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城建工作总结

2022-12-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时间的流逝很快,我们在季节的变化中,也积累了众多工作佳绩。回首看不同阶段的工作,个人的业务水平也有着提升,为了更好的了解自身工作水平,可以为自己写一份工作总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2010年城建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

第1篇:2010年城建工作总结

教育部2010年工作要点

2010年教育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优先发展、改革创新、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以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以夯实基础、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提升内涵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增强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能力,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

一、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

1.深入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善始善终搞好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抓好第一批、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巩固扩大成果工作。认真总结学习实践活动成功经验,建立健全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完善符合教育科学发展要求的政策导向、舆论导向和用人导向,切实改变单纯以升学率、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衡量发展成效和工作成绩的观念和做法,推动教育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抓紧研究制定规划纲要和筹备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到202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制定和发布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和民办教育7个分领域规划和9个省(区、市)分地区规划,统筹推进各省(区、市)编制本地区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工作。制定规划纲要任务分解分工方案,提出重点任务、重要政策和重大工程配套实施办法。编发学习辅导材料,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规划纲要学习宣传培训活动。以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为重点,抓紧启动重大教育项目和改革试点。建立规划纲要实施监测与评估机制,加强对贯彻落实情况的督查。做好全国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

3.积极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轉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和资源配置,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落实公共资源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倾斜政策,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适应城镇化进程,提高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教育服务能力,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就业和落户。贯彻落实国家促进产业振兴计划和区域发展规划,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教育支持力度,鼓励东部地区教育率先发展,推动区域教育改革和协调发展。

4.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教育的新格局。建立健全部部合作、部省(区、市)合作机制,加强沟通与协调,共同研究、部署和落实国家重大教育改革发展任务。拓宽听取广大师生、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的渠道,集思广益、问计于民、形成合力。更加重视对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的政策研究。加强教育舆情分析研判和网宣队伍建设,切实抓好舆论引导和宣传工作,营造教育改革发展良好环境。

5.提高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大力推进教育系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用科学理论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师生员工。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做好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编写、出版和使用工作,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筹备召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充分发挥高校党委领导核心作用。认真落实坚持和完善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实施意见,进一步提高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完善直属高校和直属单位巡视制度。深入贯彻《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完善符合教育系统特点和规律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

6.着力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贯彻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验交流会精神,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课建设,强化公民意识教育。全面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新方案。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立健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审议制度,发布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并修订教材,编写好思想品德、语文和历史课程教材。扩大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研究制定义务教育学业质量基本标准和学校督导评估意见。深入做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减轻中小学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2007】7号文件,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视力保护。编制第三个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十年规划。全面推进普通话教学,提高师生使用和书写规范汉字能力。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研究制定国家语言文字“十二五”规划和中长期规划。

7.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推动各地开展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科学规划、合理调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初中校舍改造和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大改造薄弱学校力度。完善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入学政策措施。采取综合措施、增强政策合力,有效缓解义务教育“择校”现象。鼓励县(区)域内率先实现均衡发展。制定监测指标体系和督导评估办法。做好最后一批13个县实现“两基”目标的检查验收工作。

8.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加强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服务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推动专业与职业岗位、教材与岗位技术标准、继续学习与专业引导的对接。支持办好涉农专业和农村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民外出务工技能培训。研究逐步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办法,对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研究制定职业院校全面推行“双证书”制度的政策措施。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加强实习实训全过程管理。全面落实学生实习责任险政策。启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修订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启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制定引导地方各级政府、企业行业以及社会各方共同担负基础能力建设的政策措施。建立高校和大中型企业培训教师体系,加强中职“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开展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继续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建设计划,引领和带动全国高职院校强化内涵建设。开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估。

9.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研究制定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施方案。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统筹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发布加强普通高中教育指导意见,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促进普通高中内涵发展。探索在普通高中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鼓励举办特色高中、新型综合高中,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10.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研究制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导意见,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修订《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及管理办法,推动高校面向社会需要办学。深入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启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开展免费为农村定向培养全科医生试点。加强高校附属医院管理和建设。深入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继续实施“985工程”、“211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计划”,启动特色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加强高水平、有特色大学建设。完善质量监督和保障体系。统筹做好年度招生计划安排和管理工作,扩大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启动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深入推进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完善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学术评价机制。启动实施高校自主创新工程,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实施新一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积极开展决策咨询和文化传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11.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支持中西部地区乡镇幼儿园建设。修订《幼儿园建园标准》。研究制定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措施。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修订《幼儿园工作规程》,加强学前教育管理。

12.加快发展继续教育。适应群众生活多样化、个性化需要,支持和鼓勵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继续教育,发展和改进教育培训。加强社区教育。办好广播电视大学。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改革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考试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加强终身学习网络和服务平台建设。探索建立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银行”制度,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13.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支持中西部地区新建和改建一批特殊教育学校。扩大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特教班规模。研究制定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和课程标准。加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培训。

14.加快发展民族教育事业。支持相关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制定《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工作指导纲要》。修订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进一步加强双语教师培训、教学研究和教材建设。启动民族院校建设工程。编制内地学校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五年规划。深化内地民族班教学改革和招生改革。办好内地西藏班、新疆高中班及西藏、新疆中职班。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对口支援力度。

1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落实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抓好教师绩效考核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支持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完善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办法,将师德表现放在首位。健全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做好首届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准备工作。创新教师补充机制,扩大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特设岗位计划,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贫困地区从教。研究制定深化高师院校课程教学改革意见。继续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培训。研究建立教师资格注册制度。开展教师资格考试试点。完善教师公开招聘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积极推动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加强编制管理。研究制定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意见。深入开展教育系统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推动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研究和指导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政策。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研究制定教育人才发展规划,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实施新一轮“高等学校高层次创新人才计划”。

16.推进教育信息化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研究制定构建覆盖城乡学校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的政策措施。为农村中小学班级配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全面部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教育信息化建设。完善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积极推进学校招生、学籍管理、学生资助、质量监控、毕业生就业等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应用。启动运行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继续推进教育系统电子政务建设。

17.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落实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以输入地为主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全面取消借读费。研究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参加升学考试办法,推动逐步实现农民工子女入学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推动形成以政府为主、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

18.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寄宿生活补助标准,推动和支持贫困地区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加快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进程,将政策实施范围扩大到城市低收入家庭子女。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将普通高中纳入国家助学体系。推动各地制定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资助政策。大力推行高校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19.重视和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巩固和完善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的长效机制。大力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切实抓好就业指导和服务。深入推进“特岗计划”、“三支一扶”和“西部计划”,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和应征入伍工作。落实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和应征入伍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完善科研助理制度,深入推进重大科研项目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加强对就业困难和家庭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

三、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20.统筹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及试点。围绕教育优先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成立国家教育综合改革办公室。研究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创新及试点实施的方案,支持重点领域改革。完善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布局。鼓励和引导各地根据国家制定的发展规划、方针政策和基本标准开展教育改革试点。探索和支持区域教育协作与联动发展。

21.改革义务教育体制。加强省级政府统筹责任,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和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建立健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政策,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力度,积极改善农村和贫困地区办学条件。推动县域内教师和校长定期交流。健全中小学管理制度,完善校长任职条件和任用办法。

22.改革职业教育体制。以政府统筹为主导,建立和完善企业、行业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学校依法自主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模式。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和评价办法改革。深入推进委托培养、定向培养与订单式培养改革。支持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职业院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完善学校管理制度。研究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推进集团化办学和职业教育园区建设。完善发展职业教育保障机制。

23.改革高等教育体制。完善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作用,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和区域布局结构。研究制定高校分类指导意见和分类管理办法。推进与行业企业和地方政府共建直属高校和省部共建地方高校。依法进一步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推动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指导直属高校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继续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加快推进高校制定章程、依法治校。探索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探索建立高校理事会或董事会,扩大社会参与学校管理。

24.改革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成立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支持和扩大各地开展高考综合改革实验,鼓励高水平大学和示范性高职院校进一步探索多元化人才选拔模式。完善初中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办法。深化高考内容和形式改革,重点考察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规范特殊类型招生和高考加分政策。深入实施招生阳光工程,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加强考试环境综合治理,确保考试安全和公平公正。

25.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推动制定和落实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开展对民办学校实行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类管理试点。探索符合民办教育特点的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规范民办学校的管理。深化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探索公办学校多种办学形式。加强独立学院建设和管理。

26.进一步加强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办好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开展评估试点。办好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及中国与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东亚高等教育合作论坛。实施“留学中国计划”,扩大来华留学规模。研究制定和启动实施接收美国10万名学生来华留学方案。完善公派出国留学政策,提高公派出国留学效益。做好俄罗斯汉语年工作。加快汉语国际推广,抓好汉语教师培训和教材建设,办好孔子学院。积极推进双边、多边人文交流与教育合作。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等国际组织和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27.健全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优先发展教育,研究依法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政策措施,促进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4%目标的实现。探索制定各级各类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拨款基本标准。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历史债务清理化解。扩大化解高校债务风险试点。探索化解普通高中债务。加强教育经费使用和资产的管理,强化经济责任审计。研究制定设立高等教育拨款咨询委员会方案。在高等学校积极推行总会计师制度。

四、进一步转变职能,树立良好作风

28.坚持科学调研、科学决策、科学执政。建立教育部党组成员、司局主要负责同志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联系学校制度。成立教育咨询委员会。建立健全重大决策、重大工程、重大改革咨询、听证制度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教育系统干部培训,提高决策水平和能力。精简会议文件,改进会风文风。完善重大教育决策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和专项督查制度及纪律保障机制。健全教育督导制度,做好国家督学换届工作。

29.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主动接受和配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會对教育的执法检查。完成《职业教育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工作,配合做好《考试法》和《教育督导条例》的制定与审议。修订《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减少和规范教育行政审批。加强教育行政复议制度建设。探索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教育纠纷解决机制。深入推动各地开展创建依法治教示范校活动。做好教育系统“五五”普法规划检查、验收和总结工作。

30.加强教育系统行风和学风建设。深化政务公开和校务公开,推进学校信息公开。全面推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积极开展“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区)”创建活动。严格规范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研究制定规范教育收费指导意见。坚决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等突出问题,继续配合做好治理中小学教辅散滥工作。广泛开展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宣传教育,完善加强学风建设长效机制。严肃查处学术不端行为。

31.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加强高等学校和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研究制定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做好招生、资助、食堂以及困难帮扶工作。加强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切实解决信访突出问题。严格落实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普遍开展预案宣传和演练。加大学校安全防范力度,着力抓好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和学校传染病、食物中毒的防控,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认真抓好稳定工作前瞻性研判。健全重大安全和稳定事件报告制度,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及时排查和化解矛盾与纠纷,妥善处理各种事端。进一步加强校园网络管理。深入推进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建设平安、文明、绿色、和谐校园。

32.切实加强教育部机关建设。大力加强机关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领导教育科学发展的能力。切实加强和改进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加强老龄工作。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关心干部职工成长,改善机关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深入推进学习型机关、创新型机关、服务型机关和廉洁型机关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2篇:教育部2010年工作要点

2010年教育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优先发展、改革创新、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以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以夯实基础、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提升内涵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增强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能力,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

一、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

1. 深入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善始善终搞好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抓好第一批、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巩固扩大成果工作。认真总结学习实践活动成功经验,建立健全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完善符合教育科学发展要求的政策导向、舆论导向和用人导向,切实改变单纯以升学率、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衡量发展成效和工作成绩的观念和做法,推动教育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 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抓紧研究制定规划纲要和筹备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到202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制定和发布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和民办教育7个分领域规划和9个省(区、市)分地区规划,统筹推进各省(区、市)编制本地区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工作。制定规划纲要任务分解分工方案,提出重点任务、重要政策和重大工程配套实施办法。编发学习辅导材料,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规划纲要学习宣传培训活动。以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为重点,抓紧启动重大教育项目和改革试点。建立规划纲要实施监测与评估机制,加强对贯彻落实情况的督查。做好全国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

3. 积极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和资源配置,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落实公共资源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倾斜政策,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适应城镇化进程,提高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教育服务能力,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就业和落户。贯彻落实国家促进产业振兴计划和区域发展规划,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教育支持力度,鼓励东部地区教育率先发展,推动区域教育改革和协调发展。

4. 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教育的新格局。建立健全部部合作、部省(区、市)合作机制,加强沟通与协调,共同研究、部署和落实国家重大教育改革发展任务。拓宽听取广大师生、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的渠道,集思广益、问计于民、形成合力。更加重视对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的政策研究。加强教育舆情分析研判和网宣队伍建设,切实抓好舆论引导和宣传工作,营造教育改革发展良好环境。

5. 提高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大力推进教育系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用科学理论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师生员工。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做好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编写、出版和使用工作,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筹备召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充分发挥高校党委领导核心作用。认真落实坚持和完善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实施意见,进一步提高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完善直属高校和直属单位巡视制度。深入贯彻《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完善符合教育系统特点和规律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

6. 着力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贯彻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验交流会精神,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课建设,强化公民意识教育。全面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新方案。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立健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审议制度,发布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并修订教材,编写好思想品德、语文和历史课程教材。扩大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研究制定义务教育学业质量基本标准和学校督导评估意见。深入做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减轻中小学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2007〕7号文件,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视力保护。编制第三个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十年规划。全面推进普通话教学,提高师生使用和书写规范汉字能力。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研究制定国家语言文字“十二五”规划和中长期规划。

7. 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推动各地开展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科学规划、合理调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初中校舍改造和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大改造薄弱学校力度。完善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入学政策措施。采取综合措施、增强政策合力,有效缓解义务教育“择校”现象。鼓励县(区)域内率先实现均衡发展。制定监测指标体系和督导评估办法。做好最后一批13个县实现“两基”目标的检查验收工作。

8.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加强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服务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推动专业与职业岗位、教材与岗位技术标准、继续学习与专业引导的对接。支持办好涉农专业和农村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民外出务工技能培训。研究逐步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办法,对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研究制定职业院校全面推行“双证书”制度的政策措施。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加强实习实训全过程管理。全面落实学生实习责任险政策。启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修订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启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制定引导地方各级政府、企业行业以及社会各方共同担负基础能力建设的政策措施。建立高校和大中型企业培训教师体系,加强中职“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开展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继续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建设计划,引领和带动全国高职院校强化内涵建设。开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估。

9.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研究制定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施方案。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统筹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发布加强普通高中教育指导意见,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促进普通高中内涵发展。探索在普通高中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鼓励举办特色高中、新型综合高中,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10.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研究制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导意见,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修订《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及管理办法,推动高校面向社会需要办学。深入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启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开展免费为农村定向培养全科医生试点。加强高校附属医院管理和建设。深入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继续实施“985工程”、“211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计划”,启动特色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加强高水平、有特色大学建设。完善质量监督和保障体系。统筹做好年度招生计划安排和管理工作,扩大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启动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深入推进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完善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学术评价机制。启动实施高校自主创新工程,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实施新一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积极开展决策咨询和文化传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11.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支持中西部地区乡镇幼儿园建设。修订《幼儿园建园标准》。研究制定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措施。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修订《幼儿园工作规程》,加强学前教育管理。

12. 加快发展继续教育。适应群众生活多样化、个性化需要,支持和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继续教育,发展和改进教育培训。加强社区教育。办好广播电视大学。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改革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考试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加强终身学习网络和服务平台建设。探索建立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银行”制度,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13. 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支持中西部地区新建和改建一批特殊教育学校。扩大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特教班规模。研究制定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和课程标准。加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培训。

14. 加快发展民族教育事业。支持相关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制定《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工作指导纲要》。修订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进一步加强双语教师培训、教学研究和教材建设。启动民族院校建设工程。编制内地学校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五年规划。深化内地民族班教学改革和招生改革。办好内地西藏班、新疆高中班及西藏、新疆中职班。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对口支援力度。

15.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落实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抓好教师绩效考核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支持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完善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办法,将师德表现放在首位。健全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做好首届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准备工作。创新教师补充机制,扩大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特设岗位计划,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贫困地区从教。研究制定深化高师院校课程教学改革意见。继续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培训。研究建立教师资格注册制度。开展教师资格考试试点。完善教师公开招聘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积极推动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加强编制管理。研究制定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意见。深入开展教育系统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推动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研究和指导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政策。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研究制定教育人才发展规划,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实施新一轮“高等学校高层次创新人才计划”。

16. 推进教育信息化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研究制定构建覆盖城乡学校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的政策措施。为农村中小学班级配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全面部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教育信息化建设。完善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积极推进学校招生、学籍管理、学生资助、质量监控、毕业生就业等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应用。启动运行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继续推进教育系统电子政务建设。

17. 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落实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以输入地为主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全面取消借读费。研究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参加升学考试办法,推动逐步实现农民工子女入学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推动形成以政府为主、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

18. 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寄宿生活补助标准,推动和支持贫困地区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加快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进程,将政策实施范围扩大到城市低收入家庭子女。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将普通高中纳入国家助学体系。推动各地制定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资助政策。大力推行高校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19. 重视和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巩固和完善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的长效机制。大力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切实抓好就业指导和服务。深入推进“特岗计划”、“三支一扶”和“西部计划”,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和应征入伍工作。落实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和应征入伍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完善科研助理制度,深入推进重大科研项目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加强对就业困难和家庭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

三、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20. 统筹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及试点。围绕教育优先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成立国家教育综合改革办公室。研究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创新及试点实施的方案,支持重点领域改革。完善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布局。鼓励和引导各地根据国家制定的发展规划、方针政策和基本标准开展教育改革试点。探索和支持区域教育协作与联动发展。

21. 改革义务教育体制。加强省级政府统筹责任,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和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建立健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政策,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力度,积极改善农村和贫困地区办学条件。推动县域内教师和校长定期交流。健全中小学管理制度,完善校长任职条件和任用办法。

22. 改革职业教育体制。以政府统筹为主导,建立和完善企业、行业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学校依法自主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模式。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和评价办法改革。深入推进委托培养、定向培养与订单式培养改革。支持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职业院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完善学校管理制度。研究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推进集团化办学和职业教育园区建设。完善发展职业教育保障机制。

23. 改革高等教育体制。完善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作用,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和区域布局结构。研究制定高校分类指导意见和分类管理办法。推进与行业企业和地方政府共建直属高校和省部共建地方高校。依法进一步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推动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指导直属高校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继续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加快推进高校制定章程、依法治校。探索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探索建立高校理事会或董事会,扩大社会参与学校管理。

24. 改革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成立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支持和扩大各地开展高考综合改革实验,鼓励高水平大学和示范性高职院校进一步探索多元化人才选拔模式。完善初中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办法。深化高考内容和形式改革,重点考察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规范特殊类型招生和高考加分政策。深入实施招生阳光工程,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加强考试环境综合治理,确保考试安全和公平公正。

25.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推动制定和落实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开展对民办学校实行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类管理试点。探索符合民办教育特点的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规范民办学校的管理。深化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探索公办学校多种办学形式。加强独立学院建设和管理。

26. 进一步加强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办好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开展评估试点。办好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及中国与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东亚高等教育合作论坛。实施“留学中国计划”,扩大来华留学规模。研究制定和启动实施接收美国10万名学生来华留学方案。完善公派出国留学政策,提高公派出国留学效益。做好俄罗斯汉语年工作。加快汉语国际推广,抓好汉语教师培训和教材建设,办好孔子学院。积极推进双边、多边人文交流与教育合作。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等国际组织和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27. 健全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优先发展教育,研究依法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政策措施,促进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4%目标的实现。探索制定各级各类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拨款基本标准。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历史债务清理化解。扩大化解高校债务风险试点。探索化解普通高中债务。加强教育经费使用和资产的管理,强化经济责任审计。研究制定设立高等教育拨款咨询委员会方案。在高等学校积极推行总会计师制度。

四、进一步转变职能,树立良好作风。

28. 坚持科学调研、科学决策、科学执政。建立教育部党组成员、司局主要负责同志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联系学校制度。成立教育咨询委员会。建立健全重大决策、重大工程、重大改革咨询、听证制度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教育系统干部培训,提高决策水平和能力。精简会议文件,改进会风文风。完善重大教育决策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和专项督查制度及纪律保障机制。健全教育督导制度,做好国家督学换届工作。

29. 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主动接受和配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教育的执法检查。完成《职业教育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工作,配合做好《考试法》和《教育督导条例》的制定与审议。修订《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减少和规范教育行政审批。加强教育行政复议制度建设。探索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教育纠纷解决机制。深入推动各地开展创建依法治教示范校活动。做好教育系统“五五”普法规划检查、验收和总结工作。

30. 加强教育系统行风和学风建设。深化政务公开和校务公开,推进学校信息公开。全面推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积极开展“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区)”创建活动。严格规范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研究制定规范教育收费指导意见。坚决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等突出问题,继续配合做好治理中小学教辅散滥工作。广泛开展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宣传教育,完善加强学风建设长效机制。严肃查处学术不端行为。

(本文第31、32条略)

第3篇:谈原州区2010年防汛工作经验及2011年工作展望

摘 要:总结了原州区2010年防汛工作经验,提出今后防汛工作要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早部署、早动手。

关键词:原州区;防汛工作;经验;建议

原州区现有中小型水库34座,其中中型水库3座,小(1)型水库13座,小(2)型水库18座。2001年以来对本区沈家河、寺口子、冬至河3座中型水库和康沟、张易、上店子、二营等13座小(1)型水库相继实施了除险加固改造工程,除险加固改造后,三座中型水库总库容达到1.80亿 m3,小(1)型水库总库容达到1亿 m3。小(2)型水库的除险加固改造项目已上报批复,目前已开始相继实施除险加固改造。

1 汛情与灾情

2010年汛期原州区降雨量较往年多,五个月降雨量累计值为340.70 mm,其中5月份63.30 mm,6月份30.10 mm,7月份120.10 mm,8月份60.90 mm,9月份66.30 mm。致灾性降雨过程出现过两次,分别出现在7月22日~7月24日和9月3日,这两次降雨过程使寺口子水库拦河坝、输水管道、干渠等先后被洪水冲毁;冬至河水库输水洞、沈家河水库东干渠等不同程度受损;二营、杨达沟、黑洞沟、康沟、张易、蒋河、曹河、上店子、驼隆沟以及除险加固改造的郭庙、大马庄、青石峡、陈家沟、崾岘、雨洛沟、清溪沟等水库的退水陡坡、泄洪陡坡、溢洪道、渡槽进水口八字墙以及在建工程坝坡、排水沟、上坝道路以及输水渠道等设施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直接损失达116.58万元。

2 2010年防汛工作总结

2010年原州区的防汛工作早准备、早安排,认真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重于抢”的方针,通过自查、巡查和抽查的方式对影响度汛安全的工程隐患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排查,并及时安排资金对一些工程隐患进行了维修,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全民动员,全面落实防汛措施,努力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由于思想重视、组织得力、责任明确、措施到位,去年汛期,各中小型水库、水保治沟骨干工程、各项在建水利工程、除险加固水库工程均安全度汛,无一决口、垮坝事件发生,主要交通干线无一水毁中断,城乡居民和农田没有遭受较大水患灾害,没有造成大的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平稳地度过了汛期,圆满完成了各项防汛工作任务。

3 防洪减灾效益分析

随着近年来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力度的不断加大,原州区的34座中小型水库目前已经完成了3座中型水库和13座小(1)型水库的除险加固改造,小(2)型水库今年已列入除险加固项目规划之中,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通过实施除险改造,提高了防洪标准,减轻了防洪压力,各水库灌溉效益也得到了明显提高。在去年原州区局地出现了几次强降雨过程,这些水库在拦蓄、调洪、解决人畜饮水等方面都发挥了重大作用。全年各水库共拦蓄水量2 610万 m3,累计实现灌溉面积0.15万 hm2,解决了1.20万口人、2.60万头大家畜和3.70万只羊的饮水困难,保护了库区下游8个乡镇26个村组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4 存在的问题

一是近年来连年持续发生干旱,汛期特大致灾性暴雨灾害出现频率少,部分干部群众防汛抗洪意识淡薄,抵御洪涝灾害能力低;二是防汛指挥机构和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功能不全,缺乏科技支撑,防汛应急反应和处理能力进一步亟待完善;三是一些小型水库仍属病险水库,淤积严重,老化失修,调洪能力低下,防汛工作压力大;四是遇突发性暴雨冰雹、山洪地质等灾害,应急防御工作依然薄弱;五是近年来城市建设各自为政,不能统一进行规划建设和从长远进行考虑,城市防洪排涝标准低;六是防汛资金短缺,一些影响安全度汛隐患工程无力彻底修复,防汛抢险物料储备有限,品种不全;七是一些病险水库原泄洪建筑物设计标准低,老化失修,行洪区违章建筑和围垦造田侵占河道现象严重,无法满足正常泄洪需求;八是各库坝效益低下,防汛抢险道路不畅,无力修复,抢险设备落后,防汛存在隐患较多、压力依然大。

5 2011年工作展望

一是及时开展汛前大检查,全面掌握情况做好防汛抢险各项准备工作。二是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水库大坝、重点防洪工程和山洪地质灾害抢险应急预案。三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防总印发的《地方政府行政首长防汛抗旱职责》,从汛前准备、队伍组织、工程管理、防洪调度、抢险救灾等各个环节逐级落实以地方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内容的各项防汛责任制确保责任到人。四是进一步完善库坝、山洪地质灾害非工程措施监测预警设施建设,加大监测巡查力度,做到险情早发现、早报告、力争把各种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五是切实建立健全基层防御组织体系,强化宣传培训,增强广大基层干部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形成县(区)、乡(镇)、村、组、户完整的基层防御体系。六是严格落实应急措施,要把抢险预案和人员、物料、完善巡查制度和预警制度真正落到实处,确保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人民生命安全。

作者:顾怀富

第4篇:2010年城建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思路

临海市建设规划局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港口引领、陆海联动、多极发展、全面跨越”的战略部署,以创建“宜居城市”为目标,扎实推进“三圈两岸”建设,着力打造精品城市,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城建工作,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一、2010年城建工作总结

(一)规划编制取得新进展。《临海市域总体规划(2007-2020)》经省政府批准正式实施。完成了大田港(逆溪)两岸景观规划和灵江两岸概念性规划。开展了城市标识系统规划,启动了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城市“绿道”规划和勾山区块修建性详细规划及灵湖东、大田东等4个单元控规已完成评审,正在继续深化。

(二)主城区建设呈现新面貌。根据创建宜居城市动员会精神和《关于开展宜居城市创建活动的意见》的工作要求,深入实施了创建宜居城市“九大行动”106项具体工作,并按月及时跟踪督查项目进展情况,扎实推进宜居城市创建工作。同时结合“清洁家园、和谐社区”活动,着力抓好环卫

1 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绿化建设,大力实施了“345乔木进城工程”,新增城市绿地35万平方米以上,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古城文化圈:千佛井、大小龙须区块环境整治规划已基本完成初稿。府前街改造项目已完成扩建道路工程,回建房建设已基本完成;巾山公园茶室、公厕改造工程已完成;台州民俗博物馆原有建筑改造已基本完成,扩建工程已完成主体施工。靖江商务圈,靖江路158号已完成内外墙装修,耀达雍怡广场已完成配套设施建设,星鑫商务大厦已结顶,世纪花城建至十七层,白云〃崇和华城建至地面一层,耀达大厦试桩已完成,勾山区块拆迁工程已完成,靖江广场景观设计正在深化,鹏雕东南角区块开发已完成前期工作。灵湖休闲圈,湖滨公园码头已建成;灵湖疏浚工程已接近尾声;沿江路、小两山塔已基本完成;滨湖西路、柳堤景观工程已开工建设;曹家肆水街方案已通过评审正在完善。大洋三期已交付,灵湖公馆正在实施桩基工程,湖景国际等其他灵湖周边公建、房地产项目按计划推进。

(三)重点工程建设有新推进。鹿城路改造和鹏雕转盘污水主管线改造工程均已完成;管道燃气城东气化站项目已完成建设;大寨河南段整治工程已完成;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综合楼已结顶,部分设备已进场安装;三江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一期工程已完成工程量50%;公共自行 2 车慢行系统已投入使用,双林大桥工程、大田港样板段景观工程、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及第二中心菜场项目均已动工建设。

(四)城乡统筹发展有新举措。一是加强农房建设指导。初步建立了工匠管理备案制度,开展了村镇建设管理人员培训,成立了建筑工匠协会,出台了村庄规划设计要求,对康居工程实施村实行分类管理。完成了90多个康居工程实施村村庄规划编制,完成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458户。二是助推中心镇建设。深入开展了中心镇调研,出台了《加快中心镇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中心镇扩权工作实施方案。完成了各中心镇总体规划、单元控规划分、四线规划、给排水专项规划等各类规划30多个。中心镇培育取得新成绩,杜桥镇被列入全省小城市培育试点,东塍镇升格为省级中心镇。

(五)建设产业发展有新业绩。建筑业,出台了建筑业“1315”政策,大力扶持建筑企业资质升级,着力帮助建筑企业拓展市场,目前我市共有建筑业一级资质企业12家,二级企业26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72.65亿元,同比增长28.17%,省外产值86.24亿元,同比增长35.78%。出台了《关于开展限期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砂浆)工作的实施意见》,开展了4个季度质量安全大检查和建设工程挂靠行为专项整治,着力规范建筑市场。5个建筑工程获得“钱 3 江杯”。房地产业,全年商品房成交面积42.1万平方米,成交金额 21.23亿元;二手房交易面积35.11万平方米,成交金额14.93亿元;开展了房地产市场秩序规范和整治工作,对全市房地产企业和房地产项目进行了全面检查,进一步促进了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对城区物业管理区域进行了调查摸底,出台了《临海市物业管理实施办法》和《临海市物业管理区域划分暂行规定》,指导成立了巾山小区、高桥二区(银雁花园)业主委员会。

(六)民生工程建设有新成效。一是新增廉租住房保障对象16户,发放廉租住房补贴57.34万元。192套廉租住房已投入使用,实物分配对象124户。二是继续开通绿色通道,为85家工业企业补办了46.6万平方米房产证。三是完成城区机动车路面维修5800多平方米,完成人行道改造5000多平方米。四是不断健全民工工资管理长效机制,解决民工工资投诉33件403.14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由于政策处理的原因,影响了个别工程建设进度;二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量大、面广、监管人员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工业园区、开发区的工业企业项目质量安全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村镇建设管理力量相对薄弱,对村镇建设的指导有待加强。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加大力度,落实措施,认真解决。

三、2011年城市建设工作思路

2011年城市建设工作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及市委十二届五次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实施“港口引领、陆海联动、多极发展、全面跨越”战略,以城乡规划编制为先导,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求真务实、奋发有为、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全面提高城乡建设水平,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着力推动我市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011年城市建设主要工作可概括为:围绕一条主线,即以创建宜居城市为主线推进建设事业转型升级、科学发展;深化一个体系,即加快城乡规划编制,深化完善规划体系;发展两大产业,即做大做强建筑业,调整优化房地产业;实施三大工程,即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民生保障工程和宜居城乡建设工程;强化一个保障,即强化队伍建设,保障建设事业健康发展。

(一)围绕一条主线,加快推进城市建设科学发展 以创建宜居城市为主线,围绕“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公共安全度”等六大标准,深入实施“九大行动”,推进30项工程94项具体工作。以提升环境优美度和生活便宜度为重点,加快推进一批城建重点项目建设,优化人居环境,增强

5 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宜居临海。

(二)深化一个体系,着力优化城乡空间布局 以实施《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为契机,大力开展市域总体规划宣传;结合我市实际,健全各项配套制度,科学编制城乡规划,深化完善城乡规划体系,进一步优化城乡空间布局。重点是编制城市色彩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做好城市标识系统规划,开展近期建设规划研究,加快推进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努力提高重点地块控规覆盖率。

(三)发展两大产业,努力增强城市经济实力

1、做大做强建筑业。2011年,完成建筑施工产值200亿元以上,新增一级资质企业1家,二级资质企业2家,努力提升我市建筑业综合实力。一是加快建筑企业转型升级。推进企业内部结构调整,逐步改变以房屋建筑施工为主的单一局面,走“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道路,增强我市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二是加快推进建筑科技进步。引导建筑企业加大科技投入,重视建筑技术的开发和引进,积极开展省级以上工法、专利的研发和申报工作,推进建筑节能。三是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拓省外市场及境外市场,着力提高省外建筑业产值。四是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切实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开展以预防高处坠落、坍塌、起重伤害等三类事故为重点的专项整治行动,着力解决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五是加强建筑市场

6 监管。进一步强化招投标全过程监管,不断加大串标、拢标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切实维护正常招投标活动秩序,促进建筑业平稳健康发展。

2、调整优化房地产业。一是认真落实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动态变化。全面落实透明购房工程。二是统筹安排新建住房结构比例,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占住房供应总量不低于50%,经济适用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所占比例不低于15%,廉租住房所占比例不低于5%,实现住房结构比例与社会经济结构比例的总体平衡。三是完善物业行业政策体系,出台《临海市物业管理实施办法》和《关于加强物业管理促进物业服务行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不断加强物业管理,着力完善社区群众自治机制;开展1个旧住宅区改造。四是加强房地产企业资质管理和从业人员执业资格管理,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加大房地产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力度,建立企业信用档案,积极培育房地产行业龙头企业。

(四)实施三大工程,大力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

1、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一是加快道路网建设。完成东城中路大田港桥、东大河桥工程,新建蓝盾小区南面分流道路,推进双林大桥工程建设,实施巾山路(靖江路-台州府路和东湖路-广场路段)人行道改造,启动靖江路路面改造工程,着力构建快速通畅的城市道路网络。二是加快环

7 卫设施建设。建成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完成城东垃圾中转站建设,新建城区污水一二级管网5公里,动工建设江南污水处理工程,扩大污水收集范围,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三是加快城市交通设施建设。推进自行车慢行系统建设,完成30-50个站亭,提高覆盖面;新增公共停车位100个。四是加强园林绿化建设。根据绿地系统规划做好园林绿化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绿化的档次和质量。重点是推进三江湿地一期工程建设,做好三江湿地二期工程施工图设计、招投标等前期工作;继续开展345乔木进城工程,完成乔木种植4万株;实施灵江南岸防洪工程绿化建设和大寨河南段绿化整治工程。

2、实施民生保障工程。一是抓好住房保障工作。加大住房保障工作力度,着力构建公共租赁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相结合的住房保障体系,启动建设第二批经济适用房,扩大廉租住房保障范围,新增廉租住房保障家庭15户。继续做好廉租住房动态管理,切实抓好廉租住房实物分配和管理工作,认真开展公共租赁住房政策调研,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完成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200户。二是抓好农民工工资防欠工作。继续实行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金制度等长效防欠机制,积极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投诉案件,及时化解矛盾,确保社会稳定。三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强化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管,推行安全隐患挂牌整改

8 制度,安全生产预警制度、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制度等;进一步加强供气、供水等公用事业安全运行管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实施宜居城乡建设工程。(1)打造精品城市。一是推进古城文化圈建设。完成民俗博物馆建设,实施巾山西北角拆迁改造工程和普贤寺改建工程,启动紫阳街南段区块整体改造和兜率寺建设,做好紫阳道观复建前期准备和千佛井、大小龙须区块整治及名人宅院、特色院落保护开发等工作,抓好老城区环境综合整治。二是推进靖江商务圈建设。建成耀达雍怡广场和星鑫商务大厦,基本建成白云〃崇和华城和世纪花城,基本完成耀达大厦主体工程,加快鹏雕东南角区块和谢里王区块开发,启动靖江广场建设和靖江路路面街景改造工程。三是推进灵湖休闲圈建设。完成柳堤景观工程和儿童乐园工程建设,建成小两山塔、曹家肆水街及青少年活动中心,实施灵湖疏浚工程、汀州工程和治污工程,建设滨湖西路,加快灵湖公馆、湖景国际等灵湖周边房地产项目建设。四是深化“两岸”规划,加快建设江下渚区块和大田港沿岸示范段工程,建设牛头山至括苍山城市“绿道”。(2)推进村镇建设。一是加快中心镇建设。杜桥镇将以培育现代新型小城市为目标,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重点推进中心区建设,努力提高城镇建设档次和水平。白水洋镇将以新区建设为重点,加快道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拉开城镇

9 发展框架,提升城镇功能,打造商贸型城镇。东塍镇将以升级为省级中心镇为契机,加快城镇建设,着力打造市区卫星镇。桃渚镇将突出生态发展,加快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生态桃渚。二是加快建制镇建设。其他各镇将因地制宜,特色发展,加快人口集聚,提高城镇化水平,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三是助推农民康居工程建设。优化村庄规划,加强建筑工匠管理,强化质量巡查制度,提高农房质量安全水平。完成住房改造建设7850户。

(五)强化一个保障,确保城乡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强化一个保障,即强化城建队伍建设,为建设事业健康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一是加强干部职工学习教育。坚持周一学习夜制度,着力抓好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市党代会等重要会议精神学习贯彻,同时加强干部职工的业务知识和法律知识学习,努力提高城建队伍综合素质。二是加强全系统作风行风建设。继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实施“行风满意工程”和“两年双服务”活动,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能,努力提高群众满意度,努力争创“人民满意机关”。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廉政教育,增强干部职工廉政意识,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不断完善制度建设,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和各类违纪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

二○一一年一月二十日

第5篇:2010年城建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2010年是继续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促进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关键一年。县城乡建设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围绕“科学规划,建管并重,老城抓改造,新区抓开发,乡镇抓重点”的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城乡建设,以规划为先导,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全

面推进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城市绿化、美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总体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现将2010年上半年的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2010年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巩固拓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成果,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为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加强建设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推进建设工作健康有序又好又快发展,县城乡建设局按照《关于在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维办发201017号文件的要求,6月4日召开了建设系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启动大会。

结合建设系统实际,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要求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提出重点实现下列目标任务:

1、在重点项目建设上创先争优。坚持把重点建设项目作为推动建设事业进步的总抓手,保质保量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重点建设项目,加大在建项目开发建设力度。

2、在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上创先争优。建立与《城乡规划法》、《云南省城乡规划管理条例》、《云南省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办法》相配套的工作机制。逐步完善城乡规划的审批管理程序,依法加强对规划执行过程中的监督管理。

3、在绿化美化县城建设上创先争优。以县城城区为中心,在进行旧城改造和扩建的同时。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提高城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不断完善城市照明设施,实现城市绿化、美化、净化的目标。

4、在加强城镇建设和管理上创先争优。不断完善市政设施、环境卫生、城管监察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以完善城镇服务功能为目标,突出进行市容市貌的综合整治,下决心改变乱倒垃圾、乱摆摊点、乱占道路的现象,从根本上解决“脏、乱、差”的问题,整体提高城镇文明程度。

5、在党组织建设上创先争优。巩固、拓展、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先进性实践活动成果,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新党员活动方式,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创以基层党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6、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上创先争优。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要求,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党章,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廉洁从政意识。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思想组织作风保证。

7、在工程建设突出问题治理工作上创先争优。进一步规范招投标活动,促进招投标市场健康发展;进一步落实拆迁安置管理办法、严格拆迁程序;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城市管理行为更加规范;进一步建立规范的工程建设市场体系;进一步落实工程建设质量安全责任制,确保建筑行业安全。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建设局务求实效,创办了活动专栏,通过悬挂标语,党员身份亮出来等措施大力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同时积极开展信息报送工作,目前已编发简报四期。

(二)推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工作,加强建设系统自身建设。

根据《傈僳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县级行政机关推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要求,县城建局推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建设工作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行政绩效管理、行政成本控制、行政行为监督、行政能力提升为主要内容,完善我局目标责任机制、监督考核机制,确保全局重点工作完成。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建筑管理力度,提高建设局行政效能,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推进反腐倡廉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按照四项制度的工作要求,县城建局结合建设局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报送了2010年的6项重点(中心)工作。并确定县污水处理厂及截污管道工程,2010年廉租房建设项目为行政机关目标倒逼管理重点工作。将建管股、规划股、房产股三个股室确定为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并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和职责职能对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制定相应监控措施,加强监督。

通过效能政府四项制度的实施,将全面加强对建设局行政绩效管理,提高行政效率,控制行政成本、监督行政行为,提升行政能力,构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促进城市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管理,千方百计完成2010年重点建设项目年度投资任务和工作目标。

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并为“十二五”规划顺利启动奠定良好基础,今年是加快振兴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关键一年。根据《傈僳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建设项目责任书》的要求,县城乡建设局围绕“突出重点,加快建设”的工作要求,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管理,千方百计推动实施城建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各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1)新城开发建设1—6月完成投资2600万元;

城项目总用地面积109637平方米,有住房800套,商铺400间。依据县委、政府经营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的理念,新城总体规划以一河(永春河),三路(嘎萨路、滨河路、环城北路),二广场(三江广场、财富广场)为主轴,有机布列六个功能区,开成一个经营业态互补互动、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集居住、休闲、购物为一体的综合性很强的新城区。工程自8月正式开工以来,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关怀和支持下,项目协调指挥部为新城的开发建设作好服务。城建局加强新城开发建设的管理和服务。从严格控制项目建设规划、立面包装、进行施工全过程质量监督、安全管理等工作入手,积极为项目建设排忧解难,促进工程建设有序推进。

2010年1---6月份,累计完成投资2600万元。完成情况如下:

1、房屋开发投资1000万元,完成开发面积9090平方米。其中住宅8190平方米,商铺900平方米。

2、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600万元,包括嘎萨街道路建设,副街道路建设等900余万元;三江广场建设400余万元;市政绿化工程200余万元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新城商铺、住房销售情况:2010年1---6月销售金额达万元。其中住房销售金额1050万元,销售住房42套,销售面积5880平方米;商铺销售金额950万元,销售商铺29格,销售面积1600平方米。

截止目前,新城开发建设已完成总投资2.1亿元。

(2)县市政综合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稳步推进;

县市政综合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一个综合性的打包项目,是县投资较大,建设时间紧,任务比较重的利国利民工程。项目建设包括新建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新建第三自来水厂及供水管网、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三大项目,计划总投资3.52亿元。

污水处理厂及截污管网工程建设情况:工程总投资8394.89万元,到位资金3321.3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以奖代补专项资金150万元;省级财政专项资金1606.56万元;两污统贷资金1564.79万元。

截止6月20日已完成总投资2810万元。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项目完成总工程量的81%。具体情况如下:

1、综合楼已完成该单项工程的90%;

2、粗格栅及提升泵站已完成该单项工程90%;

3、细格栅及沉淀池已完成该单项工程的90%;

4、iceas反应池已完成该单项工程的90%;

5、脱水机房已完成该单项工程的87%;

6、变配电房已完成该单项工程的70%;

7、鼓风机房已完成该单项工程的72%;

8、防洪坝已完成该单项工程的92%;

9、紫外线消毒渠及巴氏计量槽完成总工程量65%;

10、排污管道完成总工程量80%。

截污管网完成情况是:

1、头道河污水管网1.36公里(招标工程量)已全部完工,还未结算;

2、二道河、学园路污水管网于2010年4月10日开工建设,截止目前,完成投资70多万元。

第三自来水厂建设情况:项目批复立项投资5210.7万元,目前建设资金尚未到位,到位省级抗旱资金50万元。截止6月20日,第三自来水厂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064.77万元。完成情况为:

a、综合楼完成工程量58%;

b、加氯加药间完成工程量59%;

c、交配电室完成工程量60%;

d、清水池完成工程量73%;

e、滤池完成工程量35%;

f、沉淀池完成工程量10%。

目前,县城建局正在加快推进第三自来水厂输水管线的征地赔偿工作。已发放土地征用及迁移补偿费300198.50元。

市政道路建设情况:滨河道路、旅游文化城道路、永春河景观带建设工程计划总投资1.7个亿。目前已完成规划调整、施工图设计等所有前期工作,支出土地调规费33.3万元。具备开工条件,由于地方财政困难,无力支付征地拆迁费用,故目前还未开工。如征地资金到位,将采取分片分段的方式进行建设。

(3)住房保障工作确保质量,卓有成效;

建立和完善廉租住房保障制度,是住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积极推进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的民心工程。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县城建局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稳步实施,初步建立了廉租住房保障制度。

城乡建设局廉租房建设任务为投资2490万元,新建327套,16350平方米的廉租住房。目前到位中央省级补助资金817.5万元,县级配套征地费用178万元。缺口1484.5万元。327套廉租房建设任务于8月正式开工建设。目前已全面进入装修阶段,完成总投资万元。有望于今年8月份竣工。

2010年廉租住房共建设220套,11000平方米,概算投资1500万元。目前到位中央省级补助资金540万元。2010年廉租住房结合全州教育整合改革选址在一中、二中、三中,作为教师周转业务房。征地问题由县教改办负责,设计图纸统一由州设计院提供,全州统一户型。2010年廉租房建设任务于5月17日进行招投标,中标单位分别是香格里拉建筑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市政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县建工集团总公司、云南东启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20套廉租建设项目先后于6月中旬开工建设,目前正在进行工程的基础施工。

租赁补贴发放工作方面,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和应补尽补的原则,按照自愿申请、逐级审核的办法,严格程序开展我县的租凭补贴发放工作。2010年第一季度发放了租凭补贴1189户,发放金额60.75万元。

(4)全面完成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任务;

,州政府下达我县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指标总数为1800户。要在七乡三镇完成加固改造1400户、拆除重建400户的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建设局结合实际按照《县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进一步细化责任,根据建设项目任务分解情况,城乡建设局与各乡镇签订了《县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项目主要目标责任状》。加大对工程建设资金的管理力度,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成立工程质量督促检查组,切实抓好工程建设的质量监督和检查验收。做到建设一户,抗震设防质量达标一户。该工程于2010年1月底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并验收。

(5)加快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

根据迪建发51号《转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我县农村危房改造拆除重建的任务是440户。为突出重点,使农村危房改造取得明显成效。结合各乡镇实际,建设局将建设任务分配到保和镇、永春、塔城、白济汛和攀天阁五个乡镇。到位上级补助资金440万元,已分别拔付各项目乡镇。

建设局按照中央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的总体要求,以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居住安全问题为目标,开展试点工作,改善农村困难群众生活条件,扎实推动农村基本住房安全保障制度建设。目前,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完成情况为:保和镇40户,攀天阁90户已竣工验收。白济汛乡完成投资88万元,塔城镇完成投资65万元,永春乡完成投资85万元。建设局将加大对未完成项目乡镇的督促检查工作,确保7月底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四)城乡建设局机关的常规工作:

——建筑行业管理工作

2010年上半年,建筑行业管理工作规范管理,严格执行建筑市场准入和清除制度。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理施工许可证,强化制度管理,完善报建审批。已办理18份施工许可证,总面积24124.01平方米,固定资产总投资达3603.54万元。

加强招投标管理工作,严格落实招投标书面报告、招标备案制度。加强了有形建筑市场管理,严格了工程招投标运作程序,强化了工程招投标的监管力度,招标工作步入了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上半年完成招投标工程16项。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为切实加强我县建筑市场安全文明生产及监督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与各施工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先后与建工集团公司、市政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自来水厂、维腾建设监理公司、云南省峻旭建设监理公司、金玉房地产公司、云南省东启丰有限公司、云南省国开监理公司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督促各施工企业与其下属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并落实到个人。

强化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结合全州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全面提高我县建筑业队伍安全文明生产整体素质和安全防范能力,进一步解决建筑行业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于6月20日举办了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知识讲座,加强在建项目工程管理人员的安全知识。

——规划审批管理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城建局遵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集约用地、配套建设、规范有序”的原则进行规划建设。在工作中体现系统性,突出特色性,重视统筹性,增强严肃性,切实强化规划宏观调控功能。上半年共核发准建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08份,总建筑面积96669.403平方米,总投资1.36亿元。共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93份,总用地面积190356.51平方米;办理私人项目选址意见书79份,用地面积21157.304平方米;办理单位(企业)选址意见书5份,用地面积10202.543平方米,确保了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根据州委迪督发8号文对加强我州城乡民居建设立项督察的通知。规划局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对城市规划的管理。为城市规划建设情况提供较为科学和真实的数据库管理。 加强规划对村镇管理工作的指导作用。提出了《县城乡规划建设及城市形象设计工作计划》。在上半年认真宣传贯彻《傈僳族自治县城乡民居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引导各民族传统风貌建筑的传承和保护。要求各乡镇人民政府对城镇民居规划建筑工作负总责,组织编制《乡镇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城乡民居规划建设方案》。在城市特色建设中,建筑特色是城市特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县规划工作将把城市形象设计与县城整体发展相协调起来,同步进行实施,禁止使用有碍特色风貌的新型建筑材料,如色彩不协调的彩纲瓦,预制水泥瓦等。加大老城区的立面包装工作。创造出新时代具有傈僳族特色的建筑造型。

上半年,根据县人民政府20105号文件精神,城建局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对县城入口接点建设所涉及的征地拆迁户进行了协商工作。完成了拆迁户的测算补偿工作。从美化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品位的角度出发开展了县城入口接点建设的规划设计工作。

——标准定额管理工作

1、完成上半年县城主材材料价格信息发布;

2、完成攀天阁乡文化站等7个工程项目的拦标价审核备案,完成青少年活动中心等4个工程项目的合同价审核备案;

3、完成市政工程道路维修实地测量及预算,完成大桥边三户的拆迁房屋补偿测算工作,完成县新城绿化工程的拦标价并对项目的全过程进行管理;

4、参加了三级油路征地拆迁中路组;

5、参与完成了白济汛加油站及温泉山庄拆除的工程量测量;

6、第三自来水厂管道征地工作(共计13公里,现完成3公里)。

7、进行2010年廉租房建设的资料管理及进度上报并负责第1个标(一中)的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2010年工程质量监督站认真贯彻《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云南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规范》、《民用建设节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导则的通知》、《云南省建设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建设工程结构实体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在监督工作中以巡查、必查、抽检为主要方式进行质量控制。按照“精、准、严”的原则,积极主动行使职能作用,保证了监督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强化“质量至上、质量第

一、安全第一”的意识,加强了日常质量监督抽查和巡查工作,狠抓工程结构实体质量检测工作。 2010年度上半年受监工程10项,建筑面积6.1万平方米。

——房屋所有权管理工作

县房产股负责提供有关房地产法律顾问、法规政策咨询,核发房屋中介服务许可证,核实房屋产权,代办房屋产权过户,租凭管理,规范房产交易行为。上半年里房产股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热情服务、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办理各项业务,实现了房产管理“三个一”要求,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形成“干事、创业、为民”的机关作风,完成了以下主要工作:

1、加强房地产开发、商品房预(销)售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商品房预(销)售售备登记制度,不断强化意识、融监管融。共办理商品房预(销)售备案登记113份,登记面积12520.91平方米。其中住宅79份,登记面10473.54平方米;商铺34份,登记面积2047.37平方米。

2、加强房产交易登记管理。上半年共办理《房屋所有权证》121份,登记面积35437.873平方米;办理《房屋他项权证》147份,登记面积29146.656平方米。

3、强化中介作用,办理注销抵抻登记25份。

——市政建设管理工作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县城市管理维护工作不断加大,为努力塑造“市容整洁、设施完备、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县城形象,县人民政府落实资金,上半年加大了对城市维护工作的投入。共安排5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维护资金。

1、完成南箭新村公厕建设,投资12万元,建筑面积50平方米;

2、维修路灯60余次,修复围栏40多米。清理下水道120次。修复垃圾箱50多个;

3、完成念萨街牌坊维护工程,修补人行道路面967平方米,正在建设念萨街678平方米的小广场。

4、实施市政道路绿化工作。新城绿化工程的绿化范围是四条主街道:祥和路250米,环城北路541米,滨河路140米,嘎萨街508米。以及三江广场,财富广场共2796平方米的绿化。工程于2010年4月3日开工,目前已完成投资250万元。

(五)环境整治成果明显,城管监察重点突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县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功能不健全的矛盾日益凸现。临街摆摊、占道经营、交通拥堵现象相当突出。针对这些问题,上半年组织开展了县城综合治理整顿工作,通过强化管理,综合整治,使城区市容环境卫生得到了显著改善。

按照“基础更实、服务更优、监管更严、机制更新”的工作思路,为创建园林城市,美化县城环境,建立起环境卫生治理长效机制,使环卫工作走上了规范化。环卫站担负县城18.6万平方米的环卫保洁任务,每天清运生活垃圾28吨。一线工人平均工作时间9小时。通过实行责任分工,切实抓好经常性保洁工作。进一步落实“门前三包”制度。同时,提高道路清扫保洁质量。目前城区范围共设置垃圾收集箱30个,果皮箱130个,垃圾中转站2个、公共厕所2个。60名环卫工人、5辆垃圾车全天清扫保洁,按照“保洁全天候、管理无缝隙、责任全覆盖”的管理要求,坚持高标准保洁,垃圾做到日产日清。保证了县城干净整洁,“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保洁质量也得到了广大居民的赞许

城管监察工作初步实现了由突击整治向长效化、制度化管理转变;由被动式查处向积极主动监管转变;由强制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城管工作细致深入,且人性化,取得突出成果。重点清理整治流动摊贩、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等行为。对集贸市场、重点路段进行集中整治,城市管理工作取得突破。

(六)认真办理提案议案答复工作

今年,我局共收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关建设事业发展的议案、提案共18件。其中6件人民代表建议,12件政协委员提案。作为这些议案、提案的主要承办单位,县建设局经过认真研究、分析,对议案、提案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进行了认真研究并加以落实。按照县人民政府对办复工作的要求,县城乡建设局把建议和提案承办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召开局务会议,认真研究每件建议和提案,把握代表、委员的真实意图和迫切原望,并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步骤,于6月2日,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到建设局召开了提案议案面复会议。18件建议和提案办复类别:12件为a类,6件为b类。

通过认真负责的解决建议提案工作,与代表委员们面对面交流,认真答复代表委员在议案、提案中就我县建设事业发展提出的意见建议,并继续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对这种“心贴心交流,面对面答复”的办理形式和办理结果表示满意。我局认为通过办理提案议案工作,有利于部门加强对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力度,可以进一步促进职能部门的工作,更好地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也可以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提高政协委员的参政议政水平。同时使得承办单位的工作通过代表和委员被全社会了解和理解。今后建设局将进一步提高议案、提案的办理质量和办理速度,促进建设系统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存在的问题

回顾上半年来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各项工作任务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县人大、县政协的有效监督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也是全局广大干部职工求真务实,扎实工作,辛勤劳动的结果。尽管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但与上级要求、与群众的期望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不足,全县建设和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和矛盾。

一是上半年雨季时间长,严重制约各项重点工程的推进速度。

二是建设资金缺口大,在廉租住房、第三自来水厂等项目建设中,资金短缺影响工程建设进度。

三是城市管理维护经费极缺,资金投入不足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四是城市基础建设中土地储备难度大,土地审批程序复杂,时间长,项目推进受到影响;

五是由于各项重点建设项目开工多,局机关干部职工工作压力非常大。人少事多,人员编制与建设事业发展不相适应。

六是在征地拆迁等工作中,涉及复杂问题多,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问题难度大,各部门配合协调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七是项目前期经费投入不足。城建局开工建设项目多,上级补助资金只能用于主体工程建设,历年来所有项目前期经费没有落实。

八是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建设严重滞后,城市排水、排污系统建设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公共绿地、休闲广场、停车场较少,城市功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九是随着廉租房建设、抗震工程、危房改造项目、租凭补贴发放等工作的开展,由于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在项目管理、监督和完备档案资料方面办公经费比较困难。

十是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还有待解决,部门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三、2010年下半年工作要点:

(1)采取有力措施推进新城建设,计划完成市政道路、广场、绿化、路灯、给排水等工作。加强对四星级宾馆开工建设的指导和管理,力争全年完成投资7000万元;

(2)加大县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力度,总投资8394.89万元,2010年计划完成投资1500万元,计划于2010年底完成建设,并投入试运行;

(3)争取建设资金,完成第三自来水厂建设项目,总投资5210万元,2010年计划完成投资万元, 计划于2010年底完成建设,并投入试运行;

(4)根据省、州政策导向,完成1400户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计划完成投资600万元。

(5)在9月完成327套廉租房的入住工作。按照省发改委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计划,建房220套廉租住房,11000平方米,计划完成投资1500万元;

(6)完成租赁补贴发放300万元,切实保障住房困难群体的利益;

(7)农村危房改造计划完成400户,每户1万元,计划完成投资400万元;

(8)如征地资金到位,启动大湾坝旅游文化片区、永春河绿化景观带建设项目工作;

(9)“重建设、强管理”,加强县城市容市貌的整顿工作,加强环境卫生,街道绿化、亮化工作;

(10)分阶段完成9个乡镇的小集镇建设项目(包括道路、供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完成3个乡镇小集镇建设项目的可研、设计及报批工作。

(11)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局机关常规工作,保证建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好服务。

在今后的工作中,县城乡建设局将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工作要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抓党员理论学习,强化队伍素质,搞好重点工程建设、廉政建设等方面下功夫,以规划编制为基础,以城市建设为载体,以建设管理为保证,抢抓国家拉动内需的机遇,着力提升我县城市品位,树立开放、和谐、发展、文明的县城新形象。

二0一0年六月二十四日

第6篇:街道城建科2010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计划

2010年,璧城街道城建科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坚强和正确领导下,在县建委、规划局、交通局、市政局等相关业务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结合璧山县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精神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xx对重庆发展作出的“314”总体部署和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精神,解放思想,以开放思维开创工作,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圆满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现将2010年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城建工作基本情况

(一)分工协作,强化措施,确保城建工作的正常开展。

1、制定了城建科的各项制度,包括学习制度、考勤制度、清洁卫生制度、督查制度及承诺服务制度以及工作纪律,上班严格执行了考勤签到及外出去向牌登记制度。加强职工理论学习及业务知识学习每月1-2次。成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确保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的正常开展。认真开展“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活动,组织职工认真查找问题,并落实了整改措施,充分调动了中心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证。

2、制定考核,明确责任,科室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分工明确,层层落实,责任到位,每位工作人员实行了分片负责制。根据科室职责,分别成立了内务组、农房组、城建组、城管组、交通组。要求办公室人员在工作上尽职尽责,做到分工明确,加强办公室人员的团结,保证各项工作能够按时、保质完成。

(二)切实做好城建科各方面工作。

1、征地拆迁安置工作

(1)海虹服饰项目:该项目征地面积23.664亩,征地安置补偿工作全面完成。

(2)狮子面粉厂项目:该项目于去年底召开了听证会及补偿安置动员会,今年该项目征地安置补偿工作已全面完成,办理农转非人员8人。

(3)璧大路项目:璧大路改扩建工程项目,共需占用沿途的天池、璧泉村56.692亩土地。在没有征地批文的情况下,为了保障工程进度,城建科创新工作方法,参照征地补偿标准完成了拆迁补偿安置工作,通过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该项目无一人上访及阻工,目前该项目正在顺利施工。

(4)桂林大发项目:已经完成了勘界工作。

(5)璧南河项目:为满足工程需要,璧南河项目需租用璧城街道观音村四社15亩集体土地。为满足工程建设需要,城建科在一周内完成了租地工作,保障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场施工。

(6)银泉项目:该项目征地面积15亩,拆迁补偿安置工作已于去年完成,现已办理了16人的农转非手续,并开展了为拆迁户协调划地建房的后续工作。

(7)凌云橡塑项目:该项目征地面积 23亩,拆迁补偿安置工作已于去年完成,今年已办理了53人的农转非手续。

(8)川江金属配件厂项目:该项目征地面积31亩,拆迁补偿安置工作已于去年完成,今年已办理了30人的农转非手续,并完成了拆迁户划地建房的后续工作。

(9)生活垃圾场项目:由于该项目要修建一条途经虎峰村、华龙村约3.5公里长的排污管道,城建科为了创新开展土地协调及租地补偿工作,已多次不分白天黑夜深入基层召开土地户长会和开展逐户的测量工作,目前该工程已顺利实施完毕。

(10)雅仕项目:为了稳定13户危房户的思想情绪,阻止将矛盾上交到上级部门和领导,城建科今年分别召开过多次征求群众解决问题的协调会,对搬出人员按期发放了过渡费,并拟订了该项目解决方案供县政府参考的请示。

(11)城丁收费站项目:通过查阅相关路政档案解决了城丁收费站多年不能解决的用地建设问题,现收费站已顺利实施搬迁。

(12)翰恩阳光:负责了大旺社区“翰恩阳光.北城旺角”处的农民还建房的排危抢险工作。

(13)文风片区拆迁补偿安置工作:完成了摸底调查工作。

(14)大旺社区酒厂片区拆迁补偿安置工作: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并协助县拆迁办顺利解决了陈素珍等4户房屋被非法拆迁的遗留问题。

(15)廉租房二期征地补偿安置工作及一期后续租地工作,12月底前将全面完成。

2、征地报件工作

今年我科室接办了正大有色金属配件公司、蒲元变电站等2个项目的征收土地办理工作,现正在启报各类手续。

(1)正发有色金属厂项目:征地报批手续已经办理完毕。即将启动该项目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工作。

(2)蒲元变电站项目:目前正在办理该项目征地报批手续。

3、居民点建设工作

完成了新胜村狮子场口居民点、虎峰村太平桥居民点、天池村灾后重建居民点、大塘村灾后重建居民点的附属设施建设工作。

4、小城镇建设工作

(1)完成城镇新、改、扩建房屋面积582865m²。

(2)完成城镇竣工房屋面积379035m²,扩大建成区面积1.5km²。

(3)新建城镇砼道路面积1900m²。

(4)建城镇排水管道长度800m。

5、农房建设及管理工作

(1)今年我科室共审批新、改、扩建农房258户,占用耕地7021 m²、非耕地6406.9 m²、原宅基地8907.3 m²,建筑面积42048.5m²。

(2)对街道XX年年“7.17”洪灾中恢复重建的部分房屋进行了验收,并积极地为灾民办理房屋审批手续及确权。

(3)违章建设的查处工作 : 9月19日至10月20日,由城建科牵头,联合街道国土、农办、经发科及县国土、规划等部门组成四个组,对全街道规划区内违法用地和违章建设进行全面清理,涉及全街道16个村,清理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养殖业、农家乐等违法用地和违章建筑,共计719户,其中养殖业455户、企业233户、其他占地31户,占地面积5937亩,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目前已将清理出的719户建章租地正在各村张榜公示中。

6、城管工作

(1)环境卫生管理:继续对场镇实行了一清扫、二保洁、三冲洗、四督查制度。且增加了奖惩制度,即:每月将清洁工工资暂扣50元作为奖惩经费,每发现一次清扫不干净扣50元。该制度执行以来,场镇清洁卫生状况已有明显改观。

(2)市政监察及行政执法:全体城管人员参加了重庆市政委组织的行政执法培训,规范纠正违规行为500余次,行政执法简易程序6次,罚款200元,坚持完善了《市政监察记录》,组织学习了新的《重庆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6次,工作人员已基本掌握城管法规,并且上班统一着装。

(3)农贸市场管理:继续实行逢场天提前一小时到岗,坚持以人为本,文明执法,维护场镇及市场秩序,规范经营行为,对上街卖土特产的群众进行解释规范,未进行过一次行政处罚。

(4)市政设施维护:维修路灯20盏/次,线路50米;对狮子、蒲元下水管道堵塞进行了疏通;完成了绿化树修枝整形和喷药治虫工作,并投入10余万元对狮子、蒲元场镇路灯线路电表增容等进行更新改造。

(5)为了迎接第十八届鞋博会,城建科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城乡结合部村(居)环境卫生实行联合综合整治,取得显著效果,并被组委会评为先进集体。

7、公路建设工作

二oo八年是贯彻交通部“修好农村公路,服务新农村”,加快街道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实现璧城全面发展的重要的一年。经过一年来的努力,交通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公路管养明显进步,交通对于经济的助推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

(1)公路建设方面

a、确定了今年的公路建设任务目标。2010年由街道实施改建的共有15.25公里,其中XX年年续建项目9公里。2010年新改建6.25公里的农村公路建设,计划总投资约400万元;2010年由县交通局组织续建的上年乡道公路项目3.7公里,这些道路的实施将为我街道构建小康农村新交通打下坚实基础。

b、截止11月上旬完成续建项目团鹰路(团堡至鹰咀)、新蒲路(新堰至蒲元)路基建设工程;由县交通局发包实施的新蒲路路面工程基本完工,团鹰路路面工程的混凝土垫层细目基本完成,即将进行路面浇筑,预算春节前能全面完成路面工程。两个公路项目均为双车道,路面宽7米。

c、截止11月上旬完成续建项目龙观路(龙井至观音阁公路)和白同路(白鹤林至同心水库)建设工程的定项发包工作。龙观路、白同路均按山岭重丘四级公路标准实施改建,建设里程共约4.9公里。龙观路为双车道,路面宽7米,因该路纳入西部新城规划区范围现已停止实施,并完成该路的结算工作。白同路为单车道,路宽4米,预算总投资约70余万元。现白同公路工程正在砌筑护坎,路基土石方工程已经完成70%,预计年底前将全面完工验收。

d、完成了农村主干道蒲元至河边公路建设工程的方案制定、工程勘测和招投标工作。经勘测该路段改建里程全长3715米。蒲河路按山岭重丘四级公路标准实施改建,改建为双车道,路面宽7米,改建中标投资额231万元。现该路改建工作已进场施工放线,目前正在施工建设中。

e、组织实施了位于新蒲路跨璧南河的孙家桥改建的工程前期勘探、施工图设计。孙家桥横跨璧南河,原桥为三跨石拱桥,原有桥面宽4米,在XX年年“717”洪灾中受洪水冲刷桥体的部分侧墙发生外倾,现已是危桥;该桥设计改建为双跨混凝土梁桥,桥宽7米,现已完成对该桥的审图,目前正由县交通局统一组织工程预算。

f、协调实施了团鹰路、新蒲路、璧大旅游公路、白同路、龙观路等5条农村公路的电力通讯设施的搬迁工作。街道先后5次与县相关部门一道进行了现场察看,协调县政府先后召开了两次搬迁工作协调会,搬迁工作得到有效推进。

g:完成大塘王家院人行便道桥的设计预算、招标工作,目前正在施工之中。

8、公路管养工作

为有效推进农村公路的建设与管养工作,街道进一步规范了公路建设与管养工作,进一步健全了工作激励机制,公路交通工作得到了有力的推进。

切实抓好了全街道乡村公路的日常管养。各有乡村主干道的村都落实有1-2名专职养护人员实施本辖区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确保了街道农村公路全年晴雨畅通。[nextpage

第7篇:招聘中技实习生需求,城建技工学校,2010

关于招聘中技实习生需求

广东省城建高级技工学校:

广州市越堡水泥有限公司拟到贵校招聘一批中技学生来我司实习一年,时间: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

一.具体需要专业及人数如下: 1. 工业分析与质量检验(4-6名); 2. 机电一体化(4-6名); 3. 模具设计与制造(3-4)。

二.实习生待遇:

1. 生活费补贴:800-900元/月,公司免费提供工作餐; 2. 公司免费提供住宿(包括水电费)。

3. 凡在实习期间轮三班作业的,上丙班(16:00-24:00时)补贴3元;上甲班(24:00-8:00时)补贴:10元。 4. 加班费用另计算。

请有意向的同学经由班长统计后将人数报到学生科,之后学校招生就业科将组织面试。

广州市越堡水泥有限公司

人事行政部 2010.5.24.

第8篇:2012年城建科工作总结

城建科2012年目标考核情况汇报

2012年,城建科在局党委的正确的领导和各业务科室的大量支持下,重抓新建项目推进,细化市政设施维护管理,加强燃气行业秩序管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职能

(一)、完成投资14470万元,新增道路327859平方米,新增排水39878延米。

完成3000万元工程的有:振兴桥完成投资3438万元,幸福桥完成投资3000万元以上。富国路完成投资3000万以上。

(二)、滨河新区“四桥五路”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滨河新区“四桥五路”工程全面推进,新建道路面积28.1万平方米,排水2.9万米。

滨河南路、振兴北路、幸福北路、花园北路、花园桥、振兴桥、幸福桥、富国桥全面完工;富国路完成东段245省道以西至牛山路段快、慢车道山土回填及雨水管、过路管涵施工,西段牛山路以西至牛横公路段完成山土回填工作;北滨河路完成牛山路以西至振兴路段沥青摊铺工程、两侧雨水管道施工。

(三)、商务新区市政配套设施:复兴南路、复兴北路

已完成图纸设计、招投标工作,正在进行征地清障工作。颐高路已完成路槽开挖、山土回填及排水管安装。

(四)、科教园区市政配套设施:教育路、创业路、民生路已完成图纸设计、招投标工作,正在进行征地清障工作。

(五)、博世园区市政配套设施:博世路已完成沥青摊铺及路牙石安装工作、具备简易通车条件,为博世集团进场开工提供了很好的交通便利条件。

(六)、果园南路改造工程:已完成图纸设计、招投标工作,正在进行征地清障工作。

(七)、花园北路“白改黑”:完成晶都大道至泄洪渠段水稳摊铺及排水管涵施工。

(八)、严格执行道路挖掘穿越审批制度,超额完成道路审批收费工作。

(九)、市政设施维护及民生工程

1、清理雨水管沟、保障防洪安全。对四中路、和平路、利民路、晶都大道、富华路、湖东路、职工巷等道路排水进行了疏通,清理窨井、雨水井899座,清理明沟1320米,暗沟240米,砌筑雨水井54座。

2、结合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创建,对城区破损的路面进行改造、修补。对花园北路实施“白改黑”工程,将原有破损水泥路面改造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设路面沥青路面18600平方米。对牛山路、和平路、幸福路、雨润路、海陵

路、果园路、站前街、振兴路等道路路面进行修补沥青混凝土1500平方、修补水泥混凝土6600平方、修复花岗岩、荷兰砖等铺装15000平方米,有效的提升老城区形象。

3、注重民生工程建设,改善市民生活环境质量。对城区背街小巷进行修整,对花园巷进行翻修、海陵路小学前路面进行整修、利民桥边路面进行维修,进一步方便居民的出行。

(十)、及时做好城建统计工作,省厅已反馈相关指。 2011年,东海县城乡建设统计年报相关数据,东海县排行14位。

其中:人口密度为1613人/平方公里,人均日生活用水为90.86升,用水普及率为100%,燃气普及率为98.79%,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为25.93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1.19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9.52%,建成区绿地率为36.72%。

(十一)、燃气行业管理、燃气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1、对全县的十一家液化气站企业进行一月一查、一季度一总结,下发整改通知书8份,并整改落实到位。

2、对全县小区的燃气管道进行验收工作,对不合格的小区进行了整顿。

3、配合中石油昆仑燃气公司,对新建小区、新铺燃气管线进行严格把关。并按有关规定进行验收,落实到每家、

每户,真正把用户放在首位,服务到家。

4、严格燃气市场的管理,对全县的燃气经营场所进行普查、摸底,防范劣质气流入我县市场。加大巡查和执法力度,及时打击和取缔无证经营的个人和单位,积极参与建设系统的宣传工作和安全教育活动。

二、常规管理

(一)、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各项目标任务。

(二)、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法制东海创建和依法行政工作。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无“吃、拿、卡、要”现象。

(四)、加强信访稳定工作,及时办理122民生热线交办事项。

(五)、积极参加局里组织的各项活动。

(六)、素质提升:我科室全体人员的政治、业务水平,坚持“依法、规范、高效、”工作方针,以制度为保障,努力实现规范运转、规范行为,提高效率、提高质量,全面完成局党委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我科室组织专业人员,认真落实联合巡查组的反馈单,根据具体情况,分别落实:对有安全隐患的问题,立即安排维修;一般性问题如更换路牙石、井盖等,限时完成;对暂不具备条件的道路维修、人行道板砖更换等,要积极准备,一旦条件成熟,马上维修。

(七)、积极完成通讯报道完成15篇,其中东海建设7篇,建设之光2篇,今日东海2篇,现代交通报3篇,信息快报1篇。

三、导向目标

1、创新工作:无。

2、创优工作:受连云港市城乡建设局颁发“2011年度连云港市城市公用行业先进单位”表彰。

受东海县总工会颁发“2011年度东海县重点工程立功竞赛先进集体”表彰。

3、招商引资:东海县CNJ汽车加气站项目,总投资3300万元,位于东海县西开发区,东海中石油昆仑燃气公司院内。

4、向上争取资金:“东海县滨河新区雨水管网一期工程项目”未列入年度目标任务向上级争取直接支配使用资金1000万。

5、重大事项:

1、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创建,对城区破损的路面进行改造、修补。对花园北路实施“白改黑”工程,将原有破损水泥路面改造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设路面沥青路面18600平方米。对牛山路、和平路、幸福路、雨润路、海陵路、果园路、站前街、振兴路等道路路面进行修补沥青混凝土1500平方、修补水泥混凝土6600平方、修复花岗岩、荷兰砖等铺装15000平方米,有效的提升老城区形象。

2、滨河新区配套工程,施工矛盾多、工程量较大、工期紧的情况下,我科室倒排工期,全天候作战,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相关问题。针对施工中存在的征地拆迁问题,工程采用见缝插针的方式,只要有施工面,及时组织施工,同时充分利用晴好天,组织夜间作业,加班加点。在企业资金困难的情况下,积极克服困难,在确保工程质量、进度、造价的前提下,积极推进。目前,滨河新区已完成南滨河路、振兴北路、幸福北路、花园北路、富国桥、振兴桥、幸福桥、花园桥。其中:富国路已完成牛山路-245省道段沥青摊铺工作,牛山路-牛横公路段已完成山土回填及雨水、污水、过路管道安装工作。北滨河路已完成牛山路-振兴路段沥青摊铺工作,振兴路-富国路段待线性调整后进行施工。

3、花园北路“白改黑”工作,由于施工面小,周边小区排水口多,施工过程中雨天较多,影响施工进度,对周边的居民造成出行不便,我科室在克服一切困难,积极协调施工中产生的矛盾,使工程顺利推进。目前,花园北路“白改黑”工程已全面完工,大大提升了周边居民的出行保障。

二〇一三年一月七日

第9篇:2013年城建学院工作总结

城建学院2013年工作总结

2013年12月20日

根据学校六项重点工程建设和六项工作任务的内容,2013城建学院制定了工作要点,经过一年的努力,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工作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基本完成了年初制定的计划,现将2013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 加强城建学院领导班子建设

2013年8月,学校已正式聘用张治江教授为城建学院院长,解决了我院领导班子建设问题。

二、 提高教师科研水平

科研是提高高校师资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手段。我院2013年已申报省级课题1项,2012年校级2项课题正常进行,全学院教师撰写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EI检索1篇,国家核心2篇,教材不知道。

三、 专业建设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城建学院举行了教师观摩教学1次,专业学术报告2次。

四、 师资队伍建设

为推进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结合我院实际工作的需要,我院积极引进人才,张治江院长亲自到沈阳、阜新、哈尔滨招聘教师,现已签约的暖通教师1人,环境实验教师1人,安全教师2人,有意向签约的4人。

五、 加快实践基地建设

实践基地是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公共平台,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意识尤其重要。2013年我院巩固已有的

实践基地,新建安全工程专业实践基地2个,新建建筑电气及其智能化专业实践基地2个,满足了专业学生的需要。

六、 校园网建设

根据学校的总体部署,我院积极配合学校的校园网建设,9月份及时更新了教师信息,专业介绍。

七、 教学仪器设备维修和维护

为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学仪器设备日常的维护和保养是我院的日常重点工作之一,8月初城建608机房已更换86台新电脑,学院加强了管理力度并配备了安全防护措施,保障了机房的使用寿命,给水排水和环境工程实验室别仪器设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管件出现漏水等毛病已于4月份全部维修完毕。

八、 迎评促建工作有序开展

2013年的教学评估是学院重中之重的工作。城建学院多次开会,研究、分解20个评估指标,探讨并落实各项工作,严格把关试卷的批改工作,规范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实习报告,编写或更新教学文件,为迎接评估做好充分准备。1月5日将迎接学校评估小组的自评。

九、 专业实验室建设

为迎接教学评估和安全工程专业学位评审,城建学院6月份已完成了安全工程、建筑电气及其智能化专业实验室筹建的前期调研工作,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和环境工程专业新增仪器设备调研已于10月份完成。各专业仪器设备的申请购置方案均已上报学校,等待批复。

十、学生工作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了以‚中国梦〃建筑魂‛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如‚中国梦〃国防情‛主题征文、‚我的中国梦‛主题班团会,组织党员、积极分子学习践行党的十八大精神,召开党员、积极分子会议集中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召开题为‚十八大报告专题‛和‚反腐倡廉,加强廉政建设‛的新党员专题报告会;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清明扫墓、毕业生‚三增一净‛文明离校等活动;进行新生入学教育、安全教育;2013级开学典礼;评选罗春蕾、李群群为校首届‚十佳大学生‛;组织学生参观十八届三中全会宣传图片展;根据校党委组织部的文件要求,发展新党员18人,转正16人。

2.加强日常学生工作的管理,重点对带早餐零食进教室、寝室点餐加大管理力度,禁止带餐进教室、寝室;规范大学生文明行为标准、树立文明大学生典型;补充制定分团委、学生会各部门管理制度,规范学生会工作日常管理;加强组织建设,进行学生干部培训,规范学生干部工作,提高学生干部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在教学楼和学生公寓增设监控录像设备,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消防安全逃生演练,进一步加强安全防范设施。

3.积极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配合学校开展‚女生节‛、科技竞赛、主持人大赛、校园歌手大赛、‚英语节‛、足球赛、新生篮球赛、羽毛球比赛、寝室文化节、‚冰雪天使‛比赛、‚感恩节及‘一二〃九’爱国运动特别采访‛、‚党团校史知识竞赛‛、‚安全消防知识竞赛‛等活动;组织城建学院乒乓球赛、篮球友谊赛、

包饺子比赛、征文比赛;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环保我先行‛、‚创文明城,做文明人,志愿者在行动‛、‚关注全球变暖、倡导低碳生活‛、‚节水我先行‛、‚‘宽容大气、自强不息城市精神,展现长春志愿者风采’‛等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4.配合学校的就业评估、党建评估、‚高校文明杯‛检查、教学评估工作,准备学院支持材料,有质有量,积极有效;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制定辅导员理论学习推进表,实行辅导员周汇报、月总结的制度,加强交流,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新配备的两名辅导员杨婉、孙伟峰工作踏实肯干,认真负责,受到师生一致好评。

上一篇:非医务工作者下一篇:团支部工作介绍