业新技术产品,建立新技术示范区,是其示范功能的基本内容。农庄通过示范培训,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强化农业科技队伍的建设,普遍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生产基本技能,培养造就具有一定的科技水平、能基本运用现代技术、了解社会信息的新型农民。
5 发展观光农业有利于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
观光农业的兴起展示了生态革命方面和内容的一个方面,其产品除一般的有形产品外,还包括无形产品即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在特定区域内所形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农业,是人们自觉地按照生态学规律、生态经济学规律和系统工程方法建立起来的农林牧副渔各业相互结合而又各有侧重的高功能、高效率的知识密集型的集约化农业。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实施可持續发展的战略、建设现代农业的方向。它既弥补了传统农业生产目标单一、生产技术落后以及投入少、产出低的自然经济型农业的不足,又避免了“石油农业”以高投入追求高产出、高经济效益所带来的生态破坏和农业环境恶化等弊病。
那么我国对休闲农庄有详细的规划标准,根据国家农业部颁布的《休闲农庄建设规范》,主要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1 总体布局要求
休闲农庄布局必须全面贯彻遵循有关各项方针、政策及法规。总体布局的定位应在充分分析各种功能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合理组织各种功能系统,既要突出各功能区特点,又要注意农产品的不同成熟期,使之各功能区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发展,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1.1 充分体现出提供农产品为主的第一产业生产、保护与维持生态环境平衡以及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的3层次功能。
1.2 从全局出发,统一安排;充分合理利用园区空间,因地制宜地满足观光采摘、休闲度假、科普展示等多种功能需要。
1.3 适当结合城郊休闲、农园生活和生产体验、乡土教育等功能,完善生产的基础设施,完善每个环节的高科技含量,配备各种旅游配套设施,以满足游客的旅游观光休闲需要。
1.4 总体布局要兼顾软、硬件建设,而且要注重两者互相配合,以发挥建设示范作用。
1.5 统筹规划,分期建设,有计划地分期实施,要有长远观点,逐步建设为今后发展留有余地。
2 建设内容
2.1 整体环境。
2.2 整体规划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
2.3 整体环境优美,树木花草(包括农作物)占陆地面积的50 %以上。
2.4 建筑外观、形式、色彩、材料及空间尺度与周围环境协调。
2.5 有完善的游览系统。
2.6 园内无裸土,无荒地。
2.7 水面无污染。
2.8 公共场所无垃圾杂物。
3 功能分区
根据休闲农庄综合发展需要,结合地域特点,应因地制宜设置不同功能区。规划分区大体上包括入口区、服务接待区、科普展示区、特色品种展示区、精品展示区、种植采摘区、引种区、休闲度假区、生产区、设施栽培区等十二个区。休闲农庄必须划分入口区、服务接待区、种植采摘区、生产区四区。
3.1 入口区
用于游客方便入园的用地,大型休闲农庄一般建设两至三个入口。主入口区包括入口牌坊、入口停车场、服务建筑、导游牌、假山水池等。
3.2 服务接待区
用于相对集中建设住宿、餐饮、购物、娱乐、医疗等接待服务项目及其配套设施。此区可规划建设办公楼、游客服务中心、果品文化展示室、停车场等。
3.3 科普展示区
是为儿童及青少年设计的活动用地,以科学知识教育与趣味活动相结合,具备科普教育、电化宣教、住宿等功能。
3.4 特色品种展示区
以各种不同的具当地特色的农业品种植展示区,为观赏性较强品种展示空间。
3.5 精品展示区
为精品农业种植区,可满足高端层次观光采摘者的要求。
3.6 种植采摘区:
此区面积最大,是休闲农业园的基本用地。种植采摘区可以分为不同果品的采摘区,在景观营造上应保留农田景观格局,在不破坏农业景观的基础上规划建设适当的园林小品和游憩采摘道路。
3.7 引种区
引进和驯化国内外优良的品种,建立优良农产品品种引进、选育和繁育体系。
3.8 休闲度假区
主要用于观光休闲者较长时间的观光采摘、休闲度假之用地。休闲农业园在合理的园区土地利用控制下可适当建设度假木屋,度假小别墅等住宿设施,延长游客在园区内停留的时间,增强休闲农业园的休闲度假功能。
3.9 生产区
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区域,在园区其他功能区农产品供给量不能满足游客时可开放,生产区在景观建设、管理方面比其他分区要粗放。
3.10 设施栽培区
进行农作物设施栽培的区域。
4 活动项目
4.1 项目组织安排合理,休闲体验主题突出,可参与性项目不低于5项。
4.2 提供丰富多样的粮食、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的种植、采摘等休闲体验。
4.3 有家禽、水产养殖饲养基地,提供喂养、垂钓等休闲体验活动项目。
4.4 与当地地域人文特色相结合的休闲娱乐项目及农事、节事类参与性民俗活动。
5 餐饮设施
5.1 休闲农庄餐饮服务点和布局,应按照游览路线和园区实际条件加以统筹安排,凡是不靠近风景区或民俗村的园区,均宜设置餐饮服务设施。
5.2 餐饮建筑除供游人进餐外,造型应新颖、独特,与乡村自然环境协调。
5.3 餐饮建筑设计,应内外空间互相渗透,与园区景观相融合,并应符合现行《饮食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
5.4 餐饮建筑的体量和烟筒高度不应破坏原有景观和环境。
5.5 餐厅餐位数不低于50位。
5.6 有传统民俗节日的特色餐饮,如月饼、年糕、元宵、粽子、腊八粥等。
5.7 使用自产无公害农副产品比例达到80 %以上,有典型农家菜、时令菜。
6 住宿设施
6.1 休闲农庄的住宿服务,應根据游客规模和需求,确定接待房间、床位数量及档次比例。
6.2 住宿服务设施设计,应符合现行《旅馆建设设计规范》的规定。残疾人使用的建筑设施,应符合《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
6.3 床位数不低于50张。
6.4 客房整洁卫生,无异味,卫生间设施齐全完好。
6.5 客房有冷暖空调并能正常使用。
6.6 卧具一律消毒处理并一客一换。
7 道路设施
7.1 休闲农庄外部可进入性强,到达园区的道路交通状况良好、便利。
7.2 内部交通通达性强,具有独立的生产(消防)通道、观光游览道路等。
7.3 有与车位需求相适应的停车场。
7.4 道路网设计必须满足农业生产、农产品观光采摘、环境保护及职工生产、生活等多方面的需要。
7.5 休闲农庄内部主路路基宽度一般按5.0~7.0 m进行设计,其纵坡小于8 %,横坡小于4 %。
7.6 休闲农庄内通往各功能分区的道路路基宽度一般按3.0~5.0 m进行设计,其纵坡小于12 %。
7.7 休闲农庄内步游道路宽度一般按1.0~3.0进行设计,不设阶梯的人行道纵坡宜小于18 %。
8 水电设施
8.1 有符合环保标准的污水处理设施或中水设施。
8.2 休闲农庄给水方式,有条件的可采用集中管网给水,也可利用简易管线自流引水,或采用机井给水。
8.3 给水水源可采用地下水或地表水,一般以地下水为主。排水工程必须满足生活污水、生产污水和雨水排放的需要。
8.4 排水方式,宜采用暗管(渠)排放。污水排放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生活、生产污水,必须经过处理后排放,不得直接排入水体和洼地。
8.5 休闲农庄的供电工程,应根据电源条件、用电负荷和供电方式,本着节约能源、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原则进行设计,做到安全适用,维护管理方便。
8.6 休闲农庄照明宜采用分线路、分区域控制,并将照明与防止消灭农业病虫害结合起来。
8.7 在变电所和变压器的周围,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8.8 供电线路敷设,一般不应采用架空线路。必须采用时,线路应尽量沿路布设,避开中心园区和主要景點,尽可能不跨越建筑物或其他设施。
9 景观设施
9.1 游览、休憩、服务性建筑物的位置、朝向、高度、体量、空间组合、造型、色彩及其使用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9.2 与地形、地貌、山石、水体、植物等其他景观要素和自然环境统一协调。
9.3 层数一般以一层为宜;起主题和点景作用的景观建筑高度和层数服从景观需要。
9.4 亭、廊、花架、敞厅的楣子高度应考虑游人通过或赏景的要求。
9.5 亭、廊、花架、敞厅等供游人坐憩之处,不采用粗糙饰面材料,也不采用易刮伤肌肤和衣物的构造。
9.6 休闲农庄内景观最佳地段,土壤肥沃地段,不得设置餐厅及集中的服务设施。
9.7 景观小品的位置、高度、体量、风格、造型、色彩要与整体环境相适应。
10 卫生设施
10.1 各类场所卫生达到GB9664规定的要求,餐饮场所达到GB16153规定的要求,游泳场所达到GB9667规定要求。
10.2 公厕数量与接待能力相匹配,布局合理,设施设备应达到GB/T18973-2003规定的三星级及以上旅游厕所标准。
10.3 配备数量满足需要的垃圾箱,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及时,日产日清,集中处理。
10.4 食品卫生符合国家规定,配备卫生消毒设施,不使用造成污染的一次性餐具。
(摘自三亿文库,2016-08-10)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给普通高中学校开展“基于学校”的课程设置与管理提供了合法性依据,赋予了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实施国家与地方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校本课程和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并为学校提供了自主发展的空间。
江苏于2005年秋季整体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为了指导学校正确、科学地开展学校的课程设置与管理,2004年初教育厅就成立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和专家研究小组,确立20多所高中课程改革研究项目学校,分专题研究新课程实施的有关问题,开展相关试点和实验。2005年5月24日,研制下发了《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各普通高中必须强化开展新课程实验的责任意识,建立健全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校课程管理制度,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资源开发机制,逐步建立以校为本、以学生为本、体现学校个性和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制度”。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省教育行政部门与教学研究部门根据课改对普通高中学校课程设置与管理的要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加强研究、注重引导,规范管理、确保实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逐步形成了学校课程设置与管理的新机制。
一、抓住重点,整体设计,构建学校课程设置与管理的基本框架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课程设置与管理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如何整合三级课程,创设结构合理、比例合适、互补协调、具有特色的学校课程并进行行之有效的课程管理?学校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1)关于选择性课程的设置与管理
多样性、选择性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特点,也是学校课程设置与管理的难点之一。
《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管理指导意见》对学校选择性课程的开设提出了总体要求,要求学校在“不得任意增加或减少课程门类和课时”的前提下应“合理而有序地实施课程,努力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努力构建重基础、多样化的课程,保证学生的课程选择权”。同时,针对学校课程规划建议“高中一年级主要设置必修课程,逐步增设选修课程”、“学校在保证开设好所有必修模块的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制定开设选修课程的规划,逐步开设丰富多彩的、高质量的选修课程”;针对学生选课要求“学校应当保证学生的选择权,不得指定科目、指定模块;三星级以上重点中学应当按照国家课程方案的要求开设规定选修模块的100%,其余学校应当至少能够开设80%,并逐步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为了保证学生有选择选修Ⅱ课程的余地,所有学校至少应当提供12学分的课程数供学生选择”,“应当允许学生选择科目或者模块后有调整性的重新选择”;对于学校课程设置方式“允许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供更加灵活的课程计划供学生选择。一个模块三年中可以重复开设,每个学科每学段可以开设几个必修、选修模块,部分必修课程可以跨时段选课。允许特殊原因的学生跨年级选课。也允许部分课程例如选修Ⅱ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跨年级安排”等。
由于新课程选修模块的内容繁杂,品种繁多,学校师资一时不能完全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教育厅及时出台了《江苏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选修I模块开设指导意见》,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足开齐所有选修I模块供学生选择修习。逐步开设选修模块”。根据学科特点规定了学校必开的模块,“其他模块可以暂缓开设,但应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加以开设”。
(2)关于学分管理
在普通高中的学分制主要是针对选择性课程设置的。2005年11月,江苏省教育厅针对推进新课程实验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增强法规意识,不断克服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江苏省普通高中学分管理指导意见》及《江苏省高中新课程课时与学分安排建议表》。
《意见》明确了学校应“科学、规范、制度化地对高中课程和学生的学业进行学分管理;对学分的认定做到公正、公平、公开;确保学分认定的权威性和真实性”。明确了“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学生3个学年必须获得116个必修学分、28个选修学分(其中在选修Ⅱ中要至少获得6个学分),总学分达到144个方可毕业”;明确了“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的主体是学校”,学校应在课程指导委员会的统一部署下,根据不同学习领域的特点设置若干个学分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学分认定的标准和程序,负责学分认定过程的监督和检查。同时对学分认定条件、认定程序、学分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关于学分的安排,《建议表》提出“学生选择选修I课程,语文、数学、外语应必选,同时,在人文与社会、科学、艺术、体育四个领域中选择一个领域。选择人文领域的学生至少应在政治、历史、地理三科中选修两个科目,选择科学领域的学生至少应在物理、化学、生物中选择两个科目。除此而外。还应在其他领域自由修习一定的学分,以保证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
同时,省教育厅提前开发了江苏省高中新课程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分发到各所学校使用的教学管理软件、统一开发的学校教学管理软件、有基于可选择性课程结构的课程信息发布与选课、排课功能、教材登记与统计功能;有学校课程记录、教师业务档案;有学生学籍记录和学生的学分、学业成绩、学生活动等记录;有使用各种方式、一定权限内进行信息存人、读取、查询的功能。高中新课程教务管理信息系统,适应江苏省2005年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的需要,有利于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课程实施的管理,有利于探索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
(3)关于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
校本课程是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充分利用当地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学校为基地开发的、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而生动地发展,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有利于教师自身专业的成长。
为提高学校课程建设及实施的整体质量,促进学生全面而主动地发展,教育厅下发了《江苏省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建设指导意见》,明确校本课程“采用模块的方式”,各模块的学时和学分设置与国家课程必修、选修模块的规定相同: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由学校独立开发或校际联校开发,也可以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同开发”,“要避免和防止与国家课程必修、选修模块的简单重复、加深、拓展”;校本课程的实施“要积极探索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能力在学习中整合提高”。对校本课程的评价“要采用多元评价方式,突出教师和学生的自我评价;防止单纯以纸笔考试成绩为依据评价学生和教师”。校本课程的管理“应建立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等共同参与的校本课程管理机制;校本课程要保证学生在高中阶段“至少须获得6个校本课程学分”,具体修习时间及要求按照学分管理指导意见执行;学校制订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总体方案“须经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才能在学校中实施”。同时,《意见》对校本课程资源、经费投入等方面也
提出了建设性的要求与建议。
(4)关于学科的教学要求
新课程的基础性与选择性,带来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理解与把握的难度。教育厅委托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组织13个学科的专家,研制了《江苏省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教学要求》按照各学科一般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各部分按照所含模块或专题设置“课程目标”、“学习要求”和“教学建议”等三个栏目。其中“课程目标”主要是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相应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总的目标要求;“学习要求”主要是对学生达成相应课程目标提出的具体要求;“教学建议”是对教师实现这些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点难点等方面提出的具体教学建议。从学科特点出发,各学科《教学要求》在结构和呈现方式上有所不同。
《教学要求》作为教育厅的文件于2006年底下发到各市、区(县)教育局、教研室以及所有普通高中学校,作为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课程标准》和具体教学内容的重要参考,也是组织教学、实施课程评价的重要依据。
《教学要求》的出台,稳定了全省各学科的教学秩序,明确了学科教学方向,解决了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出现的许多共同困惑。
为进一步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教育厅等部门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的通知精神,有效控制教学难度,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2009年初,受教育厅委托,省教研室组织了全省13个学科的专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严格、科学的论证,并将形成的调整初步意见通过召开座谈会、到学校走访交流等形式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江苏省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修订稿)”。
二、突破难点,因势利导,充分发挥评价对课程实施的正确导向
江苏自2005年起,就启动了“08高考方案”的研制,发动了社会各界参与到方案的研制过程之中。一方面,通过对方案的研制过程,使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理解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和要求。进一步提高对新课程理解及课程内容的把握。另一方面,利用新的高考方案进一步引导和加强学校课程的设置与管理。为此,江苏明确了08高考方案设计的总体思路:按照国家“3+X”高考方案的总体框架,在“X”上做一些新的设计;根据国家高中课程改革的方案,与新课程“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相适应;保持与当时“3+2+综合”高考方案的衔接和平稳过渡。几经上下反复调研,并在社会上进行公开征求意见,最终确定江苏的08高考方案为“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测试+语数外统考”。
方案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的特点,对学校课程设置与管理产生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1)引导学校全面落实课程
新高考方案的三个部分内容及要求,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基础性与层次性特点,保证了加强基础、突出重点,引导学校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
方案将语文、数学、外语作为高考统考科目,充分体现了其新课程中的核心地位。
方案将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七门作为学业水平测试科目,既体现了学科教学的共同基础,同时突出了历史、物理分别在高校文科类、理工类中的基础作用。
方案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考查范围,内容体现了对高中其余所有课程的基本考查要求,发挥高考的引导作用,推动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引导学校合理设置选择性课程
学业水平测试设计了必修科目和选修科目。选修测试科目由考生在历史、物理中选择一门,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中选择一门。七门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中,考生选定的两门选修测试科目之外的五门为必修测试科目。艺术类、体育类考生选修测试科目为艺术或体育专业;如不兼报普通类专业,可选择七门必修测试科目。
学业水平测试科目由学生自主选择,充分体现了基础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的原则,与新课程方案课程开设的要求相一致,确保了学校课程必须具备一定的选择空间。
(3)引导学校加强课程过程管理
综合素质评价那内容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力求内容全面、客观,程序科学、规范,关注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评价采用“合格+等级”的指标体系。评价表每学期一张,并在六个学期表的基础上形成高中三年总表。评价表进入江苏省高中新课程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各学校每学期通过全省统一教务管理软件进行信息输入和输出。
(4)引导学校合理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方案将语文、数学、外语列为统考科目;其他科目作为学业水平测试,分必修或选修科目,既保证了加强基础、突出重点,又有利于减轻学生高考负担。
学业水平测试采用选修覆盖必修的做法,学生测试的科目总数还是7门;必修科目的测试时间为75分钟选修科目100分钟,总量不大;必修科目学生在校期间可以有2次测试机会,学生可以分散测试科目,也可以一个学科测试2次,选择自己满意的成绩。
学业水平测试采用“等级制”淡化了“分分计较”的激烈竞争。必修等级按大家习惯的原始分数段转换,体现了目标参照考试的性质;选修等级按学生测试成绩分布的一定比例来转换,这个比例是参照历年高考录取不同批次的人数的比例而确定的,既体现了一定的区分度,又能避免学科之间、几次考试之间的不等值问题。
为避免学校在选科引导上急功近利、片面追求上线率的现象,保证文理生源结构尽可能的合理,从2010年起,江苏高考招生录取实行分开计划、分开画线、分开录取的“三分开”政策。进一步引导学校课程的设置与管理,更加科学的指导考生合理选科。
三、关注焦点,加强调研,逐步形成学校课程的管理规范
经历一段时间的新课程实验,学校及教育管理者、教育工作者对新课程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特别是新高考方案形成、实施后,功利色彩的社会价值取向逐步影响着学校课程设置与管理的正常实施。为此,教育厅就学校课程设置与管理中的焦点问题,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措施来规范学校课程的实施。
(1)关注素质:全省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抽查
由于江苏新高考方案包含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同时在学校课程的设置与管理中,综合素质评价的落实难度最大,因此,为推进普通高中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全面落实我省新的高考方案,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的通知》(苏教基[2006]30号)要求,决定对全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进行抽查。教育厅2007年9月4日下发了《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对全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进行抽查的通知》,要求全省各校对照检查要求先进性自查,各地市对辖区内高中进行普查,在此基础上进行全省抽查。
检查的内容包括:学校是否成立普通高中学生综合
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是否领导小组组长,成员名单是否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学校是否结合实际,制订学生综合素质实施细则(实施细则应主要包括明确的评价标准、清晰的评价程序以及相关责任人等内容。)教务软件使用情况以及是否使用统一格式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并做到每个学生每学期一张,高中三年有总表。学校是否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学校在组织实施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是否充分发扬民主,是否采取学生自评、同伴互评、任课教师评价、班主任评价、学校评价等多种方式。学校是否在学期末和毕业前,以书面形式将评价表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是否将各评价内容得A等第的学生在校内公示15日以上。各市(县)教育主管部门是否组织了所在区域校长签订诚信承诺责任状。校长是否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Jr签字。
通过本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抽查及反馈工作,积极引导全省各地普通高中学校结合本校校情和学生状况,制订符合本校实际的、体现校本特色的、可具体操作的实施细则,建立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的一整套比较完善的评价体系。
(2)聚焦课堂:对全省高中进行教学视导
课堂,是课程落实的主阵地。为了更加实际地了解学校课程的实施状况,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进行视导的通知》(苏教基[2008]8号)文件,2008年由省教育厅基教处与教研室共同组织了全省范围内的高中教学视导工作。
各视导小组通过学校领导汇报课程改革实验情况、随机听课、师生个别访谈、师生问卷调查、查阅相关资料等不同的形式,对学校课程设置与管理的情况进行全面的考查,具体的内容包括:①课程开设;②课堂教学情况;③课程教学管理情况;④校本教科研与校本课程开发;⑤学生选课情况;⑥师资队伍建设;⑦其他。
视导需要查看的材料包括:各市有关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的工作制度和活动记录;教师培训原始资料:学校课程改革工作自我评价的书面报告,内容包括:学校发展现状;课程改革方面的具体工作(包括想法与做法),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实施新课程的困难、问题及原因分析进一步发展的思考与打算。学校在课程开发方面所做的工作及相关资料;学校在教学改革方面的工作及相关资料;学校在教科研、校本培训方面的相关资料;教师教案与学生作品等。
专家组在对视导情况的结果进行反馈时,被视导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市、县(市、区)教育局、基教处、教研室分管领导到场。专家组完成视导报告,由教育厅将视导报告反馈到各大市。
通过各市对所有高中的普查及全省对各市举行的抽查,进一步了解和理清了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时指导、纠正了学校课程设置与管理中的一些不规范行为,为首轮高中课改的顺利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规范行为:出台“五严规定”
随着对新高考方案的实施,人们的关注点就从对课改本身的关注转向了对新的高考模式的应对。在社会急功近利的主流价值观以及教育内部愈演愈烈的激烈竞争环境下,学校课程设置与管理受到比较严重的冲击,在社会及地方政府向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向学校施加升学压力下。学校课程计划执行不到位,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时间过长,节假日违规补课,在社会上形成了“不补课就吃亏”的心理,严重增加了学生学业负担。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2009年江苏省出台了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五严”规定。规定中对学校课程设置与管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编制标准配齐配强中小学各科教师,督促所有中小学全面实施国家课程计划。各中小学要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全部课程,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不得随意调整课程难度和教学进度。学校课表要上墙、上网公布,接受社会监督。高一年级必修课结束前,不得提前分科分班等。
在2010年1月21日全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工作推进会上,为确保学校课程的规范实施,省教育厅又进一步强调了贯侧执行“五严规定”的具体措施。例如加大督查力度,明确3个1/3:即省每学期督查不少于1/3的普通高中,市每学期督查不少于1/3的市直学校和县域中学,县(市、区)每学期督查不少于1/3的县域中小学。强调对学校课程计划执行不到位要进行重点查处,特别加强对上网上墙的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执行情况的随机检查。
本次高中课程改革是一次全新的前所未有的改革,其核心是促进高中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5年来,江苏各高中学校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与研究部门的领导与指导下,积极、稳妥、富有创造性地开展了新课程实验,抓住新课程实施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开展深度研究,整体构建学校课程设置与管理的机制,充分利用新高考方案引导学校课程的开设,并建立相关的措施保障学校课程建设的健康发展,为我省顺利实施新课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为我国全面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在刚刚公布的《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江苏要大力加强特色高中建设,提出要以地方资源为基础,建设和形成鲜明的学校课程,从而体现地方特色的学校,鼓励和引导普通高中办成各具特色的优质高中,努力实现“一校一品”的办学风格。相信在未来的几年高中课程改革中,江苏的普通高中学校课程的设置与管理将在特色建设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与提升,为学生的充分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作者:董林伟
常德军分区民兵基层建设规范
( 试 行 )
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兵工作的意见》、《民兵政治工作规定》、《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关于加快推进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兵工作的实施意见》,结合省军区关于抓建建设典型工作要求和我市实际,现就乡镇(街道)武装部、村(社区)民兵营建设进行统一规范,供各单位参照执行。
乡镇(街道)人民武装部
一、坚持党管武装
乡镇(街道)人民武装部是我国国防体制和基层政权的组成部分,接受上级军事机关和同级党(工)委的双重领导,是开展民兵预备役工作的组织基础,是同级党(工)委的军事工作部。乡镇(街道)党(工)委依照上级关于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方针原则和指示要求,认真落实党管武装各项制度,协调解决武装工作重大问题,抓好专武干部任免、履职、考核和保障工作,每年向上级进行党管武装述职。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兼任同级人民武装部政治教导员,负责辖区内民兵预备役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乡镇(街道)人民武装部部长为同级党(工)委成员、
- 1真落实《常德市全民国防教育“七个纳入”规定》,加强国防教育阵地建设,拓展国防教育形式,广泛开展拥军优属活动,营造全社会拥军优属的浓厚氛围。⑥依照《常德市关于认真做好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工作的意见》,重视做好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和军事设施保护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妥善处理涉军信访案件。⑦结合学雷锋日、文明创建等时机,定期组织学雷锋、文明创建等参建参治活动,带领民兵预备役人员在推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作贡献。⑧尊重民兵主体地位,建立帮扶平台,帮助民兵解决生产生活困难,落实有关待遇,给予创业就业扶持,不断增强民兵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三、规范阵地建设
按规定在乡、镇、街道办公楼大门外悬挂“XXX乡镇(街道)人民武装部”牌匾,牌子大小、字体、所挂位置与同级政府机关牌匾一致。基层人民武装部应当设办公室、器材室、国防教育室,统一使用“XXX人民武装部”印章,所建民兵组织使用“XXX基干民兵连和XXX民兵应急分队”旗子。
1、办公室
①门上挂“武装部办公室”、“基干民兵连部”标示牌; ②室内放置一套办公桌椅(有条件的配备一台电脑),一个资料柜(有条件的可单独设置资料室),办公桌上分别放置1个武装部长职责牌、1个武装干事职责牌,资料柜内存放民兵预备
- 3国防警示篇、国防义务篇(样式、内容附后)。挂图数量不宜过多,一般为4-6幅为宜,挂图内容可根据自身实际和当年工作主题自行编辑,但必须准确规范。
④国防教育向户外延伸。户外设有电子公告屏的,落实滚动插播国防教育内容;未设置电子公告屏的,应在户外宣传橱窗设置国防教育宣传专栏,每年至少更新两次,并适时展示本级组织开展民兵活动或国防教育的图片内容;乡镇(街道)“走廊文化”应设置国防教育内容。
4、工作资料
①登统计本(卡、册)。三本,即:民兵活动记录本、民兵干部会议记录本、基干民兵外出登记本;二卡,即:退役军人服预备役登记卡、地方与军事专业对口技术人员登记卡;四册,即:基干民兵花名册、民兵干部花名册、兵役登记花名册、现役部队预编人员花名册。
②战备方案:四套,乡镇(街道)武装部组织民兵参加抗洪抢险行动、森林灭火行动、反恐维稳行动、应急救援行动方案。
③历年工作资料。每年度装订成册,区分上级文件、民兵整组、民兵训练、民兵政治教育、征兵工作等进行编排。
④当年工作资料。主要包括上级下发文件和本级民兵预备役工作资料。
5、法规汇编
- 5少于16课时,参训民兵教育时间不少于训练时间的10%。普通民兵的教育,主要结合组织整顿和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全民国防教育开展。担(兼)任人民武装部政治教导员、基干民兵组织教导员、指导员的党政领导干部,为民兵上政治教育课每年不少于2次。
6、基干民兵外出管理制度。建立基干民兵外出登记本,随时掌握基干民兵外出情况。
7、战备值班制度。战备值班由武装部安排专人以轮流形式常年坚持,随时保持高度警惕,认真履行职责,妥善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8、检查评比制度。区县(市)人武部、乡镇(街道)武装部每年至少到下级单位检查调研2次,指导督导武装工作落实;军分区每2年开展“先进基层人民武装部”、“先进基层人民武装干部”评选活动,区县(市)人武部每年开展“先进基层人民武装部”、“先进基层人民武装干部”、“先进民兵营”、“先进民兵营长和基干民兵”等评选活动,并依照有关规定、给予适当奖励。
附件:乡镇(街道)人民武装部建设规范图例
- 7德市全民国防教育“七个纳入”规定》,加强国防教育阵地建设,拓展国防教育形式,开展拥军优属活动,营造全社会拥军优属的浓厚氛围。⑥依照《常德市关于认真做好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工作的意见》,重视做好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和军事设施保护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妥善处理涉军信访案件。⑦结合学雷锋日、文明创建等时机,定期组织学雷锋、文明创建等参建参治活动,带领民兵预备役人员在推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作贡献。⑧尊重民兵主体地位,建立帮扶平台,帮助民兵解决生产生活困难,落实有关待遇,给予创业就业扶持,不断增强民兵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三、规范阵地建设
按规定在村(社区)办公楼大门外悬挂“XXX村(社区)民兵营”牌匾,牌子大小、字体、所挂位置与同级党(总)支部(居委会)牌匾一致;不具备条件的可在办公室门上悬挂“民兵营”标识牌。民兵营应当设民兵营长办公室和青年民兵之家。
1、民兵营长办公室
①可与其他人员合并一处办公,门上挂“民兵营办公室”标示牌;
②室内放置一套办公桌椅、一个资料柜,办公桌上放置民兵营长职责牌,资料柜内存放民兵预备役工作资料;
③墙上挂4块牌子:一是村(社区)民兵工作领导小组、国
- 9②历年工作资料。每年度装订成册,区分上级文件、民兵整组、民兵训练、民兵政治教育、征兵工作等进行编排;
③当年工作资料。主要包括上级下发文件和本级工作资料。
4、法规汇编
将《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民兵工作条例》、《民兵政治工作条例》等法规制度汇编成册,供民兵干部和基干民兵学习使用。
5、民兵营所有牌匾(门牌、标示牌、墙上挂图、户外宣传栏),制作材质、样式、尺寸大小、颜色、字体应与所在村(社区)其他牌匾(挂图)保持协调一致。
四、落实基本制度
1、专题议军制度。村(社区)党支部每年至少召开1次会议,专题研究武装工作,解决重难点问题。
2、民兵会议制度。村(社区)民兵营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基干民兵会议,适时对民兵进行点验。
3、军事训练制度。民兵营长每3年轮训一遍,民兵按照规定参加训练。村(社区)民兵营要加强参训人员管理,搞好训练登记统计,确保人员、时间、内容、效果的落实。
4、民兵活动制度。利用民兵整组和节假日等时机,要加强与所属基干民兵的联系,积极参与维护当地社会稳定,组织民兵积极开展护厂(场)、护村、护路等活动,在用兵练兵中强兵。
- 11
随着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加速推进,军事斗争准备的不断深化,民兵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民兵担负的任务更加繁重。面对新时代的新形势和任务,"建设什么样的民兵、怎样建设民兵",这是具有方向性的重大问题,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2010年,碧溪管理区人武部将在镇人武部的统一指挥下,在管理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村、社区的积极配合下,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有关国防军事建设思想为指导,严格执行上级军事工作指示,积极整合民兵队伍,大力加强民兵组织建设,全面配合做好反“台独”、“藏独”等各项军事斗争准备工作,全力确保我镇社会、经济繁荣稳定大局。在具体工作中,我区人武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狠抓落实,积极配合镇、管理区党委、政府各项工作,通过上下齐心共同努力,在民兵整组、军事训练、基层建设等方面,全面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时,我们在具体工作中深刻认识到,加强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民兵建设,充分发挥我国民兵的职能作用,必须从以下三大方面开展工作:
一、必须把民兵作为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来建设
民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武装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重要
基础。它既是一支战略威慑力量,也是一支实战力量,既是一支保障力量,也是一支动员力量,平时还是一支维稳力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给民兵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打赢信息化战争,民兵的作用不可替代;加强军事斗争准备、实现祖国统一,民兵的作用不可替代;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民兵的作用同样不可替代。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形势下民兵的地位不是低了,而是更高了;作用不是小了,而是更加重要了;前景不是窄了,而是更为广阔了。民兵工作大有可为,大有作为。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民兵是一支重要武装力量的观念,切实按照上级部门的有关要求建设民兵,并在工作中贯彻落实这个重要思想。
二、必须下大力抓好民兵规范化建设
我区人武部按照上级部门的指示经过一系列建设,民兵建设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快速动员和遂行任务的能力明显增强。但也应当看到,如用武装力量建设的要求来衡量,我们的民兵工作还有差距。而这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因素,我们必须通过规范化建设逐步加以解决。而加强民兵规范化建设,就要加强民兵工作法制建设,下大力抓好民兵组织、军事训练、装备建设、经费管理和动员使用的规范化建设。
(一)是组织建设要规范化。民兵组织建设是民兵工作的基础。 民兵组织建设规范化是实现民兵战斗力的重要保障。我区各民兵组织通过制度建设、台帐建设等方式做好民兵组织规范化建设的落实工作。
(二)是军事训练要规范化。我区在抓民兵组织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通过认真研究民兵军事训练规范化问题,切实提高民兵训练水平和整体遂行任务的能力。如我区人武部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工作要求,每年多次组织民兵营长、骨干参加点验、定期集训,切实提高军事作战能力。
(三)是装备建设要规范化。装备是体现和保障民兵战斗力的重要保证。我区人武部严格按照装备建设规范化的要求,确保装备使用时有的用、用的好,装备管理上管理得细致、管理的规范。
(四)是经费管理使用要规范化。我区经济发展良好,民兵建设发展的经费较充足。但我区各民兵组织严于律己、严格执遵守民兵经费管理的相关规定和要求,规范经费使用管理,从而发挥有限经费的最大效益,把有限经费真正用到民兵建设上。
(五)是民兵使用要规范化。民兵是一支武装力量,平时使用是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我区严格执行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的有关规定,需要动用民兵时,该报哪一级批准备案,
就要报告到哪一级,绝对不超越权限随意动用。
三、必须紧贴任务突出抓好重点队伍建设
我们深刻认识到:民兵工作必须突出重点,尤其是在建设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更要把主要财力、物力用在刀刃上。碧溪管理区滨临长江、地势平坦,辖区及周边各类企事业单位众多,这些现实情况决定了我区建立基干民兵队伍的重要性和组建基干民兵队伍类型的针对性。我区人武部依照上级指示精神,根据自身实际,着力组建了步兵连、长江汽渡连、测绘支援分队、船舶维修分队、民兵信息员、抗洪抢险分队、应急排、地方专业对口分队等8个基干民兵分队、共198人的民兵队伍,确保无论是平时维护区域内社会稳定和谐、经济繁荣发展,还是战时等各种情况下都能用的着,顶的上。
2010年度,我区人武部将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紧扣时代要求,大力通过规范化建设,联合各单位民兵组织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民兵工作机制,不断推进我区民兵建设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一、文件资料:工作计划、总结、请示、报告和上级下发的各
类文件。
二、组织建设:
1、整组计划、总结;
2、“一卡”:基干民兵登
记卡;
3、“两簿”: 基干民兵外出登记簿、民兵活动登记簿;
4、“两表”: 民兵实力统计表、基干民兵政治审查表;
5、“三册”:基干民兵、普通民兵、出入转队人
员花名册。
三、政治工作:
1、民兵政治教育计划;
2、每月都有民兵政治教育教案(7月份要求学习
胡锦涛讲话)、教材;
3、教育考勤登记簿。
四、战备训练:
1、“一册”:基干民兵参训人员花名册;
2、“预案”:兵员动员预案,应付突发事件预案
或协助维护社会稳定应急预案。
五、兵员征集与动员:
1、“一案”:兵员动员预案;
2、“五册” :兵役登记花名册、预征对象花名册、
退伍军人花名册、现役军人花名册、地专人员花
名册。
六、挂匾:教导员职责、民兵网上教室管理规定、民兵连长职责、
青年民兵之家管理规定、青年民兵之家主要作用。
七、两块大牌子:后备力量建设、学习园地。
服务中心讲大局 主动作为当先锋 扎实推进新时期普通民兵队伍建设水平
XX街道XXX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推进,社会结构、就业方式、社会价值理念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思想好、年纪轻、有文化、身体壮的民兵队伍,是坚持和发展人民战争思想的重要基础,是服务中心大局的有力支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加强城市社区的普通民兵队伍建设,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近年来,XX街道XXX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军委关于加强新时期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总要求,按照区委XXX书记的“四个一”中心大局观,结合辖区地域特点,积极探索新城市民兵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规范化建设质量,努力使民兵建设工作跃上新台阶,为XX地区的中心大局工作做出了新的贡献。
一、 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实施坚强有力的组织建设
围绕民兵队伍“怎么建”的问题,街道人武部以“理念为先、科学编建”的思路,结合地域实际情况,不断加强研究,打造坚强有力的普通民兵队伍。一是提高对普通民兵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街道人武部先后2次召开民兵连长会议,学习X司令员“普通民兵是国家稳定基石、经济建设主力军”的讲话精神以及市委XXX书记和区委XXX书记有关民兵建设的要求,提高新形势下对普通民兵重要性的认识。6月上旬,我们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组织所有民兵连长赴XX县XX镇XX村民兵连实地参观见学,通过参观对比、经验交流,进一步深化对普通民兵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可行性的认识。二是科学编建队伍,实行灵活编兵。我们按照“调
1
整布局、优化结构、改进编组、整合力量”的民兵整组思路,结合上级“便于领导、便于组织、便于出动”的要求,主要采取“兵员工作地为主编组”方法,同时结合辖区社区不同特点,把普通民兵按照三个类别进行组建。第一类是撤村设区的新社区(XX、XX、XX、XX),在这4个社区组建4个普通民兵连。第二类是纯社区(XX、XX、XX、XX),这类社区由于人员流动性相对较大,我们采取了每两个社区组建1个普通民兵连的方法。在XX社区和XX社区组建1个民兵连、XX社区和XX社区组建1个民兵连。第三类是国有大型企业。我们分别在苏州XX集团、苏州XX集团各组建了1个普通民兵连。在按照三个类别组建队伍的同时,我们注重向民营企业等新型经济组织延伸,对在社区民营企业中工作两年以上外来务工人员中的退伍军人、党团员、维修技术人员,纳入民兵队伍,进一步编实充足力量。在落实“在编”的同时确保“在位”,建立了布局合理、重点突出、可靠管用的普通民兵队伍。
二、坚持标准,提高完善,大力开展规范化建设
围绕民兵连“建什么”的问题,街道人武部以“坚持标准、提高完善”的思路,按照“节俭、配套、规范”的原则,大力开展“一部两室”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民兵连硬件、软件建设水平。一是坚持标准,着力提升。我们在落实“六有”标准(有牌子,有一间独立的办公室,有一套规范化图版资料,有公章,有旗子,有资料柜)的基础上,以XX社区民兵连为试点,统一制作了工作安排牌、参与社会管理网络图等工作制度细化的牌子,安装配备了办公电脑和办公固定电话。同时街道人武部对各社区民兵连部的台帐制作和登统计进行了规范,对日常办公资料的收集存放进行
2
统一的分类区分,做到软件配套,程序规范。二是资源共享,增强素质。各社区按照资源共享的原则,将社区阅览室、党员活动室和民兵之家进行了合建,在军事阅读专栏放置了《兵器知识》、《东海民兵》、《国防报》等期刊杂志,深厚了国防教育氛围。民兵活动室资源丰富,有法律知识、实用技术等图书专栏,还能进行电子阅览,借助互联网,能方便信息的查阅和学习,是民兵提升能力素质的重要场所。三是任务牵引,装备完善。各社区结合社区防火、维稳处突等任务需求,大加加强装备器材室的建设,足额配置,定期补充。自行研发的民兵应急器材多功能置物架已申请国家专利。专门安排人员对物资器材进行保养擦试,使器材保持良好性能,在关键时刻能拉得出、联得上、用得了。
目前,街道所有基层民兵连均达到了硬件过硬,软件配套,基层规范化建设跃上了一个新的水平。
三、增强责任,训管结合,不断加强制度建设
我们按照上级建立完善地方政府、军事机关和编兵单位“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要求,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抓好民兵的日常管理。一是注重抓好基本教育。在内容上,以总部下发的《民兵政治工作规定》、《民兵和预备役士兵政治教育读本》为基本教材,紧密结合当前形势,由街道人武部安排专人制作了一批优秀的教育课件,开展对爱国奉献、光荣传统和职责使命等专题进行教育,突出战斗精神培育,增强国防观念和战备意识。在方式上,与区国防教育和社区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实行军地联合教育。在时机上,坚持结合整组训练集中抓、执行重大任务专题抓、融入参建活动随机抓,保证了人员到位、时间落实。二是扎实搞好军事技
3
能训练。我们按照“任务牵引、打牢基础、突出应用”的思路,着眼“平时能应急、战时能应战”的要求,抓好基本军事知识学习。为防止民兵受物质利益驱动和影响,出现“招之不来,来之要钱”的现象,解决生产与军训的矛盾,让民兵在经济园和训练场两块“责任田”里获得丰收,我们采取合理安排时间,科学组训,适时施训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在训练时间上,安排专人深入社区、企业调查研究,搞好训练时间的协调对接;针对企业员工工作岗位固定,人员难离开、集中训练难度大等实际情况,把握企业生产规律和生产淡旺时节,制定出合理的训练计划,适时组织民兵进行训练。对那些确因工作需要未能参加训练的民兵,社区民兵连,利用闲暇时间,及时组织补训,确保军事训练不漏一个人员,不少一个课目。在组织内容上,根据社区任务特点,重点抓好维稳处突、抗灾救险训练,突出科技动员训练,研究探索临战支前保障能力。在组训方法上,根据民兵所在岗位不同,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对于能够集中训练的民兵,采取集中施训,耽误训练的民兵,采取专人补训,对于无法脱离岗位的民兵,采取岗位练兵以生产代训的方法进行。三是严格落实各项人员管理制度。我们在坚持例会制度、定期活动、整组点验、请示报告、流动民兵管理、节假日战备值班和登记统计等管理制度的同时,加大民兵人员奖惩制度。把军政素质好、表现突出、在执行任务中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员评为“民兵之星”,同时给予一定的物资奖励;对不遵守规定、擅自离岗退队的、违反政策纪律情节的给予批评,严重的调整出队,并按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四、发挥优势,勇当先锋,积极投身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
在抓好普通民兵建设的同时,我们牢固树立了“建用结合,突显作用”
4
的理念,把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当作练兵、用兵、强兵的有效平台,号召广大民兵当尖兵、打头阵、做表率,自觉走在全社区的前列。我们结合街道工作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在各个民兵队伍中开展了“我是民兵我带头”的建设繁荣和谐新XX实践活动。
一是在街道四个文明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加强街道四个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倡导社区健康文明新风尚,是建设繁荣和谐新XX的重要部分。我们要求广大民兵在参建中不但要出物质文明成果,也要出精神文明成果,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在实践中,民兵能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身先士卒,在四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能充分利用民兵自身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宣传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以及科学文化知识,使广大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跟上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在综治维稳、城市管理、民生工作等活动中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带头践行《公民道德规范》,遵守社会公德,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和良好形象影响和带动群众,促进社区风气的根本好转。
二是在参与社区管理工作中发挥生力军作用。各个社区充分发挥普通民兵的社会管理职能,在参与经济建设的同时,积极投身社区管理工作。把具备一定法律政策水平的民兵编入“大调解”组织,成为“人民调解员”和“普法宣传员”,充分发挥出民兵社情熟、信息灵、反应快的优势,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在做好说服和疏导工作中发挥作用,为党委政府分忧,为群众百姓解难,为社会和谐出力;把具有一定特长的民兵编入防灾救灾组织,成为文化宣传员、暑期儿童溺水救生员、社区便民服务队员;组织 5
民兵参与“春风行动”、“献青春热血”活动,建立军烈属、困难户、“空巢老人”等帮扶机制。
三是在维护社区安定中发挥卫士作用。民兵预备役人员作为一支中坚力量,有普通群众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在过去的几年,我街道的民兵在维护社区安定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在街道开展的2011平安大整治行动中,民兵出动500多人次,协助综治部门清查、整治美容美发休闲场所536家(次),收缴非法营运摩的255辆,收缴具有赌博功能的游戏机4230台,查处取缔黑网吧287家(次),集中整治中小旅馆、三合一场所192家,有力地改善了辖区治安秩序。今年年初,XX社区在普通民兵中选调人员,成立了巡防(消防)中队,充分发挥广大基层民兵一切行动听指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作风,为街道和谐稳定贡献力量。在今年5月组织的XX美食休闲文化节重大活动中,民兵人员着装整齐,统一佩戴红袖标,以一流的工作标准和良好的形象,得到了地方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乡镇武装部建设标准
1、六有
(1)有武装部牌子; (2)有单独的办公室; (3)有资料柜;
(4)有文化活动室; (5)有制度; (6)有工作图板。
2、十表
(1)民兵组织实力统计表; (2)民兵整组工作情况统计表;
(3)基干民兵专业技术情况统计表; (4)动员资料统计表;
(5)民兵军事训练情况统计表; (6)基干民兵入队审批表; (7)民兵干部任务审批表; (8)兵役登记情况统计表; (9)预征对象综合情况统计表; (10)退伍军人预备役统计表。
3、十册
(1)基干民兵花名册; (2)民兵干部花名册; (3)兵役记花名册;
(4)专业技术兵花名册; (5)预征对象花名册;
(6)退伍军人预备役人员花名册(卡册);
(7)预备役军官花名册; (8)参训人员花名册; (9)教练员花名册。
4、十薄
(1)武装工作会议记录薄; (2)民兵干部会议记录薄; (3)民兵活动登记薄;
(4)民兵战备执勤登记薄; (5)民兵军事训练登记薄; (6)民兵政治教育登记薄; (7)武装工作记事薄(大事记); (8)征兵工作登记薄; (9)民兵扶贫登记薄; (10)社会动态登记薄。
5、四上墙
(1)民兵工作三落实评比标准上墙; (2)基层武装部职责上墙; (3)民兵活动制度上墙; (4)民兵工作展示板上墙。 内容及板面没顺序 (1)自然情况; (2)工作程序;
(3)基干民兵编制序列; (4)兵员分布图;
(5)征集兵员分布图; (6)抢险预案图。
6、十五个资料盒 (1)规划
(2)组织建设; (3)政治教育; (4)军事训练; (5)战备工作; (6)创先争优; (7)各项制度; (8)上级文件; (9)文明建设; (10)预备役工作; (11)征兵工作; (12)动员资料; (13)经验材料; (14)社会动态; (15)工作总结。
民兵基层正规化建设标准
街道武装部建设标准
1、五有
(1)有武装部牌子; (2)有单独的办公室; (3)有资料柜;
(4)有文化活动室; (5)有工作图板。
2、十表
(1)民兵组织实力统计表; (2)民兵整组工作情况统计表;
(3)基干民兵专业技术情况统计表; (4)动员资料统计表;
(5)民兵军事训练情况统计表; (6)基干民兵入队审批表; (7)民兵干部任务审批表; (8)兵役登记情况统计表; (9)预征对象综合情况统计表; (10)退伍军人预备役统计表。
3、九册
(1)基干民兵花名册; (2)民兵干部花名册; (3)兵役登记花名册; (4)专业技术兵花名册; (5)预征对象花名册;
(6)退伍军人预备役人员花名册(卡册); (7)预备役军官花名册;
(8)参训人员花名册。
4、十薄
(1)武装工作会议记录薄; (2)民兵干部会议记录薄; (3)民兵活动登记薄;
(4)预征对象活动登记薄; (5)民兵军事训练登记薄; (6)国防教育(双拥)登记薄; (7)武装工作记事薄(大事记); (8)征兵工作登记薄; (9)民兵扶贫登记薄; (10)社会动态登记薄。
5、四上墙
(1)民兵工作三落实评比标准上墙; (2)基层武装部职责上墙; (3)民兵活动制度上墙; (4)民兵工作展示板上墙。 内容及板面没顺序 (1)自然情况; (2)工作程序;
(3)基干民兵编制序列; (4)驻街单位分布图; (5)征集兵员分布图; (6)抢险预案图。
6、十五个资料盒 (1)规划 (2)组织建设; (3)政治教育;
(4)军事训练; (5)战备工作; (6)创先争优; (7)国防教育; (8)上级文件; (9)拥军优属; (10)预备役工作; (11)征兵工作; (12)动员资料; (13)经验材料; (14)社会动态。 (15)工作总结
民兵基层正规化建设标准
企业武装部建设标准
1、六有
(1)有武装部牌子; (2)有单独的办公室; (3)有资料柜;
(4)有文化活动室; (5)有器材库; (6)有工作图板。
2、八表
(1)民兵组织实力统计表; (2)民兵整组工作情况统计表;
(3)基干民兵专业技术情况统计表; (4)动员资料统计表;
(5)民兵军事训练情况统计表; (6)基干民兵入队审批表; (7)民兵干部任务审批表; (8)退伍军人预备役统计表。
3、十册
(1)基干民兵花名册; (2)民兵干部花名册; (3)专业技术兵花名册;
(4)退伍军人预备役人员花名册(卡册); (5)预备役军官花名册; (6)参训人员花名册; (7)教练员花名册。
4、九薄
(1)武装工作会议记录薄; (2)民兵干部会议记录薄; (3)民兵活动登记薄;
(4)民兵战备执勤登记薄; (5)民兵军事训练登记薄; (6)民兵政治教育登记薄; (7)武装工作记事薄(大事记); (9)厂情动态登记薄。
5、四上墙
(1)民兵工作三落实评比标准上墙; (2)基层武装部职责上墙; (3)民兵活动制度上墙; (4)民兵工作展示板上墙。 内容及板面没顺序 (1)自然情况; (2)工作程序;
(3)基干民兵编制序列; (4)兵员分布图; (5)抢险预案图。
6、十四个资料盒 (1)规划 (2)组织建设; (3)政治教育; (4)军事训练; (5)战备工作; (6)创先争优; (7)各项制度; (8)上级文件;
(9)文明建设; (10)预备役工作; (11)装备管理; (12)动员资料; (13)厂情动态。 (14)工作总结
民兵基层正规化建设标准
民兵连(营)部建设标准
1、五有
(1)有连(营)部牌子; (2)有单独的办公室; (3)有资料柜;
(4)有文化活动室; (5)有工作图板。
2、八表
(1)民兵组织实力统计表; (2)民兵整组工作情况统计表; (3)动员资料统计表;
(4)民兵军事训练情况统计表; (5)基干民兵入队审批表; (6)兵役登记情况统计表; (7)预征对象综合情况统计表; (8)退伍军人预备役统计表;
3、七册
(1)基干民兵花名册; (2)民兵干部花名册; (3)兵役记花名册; (4)预征对象花名册;
(5)退伍军人预备役人员花名册(卡册); (6)预备役军官花名册; (7)参训人员花名册。
4、六薄
(1)民兵干部会议记录薄;
(2)民兵活动登记薄;
(3)民兵战备执勤登记薄; (4)民兵军事训练登记薄; (5)民兵政治教育登记薄; (6)社会动态登记薄。
5、四上墙
(1)民兵工作三落实评比标准上墙; (2)连(营)长职责上墙;
(3)指导员(教导员)职责上墙; (4)民兵工作展示板上墙。 内容及板面没顺序 (1)自然情况; (2)工作程序;
(3)基干民兵编制序列; (4)兵员分布图; (5)抢险预案图。
6、八个资料盒 (1)组织建设; (2)政治教育; (3)军事训练; (4)民兵活动; (5)创先争优; (6)各项制度; (7)社会动态;
(8)工作总结。
民兵基层正规化建设标准
民兵应急分队建设标准
1、五有
(1)有分队牌子;
(2)有单独的队部(办公室); (3)有资料柜; (4)有器材库; (5 )有工作图板。
2、十表
(1)军事训练情况统计表; (2)入队审批表;
(3)干部任务审批表; (4)数质量情况统计表;
(5)退伍军人预备役统计表;
3、五册
(1)队员花名册; (2)干部花名册; (3)兵役记花名册;
(4)退伍军人预备役人员花名册(卡册); (5)参训人员花名册。
4、十薄
(1)会议记录薄;
(2)请销假登记录薄; (3)活动登记薄;
(4)战备执勤登记薄; (5)军事训练登记薄; (6)政治教育登记薄;
(7)队部记事薄(大事记); (8)器材出入库登记薄; (9)器材擦拭保养登记薄; (10)器材账目登记薄; (11)社会动态登记薄。
5、三个方案 (1)机动方案; (2)集结方案; (3)行动预案。
6、四上墙
(1)民兵工作三落实评比标准上墙; (2)队长职责上墙; (3)指导员职责上墙;
(4)装备器材保管员职责上墙(悬挂器材库); (5)装备器材管理制度上墙(悬挂器材库); (4)工作展示板上墙。 内容及板面没顺序 (1)自然情况; (2)工作程序; (3)编制序列;
(4)重点目标示意图。
7、九个资料盒 (1)组织建设; (2)政治教育; (3)军事训练; (4)战备执勤; (5)各项制度; (6)上级文件;
(7)各种方案; (8)社会动态; (9)工作总结。
乡镇民兵建设工作汇报
××乡民兵基层建设民兵预备役 工作汇报材料 各位首长、领导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对各位首长来我乡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真诚的希望各位领导对我乡的民兵基层建设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军委胡主席“抓紧落实,抓出实效”的
重要指示,怀着对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的满腔热情,积极履行党管武装的崇高职责,切实加强对民兵预备役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民兵在全乡经济发展和文明建设中的排头兵作用。走出
了一条党管武装,富民强兵的新路子,全乡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稳定发展,民兵预备役工作也踏入了先进行列。下面我将几年来的民兵预备役作一下汇报:
一、加强党对武装的领导,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民兵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这是历史和现实证明了的一条真理。只有居安思危、富民强兵,才能有备无患,国土安宁、经济发展。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把党管武装和民兵建设摆上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一是加强领导。乡党委成立了有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书记、武装部长和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武装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武装工作的领导。各行政村成立了由支部书记、民兵连长、村主任、治保主任参加的民兵工作领导小组。真正做到思想到位领导班子到位。每年党委不定期的过军事日,学习上级有关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的文件规定,把党管武装真正落实到实处。二是注重
抓了民兵的组织建设。近年来,乡党委利用民兵整组、调整了个别民兵连因各种原因不适应做民兵工作的民兵连长。配齐配强了民兵干部,民兵连长全部进入村两委班子。三是加大对武装部工作的资金投入。为了落实上级基层武装建设三年规划的要求,乡党委对武装部和民兵连部室家硬件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按照县武装部的要求建好四室,同时购置了文件橱、资料橱,制作了工作图版,建立了器材库,购置了警棍,迷彩服,铁锨等器材。做好了应付突发事件的物质准备,并陆续投资2万元对全乡28个村的民兵连部、室、家的图板等硬件设施进行更换,购置村民兵巡逻器材等。使全乡武装工作硬件建设上一个新档次。
二、抓民兵带建,真正发挥致富带头人作用。
民兵是一支有文化,年富力强的队伍,是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骨干力量,他们接受新观念,新技术快。一是要发挥他们
的带头作用。乡党委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为民兵养殖、蔬菜种植大户协调贴息贷款。我乡逐步建立了边庄养羊基地,后姚村养蟹基地,刘砦温棚西红柿、鲶鱼基地。在这些基地带动下我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出现了大的变化和调整,群众收入大幅度增加。二是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民兵思想观念新,容易接受新事物。在农村工作中,乡党委注重发挥民兵的骨干作用,在28个行政村中以民兵为主成立了“科普协会、蔬菜种植协会、红白理事会、养殖协会、文化大院”等。三是发挥突击作用。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时,乡党委注重发挥民兵的突击作用。凡是乡的重点工程,都组织民兵上阵,让民兵勇挑重担、攻难关。四是发挥卫士作用。我乡地处××县东南部与江苏沛县接壤、社情复杂,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以民兵为主体,各村成立了民兵治安巡逻队。近几年来配合公安部门抓获各类犯罪份子42人,协助破案10起,消除各类隐患30起,
为建设平安××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着眼经济发展,不断拓宽民兵工作新思路。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武装工作也遇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使经济工作和武装工作相互推进、协调发展,这是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党管武装不仅要管好用好,而且要针对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探索新途径。我们一是在国防教育上由抓民兵国防教育变为抓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意识。二是由抓一家一户单项带头致富向兴办基地、集约化经营和规模效益转变。三是根据民兵“减少数量、提高质量”的要求,乡党委确定了以抓基干民兵和应急分队为主的武装工作思路。为应急分队配齐人员、配齐设施,使这支队伍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维护社会治安、应付突发事件的坚强后盾。
我乡的武装工作,在上级首长的关怀下,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离上级的要求相差很远。我们决心
以这次检查为契机。在下步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对武装工作领导,努力使我乡武装工作再上新水平。
推荐阅读:
民兵整顿10-02
民兵工作半年总结10-09
民兵演练情况汇报10-11
2024年民兵整组活动方案06-08
新入队民兵代表发言稿07-24
民兵教练员协议书07-25
民兵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07-15
改 关于表彰民兵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的通报07-20
乡镇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化工作总结06-23
税务局基层党支部工作规范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