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裹艺术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浅析当代艺术创作与阐释观念的“整合化”倾向 ——以巴迪欧“主体理论”为考察视角

摘要:巴克森德尔的“时代之眼”理论与巴迪欧的“主体理论”都产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当代艺术种类繁多,视野开放的语境下,“主体理论”有较大的适用性,并在阐释过程中呈现出诸多“整合化”的现象。本论文的重点论证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讨论当代艺术创作与阐释观念的“整合化”现象:约翰·凯奇计划在音乐会现场以无声演奏的表演形式,使观众出现刺激反应,继而将观众制造的行为整合进作品《4分33秒》中;杜尚《被光棍剥光的新娘》作品在展览过程中因破损而导致裂痕产生,意外发生的事件重新塑造了作品的形式,其中呈现了工业时代装置作品将如何完成作品制作与展览运输的整合;克里斯托夫妇《包裹德国议会大厦》作品因德国议会大厦社会功能、政治隐喻等影响,作品制作过程即整合了作者对消费社会看法的表达,并强调出社会参与影响作品的形成。第二部分从巴克森德尔的“时代之眼”谈到“整合化”现象的原理——巴迪欧的“主体理论”。“时代之眼”在艺术阐释的语言上,重新确认“观者”与艺术品、“观者”与历史情境的关系,“观者”在艺术系统中的“凸显”亦被“主体理论”所关注。艺术系统是一个既包括“观者”,也包括诸多其他元素所构成的复杂的集合,元素之间因“事件”发生而产生关系,最终形成艺术系统,亦被称作“主体理论”的艺术主体。另外,“主体理论”还更加强调事件的“意外性”对主体的影响,在当代艺术语境下,“意外”意味着更强烈的开放性与未知性,同时也为艺术创作、阐释增添活力,从而形成一个更加丰盈的艺术系统、艺术生态。第三部分以巴迪欧“主体理论”视角分析鲜活的当代艺术现场,此处围绕四个典型个案展开分析。让个人生活用品贸然进入公共空间的行为致使个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界限模糊,胡佳艺用《晴天》作品重新整合个人与公共领域的界限与关系;让树叶以陌生的表现形式从自然界脱离并与人发生接触,文豪为树叶附加情感特征并重新整合人对自然物的认知;策展人打通《1994.02.04》作品前后22年的创作区间,顾德新放弃作者身份,作者与作品的关系问题得以重新整合;通过视频记录与传播的功能,乔纳森·梅斯借《DR.50/50FITTYMEESE》作品完成了直接的意见表达,实现了绘画展示与意见传播的整合。通过分析四个当代艺术作品,笔者发现巴迪欧的“主体理论”在阐释观念的应用上具备新的视角,从而使用“主体理论”对当代艺术现场的几个典型案例展开讨论,最终得出各案例在阐释观念上具备“整合化”倾向的结论。在结论部分,借由“主体理论”与“整合化”现象的关系,重返鲜活、多变的当代艺术现场,得出一种更具开放意义与前进意义的“整合化”的阐释观念。

关键词:当代艺术;主体理论;整合化;创作;阐释

学科专业:美术学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论题的提出与研究目的

1.2 论文的研究现状与论文结构

第2章 当代艺术创作与阐释观念的“整合化”现象

2.1 《4分33秒》“无声的演奏”对观众的“整合”

2.2 《被光棍剥光的新娘》“意外损坏”对作品制作环节的“整合”

2.3 《包裹德国议会大厦》“协商过程”对社会参与的“整合”

第3章 巴迪欧“主体理论”中的“整合化”概念

3.1 从“时代之眼”到“主体理论”

3.2 “主体理论”的整合化倾向:集合、事件、主体的关联

第4章 以巴迪欧“主体理论”视角分析具有“整合化”倾向的当代艺术个案

4.1 “贸然进入”重新整合个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关系——胡佳艺

4.2 “陌生的表现形式”重新整合自然界与人的关系——文豪

4.3 “放弃作者身份”重新整合作品与作者的关系——顾德新

4.4 “在绘画边界上的自我营销”重新整合创作与传播的关系——乔纳森·梅斯

第5章 理论之“思”与行动之“能”

5.1 “主体理论”与“整合化”现象的关系

5.2 “主体理论”的当下意义与未来愿景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论文提纲下一篇:国内企业会计财务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